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汪清县第六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9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吉林省汪清县第六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9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吉林省汪清县第六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9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吉林省汪清县第六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9月月考

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人的姓氏,最早可以追溯到母系氏族时代。当时出于族际间识别的需要,每个民族都会有一个本民族的专用名称,这个名称事实上就是全体氏族成员共同的姓,如姬、姜、姒、妫、姚、好等。这些姓皆从“女”字旁,从一个方面表明姓最初产生于母系氏族社会。

与现今的观念不同,在先秦时期,姓、氏是互有区别的两个概念:姓是氏族组织的名称,氏是氏族内部家族组织的名号。出现姓、氏上下两级结构,是因为当一个氏族由于世代久远、人口增殖而规模越来越大时,氏族内一些成员间的血缘关系就会越来越淡,有些成员甚至可能已经找不到与另一些成员间的血缘联系了。这时,民族内一部分血缘关系较近的人便会结成次一级的血缘组织,而次一级的血缘组织也会有相互识别的符号,这就是“氏”。

姓与氏作为不同级别血缘组织的名号,在先秦时代的区分很明显。首先,在对始祖的追溯上,姓所代表的氏族组织历史悠远,世系模糊,因而其真实的始祖已无法明确地追溯,每个姓的祖先只能出自想象;而氏由于所代表的家族组织历史较晚,世系清晰,其始祖多数可以确切地知晓。比如春秋时鲁桓公的三个儿子所建立的家族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孟孙氏的始祖可以追溯到庆父,叔孙氏的始祖可以追溯到叔牙,季孙氏的始祖可以追溯到季友,而三家共同领有的“姬”姓的始祖,却只能想象为传说中的人物黄帝。其次,在姓氏应用规则上,先秦时代是男子称氏,女子称姓。现今的一些姓氏书为先秦男子也冠上了姓,如称周文王为“姬昌”,武王为“姬发”,周公为“姬旦”,其实都是不符合先秦实际的错误称谓。周公在先秦典籍中多被提及,均无称“姬旦”者,其被称为“姬旦”,是晚至《晋书·王浑传》才有的事。大概到了晋代,人们对先秦姓氏应用规则已不甚清楚,遂以后世制度相比附。舜。这三支孔氏在变化之后都转为了孔姓,但三者并不必然地沾亲带故。新姓氏制度自战国中期确立以后,一直沿用至今。(摘编自张淑一《古代姓氏浅谈》)

1.下列对中国人姓与氏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中国人的姓最初是一个氏族用来区别于其他氏族的专用名称,在一个氏族内部,其全体成员的姓是相同的。

B.中国人的姓最早产生于母系氏族社会,当时的姓如姬、姜、姒、妫、姚、好等都从“女”字旁,便是一个很好的证明。

C.先秦时期,姓是氏族组织的名称,是高一级的结构;氏是氏族内部家族组织的名号,是次一级的结构。

D.随着人口规模的增大,氏族内部一些成员的血缘关系逐渐变淡,甚至相互失去了血缘关系,用以相互识别的“氏”便产生了。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先秦时期,姓所代表的氏族组织,其真实的始祖已无法明确追溯;与此不同,氏所代表的家族组织的始祖大多可确切知晓。

B.春秋时期的盂孙氏、叔孙氏、季孙氏,从氏的方面追溯,他们的始祖不同;从姓的方面追溯,他们又是同一始祖。

C.今人错误地称周文王为“姬昌”,武王为“姬发”,周公为“姬旦”,应该是误认为“姬”是他们的氏。

D.战国时代,由于社会血缘组织的结构形式发生变化,姓氏制度也发生巨大变化,其中首要的变化是姓与氏合流,融二为一。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归去来兮辞》(文略),完成4----7题。

4、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眄庭柯以怡.颜怡:使……愉快。

B.景.翳翳以将入景:景色。

C.乃瞻衡宇瞻.:看见。

D.审.容膝之易安审:明白,知道。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3分)

A.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B.乃.瞻衡宇乃.设九宾礼于廷

C.策扶老以.流憩云无心以.出岫

D.门虽设而.常关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6、下列表述与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3分)

A.作者认为,人寄身于天地之间,不过是短暂的一瞬,应该顺应自己的心意来决定行止,不要违背自己的心愿,整日生活在痛苦之中。

B.作者表明了自己的态度,是既不愿到处奔走以求荣华富贵,也不期望到皇帝的故乡游玩。

C.作者的人生态度是顺随死生变化,一切听其自然,乐天知命地享尽其余生。

D.最后一段文字虽不免消极,但确是发自内心的,包含着从庸俗险恶的官场脱身引退后的痛苦反省与体验。

7、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10分)

(1)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5分)

(2)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5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登东皋以舒啸;___________________。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2)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___________,不坠青云之志。(王勃《滕王阁序》)

(3)___________________ ,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4)引壶觞以自酌, _______________。(陶渊明《归去来兮

