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语言与文化

中国语言与文化
中国语言与文化

《中国语言文化》复习要点

一、绪论

1.世界的主要文化系统

2.世界重要语系(朝鲜语和日语被认为是独立语言)

七大语系(语系——语族——语群——语支)

汉藏语系(汉藏语系下分汉语和藏缅、壮侗、苗瑶等语族,包括汉语、藏语、缅甸语、克伦语、壮语、苗语、瑶语等);

印欧语系(是最大的语系下分印度、伊朗、日耳曼、拉丁、斯拉夫、波罗的海等语族);

阿尔泰语系(下分西阿尔泰语族、东阿尔泰语族。前者包括突厥诸语言以及前苏联境内的楚瓦什语后者包括蒙古语以及前苏联境内的埃文基语。);

闪-含语系(亚非语系又称亚非语系。下分闪语族和含语族。前者包括希伯来语、阿拉伯语等,后者包括古埃及语、豪萨语等。);

乌拉尔语系(下分芬兰语族和乌戈尔语族。前者包括芬兰语、爱沙尼亚语等后者包括匈牙利语、曼西语等。);

伊比利亚-高加索语系(分布在高加索一带主要的语言有格鲁吉亚语、车臣语等。);

达罗毗荼语系(又称德拉维达语系。印度南部的语言都属于这一语系,包括比哈尔语、泰卢固语、泰米尔语、马拉亚兰语等。)

3.中国境内的语言文字类型

现代中国境内有56个民族,使用的语言却至少有80种。分别归属汉藏语系、阿尔泰语系、印欧语系。其中,藏语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北部语群藏语支。维吾尔语属于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西匈语支。

汉、回、满三个民族通用汉文。蒙古、藏、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朝鲜、彝、傣、拉祜、景颇、锡伯、俄罗斯12个民族各有自己的文字。云南傣族在不同地区使用4种傣文。上述15个民族共使用17种文字。

傈僳族中大部分信仰基督教的群众,使用一种用大写拉丁字母及其颠倒形式的字母拼写傈僳语的文字,还有少数人使用当地农民创制的傈僳音节文字“竹书”。云南省东北部一部分信仰基督教的群众使用一种把表示声、韵、调的符号拼成方块的苗文。云南佤族中信仰基督教

的少数群众使用拉丁字母形式的佤文。

壮族、白族和瑶族中还有一部分人使用在汉字影响下创制的方块壮字、方块白文和方块瑶字。新中国建立后,又有壮、布依、苗、侗、哈尼、傈僳、佤、黎、纳西、白、土、瑶共12个民族和景颇族中说载瓦语的人使用新创制的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共有16种拉丁字母形式的新文字。

汉语的特点

汉语的词没有表示语法关系的词形变化不通过词形变化表示语法关系,而是通过虚词和词序表示词与词的语法关系。例如:被动关系的表达

汉语通过声调区别词语的词性和词义

一个音节对应多个词,其多词同音,导致口语表达中歧义的出现。

汉字的特点

汉字——表意文字

汉字是音节——语素文字,英语是音位文字

从形体上看,汉字是在二维空间上构型的。这个二维度的空间为汉字构件的结合提供了多种可能。

二、汉字

1.汉字字体的演变过程

汉字的起源

大约在距今六千年的半坡遗址等仰韶文化遗址的陶器外壁,已经出现刻划符号,共达五十多种。它们整齐规划,并有一定规律性,具备简单文字的特征,可能是我国文字的萌芽

在距今约四五千年的大汶口文化遗址晚期和良渚文化遗址的陶器上,发现有更整齐规则的图形刻划,是早期的图形文字。

20世纪80年代初,在河南登封夏文化遗址发掘出的陶器上,发现了更完备的文字。这是被学者们确认的迄今为止我国有确切时代的最早的文字

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时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甲骨文主要指殷墟甲骨文,又称为“殷墟文字”、“殷契”,是殷商时代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19世纪末年在殷代都城遗址被今河南安阳小屯发现,继承了陶文的造字方法,是中国商代后期(前14~前11世纪)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刻(或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殷商灭亡周朝兴起之后,甲骨文还延绵使用了一段时期。

金文是指铸刻在殷周青铜器上的铭文,也叫钟鼎文。商周是青铜器的时代,青铜器的礼器以鼎为代表,乐器以钟为代表,“钟鼎”是青铜器的代名词。所谓青铜,就是铜和锡的合金。中国在夏代就已进入青铜时代,铜的冶炼和铜器的制造技术十分发达。因为周以前把铜也叫金,所以铜器上的铭文就叫作“金文”或“吉金文字”;又因为这类铜器以钟鼎上的字数最多,所以过去又叫作“钟鼎文”。金文应用的年代,上自商代的早期,下至秦灭六国,约1200多年。金文的字数,据容庚《金文编》记载,共计3722个,其中可以识别的字有2420个。

大篆是西周时期普遍采用的字体,相传为夏朝伯益所创。针对不同的书写媒介,大篆亦有金文(或称“钟鼎文”)、籀文之别。

小篆是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前221年),推行“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的政策,由宰相李斯负责,在秦国原来使用的大篆籀文的基础上,进行简化,取消其他六国的异体字,

创制的统一文字汉字书写形式。一直在中国流行到西汉末年(约公元8年),才逐渐被隶书所取代。但由于其字体优美,始终被书法家所青睐。又因为其笔画复杂,形式奇古,而且可以随意添加曲折,印章刻制上,尤其是需要防伪的官方印章,一直采用篆书,直到封建王朝覆灭,近代新防伪技术出现。

隶书亦称汉隶,是汉字中常见的一种庄重的字体,书写效果略微宽扁,横画长而直画短,呈长方形状,讲究“蚕头雁尾”、“一波三折”。隶书起源于秦朝,由程邈形理而成,在东汉时期达到顶峰,书法界有“汉隶唐楷”之称。

草书汉字的一种书体,特点是结构简省、笔画连绵。形成于汉代,是为书写简便在隶书基础上演变出来的。有章草、今草、狂草之分。

楷书又称正楷、楷体、正书或真书,是汉字书法中常见的一种字体。其字形较为正方,不像隶书写成扁形。楷书仍是现代汉字手写体的参考标准,也发展出另一种手写体——钢笔字。行书在楷书的基础上产生,是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行”是“行走”的意思,因此它不像草书那样潦草,也不像楷书那样端正。实质上它是楷书的草化或草书的楷化。楷法多于草法的叫“行楷”,草法多于楷法的叫“行草”。

2.汉字六书

象形属于“独体造字法”。用文字的线条或笔画,把要表达物体的外形特征,具体地勾画出来。例如“月”字像一弯明月的形状,“龟”字像一只龟的侧面形状,“马”字就是一匹有马鬣、有四腿的马,“鱼”是一尾有鱼头、鱼身、鱼尾的游鱼,“艹”(草的本字)是两束草,“门”字就是左右两扇门的形状。而“日”字就像一个圆形,中间有一点,很像我们在直视太阳时,所看到的形态。象形字来自于图画文字,但是图画性质减弱,象征性质增强,它是一种最原始的造字方法。它的局限性很大,因为有些事物是画不出来的。

指事属于“独体造字法”。与象形的主要分别,是指事字含有绘画等较抽象中的东西。例如“刃”字是在“刀”的锋利处加上一点,以作标示;“凶”字则是在陷阱处加上交叉符号;“上”、“下”二字则是在主体“一”的上方或下方画上标示符号;“三”则由三横来表示。这些字的勾画,都有较抽象的部分

会意属于“合体造字法”。会意字由两个或多个独体字组成,以所组成的字形或字义,合并起来,表达此字的意思。例如“酒”字,以酿酒的瓦瓶“酉”和液体“水”合起来,表达字义;“解”字的剖拆字义,是以用“刀”把“牛”和“角”分开来字达;“鸣”指鸟的叫声,于是用“口”和“鸟”组成而成。

同体重叠式:林、炎、森、淼等。

异体会意字:

