笛子基本知识与教程

笛子基本知识与教程
笛子基本知识与教程

第一课

一、中国简介

1、起源

笛予在我国流行久远,古时称为“横吹”。从最近河南省舞阳贾湖出土的有九千年历史的“骨笛”来看,比原先经考古学家对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的160枚“骨哨”又提早了一千余年,比传说中汉武帝时(距今2000多年)张骞出使西域归来,将笛子吹奏方法带回长安的说法,更提早了六干余年,这是我们民族的骄傲。

2、竹笛种类

的种类很多,目前乐器店、百货商店出售的有“七音套笛”、“十二音套笛”等品种。“七音套笛”一共7支,即全按筒音为A、B、C、D、E、F、G七个音各一支组成,“十二音套笛”是在“七音套笛”的基础上再加b A、b B、# C、b E、#F各一支组成。

按音色(或长短)可分为三种:

(1)、梆笛(2)、曲笛(3)、低音曲笛

初学者可先选购第三孔作F调或G调短笛,这两种笛子音色明亮,吹起来不费力。

3、竹笛的应用范围

戏剧伴奏、歌舞伴奏、民族器乐合奏、笛子独奏等形式。

4、竹笛演奏常用的三种指法

(1)、全按为5 (2)、全按为l(3)、全按为2

全按为“5”指法,是笛子最常用的一种指法,也是初学着学习竹笛的入门指法。

二、竹笛的构造和演奏图解

1、演奏姿势(图2)站立照片。

吹笛了要有正确的姿势,不然会妨碍气息的流畅,影响吹奏效果。

(图3)坐姿照片

不论坐着或站着吹,两脚自然分开,两腿要放松,但不要弯曲。两眼平视,胸部自然挺起。

2、手的正确姿势

拿笛了时两臂自然抬起,右手无名指按第一孔,中指按第二孔,食指按第三孔,用左手的无名指按第四孔,中指按第五孔,食指按第六孔。

按孔时用手指第一节的指肚。如按不严,则容易漏气,吹不响或发音不准。

左手拇指放在笛身的外侧。右手拇指放在笛身下方,小指紧靠笛身,让按“发音孔”的六个下指能自由灵活地活动。

“风门”(口型)

“风门”要对准发音孔,下嘴唇盖住吹孔的三分之一。

第二课

一、“1”音练习

4/4全按作5

演奏提示:

1、吹奏“1”音时,按闭四、五、六孔,开放一、二、三孔。

2、吹奏时,气流轻轻地平稳送出。

3、“∨”为吸气记号,吹到“∨”处要换气。

二、“2”音练习

演奏提示:

吹奏时按闭五、六孔,开放一、二、三、四孔。

轻轻地吹。

三、“3”音练习曲

曲二好宝宝要睡觉

演奏提示:

1、吹奏“3”音时,按闭第六孔,打开一至五孔,轻轻地吹。

2、“”连音记号。在“”下面的音,要求一口气吹完。

吹奏时呼吸稳定而均匀,“”内每个音的强度、音色都要保持一致。

吹奏时“”内第一音发“吐音”,余者发“呼”音。

四、长音练习

演奏提示:

1、“”为延长记号。延长记号下面音符时值的一倍。

2、在吹奏时注意气息的控制,每天的练习量不断增加,4拍、6拍、8拍、1O拍……。

一、“”音练习曲

演奏提示:

1、吹奏“”音时,按闭二至六孔,放开第一孔。

2、左右两手密切配合,唇部肌肉放松,口腔呈圆形,气息渐缓轻轻吹。

曲二

注:加强双于指法配合练习。

二、实践与创造

1、中国民族乐器有几百种,你能说出一部分吹奏乐器吗?

2、完整的背奏《小乐曲》。

3、参照指法表预习“”音。

一、“”音练习

演奏提示:

1、吹奏“”音时,六个发音孔全部按闭。

2、吹奏“”音是一个难点,必须多练习,吹奏时六个音孔都要按严,否则会漏气、走音。在气息控制上,一定要轻轻地吹,保持气流平稳,使吹出的“”深沉、浓厚。

练习曲一

练习曲二

二、“4”音练习

演奏提示:

1、吹奏“4”音时,按闭一、二、四、五孔,开放三、六孔。

2、“4”音不是按顺序指法进行按孔,吹奏时的些难度,只有反复练习,就能熟练掌握。

练习曲一

练习曲二

“”音练习

练习曲一

演奏提示:

吹奏“”音时,开放一、二、孔,按闭三至六孔。

最基础的指法(茼音作5)给你写出来吧:@表示手指放开,*表示按住指孔:音名 (吹孔位置) 指孔指法

低音5 * * * * * *

低音6 * * * * * @

低音7 * * * * @ @

1 * * * @ @ @

2 * * @ @ @ @

3 * @ @ @ @ @

4 @ * * @ @ @

5 * * * * * *

6 * * * * * @

7 * * * * @ @

高音1 * * * @ @ @

高音2 * * @ @ @ @

高音3 * @ @ @ @ @

高音4 @ * * * * @

高音5 @ * * * * *

高音6 * * @ * * @

高音7 * @ * * @ *

两点1 * @ * @ @ *

两点2 @ * * * * @

全安作5的低、中、高音指法

5。●●●●●●

6。●●●●●○

7。●●●●○○

1 ●●●○○○

2 ●●○○○○

3 ●○○○○○

4 ○●●○○○

5 ●●●●●●

6 ●●●●●○

7 ●●●●○○

1°●●●○○○

2° ●●○○○○

3° ●○○○○○

4° ○●●●●○

5° ○●●●●●

6° ●●○●●○

注意看一看就会看出,有好多音手指按法一样的.但是不同的音气息控制也不同,高音就需要更快的气流,低音只需要很缓的气流就可以吹出来了.这里做简单的说明,希望你加紧练习,什么问题可以给我小指条!

浅谈笛子初学者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浅谈笛子初学者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摘要:笛子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发音动人、婉回。笛子是我国民间乐器大家族里重要的一员,它那独特的音色,精致的外观,实惠的价格,方便的携带等等的原因,长期以来一直被众多人所喜爱。但是在学习这个乐器的初级阶段却都会不同程度的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些因素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学笛者或喜好,或心理,或兴趣等方面的负作用。为了使更多的人能顺利愉快地学这件乐器,在此就我的一些学习经验和方法作几点陈述并谈谈一下解决的办法。 关键词:竹笛,学好笛子,问题,解决方法 在初学笛子时会遇到很多问题,如笛子吹不响,指孔按不紧,吹久了两腮酸困、头昏眼花。这些都是常见的问题,由于初学者掌握不好正确的用气的方法和气息的控制能力,吹奏时用力过猛,使整个面部肌肉过于紧张,大脑过度膨胀,严重缺氧缺血,结果造成两腮酸困、头昏眼花。解决此类问题的办法主要是:每天坚持长音练习,加强气息控制能力,用缓吹的办法把气息慢慢地吹入笛子,注意不要用力过猛。加强此类练习的目的有两个:增加肺活量;和加强小腹及唇部肌肉的控制能力。练习的时间久了,不但能练出足够的气息,还能使唇部、面部肌肉的控制能力随之增强。这样一来两腮酸困、头昏眼花的现象就会一去不复返了。 笛子在我国的流行十分久远,是我国古老的民间乐器之一。笛子的制作简单,携带方便,而表现力却很强。清脆,明亮,悠远,深沉等等的音色,使得它成为了无数人喜爱的乐器。一般的吹奏技巧并不是很难掌握的。但是要想学的好学的顺利,就有好多东西需要来探究。 就初学者而言,经常地会遇到以下几点问题。就此,我来说说我在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以及解决它的办法。 一、笛子的选购 一位笛子爱好者,要选购一支如意的笛子,并不是很容易。这主要地是因为它的材料,制作的精细程度,音色的好坏,外表的美观等决定的。就制作和演奏两方面来说,要保证音准并不是一件十分繁难的事,可要选得满意的音色,可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了。

