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产企业智能管理系统简介

矿产企业智能管理系统简介
矿产企业智能管理系统简介

矿产企业智能管理系统解决方案

郑州市小石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2015年9月

一、行业背景

矿产企业企业经过近几年的资源整合和企业重组,已经具有一定的生产规模,企业采矿和生产设备已采用新型大产能的设备和一些大型工程车辆,但企业的管理模式还仅依靠传统的现场管理和监控设备做为管理依据,有些采用了较为先进的过磅管理系统,现有管理模式较多延续传统的方式,生产效率提不上去导致生产成本的加大,资金设备利用率不高,还有一些潜在的管理漏洞和过多的损耗。

企业进行人员和机械设备的绩效考核时也仅仅依靠生产汇总数据执行,虽然能起到一定的效果,但具体到以人和设备为单位的绩效考核却很难做到,数据的采集工作较难完成。

当今大环境下的企业要在企业原有利润的基础上实现突破已很难,只有降低企业自身的经营成本、生产成本,把一些漏洞和损耗杜绝,提高单位时间产能,企业才能得到更多的利润。企业精细化管理的要求已十分迫切,但各个单元的数据统计靠人工统计较为复杂并且容易出现疏漏和漏洞,只有通过标准化和系统

化采集的数据才会有完整的价值,才能摆脱人为因素影响,才能为企业提供准确的数据依据,从而帮助企业找到制约产能提高的瓶颈。

二、系统能帮助您做的事情

实现精细化管理的前提是能够及时准确的获取所有以人和设备为单位的工作数据,再以每个单位的工作量进行考核,另外杜绝各种漏洞和过多的损耗,降低成本,这是我们要通过该系统所要实现的功能。

1生产系统:

1.1.实时掌握采矿区作业车辆的数据状态

在采矿区作业车辆上加装设备,设备能够准确获取作业车辆的各项数据,系统自动分析、汇总,实时获取具体到每个设备每个司机的工作量。

1.2.实时了解作业车辆的工作内容、时间及油耗

通过加装设备,对每台车辆实现数据化、系统化管理。可以对每台车辆的状态进行统计,计算出每台设备的待机时间、工作时间,再根据每台设备的加油量,计算出每位司机的装车吨能耗。如车辆设备空转超过一定的时间,可以及时通知相关管理人员,从而减少不必要的油耗。

1.3.更加方便、准确的计算运费

原石货车在采矿区装料由于运距不同造成运费不同,传统模式采用人工开票计量,运费的计算繁琐,并且会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本

系统可自动计算运费。

1.4.发现、抓拍偷拉原石车辆并提醒相关管理人员

防止个别原石司机偷盗原石事件的发生。可以及时发现偷盗原石车辆,相关管理人员将从电脑端及手机端收到警报,可及时发现、处理,将企业的损失降低。

1.5.原石过磅无人值守

原石地磅管理可采用无人值守模式,从而减少工作人员,降低开支。

1.6.绩效统计和生产过程监控

(1)多个生产厂长工作时间内产量PK,促使落后生产厂长提高产能;

(2)破碎生产小组产量统计,可通过激励政策提高产能;

(3)铲车挖掘机司机工作量统计,可找出混水摸鱼之人,也可以通过产能进行绩效工资的计算,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固定设备的投资;

(4)生产过程的即时监控,如发现各种原因造成生产中止,系统可以自动提醒管理人员,从而促进维修及解决问题,提高产能。2销售系统:

2.1自动抓拍录入车辆牌照信息,智能录入信息避免疏漏

通过道路卡口监控系统,自动抓拍录入车辆牌照信息,自动与销售记录进行匹配,避免了人工繁衍的“人情”及马虎疏漏;

所有车辆必须严格进行皮重过磅和毛重过磅,即时通过卡识别发

工业企业智能用电及能效管理系统解决方案

1、智能用电及能效管理系统简介 系统在线监测整个企业的生产能耗动态过程,收集生产过程中大量分散的用电、用水、用气等能耗数据,提供实时及历史数据分析、对比功能,以发现能源消耗过程和结构中存在的问题,通过优化运行方式和用能结构以及建立企业能耗评估、管理体系,提高企业现有供能设备的效率,实现节能增效、高效生产。 系统为用户提供以下能耗数据和节能信息: 1)掌握企业耗能状况:能源消耗的数量与构成、分布与流向; 2)了解企业用能水平:能量利用损失情况、设备效率、能源利用率、综合能耗; 3)找出企业能耗问题:管理、设备、工艺操作中的能源浪费问题; 4)查清企业节能潜力:余能回收的数量、品种、参数、性质; 5)核算企业节能效果:技术改进、设备更新、工艺改革等的经济效益、节能量; 6)明确企业节能方向:工艺节能改造、产品节能改造、制定技改方案、措施等。

2、系统功能 1)、能源消耗过程的信息化、可视化 目前国内大多数企业是靠人工定时抄表的方式统计用电及能源消耗状况,这种方式存在数据滞后、时效性差、数据单一等问题,不能及时掌握各生产环节和重点能耗设备的实时能耗数据。能效管理信息系统在线监测整个企业(集团)的生产能耗动态信息,并将这些能耗数据与相对应的设备、车间、班组生产数据相结合,现场运行管理人员可了解和掌握生产环节和重点设备的实时能耗状况、单位能耗数据、能耗变化趋势和实时运行参数等信息。 如图:某工厂的工艺流程 图1 水泥磨子系统生产流程单耗监测

2)、能耗/能效信息统计、管理 系统自动生成的多种能耗信息统计图形、曲线和报表,如以日、周、月、年为周期的电、水、气、煤等能耗统计报表,报表类型分为全矿、车间、重要耗能设备三个层次,为用户提供能源消耗结构和能源消耗成本分析依据,评估节能措施的效果和关联影响。 系统提供综合能耗/能效统计报表,采用菜单或光按钮直接引导界面模式,图形界面包括企业宏观的能耗数据和相关信息,快捷、直观反映企业、生产车间、班组和重要生产环节实时和历史能耗/能效信息。 图2 企业综合能耗统计 3)、历史能耗数据对比、分析 系统具有强大的历史能耗数据追溯和分析功能,企业能效管理及生产工艺分析人员可按不同需要灵活设置工作点参数,在不同时段下生成各种能耗数据报表与能耗曲线:如设备单耗、生产线和班组单耗等,用多种方法对主要能耗设备和生产线的能耗数据进行查询和追溯,并可对多种参量的变化趋势进行对比、分析,从而发现能源消耗结构和过程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对企业能源消耗结构和方式的改进、优化提出方案和建议。 通过动态的单位产量能耗曲线和数据,可以直观地比较企业生产能耗与国际、国内标准的差距,从而对生产、管理、工艺及时进行指导和调整,使企业生产过程的单位能耗和能源效率保持在科学、合理水平。

