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集序书法教学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兰亭集序书法教学 王羲之的 《兰亭集》 语言流畅, 清丽动人, 与魏晋时期模山范水之作“ 俪采百字之偶, 争价一句之奇”( 《文心雕龙·明诗篇》 )迥然不同。
《兰亭集序》解读与探究 预习提示 本文是一篇书序,是王羲之为《兰亭集》诗集而写的一篇序言。“序 ”又名“引”,是放在著作正文之前的文章。 东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 353)三月三日,时任会稽内史的王羲之与友人谢安、 孙绰等四十一人会聚兰亭,饮酒赋诗。王羲之将诸人诗作编成一集,并作此序, 记述流觞曲水一事,借以抒写由此而引发的内心感慨。 王羲之生活的魏晋时期,玄学清谈盛行,士族文人多奉行庄子人生哲学,故 作放旷而不屑事功,甚至厌倦人生,放荡形骸,轻生乐死。王羲之也是一个颇具 辩才的清谈文人, 但在政治思想和人生理想上, 与一般谈玄文人不同。 他曾说过: “虚谈废务,浮文妨要。”(《世说新语·言语篇》)王羲之借 这篇序文批评当时一些文人的人生态度,指斥“一死生”、“ 齐彭殇”是一种虚妄的人生观,强调死生是人之大事,珍惜生命,重生痛 死乃是古今人类的共性,充分肯定生命存在的价值。 《兰亭集序》全文可分前后两个部分。前一部分记叙了兰亭集会,作者通过 富有诗情画意的描写,充分表现了生之欢乐。后一部分,笔锋一转,变为抒情、 议论,引发出乐与悲、生与死的感慨,阐明“死生亦大”的观点。 这篇文章具有清新朴实、不事雕饰的风格。语言流畅,清丽动人,与魏晋时 期模山范水之作 “ 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 ”( 《文心雕龙 ·明诗篇》)迥然不同。句式整齐而富于变化,以短句为主,在散句中参 以偶句,韵律和谐,乐耳动听。? 学习本文请从下面两条入手: 1.学会利用注释自读课文 , 在理解大意的基础上, 结合语境或利用工具书理解课文中个别没有加注词 句的意义。如“岁在癸丑”的“岁”,“虽无丝竹 管弦之盛”的“虽”, “或取诸怀抱”中的“
1/7

或” ,“ 向之所欣 ” 的 “ 欣 ” , “ 所以兴怀 ”的“所以”等。这些词语 在以前学过的课文中都有接触,在回忆旧知中,弄清其意义和用法。 2.思考和把握作者议论的中心观点和思想情感脉络。 这篇课文虽然短小, 但 是难度很大,只有把握课文的中心观点和情感脉络,才能理解作品的内容。作品 的中心观点是“死生亦大矣”, 由此可知, 文章是抒发作者对生死问 题的感慨。而表现其情感变化的词语是“乐─痛─悲”,那么,作者 为什么乐,为什么痛,又为什么悲?带着这样的问题研读课文,就可以比较深刻 地理解作者的旨意。 课文剖析 永和九年①,岁在癸丑②,暮春之初③,会于会稽④山阴⑤之兰亭⑥,修⑦ 禊事⑧也。(永和九年,也就是癸丑年,三月初,我们在会稽郡山阴县的兰亭聚 会,为的是到水边进行消灾求福的活动。①永和九年:公元 353 年。永和,东晋 穆帝司马聃年号。②癸丑:ɡuǐchǒu,永和九年的干支纪年。古人常用“ 天干”十个字和地支十二个字循环相配来表示年月日的次序。天干,即甲 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即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戍亥。③暮春之初:指夏 历三月初。暮春,春季的末一个月。暮,晚。④会稽:Kuàijī,当时的 郡名,辖境相当于现在浙江省北部和江苏省东南部一带。⑤山阴:县名,即今浙 江绍兴市,当时是会稽郡治所在地。⑥兰亭:在今绍兴市西南,古有地名兰渚, 渚中有亭。相传春秋战国时,越王勾践曾在此种植兰花,故名曰 “ 兰亭 ”。《水经·浙江水注》:“湖口有亭,号曰兰亭,亦曰兰上 里。太守王羲之、谢安兄弟数往造焉。”古亭几经迁移,今亭为清康熙十 二年,即公元 1673 年重建于兰渚山麓。⑦修:这里是举行的意思。⑧禊事,古 代的一种风俗,古人常在春秋两季至水边用香熏草药洗濯,以祓除不祥。后来逐 步演变为到水边宴饮、郊外游春一类活动。