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B 转串行端口

USB 转串行端口
USB 转串行端口

使用手册

USB 转串行端口(DB9,DB25)转接器

1.产品内容

硬件:

?USB 转串行端口(DB9,DB25)转接器

?USB A-B cable

软件:

?驱动程序光盘片

?使用者手册

2.产品特色

?符合USB规格1.1版。

?支持 RS232 串行端口接口。

?传输速率超过 120k bps 。

?支持远程唤醒及电源管理功能。

3.系统需求

PC

?IBM兼容个人计算机486DX4-100MHz或更高阶计算机

?可用之USB连接埠

?光驱

?Windows? 98,Windows? ME或Windows? 2000 , Windows? XP

MAC

?麦金塔计算机I-MAC, G3, G4或I-Book

?可用之USB连接埠

?光驱

?Mac OS 8.6 或更高版本

4.驱动程序安装 (WIN98&ME)

依照下列步骤指示安装USB 转串行端口(DB9,DB25)转接器装置的驱动程序

4.1将计算机电源打开并且确定通用序列汇流埠 (USB port) 的功能已经开启并且可以正常动作。

4.2将USB 转串行端口转接器与计算机上的USB端口连接,Windows?的新增硬件精灵会自动侦测到新增的硬件,

并引导你依照指示安装硬件。

4.3将USB 转串行端口转接器的驱动程序光盘片放入光驱中,按”下一步” 继续安装步骤。选择“指定的位置” ..\CV-

810\WINDOWS98/Me , 然后按“下一步”。

4.4 Windows?的驱动程序档案搜寻装置会侦测到USB 转串行端口转接器(USB to Serial Cable)及适用的驱动程

序(serwpl.inf) ,然后按”下一步”, Windows?会安装所需要的驱动程序。

4.5按一下”下一步”以继续安装,Windows?将复制档案至硬盘上。

4.6当档案复制完毕后,即完成安装手续,按一下”完成”。

4.7查看”装置管理员”,检查是否有 USB to Serial Comm Port.之装置。

5.移除驱动程序

依照下列步骤指示将驱动程序自系统中移除:

5.1 将USB 转串行端口转接器从个人计算机上移除。

5.2 执行光盘片中的移除程序以解除安装

..\CV-810\WINDOWS98/me\Uninstall.EXE.

6.驱动程序安装 (WIN2000)

依照下列步骤指示在Windows? 2000上安装USB 转串行端口转接器的驱动程序。

6.1将计算机电源打开并且确定通用序列汇流埠 (USB port)的功能已经开启并且可以正常动作。

6.2将USB 转串行端口转接器与计算机上的USB端口连接,Windows?的寻找新增硬件精灵会自动侦测到新增的硬

件,并引导你依照指示安装硬件。

动程序档案-建议选项”,然后按”下一步”。选择指定的位置..\CV-810\Win2000 , 然后”按下一步”。

6.4 Windows?将会搜寻到驱动程序 (serwpl.inf) 然后按”下一步”。

6.5按下”完成”键完成安装。

6.6你可以从系统上之装置管理员检查驱动程序是否已经安装成功。( USB to Serial Comm Port)

7.移除驱动程序

依照下列步骤指示将驱动程序自系统中移除:

7.1 将USB 转串行端口转接器从个人计算机上移除。

7.2 执行光盘片中的移除程序以解除安装

..\CV-810\Win2000\Uninstall.EXE. 并将计算机重新开机。

8.驱动程序安装 (WinXP)

依照下列步骤指示在Windows? XP上安装USB 转串行端口转接器的驱动程序。

6.1将计算机电源打开并且确定通用序列汇流埠 (USB port)的功能已经开启并且可以正常动作。

6.2将USB 转串行端口转接器与计算机上的USB端口连接,Windows?的寻找新增硬件精灵会自动侦测到新增的硬

件,并引导你依照指示安装硬件。

6.3将USB 转串行端口转接器的驱动程序光盘片放入光驱中,按”下一步” 继续安装步骤。选择”搜寻适当的装置驱

动程序档案-建议选项”,然后按”下一步”。选择指定的位置..\CV-810\WinXP , 然后”按下一步”。

6.4 Windows?将会搜寻到驱动程序 (ser2pl.inf) 然后按”下一步”。

6.5按下”完成”键完成安装。

6.6你可以从系统上之装置管理员检查驱动程序是否已经安装成功。(USB to Serial Comm Port)

9.移除驱动程序

依照下列步骤指示将驱动程序自系统中移除:

7.3 将USB 转串行端口转接器从个人计算机上移除。

7.4 执行光盘片中的移除程序以解除安装

..\CV-810\WinXP\DrvRemover.EXE. 并将计算机重新开机。

10.驱动程序安装 (MAC)

依照下列步骤指示在MAC上安装USB 转串行端口转接器。

8.1将计算机电源打开并且确定通用序列汇流埠 (USB port) 的功能已经开启并且可以正常动作。

8.2将驱动程序光盘片放入光驱中。

8.3将USB 转串行端口转接器安装于计算机通用串行端口上,执行光盘片中的“..\CV-810\MAC\SETUP.SIT”,计算

机会自动执行并且在桌面上出现一个PL-2303的资料夹.

8.4 将PL-2303 复制到系统资料夹-延伸功能中.

8.5 在安装完成后请到频果系统设置-设备与卷宗检查你会看到一个新增加的USB 装置

11.移除驱动程序(MAC)

依照下列步骤指示将驱动程序自系统中移除:

10.1 将USB 转串行端口转接器从个人计算机上移除。

10.2 将系统资料夹-延伸功能中的PL-2303 移至垃圾桶后,重新开机

12.Setting Up the RS232 Serial Device

依照下列步骤指示将RS232的装置 (例如: 调制解调器)连接到你的计算机上:

11.1 将调制解调器的电关闭后将USB 转串行端口转接器的DB-9 端连接到调制解调器上,另一端以USB A to B

cable连接到计算机上后、打开调制解调器的电源。

11.2 请到开始-控制台-调制解调器选项中,打开调制解调器的选项并点选内容-连接埠,将连接埠设定值设定成

(COM 3)。Click Start, Settings, and Modems. Open

13. 疑难排除

如果你能够将驱动程序安装完成但是无法正常使用USB 转串行端口转接器连接其它装置,请到控制台-装置管理员中,你会看到COM (COM&LPT)连接端口的项目:

10.1 请到系统中检查 BIOS 的设定→I/O configure setting →Onboard serial port 1, 然后将功能设定成

enabled 并且调整设定值。然后回到windows 并且再次检查。

10.2 如果还是没有出现COM (COM&LPT)连接端口的项目,请到控制台-加入新的硬件,依照安装步骤指示选

择Ports(COM&LPT) 并完成安装动作。(在安装过程中请依据计算机指示放入WINDOWS 的光盘片)

教你用电脑禁用U盘软件、U盘禁用工具全面管理USB端口使用

电脑禁用U盘软件、U盘禁用工具之大势至USB监控软件——全面管理USB端口使用 作者:Isharesoftware 现在用户对USB的接口的利用已经非常普及,从当时的只针对U盘使用而慢慢演变成移动硬盘、USB充电、各种SD、TF卡的种种使用,当然随之而来的USB安全问题相信也困扰着用户、企业等,例如进入企业中各种保密资料的拷贝,粘贴、删除,普通用户的一些隐私问题(呵呵,比如XX照)。当外来人员进入企业中最怕的就是将其保密资料拷贝走或者直接删除,之前写过上网行为管理的监控使用例如聚生网管便可监控其用户,但是如果说某员工带着自己的移动硬盘在闲暇之余拷贝电影到办公室的电脑中观看这也影响到正常的上班秩序。 这时是不是可以想到对其电脑上的USB禁用这样就可以禁止其观看,我曾经就遇到一个问题其他公司的一个员工在我去WC的空档,在我电脑上拷贝了份资料,当然资料不是很重要也不是保密的,但是想想当时如果我安装了某种软件,对其进行限制无法将我电脑上的资料拷贝到他的U盘上,这样岂不是两全其美,那么今天将分享一款由大势至出品的对USB接口进行监控的软件,现在就看看它的庐山真面目吧。 软件界面非常简单易懂,但是功能相当强大,接下来我会举几个实用的例子给大家演示一下它的功能,当然还是那句话不是所有的功能我都能来一遍,更多的功能还需要使用者自己的去体验。 软件名称:大势至USB控制系统V2.0 软件语言:简体中文 软件类型:国产软件 运行环境:Win9X,Win2003,Win2000,WinXP,Win7 软件简介: 大势至USB控制系统(百度搜索“大势至USB控制系统”)是国内唯一可以完全禁用一切USB存储设备(U盘、移动硬盘、手机……),还可以实现对USB设备的精确控制(例如只允许从U盘向电脑拷贝文件,禁止电脑向U盘拷贝文件),同时还可以全面禁止修改操作系统关键设置(禁止修改注册表、组策略、开机启动项、计算机管理……);此外,还可以禁止电脑运行某些程序,以及禁止电脑打开某些网址等功能,是当前国内控制电脑信息安全、保护商业机密最强大的电脑安全管理软件。 软件预览:

关闭常见的网络端口方法

关闭常见的网络端口方法 一:135端口 135端口主要用于使用RPC(Remote Procedure Call,远程过程调用)协议并提供DCOM (分布式组件对象模型)服务。 端口说明:135端口主要用于使用RPC(Remote Procedure Call,远程过程调用)协议并提供DCOM(分布式组件对象模型)服务,通过RPC可以保证在一台计算机上运行的程序可以顺利地执行远程计算机上的代码;使用DCOM可以通过网络直接进行通信,能够跨包括HTTP协议在内的多种网络传输。 端口漏洞:相信去年很多Windows2000和Windows XP用户都中了“冲击波”病毒,该病毒就是利用RPC漏洞来攻击计算机的。RPC本身在处理通过TCP/IP的消息交换部分有一个漏洞,该漏洞是由于错误地处理格式不正确的消息造成的。该漏洞会影响到RPC与DCOM 之间的一个接口,该接口侦听的端口就是135。 操作建议:为了避免“冲击波”病毒的攻击,建议关闭该端口。 操作步骤如下: 一、单击“开始”——“运行”,输入“dcomcnfg”,单击“确定”,打开组件 服务。 二、在弹出的“组件服务”对话框中,选择“计算机”选项。

三、在“计算机”选项右边,右键单击“我的电脑”,选择“属性”。

四、在出现的“我的电脑属性”对话框“默认属性”选项卡中,去掉“在此计算 机上启用分布式COM”前的勾。 二139端口 139NetBIOS File and Print Sharing通过这个端口进入的连接试图获得NetBIOS/SMB服务。这个协议被用于Windows"文件和打印机共享"和SAMBA。在Internet 上共享自己的硬盘是可能是最常见的问题。 大量针对这一端口始于1999,后来逐渐变少。2000年又有回升。一些VBS(IE5 VisualBasic Scripting)开始将它们自己拷贝到这个端口,试图在这个端口繁殖。 这里有说到IPC$漏洞使用的是139,445端口 致命漏洞——IPC$ 其实IPC$漏洞不是一个真正意义的漏洞.通常说的IPC$漏洞其实就是指微软为了方便管理员而安置的后门-空会话。 空会话是在未提供用户名和密码的情况下与服务器建立的会话.利用空会话我们可以做很多事比如:查看远程主机共享.得到远程主机用户名原本这些功能是用来方便管理员的.不

TCP的客户 服务器 端口扫描程序设计

海南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安全扫描技术》 TCP的客户/服务器/端口扫描程序设计 学号: ______ 姓名: 年级: 2010级 __________ 专业:信息安全 ______ 指导老师:顾剑 ____

目录 1实验目的及要求 (1) 2实验的背景及意义 (1) 3实验流程 (1) 4实验内容与步骤 (3) 5实验代码 (5) 5.1 TCP服务器程序: (5) 5.2 TCP客户端: (8) 5.3 TCP端口扫描: (10) 6实验操作手册 (11) 7实验总结 (14)

