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数学(理)活动单学案:第5课时——投影变换、切变变换

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数学(理)活动单学案:第5课时——投影变换、切变变换
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数学(理)活动单学案:第5课时——投影变换、切变变换

【学习目标】 1、 理解可以用矩阵表示平面中常见的几种变换;

2、掌握投影变换、切变变换的矩阵表示及其几何意义。

【学习重点】 投影变换、切变变换的矩阵表示

【活动过程】

活动一、投影变换。

1、情景引入:

我们已经学过立体几何的平行投影,知道物体在灯光的照射下会产生影子。如果把正午

的太阳光近似地看做垂直向下的平行光,一排排树木的影子会投影到各自的树根,树木投影

前后可以扑看做是一个平面几何变换,这些变换能用矩阵来刻画吗?

2、构建数学 : 叫做投影变换矩阵,对应的变换叫

3、数学应用: 1、研究矩阵 所确定的变换。

2、研究线段AB 在矩阵 作用下变换得到的图形,其中A (0,0)、B (1,2)

活动二、旋转变换

1、情景引入: 一副码好的纸牌(左图),现将它的左边对齐一把直尺,保持直尺底端右下角和最下一张

纸牌不动,用直尺轻轻推动纸牌,使得纸牌的形状如右图。因此纸牌被推动前后它的正视图

可以看作一个一个平面几何变换,这些变换能用矩阵来刻画吗?

1010??????

11221122??-??????-????

2、构建数学 : 叫做切变变换,对应的矩阵叫

3、数学应用:

已知矩形ABCD 在变换T 的作用下变成图A 1B 1C 1D 1,试求变换T 对应的矩阵M

【课后作业】

1、求直线5=+y x 在???10

??

?10对应的变换作用下得到的图形。

2、求曲线x y =2

在矩阵???01 ???00对应的变换作用下得到的图形。

3、求出直线2=x 在矩阵??

?01 ???-11对应的变换作用下完成的图形。

4、试问图中由OAB ?到B A O ''?的变换对应的矩阵是什么?

5、若直线x y sin =在矩阵M 对应用的投影变换作用下变成直线0=y ,试求矩阵M 。

高二数学选修2-3教案

高二数学选修2-3教 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第课时总第教案 课型:新授课主备人:审核人: 1.1分类加法计数原理和分步乘法计数原理一、教学目标: ①理解分类加法计数原理与分步乘法计数原理; ②会利用两个原理分析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应用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分类计数原理(加法原理)与分步计数原理(乘法原理) 难点:分类计数原理(加法原理)与分步计数原理(乘法原理)的准确理解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 四、教学过程 一、新课讲授 引入课题 先看下面的问题: ①从我们班上推选出两名同学担任班长,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法? ②把我们的同学排成一排,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 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运用有关排列、组合知识. 排列组合是一种重要的数学计数方法. 总的来说,就是研究按某一规则做某事时,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做法. 在运用排列、组合方法时,经常要用到分类加法计数原理与分步乘法计数原理. 这节课,我们从具体例子出发来学习这两个原理. 1 分类加法计数原理 (1)提出问题 问题1.1:用一个大写的英文字母或一个阿拉伯数字给教室里的座位编号,总共能够编出多少种不同的号码? 问题1.2:从甲地到乙地,可以乘火车,也可以乘汽车.如果一天中火车有3班,汽车有2班 .那么一天中,乘坐这些交通工具从甲地到乙地共有多少种不同的走法? 探究:你能说说以上两个问题的特征吗? (2)发现新知 分类加法计数原理完成一件事有两类不同方案,在第1类方案中有m种不同的方法,在第2类方案中有n种不同的方法. 那么完成这件事共有

n m N += 种不同的方法. (3)知识应用 例1.在填写高考志愿表时,一名高中毕业生了解到,A,B 两所大学各有一些 自己感兴趣的强项专业,具体情况如下: A 大学 B 大学 生物学 数学 化学 会计学 医学 信息技术学 物理学 法学 工程学 如果这名同学只能选一个专业,那么他共有多少种选择呢? 分析:由于这名同学在 A , B 两所大学中只能选择一所,而且只能选择一个专 业,又由于两所大学没有共同的强项专业,因此符合分类加法计数原理的条 件.解:这名同学可以选择 A , B 两所大学中的一所.在 A 大学中有 5 种专业选择方法,在 B 大学中有 4 种专业选择方法.又由于没有一个强项专业是两所大学共有的,因此根据分类加法计数原理,这名同学可能的专业选择共有 5+4=9(种). 变式:若还有C 大学,其中强项专业为:新闻学、金融学、人力资源学.那么,这名同学可能的专业选择共有多少种? 探究:如果完成一件事有三类不同方案,在第1类方案中有1m 种不同的方法,在第2类方案中有2m 种不同的方法,在第3类方案中有3m 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方法? 如果完成一件事情有n 类不同方案,在每一类中都有若干种不同方法,那么应当如何计数呢? 一般归纳: 完成一件事情,有n 类办法,在第1类办法中有1m 种不同的方法,在第2类办法中有2m 种不同的方法……在第n 类办法中有n m 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共有 n m m m N +???++=21 种不同的方法. 理解分类加法计数原理: 分类加法计数原理针对的是“分类”问题,完成一件事要分为若干类,各类的方法相互独立,各类中的各种方法也相对独立,用任何一类中的任何一种方法都可以单独完成这件事.

