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地质公园的开发与保护

合集下载

翠华山国家地质公园详解

翠华山国家地质公园详解

西安翠华山旅游风景区旅游攻略指南翠华山风景区距西安约23公里,是终南山的支峰,山上名胜古迹很多,风景如画,因汉武帝曾在此祭太乙神,又称太乙山。

翠华山由翠华天池、山崩石海、鹰崖珠帘、盘道红叶、双瀑飞虹等18个主要景点组合而成,它集山、石、洞、水、林、庙于一体,其山崩地貌奇特、自然风光优美,是游览观光、度假疗养、登山考察最佳去处。

这块终南山的游览胜地上,汉唐两代曾建过太乙宫和翠微宫,是历代帝王祭祀神仙和游乐避暑之所。

翠华山旅游景区由碧山湖景区、天池景区和山崩石海景区三部分组成。

翠华山旅游风景区特有的山崩地质遗迹规模巨大,地貌形态多样、特殊,保存系统完整,有残峰断崖、堰崖湖、石海三大部分组成,总面积29平方公里,山崩总体积约3亿立方米,目前在保护中初步开发1.5平方公里,堪称中国独具特色的山崩地质、科普、教育、科研基地。

堰崖湖共有三处:一处在甘湫池,位于保护区的甘湫峰下,面积0.2平方公里。

由于水源不足池中严重渗透成为干涸之湖,故名甘湫池;另一处在大坪,由于石沙堆积,湖己被洪水冲击填平,故名大坪;最有名的一处称水湫池,又称天池,系山体崩塌石块堵塞太乙河形成的水面,水域面积0.14平方公里。

翠华山山清水秀、景色如画、气候凉爽,最引人入胜的是峰顶的湫池。

它群山环峙、碧波荡漾、清明如镜、纤尘不染。

池南的太乙殿,是旧时遇旱祈雨之所。

更有吕公洞、黄龙洞,池北的冰洞、风洞、八仙洞等颇有盛名。

冰洞在盛夏仍坚冰垂凌,风洞则四季寒风飕飕砭人肌骨。

冰洞东南有飞流直下的瀑布,形容壮观。

湫池周围,古代曾建许多庙宇,诸如老君庵、圣母行宫等。

“终南毓秀太乙钟灵,始悟翠华招汉武;冰洞垂凌龙湫池玉,应知胜景在长安”。

陕西翠华山山崩景观国家地质公园不仅拥有山崩湖光、奇石异洞,气势蓬勃的天崩地裂壮景,更有其深厚的大文化、大自然背景和优质的服务。

当您在观赏山崩奇观同时,更多的会感到中国国家地质公园的特色和地质遗迹与自然文化的相融,开发与保护的可持续发展。

清平—汉旺国家地质公园资源类型、评价及保护

清平—汉旺国家地质公园资源类型、评价及保护

清平—汉旺国家地质公园资源类型、评价及保护宋志冬;杨更;何杰;刘顺【摘要】四川省绵竹市清平-汉旺国家地质公园是以地质灾害链遗迹及治理工程为资源特色的地质公园,具有极高的科学科普和美学价值.对公园典型地质遗迹资源进行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其形成的区域地质背景资料进行分析,参考国家标准和前人分类方法,对其地质遗迹资源进行分类、评价,提出保护建议,以期促进地质遗迹资源的保护及地质公园的长足发展.【期刊名称】《四川地质学报》【年(卷),期】2013(033)001【总页数】4页(P116-119)【关键词】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保护;清平—汉旺【作者】宋志冬;杨更;何杰;刘顺【作者单位】成都理工大学,成都61005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141;P642.27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于 1999年 2月正式提出了地质公园计划,由此诞生了地质公园(Geopark)这一新名词。

地质公园是“一个保护地质遗迹及环境、开展景观旅游与休闲、进行地学及环境教育、开展地学教学与科学研究、促进属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区域”[1]。

我国是世界上以政府名义首次正式命名设立国家地质公园的国家,自2001年3月16日起共设立国家地质公园182处[2]。

四川省绵竹市清平-汉旺国家地质公园属地质灾害链遗迹及治理工程类型的地质公园,通过对该地质遗迹资源类型进行评价和研究,提出保护建议,以期促进地质遗迹资源的保护,实现地质公园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1 清平-汉旺国家地质公园概况1.1 地理位置公园位于四川省绵竹市西北部,南东距绵竹市区37km,距成都130km,行政区划属绵竹市清平乡、天池乡、汉旺镇,由北侧的清平景区和南侧的汉旺景区组成。

