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洛夫、余光中并称台湾诗坛“三巨柱”的“老顽童”走了

与洛夫、余光中并称台湾诗坛“三巨柱”的“老顽童”走了
与洛夫、余光中并称台湾诗坛“三巨柱”的“老顽童”走了

与洛夫、余光中并称台湾诗坛“三巨柱”的“老顽童”走了

天有际,思无涯。90岁的琼籍台湾华语诗人罗门,1月18日在台北仙逝。著名作家、天涯老社长韩少功接受中新网采访表示,“罗门先生是从海南走出去的优秀诗人,深受海峡两岸读者敬重与喜爱。我多次在海南与他相见,也曾到台湾他家拜访,总是被他的赤子童心和奔放诗情所感动。”《天涯》杂志原主编、现为《诗刊》副主编的李少君与罗门是忘年交,他主编的《台湾现代诗选》,罗门是入选诗作较多的诗人之一。“一般人谈台湾现代诗,余光中、洛夫、郑愁予比较引人瞩目,因为他们抒写乡愁乡情较多,但罗门是一个另类,他对现代都市的书写,堪称独树一帜。”今天推送2016年6月29日《深圳特区报》记者的采访报道,这也是罗门生前大陆媒体的最后一次报道,以为纪念。

罗门蓉子在“灯屋”

罗门被誉为台湾“重量级诗人”、“现代诗的守护神”、“战争诗的巨擘”;在余光中眼中,蓉子是台湾诗坛“开得最久的菊花”,被称为“永远的青鸟”,他们是在诗与艺术世界埋头创作、携手走过半个多世纪的诗人伉俪。

坚守诗国:诗是人类永恒不朽的精神作业

罗门蓉子台北的寓所地处闹市巷弄,沿着窄小的楼梯上到四楼,楼梯间被改造成书架,仅容一人经过。虽已年界90,罗

门的思路仍然敏捷,语速极快,只要他开口,要想打断是件极难的事。罗门的诗以“现代”和“前卫”著称,与洛夫、余光中并称为台湾诗坛“三巨柱”,他的创作活力令人惊叹,至今已出版诗集17部、论文集7部。评论家认为,罗门的诗风坚实阳刚,以意象繁复、想象力卓著见称,这使得他的作品常因突发的奇思妙想而富有情趣。

窄窄的楼梯堆满了书

上世纪60年代罗门写出的《第九日的底流》震惊台湾诗坛。罗门说,这首诗的创作灵感来自于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不安似海的贝多芬伴第九交响乐长眠地下,我在地上张目活着,除了这种颤栗性的美,还有什么能到永恒那里去。”这首长达150行的长诗,从表面上看是咏叹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而深层的主题却是对人类存在时空永恒的美的追求,是对生命本质的探索。“眼睛被苍茫射伤/日子仍回转成钟的圆脸/林园仍用枝叶描绘着季节/在暗冬圣诞红是举向天国的火把……”罗门运用繁复意象之间的张力,产生富于暗示性的象征意味,传达出心灵与时空遭遇之下的心理活动。有学者认为,《第九日的底流》完成之际,罗门现代诗的殿堂也同时构建完成。罗门还善于运用句法乖谬、情境错位等“颠倒”手法来反映现代人的精神风貌,风格冷峻、深邃。在题材与主题的选择上,罗门充分显示出现代诗人的典型品质,常常以时间、存在、生命、死亡、战争等重大命题作为自己诗思

焦点,《麦坚利堡》便是关于战争与死亡的杰出作品。此外,罗门长期致力于“都市”题材的创作,并对都市和现代文明做过这样的思考:“人类活在都市文明极度发达的环境中,除了忙于工作,忙于饮食,忙于找娱乐性的刺激,究竟还有几个人能面对‘心灵’两字,能向心灵的深处作探索?当内心空间失落,‘人’将在哪里飞与飞向哪里呢?”《都市之死》、《都市的落幕式》、《咖啡厅》、《流浪人》等一系列作品,便是罗门用诗人的眼睛透视他所面对的世界,抨击都市的种种弊病,直达人的心灵深处。蓉子素来是“静观世界,内心充满了对生命的默语和感知”,一如她宁静温润的性格。评论家认为,蓉子的诗显露出远离商业与工业时期的喧嚣浮华,真诚地埋首于开发自然赋予她的诗才的宝藏。她就像她代表作《一朵青莲》里的青莲,“静观天宇而不事喧嚷”。蓉子说,“倘若我无真实的创作意欲,我就不勉强自己发出声响。”“我愿意更多地把握自己一些,而并不急于做一时的跳水英雄,去赢得片时的喝彩;我愿更多显露出自己的面貌,但必须先有灵魂和实质为后盾。”蓉子以江南女子不徐不疾的性格,在1950年代步入诗坛后,陆陆续续出版了《青鸟集》、《七月的南方》、《维纳丽沙组曲》、《这一站不到神话》等19本诗集,成为台湾诗坛“祖母辈的明星诗人”。在诗的国度,罗门蓉子仿如虔诚的教徒,把诗当作是人类永恒不朽的精神作业。

诗坛伉俪:东方的勃朗宁夫妇

要是青鸟不来/春日照耀的林野/如何飞入明丽的四月……这是罗门写给蓉子的《诗的岁月》。同是1928年出生,二人生命的交集从诗开始。

蓉子摄于上世纪50年代

出生于海南文昌的罗门,原名韩存仁,十七八岁开始写诗,到台湾后在民航部门工作。1954年在一次诗友聚会上,罗门认识了其时已在诗坛成名的蓉子。蓉子原名王蓉芷,江苏涟水县人,1953年出版首部诗集《青鸟集》,以诗风自然怡静、刚柔并济闻名台湾诗坛。“我看过蓉子的《青鸟集》,那时,我的心灵起了一种奇异的波动,及至见到本人,更有一股强烈的冲动,我要捕捉这只青鸟。”二人是否一见钟情?蓉子笑答,“一见钟情倒没有,但大家都喜欢文学,可以说有共同爱好。此外这个人很直,有话就讲,我想此人大概不会诡诈。”其实,罗门热情坦率、充满生命力的激情也深深吸引着蓉子。蓉子曾说过,“我除了欣赏他横溢的才华,更喜欢他那颗诚恳热情的心。”交往1年后,1955年4月14日星期四下午4点,因诗结缘的罗门蓉子在台北的一座古老教堂举行了婚礼。与其他婚礼不同的是,这场婚礼同时是一场诗歌朗诵会,诗人纪弦朗诵了罗门歌颂爱情理想的处女作《加力布露斯》,诗友们又分别朗诵了多首诗,祝福这对新人在诗国里相互扶持携手同行。罗门说,回忆是生命岁月的后花园,

而这场特别的婚礼,经过半个世纪,也“亮”成诗的记忆的星空。罗门从不讳言蓉子成名比他早,“因为蓉子,我开始写诗,因为写诗,我们在诗中相识相爱,成为诗人夫妇。”婚后,夫妻俩参加诗社,共同主编诗刊,授课演讲,二人相知相守,走过半个多世纪的诗歌岁月。上世纪70年代,罗门蓉子相继辞去了待遇优厚的公职,专心从事诗的创作,因为“生命太短了,我只能以艺术作为我的精神的专业”(罗门语)。同为诗人,记者好奇二人是否互为对方作品的“第一读者”,不料二人齐齐否认。正如两人的性格迥异,诗观亦不相同。尽管如此,二人又以对诗歌的信仰,对抗着时风流俗,在诗歌道路上执着前行,并赢得了“杰出文学伉俪”、“东方的勃朗宁夫妇”的美誉。

乡愁萦怀:“每回西风走过/总踩痛我思乡的弦”

在罗门蓉子的诗歌中,“乡愁”是一个萦绕不开的主题。身居台湾几十年,罗门创作了一系列怀乡之作,在《遥望故乡》中罗门感叹:“一个浪对一个浪说过来,一个浪对一个浪说过去/说了30年/只说了一个字:家……”在《三桅船之恋》、《海镇之恋》等诗作中,无不浸透出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蓉子将对江南故园的思念不时诉诸笔端,“杏花江南雨/为她平添几许媚/远方的山/近处的池塘与阡陌/全都扬起深浅不同的绿意/深闺的小女儿也都走出了绣阁”——《欢乐年年三月》是童年故乡山水的清丽景致;“蓝天白云/田扰和翠岭/加