高二下学期数学期末考试试卷文科)

高二下学期数学期末考试试卷(文科) (时间:120分钟,分值:150分) 一、单选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把十进制的23化成二进制数是( ) A. 00 110(2) B. 10 111 (2) C. 10 110 (2) D. 11 101 (2) 2.从数字,,,,中任取 个,组成一个没有重复数字的两位数,则这个两 位数大于 的概率是( ) A. B. C. D. 3.已知命题 p :“1a ,有2 60a a 成立”,则命题 p 为( ) A. 1a ,有260a a 成立 B. 1a ,有2 60a a 成立 C. 1a ,有2 60a a 成立 D. 1a ,有2 60a a 成立 4.如果数据x 1 ,x 2 ,…,x n 的平均数为x ,方差为s 2 , 则5x 1+2,5x 2+2,…,5x n +2的平均数和方差分别为( ) A. x ,s 2 B. 5x +2,s 2 C. 5x +2,25s 2 D. x ,25s 2 5.某校三个年级共有24个班,学校为了了解同学们的 心理状况,将每个班编号,依次为1到24,现用系统抽样法,抽取4个班进行调查,若抽到的最小编号为 3,则抽取的最大

编号为( ) A. 15 B. 18 C. 21 D. 22 6.按右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若输入 81a ,则输出的i =( ) A. 14 B. 17 C. 19 D. 21 7.若双曲线2 2 221(,0)y x a b a b 的一条渐近线方程为 34 y x ,则该双曲线的离 心率为( ) A. 43 B. 53 C. 169 D. 259 8.已知 01,0,a a x 且,命题P :若11a x 且,则log 0a x ,在命 题P 、P 的逆命题、P 的否命题、P 的逆否命题、P 这5个命题中,真命题的个数 为( ) A. 1 B. 2 C. 3 D. 4 9.函数f(x)= ln 2x x x 在点(1,-2)处的切线方程为( ) A. 2x -y -4=0 B. 2x +y =0 C. x -y -3=0 D. x +y +1=0 10.椭圆 2 2 1x my 的离心率是 32 ,则它的长轴长是( ) A. 1 B. 1或2 C. 4 D. 2或4 11.已知点P 在抛物线2 4x y 上,则当点P 到点1,2Q 的距离与点P 到抛物线 焦点距离之和取得最小值时,点 P 的坐标为( )

浙江省绍兴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期末考试数学试题及解析

浙江省绍兴市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数学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设集合,,则= A. B. C. D. 【答案】C 点睛:1.用描述法表示集合,首先要弄清集合中代表元素的含义,再看元素的限制条件,明确集合类型,是数集、点集还是其他的集合. 2.求集合的交、并、补时,一般先化简集合,再由交、并、补的定义求解. 3.在进行集合的运算时要尽可能地借助Venn图和数轴使抽象问题直观化.一般地,集合元素离散时用Venn图表示;集合元素连续时用数轴表示,用数轴表示时要注意端点值的取舍. 2. 已知等比数列的各项均为正数,且,则数列的公比为 A. B. C. D. 【答案】D 【解析】由得,所以.由条件可知>0,故.故选D. 3. 已知,则的值为 A. B. C. D. 【答案】B 【解析】,故选B. 4. 已知,则的大小关系是 A. B. C. D. 【答案】A 【解析】因为,所以,所以 ,当且仅当,即

时等号成立.因为,所以,所以,故选A.点睛:在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时,要特别注意“拆、拼、凑”等技巧,使其满足基本不等式中“正”(即条件要求中字母为正数)、“定”(不等式的另一边必须为定值)、“等”(等号取得的条件)的条件才能应用,否则会出现错误 5. 是恒成立的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答案】A... 【解析】设 成立;反之,,故选A. 6. 若不等式的解集为,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 【答案】D 【解析】不等式的解集为R. 可得:a2?3a?4<0,且△=b2?4ac<0, 得:,解得:0

