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房迁移方案

机房迁移方案
机房迁移方案

机房迁移方案

机房迁移概述

本次机房搬迁的工程,新老机房的对接也将体现本次工程的水准。

生产系统搬迁具有时间短、系统结构复杂、测试时间长、设备繁多昂贵、人员多、层次复杂等特点。本项目搬迁,时间非常紧,且设备间的稳定性也是一个考验。因此,必须协调好各单位人员的关系,齐心协力才可能在预定时间内完成搬迁工程。

本方案是以尽量不影响业主的日常工作或将影响降低到最低为前提的情况下制定的,即在休息日前开始搬迁工作,到工作日以前完成整个服务器、网络设备的搬迁、安装及测试。并且在开机以后,继续跟踪系统的运行情况,随时处理系统运行的异常情况。当然,在业主各方面人员的充分协调及配合下才能完成本次搬迁任务。

我公司在上游厂商资源方面有较大优势,如在搬迁工作中出现设备故障,除在备品备件中提供的备件外,还可协调各方资源以最快速度解决客户设备故障问题。

搬迁规划

1.实施流程:

现场勘察→与业主技术人员现场交流→确定实施方案→对所有设备进行分析,制定应急方案

流程主要根据搬迁前的需要制定,主要详细了解当前系统设备情况,系统运行情况。针对所了解情况制定详细搬迁方案以及应急方案。

2.专业工程师了解用户现在机房的现状以及搬迁后的具体要求。充分考虑在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定制详细可行性的迁移实施计划,将机房迁移工作对用户的影响降至最小。

3.编制搬迁前及搬迁后的物理布置表、连接表、线缆号表。可根据用户情况分为多个系统进行分类。

4.在搬迁过程中需要业主技术人员密切配合。

5.为保证搬迁工作顺利、有序、安全的进行将制定详细的搬迁流程,进行细致的分工,具体工作安排到人,责任到人。

6.搬迁工作中的每项工作分工明确,以保证工作的准确性。

详细实施方案

迁移流程及顺序说明

数据备份、业务进程停止→设备停机、断电下架→更换已清空机柜→设备搬迁至指定机柜、上架→设备加电、开机运行→服务开启

迁移实施前期准备

迁移的准备工作是整个迁移工作的极其重要的部分,充分的做好本次迁移的准备工作,是保证迁移工作顺利进行的首要条件,并可有效的减少迁移过程中的事故隐患,以下将对迁移前的准备工作做详细描述。

迁移设备确认

在此过程中需和用户方确认迁移的网络设备、服务器、存储等硬件设备及其辅助设备和材料,并对需迁移的设备进行分类统计,形成文档,由用户方确认。

设备检测

(一)硬件设备的检测

在迁移以前,用户方应对现有的设备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测工作,包括系统状态、组件和系统配置的检测,确认系统迁移恢复后应具有的功能和性能。

(二)服务器软件应用系统的检测

配合业务系统的开发维护单位,对系统的集成接口、设备连接进行检测,确认系统迁移恢复后应具有的功能和集成方式。

数据备份

做好数据备份工作是本次搬迁工作顺利完成的有效保障之一,对各系统配置参数和配置文件做有效的记录和保存,形成文档,为系统再运行、集成提供充分的依据。

设备及接口标识

迁移工作比较繁琐,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系统的再集成过程中,设备物理连接的恢复将是系统再集成的首要保证,众多单位的业务系统与及数量繁多的设备容易引起现场的混乱,模糊不清或者意义不明确的设备标识、标识的丢失等因素将影响系统恢复运行的时间。

因此在迁移以前对所有的硬件设备做好编号和功能标示,对物理连接的接口和线缆做好标识,对设备、接口、线缆做到一一对应,并将以上标识内容形成文档,为系统快速恢复提供可靠的基础。

标识主要内容为:

服务器设备标识:在设备做好标示,注明设备的型号、配置、功用、接口信息等信息;网络设备标知:注明设备型号、配置、功用、接口信息等信息;线缆标识:接口类型、连接设备等信息。

设备的标识工作已经按现有机房设备摆放位置的格局做好的标识区分。在设备迁移到指定位置后再次做好标识,并整理成册为以后管理做好基础的依据。

设备迁移步骤及注意事项

设备迁移是指从硬件设备及业务系统停运、拆卸下架、更换机柜、内外网分区域部署、重新上架、系统开机运行的过程,此过程是迁移工作的重点之一,需做好详细的规划,保证迁移工作的顺利进行。

传输系统停机步骤及注意事项

迁移前应关闭网络设备及服务器系统,具体步骤及内容如下:

(一)停运步骤

1. 系统停运时间应和用户方协商决定进行设备第一次迁移;

2. 对小型机、服务器系统及存储备份系统停运前应事先由用户、应用系统维护单位沟通进行数据备份和停机;

3. 确认设备配置及系统配置文件已做好记录和备份;

4. PC服务器停机:PC服务器关闭应用软件系统,关闭系统,切断电源;

5. 接触网OLT、ONU停机,关闭系统,切断电源

6. 存储系统停机:磁盘阵列关机,切断电源;光交换机关机,切断电源;

7. 备份系统停机:备份服务器和磁带库关闭系统,切断电源;

8. 网络及安全设备停机和拆离,在网络机架上按照交换机、核心交换机、路由器、入侵检测、防火墙的顺序将设备依次关闭,待系统完全停止后切断电源;

(二)注意事项

1. 设备停机时应按各设备使用单位,按不同业务系统进行有序停机;

2. 设备切断电源前,应确认设备已经完全关闭,部分设备关机时间较长,应等其风扇完全停转后切断电源;

3. 确认业务系统软件停运注意事项,严格按照系统软件停运步骤进行操作;

4. 停机顺序按照先停运业务系统,再停运数据库、存储系统、备份系统、网络系统的原则进行;

5. 系统停机时如发生软件或系统故障,应先排除再进行停机操作,不得野蛮停机,确保操作

系统和业务软件系统停运时无故障;

6. 切断电源时应先关闭电源插座,再拔设备电源;

设备拆卸步骤及注意事项

待机房设备全部停运并切断电源后,方可对设备进行拆卸,设备拆卸步骤和注意事项如下:(一)拆卸步骤

1. 拆卸应本着“先外后内,先周边再主体”的原则;先拆卸设备周边连接附件及线缆,再拆卸主机;

2. 设备下架时应由上自下,对机柜内设备进行逐一拆除,并按照业务系统进行分类,待新机房防静电地板等相关设施安装好后设备再安装于指定地点。

(二)注意事项

1. 拆除设备时确认周边设备已经全部断开连接,防止线缆下架时拖连;

2. 拆卸设备时应注意对设备保护,对体积和重量较大的设备需提供托架;

3. 设备拆卸时应按照要求佩戴静电保护设备,如:静电护腕等,确保拆卸时静电不会对设备造成损害;

4. 设备码放时应严格遵守设备的放置要求,杜绝将设备倒置、倾斜等随意堆放;