组拼式:采、删等。

方位式:杳、杲、尖、卡等。

连语式:尘、歪、拿、岩、孬等

形声属于“合体造字法”。形声字由两部分组成:形旁(又称“义符”)和声旁(又称“音符”)。形旁是指示字的意思或类属,声旁则表示字的相同或相近发音。例如“樱”字,形旁是“木”,表示它是一种树木,声旁是“婴”,表示它的发音与“婴”字一样;“篮”字形旁是“竹”,表示它是竹制物品,声旁是“监”,表示它的发音与“监”字相近;“齿”字的下方是形旁,画出了牙齿的形状,上方的“止”是声旁,表示这个字的相近读音。

?左形右声:

铜洋硝

?上形下声:

管爸晨

?外形内声:

固匾衷

?形在一角:

赖腾颖

?右形左声:

攻颈削

?下形上声:

案贡凳

?内形外声:

问闷闻

?声在一角:

旗座房

转注意义上相同或相近的字互引解释。属于“用字法”。不同地区因为发音有不同,以及地域上的隔阂,以至对同样的事物会有不同的称呼。当这两个字是用来表达相同的东西,词义一样时,它们会有相同的部首或部件。例如“考”、“老”二字,本义都是长者;

“颠”、“顶”二字,本义都是头顶;“窍”、“空”二字,本义都是孔。这些字有着相同的部首(或部件)及解析,读音上也是有音转的关系。

考、老

顶、颠

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假借就是同音替代。口语里有的词,没有相应的文字对应。于是就找一个和它发音相同的同音字来表示他的含义。例如“自”本来是“鼻”的象形字,后来用作“自己”的“自”。[

例如:

难”长”

3.语音的四个基本要素(音色是重点)

音高指声音的高低,是由发音体振动的快慢来决定的。发音体振动频率的高低与发音体的大小、长短、粗细、张力等因素有关。汉语的声调,主要是由不同的音高构成的。

音强指声音的强弱,是由声波振幅的大小决定的。振幅大,声音就强;振幅小,声音就弱。普通话词语中的轻重音主要是音强的不同形成的。孩子——孔子

音长指声音的长短,是由发音体振动时间的长短决定的。时间长,音长就长;时间短,音长就短。

音色由声波的不同形状决定的。它是每个声音的本质,所以也叫音质。造成不同音色的原因:发声体不同、发音方法不同、共鸣器的形状不同。

发音体不同普通话中发b时,主要发音器官是上唇和下唇,发ɡ时,主要发音器官是舌根与软腭,因而造成了声音的不同。

发音方法不同ɡ和h这两个音,主要发音器官都是舌根与软腭,但ɡ是用爆发方法发音,h 是用摩擦方法发音,发音方法不同,因而声音不同。

共鸣器不同u和o的共鸣器都是口腔,但发u时口腔开度要比发o时小,因而声音不同。在任何语言中,音色是区别意义的最重要的要素。

4.语音的单位(音素、元音和辅音的区别)

(1)音素是最小的语音单位。这是从音色的角度进行划分的。

音素分元音、辅音两类

元音也叫母音。指的是气流振动声带,在口腔、咽头不受阻碍而形成的音。

普通话中有10个元音:ɑo e êi u üer –i(前)-i(后)。

辅音也叫子音。指的是气流在口腔或咽头受到一定程度的阻碍而形成的音。

普通话中有22个辅音:b p m f d t n l k ɡh j q x zh ch sh r z c s nɡ.

元音和辅音的主要区别

?1.气流受阻情况

元音发音时,气流在咽头、口腔不受阻碍;

辅音发音时,气流通过口腔、鼻腔时要受到某部位的阻碍。

这是元音和辅音的最主要区别。

?2.发音部位紧张程度

元音发音时,发音器官各部位保持均衡的紧张状态;

辅音发音时,构成阻碍的部位比较紧张,其他部位比较松弛。

?3.气流强弱程度

元音发音时,气流较弱;

辅音发音时,气流较强。

?4.声带振动情况

元音发音时,声带要颤动,发出的声音比较响亮;

辅音发音时,有的声带颤动,这样的辅音叫浊音,声音响亮,如m、n、l、r;有的辅音声带不颤动,声音不响亮,如b、t、z、c,这样的叫做清音。

5.论述:以汉字为载体的文化事项都有哪些,结合实例进行说明。

有关的民俗事象:对联,预言和字谜,姓名文化

三、词语

1.词的构成类型

词都是由一个或几个语素构成的。构词语素分两种:一种叫词根,指的是意义实在、在合成词内位置不固定的成词语素和不成词语素;一种叫词缀,指的是意义不实在、在合成词内位置固定的不成词语素。

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叫做单纯词。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素构成的词,叫做合成词。(一)单纯词

单音节的单纯词如“天、江”;多音节的单纯词有以下几类。

1.联绵词

联绵词指两个音节连缀成义而不能拆开的词。其中有双声的,有叠韵的,也有非双声叠韵的。

(1)双声的:指两个音节声母相同的联绵词。例如:

参差仿佛忐忑伶俐崎岖

玲珑蜘蛛枇杷吩咐尴尬

(2)叠韵的:指两个音节的“韵”相同的联绵词。例如:

彷徨窈窕烂漫从容

逍遥哆嗦翩跹叮咛

(3)其他的:指两个音节声韵都不同的联绵词。例如:

蝴蝶芙蓉蝙蝠鸳鸯

2.叠音词

由两个相同的音节相叠构成。例如:

猩猩姥姥悖悖潺潺皑皑瑟瑟

3.音译的外来词。例如:

葡萄咖啡沙发巧克力尼龙歇斯底里

拟声词也是单纯词,例如“乒乓、哗啦、啪啪、滴滴答答”等。

(二)合成词

合成词有复合式、附加式、重叠式三种构词方式。

1.复合式

复合式合成词至少要由两个不相同的词根结合在一起构成。从词根和词根之间的关系看,主要又有五种类型:

(1)联合型:由两个意义相同、相近、相关或相反的词根并列组合而成,又叫并列式。例如:

A.途径体制价值关闭

收获改革治理汇集

美好寒冷健美善良

B.骨肉尺寸领袖眉目

买卖始终来往开关

反正方圆横竖利害

C.国家质量窗户人物

忘记动静干净好歹

A组的合成词,两个词根的意义并列,可以互相说明。B组的合成词,两个词根结合后产生新的意义,如“骨肉”是至亲的意思,“眉目”是头绪、条理的意思。C组的合成词,两个词根组合成词后只有一个词根的意义在起作用,另一个词根的意义完全消失,如“忘记”只有“忘”的意思,“动静”只有“动”的意思。C组合成词又称“偏义词”。

(2)偏正型:前一词根修饰、限制后一词根。例如:

A.人流气功冰箱热心小说

B.密植游击腾飞倾销筛选

火红葱绿蜡黄雪亮笔直

A组为定中关系,B级为状中关系。

(3)补充型:后一词根补充说明前一词根。例如:

A.提高说服推翻立正阐明合成

压缩摧毁推广延长改进扩大

B.车辆书本马匹枪支人口羊群

纸张花束花朵船只房间稿件

A组合成词,前一词根表示动作,后一词根补充说明动作的结果。B组合成词,前一词根表示事物,后一词根表示事物的单位。

(4)动宾型:前一词根表示动作、行为,后一词根表示动作、行为所支配关涉的事物。又叫支配式。例如:

司机管家司令站岗美容投资

注意动员挂钩达标有限失业

(5)主谓型:前一词根表示被陈述的事物,后一词根是陈述前一词根的。又叫陈述式。例如:

地震日食霜降海啸气喘

月亮民主年轻肉麻心酸

耳鸣口吃胆怯自动自学

2.重叠式

由两个相同的词根相叠构成。例如:

姐姐哥哥爹爹仅仅刚刚

3.附加式

由词根和词缀构成。词缀在词根前的叫前缀,在词根后的叫后缀。

(1)前加式(前缀+词根)。例如:

老~老虎老乡

小~小王小李

第~第五第十

阿~阿姨阿毛

(2)后加式(词根+后缀)。例如:

~子刀子瓶子扳子滚子胖子瘦子

~头石头木头念头来头苦头甜头

~儿鸟儿花儿盖儿歌儿尖儿亮儿

~性硬性原则性创造性弹性

~者作者读者唯物主义者科学工作者

~化绿化规范化现代化自动化大众化

此外还有一种三音节后加式,由词根和一个叠音后缀组成。例如:

红通通(的)绿油油(的)干巴巴(的)

水汪汪(的)汗淋淋(的)血淋淋(的)

闹哄哄(的)笑嘻嘻(的)喜洋洋(的)

词缀是由词根演化来的,在形式上,有的和词根相同,须注意区别。“老虎”的“老”不同于“老人”的“老”,“杯子”的“子”不同于“莲子”的“子”,“创造性”的“性”不同于“男性”的“性”,“绿化”的“化”不同于“变化”的“化”。“老、阿”等词缀附加在指人的词根前面,往往带有亲昵或喜爱的感情色彩。词缀“子、儿、头”是名词的标志(带“儿”的词有少数例外,如“火儿、玩儿、颠儿”等是动词),其他一般动词或形容词加上它们便转为名词。“性、者”也都是构成名词的词缀。“化”是构成动词的词缀。

“在于、勇于、敢于”都是动词,这时“于”是构成动词的词缀。

2.正确使用近义词

再就业工作是就业工作的一部分,虽然作为重点应当侧重抓,但它毕竟不能脱离整体而单独()解决。

(答案:加以)

[辨析]:“得以”是个助动词,有“(借比)可以”“可能”“可以”的意味,不能单独用来回答问题,也不能用于否定的形式。而“加以”作为动词,表示如何对待或处理前面所提到的事物。该句中后半句用于否定的形式,有否定词“不能”,无法与“得以”搭配。而“不能脱离整体”去“解决”是对前面所提事物的处理,所以用“加以”。

资阳县公安局()“打不过”黑老大,真是天大的笑话。

(答案:竟然)

[辨析]:二者都是副词,经常用作状语,都表示预想和结果的关系。但“居然”表示结果和预想的相反,含有“没有料到真会有这样”的意思。“竟然”也表示结果和预想的相反,多用在不好的方面,指“不应该这样而这样”,常用于假设句,语气较重。该句“公安局”打不过“黑老大”,是指“不应该这样而这样”,所以选取“竟然”。

这些反映20世纪二三十年代广州风貌的老照片,是他用了近十年的时间千辛万苦才()到的。最近,他决定举办一个小型展览。

搜集:到处寻找(事物)并聚集在一起(花费一定心血)

收集:使聚集在一起

长春出版社1992年出版的《实用双向汉语大辞典》词条多达6万余条,()了现代汉语绝大多数词汇。

囊括:全部包括与“绝大多数”矛盾

我们不但应该对媒体()宣传的所谓畅销书多作冷静分析,相反,对一些看似冷门的美学和哲学书,倒应该添购一些。

大事:大力从事(中)

大肆:无顾忌(做坏事)

在瓜果蔬菜上喷洒农药,会直接()人们的健康。

妨碍:使事情不能顺利进行。(程度轻)

妨害:有害于。(程度重)

?岗位培训改变了只在学校接受教育的状况,一个人离开学校并不意味着学习的()。

“终止”“中止”都有停止的意思

“中止”侧重中途停止,

“终止”侧重结束、停止。

由于环境污染和一些人为的原因,著名的阿尔巴斯白山羊绒的品质正在逐步地

()。

“退化”意为“生物体在进化过程中某一部分器官变小,构造简化,机能减退甚至完全消失;或泛指事物由优变劣,由好变坏”;

“蜕化”指虫类脱皮,比喻腐化堕落。

终于回到了魂牵梦萦的故乡,再次走上熟悉的大街小巷,()想起许多童年的往事。

“难免”不容易避免

“不免”免不了

?这一地区曾一度山洪_________,造成公路被毁、交通中断。(爆发、暴发)

?我国的法律明确规定,成年子女对父母有_____的义务。(抚养——赡养)

?商业广告不同于公益广告,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______。(盈利——赢利)

?暴发,突然发财或突然发生,一般用于贬义,或山洪发生;爆发,多于通过外力激发而产生的,如火山、战争、力量、情绪等方面。

?抚养,爱护并教养;“赡养”,特指子女对父母在物质上和生活上进行帮助。根据语境,应选“赡养”。

?盈利,获得利润;营利,谋求利润;这里说商业广告的目的是为了谋求利润的,应选“营利”。

?北京奥运会组委会宣布从2004年开始将先后_________新的会徽和吉祥物标志。

(启用——起用)

?如果没有_____过人生的酸甜苦辣,又怎么能真正懂得长辈们创业的艰难呢?(体

味——体验)

?父亲虽然不是科班出身,但他在外国文学方面的造诣足以使专业人士______。(侧目——刮目)

?“起用”和“启用”两词用法不同,所用范围也不一样。“起用”是重新任用已退职或免职的官员,而“启用”是开始使用;“起用”只能用于人,而“启用”则适用范围较宽,既可用于人,也可用于物。

?“体味”是仔细体会,“体验”是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的事物,或亲身经历。两词中有不同的语素“味”和“验”,“味”有品味之意

?“侧目”的意思是不敢从正面看,斜着眼睛看,形容畏惧而又愤恨,是贬义词。而“刮目”是说用新的眼光来看待,是褒义词。

四、语法

1.词组的种类

●主谓词组

他去我喝你出去

名(代)+动(形)

两者之间是陈述与被陈述的关系,简言之,谓语能回答主语“是什么”或“怎么样”的问题。如:

大家帮助(名+动)

心情激动花美丽(名+形)

他是教师名+动词词组

●动宾词组

?吃米饭

?写了篇文章

?研究过哲学

?增进友谊

动+名(代)

两者之间是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简言之,宾语能回答动词“谁”或“什么”的问题。如:打击他(动+代)

发现问题(动+名)

●并列词组

由两个以上相同词性的实词并列构成,可以用

连词也可以不用。如:

美丽(和)大方形+形

工人(和)农民名+名

发现(和)培养动+动

她和他代+代

●偏正词组

?胡子拉碴的年轻人

?干净衣服

?三本书两位老师

?北京气候胖师傅这个家

?非常出色

?正在吃饭

?向他学习按他的意见办

?非常努力格外地热心

?老干干净净的

?首都北京

?他们三个人

?周恩来总理

(1)定语+名(2)状语+动

中心词在后边,去掉前边的修饰词,词的基本含义不变。两词中间可用“的”“地”表示偏正关系。名词前用“的”;动词前用“地”。如:

铁的纪律

美妙的时光

崇高的理想

高兴地叫

●补充词组

?洗干净煮熟学得很认真

?洗得干干净净白得像雪干净得一点灰尘都没有

动+补充成分

补充成分说明完善中心词,回答中心词“怎么样”,结构上常以“得”为标志。如:

说得轻巧“轻巧”补充“说得怎样”,下面各句同理。

乐得跳

吓得哭

联合词组

?各组成成分之间没有主次之分,彼此地位平等;

?各组成成分的词性一般相同;

?组成成分可以不止两项。

?例如:爸爸和妈妈长江、黄河、淮河

?研究讨论唱歌跳舞喝酒听说读写

?又高又大干净、整齐、明亮真善美

?连动词组

?表示先后连续发生的动作。

?他拔起脚急急地走了。

?后面的动词项表示前面动词项的目的。

?下基层调查研究。

?前面的动词项表示后面动词项的方式。

?笑着打招呼。

?后面的动词项表示前面动词项动作的持续或对这一动作的描写,其中,前后动词项从肯定、否定两方面说明同一件事。

?站着不动。

?前面动词的受事同时是后面动词的受事。

?炸花生米吃。

?前后是同一个动词,前面的带宾语,后面的带补语。

?跳舞跳得好。

?前面动词是「有」或「没有」。

?有理由相信。

?前因后果。

?穿少了冷。

?连动词组中所表示的动作行为是由同一主体发出的。

?我写信告诉他。

?下了课打篮球

●介宾词组

介+名(代)

在家里(介+方位名词)

给谁(看)(介词+疑问代词)

把他(抓住)(介+代)

●的字结构

这是一种省略中心词的短语,性质功能相当于名词短语,即在句中作名词用。词组以“的”结尾。如:

开车的司机

候车的旅客

唱歌的演员

厂里边的人

●所字结构

所+名(动)在句中常作名词用。如:

所思

所想

所见

记住了带规律性的东西,词组就不容易混淆不清了,当然要以大量的练习来巩固。

类型的辨别

国家栋梁(偏正),热烈欢迎(偏正),宣布开会(动宾),心情激动(主谓)

在里面(介宾),和他们(介宾),去得很急(补充),跳了两次(补充),轻一点(补充)坐办公室的(的字结构),所闻(所字结构),成绩和缺点(并列)

2.会使用层次分析法(框式图解法)分析短语,尤其注意歧义短语的分析

(1)单层次词组

吃馒头

述宾

3.各种句式之间的变换

4.论述:汉语语法的特点

缺乏严格意义的形态变化,语序和虚词是最重要的语法手段。

俄语的名词、形容词等都有性、数、格的分别,如阴性、阳性、中性,单数、复数,第一格、第二格等,而汉语则没有。「这位高个儿的男老师教过我」和「我认识那两位年轻的女老师」中的「老师」,在俄语中性、数、格都不一样,而在汉语中则完全相同。

又如印欧语的动词形式有人称、单复数的分别和过去式、现在式、将来式等变化,但汉语的动词则没有。汉语的「你看」、「我看」、「他看」、「大家看」,都是同样一个「看」;

「昨天写」、「现在写」、「明天写」,也都是同样一个「写」。

汉语主要通过语序、虚词等语法手段来表示语法关系和语法意义。

例如,「要我做」和「我要做」,语序不同,结构和意思也不一样。「看报」和「看的报」,

有没有虚词,结构和意思也不一样。汉语有时连虚词也可以省略不用,采用「意合法」。

例如,「我前面带路」,「前面」之前省略了「在」。

汉语词组和句子及词的结构方式基本一致。

许多词组加上句调便可成为句子。许多复合词(如开学、射箭一类的离合词)和词组没有明确的界限。

汉语词类和句法成分之间不是简单的对应的关系,而是一对多的关系。

除了副词大都只作状语之外,其他每一类词都可以作多种句法成分。例如,动词常作谓语,有时还可以作主语、宾语或定语等。

汉语的量词极为丰富。

而且有一定的搭配习惯,

汉语的词语结构常常受单双音节的影响,有双音节化的倾向。

「老王」、「小李」,不说「老欧阳」;说「进行训练」,不说「进行练」。

汉字对词形也有一定的影响。

口语里儿化词末尾的「儿」,在书面上往往不出现。

5.论述:英汉互译时应注意的语法规律

? 1.英语重结构,汉语重语义

?就句子的结构而论,西洋语言是法治的,中国语言是人治的。

?——王力《中国语法理论》

?Children will play with dolls equipped with personality chips, computers with inbuilt personalities will be regarded as workmates rather than tools, relaxation will be in front of smell television, and digital age will have arrived.

?儿童将与装有个性芯片的玩具娃娃玩耍,具有个性内置的计算机将被视为工作伙伴而不是工具,人们将在气味电视前休闲,届时数字时代就来到了。

?这句英语是由四个独立句构成的并列句,前三个句子都用简单将来时,最后一个句子用的是将来完成时,句子之间的关系通过时态、逗号和并列连词and表示得一清二楚。而汉语译文明显就是简单的叙述,至于句子之间的关系完全通过句子的语义表现出来:前三个句子可以看成是并列关系,最后一个句子则表示结果。

?.英语多长句,汉语多短句

?由于英语是“法治”的语言,只要结构上没有出现错误,许多意思往往可以放在一个长句中表达;汉语则正好相反,由于是“人治”,语义通过字词直接表达,不同的意思往往通过不同的短句表达出来。正是由于这个原因,英译汉试题几乎百分之百都是长而复杂的句子,而翻译成中文经常就成了许多短小的句子。

?Interest in historical methods had arisen less through external challenge to the

validity of history as an intellectual discipline and more from internal quarrels among historians themselves.

?译文:人们对历史研究方法产生了兴趣,这与其说是因为外部对历史作为一门知识学科的有效性提出了挑战,还不如说是因为历史学家内部发生了争吵。

?英文原句是个典型的长句,由27个词组成,中间没有使用任何标点符号,完全靠语法结构使整个句子的意思化零为整:less through...and more from构成一个复杂的状语修饰动词arisen。

?在中文翻译中,“产生兴趣”这一重要内容通过一个独立的句子表达,两个不同的原因则分别由不同的句子表达,整个句子被化整为零。

? 3.英语多从句,汉语多分句

?英语句子不仅可以在简单句中使用很长的修饰语使句子变长,同时也可以用从句使句子变复杂,而这些从句往往通过从句引导词与主句或其它从句连接,整个句子尽管表面上看错综复杂却是一个整体。

?汉语本来就喜欢用短句,加上表达结构相对松散,英语句子中的从句翻成汉语时往往成了一些分句。

?On the whole such a conclusion can be drawn with a certain degree of confidence but only if the child can be assumed to have had the same attitude towards the test as the other with whom he is compared, and only if he was not punished by lack of relevant information which they possessed.

?译文:总的来说,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是有一定程度把握的,但是必须具备两个条件:能够假定这个孩子对测试的态度和与他相比的另一个孩子的态度相同;他也没有因缺乏别的孩子已掌握的有关知识而被扣分。

?原文中两个only if引导的从句显然使整个句子变得很复杂,可是由于有并列连词but和and,整句话的逻辑关系十分清楚:……能够得出结论……但是只要……而且只要……。

?从上面的译文我们可以看出,为了使中文表达更加清楚,but only if...and only if...

首先提纲挈领:但是必须具备两个条件……,这种做法给我们的感觉是译文中没有从句,有的只是一些不同的分句。

? 4. 英语多代词,汉语多名词

?英语不仅有we、you、he、they等人称代词,而且还有that、which之类的关系代词,在长而复杂的句子,为了使句子结构正确、语义清楚,同时避免表达上的重复,英语往往使用很多代词。汉语虽然也有代词,但由于结构相对松散、句子相对较短,汉语里不能使用太多的代词,使用名词往往使语义更加清楚。

?There will be television chat shows hosted by robots, and cars with pollution monitors that will disable them when they offend.

?译文:届时,将出现由机器人主持的电视访谈节目及装有污染监测器的汽车,一旦这些汽车污染超标(或违规),监测器就会使其停驶。

? 5.英语多被动,汉语多主动

?英语比较喜欢用被动语态,科技英语尤其如此。汉语虽然也有“被”、“由”之类的词表示动作是被动的,但这种表达远没有英语的被动语态那么常见,因此,英语中的

被动在汉译中往往成了主动。

?It must be pointed out that... 必须指出……

?It must be admitted that... 必须承认……

?It is imagined that... 人们认为……

?It can not be denied that... 不可否认……

?It will be seen from this that... 由此可知……

?It should be realized that... 必须认识到……

?It is (always) stressed that... 人们(总是)强调……

?It may be said without fear of exaggeration that...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

?这些常用被动句型属于习惯表达法,在科技英语中出现频率很高,考生不仅要熟悉这些句型的固定翻译,同时要认识到许多英语中的被动从习惯上来讲要译成汉语的主动。

?And it is imagined by many that the operations of the common mind can by no means be compared with these processes, and that they have to be required by a sort of special training.

?译文:许多人认为,普通人的思维活动根本无法与科学家的思维活动相比,认为这些思维活动必须经过某种专门训练才能掌握。

?原文中有三个被动语态is imagined, be compared和be required,译成汉语都变成了主动表达:认为、相比和掌握。

?有些英语被动需要把主语译成汉语的宾语,这样才能更加符合中文的表达习惯。?New sources of energy must be found, and this will take time, but it is not likely to result in any situation that will ever restore that sense of cheap and plentiful energy we have had in the past time.

?译文:必须找到新的能源,这需要时间;而过去我们感觉到的那种能源价廉而充足的情况将不大可能再出现了。

?英语多变化,汉语多重复

?熟悉英语的人都知道,英语表达相同的意思时往往变换表达方式。第一次说“我认为”可以用“I think”,第二次再用“I think”显然就很乏味,应该换成“I believe”或“I imagine”之类的表达。相比之下,汉语对变换表达方式的要求没有英语那么高,很多英语中的变化表达译成重复表达就行了。。

?The monkey's most extraordinary accomplishment was learning to operate a tractor.