高二11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精品】云南大理宾川县第四高级中学高二11月月考语文试 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现代文阅读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青铜时代是人类文明的开始。中国青铜文化之源一直是学者们的研究热点。1973年, 陕西临潼姜寨遗址出土的一个距今6500年以上的黄铜片是我国目前已知最早的铜制品。而中国最早的青铜器是1977年在甘肃东乡出土的一把公元前3000年的铜刀,据激光光谱分析为锡青铜。在广泛分布于黄河流域的龙山文化遗址中,铜器发现较多,有红铜器、黄铜器及青铜器,还有与熔铜有关的遗物。这些似乎都可以表明,我国铜文化在开始就体现出以中原地带为中心的多元发展形式,一直延续至更后期。 1885年,英国伦敦大学的拉古别里提出了中国文明“西来说”。1921年,瑞典人安特生 根据他发现的仰韶文化彩陶,指出中国史前彩陶与中亚、东欧史前彩陶类似,于是“西 来说”获得了考古资料的支持。但不久之后,中国考古学者在山东龙山城子崖和河南安 阳殷墟发掘出了中国本土文化史前时代的遗物。这时若再说中国史前时代皆一片空白,人口和文化都是自西方输入的,便很难成立了。所以1930年以后,许多外国学者多采 用折衷的说法,即中国本土有人长期居住,但远在史前时代就受了西方文明的影响,而产生文化的进展,这其中当然也即包括我国古代文化重项:青铜文化。 “西来说”,多是外国学者提出,而其主要支持力量也来自于中国域外,他们对于中国文化的认识恐怕不会比中国本土的多数学者深厚,多数也未亲见国内有关文明起源的第一手考古材料,学说建立的基础也难免不扎实。他们起初抱有一个结论,但是新的考古材料的出现完全否定了他们的论断后,他们很快就作出了调整,大意不变,只是很识时务的避开了矛盾,这就显得有点可笑,他们的论断是否有较多的主观成分呢? 对“西来说”我们有两点学术上的质疑。 首先,既为西来,则肯定是由西向东由早渐晚。从自然地理环境来看,中国位于北半球,在世界上最大的大陆亚洲的东部。中国的东部及东南部面临世界上最大的海洋太平洋,西南部是世界屋脊青藏高原,西南边缘的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上最高大雄伟的山脉,西部有天山山脉及塔克拉玛干沙漠等。这一切使古代中国成为一个基本上与外界隔离的独立的自然地理区域。但再具体细究,基本上有三处方位可勉强称为早期文明交往的通道:北方草原、新疆地区及云滇地区。至于其他地区,我们结合当时的人类技术当可轻易否

高二语文十一月份月考试题

20XX年中学测试 中 学 试 题 试 卷 科目: 年级: 考点: 监考老师: 日期: 高二语文十一月份月考试题

(2021.11.12) 第Ⅰ卷(共42分) 一、(21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怒号.(háo)庇.护(bì)霰.弹(sǎn)衣袂.飘飘(mèi) B、场.院(cháng)棱.角(léng)锁钥.(yuè)纤.尘不染(xiān) C、悄.然(qiǎo)崔嵬.(wéi)跻.身(jī)磨牙吮.血(yǔn) D、扁.舟(piān)脂.肪(zhī)管弦.(xuán)惨绝人寰.(huán)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欢谑亲昵骁腾戌守山高路迥 B、蕴藉功勋翰海暮霭惨绝人寰 C、皎洁沧海箫条殓衾抚膺长叹 D、悲恸凫雁惘然歧路流连忘返 3、填入下列句子划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1)专家提示,工作不满一年就跳槽,弊大于利,因为一年之内能学到的东西很有限,现在用人单位不喜欢跳槽的毕业生,履历上的“跳蚤”经历会让就业之路更难。 (2)重新拿起课本笔记将是工作生涯的重要组曲,学习将是下一个碗饭的票据。 (3)根据《建议》的精神,国务院认真听取各方面的意见,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草案)》。 (4)人固然不希求逢到哀苦,然而为了人生的美,也不避哭泣。 A、轻率终身制定领略 B、草率终生制订领略 C、轻率终生制订领会 D、草率终身制定领会 4、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我家近旁新开了一间连锁店,货架上各种日用品济济一堂 ....,品类齐全,货美价廉。 B、11月4日开幕的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各国记者也对 此次会议趋之若鹜 ....,纷纷赶到北京采访、报道。 C、我,一介芸芸众生 ....,没有睿智的头脑,也没有令人艳羡的家庭背景,更不具备惊艳的美色,但我有一双巧手和一颗不服输的心。 D、“中国印?舞动的北京”中的运动人形刚柔相济 ....,形象友善,在蕴含中国文化的同时,充满了动感,体现了“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

