乡村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
浅析广州市农村图书室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发展

个建 有社区文化室 , 建室率 为 8.%; 0 2 行政 村 116个 , 中 87 4 其 8
个建有农村文化室, 建室率为 7 . 其 中黄埔、 73 %。 天河 、 越秀 、 荔湾 、
海珠等区领 导还深入基层 , 逐个街镇调研 , 解决文化站建设难题 , 推进基层文化建设。天河区设立基层文化建设专项资金 , 一次性
期 间, 广州市不断健全市 、 街 ( )社区( 区、 镇 、 乡村 ) 四级公共 文化设 施, 建立起布局合理 、 覆盖全面 、 类型丰富的公共文化设施 网络 。 目 前, 全市 1 个 区( 2 县级市 ) 13个街 、 , 共 6 镇 建馆 ( ) 10 其 站 率 0 %, 中省级特级 文化站 7 5个 、 一级文化 站 4 个 , 3 特级站 、 一级 站 占 7 .%, 2 4 位居全省第一 。 全市共有社 区( 居委会 ) 4 个 , 中 1 5 1 3 其 4 8 1
为命根子 , 大部 分的时间都花在打理 自己的农地上 面 , 追求 自给 自足的生活 , 这是传 统农村 的生活模式 。尤其对那些年龄偏 大的
农 民来说 , 离开土地 去从事其他行业是他们难以想象的事情。 () 2 农村科 普工作存 在多层次 的文化结构和文化行为。广州 地 区的大部分农村也不是 同步发展 的, 一些农村较为 富裕 , 一些
1 当前广 州市 农村 图 书室建 设现 状状态 ,
6 %的农村居 民感 到 “ 0 当地可供老百姓 选择的文体娱 乐设 施资
的心理 , 大肆制作贩卖六合 彩玄机报 , 骗取群 众钱财并对六合 彩 赌博起到推波助澜 的作用 。如果没有深入 调查 , 就很难想象 到地 下六合彩就像 S R A S一样 , 其所到之处很 少有人能幸免 , 不分 贫 富、 职业 、 年龄 , 接触 到它的人就像 吸了鸦片一样欲罢不能。农村
乡镇图书馆与农村文化建设

文 章编 号 :0 5 6 3 (0 0 2 — 0 3 0 10— 0 32 1 )9 0 7 - 3
S I E H I F R A I N D V L P E T&E O O Y C— C O M TO E E O M N T N CNM
21年 第 2卷 00 0
消费。消费 中追 求低级趣 味, 津津乐道于性和暴力 ; 消费的投入 走向不是科 学 、 化艺术 , 文 而是一些格 调低 下 、 封建迷信等不正 当的消费活动 , 如赌博 、 建宗祠 、 修祖坟等 , 民 自身 的继续 教育 农
发展 性 、 智力 性 消费 的 比重很 小 。 1 优 秀传 统 文 化遭 到破 坏 . 3
我价 值 的唯 一 标 准 。 2 对 农 村 青 少 年 的 成长 造 成 影 响 . 2
民表示 , 当地没有任何可供借 阅的图书或音像 的公共图书馆 。由 于文化公共产 品提供不足 , 自己又无经济实力购买文 化商 品 , 造
成“ 书上千种 , 民手空空” 农 农 。由于文化生活贫乏 , 读书和学 习 的氛 围较差 , 健康文化 活动不开展 , 低俗的东西便乘 虚而人 , 农 村赌博成风 。近年 , 香港 的六合彩 , 在部分农村已经泛滥到 了触
党的政策以及法律 、 法规 了解少 , 他们 就只能按照传统的观念去 理解 , 一旦现实 与他们 的理解不 同 , 们就会闹事 , 他 甚至违法 犯 罪 。赌博泛滥也影响了家庭关 系, 淡化 了邻里关系 , 成为农村社 会治安的一大隐患。近 年来 , 随着市场经济 的影响 、 现代 媒体 的 切割 、 民的流 动等 , 农 构成了对 乡村社会 原有生活的挑 战 , 坏 破 了农民 的原有稳 定感和对 未来 的长远预期 , 加之迷信 、 昧、 愚 颓 废、 庸俗等低俗文化严重腐蚀 着农 民的精神世界 , 曲了农 民的 扭 价值 观念 , 自我价值的认识 完全趋于利益化 , 对 金钱 成了衡量 自
新时期农村图书室建设与发展的思考

政配套资金无法落实 , 等等 。从农村 图书室的长远发展来看 , 不
能 不 令 图 书馆 人 担 忧 。
() 1政府部门认识不到位。 目前 , 全国约有 7 O万个行政村 , 而有图书室的行政村却并 不多。县乡镇行政部 门对 图书馆 的作
性投 入 , 图书得不 到更新购置 , 了一次性投 资建设 。 成
( ) 展 水平 低 。一 直 以来 , 国乡镇 图 书馆 事 业 发 展缓 慢 , 3发 我
尤其 是中西部地区 , 由于地域不 同、 经济状况不 同及 人文环境 的
