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1:落叶果树休眠和设施果树休眠的解除汇总

合集下载

第八章 果树栽培

第八章  果树栽培
对于幼树为避免冬春冻害,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提早进入休眠期(生长后期控制水肥。)
(二)果树的年龄时期

果树的生命周期是指果树生长、结果、衰老、更新和死亡的过程。这种 过程称为年龄时期或生命周期。
果树年龄时期(生命周期) 幼树期 结果初期 结果盛期 结果后期 衰老期
第二节 果园的建立
果园地选择:主要考虑的条件是气候、土壤。 果园小区的规划: 面积: 大型果园 气候条件不 自然条件恶 劣地区 适宜的大陆 性地区 120-180亩 60-90亩 30-45亩
第八章 果树栽培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果树的分类 果园的建立 果园土、肥、水的管理 常见北方果树的整形修剪 矮化密植栽培


果树:果树是多年生植物,它是指能生产 可供食用的果实或种子及其砧木等的总称。 砧木、接穗
第一节 果树的分类和生长发育规律
一、果树的分类
栽培地 气候条件
叶子生长期
盐碱地 果园的改良
设置排灌系统 (灌溉洗盐)
深施有机肥
地面盖
营造防护林 和种植 绿肥作物
勤中耕
果树栽培

1、果树都是木本植物。(错) 草莓就是草本 2、下列哪些植物属于果树? A、葡萄 B、菠萝 C、香蕉 D、草莓 3、树木休眠期树体内仍进行着各种生理活动,只是比生 长期弱而已。(对)
5%-10%
道路
4%
辅助建筑物
3%
绿肥基地
3%
果园经营方针:
离城镇远的果园 离城市远的果园 山区交通不便地带
以常年供应鲜果, 应该选择耐贮藏、 多种柿、枣、栗、 延长鲜果的供应为目 运输的树种和品种。 核桃、山楂等。既经 济又便于贮藏运输。 的。所以考虑树种多 样性。可选择1-2个树 种为主要树种。其他 为辅。

果树的物候期

果树的物候期
1、实生树生命周期:幼龄阶段和成龄阶段
幼龄阶段,从种子萌发到具有开花潜力之 前。需要经过生理成熟才能进入成龄阶段
成龄阶段:只要条件合适,就可开花结果
2、营养繁殖树:没有幼龄阶段和生理成熟, 只有老化过程,所以开花结果早
1、幼树期:从定植到第一次结果前。【营养 生长为主】
2、结果初期:从第一次结果到有一定经济产 量【根和冠迅速生长,叶面积接近最大】
2、重演性:一年中,由于人为或灾害,造 成器官发育停止,或环境条件适合某种器 官发育,使某一物候期在一年中重复出现。 比如病虫害,人为原因造成多次生长、多 次开花、多次结果
3、重叠性:新梢生长、果实发育、花芽分 化重叠进行,营养矛盾突出,需要加强管 理
是指从生长、结果、衰老、更新、死亡的 过程
内部原因:幼旺树进入休眠晚,解除也晚;强 枝比弱枝进入晚;根颈进入晚,结束早;花芽 比叶芽进入早,解除也早,容易受冻;形成层 进入休眠晚,早冬易受冻
外部原因:低温积累【需冷量】落叶果树进入 休眠后需要一定的低温积累才能通过休眠,否 则花芽发育不良,发育延迟。一般需0-7.2°C, 200-1500小时;短日照可诱导休眠;氮多枝旺 休眠迟,水少N少休眠早
3、结果盛期:从有经济产量,经过大量结果 到产量开始下降
4、结果后期:产量开始明显下降到无经济产 量【根、枝大量死亡,冠内出现大量更新枝】
5、衰老期:从无结果能力到植株严重衰老死 亡。
什么是果树的物候期,不同物候期有哪些 特性?
物候期概念:植物的生理机能和形 态特征随着环境条件规律性变化表 现出生长发育的规律性,即果树的 年生长周期。这种与季节性气候变 化相应的果树器官变化的动态时期, 称为物候期,最明显的物候期是:
休眠期和生长期
营养生长期:包含生根、萌芽、展叶、新梢生 长、落叶几个时期

