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旅游的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合集下载

大连自然博物馆旅游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

大连自然博物馆旅游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

大连自然博物馆旅游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大连自然博物馆是中国辽宁省大连市的一座博物馆,位于大连市沙河口区。

自然博物馆是传播自然知识、推广自然科学的重要场所,也是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对大连自然博物馆旅游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大连自然博物馆旅游发展现状如下:1.参观人数稳步增长:随着大连自然博物馆的知名度逐渐提升,参观人数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

特别是在寒暑假期间,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络绎不绝。

2.展品陈旧:大连自然博物馆的展品大多来自辽东湾地区,展示了该地区的自然资源、动植物等。

部分展品陈旧,缺乏更新和创新。

3.科普教育力度不足:大连自然博物馆应当是一个推广自然科学知识的场所,但是现有的科普教育内容和形式较为单一,没有充分满足广大游客的需求。

4.缺乏多样性的展览和活动:大连自然博物馆的展览和活动主要集中在自然科学方面,缺乏多样性,无法吸引更多不同需求的游客。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可采取如下对策:1.更新展品:博物馆应当定期对展品进行更新和创新,引入更多新颖、有趣的展品,以吸引游客的兴趣。

可以考虑与相关科研机构合作,获取最新的科研成果和展品材料。

2.加强科普教育:博物馆应当提供更丰富、多样的科普教育内容和形式。

可以邀请专家进行讲座、举办科普实验活动等,以增加游客的参与性和互动性。

3.多样化展览和活动:博物馆可以举办多样性的展览和活动,如主题展览、临时展览、文化艺术展览等,以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可以引入互联网技术,开展虚拟展览和线上活动,吸引更多的游客参与。

4.提升服务质量:在游客服务方面,博物馆应加强员工培训,提升服务质量。

可以改善博物馆的设施和环境,提供更好的游览体验。

大连自然博物馆旅游发展仍有一定的优化空间。

通过更新展品、加强科普教育、多样化展览和活动以及提升服务质量,可以吸引更多游客参观博物馆,提升其旅游价值和知名度。

故宫文物保护与旅游发展的现状及对策

故宫文物保护与旅游发展的现状及对策

故宫文物保护与旅游发展的现状及对策故宫作为中国最著名的古代宫殿之一,是中华文化的重要代表。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游客涌入故宫,使得故宫文物保护与旅游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本文将从故宫文物保护与旅游发展的现状以及对策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故宫文物保护与旅游发展的现状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故宫已经成为了国内外游客争相前来参观的热门景点。

去年(2020年)10月1日至8日,故宫共接待游客102.6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加57.75%。

但故宫的高人气也带来了严峻的文物保护问题。

一方面,人员不足。

据了解,2018年故宫博物院文物保护专业人员只有118人,而故宫内的文物数量却高达120万件,人均需要负责10000件以上的文物。

另一方面,游客的不当行为也给文物保护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很多游客在逛故宫时损坏文物、乱涂乱画、乱丢垃圾等不文明行为不断出现,对故宫的文物保护不断造成破坏。

二、故宫文物保护与旅游发展的对策在文物保护方面,故宫需要加强人员配备和专业培训。

除了有关部门的支持外,还可以招募志愿者加入文物保护工作。

故宫可以与国内外的大型博物馆建立合作关系,借鉴先进的文物保护经验和技术。

此外,还应该建立起一个完善的文物损毁修复体系,加强文物的抢救、修复和保护工作。

在旅游发展方面,故宫应该更好地管理游客流量。

例如,通过预约制、智能导览等方式,分流游客,避免拥挤。

还可以增加故宫参观的门槛,比如提高门票价格,让不真正热爱文化的游客望而却步。

此外,政府和社会组织可以合作开展文化教育宣传活动,提高公众文化素养,促进文明旅游。

总之,故宫文物保护与旅游发展是一个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进程。

只有在文物保护与旅游发展两个方面做出综合性的努力,才能更好地保护和传承故宫的文化遗产。

西安市博物馆旅游资源开发对策浅析

西安市博物馆旅游资源开发对策浅析

西安市博物馆旅游资源开发对策浅析【摘要】西安市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众多博物馆资源,但在旅游资源开发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通过对西安市博物馆旅游资源开发进行分析,挖掘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和实施方案。