最基本的笛子指法

最基本的笛子指法(筒音作5) 许多初学者在拿到笛子的时候,一般第一会问:”1 2 3 4 5 6 7(do er mi fa so la si)应该怎么吹呀?“这是要学会吹曲子所面临的最基本的问题----笛子指法问题,只有学会了这些基本的笛子音符指法,才能吹出简单的曲子。下面我就教大家筒音作5(读so)的笛子指法。 筒音作5指法是最基本的笛子指法,初学者学会了这种指法,许多曲子都是可以吹出来的了,其它音调的指法,以后我再慢慢教给大家。看下图 上图中的小圆圈代表笛子上面的开孔,除掉左边第一列,右栏的连着的六个圆圈代表笛子上面的六个音孔(看笛

子构造),从左到右分别是第一音孔,第二音孔,第三音孔,第四音孔,第五音孔,第六音孔(第一音孔就是离膜孔最近的孔)。然后实心圆圈表示需要用手指头按住的音孔,空心圆圈表示放开的音孔,环圈表示需要按住一半的音孔。比如要吹出中音1(do),需要同时按住第一、第二、第三音孔,放开第四、第五、第六音孔;要吹出低音5(so)就需要按住全部音孔。 另外要注意,要吹出低音,口风要缓慢一点,中音需要快一点,高音的口风要急和细一点,既要注意指法,也要走注意口风。 初学者要多多练习,必须把指法变换练到熟练无比。

常用的七种笛子指法表 下面的七种笛子指法,基本涵盖了所有调子的曲子,掌握之后,就可以吹奏不同调子的笛曲了。初学者不必一下子就掌握所有的指法,应该先学会第一种(筒音作5),熟练之后再慢慢学会融会贯通。仔细看看,这七种指法之间是不是有什么规律呢? 常用的七种笛子指法表(注:闭孔●开孔〇半开孔◎) 筒音作5 膜孔指孔 低音5〇●●●●●● 低音6〇●●●●●〇 低音7〇●●●●〇〇 中音1〇●●●〇〇〇 中音2〇●●〇〇〇〇 中音3〇●〇〇〇〇〇 中音4〇〇●●〇〇〇或◎〇〇〇〇〇或〇●●●〇〇 中音5〇●●●●●●或〇●●●●● 中音6〇●●●●●〇 中音7〇●●●●〇〇 高音1〇●●●〇〇〇 高音2〇●●〇〇〇〇 高音3〇●〇〇〇〇〇 高音4〇〇●●●●〇或◎〇〇〇〇〇或〇●〇〇〇〇或●〇●●〇〇 高音5〇〇●●●●●或〇●●〇〇〇 高音6〇●●〇●●〇

公共基础知识(人文历史常识):中国文学

公共基础知识(人文历史常识):中国文学 一、上古神话 1.所谓神话,是上古时代的人们,对其所接触的自然现象、社会现象所幻想出来的艺术意味的解释和描述的集体口头创作。 2.上古神话的主要内容有: (1)解释自然现象的:女娲补天、女娲造人、盘古开天辟地。 (2)反映人类同自然斗争的:鲧禹治水、后羿射日、精卫填海。 (3)反映社会斗争的:黄帝战蚩尤。 3.记载上古神话的主要作品:《淮南子》、《山海经》、《庄子》等。 二、先秦文学 1.儒家经典“四书”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六经”又称“六艺”,在“五经”后增加《乐》。 2.历史散文有《左传》、《战国策》、《国语》。《左传》、《毂梁传》、《公羊传》同为解说《春秋》的“三传”。 3.《诗经》本只称《诗》,后又以“诗三百”为代称。著名篇目有《关睢》、《伐檀》、《硕鼠》、《七月》。 4.《战国策》,33篇,西汉刘向根据史料编写。属国别体史书,历史散文集,主要记载战国时期谋臣策士游说诸侯或相互论辩时提出的政治见解和斗争策略,以及他们的政治活动。对后世散文和辞赋的创作有很大影响。 三、两汉文学 代表人物及其著作有: 1.贾谊,又称贾生,贾长沙,贾太傅。主要作品为《新书》。另有《吊屈原赋》等赋,开“史论”之先河,其赋上承楚辞下启汉赋,影响很大。 2.刘安,封淮南王。主要作品为《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女娲补天”、“后羿射

日”、“嫦娥奔月”等故事出于此。 3.司马迁,字子长,别称太史公,简称史迁。主要作品为《史记》,又名《太史公书》,全书130篇,包括12本纪、8书、1o表、30世家、70列传。 4.乐府民歌和赋乐。乐府原为汉代音乐机关,后指所搜集的诗。《孔雀东南飞》是汉乐府叙事发展的高峰。 四、魏晋南北朝文学 代表人物及其著作有: 1.“三曹”即曹氏父子曹操、曹丕、曹植。曹操的《观沧海》、《蒿里行》,曹丕著有《典论》及诗歌《短歌.行》等,曹植的《名都篇》、《白马篇》、《洛神赋》都很有名。 2.“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禹、应场、刘桢。“竹林七贤”:阮籍、嵇康、山涛、刘伶、王戎、向秀、阮咸。 3.诸葛亮,字孔明,别号卧龙,封武乡侯。有《诸葛亮集》,《出师表》出于此。 4.干宝,字令升。主要作品为《搜神记》,《干将莫邪》、《东海孝妇》都出于此。《搜神记》是我国最早的短篇小说集之一,多为志怪故事。 5.陶渊明,名潜,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谥靖节,我国第一位杰出的田园诗人。有《陶渊明集》,代表作有《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归园田居》、《饮酒》等。 五、唐代文学 代表人物及其著作有: 1.王勃,字子安,“初唐四杰”之一(另三位是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主要作品为《王子安集》,其中《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滕王阁序》最有名。他在“四杰”中成就最高。 2.贺知章,字季真,自号四明狂客。主要作品为《咏柳》、《回乡偶书》。 3.孟浩然,襄阳人。唐代第一个大量写山水诗的人,与壬维齐名,世称“王孟"。主要作品为《过故人庄》、《春晓》等,集为《孟襄阳集》。 4.王维,字摩诘,诗人兼画家。与孟浩然同为盛唐田园山水派代表。主要作品为《送元二使安西》。又名《阳关曲门飞鸟鸣涧》。苏轼赞其作品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笛子指法及乐谱知识