差 异 等 因 素 , 多 图书 室 常 年 没 有 开 展 读 书 活 动 和 读 者 活 动 , 很 甚
对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性还没有广泛的认识。同时给书屋配送 的 图书与农 民实际需求不相符 , 新闻出版部门配置 的图书只能从宏 观上调拨 , 无法考虑不{ 司地域 、 不同乡村经济发展状况和乡风民俗 等特点 , 针对性不强 ; 且农 民真正需要的有关 家禽 的养殖 、 花卉蔬
菜栽 培 种 植技 术 等科 普类 图书 少 , 陈 旧 的 图书 多 。 闲置
图书 室 的发 展 还 不 够 全 面 和 协 调 ,与 市 县 图书 馆 服 务设 施 和 服 务 水 平 相 比 , 村 图 书馆 事 业 发 展还 严 重 滞 后 , 村 图 书 室 的 作 农 农 用 和 功 能并 没有 引起 社 会 的 充 分关 注 。
至有 的一直处于关闭状态。此 外 , 由于农村 图书室管理人员不稳 定、 素质偏低 、 业务不精 , 加上 规章制度不健 全 , 务质量不高 , 服 部分农村 图书室藏书且 因管理不 当、藏书流失严重 以及书屋业 主开放时 间不定 、 不公开 、 不方便农 民随时需要 等等 , 不上读 跟
中原经济区背景下乡村图书馆建设作用对策论文

中原经济区背景下的乡村图书馆建设的作用及对策摘要:河南省人口众多,而乡村人口占绝大部分。
中原经济区的建设离不开农民的参与,提高农民文化素质,促进农民知识更新,对中原经济区新农村的建设、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是十分必要和紧迫的。
乡村图书馆的建设对农民科技知识和素质的提高等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目前,乡村图书馆的建设现状令人担忧,同时它也存在许多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是改善乡村图书馆必要路径。
关键词:中原经济区;乡村图书馆中图分类号:g2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7-0158-022011年9月28日,国务院出台《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中提出,要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提升中原文化影响力,促进文化产业大发展等等,加大强农惠农支持力度等等有利于河南省中原经济区的建设政策,河南省乡村图书馆的建设及其将会发挥的作用对于中原经济区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
一、乡村图书馆建设对中原经济区的作用河南省常住人口为0.94亿人,其中乡村人口0.54亿人,占总人口的57%,全省城镇化率低于我国现在的城镇化率达5个百分点。
中原经济区的建设和发展离不开农民,而国家的九年义务教育制度还不能满足农民实现自我发展的需要,乡村图书馆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使农民更好地参与到中原经济区的建设和发展中。
(一)有利于中原经济区内农民文化素质的提高如今,人们普遍认识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加强文化建设,以满足人民群众富裕以后快速增长的精神需求。
乡村图书馆是提高全民素质,传播知识,普及科学的重要渠道,其应充分发挥图书馆的资源优势和信息服务的功能,为提高广大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做出努力,为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二)有利于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农村缺少先进的文化,农民除了在农忙之外业余生活较为单调,娱乐生活限于看电视、打牌等,农民精神文明建设令人担忧。
除此之外河南省作为劳务输出大省,留守儿童一直是个让人揪心的问题。
发挥图书馆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服务平台作用

发挥 图书馆在新农村
_
 ̄ 4 建 设 中 的 服 务 平 台作 用 - L
养本 质 上是 接 受农 村 文化 熏 陶 的结 果 。 因此 , 必须 重 视 利用 优 秀 的 文 化 产 品 感