上近边竹筏茅棚/它们的影子都在水中交融//牛车缓缓地向村外驰去/小鸟载天光水色归来/炊烟去一样的升起/家的意义

就确定了!”——《回归田园》是故乡田园的恬淡风光;而在《晚秋的乡愁》蓉子中写道:“啊!谁说秋天月圆佳节中尽是残缺——每回西风走过/总踩痛我思乡的弦!”此外,《古典留我》、《你的名字——献给祖国的诗》、《只要我们有根》都是蓉子思念故土、抒写乡愁的代表作。从1988年开始,罗门蓉子经常在海峡两岸穿梭往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海南师范大学、海南大学……都留下了他们读诗、论诗,进行诗歌创作与交流的身影。罗门特别高兴的是,2012年11月在海南召开的两岸诗会上,他与舒婷、潘维、颜艾琳一起被授予“两岸诗会桂冠诗人奖”。虽然因诗歌创作获奖无数,但罗门对这个桂冠仍然十分看重。罗门说,台湾是我的“养母”,她养我近一甲子,我在台北创造一个“灯屋”给她;大陆是我的“生母”,她生出我“美好幸福的童年”,我在海南岛也造一座美丽的“图象灯屋”给她,那里存藏有我与蓉子一生创作的心路历程与成果的历史回忆。

“诗眼”论诗:诗与艺术是“完美与永恒”世界的心

罗门说,我用“诗眼”看世界。2010年,罗门出版了新著《我的诗国》,这本书凝聚了他近60年诗歌创作的诗学思考。其中,“第三自然螺旋形架构”理论尤为引人关注。罗门认为,

创作思维要呈螺旋形上升,第一自然是事物的原本,第二自然是模仿,第三自然则糅合了第一和第二自然于诗人的内心感动,转化和升华为第三自然,即从微观世界到中观世界,再到充满智慧的宏观世界。

罗门说这是他的“诗眼”

关于诗,罗门有许多妙论:诗是智慧金库的一把钥匙,神与上帝也在用;诗与艺术是“完美与永恒”世界的心,是爱因斯坦与“上帝”手中提的探照灯,在往神迹与圣地的路上。诗歌应该如何创作?罗门说,诗人与艺术家绝非在鸟笼鸟店里看鸟,而是把天空当鸟笼,将“远方”飞成一只——不停飞的鸟;同时诗人与艺术家也不仅是在地图上游走,更是飞行在——永恒无限的时空。蓉子说,诗始于情感,形成思想,构成文字,这乃是“情”、“意”、“像”的转化过程。诗歌的生命力在哪里?罗门说,“诗与艺术在哲学、科学、政治、历史乃至宗教等所有的学问之外,为人类创造一门更感人的——美的生命的学问!”蓉子说,“诗与艺术使生命产生耐度,在时间里不朽。”罗门极其看重诗人的荣誉,也不认为诗歌已经没落,他认为诗人是一股能够将向下坠落的年代,实现向上提升的伟大力量。他说,真正的诗人可将人类带进大自然的生命结构,重新温习风与鸟的自由。

“灯屋”传奇:用雕塑绘画建筑打造的“视觉诗”

除了诗歌,不能不提“灯屋”。从上世纪70年代起,罗门夫

妇位于台北泰顺街的住所——“灯屋”逐渐成为文人墨客、艺术青年时常造访的地方。更有学者将其称为“台北一景”。它的传奇之处在于,它是台湾最早的装置艺术作品,更像一首由雕塑、绘画、建筑构建的“视觉诗”,里面除了摆放着许多当代艺术家的画作,其他“装饰”材料都是日常用品、更多是罗门捡来的废弃物。这个以废弃物构建的“美的集中营”,空间虽不大,却时常高朋满座。罗门拿出一本厚厚的相册给记者翻看,来访者囊括了文艺界诸多名人,诺贝尔文学奖评委马悦然,台湾诗人余光中、杨牧,大陆学者李泽厚、谢冕,诗人刘湛秋、虹影等都曾是“灯屋”的座上宾。罗门带记者在“灯屋”参观,讲述每一件装置作品背后的故事。罗门说,“灯屋”的造型空间,是任何人都可以自由尝试的一种富于创意的艺术行为。只要你对美的形态有敏锐的感应力,以及卓越的灵视,能把散置在周围的一切事物形体,转化为共同的叠景与状态,从而呈现新的秩序美。这样,画面可以走出画布,和实际的生活景物亲和在一起,美在一起,宣告生活的空间便是不同的艺术空间。在“灯屋”一角,有一个高达天花板的巨型“灯塔”,罗门说,这个形似海上‘灯塔’的巨灯,“颇有引导我们生命航向的象征意义。”因为“除了诗与艺术以及包装诗与艺术的包装纸——‘灯屋’,我们一无所有。”或许,罗门致力于“贫穷艺术”,正如他一直以奇兀锋利的诗歌意象解剖物质文明的负面一样,希望以此洗

涤净化人们日益粗糙、冷漠的内心世界。

罗门诗作

麦当劳的午餐时间

一群年轻人/带著风/冲进来被最亮的位置/拉过去/同整座城/坐在一起窗内一盘餐饮/窗外一盘街景手里的刀叉/较往来的车/还快速地穿过三两个中年人/坐在疲累里/手里的刀叉/慢慢张开成筷子的双脚六只眼睛望来/六只大头苍蝇/在出神你可听见寒林里/飘零的叶音穿著不太合身的/成衣西装/吃完不太合胃的/汉堡枯坐成一棵/室内装潢的老松说著说著/眼前的晌午/已是眼里的昏暮麦坚利堡

超过伟大的是人类对伟大已感到茫然

战争坐在此哭谁它的笑声曾使七万个灵魂陷落在比睡眠还深的地带

太阳已冷星月已冷太平洋的浪被炮火煮开也都冷了史密斯威廉斯烟花节光荣伸不出手来接你们回家你们的名字运回故乡比入冬的海水还冷在死亡的喧噪里你们的无救上帝的手呢

血已把伟大的纪念冲洗了出来战争都哭了伟大它为什么不笑七万朵十字花围成园排成林绕成百合的村在风中不动在雨里也不动沉默给马尼拉海湾看苍白给游客们的照相机看史密斯威廉斯在死亡紊乱的镜面上我只想知道那里是你们童幼时眼睛常去玩的地方那地方藏有春日

的录音带与彩色的幻灯片

麦坚利堡鸟都不叫了树叶也怕动凡是声音都会使这里的静默受击出血空间与时间绝缘时间逃离钟表这里比灰暗的天地线还少说话永恒无声美丽的无音房死者的花园活人的风景区神来过敬仰来过汽车与都市也都来过而史密斯威廉斯你们是不来也不去了静止如取下摆心的表面看不清岁月的脸在日光的夜里星灭的晚上你们的盲睛不分季节地睡着睡醒了一个死不透的世界睡熟了麦坚利堡绿得格外忧郁的草场

死神将圣品挤满在嘶喊的大理石上给升满的星条旗看给不朽看给云看麦坚利堡是浪花已塑成碑林的陆上太平洋一幅悲天泣地的大浮雕挂入死亡最黑的背景七万个故事焚毁于白色不安的颤栗史密斯威廉斯当落日烧红野芒果林子昏暮神都将急急离去星也落尽你们是那里也不去了太平洋阴森的海底是没有门的