By the age of nine, the monkey had learned to solo on the vehicle.

?译文:这只猴子最了不起的成就是学会驾驶拖拉机。到九岁的时候,这只猴子已经学会了单独表演驾驶拖拉机了。Tractor和vehicle在句中显然都表示“拖拉机”,英语表达上有变化,而译成汉语时使用了重复表达法。

?英语多抽象,汉语多具体

?做翻译实践较多的人都有这样的体会:英文句子难译主要难在结构复杂和表达抽象上。通过分析句子的结构,把长句变短句、从句变分句,结构上的难题往往迎刃而解。表达抽象则要求译者吃透原文的意思、用具体的中文进行表达,这对译者往往具有更大的挑战性。

?disintegration 土崩瓦解

?ardent 热心的;热情的

?loyalty 赤胆忠心

?total exhaustion 筋疲力尽

?far-sightedness 远见卓识

?careful consideration 深思熟虑

?perfect harmony 和睦;水乳交融

?feed on fancies 画饼充饥

?with great eagerness 如饥似渴

?lack of perseverance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on the verge of destruction 危在旦夕

?Until such time as mankind has the sense to lower its population to the points whereas the planet can provide a comfortable support for all, people will have to accept more “ unnatural food”.

?原文中有三个抽象的名词:sense, point和support和两个抽象的形容词comfortable 和unnatural。其中,sense可指“感觉”、“判断力”,point的意思是“点”,support 的意思是“支撑(物)”、“支持(物)”,comfortable是“舒适的”,unnatural是“非自然的”,都是意思十分抽象的词,如果不进行具体化处理,译文就可能是这样:?除非人类有这样的感觉,把人口减少到这样的,使地球能为大家提供舒适的支持,否则人们将不得不接受更多的“非自然的食物”。

?译文:除非人类终于意识到要把人口减少到这样的程度:使地球能为所有人提供足够的饮食,否则人们将不得不接受更多的“人造食品”。

英语多引申,汉语多推理

?词典对词的定义和解释是死的,而实际运用中的语言是活的。从原文角度来说,这种活用是词义和用法的引申,翻译的时候要准确理解这种引申,译者就需要进行推理。

?While there are almost as many definitions of history as there are historians, modern practice most closely conforms to one that sees history as the attempt to recreate and explain the significant events of the past.

?“recreate”根据构词法和一般词典上解释都是“重新创造”,但是仔细观察recreate 不难发现它带有宾语the significant events of the part,从逻辑上来讲,“过去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不能“重新创造”的,作者显然对recreate一词的词义进行了引申。做翻译的人经常会有这样一种感受:某个词明明认识,可就是不知道该怎样表达。这其实就是词的引申和推理在起作用。

?译文:尽管关于历史的定义几乎和历史学家一样多,现代实践最符合这样一种定义,即把历史看作是对过去重大历史事件的再现和解释。

语言与文化 论文(英文)

The Relation between Language and Culture Abstract: Different countries have different cultures, and also different language. Language and culture are interdependent and interactional. Language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carriers of culture. On the other hand, culture have a great impact on language, that is culture conditioning. Knowing the language and cultural backgrounds can help our communication. Instead, it will cause many communicative barriers. In this paper, we summari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anguage and culture. And example to explain it’s impact on cross-culture communication. 摘要: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语言和文化,语言和文化是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另一方面,文化对语言也有制约作用。了解语言文化知识有助于我们的交际。相反地,缺乏语言文化背景知识必然会导致交际障碍。本文列举了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并举例说明了这种关系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 key words: language, cultures, relationship, communication 关键词:语言,文化,关系,交际 1. Introduction As we all know that different countries have different cultures, and also different language. Language and culture are interdependent and interactional. Language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carriers of culture. On the other hand, culture have a great impact on language, that is culture conditioning. Language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all human activity. It’s one of the indispensable part of the social life of human. You can not imagine the world would be without language. Nevertheless, the phenomenon of human language is so mystical that people do not acquaint it entirely so far. Culture is the product of social life and national spirit. In other words, culture is the genetic code of difference among the various nation, country and region. Every country has its own culture formation and individuality. This special culture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source of affinity and cohesion of a country. For this reason, we must protect and develop the culture of the various nation, country and region, keep variety of our global culture. 2. Relationship between language and culture Relationship between language and culture can be summarized as the following: (1). Language is part of culture. Like other cultural phenomenon, language is also a social phenomenon, it occurred with the production of society, and develop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The language is with nationality, different nationalities often have different languages; Language is also human creation. It is the most important spiritual wealth of human society .We can say that language has all the attributes of culture, so language is also a kind of culture, one of the many cultural phenomenons. The human language is not only an integral part of culture, and also the most important part. (2).Language is the main carrier of culture. Although language is part of culture, other cultural phenomenon generally can't exist being independent from language. Only through language, culture can be preserved, extended and spread.

语言与文化

作为文化一部分的语言和作为文化传播媒介的语言所具有的双重性,确定了语言与文化的不可分割性。The duality that language is not only part of the culture but also part of cultural media determines the indivisibility of language and culture. 其次,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是一种传播媒介或者交际工具,作为约定俗成的符号系统,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能够承载各种信息;语言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本身就有着非常丰富的文化内涵。词汇是语言的基本要素,也是语言系统赖以存在的支柱,因此文化差异在词汇层次体现得最为突出、最为广泛。同一个词语在不同的文化中会产生不同的联想意义(Associative Meaning),如“红色(red)”在中国文化中表示喜庆、欢快、热闹;而在英语国家则是表示愤怒、气愤的意思。“龙(dragon)”在中国文化中是一种能兴云降雨的神兽或神异 动物,是封建时代帝王的象征,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象征;但是,在英语国家中,“龙”却被看做是能喷火的可怕的怪物,代表邪恶的力量或势力。 Secondly, language is the carrier of culture. Language is a kind of medium or a communication tool, as a conventional symbol system, language is capable of carrying all kinds of information; as a cultural phenomenon, language itself has very rich cultural connotations. V ocabulary is the basic element of language, but

《语言与文化》复习资料答案

《语言与文化》复习资料答案 I. 1—10 DDDBA DCBCC 11—20 BBBBA BDCAC 21—25 AAAAC II. 1. CD 2. AD 3. CD 4. ABD 5. ABCD III. 1—10 FTFTF FTTFT 11—20 FTTFF TFTTF 21—25 TFTTT IV 1. accenting 2. Hypotactic 3. After you 4. contact 5. Ex cuse me 6. hypotactic 7. It’s my pleasure 8. environmentalism 9. Paratactic 10. Chronemics 11. softening words 12. nuclear V. 1.culture:文化.Culture is the unique style and custom, which a nation forms in the history of its own development. https://www.360docs.net/doc/d53461893.html,munication:交际.Communication may be defined as that which happens whenever someone responds to the behavior or the residue of the behavior of another person. 3.one-way communication:单向交际.Communication without feedback is called one-way communication. 4.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交际能力 The ability to behave appropriately and effectively by verbal and / or nonverbal means to achieve intended results at a given time, in a give place, in a given communication event, and towards a given person or persons.