5. 小型机、存储、核心交换机等设备体积大、重量较重,拆卸时应注意人员及设备的保护,确保设备和人员安全。

6. 设备拆卸时,应严格按照设备安装和拆卸指南进行,不得野蛮拆卸。

机柜、桥架安装与设备迁移协调步骤

设备安装

1. 拆除原机房内的设备,并将机柜搬移新机房安装在设计好的位置。

2. 在新机房按编号,分层次,按预先规划好的位置安装各单位服务器、接触网设备。服务器规划是按照专网和外网划分摆放区域,传输系统中的数字配线架必须重新购置,按照用户信息做好终端头,以减少通信中断时间。

3. 对于外网国铁专线、及网通专线、网络机柜更换的步骤是:首先将外网的服务器设备迁移出机柜,并继续使用原有老线路,待新的布线系统完成后将接入交换机安装在新机房的设备机柜中,再更换互联网的网络机柜。

设备安装上架

(一)设备上架步骤

1. 新机柜安装在指定位置;

2. 检查设备接口及组件,确定无故障隐患后方可安装;

3. 按同一种应用、同一网内、同一使用单位的设备进行集中布置,按照网络设备、服务器、存储及备份设备顺序对系统进行恢复安装;

4. 按照支架/导轨、设备的顺序安装至机架上,使用安装螺丝固定牢固;

5. 按照拓扑图对设备进行线缆的连接;

(二)注意事项

1. 设备在安装时采取必要的防静电措施,佩戴防静电手环或在操作前采用洗手、握铁制器具等以释放操作人员身上静电荷,以免发生由于静电导致的故障。

2. 设备安装时需严格按照设备安装步骤及注意事项进行,避免在设备安装过程中出现设备故障。

3. 设备安装包括线缆及其他辅助设备的安装,安装线缆时,需对应设备接口和线缆接口,对应拓扑图,将设备线缆按图连接。

设备加电

1. 在设备安装完成,线缆连接完成后,需对设备进行加电,设备加电前应确保设备电缆等已经连接就位;设备加电前应对机房供电系统进行检测,确保供电系统正常。

设备运行检测

设备加电后,整个网络系统应已处于运行状态,此时需对网络系统的运行状况进行检测。检测步骤如下:

(一)物理线路检测:

1. 对物理线路进行检测,确保线路连接正常,接口无松动;

2. 确保物理线路连接时按照网络拓扑结构连接。

(二)设备运行状态检测:

1. 对网络系统进行检测,通过PING、TRACERT工具等,对网络路由及通畅情况做检测,确保网络路由通畅;

2. 按照网络新拓扑结构,对相应的网络设备,如路由器,交换机等进行配置,以符合新网络的运行需求;

3. 通过对应的网络管理软件或远程登录系统,检测系统运行状态,确定系统运行正常;

4. 配合软件厂家及用户对业务软件运行状态做检测,确保业务系统运行正常;

分工界面

为确保机房设备迁移的顺利完成,以及系统再集成的顺利实施,在工程的实施过程中要明确工作内容和相关责任,以便于明确的工作界面、工作内容和相关责任。除此之外,对各系统的维护人员也需做统一协调,在机房进行迁移的过程中伴随服务,为系统顺利上线提供保障,根据这样一个要求,我公司根据所项目建设内容、以工作任务为基础进行了工程界面

的划分。

工作内容

我公司的主要工作内容大致如下: 1. 做好机房迁移前前期准备工作 2. 在用户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机房设备迁移 3. 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迁移后系统物理链路的链接 4. 配合用户完成系统测试 5. 向用户提供技术支持服务

6. 配合用户完成整个系统的资料的整理用户主要工作内容如下:

1. 配合实施方做好机房迁移前期准备工作;

2. 确定迁移日期并提前通知各有关部门,以及部门设备维护人员,做好停机时期的数据保存工作;

3. 配合实施方做好系统迁移前的硬件设备及业务系统的检测工作;

4. 协调各业务系统厂家维护人员做好网络设备及业务系统数据保存工作;

5. 协调各业务系统厂家维护人员在迁移实施期间到场,并配合实施方做好系统的再集成工作;

6. 协调各个部门及各系统维护人员,做好再集成后设备及系统的运行检测工作;

7. 联系国铁及联通等相关服务提供商的相关技术人员,提前做好光缆终端准备,与有关系统维护负责人员保持联系方式,以便实施时,及时联系并能完成应急保障任务;

机房搬迁实施方案

机房搬迁实施方案 ******机房搬迁项目实施方案 本项目的实施的整体思路:第一步、规划新机房各机柜的功能、由甲方负责启动UPS、空调等原有设备;第二步、由原厂工程师在新机房安装调试防火墙、核心交换机等核心设备,同时实施敷设48芯单模光纤和12芯多模光纤工 作;第三步、根据甲方计划时间对光纤割接;第四步、办公楼楼层汇聚网线由旧机房割接到6楼竖井、搬迁旧机房核心交换机到6楼竖井作为办公楼汇聚交换机,从2 楼竖井到6楼竖井穿1根多模尾纤,用来连接汇聚交换机与核心交换机;第五步、搬迁旧机房设备;第六步、拆除旧机房地板、粉刷墙面、更换防盗门。这些步聚有先后逻辑关系,部分步骤可迭代执行,但先后顺序不可调整。 一、准备工作(11月14日-11月16日) 1)、与采油厂工作人员对接,成立机房搬迁工作小组,对工作组人员进行分工,明确工作组所有人员的职责,确定项目经理和项目资料员各1人, 制定项目实施进度表,制定施工日志样表,登记小组成员的联系方式,出会议纪要并签字。(施工日志记录每天工程进度情况,由专人负责) 2)、了解旧机房网络设备的运转情况,备份各种重要数据。登记服务器、防火墙、存储、KVM交换机、核心交换机、核心路由器等主要设备所用端口,必要时拍

摄照片,登记各设备间线路的连接情况。 3)、摸清各设备之间线路的连接情况进行登记并编号,打印编号贴到各设备连接端口,确保搬迁后各设备能正确连接。 4)、通过工作小组开会的方式计划光缆敷设时间、割接时间、机房设备搬迁时间,出会议纪要,相关人员签字。 5)理清采油厂自用光缆的路由,绘制拓补图。 6)新机房功能区初步规划如下:2、3、4号机柜放网络设备,9、10、11 号机柜放服务器 7)前期需要准备的零配件主要有:16A PDU 2个、50m多模尾纤1根、SFP 多模模块2块、网线若干、水晶头若干、网线钳2把、标签机1台、标签纸若干,A4打印机1台、A4打印纸若干、档案盒若干。 二、新设备的验收与安装、调试、培训(11月17-11月20日) 本项目中采购的新设备已全部到货,到货后由工作小组组织双方人员验收并登记签字。 厂家工程师到现场后对所有设备进行拆箱验收,由甲方、乙方、厂家工程 师3方人员共同验收后登记签字。 (一)防火墙安装: 1、由工程师了解现场情况,根据实际情况规划IP地址与策略; 2、甲方签字确认IP地址与防火墙策略; 3、山石网科工程师对防火墙进行配置调试,现场培训甲方维护人员; 4、甲方维护人员签字确认培训效果满意度; 5、双方签字确认防火墙安装效果。 (二)核心交换机安装 1、由华为工程师了解原核心交换机配置,根据实际情况重新规划IP地址、 VLAN等; 2、甲方签字确认IP地址与VLAN的规划; 3、华为工程师核心交换机进行配置调试,现场培训甲方维护人员。 4、甲方维护人员签字确认培训效果满意度;