关于余光中的作文材料

璀璨五彩笔——余光中 魏继国编制 编者按:仅以此文纪念逝者,先生之德,光风霁月。先生之志,芙蕖出泥。先生之文,脍炙人口。 余光中(1928年9月9日-2017年12月14日),中国当代作家、诗人,现居台湾高雄市。生于南京市,父亲余超英,母亲孙秀君。母亲为江苏武进人,妻子为常州人,故又以江南人自命。抗日战争时在四川读中学,感情上亦自觉为蜀人。因生日正好是农历9月9日,所以自称[茱萸的孩子]。在两岸三地游走居住教学的余光中老师,自言最喜欢的是香港和高雄,曾形容两岸三地是:“大陆是母亲,台湾是妻子,香港是情人,欧洲是外遇”。[1] 生前任台湾国立中山大学讲座教授,擅新诗、散文,旁及评论、翻译,出版著译凡五十种,其中散文有十种,作品列入中国大陆、台湾、香港及设有华文课程的大学、中学的教科书。余氏行文精炼,发人博思,故坊间也有不少其作品之评析。中文造诣深为人赞,如香港作家林沛理称之为:“语言的魔术师”、“香江第一才子”陶杰许之为“用中国文字意象之第一人”,且其精通英语及多种外文,包括德语、西班牙语等。曾任台湾国立中山大学文学院院长,香港中文大学联合书院中文系系主任,亦尝为美国大学英美文学系副教授,于两岸三地享负语言大师之名。 诗人余光中在高雄病逝,享年89岁,他的办公室正对台湾海峡,远眺熟悉的故乡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1972年,44岁的余光中写下这首《乡愁》,这是大陆读者对他最熟悉的作品。据台湾媒体消息,12月14日,余光中在高雄病逝,享年89岁。 “我出生在南京,父亲是泉州人,抗战时期又在重庆住了几年。要问我的故乡在哪里,其实很简单,我就是一个中国人。”2013年10月,余光中来上海参加“他们在岛屿写作——台湾文学电影展”开幕式。接受解放日报记者采访时,他说,自己现在任教的中山大学位于高雄西子湾,正对台湾海峡,“每天在学校办公室,望过去就是我熟悉的故乡,我要庆幸,自己不是住在台东,不然面对的就是太平洋,我又不要看美国,有什么用呢?” 余光中一生从事诗歌、散文、评论、翻译,自称为自己写作的“四度空间”。他驰骋文坛超过半个世纪,涉猎广泛,文学生涯悠远、辽阔、深沉,为当代诗坛健将、散文大家、著名批评家和优秀翻译家。出版诗集21 种;散文集11 种;评论集5 种;翻译集13 种;共40 余种。代表作有《白玉苦瓜》(诗集)、《记忆像铁轨一样长》(散文集)及《分水岭上:余光中评论文集》(评论集)等。 据台媒报道,余光中此次病重,原先只以为是天气多变、气温偏低,到医院检查後决定住院静养,没想到疑似有些小中风,肺部感染、转进加护病房;旅居在外的女儿们也从国外赶回,谢绝采访,结果1天之隔,这位作品多选入课本、文坛的“璀璨五彩笔”就告别人世,亲人与文坛好友都十分伤痛。 “媒体常定义我为‘乡愁’诗人,这自然不是一个坏的称号,但我的作品还是要比这个称号复杂一些”,4年前,85岁的余光中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一首小诗立了大功,但也好像一张巨大的名片,有时遮住了他本人的面孔。他说,乡愁不仅是地理上的,更是时间和文化上的,“我最近就在写一系列‘读《唐诗三百首》有感’的诗,过去也写过不少怀古诗。古典诗并未过时,你读李商隐的《夜雨寄北》,用现在的眼光来看,完全是电影蒙太奇的手法。” 对中国传统文学的追求贯穿了余光中的一生。在台湾岛内,他一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护卫者。2005年,陈水扁当局就提出过调降高中教材文言文比例,遭到台湾文学界、教育界强力反对,余光中是其中先锋。他曾说,如果将文言文抛弃不用,我们将会变成“没有记忆的民族”。今年,台湾当局教育部门再次审核新课纲内容,有意将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文言文比例上限降为30%。余光中和超过5万位各界人士参与了反对削减文言文课文的联署,最终使得备受关注的高中语文课本文言文比例维持45%至55%不变。 “诗歌丧失读者,诗人应该自问,写得够不够好。并非要一目了然,但要让读者能够循着你的诗歌进入你的世界。诗人要反躬自省,如何写出更深入浅出的作品,而不是责怪读者都去听流行歌了。不过我有

高中语文 作品赏析 山长水远尽在心头 赏析余光中《沙田山居》

山长水远尽在心头 把玩《沙田山居》,青山绿水扑入眼帘,几近收篇也不见大义徽言,只觉得笔意古朴,轻灵洒脱,颇有几分晚明小品的风格。作者的心境似乎恬淡到了极点,倘若不是“黄昏,从联合书院的文学院一路走回来”一句透露了他仍需为生计从教的信息,怕会让人误觉此文是游僧的行记或隐儒的闲笔。 你看,山海相依,鸢飞帆移,多开阔,多豁朗;结庐山坳,松风鸟啼,幽僻中雅趣自生。作者生怕杂念俗尘玷染了他的仙界,有意写下一段空灵缥缈的“道家”自白:“问余何事栖碧山,笑而不答,山已经代我答了。其实山并未回答,是鸟代山答了,是虫,是松风代山答了。山是禅机深藏的高僧,轻易不开口的。”难道那位曾卓立在盖提斯堡高塔上呼喊过大陆母亲的赤子,那位嗅着台北冷雨的潮腥回味过东坡诗韵的学者,真要遁入空门吗?一代俊才的余公呵,你真会在香岛沙田的别业里断绝那“金瓯重圆”的魂梦吗? “疑幻疑真”的虑念,竟使人觉得灵山秀水于此公笔下不免“焚琴煮鹤”了。待读到这一句时,人们愈加迷惘:“我走去更高处的联合书院上课,满地白云,师生衣袂飘然,都成了神仙。我登上讲坛说道,烟云都穿窗探首来旁听。“哦,哦,我们的诗人真要羽化登仙了!” 突然,峰回路转,山风骤起,“一切云云雾雾的朦胧氤氲全被拭净”;隆隆车声“敲轨而来”。文章结尾处,震颤人心的情景出现了:“山下的铁轨向北延伸,延伸着我的心弦。我的中枢神经,一日四十多次,任南下又北上的千只铁轮轮番敲打,用钢铁火花的壮烈节奏,提醒我,藏在谷底的并不是洞里桃源”。禅机深藏的大山终于开口了,不是偈语而是呐喊,声声回荡直上云端: ……… 叠嶂之后是重峦,一层淡似一层 湘云之后是楚烟,山长水远 五千载与八万万,全在那里面…… 好一个“卒章显志”! 璀璨的主旨突兀而现,“洞天石扉,訇然中开”(李白),诗人引着他的万千读者重新走到喧嚣的生活中来了。不落俗套的构思,超逾常矩的谋篇给人以新鲜的艺术感受。 “卒章显志”的笔法早已为古代散文大家采用,为何说《沙田山居》的谋篇有“新鲜”的特点呢? 这里不妨作个比较。 汉贾谊写《过秦论》通篇排铺记叙秦王六世的伟业与赢政一统六合的实迹,不加褒贬;只结尾一笔道出“攻守之势异也,仁义不施”的大理。这“点晴”诚属高明,但就全文而言不过顺理成章罢了。余光中的《沙田山居》则不讲铺垫,而是“心随物役”,有感即发,大折大宕,毫无斧凿与造作。唐宋的散文家们提倡寄情山水,观必有得,这毕竟只是文章一法。不幸的是后人将此视为“成法”,宗古不变形成了僵化的“思维定势”。于是乎,谢眺的“清发”,鲍照的“俊逸”渐渐被沉重的道义所排挤。明袁氏弟兄推崇“性灵”,遂有不少清新之作问世;竟陵派小品虽有冷峻僻奥的倾向,但无虚矫的情态。尽管清人主宗桐城,“义理”之说横槛文苑,还是衍生了阳湖文人恽敬之辈的山水名篇。总之,散文的生命在于自然与真诚,大千世界的风物情采涵养了作者的性灵,为此,“五四”以来的文坛巨擘也一再呼唤“回归自然”。基于这个道理,我们就不会对《沙田山居》中的偌多“闲笔”和“逸情”感到奇怪了。相反更赞赏作者写真写美而不虚拟伪纂的文品了。 《沙田山居》的文字优美,意境涵远,十分显见,本文不拟赘述。作者古学功底深厚善于推陈出新,这个特点倒是值得赏家领略,笔者仅举化骈入散一例抛砖:“重九的陶菊已经两开,中秋的苏月已经圆过两次了。”这两句不拘泥字数的对仗,写起来更自由些,后句以“已经完成时”的助词收束,含有叹惋。在意趣上则两句相关,有骈对之工。“陶菊”、“苏