广东省广州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

广东省广州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

————————————————————————————————作者:————————————————————————————————日期: 2

秘密★启用前 2011-2012学年度广州市高中二年级学生学业水平测试 数 学 本试卷共4页. 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2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 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 本次考试不允许使用计算器. 5. 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 题目要求的. 1. 已知集合{}1,2A =, {}1,0,1B =-, 则A B I 等于 A .{}1 B. {}1,0,2- C. {}1,0,1,2- D. ? 2. cos120? 的值是 A . 32- B. 12 - C. 1 2 D. 32 3. 不等式2 230x x --<的解集是 A . ()3,1- B. ()1,3- C. ()(),13,-∞-+∞U D. ()(),31,-∞-+∞U 4. 已知直线12:220,:410l x y l ax y +-=++=, 若12//l l , 则a 的值为 A . 8 B. 2 C. 1 2 - D. 2- 5. 函数sin 2y x =是 A . 最小正周期为2π的偶函数 B. 最小正周期为2π的奇函数 C. 最小正周期为π的偶函数 D. 最小正周期为π的奇函数 6. 在等比数列{}n a 中, 若362459,27a a a a a ==, 则2a 的值为 A . 2 B. 3 C. 4 D. 9

浙江省杭州市2018-2019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及答案

2018学年第二学期杭州市高二年级教学质量检测 数学试题卷 考生须知: 1.本试卷分试题看和答题卷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长指定的区域(黑色边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的作答无效! 3.考试结束,只需上交答题卡。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设集合()1,2,4A ,()3,4B .则集合A B =I ( ) A.{}4 B.{}1,4 C.{}2,3 D.{}1,2,3,4 2.直线340x y ++=的斜率为( ) A.13 - B. 1 3 C.3- D.3 3.函数()2 2log 1y x =-的定义城是( ) A.{} 1x x > B.{} 1x x < C.{} 1x x ≠ D.R 4.在ABC ?中,2 2 2 3a b c bc =++,则A ∠=( ) A.30? B.60? C.120? D.150? 5.一个空间几何体的三规图如右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 ) 正视图 侧视图 俯视力 A. 2 3 B. 4 3 C. 8 3 D. 4 6.若四边形ABCD 满足0AB CD +=u u u r u u u r ,() 0AB AD AC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则该四边形是( ) A.正方形 B.矩形 C.菱形 D .直角梯形 7.已知1-,a ,b ,5-成等差数列,1-,c ,4-成等比数列,则a b c ++=( )

数学高二-选修2教案 函数的极值

第二课时 3.1.2函数的极值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理解极大值、极小值的概念. 2.能够运用判别极大值、极小值的方法来求函数的极值. 3.掌握求可导函数的极值的步骤 教学重点 极大、极小值的概念和判别方法,以及求可导函数的极值的步骤. 教学难点 对极大、极小值概念的理解及求可导函数的极值的步骤 授课类型 新授课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 具 多媒体、实物投影仪 内容分析 对极大、极小值概念的理解,可以结合图象进行说明.并且要说明函数的极值是就函数在某一点附近的小区间而言的. 从图象观察得出,判别极大、极小值的方法.判断极值点的关键是这点两侧的导数异号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 常见函数的导数公式: 0'=C ;1)'(-=n n nx x ;x x cos )'(sin =;;x x sin )'(cos -=; x x 1)'(ln = e x x a a log 1 )'(log = ;x x e e =)'(; a a a x x ln )'(= 2.法则1 )()()]()([' ' ' x v x u x v x u ±=± 法则2 [()()]'()()()'()u x v x u x v x u x v x '=+, [()]'()Cu x Cu x '= 法则3 ' 2 '' (0)u u v uv v v v -??=≠ ??? 3.复合函数的导数: x u x u y y '''?= (理科) 4. 函数的导数与函数的单调性的关系:设函数y=f(x) 在某个区间内有导数,如果在这个区间内/ y >0,那么函数y=f(x) 在为这个区间内的增函数;如果在这个区间内/ y <0,那