现状分析部分主要考察了西安市博物馆资源的种类和分布情况,以及目前旅游开发的现状。

问题挖掘部分则深入探讨了存在的问题,如博物馆展示主题单一、服务水平有待提升等。

在对策建议部分,提出了多样化展览策划、加强博物馆服务设施建设等建议。

实施方案部分阐述了具体实施这些对策的步骤和措施。

在效果评估部分,将评估实施对策后取得的效果和成效。

通过本文的分析与建议,可以为西安市博物馆旅游资源的开发提供一些启示和借鉴。

【关键词】西安市博物馆、旅游资源、开发对策、现状、问题、对策建议、实施方案、效果评估、总结。

1. 引言1.1 西安市博物馆旅游资源开发对策浅析西安市博物馆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丰富的文物资源和历史传统。

目前西安市博物馆的旅游资源开发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为了更好地利用和开发这些资源,有必要对西安市博物馆的旅游资源进行深入分析,挖掘问题所在,并提出有效的对策和建议。

在本文中,将对西安市博物馆的旅游资源开发进行浅析,从现状分析、问题挖掘、对策建议、实施方案以及效果评估等方面展开讨论。

通过深入分析和总结,希望能够为西安市博物馆的旅游资源开发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和建议,促进其更好地发展和利用,提升西安市博物馆的整体影响力和吸引力。

西安市博物馆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的一张名片,具有独特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底蕴。

通过本文的深入探讨和分析,相信可以为西安市博物馆的旅游资源开发提供一些建设性的思路和方向,为西安市博物馆的未来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2. 正文2.1 现状分析西安市博物馆是中国著名的博物馆之一,汇集了大量珍贵的文物和历史遗迹,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

当前西安市博物馆在旅游资源开发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我国博物馆旅游产品的开发现状及发展对策分析

我国博物馆旅游产品的开发现状及发展对策分析

我国博物馆旅游产品的开发现状及发展对策分析作者:王凤奇来源:《文物鉴定与鉴赏》2021年第10期摘要:我国博物馆旅游产品的开发是一大发展趋势,是逐渐转向市场化发展的重要举措。

在旅游产品开发和实践的过程中,博物馆更多停留在借鉴及模仿阶段,没有主打旅游产品推出,也没有结合实际情况和消费需求展开合理规划。

对此,在日后的发展和完善中,我国博物馆需要从市场定位、品牌形象树立、产品创新化设计、营销宣传等角度进行建设和发展,将文化资源与创意设计、旅游等相关产业跨界融合,提升文化文物单位文化旅游产品和服务的开发水平,拓展文化创意产品的产业链条。

关键词:博物馆;旅游产品;市场营销随着文化旅游行业的纵深发展,博物馆旅游行业也逐渐丰富自身的旅游产品,转变单一的商业盈利模式,深度挖掘博物馆藏品背后的文化内涵和背景,提升旅游产品的创新性、经济性。

2016年5月16日,国务院办公厅公布并转发了文化和旅游部等部门《关于推动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若干意见》,也提出应大力支持文化資源与创意设计、旅游等相关产业跨界融合,提升文化文物单位文化旅游产品和服务的开发水平,拓展文化创意产品的产业链条。

因此,我国博物馆旅游产品的开发是一大发展趋势,是逐渐转向市场化发展的重要举措。

1 我国博物馆旅游产品开发的整体情况博物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阵地,博物馆的数量规模随着经济发展而壮大。

截至2018年底,我国登记备案的博物馆达5354家,较2017年增加218家,其中,免费开放博物馆数量为4743家,占博物馆总数的88.6%,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补助博物馆免费开放资金每年达上百亿元。

