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常识考查(答案)

古代文学常识考查(答案)
古代文学常识考查(答案)

古代文学常识考查答案

班级:姓名:小组:分数:

一、选择题:(16题,每题3分,共计48分)

1.下列对文体常识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乐府,本是掌管音乐的官署名称,汉、魏、南北朝乐府官署采集和创作的乐歌简称为乐府魏晋以后诗人拟乐府写的诗歌虽不入乐,也称为乐府

B.律诗每两句组成一联,共分四联,依次称为首联、颈联、颔联、尾联律诗首联、尾联可不对仗,但颈联、颔联必须对仗

C.骈文,以四字六字句相间定句,词语朴实,句式整齐,音韵和谐特点是“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侧重于借景抒情,而于结尾处发表议论

D.词牌是一首词词调的名称,像“念奴娇”“水调歌头”“滚绣球”“叨叨令”等都是词牌名,词牌名一般与词的内容没有多大关系

答案:.A(B.次序应是颔联、颈联C.“词语朴实”应为“辞藻华丽”;“铺采摛文,体物写志”应是赋的特点D.“滚绣球”“叨叨令”是曲牌名)

2.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文中“令”有善、美的含义,故往往在称呼对方亲属前加“令”表敬辞,如“令尊”

B.伯仲叔季是兄弟行辈中长幼排行的次第,伯是老大,仲是第二,叔第三,季是最小的

C.古人把“社稷”作为国家的代称,其中的“社”是指土地神,而“稷”是指五谷之神

D.明清科举考试最高一级是殿试,录取者统称举人,前三名分别是状元、榜眼、探花

答案:D (明清科举考试四级分别是科试、乡试、会试和殿试,殿试中的录取者统称为进士) 3.下列对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四史”指二十四史的前四史即西汉司马迁的《史记》、东汉班固的《汉书》、南朝范晔的《后汉书》和西晋陈寿的《三国志》的总称

B.作为中国古典小说之一的历史演义小说,主要以通俗的语言,依正史记载,结合野史杂记及民间传说,加以深化铺陈而成,如《三国演义》

C.“论”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以分析透彻为宗旨人物论、史论等较庄重的内容大多采用这一文体,如贾谊的《过秦论》、苏洵的《六国论》

D.古代作品中,描写王昭君的有杜甫的《咏怀古迹》、马致远的《汉宫秋》和洪昇的《长生殿》;描写杨贵妃的有白居易的《长恨歌》、白朴的《梧桐雨》

答案:D(洪昇的《长生殿》描写的对象是杨贵妃)

4.下列对作家作品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老子主张“无为而治”、“清静无为”和“道法自然”,著有《道德经》;荀子提出“性恶论”和“天行有常”的朴素唯物主义论,著有《劝学》等

B.《汉书》是班固所作,强调帝王正统,缺乏《史记》那样敢于批判的精神,把项羽、陈涉列入“列传”,对历代帝王也多粉饰之辞

C.青莲居士、少陵野老、香山居士、六一居士、东坡居士、白石道人依次是指李白、杜甫、白居易、王安石、苏轼、秦观

D.“三曹”之首的曹操,字孟德,主要作品为《魏武帝集》,代表作有《龟虽寿》《短歌行》等,他开创了“建安风骨”的新风气

答案:C(六一居士是欧阳修,白石道人是姜夔)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诗经》是我国诗歌浪漫主义传统的源头,《诗经》普遍采用“赋”“比”“兴”的手法,这些手法与“风”“雅”“颂”合称为《诗经》“六义”。

B.《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一批文人诗作的选辑,是五言诗达到成熟的标志,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被刘勰称为“五言之冠冕”。

C.《观沧海》《龟虽寿》《短歌行》等乐府诗歌都是曹操的作品;曹操是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与曹丕、曹植合称“三曹”。

D.《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保存下来的最早的长篇叙事诗,是古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与北朝的《木兰辞》合称为“乐府双璧”。

答案:A(《诗经》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

6.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传说中,我国上古时期的行政区域分为冀州、兖州、青州等九个州,故中国又称“九州”;中国的别称还有赤县、神州、华夏等。

B.古代官场的座次尊卑有别,十分严格,地位高者为尊,居上位,地位低者为卑,处下位;帝王的座位朝向一般是坐南面北。

C.我国古代的纪年法有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帝王年号纪年法和干支纪年法,“元和二年四月十三日夜”运用的帝王年号纪年法。

D.明清时,科举考试分为四级,最高一级是殿试,分三甲录取,考中者统称进士;其中第一甲取三名,依次称状元、榜眼、探花。

答案:B(帝王的座位朝向一般是坐北面南。)

7.下列诗句所写的历史人物依次对应恰当的一项是()

①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②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③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④莫言马上得天下,自古英雄尽解诗。

A.周瑜刘邦孔明项羽B.周瑜项羽孔明刘邦

C. 孔明刘邦周瑜项羽D.孔明项羽周瑜刘邦

答案:D

8.下列诗句所写的传统节日依次对应恰当的一项是()

①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②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③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④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A.端午重阳七夕中秋B.端午中秋重阳清明

C.重阳中秋七夕清明D.重阳清明中秋七夕

答案:D

9.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赋,是盛行于汉魏六朝、兼有诗和散文特点的一种文体,讲求句式整齐,音节和谐,多采用铺陈、夸张。

B.律诗和绝句句数有别,绝句四句,律诗一般八句;绝句可对仗可不对仗,律诗的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

C.词最初是一种配乐歌唱的诗体,又称“长短句”或“诗余”,根据字数的多少,分为小令、中调、长调。

D.散曲是由词蜕化出来的一种和乐演奏的歌曲,盛行于元代,体式比较自由,它一般

包括套曲和杂剧。

答案.D(散曲包括小令和套曲,不包括杂剧。)

10.下列对作家作品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陶渊明是东晋著名诗人,自号五柳先生,代表作有《归去来兮辞》《归园田居》等。B.王勃,与杨炯、王维、骆宾王一起并称为“初唐四杰”。代表作有《滕王阁序》等。C.杜牧是唐代诗人、散文家,与李商隐并称为“小李杜”。代表作有《阿房宫赋》《锦瑟》等。

D.辛弃疾是南宋爱国词人,词风豪放,与苏轼并称为“苏辛”。代表作有《扬州慢》等。答案:A(B初唐四杰没有王维,应为卢照邻)

11.下列加点词语表示古代男子进入成年的一项是()

A.余自束发读书轩中B.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

C.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D.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答案:B

12.下列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人一般不直呼姓名,只在以下情况下称姓名:自称、平辈之间、长辈称晚辈,作

传介绍,对厌恶轻视的人。

B.古人出于对被称呼者的尊重,一般称字,如李太白;称号,如香山居士;称官职名,如王右丞;称籍贯,如王临川;称谥号,如欧阳文忠公。

C.古人用谦称表示谦逊,如:愚,谦称自己不聪明;鄙,谦称自己学识浅薄;卑,谦

称自己身份低微;敝,谦称自己或自己的事物不好。

D.古时称呼已故长辈为“先”。例如“先考”指已去世的母亲;“先妣”指已去世的父亲;“先大母”指已去世的祖母。

答案: D(“先考”指已去世的父亲,“先妣”指已去世的母亲。)