(最新)高二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高二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说明:1.本卷分一、二两卷,满分16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本人的学校、班级、姓名、准考证号填在答题卷的密封线内。 3.将答案填写在答案卷相应的答题栏内,在试几个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共计30分) 一.(每小题3分,共计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驰骋.(chénɡ)踯.躅(zhí)歆.羡不已(xīn)怏怏.不乐(yàng) B.菲.薄(fěi)晌.午(xiǎng)踌.躇满志(chóu)管窥蠡.测(lí) C.椽.子(chuán)纤.云(qiān )桀.骜不屈(jié)何时可掇.(duō) D.编纂.(zuǎn)勾.当(gòu)长歌当.哭(dàng)偃.仰啸歌(yǎn) 2.下列各组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寥落脾气吹毛求疵心悦臣服 B.模糊孤僻直截了当殒身不恤 C.落漠矫正朔风凛洌肆意妄为 D.蹊跷涵概冥顽不灵万籁有声 3.下列各句中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A.听李老师说,我的好朋友张明今年考上了北京大学,还真是一个大快人心 ....的消息。 B.四星级学校验收已到了关键时刻,大家一定要全力以赴,认真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功败垂成 ....就在此一举了。 C.这本书描写农村普通人的生活,这个环境跟我的情况似乎有点相似,因此更能让我动之以情 ....。 D.台湾诗人郑愁予的诗中中国传统意识和西方现代派的表现技巧浑然一体 ....,《错误》被誉为“现代抒情诗的绝唱”。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一篇报道里,赵小东说,拥有同样的阳光、空气、水以及一切有益的东西,未必都能长成参天大树。 B.据欧洲媒体报道,美国已经拒绝了伊拉克提出的可以让美国中央情报局派员参与伊拉克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核查工作。 C.将于2010年在上海举办的世界博览会属于综合性博览会,每五年举办一次,每次会期6个月 D.我们坚信,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奔小康这个宏伟蓝图,经过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一定会实现。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5~7题。(每小题3分,共计9分) 科学家们发现了人们对自己的身体产生认识的脑部区域。科学家们认为,顶骨皮质区是负责对身体形态形成认识的脑区,如果该脑区的正常功能被扰乱,人们可能产生厌食症,同时会夸大或缩小对自己身体体积的认识。由伦敦大学学院的神经学家亨里克·埃里森领导的研究人员让志愿者产生错觉,使他们认为自己的腰围在缩小,在此过程中对这些志愿者的大脑进行了扫描。 17位志愿者的手腕上都戴上了一个振动装置,对肌腱进行刺激,使志愿者产生一种自己的腕关节在缩小的错觉。当志愿者将他们的手放到身体的任何部位时,这种想象中的腕部运动会使志愿者觉得自己身体在缩小或是长大。埃里森博士说:“这种现象被称为皮诺曹幻觉,因为当你捏住自己的鼻尖时,你会觉得鼻子长长了。这是对大脑进行欺骗,使之对人的身体图像产生错觉的方法。”他让志愿者闭上眼睛,然后将一只手放到腰部,志愿者马上觉得他们的腰比原来的尺寸缩小了四分之一多。与此同时,科学家们利用一种称为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的脑扫描技术来检测这些志愿者脑部血液流量的变化。 埃里森博士说:“我们在实验中发现,志愿者顶骨皮质区的一个特定部位非常活跃。”那些感觉身体部位缩小

2019-2020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 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参省.(xǐng) 跂.(qì)而望舟楫.(jí) 蛟.(jiǎo)龙 B.句读.(dòu)苌.弘(cháng)谄.媚(chǎn)跬.(kuǐ)步 C.槁暴.(gāopù) 经传.(zhuàn)中.(zhōng)规骐骥 ..(qí)(jì) D.驽.马(nǘ) 蓓蕾 ..(bèi lěi)宁谧.(mì)脉脉.(mài)流水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信笺旋律不绝如缕毁家抒难 B.文采脚本鸿篇巨制异曲同功 C.幅员寒暄关怀备至沧海一粟 D.袅娜覆盖开城布公呕心沥血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最新报告显示, 2011年12月31日,我市共增加十种来汉越冬的候鸟。 ②因为有政府的支持,庞大的中国市场和超前的软件设计作后盾,所以我敢向微软叫板。 ③《党政机关公务用选用车型目录管理细则》,根据细则,一般公务用车和执法执勤用车发 动机排气量不超过1.8升,价格不超过18万元。 A.截止全力出炉B.截至全力出台 C.截止鼎力出台D.截至鼎力出炉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对其成名作《透明的胡萝卜》即将编入高中语文选修教材读本起到了推. 波助澜 ...的关键作用。 B.“被电脑”的后果,在中学生的书写方面表现最为突出。你让学生写篇作文,他大笔一挥,龙飞凤 ...舞.,而卷面字迹却无法辨认。 C.据悉,“泉城美食节”将于本月底举行,消息一经披露,“美食家”们闻风而动,争先恐后地赶到 济南,意欲大快朵颐 ....。 D.改革开放之初,大家都一穷二白 ....,连一辆自行车都是奢侈品,但现在不同了,家用轿车满街跑,由此我们感受到社会所发生的巨大变化。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近年来,我国干旱天气发生频率居高不下,水资源危机正步步逼近我们,加强干旱地区的用水问题和全国性的节水行动已迫在眉睫。 B.中国在20世纪80年代实行了“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小城市,积极发展小城镇”,放宽了对城市发展和人口自由流动的限制。 C."蛟龙"号潜海成功,对于完善我国海洋科学研究和海洋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提升我国认识海洋、开发海洋的能力,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高二11月月考物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

2020-2021学年上学期高二11月月考试题 物理试卷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8单选题,9-12多选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在电场中,电场强度大的点,电势必定高 B. 电荷置于电势越高的点,某所具有的电势能也越大 C. 电场中电场强度大的地方,沿电场线方向电势降落快 D. 一带电粒子只受电场力作用在电场中运动时,电势能一定变化 2.一平行板电容器充电后与电源断开,负极板接地。两板间有一个正电荷固定在P点,如图所示,以E表示两板间的场强,U表示电容器两板间的电压,Φ表示正电荷在P点的电势,E P表示正电荷在P点的电势能,若保持负极板不动,将正极板向下移到图示的虚线位置,则( ) A. E变大 B. E P不变 C. Φ变大 D. U不变 3.如图所示,虚线a、b、c表示电场中的三个等势面,且相邻等势面之间的电势差相等.实线为一带正电荷粒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通过该区域时的运动轨迹,M,N是这条轨迹上的两点,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三个等势面中,a的电势最高 B.对于M,N两点,带电粒子通过M点时电势能较小 C.对于M,N两点,带电粒子通过N点时动能较大 D.带电粒子由M运动到N时,速度增大