智能工厂概念框架及建设原则介绍

智能工厂概念、框架及建设原则介绍 智能工厂概念及框架分析 智能工厂是在数字化工厂的基础上,利用物联网技术和监控技术加强信息管理服务,提高生产过程可控性、减少生产线人工干预,以及合理计划排程。同时,集初步智能手段和智能系统等新兴技术于一体,构建高效、节能、绿色、环保、舒适的人性化工厂。 智能工厂已经具有了自主能力,可采集、分析、判断、规划;通过整体可视技术进行推理预测,利用仿真及多媒体技术,将实境扩增展示设计与制造过程。系统中各组成部分可自行组成最佳系统结构,具备协调、重组及扩充特性。已系统具备了自我学习、自行维护能力。因此,智能工厂实现了人与机器的相互协调合作,其本质是人机交互。 智能工厂由赛博空间中的虚拟数字工厂和物理系统中的实体工厂共同构成。其中,实体工厂部署有大量的车间、生产线、加工装备等,为制造过程提供硬件基础设施与制造资源,也是实际制造流程的最终载体;虚拟数字工厂则是在这些制造资源以及制造流程的数字化模型基础上,在实体工厂的生产之前,对整个制造流程进行全面的建模与验证。为了实现实体工厂与虚拟数字工厂之间的通信与融合,实体工厂的各制造单元中还配备有大量的智能元器件,用于制造过程中的工况感知与制造数据采集。在虚拟制造过程中,智能决策与管理系统对制造过程进行不断的迭代优化,使制造流程达到最优;在实际制造中,智能决策与管理系统则对制造过程进行实时的监控与调整,进而使得制造过程体现出自适应、自优化等智能化特征。 由上述可知,智能工厂的基本框架体系中包括智能决策与管理系统、企业虚拟制造平台、智能制造车间等关键组成部分。 图表智能工厂基本框架 资料来源: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 智能工厂建设原则及维度 1、建设原则 (1)智能工厂的实施广度 参考德国工业4.0中对“智能工厂”的定义:重点研究智能化生产系统及过程,以及网络化分布式生产设施的实现。前半句“智能化生产系统及过程”,是说除了包括智能化的机床、机器人等生产设施以外,还包括对生产

智能化集成管理系统(IBMS)解决方案

智能化集成管理系统(IBMS)解决方案 一、概述 1.1 系统简述 IBMS智能化集成管理平台(以下简称IBMS平台)是该项目智能化系统的上层建筑,是该项目中所有智能化子系统的大脑,扮演着沟通者、监护者、管理者与决策者的角色。它利用标准化/或非标准化的通讯接口将各个子系统联接起来,共同构建一个全设备、全空间、全时域、全过程的有机整体。它通过统一的平台,实现对各子系统进行全程集中检测、监视和管理,同时将所有子系统的数据收集上来,存储到统一的开放式关系数据库当中,使各个原本独立的子系统,可以在统一的IBMS平台上互相对话,做到充分数据共享。 IBMS平台采用模块化架构,每个模块既可以完成相应的功能,每个模块即可独立完成相应的单一功能操作,又可与其它模块配合完成更加复杂的联合功能操作。 在办公楼的智能集成管理系统项目中的智能系统集成平台作为核心软件,有机地将各个子系统整合起来,集中监控,统一管理,使它们协调工作,共同为办公楼创造一个舒适、便捷、绿色、安全的办公、购物、休闲环境。 在办公楼的智能集成管理系统项目中,我司将充分考虑项目每一项目前具体需求,同时兼顾未来发展,IBMS集成管理平台预留其他系统接口功能,以便该项目后期项目子系统及其他的分站可接入IBMS集成管理平台主系统。充分发挥IBMS的特点与优势,使得IBMS一次投入,终身享用。 1.2 设计目标 1.2.1 扁平结构 IBMS在确保能够与各种常用标准化数据通讯接口可靠进行数据交换的同时,又能利用特有的专利技术(规约适配器)与各类标准/或非标数据通讯接口直接进行对话,完成其与各子系统的信息交换和通讯协议转换。尽量将整个系统结构扁平化,减少数据通讯的中间环节,提高数据通讯速度与可靠性,降低故障率。 1.2.2 集中协调 IBMS把各种子系统集成为一个“有机”的统一系统,实现五个方面的功能集成:所有子系统信息的集成和综合管理,对所有子系统的集中监视和控制,全局事件的管理,流程自动化管理。最终实现集中监视控制与综合管理的功能。实现在一个平台上,可以得到所有弱电子系统的运行状况,并将所有关系到智能中心正常运行的重要的报警信息汇集上来,进行统一的监控,协调各个子系统优化配合操作,共同以最经济的运行模式实行当下整体需求。IBMS 可以定期地输出与存储运行状况的报告与数据,为整体运行提供安全、可靠保证,为优化管理决策数据分析提供完整的原始数据积累的。

【CN109948916A】一种智能制造评定管理系统【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910167455.5 (22)申请日 2019.03.06 (71)申请人 浙江中普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地址 325000 浙江省温州市瓯海经济开发 区东方南路50号温州市国家大学科技 园孵化器5号楼4楼407室 (72)发明人 徐显暑 徐一梦 林成瑶 唐爱克  (51)Int.Cl. G06Q 10/06(2012.01) (54)发明名称一种智能制造评定管理系统(57)摘要本发明涉及智能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智能制造评定管理系统,包括综合服务器,综合服务器上电性连接有用户管理模块,且用户管理模块还和用户配置模块电性连接,综合服务器上电性连接有数据库模块,综合服务器上还电性连接有数据采集模块,数据采集模块上电性连接有综合评定模块,综合评定模块一侧上电性连接有数据处理模块,且综合评定模块另一侧上电性连接有资源数据库存查询模块,资源数据库存查询模块还和评定流程模块进行电性连接,综合评定模块上还电性连接有评定管理模快。本发明能够实时收集数据,并对数据进行转化、存储和统计分析,能够提高智能制造的网络化、智能化水平, 提高智能制造的工作效率。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CN 109948916 A 2019.06.28 C N 109948916 A