13.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床:卧具

B.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阳:山的南面

C.壬戌之秋,七月既望壬戌:干支纪年

D.予左迁九江郡司马左迁:贬官,降职

答案:A(床:坐具。)

1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楚辞指的由楚国屈原等人在民间歌谣的基础上进行加工创造而成的一种诗歌形式,《离骚》是其中的代表作,因此楚辞体也称骚体。

B.汉乐府指由汉时乐府机关所采制的诗歌。这些诗原本在民间流传,经由乐府保存下来,后世文人仿此形式所作的诗,亦称“乐府诗”。

C.语录体常用于门人弟子记录导师的言行,不重文采,也不讲究篇章结构。儒家经典《论语》简明深刻、语约义丰,堪称语录体的典范。

D.纪传体是我国传统史书的一种体例,以重大事件为中心叙述史实,始于西汉司马迁所著的《史记》,之后的官方正史都以纪传体编纂而成。

答案:D(纪传体是以人物传记为中心叙述史实。)

15.在中国古代,字与号是有区别的。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呼,对平辈或尊辈称字是出于礼貌和尊敬;号又叫别号、表号,一般只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下列全属于“号”的一项是()

①醉翁②诗佛③李太白

④杜工部⑤临川先生⑥三闾大夫

⑦青莲居士⑧康南海⑨孙中山

A.①②⑦B.①⑤⑦C.④⑧⑨D.③④⑥

答案:B(①醉翁是欧阳修的号,晚年又号六一居士。②后人称王维为诗佛。③李白,字太白。④杜甫因曾任工部员外郎,因此世称“杜工部”。⑤王安石,自号临川先生。⑥三闾大夫是战国时楚国特设的官职,是主持宗庙祭祀,兼管王族屈、景、昭三大姓子弟教育的闲差事。屈原曾任此职。⑦李白,号青莲居士。⑧因康有为是广东南海人,世称康南海。

⑨孙中山,本名孙文,号逸仙,幼名帝象。)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国别史,也是一部散文著作。它尤其善于描写战争和外交辞令,如《崤之战》。

B.柳宗元是唐代散文家,与韩愈一起倡导了古文运动。他的寓言小品《三戒》和山水游记《永州八记》为后人所称诵。

C.高适、岑参、王昌龄是边塞诗派的重要诗人。王昌龄的《出塞》被推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

D.陶渊明,东晋著名诗人,他的田园诗被誉为“中国田园诗的基石”,其中《归园田居》《饮酒》等最具代表性。

答案:A(《左传》是编年体)

二、填空题:(15题26空,每空2分)

1、我国第一部语录体著作是《论语》。

2、我国第一部记录谋臣策士门客言行的专集是《战国策》。

3、被称为“一代词宗”的我国第一位女词人是李清照。

4、儒家两大代表人物是孔子、孟子,他们分别被尊称为至圣和亚圣。

5、《春秋》三传是指《左传》、《公羊传》和《谷梁传》。

6、“三言”是指明代文学家冯梦龙写的三个话本集《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

7、中国近代四大谴责小说指吴沃尧(又叫吴趼人)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李宝嘉的《官场现形记》、刘鹗的《老残游记》和曾朴的《孽海花》。

8、元杂剧四大悲剧指关汉卿的《窦娥冤》、马致远的《汉宫秋》、白朴的《梧桐雨》和纪君祥的《赵氏孤儿》。

9、元杂剧的四大爱情剧指关汉卿的《拜月亭》、王实甫的《西厢记》、白朴的《墙头马上》和郑光祖的《倩女离魂》。

10、“四史”指二十四史的前四史。即对司马迁的《史记》、班固的《汉书》、范晔的《后汉书》和陈寿的《三国志》的总称。

11、我国的第一部现实主义的诗歌总集是《诗经》,第一部浪漫主义的诗歌总集是《楚辞》,我国古代第一部文学评论专著是《文心雕龙》。

12、杜甫的“三吏”是《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三别”是《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

13、《论语》《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儒家“四书”。

14、汉乐府,主要作品为《陌上桑》《长歌行》《上邪》等,其中《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与《木兰诗》合称“乐府双璧”。

15、“唐宋八大家”为韩愈、柳宗元、苏洵、苏轼、苏辙、欧阳修、曾巩、王安石。

(完整版)中国古代文学试题库及答案

中国古代文学试题库(一) 一、填空(15分) 1.秦代唯一的作家是,今所传秦代民间歌谣仅首。 2.司马迁的现存作品,除《史记》外,还有《》、《》这两个单篇。《史记》是一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司马迁语)的伟大著作,所以历来为人们所推重。 3.从西汉后期到东汉中期,汉赋的创作进入了时期,代表作家是、。 4.建安“七子”的名称来源于《》,被称为“七子之冠冕”的是。 5.在南北朝诗人中,大量创作山水诗的是,推动七言诗体发展的是,集六朝之大成的是。 6.南北朝时期的散文代表作,有北魏的《水经注》和北齐杨衒之的《》。 二、解释加点的词(15分) 1.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2.大钧 ..播物兮,坱圠无垠.。 3.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 4.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 5.人情同于怀土.兮,岂穷.达而异心! 6.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 7.薄.霄槐云浮,栖川怍.渊沉。 8.暧暧 ..远人村,依依 ..墟里烟。 三、默写(10分): 1.《短歌行》(对酒当歌): 2.《拟行路难》(泻水置平地): 四、简述题(20分) 1.概述乐府的多重涵义。

2.“伊洛广且深,欲济川无梁。泛舟越洪涛,怨彼东路长”(《赠白马王彪》)四句,表达了诗人何种思想感情?在艺术上有何特色? 3.略述魏晋南北朝小说的类型,代表作家及其代表作。五、论述题(40分): 1.以《李将军列传》和《苏武传》为例,谈谈《史记》和《汉书》人物塑造的共同特色。 2.根据你对魏晋南北朝诗歌史的了解,试对这一时期文人诗歌创作的特点作一综述。

古代文学常识题目(名词解释 及简述题)

