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现代园林植物配置特点
浅谈现代生态园林的植物配置

●I
浅 谈现 代 生态 园林 的植 物配 置
李志 昌
( 艾奕康环 境规划 设计 ( 海) 上 有限公 司广 卅1 分公 司 广 东 广 州 5 0 0 1 0 0) [ 摘 要 ]生态 意识 是现代 社会最 稀缺 的社会 意识 。这种观 念 已经呈辐 射状 成为 了现代社 会各 个领域 的指 导思想核 心部 分 ,尤 其是 园林设 计 与规 划方 面 的。本 文在 这个 背景 下重 点探 讨 一下 生态 园林 的植 物配 置 问题 。 [ 键 词 ] 态 园林 植 物 配 置 关 生 中 图 分 类 号 :s 6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章编 号:1 0 — 4 2 1 ) 5 0 3 - 9 91 x( 0 0 2 — 2 9 01 0
= .生 态 园林 的檀 物 配 置
( ) 用 于 生 态 园 林 配 置 的 植 物 一 植物 是生 态 园 林 的基 本 成 员 , 生态 园林 的基 本 内涵 , 如观 赏 性 、 生 态 性 和 合 理 性 , 都 需 要 不 同配 置 形 式 的 植 物 来 实 现 。 1.乔木 与灌木 。树木是 生态 园林 的基本 框架所在 。 由于 乔木具 有可观 的绿 量和遮 阳挡 雨、降噪吸尘 等功能与景观 效果 ,所 以在生态 园 林 的 绿 化 时 少 不 了乔 木 , 特 别 近 几 年 发 展 到 4 5年 生 乔 木 、 胸 径 ~ 81c — O m或十几年生 、胸径 2 c O m左右 的大树 定植绿化 。灌 木可 以和乔 木 混 栽 , 自然 造 景 时 也 可 密 植 。 目前 小 灌 木 密 植 造 景 很 是 流 行 。 在 园 林 绿 化 中 常 见 的 应 用 形 式 : 一 是 代 替 草 坪 成 为地 被 。 对 大 面 积 的 空 地 , 利用 小灌木 一株一株紧密栽植 ,而后对植株进行修剪 ,使其平整划一 , 也 可 随 地 形 起 伏 跌 宕 。栽 植 灌 木 整 体 组 合 却 是 一 片 “ 体 草 坪 ” 之 效 立 果,成为园林绿化 中的背景和底 色 ;二 是代 替草花组合 成色块和 各种 图案 。 一 些 小 灌 木 的 叶 、 花 、 果 具 备 不 同 的 色 彩 ,可 运 用 小 灌 木 密 集
浅谈园林植物配置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需 求 的 。 境 科 学 已经 清 楚 地 告 诉 我 们 只 有 用植 物 创造 的环 境 环 才 是 美 好 的环 境 , 是 适 合人 类生 态 要 求 的 环 境 。 才
的标 志 。 例 如杭 州 城 中 的 三秋 桂 子 、 里 荷 风 , 州 光 福 的香 雪 十 苏 海 , 京 香 山 的红 叶 。 和 城 市 一 样 , 物 文化 经 过 了时代 变迁 的 北 植 历 程 , 去 它仅 反 映 人 们 对植 物 的 了 解和 交 流 的渴 望 , 过 而现 在 更
地 理 条件 的植 物 。 它们 本 身 所 具 有 的 象征 意 义也 上 升 为 该 地 区
文 明 的标 志 和 城 市 文 化 的 象征 。 如 广 州市 市 花 是 木 棉 花 ,又 称 “ 雄 花 ” 棉 象 征 着 广 州 蓬 勃 向 上 的 事 业 和 生机 , 以 此 激 励 英 木 并 人 们 报 效 祖 国的 豪情 壮 志 。 还 有杭 州 的桂 花 , 州 的琼 花 , 明 扬 昆 的 山茶 , 州 的 刺桐 都 是 具 有 悠 久 栽 培 历 史 、 刻 文 化 内 涵 的植 泉 深 物 。 因 此 , 城 市 绿 化 建 设 中 , 重 要或 显 著 位 置 栽 植 “ 树 ” 在 在 市 或 “ 花 ”利 用市 花 市 树 的 象征 意 义 与 其他 植 物 或小 品 、 筑物 相 市 , 构 得 益 彰 地 配 置 , 以赋 予 浓 郁 的 文 化 气 息 , 仅 对 少 年 儿 童起 到 可 不
受 到 大 众 广 泛 喜 爱 的 植 物 品种 , 是 比较 适 应 当地 气 候 条 件 和 也