博物馆在运营运作的过程中主要是借助财政拨款生存和发展的,其发展的广度、深度都会受到财政资金拨款数额的限制。

因此在该政策和经济的现实背景下,诸多博物馆开始不断完善自身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销售等环节,对接终端的消费市场,积极转变盈利以及运营模式,提升文创产品销售收入的占比。

博物馆发展现状及问题

博物馆发展现状及问题

博物馆发展现状及问题近年来,博物馆已经成为人们重要的文化消费方式之一。

博物馆作为传承历史、展示文化艺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场所,承载着保存和传承文明的使命。

然而,虽然博物馆在某种程度上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博物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是参观体验不足。

一些传统博物馆在展陈方式和展览形式上显得比较陈旧,没有与时俱进地运用新技术手段提升观众参观体验。

观众可能感到乏味、缺乏互动性,导致他们对文化艺术的兴趣逐渐减弱。

其次,博物馆的数字化进程相对滞后。

当今数字化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给博物馆提供了更多展示和传播文化的方式。

然而,许多博物馆在数字化方面投入不足,没有有效利用互联网、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新技术手段,限制了文化资源的传播和观众的参与度。

此外,博物馆的展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之间存在着矛盾。

博物馆的核心任务之一是保护珍贵的文化遗产,但同时,充足的展陈和展览也是吸引观众的重要因素。

这就要求博物馆在保护文物的同时,提供更多的展览和展览内容,这对于博物馆的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另外,一些博物馆在面向社会公众的互动性上不足。

博物馆应该成为人们学习、休闲的重要场所,但是目前还有一些博物馆没有在互动性方面下足功夫。

展览内容、展览方式与观众需求不匹配,没有宜人的观展环境和互动活动,缺乏吸引力。

针对以上问题,博物馆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推动自身的发展。

首先,博物馆可以引进新技术手段,如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等,提升观众的参观体验。

通过将新技术与展品结合,打造出有趣、互动性强的展览形式,并且拓宽观众参与的渠道,激发观众的兴趣。

其次,博物馆可以加大数字化建设的力度。

通过建立数字展馆,将文化资源数字化整合,提供在线参观、学习等服务,扩大博物馆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同时,可以通过开展线上互动活动,吸引更多的观众参与,增强观众的文化体验。

此外,博物馆还应加强与社会的互动。

可以通过开展文化艺术教育活动、主题讲座等形式,吸引观众的关注和参与。

我国博物馆旅游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我国博物馆旅游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我国博物馆旅游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分析了我国博物馆旅游的现状,指出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博物馆旅游的经营体制,管理方式,产品营销等方面提出了策略。

标签:博物馆旅游;存在的问题;对策博物馆旅游是一项传统的旅游项目,从我国旅游业发展之初,博物馆就是大众所熟知的旅游景点。

但是随着旅游类型的丰富,设施的完善,旅游者口味的变化,博物馆从曾经“唯一”的景点变得越来越边缘化,在旅游产品体系中处于十分尴尬的地位。

博物馆旅游属于文化旅游,是遗产旅游的重要内容。

文化旅游的蓬勃发展和遗产旅游的兴起为博物馆旅游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同时也使博物馆旅游这种传统的文化旅游形式面临着挑战,新时期博物馆旅游的研究既可以丰富我国旅游产品的类型,提升我国旅游产品的文化品位,又可以对转型时期文博业的可持续发展作有益探索。