权 利 要 求 书1/1页CN 109948916 A 1.一种智能制造评定管理系统,包括综合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综合服务器上电性连接有用户管理模块,所述用户管理模块通过将不同的功能权限授予不同工作性质的人员,从而使系统分工明确,通过对网络用户进行划分,且所述用户管理模块还和用户配置模块电性连接,所述用户配置模块配置需要呈现的规则数据与标准数据及规则数据与标准数据的显示方式,提取对应的规则数据与标准数据,所述综合服务器上电性连接有数据库模块,所述数据库模块还提供数据查询端口,并将操作数据以分表的形式进行存储,所述数据库模块还提供数据查询端口,并将操作数据以分表的形式进行存储,所述综合服务器上还电性连接有数据采集模块,所述数据采集模块上电性连接有综合评定模块,所述综合评定模块一侧上电性连接有数据处理模块,且所述综合评定模块另一侧上电性连接有资源数据库存查询模块,所述资源数据库存查询模块还和评定流程模块进行电性连接,所述综合评定模块上还电性连接有评定管理模快,且所述评定管理模还电性连接在界面显示模块上,所述显示模块可通过显示的数据源、数据名称、图表长度、图表宽度、数据起始统计日期、数据终止统计日期、需要统计的数据类别、图表样式和最小统计周期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界面显示模块上电性连接有输出打印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制造评定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处理模块上电性连接有数据收集模块,所述数据收集模块上电性连接有数据转化模块,所述数据转化模块还和数据存储模块电性连接,且所述数据存储模块上电性连接有数据分析模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制造评定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收集模块是用于收集人工录入的数据以及收集自动采集的数据,并对收集到的模块进行处理并传送至数据转化模块,所述数据转化模块是将收集到的分散、不规则的数据分别转化为统一格式的带有数据标记信息的规则数据,方便了进一步的处理,并将处理后的数据传输至数据存储模块进行存贮,所述数据分析模块可对存储的数据一一进行分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能制造评定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分析模块是将规则数据与标准数据进行比较,判断每一个规则数据是否合格,对不合格的规则数据做异常标记,对合格的规则数据做合格标记,实现了快速的检测和标记,提高了评定的效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制造评定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评定流程模块包括工艺评定模块,所述工艺评定模块上还电性连接有设备评定模块,所述设备评定模块上电性连接有人员评定模块。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智能制造评定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评定流程模块提供基于评定指标的在线考核功能,包含有各种智能制造需要进行评定的项目流程,并依据评定管理的策略对过程进行监管,考核内容包括智能制造的定性指标、定量指标、结果指标以及过程指标。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制造评定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评定管理模快上电性连接有结果生成模块,所述结果生成模块上还电性连接有数据存储模块。 2

智能化中央集成管理系统建议方案

智能化中央集成管理系统建议方案

目录 第1章智能厂区中央集成管理系统 (2) 1系统简介 (2) 1.1 概述 (2) 1.2 系统设计说明 (2) 1.3 系统可实现的目标 (4) 2 系统网络结构 (5) 3 子系统接口要求 (9) 4 系统功能说明 (11) 4.1 概述 (11) 4.2 楼宇设备的监视和控制 (12) 4.3 子系统设备故障和异常报警的处理 (23) 4.4 全局事件管理 (24) 4.5 联动响应程序 (24) 4.6 信息集成和综合处理 (26) 4.7 智能管理 (27) 4.8 用户管理 (27) 4.9 设备信息查询 (28) 4.10 设备信息统计 (28) 4.11 扩展功能软件 (29) 5 IBMS的优点 (30) 5.1 灵活的开放性集成系统 (30)

5.2 系统一体化设计与管理 (30) 5.3 对系统操作的安全管理 (32) 5.4 系统报警管理 (33) 5.5 系统联动管理 (33) 5.6 联动响应程序 (35) 5.7 趋势图 (37) 5.8 管理智能化 (38) 6 系统运行的软硬件环境 (39) 6.1 核心服务器 (39) 6.2 驱动器工作站 (39) 6.3 用户界面显示工作站 (39) 6.4 网络环境 (40) 智能厂区中央集成管理系统 1系统简介 1.1概述 智能厂区中央集成管理系统(下文简称为IBMS)是根据厂区的性质、用途特点,采用先进、成熟的软件技术和系统集成技术对整个厂区的弱电智能化子系统(包括楼宇自动化系统、安保自动化系统、背景音乐及广播系统、门禁系统以及停车场管理系统等等子系统)进行集成,形成一个统一的、相互关联的、相互协调联动的综合管理系统,实现楼宇信息的高度共享。对整个某内的各子系统进

能源行业智能化系统解决方案

能源行业解决方案

1前言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在石油工业各应用领域的不断发展,以及油田勘探开发管理等领域现代化、一体化管理进程的不断推进,无论是科技开发人员还是生产经营管理人员,都必须面对大量冗杂的带有地理属性的信息数据。以往人们总是为了处理这些枯燥的数据而头昏脑胀,焦头烂额。随着传统的地理信息系统(GIS)和管理信息系统(MIS)等技术的应用,数据的管理问题才得以初步的缓解。然而,MIS 只能解决非地理属性范畴的数据的管理、查询的问题,传统的GIS 虽然实现了对空间数据的管理,却仍然不能解决对空间数据的综合分析以及可视化管理的问题。 能源行业资源管理系统(EnergyRES)作为一个集地理信息图形化、数据查询灵活化、数据分析可视化诸大成于一身的软件系统,不仅具有传统的GIS 系统的功能,还实现了对与地理或图形对象相对应的抽象数据的强有力的综合分析和可视化管理。同时还以其在操作简便性、应用灵活性、性能价格比等方面的优势卓立于其它国内外同类产品之中。因此,EnergyRES受到了各种应用领域的用户的青睐,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就从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颍而出,成为现代信息可视化管理软件的领跑者。 2石油勘探领域 利用EnergyRES建立石油勘探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石油勘探管理部门可以制作出区域油气勘探综合部署图、勘探工程进度图和勘探成果图;也可以运用EnergyRES的地图分层技术按照部门、专业等的分类分别建立空间图形数据库;还可以通过EnergyRES的地理编码功能将原有数据库的数据与地理图形相连接,从而实现对空间数据的管理。管理人员可以随时选择、查询数据库中最新的有关信息并利用EnergyRES的数据表达功能得到数据表格、图形和专题分析图、综合对比分析图等方面的内容,因此可以及时、准确、形象、直观地了解有关形象并进行综合分析对比,从而准确、合理、迅速地进行勘探工作部署。 地质勘探单位可以在EnergyRES上建立地质、地层、构造、岩相古地理、沉积模式、古生物特征等不同专业的有关数据库,利用它们在图形符号、线型、填充模式、颜色、阴影等方面的变化,在平面图形上建立起区域地质模型,从而可以提高对调查地区地质内容的综合了解,提高地质勘探工作的工作效率和成功率。