数据中心机房搬迁方案

数据中心机房搬迁方案 随着信息系统规模的扩大,数据中心机房无论从面积、配套基础设施等各个方面都逐渐不能满足需求。针对这种情况,大多数供电局选择重建机房。如何将服务器、存储、网络等设备迁移到新机房,则是一个较为棘手的问题。 通过分析,发现机房搬迁存在两个难点:一是搬迁风险大,许多设备早已过保修期且比较陈旧,因此设备安全性和数据安全性的保障显得尤为重要。二是对用户有较大的影响,机房迁移对业务工作的开展影响较大,甚至是整个单位的业务中断,导致严重后果。因此,搬迁前要做好大量的准备工作,制定周密的搬迁计划,提供相应的预防措施、补救措施,最大程度保证数据和应用系统的安全。 1.搬迁方案 为了使搬迁对应用系统的影响降至最小,可采用在线搬迁的方式,即建立平滑的网络过渡环境,以数据存储为核心,保障网络和应用系统的稳定性、连续性,最大程度缩短系统运行的中断时间。搬迁方案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设备搬迁方案,主要内容为搬迁设备统计、搬迁配套工具、搬迁日程和人员安排、搬迁后设备位置平面图。 网络割接方案,包括网络割接流程以及割接前后网络拓扑变化。 系统及数据备份方案,包括备份方式以及时间。 应急方案,包括硬件故障、操作系统故障、数据库及应用系统故障、存储设备及数据故障应急方案。 在方案中,首先要确定需搬迁设备清单,并对设备进行分类;其次按照系统划分设备,安排合理的搬迁次序。核心系统可在周末或者工作日的晚上搬迁,非核心系统可在工作日搬迁。对于双机运行的设备可先对备用系统搬迁、调试、正

常运行后,再将主机搬迁至新机房。 2.搬迁步骤 搬迁前制定通知,把搬迁过程的停机安排统一发布,然后提供一个热线电话和信息部联系,负责协调各个专业的搬迁事宜。 信息发布:信息部门提前进行信息发布,告知具体搬迁时间计划。 网络互连:确定新数据中心机房和旧机房的光纤线路连通. 检查机房环境条件和可用性:检查新机房空调、供电、消防、综合布线等设备正常运行的条件具备,同时进行网络联通性测试,保证网络的可用性。 应用管理员检查确认应用是否正常运行,主机管理员检查确认主机是否正常运行。 数据备份:搬迁前,做好该系统的相关备份。 确认搬迁工具到位。 确认关键业务系统相关厂家提供热线支持或现场支持。 应用管理员退出应用,主机管理员停运主机,再由各搬迁组进行主机的拆卸、清洁、搬迁、上架及网络/KVM接入等工作,设备搬迁过程中应做好设备的防碰撞、防灰尘、防水等,同时必须严格按照设备布局图、设备背面接线图完成设备的上架、接线等工作。 主机管理员通电启动设备,并进行主机测试,应用管理员负责应用测试。 设备正常运行后,各搬迁组及时更新设备及连接线的标识。 建议人员变迁和系统搬迁分期进行。即人员在新大楼办公,系统在旧大楼,

机房搬迁中心系统搬迁方案

机房搬迁中心系统搬迁 方案 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系统搬迁方案 中心系统现状: 从上表看,有CAS系统、BOSS及业务接口系统、呼叫中心这三大系统必须且只能在切割当晚搬迁。

搬迁方案 1.CAS系统 a)概况: CAS系统没有办法在切割前搬迁,也不能在切割后搬迁。系统从2007年初使用到现在已经4年了,而服务器的安全运行期是3年,核心设备三台,两台服务器,一台加密机,有硬件风险存在。 b)故障点: 搬迁过程中三台核心设备中的任意一台出故障,都只能采用清流的方式播出。 c)方案: 考虑到搬迁的安全性,采取压缩的部分搬迁方式,将2台服务器压缩成一台性能稍高的服务器,将所有应用都部署到备份设备上,系统性能基本满足日常运营需要,只需要在搬迁前将系统调试正常,搬迁当晚只需要切信号就行,几乎没有风险。现用系统可以作为以后运营的备用设备,搬迁几乎没风险。 d)工程劳务费: e)工程进度表:

f)应急预案: 2.BOSS及相关接口系统 a)概况: 因为搬迁第二天要正常营业,所以只能在切割当晚搬迁,而且必须在第二天早8点前恢复。系统设备从2008年7月正式运行到现在也整满3年,并且都过了质保期。服务器6台,阵列一台,光纤交换机一台,千兆交换机一台,共计9台,设备多,搬迁故障风险比较大。 b)故障点: 这九台设备中任何一台出故障,都会影响营业,其中数据库服务器、住营业服务器、信合代收接口业务服务器故障影响最大,如果出故障,只能清流播出,否则到期用户无法收看,同时没法营业,否则就只能手工记账开票了。 c)方案1: 采取压缩的部分搬迁方式,本系统6台服务器,我们在搬迁方案中采用2台部署,其中交换机和阵列柜结果相对简单,如果搬运过程中保护手段合理,出故障的可能性应该比较小。在搬迁前将数据库和所有营业服务合理部署在这两台服务器当中,将所有业务调试成功,这样该系统的搬迁风险也很小。

机房搬迁方案

成县人民医院 信息中心机房搬迁项目实施方案 二0—六年三月 一、项目概述 成县人民医院信息中心搬迁项目将原有设备包括机房环境设备、网络设备、服务器主机设备等完好地搬入到新院区机房内,并保证搬迁后系统仍能正常投入运行。 由于成县人民医院业务工作主要依托信息网络和相关系统开展,因此信息中心搬迁工作不是普通的设备搬运,而是一项集网络规划、设备调优、应用整合于一体的复杂的系统工程。 搬迁方式:部分服务外包方式;搬迁目标:按时、按量;保质、保安全;搬迁 内容:按地理位置分为机房的信息系统相关设备。 二、风险评估和措施 (一)设备搬运风险 1、设备损坏的风险。由于设备在搬迁过程中不可避免会晃动,导致设备硬件损坏有可能 不能正常工作。 解决措施: (1)做好设备的包装和运输工作,并且在堆放设备时遵守“先重后轻” 、“上小下大” 的原则; 2)在设备搬迁过程中出现的安全问题责任协议,督促各方做好各自工作; (3)建立虚拟备品备件库,以备不时之需。

2、数据丢失风险。搬运过程的硬盘易损坏,导致数据丢失。解决措施: 备份操作系统和数据库数据:如果备份失败,必须重新备份,直到备份 成功为止,并且必须作1份异地备份; (二)设备安装风险 1、设备连接风险。设备接口、网卡、连线对接混乱。解决措施:提前对现有设备端口的进行详细的登记,并加挂标识。 2、设备入网风险。新旧机房的网络拓扑结构不同,简单地接入网络,必然不能共享信息系统服务和资源。 解决措施:与新机房信息中心承建单位沟通,要求提供网络拓扑图、网络设备配置、IP 地址分配等说明书。 (三)基础设施风险。 运输工具出现故障,影响运输进度。 解决措施: 协调相关部门事先做好车辆、电梯等工具的检测工作。 (四)工作人员风险 1、指挥协调的风险。人员众多,指挥协调难度大,导致搬迁流程不顺畅。解决措施:(1)建立指挥沟通协调机制,明确分工。 2)配备足够的沟通工具,如手机(充足电) 2、操作失误风险。人员操作失误,导致各类型的故障发生,影响搬迁进度。解决措施:(1)加强操作人员和备份人员培训。 (2)重要操作双人执行。 (3)联系各设备供应商做好技术支持。