最新高二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高二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集合6篇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创新型人材为目标,以联合办学为契机,深入钻研教材,靠集体智慧处理教研、教改资源及多媒体信息,根据我校实际,合理运用现代教学手段、技术,提高课堂效率,全面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二、目标要求 1.深入钻练教材,在借鉴她校课件基础上,结合所教学生实际,确定好每节课所教内容,及所采用的教学手段、方法。 2.本期还要帮助学生搞好《数学》必修内容的复习,一是为学生学业水平检测作准备,二是为高三复习打基础。 3.本期的专题选讲务求实效。 4.继续培养学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解决好学习教学中的困难,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综合能力。 5.本期重点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抽象思维、概括、归纳、整理、类比、相互转化、数形结合等能力,提高学生解题能力。 三、教学措施: 一、认真落实,搞好集体备课。每周至少进行一次集体备课,每位老师都要提前一周进行单元式的备课,集体备课时,由一名老师作主要发言人,对下一周的教材内容作分析,然后大家研究讨论其中的重点、难点、教学方法等。在星期一的集合备课中,主要是对上周备课中的情况作补充。每次备课都要用一定的时间交流一下前一段的教学情况,进度、学生掌握情况等。 二、详细计划,保证练习质量。教学中用配备资料是《高中数学新新学案》,要求学生按教学进度完成相应的习题,老师要给予检查和必要的讲评,老师要提前向学生指出不做的题,以免影响学生的学习。每周以内容滚动式编一份练习试卷,星期五发给学生带回家完成,星期一交,老师要进行批改,存在的普遍性问题最好安排时间讲评。试题量控制为10道选择题(4旧6新)、4道填空题(1旧3新)、4道解答题。 三、抓好第二课堂,稳定数学优生,培养数学能力兴趣。本学期第二课堂与数学竞赛准备班继续分开进行辅导。平常意义上的第二课堂辅导学生,主要是以兴趣班的形式,以复习巩固课堂教学的同步内容为主,一般只选用常规题为例题和练习,难度低于高考接近高考,用专题讲授为主要形式开展辅导工作。 四、加强辅导工作。对已经出现数学学习困难的学生,教师的下班辅导十分重要,所以每位老师必须重视搞好辅导工作。教师教学中,要尽快掌握班上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工作,既要注意照顾好班上优生层,更不能忽视班上的困难学生。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创新型人材为目标,以联合办学为契机,深入钻研教材,靠集体智慧处理教研、教改资源及多媒体信息,根据我校实际,合理运用现代教学手段、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二、目标要求 1.深入钻练教材,在借鉴她校课件基础上,结合所教学生实际,确定好每节课所教内容,及所采用的教学手段、方法。 2.本期还要帮助学生搞好《数学》必修内容的复习,一是为学生学业水平检测作准备,二是为高三复习打基础。 3.本期的专题选讲务求实效。 4.继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解决好学习教学中的困难,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浙江省高二下学期数学期末考试试卷

浙江省高二下学期数学期末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10题;共20分) 1. (2分) (2016高三上·湖北期中) 集合A={y|y=2x﹣1},B={x||2x﹣3|≤3},则A∩B=() A . {x|0<x≤3} B . {x|1≤x≤3} C . {x|0≤x≤3} D . {x|1<x≤3} 2. (2分)和的等比中项是() A . 1 B . C . D . 2 3. (2分)某公共汽车上有10名乘客,沿途有5个车站,乘客下车的可能方式() A . 种 B . 种 C . 50种 D . 10种 4. (2分) (2017高二上·清城期末) 已知函数f(x)为定义在R上的奇函数,则下列函数中为奇函数的是() ①y=f(|x|) ②y=f(﹣x)

③y=xf(x) ④y=f(x)﹣x. A . ①③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②④ 5. (2分) (2019高三上·景德镇月考) 已知,,则() A . B . C . D . 6. (2分)是定义在R上的奇函数且单调递减,若,则a的取值范围是() A . a<1 B . a<3 C . a>1 D . a>3 7. (2分) (2018高三上·大连期末) 若变量满足约束条件,则的最小值等于() A . 0 B .

C . D . 8. (2分)(2014·四川理) 六个人从左至右排成一行,最左端只能排甲或乙,最右端不能排甲,则不同的排法共有() A . 192种 B . 216种 C . 240种 D . 288种 9. (2分) (2019高二下·阜平月考) 小华与另外名同学进行“手心手背”游戏,规则是:人同时随机选择手心或手背其中一种手势,规定相同手势人数更多者每人得分,其余每人得分.现人共进行了次游戏,记小华次游戏得分之和为,则为() A . B . C . D . 10. (2分) (2019高二上·长沙月考) ,则函数的零点个数为() A . 3 B . 5 C . 6 D . 7 二、双空题 (共4题;共4分)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数学(理)试题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数学(理) 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设命题p :x R ?∈,2 10x ,则p ?为( ) A .0x R ?∈,2010x +> B .0x R ?∈,2010x +≤ C .0x R ?∈,2010x +< D .0x R ?∈,2010x +≤ 2.某校为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高一600人、高二680人、高三720人中抽取50人进行问卷调查,则高二抽取的人数 是( ) A .18 B .17 C .16 D .15 3.双曲线22 134 y x -=的渐近线方程是( ) A .y x = B .y x = C .34y x D .43y x =± 4.下列有关命题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若22am bm <,则a b <”的逆命题为假命题 B .命题“如果()()150x x +-=2=”的否命题是真命题 C .若p q ∧为假命题,则p 、q 均为假命题 D .若p q ∨为假命题,则p 、q 均为假命题 5.已知向量()()1,1,0,1,0,2,a b ==-且ka b +与2a b -互相垂直,则k =( ) A .75 B .1 C .35 D .15 6.已知某算法的程序框图如图所示,则该算法的功能是( )