而无式 , 成讲 “ 计 因借( 因地制宜、 景 )就是法 , 借 ” 然而《 园冶》 一
浅议园林绿化中植物的配置

在 自然风景区 ,用一种或树种观赏树木 , 对某些地段作大片丛植或片植 ,使每个局部显 出它不同的特点。 3植物配置必须主次分明 , 落有致 疏 个空间 内的植物配置 ,平面或立面 , 要 上接 2 7页) & . 1  ̄ 8k a 冻 层 4 1 . 图6 = 2 p 。 2 - 根据树形 高低 、 大小 、 落叶或常绿 , 到主次分 ( 做 =. —. 筏 0 3 =8 。 08 明、 疏落有致 。多树种配置 , 如常绿乔木和落叶 深 h 1 8 0 ( 板 厚 ) . m 按 规 范 乔木混植 ,除不应妨碍每一树种 固有特性的发 J J 1— 8的附录 G 2_ 方形基础双层地基应 G—l8 9 1. 3 挥外 ,还必须注意突出主题,由一种或两种为 力系数曲线图中 h 8 e = 8m时。 影响曲线在方形基 . 5 在边长为 1 m一 m . 3 5 主, 切忌千篇一律 , 平均分配。 常绿树 四季常青、 础的边长为 1 m时为凹曲线; 森严庄重 , 但缺乏变化。落叶树色彩丰富 , 比较 时为凸曲线; 3 在 m处应力系数 . 5 . F 1 O 由于仅给 m方形基础应力系数曲线饵筏板基础的边 轻松活泼 , 但冬季萧疏。为了使落叶乔木 , 出了 3 突出 鲜明的色调 , 常绿和落叶乔木配置时 , 常绿树要 长 4 r 3 为 2 m的 1 按应力曲线延伸则应力 4 , f c 。保守计算取 da& 5 9 。法向冻 = 低于或高于落叶树。 不同灌木高矮相差不大 , 灌 系数 0 趋近于 1 ∈ .8 u… 力0 = n = 3 r — 。 木群可借 自 然地形的起伏 , 用叠砌 阶梯 、 花台的 l I 0 / I ' , 一 — n… — … …2 6 K / 3 按砼结构设计 办法配置 ,以增强高差 ,使之形成错 落的轮廓 将冻胀力 8. Nm 作为外荷载 , 规范 50 0 20 计算筏板时梁的承载力和变形 0 1— 02 线, 做到层次分明。 注意计算荷载时要从冻胀力的外荷载减去梁板 乔木、 灌木 组成树 丛 、 群 时 , 树 要有 深有 ( 浅、 若隐若现 、 疏实相济 , 最忌刻板 。一般地说 , 的自 ) A 重 。 . 3 2钢筋砼梁板承载力、 变形、 裂缝的计 有景可借 的地方 , 树要栽得稀疏些 , 或者选栽低 算 ( 。 略) 根据计算结果 , 对于剪力墙结构的高层住 由于地基中桩多、 承台大、 筏板的梁板跨度 矮的灌木花卉 , 以保持透视线。 对视野零 落的地 宅楼 , 方, 要组织较密的树丛遮蔽。 较小( 不大于 5 m 。其刚度较大, . ) 5 可不考虑保温 , 4植物配置要与建筑物 和谐协调 , 自然有 对强冻胀和特强冻胀基土 ,而且桩筏基础的筏板 致 的板梁跨度较大( 大于 6 m)或板厚较小, 刚度较
现代园林绿化中植物配置简析

现代园林绿化中植物配置简析好的园林建设已能将人与大自然很好地协调,将历史文化内涵再现出来,园林绿化树种因有着丰富的姿态,绚丽的色彩,在营造自然氛围、美饰空间环境方面演绎绿色的乐章。
但是一些地方的园林建设中也存在着效果不理想,植物配置不合理的现象。
园林设计在实施过程中改得面目全非,就是因为建设成本和维护、管理费用高,与单位承受能力不相适应。
因此,要将设计的思路、特色、功能,各项绿化指标做到严格规范化,对树种配置的原则,建设成本及维护管理费用的计算做到严格的把控。
一、园林绿化中植物配置的技巧分析1、植物配置概述和植物配置要求植物配置是指结合场地实际情况,将植物的物种、与其他造园要素进行组合,发挥植物自身观赏特性性和园林功能,创造满足功能和美学要求的植物景观。
其配置形式广义上可分为自然式配置和规则式配置两种,植物配置具体可划分广场绿地、居住区景观绿地、道路绿地及滨水绿地。
植物配置的初衷是体现景观功能,因此在配置要求不仅要遵循生态学,而且也要遵循美学。
具体来说,植物的生长都有其特定的自然规律和环境条件,在进行配置时要根据植物的生长条件进行因地制宜的配置,使景观环境内各自植物能互生共存,植物配置时也要根据美学合理设置各种植物的空间搭配,提高植物景观的生态效益和观赏效益。