清平景区西以绵远河右岸公路-付家山-落地为界,北以落地-岐山庙为界,东以岐山庙-顶子崖山脊为界,南以文家沟南侧山脊-蔺家沟为界,地理坐标:东经104°06′25″~104°09′30″,北纬31°32′24″~31°35′51″,面积17.8km2。

华蓥山地质公园旅游资源的分析与评价

华蓥山地质公园旅游资源的分析与评价

华蓥山地质公园旅游资源的分析与评价摘要:华蓥山国家地质公园的旅游资源类型丰富,典型的地质遗迹景观与原始的生态环境兼备,具有很高的学术研究和旅游开发价值,对旅游者、学者有很强的吸引力。

本文依据国家发布的《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为标准,利用菲什拜因-罗森伯格旅游资源评价模型,对华蓥山的旅游资源进行了定量计分、定性评级的分析研究,以期为华蓥山国家地质公园的进一步开发与保护提供科学参考。

关键字:旅游资源、评价、国家地质公园1.研究区概况四川省华蓥市华蓥山国家地质公园位于四川盆地东缘、华蓥山脉中段,“北以广安市为界,南以高登山—海拔774.3米山包—石板沟一线为界,西与襄渝铁路相邻,东依邻水,北至天池湖以北。

公园总面积49.75平方千米。

”①园区由三个主要景区组成,即石林景区、天池景区和小山坝景区。

核心地质景观是以典型基底断裂、侏罗式褶皱为地质构造基础的中低山石林、峡谷、构造湖泊等岩溶景观,具有分布密度大、典型性强等特点。

园区内气候宜人,生态环境原始性强,植被覆盖面积大,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地质景观和生态景观,组合良好,集险峻、秀美与一身。

作为川东北唯一的国家地质公园,华蓥山国家地质公园不仅风光旖旎,更集中展现出富有川东北地方特色的人文景观,包括承载历史沧桑的文化古迹、体现优良革命传统的红色遗址和淳朴、浪漫、热情洋溢的民俗风情文化等等。

本文将针对华蓥山国家地质公园得天独厚的景观组合,从旅游资源开发的角度进行分析与评价研究。

2.旅游资源景观类型与功能区划华蓥山国家地质公园的旅游资源具有综合性和多层次性的特征。

分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两大类。

自然景观以岩溶地貌景观、地质构造遗迹景观为主,以地质地层剖面景观、古生物化石景观、地质灾害遗迹景观、水体景观、熔岩地貌景观、气象景观、生态景观为辅。

人文景观涵盖了红色文化、古迹建筑、民俗风情、休闲娱乐等配套旅游资源。

2.1旅游景观类型表 1 华蓥山国家地质公园旅游资源分类主类亚类基本类型代表景观所属景区地文景观岩溶地貌石林景观高登山石林、高石坎石芽石林景区岩溶象形山石石林景区岩溶洞穴景观东石林溶洞、碧家洞天池景区仙女洞小山坝景区天窗石林景区漏斗景观响水洞漏斗群天池景区石林大、小漏斗石林景区特殊岩石华蓥山二叠系钙结核天池景区东石林天坑溶蚀残积物石林景区高登山石灰岩燧石结核石林景区暗河通天河石林景区干洞子伏流天池景区溶蚀残丘月亮岛、桃花岛天池景区构造地貌断层皛然山白岩、十里大峡谷石林景区构造山脉皛然山、高登峰石林景区白崖小山坝景区地质地层剖面景观区域性标准剖面奥陶系地层剖面(O1t—O2h) 石林景区侏罗系地层剖面(J1-2z—J2x—J2xs)天池景区熔岩地貌玄武岩罗家沟上二叠系玄武岩石林景区化石保存地高登山双壳化石采集地层孔虫类化石、珊瑚化石石林景区灾变环境地质遗迹坍塌赵子秀危岩塌陷滑坡铁板桥滑坡、峨风寨滑坡泥石流阴阳湾泥石流水体景观湖泊景观岩溶湖泊天池湖天池景区嫦娥镜湖石林景区瀑布景观山岳型瀑布黑潭瀑布小山坝景区生态景观植物景观观赏植物水杉林、天池竹海天池景区奇花异草白玉兰、川浅动物景观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灰腹角雉、穿山甲、斑林狸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省鹰、蓝翡翠气象气候景观天气和气候现象物候景观石林雪景石林景区云雾多发区华蓥山云雾光现象日月星辰观察地高登山日出石林景区人文景观古迹建筑宗教景观高登寺石林景区归葬地安丙墓群小山坝景区古交通建筑杨家河古栈道石林景区小山坝古栈道小山坝景区红色景观历史事件发生地新华纸厂遗址丁家坪山上历史人物遗迹双枪老太婆打靶场石林景区民俗风情传统节庆华蓥山幺妹情山情石情花文化旅游节现代节庆华蓥山梨花节休闲度假园林游憩区水杉森林公园、天池景区农家乐体验区月亮坡黄花梨度假村2.2旅游资源功能区划2.2.1美学特征和美育功能自然景观的审美体验。