染农 民 、 教育农民。党的十六大提出了
城 乡统 筹 发 展 的 经 济 社 会 发 展战 略 , 这
一
战 略 内在 地 包 含 了文 化 的城 乡 互 动
发展 。图书馆融入农村文化建设 , 可以 实现城市文化和农村传统优秀文化 的有
机结合 , 既使城市文化接了“ 地气 ”又为 ,
农村传统 文化的发 展注入 了新 的活力 ,
实 现 二 者互 动发 展 。
( 农 民 自身素质发展的需要 。农 四)
馆藏资源, 开展对社会各类读者服务 , 最
大限度地满足读者需要 。图书馆服务应 该延伸 到全社会尤其是文化发展相对比
较 落 后 的农 村 地 区 , 既 是 图 书馆 办 馆 这
丰富的馆藏资源可 以很好地满足广大农 民多层次的文化需求。
6 多 0 以榀 22第 期 o年 7 l
文 化论 丛
第三 , 图书馆服 务 于新农村文化建 设的科 学性 罔书馆是守{社会文化健 , J 康发展的重要领域 , 是引领人类文明的 前沿阵地。图书馆所传播的文化信息代 表 了国家主流意识形态 , 体现的是先进 的生产技术和发展理念 。但是农民受各 种 因素 的制约 , 对文化产 品的好坏优劣
( ) 书馆 自身发展 的需要 。图 书 一 图
馆 是文献书 籍 和信息 资源社会 共享机 构, 也是 信息技 术应用 和创新 的平 台。 它承担着构建覆盖全社会 的公共文化 服
次的, 他们对图书的需求也趋于多元化 , 除了传统 的农技 图书品种外 , 儿 、 少 文 艺 、 济和高新科技 等图书 的市场 空间 经 在不断扩大 , 理财 、 容 、 美 外语 等图书也
新农村图书馆建设探析

00 3 5 0 5)
摘 要 :社 会 主义新 农村 建设 是加 快农 村 图书馆 建设 的重要 的机 遇 ,文章 通过 对 当今 我 国农村 图书馆 的现状及 存在
一
、
我 国当今农 村 图书馆 的现状
1 、定 义 :农 村 图书 馆 原 指 直 接 为 农 民直 接 服务 的农 村 基 层 图书 馆 ,是 公 共 图书馆 在 农村 的延 伸和 发 展 。随 着 农村 经济 发 展和 城市 化 进程 的加 快 ,其 外延 得 到 了扩 大 ,包 括 县级 图 书 馆 、 乡镇 图书馆 、村 办 图书 馆 、农 家 书屋 、各 乡村 的 中小 学 图 书馆 等 等 ,总 之 , 以广 大农 民为服 务 对 象 的各级 图书馆 均 可称
高 的重 要 因素 。 虽然 图书馆 建 立 了 各项 规章 制度 ,配 备 了专 兼 职 管理 人 员 ,但 由于 大 多数 图书馆 都 建 在 乡镇 机 关院 内 ,机 关 领 导 干 部成 了主要 读 者 ,而 管 理人 员 基 本上 都是 身 兼数 职 ,不 稳 定 ,使 图书馆 开 放 难 以正 常 ,广 大 农 民借 书很 不 方便 。 管理 人 员 经 常 变动 ,也 造成 了他 们 在工 作 中缺 乏 长远 打 算和 应 有 的 责 任 感 。有 些 管理 人 员对 文 献检 索 、 图书 分 类等 专 业知 识 一窍 不 通 ,使 乡镇 图书馆 难 以走 上管理科 学 化、规 范化 的轨道 。
3 2
SSPAT E 统 践 Y RCI 系 实 C
新 农村 图书馆 建 设探 析
仲 江 ( 家 庄 学 院 图 书馆 河 北 石 家庄 石
的 问题 进行 剖析 ,提 出了建设农 村 图书馆 的方 法、措施 。 关键 词 :探 讨 ;农村 图 书馆 ;建设 个 人经 营 ,挂 上 乡镇 图书馆 的名 字 , 以应付 检 查 ,从 而导 致 农 村 图书馆 建设举 步维 艰。
建设乡镇图书馆和农家书屋是发展农村文化事业的基本保证

会的文书 , 有的是村 民, 没有 专业 的管理人 员, 图书不 能很好 的借阅 , 使图书得不到正常的利用。
1 . 4 乡 镇 图 书 馆 和 农 家 书 屋 藏 书 量 满 足 不 了群 众
需求
推动全民阅读活动的有效载体 。
理制度 , 由相关管理部门制定 , 主要包括硬件设施管理 ( 规范馆舍 、 设备 、 图书报刊 的保管、 使用 、 损坏 和丢失 等责任 ) 、 服务管理 ( 规范 图书借 阅时间 、 数量 、 开放 时 间、 管理员责任 、 读者权利义务等 ) 、 资金管理 ( 规范政 府资助、 社会捐助和经营性收入资金) 和资源共享和更
2 0 1 3 年( 第4 2 卷) 第8 期
建 设 乡镇 图 书馆 和 农 家 书屋 是 发 展 农 村 文 化 事 业 的基 本 保 证
闫 生 谦
( 红古 区图书馆 , 甘肃 兰州 7 3 0 0 8 4 )
摘
要: 在我 国, 构建面大量广的乡镇 图书馆 和农 家书屋 , 可有效改 变城 乡间文化资源的不平衡现状 , 缩小 城乡文化 差异 ,
3 3
2 0 1 3 年( 第4 2 卷) 第8 期