《认识宝岛台湾》教学设计

《认识宝岛台湾》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 1.课程内容: 1-2-6描述我国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和人文环境特征,比较人们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等方面的特点。 1-4-2运用各种不同的地图和图表,描述区域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特点。 2.活动建议: 1-2-6选择国内自然环境差异较大的典型区域,用图片、文字、绘画等方式进行比较。如北方与南方,沿海与内陆;或山地、平原、盆地、高原等。 1-4-2用政治地图描述某大洲、某国家或地区的位置和范围;用地形图或地形剖面图,描述某地的地形、地势和河流的特点;用降水柱状图、气温曲线图或气候类型分布图,说出某地的气候特点;用人口增长折线图或人口密度分布图,分析某地人口数量的变化和人口分布特点;等等。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知道台湾省的范围、台湾岛的位置;了解台湾岛的自然和人文概况并归纳出自然和人文特征;综合分析某些自然和人文特色的成因。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主动观察、阅读地图和文字,从地图和资料中得出台湾岛的自然和人文概况,自己个人或同桌互助归纳出台湾岛的自然和人文特征;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某些自然和人文特色的成因、设计旅游线路。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主动了解祖国大好河山、与人合作学习的态度;形成台湾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 认识宝岛台湾的自然和人文环境特征,理解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之间的关系。 2.难点: 认识(某区域)宝岛台湾自然和人文环境特征的方法。 三、教学策略 1.“学为中心”要贯穿始终。学生应该成为学习的主人,应该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读图、读文、析图,思辨等学习活动中,尤其是在小组探究和合作讨论时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参与。 2.帮助学生及时从“学会”转入“会学”。比如先帮助学通过“读图、析图”了解台湾岛的自然和人文概况并归纳出其自然和人文特征,然后让学生及时反思“我是怎样了解台湾岛的自然和人文概况和归纳出其自然和人文特征”的。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能力。 3.课前准备:教师写好教(学)案,准备好帮助学生探究台湾岛的相关资料,制好课件。

余光中简介余光中简介及评价

余光中简介-余光中简介及评价 余光中,1928年出生于南京。祖籍福建永春。母亲原籍江苏武进,故也自称“江南人”。 1952年毕业于台湾大学外文系。1959年获美国爱荷华大学(LOWA)艺术硕士。先后任教台湾东吴大学、师范大学、台湾大学、政治大学。其间两度应美国国务院邀请,赴美国多家大学任客座教授。1972年任政治大学西语系教授兼主任。1974年至1985年任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主任。1985年至今,任高雄市“国立中山大学”教授及讲座教授。其中有六年时间兼任文学院院长及外文研究所所长。

余光中在台湾与海外及祖国大陆文学界享有盛誉。他曾获得包括《吴三连文学奖》、《中国时报奖》、《金鼎奖》、《国家文艺奖》等台湾所有重要奖项。多次赴欧美参加国际笔会及其他文学会议并发表演讲。也多次来祖国大陆讲学。如1992年应中国社会科学院之邀演讲《龚自珍与雪莱》;1997年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出版其诗歌散文选集共7册,他应邀前往长春、沈阳、哈尔滨、大连、北京五大城市为读者签名。吉林大学、东北大学颁赠客座教授名衔。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曾朗诵演出他的名诗《乡愁》。由人民文学出版社与北京图书目录》,收录《余光中诗选》于其中。近年来,中央电视台《读书时间》、《东方之子》等栏目专题向国内观众连续推荐报导余光中先生,影响很大。 余光中先生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热爱中国。礼赞“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他说:“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要做屈原和李白的传人”,“我的血系中

有一条黄河的支流”。他是中国文坛杰出的诗人与散文家,他目前仍在“与永恒拔河”。呼吸在当今,却已经进入了历史,他的名字已经显目地镂刻在中国新文学的史册上。 外界对余光中先生的评价 朱炳仁先生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表达了诗与艺术的桥梁关系——“把艺术当做诗来做,把诗当做艺术来做”。他认为,好的诗与好的艺术是相通的,都是美的表达,都是真情实感的展现。”谢冕教授也表示,“朱先生铜玩得很好,你会惊诧于他将冰冷坚硬的铜以一种柔软温情的感觉展现在你的面前,这是他至高的人文主义情怀和真性情的体现,而这种情怀,也是诗歌所需要的。(朱炳仁) 余光中是个复杂而多变的诗人,他写作风格变化的轨迹基本上可以说是中国整个诗坛三十多年来的一个走向,即先西化后回归。在台湾早期的诗歌论战和70 年代中期的乡土文学论战中,余光中的诗论和作品都相当强烈地显示了主

余光中

余光中(1928- ),男,当代著名诗人和评论家。 祖籍福建省永春县桃城镇洋上村,1928年生于江苏南京,1946年考入厦门大学外文系。1947年入金陵大学外语系(后转入厦门大学),1948年发表第一首诗作,1949年随父母迁香港,次年赴台,就读于台湾大学外文系。1952年毕业于台湾大学外文系。1959年获美国爱荷华大学(LOWA)艺术硕士。先后任教台湾东吴大学、师范大学、台湾大学、政治大学。其间两度应美国国务院邀请,赴美国多家大学任客座教授。1953年10月,与覃子豪、钟鼎文等共创“蓝星”诗社及《创世纪》诗刊,致力于现代主义诗歌创作。后赴美进修,获爱荷华大学艺术硕士学位。返台后任诗大、政大、台大及香港中文大学教授。现在台湾居住,任台湾中山大学文学院院长。 主要诗作有《乡愁》、《白玉苦瓜》、《等你,在雨中》等;诗集有《灵河》、《石室之死》、《余光中诗选》等;诗论集有《诗人之境》、《诗的创作与鉴赏》等。其中《乡愁》一诗,因为形象而深刻抒发了游子殷切的思乡之情并富有时代感而受到人们的喜爱河赞赏。他的诗,兼有中国古典文学与外国现代文学之精神,创作手法新颖灵活,比喻奇特,描写精雕细刻,抒情细腻缠绵,一唱三叹,含蓄隽永,意味深长,韵律优美,节奏感强。他因此被尊为台湾诗坛祭酒。他的诗论视野开阔,富有开拓探索的犀利朝气;他强调作家的民族感和责任感,善于从语言的角度把握诗的品格和价值,自成一家。 余光中是个复杂而多变的诗人,他变化的轨迹基本上可以说是台湾整个诗坛三十多年来的一个走向,即先西化后回归。在台湾早期的诗歌论战和70 年代中期的乡土文学论战中,余光中的诗论和作品都相当强烈地显示了主张西化、无视读者和脱离现实的倾向。如他自己所述,“少年时代,笔尖所染,不是希顿克灵的余波,便是泰晤士的河水。所酿业无非一八四二年的葡萄酒。” 80年代后,他开始认识到自己民族居住的地方对创作的重要性,把诗笔“伸回那块大陆”,写了许多动情的乡愁诗,对乡土文学的态度也由反对变为亲切,显示了由西方回归东方的明显轨迹,因而被台湾诗坛称为“回头浪子”。从诗歌艺术上看,余光中是个“艺术上的多妻主义诗人“。他的作品风格极不统一,一般来说,他的诗风是因题材而异的。表达意志和理想的诗,一般都显得壮阔铿锵,而描写乡愁和爱情的作品,一般都显得细腻而柔绵。其文学生涯悠远、辽阔、深沉,为当代诗坛健将、散文重镇、著名批评家、优秀翻译家。现已出版诗集21种;散文集11种;评论集5种;翻译集13种;共40余种.著有诗集《舟子的悲歌》、《蓝色的羽毛》、《钟乳石》,《万圣节》、《白玉苦瓜》等十余种。 余光中的诗文创作及翻译作品,祖国大陆有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广州花城出版社、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等15家出版社先后出版。余先生同时又是资深的编辑家,曾主编《蓝星》、文星》、《现代文学》等重要诗文刊物。并以“总编辑”名义主编台湾1970?/FONT>1989《中华现代文学大系》共15册(小说卷、散文卷、诗卷、戏剧卷、评论卷)。 余光中在台湾与海外及祖国大陆文学界享有盛誉。他曾获得包括《吴三连文学奖》、《中国时报奖》、《金鼎奖》、《国家文艺奖》等台湾所有重要奖项。多次赴欧美参加国际笔会及其他文学会议并发表演讲。也多次来祖国大陆讲学。如1992年应中国