中国世界地质公园简介

中国世界地质公园简介

中国世界地质公园简介地质公园是以其地质科学意义、珍奇秀丽和独特的地质景观为主,融合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自然公园。

2004年2月13日,在法国巴黎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会议上,中国的8家国家地质公园被列入世界地质公园网络名录,成为首批世界地质公园。

2005年2月11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专家评审会在巴黎宣布,我国浙江雁荡山、福建泰宁、内蒙古克什克腾、四川兴文四家国家地质公园被评为第二批世界地质公园。

2006年9月,中国泰山等6处国家地质公园被评为世界地质公园。

2008年1月,江西龙虎山和四川自贡地质公园被评为世界地质公园。

2009年8月,陕西秦岭地质公园和内蒙古阿拉善沙漠地质公园入选世界地质公园。

2010年10月,广西乐业-凤山地质公园和福建的宁德地质公园入选世界地质公园。

至此,我国世界地质公园数量已达24处。

第一批:◎湖南张家界、江西庐山世界地质公园占地总面积500平方公里,主要地质遗迹类型为地质地貌、地质剖面。

地质公园内发育有地垒式断块山及第四纪冰川遗迹,以及第四纪冰川地层剖面和早元古代星子岩群地层剖面,保存系统而完整,丰富多样,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及科学价值。

庐山环境幽雅,文化历史悠久,人文景观丰富。

◎广东丹霞山世界地质公园广东丹霞山世界地质公园位于广东省韶关市东北的仁化、曲江两县交界地带。

地质公园东西宽17.5公里;南北长22.9公里,总面积290平方公里,其中丹霞地貌集中分布范围180平方公里。

世界上由红色陆相砂砾岩构成的以赤壁丹崖为特色的一类地貌均被称为丹霞地貌,丹霞山便是这类特殊地貌的命名地。

丹霞山位于南岭山脉南侧的一个山间盆地中,整体为红层峰林式结构,有大小石峰、石堡、石墙、石柱380多座,主峰巴寨海拔618米,大多山峰在300~400米之间,高低参差、错落有致、形态各异、气象万千。

丹霞山由红色砂砾岩构成,以赤壁丹崖为特色,看去似赤城层层,云霞片片,古人取“色如渥丹,灿若明霞”之意,称之为丹霞山。

北京十渡国家地质公园规划(2011~2025年)

北京十渡国家地质公园规划(2011~2025年)