机房搬迁工作步骤及方案

机房搬迁工作步骤及方案 随着企业、单位的不断深入发展,现有的涉及办公、生产场所已经不能满足,新的厂房及办公大楼逐渐筹建,那么机房搬迁或机房改建服务应运而生,而机房搬迁作为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涉及许多设备、重要数据、核心资产等,对企业来说,机房搬迁可以说是一项细致而精密且头等重要的大事。机房搬迁不仅仅是把机房的设备迁移到新机房那么简单,而是要求网络系统的迁移和集中存储系统的迁移必须安全平稳,不能过长时间影响生产应用。表面上就是几个IT 民工的搬运,但实际是一项目高度集中的体力与脑力的综合项目。现将一般机房搬迁步骤介绍如下: 1.新机房的准备工作 1.1、确认设备的布局 新机房的基本设计(如:墙面的设计、专用空调的安装等)完成后,我们需要提前规划各个机柜、各个网络设备的摆放位置。可以事先量好机器的具体尺寸,之后到现场规划机器的具体摆放位置,力争最合理、最充分地利用机房的有效空间。此处需要注意的问题:如果需要扩展机柜,则提前将综合布线的数据信息点打在配线架上,这样,等把交换机路由器等网络设备搬迁过来,安装好跳线,则网络就可以正常使用。 1.2、设计综合布线 为保证业务的正常运行,我们应该提前设计新机房的综合布线、配线系统等准备工作,并和电信部门协调光纤接入,保证搬迁之前对外线路的畅通,确保不因线路问题影响搬迁的进度。 提供新机房的综合布线点位对照表。

1.3、设置正确的物理环境 正确的物理环境应该对场地的封闭、防火、防盗、防静电、适当的通风、温度的控制以及电源的安全等提供符合网络设备要求的安全保证,具体包括如下: 电力控制 温度控制:机房温度控制在15-23o C以内。如果可能,最好配备温度感应器进行监测。 湿度控制:机房内湿度一般应当控制在45-55%之间。 火险控制 雷击避免 防尘 避光 空间控制 这里遵循的原则是:利用空间、努力保持温控、保持电源和KVM等线路的日常维护等综合考虑。曾有人计算过,得出以“机体距离墙面12cm左右为宜”的结论,这里列举出来,供我们参考。 1.4、设计合理的网络结构 考虑新的机房时继续沿用现在的拓扑结构、还是重新设计,设计时考虑和旧系统之间的对应关系。 2.搬迁规划

数据中心机房搬迁技术方案

XX数据中心机房搬迁技术方案

1.1 机房搬迁 (3) 1.1.1 机房搬迁概述 (3) 1.1.2 搬迁要求及规范 (9) 1.1.3 搬迁总体规划 (16) 1.1.4 搬迁实施方案 (21) 1.1.5 搬迁应急方案 (40) 1.1.6 搬迁工期保证措施 (44) 1.1.7 搬迁清单 (46)

1.1机房搬迁 1.1.1机房搬迁概述 1.1.1.1项目概述 XX市XX监管平台系统数据中心机房设在XX市XX大道广场A座5楼。此次搬迁将XX市XX大道2#广场A座5楼搬迁到XX市大厦大楼11楼。

由于很多关键应用系统的可用性要求是7X24小时不间断运行以及受硬件设施的限制,此次机房搬迁不能采用搬迁,但会尽可能考虑到关键应用的可用性,最大程度减少系统停机时间。 1.1.1.2原机房现状 1.1.1. 2.1设备分布情况 原机房地点为XX2号广场5楼,面积约300m2。机房划分为2个区域:主机房区(260平米,包含主机房以及机房操作室)和电源室(40平米)。机房已按照B级标准建设完成,配置有消防、电力、温控、防雷等基础设施。 机房平面布置图如下: 图:系统机房平面图 本期需要将原建设数据机房中模块化机柜、机房消防系统、监控系统、机房展示系统搬迁到新建机房。 1.1.1. 2.2供电系统情况 原机房采用双回路市电供电,市电通过UPS系统为IT设备供电,制冷设备直接使用市电供电。

目前机房UPS使用情况如下: 1.1.1. 2.3制冷系统情况 以及UPS供电设备2台以及相关空调消防设备若干台。 1.1.1. 2.4网络及硬件支撑平台现状 平台硬件网络分公共服务区网络和核心区网络两部分,两大网络区之间通过网闸进行安全隔离。 公共服务区网络分别部署以下设备: 1.负载均衡服务器,位于对外网络接口节点上,双路均衡分摊公共办公网络和互联网之间的数据传输业务; 2.千兆安全防火墙,位于对外网络接口节点上,为公共服务区对外网络边界提供安全防护;

机房搬迁项目的实施计划方案

机房搬迁项目实施方案

一、项目概述 信息中心搬迁项目将原有设备包括机房环境设备、网络设备、服务器主机设备等完好地搬入到新厂区机房内,并保证搬迁后系统仍能正常投入运行。 由于大部分业务工作都要依托信息网络和相关系统开展,因此信息中心搬迁工作不是普通的设备搬运,而是一项集网络规划、设备调优、应用整合于一体的复杂的系统工程。 搬迁方式:部分服务外包方式; 搬迁目标:按时、按量;保质、保安全; 搬迁内容:按地理位置分为机房、成品仓、装封箱车间的信息系统相关设备。 二、风险评估和措施 2.1 设备搬运风险 2.1.1设备损坏的风险 由于设备在搬迁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发生碰撞、挤压,导致设备硬件损坏不能正常工作。 解决措施: (1)做好设备的包装和运输工作,并且在堆放设备时遵守“先重后

轻”、“上小下大”的原则; (2)在与搬家公司形成设备搬迁过程中出现的安全问题责任协议,督促各方做好各自工作; (3)建立虚拟备品备件库,以备不时之需。 2.1.2 设备丢失风险。 设备丢失,导致信息系统不能正常运作。 解决措施: (1)制定清晰的设备清点和交接流程。 (2)货物搬运过程对物流公司进行现场监督。 2.2 设备安装风险 1、设备连接风险。设备接口、网卡、连线对接混乱。 解决措施:提前对现有设备端口的进行详细的登记,并加挂标识。2、设备入网风险。新旧机房的网络拓扑结构不同,简单地接入网络,必然不能共享信息系统服务和资源。 2.3 基础设施风险。 运输工具出现故障,影响运输进度。 解决措施: 协调相关部门事先做好车辆、叉车、电梯等工具的检测工作。 2.4 工作人员风险