2、利用园林景观植物表现时序景观园林植物随着季节的变化会表现出不同的季相特征,春季繁花似锦;夏季绿树成荫;秋季红叶醉人,硕果累累;冬季白雪皑皑。
这种盛衰荣枯的生命节律,为我们创造园林四时演变的时序景观提供了条件,我们可以根据植物的季相变化,把不同花期的植物搭配种植,使得同一地点在不同时期产生不同的景观,给人不同的感受,体会时令的变化。
当然也可用主题园的形式来展现时序景观,如:建春园,种植春花类植物,玉兰、海棠、丁香、碧桃、迎春等,展现五彩斑斓的春季美景。
3、广场绿地植物配置广场绿地的植物配置要以满足广场功能为主,因此在配置时要突出实用性和美观的特点,为了营造实用、美观的广场环境,在进行布置时要充分利用植物的叶相、色彩和姿势变化的同时,也可以掺杂硬质铺装和园林小品等园林手段。
现代园林的特点范文

现代园林的特点范文现代园林是指建于近现代时期的园林,与古代园林相比,具有一些不同的特点。
以下是现代园林的主要特点。
1.景观与功能结合:现代园林注重景观与实用功能的结合,不仅仅是供人游览赏景,同时也要满足人们的休闲娱乐需求。
现代园林常常设置游乐设施、运动场所、休憩区域等,为人们提供全方位的体验和服务。
2.艺术与自然的结合:现代园林不仅追求自然美景的呈现,还注重艺术元素的引入,使园林更具观赏性和装饰性。
现代园林常常运用雕塑、喷泉、亭台楼阁等艺术手法,将自然景观与人工景观融为一体,创造出独特的美学效果。
3.生态环保的设计理念:现代园林注重生态环保的设计理念,通过合理布局、科学种植和环境保护,尽可能减少园林对自然的破坏。
现代园林常常采用可持续发展的设计手法,如雨水回收、低碳建筑、多样生态系统等,以减少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的污染。
4.功能多样、体验感强:现代园林提供丰富的功能设施和活动,如休闲步道、游乐场、户外影院等,让游客可以在园林中不仅仅欣赏美景,还可以参与各类互动活动,获得更多的乐趣和体验感。
5.空间层次分明:现代园林注重空间的层次分明,通过不同的布局和景观元素的组合,使园林空间更富有层次感和变化性。
现代园林常常设置主轴线、次轴线和支轴线,通过不同的景点和景观元素串联起来,使游人在游览过程中感受到空间的变化和层次的转换。
6.多样化的植物配置:现代园林注重植物的选择和配置,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园林植物,而是更加注重植物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现代园林常常引入各种植物的种类和变种,通过不同的植物选择和组合,打造出更具有变化和美感的园林景观。
7.文化传承与创新融合:现代园林既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又融入了现代化的创新元素。
现代园林常常结合当地的历史文化和自然环境,通过景点命名、园林造型、文化展示等形式,展示当地的独特魅力和文化特色。
总的来说,现代园林的特点是景观与功能相结合、艺术与自然融合、生态环保、功能多样、空间层次分明、多样化的植物配置、文化传承与创新融合。
浅析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

浅析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园林设计是一个综合艺术,其中植物配置和植物造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园林设计中,植物不仅仅是为了美化环境,更是为了通过合理的植物配置和植物造景来创造出更加美丽、舒适和宜人的环境。
本文将从植物配置和植物造景两个方面,对园林设计中的植物运用进行浅析。
一、植物配置在园林设计中,根据不同的功能需求,可以进行植物功能配置。
公园中需要有草坪、花圃、树木林地等,而居住区的园林则更注重绿化环境和景观效果。
在进行植物配置时,需要考虑到园林的使用功能,并根据不同区域的具体情况进行植物的合理配置。
在园林设计中,对于不同的区域和场所,需要选择合适的植物品种进行配置。
在阳光充足的地方选择耐阳光的植物,而在阴凉潮湿的地方选择适合的植物品种。