北京十渡国家地质公园规划(2011~2025年)北京市房山区人民政府二0一三年十月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一条公园位置 (1)第二条范围、边界、面积 (1)第三条规划期限 (1)第四条规划依据 (1)第五条公园发展概况及规划背景 (3)第二章地质公园的性质与发展目标 .................................. 5第六条公园性质与特色.................................................. 5第七条发展目标......................................................... 5第三章地质遗迹景观及评价.. (7)第八条地质地貌概述 (7)第九条地质遗迹类型 (7)第十条地质遗迹评价 (9)第四章其他景观资源及评价 (11)第十一条生物及其他自然景观及评价 (11)第十二条人文景观及评价.11 第五章总体布局与功能分区 (12)第十三条总体布局与景区划分 (12)第十四条功能区划分 (12)第六章地质遗迹保护 (13)第十五条地质遗迹保护区的划分及边界坐标(主要拐点)的确定 (13)第十六条各级保护区的控制要求与保护措施 (13)第十七条特殊地质遗迹的保护方案 (14)第七章生态环境与人文景观保护 (15)第十八条地质公园环境容量控制与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 (15)第十九条灾害防治 (16)第二十条珍稀物种名录及保护 (18)第二十一条人文景观保护 (18)第八章科学研究 (19)第二十二条课题选择和依据 (19)第二十三条计划编制 (19)第二十四条近期研究计划的实施 (20)第二十五条研究经费 (20)第二十六条科学研究成果出版及转化 (20)第九章解说系统规划 (21)第二十七条解说系统架构 (21)第二十八条地质博物馆及科普电影馆(影视厅) (21)第二十九条公园主、副碑及综合图文介绍栏 (21)第三十条景点、景物解说牌 (21)第三十一条公共信息标识牌 (22)第三十二条图书音像的出版和推广 (22)第三十三条解说系统设施维护与更新 (22)第十章科学普及行动 (23)第三十四条乡土科普活动 (23)第三十五条科学实践活动 (23)第三十六条面向普通游客的专项科普活动 (23)第十一章旅游发展 (24)第三十七条旅游客源市场 (24)第三十八条地质公园推广计划 (24)第三十九条旅游项目及旅游产品 (25)第四十条专题考察路线 (26)第十二章地质公园信息化建设 (27)第四十一条地质遗迹数据库 (27)第四十二条公园监测系统 (27)第四十三条网站建设 (27)第十三章基础设施及服务设施 (29)第四十四条道路交通 (29)第四十五条水电设施 (29)第四十六条环境卫生 (30)第四十七条服务设施 (30)第十四章土地利用 (32)第四十八条土地利用 (32)第十五章社区行动计划 (33)第四十九条社区行动计划 (33)第十六章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34)第五十条管理机构设置 (34)第五十一条各类专业人员的配备 (35)第五十二条导游员及其培训 (35)第五十三条管理层培训 (36)第五十四条近期建设项目计划 (36)第五十五条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方案 (37)第一章总则第一条公园位置北京十渡国家地质公园位于拒马河中上游,北京市与河北省的交界处,隶属于北京市房山区,地跨十渡、张坊两镇,地理坐标为北纬39°32′39"—39°45′52",东经115°28′04"-115°46′43"。

安徽大别山_六安_国家地质公园旅游开发

安徽大别山_六安_国家地质公园旅游开发

合, 调动公园所在区域的县、乡镇, 进行区域性合作开 念和技术, 突出形象和产品; 应注重国际国内客源市场
发, 推动旅游产业、食品加工业、传统手工业、交通运输 相结合, 确保旅游业的客源稳定、快速地增长。
业的全面发展。
3 结语
2. 2. 3 旅游资源开发策略
大别山 ( 六安 ) 国家地质公园在有效保护 的前提
两翼, 以淠史杭水利工程和其他山林生态观光游为骨 丰富的地质遗迹景观为依托, 促进六安市旅游业跨越
干, 各景区相互沟通、各具特色的产业格局。
式的发展, 打造六安市的旅游品牌, 基本形成六安市以
同时, 六安东与合肥市相连, 南与安庆市接壤, 西 大别山山水风光为特色, 集地质科考、地质遗迹观光、
与信阳市毗邻, 北接淮 南市、阜阳 市。贯淮淠 而望江 休闲度假、文化旅游为一体的旅游格局, 力争在 # 十一
大别山 ( 六安 ) 国家地质公园地处大别山隆起的 核心部位和北淮阳褶皱带的东段, 复杂的地质背景形 成各类地质遗迹, 是我国为数不多的集花岗岩地貌、 变质岩地貌、火山岩地貌、构造地貌及丹霞地貌为一
体的综合性园区 ( 如下表 1)。 1. 2 丰富的生物资源
六安大别山森林生态系统稳定平衡, 被誉为 # 华 东物种基因库 ∃。园区森林覆盖率达 96% 以上。树 种资源丰富, 区 系复杂 且种 类繁多, 有 维管 束植 物 186科、714属、1881种, 其中属国家重点保护和珍稀
源。因此, 坚持六安旅游资源综合开发是旅游资源特
旅游管理。
省级风景名胜区。各园区实行了严格的保护措施, 有 自然景观的完整性及生物物种的多样性, 更多的地质 效地保护了园区的地质遗产, 保证了森林生态系统、 遗迹及自然景观仍保持着原始的自然状态。