膜 孔 00000000000000000000 指法@ @ @ @ @ @ @ @ @ @ @ O @ @ @ @ O O @ @ @ O O O @ @ O O O O @ O O O O O G O O O O O O @ @ O @ @ @ @ @ @ @ @ O @ @ @ @ @ @ @ @ @ @ O @ @ @ @ O O @ @ @ O O O @ @ O O O O @ O O O O O G O O O O O O @ O @ @ @ O @ @ @ @ @ O @ @ O O O @ @ O @ @ O 发 音 5 .6 . 7 . 123445567 . 1 . 2 . 3 . 4 . 4 . 5 . 5 . 6 筒音做2 膜 孔 00000000000000000000 指法@ @ @ @ @ @ @ @ @ @ @ O @ @ @ @ G O @ @ @ O O O @ @ O O O O @ O O O O O G O O O O O O @ @ O @ @ @ @ @ @ @ @ O @ @ @ @ @ O @ @ @ @ @ @ @ @ @ G O @ @ @ O O O @ @ O O O O @ O O O O O G O O O O O O @ O @ @ @ O @ @ @ @ @ O @ @ O O O @ @ O @ @ O 发 音 2 .3 . 4 . 5 . 6 . 7 . 112234567 . 1 . 1 . 2 . 2 . 3

膜 孔 00000000000000000000 指法@ @ @ @ @ @ @ @ @ @ @ O @ @ @ @ O O @ @ @ O O O @ @ O O O O @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 O @ O @ @ @ @ @ @ O @ @ @ @ @ @ @ @ @ @ O @ @ @ @ O O @ @ @ O O O @ @ O O O O @ O O O O O G O O O O O O O @ O @ O O @ @ @ @ @ O @ @ O O O @ @ O @ @ O 发 音 1 .2 . 3 . 4 . 5 . 6 . 7 . 7 . 112345677 . 1 . 1 . 2 什么是乐谱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人们为了能使音乐保留下来,并且便于学习与交流,创造出各种各样的记谱方法。象我们唱歌,或者演奏某一种乐器,仅仅靠记忆,或者是口传心授都是不够的,必须要有乐谱。按照作曲家提供的乐谱,才能演奏和演唱出美妙动听的音乐。也由于有了乐谱,才使得很多的优秀作品流传下来。比如我国优秀的民间艺人华彦钧(瞎子阿炳),他从小爱好音乐,勤于学习,既能唱又能演奏,当时当地的乐器样样精通。群众非常喜欢听他的演奏和演唱。他能奏“十番鼓”,“十番锣鼓”,又掌握许多民间唱腔,还创作了大量的乐曲,如二胡曲《二泉映月》、《听松》、《寒春风曲》及琵琶独奏曲《大浪淘沙》、《龙船》、《昭君出塞》等和一些优秀的民间唱腔,他所创作演奏的作品,个个是精品,但由于生活所迫,流落街头,成了一个街头流浪艺人,受尽欺凌与压迫,受尽了折磨,刚刚解放就病故了,仅留下了有限的

笛子基础教程指法表

筒音作5 膜孔指孔 低音5 〇●●●●●● 低音6 〇●●●●●〇 低音7 〇●●●●〇〇 中音1 〇●●●〇〇〇 中音2 〇●●〇〇〇〇 中音3 〇●〇〇〇〇〇 中音4 〇〇●●〇〇〇或◎〇〇〇〇〇或〇●●●〇〇 中音5 〇●●●●●●或〇●●●●● 中音6 〇●●●●●〇 中音7 〇●●●●〇〇 高音1 〇●●●〇〇〇 高音2 〇●●〇〇〇〇 高音3 〇●〇〇〇〇〇 高音4 〇〇●●●●〇或◎〇〇〇〇〇或〇●〇〇〇〇或●〇●●〇〇高音5 〇〇●●●●●或〇●●〇〇〇 高音6 〇●●〇●●〇 注: 闭孔●开孔〇半开孔◎ 筒音作2 低音2 〇●●●●●● 低音3 〇●●●●●〇 低音4 〇●●●●〇●或●●●●◎〇 低音5 〇●●●〇〇〇 低音6 〇●●〇〇〇〇 低音7 〇●〇〇〇〇〇 中音1 〇〇●●〇〇〇或◎〇〇〇〇〇或〇●●●〇〇 中音2 〇●●●●●●或〇●●●●● 中音3 〇●●●●●〇 中音4 〇●●●●〇●或●●●●◎〇 中音5 〇●●●〇〇〇 中音6 〇●●〇〇〇〇 中音7 〇●〇〇〇〇〇 高音1 〇〇●●●●〇或◎〇〇〇〇〇或〇●〇〇〇〇或●〇●●〇〇高音2 〇〇●●●●●或〇●●〇〇〇 高音3 〇●●〇●●〇 筒音作1 低音1 〇●●●●●● 低音2 〇●●●●●〇 低音3 〇●●●●〇〇 低音4 〇●●●〇〇〇 低音5 〇●●〇〇〇〇 低音6 〇●〇〇〇〇〇 低音7 〇〇〇〇〇〇〇或〇〇●〇●〇

中音1 〇●●●●●●或〇●●●●● 中音2 〇●●●●●〇 中音3 〇●●●●〇〇 中音4 〇●●●〇〇〇 中音5 〇●●〇〇〇〇 中音6 〇●〇〇〇〇〇 中音7 〇〇〇〇〇〇〇或〇〇●〇●〇 高音1 〇〇●●●●●或〇●●〇〇〇 高音2 〇●●〇●●〇 筒音作6 低音6 〇●●●●●● 低音7 〇●●●●●〇 中音1 〇●●●●〇●或●●●●◎〇 中音2 〇●●●〇〇〇 中音3 〇●●〇〇〇〇 中音4 〇●◎〇〇〇〇或●〇●●〇〇 中音5 〇〇●●〇〇〇或◎〇〇〇〇〇或〇●●●〇〇 中音6 〇●●●●●●或〇●●●●● 中音7 〇●●●●●〇 高音1 〇●●●●〇●或●●●●◎〇 高音2 〇●●●〇〇〇 高音3 〇●●〇〇〇〇 高音4 〇●◎〇〇〇〇或●〇●〇〇〇 高音5 〇〇●●●●〇或◎〇〇〇〇〇或〇●〇〇〇〇或●〇●●〇〇高音6 〇〇●●●●●或〇●●〇〇〇 高音7 〇●●〇●●〇 筒音作3 低音3 〇●●●●●● 低音4 〇●●●●●◎ 低音5 〇●●●●〇●或●●●●◎〇 低音6 〇●●●〇〇〇 低音7 〇●●〇〇〇〇 中音1 〇●◎〇〇〇〇或●〇●●〇〇 中音2 〇〇●●〇〇〇或◎〇〇〇〇〇或〇●●●〇〇 中音3 〇●●●●●●或〇●●●●● 中音4 〇●●●●●◎ 中音5 〇●●●●〇●或●●●●◎〇 中音6 〇●●●〇〇〇 中音7 〇●●〇〇〇〇 高音1 〇●◎〇〇〇〇或●〇●〇〇〇 高音2 〇〇●●●●〇或◎〇〇〇〇〇或〇●〇〇〇〇〇或●〇●●〇〇高音3 〇〇●●●●●或〇●●〇〇〇 高音4 〇●●◎●●〇 筒音作4