果树栽培学试题及答案

果树栽培学试题及答案

果树栽培一、名词解释1.果树物候期: 果树生长发育与季节气候变化相适应的果树器官的动态变化时期。

2.芽的异质性:同一侧枝不同部位的芽, 在发育过程中由于所处外界环境和内部营养状况的不同, 而造成芽质量差异的现象。

3.芽的早熟性:当年形成的芽当年则萌发, 这种特性称为芽的早熟性。

4.顶端优势: 活跃的分生组织或茎尖对其下位侧压发育的抑制作用。

花芽分化: 果树芽轴的生长点经过生理和形态的变化最终构成各种花器官原基的过程。

5.有效积温: 果树生长期中或某生育期有效温度之和6.嫁接亲和性: 指砧木和接穗经过嫁接能否愈合成活和正常生长结果的能力。

7.果树: 能够提供给人们食用的果实、种子及其衍生物的多年生草本或木本植物。

8.芽的晚熟性: 当年新梢上形成的芽, 须经越冬至翌年才能萌发的特性。

9.垂直优势: 树冠内枝条的生长势与着生的姿态有关, 一般是直立枝生长势最强, 斜生枝次之, 水平枝再次之, 下垂枝最弱, 这种现象称为垂直优势, 又称为直立优势。

10.花芽生理分化: 指芽内生长点由叶芽转化为花芽的生理状态的过程。

11.生物学零度:在综合外界条件下能使果树萌芽的日平均温度, 即生物学有效温度的起点。

12.叶面积指数: 单位面积上所有果树叶面积总和与土地面积的比值13.自花结实: 自花授粉后能结果的称为自花结实。

14.冻害: 指果树在越冬期间遇到低温或剧烈变温或较长期处在0℃以下低温中, 造成果树冰冻受害现象。

15.霜冻害:是指果树在生长期夜晚土壤和植株表面温度短时降到0℃或0℃以下, 引起果树幼嫩部分遭伤害的现象。

二、嫁接:将优良母柱的枝或芽嫁接到另一植株的枝、干或根的适当部位, 经过双方愈合而组成新的独立植株。

三、自根繁殖: 利用果树营养器官的再生能力发新根或新芽而长成一个独立的植株。

四、简答题1.提高坐果率的措施有哪些?2.答: (1)提高树体贮藏营养水平(2)、适度控制营养生长(3)、保证良好授粉条件(4)、应用生长调节剂和微肥(5)、改善环境条件种子休眠的原因, 如何解除休眠?答:原因:(1)种胚发育不全。

果树学答案

果树学答案

果树学答案答案部分果树栽培学I绪论一、名词解释1.果树:主要指能生产人类食用的果实、种子及其衍生物的木本或多年生草本植物。

2.果树栽培学:是果树学的一个分支,通常包括种类、品种和从育苗、建园直至采收各个生产环节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术。

二、简答题1.当今果品生产的发展趋势?答:①绿色食品必将迅速发展;②与高新技术科学结合日益密切;③提高果树早期产量与改善果品品质;④果品生产社会化。

2.与其它农业科学相比,果树栽培学具有那些特点?答:①种类多;②生产周期长;③集约经营;④鲜食是产品的主要利用形式。

第一章我国果树种类及地理分布一、填空题1.寒带果树、温带果树、亚热带果树、热带果树2.葡萄、鼠李、蔷薇、漆树3.仁果类、核果类、浆果类、坚果类4.乔木果树、灌木果树、藤本果树、草本果树5.落叶果树、常绿果树6.仁果类、核果类、浆果类、坚果类7.藤本类、乔木类、草本类8.温带、热带9.旱温落叶、干寒落叶二、简答题1.新疆果树种类分布?答:葡萄:吐鲁番,哈密及和田的一些乡、场。

梨:库尔勒香梨主产于阿克苏,库尔勒。

杏:库车、轮台、喀什、和田等地县。

石榴:喀什地区叶城县及和田地区皮山县。

巴旦杏:喀什、和田、阿克苏地区。

无花果:阿图什、库车、疏附县、喀什、和田等地,阿图什,疏附县较多。

2.根据自然环境条件果树的分布状况,把我国果树分为哪八个果树带?答:①热带常绿果树带;②亚热带常绿果树带;③云贵高原常绿落叶果树混交带;④温带落叶果树带;⑤旱温落叶果树带;⑥干寒落叶果树带;⑦耐寒落叶果树带;⑧青藏高寒落叶果树带。

3.根据当前我国果树资源的利用情况,我国的果树分为哪几类?答:①广泛作为经济栽培,已经成为大宗商品的树种。

②局部地区有一定栽培面积,有较大经济效益的树种。

③已经引起人们注意,并已进行开发利用的树种。

④可供同属或近缘树种作砧木,或具有杂交育种用途的果树。

第二章果树的生命周期和年生长周期一、名词解释1.生命周期:种子植物在其个体发育过程中,都要经历萌芽,生长,结实,衰老,死亡这一过程,这一过程包含了全部的生命活动,叫做生命周期。