机房搬迁实施方案

******机房搬迁项目实施方案 本项目的实施的整体思路:第一步、规划新机房各机柜的功能、由甲方负责启动UPS、空调等原有设备;第二步、由原厂工程师在新机房安装调试防火墙、核心交换机等核心设备,同时实施敷设48芯单模光纤和12芯多模光纤工作;第三步、根据甲方计划时间对光纤割接;第四步、办公楼楼层汇聚网线由旧机房割接到6楼竖井、搬迁旧机房核心交换机到6楼竖井作为办公楼汇聚交换机,从2楼竖井到6楼竖井穿1根多模尾纤,用来连接汇聚交换机与核心交换机;第五步、搬迁旧机房设备;第六步、拆除旧机房地板、粉刷墙面、更换防盗门。这些步聚有先后逻辑关系,部分步骤可迭代执行,但先后顺序不可调整。 一、准备工作(11月14日-11月16日) 1)、与采油厂工作人员对接,成立机房搬迁工作小组,对工作组人员进行分工,明确工作组所有人员的职责,确定项目经理和项目资料员各1人,制定项目实施进度表,制定施工日志样表,登记小组成员的联系方式,出会议纪要并签字。(施工日志记录每天工程进度情况,由专人负责) 2)、了解旧机房网络设备的运转情况,备份各种重要数据。登记服务器、防火墙、存储、KVM、交换机、核心交换机、核心路由器等主要设备所用端口,必要时拍摄照片,登记各设备间线路的连接情况。 3)、摸清各设备之间线路的连接情况进行登记并编号,打印编号贴到各设备连接端口,确保搬迁后各设备能正确连接。 4)、通过工作小组开会的方式计划光缆敷设时间、割接时间、机房设备搬迁时间,出会议纪要,相关人员签字。 5)理清采油厂自用光缆的路由,绘制拓补图。 6)新机房功能区初步规划如下:2、3、4号机柜放网络设备,9、10、11号机柜放服务器。 7)前期需要准备的零配件主要有:16A PDU 2个、50m多模尾纤1根、SFP

XX银行网络机房搬迁方案

XX银行网络机房搬迁方案

目录 一、需求分析 (3) 1.1 当前拓扑分析 (3) 1.2 新拓扑设计 (5) 1.3 搬迁方案核心思想 (6) 二、实施方案及应急预案 (7) 2.1 搬迁总原则 (7) 2.2 整体搬迁方案 (7) 2.2.1 第一阶段:线路准备 (7) 2.2.2 第二阶段:新机房设备上架 (9) 2.2.3 第三阶段:裸光纤二层透传 (10) 2.2.4 第四阶段:服务器搬迁及线路割接 (11) 2.2.5 第五阶段:主线路割接 (13) 2.2.6 第六阶段:核心迁移 (14) 2.2.7 第七阶段:网络整体调整 (14)

一、需求分析 1.1 当前拓扑分析 XX银行网络拓扑(改造前) 目前,XX银行的网络包括两台华为S8505交换机作为分行核心交换机,所有的VLAN的网关都设置在这两台交换机上。S8505之间使用千兆以太网通道互联。下挂8台楼层交换机,分别作为分行营业厅、分行前置服务器群、分行办公生产网的接入交换机,每台接入交换机只有单条上行线路。在上联区,通过一台思科3745与华为NE16路由器上联总行,上联线路包括两条电信2M SDH线路。在上联路由器与核心交换机之间还串联了两台防火墙,该防火墙与核心交换机交叉连接,运行在透明模式下,总行网络处在INSIDE范围内,分行及支行网络处在OUTSIDE范围内。在下联区,使用两台华为NE16路由器作为下联路由器与分行核心交换机交叉连接,共使用两条线路,分别为电信的2M SDH和64K DDN 线路。在支行网络中,使用一台华为AR2831与分行两台下联路由器相连,下挂两台办公及业务交换机。在外联区,使用一台AR2831与外联单位连接,在外联

机房整体搬迁技术方案

技术部分 机房搬迁技术方案

目录 目录 (2) 第1章搬迁环境总体描述 (4) 搬迁背景 (4) 原有机房现状 (4) 设备分布 (4) 硬件设备情况 (4) 应用系统情况 (5) 目标机房情况 (5) 机房情况 (5) 目标机房基础环境 (6) 搬迁路线 (7) 厅大院内搬迁路线 (7) 楼内搬迁线路 (7) 目标机房具备的搬迁条件 (8) 机房装修及内部布线 (8) 目标机房网络环境和使用规划设计 (8) 第2章搬迁总体需求 (11) 本次搬迁涉及的主要工作 (11) 本次搬迁总体要求 (11) 第3章搬迁计划 (12) 搬迁前期准备 (12) 全面清理信息中心设备及系统资源 (12) 机房搬迁前期调研及技术交流 (13) 目标机房规划 (13) 搬迁前的设备健康检查 (13) 制定搬迁策略和计划 (13) 第4章搬迁实施内容 (14) 系统搬迁步骤 (14) 系统检查和备份数据 (14) 主机拆卸及运输 (15) 备用主机安装 (15) 存储连接及配置 (15) 备用机运行环境建立 (16) 备用机接管生产机应用 (16) 生产机搬迁 (16) 应急预案 (17) 第5章项目实施方案 (18)

项目的组织机构 (18) 组织人员配置 (19) 项目管理体系 (19) 项目管理原则 (20) 项目管理目标 (20) 项目管理范围 (21) 工具和技术 (22) 项目风险控制 (23) 项目进度和施工安排 (24) 制定施工方案 (24) 实施计划 (25) 项目提交成果明细 (25)

第1章搬迁环境总体描述 1.1 搬迁背景 公安厅信息中心是全省公安信息网络中心、信息系统运行中心、数据存储备份中心、信息应用服务中心、网络和信息安全管理中心、运行维护保障中心,随着公安信息化建设和应用的不断深化,信息中心现有机房环境已经不能满足支撑业务应用系统的需要。为了满足信息中心设备及应用系统的不断增长,福建省公安厅在厅本部建成了信息中心新的专业机房,本项目实施现有机房整体搬迁到新的机房环境。 1.2 原有机房现状 1.2.1 设备分布 信息中心机房在指挥大楼,包括四层主机房、五层临时机房、六层网络机房,机房的设备具体分布如下: ■数据中心机房:位于指挥大楼4楼,该机房集中了信息中心大部分的服务器、小型机、存储、核心交换机等重要设备。 ■过渡机房:位于指挥大楼5楼,该机房主要承载着警综平台的刀片服务器、存储、负载均衡等设备。 ■网络机房:位于指挥大楼6楼,该机房主要承载公安一级网核心路由及备份线路路由设备。 1.2.2 硬件设备情况 ■ PC服务器:150台 ■刀片服务器:106台 ■小型机:25台 ■存储交换机:14台 ■存储备份设备:32台 ■安全设备:50台