A .求首项为1,公比为4的等比数列的前1009项的和 B .求首项为1,公比为4的等比数列的前1010项的和 C .求首项为1,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的前2017项的和 D .求首项为1,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的前2018项的和 7.“勾股定理”在西方被称为“毕达哥拉斯定理”,三国时期吴国的数学家赵爽创制了一幅“勾股圆方图”,用数列结合的方法给出了勾股定理的详细证明.如图所示的“勾股圆方图”中,四个相同的直角三角形与中间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边长为4的大正方形,若直角三角形中较大的锐角3π α=,现在向该正方形区域内随机地投掷一枚飞镖,飞镖落在 小正方形内的概率是( ) A .12- B C .44- D 8.二面角l αβ--为60°,A 、B 是棱l 上的两点,AC 、BD 分别在半平面,αβ内,AC l ⊥,BD l ⊥,且AB =AC =a ,BD =2a ,则CD 的长为( ) A .2a B C .a D 9.某校100名学生的数学测试成绩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分数不低于a 即为优秀,如果优秀的人数为20,则a 的估计值是( )

高中数学选修4-4全套教案

高中数学选修4-4全套教案 第一讲坐标系 一平面直角坐标系 课题:1、平面直角坐标系 教学目的: 知识与技能:回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刻画点的位置的方法 能力与与方法:体会坐标系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观察、探索、发现的创造性过程,培养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体会直角坐标系的作用 教学难点:能够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解决数学问题 授课类型:新授课 教学模式:启发、诱导发现教学. 教具:多媒体、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情境1:为了确保宇宙飞船在预定的轨道上运行,并在按计划完成科学考察任务后,安全、准确的返回地球,从火箭升空的时刻开始,需要随时测定飞船在空中的位 置机器运动的轨迹。 情境2:运动会的开幕式上常常有大型团体操的表演,其中不断变化的背景图案是由看台上座位排列整齐的人群不断翻动手中的一本画布构成的。要出现正确的背景 图案,需要缺点不同的画布所在的位置。 问题1:如何刻画一个几何图形的位置? 问题2:如何创建坐标系? 二、学生活动 学生回顾 刻画一个几何图形的位置,需要设定一个参照系 1、数轴它使直线上任一点P都可以由惟一的实数x确定 2、平面直角坐标系 在平面上,当取定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的交点为原点,并确定了度量单位和这两条直线的方向,就建立了平面直角坐标系。它使平面上任一点P都可以由惟一的实数对(x,y)确定 3、空间直角坐标系 在空间中,选择两两垂直且交于一点的三条直线,当取定这三条直线的交点为原点,并确定了度量单位和这三条直线方向,就建立了空间直角坐标系。它使空间上任一点P 都可以由惟一的实数对(x,y,z)确定 三、讲解新课: 1、建立坐标系是为了确定点的位置,因此,在所建的坐标系中应满足: 任意一点都有确定的坐标与其对应;反之,依据一个点的坐标就能确定这个点的位置

高二数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题及答案

高二数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选修2-2第一、二、三章) 一:选择题(共12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 用反证法证明命题:“三角形的内角中至少有一个不大于60度”时,反设正确的是( )。 (A)假设三内角都不大于60度; (B) 假设三内角都大于60度; (C) 假设三内角至多有一个大于60度; (D) 假设三内角至多有两个大于60度。 3.某个命题与正整数n 有关,如果当)(+∈=N k k n 时命题成立,那么可推得当1+=k n 时命题也成立. 现已知当7=n 时该命题不成立,那么可推得 ( ) A .当n=6时该命题不成立 B .当n=6时该命题成立 C .当n=8时该命题不成立 D .当n=8时该命题成立 4. 与直线042=+-y x 平行且与抛物线2x y =相切的直线方程是( D ) A. 032=+-y x B. 032=--y x C. 012=+-y x D. 012=--y x 5. 下列求导数运算正确的是 (B) A.(x +x 1)′=1+ 2 1x B. (log 2x )′= 2 ln 1x C. (3x )′=3x log 3e D. (x 2cos x )′= -2x sin x 6. 曲线5 5 1x y = 上点M 处的切线与直线x y -=3垂直,则切线方程为( D ) A. 0455=--y x B. 0455=-+y x C. 0455=-+y x 或0455=++y x D. 0455=--y x 或0455=+-y x