朝阳鸟化石国家地质公园

朝阳鸟化石国家地质公园

朝阳鸟化石国家地质公园朝阳鸟化石国家地质公园的地层剖面展厅木化石林朝阳鸟化石国家地质公园中心园区坐落在离市区5公里的龙城区上河首村。

公园开园已一年多了,最初门可罗雀,如今宾客盈门,参观者络绎不绝。

化石公园堪称侏罗纪公园,这里不仅能感受到声光电模拟的史前世界,还能近距离观察远古生命瞬间定格成的栩栩如生。

走进化石公园的主体建筑——化石博物馆,目不暇接、叹为观止之余,令人由衷感叹:朝阳被誉为“世界古生物化石宝库”,实至名归。

世界化石宝库的荣耀与尴尬上河首村不是个普通的村庄。

1999年深秋的一天,一位村民在取土时,意外发现了一块上面印着酷似鸽子图案的精美石板。

很快,这个名不见经传的村庄震惊了世界。

2000年初,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科学家在此进行了野外化石发掘,发现了众多鱼类、鸟类、恐龙类、昆虫类、龟类、植物类等古生物化石标本,其埋藏之浅、品种之丰富、科研价值之高,令科研人员瞠目。

美国《科学》杂志载文惊叹:“世界上没有其他任何地方,能在如此连续的时间和如此集中的区域内保存如此众多、如此精美的古生物化石。

”很快,村庄的宁静被打破,数百盗挖者蜂拥而至,挥锹抡镐,挑灯夜战,化石贩子也闻风而至,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多少珍贵化石被无情击碎,不得而知;一块品相完好的鱼类化石,不值今天化石公园的一张门票。

上河首村是朝阳的缩影。

朝阳被誉为世界上“第一朵花绽开的地方”、“第一只鸟飞起的地方”。

在北票市四合屯、上园乡炒米甸村,在凌源市大王杖子乡,在朝阳县的联合乡大平房村,在广袤的朝阳大地,陆续出土了圣贤孔子鸟、三塔中国鸟、燕都华夏鸟、波罗赤鸟、娇小辽西鸟等珍贵鸟类化石,出土了辽宁角龙、千禧中国鸟龙等恐龙化石,出土了早期哺乳类、青蛙、蜥蜴、最早的被子植物化石。

朝阳化石,涵盖了45类、343个属、628个种,包括11个门、36个纲、65个目、171个科,忠实记录了1.2亿—1.5亿年前中生代的晚侏罗世到早白垩世时期生命演化进程,构成了一个系统的、完整的“热河生物群”。

地质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地质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内外营力的地质作用 , 形成 、 发展并遗留下来的、 珍贵的、 不可再生 的地质 自然遗产 。包括有观赏价值和科学 研究价值 的地质地貌景 观; 有价值 的地质剖面和构造形迹 ; 有价值 的古人类遗址 和古生物化石遗迹 ; 有价值 的矿物 、 岩石及其典型产地 ; 有特殊意义的水体资源 ; 有研究及观赏价值的地质灾害遗迹 , 等等。之所 以说其
正是这种对立统一的矛盾运动 , 推动着地质作用 的进行 , 也推动着地壳的运动和发展。内动力地质作用有构
造运动、 岩浆活动 、 地震 、 山爆发 、 火 变质作用等 , 不仅使地壳 内部构造复杂化 , 还加 大地表的起伏 和高差 ; 外 动力地质作用如风化 、 剥蚀 、 搬运 、 沉积和成岩作用等 , 它缩小地表的起伏和夷平地表的高差。今天我们看到 的地 表 千姿 百态 的地貌 形 态 , 一不 是 内外 动 力地 质作 用 相互 作 用 的结 果 。 无
地球从形成至今已有 4 亿年的历史 。从地球形成之初 ,起 的 。产 生地 质 动 力 的能 源来 自太 阳辐 射 、 日月引 力 、 球 转 动 、 力 和放 射 性 元 素 蜕 变 等 等 。可 分 为 内动 地 重 力地 质作 用 和外 动 力地 质 作用 2个基 本 类 型 , 它们 彼 此 间 既互 相 排斥 和互 相 对 立 , 互 相 联 系 和 互 相 依存 , 又
第 1 5卷第 2期
20 0 2年 6月
广
西