余光中简介及作品.doc

余光中简介及作品 余光中是个复杂而多变的诗人,他写作风格变化的轨迹基本上可以说是中国整个诗坛三十多年来的一个走向,即先西化后回归。你知道他吗?接下来我为你推荐,一起看看吧! 余光中简介 余光中,1928 年出生于南京,祖籍福建永春。母亲原籍江苏武进,故也自称"江南人"。 1952年毕业于台湾大学外文系。1959年获美国爱荷华大学( LOWA )艺术硕士。先后任教台湾东吴大学、台湾师范大学、台湾大学、台湾政治大学。其间两度应美国国务院邀请,赴美国多家大学任客座教授。1972 年任台湾政治大学西语系教授兼主任。1974年至1985 年任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教授。 1985年至今,任台湾中山大学教授及讲座教授,其中有六年时间兼任文学院院长及外文研究所所长。余光中一生从事诗歌、散文、评论、翻译,自称为自己写作的"四度空间"。至今驰骋文坛已逾半个世纪,涉猎广泛,被誉为"艺术上的多妻主义者"。其文学生涯悠远、辽阔、深沉,为当代诗坛健将、散文重镇、著名批评家、优秀翻译家。现已出版诗集 21 种;散文集 11 种;评论集 5 种;翻译集 13 种;共40 余种。代表作有《白玉苦瓜》(诗集)、《记忆像铁轨一样长》(散文集)及《分水岭上:余光中评论文集》(评论集)等。 余光中主要作品 作品名称出版社出版时间《余光中经典》海峡文艺出版社2007年《乡愁》人民文学出版社1971年《石器时代》文艺出版社1952年《歌》

野风出版社1952年《五陵少年》文星出版社1967年《天国的夜市》三民出版社1969年《敲打乐》蓝星诗社1969年《在冷战的年代》蓝星诗社1969年《白玉苦瓜》大地出版社1974《天狼星》洪范出版社1976年《与永恒拔河》洪范出版社1979年《余光中诗选(1949-1981)》洪范出版社1981年《隔水观音》洪范出版社1983年《紫荆赋》洪范出版社1986年《梦与地理》洪范出版社1990年《安石榴》洪范出版社1996年《五行无阻》台湾九歌出版社1998年《余光中诗选第二卷(1982-1998)》洪范出版社1998年《高楼对海》台湾九歌出版社2000年《藕神》台湾九歌出版社2008年《左手的缪思》文星出版社1963年《逍遥游》文星出版社1965年《望乡的牧神》纯文学出版社1968年《焚鹤人》纯文学出版社1972年《听听那冷雨》纯文学出版社1974年《青青边愁》纯文学出版社1977年《分水岭上--余光中评论文集》纯文学出版社1981年《凭一张地图》九歌出版社1988年《隔水呼渡》九歌出版社1990年《从徐霞客到梵谷》九歌出版社1994年《井然有序》九歌出版社1996年《日不落家》九歌出版社1998年《蓝墨水的下游》九歌出版社1998年《连环妙计》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梵谷传》重光文艺出版社1957《老人和大海》重光文艺出版社1957年《英诗译注》文星出版社1960年《美国诗选》今日世界出版社1961年《英美现代诗选》学生出版社1968年《录事巴托比》今日世界出版社1972年《不可儿戏》大地出版社1984年《土耳其现代诗选》林白出版社1984年《温夫人的扇子》大地出版社出版社1992年《守夜人》九歌出版社出版社1992年《理想丈夫》大地出版社1995年

余光中思乡的现代诗歌

余光中思乡的现代诗歌 《乡愁》是诗人余光中漂泊异乡,游弋于海外回归中国后所作一首现代诗。诗歌表达对故乡,对祖国恋恋不舍一份情怀。诗歌中更体现了诗人余光中期待 中华民族早日统一美好愿望。下面是余光中思乡现代诗歌,请参考! 《乡愁》原文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创作背景 余光中一生是在频繁奔波和迁徙之中,多次与亲人聚散离合。1971年,20 多年没有回过大陆余光中思乡情切,在台北厦门街旧居内写下《乡愁》这首诗。 作品赏析

该诗情深意切,既渴望了祖国统一,又将乡愁描写淋漓尽致。正像中国大 地上许多江河都是黄河与长江支流一样,余光中虽然身居海岛,但是,作为一 个挚爱祖国及其文化传统中国诗人,他乡愁诗从内在感情上继承了我国古典诗 歌中民族感情传统,具有深厚历史感与民族感。同时,台湾和大陆人为长期隔绝,飘流到孤岛上去千千万万人思乡情怀。余光中作为一个离开大陆三十多年 当代诗人,他作品也必然会烙上深刻时代印记。《乡愁》一诗,侧重写个人在 大陆经历,那年少时一枚邮票,那青年时一张船票,甚至那未来一方坟墓,都 寄寓了诗人也是万千海外游子绵长乡关之思,而这一切在诗结尾升华到了一个 新高度:“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有如百川奔向东海,有如千峰朝向泰山,诗人个人悲欢与巨大祖国之爱,民族之恋交融在 一起。而诗人个人经历倾诉,也因为结尾感情燃烧而更为撩人愁思。正如诗人 自己所说:“纵历史感,横地域感。纵横相交而成十字路口现实感。”(《白 玉苦瓜》序)余光中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热爱中国。礼赞“中国,最美最母亲国度”。[4-5] 全诗共四节。一方面,诗人以时间变化组诗:小时候——长大后——后来——现在,四个人生阶段。另一方面,诗人以空间上阻隔作为这四个阶段共同 特征:小时候母子分离——长大后夫妻分离——后来母子死别——现在游子与 大陆分离。诗人为这人生四个阶段各自找到一个表达乡愁对应物:小时候邮票——长大后船票——后来坟墓——现在海峡。由此,看到这首诗以时空隔离与 变化来层层推进诗情抒发,构思极为巧妙。 诗人精练地提取了几个单纯意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四个意象 是单纯、明朗、集中、强烈。它们又是丰富,即不是堆砌而是含蓄有张力,能 诱发读者多方面联想。这四个意象把本是一个非常抽象“乡愁”物化、具体化,通过“托物寄情”取得了很好艺术效果。这些意象和“这”、“那”这两个简 单指示代词联接在一起,巧妙地将彼此隔离人、物、时间和空间,将愁绪两端 紧密融合。若有若无距离和联系,给那些整日在相思、别离和相聚阊奔波人们 一种强烈共鸣,给人们一种难以言表哀愁和欢欣。诗歌以时间次序为经,以两 地距离为纬,在平铺直舒中自有一种动人心魄魅力,引起人们无限哀愁和无尽 相嗯。 诗歌在艺术上呈现出结构上整饬美和韵律上音乐美。在均匀、整齐句式中 追求一种活泼、生机勃勃表现形式,在恰当意象组合中完美地运用语词音韵, 使诗歌具有一种音乐般节奏,回旋往复,一唱三叹。诗人用融合了中国传统审 美特征现代诗语,唱出了诗人心中对故乡、对祖国深深眷恋之情。[6] 《乡愁》有令人瞩目形式美。一是结构上寓变化于统一,节与节,句与句,均衡对称。但整齐中又有参差,长句与短句相互变化错落,体现了自由诗特点。二是同一位置上词重复和叠词运用,在音乐上造成一种回环往复,一唱三叹旋律,给全诗营造了一种低回怅惘氛围。 作者简介