4.如图的电路中,当滑动变阻器的滑动头向下滑动时,A、B两灯亮度的变化情况为( ) A. A灯和B灯都变亮 B. A灯和B灯都变暗 C. A灯变亮,B灯变暗 D. A灯变暗,B灯变亮 5.某电场的电场线分布如图所示,、、是以电场线上一点为圆心的同一圆周上的三点,连线与直线垂直。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点电势与点电势相等 B. 、间的电势差大于、间的电势差 C. 将一负电荷由点移到点,电荷的电势能减少 D. 正电荷在点所受电场力的方向与垂直且竖直向上 6.关于磁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磁感线可以用铁屑来显示,因而是真实存在的 B. 电流元IL在磁场中受力为F,则B一定等于F IL C. 磁场中磁感应强度大的地方,磁通量不一定很大 D. 磁体与通电导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电场与磁场共同产生的 7.如图所示,在第Ⅰ象限内有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一对正、负电子分别以相同速率沿与x轴成30°角的方向从原点射入磁场,则正、负电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之比为( )

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11月月考试题

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11月月考试题 时间:150分钟分值: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6)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 庄子说,“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那么逍遥是否就是超越小知小年,突破限制?庄子在《齐物论》篇中又说,“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太山为小;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似乎又要反对执着追求大知大年了,然则我们应如何了解庄子的意思? “逍遥”,自然是指对任何依待与条件的超越和破除。然而这理解只是初步的。从客观的现实世界看,任何事情都必然是已被置于因果网络之中。而所有现实存在又皆有其实际条件之依待,有果必有所依之因。要说有待,一切事物都是有待的,就算列子御风亦有待于风。那么,庄子所讲的破除依待是如何可能的?郭象《庄子注》认为,逍遥之义必须从圣人的修养境界上立言。逍遥所描述的是心灵观照宇宙万物的境界,而非对客观外在世界的经验描述。放在境界上讲,则“一逍遥一切逍遥”,宇宙万物从逍遥境界观照而言都自尔而独化,自生自在。这种观照的境界,乃一艺术境界,而非道德修养境界。这种境界即道家无己、无功、无名的“去碍”,从而达致庄子所言“鱼相忘于江湖,人相忘于道术”,一种含生抱朴、各适其性、天机自张的道家之境。所以,从无待逍遥而言,则大鹏小鸟皆同。郭象说:“则虽大鹏无以自贵于小鸟,小鸟无羡于天池,而荣愿有余矣。故小大虽殊,

逍遥一也。” 然而这里或会产生一个问题:反观《逍遥游》的本里,庄子似乎有意抬高大鹏列子彭祖大椿,而贬低斥鷃宋荣子朝菌蟪蛄,即庄子所说“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这岂不是与郭象“各适自性,逍遥一也”的说法矛盾吗? 郭象认为,这当中不仅没有矛盾,而且还透露了庄子的精义。因为在庄子那里,所谓大小、长短、夭寿、高下之差乃是由于对待比较而成,是我们成心的知见。正是由于出自比较,则小年固然不及大年,然而大年却永远可以有一“更大之年”去与它相比,则大年亦成小年了。可见若在对待关系之中,有待是必然的,永远无法逍遥。我们必须平齐是非,抛却时待,正如《齐物论》中说:“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太山为小;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天。”既然“莫寿于殇子”,则如何“小年不及大年”?可见《逍遥游》中的讲法不可执实。其实,逍遥若是一精神境界,则无论是彭祖还是蟪蛄皆可逍遥,端视其是否为物所累而已。我们要明白“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之说所透露的超越自身限制的意思,却不应执实于此。 郭象说:“夫圣人虽在庙堂之上,然其心无异于山林之中,世岂识之哉?徒见其戴黄屋,佩玉玺,便谓足以缨绂其心矣;见其历山川,同民事,便谓足以憔悴其神矣,岂知至者之不亏哉?”“圣人……终日挥形而神气无变,俯仰万机而淡然自若。”真正的圣人,“出世”而未尝不“入世”,“入世”又未尝不“出世”。所以郭象认为尧才是真正的逍遥,正因为他不似许由自限于深山之中,与俗情世界对立为二。相反,尧虽在庙堂之上,其心无异于山林之中,无为而治天下,不以桎梏为桎梏——连桎梏之为桎梏也被超越了,便做到

运城市盐湖二中高二年级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史记》)

运城市盐湖二中高二年级12月份月考语文试卷命题人:王涛12.16 试卷说明:本试卷三道大题,第一题客观题18分,第二题古文阅读52分,第三题作文30分,合计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6个小题,每题3分,共计18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蒯聩 ..(tì tǎnɡ) 牝.牡(pìn) 往往间.出(jiàn) ..(kuǎi kuì) 扶义俶傥 B.混.沌(hún) 稽.首(qǐ) 深堑.(qiàn) 敏给.克勤(jǐ) C.颔.首(hàn) 行相.(xiànɡ) 捆扎.(zhā) 东渐.于海(jiān) D.篡弑.(shì) 股肱 ..(xuān yuán) ..(ɡǔ ɡōnɡ) 伏羲.(xì) 轩辕 2.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3分)() A.岁则大孰 B.待诸侯置而定约束耳 C.九泽涤原 D.此两家常折券弃责 3.下列加点的字解释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①仁而爱人,喜施,意.豁如也意:性情 ②乃绐.为谒曰“贺钱万”绐:假装 ③卒.与刘季卒:终于 ④天下皆以舜之诛.诛:诛杀 ⑤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组:串起来 ⑥吾特.为其以雍齿故反我为魏特:只是 A.①③④⑤B.①③⑥C.①②④⑥ D.②③⑤⑥ 4.下列句子中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组是()