第 1 页共17 页 1实验目的及要求 (1)、熟悉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06编程环境。 (2)、了解TCP客户/服务器/扫描端口的模型原理。 (3)、熟悉Socket编程原理,掌握简单的套接字编程。 2实验的背景及意义 (1)、TCP客户和服务器 TCP是面向连接的,所谓面向连接,就是当计算机双方通信时必需先建立连接,然后数据传送,最后拆除连接三个过程并且TCP在建立连接时又分三步走: 第一步是请求端(客户端)发送一个包含SYN即同步(Synchronize)标志的TCP报文,SYN同步报文会指明客户端使用的端口以及TCP连接的初始序号; 第二步,服务器在收到客户端的SYN报文后,将返回一个SYN+ACK的报文,表示客户端的请求被接受,同时TCP 序号被加一,ACK即确认(Acknowledgement)。 第三步,客户端也返回一个确认报文ACK给服务器端,同样TCP序列号被加一,到此一个TCP连接完成。然后才开始通信的第二步:数据处理。 这就是所说的TCP三次握手(Three-way Handshake)。简单的说就是:(C:客户端,S:服务端) C:SYN到S S:如成功--返回给C(SYN+ACK) C:如成功---返回给S(ACK)以上是正常的建立连接方式(2)、TCP端口扫描 “端口”在计算机网络领域中是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是专门为计算机通信而设计的,它不是硬件,不同于计算机中的“插槽”,可以说是个“软插槽”。如果有需要的话,一台计算机中可以有上万个端口。 端口是由TCP/IP协议定义的。其中规定,用IP地址和端口作为套接字,它代表TCP连接的一个连接端,一般称为Socket。具体来说,就是用[IP:端口]来定位一台主机中的进程。可以做这样的比喻,端口相当于两台计算机进程间的大门,可以随便定义,其目的只是为了让两台计算机能够找到对方的进程。计算机就像一座大楼,这个大楼有好多入口(端口),进到不同的入口中就可以找到不同的公司(进程)。如果要和远程主机A的程序通信,那么只要把数据发向[A:端口]就可以实现通信了。 可见,端口与进程是一一对应的,如果某个进程正在等待连接,称之为该进程正在监听,那么就会出现与它相对应的端口。由此可见,入侵者通过扫描端口,便可以判断出目标计算机有哪些通信进程正在等待连接,这也是端口扫描的主要目的。 3实验流程 (1)、TCP客户程序和服务器程序流程图 程序分两部分:客户程序和服务器程序。 工作过程是:服务器首先启动,它创建套接字之后等待客户的连接;客户启动后创建套接字,然后和服务器建立连接;建立连接后,客户接收键盘输入,然后将数据发送到服务器,服务器收到到数据后,将接收到的字符在屏幕上显示出来。或者服务器接收键盘输入,然后将数据发送到客户机,客户机收到数据后,将接收到的字符在屏幕上显示出来。

USB端口禁用

一.此种状况多半是在BIOS中屏蔽了USB端口,通过复位BIOS 默认设置即可解决。 又及,一般说来会想到这一点的老师通常也会为BIOS设置口令,可按如下方式清除: 进入DOS界面或WINDOWS的DOS窗口执行如下命令: debug o 70 10 o 71 11 q 请勿滥用 最佳答案 禁止使用闪存 出于某种特殊的原因,有些单位或公司不允许使用闪存。其实禁止使用闪存的方法较多,一般情况下可采用两种方法,一种是BIOS设置,另一种是修改注册表。 BIOS设置:进入BIOS设置,选择“Integrated Peripherals”选项,展开后将USB选项的属性设置为“Disabled”,即可禁用USB接口。需要说明的是,为了安全性,一定要给BIOS设置密码。不过,通过上面的修改完全禁止了USB接口,也就是说各种USB接口的设备均不能用了。

修改注册表:打开注册表编辑器,依次展开如下分支 [HKEY_LOCAL_MACHINESYSTEMCurrentCntrolSetServicesUSB STOR],在右侧的窗格中找到名为“Start”的DWORD值,双击,在弹出的编辑对话框中,将数值修改为十六进制数值“4”。点“确定”按钮并关闭注册表编辑器,重新启动计算机,设置即可生效。不过此法仅适用于Windows XP/2000/2003操作系统。 ---------------------------------------------------------------------- “第三者”休插足——利用Vista系统,禁用外来MP3设备 (2007年5月14日第19期) 编者按:在使用电脑时,我们往往担心他人MP3播放机的病毒,也不希望外来的MP3机越权进入自己的系统。为解决这个问题,往往通过在BIOS中设置禁用USB端口的方式来实现,可如此一来,会让自己的MP3播放机或其它USB设备也无从发挥自己的“功力”。究竟有何良方去解决这个问题呢?看看本期救护员的高招吧。 读者曾广武:寝室里就只有一台电脑,同学们经常从我这里拷贝流行歌曲,我非常担心别人把MP3闪存上的病毒文件感染到我的电脑中,也不希望别人“偷取”我的下载成果。请问,有什么方法能让系统禁用别人的MP3?另外,我使用的是Vista系统,希望能在Vista系统下解决问题。

路由器串行端口的配置

注意:1、使用用户自定义设备里的路由器 2、两个路由器之间的连线使用,连接的两端口为s0/0/0和s0/0/0 1、Router0端口的配置: Continue with configuration dialog? [yes/no]: no Router>en Router#conf t Router(config)#int f0/0 Router(config-if)#ip add 192.168.1.254 255.255.255.0 Router(config-if)#no shut Router(config-if)#exit

Router(config)#int s 0/0/0 Router(config-if)#ip add 192.168.0.1 255.255.255.0 Router(config-if)#no shut Router(config-if)#clock rate 64000 Router(config-if)#no shut Router(config-if)#end Router#show ip int b 2、Router1的端口配置: Continue with configuration dialog? [yes/no]: no Router>en Router#conf t Router(config)#int f0/0 Router(config-if)#ip add 192.168.2.254 255.255.255.0 Router(config-if)#no shut

Router(config-if)#exit Router(config)#int s 0/0/0 Router(config-if)#ip add 192.168.0.2 255.255.255.0 Router(config-if)#no shut Router(config-if)#end Router#show ip int b 3、Router0的静态路由配置: Router#conf t Router(config)#ip route 192.168.2.0 255.255.255.0 192.168.0.2 Router(config)#end Router#show ip route