解除果树种子休眠的几种方法

解除果树种子休眠的几种方法

解除果树种子休眠的几种方法
刘用生
【期刊名称】《河北果树》
【年(卷),期】1993(000)001
【摘要】众所周知,落叶果树的种子存在着休眠现象.近年来,国内外对种子休眠进行了大量研究,以期了解解除休眠的方法,提早育苗,缩短育种周期.本文就此问题作一综述。

【总页数】2页(P9-10)
【作者】刘用生
【作者单位】河南职技师院园艺系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66
【相关文献】
1.果树种子休眠原因及解除休眠的方法 [J], 张秋香;武绍波;杨荣萍;吴兴恩
2.几种物理处理方法在解除林木种子休眠中的应用 [J], 李壵;毕宇;薛春
3.珍贵物种顶果木种子休眠及解除方法研究 [J], 柯碧英; 周春燕; 李金英; 潘坚; 周鹏
4.皇后帝王花种子休眠及解除方法研究 [J], 武怀燕;郭志铭;山金凤;陈婕;吴向崇;刘子嘉;祝遵凌
5.槭属种子休眠及解除方法 [J], 王东洪;王振龙;马晶;王东红;张亮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2、果树修剪的方法和作用:1、冬剪即休眠期修剪①短截:剪去一年生枝梢的一部分即为短截,剪去四分之一为轻短截,剪去二分之一为中短截,三分之二以上为重短截;作用:刺激剪口下部芽子萌发②疏剪,将一年生枝梢或多年生枝梢从基部疏除即为疏剪;作用:改善树冠内的通风透光条件,减少养分消耗,减少病虫害,③缩剪,多年生枝上短截亦称回缩;作用:更新复壮,枝组更新④厂放又称甩放,缓和生长势促进花芽形成;作用:用于小树,⑤开张枝条角度,与组织成70-90度最好;作用:用于小树,促进花芽形成,提高坐果率⑥刻伤、环剥、倒贴皮、环割;作用:促进切口下的芽萌发或枝的生长,开花期环割可提高坐果率(葡萄可以促进着色)2、夏剪也称生长期修剪①抹芽和疏梢,发芽后抹除或减去嫩芽称为抹芽,疏去过密新梢称为疏梢;作用:节省营养,改善通风透光条件②摘心和剪梢,摘心是摘除幼嫩枝梢的梢尖,去掉部分成叶在内的枝梢就是剪梢;作用:削弱顶端优势,促进枝条增粗,提高抗寒性③扭梢,作用缓和生长势,促进结果④圈枝、别枝,作用:开张枝条角度,缓和枝条生长势,促进结果3、短截的生物学基础、分类、及作用:短截:剪去一年生枝梢的一部分即为短截,剪去四分之一为轻短截,剪去二分之一为中短截,三分之二以上为重短截。

作用:刺激剪口下部芽子萌发。

原理:芽的异质性4、砧木的选择:优良砧木应具备的条件(1)与接穗有良好的亲和力(2)对接穗生长、结果有良好影响(3)对当地风土气候适应性强(4)能满足特殊要求。

如矮化、乔化、抗病。

(5)资源丰富,易繁殖。

5、促进黄瓜多形成雌花的措施:(1)幼苗期适宜的低温,夜温低于15℃;(2)每天日照时数少于8小时;(3)保持较高的土壤湿度和空气湿度;(4)增加二氧化碳浓度;(5)增喷生长调节剂,乙烯利100-150mg/L或NAA、IAA、CCC等。

6、落花落果的规律即时期和原因:1)时期(1)开花前后(2)花后2周(3)6月份幼果期(4)有些品种有采前落果2)原因(1)花器官发育不良(2)没有授粉或受精(3)土壤缺水(4)高温或低温障碍(5)光照过弱(6)营养不足7.现代化温室的配套设备与应用:加热系统(1)热水管道加热系统,优点:室温均匀,散热慢。

设施果树栽培原理及其关键技术

设施果树栽培原理及其关键技术

设施果树栽培原理及其关键技术摘要阐述了设施果树的栽培原理,介绍了设施果树栽培的关键技术。

以期为设施果树的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

关键词设施果树:栽培原理:关键技术中图分类号s628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1007-5739(2009)16-0212-02设施果树栽培是人为创造适宜果树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以促使果树提前早发芽、开花结果。