同时还需要考虑植物的生长习性、根系、叶型等特点,以便在园林设计中起到更好的装饰效果。
在园林设计中,植物的布局配置也是至关重要的。
植物的数量、大小、颜色、形状等都需要进行精心的布局设计,以便在整体环境中起到更好的装饰效果。
可以通过对植物的高低错落、植物的颜色搭配等方式来进行植物的布局配置,从而营造出更加美丽的园林景观。
二、植物造景2.1、植物景观设计在园林设计中,植物的景观设计是非常重要的。
植物的布局、搭配和造型都可以通过精心设计来营造出多姿多彩的植物景观。
可以通过植物的形态来设计出山水、湖泊、小岛等不同的景观,从而打造出美丽的园林风景。
植物园艺造景是园林设计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通过对植物的修剪、整形、造型等手法,可以将植物打造成各种艺术品,从而营造出丰富多彩的植物园艺景观。
可以通过对灌木修剪成动物形状、对树木修剪成各种艺术造型等方式来进行植物园艺造景,从而为园林景观增添几分艺术气息。
浅谈滨水绿地植物配置

02
滨水绿地植物配置原则
生态原则
01
适应当地自然环境
滨水绿地的植物配置应考虑当地的气 候、土壤和地理条件,选择适合当地 生长的植物种类,保持生态平衡。
02
保持自然生态过程
滨水绿地应尽可能保持自然生态过程 ,避免破坏自然环境和生态链。植物 配置应注重乔木、灌木、草本植物的 合理搭配,形成稳定的生态系统。
注重植物的生态适应性和生态功能
生态适应性
在滨水绿地植物配置中,应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土壤 和水分条件的植物,以降低养护成本和维护频率。同 时,应关注植物的耐水性、耐阴性等生态适应性,确 保植物能够在滨水环境中正常生长。
生态功能
滨水绿地植物配置应发挥其生态功能,如净化水质、 防止水土流失、调节气候等。因此,在选择植物时, 应充分考虑其生态特征和功能,合理配置具有不同生 态功能的植物,以实现生态功能的最大化。
植物色彩多样性
滨水绿地的植物配置应考虑不同植物的色彩搭配,选择不同叶色、花 色的植物,以营造丰富多彩的景观。
人文关怀原则
满足市民需求
滨水绿地的植物配置应满足市民的需求,为市民提供舒适、安全、健康的生活和休闲环境。应选择对人体健康有 益的植物种类,避免选择对人体有害的植物。
增强市民体验
滨水绿地的植物配置应考虑市民的体验和感受,营造愉悦、轻松、舒适的景观效果。应选择具有芳香气味、优美 姿态和良好观赏效果的植物,让市民在滨水绿地中感受到愉悦和满足。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浅谈滨水绿地植物配置
2023-11-09
目录
• 滨水绿地概述 • 滨水绿地植物配置原则 • 滨水绿地植物的选择与配置 • 滨水绿地植物配置的实践案例分析 • 滨水绿地植物配置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简析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简析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园林植物配置是指在园林设计中针对地形、场地特点以及景观要求,选取适宜的植物进行搭配和组合,形成具有美观性、适应性和生态保护性的绿化景观。
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可以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环境的追求,同时兼顾生态环境与城市发展。
下面将从美观性、适应性和生态保护性三个方面,简析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一、美观性在园林绿化中,园林植物配置首先要满足的就是美观性的要求。
通过合理选择植物种类、搭配植物颜色和形态等手段,使得园林景观更加和谐美丽。
例如,在花园中可能会选择色调相近的花卉,用灌木和低矮的盆景进行点缀,营造出良好的视觉效果。
在公园中可能会选择高大的树木,用草坪、花坛和水池进行点缀,创造出广阔的视野和自然的气息。