常用命令

服务器开始加电,等待片刻会自动引导操作系统,操作系统初始化完毕后会出现登录界面,输入正确的用户名:root和密码:zclroot就可以进入X 图形桌面环境了。 1.启动应用,数据库和数据交换 1).在数据库(SDB)机器上启动数据交换,在#号切到db2inst1用户: su –db2inst1 dbstart (启动数据库) 2)启动websphere:点击屏幕左下角的终端程序(贝壳状图标),然后在#后面输入 /opt/IBM/WebSphere/AppServer/bin/startServer.sh server1 提示进程号则表示启动成功,大约需要五分钟,注意:最后面是数字1不是字母l,server1前面有个空格,注意大小写字母 注:相应的停止websphere的命令为: #/opt/IBM/WebSphere/AppServer/bin/stopServer.sh server1 注意:如果在启动websphere的时候提示: ADMUO116I:正在文件 /opt/IBM/WebSphere/AppServer/bin/startServer.log 中记录工具信息 ADMUO128I:正在启动具有default概要文件的工具 ADMU3100I:正在从服务器读取配置:server1 ADMU3028I:在端口8880上检测到冲突。可能的原因:a) 已经有一个服务器server1的实例在运行b) 一些其他程序在使用端口8880 ADMU3027E:可能已经有一个服务器的实例在运行:server1

ADMU0111E:由于错误 Com.ibm.websphere.management.exception.AdminExcetption: ADMU3027E: 可能已经有一个服务器的实例在运行:server1 ,程序推出。 ADMU1211I:要获取故障的全部跟踪,使用–trace选项。 此时表示应用W ebsphere已经启动了,不需要再进行启动。 注意:如果在停止websphere的时候提示: ADMUO116I:正在文件 /opt/IBM/WebSphere/AppServer/bin/startServer.log 中记录工具信息 ADMUO128I:正在启动具有default概要文件的工具 ADMU3100I:正在从服务器读取配置:server1 ADMUO509I:无法到达 server “server1”.服务器看上去已经停止。 ADMUO211I:在文件 /opt/IBM/WebSphere/AppServer/bin/stopServer.log 中可以看到错误的信息 表示此时:应用W ebsphere现在处在停止状态,需要启动。 3)在数据库(SDB)机器上启动数据交换,在#号切到db2inst1用户: su –db2inst1 >cd server >showsjjh (查看数据交换,如果有四行表示数据交换已经启动。) > stopsjjh (停止数据交换) >showsjjh (查看数据交换,到没有命令行显示为止) >loadsjjh (启动数据交换) >showsjjh (查看数据交换信息) 出现如上四条信息为正常启动了数据交换 2.重启及开关机命令 #reboot重新启动计算机 #shutdown -r now 重新启动计算机,停止服务后重新启动计算机 #shutdown -h now 关闭计算机,停止服务后再关闭系统 #halt 关闭计算机,强制关闭 一般用shutdown -r now,在重启系统是关闭相关服务,shutdown -h now也是如此。 3.备份 #su –db2inst1 >db2 force applications all (切断目前所有与数据库的连接,可以多执行几次) >db2 backup db sino to /db2log (备份目录) 若备份成功会返回提示,并生成一个时间戳,所谓时间戳就是一串记录当前“年月日时分秒”的数字,形如20070212152930,也包含在新生成的备份文件的文件名里。 压缩命令 tar -cvfz sino20070317(压缩后的文件名).tar.gz 被压缩的文件名

主机端口扫描程序设计

主机端口扫描程序设计 摘要 计算机信息网络的发展加速了信息化时代的进程,但是随着社会网络化程度的增加,对计算机网络的依赖也越来越大,网络安全问题也日益明显。端口扫描技术是发现安全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程序是在Windows系统中使用C语言用MFC完成的一个端口扫描程序。此程序主要完成了TCP connect()扫描和UDP扫描功能。TCP扫描支持多线程,能对单个指定的主机进行扫描或对指定网段内的主机进行逐个扫描。能扫描特定的部分端口号或对指定的端口段内的端口进行逐个扫描。此端口扫描程序能快速地进行TCP扫描,准确地检测出对TCP协议开放的端口。而对于UDP扫描只支持单线程,速度较慢。扫描结果以列表的形式直观地展现出来。 关键词:端口扫描、TCP扫描、UDP扫描、TCP多线程扫描

目录 1引言 (1) 1.1 课题的背景及意义 (1) 1.2 端口扫描现状 (1) 2系统设计 (1) 2.1 系统主要目标 (1) 2.2 开发环境及工具 (1) 2.3 功能模块与系统结构 (2) 3系统功能程序设计 (4) 3.1 获取本机IP (4) 3.2 分割字符串函数的实现 (4) 3.3 获取待扫描的IP地址 (5) 3.4 获取待扫描的端口号 (5) 3.4.1 指定端口号的初始化 (6) 3.4.2 指定端口号的保存 (7) 3.5 TCP CONNECT()扫描 (8) 3.5.1 基本原理 (8) 3.5.2 扫描多个主机多端口多线程的实现 (8) 3.5.3 扫描结果的显示 (9) 3.6 UDP扫描 (10) 3.6.1 基本原理 (10) 3.6.2 计算效验和 (11) 3.6.3 发送UDP数据包 (11) 3.6.4 接收ICMP数据包 (12) 4测试报告 (12) 4.1 TCP扫描检测 (12) 4.1.1扫描本机 (12) 4.1.2扫描网络中其他主机 (13) 4.1.3 扫描IP段 (13) 4.2 UDP扫描检测 (14) 4.2.1 扫描本机 (14) 4.1.2扫描网络中其他主机 (15) 4.3 TCP、UDP一起扫描 (16) 结论 (17) 参考文献 (17)