A.诸将过此者多 B.系颈以组 C.项羽王诸将之有功者 D.楚与诸侯之慕从者数万人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管叔及其群弟流言 ..于国曰 B.此人皆意有所郁结 ..,不得通其道也 C.旦常辅翼武王,用.事.居多 D.则文学 ..彬彬稍进,《诗》《书》往往间出矣 6.下列句中的“之”的意义和用法跟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子之.鲁,慎无以国骄人 A.项羽王诸将之.有功者 B.尔之.许我,我以其璧与圭归 C.无坠天之.降葆命 D.使太保召公先之.洛相土 二、阅读题(本题共2个阅读语段,共计) (一)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1~14题。(共24分) 周公卒后,秋未获,暴风雷,禾尽偃,大木尽拔。周国大恐。成王与大夫朝服以开金縢书,王乃得周公所自以为功.代武王之说。二公及王乃问史百执事,史百执事曰:“信有,昔周公命我勿敢言。”成王执书以泣,曰:“自今后其无缪卜乎!昔周公勤劳王家,惟予幼人弗及知。今天动威以彰周公之德,惟朕小子其迎,我国家礼亦宜之。”王出郊,天乃雨,反风,禾尽起。二公命国人,凡大木所偃,尽起而筑之。岁则大孰。于是成王乃命鲁得郊祭文王。鲁有天子礼乐者,以褒周公之德也。 周公卒,子伯禽固已前受封,是为鲁公。鲁公伯禽之初受封之鲁,三年而后报政周公。周公曰:“何迟也?”伯禽曰:“变其俗,革其礼,丧三年然后除之,故迟。”太公亦封于齐,五月而报政周公。周公曰:“何疾也?”曰:“吾简其君臣礼,从其俗为也。”及后闻伯禽报政迟,乃叹曰:“呜呼,鲁后世其北面事齐矣!夫政不简不易,民不有近;平易近民,民必归之。” 伯禽即位之后,有管、蔡等反也,淮夷、徐戎亦并兴反。于是伯禽率师伐之于肸,

河北省石家庄市2020学年高一语文9月月考试题(无答案)

河北省石家庄市2020学年高一语文9月月考试题(无答案) 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完成第1—3题。((9分,每小题3分) 绿色经济是一种新经济,它既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又是人类创造绿色财富的经济。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来看,绿色经济包括绿色生产、绿色流通、绿色分配、绿色消费。绿色经济以高科技为手段,一方面通过科技力量的巨大作用使高科技的绿色产品极大地占有市场,成为经济生活中的主导部分,使广大低收入者能够买得起绿色产品,实现社会公平;另一方面,它又要在自然资源承载能力的范围内,把技术进步限定在有利于人类、有利于人类与大自然相互关系的轨道上,使社会生产、流通、分配、消费过程不损害环境与人的健康,即按照人类生活或生存的方式来求得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 绿色经济不仅包含生态文明和循环经济的内容,同时还追求以最小的资源耗费得到最大的经济效益,在绿色、健康的基础上使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得到最大限度的可持续可利用和保护,实现利润的最大化。绿色经济以人为本,其主旨是服务于人的需要和发展,它兼顾了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当代人利益与子孙后代的利益,是一种更高层次的人类利己主义。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生态环境与资源的永久可利用性,而绿色经济始终强调经济发展的生态化,追求的不是简单重视自然资源的价值,而是从动态上强调对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永久可利用。 作为一种超越“唯生态主义”的经济,绿色经济不会单纯地用保护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眼光来看待经济的持续发展,更不会以栖牲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福利的改善来换取生态环境的保护,而是希望通过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来更好地实现人类自身的健康发展。 绿色经济与循环经济不同,二者虽然在节约资源、减少污染、循环利用等方面有着共同之处,但绿色经济是以科技手段来实现绿色生产、绿色流通、绿色分配等内容,在动态中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虽然循环经济也强调“以人为本”,但是,循环经济最主要是通过对资源和环境的关注和改善来实现的,它并不具有绿色分配的内容——保证最低收入的人能够购买和消费绿色产品,而绿色经济理论则在强调社会公平方面比循环经济的内容要丰富得多。1.下列对“绿色经济”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绿色经济发展的关键是如何利用高科技手段开发自然资源。 B.绿色经济围绕以最小资源耗费换取最大经济效益这一中心,使人与白然和谐。 C.绿色经济把技术进步规范在一定的轨道上,这与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并不矛盾。

七年级9月月考语文试题

七年级9月月考语文试题 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 1.下列划线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A. 黄晕(hūn)酝酿(niàng)发髻(jì)澄澈(chéng) B. 水藻(zǎo)贮蓄(zhù)啼叫(tí)栖息(qī) C. 朗润(rùn)莅临(wèi)吝啬(sè)高邈(miǎo ) D. 看护(kān)棱镜(léng)抖擞(sōu )竦峙(zhì) 2.选出词语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 A. 哄托陶治束手无策呼朋引伴 B. 燎亮窠巢花枝招展抖擞精神 C. 和谐荟萃名负其实咄咄逼人 D. 水藻朦胧繁花嫩叶迫不及待 3.下列划线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A. 为水上古城元宵灯会量身定做的融传统人文故事、地域特色于一体的花灯,体现出现代灯光技术与古典文化艺术的结合。 B. 今天,张萌和李露都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她们要在联欢会上表演节目。 C. 小雨淅淅沥沥下个不停。 D. 对于作文中的错别字,许多老师不以为然,觉得这些问题不必叫真,长大了自然会解决。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童年时代小伙伴们快乐的歌声、活泼的身影,至今还时时浮现在我的眼前。 B. 我国每年因吸烟引发疾病导致死亡的人数大约100万,控烟立法迫在眉睫。 C. 通过参加沈从文作品研读会,使我对富含浓郁地方气息的文学作品兴趣更大了。 D. 央视《中国诗词大会》的宗旨是能否通过具有普及型的诗词内容,打造一场全民参与的诗词文化盛宴。 5.对于本单元课文内容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春》的主体部分依次描绘了春草、春花、春雨、春风、迎春等图景,层次清晰地勾画出春天动人的景象。 B. 《济南的冬天》抓住了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真挚热爱之情。 C. 《雨的四季》运用有诗意的语言,写出春雨清新娇媚,夏雨热烈粗犷,秋雨端正沉静,冬雨自然平静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雨的赞美与喜爱之情。 D. 《天净沙·秋思》是一首小令,作者仅用了28字,就生动地表现出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孤寂愁苦的思乡之情。 6.下列各句的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 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儿雪。 B. 每一棵树仿佛都睁开特别明亮的眼睛。 C.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D.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二、基础知识综合(共1题;共20分) 7.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高二11月月考英语试题