春禊在阴历三月上旬的 “ 巳 ”日, 魏以后定为三月三日, 不再用“巳”日;秋禊在阴历七月 十四日。禊:xì。)群贤①毕②至,少长③咸④集。(时贤名流都到了, 年老的年少的都聚在一起。①群贤:指孙绰、谢安、支遁等当时名士四十一人。 ②毕:全、都。③少长:指王、谢家族的小辈和长辈。王羲之的儿子王凝之、王 徽之等人是少 ; 王羲之、谢安等人是长。④咸:都、全,意义同 “ 毕 ”。)[这几句是本段第一层,交代兰亭集会的时间、地点、事件。接着交 代与会人物。 “毕”、 “咸”二字尽显名士贤才荟萃之盛 况。]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①;又有清流激湍②,映带③左右,引以为流觞 曲水④,列坐⑤其次⑥。(这地方有高高的山岭,茂密的树林,修长的竹子,还 有一条清澈而湍急的溪流,辉映环绕在兰亭左右,用它作为供流觞用的曲水,大 家依次排列坐在岸边。①修竹:高高的竹子。修,长。②激湍:流势很急的水。
2/7

湍,tuān。③映带:景物相互辉映衬托,彼此关连。④流觞曲水:把漆制酒杯盛 满酒放在曲折的溪水上游,循流而下,杯子流到谁的面前,谁就取杯饮酒,这是 古人劝酒取乐的一种方式。明杨慎《兰亭会》:“昔周公营邑,三月上巳 日会百官于洛水之上,因流水以泛酒,故逸诗有云:‘羽觞随波。’ 今日虽非洛邑,惟愿羽觞随波。” 觞,shānɡ,酒杯。⑤列坐:排列而坐。 ⑥次: 处所, 地方;这里是“旁边”的意思。 )虽无丝竹管弦①之盛②, 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③。(虽然没有丝竹管弦齐奏的热闹场面,然而一边 临流饮酒, 一边对酒赋诗, 也足可以畅叙幽雅的情怀。 ①丝竹管弦: 即丝弦竹管。 丝弦,指琴瑟等用丝做弦的弦类乐器。竹管,指箫笛等用竹制成的管类乐器。丝 竹管弦常用来借代音乐。②盛:多,盛况,热闹的场面。③幽情:内心深处的情 怀。)[这是第二层,共两句,第一句描写兰亭优雅的自然环境,山崇、岭峻,林 茂、竹修,流清、湍激;山溪如带,环绕兰亭。这里环境幽雅,正是畅叙幽情之 地。 第二句叙述盛会上人们进行的具体活动: “一觞一咏, 畅叙幽情”。 “畅叙幽情”四字概括了《兰亭集》诗歌 的全部内容,也是本文内容的总括。兰亭诗的内容,或抒写山水游赏之乐, 或由山水直接抒发玄理。写游赏的乐趣,包括山水之美、饮酒之乐、临流赋诗之 雅兴, 其中心内容是在美好的自然与人文环境中得到的审美愉悦, 大致相当于 《序》 前半部分的意思。在山水游览中体认玄理的作品,如王羲之:“仰望碧天 际,俯磐绿水滨。寥朗无厓观,寓目理自陈。……群籁虽参差,适 我无非新。 ” 这是从山水游赏中体悟到大自然生生不息的力量。谢安: “万殊混一理, 安复觉彭殇。 ”则是抒发万物浑一, 不辨彭殇的玄理, 大致相当于《序》后半部分的内容。]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①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②之盛,所以③ 游目④骋怀⑤,足以极⑥视听之娱,信⑦可乐也。(这一天,天空晴朗,空气清 新,春风和煦,舒心爽人。抬头观望宇宙广大无穷,低头细察大地万物繁多,用 来纵目远眺,舒展胸怀的景物,足可以使耳目得到极大的欢娱,实在令人快乐。 ①惠风: 和风, 春风。 ②品类: 指自然界的万物。 ③所以: 用来…… 的景物。 ④游目: 目光由近及远, 随意观览瞻望。 ⑤骋怀: 驰骋想象, 开畅胸怀。 骋,chénɡ,奔驰。⑥极:穷尽。⑦信:实在,确实。)[这一段先描写集 会之日的晴和天气,“天朗气清,惠风和畅”,透露出天时地利人和 的吉日喜庆、 其乐融融的气氛, 再写“仰”“俯”之所见, 归结为“游目骋怀”之“乐”, 抒发了作者和与会之人的 喜悦心情,一个“信”字把集会的欢乐之情推向了高潮。] 以上两段文字,记述这次盛会概况,写天地山川之美,饮酒吟咏之乐。名士 们在晴朗的天空下, 感受着和煦的春风, 可远眺可近观可仰视可俯察, 流觞曲水, 饮酒赋诗, 畅叙幽情, 何其乐哉!而“仰观宇宙之大, 俯察品类之盛”, 其作用在于“游目骋怀”“极视听之娱”。 在这里尽情抒
3/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