智能化集成系统方案

智能化集成系统方案

集成管理系统 1.1.1 系统概述 智能建筑系统集成是指将各智能化子系统有机地连接起来,使它们相互间可以进行通信和协作,即实现子系统间资源的高度共享和任务全局一体化的综合管理,从而提高对建筑物的综合管理能力。 智能化集成管理系统的最终目标是要对辖区内所有建筑设备和建筑物内的应用信息系统进行全面有效的监控和管理。确保大厦内所有设备处于高效、节能、最佳运行状态。提供一个安全、舒适、快捷的工作环境。 系统能够通过屏幕实时动态地显示整个系统的网络运行状况及各个子系统的工作状况,综合各个控制系统的状态信息,提供相关报告。 在控制台能对各子系统流程进行监视,能及时对系统内的故障进行预警和报警,预警和报警的阀值可自行设定。在控制台能迅速准确地诊断出计算机网络系统的故障并排除;对于控制系统的故障,能及时发现并准确定位。 系统能够全面的综合节能管理(比如空调风机系统、电梯系统等的节能管理)、系统配置管

理、系统安全运行管理。 1.1.2 系统功能要求 通过设备的自动监测与优化控制,实现信息资源的优化管理,实现投资合理,适合信息社会的需要,并具有安全、舒适、高效和灵活的特点。 1. 集中监视和综合管理:可对各子系统进行集中监视和管理,将各集成子系统的信息统一存储、显示和管理在同一平台上,并为其他信息系统提供数据访问接口。准确、全面地反映各子系统运行状态。并能提供建筑物关键场所的各子系统综合运行报告。 2. 分散控制:在保持各子系统的相对独立性的同时对各子系统进行分散式管理,以分离故障、分散风险、便于管理。 3. 优化运行:在各集成子系统的良好运行基础之上,应提供设备节能控制、节假日设定等功能。 4. 信息共享:实现与通信管理系统之间通信的能力,预留接口与物业管理系统实现各系统数据库的共享,充分发挥各子系统的功能。系统通过对各子系统运行情况进行综合,了解各子系统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并解决各种设备故障和突发

智能化生产管理系统

智能化生产管理系统 目前,国内很多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方兴未艾。一方面,随着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制造技术和管理技术的应用,在企业设计、生产、制造、管理过程中,势必有大量底层基础信息需要处理;另一方面,由于缺少PDM/MES的管理和基础数据的导入,源头数据没有得到有效管理和控制,大量的ERP系统信息,仍然依靠人工输入,造成信息不及时、不准确,影响了ERP的实施效果。因此,企业更加关注如何根据实时信息来辅助经营决策和订单管理,同时又能将生产目标转化为生产过程控制。这就需要将企业的设计、生产、管理和控制的实时信息引入到企业的生产和计划中,实现信息流的无缝集成。 ERP/PDM/MES/PCS信息流程 采用ERP/PDM/MES/PCS集成产品数据管理、生产计划与执行控制,是实现数字制造系统的一个有效解决方案。 在产品形成过程中,PDM与ERP发生关系是在生产计划阶段。PDM数据库可以提供各种不同的产品数据,ERP根据管理的需要,要获得产品数据中的零件基本记录和物料清单(BOM)。产品BOM和零件基本记录是PDM和ERP数据交换的主要内容。 MES上承ERP等计划系统,下接车间现场控制,填补了ERP与车间控制之间的断层,提供信息在垂直方向的集成。MES可看作是一个通信工具,它为其它各种应用系统提供现场实时信息。MES向上层ERP提交生产盘点、物料盘点、实际订单执行等涉及生产运行的数据,向PCS系统发布生产指令及有关生产运行的各种参数。 企业信息集成模型

ERP/PDM/MES/PCS信息集成模型 数字制造的信息集成是通过ERP/PDS/MES/PCS的信息流集成得以实现的。这种模式用PDM技术来控制产品数据、流程和工程变更,一方面PDM将产品几何信息送往ERP系统,同时从PDM这一方需要访问ERP的生产计划信息,从而保证ERP的有效运作。在ERP系统应用基础上,通过集成制造执行系统MES解决生产现场科研试制问题,使生产管理系统能适应多种生产模式。 ERP系统中物料管理、订单管理、生产管理、库存管理、销售管理、财务管理、产品数据、人力资源8个主要功能模块和PDM/MES之间存在非常紧密的联系。而MES是整个系统中信息流和控制流的枢纽,是连接ERP和底层控制的桥梁。 ERP/PDM/MES/PCS之间的信息集成对现代制造业运作来说是至关重要的。PDM/PCS作为数据源,是ERP实施成功的基础;MES弥合了计划层和车间过程控制系统之间的间隔,是制造过程信息集成的纽带,起着关键作用。

砂石企业智能管理系统简介v1.0

砂石企业智能管理系统解决方案 郑州市小石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2015年9月

一、行业背景 砂石企业经过近几年的资源整合和企业重组,已经具有一定的生产规模,企业采矿和生产设备已采用新型大产能的设备和一些大型工程车辆,但企业的管理模式还仅依靠传统的现场管理和监控设备做为管理依据,有些采用了较为先进的过磅管理系统,现有管理模式较多延续传统的方式,生产效率提不上去导致生产成本的加大,资金设备利用率不高,还有一些潜在的管理漏洞和过多的损耗。 企业进行人员和机械设备的绩效考核时也仅仅依靠生产汇总数据执行,虽然能起到一定的效果,但具体到以人和设备为单位的绩效考核却很难做到,数据的采集工作较难完成。 当今大环境下的企业要在企业原有利润的基础上实现突破已很难,只有降低企业自身的经营成本、生产成本,把一些漏洞和损耗杜绝,提高单位时间产能,企业才能得到更多的利润。企业精细化管理的要求已十分迫切,但各个单元的数据统计靠人工统计较为复杂并且容易出现疏漏和漏洞,只有通过标准化和系统化采集的数据才会有完整的价值,才能摆脱人为因素影响,才能为企业提供准确的数据依据,从而帮助企业找到制约产能提高的瓶颈。

