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本科毕业论文范文.doc

合集下载

法学毕业论文

法学毕业论文

法学毕业论文一、引言法学作为一门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学科,对于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本篇毕业论文旨在通过对法学领域的研究和分析,探讨法学的发展与应用,并对未来法学的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二、法学的概述法学是对法律进行研究的学科,主要关注法律的制定、实施和解释。

法学的核心内容包括法律文化、法律逻辑、法律伦理、法律文书、法学研究方法和法学基础理论等。

通过对法学的学习和研究,法学专业的学生可以掌握法律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理论,为今后从事法律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法学的发展历程1. 古代法学古代法学是法学发展的起点,这一阶段主要包括古代法律的形成、古代法律的特点以及古代法学的代表性思想家等内容。

古代法学为后来的法学发展奠定了基础,对法学的研究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近代法学近代法学是法学发展的重要阶段,距今时间较为接近,这一阶段主要包括近代法学的兴起、近代法学的特点以及近代法学所做出的重要贡献等内容。

近代法学的发展为现代法学的理论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和借鉴。

3. 当代法学当代法学是法学发展的现阶段,这一阶段主要包括当代法学的特点、当代法学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以及当代法学的前沿研究领域等内容。

当代法学的发展是经过不断创新和改革,为法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

四、法学的应用领域1. 法律实务法学毕业生可以通过参与实习和执业律师等方式,将所学的法学知识应用于法律实务中。

法学毕业生需具备扎实的法学理论知识和熟练的法律应用能力,为当事人提供专业的法律服务。

2. 法律研究法学毕业生可以从事法律研究工作,深入研究法学相关理论和实践问题。

法学研究的成果可以为法学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理论支持。

3. 法律教育法学毕业生还可以从事法律教育工作,培养和教育下一代的法学人才。

通过传授法学知识和培养法律思维能力,法律教育可以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法律专业人才。

五、未来法学的发展趋势1. 法学与新兴科技的融合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法学将与新兴科技进行更深入地融合,例如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将在法学研究和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

法学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法学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法学本科毕业论文范文法学本科毕业论文范文引言:法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在法学本科毕业论文中,学生需要深入研究一个特定的法律问题,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本文将以一个具体的法学本科毕业论文范文为例,探讨如何在论文中展示深度和广度。

第一部分:问题的背景和重要性在论文的开头,需要明确阐述研究的问题背景和重要性。

例如,本文将以“知识产权保护在数字时代的挑战”为主题进行研究。

在这一部分,可以引用相关的案例和数据,说明知识产权保护在数字时代的重要性,并提出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部分:相关理论和法律框架在论文的第二部分,需要对相关的理论和法律框架进行深入研究。

例如,在研究知识产权保护的问题时,可以介绍国内外相关的理论和法律框架,如知识产权法、反垄断法等。

同时,还可以分析这些理论和法律框架在数字时代的适用性和局限性。

第三部分:数字时代的挑战在论文的第三部分,需要详细分析数字时代对知识产权保护带来的挑战。

例如,可以探讨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如何改变了知识产权的传统保护方式,以及数字化环境下的盗版和侵权行为如何对知识产权权益造成损害。

同时,还可以分析数字时代对知识产权保护监管机制的要求和挑战。

第四部分:解决方案和建议在论文的第四部分,需要提出解决方案和建议,以应对数字时代对知识产权保护的挑战。

例如,可以提出加强法律保护和执法力度,推动国际合作,加强技术保护手段等建议。

同时,还可以探讨如何平衡知识产权保护和公共利益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提高公众对知识产权保护的认知和意识。

结论:在论文的结论部分,需要总结研究的主要发现和结论,并强调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同时,还可以提出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和建议,以促进知识产权保护在数字时代的进一步发展。

总结:通过以上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出,在法学本科毕业论文中,要展示深度和广度,需要从问题的背景和重要性出发,引入相关的理论和法律框架,深入分析问题的本质和挑战,并提出解决方案和建议。

法律毕业论文范文

法律毕业论文范文

法律毕业论文范文在撰写法律毕业论文时,学生需要遵循严格的格式和结构要求,以确保论文的专业性和学术性。

以下是一个法律毕业论文的范文,它遵循了标准的学术写作规范。

摘要本文旨在探讨网络侵权行为的法律规制问题。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侵权行为层出不穷,对个人隐私和知识产权造成了严重威胁。

本文首先分析了网络侵权行为的类型及其特点,然后从法律角度出发,探讨了现行法律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完善建议。