古代文学常识题目(名词解释及简述题) 楚辞是战国时代以屈原为代表的楚国人创作的诗歌,它是《诗经》三百篇后的一种新诗。汉武帝时,刘向整理古藉,把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编辑成书,定名《楚辞》,从此,“楚辞”成为一部总集的名称。至于后人以《离骚》为代表称之为“骚”,这和后人称《诗经》为“风”一样,虽然名不符实,却是有意把楚辞和汉赋两种文体形区别开来 3诸子散文:指的是战国时期各个学派的著作,反映着不同学派的思想倾向、政治主张和哲学观点。(补充答案:春秋战国时期,“百家竞作,九流并起。”各种思想流派的代表人物纷纷著书立说,宣传自己的社会政治主张。诸子的文章,各具风采。) 汉乐府:汉代的乐府。分为郊庙歌辞、鼓吹歌辞、相和歌辞和杂曲歌辞等类。郊庙歌辞是为统治者祭祀所作的乐章;鼓吹歌辞原是军歌后用于宫廷朝会、贵族出行等场合;其馀两类是从各地采集的民间歌谣其中多有反映人民生活疾苦的作品。 1赋比兴:赋比兴是《诗经》标志性艺术手段。简单地说,赋就是把诗人的情志或引用对象铺陈直叙出来;比就是比喻;兴就是起兴、发端,一般在一首诗或一章诗的开头,它可以跟诗歌所抒发的情思有关,也可以无关。赋比兴后来成为我国诗歌创作的一种基本手法。(简单的答发:赋,即平铺直叙,开门见山。比,即比喻。兴,即起兴、发端。先言他物。借它物来引出所要描绘的事物的描写。) 《古诗十九首》,最早是南朝梁萧统从传世无名氏《古诗》中选录十九首,把这些亡失作者名字的五言诗汇集起来,冠以此名,列在《文选》“杂诗”类之首,后世遂作为组诗看待。 《汉书》,又名《前汉书》,中国古代历史著作。东汉班固所著,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它沿用《史记》的体例而略有变更,改书为志,改世家为传,全

中国古代文学常识

中国古代文学常识 先秦篇 一、散文 (一)历史散文 (1)《左传》: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史书。原名《左氏春秋》,又称《春秋左氏传》,相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止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前后记叙了春秋时期250 多年的史事。 (2)《国语》:我国第一部的国别体史书,共21 卷。传为左丘明所著。全书按不同国家记载了从周穆王到周贞定王前后500 余年的史事,从春秋末年到战国初期。《国语》和《左传》区别是《国语》写不同国家,以记言见胜;《左传》按年代编写,长于记事。 (3)《战国策》:即《国策》,《国语》后又一部国别体史书,西汉末年刘向所编订,共33 编。记事上起周贞定王十六年(前453),下迄秦二世元年(前209),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策略。是先秦历史散文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该书语言生动,富于雄辩与运筹的机智,描写人物绘声绘色,常用寓言阐述道理,著名的寓言有“画蛇添足”“亡羊补牢”“狡兔三窟”“狐假虎威”“南辕北辙”等。 (二)诸子百家散文 (1)道家 老子,又称老聃、李耳,道家学派创始人,生活于春秋时期。主张“无为”,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道”为客观自然规律,代表朴素辩证法观点。如“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以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两面,并能由对立而转化。代表作《老子》,又名《道德经》。 庄子,名周,战国时宋国蒙(河南)人,道家学派代表人物。庄子主张“天人合一”和“清静无为”。现存《庄子》一书,33 篇,又名《南华经》。代表作《逍遥游》。 (2)儒家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zōu)邑人,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思想核心是“仁”。现存《论语》20 篇,是他的弟子记录他与弟子们言行的语录体专集。“论”,读lún ,择也,选择摘录之意。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山东)人,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家大师。其中心思想是“仁义”,主张实行仁政,强调“民贵君轻”,重视民心向背。在人性问题上提出“性善”论。著有《孟子》一书。 荀子,名况,尊号“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汉时避宣帝刘洵讳,改称“孙卿”,先秦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集大成者。著有《荀子》。针对孟子“性善论”提出“性恶论”,针对儒家“天命论”提出“天行有常”的朴素唯物论和“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思想。 (3)墨家 墨子,名翟(dí),春秋时代鲁国人,墨家学派创始人,主张“兼爱”、“非攻”、“尚贤”、“节用”。著有《墨子》一书,今存53 篇。 (4)法家 韩非,战国末韩国人,荀况弟子,法家学派代表人物。在政治上提出重赏、重罚、重农、重战者诸项政策,主张君主集权,反对贵族操纵政治。现存《韩非子》55 篇。 ▲春秋三传:《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 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五经:《周易》、《尚书》、《诗经》、《礼记》、《春秋》。 六经:《易》、《书》、《诗》、《礼》、《乐》、《春秋》。 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六义(诗经):风、雅、颂、赋、比、兴 十三经:《易》《书》《诗》《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 ▲十家:西汉史学家班固概括为: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农、杂、小说。 三教九流:三教,儒教、道教、佛教。九流,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 二、诗歌 (一)《诗经》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作品。《诗经》通称为《诗》或《诗三百》,到汉代,儒家把它奉为经典才称《诗经》,共305篇。 内容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又叫“国风”共160 篇,大都是各地民间歌谣,这是《诗经》的精华,如《伐檀》、《硕鼠》。“雅”分《大雅》、《小雅》,共105篇,多系西周王室贵族文人的作品,也有少数民谣,内容大都是记述周贵族历史,歌功颂德的。

《中国古代文学史》(袁行霈版)习题集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四卷本习题集1 第一编先秦文学 第一章上古神话 一.熟读《精卫填海》、《夸父逐日》、《鲧禹治水》、《黄帝擒蚩尤》、《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共工怒触不周山》。 二.解释:1、神话 2、神话的历史化 三.填空 1、我国古代保存神话最多的著作是- 《山海经》。 2、神话的主要内容包括创世神话、始祖神话、洪水神话、战争神话、 发明创造神话。 3、中国著名的四大神话是女娲补天、共工触山、后羿射日和嫦娥奔月, 它保存在《淮南子》中。 四.简答 1、神话所蕴涵的民族精神是什么? 2、神话的主要思维特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第二章《诗经》 一.背诵和默写篇目:《关雎》、《氓》、《采薇》、《蒹葭》。 二.解释:1、风雅颂 2、赋比兴 3、四家诗 三.填空 1、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它收录了我国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 500 年间的305篇作品。 2、《诗经》本来只称《诗》,或连其诗篇数称“诗三百“,后世儒家尊之为《诗经》。 3、《诗经》是按风雅颂三类编排的,一般都认为它们是根据音乐的不同来分类的。

4、《诗经》共有等十五“国风”,共篇。 5、《诗经》中的“雅”分和,前者有篇,后者有篇,共篇。 6、《诗经》中的“颂”包括颂、颂、颂,它们分别有篇、篇和篇作品,共40篇。 7、汉代传习《诗经》的有、、 、四家,它们的最早传授者分别是 和。现在流传下来的是,这就是我们现在读到的《诗经》。 8、《诗经》的旧注本,最重要的是《毛诗正义》和《诗集传》。《毛诗正义》是西汉毛亨传,东汉笺,唐疏。《诗集传》是南宋注的。 9、《诗经》的内容可以归纳为6个方面,它们是、、、、 和。 10、《诗经》的艺术特色,从、、等三个方面进行了归纳和论述。 11、《诗经》的表现手法,前人总结概括为、、 ,它们和、、合称为诗之“六义”。朱熹有三句话解释《诗经》的表现手法,其原文是“”,“”,“”。 12、《诗经》中的周民族史诗主要保存在《大雅》里,按其所记述的事件的时间先后,依次为、、 、和 5篇。 四.简答