语言与文化的读后感三篇.doc

语言与文化的读后感三篇 《语言与文化》是一位开拓型的语言学大师罗常培先生撰写的一 本探索语言与文化关系的小书,被认为是中国文化语言学的开山之 作。 语言与文化的读后感在下编这部分,一开头就开始讲明了字与文化的一种唇齿相依的关系——没有文化就没有文字,没有了文字文化也会慢慢失去传承。 从词语的语源和变迁看过去文化的遗迹 在各国语言里有许多现在通行的涵义和它们最初的语源迥不相同。 如果不明了它们的过去文化背景,我们简直推究不出彼此有什么关系来。可是,你若知道它们的历史,那就不单可以发现很有趣的语义演变,而且对于文化进展的阶段也可以反映出一个很清晰的片影来。例如,对中国古代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我们便不能撇开文字。现在和钱 币相关的字,像财、货、贡、赈、贷、赊、买(買)、卖(賣)之类都属贝部。贝不过是一种介壳,何以用它来表示钱币的含义呢?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中国古代曾经用贝壳当做交易的媒介物。秦以后废贝行钱,但是这种古代的货币制度在文字的形体上还保存着它的蜕行。又如当初造字时“纸”字何以从纟(糸)呢?那是因为在蔡伦没 有发明造纸的新方法和新材料以前中国曾经用丝絮造过纸。还有“笔(筆)”字,从“竹”从“聿”,《说文解字》解释说:“聿,所以书也。”就是说,聿是用来写字的工具。秦汉时期,笔杆大多是用竹子做的, 所以又加了竹字头。

从造词心理看民族的文化程度 从许多语言的习用语或俚语里,我们往往可以窥探造词的心理过程和那个民族的文化程度。现在姑且舍去几个文化较高的族语不谈,单从中国西南边境的一些少数部族的语言里找几个例子。例如,云南昆明近郊的彝族叫妻子做“穿针婆”,云南的少数民族叫“结婚”做“买女人”。从这两个语词我们可以看出少数民族社会对于妻子的看法和 买卖婚姻的遗迹。当我们调查文化较低的族语时,遇到抽象一点的语词,像代表动作或状态一类的词,往往比调查看得见指得着的东西困难得多。可是一旦明白他们的造词心理以后也可以引起不少的趣味。 比方说,昆明近郊的彝族叫“发怒”做“血滚” ,“欺负”叫“看傻”,“伤心”叫“心冷” ,这几个词的构成,多少都和这些动作或状态的 心理情景有关。在初民社会里对于自然界的现象,因为超过他们知识所能解答的范围以外,往往也容易发生许多神意的揣测。例如,福贡的傈傈族把“彩虹”叫做“黄马吃水” ,路南的撒尼(彝族的支族)把 日食叫太阳被虎吃,月食叫做月亮被狗吃。 从借字看文化的接触 语言的本身固然可以映射出历史的文化色彩,但遇到和外来文化接触时,它也可以吸收新的成分和旧有的糅合在一块。所谓“借字”就 是一国语言里所糅杂的外来语成分。它可以表现两种文化接触后在语 言上所发生的影响;反过来说,从语言的糅合也可以窥察文化的交流。例如把外国语词的声音转写下来,或混合外国语言和本地的意义造成 新词。就像纯音译的:软椅叫沙发(sofa ), 咖啡 coffee 、可可 cococa、

语言与文化—许嘉璐文

语言与文化——许嘉璐/文 本文是北京师大汉语文化学院院长许嘉璐教授在汉语文化学院成立大会上所作学术讲演的提纲。 语言与文化 一关于文化 什么是文化? 文化的定义有多种。据国内学者说有500多种。我没有看到关于500多种的资料和论述,大概这是基于任何一个人说了文化是什么就算是一种定义所得出的数字。据国外哲学家说,现在已有20多种定义;大概这是就比较权威的著作而言,我认为后一种说法是比较可信的。 由于文化的定义五花八门,又由于有人不研究文化本身,而热衷于在定义中折腾,所以有的学者主张“最好不下定义”。我想这是希望人们把精力集中于实实在在的基础研究,不要在定义问题上争论不休,而不是“定义不可知论”。定义是研究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尽管出发时的认识和到达既定目标时的认识会有差别,甚至可能是较大的差别。对于研究工作来说,定义还是需要的。 我比较同意如下的说法: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制度与精神。这个定义里有几个要点。1.自然界赐予人类的一切都不是文化,如山川土石。2.即使是人类在蒙昧时期所创造的,也是文化。3.非人类所创造的不是文化,如猴子所画的画,蚂蚁所堆积的蚁山,蜜蜂所造的巢。4.文化是人类有意创造的,无意识形成的东西不是文化,例如婴儿涂抹的东西。 当然,任何定义都不能把定义对象囊括无余,对象的边缘也常常是模糊的。例如对于弱智者的艺术作品应该怎样界定?这是值得研究的。 二文化的分类 关于文化的分类,说法很多,角度也多种多样。有的学者还从教学或学习的角度又重新分类。我认为,首先我们应该根据文化自身的本质属性进行分类,然后在这一前提下再参考教学或学习的特点和需要进行再分类,否则类是分了,条分缕析,但是在进行具体操作时却难以遵循或自乱其例。 我把文化分为三类: 1.物质文化:衣食住行 这是以物质形式显现的文化,是物质层面文化的主要部分,是经济基础和思想观念在人民生活中的直接反映。 2.社会文化:艺术、民俗、宗教、制度、法律等 这是上层建筑中的主体。 艺术虽然主要也是凭借物质显现,但是物质不是其本身。例如雕塑、绘画。 民俗无所不在。它实际是民族哲学观念在人民生活中的外现。但是民俗的来源(或者说对它的决定性因素)则是多元的:自然规律、生活规律、生产关系和生产力、政治制度、学术流派、文学艺术、宗教信仰等等。但是民俗的整体却不是这些来源、决定性因素的拼合,而是经过了民族的选择、加工,集中反映了民族的哲学观念。 宗教是超国界、超民族的。即使是外来宗教也是民族的文化,这是因为任何宗教当它要在一个国家或民族落脚生根,就必须与当地文化相融合,即吸收本土文化的营养,以适应当地人民的心理、习惯。这样,所有国家和民族的宗教也就成了本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例如佛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对于中国都是外来的,但是它适应了中国社会,因而在中国生根了,成了中华文化的一部分;而袄教、景教、摩尼教、犹太教等就被排淘汰了。即使是佛教,其

尔雅 语言与文化答案

本套题正确率15/168=91% 人类起源非洲假说的语言学分析(一)已完成 1 下列关于人类起源非洲假说的内容中正确的是()。 ?A、能人走出非洲 ?B、南猿人走出非洲 ?C、元谋人走出非洲 ?D、直立人走出非洲 我的答案:D 2 下列哪一项是人类进化的形态之一?() ?A、山顶洞人 ?B、智人 ?C、北京人 ?D、元谋人 我的答案:B 3 符号活动出现于()。 ?A、南猿时期 ?B、直立人时期 ?C、晚期智人 ?D、早期智人 我的答案:C 4 人类起源非洲假说是指人类发源于非洲,然后移动到世界各地。()我的答案:√ 5 某一人群的mtDNA变异越大,它的群体演化历史越短。() 我的答案:×

叮叮小文库人类起源非洲假说的语言学分析(二)已完成 1 非洲智人最早移动到哪一大洲?() ?A、北美洲 ?B、南美洲 ?C、亚洲 ?D、澳洲 我的答案:C 2 非洲智人什么时候开始走出非洲?() ?A、20万年前 ?B、13万年前 ?C、15万年前 ?D、10万年前 我的答案:A 3 下列哪一项事物的出现不能标志着智人具有了一定的符号编码能力?() ?A、图画 ?B、雕刻 ?C、文字 ?D、瓷器 我的答案:D 4 智人走出非洲有几条路线?()