民的阅读 需要 。 农村 建设 中的一项 重要 工程 。农 家 书屋 管 理 员是 这 一 工程 中非 常关 键 、 格 外 重要 的 一个 岗位 。要 胜 任 这 一
2 乡镇 图书馆 和农 家 书屋 可持 续 发展 的对 策
建 议
看, 科普教育方面 的书籍稀少 , 特别是农村 经济、 技术 管理 、 种植 、 养殖方法等适用技术方 面的书籍很少 ; 群
众 了解 各级 党 委 、 政 府 对 发 展 农 业 农 村 经 济 惠及 “ 三
发展乡村图书馆事业

必要路径 。根据存在的 问题 , 出 了乡村 图书馆服 务完善 的方案 提
【 关键词】 乡村 图书馆 ; 图书馆 建设 ; 农村
’
社 会 稳 定 是 国家 振 兴 的前 提 , 社会 经济 和文 化 的 协 调 发 展 素 质 的 需 要 。现 阶 段 我 国乡 村 图 书馆 受 地 理 环 境 、 通 通讯 、 交 居 又 是 保 持 社会 稳 定 的前 提 。 为社 会 文 化 事 业 一 个 重要 方 面 的 住 分 散 等 因 素 制 约 , 展 水 平 普 遍 比 较 低 下 , 作 发 尚不 能 满 足 农 村
4 7 8 固始 一 . 6 6 — . 7 1 1 5 5 i I 69 6 0 2 0 59 9 0 7 76 .2 6 .7 6 . 1 滑 县 一 . 2 6 — . 9 2 — .0 0 . 4 3 ~ . 4 1 15 1 0 0 8 1 10 2 9 0 8 5 9 0 4 西 华 一 4 6 1 — . 8 1 4 4 4 0 7 3 5 0 2 8 2 0 4
发展 乡村 图书馆 事业
钟 永文 邵 锐
( 吉林省图书馆 , 吉林 长春 1 02 ) 0 1 3 【 摘 要】 乡村 图书馆作为最贴 近农 民的基层 图书馆 , 是农村文化建设 的重要 窗口。它在提 高乡镇农 民的文化素质 , 促进农 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乡村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
摘要: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和发展水平不断提升的过程
中,乡村地区的经济建设工作也得到了发展,以此为契机加
大文化建设和管理力度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首先对乡村图书
馆的发展现状进行了简单概述;随后分析了影响乡村图书馆
的因素;最后,在总结前文的基础上,着重探究了乡村图书
馆的规划与发展的战略部署,旨在为关注这一领域的人士提
供一些可行性较高的参考意见。
关键词:乡村图书馆;管理人员;图书资源;经费投入
引言: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
会各界对于我国乡村地区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建设等方面越
来越关注。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水平持续提升,城市地区的
基础设施与文化建设工作得到了全面发展。但是与此同时,
乡村地区的文化建设工作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因此,如何
积极地推动乡村图书馆建设发展,协调各方力量完成乡村图
书馆建设,成为了相关领域工作人员的工作重点之一。
一、乡村图书馆的发展现状
(一)经济发达地区乡村图书馆现状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对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的地
区来说,人民群众在物质生活得到充分满足的同时,会将更
多的注意力转移到精神文化的需求层面。因此,在经济相对
发达乡村地区,图书馆的规划建设与发展工作得到了更多的
关注与支持。比如,在江苏、湖北、辽宁、福建以及深圳和
广东等地,图书馆的规模以及内部的管理模式等,都得到了
全面地发展。区域内部的政府也积极地推动现代化和科技化
图书馆的建设,丰富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1]。
(二)经济欠发达地区乡村图书馆现状
与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相比,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乡村图