但设施栽培技术及模式化管理与自然栽培相比区别较大,现将果树设施栽培的基本原理及关键技术介绍如下。

1 设施果树的栽培原理设施果树栽培的管理方式有别于露天栽培。

在自然界,落叶果树都是由于外界环境不适宜于其生长发育而处于被迫休眠状态,而设施栽培是人为创造可控的适宜果树正常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促其生长发育,把果树生长期提早的一种栽培方式,进行反季节生产,加强对其生长发育规律的研究和探索,是最适宜当地自然条件的栽培技术。

2 设施栽培关键技术2.1设施果树品种选择技术2.1.1品种选择原则。

设施果树品种选择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栽培的成败。

品种在设施栽培中尤为重要,一般选择下列类型的品种:一是选花芽形成快、促花容易、自花结实率高、易丰产的品种;二是以鲜食为主,选个大、色艳、酸甜适口、商品性强、质量好的品种;三是选适应性强、尤其是对温湿环境条件适应范围宽、耐弱光且抗病性强的品种:四是选树体紧凑矮化易花早果的品种。

2.1.2适宜当地发展的优良品种。

设施桃树品种有曙光、五月火、瑞光2号、早红密等;设施葡萄品种有京秀、无核白鸡心、矢富罗沙等;设施杏树品种有金太阳杏、凯特杏等;设施李子品种有大石早生、早美丽等。

2.2设施果树的低温需冷量和破眠技术低温需求量是决定扣棚时间的首要依据。

只有当果树满足其需冷量,通过自然休眠后,扣棚才能使果树在设施条件下正常生长发育。

目前大多数专家认为果树完成自然休眠的最有效温度是0~7.2℃的低温累积小时数(称为需冷量),而10℃以上或0℃以下的温度对低温需求的累积基本无效。

果树栽培学总论考研重点总结

果树栽培学总论考研重点总结

果树栽培学总论《园艺植物栽培学》,150分。

题型:(1)名词解释;(2)填空题;(3)简答题;(4)论述题一、名词解释1.果树:主要指能生产人类食用的果实、种子及其衍生物的木本或多年生草本植物。

2.果树带:各种果树在长期生长发展过程,经过自然淘汰和它对自然环境条件的适应,有了一定的自然分布规律,形成了一定的果树分布地带。

3.生命周期:果树一生经历萌芽、生长、结实、衰老、死亡的过程。

4.年生长周期:果树在一年中随外界华景条件变化而出现的一系列生理与形态的变化过程。

5.花芽分化:果树芽轴的生长点经过生理和形态的变化最终构成各种花器官原基的过程。

6.活动积温:果树生长期或某个发育期活动温度之和。

7.有效积温:生长期中生物学有效温度的累积值。

8.生物学零度:在综合外界条件下能使果树萌芽的日平均温度。

9.辅养枝:又称控制枝,是整形过程中留下的临时性枝。

10.枝组:着生在骨干枝上的独立单位,是果树叶片着生和开花结果的主要部位。

11.分枝角度:主枝与中心干的分枝角度。

12.种子的休眠:指有生命力的种子即使吸水,并置于适宜的温度和通气条件下也不能发芽的现象。

13.种子的后熟:果树种子在休眠期间,经过外部条件的作用,使种子内部发生一系列生理、生化变化,从而进入萌发状态。

14.种子的层积处理:指落叶果树种子在适宜的外界条件下,完成种胚的后熟过程和解除休眠、促进萌发的一项措施。

1.果树物候期的进行具有顺序性,在一定条件下具有重演性、重叠性。

2.根据芽的性质和构造,可分为叶芽和花芽;根据芽的着生部位,可分为顶芽和侧芽;根据一个节上着生的芽数,可分为单芽和复芽。

3.按枝条年龄可分为新梢、一年生枝、两年生枝、多年生枝;4.按枝条性质可分为营养枝和结果枝两大类,营养枝根据生长状况可分为发育枝、徒长枝、叶丛枝;结果枝根据其长度可分为长果枝、中果枝、短果枝等。

5.果树的叶片大体分三类:单叶、复叶、单身复叶。

6.影响花芽分化的环境因素有光照、温度、水分、土壤养分、重力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落叶果树休眠和设施果树休眠的解除 精品资料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2 落叶果树休眠和设施果树休眠的解除 一、 休眠的概念 休眠是指任何植物的分生组织可见生