串行接口简介

串行接口简介 串行接口(Serial port)简称串口,是计算机在与外围设备或者其他计算机连接进行数据传送时的一种常用接口方式。 串口通信的特点在于数据和控制信息室一位接一位地传送出去的,若出错则重新发送该位数据,由于每次只发送一位数据,其传输速度较慢,但因为干扰少,所以更适用于长距离传送。 串口已成为大多数计算机的标准配置之一,在许多普通计算机的接口中都能找到。用户只需增加一根连接线即可进行串口通信,不需要增添其他额外设备,所以在工业控制盒通信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一个串口只能与一个设备进行连接和通信,对于某些应用需求这是一个限制。 协议: 串口有多种通信标准和接口形式,如RS-232、RS-422、RS485等,各种形式接口的管脚数量和定义也不尽相同。其中最常用的修订版本是RS-232C。RS-232C标准(协议)的全称是EIA-RS-232C标准,定义是“数据终端设备(DTE)和数据通讯设备(DCE)之间串行二进制数据交换接口技术标准”。RS-232C是一个已制定很久的标准(RS表示推荐标准;232表示标识符;C表示修改次数),它描述了计算机及相关设备间较低速率的串行数据通信的物理接口及协议。 硬件: EIA RS-232C标准串口常用于连接计算机、打印机和调制解调器等设备。在许多PC机的主板接口上都能找到他们的身影,这是一种D形接口,分别为25针和9针两种形式,如下图所示。 9针串口的9条连接线中包括2条数据线(TD和RD)、5条握手线(RTS、CTS、DSR、CD)、1条信号地线(SG)和1条振铃指示线(RI),这些引线足以包含大多数RS-232接口中使用的核心引线。25针串口是标准的RS-232接口,其引线除了包括RS-232的核心引线集外,还可覆盖标准中规定的所有信号。

端口扫描程序设计

网络安全程序设计结课论文端口扫描程序设计

目录 第一章序言 (3) 第二章系统设计 (5) 2.1 运行环境及语言 (5) 2.2系统功能 (6) 2.3程序运行流程图 (6) 2.4 程序设计过程 (6) 2.41创建工程 (6) 2.42 主机端口扫描程序设计流程 (8) 2.43主要代码 (9) 2.5运行结果测试 (15) 第三章总结及心得 (16) 3.1 总结 (16) 3.2 心得体会 (16) 第四章参考文献 (16)

第一章序言 1.1 背景 Internet快速的发展,为我们带来了方便同时也带给了我们信息安全担忧。在计算机信息安全管理中可以通过端口扫描收集系统的信息来自动监测远程或本地主机安全性弱点的程序,可以发现远程服务器的各种tcp端口的分配及提供的服务与他们的软件版本。从而让管理员间接的或直观的了解到远程主机所存在的安全问题。从而端口扫描技术得到人们的重视。 1.2目的 该文章对端口扫描技术的原理和应用进行了阐述,并设计了一个简单的基于windows平台上的端口扫描系统。此程序主要完成了TCP connect()扫描和UDP扫描功能。TCP扫描支持多线程,能对单个指定的主机进行扫描或对指定网段的主机进行逐个扫描。能扫描特定的部分端口号或对指定的端口段的端口进行逐个扫描。此端口扫描程序能快速地进行TCP扫描,准确地检测出对TCP协议开放的端口。而对于UDP扫描只支持单线程,速度较慢。扫描结果以列表的形式直观地展现出来。 1.3端口扫描概述 网络安全探测在网络安全中起着主动防御的作用,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网络安全探测的所有功能都是建立在端口扫描的基础

串行端口程序设计

串行端口程序设计 一、实验目的 了解在linux环境下串行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 掌握终端的主要属性及设置方法,熟悉终端I /O函数的使用。 学习使用多线程来完成串口的收发处理。 二、实验内容 读懂程序源代码,学习终端I /O函数的使用方法,学习将多线程编程应用到串口的接收和发送程序设计中。 三、预备知识 有C语言基础。 掌握在Linux下常用编辑器的使用。 掌握Makefile 的编写和使用。 掌握Linux下的程序编译与交叉编译过程 四、实验设备及工具 硬件:UP-CUP S2410 经典平台、PC机Pentium 500以上, 硬盘10G以上。 软件:PC机操作系统REDHAT LINUX 9.0+MINICOM+ARM-LINUX开发环境 五、实验原理 异步串行I /O方式是将传输数据的每个字符一位接一位(例如先低位、后高位)地传送。数据的各不同位可以分时使用同一传输通道,因此串行I/O可以减少信号连线,最少用一对线即可进行。接收方对于同一根线上一连串的数字信号,首先要分割成位,再按位组成字符。

为了恢复发送的信息,双方必须协调工作。在微型计算机中大量使用异步串行I/O方式,双方使用各自的时钟信号,而且允许时钟频率有一定误差,因此实现较容易。但是由于每个字符都要独立确定起始和结束(即每个字符都要重新同步),字符和字符间还可能有长度不定的空闲时间,因此效率较低。 图2.3.1串行通信字符格式 图2.3.1给出异步串行通信中一个字符的传送格式。开始前,线路处于空闲状态,送出连续“1”。传送开始时首先发一个“0”作为起始位,然后出现在通信线上的是字符的二进制编码数据。每个字符的数据位长可以约定为5位、6位、7位或8位,一般采用ASCII编码。后面是奇偶校验位,根据约定,用奇偶校验位将所传字符中为“1”的位数凑成奇数个或偶数个。也可以约定不要奇偶校验,这样就取消奇偶校验位。最后是表示停止位的“1”信号,这个停止位可以约定持续1位、1.5位或2位的时间宽度。至此一个字符传送完毕,线路又进入空闲,持续为“1”。经过一段随机的时间后,下一个字符开始传送才又发出起始位。每一个数据位的宽度等于传送波特率的倒数。微机异步串行通信中,常用的波特率为50,95,110,150,300,600,1200,2400,4800,9600等。 接收方按约定的格式接收数据,并进行检查,可以查出以下三种错误: ●奇偶错:在约定奇偶检查的情况下,接收到的字符奇偶状态和约定不符。 ●帧格式错:一个字符从起始位到停止位的总位数不对。 ●溢出错:若先接收的字符尚未被微机读取,后面的字符又传送过来,则产生溢出错。 每一种错误都会给出相应的出错信息,提示用户处理。一般串口调试都使用空的MODEM 连接电缆,其连接方式如下:

H3C交换机常用命令及注释

H3C交换机常用命令及注释 1、system-view 进入系统视图模式 2、sysname 为设备命名 3、display current-configuration 当前配置情况 4、language-mode Chinese|English 中英文切换 5、interface Ethernet 1/0/1 进入以太网端口视图 6、port link-type Access|Trunk|Hybrid 设置端口访问模式 7、undo shutdown 打开以太网端口 8、shutdown 关闭以太网端口 9、quit 退出当前视图模式 10、vlan 10 创建VLAN 10并进入VLAN 10的视图模式 11、port access vlan 10 在端口模式下将当前端口加入到vlan 10中 12、port E1/0/2 to E1/0/5 在VLAN模式下将指定端口加入到当前vlan中 13、port trunk permit vlan all 允许所有的vlan 通过 H3C路由器 1、system-view 进入系统视图模式 2、sysname R1 为设备命名为R1 3、display ip routing-table 显示当前路由表 4、language-mode Chinese|English 中英文切换 5、interface Ethernet 0/0 进入以太网端口视图 6、ip address 192.168.1.1 255.255.255.0 配置IP地址和子网掩码 7、undo shutdown 打开以太网端口 8、shutdown 关闭以太网端口 9、quit 退出当前视图模式 10、ip route-static 192.168.2.0 255.255.255.0 192.168.12.2 description To.R2 配置静态路由11、ip route-static 0.0.0.0 0.0.0.0 192.168.12.2 description To.R2 配置默认的路由 H3C S3100 Switch H3C S3600 Switch H3C MSR 20-20 Router ################ 1、调整超级终端的显示字号; 2、捕获超级终端操作命令行,以备日后查对; 3、language-mode Chinese|English 中英文切换; 4、复制命令到超级终端命令行,粘贴到主机; 5、交换机清除配置:reset save ;reboot ; 6、路由器、交换机配置时不能掉电,连通测试前一定要 检查网络的连通性,不要犯最低级的错误。 7、192.168.1.1/24 等同192.168.1.1 255.255.255.0;在配置交换机和路由器时,192.168.1.1 255.255.255.0 可以写成: 192.168.1.1 24 8、设备命名规则:地名-设备名-系列号例:PingGu-R-S3600 ################ H3C华为交换机端口绑定基本配置 1,端口+MAC a)AM命令 使用特殊的AM User-bind命令,来完成MAC 地址与端口之间的绑定。例如: [SwitchA]am user-bind mac-address 00e0-fc22-f8d3 interface Ethernet 0/1 配置说明:由于使用了端口参数,则会以端口为参照物,即此时端口E0/1只允许PC1上网,而使用其他未绑定的MAC地址的PC机则无法上网。但 是PC1使用该MAC地址可以在其他端口上网。 b)mac-address命令 使用mac-address static命令,来完成MAC地址与端口之间的绑定。例如: [SwitchA]mac-address static 00e0-fc22-f8d3 interface Ethernet 0/1 vlan 1 [SwitchA]mac-address max-mac-count 0 配置说明:由于使用了端口学习功能,故静态绑定mac后,需再设置该端口mac学习数为0,使其他PC接入此端口后其mac地址无法被学习。 2,IP+MAC a)AM命令 使用特殊的AM User-bind命令,来完成IP地址与MAC地址之间的绑定。例如:[SwitchA]am user-bind ip-address 10.1.1.2 mac-address 00e0-fc22-f8d3 配置说明:以上配置完成对PC机的IP地址和MAC地址的全局绑定,即与绑定的IP地址或者

端口扫描报告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学院网络工程试验报告 端口扫描报告 09109146 王子龙

1.端口及端口扫描技术简介 (2) 2.对现有端口扫描工具程序的理解 (2) 主界面 (3) 3.核心代码 (6) 4.个人总结 (13) 1.端口及端口扫描技术简介 根据提供服务类型的不同,端口分为两种,一种是TCP端口,一种是UDP端口。计算机之间相互通信的时候,分为两种方式:一种是发送信息以后,可以确认信息是否到达,也就是有应答的方式,这种方式大多采用TCP协议;一种是发送以后就不管了,不去确认信息是否到达,这种方式大多采用UDP协议。对应这两种协议的服务提供的端口,也就分为TCP 端口和UDP端口。 一台拥有IP地址的主机可以提供许多服务,比如Web服务、FTP服务、SMTP服务等,这些服务完全可以通过1个IP地址来实现。主机不只是靠IP地址来区分网络服务,因为IP 地址与网络服务的关系是一对多的关系。实际上是通过“IP地址+端口号”来区分不同的服务的。 一个端口就是一个潜在的通信通道,也就是一个入侵通道。对目标计算机进行端口扫描,能得到许多有用的信息。进行扫描的方法很多,可以是手工进行扫描,也可以用端口扫描软件进行。 在手工进行扫描时,需要熟悉各种命令。对命令执行后的输出进行分析。用扫描软件进行扫描时,许多扫描器软件都有分析数据的功能。 通过端口扫描,可以得到许多有用的信息,从而发现系统的安全漏洞。 2. 对现有端口扫描工具程序的理解 该程序是有C++编写的。C++是一种使用非常广泛的计算机编程语言。C++是一种静态数据类型检查的、支持多重编程范式的通用程序设计语言。它支持过程化程序设计、数据抽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制作图标等等泛型程序设计等多种程序设计风格。 该程序能够扫描主机IP的某一个端口,或者是扫描该主机IP某一范围内的端口。并且提供多次扫描功能。如果要扫描的端口很多,在扫描过程中可以暂停扫描。扫描结果在界面的下方显示。主要显示内容有IP地址、端口号、端口状态、连接次数及备注。