因此,博物馆旅游有巨大的开发前景和研究价值。

1我国博物馆旅游发展的现状我国博物馆旅游的现状主要表现为冷热不均。

首先,从旅游资源角度划分的博物馆类型来看,遗址博物馆游客相对较多,藏品博物馆除少数外,大多无人问津,生态博物馆则刚刚起步。

其次,从博物馆的规模来看,具有世界声誉的大型博物馆游人如织,中小型博物馆则举步维艰。

第三,从博物馆的内容来看,具有互动性的科技博物馆和行业博物馆最受欢迎,数量却较少;而数量最多的综合类,历史类博物馆则较少游客。

第四,从地理位置来看,处于旅游胜地,或者有旅游景区相依托的博物馆游客较多。

第五,从时间波动上看,由于特殊的临时性展览和免费开放,博物馆热闹时人满为患,冷清时门可罗雀。

2我国博物馆旅游存在的问题纵观我国博物馆旅游的供求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供给不足,需求不旺,供需严重脱节。

博物馆所在的文博业和旅游业缺乏紧密的合作。

博物馆业对于旅游业大多比较消极,坐等游客上门,而旅游业也没有给予博物馆旅游资源足够的重视,没有对旅游者的需求进行引导和挖掘。

(1)我国博物馆精品少,类型单一。

我国已有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博物馆,藏品丰富,设施一流,管理先进,但是精品博物馆数量十分有限,并且类型单一。

文博与旅游关系的演进及发展对策

文博与旅游关系的演进及发展对策

文博与旅游关系的演进及发展对策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业成为重要的经济支柱产业之一。

文化与旅游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密切,文博与旅游的结合不仅可以丰富旅游产品,更能推动文化传承和创新。

本文将探讨文博与旅游关系的演进及发展对策。

文博与旅游关系的演进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在早期,文博与旅游的结合并不紧密。

旅游景区往往以自然景观或历史遗址为主要资源,文化元素的体现较为有限。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旅游产品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文化体验成为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博机构逐渐走出象牙塔,将展览和文化活动拓展到旅游景区,为游客提供了更多的文化内容。

最近几年,文博与旅游的关系更加紧密,文化旅游成为热门的旅游方式。

不少旅游景区与文博机构合作举办展览、演出等活动,吸引了大量游客。

文博与旅游关系的发展对策可以从多个方面入手。

首先,旅游景区可以注重文化资源的开发和整合,提升文化内涵。

通过与文博机构的合作,旅游景区可以引进更多的文化展品和艺术作品,为游客提供更丰富的文化体验。

同时,旅游景区可以与当地文博机构合作,开展文化节庆活动,吸引游客参与。

文博与旅游关系的演进及发展对策对于促进文化传承和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深入挖掘和整合文化资源,旅游景区可以提供更丰富的旅游产品,满足游客对文化体验的需求。