高二11月月考英语试题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 第一节听下面5段对话,回答第1至5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1.What’s the time? A.About 4:30. B.About 5:00. C.About 5:30. 2.What are the two speakers probably doing? A.They are doing some shopping. B.They are watching a TV program. C.They are attending a concert. 3.When are they talking? A.In the morning. B.In the afternoon. C.In the evening. 4.What does the man want to drink? A.Tea. B.Coffee. C.Cold water. 5.How old is the man’s grandma? A.She’s 92. B.She’s 90. C.She’s 70. 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 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7题。 6.What’s the time limit of Doris’ passport? A.Three years. B.Four years. C.Five years. 7.What’s the purpose of Doris’ going to the UK? A.To have a holiday. B.To get further education. C.To do business. 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8—9题。 8.What will the man probably do? A.He will watch TV. B.He will fill in a form. C.He will wash his shirt. 9.Who will come to take the clothes and shoes? A.The woman speaker. B.The manager. C.The maid. 听第8段材料,回答第10—12题。 10.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e conversation? A.The speakers will attend a job interview. B.The speakers have just graduated.

试题精选_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高级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11月月考语文调研试题-精校完整版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高级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11月月考语文试题 一、语言基础知识(20分,选择题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都正确的一组是() A 龟(jūn)裂莞(wǎn)尔一笑栏楯(shǔn) 濒临(bīn) B 愠(yùn)色悄无声息(qiǎo)强(qiáng)颜泠.然(lěnɡ) C殷.(yīn)切埋.(mán)怨呱.(guā)呱而泣日薄.(bó)西山 D 蓬蒿(hāo) 长歌当(dàn)哭乳媪(yùn)凝眸(móu)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金榜题名震撼嗜好谂知 B 淡烟暮蔼文身谍血厮守 C 珊珊迟萌孽笑靥俯瞰 D 桀骜不训慰藉寥落气慨 3.填入下列句子中横线上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1)这就是我所寻求的,它对于人生过于美好,最终我还是得到了它。 (2)此项研究虽然通常为自然学者们所______,我却要冒昧地表示我对于它的高度价值的确信。 (3)场地里有许多古榕树,集中_______在石子河沿岸,是原场地最动人的风景线。 A.即使/因此忽视分散 B.虽然/因此忽略分散 C.即使/然而忽视分布 D.虽然/然而忽略分布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 刘和珍等青年在反动政府门前表现出的沉勇友爱、无所不为 ....的精神,令人敬佩。 B.无论是司马迁“苟活”,还是屈原“赴死”,后人谈到他们,都充满溢. 美之词 ...。 C.我很希望在这一问题上,在这一颗“基因原子弹”爆炸之前,通过我的努 力与建立国际性的合作,防患于未然 .....,杜绝灾难发生。 D.二次革命失败,很多同志殉义武昌。我是一个书呆子,既非军人,又非 政客,更无直接参加革命的资格,只好弄弄长笔,长歌当哭 ....。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生态环境改善取得了显著成绩的关键是与政府采取多种措施调动农民退耕还林的积极性分不开的。 B.大型肉食动物往往灵敏又胆怯,弱小的食草动物闲散而沉着,这是生存的必然要求。 C.为了封建统治者个人口腹之好,竟如此劳民伤财,但也足见当时荔枝贮藏与运输的不易。 D.我不赞成把人类基因组计划比喻成“曼哈顿原子计划”(前者在人文上意义远远超过了后者)的原因,就是出于这样的忧虑。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笃:沉重 B.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恨:怨恨 C.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告诉:报告 D.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辩:同“辨”,分别 7.几个同学在讨论“说不尽的阿Q”时,从不同的角度简短地说了他们对阿Q的认识:(2分) ①阿Q是个破产的农民。 ②阿Q生活在闭塞的旧中国农村。 ③“精神胜利利法”是阿Q的性格特征。