余光中及其《乡愁》赏析

台湾诗人余光中及其《乡愁》赏析 一、余光中简介 1、生平余光中(1928—),男,1928 年出生于南京,祖籍福建永春。因母亲原籍为江苏武进,故也自称“江南人”。 1952年毕业于台湾大学外文系。1959年获美国爱荷华大学艺术硕士。先后任教台湾东吴大学、台湾师范大学、台湾大学、台湾政治大学。其间两度应美国国务院邀请,赴美国多家大学任客座教授。1972 年任台湾政治大学西语系教授兼主任。1974年至1985 年任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教授。 1985年至今,任台湾中山大学教授及讲座教授,其中有六年时间兼任文学院院长及外文研究所所长。 余光中一生从事诗歌、散文、评论、翻译,自称为自己写作的“四度空间”。至今驰骋文坛已逾半个世纪,涉猎广泛,被誉为“艺术上的多妻主义者”。其文学生涯悠远、辽阔、深沉,为当代诗坛健将、散文重镇、著名批评家、优秀翻译家。现已出版诗集21 种;散文集11 种;评论集5 种;翻译集13 种;共40 余种。代表作有《白玉苦瓜》(诗集)、《记忆像铁轨一样长》(散文集)及《分水岭上:余光中评论文集》等。 2、创作风格他的诗,兼有中国古典文学与外国现代文学之精神,创作手法新颖灵活,比喻奇特,描写精雕细刻,抒情细腻缠绵,一唱三叹,含蓄隽永,意味深长,韵律优美,节奏感强。他因此被尊为台湾诗坛祭酒。他的诗论视野开阔,富有开拓探索的犀利朝气;他强调作家的民族感和责任感,善于从语言的角度把握诗的品格和价值,自成一家。 余光中是个复杂而多变的诗人,他变化的轨迹基本上可以说是台湾整个诗坛三十多年来的一个走向,即先西化后回归。在台湾早期的诗歌论战和70 年代中期的乡土文学论战中,余光中的诗论和作品都相当强烈地显示了主张西化、无视读者和脱离现实的倾向。如他自己所述,“少年时代,笔尖所染,不是希顿克灵的余波,便是泰晤士的河水。所酿业无非一八四二年的葡萄酒。”80年代后,他开始认识到自己民族居住的地方对创作的重要性,把诗笔“伸回那块大陆”,写了许多动情的乡愁诗,对乡土文学的态度也由反对变为亲切,显示了由西方回归东方的明显轨迹,因而被台湾诗坛称为“回头浪子”。从诗歌艺术上看,余光中是个“艺术上的多妻主义诗人“。他的作品风格极不统一,一般来说,他的诗风是因题材而异的。表达意志和理想的诗,一般都显得壮阔铿锵,而描写乡愁和爱情的作品,一般都显得细腻而柔绵。其文学生涯悠远、辽阔、深沉,为当代诗坛健将、散文重镇、著名批评家、优秀翻译家。 3、婚姻家庭余光中与表妹范我存的情史一直为人津津乐道,这不仅仅是因为余光中的文采和地位,更多的是夫妻俩的情深义重。 据范我存回忆,当时余光中“理个平头,穿一件麻布制服,看起来有点严肃,又有点害羞”。在此之前,范我存就常听姨妈提起这位表兄,夸赞他书读得好,中英文俱佳,又有绘画天分。范我存不免多瞄了他几眼,不过两人都很害羞,所以也没说上几句话,只记得余光中邀她去他们家玩。 表兄对这位初识的表妹显然很有感觉,因为不久范我存就收到他寄来的一份同仁刊物,里面有余光中翻译拜伦的作品。可笑的是,信封上写的收信人名字竟然是“范咪咪”。小书呆子不知道咪咪只是小名,甚至没去打听她的真名。范我存收到刊物,觉得有些突兀,也不很懂英诗,不过仍然眩惑于余光中的文采。 范我存此时就读于南京的明德女中,母亲孙静华是新女性的前辈,她总是教导范我存要看社论或思想性的文章,不喜欢她接触纯文艺。 范我存的父亲范肖岩是浙江大学生物系教授,早年留法,当然受西方影响,比较尊重女权。抗战爆发,范肖岩在带着妻女逃往内陆的途中染上肺病,一病不起。幸好外婆和舅舅已

余光中与诗歌

余光中与诗歌 远离故乡的游子、漂泊者、流浪汉,即使在耄耋之年,也希望能叶落归根。但台湾和大陆人为地长期隔绝,使飘流到孤岛上去的千千万万炎黄子孙的思乡情怀,客观上具有以往任何时代的乡愁所不可比拟的历史沧桑感。即特有的“中国情结”。而余光中先生则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余光中是个复杂而多变的诗人,他变化的轨迹基本上可以说是台湾整个诗坛三十多年来的一个走向。80年代后,他开始认识到自己居住的地方对创作的重要性,写了许多动情的乡愁诗,对乡土文学的态度也由反对变为亲切,显示了由西方回归东方的明显轨迹。余光中先生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热爱中国。称赞“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他说:“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要做屈原和李白的传人”,“我的血系中有一条黄河的支流”。他是中国文坛杰出的诗人与散文家。呼吸在当今,却已经进入了历史,他的名字已经醒目地镂刻在中国新文学的史册上。 22岁那年,余光中随家人来到台湾,并考取了台湾大学外文系。虽然专业是外文,余光中却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浓厚的兴趣。他在诗歌、散文、评论、翻译都有大量著述,而其中成就最杰出的,当属诗歌。人们评论他的诗题材广泛,风格多变,技巧多姿,融合了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的笔法。因此,他被誉为台湾现代派“十大诗人”之一。 1971年,20多年没有回过大陆的余光中思乡情切,在台北厦门街的旧居内赋诗一首。写完后,诗人热泪盈眶,沉吟良久。这就是后来被海外游子不断传唱的《乡愁》。诗中出现的“小小的邮票”、“窄窄的船票”、“矮矮的坟墓”、“浅浅的海峡”给我留下了深刻的映像。作者把无形的乡愁比喻化为四种事物,可见作者愁思之重。小时候与祖国母亲分隔两地是由于国家政策关系,那时只能通过书信的形式,用一枚小小的“邮票”承载自己厚重的乡愁,一枚小小的“邮票”成了两岸人民情感交流的枢纽,到了中年,作者成家立室之后依然不能摆脱这种隔岸的牵挂。本应幸福,温馨而甜蜜的婚姻却变成了海上旅途的疲乏,孤独,一张张旧“船票”饱含了多少空虚的岁月和相聚的感动。而最令诗人痛心疾首的是自己朝思暮想要回去探望的老母亲,却在苦苦的等待和思念中烟消云散,被一撮刺眼的黄泥永远地掩埋在自己苦思的故土里,一座短短

余光中《绝色》赏析

余光中《绝色》赏析 据台媒报道,著名诗人、台湾文学 家余光中 病逝,享年 89 岁。余光中先生从事文学创作超过半世纪,熟知的诗作有选 录课本中的《车过枋寮》《翠玉白菜》《乡愁 》等,散文 作品有《我的四个假想敌》《听听那冷雨》,翻译则以《梵谷传》最经典、 最为人所知。接下来小编为你带来余光中《绝色》赏析,希望对你有帮助。 余光中《绝色》 若逢新雪初霁 满月当空 下面平铺着皓影 上面流转着亮银 而你带笑地向我步来 月色与雪色之间 你是第三种绝色 这首诗在立意上就逊了一筹, 无非是良辰美景佳人, 当然认真看我们可以看 出主题还有翻译理论。但是,毕竟解读上难见多面性,想象空间也比较狭窄。 在情感上缺乏真挚或者热情。 在结构上比较俗套,典型的三段论,第三段升华。 在遣词上是非常精妙的。比如,“把太阳的镕金译成了流银,把烈火译成了 冰,而且带点薄荷的风味”。 在比喻上也非常漂亮。月光是日光的译者,雪是把世界变得纯净的译者,伴 着反光的月色和积雪翻译出佳人的绝色。 但我始终觉得诗的立意和情感这是前两位的东西, 否则遣词和比喻做的再好 也不能说是好诗。 楼上某人说“颜色”比“绝色”好, 吓得我坐在了地上。 绝色是指佳人国色 或者极美的颜色,在意象上不知道比“颜色”高到哪里去了。而且它押韵啊,绝
1/6