中国古代文学常识汇编

中国古代文学常识汇编 下面是的小编为你们整理的文章,希望你们能够喜欢 魏晋南北朝 一、诗歌 (1)三曹 曹操:字孟德,小名阿瞒,三国时政治家。死后其子曹丕代汉建魏,追尊曹操为魏武帝。建安文学开创者,其诗气魄宏伟、慷慨悲凉,代表建安风骨的特色。代表作《观沧海》、《龟虽寿》、《蒿里行》乐府歌辞等。 曹丕:字子桓,曹操次子,魏文帝。三国文学家。作品《燕歌行》是现存最早的文人七言诗,他的《典论论文》是我国第一部文学批评专论。 曹植:字子建,五言诗的奠基人。代表作《名都篇》《白马篇》《洛神赋》。南朝谢灵运有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用一斗的评价。 (2)建安七子 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 与三曹同是建安风骨的重要代表。王粲的《七哀诗》成就最高。 ▲建安风骨:汉末建安时期文坛巨匠三曹七子继承了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普遍采用五言形式,以风骨遒劲而著称,并具有慷慨悲凉的阳刚之气,形成了文学史上建安风骨的独特风格,被后人

尊为典范。 (3)竹林七贤: 嵇康、阮籍、山涛、向秀、阮咸、王戎、刘伶。 七人崇尚老庄,基本上继承了建安文学的精神,但由于当时的血腥统治,不能直抒胸臆,所以不得不采用比兴、象征、神话等手法,隐晦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4)陶渊明 东晋诗人,名潜,字渊明,自称五柳先生,谥号靖节先生。开创了田园诗一体,被称为隐逸诗人之宗。散文有《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诗歌有《归园田居》、《饮酒》、《归去来兮辞》、《饮酒二十首》、《杂诗十二首》、《咏贫十七首》。 (5)谢灵运 南朝诗人,开创文学史上的山水诗一派,陶谢并称。诗歌有《登池上楼》、《白门岩上宿》。文赋有《山居赋》。 二、历史散文 (1)《后汉书》 范晔,南朝宋时期历史学家,编纂了《后汉书》。它是一部记载东汉历史的纪传体断代史史书,主要记述了上起东汉的汉光武帝建武元年(公元25年),下至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共195年的史事。 (2)《三国志》 陈寿,西晋著名史学家,编纂了《三国志》。它是一部记载魏、

中国古代文学史题库

中国古代文学史题库 第一编先秦文学 《诗经》是按、、三类编排的,一般都认为它们是根据音乐的不同来分类的。 4、《诗经》共有、、、、等十五“国风”,共篇。 5、《诗经》中的“雅”分和,前者有篇,后者有篇,共篇。

6、《诗经》中的“颂”包括颂、颂、颂,它们分别有篇、篇和篇作品,共40篇。 7、汉代传习《诗经》的有、、、四家,它们的最早传授者分别是和。现在流传下来的是,这就是我们现在读到的《诗经》。 8、《诗经》的旧注本,最重要的是《毛诗正义》和《诗集传》。《毛诗正义》是西汉传,东汉笺, 一、熟读《晋公子重耳之亡》、《勾践灭吴》、《苏秦始将连横》,并分析其结构和艺术特色。 二、解释:1、叙事散文2、《左传》3、《国语》4、《战国策》 三、填空 1、我国散文最早的源头是。

2、反映我国早期记事记言的文字由简到繁的发展标志是。 3、在时间跨度上与甲骨卜辞和铜器铭文相近的是。 4、被司马迁称为“礼义之大宗”的是。 5、《左传》记事起于年,止于年。 6、《左传》描写的重大战争有、、、、。7、叙事散文中以记言为主的著作是。 三、简答 1、《孟子》散文的艺术成就体现于哪几个方面? 2、怎样理解《庄子》哲学思想的诗意表现? 3、《荀子》和《韩非子》的议论文各有什么特色? 四、论述 试论先秦说理散文对后世的影响。

第五章屈原与《楚辞》 一、熟读并讲析《离骚》(力争背诵);默写并赏析《国殇》。 二、解释:1、《楚辞》2、《离骚》 三、填空 汉时,王逸则写出了《》的研究著作。 3、汉初以招致文士闻名的诸侯王有、、和。 4、曾令淮南王刘安为《》一书作注解,其宾客还集体创作了《》一书。 5、汉代、、等文化机构的设立,为稳定已生成的作家群体发挥了积极作用。 6、言“赋家之心,苞括宇宙,总揽人物”的人是,则说了“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后者选自《》。

中国古代文学史试题及答案3

中国古代文学史试题及答案(三)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尚书》中 关于原始初民模仿动物而歌唱的记载是( ) A.贲如,皤如,白马翰如 B.士刲羊,无血 C.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 D.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阀 2.《诗经·七月》是( ) A.爱情诗 B.战争诗 C.农事诗 D.怨刺诗 3.《春秋》的编纂体例是( ) A.国别体 B.纪传体 C.编年体 D.纪事本末体 4.《左传》的风格特色是( ) A.佶屈聱牙 B.情韵并美 C.辩丽恣肆 D.质朴平实 5.下列寓言出自《战国策》的是( ) A.处女遇盗 B.郢书燕读 C.刻舟求剑 D.狡兔三窟 6.《九章》大多数作品的体式是( ) A.论体 B.赋体 C.骚体 D.七体 7.晁错主张劝农务本的名篇,一篇是《守边劝农疏》,另一篇是( ) A.《论贵粟疏》 B.《论积贮疏》 C.《至言》 D.《陈政事疏》 8.造成《汉书》、《史记》写作思想和特色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 A.作者的思想差异和具体写作环境的不同 B.作者对历史著作性质功能的认识不同 C.作者具有“颂世”和“刺世”的不同主张 D.作者对历史著作“实录”标准的认识不同 9.最早以“赋”作为文体名称的作品是( ) A.《高唐赋》 B.《吊屈原赋》 C.《柳赋》 D.《赋篇》 10.东汉赋体文学创作的发展趋势是( ) A.由骚体赋向大赋转变 B.由小赋向京都赋转变 C.由大赋向抒情小赋转变 D.由大赋向骚体赋转变 11.在《乐府诗集》的以下类目中,保存两汉乐府民歌最多的是( ) A.《鼓吹曲辞》 B.《杂曲歌辞》 C.《相和歌辞》 D.《杂歌谣辞》 12.最早载录《古诗十九首》的古代典籍是( ) A.《玉台新咏》 B.《文选》 C.《乐府诗集》 D.《古诗纪》 13.曹植诗歌创作中成就最高的诗体是( ) A.四言诗 B.五言诗 C.七言诗 D.杂言诗14.正始诗人阮籍最著名的诗作是( ) A.咏怀诗B.幽愤诗C.拟古诗D.悼亡诗 15.西晋诗风的特点是( ) A.沉痛委曲,意蕴深沉 B.梗概多气,志深笔长 C.理过其辞,淡乎寡味 D.结藻清英,流韵绮靡 1、C 2、C 3、C 4、B 5、D 6、C 7、A 8、A 9、D 10、C 11、C 12、B 13、B 14、A 15、D 16.刘琨诗歌的风格是( ) A.笔力雄迈,文典以怨 B.英雄失路,万绪悲凉 C.坎土禀咏怀,彪炳可玩 D.平淡自然,韵味醇厚 17.晋代诗人郭璞最著名的诗作类型是( ) A.咏史诗 B.游仙诗 C.玄言诗 D.田园诗