怎样使USB接口锁住或不可用

怎样使USB接口锁住或不可用 https://www.360docs.net/doc/d56729520.html,/270731/viewspace-69641.html 方法一:修改BIOS设置 这种方法虽然比较“原始”、简单,但却很有效。因为是在Windows启动前就从硬件层面关闭了电脑的USB功能,所以比较适合长期不使用USB设备(包括USB键盘及鼠标)的用户。 具体操作如下:在电脑开机或重新启动出现主板开机画面的时候,迅速按键盘上的“Delete”键(或根据画面上的提示按相应的键盘按键)进入BIOS设置界面,选择“Integrated Perip herals”选项,展开后将“USB 1.1 Controller”和“USB 2.0 Contr01ler”选项的属性设置为“Disabled”,即可禁用电脑的所有USB接口。最好再顺便设置一个BIOS密码,这样其他人就无法随意进入BIOS更改设置了。 方法二:修改系统文件/注册表 与第一种方法所不同的是,这种方法仅能禁用USB储存设备,如移动硬盘或优盘,对于其他USB设备,如USB鼠标、USB键盘就不起作用了。但我们的主要目的是禁止他人在电脑上使用优盘或移动硬盘等可移动存储设备。 该方法分两种情况:如果电脑尚未使用过USB设备(比如刚重装好系统),可以通过向用户或组分配对Usbstor.pnf和Usbstor.inf两个文件的“拒绝”权限来实现对USB设备的禁用。对于已经使用过USB设备的电脑,要禁用电脑的USB功能,就得通过注册表来实现。如果你对电脑并不熟悉,修改前请先备份注册表。 【未使用过USB设备的电脑】 1、启动资源管理器,依次打开Windows文件夹下面的子目录Inf。 2、在Inf文件夹里,找到“Usbstor.pnf”文件,右键单击该文件,然后选择“属性”。 3、再“属性”对话框里单击“安全”选项卡。 4、在“组或用户名称”列表中,单击要为其设置“拒绝”权限的用户或组。 5、在“UserName or Group?鄄Name 的权限”列表中,单击以选中“完全控制”旁边的“拒绝”复选框,然后单击“确定”。 注意:此外,还需将系统账户添加到“拒绝”列表中。 6、右键单击“Usbstor.inf”文件,然后单击“属性”。 7、单击“安全”选项卡。 8、在“组或用户名称”列表中,单击要为其设置“拒绝”权限的用户或组。 9、在“UserName or Group?鄄Name 的权限”列表中,单击以选中“完全控制”旁边的“拒绝”复选框,然后单击“确定”。 【使用过USB设备的电脑】 1、单击“开始”,然后单击“运行”。 2、在“打开”框中,键入“regedit”,然后单击“确定”。 3、找到并单击下面的注册表项: HKEY_LOCAL_MACHINE\SYSTEM\CurrentControlSet\Services\UsbStor 4、在右边窗格中,双击“Start”。 5、在“数值数据”框中,将原始数值“3”改成“4”。(如果想恢复对USB设备的支持,只需将该值改回“3”即可。) 6、退出注册表编辑器。

常用端口号与对应的服务以及端口关闭

常用端口号与对应的服务以及端口关闭 端口简介:本文介绍端口的概念,分类,以及如何关闭/开启一个端口 21端口:21端口主要用于FTP(File Transfer Protocol,文件传输协议)服务。 23端口:23端口主要用于Telnet(远程登录)服务,是Internet上普遍采用的登录和仿真程序。 25端口:25端口为SMTP(Simple Mail Transfer Protocol,简单邮件传输协议)服务器所开放,主要用于发送邮件,如今绝大多数邮件服务器都使用该协议。 53端口:53端口为DNS(Domain Name Server,域名服务器)服务器所开放,主要用于域名解析,DNS 服务在NT系统中使用的最为广泛。 67、68端口:67、68端口分别是为Bootp服务的Bootstrap Protocol Server(引导程序协议服务端)和Bootstrap Protocol Client(引导程序协议客户端)开放的端口。 69端口:TFTP是Cisco公司开发的一个简单文件传输协议,类似于FTP。 79端口:79端口是为Finger服务开放的,主要用于查询远程主机在线用户、操作系统类型以及是否缓冲区溢出等用户的详细信息。 80端口:80端口是为HTTP(HyperText Transport Protocol,超文本传输协议)开放的,这是上网冲浪使用最多的协议,主要用于在WWW(World Wide Web,万维网)服务上传输信息的协议。 99端口:99端口是用于一个名为“Metagram Relay”(亚对策延时)的服务,该服务比较少见,一般是用不到的。 109、110端口:109端口是为POP2(Post Office Protocol Version 2,邮局协议2)服务开放的,110端口是为POP3(邮件协议3)服务开放的,POP2、POP3都是主要用于接收邮件的。 111端口:111端口是SUN公司的RPC(Remote Procedure Call,远程过程调用)服务所开放的端口,主要用于分布式系统中不同计算机的内部进程通信,RPC在多种网络服务中都是很重要的组件。 113端口:113端口主要用于Windows的“Authentication Service”(验证服务)。 119端口:119端口是为“Network News Transfer Protocol”(网络新闻组传输协议,简称NNTP)开放的。 135端口:135端口主要用于使用RPC(Remote Procedure Call,远程过程调用)协议并提供DCOM(分布式组件对象模型)服务。

基于多线程的端口扫描程序课程设计报告

滁州学院 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名称: 设计题目:基于多线程的端口扫描程序 院部: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网络工程 组别:第六组 起止日期: 2012 年12月31日~2013 年1月6日指导教师: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二○一二年制

课程设计任务书 目录 1 需求分析. 0 1..1 网络安全 0 1.2 课程背景 0 1.3 扫描器 0 1.4 多线程扫描器介绍 (1) 错误! 未定义书签。

错误! 未定义书签。 错误! 未定义书签。 错误! 未定义书签。 1.5 端口扫描 (2) 2 概要设计. (3) 2.1 整体框架设计 (3) 2.2 流程图描述 (3) 3 详细设计. (3) 3.1 端口扫描线程启动 (3) 3.2 GUI 图形界面 (5) 3.3 按钮监听及异常处理 (6) 4 调试与操作说明. (8) 4.1 运行界面 (8) 4.2 扫描结果 (8) 4.3 错误提示 (8) 5 课程设计总结与体会. (8) 6 参考文献. (9) 7 致谢. (9) 8 附录. 0 1 需求分析 1..1 网络安全二十一世纪是信息化、网络化的世纪,信息是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信息安全保障能力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经济竞争实力和生存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各国在奋力攀登的制高点。网络安全是指网络系统的硬件、软件及其系统中的数据受到保护,不因偶然的或者恶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坏、更改、泄露,系统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行。网络安全包括技术领域和非技术领域两大部分: 非技术领域包括一些制度、政策、管理、安全意识、实体安全