信息中心机房搬迁项目实施方案

****公司 信息中心机房搬迁项目实施方案 设备技术科 二〇一二年一月

一、项目概述 ****公司信息中心搬迁项目将原有设备包括机房环境设备、网络设备、服务器主机设备等完好地搬入到新厂区机房内,并保证搬迁后系统仍能正常投入运行。 由于****公司大部分业务工作都要依托信息网络和相关系统开展,因此信息中心搬迁工作不是普通的设备搬运,而是一项集网络规划、设备调优、应用整合于一体的复杂的系统工程。 搬迁方式:部分服务外包方式; 搬迁目标:按时、按量;保质、保安全; 搬迁内容:按地理位置分为机房、成品仓、装封箱车间的信息系统相关设备。 二、风险评估和措施 (一)设备搬运风险 1、设备损坏的风险。由于设备在搬迁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发生碰撞、挤压,导致设备硬件损坏不能正常工作。 解决措施: (1)做好设备的包装和运输工作,并且在堆放设备时遵守“先重后轻”、“上小下大”的原则; (2)在与搬家公司形成设备搬迁过程中出现的安全问题责任协议,督促各方做好各自工作;

(3)建立虚拟备品备件库,以备不时之需。 2、设备丢失风险。设备丢失,导致信息系统不能正常运作。 解决措施: (1)制定清晰的设备清点和交接流程。 (2)货物搬运过程对物流公司进行现场监督。 3、数据丢失风险。搬运过程的硬盘易损坏,导致数据丢失。 解决措施: 备份操作系统和数据库数据:如果备份失败,必须重新备份,直到备份成功为止,并且必须作1份异地备份; (二)设备安装风险 1、设备连接风险。设备接口、网卡、连线对接混乱。 解决措施:提前对现有设备端口的进行详细的登记,并加挂标识。 2、设备入网风险。新旧机房的网络拓扑结构不同,简单地接入网络,必然不能共享信息系统服务和资源。 解决措施:与新机房信息中心承建单位沟通,要求提供网络拓扑图、网络设备配置、IP地址分配等说明书。 (三)基础设施风险。 运输工具出现故障,影响运输进度。 解决措施: 协调相关部门事先做好车辆、叉车、电梯等工具的检测工作。(四)工作人员风险 1、指挥协调的风险。人员众多,指挥协调难度大,导致搬迁流程不

机房搬迁方案设计

1. 机房搬迁概述 1.1 项目概述 XXXXXX供电公司目前有信息和通信两个机房,是全XX的电力调度、实时监控、XX公司与乡镇变电所和XX公司与XX公司通信的核心,由于老办公大楼已无法满足目前的办公需求,根据目前以及今后的公司发展需求按照要求重新规划建设新的办公场所。同时根据XXXX供电公司要求需要将现有的机房搬迁到新大楼。 其中,该公司机房是全XX的信息网络中心、应用系统运行中心、数据存储备份中心、信息应用服务中心、网络和信息安全管理中心、运行维护保障中心。随着某信息化建设和应用的不断深化,某业务对信息系统的依赖性不断增强,很多关键应用系统的可用性要7X24小时不间断运行,但由于受硬件设施的限制,此次机房搬迁不能采用在线搬迁,但会尽可能考虑到关键应用的可用性,最大程度减少系统停机时间。 1.2 原机房现状 1.2.1 设备分布情况 XXXX供电公司现有信息机房和通信机房,其息机房为老办公大楼4楼,通信机房位于老办公大楼7楼。 1.2.2 供电系统情况 原机房采用市电UPS双供电,每个机柜分别有一路市电和UPS电源为 IT 设备供电,制冷设备直接使用市电供电。 1.2.3 制冷系统情况 由于目标机房采用全新的制冷设备,故原机房空调不必搬迁。

1.2.4 硬件设备及应用系统情况 原机房设备概况如下:

1.2.5 网络环境现状 XXXX供电公司目前有信息机房和通信机房,其息机房包括外网和广域网核心设备,其中广域网为三层模式,核心交换设备为H3C S7500系列交换机。信息机房的服务器直连核心交换机。通信机房包含电网的调度、电能量采集、自动化等系统,设备有PCM、HDS、网络等设备。 1.3 搬迁后目标机房规划 目标信息中心按照 B级机房建设标准进行建设,主机房面积120平方米,可容纳约32多个服务器及设备机柜,整个主机房按信息中心三层体系架构划分为3个区域:分别是信息机房、通信机房和操作室。

网络机房搬迁方案模板

XX银行XX机房网络搬迁方案 版本号 V2.0 上海XX信息系统有限公司

文档版本历史表

目录 第一章概述 XX银行产品开发部在今年X月搬迁至XX大厦,开发部原有机房出现空余,因此将原有开发部机房扩建成新的信息中心生产机房,完成现有中心机房的扩容。 在此扩容的基础上,把原有XX路的XX服务器、网银服务器以及部分办公和业务服务器一次性搬迁到扩容后的信息中心生产机房。 第二章搬迁内容 2.1 网络设备搬迁统计 需要迁移的网络设备的统计如下:(说明由机房网络扩容项目组完成)

2.2 服务器搬迁统计 需要迁移的服务器的统计如下:(说明由XX路机房搬迁项目组完成) 2.3 系统主机IP及网关配置调整 2.3.1 XX系统搬迁 XX系统网络IP地址 搬迁后XX系统IP地址保持不变 XX系统网络网关的配置 从XX搬迁的XX系统主机,将和现有XX系统主机的网络结构保持一致,根据

路由情况网关分别为内外层防火墙。 根据应用系统情况,搬迁的XX系统需要增加主机路由,主机路由详细网关,见表《XX路生产设备搬迁信息表20081118.xls》 2.4 网络设备配置调整 2.4.1XX网络设备配置 XX网络交换机 涉及交换机 ?4507R-01 ?4507R-02 ?2950-01 ?2950-02 ?一期扩容2台4506 C02-DSF-4506-01 C02-DSF-4506-02 对上述交换机增加vlan 详细的vlan信息,见下表格:

XX网络防火墙 内层NOKIA IP560 防火墙 1、增加迁移后的子接口。 2、搬迁后的安全策略 3、防火墙路由 1.增加迁移后的子接口 Vlan ID 和子接口为,见下表: 2.调整原Static NAT 配置。 根据应用系统检查原策略 3.迁移ACL至新的子接口上 4.防火墙路由

机房搬迁方案模板

" 机房搬迁通用技术方案{ `

目录 一、系统搬迁概述 (3) 二、XX系统目前系统现状 (3) ~ 1.网络拓补图 (3) 2.设备登记表 (3) 三、搬迁规划 (4) 1.迁移实施前期准备........................................... (4) 2.迁移设备确认 (4) 3.设备检测 (4) 4.数据备份 (4) 5.设备及接口标识 (4) ¥ 6.实施流程: (4) 四、详细实施方案 (5) 1.实施流程: (5) 2.目的机房的要求: (5) 3.设备关机搬迁前准备工作 (5) 4.设备的关机下架搬运 (7) 5. 设备上架安装 (7) 6. 设备加电 (7) ? 7. IP地址规划(按需部署) (8) 8.备品备件的准备 (8) 五、应急处理 (8) 六、搬迁时间安排 (8) 七、运行监控 (9)