古代文学常识试题

古代文学常识试题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试题 课程代码:00533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因所作词中有三处善用“影”字而被称为“三影”的北宋词人是( D ) A.晏殊 B.柳永 C.晏幾道 D.张先 2.借助虚字造成回环往复艺术美感的对偶句是( D ) A.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 B.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5.苏辙《上枢密韩太慰书》中“今观其文章,宽厚宏博,充乎天地之间,称其气之小大”所评价的人物是( C ) A.韩愈 B.欧阳修 C.孟子 D.司马迁 6.陆游《关山月》中,与“笛里谁知壮士心”在意义上构成对比关系的是( D ) A.三十从军今白发 B.沙头空照征人骨 C.遗民忍死望恢复 D.朱门沉沉按歌舞 7.刘克庄《贺新郎》(北望神州路)词句中,与

陈亮《念奴娇》(危楼还望)“不须反顾,寻取中流誓”用了同一历史典故的是( B ) A.记得太行山百万,曾入宗爷驾驭 B.问当年、祖生去后,有人来否 C.多少新亭挥泪客,谁梦中原块土 D.应笑书生心胆怯,向车中、闭置如新妇 8.下列作家属于“永嘉四灵”的是( C ) A.吴文英 B.谢翱 C.翁卷 D.王沂孙 9.周密《观潮》一文选自他的( A ) A.《武林旧事》 B.《齐东野语》 C.《蘋洲渔笛谱》

D.《浩然斋雅谈》 10.下列写雁的词句,出于咏雁词的是( C ) A.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B.燕雁无心,太湖西畔随云去 C.写不成书,只寄得、相思一点 D.雁不到,书成谁与 11.李翠莲这个人物出自(D ) A.杂剧 B.诸宫调 C.传奇 D.话本 12.《遗山先生集》的作者生活在( D ) A.北宋时期 B.南宋时期

考试必备中国古代文学常识

中国古代文学常识整理 一、文学流派或团体的归类。 1、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有:孔子、孟子。 2、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有:老子、庄子。 3、墨家的代表人物有:墨子。 4、法家学派化人物有:韩非子。 5、屈宋:指战国时期的屈原、宋玉。 6、扬马:指西汉扬雄、马司相如。 7、三曹:指曹操、曹植、曹丕。 8、建安七子:指孔融、王粲、陈琳、刘桢、徐干、阮禹、应玚 9、沈诗任笔:指南朝齐梁间的沈约和任昉。 10、初唐四杰:指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11、沈宋:指初唐武后时期著名的宫延诗人沈全期和宋之问。 12、唐代诗人属于边塞诗派的有:王昌龄、岑参、高适、王之涣、李颀。 13、张王乐府:指张籍、王建所写的乐府诗。 14、郊寒岛瘦:苏轼语,是对中唐诗人孟郊、贾岛诗风的形象概括。 15、元白:指中唐诗人元稹和白居易。 16、南唐二主:指五代时南唐的两个皇帝,中主李璟和后主李煜。 17、三苏:是苏轼、苏洵、苏辙。 18、唐宋八大家:指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轼、苏洵、苏辙。 19、宋代词人中属于豪放派的有:苏轼、辛弃疾。 20、宋代词人中属于婉约派的有:柳永、李清照。 21、元代元曲四大家:指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 22、明代后七子:指宗臣、李攀龙、王世贞、谢榛、梁有誉、涂中行、吴国伦。 23、唐宗派:是明代前后七于的反对派作家有:王慎中、唐顺之、归有光。 24、公安派三袁:指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 25、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指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 26、南施北宋:指清初著名诗人施闰章和宋琬。 27、宋诗派:即清代“同光体”诗人,代表作家是陈三立、陈衍。 28、浙西词派:清初词派,以浙江秀水(今嘉兴市)人朱彝尊为代表。 29、阳羡词派:清初词派,以江苏省宜兴人陈维崧为代表。 30、常州词派:清中叶词派,代表人物是张惠言。 31、桐城派:清中叶最著名的一个散文流派,主要作家有方苞、姚鼐。 32、苏州作家群:清初戏曲家群体,代表人有李玉、朱素臣、朱佐朝。 33、南洪北孔:指清初著名的戏剧家洪异和孔尚任。 34、南社:成立于1909年,发起人为陈去病、高旭和柳亚子。 二、作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的归类。 1、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2、孟子是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 3、庄子是老子之后道家的主要代表。 4、屈原是我国古代第一个伟大的爱国诗人。 5、苟于是战国末期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6、韩非于是战国末期法家思想员著名的代表。 7、李斯是秦代散文作家中的代表人物。 8、曹操是建安文坛的领袖,开风气之先,影响一代诗风。 9、曹植是建安时期最负盛名的作家。 10、陶渊明: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人以自己的田园生活为内容进行诗歌创作。 11、鲍照:是南朝刘宋时期成就最高的诗人,其乐府诗对唐代诗人有很大影响。 12、王维是盛唐田园山水诗派的代表作家。 13、李白是继屈原之后我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14、杜甫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15、岑参是盛唐著名的边塞诗人。 16、白居易是中唐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和主要代表。 17、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和领袖,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18、李商隐是晚唐诗坛上的著名诗人。 19、欧阳修是北宋诗人革新运动的领袖。 20、王安石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被列宁称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 21、苏拭是宋代文艺创作成就最为全面的一位作家,豪放词派的创始人。 22、柳永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家,也是婉约派词人的代表。 23、陆游是南宋伟大的爱国诗人。 24、李清照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难得的女作家、女词人。 25、关汉卿是元代杂剧的奠基人。 26、马致远是元代著名的杂剧家、散曲家,有“曲状元”之称。