而文博机构通过与旅游景区的合作,可以扩大影响力,提高社会认知度。

同时,政府的支持和推动也能够为文博与旅游的合作带来更多的机会和资源。

文博与旅游关系的演进及发展对策是一个互动的过程,需要旅游景区、文博机构和政府的共同努力。

只有通过深入合作和共同发展,才能将文化和旅游真正结合起来,为游客提供更好的旅游体验,促进文化传承和旅游业的繁荣发展。

旅顺博物馆旅游现状及对策研究

旅顺博物馆旅游现状及对策研究

旅顺博物谊旅游现状及对策研究水
一 王



内容 摘 要 :博 物馆 是 国 家历 史 的见 证 又是 民族 文化传 承 的 地 方 ,是 人 类社会 发展 到 一 定历 史阶段 的 产物 。拥有 历 史 、地理 、文化 等优 势 的旅 顺博 物 馆 在发展 旅 游 的 同时 面 临着 一 系列 问题 。例 如 .展 示设 施 有待 完善 ,经 营 管理 落后 ,市场 品牌 意 识 不 强 .没有 进行 深 层 次 的有 效 开发 等 。 因此 ,旅 顺 博 物馆 应该 不 断 完善
物 馆 原 名关 东 都 督 府 满 蒙物 产 馆 , 1 9 1 8 年 改 称 关 东都 督 府博 物 馆 .1 9 1 9
年 改 称 关 东厅 博 物 馆 .1 9 3 4 年 改 称 旅 顺 博 物 馆 1 9 4 5 年 由苏联红 军接管 .
旅顺 博物馆 的历 史沿 革及发展 现状
・ 基 金 项 目: 辽 宁 对 外经 贸 学 院国 际经 济 与 贸 易研 究 所 大连 市社 会科 学院研 究基地 开放 基 金 资 助项 目( 2 0 1 3 L B G M J D 0 0 1 ) ; 国 家级 大 学 生创 新 创 业训 练 计划 立项 项 目( 2 0 1 3 1 0 8 4 1 0 0 1 ) ; 辽 宁省 大 学生创 新 创业 训 练计 划 项 目( 2 0 1 3 1 0 8 4 1 0 0 1 ) ; 辽 宁对 外经 贸 学院 大 学生创 新创 业 伽 l 练计划
新 建 了 分 馆 , 同 时将 原 来 的动 物 园 、
游 客 却很 少 .甚 至有 些 游 客 并 不 知道 旅顺 还存 在 着一 个博 物馆 。
者 来 到旅 顺 口 。要 更 多 的了 解 旅 顺 口 的 历 史 .旅 顺 博物 馆 自然 是 最 好 的 去 处 之 一 与 此 同时 .旅 顺 博 物 馆 的 欧 式 建 筑 风格 与 东 方 装 饰 的 完 美 结 合 , 也 实 现 了东 西 方 文化 的 融合 .体 现 了 文 化传 播 的巨大 优 势 ( 二 1旅 游博物 馆旅 游存 在 的 问题 1 . 展 示设 施有 待 完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博物馆旅游的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以良渚博物院为例摘要:文章首先论述了博物馆旅游的概念,以良渚博物院为例,对其发展现状进行分析,针对目前发展中的优势和劣势,并结合国内外博物馆旅游的成功经验,提出博物馆旅游的未来发展战略和建议。

旨在通过良渚博物院的不断发展与完善,提高博物馆旅游的竞争力,同时使良渚博物院更好地展现其旅游魅力。

关键词:博物馆旅游;良渚博物院;对策Analysis on the Development of Museum Tourismand Studying Countermeasure——Taking Liangzhu Museum as an Example Tourism Management class 091 Yan Jiamin instructor: Hua GangAbstract:The thesis take Liangzhu Museum as an example, and take museum tourism as main study object, analysis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useum. Combined with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 of museum tourism at home and abroad, this paper provides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thoughts and proposes the suggestions on developing museum tourism. The author aims to improve the competitiveness of museum tourism and help the Liangzhu Museum better demonstrate its tourism charm.Key words: museum tourism; Liangzhu Museum;countermeasu目录一、引言 (2)二、博物馆旅游概 (2)(一)博物馆旅游简介 (2)(二)博物馆旅游的发展价值与趋势 (4)三、良渚博物院旅游的发展现状与特征分析 (5)(一)良渚博物院旅游的发展背景与阶段……………………………………………………………………………….5(二)良渚博物院旅游的发展特色与存在不足 (7)四、博物馆旅游发展的成功经验 (9)(一)国内的成功经验 (10)(二)国外的成功经验 (11)五、良渚博物院旅游发展的对策与建议............................................................1 1 (一)改善依托的旅游环境和文化氛围.. (11)(二)丰富旅游产品形式 (12)(三)博物馆旅游文化性与商业性相结合 (12)(四)改善游客结构 (13)参考文献 (10)致谢………………………………………………………………………………………错误!未定义书签。

博物馆旅游的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以良渚博物院为例一、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日益增强,文化旅游也随之得到蓬勃发展。

而博物馆作为一个搜集、保护、研究、诠释和展出社会物质文化的机构,是一个民族和城市展示其文化的重要场所。

博物馆是城市发展历程的缩影,它以展品展示、主题活动等方式来展示城市的过去,并形成城市特有的文化精神。

博物馆旅游产品具有丰富的文化价值,给人以精神享受。

但在博物馆旅游的发展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旅游功能不够明显,产品形式单一,游客参与度不足等。