8. 函数)4 3(sin 3π + =x y 的导数为 ( B ) A. )4 3cos()4 3(sin 32π π + +x x B. )4 3cos()4 3(sin 92 π π + + x x C. )4 3(sin 92π + x D. )4 3cos()4 3(sin 92 π π + + -x x 9. 使函数13)(23+-=x x x f 是减函数的区间为 D A .()+∞,2 B . ()2,∞- C . ()0,∞- D . ()2,0 10. 若函数)(3x x a y -=的减区间为)3 3,3 3(- ,则a 的范围是 A A .0>a B .01<<-a C . 1->a D . 1<<-a 1 11. 函数223+--=x x y 的极值情况是( D ) A. 有极大值,无极小值 B. 有极小值,无极大值 C. 既无极大值也无极小值 D. 既有极大值又有极小值 12. 三次函数当1=x 时有极大值4,当3=x 时有极小值0,且函数过原点,则此函数是(B ) A. x x x y 9623++= B. x x x y 9623+-= C. x x x y 9623--= D. x x x y 9623-+= 二:填空题(共6题,每题5分,共30分) 13. 函数2 100x y -= ,当86≤≤-x 时的最大值为____10_______,最小值为_____6__。 14. 从1=1,1-4=-(1+2),1-4+9=1+2+3,1-4+9-16=-(1+2+3+4),…,推广到第n 个等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曲线y =sin3x 在点P (3 π ,0)处切线的斜率为___3)3 ( ,3cos 3-='='π f x y ________。 16. 函数)2 2cos()2 2sin(π π +- =x x x y 的导数是 x x x y x x x x x y 4cos 24sin 2 1,4sin 2 12cos 2sin += '==。 三:简答题(共60分) 17、(15分) (1)求与曲线122 -=x y 相切且与014=++y x 垂直的切线方程。 (2) 求曲线x y cos =在点)2 1,34( -πA 处的切线方程。

浙江高二下数学试卷及答案

浙江高二下数学试卷及答案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当时,复数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位于(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2.已知全集,集合, , 则集合( ) A . B . C . D . 3.函数 的图象大致为( ) A . B . C . D . 1m <()21i m +-U =R

4.已知向量、的夹角为,,,则( ) A . B . C . D . 5.甲乙两人玩猜数字游戏,先由甲心中想一个数字,记为,再由乙猜甲刚才所想的数字,把乙猜的数字记为,其中 ,若 ,就称甲乙“心有灵犀”.现 任意找两人玩这个游戏,则他们“心有灵犀”的概率为( ) A . B . C . D . 6.已知双曲线C 的中心在坐标原点,一个焦点到渐近线的距离等于2, 则C 的渐近线方程为( ) A . B . C . D . 7.在 中,内角的对边分别为,已知 , ,,则( ) A . B . C . D .或 8.《数书九章》是我国宋代数学家秦九韶的著作,其中给出了求多项式的值的 秦九韶算法,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给出了一个利用秦九韶算法求某多项式值的实例,若输入的 ,输出的 ,则判断框“ ”中应填入的是( ) A . B . C . D . 9.已知一圆锥的底面直径与母线长相等,一球体与该圆锥的所有母线和底面 都相切,则球与圆锥的表面积之比为( ) a b 2=a 1=b -=a b 11 25 1225 1325 1425 1 2 y x =±2 3 y x =±3 2 y x =±2y x =±ABC △π3 A = 3π4 π6 π4π4 3π 4

广东省广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数学试卷(理科)

广东省广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数学试卷(理科)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2题;共24分) 1. (2分) (2016高二上·黄骅期中) 已知双曲线﹣ =1的右焦点与抛物线y2=12x的焦点重合,则该双曲线的焦点到其渐近线的距离等于() A . B . C . 3 D . 5 2. (2分)已知△ABC中,a=4,b=4,A=30°,则B等于() A . 30° B . 30°或150° C . 60° D . 60°或120° 3. (2分)命题“, x2+x+m<0”的否定是() A . x∈Z使x2+x+m≥0 B . 不存在使x2+x+m≥0 C . , x2+x+m≤0 D . , x2+x+m≥0 4. (2分) (2016高一下·漳州期末) 等差数列{an}中,a1<0,S9=S12 ,若Sn有最小值,则n=() A . 10

B . 10或11 C . 11 D . 9或10 5. (2分)若不等式(﹣1)na<2+对任意n∈N*恒成立,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A . [﹣2,) B . (﹣2,) C . [﹣3,) D . (﹣3,) 6. (2分)在2000年至2003年期间,甲每年6月1日都到银行存入m元的一年定期储蓄,若年利率为q保持不变,且每年到期的存款本息自动转为新的一年定期,到2004年6月1日甲去银行不再存款,而是将所有存款的本息全部取回,则取回的金额是() A . 元 B . 元 C . 元 D . 元 7. (2分) (2019高二上·开封期中) “ ”是“ ”的() A .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 充分必要条件 D .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2-1优秀全套教案