中国古代文学史试题及答案

中国古代文学史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以记言为主,所载史事起于周穆王,终于鲁悼公。 2、郭茂倩《》将自汉至唐的乐府诗分为十二大类。 3、南北朝作家把经、史、诸子划在文学之外,又区分文学范围内的作品为“有韵”的“文”和____。 4、被誉为“七绝圣手”的唐代诗人是____。 5、杜甫诗歌风格多样,但为历来所公认的主要风格是“____”。 6、在韩孟诗派中,以瘦硬奇警为诗风特点,直接影响宋代江西诗派的重要诗人是____。 7、北宋后期婉约词派的代表作家是____。 8、元杂剧一般是一本_____折。 9、公安派提出的主要主张是“_____,____”。 10、晚清道、咸时期,与龚自珍齐名的作家是____。 二、单项选择题。从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番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 1、《诗经》中的风、雅、颂是按()来划分的。 ①不同的地域②不同的时期③音乐的性质④篇幅的长短 2、“兼爱”是() ①孔子的中心思想②墨子的中心思想③孟子的中心思想④庄子的中心思想 3、()是西汉作家王褒所写的咏物赋。 ①《鹦鹉赋》②《洞萧赋》③《归田赋》④《芜城赋》 4、(因故缺失) 5、《文心雕龙》所说“尽锐于《三都》,拔萃于《咏史》,指的是() ①斑固②张衡③左恩④庾信 6,提出“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这一著名观点的作家是() ①李白②杜甫③韩愈④白居易 7、韦庄写有一首涉及黄巢起义的长篇叙事诗,题目叫做() ①《秦中吟》②《秦妇吟》③《古离别》④《乌衣巷》 8、在晚唐诗人中,专攻近体而使律诗通俗化的是() ①杜牧②李商隐③温庭筠④杜荀鹤 9、被后人评为“疏隽开子瞻,深婉开少游”的北宋作家是() ①晏殊②欧阳修③柳永④张先 10、提出“以适用为本”的文学主张,诗文创作具有浓厚政治色彩的文学家是() ①苏舜钦②王安石③苏洵④苏轼 11、在元散曲作家中,()是成就最高、最有影响的一家。 ①关汉卿②白朴③马致远④张可久 12、反对前后七子拟古主义最有力的文学流派是() ①唐宋派②竟陵派③公安派④茶陵诗派 13、李渔的戏曲理论,见于所著()

中国古代文学史题库

第六编元代文学 绪论 一、解释: 1、勾栏 2、对棚 3、末本 4、旦本 二、填空 1、元代文学涵盖的时间,大致从年蒙古王朝灭金、统一北中国起,到年朱元璋推翻元朝为止,其间约年。 2、金末元初,文坛在唐代变文、说唱诸宫调等叙事性体裁的浸润和启示下,并与、、、等表演要素结为一体,发展成。由于宋金对峙,南北阻隔,便出现了和两种类型。当时,许多文人积极参与的创作,使这种叙事性的文学体裁,成为文坛的主干。 3、剧本包括、、三个部分。杂剧一般由折组成一个剧本,脚色可分、、三类,全剧只能由或一人主唱。南戏剧本由若干“出”组成,脚色分为、、、、等类,在剧中歌唱。杂剧和南戏的唱词多用以表现人物在特定场景中的,甚至直接透露作者的,具有强烈的性。 4、杂剧的曲调由民间歌曲、的乐曲和传统的曲调结合而成;南戏的曲调由的民间音乐与的传统的音乐结合而成、两者在音乐文化方面均由传统衍繁,彼此;两者在音乐上的差别,实际是差异的表现,加上区域等文化上的差异,从而形成两大音乐系统。 5、北方戏剧圈以为中心,包括以北的大部地区,流行;剧作多以故事、故事、传说为题材,多给人以、的感受。南方戏剧圈以为中心,包括地区,既流行,也演出;剧作更重视的描写和的宣泄。 6、散曲是一种新体,押韵较灵活,可以平仄,句中可以增加。作家纯以曲体,与毫无联系。散曲的语言往往呈现化以及曲体某一部分音节化的状态。散曲

的艺术表现比近体诗和词更多采用“”的方式加以、。 7、元代文学创作,均体现出之美,与每以为美的传统审美观大异其趣。 三、简答 1、为什么说元代文学具有划时代意义? 2、元代戏剧创作的主要成就是什么? 3、散曲为什么大盛于元代?为什么又会在元代走向衰微? 4、王国维认为元曲的审美特征及其形成的原因是什么?王国维的看法是否可取? 5、吴伟业说元杂剧“较昔之歌舞,更显而畅”,这“显而畅”的含义是什么? 四、论述 1、简析元代社会对元代文学发展的影响。 2、简析元杂剧和南戏的异同。 3、怎样认识元代的叙事文学和抒情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常识2

神话传说:中国古代氏族社会时,人类对自然界和社会现象不能科学地解释,就借助于想像和幻想,创造了许多故事。神话是纯粹的虚构,传说有历史的影子,比较著名的有:精卫填海、女祸补天、羿射九日,嫦娥奔月、夸父逐日以及黄帝,尧、舜、禹等。 《诗经》: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成书于春秋时期,共305篇,亦称《诗三百》,分为风(十五国风),雅(大雅、小雅)、颂(高颂,周颂,鲁颂),其中最有价值的是“风” 。创作方法主要是“赋、比、兴”。 《尚书》和《春秋》,“左史记言,右史记事,言为《尚书》,事为《春秋》。“这是中国古代有记载的(甲骨书)最早的两部书。《春秋》是记事的,后多散佚,仅留下来经孔子整理的鲁国的《春秋》,汉代有重新编撰整理的“春秋三传”,即《公羊传》、《谷粱传》,《左传》。现仅存左丘明编写的《左传》。《春秋》和《左传》是编年体史书。 《国语》是依照战国时国别来记述各国史实的史书。《战国策》也同样,称为“国别体”,《战国策》同时也是一部历史散文集,经汉刘向重新改编整理,共三十三篇。 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争鸣,儒家的著作有孔子的《论语》、孟子的《孟子》、荀况的《荀子》;墨家著作有墨翟的《墨子》;道家著作有老聃的《老子》(道德经)、庄周的《庄子》(南华经);法家著作有商鞅的《商君书》、朝非的《朝非子》,兵家著作有孙或孙膑的《孙子兵法》杂家的有吕不韦的《吕代春秋》等,这些著作都是语录体散文(也称“记言体”)。 西汉时的司马迁创作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分为“本纪”十二篇、“世家”三十篇、“列传”七十篇,“表”十篇、“书”八篇,共一百三十篇。《史记》是一部“信史”,“通古今之变,究天人之际,成一家之言,”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开后代“二十四史”之先河。 战国时楚国的屈原因遭谗贬,开创了浪漫主义的新诗体“楚辞”、名篇有《离骚》、《九章》、《九歌》、《天问》、《渔父》等。 西汉时的政论散文大家有晃错,名篇《论贵粟疏》《言兵事疏》等。还有贾谊,名篇《过秦论》。 汉赋是一种直接延续楚辞的新诗体,主要作家有司马相如,作品有《子虚赋》、《上林赋》等,还有杨雄,作品有《甘泉赋》、权乘作品有《七发》。 班固创作了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汉书》。

中国古代文学史题库 宋代文学

第五编宋代文学 绪论 一、填空 1、“四大书院”指、、和。 2、提出“以俗为雅”命题的有、、。 3、叶夑《原诗》说:“为唐诗之一大变,其力大,其思雄,崛起特为鼻祖。宋之、、、、,皆愈之为之发其端,可谓极盛。” 二、简答 1、简述宋代的“文以载道”说。 2、简述宋代古文对唐代古文的继承与革新。 3、简述宋诗对唐诗的因革通变。 4、简述宋词的突出艺术成就。 第一章宋初文学 一、填空 1、宋初诗歌三体指、和。