通过对相关案例的分析,本文进一步论证了加强网络侵权行为法律规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关键词:网络侵权;法律规制;隐私权;知识产权目录1. 引言2. 网络侵权行为的类型及其特点2.1 网络侵权行为的类型2.2 网络侵权行为的特点3. 现行法律体系中的问题3.1 法律规制的不足3.2 法律适用的困难4. 完善网络侵权法律规制的建议4.1 明确网络侵权行为的法律责任4.2 加强网络服务提供者的监管责任4.3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5. 案例分析5.1 案例一:网络诽谤案5.2 案例二:网络版权侵权案6. 结论1. 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工作和学习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网络的普及也带来了一系列法律问题,尤其是网络侵权行为的日益增多。

网络侵权行为不仅侵犯了个人的合法权益,也对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造成了影响。

因此,如何有效规制网络侵权行为,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已经成为法律界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2. 网络侵权行为的类型及其特点网络侵权行为是指通过网络技术手段实施的,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

根据侵犯的权益不同,网络侵权行为可以分为以下几类:2.1 网络侵权行为的类型- 网络诽谤:通过网络发布虚假信息,损害他人名誉的行为。

- 网络侵犯隐私权:未经许可,非法获取、使用或公开他人个人信息的行为。

- 网络侵犯知识产权:未经授权,非法复制、传播他人作品的行为。

2.2 网络侵权行为的特点- 隐蔽性:网络侵权行为往往难以追踪,侵权者可以匿名或使用假身份进行侵权。

本科法学毕业论文范文

本科法学毕业论文范文

本科法学毕业论文范文学生在写作法学专业毕业论文的时候,在选题和内容以及写作方法和论文结构方面存在较多突出的问题,需要引起重视。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推荐的本科法学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本科法学毕业论文范文一:分析三河古镇历史文化论文论文关键词:价值特色建筑风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论文摘要:三河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文化、建筑风格独特、规划肌理明晰的皖中水乡古镇,历朝历代皆为军事重镇、交通枢钮镇、文化名镇、商贸集镇。

对其历史文化遗产价值客观评定,充分挖掘资源,进而对其量身定制合理的保护发展方案,意义重大。

三河古镇,地处皖中名城合肥、六安、巢湖三市交界处,镇区面积4.71KM2,辖区面积65.5KM2。

境内丰乐河和杭埠河两大水系环绕镇区交汇后,东流巧公里人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巢湖。

据《左传》记载,古镇史称“鹊诸”,有可考历史2500多年。

现名“三河”因丰乐河、杭埠河、小南河三水流贯其间而得。

丰富的水网资源,独特的地理环境、厚重的历史文化,造就了三河“小桥、流水、人家”的市井风貌。

镇区内渠塘纵横交错,商贸沿河成街,建筑临水而建,廊桥跃水相连,是典型的“皖中水乡古镇”。

悠久的历史,长期的文化积淀,给三河留下了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尤以古城墙、古河、古桥、古街、古茶楼、古名居、古庙台、古战场等“八古”景观而著称于世。

是皖中地区反映晚清时期历史风貌、兼收古徽派建筑特色、囊括古建筑类型较完整的水乡古镇,其综合历史文化价值,当可和驰名中外的苏州古镇周庄相媲美。

一、三河古镇的历史价值与风貌特色1、历史价值。

岁月茬蕙,朝代更迭。

“三河”虽几易其名,但古镇在各朝代都显示出它的独特魅力。

显要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历史上兵家必争之军事重镇。

公元前537年,吴楚之争在此演绎了“鹊岸之战”。

1858年,太平天国将领陈玉成、李秀成在此大败湘军,创下了载人史册的“三河大捷”。

至今遗存的古战场、古城墙、英王府似乎仍在诉说着那些硝烟散后的功过成败。

法学毕业论文范文

法学毕业论文范文

法学毕业论文范文在当代社会,法律作为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民权利的重要工具,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法学作为一门研究法律现象及其规律的学科,对于培养法律人才、推动法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通过分析法学毕业论文的写作要点,为法学专业的学生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法学毕业论文的写作,首先需要明确论文的选题。

选题是论文写作的第一步,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步。

选题应当紧密结合当前的法律实践,选择具有一定研究价值和社会意义的课题。

例如,可以关注当前社会热点问题,如个人信息保护、知识产权保护、环境保护等,也可以关注法律制度的完善和法律理论的深化。

在选题确定之后,接下来就是进行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是了解前人研究成果、明确研究现状的重要环节。

通过查阅相关书籍、期刊、论文等资料,对选题相关的研究进行系统的梳理和总结,找出研究的空白点和不足之处,为自己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撑和参考。

论文的主体部分应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引言:引言部分应当简要介绍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