等方面的内容; 技术领域包括隐患扫描、防火墙、入侵检测、访问控制、虚拟专用网、CA 认证、操作系统等方面的内容。这些技术的目标是保证信息的可控性、可用性、保密性、完整性、和不可抵赖性。端口扫描属于安全探测技术范畴,对应于网络攻击技术中的网络信息收集技术。 1.2 课程背景 随着Internet 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已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巨大推动力。端口扫描技术是网络安全扫描技术一个重要的网络安全技术。与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互相配合,能够有效提高网络的安全性。安全扫描是安全技术领域中重要的一类。通过扫描能自动检测远端或本地主机系统信息,包括主机的基本信息(如计算机名、域名、组名、操作系统 型等)、服务信息、用户信息以及漏洞信息,它的重要性在于能够对网络进行安全评估,及时发现安全隐患,防患于未然。 网络的安全状况取决于网络中最薄弱的环节,任何疏忽都有可能引入不安全的因素,最有效的方法是定期对网络系统进行安全分析,及时发现并修正存在的脆弱,保证系统安全。 国外安全扫描技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 世纪90 年代,当时因特网刚刚起步,但是在过去的十年内,扫描技术飞速发展,迄今为止,其扫描技术已经非常完善,但是在全面性,隐蔽性和智能性上还有待提高。安全扫描从最初专门为UNIX 系统而编写的一些只有简单功能的小程序发展到现在,已经出现了可以运行多个操作系统平台上的,具有复杂功能的系统程序。 国内的扫描技术是在国外的扫描器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中有一些专门从事安全技术的公司。这些公司的扫描器以硬件为主,其特点是执行速度快,不像软件一样受到安装主机系统的限制。 然而对于更多的基于主机的端口扫描而言,简单,实用,可靠才是它们的长处。 1.3 扫描器扫描器是一种自动检测远程或本地主机安全性弱点的程序,通过使用扫描器你可以不留痕迹的发现远程服务器的各种TCP端口的分配。这就能让我们间接的或直观的了解到远程主机所存在的安全问题。为了保证网络中计算机的安全性,必须采取主动策略, 快速、及时、准确、安全的检测出网络中计算机及防火墙开放的和未开放的端口。计算机端口扫描技术就是这种主动防御策略实现的重要技术手段。 扫描器采用模拟攻击的形式对目标可能存在的已知安全漏洞进行逐项检查。目标可以是工作站、服务器、交换机、数据库应用等各种对象。然后根据扫描结果向系统管理员提供周 密可靠的安全性分析报告,为提高网络安全整体水平产生重要依据。在网络安全体系的建设中,安全扫描工具花费低、效果好、见效快、与网络的运行相对对立、安装运行简单,可以大规模减少安全管理员的手工劳动,有利于保持全网安全政策的统一和稳定。 1.4 多线程扫描器介绍 在java 中,组件放置在窗体上的方式是完全基于代码的。组件放置在窗体上的方式通常不是通过绝对坐标控制,而是由“布局管理器”根据组件加入的顺序决定其位置。每个容器都有一个属于的自己布局管理器。使用不同的布局管理器,组件大小,位置和形状将大不相同。表格型布局管理器将容器划分成为一个多行多列的表格,表格的大小全部相同,是由其中最大的组件所决定。通过add 方法可以将组件一一放在每个表格

嵌入式串行端口程序设计实验

2.3 串行端口程序设计 一、实验目的 ?了解在l inux 环境下串行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 ?掌握终端的主要属性及设置方法,熟悉终端I /O 函数的使用。 ?学习使用多线程来完成串口的收发处理。 二、实验内容 读懂程序源代码,学习终端I/O 函数的使用方法,学习将多线程编程应用到串口的接收和发送程序设计中。 三、预备知识 ?有C语言基础。 ?掌握在L inux 下常用编辑器的使用。 ?掌握M akefile 的编写和使用。 ?掌握L inux 下的程序编译与交叉编译过程 四、实验设备及工具 硬件:UP-TECH S2410/P270 DVP 嵌入式实验平台、PC 机P entium 500 以上, 硬盘10G 以上。软件:PC 机操作系统R EDHAT LINUX 9.0+MINICOM+ARM-LINUX 开发环境

五、实验原理 异步串行I/O 方式是将传输数据的每个字符一位接一位(例如先低位、后高位)地传送。数据的各不同位可以分时使用同一传输通道,因此串行I/O 可以减少信号连线,最少用一对线即可进行。接收方对于同一根线上一连串的数字信号,首先要分割成位,再按位组成字符。为了恢复发送的信息,双方必须协调工作。在微型计算机中大量使用异步串行I/O 方式,双方使用各自的时钟信号,而且允许时钟频率有一定误差,因此实现较容易。但是由于每个字符都要独立确定起始和结束(即每个字符都要重新同步),字符和字符间还可能有长度不定的空闲时间,因此效率较低。 图2.3.1 串行通信字符格式 图2.3.1 给出异步串行通信中一个字符的传送格式。开始前,线路处于空闲状态,送出连续“1”。传送开始时首先发一个“0”作为起始位,然后出现在通信线上的是字符的二进制编码数据。每个字符的数据位长可以约定为5位、6 位、7 位或8位,一般采用A SCII 编码。后面是奇偶校验位,根据约定,用奇偶校验位将所传字符中为“1”的位数凑成奇数个或偶数个。也可以约定不要奇偶校验,这样就取消奇偶校验位。最后是表示停止位的“1”信号,这个停止位可以约定持续1位、1.5 位或2位的时间宽度。至此一个字符传送完毕,线路又进入空闲,持续为“1”。经过一段随机的时间后,下一个字符开始传送才又发出起始位。每一个数据位的宽度等于传送波特率的倒数。微机异步串行通信中,常用的波特率为50,95, 110,150,300,600,1200,2400,4800,9600 等。接收方按约定的格 式接收数据,并进行检查,可以查出以下三种错误: z奇偶错:在约定奇偶检查的情况下,接收到的字符奇偶状态和约定不符。 z帧格式错:一个字符从起始位到停止位的总位数不对。 z溢出错:若先接收的字符尚未被微机读取,后面的字符又传送过来,则产生溢出错。每一种错误都会给出相应的出错信息,提示用户处理。一般串口调试都使用空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