叮叮小文库 ?C、3 ?D、4 我的答案:B 5 直立人是语言人,智人不是语言人。() 我的答案:× 6 人类起源非洲假说为人类的基因和语言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 我的答案:√ 人类起源非洲假说的语言学分析(三)已完成 1 脑容量与语言的关系是()。 ?A、正相关 ?B、负相关 ?C、没关系 ?D、不确定 我的答案:A 2 方言的形成有几种方式?() ?A、3 ?B、2 ?C、4 ?D、5 我的答案:B 3 ()对我国南方汉语方言的形成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语言与文化 一关于“文化”的概念 文化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很难给它下一个严格和精确的定义。自本世纪以来,不少哲学家、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历史学家和语言学家一直都在努力地想从各自学科的角度,给文化下一个令人满意的定义,然而,迄今为止仍没获得一个公认的定义。据克罗门(Kroeber)和克勒克洪(Kluckhohn)在1963年出版的《文化——关于概念和定义的评论》(Culture:A Critical Review ofConcepts and Definitions)一书中的统计,有关“文化”的各种不同的定义至少就有150个之多。可见人们对“文化”一词的理解所存在的差异。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人们普遍都依照奥斯华尔特(Oswalt,1970)的“大写字母的文化”和“小写字母的文化”这一区分来理解“文化”这一概念。也就是说,人们一般都将“文化”的概念分成广义和狭义两类。广义的文化指的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三个方面。物质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种种物质文明,是一种可见的显性文化,如生产和交通工具、服饰、日用器具等。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属于不可见的隐性文化。前者指的是种种制度和理论体系,如生活制度、家庭制度、社会制度以及有关这些制度的各种理论体系等;后者则指思维方式、宗教信仰、审美情趣、价值观念等。狭义的文化指的是人们的社会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相互关系等。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它是人们通过他们的创造活动而形成的产物。文化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每一代人都继承原有的文化,同时又在不断扬弃和更新原有的文化,对社会文化的发展作出贡献。 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独特性,是民族差异的标志。各个民族由于地域、生态环境、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历史背景、风俗习惯、价值观念、行为模式等的不同,其文化也具有各自的特点。例如,在受到别人的赞扬时,根据操英语民族的文化,被赞扬的人应表示接受,以表明自己认为对方的赞扬是诚心诚意的或所赞扬的事是值得赞扬的。然而,对中国人来说,受到别人赞扬时,通常要表示受之有愧,做得很不够等等,而一般不能直接地接受赞扬,否则就意味着有骄傲自满情绪或缺乏教养。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1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汉语国际教育杨亚丽201322050762 摘要:文化的发展具有历史的连续性,而这种连续性又是通过语言的交流活动来实现的。文化具有鲜明的个性,它不仅决定了人的认知结果,还制约着语言形式。语言与文化相互依存。语言是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同时又担负着传达文化的任务。人们只有通过语言才能掌握人类社会的文化知识。 关键词:语言;文化;汉语教学 引言: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全球一体化,世界各国交流日益密切,各个国家文化相互影响,而实现文化传播和交流的途径就是通过语言。文化传播离不开语言的传播。人们的交际背景、社会制度、思想方法、观念、生活经验等方面的差异,在交际过程中,常常存在信任和理解的障碍。只有了解隐含在语言系统中的一个民族价值观、思维方式、心理状态、社会习俗、是非标准等文化因素,才能提高我们有意识的和有志向的交际技能。 一、语言是文化的组成部分 语言是最重要的交流工具,语言由语音、词汇、语法三大要素组成。负载文化的任务主要是由词汇,特别是实词词汇承担。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它是人们通过他们的创造活动而形成的产物。文化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每一代人都继承原有的文化,同时又在不断扬弃和更新原有的文化,对社会文化的发展作出贡献。 语言是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文化包括了语言,是语言最重要的属性之一。文化社会学认为文化涉及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任何人类社会都离不开文化,而语言只是构成文化大系统的要素之一。语言是音义结合词汇和语法的体系。词汇是语言的基础,词汇的核心是语义,而语义又是文化的一种体现。语义反映了人们对客观世界独特的认识和态度,记载了该民族历史发展过程中长期积累下来根深蒂固的生活方式、传统习惯、思维方法。不同的语言社团各有独特看待世界的方式,形成了各自个性化的语言。同时,他们的语言为我们提供了理解他们文化系统的线索。语言是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文化包括语言。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语言具有文化的特点。1首先,从文化的内涵来看,它包括人类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两个方面。而语言正是人类在其进化的过程中创造出来的一种精神财富,属文化的一部分,二者都为人类社会所特有。其次,正像文化一样,语言也不是生物性的遗传,而是人们后天习得和学得的。再次,文化是全民族的共同财富,语言也是如此,它为全社会所共有。2古德诺夫在《文化人类学与语言学》一书中也明确地指出了语言与文化的这种关系,他说:“一个社会的语言是该社会的文化的一个方面。语言和文化是部分和整体的关系。” 二、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对应性和非对应性 任何一种语言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不断发展的。特定的语言并非总是和特定的文化相对应,而是呈现出种种复杂的情况。比如同样是使用英语或西班 1赵金铭.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文化概说; 2欧阳祯人.对外汉语教学的文化透视

期末论文浅析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浅析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文化语言学是研究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语言所蕴含的民族文化内涵,以及民族文化对语言的存在形式和演变怎样产生影响的一个语言学分支学科。它是语言学众多学科中与人和社会紧密联系、最富人文内涵的一个分支学科。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我逐渐对这门课程有所了解,作为期末论文,我将结合书本知识和课外参考文献,同时联系自身专业,浅析语言和文化的关系。 一、“文化”的概念 为了更好地理解语言与文化的关系,首先要先了解什么是文化。人们关于“文化”的讨论延续了很长时间,至今仍未得出一个统一的看法。19世纪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在他的《原始文化》一书中,曾给文化下过一个着名定义:“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其中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个人所获得的任何其它能力和习惯。”这个定义强调的精神方面的文化,是一般文化人类学家所持的观点。我国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对文化下的定义是:“文化就是生活,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方面,由社会的生产关系所产生出来的物质生活方式,如衣食住行,便是物质文化;由社会的生产关系所反映出来的意识形态,如法律、政治、艺术、哲学,便叫精神文化。”从一直以来人们对“文化”讨论的发展来看,文化的内涵越来越宽广。文化不仅包括了人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观念等精神方面的内容,也包括人的生产生活活动所产生的种种产品、结果或遗迹,也包括人的行为方式、思维方式、实践能力,甚至社会活动的组织形式等。 二、语言和文化的关系 语言是人类思维和交流的工具,它作为人们认识、思维、交际、表达的符号,参与到

文化形成的具体过程中。每一种语言都是在具体、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每一种语言中的形象意义都是在自己独特的历史、社会条件和民族风俗语境下形成的。与语言的发展相似,文化也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各民族文化所具有鲜明的个性,不仅决定了人的认知结果,还制约着语言形式。语言与文化相互依存。语言是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同时又担负着传达文化的任务。因此,我们的教材中说“文化和语言之间起码有了两种关系: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是一种文化样式”。 第一,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存在的物质表现形式。 各民族的文化由于所处的环境不尽相同,民族区域生态环境不同,文化积累和传播方式的不同,社会和经济生活的不同等等,从而产生了文化的不尽相同和各个民族文化的鲜明个性。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最重要的手段就是利用语言,是语言记录了民族文化并保存了民族文化。语言单位,特别是词语,体现了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态度,烙上了某一民族的历史、社会生活的印记。 比如,在表达赞美时,美国人通常会说“You look good in this shirt.”或者是“I really like your scarf.”。在汉语中,用的最普遍的是“你的…+增强语气的词(真,特别)+形容词”,如:你的围巾真漂亮。很少有人会使用美国人常说的“我真喜欢你的围巾”这样的句子。在英语中人们说“I like/love…”的频率要大大高于汉语,而绝大多数中国人在赞美对方的时候会选择使用第二人称“你”、“你的”。这就需要通过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来解释,在中国几千年来的文化传统中,人们非常强调集体主义,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考虑的更多的是集体而不是个人的利益,所以会注意避免强调“个体”。而美国人素来崇尚个人主义,主张个性的发展,他们会随时愿意表达个人的观点和憎恶。这一文化上的差异也会反映在他们各自的语言中。在汉语中,过多的使用第一人称“我”会被认为是以自我为中心,这是绝大多数中国人所不齿的,所以一定要尽量避免。正是考虑到这一点,当中国

英语语言与文化(选修课)试题库及答案

Quiz for non-English Majors in Culture Class This quiz is for the students from the English Language & Culture class hosted by Sun Xiaolong. * Vocabulary and Structure 1. There were also famous and very smart masterminds in the history of the western world, as in the sayings like: (Key: B, Points: 2) A: Even Athena sometimes makes mistakes. B: Even Homer sometimes nod. C: Athena even sometimes make mistakes. D: Homer even sometimes nods. 2. Places of the ancient Greek civilization include ___________ (Key: A, Points: 2) A: Crete, Ithaca, Mycenae B: Egypt, Greece, Rome C: Crete, Troy, Egypt D: Egypt, Troy, Asia Minor 3. "_________" is the word we use today to say the world sports games held once in four years. (Key: B, Points: 2) A: Olympus B: Olympiad C: Olympian D: Olympia 4. "________________" is a creative problem solving competition involving students from kindergarten through college. (Key: A, Points: 2) A: Odyssey of the Mind B: Mental Journey C: Mental Way D: Way of the Mind 5. There are two morphemes in the word "Pantheon", "pan-" as also in "________" and "theo-" as also in "____________". (Key: C, Points: 2) A: pants, theory B: Pandora, theology C: pan-America, theology D: pan-Pacific, thermometer 6. He would have made a good pilot but his drinking habit was his _____________. (Key: D, Points: 2) A: Hector's tendon