Vo 1 No. 1 5 2
Gu n x o o y ag i Ge l g
J n. 2 0 u 02
地 质 旅 游 资 源 的 开 发 与 保 护
黄 载环 , 江红 丰
( 广西地质学会 , 广西 南宁 502 ) 3 0 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地质公园的开发与保护
内容摘要:国家地质公园是国家重要的自然遗产,保护和合理利用国家地质遗产是每一个国民的应尽职责。

本文试图探寻国家地质公园开发和保护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国家地质公园开发保护
国家地质公园是一国通过一定程序设立的为保护该国重要地质自然遗产而划定的地理空间单元。

国家地质公园按照保护内容可分为古生物化石遗迹、古人类活动遗址、地质灾害遗址、地质构造遗迹、特殊地质地貌景观等类型。

建立国家地质公园的意义
地质研究的基地,园内地质遗迹能代表该地区的地质历史事件或演化过程,具有很高的考古生态学历史或文化价值。

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它支持所在地区文化、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条件和环境,加强居民对居住区的认同感和促进当地的文化复兴。

地质遗迹的保护神,国家通过设立地质公园并对其进行科学管理、保护,这样可有效避免地质遗迹的人文或自然破坏。

科普教育功能。

通过现代旅游活动可让游客了解基本的地质知识或通过专业性的地学教授使学生了解特殊的地质奇观。

国家地质公园的开发
国家地质公园与国家森林公园,国家风景区,国家文物保护单位等一同组成了国家自然和文化遗产体系。

由于国家地质公园内地质遗迹形成年代久远,形成条件较为苛刻,所以它与国家文物保护单位一样显得弥足珍贵,对其开发就显得更为慎重。

开发模式
单一资源导向模式主要是地质公园的地质遗迹类型多样化较高或地质遗迹规模较大或国际、国内地质界认为该地质遗迹在地质历史时期具有典型的地质代表性。

该类地质公园开发可凭借其独特的地质遗迹而采取两种相反的开发策略:一是优先开发策略,在区域旅游开发中该资源具有比较优势时优先开发该类资源,但还须具备交通通达性好,经济基础好等条件。

武隆国家地质公园在重庆区域旅游中就是如此;一是末尾开发策略,在区域旅游开发中该地质公园所处地理位置较偏僻且旅游发展地经济条件较差,在采取这种策略时并不意味着开发者不重视该资源,相反后开发者还可获得后发优势,譬如可采用优质优价的高门槛定价策略。

如西藏易贡国家地质公园就可采用此策略。

组合资源导向模式由于地质公园资源性质的专业性和单一性,故其旅游市场吸引力方向性较强,这不利于其进一步开发。

因此地质遗迹与其它类型资源的组合状况将直接决定地质公园的开发规模和潜力。

在区域旅游开发中,组合较好的地质公园一般都是优先开发且都获得较好收益。

如张家界国家地质公园、黄山国家地质公园。

相反,地质遗迹与其它类型旅游资源组合较差的国家地质公园其旅游开发一般都较差,如山东山旺国家地质公园。

市场导向模式此种模式强调地质公园所处地理位置优越,距主要客源市场近,能根据市场需求变化及时进行项目、产品的设计,其公园经营目的既考虑经济效益同时又兼顾社会效益。

在我国的地质公园开发中尚未出现这种开发模式,但广东、浙江、北京、福建的国家地质公园可率先如此。

开发主题
主题是对资源性质的集中提炼,起到指导资源开发方向功能。

不同类型的资源其开发主题是不同的,即使是同类资源在开发时也要求主题相异。

根据地质公园所含地质遗迹不同,其主题也应有差异。

古人类活动遗迹地质公园一般该类地质公园的古人类活动遗迹都是原始社会及以前的,所以它一般都代表区域人类起源、发展的某一片段,故对其主题提炼应突出“源”或“流”特性。

如北京房山石花洞国家地质公园内有北京人遗址,而北京人遗址的发掘标明中国古人类进化尚处在猿人阶段,即直立人阶段,进一步证明人类与猿的“流”关系的正确性。

因此该地质公园主题可为“人的猿流”。

古生物化石遗迹地质公园古生物化石遗迹反映的是不同地质历史时期特殊的地理环境和生物物种情况,是地球演化的标志物和外部表征。

故对该类地质公园主题可根据典型的生物种群或生物化石所处地质时代与以提炼,如侏罗纪时代的恐龙和桫椤,在我国的古生物化石地质公园中,四川自贡恐龙国家地质公园就可以“恐龙天堂”或“侏罗纪公园”为主题。