引言应当简洁明了,直接切入主题。

2. 理论框架:在这部分,应当构建起论文的理论基础,对相关法律理论进行阐述和分析。

理论框架的构建应当具有逻辑性和系统性,为后续的实证分析打下坚实的基础。

3. 实证分析:实证分析是法学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收集和分析相关案例、数据等实证材料,对理论进行验证和深化。

实证分析应当注重数据的准确性和分析的科学性。

4. 案例研究:案例研究是法学论文中常用的研究方法之一。

通过对典型案例的深入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法律条文的适用和法律制度的实际运作。

5. 讨论与结论:在这部分,应当对论文的主要观点进行总结,并对研究的局限性和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讨论与结论应当具有针对性和前瞻性,为读者提供思考和启示。

最后,论文的写作还需要注意格式和规范。

论文的格式应当符合学术规范,包括论文的字体、字号、行间距、页边距等。

同时,论文的引用和注释也应当规范,确保论文的学术性和权威性。

法学毕业论文的范文

法学毕业论文的范文

法学毕业论文的范文法律作为社会的强制性规范,其直接目的在于维持社会秩序,并通过秩序的构建与维护,实现社会公正。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法学毕业论文的范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法学毕业论文的范文篇1跨国证券投资中法律冲突及规则适用探究随着我国对国际业务开发力度的加大,我国跨国投资中的一些活动也涉及到法律适用的一些问题,加入WTO以后,我国跨国投资和融资企业越来越多,与国家交流的范围也越来越大,法律冲突和规则适用不同的情况经常发生,那么我们应当如何认识这些冲突和规则并作出最有利的选择是我国跨国企业发展的重要保障,本文从法律冲突及规则适用的相关角度探讨跨国证券投资中的法律适用的一些问题,希望能够为我国企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借鉴。

一、跨国证券投资法律冲突的问题为了更好的保障跨国证券交易的正常进行,各国都针对跨国证券投资中的一些问题制定的专门的法律,但是这些法律规定并不具有世界性,而是各国从本国发展的角度制定的,其中的冲突也是非常多的。

总的来说,这些冲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调整法律关系存在冲突证券投资的认识各国本来就存在不同的理解,那么在制定法律和运用法律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然也会存在很大不同,首先是证券发行主体、方法以及程序等方面存在差别,在规定上认识是非常不同的;其次是对于证券交易的方式、支付等一些规则的制定存在出入;再次国有关证券监管结构、监管方式与措施、证券权益保护机制方面的不同规制;最后是各国对证券市场主体的法律规定亦存在差异,涉及证券商、证券交易所、证券登记机构、证券投资公司、上市公司、证券投资者的主体资格与身份确认方面的法律冲突。

(二)各国对于证券投资行为的规制存在不同跨国证券投资中需要进行一系列的行为,在这些行为的规范和指定的标准规则方面是存在不同认识的,比如各国在规制证券发行与交易行为时,对于如何认识两种行为,以及在两种行为的实施过程中如何进行控制都存在不同的理解,在规制内容上也存在差异;在跨国企业上市的条件和对于该行为的监管也存在差异,这些都是跨国证券投资中世界各国对一些行为规制过程中存在的不同,这些不同的认识,也就产生了法律适用冲突的问题,不利于共同问题的有效解决。

法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法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法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范文Abstract: Belief is formed in the process of legal nal n。

andis a common XXX。

The n of legal nal belief includes legal beliefs。

legal concepts。

legal awareness。

etc。

and its core is a spiritual pursuit of the rule of law.Keywords: Law。

nal EthicsI。

XXX's Undergraduate Law1.The low score of the legal nal XXXSince 2002.the XXX nal ethics in the scope of the exam。

However。

the score for the assessment has always hovered around 5 points。

which is difficult to attract n compared to other contents that can score dozens of points。

Currently。

XXX this approach。

XXX nal ethics courses。

and even some universities do not offer this course at all。

The content related to legal nal XXX jurisprudence。

XXX。

or XXX nal ethics courses have a low status in the XXX。

many universities set up XXX plan for lawmajors。

as a compulsory course。

法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法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法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范文法学专业主要是以培养具有系统法学专业知识和理论体系、法律专业思维、法律职业伦理和法律应用能力的专门人才为目的的一门专业。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法学专业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法学专业毕业论文篇一:《法学本科阶段法律职业道德》摘要:信仰是在法律职业形成的过程中形成的,法律职业共同的精神追求。