Language and Culture---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Language and Culture ●Introduction Since human being appeared ,all kinds of languages came into being bir by bit .An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languages ,cultures, varieties of cultures grew ,too .What we can not deny is that there is a intimate relationship between language and culture . There are many ways in which the phenomena of language and culture are intimately related. Both phenomena are unique to humans and have therefore been the subject of a great deal of anthropological, sociological, and even memetic study. Language, of course, is determined by culture, though the extent to which this is true is now under debate. The converse is also true to some degree: culture is determined by language - or rather, by the replicators that created both, memes. ●Language as Determined by Culture Early anthropologists, following the theory that words determine thought, believed that language and its structure were entirely dependent on the cultural context in which they existed. This was a logical extension of what is termed the Standard Social Science Model, which views the human mind as an indefinitely malleable structure capable of absorbing any sort of culture without constraints from genetic or neurological factors. In this vein, anthropologist Verne Ray conducted a study in the 1950's, giving color samples to different American Indian tribes and asking them to give the names of the colors. He concluded that the spectrum we see as "green", "yellow", etc. was an entirely arbitrary division, and each culture divided the spectrum separately. According to this hypothesis, the divisions seen between colors are a consequence of the language we learn, and do not correspond to divisions in the natural world. A similar hypothesis is upheld in the extremely popular meme of Eskimo words for snow - common stories vary from fifty to upwards of two hundred. Extreme cultural relativism of this type has now been clearly refuted. Eskimos use at most twelve different words for snow, which is not many more than English speakers and should be expected since they exist in a cold climate. The color-relativity hypothesis has now been completely debunked by more careful, thorough, and systematic studies which show a remarkable similarity between the ways in which different cultures divide the spectrum. Of course, there are ways in which culture really does determine language, or at least certain facets thereof. Obviously, the ancient Romans did not have words for radios, televisions, or computers because these items were simply not part of their cultural context. In the same vein, uncivilized tribes living in Europe in the time of the Romans did not have words for tribunes, praetors, or any other trapping of Roman government because Roman law was not part of their culture. Our culture does, sometimes, restrict what we can think about efficiently in our own language. For example, some languages have only three color terms equivalent to black, white, and red; a native speaker of this language would have a difficult time expressing the concept of "purple" efficiently. Some languages are also more

尔雅-语言与文化答案

尔雅-语言与文化答案

本套题正确率15/168=91% 人类起源非洲假说的语言学分析(一)已完成 1 下列关于人类起源非洲假说的内容中正确的是()。 ?A、能人走出非洲 ?B、南猿人走出非洲 ?C、元谋人走出非洲 ?D、直立人走出非洲 我的答案:D 2 下列哪一项是人类进化的形态之一?() ?A、山顶洞人 ?B、智人 ?C、北京人 ?D、元谋人 我的答案:B 3 符号活动出现于()。 ?A、南猿时期 ?B、直立人时期 ?C、晚期智人 ?D、早期智人 我的答案:C 4 人类起源非洲假说是指人类发源于非洲,然后移动到世界各地。() 我的答案:√

5 某一人群的mtDNA变异越大,它的群体演化历史越短。() 我的答案:×

人类起源非洲假说的语言学分析(二)已完成 1 非洲智人最早移动到哪一大洲?() ?A、北美洲 ?B、南美洲 ?C、亚洲 ?D、澳洲 我的答案:C 2 非洲智人什么时候开始走出非洲?() ?A、20万年前 ?B、13万年前 ?C、15万年前 ?D、10万年前 我的答案:A 3 下列哪一项事物的出现不能标志着智人具有了一定的符号编码能力?() ?A、图画

?B、雕刻 ?C、文字 ?D、瓷器 我的答案:D 4 智人走出非洲有几条路线?() ?A、1 ?B、2 ?C、3 ?D、4 我的答案:B 5 直立人是语言人,智人不是语言人。() 我的答案:× 6 人类起源非洲假说为人类的基因和语言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 我的答案:√ 人类起源非洲假说的语言学分析(三)已完成

1 脑容量与语言的关系是()。 ?A、正相关 ?B、负相关 ?C、没关系 ?D、不确定 我的答案:A 2 方言的形成有几种方式?() ?A、3 ?B、2 ?C、4 ?D、5 我的答案:B 3 ()对我国南方汉语方言的形成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A、语言接触 ?B、语言融合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论文

2014—2015年第2学期 《语言与文化》学习报告 专业名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学号:2013241021 姓名:郭宏传

语言和文化之间有什么关系,一直是争论不休的话题。要想知道说他们间关系,首先得知道什么是语言,什么是文化。只可惜连定义都难以界定。对语言的定义也只能从某方面来说明,语言从结构特征来看,是个符号系统,它是由音位,语素,词组,句子组成的层级系统。语言从功能看,它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的思维工具。文化的定义就更多了,各家说法不一,文化似乎只是个感觉的东西,难以解释。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里最活跃的是词汇。从中文的发展历史就能看出。语言不过几大块:语音,词汇,语法。比较古汉语和现代汉语,我们可以发现古汉语最难理解的就是词汇,有的词看起来和现代汉语一样,其实却相差甚远。比如:“虽然”。在现代汉语里是一个表示让步的连词,在古代汉语里却是两个词的组合,意思是“虽然如此”。词汇意义的不同,就能反映各种语言所表达的差异。 世界各国的文化差异也反映在了语言习惯上。我们学习外国语言时会发现,没有对目的语国家文化背景的了解,很多语言词汇就无法真正理解。 举最简单的例子。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我们会碰到很多英语的俗语SLANG。比如:“LUCKY DOG ”,翻译成汉语就是“幸运儿”的意思。可如果直接翻译就是“幸运狗”。而狗在中国人眼里自古就没什么好名声。说一个人势利叫“狗眼看人低”,说这个人成天跟在别人后面作威作福就叫“狗仗人势”。。。可在英语中,狗却是和很多好东西联系在一起。幸运的人叫“幸运狗”。还有“LOVE ME LOVE MY DOG”——爱屋及屋。西方人欣赏狗的忠诚因而也很爱狗,他们把狗看成自己的家庭成员之一,所以狗在英语中代表这些美好的事物也就不奇怪了。我

《语言与文化》单选题(含答案)

《语言与文化》单选题 1.悖论的本质是(A )。 A、递归否定 B、语言的层次不清 C、语言的任意性 D、连续否定 2.从语义的角度区分了句子的阶层,认为语义悖论可以通过区分对象语言和元语言来解决的是( B )。 A、康德尔 B、塔尔斯基 C、哥德尔 D、布拉里?福蒂 3.德国的(A )最早发现最大序数悖论。 A、康德尔 B、塞万提斯 C、堂吉柯德 D、布拉里?福蒂 4.多少年前非洲智人开始走出非洲?(A ) A、20万年前 B、13万年前 C、15万年前 D、10万年前 5.方言的形成有(B )种方式。 A、3 B、2 C、4 D、5 6.关于人类起源非洲的假说,下列选项中正确的一项是(D )。 A、能人走出非洲 B、元谋人走出非洲 C、南猿人走出非洲 D、直立人走出非洲 7.进化程度更高的是(B )。 A、元谋人 B、山顶洞人 C、蓝田人 D、北京人 8.哪一个大洲是非洲智人最早移动到的大洲?(C ) A、南美洲 B、北美洲 C、亚洲 D、澳洲 9.乔姆斯基最早在(C )中提出“语言是有限规则和单位生成的无限句子。” A、《普通语言学教程》 B、《语言论》 C、《句法结构》 D、《语言文化论》 10.人工语言是通过(C )形成的。 A、元语言 B、经验 C、定义 D、自然语言 11.什么被索绪尔称为符号的形式?(A ) A、能指 B、实指 C、所指 D、虚指 12.什么的出现能标志着智人具有了一定的符号编码能力?(D ) A、图画 B、雕刻 C、文字 D、以上都对 13.什么时期开始出现符号活动?(C ) A、南猿时期 B、早期智人 C、晚期智人 D、直立人时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