高中数学人教版选修2-1全套教案 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 日期: 1.1.1命题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命题的概念和命题的构成,能判断给定陈述句是否为命题,能判断命题的真假;能把命题改写成“若p,则q”的形式; 2、过程与方法:多让学生举命题的例子,培养他们的辨析能力;以及培养他们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生的参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命题的概念、命题的构成 难点:分清命题的条件、结论和判断命题的真假 教具准备:与教材内容相关的资料。 教学设想:通过学生的参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时间 (三)教学过程 学生探究过程: 1.复习回顾 初中已学过命题的知识,请同学们回顾:什么叫做命题? 2.思考、分析 下列语句的表述形式有什么特点?你能判断他们的真假吗? (1)若直线a∥b,则直线a与直线b没有公共点. (2)2+4=7. (3)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 (4)若x2=1,则x=1. (5)两个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 (6)3能被2整除. 3.讨论、判断 学生通过讨论,总结:所有句子的表述都是陈述句的形式,每句话都判断什么事情。其中(1)(3)(5)的判断为真,(2)(4)(6)的判断为假。 教师的引导分析:所谓判断,就是肯定一个事物是什么或不是什么,不能含混不清。 4.抽象、归纳 定义:一般地,我们把用语言、符号或式子表达的,可以判断真假的陈述句叫做命题.命题的定义的要点:能判断真假的陈述句. 在数学课中,只研究数学命题,请学生举几个数学命题的例子.教师再与学生共同从命题的定义,判断学生所举例子是否是命题,从“判断”的角度来加深对命题这一概念的理解.

高二下学期文科数学试卷及答案

新侨中学10届高二下数学期末试卷(文)(集合简易逻辑函数) 一、 选择题(每题5分,共60分) 1.设集合{1,2}A =,则-----------------------------------------------------------------------------------( ) A .1A ? B .1A ? C .{1}A ∈ D .1A ∈ 2.将3 2 5写为根式,则正确的是-------------------------------------------------------------------------- ( ) A . 3 25 B . 3 5 C . 5 32 D . 35 3.如图,U 是全集,M 、P 是U 的子集,则阴影部分所表示的集合是------------------------- ( ) A .)(P C M U ? B .M P I C .P M C U ?)( D .)()(P C M C U U ? 4.下列各组函数中,表示同一函数的是---------------------------------------------------------------- ( ) A .1y =,0 y x = B .y x = , 2 x y x = C .y x =,ln x y e = D .||y x = ,2 ()y x = 5.函数1 -=x a y (10≠>a a 且1)a ≠的图象必经过定点--------------------------------------- ( ) A .)1,1( B . (0,1) C .(2,1) D .0,1 6.下列函数在(0,)+∞上是增函数的是---------------------------------------------------------------- ( ) A .3x y -= B .12 y x = C .25y x =-+ D . 3y x = 7.给出以下四个命题: ①“正方形的四个内角相等”的逆命题; ② “若,92 =x 则3=x ”的否命题; ③“若02 2 =+y x ,则0==y x ”的逆否命题;④“不等边三角形的三边相等”的逆否命题. 其中真命题是------------------------------------------------------------------------------------------------ ( )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8.“ q p ∨为真”是“p ?为假”的-------------------------------------------------------------------------- (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浙江省高二下学期数学期中考试试卷

浙江省高二下学期数学期中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10题;共20分) 1. (2分)若抛物线y2=2px的焦点与椭圆的右焦点重合,则p的值为() A . -2 B . 2 C . -4 D . 4 2. (2分) (2019高二上·沧县月考) “ ”是“曲线为焦点在x轴上的椭圆”的() A .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 .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 . 充分必要条件 D .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3. (2分)下列函数为奇函数的是() A . B . y= C . y=xsinx D . y=log2 4. (2分)用数学归纳法证明“1+2+22+…+2n-1=2n-1(n∈N+)”的过程中,第二步n=k时等式成立,则当n=k+1时,应得到() A . 1+2+22+…+2k-2+2k-1=2k+1-1

B . 1+2+22+…+2k+2k+1=2k-1+2k+1 C . 1+2+22+…+2k-1+2k+1=2k+1-1 D . 1+2+22+…+2k-1+2k=2k+1-1 5. (2分)从,六个数字中任取两个奇数和两个偶数,组成没有重复数字的四位奇数,有()种取法 A . B . C . D . 6. (2分) (2018高二上·山西月考) 设函数为奇函数, 且在内是减函数, , 则满足的实数的取值范围为() A . B . C . D . 7. (2分) (2016高二下·海南期末) 已知离散型随机变量X的分布列如表: X﹣1012 P a b c 若E(X)=0,D(X)=1,则a,b的值分别为() A . ,

浙江省绍兴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下期末考试数学试题含解析

绍兴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数学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设集合,,则= A. B. C. D. 【答案】C 点睛:1.用描述法表示集合,首先要弄清集合中代表元素的含义,再看元素的限制条件,明确集合类型,是数集、点集还是其他的集合. 2.求集合的交、并、补时,一般先化简集合,再由交、并、补的定义求解. 3.在进行集合的运算时要尽可能地借助Venn图和数轴使抽象问题直观化.一般地,集合元素离散时用Venn图表示;集合元素连续时用数轴表示,用数轴表示时要注意端点值的取舍.2. 已知等比数列的各项均为正数,且,则数列的公比为 A. B. C. D. 【答案】D 【解析】由得,所以.由条件可知>0,故.故选D. 3. 已知,则的值为 A. B. C. D. 【答案】B 【解析】,故选B.