因此,园林植物配置对于园林景观的美观性的提升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适应性适应性是指植物在特定的环境下生长发展的能力,它与气候、土壤、水分以及光照等环境因素密切相关。
园林绿化需要视不同的场地情况和地域特征合理选择植物,以达到最佳的适应性。
例如,在盛夏高温和低湿的地区中可能需要选择耐旱、耐热的植物,如仙人掌、多肉植物等,而在寒冷的地区中则需要选择耐寒的植物,如松、柏、梅等。
因此,园林植物配置的适应性不仅可以保证植物的生长和发展,还能使得园林绿化更加具有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
三、生态保护性园林绿化不仅是美化城市环境的手段,还有着生态保护的功能。
园林植物配置需要考虑到植物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选择适宜的植物种类,保持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
例如,在城市中可能会选择防护树、吸尘树、净化树等具有生态环境保护功能的植物,以吸收环境中的有害气体,净化城市空气。
同时,合理配置不同种类的植物,还能创造出不同程度的阴影效应,改善城市热岛效应,保护生态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中国现代园林景观植物配置 随着人类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城市化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与方向。而城市化的迅速发展,社会、自然资源的无截止的开发与人类生活、生产的过度浪费,使人类生存环境逐渐恶劣,大量的森林被砍伐、毁坏,耕地被占用,河流被拦截….. 而园林的建设就是城市化进程中通过人类的智慧在被严重破坏的自然环境中建立的“第二自然”,通过城市园林植物自身的生理作用、与植物群落配置,利用生态学原理指导,让人类重回大自然。人工手段给人类制造洁净的空气、干净的大地、清洁的水源。本文从植物配置的科学性、生态性原则上阐述现代园林景观植物配置的特点及手法。
1.中国现代园林与环境 大自然自我保护与自净能力失去平衡,自然生态系统破坏。人类赖以生存的大自然成为人类生活、生产排出的废气、废水、废渣等物质的垃圾中转站。人类面临的大气污染、土壤污染、水污染、噪音等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直接威胁人类的生活、生存。 1.1人类破坏自然环境 从工业革命开始,人类的意识逐渐从依赖自然向改造、征服自然改变。城市的扩大、工厂的密布、高楼大厦的耸立,空气被污染了、水体被填埋了,人类从大自然中掳夺了大量资源、财富。人类开始失去明媚的阳光、洁净的空气,人类失去了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人类与自然越来越远。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变得紧张,由原来的亲和关系逐渐演变为对立、紧张、排斥的关系 1.2人类意识的影响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与理论的完善。特别是环境、生态学科体系的不断建立完善,人类认识到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生活、生存的根本条件与基础。而园林的建设就是城市化进程中通过人类的智慧在被严重破坏的自然环境中建立的“第二自然”,通过城市园林植物自身的生理作用、与植物群落配置,利用生态学原理指导,让人类重回大自然。人工手段给人类制造洁净的空气、干净的大地、清洁的水源。利用新的技术与方法综合治理工业生产所产生的污染,从而实现人类生活、生存与自然环境的完美和谐。