二、系统能帮助您做的事情 本地服务器 销售管理系统 生产管理系统 财务管理系统 云端 移动 办公 装料智能识别 原石车辆管理称重管理 采矿机械管理 卡口管理 实现精细化管理的前提是能够及时准确的获取所有以人和设备为单位的工作数据,再以每个单位的工作量进行考核,另外杜绝各种漏洞和过多的损耗,降低成本,这是我们要通过该系统所要实现的功能。

1生产系统: 1.1.实时掌握采矿区作业车辆的数据状态 在采矿区作业车辆上加装设备,设备能够准确获取作业车辆的各项数据,系统自动分析、汇总,实时获取具体到每个设备每个司机的工作量。 1.2.实时了解作业车辆的工作内容、时间及油耗 通过加装设备,对每台车辆实现数据化、系统化管理。可以对每台车辆的状态进行统计,计算出每台设备的待机时间、工作时间,再根据每台设备的加油量,计算出每位司机的装车吨能耗。如车辆设备空转超过一定的时间,可以及时通知相关管理人员,从而减少不必要的油耗。 1.3.更加方便、准确的计算运费 原石货车在采矿区装料由于运距不同造成运费不同,传统模式采用人工开票计量,运费的计算繁琐,并且会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本系统可自动计算运费。 1.4.发现、抓拍偷拉原石车辆并提醒相关管理人员 防止个别原石司机偷盗原石事件的发生。可以及时发现偷盗原石车辆,相关管理人员将从电脑端及手机端收到警报,可及时发现、处理,将企业的损失降低。 1.5.原石过磅无人值守 原石地磅管理可采用无人值守模式,从而减少工作人员,降低开支。

智慧工厂管理系统介绍

智慧工厂管理系统 简介 工业4.0 技术解决方案

在工业4.0的大环境下,如何实现高效、快捷、稳定地生产,是我们能够解决的问题。 系统需求:为什么要做这样的系统 目前的问题是:厂商无法对生产设备的状态、设备的利用状况、生产的数量统计以及生产数据的信息等情况做到实时监控;无法优化生产节拍,不同设备之间无法进行联动操作。这种问题的根源是生产设备和网络检测之间存在着矛盾,这种矛盾的产生会严重降低厂商的生产效率。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必须将生产设备(物)和网络检测(网)有效地联系起来,因此,智慧工厂管理系统诞生。 系统功能:系统能够做什么 智慧工厂管理系统是一个集合设备故障监测,设备生产数量查看,报表生成及打印,下放生产计划,故障单查看及打印等众多强大功能的综合管理平台,是在计算机互联网的基础上,利用传感器技术、数据通信等技术,构造一个可以提高生产过程的可控性、减少生产线上人工的干预、即时正确地采集生产线数据,以及合理的生产计画编排与生产进度的网络平台,并加上绿色智能的手段和智能系统等新兴技术于一体,构建一个高效节能的、绿色环保的、环境舒适的人性化工厂。

系统结构:系统运用原理是什么 如上图所示,系统由数据采集嵌入式单片机与现场设备进行交互(目前系统支持市面上主流的各种型号的PLC、数字制式的传感器、模拟制式的传感器、具有数据输出功能的各型设备、RS23/485、Modbus、USB、TCP/IP/UDP网口通信等),通过数据采集嵌入式单片机采集设备发出的信号数据。获取当前设备的最新状态、故障说明、使用电流/电压大小、气体大小,温度大小,工位生产数量以及生产过程中多个关键数据。

智能化物业管理综合信息平台

智能化物业管理综合信息平台-—万科物业EBA设备远程监控系统??一、引言 ?物业管理(Property Management)在20世纪80年代从香港引入我国内地。经过三十多年得发展,市场日趋规范、成熟.据《2013-2017年国际物业管理行业发展经验分析报告》统计,目前我国物业管理企业总数将近7万余家,住宅物业管理规模达到120多亿平方米,主要一线城市物业管理服务收入占到当地GDP得2、5%以上.其中,为大家所熟知得著名得物业管理企业有:万科物业、长城物业、陆家嘴物业、华侨城物业、均豪物业等。 面对激烈得市场竞争环境,作为服务性行业,物业管理企业在规范管理、提高服务质量得同时,也必须考虑降低其运营成本。随着其基础技术网络通信及传感技术等日益发展成熟,物联网技术在物业管理领域也逐渐得到体现。? 二、物联网??互联网(Internet)技术发展至今,已经为人类得生活与工作带来了极大得便利,也在逐步改变着人类得生活模式. 将与人类关系密切得“物”融入互联网,从而通过网络系统实现人与物、物与物得交互,就是网络通信技术发展至今人们自然产生得愿望.因此,物联网(theInternet Of Things,或简写为IOT)概念也就应运而生。

网络通信系统只就是信息交互得途径,而获取与“物”相关得信息就是物联网得另一个基础技术,即:感知层技术,其中包括传感技术等。如:烟雾传感器可以告诉人们可能发生得火灾,车载GPS可以告诉人们该车辆目前所处得位置。 ?将传感器等采集到得数据经过网络系统传输至后台,再由后台软件系统进行分析处理,并根据分析处理结果将信息或控制通过网络系统发送至相应对象(人或物).由此,即实现了上述人与物、物与物得交互.??以上即物联网得三个技术层面:感知(数据采集)、网络(数据传输)、应用(数据处理). ?三、智能化物业管理综合信息平台? “智能化物业管理综合信息平台”旨在应用先进得物联网技术提高物业管理得服务质量、工作效率,同时降低物业管理企业运营得人力及能耗成本。??各种与物业管理密切相关得消防、安防、楼控等系统在楼宇自控系统中已得到广泛得应用。综合信息平台即将消防、安防、楼控系统以及其它系统(如:设备管理、能源管理、水电气表数据采集、人员管理等系统)集成一体,按物管业务需求将信息汇集到物管企业得以城市为单位得区域中心以及物管企业得集团中心进行后台处理,实现智能化得物业管理。? 图2、综合信息平台物联网三层结构??图3、综合信息平台网络结构? 消防、安防、楼控在一个物管项目(住宅小区或写字楼等)中通常就是分别独立得系统,综合信息平台将所有设备运行及管理信息汇集于中