[初学笛子用什么调的好]初学笛子用什么笛子更合适

[初学笛子用什么调的好]初学笛子用 什么笛子更合适 【--朋友&聚会祝福语】 学习笛子,基本功很重要。但是选择一根适合自己的笛子更重要,很多刚刚接触弟子的朋友们在勋则笛子的问题上还是会有困难。 初学笛子适合用的笛子 初学笛子,常用F调或G调的,因为这两种调的笛子较容易吹响,笛子的常用调有CDEFG五种调的。

在价格方面上: ①笛子的价格是根据竹子生长的年龄以及制作工艺,音色来定价的;②从专业角度看,初学者可以根据自己经济承受能力来选择适合自己的笛子,价格不同,竹子的材料会有所不同,老的竹材制作的音色相应的会好一些,所以价格也会相应的贵一些,建议初学者在刚接触笛子的时候尽量选择好点的笛子,这将会在音准、音色等方面影响您的一生。 很多初学笛子的朋友不知道笛子为什么要弄成两节,或者以为两节的笛子就更高级.其实不然,一节两节和笛子质量是没有关系的. 但他们各有优势: 一节笛子通畅好吹,共震好,音色好,不容易坏,但不能调音.一般独奏练习用比较好.(不过快递包装麻烦比较显长)。

二节笛就是将笛子分为两段,中间接铜,起到调节筒音的作用,适合乐队和演出跟伴奏用。大部分笛子出厂校音时筒音稍高,根据需要向外拔音低,向里插音高。以保持和这些乐器及伴奏的音调统一,携带起来也方便。(但因为中间加了铜套,改变了材质,音色相对差些,而且铜套没有保养好也要坏。) 我的建议:不经常合伴奏或乐队的朋友可以买一节笛,要经常合伴奏的朋友买两节笛,要合伴奏但经济宽裕的朋友可备用冬夏两套一节笛 吹笛子的几个误区须知 误区一:声音越大越好 有些人吹笛子音量尽量的大,认为声音越响越好,卯

着劲使劲吹,演奏的乐曲毫无轻重层次,更谈不上有美感了。这就好比演唱歌曲时,扯着嗓子使劲地嚎叫,要多难听有多难听。我认为,演奏乐曲时,轻重缓急非常重要,应该根据乐曲的需要,把握好音量层次的控制,该弱时就弱,该强时就强,轻时好似薄纸,重时如同泰山,才有可能演奏出优美的旋律来。 误区二:音上得越高越好 我想给笛子制作者提点建议。现在很多笛子吹超高音(例如筒音5的超高音1)很容易,即使初学者也很容易上。这一点我举双手赞成。但问题却出现了-- 吹筒音(5)、1孔(6)的高音却不容易上了,而且1孔的高音明显偏低。高音5、6和5的颤音和历音都是经常使用的,用叉口指法很别扭,超1也很少使用。这是否是制作笛子的一个误区? 在我的印象中,过去的笛子可不是这样的。我以前吹过一些笛子,筒音和1孔的高音都很好上,而且1孔的高音即使偏低误差也很小。但从前的笛子超高音1好上的不多,

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考试重点

2016年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考点及复习建议 《公共基础知识》主要测试应试人员对公共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履行公务员义务的必备能力和素质。考试内容主要包括:政治、经济、法律、管理、科技、人文、历史、公文写作、道德、国情市情、时事常识以及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相关制度等方面的知识。主要为客观性 试题。题型主要为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写作等。 政治。主要测查应试者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发展过程及主要内容的理解和运用。主要包括: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党的建设理论;正确认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了解中国共产党建立社会主义的斗争及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程;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发展及特色;学习理解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等重要会议精神、党和国家新时期的方针政策以及时事政治等。 【重点】马列主义基础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党和国家新时期的方针政策以及时事政治等。 【复习建议】政治部分是考试中的绝对重点,必考,占分最高,这一部分要重点练习和记忆,特别是中特、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部分,是重点,同时有一定难度,这部分的题目要多做几遍,把握命题的规律。 经济。主要测查应试者对市场经济基本原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等内容的理解和运用。主要包括:了解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含义及特征;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政府宏观调控体系、收入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认识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的对外经济关系以及我国的对外开放格局、经济全球化与我国对外开放的关系。 【重点】经济学基础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础知识以及财务管理的基础知识。 【复习建议】经济常识在近几年分值逐渐加大,与日常生活结合更加紧密,在本题库中已经把尽可能多的题型列出,做完即可保证高分。 法律。主要测查应试者对法学的基本理论、我国法律基础知识的了解以及法律在工作生活中的实际运用能力。主要包括正确认识我国国家性质、经济制度、国家结构形式、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以及国家机构;熟悉刑法、行政法、民法、经济法、商法等主要实体法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则,理解刑事法律关系、行政法律关系、民事法律关系、经济领域的相关法律关系等;了解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民事诉讼法、仲裁法等主要程序法及其实际运用。 【重点】宪法、刑法、行政法、民法、经济法

笛子演奏入门教程[1]

笛子演奏入门教程 (发布人:https://www.360docs.net/doc/d616319018.html,) 笛子演奏入门 1、嘴唇自然闭合,双手捧着笛子两端,左手握笛头,右手握笛尾,将吹孔置于嘴唇下沿,对准吹孔吹气。 2、当气息冲出时,只让出小空隙使气息通过,并使成为一束气柱往吹孔下方斜着吹去。其原理就如同吹响笔套一样。 3、为使气息冲出时不将两唇冲开,而致气息散掉,两颊肌肉必须用劲,保持气息的出口很小。 4、吹出来的声音要求纯净,避免夹杂气声。 5、要对着镜子常练,休会如何对准气孔,使发音位置正确,不偏不倚,使气息全部化为笛音。 吹笛子的姿势 吹笛要讲究姿势,这不仅仅是演奏形象问题,更重要的是为了适应演奏者的生理特点,充分发挥技巧,更好地表现音乐内容。 吹笛子的姿势,分立式和坐式两种。 立式就是站着吹奏的姿势,一般在独奏、重奏、齐奏时采用这种姿势。要求是当身体站定后,两腿直立,两脚分开呈八字形(一脚稍前、一脚稍后。笛尾向右者,左脚稍前;笛尾向左者,右脚稍前)。一般情况下,身体重心落于两腿之间,必要时才向左右移位。腰部要直。胸部自然张开。头正。肩平。眼前视。双手举起笛管,两肘自然下垂,将吹孔向上(不要过分里斜或外闪)置于口唇中央处,笛管与双唇平行、与鼻梁垂直,或笛身和头部略向笛尾方向倾斜,笛头笛尾前后一致。 在合奏或伴奏时,一般采用坐式。 坐式上身与立式相同。坐位高低要适当,凳子太高、太低都会防碍正常呼吸。坐式最好不要架腿,两脚分立才坐得稳定。 持笛的方向,即向右方还是向左方持笛的问题,可以根据个人习惯决定。这对演奏来说毫无妨害。但从笛子改革,从演卖者兼学多种笛,从参加合奏时求得统一等的角度来考虑,还是以向右方持笛为宜。这不是说要把已经习惯于左方持笛的都改过来,而是建议初学者从开始学吹起便形成右方持笛的习惯。本书是按右方持笛讲述,若属左方持笛者,做反向理解。 持笛按孔的具体方法有两种。 一种是指肚按孔法。即以右手无名指、申指、食指的第一节指肚(中指略靠里),分别依次开闭第一、二、三孔;右手大拇指第一节指肚,托于笛身下方(约第三、四孔之间),小指指尖随附笛侧,与其它手指相配合,时起时落。左手无名指、中指、食指的第一节指肚(中指略靠里),分别依次开闭第四、五、六孔,左手大拇指第一节指肚托于笛身下方第六孔与膜孔之间稍偏外侧,距第六孔约一公分左右,小指指尖同样附于笛侧,与其它手指相配合,时起时落。 另一种是指尖按孔法。基本方式与指肚按孔法一样,只是左手用指尖按孔。用左手指尖按孔时,手指屈度较大,左手大拇指第一节指肚则需移至第五、六孔之间的下方内例托笛,