2.中国近现代园林的发展 2.1近代公园的发展 园林作为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特性的体现的成果,这一时期中国饱受封建主义、帝国主义的侵害,中国沦为半封建社会、半殖民地国家。帝国主义在上海租界地兴建了“公花园”等园林形式,使我国出现“公园”的萌芽形式。一些西方的造园布局在当时的园林建设中体现,此时的“公园”还只是为官僚主义、资本主义等部分人服务。 2.2新中国建立后的园林发展 新中国的建立,在党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展中城市园林和风景区的建设也逐步取得了相应 发展。吸取国外的造园技术与经验,建造了植物园、动物园、儿童公园等现代园林。并且对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中国古典园林进行修复和改造。此时的公园、风景区开始面向公众开放。 2.3改革开放后园林建设 经济的提高、城市建设决策者和广大人民群众对环境意识的认识、提高,人们对园林的建设以不再是简单种植树木花草,对园林景观在规划、布局、空间、植物配置方面都有更高的审美要求和心理需求。开始兴建不同类型园林绿地用于满足人们精神、物质生活的需要。 园林绿地面积的不断增大,城市绿化覆盖率的递增使、人均公共绿地的增加、“园林城市”的评比,园林建设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物质生活的提高飞速发展。
3.园林绿地的结构组成 人们对园林认识是随着社会进程与经济发展不断提高、理解的,不同时期人们对园林的认识与需求各不相同。园林的含义至今尚有不同的看法,《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对园林的定义是“一定的地域内运用工程技术与艺术手法,铜鼓对地形、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环境与游憩区域。不难看出园林定义中主张的是美的环境的创作,而园林植物则是园林景观物质要素的重要因子,是文化性、生态性的重要载体。 3.1景观要素的构成 景观,是人类智慧与理想创作出来的一种整体效果,这种效果是由不同的景观要素有机组合而实现。其中包括土地与地形、植物、水体、山石、建筑等物质要素和形态、色彩、线条、质地等艺术上的精神要素。 3.2景观物质要素的组合 园林物质要素是美的景观创造基础,风水认为“石为山之骨、土为山之肉、水为山之血脉、草木为山之皮毛”。良好的物质条件是营造优美的园林环境基础,科学的艺术性的组合联系、合理的配置园林植物把其它物质要素有机物质联系起来,使之成为一个的艺术创造作品和美的环境。
4.中国现代园林植物景观风格 凡是一种文化艺术的创作,都有一种风格在中指引创作的方向。植物的景观设计在生长、设计过程中也表现出一定的文化、地域风格。且植物是有机的生命体,植物表现形式与形成更为复杂。 4.1以植物自身的生活、生态习性为基础的地方风格性 植物有乔木、灌木、草本、藤本的形态特点,还具有阴生、阳生、耐盐碱等生理特点,特定的生活习性限制了植物的生长区域。如果环境条件不符合植物生态特性将影响植物的生长甚至引起植物的死亡。 不同的海拔、纬度造就了不同的植物气候带以及南北的植物在形态、生态上的差异。形成了不同地区、区域的不同自然植被群落外貌、组成树种。如热带季雨林、雨林的椰子、巴西橡胶树、红树林;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龙眼、荔枝;温带针、阔叶林的柿、枣树;高寒地区针叶林、高寒草原、荒漠等不同季相、外貌的群落类型。 除自然因素外,不同地区群众生活风俗与习惯也是创造景观风格的重要依据原理。如江南地区的“移竹当窗、雨打芭蕉、残荷听雨”形成自然朴实而宁静优雅的风格;北方黄河地区以南的河南洛阳成片、成群高大的泡桐或环绕与村落或列植与路旁,形成硕大、朴实而略现粗狂的乡野情趣。 不同的自然气候、条件、及不同的文化习俗以其环绕环境的制约,形成了不同地区、不同植物的景观风格。 4.2以诗情画意体现植物景观风格 园林是一门综合性科学,贯穿生态、环境、建筑、艺术、文学等多个学科。中国历史渊源,现代园林深受中国传统园林的影响,特别是唐宋时期的文人园林的气息与思想渗透到现代园林中,甚至成为现代园林创作的主体。