2、晚唐体的盟主是。 3、《山园小梅》的作者是,其中“、”一联被称为咏梅绝唱。 4、王禹偁散文代表作有、和等。 二、简答 1、什么是白体? 2、王禹偁诗的特点是什么? 3、什么是晚唐体?晚唐体有哪些主要诗人? 4、什么是西昆体? 三、论述 1、简述宋初散文复古的思潮。 2、简述西昆体主要艺术特征及缺陷。 第二章柳永与北宋词风前期的演变 一、背诵篇目: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 二、填空

2、在宋代词史上,是主动向民歌学习的第一人,其最能体现清新明畅的风格。 3、欧阳修词显示出一种新的创作方向,即词既可写传统的类型化的相思恨别,也能抒发作者,如着名的《朝中措·平山堂》。 4、成为后来豪放派滥觞的词人是,其代表作是《》()。 5、“张三中”得名是因写“,,”;“张三影”得名是因写“”、“”和“”。 6、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视张先词为“”。 7、王安石的怀古、咏史词是《》、《》。 8、近人夏敬观指出慢词“始盛于,大成于。” 9、清人冯熙说欧阳修词“疏俊开,深婉开。” 10、“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出自的《》()。 三、简答 1、欧阳修词的开拓。 2、张先词新变的主要方向。 3、柳词对慢词的贡献与影响。

古代文学常识试题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试题 课程代码:00533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因所作词中有三处善用“影”字而被称为“三影”的北宋词人是( D ) A.晏殊 B.柳永 C.晏幾道 D.张先 2.借助虚字造成回环往复艺术美感的对偶句是( D ) A.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 B.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C.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 D.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3.下列诗作中的叙事诗是( C ) A.《村行》 B.《戏答元珍》 C.《汝坟贫女》 D.《初晴游沧浪亭》 4.王安石《明妃曲》中的明妃是指( A ) A.王昭君 B.陈阿娇 C.赵飞燕 D.杨玉环 5.苏辙《上枢密韩太慰书》中“今观其文章,宽厚宏博,充乎天地之间,称其气之小大”所评价的人物是( C ) A.韩愈 B.欧阳修 C.孟子 D.司马迁 6.陆游《关山月》中,与“笛里谁知壮士心”在意义上构成对比关系的是( D ) A.三十从军今白发 B.沙头空照征人骨 C.遗民忍死望恢复 D.朱门沉沉按歌舞 7.刘克庄《贺新郎》(北望神州路)词句中,与陈亮《念奴娇》(危楼还望)“不须反顾,寻取中流誓”用了同一历史典故的是( B ) A.记得太行山百万,曾入宗爷驾驭 B.问当年、祖生去后,有人来否 C.多少新亭挥泪客,谁梦中原块土

D.应笑书生心胆怯,向车中、闭置如新妇 8.下列作家属于“永嘉四灵”的是( C ) A.吴文英 B.谢翱 C.翁卷 D.王沂孙 9.周密《观潮》一文选自他的( A ) A.《武林旧事》 B.《齐东野语》 C.《蘋洲渔笛谱》 D.《浩然斋雅谈》 10.下列写雁的词句,出于咏雁词的是( C ) A.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B.燕雁无心,太湖西畔随云去 C.写不成书,只寄得、相思一点 D.雁不到,书成谁与 11.李翠莲这个人物出自(D ) A.杂剧 B.诸宫调 C.传奇 D.话本 12.《遗山先生集》的作者生活在( D ) A.北宋时期 B.南宋时期 C.辽、金时期 D.金、元时期 13.赵孟頫《岳鄂王墓》“南渡君臣轻社稷,中原父老望旌旗”,所用修辞手法是( A ) A.对比 B.比喻 C.夸张 D.比拟 14.马致远的散曲集名为( B ) A.《小山乐府》 B.《东篱乐府》 C.《酸甜乐府》 D.《碧山乐府》 15.《夜行船》(秋思)“百岁光阴一梦蝶,重回首往事堪嗟”,其中所含典故出自( C ) A.《孟子》 B.《荀子》 C.《庄子》 D.《老子》 16.《董西厢》属于( C ) A.杂剧 B.散曲 C.说唱 D.话本 17.宋濂《秦士录》的思想要旨是( A )

《中国古代文学史》练习题及答案完整

《中国古代文学史》练习题及答案 先秦文学 一、填空 1、中国最初的诗歌是和-------结合在一起的 2、约在以后,诗歌从乐舞中逐步发化独立出来。 3、《弹歌》是一首----------言诗。 4、《蜡辞》大约是一首---------事祭歌。 5、先秦时期----------不分,文化呈现一种综合的形态。 6、上古巫史不分,商周之际,--------------官从原始宗教中脱离出来,成为新兴文化的代表。 7、西周时期,文化为-----------所垄断,春秋战国之际,兴起了一个---------的阶层,成为文化创造的主要的承担者。 8、先秦文学作者身份发生了由巫到史,到------,再到------的演变。 9、夏商文化以--------文化最有代表性。 10、自西周开始,----------文化成了主流文化。 11、在所有的古代文献中,以----------最有神话学价值。 12、中国古代创世神话以----------故事最为著名。 13、女娲的神话主要应是产生于----------社会。 14、神话形象经历了从动物形、----------形到---------这么一个发展过程。 15、雅颂多为---------时期的作品。 16、国风多为---------时期的作品。 17、雅颂多为---------句,较少杂言。 18、《诗经》的句式以---------言为主。 19、《诗经》常见的押韵方式是---------------押韵。 20 、雅颂多出自----------------之手。 21、周族史诗有《生民》、《公刘》、《绵》、-------------、-------------。 22 、------------、--------------是我国记言叙事文之祖。 23 、《尚书》分-------、---------、-------、--------四部分,其中---------、------------。 24、《左传》的体例是---------史。 25 、 ---------确为先秦“叙事之最”,标志着我国叙事散文的成熟。 26 、-----------------最擅长写战争。