长的暂时停止,只是相对现象,并不是绝对停止一切生命活动,是植物发育中的周期性过程。休眠也是植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对环境条件和季节性气候变化的生物学适应和驯化的结果。休眠的解除和打破休眠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指从休眠到生长完全恢复的过程(一段时期),后者指开始恢复生长的瞬间状态(时间点)。 二、 落叶果树的冷温需求量(需冷量) (一)冷温需求量 低温诱导休眠,而休眠的解除也有低

温要求。当果树进入自然休眠期后,为了精品资料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3 解除芽的自然休眠,必须经过一定时期的

低温才能使芽发生质变——萌芽,这种一定时期的低温称为冷温需求量(chilling requirement,又称需冷量)。如果需冷量不能满足,果树则不能解除自然休眠,将表现出不萌芽、不开花或萌芽不整齐、叶片小等生长异常现象 。 1、0—7.2 ℃低温模型:打破落叶果树自然休眠的低温标准,在20世纪30—50年

代,一般以7.2℃以下的低温小时数表示。解除落叶果树自然休眠所需低温小时数因不同树种、品种而有差异。如苹果为1200—1700 h;梨为1200—1500h;葡萄为200- 2000 h;桃为400—1200 h;杏为200—1200 h;李为700—1700 h;甜樱桃为500—1400 h;无花果为100 --300 h;核桃为400—1500 h;精品资料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4 春香、丰香等休眠浅的草莓品种,需冷量

只有50 h,而休眠深的达娜、全明星等需冷量则为600—1000 h 。 2、犹他模型:后人证实了冷温小时数忽视了7.2 ℃以下低温的不同作用效果及高于7.2℃温度对打破落叶果树自然休眠的作用。Richardson(1974)提出了计算红港桃休眠结束的所谓冷温单位模型——“犹它模型”.2.5℃一9.1℃打破休眠最有效,该温度范围内1 h为1个冷温单位(1 C.u);1.5℃—2.4℃,及9.2℃—12.4℃,只有半效作用,该温度范围内1 h相当于0.5 C.U;低于1.4℃或12.5℃—15.9℃之间则无效;16℃ —18℃低温效应被部分解除,该温度范围内1 h相当于精品资料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5 -0.5 C.U;18℃以上低温效应被完全

解除,该温度范围 内1 h相当于-1 C.U。“犹它模型”在预测落叶果树自然休眠结束时期获得很大成功。 不同的树种、品种需求的冷温单位数不同。如苹果需冷量一般在800—1200 C.U;桃一般在500—900 C.U;中国西北部桃大部分品种在800—930 C.U。 (二)影响芽休眠的因素 1、树种: 2、砧木、接穗:树种和不同的砧木接穗组合对冷温的需求不同,根茎都需要低温,根系经过接口影响接穗芽的萌动。 精品资料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6 3、芽的异质性:叶芽大于花芽,侧芽大于

顶芽(且与所在的部位,新梢生长势及在树冠中的部位而异。 4、鳞片:去除鳞片能诱导发芽,尤其对开花晚的品种有效。 5、叶片:生长季去叶或因病虫落叶可使夏季休眠的芽萌发,因为ABA含量下降,而GA、CTK含量上升。而秋季落叶只有积累低温才能破眠,秋季落叶晚的枝条需要的低温量更多。N肥和GA会使ABA积累多,而延迟落叶,导致次年开花延迟。 6、环境条件;光、氧气、温度、逆境(低

高温、干旱、冷害、毒害、去叶) (三)休眠的终止和热量单位需求 休眠过程的终止是渐进的,当满足低温需求后,还需要一段暖温才能萌芽开花。精品资料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7 以大于4.5℃的小时做衡量标准,用生长度