小学校本教材《笛子初级教程》

笛子的构造 (1)前镶口(2)缠丝(3)海底(4)吹孔(5)膜孔(6)音孔(7)基音孔(8)后镶口(9)助音孔 (10)飘穗(11)笛塞 笛身由一根竹管做成,里面去节中空成内膛。 笛塞用软木材制成的塞子,装在吹孔上端管内一定的深度里。 吹孔是笛身左端第一个孔。笛子能发音,就是通过吹孔把气灌进笛管内,使管内空气柱受振动而产生的。 膜孔是笛身左端第二个孔。主要用来贴笛膜。笛膜在这里起着变化音色的作用。笛子没膜孔,也能吹奏,但得不到有笛膜的那种独特的音色。 笛膜一般是用芦苇膜做成的,经揉纹后取一小方块使用。经过气流振动笛膜,便能发出清脆、明亮的声音。 音孔(按指孔)共有六个,分别开闭这些音孔,就能发出高低不同的音。 基音孔可用来调音,起着划定笛子最低音范围的作用。

助音孔在基音孔下端的两个孔,可用来调高音,起着美化音色、增大音量的作用,也可系飘穗之用。 海底又称笛脑,是由笛塞内沿至吹孔中心的一段笛身内膛,它阻止气流向上,使口风向下流动,集中发音。 缠丝使用丝弦,缠于笛身外面,共有21道至24 道,起保护笛身以免破裂的作用。 飘穗系于助音孔上的装饰品,通常用丝带编成。 镶口通常在笛身左端(或两端)镶以牛骨或象牙,称为镶口。

筒音作5 膜孔指孔 低音5 〇●●●●●●低音6 〇●●●●●〇低音7 〇●●●●〇〇

中音1 〇●●●〇〇〇 中音2 〇●●〇〇〇〇 中音3 〇●〇〇〇〇〇 中音4 〇〇●●〇〇〇或◎〇〇〇〇〇或〇●●●〇〇 中音5 〇●●●●●●或〇●●●●● 中音6 〇●●●●●〇 中音7 〇●●●●〇〇 高音1 〇●●●〇〇〇 高音2 〇●●〇〇〇〇 高音3 〇●〇〇〇〇〇 高音4 〇〇●●●●〇或◎〇〇〇〇〇或〇●〇〇〇〇或●〇●●〇〇 高音5 〇〇●●●●●或〇●●〇〇〇 高音6 〇●●〇●●〇 注: 闭孔●开孔〇半开孔◎ 筒音作2 低音2 〇●●●●●● 低音3 〇●●●●●〇 低音4 〇●●●●〇●或●●●●◎〇 低音5 〇●●●〇〇〇 低音6 〇●●〇〇〇〇 低音7 〇●〇〇〇〇〇

长笛基础

长笛基础 乐器名称:长笛(Flute) 乐器本调:C 调。 应用谱号:高音谱号,不移调记谱。 实用音域:小字一组C-小字四组C。 结构组成:管身(含吹节, 主节和尾节)和音键系统。 使用材质:普通型:无缝镍银管,专业型:硬质真银。 乐器特色:清新、透彻,色调是冷的。高音活泼明丽,低音优美 悦耳,广泛应用于管弦乐队和军乐队。 长笛的流传已有好几个世纪,其历史甚至能够追溯到古埃即时代,当时它还仅仅竖吹的上面开孔的粘土管。到了海顿所在的年代 (1732-1809),长笛已成为交响乐队中的固定乐器。19世纪初,随 着特奥巴尔德·波姆发明的按键装置(后来亦被用于单簧管、双簧管 和大管等),长笛完成了定型。 长笛音色柔美清澈,音域宽广:中、高音区明朗如清晨的第一缕 阳光;低音区婉约如冰澈的月光;而且擅长花腔,演奏技巧华丽多样,在交响乐队中常担任主要旋律,是重要的独奏乐器。 长笛的种类很多,除常见的普通C调长笛外,还有降D、降E调长笛,G调次中音长笛,C调低音长笛等,不过应用较少。 吹孔气鸣乐器。广泛用于现代管弦乐队的木管乐器,有时也用于 军乐,并常用于独奏、重奏。它的家族有短笛、高音长笛、中音长笛、低音长笛等,而以伯姆式 C调标准笛为其代表。横吹笛最早于12世纪从亚洲传入欧洲,形似中国笛子(无膜的闷笛),约600余年持续改进,始成现代长笛。中世纪期间,早期的无键长笛主要用于军乐。至17世 纪中叶始作为重要乐器,用于歌剧和宫廷乐队。长笛的首次重大改进,

在17世纪后期,由法国人木管乐器制造家J.奥特泰尔及其家族完成。而更重要的 根本改革,则是在19世纪30年代初,由慕尼黑的T.伯姆作出。 构造与发音原理长笛为木质或金属管状体,全长62厘米,笛头闭塞,塞头距管端约5厘米,笛尾开放。为便于携带与调音,由2或3段插接组成。笛身为圆柱体,内径1.9厘米,从与笛身插接处起,其内径至塞头渐缩细为1.71厘米。以离塞头1.7厘为中心,开椭圆吹孔,上覆吹孔盖,开同样椭圆孔,与吹孔相连,使盖面与孔壁形成锐角,气流即冲击此边棱,激棱发音,管壁开指键孔若干,用指尖控制音键启闭,以变换开管长度,产生不同音高。 音域古六孔横笛的音域仅有两个八度多。后屡经改进,19世纪初为d1~a3,有完全的半音阶。伯姆长笛扩展为c1~d4。现代作曲家要求更高,长笛制作日精,指法屡有创新,专业型笛尾加长,可下行至b 音,此与吹奏#f4等泛音相关。所以当前音域扩展为b~#f4,共44个半音。 低音区b~#c2音色丰美醇厚,惟穿透力较为逊色;中音区d2~#c3音色清澈朗润;高音区d3~b3音色光辉明亮,穿透力强;超高音区c4~#f4,音色尖锐刺激,穿透力极强。近代作品有时用断音强奏,以显示特殊效果。 演奏双手持笛,坐立皆可,采用胸腹混合式呼吸法,双唇构成一定的基本口型,气流集中冲击吹口盖与孔壁构成的75°锐角发音。其特殊技巧有:①泛音:用放松口型超吹八度或十二度、十五度音,产生类似弦乐器的清音效果;②滑音:手指在键孔上逐渐滑闭,可取得上滑音和下滑音效果;③同时哼唱:在演奏长笛的同时哼唱;④模拟打击乐:快速拍打音键,同时口中发出咂舌的“嗒”声,可发出模拟打击乐的声音效果;⑤呼啸奏法:口含全部吹口,快速大量吹气,同时按乐谱快速移动手指,造成啸声效果;⑥模拟铜管乐器:两唇紧贴