地质构造遗迹地质公园地质构造遗迹包括标准地层剖面和不同地质时期的
岩层结构、构造遗迹。

它们反映的是在地质历史时期的地层结构变化形成的一般规律,在地球历史上其被看作是地球的“书页”,所以可以以“××时期地球书页”来归纳其主题。

如河南嵩山国家地质公园是典型的前寒武纪构造运动和地层“五代同堂”遗迹;陕西洛川黄土地质公园就可以“黄土书页”为主题。

地质灾害遗迹地质公园地质灾害遗迹是地球内外力作用下的特殊地质现象,由于其规模较大,爆发突然,对生物一般会造成毁灭性破坏,所以该类地质公园一般在提炼主题时多强调对人类的震撼性影响,如陕西翠华山国家地质公园就是典型的大规模山崩地质遗迹,造成附近十多个村庄被毁;西藏易贡地质公园是大面积山体滑坡类型,在2000年4月9日曾发生特大山体滑坡,形成巨大的泥石流灾害,震惊全国。

特殊地貌地质公园该类地质公园在我国有7种类型,即丹霞地貌、火山地貌、岩溶地貌、花岗岩地貌、冰川地貌、海岸地貌、雅丹地貌。

每一种地貌类型地质公园都集中展示出该地貌的外部类型和静态形成过程,可以说是该地貌的集景,故对其主题可拟定为“××地貌集景”。

如甘肃敦煌雅丹国家地质公园就可称为雅丹地貌集景。

项目及产品设计
在此,根据旅游者对产品的需求特征,地质公园内旅游项目及产品设计可为:
地质博物馆项目可在地质遗迹发掘地基础上或典型的地质特征地建立地质博物馆,可满足游客的静态观赏需求。

当然在馆内还可以开展地质遗迹展览,地质影像放映等活动。

地质现场发掘项目可留出一部分未发掘地让游客亲自进行地质发掘活动,使其了解地质发掘的全过程,增强对地质考古工作的认知。

现场需有专业考古工作者讲解、指导。

地质研讨项目针对典型的地质遗迹特征,邀请全球知名的地质考古专家进行地质考察和研讨,以提高其国际知名度。

地质影视项目通过拍摄地质科技片或邀请电影、电视剧剧组将地质公园作为其影视拍摄基地。

地质探险项目在专业探险人士指导下,有组织进行地质探险活动,如溶洞探险。

地质体育项目利用险峻的岩体开展攀岩、滑翔、蹦极等体育活动。

地质游道项目利用地质遗迹形成时间较长特点,进行再现地质时间的游道设计,力求通过道路增强游客的地质历史感。

形象设计
形象是欣赏者对欣赏对象的总体评价和看法,形象设计是从欣赏者角度对欣赏对象特征的差异化表达过程。

地质公园的形象设计就其本身特征而言应突出地质科技主题,但在现实的旅游需求中,单一的主题及形象表达并不能给欣赏者多大的形象冲击,所以,在构建地质公园形象时还需考虑与其它资源形象配合。

如黄山花岗岩峰丛地貌国家地质公园的形象诉求为:奇松、怪石、云海、温泉。

国家地质公园的保护
国家地质公园作为国家稀有自然资源,也是国家留给子孙后代的宝贵遗产,在对其进行开发时应严格遵循保护和利用并重原则。

设立地质公园保护机构
地质公园保护机构不同于一般的公园管理机构,它主要由专业的地质专家组成,负责对地质遗迹的变化进行监测,以确定对其开发规模;除此之外还兼有地质公园的日常经营管理功能。

划区保护
地质遗迹会在对外开放过程中受到人类活动的破坏,所以需要对人类活动区域进行限制。

可按照国家自然保护区开发办法,实行划区开发。

即按地质公园内地质遗迹对人类活动的敏感度或地质遗迹的珍稀性将其划分为核心保护区、缓冲区和开发区。

核心保护区只允许游客进行静态观赏,缓冲区可进行参与性的地质活动,开发区可修建一些娱乐和住宿设施。

改变参观方式
对部分地质遗迹﹙喀斯特溶洞﹚在开发时,只要有人活动,都会造成地质景观的损坏。

所以要改变传统的参观方式,变开敞式自由走动观光为有氧“密封式”电梯观光,变近距离触摸体验为远距离望远镜观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