法律职业信仰的表现形态包括法律信念、法律理念、法律观念、法律意识等,其核心是一种对法治的精神追求。

关键词:法学;职业道德一、我国法学本科阶段法律职业道德教育的现状及其原因1.国家统一司法考试中法律职业道德考核的分值偏低从2002年开始,国家统一司法考试将法律职业道德纳入考试范围,但是考核的分值始终徘徊在5分左右,与其他的内容动辄几十分相比较很难引起人们的重视。

目前,很多高校在确定本校的法学专业教学计划时主动向司法考试中考核内容较多的科目倾斜。

暂且不论这种做法的对错,但在实践中却直接导致了法律职业道德课程的虚设,甚至有的高校根本就不设这门课程。

有关法律职业道德的内容,却在法理学、诉讼法或者司法制度概论等课程中讲解。

这一点也显示了法律职业道德课程在高校法学专业课程设置中地位较低。

此外,很多高校在法学本科专业教学计划中设置思想道德修养课程,作为必修课,但没有专门设置系统学习法律职业道德的课程。

思想道德修养课程主要是讲解公共道德的课程。

法律职业道德虽然属于道德的范畴,但不同于公共道德。

法律职业道德具有主体的特殊性、规范的明确性和具有较强的约束力的特征。

法律职业道德适用的主体主要是专门从事法律工作的法官、检察官和律师等法律职业人员,对于非法律职业人员没有约束力。

法律职业道德不能停留在一般道德准则层面,必须形成具有明确权利义务内容的、具体的标准和可操作的行为规范。

如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约束法官行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职业道德基本准则》、最高人民检察院通过的约束检察官行为的《检察官职业道德基本准则》(试行)和中华律师协会通过的约束律师行为的《律师执业行为规范》(试行),这些基本规则都对相关法律职业的道德作出了特别的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西广播电视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

论劳动诉讼与劳动仲裁的关系

学生姓名:
学 号:
专业名称: 法 学
学习层次: 本 科
年 级: 14 春
指导老师: ***
职 称: 副教授
教 学 点: 修 水

九 江 广 播 电 视 大 学
开 题 报 告
课题内容(包括课题的现实意义、目前该领域国内外发展趋势、研究的重点及拟
突破的难点等)

一、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我国的劳动仲裁制度是启动诉讼救济的前置程序,“一裁二审”的处理模式

在计划经济时期对发挥劳动争议仲裁机构的作用,减轻人民法院工作压力起到了
一定的积极作用。然而,由于该制度自身固有的缺陷,尤其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刻
变革,涉及到劳动人事、工资分配、社会保障等各项内容的劳动争议也相应变得
越来越复杂,劳动争议案件总量持续大幅度上升,这种在劳动争议处理上以仲裁
前置为诉讼前提的“先裁后审”的体制,已经不能适应劳动争议处理工作的需
要。从现代法治精神考虑,该制度不能实现劳动争议处理的公正、效率、效益的
目标,不利于保护劳动关系主体的合法权益,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仲裁机构的作
用。因此,有必要对劳动争议仲裁前置原则进行客观、深入的分析思考,努力构
建一套适用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审裁协调的裁审模式,建立和谐的劳动争议解决
机制为维护社会稳定奠定法制基础。

二、研究的内容及可行性分析:
我国在劳动争议处理上以仲裁前置为诉讼前提的“先裁后审”的体制,已

经不能适应劳动争议处理工作的需要。本文主要研究劳动诉讼与劳动仲裁的关
系,从劳动诉讼与劳动仲裁的含义与特征出发,研究我国现行劳动诉讼与劳动仲
裁的关系,探讨我国现行劳动诉讼与劳动仲裁关系存在的问题及成因,最后提出
我国现行劳动诉讼与劳动仲裁关系的协调对策,以期对完善我国劳动仲裁制度提
供相关参考依据。
三、论题的研究方法:
从教材、网络及各项法规中查找我国关于《劳动法》的法律条文及法律依

据;部分法学家的认识、观点;通过日常工作中走访调查当事人对《劳动法》一
些看法收集和在实践实施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准备好相关资料后,理清自己思路
开始进行写作。

四、论文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及措施和建议:
劳动诉讼与劳动仲裁是劳动法的一个基本理论问题,学者们对此进行了许多

有益的探索,但至今仍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根据劳动诉讼与劳动仲裁的定义、
特征以及它与相关范畴的比较,在对我国关于劳动诉讼与劳动仲裁各种有代表性
学说的分析与反思的基础上,我们认为,劳动诉讼与劳动仲裁应当构建多元化的
调解模式。

五、论文的进度安排:
2016年3月6日—3月9日 确定题目
2016年3月10日—3月15日 开题报告
2016年3月16日—3月22日 论文提纲
2016年3月23日—3月25日 初稿
2016年3月25日—3月28日 二稿
2016年4月1日—4月10日 定稿