公共基础知识人文常识试题库

“青梅竹马”取自下列哪个典故_____ A: 白《长干行》 B: 白居易《长恨歌》 C: 煜《虞美人》 D: 商隐《无题》 参考答案: A 五代包括:后梁、后唐、后晋、后汉、_____ A: 东周 B: 后周 C: 南宋 D: 北宋 参考答案: B 四书包括:《论语》、《大学》、《孟子》、_____ A: 《礼记》 B: 《中庸》 C: 《周易》 D: 《春秋》 参考答案: B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_____” A: 士可忍,孰不可忍 B: 是可忍,孰不可忍 C: 士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D: 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参考答案: D 耳环最原始的作用是_____ A: 女性身份的象征 B: 约束女性的行为 C: 装扮作用 D: 表示女性已婚 参考答案: B

七月七日长生殿,_____ A: 夜深无人私语时 B: 相逢何必曾相识 C: 夜半无人私语时 D: 相见时难别亦难 参考答案: C 徽剧是什么传统戏剧的前身:_____ A: 湘剧 B: 京剧 C: 豫剧 D: 川剧 参考答案: B 下列哪部作品不是梦龙的著作?_____ A: 《警世通言》 B: 《喻世明言》 C: 《醒世恒言》 D: 《西厢记》 参考答案: D “宰相”的“宰”最早指:_____ A: 高级官吏 B: 官吏统称 C: 低级官吏 D: 皇帝 参考答案: B 京剧服装中男性角色蟒袍上的动物是:_____ A: 蛇 B: 凤 C: 龙 D: 虎 参考答案: C 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和亲是在:_____ A: 唐太宗 B: 唐高宗 C: 唐中宗

D: 唐玄宗 参考答案: A 我们用“羞花”来形容历史上哪位美女:_____ A: 西施 B: 贵妃 C: 貂禅 D: 王昭君 参考答案: B 我国传统表示次序的“天干”共有几个字:_____ A: 8 B: 10 C: 12 D: 14 参考答案: B 四大书院中位于的是:_____ A: 白鹿书院 B: 石鼓书院 C: 应天俯书院 D: 岳麓书院 参考答案: A 不属于文房四宝的是:_____ A: 宣纸 B: 湖笔 C: 徽墨 D: 河砚 参考答案: D 唐代诗人中别称为诗鬼的诗人是:_____ A: 白 B: 贺 C: 白居易 D: 杜甫 参考答案: B

五线谱入门基础教程

五线谱入门基础教程 五线谱是记录音乐的一种语言,是一种记谱方法。五线谱,顾名思义是由五条平行线组成 的,当然还包括每相邻两条平行线之间的“间”。五条线的顺序是由下往上数的。最下面第一 条线叫做“第一线”,往上数第二条线叫“第二线”,再往上数是“第三线”、“第四线”, 最上面一条线是“第五线”。“间”也是自下往上数的。最下面的一间叫做“第一间”。往上 数是第二间、第三间、第四间。 方法/步骤 1. 如果五线四间不够用,还可以添加平行线,如“上加一间”、“上加一线”、“上加二间”、 “上加二线”、“下加一间”、“下加一线”、“下加二间”、“下加二线”等等。 2. 在钢琴上,为便于称呼,把每12个键(包括黑白两种键)分成一组,如大字组(倍低音

组)、小字组(低音组)、小字一组(中音组)、小字二组(高音组)等等。每组的白键从左 到右依次用C、D、E、F、G、A、B七个字母表示,不过有的大写,有的小写,有的还有上标 或下标(详见下图),方便称呼不同的键。在钢琴上,琴键发出的声音从左到右是由低到高 的,即相邻的两个键(无论黑白)发出的声音总是左低右高,右比左高半音。五线谱与钢琴 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见下图)。五线谱上的“线”和“间”表示的音高与钢琴的白键是一 一对应的,即五线谱上所标音符的音高,只要弹一下对应的琴键就听到了。 那么,钢琴上的黑键与五线谱上的什么对应呢?是与五线谱上标记了升(或降)音记号的线 或间对应。例如,小字一组左起第一个黑键对应于标记了升音记号#的下加一线(升高半音), 或对应于标记了降音记号b的下加一间(降低半音),也就是说,五线谱上标记了升(或降) 音记号的线或间表示的音高等于用黑键弹出来的声音。用类似的方法同样可知其余黑键弹出的 声音分别等于五线谱上标记了升(或降)音记号的线或间所表示的音高。 3. 五线谱是由音符、谱号、谱表三个主要的部分组成的。 谱表

笛子入门教程

校本教材《中国竹笛启蒙》(二) 第一课 一、中国简介 1、起源 笛予在我国流行久远,古时称为“横吹”。从最近河南省舞阳贾湖出土的有九千年历史的“骨笛”来看,比原先经考古学家对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的160枚“骨哨”又提早了一千余年,比传说中汉武帝时(距今2000多年)张骞出使西域归来,将笛子吹奏方法带回长安的说法,更提早了六干余年,这是我们民族的骄傲。 2、竹笛种类 的种类很多,目前乐器店、百货商店出售的有“七音套笛”、“十二音套笛”等品种。“七音套笛”一共7支,即全按筒音为A、B、C、D、E、F、G七个音各一支组成,“十二音套笛”是在“七音套笛”的基础上再加b A、b B、# C、b E、#F各一支组成。 按音色(或长短)可分为三种: (1)、梆笛(2)、曲笛(3)、低音曲笛 初学者可先选购第三孔作F调或G调短笛,这两种笛子音色明亮,吹起来不费力。 3、竹笛的应用范围 戏剧伴奏、歌舞伴奏、民族器乐合奏、笛子独奏等形式。 4、竹笛演奏常用的三种指法 (1)、全按为5 (2)、全按为l(3)、全按为2 全按为“5”指法,是笛子最常用的一种指法,也是初学着学习竹笛的入门指法。 二、竹笛的构造和演奏图解

1、演奏姿势(图2)站立照片。 吹笛了要有正确的姿势,不然会妨碍气息的流畅,影响吹奏效果。 (图3)坐姿照片 不论坐着或站着吹,两脚自然分开,两腿要放松,但不要弯曲。两眼平视,胸部自然挺起。 2、手的正确姿势

拿笛了时两臂自然抬起,右手无名指按第一孔,中指按第二孔,食指按第三孔,用左手的无名指按第四孔,中指按第五孔,食指按第六孔。 按孔时用手指第一节的指肚。如按不严,则容易漏气,吹不响或发音不准。 左手拇指放在笛身的外侧。右手拇指放在笛身下方,小指紧靠笛身,让按“发音孔”的六个下指能自由灵活地活动。 “风门”(口型) “风门”要对准发音孔,下嘴唇盖住吹孔的三分之一。