4. 已知,则的大小关系是 A. B. C. D. 【答案】A 【解析】因为,所以,所以 ,当且仅当,即时等号 成立.因为,所以,所以,故选A. 点睛:在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时,要特别注意“拆、拼、凑”等技巧,使其满足基本不等式中“正”(即条件要求中字母为正数)、“定”(不等式的另一边必须为定值)、“等”(等号取得的条件)的条件才能应用,否则会出现错误 5. 是恒成立的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答案】A... 【解析】设成立;反之, ,故选A. 6. 若不等式的解集为,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 【答案】D 【解析】不等式的解集为R. 可得:a2?3a?4<0,且△=b2?4ac<0, 得:,解得:0

高二数学选修11全套教案

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 1.1命题及其关系 1.1.1 命题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命题的概念和命题的构成,能判断给定陈述句是否为命题,能判断命题的真假;能把命题改写成“若p,则q”的形式; 2、过程与方法:多让学生举命题的例子,培养他们的辨析能力;以及培养他们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生的参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命题的概念、命题的构成 难点:分清命题的条件、结论和判断命题的真假 教具准备:与教材内容相关的资料。 教学设想:通过学生的参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过程 学生探究过程: 1.复习回顾 初中已学过命题的知识,请同学们回顾:什么叫做命题? 2.思考、分析 下列语句的表述形式有什么特点?你能判断他们的真假吗? (1)若直线a∥b,则直线a与直线b没有公共点. (2)2+4=7. (3)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 (4)若x2=1,则x=1. (5)两个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 (6)3能被2整除. 3.讨论、判断 学生通过讨论,总结:所有句子的表述都是陈述句的形式,每句话都判断什么事情。其中(1)(3)(5)的判断为真,(2)(4)(6)的判断为假。 教师的引导分析:所谓判断,就是肯定一个事物是什么或不是什么,不能含混不清。 4.抽象、归纳 定义:一般地,我们把用语言、符号或式子表达的,可以判断真假的陈述句叫做命题.命题的定义的要点:能判断真假的陈述句. 在数学课中,只研究数学命题,请学生举几个数学命题的例子.教师再与学生共同从命题的定义,判断学生所举例子是否是命题,从“判断”的角度来加深对命题这一概念的理解.5.练习、深化 判断下列语句是否为命题? (1)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2)若整数a是素数,则是a奇数. (3)指数函数是增函数吗?(4)若平面上两条直线不相交,则这两条直线平行. (5) 2 )2 ( =-2.(6)x>15. 让学生思考、辨析、讨论解决,且通过练习,引导学生总结:判断一个语句是不是命题,关

2020年高二数学下学期学期理科知识点复习

高二第二学期理科数学总结 一、导数 1、导数定义:f(x)在点x0处的导数记作 x x f x x f x f y x x x ?-?+='=' →?=) ()(lim )(000 00 ; 2、几何意义:切线斜率;物理意义:瞬时速度; 3、常见函数的导数公式: ①'C 0=;②1')(-=n n nx x ;③x x cos )(sin '=;④ x x sin )(cos '-=;⑤a a a x x ln )('=; ⑥x x e e =')(;⑦a x x a ln 1)(log '=;⑧x x 1)(ln '= 。⑨2 11x x -=' ??? ??;⑩ ()x x 21=' 4、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2 v v u v u v u v u v u uv v u v u ' -'=''+'=''±'='± 5、复合函数的导数:;x u x u y y ' ?'=' 6、导数的应用: (1)利用导数求切线: ) (0x f k '=;利用点斜式( ) (00x x k y y -=-)求得切 线方程。 注意ⅰ)所给点是切点吗?ⅱ)所求的是“在”还是“过”该点的切线? (2)利用导数判断函数单调性:①)(0)(x f x f ?>'是增函数;② )(0)(x f x f ?<'为减函数; ③)(x f 是增函数?0)(≥'x f ;④)(x f 是减 函数?0)(≤'x f (3)利用导数求极值:ⅰ)求导数)(x f ';ⅱ)求方程0)(='x f 的根;ⅲ)列表得极值。 (4)利用导数最大值与最小值:ⅰ)求得极值;ⅱ)求区间端点值(如果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