$ 一、系统搬迁概述 本方案是以尽量不影响生产系统对应业务的运行或将影响降低到最低为前提的情况下制定的,安排在用户可接受的停机时间窗口内进行搬迁工作,到生产时间段以前完成整个系统相关服务器、网络设备、网络安全设备的搬迁、安装及测试。并且在开机以后,继续跟踪系统的运行情况,随时处理系统运行的异常情况。 二、XX系统目前系统现状 1.网络拓补图(迁移工作进行前完成) ^ 2.设备登记表(迁移工作进行前完成) 服务器IP 地址所在机房机器位置序列号型号配置 ^ } ~ ; / — 3.外部接口记录(迁移工作进行前完成) i、用户接口 XX系统对外部客户提供XX接口,客户可通过此接口完成XX操作。 接口地址为:XXX

信息中心机房整体搬迁方案

信息中心机房整体搬迁 方案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绵阳师范学院信息设备(服务器、存储、交换机)搬迁、全校网络规划及调整配置

目录

一、总体要求 1.搬迁方案 机房服务器、网络等设备的搬迁需要经过前期调研准备,搬迁前系统有效的备份,应急预案的制定和测试,搬迁过程断电、下架、上架、给电等,搬迁后系统的搭建安装,系统完好性测试及有效的监控机制确立等步骤。每一步工作都需要制定周密计划、步骤并严格按照该计划、步骤实施,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差错都将影响整个搬迁工作的进度并增加风险。 搬迁前制定周密、详细的搬迁计划、步骤并形成文档资料,其中应包括准确的搬迁实施时间表和具体实施步骤以及紧急情况下的应急方案。同时,对计划中每一个步骤都要明确安排具体责任人员以确保搬迁计划落实和实施。保证搬迁方案的正确性、可执行性,搬迁过程合理、有序。 2.搬迁要求 搬迁时限:为保证业务系统运行的连续性,务必保证核心网络系统于12小时(周末进行)内搬迁并调试完毕,投入正常运行,其他信息。 应急要求:为最大程度降低因搬迁造成硬件故障从而导致的对业务运行连续性的影响,必须能够对关键设备提供充足的备件以备应急。一旦搬迁过程中出现硬件故障,必须在2小时将备件更换完毕。其它设备硬件若因搬迁过程中人为物理损坏,按照损坏程度进行一定的赔偿。 3.其他要求 ?保证搬迁前做好数据备份工作,搬迁后数据不得丢失,系统能够恢复正常运行;

?保证各硬件设备搬迁过程中不损坏; ?对重要业务系统提前联系厂家,保证意外情况下的技术支持; 二、搬迁前提条件 1.搬迁实施方案 充分考虑在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定制详细可行性的迁移实施计划,将机房迁移工作对学校的影响降至最小。流程主要根据搬迁前的需要制定,主要详细了解当前系统设备情况,系统运行情况。针对所了解情况制定详细搬迁方案以及应急方案。 2.综合布线 综合布线和各专线全部联通并测试通过,相关合作单位出具验收报告等。各种接口和连接孔制作完毕并符合要求。所有的数据专线和普通电话号码所对应的机柜配线架号必须是准确无误的,各工位所使用的电话号码必须提前确定。 3.工位信息点及电源 安装、调试好所有工位所对应的信息点及计算机用配电电源,保证可用。 4.数据备份 原机房设备重要数据全部进行备份、记录和标记,搬迁人员全部进行相关技术培训,关键设备制定详细的搬迁和运输方案。 所有备份数据通过光盘或者磁盘阵列的方式备份,备份数据为防止外露需要网络管理员进行备份和处理。

机房搬迁方案模板

机房搬迁方案模板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

机房搬迁通用技术方案 目录 3 3 3 2.3 4 ...4 4 4 4 4 4 5 5 5 5 4. 设备的关机下架搬运 (7) 5. 设备上架安装 (7) 6. 设备加电 (7) 7. IP地址规划(按需部署) (8) 8. 备品备件的准备 (8) 8 8 9 一、系统搬迁概述 本方案是以尽量不影响生产系统对应业务的运行或将影响降低到最低为前提的情况下制定的,安排在用户可接受的停机时间窗口内进行搬迁工作,到生产时

间段以前完成整个系统相关服务器、网络设备、网络安全设备的搬迁、安装及测试。并且在开机以后,继续跟踪系统的运行情况,随时处理系统运行的异常情况。 二、XX系统目前系统现状 1.网络拓补图(迁移工作进行前完成) 2.设备登记表(迁移工作进行前完成) 3.外部接口记录(迁移工作进行前完成) i、用户接口 XX系统对外部客户提供XX接口,客户可通过此接口完成XX操作。 接口地址为:XXX ii、软件接口 序号接口名称服务器接口地址 服务器IP 地址所在机 房 机器位 置 序列号型号配置

三、搬迁规划 1.迁移实施前期准备 正式迁移前期大量的准备工作是整个迁移工作的极其重要的部分。正式迁移前,需确认目的机房的网络、专线等必要生产要素的联通完成情况,务必在所有要素完备之后,再实施机房搬迁。 2.迁移设备确认 在此过程中需确认迁移的网络设备、服务器、存储等硬件设备及其辅助设备和材料,并对需迁移的设备进行分类统计,形成文档,由用户方确认。 3.设备检测 i、硬件设备的检测 在正式迁移以前,用户方应对现有的设备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测工作,包括系统状态、组件和系统配置的检测,确认系统迁移恢复后应具有的功能和性能。 ii、服务器软件应用系统的检测 配合业务系统的开发维护单位,对系统的集成接口、设备连接进行检测,确认系统迁移恢复后应具有的功能和集成方式。 4.数据备份 对各系统配置参数和配置文件、操作系统等做有效的备份和保存,形成文档 5.设备及接口标识 标识主要内容为: 服务器设备标识:在设备做好标示,注明设备的型号、配置、功用、接 口信息等信息;

网络机房搬迁方案

XX银行XX机房网络搬迁方案

目录 第一章概述 XX银行产品开发部在今年X月搬迁至XX大厦,开发部原有机房出现空余,因此将原有开发部机房扩建成新的信息中心生产机房,完成现有中心机房的扩容。在此扩容的基础上,把原有XX路的XX服务器、网银服务器以及部分办公和业务服务器一次性搬迁到扩容后的信息中心生产机房。 第二章搬迁内容 2.1 网络设备搬迁统计 需要迁移的网络设备的统计如下:(说明由机房网络扩容项目组完成) 2.2 服务器搬迁统计 需要迁移的服务器的统计如下:(说明由XX路机房搬迁项目组完成)

2.3 系统主机IP及网关配置调整 2.3.1 XX系统搬迁 2.3.1.1 XX系统网络IP地址 搬迁后XX系统IP地址保持不变 2.3.1.2XX系统网络网关的配置 从XX搬迁的XX系统主机,将和现有XX系统主机的网络结构保持一致,根据路由情况网关分别为内外层防火墙。 根据应用系统情况,搬迁的XX系统需要增加主机路由,主机路由详细网关,2.4 网络设备配置调整 2.4.1XX网络设备配置 2.4.1.1XX网络交换机 涉及交换机 ?4507R-01 ?4507R-02 ?2950-01

?2950-02 ?一期扩容2台4506 C02-DSF-4506-01 C02-DSF-4506-02 对上述交换机增加vlan 详细的vlan信息,见下表格: 2.4.1.2XX网络防火墙 内层NOKIA IP560 防火墙 1、增加迁移后的子接口。 2、搬迁后的安全策略 3、防火墙路由 1.增加迁移后的子接口 2.调整原Static NAT 配置。 根据应用系统检查原策略 3.迁移ACL至新的子接口上 4.防火墙路由 2.5 详细的网络拓扑