书馆的建设和管理工作难以得到迅速地推广和落实。虽然上
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国家政府已经重视乡村图书馆建设工
作的重要性,但是由于区域内部的经济发展不协调,能够用
于乡村图书馆建设的资金总量较少,导致了在实际的发展过
程中,缺乏持续稳定的资金和人员支持,使得经济欠发达地
区的乡村图书馆没有全面地建立起来。此类地区的乡镇政府
大部分都有数额庞大的财务负债,政府工作人员需要将更多
的精力投入到经济建设发展以及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工作当
中,因此忽视了乡村图书馆的建设[2]。
(三)特色乡村图书馆发展现状
特色乡村图书馆的存在是对农村地区文化教育的深切
关爱,同时也体现了对图书馆事业的热爱。特色乡村图书馆
当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个人乡村图书馆,个人兴办的乡村图
书馆已经成为了我国农村地区图书馆事业建设和发展的重
要力量。为了支持新农村的建设和发展,国内部分有识之士
关注到了乡村图书馆建设和发展的潜力,通过兴办乡村图书
馆,鼓励农村地区的人民群众进行自我发展和自我教育。例
如,小河图书馆就是其中的代表,在发展和建设的工作当中,
小河图书馆接受了来自社会各界的图书捐赠,并且制定了一
系列的图书管理、图书借阅以及图书捐赠制度,根据读者的
节约习惯统计,为农村地区提供了更加具有针对性的图书资
料。
二、影响乡村图书馆发展的因素
(一)外部因素
1资金因素
资金的来源以及资金的用途是影响乡村图书馆建设与
发展的重要因素。政府资金拨款的财政支持,是推进乡村图
书馆建设的重要力量。除此之外,还有部分乡村图书馆的建
设资金来源于企业与个人的支持。民间组织在号召社会力量
支持和帮助乡村图书馆建设工作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政策因素
在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与发展的大环境下,国家
政策的制定和颁布,对于经济建设的影响力会起到一定的限
制性作用。从某种角度进行分析,可以得出国家政策的限定
与发展管理作用,对于乡村图书馆的建设能起到?Q定性作
用。我国当前东西部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为明显,东部地区
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可以自主建立乡村图书馆,但是西部偏
远地区缺乏独立建设乡村图书馆的条件,所以通过政策的支
持和帮助,有利于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落实乡村图书馆,并且
不受经济条件的影响。
(二)内部因素
图书馆当中的资源因素是影响乡村图书馆建设和发展
的最重要因素之一。若图书馆当中缺乏稳定的图书资源来源
渠道,会使得图书馆内部的资源更新换代不及时,难以为乡
村地区的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最新鲜最快捷的资讯。部分地区
的乡村图书馆在进行图书资源的收集和整理时,选择了自主
采买的方式。此种方式最能贴近乡村地区人民群众的实际需
求。但是会受到资金的限制。此外,还有国家政策性配送以
及社会捐赠等途径,通过综合开发多种不同的图书资源来源
渠道,有利于充分地提升乡村图书馆内部资源的丰富性。
三、乡村图书馆的建设发展规划
(一)结合乡村发展需求完善图书建设形式
通过前文的分析和论述可以看出,目前国内不同地区的
乡村图书馆发展程度各不相同,并且乡村图书馆在构建和发
展的过程中,受到来自不同方面因素影响的也存在着一定的
差异。例如,我国某地区的乡村图书馆在实际的构建中,根
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了相应的规划建设的政策。构建了
流动书车的发展模式。当地乡村地区的人口数量较少,但是
对于图书资源具有较强的需求,所以,在当地政府的支持和
帮助下,设立了流动书车,定期在各个乡村之间进行循环流
动,此种方式不仅可以满足村民的阅读需求,同时还可以最
大限度地提高图书资源的利用效率。针对部分地区缺少建立
乡村图书馆必要的情况,将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到社
会其他基础设施建设当中。比如,我国某地区的人口流动性