色,月色,雪色,颜色能押韵吗,拿衣服。 当然大家会说我没资格说余光中的诗哪首不好之类的, 但说说无妨, 各抒己 见嘛。余光中本人说自己喜欢《台东》的时候我都吓得虎躯一震。 楼上某人说,大家因为只关心《乡愁》不关心余光中别的作品,这个说法是 不对的。因为文学圈不等于生活圈。在文学圈余光中如雷贯耳。《乡愁四韵》、 《舟子的悲歌》、《五陵少年》、《寻李白 》、 《湘逝》、 《春天,遂想起》等等,这些都不要太有名。网络上的评析、 论文连篇累牍。所以说,《绝色》真的是因为自己不够好。 余先生那么高产 ,一年写几十首诗,哪能首首在顶峰,建议题主看一下我 刚才提过的诗,就可以大体了解余光中的风格。 下面我推荐两首冷门的吧, 是我最喜欢的余光中香港时期的作品。 我认为这 两首符合我所欣赏的立意、情感、结构、遣词、比喻兼美。 而大陆压眉睫反感到陌生,为何 / 岛在远方竟分外亲切?/ 又是近重阳登 高的 季节 / 台风迟到, 诗人未归 / 即远望当归, 当望东或望北?/ 高歌当泣, 当泣血或泣 泪? / 二十五年,一痛不合的旧创 / 裂口犹张,滔滔向一夜暴雨 (《台风夜》节选) 这一切,不就是所谓的家吗? 当外面的世界全翻了身 当越南已了,巴拉维死了 唐山毁了,中国瘦了 胖胖的暴君在水晶棺里 有四个黑囚蹲在新牛棚里 只留下这九月静静的巷子 在熟金的秋阳里半醒半寐 让我从从容容地走在巷内 像虫归草间,鱼潜水底 即使此刻让我回江南 秋风拍打的千面红旗下 究竟有几个劫后的老人 还靠在运河的小石桥上 等我回家 回陌生的家去吃晚饭呢? (《厦门街的巷子》节选)
2/6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和社会综合探究五 走进台湾(含答案及解析)

综合探究五走进台湾 一、单选题 1.关于我国宝岛台湾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气候暖湿 ②东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相望 ③岛上森林面积广阔,有“亚洲天然植物园”美称 ④自然资源丰富,被誉为“祖国东南海上的明珠”.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2.如图是台湾省部分地区年均温的分布,影响该地区年均温分布特征的主要因素() A. 台风 B. 海陆分布 C. 地形 D. 大气环流 3.当前,制约台湾经济发展的地理因素有() ①地狭人稠,人均资源不足②岛内市场狭小③资金短缺、技术力量薄弱④山多,交通运输落后.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4.正确描述台湾经济特点的是() A. 台湾旅游业落后 B. 主要出口农产品 C. 出口导向型经济 D. 工业以重工业为主 5.根据图中信息,有人推断台湾岛西部是平原,东部是山地。图中支持这一结论的信息是()

A. 农产、森林的分布 B. 作物、矿产的分布 C. 矿产、林地的分布 D. 林地、河流的分布 6.图中“母”欢迎“子”回家,关于“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岛上地势西高东低,河流短小,但水能资源丰富 B. 位于板块边缘,主要的自然灾害有地震、台风和雪灾等 C. 城市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居民以高山族为主 D. 主要发展以“进口一加工一出口”为主的经济 7.小华据图中信息判断,台湾属于热带、亚热带气候,他判断的依据是()①森林分布②纬度位置③农产品种类④地形.

A. ①② B. ①④ C. ③④ D. ②③ 8.下列关于台湾岛地理知识的描述,正确的是() A. 人口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 B. 交通线分布受地形影响,呈网状分布 C. 台湾岛盛产稻米、甘蔗、茶叶和热带、亚热带水果 D. 20世纪60年代开始,重点发展以电子工业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 9.关于各区域地理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台湾是热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著名的“植物王国” B. 黄土高原地区地形沟壑纵横,水土流失严重 C. 长江沿江地带自然条件优越,水稻一年两熟 D. 北京位于东北平原的西北端,东面和南面是一望无际的东北平原 10.台湾气候宜人,冬无严寒,降水丰沛,雨热同期,树木常绿,素有“天然植物园”、“水果之乡”之称。下列四幅图中与台湾台北市的气候类型相符的是() A. A B. B C. C D. D 11.下列选项符合台湾岛地理概况的是() A. 阿里山、日月潭是著名的旅游胜地 B. 基隆是台湾最大城市 C. 水果之乡,盛产苹果、香蕉和芒果等 D. 位于温带和亚热带季风区

余光中《听听那冷雨》赏析

听听那冷雨 余光中余光中(1928年10月21日~2017年12月14日),当代著名作家、诗人、学者、翻译家,出生于江苏南京,祖籍福建泉州永春。因母亲原籍为江苏武进,故也自称“江南人”。 余光中一生从事诗歌、散文、评论、翻译,自称为自己写作的“四度空间”,被誉为文坛的“璀璨五彩笔”。驰骋文坛逾半个世纪,涉猎广泛,被誉为“艺术上的多妻主义者”。其文学生涯悠远、辽阔、深沉,为当代诗坛健将、散文重镇、著名批评家、优秀翻译家。现已出版诗集 21 种;散文集 11 种;评论集 5 种;翻译集 13 种;共 40 余种。代表作有《白玉苦瓜》(诗集)、《记忆像铁轨一样长》(散文集)及《分水岭上:余光中评论文集》(评论集)等,其诗作如《乡愁》、《乡愁四韵》,散文如《听听那冷雨》、《我的四个假想敌》等,广泛收录于大陆及港台语文课本。 惊蛰一过,春寒加剧。先是料料峭峭,继而雨季开始,时而淋淋漓漓,时而淅淅沥沥,天潮潮地湿湿,即连在梦里,也似乎把伞撑着。而就凭一把伞,躲过一阵潇潇的冷雨,也躲不过整个雨季。连思想也都是潮润润的。每天回家,曲折穿过金门街到厦门街迷宫式的长巷短巷,雨里风里,走入霏霏令人更想入非非。想这样子的台北凄凄切切完全是黑白片的味道,想整个中国整部中国的历史无非是一张黑白片子,片头到片尾,一直是这样下着雨的。这种感觉,不知道是不是从安东尼奥尼那里来的。不过那一块土地是久违了,二十五年,四分之一的世纪,即使有雨,也隔着千山万山,千伞万伞。二十五年,一切都断了,只有气候,只有气象报告还牵连在一起,大寒流从那块土地上弥天卷来,这种酷冷吾与古大陆分担。不能扑进她怀里,被她的裾边扫一扫吧也算是安慰孺慕之情。 这样想时,严寒里竟有一点温暖的感觉了。这样想时,他希望这些狭长的巷子永远延伸下去,他的思路也可以延伸下去,不是金门街到厦门街,而是金门到厦门。他是厦门人,至少是广义的厦门人,二十年来,不住在厦门,住在厦门街,算是嘲弄吧,也算是安慰。不过说到广义,他同样也是广义的江南人,常州人,南京人,川娃儿,五陵少年。杏花春雨江南,那是他的少年时代了。再过半个月就是清明。安东尼奥尼的镜头摇过去,摇过去又摇过来。残山剩水犹如是。皇天后土犹如是。纭纭黔首纷纷黎民从北到南犹如是。那里面是中国吗?那里面当然还是中国永远是中国。只是杏花春雨已不再,牧童遥指已不再,剑门细雨渭城轻尘也都已不再。然则他日思夜梦的那片土地,究竟在哪里呢? 在报纸的头条标题里吗?还是香港的谣言里?还是傅聪的黑键白键马思聪的跳弓拨弦?还是安东尼奥尼的镜底勒马洲的望中?还是呢,故宫博物院的壁头和玻璃柜内,京戏的锣鼓声中太白和东坡的韵里? 杏花。春雨。江南。六个方块字,或许那片土就在那里面。而无论赤县也好神州也好中国也好,变来变去,只要仓颉的灵感不灭,美丽的中文不老,那形象,那磁石一般的向心力当必然长在。因为一个方块字是一个天地。太初有字,于是汉族的心灵他祖先的回忆和希望便有了寄托。譬如凭空写一个“雨”字,点点滴滴,滂滂沱沱,淅沥淅沥淅沥,一切云情雨意,就宛然其中了。视觉上的这种美感,岂是什么rain也好pluie也好所能满足?翻开一部《辞源》或《辞海》,金木水火土,各成世界,而一入“雨”部,古神州的天颜千变万化,便悉在望中,美丽的霜雪云霞,骇人的雷电霹雹,展露的无非是神的好脾气与坏脾气,气象台百读不厌门外汉百思不解的百科全书。 听听,那冷雨。看看,那冷雨。嗅嗅闻闻,那冷雨,舔舔吧那冷雨。雨下在他的伞上这城市百万人的伞上雨衣上屋上天线上雨下在基隆港在防波堤海峡的船上,清明这季雨。雨是女性,应该最富于感性。雨气空濛而迷幻,细细嗅嗅,清清爽爽新新,有一点点薄荷的香味,