公共基础知识之中国历史常识大全

公共基础知识之中国历史常识大全 1、已知的在中国境内生活的最古老的原始人类,是“元谋猿人”。在中国云南省元谋盆地发现的颗古人类牙齿化石,经科学鉴定,距今约有70多万年了。 2、约70——20万年前,“北京猿人”(简称“北京人”),生活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的洞穴里。 3、北京人已经知道使用天然火。人类第一次取得了支配一种自然力的能力。 4、到了大约18000年前,仍然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里,生活着一批被称作“山顶洞人”的远古人类。他们已经具有明显的黄种人的体态特征。 5、山顶洞人不仅会人工取火,而且制造出了中国缝制工艺史上的第一枚骨针,骨针约同火柴棍般粗细,长82毫米。 6、距今六七千年前,中国出现了古老的彩陶文化和黑陶文化。 7、陕西西安半坡文化的彩陶,十分精美。人面网纹盆上各种纹饰,是原始美术、原始文字和原始艺术的结晶。 8、山东龙山文化的黑陶,乌黑光亮,有着金属器皿一样的光泽。 9、长江流域的浙江省余姚市河姆渡文化,与黄河流域的半坡文化同样古老,7000年前那里的人们已经会用大型木构件建筑房屋。 10、大约4000多年前,发生了一些部落战争。黄帝是其中一个部落的首领,因为他深得人心又聪明勇敢,取得了最后胜利。 11、在古老的华夏族逐渐形成的过程中,黄帝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黄帝也就被后世尊为华夏族(即中华民族前身)的“人文初祖”。司母戊大方鼎 12、黄帝之后,中华民族先后又出现了几位杰出的人物:尧、舜、禹。尧禅位于舜,舜禅位于禹。 13、尧舜禹的时代,洪水泛滥成灾。大禹奉命治水,终于治服了洪水。 14、后来,禹的儿子启继承了王位,建立了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约公元前22世纪公元前17世纪)。 15、相传在4000多年前的夏朝,就开始有了历法,所以人们都把中国古老的传统历法叫夏历。 16、夏历是按月亮的运行周期制订的,又叫阴历。由于历法中有节气变化和农事安排,所以又称农历。

笛子及历史及吹奏

浅谈笛子的历史及吹奏 笛子是比较典型的中国民族乐器的代表,一般是由竹子制成,所以也称为"竹笛"。笛子也可以由其他材质制成例如兽骨、玉石、金属、有机玻璃等,一般使用的笛子都是竹制较多。笛子的表现力非常丰富,它既能演奏悠长、高亢的旋律,又能表现辽阔、宽广的情调,同时也可以奏出欢快华丽的舞曲和婉转优美的小调。笛子的演奏一般运用在民间音乐、戏曲、民族乐团、交响乐团和现代音乐中,分为南方的曲笛和北方的梆笛。 在汉代之前笛子一般都是指竖吹笛,从秦汉时期开始,竖吹的萧和横吹的笛统称为笛,一直维持了很长一段时间,到了汉武帝时期,张骞前往西域之后从那边传入了横吹笛,在汉代的鼓吹乐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北朝时,笛子变的相当普遍,但是在形状制作、长短、粗细都具有较大的变化。到了北周和隋代,又开始有了“横笛”之名。从唐代起,笛子还有大横吹和小横吹的区别。同时竖吹的篪和横吹的笛被区分开来,竖吹的篪称为箫,横吹称之为笛。宋朝制作的笛子多式多样,有叉手笛、龙颈笛、十一孔的小横吹、九孔的大横笛、七孔玉笛等等。元朝以后笛子与现在笛子外形相似,随着宋词元曲的崛起,戏曲蓬勃发展,笛子成为很多剧种的伴奏乐器,并按伴奏剧种不同分为两类:梆笛和曲笛。在民间戏曲以及少数民族剧种的乐队里,笛子也是不可缺少的乐器。 20世纪六十年代,赵松庭发明了排笛,将2至4根不同调的笛子扎在一起,音域可扩大三个八度以上,音乐富于变化,易于演奏。 中国笛子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发音动人、婉回。古人谓"荡涤之声",故笛子原名为“涤”,日本至今还保留有"涤笛",后演变为如今的笛。笛子是中国民族乐队中重要的旋律乐器,多用于独奏,也可参与合奏。 笛子是一根比手指略粗的竹管,上面开有若干小孔。由笛头、笛身、笛尾构成。常见的六孔竹制膜笛由笛子正面的吹孔(1个)、膜孔(1个)、音孔(6个),笛子背面的后出音孔(2个)、前出音孔(2个,又名筒音),以及笛管的笛头、和笛尾组成。 笛子的第一个孔是吹孔,气流从第一个孔吹入,运动管内空气振动而发出声音。 笛子的第二个孔是模孔,专用来贴笛膜,一般笛膜多数采用芦苇膜或竹膜制作,笛膜的松紧直接影响吹奏的音色。 笛子的第三个孔到第六个孔是音控也可以叫做指控,发不同的音用不同的指法。 笛子是吹奏乐器,顾名思义,气息是吹奏笛子的第一步,气息的缓急决定了吹奏的音高

基本知识--吹箫入门

吹箫入门与基本功大权 目录:一、箫的概述 二、箫的构造及分类 三、如何选择箫 四、如何吹响箫 五、箫的基本功及指法 六、学箫经常遇到的问题(共15个问题) 一、箫的概述 箫,古称“顺吹”或“竖吹”,据传为上古先民为教化苍生,模拟凤凰翅管临风发声而做。最早是若干竹管并排粘在一起,每管一音,称“排箫”,现仍有传世。后来又出现了单管开孔顺吹的“洞箫” ,也就是现在常见的样印s锏牟?其历史可以追根溯源到远古时期。我国考古学表明,目前出土文物中发现了有距今七千多年的骨质发声器,考古学家称之为"骨哨",从其形状,结构和发声原理同现代箫笛作一比较,已基本上具备了乐器的雏形。唐宋时由箫演变出另一种乐器,叫“尺八”,流传至今。 箫音色淳厚、柔和、幽静,呜咽婉转,如泣如诉,历来为文人雅士所钟爱。箫不但能独奏,而且可以与其他乐器合奏,共同塑造音乐形象。最典型的是它和古琴的合奏,格调高雅,起到了很好的相互润饰作用。 二、箫的构造及分类 1、箫的构造 箫,采用竹制作,顶端留有竹节封盖(也有不封盖的),前部开有前圆后方的凹形吹口,传统箫有六个按指孔,前五后一。在背面下方还有两个调音孔(出音孔)及底音孔(挂穗孔)。在六孔箫基础上,于第一孔和第二孔之间加开一个半音孔,在第四孔和第五孔之间加开一个半音孔,就是八孔箫了。音孔的排列顺序是由下而上。 2、箫的分类 A、按其所开指孔多少,分为六孔箫、七孔箫、八孔箫。 B、按其使用情况称呼分为洞箫、专用于与古琴合奏的竹管细,音量小的F调的琴箫、用于福建南音演奏的竹管粗,音量大的,称南音洞箫。 C、按其制作材料分为竹箫、玉箫、铜箫、红木箫、瓷箫等等。 三、如何选择箫 1、先看。一般来说,同一调的箫,较重者(竹料密实)音色好。在较重者中选内径较粗些,壁厚适宜,从孔端看竹筋粗而密,管内光洁,吹口,顶盖,音孔整齐无损,管身无裂缝且又粗细均匀者。然后是吹,吹一下八度音是否准。再是听音色和录敏度,声音集中、振动好,低音厚,高音易发,各音区变换通畅,是理想的条件。 2、箫的日常维护 A、箫为竹制乐器,很易碰伤及裂损,所以吹完后应装入盒内或袋内妥善保存,避免日晒,水冲或在近火、暧气处放置。天凉时吹箫,箫管内会凝结水汽,水气会流下堵塞第六孔影响发音,会涨裂或发霉,可和缠有棉布的细棒轻置于管内吸去水气。干燥地区或秋冬季需防止裂损,吹后应用塑料套套上。如果已经开裂可以用502胶水粘合再缠线。 B、为了方便携带及与其他乐器合奏,有的箫会接上铜的调音套。为防止套管间锈蚀粘结,应经常涂上黄油等润滑油。 C、为了防止虫蛀,可以用煮熱了的食用碱水浸洗箫。 四、如何吹响箫