中国古代文学史试题及答案

中国古代文学史试题及答案(一)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就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关于神话的产生,一向比较通行的解释有两种:一种就是劳动说,另一种就是( ) A、宗教说 B、游戏说 C、模仿说 D、宣泄说 2、《诗经》的传统分类就是( ) A、南、风、雅 B、风、雅、颂 C、雅、颂、南 D、颂、南、风 3、《尚书》内容所属的类别就是( ) A、哲学散文集 B、历史散文集 C、文学散文集 D、艺术散文集 4、《左传》内容反映的历史时期就是( ) A、先秦 B、西周 C、春秋 D、战国 5、《庄子》散文运用的主要手法就是( ) A、重言 B、卮言 C、寓言 D、杂言 6、《离骚》在诗歌形式上所属的全式就是( ) A、四言体 B、五言体 C、七言体 D、杂言体 7、以《谏逐客书》为代表的李斯散文最鲜明的特色就是( ) A、流畅谐偶 B、铺陈排比 C、质实无华 D、诙谐反讽 8、刘勰《文心雕龙·明诗》对《古诗十九首》的评价就是( ) A、惊心动魄,一字千金 B、发于天籁,本乎人情 C、婉转附物,怊怅切情 D、凭空模拟,文法极奇 9、《史记》的五种体例中,“世家”这种体例就是( ) A、记述历代帝王的兴衰沿革 B、记述特殊人物或集团的事迹 C、记述重要人物的家族兴衰 D、记述王侯各国的史实与状况 10、《汉书》所属的历史编自体例就是( ) A、编年史 B、纪传体通史 C、断代史 D、国别史 11、枚乘的《七发》所标志的赋体发展阶段就是( ) A、骚体赋的终结 B、抒情小赋的开端 C、骈赋的开端 D、大赋文体的形成 12、形制完整的文人五言诗,最早出现的时期就是( ) A、西汉中期 B、西汉末期 C、东汉前期 D、东汉末期 13、代表曹操悲凉沉雄诗风的名句就是( ) A、置酒高堂,悲歌临觞。人寿几何,逝如朝霜 B、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C、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 D、遗荣荣在,外身身全。卓哉先师,修德就闲 14、刘桢诗歌的风格就是( ) A、骨气奇高,词采华茂 B、文多兼善,辞少瑕累 C、真骨凌霜,高风跨俗 D、怀文抱质,语气低婉 15、历史上对阮籍好酒性格的描述就是( ) A、嗜酒能啸,善弹琴。当其得意,忽忘形骸 B、任性而行,不自雕励,饮酒不节 C、造饮辄尽,期在心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D、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1、A 2、B 3、B 4、C 5、C 6、D 7、B 8、C 9、D 10、C 11、D 12、C 13、B 14、C 15、A 16、东晋诗坛主流诗歌的创作倾向就是( ) A、儿女情多,风云气少 B、寄言上德,托意玄珠

古代文学常识试题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试题课程代码:00533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因所作词中有三处善用“影”字而被称为“三影”的北宋词人是( D ) A.晏殊 柳永 B. 幾晏C. 道 D.张先 )借助虚字造成回环往复艺术美感的对偶句是(2. D B. 落花人独 A.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 立,微雨燕双飞 D. 怒涛卷霜雪C.云树绕堤沙,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3.下列诗作中的叙事诗是()C 村A.《行》《戏答元珍》 B. 贫C.《汝坟女》 D.《初晴游沧浪亭》 A )王安石《明妃曲》中的明妃是指(4. 昭A.王君 陈阿娇 B.飞C.赵燕. D.杨玉环 5.苏辙《上枢密韩太慰书》中“今观其文章,宽厚宏博,充乎天地之间,称其气之小大”所评价的人物是( C ) A.韩愈 B.欧阳修 C.孟子 D.司马迁 6.陆游《关山月》中,与“笛里谁知壮士心”在意义上构成对比关系的是( D ) A.三十从军今白发 B.沙头空照征人骨 C.遗民忍死望恢复 D.朱门沉沉按歌舞 7.刘克庄《贺新郎》(北望神州路)词句中,与陈亮《念奴娇》(危楼还望)“不须反顾,寻取中流誓”用了同一历史典故的是( B ) A.记得太行山百万,曾入宗爷驾驭 B.问当年、祖生去后,有人来否 C.多少新亭挥泪客,谁梦中原块土 D.应笑书生心胆怯,向车中、闭置如新妇 8.下列作家属于“永嘉四灵”的是( C ) A.吴文英 B.谢翱 C.翁卷 D.王沂孙 ) A 周密《观潮》一文选自他的(9. A.《武林旧事》

中国古代文学常识-文化典籍

中国古代文学常识:文化典籍 导读:【诸子散文】—《论语》、《老子》、《墨子》、《孟子》、《庄子》、《荀子》、《韩非子》。 【风骚】—《诗经》和《楚辞》的并称。(《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开创了中国诗歌的现实主义传统。《离骚》开创了我国诗歌的.浪漫主义传统。) 【四书五经】—"四书"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四部书。"五经"指《易》、《尚书》、《诗》、《礼》、《春秋》五部儒家的经典。 【六子】《老子》、《庄子》、《列子》、《荀子》、《扬子法言》、《文中子中说》 【六艺经传】—指《诗》《书》《礼》《易》《乐》《春秋》六种经书。 【六家】阴阳家、儒家、墨家、名家、法家、道德家 【六部】礼部、户部、吏部、兵部、刑部、工部 【六历】《黄帝历》、《颛顼历》、《夏历》、《殷历》、《周历》、《鲁历》 【六法】规、矩、权、衡、准、绳 【六礼】冠、婚、丧、祭、乡饮酒、相见 【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六义】风、赋、比、兴、雅、颂

【五贡】恩贡、拔贡、岁贡、副贡、优贡 【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 【六朝】吴、东晋、宋、齐、梁、陈 【八旗】镶黄、正黄、镶白、正白、镶红、正红、镶蓝、正蓝【吕氏春秋】—先秦杂家代表著作,又名《吕览》,系战国时秦国丞相吕不韦集合门客编成。 【左传】—《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又名《左氏春秋》,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 【战国策】—国别体史书,是战国时游说之士的策谋和言论的汇编,系西汉刘向编订。 【史记】—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世说新语】—我国第一部笔记小说集。 【说文解字】—我国第一部字典。 【乐府双璧】—《孔雀东南飞》和《木兰诗》 【三言二拍【—《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 【三吏三别】—《石壕吏》《潼关吏》《新安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汉字六书】象形、指事、形声、会意、转注、假借 【书法九势】落笔、转笔、藏峰、藏头、护尾、疾势、掠笔、涩势、横鳞竖勒

中国古代文学史1大题

2011年7月 三、名词解释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36.宋玉新 37.游仙诗新 38.《永州八记》新 39.《枕中记》新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40.枚乘的《七发》开创了大赋体式,简述其创作特点。新

41.简述《古诗十九首》在语言表现方面的艺术特色。新42.简述谢灵运山水诗的艺术成就。旧 43.简述王维归隐诗的空静之美。新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4分,共28分) 44.试述《庄子》寓言的特色,并举例说明。新 45.试论大历十才子诗的艺术特色。旧

2011年4月 三、名词解释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36.《天问》新 37.骈文旧 38.讽刺小品文新 39.《虬髯客传》新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40.简述贾谊骚体赋作的艺术特色。新 41.简述汉乐府民歌的艺术特色。旧

42.简述嵇康诗歌的特色。新 43.简述李煜后期词的艺术风格。新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4分,共28分) 44.举例说明《战国策》的文学特色。新 45.试论李白诗歌的主要艺术特色。旧

2011年4月 三、名词解释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36.《国语》旧 37.宫体诗新 38.初唐四杰新 39.元和体旧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40.简述《诗经》诗歌结构形式和语言的特点。新 41.简述《孟子》文章的特点。旧

42.简述庾信诗歌的艺术特点。新 43.简述孟浩然山水诗的风格特点。新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4分,共28分) 44.《行行重行行》《回车驾言迈》《迢迢牵牛星》为例,论析《古诗十九首》艺术成就。旧45.试论李贺诗歌的艺术特色。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