祖国的宝岛台湾教案

《祖国的宝岛台湾》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道台湾的地理位置。 2、了解台湾的美丽富饶。 3、知道台湾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与祖国大陆同根同源。 4、通过文字资料及图片激发学生热爱台湾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 1、了解台湾的美丽和富饶。 2、知道台湾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与祖国大陆同根同源。 三、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一个地方旅游,去什么地方呢?你能从图片中找到答案吗? 2、出示台湾风光图片,由日月潭引出台湾。【课件2-5】 3、揭题。今天,老师就是要带同学们到堪称祖国宝岛的台湾旅游参观。板书:祖国的宝岛台湾。 4、课件出示学习目标。【课件6】 (二)、活动一了解台湾的地理位置 1、俯瞰中华大地,台湾在哪里呢? 2、课件展示地图。谁能在中国地图上找到台湾?(生上台操作)【课件4】 3、台湾离大陆哪一个省最近?台湾周围有些什么?【课件5、6】 4、你们还想知道哪些有关台湾的地理知识?(学生自读第19页资料,然后汇报。) 5、学生汇报。 (三)、活动二了解台湾的美丽富饶 1、为什么说台湾是宝岛?请同学们从课本第19----20页中找出答案。 2、指导学生看书后播放台湾风光图片,让学生欣赏台湾的美丽。(板书:风光秀丽)【课件7、8、9】 3、台湾不仅风景优美,而且盛产水果,因此台湾有“水果之乡”之美称。你们还想知道台湾有哪些美称吗?你能从课本中找到吗?(课件展示台湾8个别称)【课件10、11、12、13、14】 4、现在你又想用哪个词或哪句话称赞台湾呢?(板书:物产丰富)(四)、活动三探究共同点,理解根脉相连

1、想一想,台湾同胞和大陆人民与有哪些共同点?(教师引导)【课件15、16、17、18、19】 2、小组合作交流后汇报。板书:饮食文化节日风俗语言文字历史渊源 3、这么多的相同点让我们感受到了什么?相同的传统习俗,相同的中华文化,说明了什么?(板书:根脉相连) 4、台湾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两岸人民一直渴盼祖国早日统一,为此,两岸人民做出了哪些努力,两岸关系有了怎样的变化?(请同学们自读课本第21---23页内容,然后汇报。) 5、学生汇报。 (五)、课堂小结与情感升华 亲爱的游客们,我们的这次台湾之旅马上就要结束了,此时此刻你一定有话想对台湾同胞说,现在就让我们用一句最真诚的话来表达我们对台湾的牵挂,对祖国的祝福!快把你对台湾同胞的寄语写下来吧。 (六)、板书设计 风光秀丽 物产丰富宝岛 饮食文化 台湾节日风俗 语言文字根脉相连 历史渊源

余光中现代诗精选

余光中现代诗精选 为你推荐的诗词:诗词鉴赏诗句欣赏诗海拾贝手抄报 诗人简介 余光中,1928年生,福建永春人,因母亲、妻子均为常州人,亦自称江南人。曾在南京大学、厦门大学攻读,毕业于台湾大学。在美国读书、教书五年,并任台湾师范大学、政治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高雄中山大学教授。 对诗、散文、评论、翻译均有贡献,已出版专著五十种。近年在大陆各省出书已逾二十种。余氏写诗、评诗、译诗、教诗、编诗,对诗之贡献堪称全才。诗作如《乡愁》、《当我死时》、《等你,在雨中》、《白玉苦瓜》等均传诵一时。 算命瞎子 凄凉的胡琴拉长了下午, 偏街小巷不见个主顾; 他又抱胡琴向黄昏诉苦: 空走一天只赚到孤独! 他能把别人的命运说得分明, 他自己的命运却让人牵引: 一个女孩伴他将残年度过, 一根拐杖尝尽他世路的坎坷!

灵感 你光彩照人的热带小鸟, 欢喜在我头顶来回飞绕, 每次在我的掌中挣脱, 只落下一片蓝色的羽毛。 我把它拾起插在帽边, 行人看到都异常惊羡。 哦,我怎能捉回飞去的小鸟, 让他们象我样看个完全! 饮一八四二年葡萄酒 何等芳醇而又鲜红的葡萄的血液! 如此暖暖地,缓缓地注入了我的胸膛,使我欢愉的心中孕满了南欧的夏夜,孕满了地中海岸边金黄色的阳光, 和普罗旺斯夜莺的歌唱。 当纤纤的手指将你们初次从枝头摘下,圆润而丰满,饱孕着生命绯色的血浆,白朗宁和伊丽莎白还不曾私奔过海峡,但马佐卡岛上已栖息乔治桑和肖邦,雪莱初躺在济慈的墓旁。 那时你们正累累倒垂,在葡萄架顶,

被对岸非洲吹来的暖风拂得微微摆荡; 到夜里,更默然仰望着南欧的繁星,也许还有人相会在架底,就着星光,吮饮甜于我怀中的甘酿。 也许,啊,也许有一颗熟透的葡萄,因不胜蜜汁的重负而悄然坠下, 惊动吻中的人影,引他们相视一笑,听远处是谁歌小夜曲,是谁伴吉打; 生命在暖密的夏夜开花。 但是这一切都已经随那个夏季枯萎。数万里外,一百年前,他人的往事,除了微醉的我,还有谁知道?还有谁 能追忆哪一座墓里埋着采摘的手指? 她宁贴的爱抚早已消逝! 一切都逝了,只有我掌中的这只魔杯,还盛着一世纪前异国的春晚和夏晨! 青紫色的僵尸早已腐朽,化成了草灰,而遗下的血液仍如此鲜红,尚有余温来染湿东方少年的嘴唇。 自三十七度出发 自三十七度出发,地心的吸力重了。

白玉苦瓜(余光中)诗歌原文及赏析

白玉苦瓜(余光中)诗歌原文及赏析 【原文】 白玉苦瓜 作者:余光中 似醒似睡,缓缓的柔光里 似悠悠醒自千年的大寐 一只瓜从从容容在成熟 一只苦瓜,不是涩苦 日磨月磋琢出深孕的清 看茎须缭绕,叶掌抚抱 哪一年的丰收像一口要吸尽 古中国喂了又喂的乳浆 完美的圆腻啊酣然而饱 那触觉,不断向外膨胀 充实每一粒酪白的葡萄 直到瓜尖,仍翘着当日的新鲜 茫茫九州只缩成一张舆图

小时候不知道将它叠起 一任摊开那无穷无尽 硕大似记忆母亲,她的胸脯你便向那片肥沃匍匐 用蒂用根索她的恩液 苦心的悲慈苦苦哺出 不幸呢还是大幸这婴孩 钟整个大陆的爱在一只苦瓜皮靴踩过,马蹄踏过 重吨战车的履带辗过 一丝伤痕也不曾留下 只留下隔玻璃这奇迹难信 犹带着后土依依的祝福 在时光以外奇异的光中 熟着,一个自足的宇宙 饱满而不虞腐烂,一只仙果不产生在仙山,产在人间 久朽了,你的前身,唉,久朽为你换胎的那手,那巧腕 千眄万睐巧将你引渡 笑对灵魂在 白玉里流转

一首歌,咏生命曾经是瓜而苦 被永恒引渡,成果而甘 1974年完成 【作者介绍】 余光中,1928年出生于南京,祖籍福建永春。母亲原籍江苏武进,故也自称“江南人”。 1952年毕业于台湾大学外文系。1959年获美国爱荷华大学(LOWA)艺术硕士。先后任教台湾东吴大学、台湾师范大学、台湾大学、台湾政治大学。其间两度应美国国务院邀请,赴美国多家大学任客座教授。1972年任台湾政治大学西语系教授兼主任。1974年至1985年任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教授。1985年至今,任台湾中山大学教授及讲座教授,其中有六年时间兼任文学院院长及外文研究所所长。 余光中一生从事诗歌、散文、评论、翻译,自称为自己写作的“四度空间”。至今驰骋文坛已逾半个世纪,涉猎广泛,被誉为“艺术上的多妻主义者”。其文学生涯悠远、辽阔、深沉,为当代诗坛健将、散文重镇、著名批评家、优秀翻译家。现已出版诗集21种;散文集11种;评论集5种;翻译集13种;共40余种。代表作有《白玉苦瓜》(诗集)、《记忆像铁轨一样长》(散文集)及《分水岭上:余光中评论文集》(评论集)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