笛子的历史

笛子的历史 中国古来就有“现乎人又以化成天下(见《周礼正义》卷三)之说。“文化”在中国古代含“文治教化”之意。也许笛在中国古人的观念中早已就赋予了“文化”的含义。基于这样的认识,本文引入“笛文化”这一尝试性、探絮性的概念,并在此概念上,从笛的原发性成分起始观察。在“中国笛的历史溯源”和“中国笛的形制特点”两部分中,基本能感受到传统的音乐学考察方式。其中,笔者强调了中国的笛文化特点。在“中国笛的艺术文化内涵”中,笔者试图进行较广泛的研究。然而,笔者明白,只有将笛及笛艺术所引发的、多边的文化、社会现象进行深入的研究,“笛文化”概念才能闪烁其耐人寻味的光辉。如政治经济的、宗教观念的、传播科技的等等。因篇幅所限,仅以:“中国笛的艺术文化内涵”作为中国笛文化探索的开始。 在中国气鸣乐器各族系中,边棱音系统的气鸣乐器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气流在压力下沿着固定的方向从-个小孔喷出,其形呈锥形,并发出咝咝声。此刻若有一棱角体尖劈形物体且其尖劈方向位于喷气出口前方,气流沿尖劈两面运动并发出频率很高的轻微哨声。这就是我们常称的边棱音现象。中国的气鸣边棱音乐器,一般均是以口腔压力产生气流能量,并以两种方法产生压力流束:一、以紧绷的上下嘴

唇制造气流喷出小孔;二,在乐器的管端制造气流引道和喷出小孔。第一种情况,在横吹的笛,竖吹的萧、罐状的埙吹奏中,均由上、下嘴唇制造气流喷出小孔与乐器上的吹孔形成边棱音系统;第二种情况均是“人造吹嘴”的哨类乐器。口腔呼出的压力气流经嘴唇小孔或“人造吹嘴”哨孔喷出后,即遇笛、萧、埙的吹孔边梭或哨孔边棱而产生边棱涡流的周期性振动,同时激励乐器空气柱振动而产生相应的乐音。在这些振动中,不同的谐波组合形成不同乐器的音色。吹口管边棱气鸣乐器有横吹的笛类乐器、竖吹的箫类乐器、容器形(罐状)的埙类乐器。这三类乐器在演奏形态上各具特色,但有一个共同点,均是以人的口腔、嘴唇制造压力气流束,乐器的吹孔(即吹口)接受气流束并以吹口的锐状边沿制造边棱音。 笛类乐器,一般都为管状体,在管的圆周面上刻出吹孔和不等数量的按音孔(按音孔的开闭改变振动空气柱的长度)以及其他功能孔(膜孔、筒音孔等)。演奏时,嘴唇气口(俗称“风门”)对准吹孔边棱,两手持笛,手指控制按音孔的开合。乐器两端点的连线与人体面部平面基本平行并与头部穴位前庭到人中的连线相交呈90度或略大于90度的夹角(即称“横吹”)。 根据我国近现代民间与专业最普遍的、约定俗成的称谓,“横吹——边棱”类的乐器统称为笛。在这些笛类乐

长笛基础学习知识教育教案(初学者必备)

长笛基础教程 一.口型与发音原理 吹奏长笛的基本口型应是呈微笑状, 两片嘴唇应平均地贴住牙齿, 然后上下均匀地挤压在一起。 嘴唇的两边不要太紧,略有控制即可。 注意嘴唇的中部(出气孔)两侧对压在一起, 使嘴唇的内唇相互挤压,使其向外溢出。 笛孔的发音原理: 长笛属于边棱音振动的乐器。当气流吹入管口尖锐入口处时, 气流一半向外通过,一半向内进入,形成了上下两列分离的涡漩。 这时涡漩之间出现了空吸的现象。由于管口的压力强度低于大气的压力,而使两列分离的气流涡漩相互的吸引,由此产生了碰撞与摩擦而发出振动的声音。 嘴唇与笛孔摆放的位置也是很重要的, 要想得到一个正确的气流角度 就必须将下嘴唇的唇边对齐笛孔的内边缘,

再将笛孔的平面摆平,不可向外翻,也不可向内倾斜。如笛孔向外,则抑制了基频而突出了高次泛音,这样就会使大量的气流吹离吹口,而减弱了边棱音的振动与摩擦, 使其出现漏气声、音质不结实、杂音变多。 如笛孔向内,射入吹口的气流角度偏小, 则音色不丰满、不明亮、声音发闷、没有光泽。 正确的吹奏方法应是将笛孔放平, 气流感觉似90度的角度吹入孔内, 得以充分的摩擦, 使音色清脆、洪亮、干净、圆润。 在演奏长笛时要平视, 过于抬头或低头也会改变气流的角度。 上下嘴唇对压时会将下嘴唇向外溢出,正好盖孔1/2, (下嘴唇最好不要超过吹孔的1/2)。 在吹奏时, 嘴唇中间出气孔应是呈橄榄型, 尺寸大约是5-6毫米长度,不能超过吹孔的长度。 当吹奏低音时,可略大一些。 因低音需要的气流较多,出气孔的两侧应有控制。 当吹奏高音时,口风不能溢大,保持气息集中,

有聚在一个点上的感觉。 吹奏时上嘴唇应超出下嘴唇一些, 但不要过多上嘴唇的前与后, 会直接改变气流的方向和角度 特别要注意上下嘴唇的出气部位,不能紧压, 应让气流毫无阻碍地吹出。 这时整个唇部肌肉处于挤压状态, 应向前略有凸起, 使气流非常集中的吹入笛孔。 二.口型的内部结构 舌头的运用对音色的好坏有着极为密切的关联。 如果忽视舌头的作用只是直向的摩擦,这种摩擦根本没有得到充分地振动。吹出的音色非常直、生硬、粗野,没有圆润和共鸣之感。如运用好舌头,将会得到一个非常悦耳动听、富有磁性的音色。 首先应把 舌头的尖部放在下牙齿的底部,舌头中部立起, 使舌头呈圆弧状,再将舌头贴住上颚,这时气流的方向呈抛物线形状,同时舌头两侧贴紧上颚,中间凹陷, 使其形成一个小气流通道。气流顺小通道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