河南省武陟县第一中学西区2014-2015学年高一9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高一9月月考语文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在这次演讲比赛中,来自基层单位的选手个个表现出色,他们口若悬河,巧.舌如簧 ...,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B、陶渊明早年曾经几度出仕,后来因为不满当时黑暗腐败的政治而走上归隐之 路,过起了瓜田李下 ....的田园生活。 C、抗洪救灾形势严峻,各级领导都坚守岗位,没有擅离职守、久假不归 ....的现象。 D、五四时期,革命青年为了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而奔走呼号 ....,奋不顾身,表现出高尚的爱国情操和不屈的斗争精神。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客厅墙上挂着我们全家在桂林的合影,尽管照片有些褪色,但温馨和美的亲 情依然历历在目。 ..... B、为了完成在全国的市场布局,我们三年前就行动了,特别是在营销策略的制 定上可谓是处心积虑 ....。 C、沉迷网络使小明学习成绩急剧下降,幸亏父母及时发现并不断求全责备 ....,他才戒掉了网瘾。 D、他在晚会上出神入化 ....的近景魔术表演,不仅令无数观众惊叹不已,还引发了魔术道具的热销。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据悉,一种新型的袖珍电脑将亮相本届科博会,它采用语音输入、太阳能供电,具有高雅、时尚、方便、环保的功能和作用。 B、依据欧洲银行已完成的压力测试结果显示,各国接受测试的九十一家大小银行,只有七家未能符合规定的6%的一级资本比率。 C、老北京四合院处于皇城天子脚下,受到等级制度的严格约束,在形制、格局方面难免会有些千篇一律,显得呆板而缺乏创意。 D、大型情景音舞诗画剧《天安门》,一开场就采用“幻影成像”与舞台真人的互动,营造出远古“北京人”穿越时空向人们跑来。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今年6月以来,斯诺登踢爆的美国监听门事件一直在发酵。除滥用法权和先进技术外,这事件也反映出美国的自信已出现危机。 B、“中国达人秀”这类零门槛的选秀节目,让拥有才华和梦想的任何一个普通人,都可以展示天赋和潜能,也让我们懂得平凡人成就自我的关键在于是否相信梦想,相信奇迹。 C、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执政一周年之际悍然参拜靖国神社。更令人愤怒是,安倍在声明中言之凿凿地称,参拜是为了重温日本将绝不发动战争,是为了“持久的和平”。这是何等荒谬的诡辩! D、据新华社报道,北京时间8日凌晨4时,日本东京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奥委会全会上,一举击败西班牙的马德里和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获得2020年夏季奥运会的举办地。

(最新)第一学期9月语文月考试题及答案

第一学期9月语文月考试题 试卷类型A 出题人:审题人: 说明:本试题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考试时间为150分钟,卷面总分为150分,第I卷和第II卷钧答在答题卷上,考试完毕后,只交答题卷。 第I卷(选择题,共54分) 一、(30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鲰.(zōu)生祚.(zuò)薄老躄.(bì)盖音谬.(miào)也B.玉玦.(jué)险衅.(xìn)鬲.(gé)曩.(nǎng)者C.飨.(xiǎng)士卒终鲜.(xiǎn)兄弟击柝.(tuò)庐冢.(zhǒng)D.彘.(zì)肩陨.(yǔn)首焦令谌.(chén)咎.(liǔ)其欲出者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劳苦功高宠命优渥深思慎取披维 B.勋塞天地皇天厚土人为刀俎窈然 C.猥以微贱矜悯愚诚日溥西山愠色 D.秋毫无犯诏书切峻臧获婢妾盘桓 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组是 ( ) ①沛公军.霸上驻扎 ②为击破沛公军.军营 ③夙婴.疾病缠绕 ④犹蒙矜.育自尊、自夸 ⑤尚书固负若属 ..耶?你们 ⑥朱泚幸.致货币倘若 ⑦其文漫灭 ..模糊、磨灭 ⑧非常之观.观点 ⑨阙然 ..久不报(时间)隔了很久 ⑩奉卮.酒为寿酒器 A.①③④⑧⑨B.①③⑥⑨⑩ C.③⑤⑦⑧⑩D.②④⑤⑥⑧ 4.下列加点的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臣死且.不避不出,火且.尽 B.取判铺背上,以.大杖击二十未尝以.色待物 C.公见.人被暴害,因恬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D.不如因.善遇之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古今相同的一组是() A.今人有大功 ......... ..而击之茕茕独立,形影相吊 B.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 .. ..也而听细说

高二年级11月月考数学理试题

河北容城中学高二年级2014年11月份月考数学试题 命题人 段美英 审题人 段飞华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已知椭圆2 214 x y +=,则椭圆的焦距长为( ) (A). 1 (B). 2 (C). (D). 23 2. 一个年级有12个班,每个班有50名同学,随机编号为1-50,为了了解他们在课外的兴趣,要求每班第40号同学留下来进行问卷调查,这里运用的抽样方法是( ) (A ) 抽签法 (B)系统抽样法 (C)随机数表法 (D)分层抽样法 3.若命题“p ∨q ”为真,“﹁p ”为真,则( ) (A) p 真q 真 (B) p 假q 假 (C)p 真q 假 (D)p 假q 真 4.从区间()0,1内任取一个实数,则这个数小于5 6的概率是( ) (A )35 (B) 45 (C) 5 6 (D) 16 25 5.已知椭圆C 1、C 2的离心率分别为e 1、e 2,若椭圆C 1比C 2更圆,则e 1与e 2的大小 关系正确的是 ( ) (A )e 1<e 2 (B) e 1=e 2 (C) e 1>e 2 (D) e 1、e 2大小不确定 6.计算机中常用16进制,采用数字0~9和字母A ~F 共16个计数符号与10进制得对应关系如下表: 例如用16进制表示D+E =1B ,则A×B=( ) (A ) 6E (B) 7C (C)5F (D) B0 7.某产品分为甲、乙、丙三级,其中乙、丙两级均属次品,若生产中出现乙级品的概率为0.03,出现丙级品的概率为0.01,则对产品抽查一次抽得正品的概率是( ) (A)0.99 (B)0.98 (C)0.97 (D)0.96