较强,部分村级单位的常住人口不足百人,因此,可以将资
金和人员等方面的资源节约下来,投入到其他项目的建设发
展之中[3]。
(二)加大乡村图书馆经费资金投入
乡村图书馆建设过程中经费问题是最主要的问题之一。
目前,国内大部分地区的乡村图书馆在建设和发展的过程
中,资金问题仍是头等大事。对此,有关领域的工作人员可
以采取更为积极的经费筹措方案,调动起全社会的力量,共
同参与到乡村图书馆建设合发展工作当中。例如,我国某地
区的乡村图书馆在建设时,发动了群众筹资进行图书馆兴
办。此种方式适合在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的地区。当地图
书馆兴办的管理人员首先根据区域内部常住人口的数量以
及具有实际阅读需求的人员比例进行了统计和计算,由国家
政府拨款,不足的部分由区域内部群众集资填补。此种方式
有利于提升农民对于乡村图书馆的重视,在不加重农民经济
负担的情况下,该项措施是一项极为有效的发展策略。
(三)扩大乡村图书馆建设宣传力度
作为一项公益性质的事业,乡村图书馆的兴办既需要得
到国家政府的支持,同时也需要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
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地区,人民群众对于乡村图书馆的
关注程度较低。广大农民往往更多地关心农田的产量以及粮
食的销售等方面内容。为了进一步,扩大乡村图书馆在广大
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影响,提高乡村图书馆在农村地区生产和
生活中的地位,相关领域的工作人员需要在现有的基础条件
下,采取更为有效的措施,在农民群众中间加大宣传与推广
力度,提高农民对乡村图书馆的重视。对此,政府需要首先
对乡村图书馆的发展制定出系统详细的规划,通过利用村镇
广播、电视节目、村民大会等多种途径,在农民群众当中,
宣传乡村图书馆的积极意义,让广大农民可以了解到乡村图
书馆能为农业生产带来的影响。
(四)优化乡村图书馆管理内容和模式
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网络,可以为乡村图书馆的优化设
计提供更为多样的发展路径。根据相关领域的调查和研究结
果显示,国内部分地区的乡村图书馆发展状况不容乐观,部
分图书馆仅停留在对图书收集和整理的层面上,对于图书的
利用效率较低。此种情况不仅仅会导致人民群?真正需要的图
书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而且还会出现图书资源闲置的问
题。对此,我国某地区的乡村图书馆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
积极地同上级省市级图书馆达成合作,在省市级政府的支持
和帮助下,搭建了连接省市级图书馆与乡村图书馆的有效网
络。通过此种方式,有利于乡村图书馆与省市级图书馆进行
资源共享,进而节约了图书资源的管理成本,同时还有效地
提升了图书资源的利用效率。在网络信息化以及数字化技术
的大力推广和使用的背景下,当地政府通过此种方式实现了
图书资源共享。省市级图书馆当中的资源在更新之时,乡村
图书馆的数字化系统当中也会收到相应的信息提醒,从而可
以为农民提供更加实时的农业生产经济信息,以及更为丰
富、新鲜和实用的市场资源发展资讯。
总结:
综上所述,在组织和开展乡村图书馆建设工作时,相关
领域的工作人员需要充分地发掘出乡村地区经济政治等基
础性优势,为乡村图书馆的发展和完善提供强大的资金支持
和制度保障。与此同时,工作人员还需要结合现代化的科学
技术,扩大乡村图书馆在区域内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影响。
通过组织和开展多样的活动,有利于提升人民群众对于乡村
图书馆的关注度,最终达到优化完善乡村图书馆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马会霞.浅谈文化扶贫与农村图书馆建设[J].农业科技
与信息,2018(02):125-126.
[2]周泽.乡村图书馆管理的重要意义及手段[J].乡村科
技,2017(20):17-18.
[3]王大伟,赵莉.美丽乡村建设中图书馆总分馆发展策略
探析[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3(04):
6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