机房搬迁工作步骤及方案1

机房搬迁工作步骤及方案(一) 随着企业、单位的不断深入发展,现有的涉及办公、生产场所已经不能满足,新的厂房及办公大楼逐渐筹建,那么机房搬迁或机房改建服务应运而生,而机房搬迁作为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涉及许多设备、重要数据、核心资产等,对企业来说,机房搬迁可以说是一项细致而精密且头等重要的大事。 机房搬迁不仅仅是把机房的设备迁移到新机房那么简单,而是要求网络系统的迁移和集中存储系统的迁移必须安全平稳,不能过长时间影响生产应用。表面上就是几个IT民工的搬运,但实际是一项目高度集中的体力与脑力的综合项目。现将一般机房搬迁步骤介绍如下: 1、新机房的准备 2、搬迁规划 3、系统的备份 4、设备文档的准备 5、搬迁设备标签 6、设备拆除、打包和运输 7、设备重新安装 8、测试及验收, 下面我们分各个步骤来讨论。 --------------------------------------------------------------- 1.新机房的准备工作 1.1、确认设备的布局 新机房的基本设计(如:墙面的设计、专用空调的安装等)完成后,我们需要提前规划各个机柜、各个网络设备的摆放位置。可以事先量好机器的具体尺寸,之后到现场规划机器的具体摆放位置,力争最合理、最充分地利用机房的有效空间。此处需要注意的问题:如果需要扩展机柜,则提前将综合布线的数据信息点打在配线架上,这样,等把交换机路由器等网络设备搬迁过来,安装好跳线,则网络就可以正常使用。 1.2、设计综合布线 为保证业务的正常运行,我们应该提前设计新机房的综合布线、配线系统等准备工作,并和电信部门协调光纤接入,保证搬迁之前对外线路的畅通,确保不因线路问题影响搬迁的进度。 提供新机房的综合布线点位对照表。 1.3、设置正确的物理环境 正确的物理环境应该对场地的封闭、防火、防盗、防静电、适当的通风、温度的控制以及电源的安全等提供符合网络设备要求的安全保证,具体包括如下:

数据中心机房搬迁和扩容方案2015.1.

XXXXX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智慧应用事业部 数 据 中 心 机 房 优 化 及 搬 迁

方 案 2015年1月22日 一、概述 1、现状分析 安泰数据中心机房位于时代数码港20楼,经过近一年多的运行,发现大楼的电源系统经常性的出现断电现象;数据中心的出口采用的是电信的50M专线,在过去的一年中,曾出现过服务中断达到24小时以上。同时,目前的数据中心已经不能满足业务快速发展带来的空间需要。 空间不足:目前20楼中心机房总面积约为20平米左右,里面含有7个机柜,服务器约15台左右,网络设备约20台左右,包含办公网络与数据中心网络,空间使用率已达到75%以上,按照部门现在的业务发展速度,该机房已不能满足近一年的需要。 环境制约:目前机房采用的是50(2P)的挂壁式空调,当夏季气温偏高时,机房内的温度难以控制,曾出现过由于温度升高导致消

防栓漏水的现象。 安全隐患:目前机房在大楼新建时未进行合理规划,所属楼层为20楼,空调外机没有地方放置,暂放置在隔断的小房间内,通过窗户对外散热,无法对机房的温度进行有效控制,且夏季温度偏高,存在安全隐患;机房内屋顶设有消防栓,夏季容易产生漏水现象;机房内中央空调为大楼统一控制,晚上中央空调处于关闭状态;中心机房与办公网机房同在一处,且机房内设有门禁系统的控制开关,经常有人需要进出机房调试设备或者检修空调等,不利于机房的管理。 网络架构:目前数据中心网络采用单出口、单链路的架构,当电信的出口故障时,数据中心对外提供的服务将无法继续;在网络架构中,所有的链路全部为单链路(服务器与网络设备之间、网络设备与网络设备之间、出口与运营商之间),如果单链路中的某一个点出现问题,将导致服务终端。在现有的网络架构中,未考虑到网络安全因素,易出现网络入侵等事件。 备用电源:目前机房采用10KVA的UPS电源,其上不但接有数据中心的设备,而且接有办公网络的设备,当UPS供电时,负载已达到100%,已不能满足后期业务发展的需要。 在此背景下,我部门提出了对数据中心进行优化及搬迁的方案,以解决当前所面临的各种问题,从而确保数据中心满足部门未来三年的业务发展需要。 2、建设内容

机房搬迁的一般步骤及实施方案

机房搬迁的一般步骤及实施方案 17年06月14日网络 分享到: [导读]机房搬迁不仅仅是把机房的设备迁移到新机房那么简单,而是要求网络系统的迁移和集中存储系统的迁移必须安全平稳。表面上就是几个IT 民工的搬运,但实际是一项目高度集中的体力与脑力的综合项目。本文将介绍机房搬迁的一般步骤。 随着企业、单位的不断深入发展,现有的涉及办公、生产场所已经不能满足,新的厂房及办公大楼逐渐筹建,那么机房搬迁或机房改建服务应运而生,而机房搬迁作为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涉及许多设备、重要数据、核心资产等,对企业来说,机房搬迁可以说是一项细致而精密且头等重要的大事。

机房搬迁不仅仅是把机房的设备迁移到新机房那么简单,而是要求网络系统的迁移和集中存储系统的迁移必须安全平稳,不能过长时间影响生产应用。表面上就是几个IT 民工的搬运,但实际是一项目高度集中的体力与脑力的综合项目。现将一般机房搬迁步骤介绍如下: 1、新机房的准备; 2、搬迁规划; 3、系统的备份; 4、设备文档的准备; 5、搬迁设备标签; 6、设备拆除、打包和运输; 7、设备重新安装; 8、测试及验收。 下面我们分各个步骤来讨论。 1.新机房的准备工作 1.1、确认设备的布局

新机房的基本设计(如:墙面的设计、专用空调的安装等)完成后,我们需要提前规划各个机柜、各个网络设备的摆放位置。可以事先量好机器的具体尺寸,之后到现场规划机器的具体摆放位置,力争最合理、最充分地利用机房的有效空间。此处需要注意的问题:如果需要扩展机柜,则提前将综合布线的数据信息点打在配线架上,这样,等把交换机路由器等网络设备搬迁过来,安装好跳线,则网络就可以正常使用。 1.2、设计综合布线 为保证业务的正常运行,我们应该提前设计新机房的综合布线、配线系统等准备工作,并和电信部门协调光纤接入,保证搬迁之前对外线路的畅通,确保不因线路问题影响搬迁的进度。 提供新机房的综合布线点位对照表。 1.3、设置正确的物理环境 正确的物理环境应该对场地的封闭、防火、防盗、防静电、适当的通风、温度的控制以及电源的安全等提供符合网络设备要求的安全保证,具体包括如下: 电力控制 温度控制:机房温度控制在15-23o C以内。如果可能,最好配备温度感应器进行监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