小时数表示。 三、1.打破休眠的方法 1.石灰氮 早在19世纪60年代,日本就应用氨基氰的类似物――石灰氮来解除果树的休眠。1963年,黑井等报道了石灰氮对葡萄催芽的效果,其后石灰氮广泛地应用于葡萄催芽。 2.氨基氰: 试验证明,氨基氰在葡萄、猕猴桃、苹果、李和杏以及某些需冷量较高的桃和梨品种、树莓和无花果上都表现了良好的效果。在巴西,1%和1.5%的氨基氰处理嘎拉苹果,侧芽和顶芽的萌发率明显提高,每株的短枝数和花序数也显著增多,树龄越大,效果越明显。但是不同的树种、品种对喷洒氨基氰的效果不同,这可能与果树芽休眠的早晚有关,因此喷布氨基氰要注意适当的时期,过早或过晚都不利打破休眠。 3.激素类物质: 多数植物在其休眠和休眠解除的过程中,除形态上有明显差异外,精品资料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8 植株体内要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其中各种内源激素的含量变化是最显著的。落叶果树开始休眠时树体内抑制物质含量增多,而生长促进物质则含量下降。许多研究表明,休眠开始时,树体内GA含量的下降往往和ABA的积累相平衡。随着休眠的解除,ABA含量逐渐下降,GA量则逐渐升高。运用外源GA3有打破果树芽休眠的能力,但其作用并不普遍有效,以100毫克/LGA3处理尚未完成自然休眠的桃树芽,明显促进叶芽的萌发,但对花的影响效果较差, 100毫克/升的玉米素和6-BA也可促进尚未完成休眠的桃树芽的萌发,但效果不如GA3好。此外,乙烯可打破扁桃芽的休眠。另外,一些生长延缓剂除了能延缓果树的生长外,还能明显促进果树的萌芽。例如,秋季高浓度春季低浓度配合施用B9,可促进葡萄萌发;多效唑也可打破果树休眠,促进萌芽。 外源激素(6BA)晚秋根外使用可以延缓叶片衰老,延迟休眠,但次年在温室中精品资料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9 萌芽早,萌芽率高。而ABA加速衰老和脱落。 4.锌:山东农业科学研究院的研究结果显示,在棚栽果树上喷施适宜浓度的锌肥,可促进芽休眠提前解除,提前了果实的上市并提高了产量。研究者认为,锌促进萌芽的根本原因在于锌是一些代谢酶辅基和激活剂,对一些内源激素的代谢有显著的调控作用。试验证明用2%和0.4%锌处理,使GA含量上升,有效地起到了打破芽休眠的作用。 5.硝酸类物质: 硝酸类物质也可促进果树萌芽。望月太等用不同浓度的硝酸盐处理葡萄,发现用硝酸铵处理对葡萄催芽的效果最佳,展叶要比对照提早14~16天,另外,硝酸钾也可打破果树休眠,即使用10%的浓度也不会危害花芽。 目前,生产上应用的化学药剂还很多。Petri等通过3年的试验结果表明油剂与氨基氰合用,对打破苹果芽的休眠有明显的增效作用。最近,荷兰一家公司推出一种叫“阿萌”的药剂,它与硝酸钾精品资料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10 或氨基氰的混合使用,对促进桃杏等果树的萌芽和展叶有明显的效应。此外,硫脲、乙醚、乙醇、二氧化硒等化学药剂也可用于打破果树的休眠。 6.打破休眠的物理方法 温度是影响芽休眠的重要的气候参数,所以许多打破果树休眠的人工措施都是围绕温度变化的。 6.1创造有效低温:在自然条件下,果树必须经过一定时间的低温需求量来解除芽的休眠,不同的树种、品种之间需冷量的差异很大。经研究发现0~7.2℃低温为有效低温,可尽快打破休眠。但也存在最高、最低、最适温度的问题,温度高于有效低温有负作用,低于有效低温时则不起作用,在最适低温条件下打破休眠的效率则最高。采取简单经济的人工措施,也可创造打破休眠所需的低温环境,如山东一农民,在果树落叶后,随即采用冰块降温的办法,来促使其温室内的果树尽快度过休眠期。以色列园艺学家在约旦河流域,利用短距离大温差的气候优势,将桃精品资料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11 树种植在容器中,到了秋天,用大长车把桃树拉到高海拔山区放置40天左右。在低

海拔地区也可在4℃以下的冷库中放置15~20天,从而满足桃的低温需求量。 6.2变温处理:经研究发现变温处理对休眠有两种作用,一是可以延迟打破休眠,二是提早结束休眠,即在一定范围内的低温,比连续低温可促进结束休眠。Erez(1979)年发现,短周期的变温,高温值又较高时,高温可抵消冷温的作用,但是长期的高冷温交替却与持续冷温的效果无异。 6.3高温处理:高温对打破休眠也有效。Tohbe(1998)对休眠期的葡萄枝条进行高温处理,即将葡萄枝在45℃的温水中浸泡4小时,结果发现处理插条中的氨基环丙烷羧酸(ACC)含量和还原态谷胱甘肽(GSH)的水平都上升,而两者都有利于打破芽的休眠。 6.4间歇式喷水:间歇式喷水,是通过蒸发冷却进行田间降温的一种方法。在桃树休眠开始后,夜温低于12℃的前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