利用植物的生长周期及四季季相的特有变化引伸人格化的比拟,使观赏者的思想与情怀得到提升沉缅无限的情意之中,甚至能引发观赏者对人生哲理、社会事物的感慨与联想。 如“松、竹、梅”被拟人化,称为“岁寒三友”正是体现了植物部委风寒、高超、坚挺 的风格。 常运用“兰令人幽、菊令人野、莲令人淡、牡丹令人艳、竹令人雅、桐令人清……”等程式体现植物内在美、景观美,实现表达创作者的想法与感慨目的。 4.3利用中国园林传统理念体现植物景观风格 中国园林是在自然的基础上,通过挖池堆山等手法进行营造自然美的环境。在处理地形、水体、建筑等元素方面应以师法自然为原则,通过自由随意组合、避免较多的人工痕迹。坚持做到因地制宜、顺其自然。并善于利用身边的大自然,使它成为园林景观的一景。 植物景观以自然为主,尽量避免将植物人工修剪成几何图形,植物配置首先要模仿自然之形,如“三五成群”。植物景观的风格除了本身的配置艺术,还要注重借助其它的园林景观物质要素如山石、水体。 植物是有机生命体,生长发育都有一定的自然规律。既有喜阴耐寒、喜光耐旱、又有快长慢长、季相色彩表现不同的。在植物配置时要符合植物的规律,遵循其自然之理,充分利用种种自然因素,创造多样、丰富的园林景观。
5.植物景观设计配置原则 植物具有生命,不同科属的植物有着不同的形态、生态特征。它们的根、茎、叶、花、果、色彩、质地,在不同的时期有着不同的表现机制。并随着年龄的增长表现出不同的景观效益。植物配置上不但要注意不同植物之间的合理配置,如植物品种、色彩、季相、质地的选择;更要关注植物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如建筑、山石、水体地形等要素。必须因地制宜依据一定配置原则才能发挥植物景观的最佳观赏价值。 5.1植物配置满足功能性要求 园林绿地应具有景观、生态、经济、卫生等多功能,在进行植物配置时必须根据不同的绿地性质或类型选址合适的植物树种发挥其主要的功能,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如居民区植物造景要满足居民的日常休憩、儿童游玩、及安全防护等需要;工业区植物造景要满足降低噪音、吸附灰尘、吸收有毒有害的物质等功能;街道绿化要考虑行车安全、行人遮阴、花果污染等;医院、疗养院植物配置要重点考虑选用具有杀菌、保健功能的植物种类;水体绿化要选择耐水湿的植物。只有选择合理适用的植物,才能满足不同园林绿地的不同功能的需要,体现不同的功能,创造与适应环境并与之相协调的美的景观效果。 5.2植物配置的生态性原则 随着生态园林理念的日益完善,景观生态学、环境科学的不断渗入,植物造景不再是简单的乔灌草的结合来营造视觉艺术效果的景观。而是将园林另向维持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重现自然的高层次阶段。 植物配置要遵循生态学园林,充分考虑物种之间的竞争、排斥、他感关系,避免出现种间竞争等影响群落机构稳定发展的现象,构建和谐的植物群落。 任何植物个体都不能脱离环境而单独进行生长发育,植物生长的环境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着间接、直接的影响。植物长期的生长发育形成对生长环境的适应性。植物要健康的生长就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环境,也就是说必须根据立地条件的环境状况选择合适的植物种类是植物配置必要条件。 为了满足人们的审美要求,维持生态系统的完整与平衡,就必须提高园林的生物多样性。才能增强植物群落的抗干扰、抗逆性,维持群落的稳定性。在进行植物配置时要充分挖掘乡土植物资源,合理配置慢生、速生树种,将不同的植物运用在最合适的位置。考虑植物季相变化的周期,合理搭配常绿树种与落叶树种的比例。更好的展现植物的地方特色,丰富植物多样性。 生态学原理的指导乔灌草的完美组合,构建复杂的群落垂直、水平结构。有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和提高经济效益。复杂的群落结构能形成多样性的小环境,为生物提供良好的栖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