智能制造的基本内容诠释

智能制造的基本内容诠释 2014-11-10 摘要:介绍了智能制造提出的背景、 主要研究内容和目标, 人工智能与 IMT 、IMS 的关系, IMS 和 CIMS , 智能制造的物质基础及理论基础,智能制造系统的特征及框架结构,并简要介绍了智能加工中心 IMC ,智 能制造技木的发展趋势,以及智能制造系统研究成果及存在问题。 关键词: 智能制造, IMS , IMC , IMT 。 一、智能制造提出的背景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工业部门,是决定国家发展水平的最基本因素之一。从机械制造业发展的历程来 看,经历了由手工制作、 泰勒化制造、 高度自动化、 柔性自动化和集成化制造、 并行规划设计制造等阶段。 就制造自动化而言,大体上每十年上一个台阶 :50?60年代是单机数控,70年代以后则是CNC 机床及由 它们组成的自动化岛, 80 年代出现了世界性的柔性自动化热潮。与此同时,出现了计算机集成制造,但与 实用化相距甚远。 随着计算机的问世与发展,机械制造大体沿两条路线发展 :一是传统制造技术的发展,二是借助计算机和自 动化科学的制造技术与系统的发展。 80 年代以来,传统制造技术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但存在着很多问 题。 (1) 集成化离不开智能 制造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其中有多年积累的生产经验,生产过程中的人—机交互作用,必须使用的 智能机器 (如智能机器人 ) 等。脱离了智能化,集成化也就不能完美地实现。 (2) 机器智能化比较灵活 可以选择系统智能化, 也可以选择单机智能化 ;单机可发展一种智能, 也可发展几种智能 ;无论在系统中或单 机上,智能化均可工作,不像集成制造系统,只有全系统集成才可工作。 (3) 智能化的经济效益较高 现有的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ComputerIntegratedManufacturingSystem ,CIMS) 少则投资数千万元, 多 则投资数亿元乃至数十亿元,很少有企业能承担得起,而且投入正常运行的很少,维护费用也高,还要废 弃原有的设备,难以推广。 (4) 白领化使得有丰富经验的机械工人和技术人员日益缺少 ,产品制造技术越来越复杂,促使使用人工智能 和知识工程技术来解决现代化的加工问题。 (5)工厂生产率的提高更多地取决于生产管理和生产自动化 先 进的计算机技术和制造技术向产品、 工艺和系统的设计人员和管理人员提出了新的挑战, 管理方法不能有效地解决现代制造系统中所出现的问题, 这就 促使我们借助现代的工具和方法, 利用各学 科最新研究成果,通过集成传统制造技术、计算机技术与科学以及人工智能等技术,发展一种新型的制造 技术与系统,这 便是智能制造技术 (IntelligentManufacturingSystem (IntelligentManufacturingTechnology , IMS)[1] 。 传统的设计和 ,IMT) 与智能制造系统 90 年代以后,世界各国竞相大力发展 IMT 和 IMS 的深层次原因有 :

钢铁公司智能物流管理系统设计方案

钢铁公司 智能物流管理系统方案

目录 1 概述 (3) 2 一卡通集中计量系统 (4) 2.1 设计目标 (4) 2.2 实施计划 (4) 2.3 计量业务流程 (5) 2.4 硬件设计 (8) 2.5 软件设计 (10) 2.6 其他 (11) 3 物流监控系统技术方案 (13) 3.1 项目概述 (13) 3.2 安钢监控系统现状 (13) 3.3 系统总体建设规划 (14) 3.4 系统总体建设内容 (15) 3.5 一期建设内容 (15) 3.6 效果 (16) 3.7 摄像头接入 (17) 3.8 新增系统各二级监控中心所需设备 (20)

概述 公司“三步走”发展实施以后,安钢形成了千万吨级的生产经营规模,而每天繁重的物流与4.5km2狭小厂区面积之间的矛盾亦日益显现。因此,创新管理模式,完善管理手段,提升物流系统的控制和管理能力,增强物流规范性,提高物流效率,保障从原燃料进厂、质检、计量、验卸货、仓储、生产过程、运输直至成品出厂各个环节的畅通、高效和安全,尤为迫切和重要。 按照公司要求,由计控处牵头,纪委监察部、战略投资处、保卫处、煤炭处、物资供应处、销售公司等职能管理部门和六个主体生产厂参加,进行了详细的需求调查分析、方案策划论证和技术交流咨询,初步拟定了公司智能物流管理系统技术方案,内容包括以下两部分:一、一卡通集中计量系统: 在物流的进出厂、计量、质检、供应、销售、验收、卸货等环节,组建光纤网络,利用RFID和IC卡技术,以车辆为主载体,借助公司ERP系统,将各个点、每个部门的数据信息实时上传、匹配、交换,从而提高物流效率、减少人为作弊现象和管理漏洞。 二、物流监控系统: 在门岗、主干道、生产和安全要害部位、贵重物资物流和仓储点等共125个监控区域,安装390个摄像头,在6个生产厂和9个管理部室共15个地点建设监控管理中心,组建全公司的视频监控网络。

弱电智能化之集成管理系统详解

綜合資訊集成管理系統(IBMS) 1.集成系統總體概述 1.1綜合資訊集成系統總體結構 綜合資訊集成管理系統是用戶智慧化建築管理系統的核心,屬於整個大樓智慧樓孙系統的最高監控與管理層。它通過分散式網路將各個應用子系統集成到同一個電腦網路平臺上,通過用戶門戶網站,建立一個視覺化的、統一的圖形視窗介面,使大樓的系統管理員、管理人員和有關領導可以十分方便、快捷地通過大樓內部局域網的終端實現對大樓內被集成的各功能子系統以及相應更下層功能系統實施監視、控制和管理等功能。 本專案的系統集成所指的是一個過程,而不僅僅是一個實體,它是一個智慧化工程建設的目標和方法。 系統集成的基本原則是在原有各子系統的基礎上,優化和提升原有系統的功能。它是適度的集成,而不是簡單的集中。系統集成並不取代各子系統獨立運行的功能,而是要最大限度地發揮各個子系統之間的互操作,從而再生新功能(即1+1>2)。各個子系統與系統集成平臺聯網運行時的不同功能是: 子系統具有獨立性,功能不受集成的影響,集成系統以監視和管理為主。 子系統的顯示終端安裝在控制室裏,集成系統可將頁面送到任何地點,包括遠端地點的桌面系統上。 子系統是由專職值班人員監管,集成系統可以供經受權的主管和上級領導查看。 子系統的顯示終端只要求最小配置,集成系統的流覽器可接入任意多個。