对于我国博物馆业而言,人们对博物馆的认识和了解还不够全面和深入,对博物馆旅游的兴趣还不是很普遍。

通过研究,使博物馆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得到规避和解决有利于各地博物馆更好的进行规划和管理,更好地展现博物馆的各项功能。

本文尝试以良渚博物院1为例,深入分析目前博物馆旅游发展的现状,通过对良渚博物院的发展研究,发现目前博物馆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对“如何使博物馆旅游实现更好的发展”进行简单的阐述与分析,并提出一定的发展对策和建议,尝试解决现阶段的问题。

二、博物馆旅游概述(一)博物馆旅游简介1.博物馆旅游的概念1良渚博物院:位于杭州市余杭区良渚镇美丽洲公园,隶属于杭州良渚遗址管理委员会,是一座良渚文化专题类的考古学文化博物院,于2008年9月29日正式对外开放。

1974年国际博物馆协会(ICOM)把博物馆定义为“致力于搜集,保存,研究,传播,展示工作的非营利性永久组织其功能在于研究、教育、娱乐和探讨人与环境的物质证据(material evidence)。

向社会公众开放,完成服务社会、促进社会发展的责任”。

[1]博物馆旅游是文化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文化旅游又是当代旅游活动中备受关注的一种形式。

因此要了解博物馆旅游,首先得从旅游的概念出发。

旅游是指人们为了休闲,娱乐,探亲访友和商务等目的离开惯常居住地去异地进行的旅行活动。

旅游活动从旅游动机的产生到成行,还必须要有闲暇时间和可自由支配的收入作保障。

旅游从旅游者的角度来说,是一种生活方式,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也是一种文化活动。

现代社会物质条件日益丰富,因此人们更加追求精神层面的活动。

博物馆作为城市历史文化的保存和展示场所,包含着厚重的历史气息和文化内涵,与人们对文化和精神的追求不谋而合,因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博物馆旅游是指博物馆及其衍生物为吸引物,利用一定的资金、技术将博物馆潜在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的旅游产品优势,吸引游客以观光、游览、休闲、参与活动、休学、研究、提高自身修养等为目的的各种旅游活动的综合[2]。

这一过程,不仅仅是指在博物馆内的参观游览,也包括对博物馆纪念品的消费,餐饮,交通,住宿等一系列活动。

博物馆旅游与其它旅游形式相比,其特点在于:首先,这一旅游形式必须依托博物馆才能进行,是以博物馆及其相关衍生物作为旅游吸引物,吸引游客到博物馆来旅游的活动。

其次,博物馆旅游相比较其他旅游形式,有更明显的教育意义。

一般的旅游活动,其教育意义往往被淡化,强调较多的是对自然风光和历史遗迹的欣赏,所增长的知识大多是在旅游活动中不经意间所获得的。

而博物馆旅游则有针对性的向游客传递知识和信息,并且对于某一特定内容的教育是游客在旅游活动开始前就可以预见的。

再次,博物馆旅游的游览主题较为明确,一般以博物馆的主题作为该次游览的主题。

也有部分游览将某一地区的博物馆进行线路整合,逐一进行参观,从某一程度上丰富了旅游活动的主题。

2.博物馆旅游的产生与发展早在公元前4世纪,马其顿的亚历山大大帝时期出现了被公认为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博物馆——“缪斯神庙”。

[3]而在我国,收藏陈列的方式早在古代就已经存在。

但是我国的博物馆并非从皇家或私人的收藏演变而来的,而是伴随着资本主义的萌芽和发展慢慢产生的。

[4]我国最早的博物馆是由张謇于1905年建立的南通博物苑,自此,全国各地的博物馆多有建立。

国外的博物馆旅游出现较早,相关研究在上世纪20年代末就已经出现,到90年代达到研究的高潮。

在1995年,西尔布伯格(Silberberg,1995)就博物馆和遗产地文化旅游和商机问题进行了研究,他认为文化旅游可以给博物馆和遗产地带来重要的经济利益,但是博物馆旅游和遗产地文化旅游需要有关政策和实践进行保障。