高一语文月考试题含答案

高一语文月考试题含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40分) 1.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16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A.百舸(kě)寂寥(liáo)彷(páng)徨惆怅(chàng) B.方遒(qiú)颓圮(pǐ)瓦菲(fēi)青荇(xìng) C.浪遏(è)浮藻(zǎo)长篙(gāo)漫溯(shuò) D.虔(qián)诚忸怩(ní)深邃(suì)团箕(qí) (2)《大堰河——我的保姆》中的“大堰河……已死了。她死时,乳儿不在她的旁侧。”作者一再强调乳儿“不在她的旁侧”是为了 说明() A.大堰河死得很凄凉。 B.“我”回家后和大堰河家失出去联系。 C.大堰河临死时仍在牵挂她的乳儿。 D.“我”的遗憾自责的心情。 (3)下面一首《沁园春》上阙打乱了顺序,排列顺序正确的一组 是() ①蹭蹬归来,闭门独坐,赢得穷吟诗句清。 ②费十年灯火,读书读史,四方奔走,求利求名。 ③夫诗者,皆吾侬平日,愁叹之声。 ④一曲狂歌,有百余言,说尽一生。 A.②④①③ B.③①②④ C.④②①③ D.②③①④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君知其难也 B.诚能得樊将军之首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C.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D.夜缒而出,见秦伯因人之力而敝之 (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吾每念,常痛于骨髓 B.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C.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 D.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6)下列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掠夺、夺取 B.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刻毒 C.执千金之资币物钱币 D.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假如没有 (7)从句式角度看,下列句子与其它三项不同类的一项是() A.今日往而不返者,竖子也! B.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C.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 D.是寡人之过也 (8)下列加点字的词类活用现象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顷之未发,太子迟之 B.晋军函陵 C.秦伯说,与郑人盟 D.又前而为歌曰 2.补写下列诗文名句。(每格1分,共12分) (1)携来百侣曾游。。恰同学少年,,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2)鹰击长空,鱼翔浅底,。怅寥廓,,谁主沉浮?(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9月月考语文试题D卷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9月月考语文试题D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选择题 1 .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微公益,就是指从微不足道的公益事情着手,强调积少成多。 B.随着“好奇号”探测器的侦测,火星是个没有生命存在的不毛之地,这一原有观念正随着新的发现而慢慢改变。 C.20l6“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増品种、提品质、创品牌。 D.他在选择高考志愿的第一志愿学校时,既想报清华大学,又想报北京大学,总是见异思迁。 2 . 下列选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能否熟练规范地书写汉字,是《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汉字书写的基本要求。 B.中国女排以十一场全胜的战绩获得世界杯冠军,实现了“升国旗、奏国歌”的愿望。 C.在激烈的竞争中,我们所缺乏的是勇气不足和谋略不当。 D.随着央视主持人大赛连登热搜榜,引发了大众的持续热议。 3 . 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 A.《沁园春?雪》这首词大气磅礴,激昂豪迈,表达了作者诗人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之情及作为领袖的伟大抱负和坚定信心。 B.《乡愁》这首诗以时间和空间的变化来组织全诗,诗人为四个人生阶段分别找了一个最能表达乡愁的对应物。 C.《岳阳楼记》中叙事、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D.《湖心亭看雪》是张岱小品的传世之作,文章采用白描手法,极力渲染雪后西湖之景浓妆艳抹的特点,仿佛创造出一幅艳丽山水画。 4 . 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依次是()和()(只填序号)

高二11月月考英语试题

高二11月月考(英语) I、听力测试:(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 第一节 1. Who might Jane be? A. The woman's mother. B. The man's wife. C. The man's mother. 2. Where does the man want to go? A. The seaside. B. A bus stop. C. A post office 3. What does the woman mean? A. The man should quit (退出) Mr. Smith's lessons. B. The man can't graduate. C. The man has to take Mr. Smith's lessons. 4. What will the woman do? A. Lend the man something. B. Type something for the man. C. Take a chance to guess. 5. What do we know about the woman? A. She didn't listen to the man. B. She regretted having listened to the man. C. She will choose more courses this term. 第二节 听第6 段材料, 回答第6 、7 题。 6. Why can't the woman have the party on the twenty-ninth? A. She will attend a meeting. B. She will travel to another city. C. She will see her doctor. 7. How long will the party run? A. Four hours. B. Three hours. C. Two hours. 听第7 段材料, 回答第8 至10 题。 8. Why can't the woman use both her hands well? A. Her mother didn't allow her to use left hand. B. She was born right-handed. C. She wanted to be the same as other people. 9. What does the man think of being left-handed? A. It is sometimes inconvenient. B. It doesn't matter to him. C. It is better than being right-handed. 10. What do we know about the man? A. He often lends his car to others. B. He drives with his left hand. C. He is not Chinese 听第8 段材料, 回答第11 至13 题。 11. What does the woman want the man to do first? A. Dry some dishes(盘子)B . Wash some plates(盘子).C. Clean the stove(炉). 12. Where will the man look for another towel? A. On the shelf. B. In the drawer. C. In the cabinet. 13. What does the man suggest the woman do with the old towel? A. Clean her bike. B. Clean her car. C. Clean the garage. 听第9 段材料, 回答第14 至15 题。 14. What is the man doing here? A. Taking a business trip. B. Visiting his girlfriend. C. Having a holiday alone. 15. Where will he return the car? A. In San Francisco. B. Right here. C. In another office. II、单项填空:(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 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标号涂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