子系統只要基本專業功能,可取消一些費力、費錢的附加功能。 集成系統可設置和修改一部分子系統的參數,實現控制功能。 系統集成的方法及手段有很多,像功能集成、介面集成、產品集成、技術集成、工程集成等等,不同的智慧化專案鬚根據項目的實際情況,選擇採用不同的方法及手段,以達到最佳的集成效果。 系統集成的核心任務是在子系統基礎之上,設計建立最頂層的綜合集成管理系統。通過此系統的建設,使整個的智慧化和資訊化不僅僅體現在局部系統,而是一個完整系統。同時資訊的高度集中為分析和輔助決策打下基礎,避免了智慧化和資訊化的功能只停留在子系統一級。 用戶智慧化系統集成系統正是基於上面基本思想進行展開設計的。 1.1.1採用多媒體網站集成技術的應用特點 集成系統採用Internet/Intranet技術,以TCP/IP 協議為基礎,以Web流覽和系統集成即時資料庫為核心應用,構成應用系統間統一和便捷的資訊交換平臺,各弱電系統和資訊應用子系統的即時運行資訊在安全模式下,可通過介面閘道上傳到網路中心的系統集成伺服器,設置應用系統集成站點(https://www.360docs.net/doc/d56879434.html,)。各級有關的管理人員均可以在授權下通過Web 工具方便地流覽Internet/Intranet上報警及控制設備狀態監視,豐富的即時資訊,監控和管理各子系統的即時工況。還可以通過開放資料庫互聯技術將系統集成到SQL資料庫,提供綜合全面的資訊與資料下載。 採用了Internet網路和Web技術進行智慧化系統資訊集成,使大樓內的設備監控自動化和管理的即時監控資訊經大樓內的局域網進行資料傳輸。

智能制造有哪些关键步骤

智能制造有哪些关键步骤 为落实《中国制造2025》总体部署,按照《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6-2020年)》《智能制造工程实施指南(2016-2020年)》的要求,工业和信息化部现开展2018年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推荐工作。其中明确了2018年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要素条件,下面让我们来了解下工信部是如何判定智能制造的要素条件,或者说智能制造是怎样具体呈现的。 智能制造模式要素条件 一、离散型智能制造 1、车间/工厂的总体设计、工艺流程及布局均已建立数字化模型,并进行模拟仿真,实现规划、生产、运营全流程数字化管理。 2、应用数字化三维设计与工艺技术进行产品、工艺设计与仿真,并通过物理检测与试验进行验证与优化。建立产品数据管理系统(PDM),实现产品设计、工艺数据的集成管理。 3、制造装备数控化率超过70%,并实现高档数控机床与工业机器人、智能传感与控制装备、智能检测与装配装备、智能物流与仓储装备等关键技术装备之间的信息互联互通与集成。 4、建立生产过程数据采集和分析系统,实现生产进度、现场操作、质量检验、设备状态、物料传送等生产现场数据自动上传,并实现可视化管理。 5、建立车间制造执行系统(MES),实现计划、调度、质量、设备、生产、能效等管理功能。建立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实现供应链、物流、成本等企业经营管理功能。 6、建立工厂内部通信网络架构,实现设计、工艺、制造、检验、物流等制造过程各环节之间,以及制造过程与制造执行系统(MES)和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的信息互联互通。 7、建有工业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和技术防护体系,具备网络防护、应急响应等信息安全保障能力。建有功能安全保护系统,采用全生命周期方法有效避免系统失效。

智慧涉密机柜智能化管理系统(完整版)

涉密机柜智能化管理系统 一、系统概述 随着信息价值的提升和安全意识的不断提高,涉密信息系统范围不断扩大,现在 各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特别是涉密部门对计算机等网络设备的安全越来越重视。 为防止信息泄露或系统被干扰,加强了对涉密机房的建设要求,也提高了涉密机柜在 机房系统工程建设中的比重。因此,解决涉密机柜的安全防护监管问题成了重中之重。上海善一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利用最新的网络控制器和按键读卡器,实现对涉密机柜的 智能化管理。 二、系统示意图 三、系统简介 1.安全性是门禁系统中最重要的环节,结合现场环境和保密要求,我们采用将控 制器安装在机柜门板夹层中的设计方式,尽量避免硬件

设备裸露连接,充分依靠软件功能来提高系统可靠性和安全性。 2.控制器仅需一根网线通过TCP/IP的方式连接到管理中心服务器,所有控制器和读卡器的配置全部在软件系统端完成设置。 3.用户可在按键读卡器上通过刷卡+个人密码的方式或者直接输入安全密码开启涉密机柜。 4.工作人员每次开启涉密机柜门后,控制器将生成一条开门记录,实时上传到系 统管理中心,管理人员可以通过软件查询涉密机柜的使 用情况。 四、系统功能 1.系统可对每一个涉密机柜状态进行实时报警监控,当发生开门超时、强行进入、无效卡等报警信息时,系统会立即以短信、微信或邮 件的方式通知管理人员,并可与NVR联动,立即抓拍或录像报警产生时的现场状况,管理人员可在第一时间响应处理,从而避免损失或 将损失降到最低。 2.系统支持反胁迫报警功能。当发生危险时,被胁迫人员可在犯罪分子毫不知情 的情况下,通过输入反胁迫密码,立即向系统管理中心 报警,管理中心可在第一时间响应处理,及时挽救生命和财产安全。 3.系统内可按组、按时区设置多卡认证功能,增强系统安全性。 4.系统根据刷卡记录,自动统计出涉密机柜的使用情况并生成报表,也可导 出.pdf .xls .csv .txt等格式文件,供管理人员分析。 5.系统自带MYSQL免费数据库。 6.系统支持多客户端进行管理。 7.可根据客户要求,定制软件界面及风格。