六、论文的写作提纲:
一、引言

二、劳动诉讼与劳动仲裁相关概念界定
(一)劳动诉讼的含义与特征
1.劳动诉讼的含义
2.劳动诉讼的特征
(二)劳动仲裁的含义与特征
1.劳动仲裁的含义
2.劳动仲裁的特征
三、我国现行劳动诉讼与劳动仲裁的关系分析
(一)劳动诉讼与劳动仲裁的联系
(二)劳动诉讼与劳动仲裁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1.仲裁前置损害当事人诉权
2.“一裁二审”浪费社会资源
3.程序重叠弱化仲裁职能
四、我国劳动诉讼与劳动仲裁关系的协调
(一)确定裁审关系的基础
(二)构建多元化调解模式
五、总结

七、参考文献:
[1]陈俊.对完善劳动仲裁制度的再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2010(05)

[2]宋涛.试论我国劳动仲裁制度的问题与完善[J].法制与社会.2010(03)
[3]曹鸾骁.对我国劳动争议仲裁制度的否定性评价——兼论《劳动争议调解仲裁
法》违宪[J].理论界.2010(01)
[4]关怀.30年来我国劳动立法的光辉历程[J].朝阳法律评论.2011(01)
[5]朱蓉.我国劳动争议处理体制亟待完善[J].学习月刊.2012 (21)
[6]孙宝强.劳动合同法的新制度经济学思考[J].开放导报.2013(03)
[7]邓珊珊.我国劳动仲裁制度的再建构[J].法制与社会.2014(12)
[8]徐元彪,周茜.略论我国劳动争议处理体制的改革与完善[J].湖北经济学院学
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11)
[9]陈忠谦.从仲裁的本质谈我国劳动争议仲裁制度的改革[J].仲裁研
究.2012(04)
[10]余春艳.我国劳动仲裁制度的缺陷及完善[J].法制与社会.2014(06)
目 录
一、引言
二、劳动诉讼与劳动仲裁相关概念界定
(一)劳动诉讼的含义与特征
1.劳动诉讼的含义
2.劳动诉讼的特征

(二)劳动仲裁的含义与特征
1.劳动仲裁的含义
2.劳动仲裁的特征

三、我国现行劳动诉讼与劳动仲裁的关系分析
(一)劳动诉讼与劳动仲裁的联系
(二)劳动诉讼与劳动仲裁关系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1.仲裁前置损害当事人诉权
2.“一裁二审”浪费社会资源
3.程序重叠弱化仲裁职能

四、我国劳动诉讼与劳动仲裁关系的协调
(一)确定裁审关系的基础
(二)构建多元化调解模式

五、总结
论劳动诉讼与劳动仲裁的关系
作者:xxx 指导老师:牛晓鹏
【内容提要】 我国现行的劳动争议处理机制是“一裁二审、仲裁前置”,劳
动仲裁是诉讼的前置程序,未经仲裁机构裁决的劳动争议案件,当事人不得向法
院直接提起诉讼。这种“先裁后审”的模式在计划经济时期确实发挥过重要作
用。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发展出现了频繁的社会交往,社会关系的复杂导致劳动
争议案件增多,案件性质日趋多样化,“一裁二审”模式的弊端逐渐显现。本文
主要研究劳动诉讼与劳动仲裁的关系,从劳动诉讼与劳动仲裁的含义与特征出
发,研究我国现行劳动诉讼与劳动仲裁的关系,探讨我国现行劳动诉讼与劳动仲
裁关系存在的问题及成因,最后提出我国现行劳动诉讼与劳动仲裁关系的协调对
策,以期对完善我国劳动仲裁制度提供相关参考依据。

【关键词】劳动诉讼 劳动仲裁 关系 协调

一、引言
我国的劳动仲裁制度是启动诉讼救济的前置程序,“一裁二审”的处理模式
在计划经济时期对发挥劳动争议仲裁机构的作用,减轻人民法院工作压力起到了
一定的积极作用。然而,由于该制度自身固有的缺陷,尤其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刻
变革,涉及到劳动人事、工资分配、社会保障等各项内容的劳动争议也相应变得
越来越复杂,劳动争议案件总量持续大幅度上升,这种在劳动争议处理上以仲裁
前置为诉讼前提的“先裁后审”的体制,已经不能适应劳动争议处理工作的需
要。从现代法治精神考虑,该制度不能实现劳动争议处理的公正、效率、效益的
目标,不利于保护劳动关系主体的合法权益,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仲裁机构的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