[5] 这就使博物馆旅游正式进入了人们的视野,也增强了人们参与博物馆旅游的欲望。

在1999年,斯蒂芬.塔夫茨( Steven Tufts) 和西蒙.米尔恩( Simon Milne)以加拿大蒙特利尔市为例提出应该将博物馆用作主要的景点吸引游客进入城市。

[6] 这一观点的提出,也使国外的博物馆旅游发展更为如火如荼。

我国的博物馆旅游起步较晚,但经过了最初的起步阶段,目前也已经有了很好的发展。

改革开放后,各地在旅游资源的开发过程中,自然地将眼光对准了初现光芒的博物馆。

在1999年的《中国旅游年鉴》中在旅游行业下分设的相关行业中,专门列出了博物馆业。

另外,我过公布的首批国家AAAA级旅游区名单中,上榜的博物馆包括了11家,这说明我国已经开始将博物馆视为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来开发和发展。

就杭州博物馆而言,自2003年杭州博物馆免费政策正式实施以来,博物馆旅游已经渐渐走出了“到此一游”的状态,给博物馆旅游的发展带来了一个很大的契机。

就2011年而言,杭州市属各博物馆(纪念馆)全年的接待观众量突破了500万人次,创下历史新高。

其中,南宋官窑博物馆,3个月自主策划的展览,就吸引力近10万的观众前往参观;中国茶叶博物馆,开展了现场演绎紫砂壶制作的活动,一个月吸引参观者1万。

(二)博物馆旅游的发展价值与趋势1.博物馆旅游的发展价值在2012年10月30日至11月2日召开的中国博物馆协会区域博物馆专业委员会2012年会上传出的信息显示:我国登记注册的博物馆数量到2011年年底已迅猛发展到3589个,并且还在以每年100个左右的速度增长2。

博物馆数量的高速增长,也带来了博物馆管理和发展的问题。

通过发展博物馆旅游,可以有效实现博物馆的各项功能,使博物馆向世人展现其独特的魅力,也可以带来众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首先,旅游活动从经营者的角度而言,是一种产业,也是一种经济活动。

博物馆业与旅游业的相互融合,给博物馆增加了更多的机会,也增加了更多收入。

博物馆旅游,除了博物馆和旅行社的相互合作,也可开展餐饮业、住宿、旅游纪念品商店等附属营业机构,延长游客的停留时间,也增加了旅游收入。

这也使博物馆多了一个资金来源,使博物馆可以更好的经营和管理。

其次,博物馆作为一个非营利性的社会机构,也承担了一定的社会责任。

通过发展博物馆旅游,使博2数据来源于:/politics/2012-11/21/c_113744800.htm物馆能更好的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更好利用其展出场所,馆藏文物等向社会传递爱国主义情怀,相关知识文化,以起到特殊的社会教育功能。

2.博物馆旅游的发展趋势博物馆旅游以其特殊的吸引力,越来越被人所熟知。

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博物馆旅游也将不断进步。

从当前情况来看,博物馆旅游的发展将呈现以下趋势:第一,博物馆旅游形式将呈现多样化[7]。

随着博物馆旅游的发展,和旅行社和其他单位的合作日益成熟,可以使旅游形式不断丰富,例如爱国教育游,考古游,休闲度假旅游等。

多样化的旅游形式,可以更好的激发游客的出游动机,使博物馆旅游更好的走进人们的生活,成为更受关注和欢迎的旅游产品。

第二,博物馆展出方式将呈现多样化。

现代博物馆,能更多的利用科学技术,提高博物馆的硬件设施,提高展出的能力和手段,使游客不仅仅是静态的欣赏陈列在玻璃柜里的文物,而是采用更多的互动手段,使游客参与性更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