智能工厂建设的主要模式

智能工厂建设的主要模式及国内外发展现状 2018-08-21 智能工厂是实现智能制造的重要载体,主要通过构建智能化生产系统、网络化分布生产设施,实现生产过程的智能化。智能工厂已经具有了自主能力,可采集、分析、判断、规划;通过整体可视技术进行推理预测,利用仿真及多媒体技术,将实境扩增展示设计与制造过程。系统中各组成部分可自行组成最佳系统结构,具备协调、重组及扩充特性。已系统具备了自我学习、自行维护能力。因此,智能工厂实现了人与机器的相互协调合作,其本质是人机交互。 一、智能工厂主要建设模式 由于各个行业生产流程不同,加上各个行业智能化情况不同,智能工厂有以下几个不同的建设模式。 第一种模式是从生产过程数字化到智能工厂。在石化、钢铁、冶金、建材、纺织、造纸、医药、食品等流程制造领域,企业发展智能制造的内在动力在于产品品质可控,侧重从生产数字化建设起步,基于品控需求从产品末端控制向全流程控制转变。因此其智能工厂建设模式为:一是推进生产过程数字化,在生产制造、

过程管理等单个环节信息化系统建设的基础上,构建覆盖全流程的动态透明可追溯体系,基于统一的可视化平台实现产品生产全过程跨部门协同控制;二是推进生产管理一体化,搭建企业CPS 系统,深化生产制造与运营管理、采购销售等核心业务系统集成,促进企业内部资源和信息的整合和共享;三是推进供应链协同化,基于原材料采购和配送需求,将CPS系统拓展至供应商和物流企业,横向集成供应商和物料配送协同资源和网络,实现外部原材料供应和内部生产配送的系统化、流程化,提高工厂内外供应链运行效率;四是整体打造大数据化智能工厂,推进端到端集成,开展个性化定制业务。 第二种模式是从智能制造生产单元(装备和产品)到智能工厂。在机械、汽车、航空、船舶、轻工、家用电器和电子信息等离散制造领域,企业发展智能制造的核心目的是拓展产品价值空间,侧重从单台设备自动化和产品智能化入手,基于生产效率和产品效能的提升实现价值增长。因此其智能工厂建设模式为:一是推进生产设备(生产线)智能化,通过引进各类符合生产所需的智能装备,建立基于CPS系统的车间级智能生产单元,提高精准制造、敏捷制造能力。二是拓展基于产品智能化的增值服务,利用产品的智能装置实现与CPS系统的互联互通,支持产品的远程故障诊断和实时诊断等服务;三是推进车间级与企业级系统集成,实现生产和经营的无缝集成和上下游企业间的信息共享,开展基

智能制造系统

智能制造系统【摘要1 制造业的不断发展,出现智能制造的新理念。从现有制造技术(CNC、FMS、CIM)阐述智能制造的本质特征,提出了多Agent 系统结构,并进一步阐述了系统分析、设计中智能建模方法。【关键词】智能制造系统多Agent~ 系结构智能建模方法1 智能制造的概念制造业历尽沧桑,经历了手工操作、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集成化、至智能化。工业化实现了人类体力劳动的解放;在信息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了人类脑力劳动的解放。而智能制造是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智能制造f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简称IM)是一种由智能机器和人类专家共同组成的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它在制造过程中能进行智能活动.诸如分析、推理、判断、构思和决策等。通过人与智能机器的合作共事.去扩大、延伸和部分地取代人类专家在制造过程中的脑力劳动。并对人类专家的制造智能进行收集、存储、完善、共享、继承和发展。2 智能制造的特征20 世纪60 年代的数控机床(CNC)实现了机械加工过程的可编程自动化:2O 世纪70 年代的柔性制造系统(FMS)将车间级的机床设备、工艺装备、工业机器人及搬运小车等通过计算机在线控制实现了以物流为基础的系统自动化.进一步满足制造系统的柔性化要求;20 世纪80 年代的计算机集成制造(CIM)通过信息技术将工厂中CAD、CAPP、CAM 及经营管理等集成起来,按照人们预测的方式实现加工过程的自动化。而智能制造可以在确定性不明确、不能预测的条件下完成拟人的制造工作。主要表现在下列的特征:自组织能力;自律能力;自学习能力;系统的智能集成等等。3 智能制造的体系结构智能制造系统结构的主要类型有:以提高制造系统智能为目标,智能机器人、智能体等为手段的智能制造系统;通过互联网把企业的建模、加工、测量、机器人的操作一体化的智能制造系统;采用生物问题的求解方法的生物智能制造系统等。目前,较多采用的是基于Agent 的分布式网络化IMS 的模型,见图l。一方面通过Agent 赋予各制造单元以自主权.使其成为功能完善自治独立的实体;另一方面,通过Agent 之间的协同与合作.赋予系统自组织能力。4 智能制造系统的建模传统的机电控制系统的建模方式是根据系统的物理原理推出模型结构,根据实验、经验选出参数及修正值。这种方法对于复杂的非线性系统的建模不是很有效。智能制造系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大系统,它是多因素、高阶、非线性的系统,传统的建模方法很困难。它表现在离散性、在线检测困难、过程模型的不确定性、过程的快速性、以及系统处理多级信息反馈的不稳定性。智能建模方法可用模糊数学、神经网络等方法来实现。根据不同的需求从不同的侧面对智能制造系统进行抽象和描述,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建模方法。基于IDEF 的功能模型,该模型在结构化分析基础上用图形符号描述的功能模型,它可以表达某种功能活动的下列内容:定义,输出,输入,约束与控制,支持机制.功能间关系等等见图2。面向对象建模法(OOM)为智能制造系统的建模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它是一种运用对象、、类继承、封装、承、继聚合、消息传递、态性等概多念来构造系操作工机床刀具统的软件开发方法。OOM 中的基本建模元素“对象”是对问题域中事物完整映射,OOM r~的结构与连接反映了问题域中事物之间的关系。基于Petri 网的动态模型,Petri 网是由德国学者Carl A.Petri 于1962 年提出的一种用于描述事件和条件关系的网络。它用一种简单图形表示组合模型.具有直观、易懂、易用等特点。图 3 为简单Petri 网。在普通Petri 网的基础上已扩展成许多Petri 网。其中包括:有色Petri 网(Colored Petri Net)、随机Petri 网(Stochastic Petri Net)、模块化/递阶Petri 网(Mdolar/hierarchacal Petri Net)等。5 结论智能制造系统是一个信息处理系统,它的原料、能量和信息都是开放的,因此智能制造系统是一个开放的信息系统。智能制造技术是制造技术、自动化技术、系统工程与人机智能等学科互相渗透、互相交织而形成的一门综合技术。智能制造是新世纪制造业的发展方向,也是我国实现制造业跨越发展的必经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