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t7 computers---Dark screen 基础模块上册

unit7 computers---Dark screen 基础模块上册
unit7 computers---Dark screen 基础模块上册

Unit7 computers---Dark screen

职高英语试题

注意事项:1. 本卷共4页,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为90分钟。

2. 答题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第一卷选择题

Ⅰ. Choose the best answer to complete the sentences. (20%)

( ) 1. ______we listen to the teacher, _______we understand.

A. The more, the more

B. The more, the less

C. The less, the more

D. The most, the most

( ) 2. She looks______________。

A.beautiful and beautiful

B.beautifuler and beautifuler

C. more and more beautiful

D. more beautiful and more beautiful ( ) 3. Let me know ________you can come or not.

A.yet

B./

C.if

D. whether

( ) 4. We'll go to the supermarket___________it doesn't rain

A.yet

B./

C.if

D. whether

( ) 5. Only in this way, _____________English well.

A. you can learn

B. can you learn

C. can learn you

D. learn can you ( ) 6. People are not allowed _ freely at the meeting and they don't allow _ either.

A.to talk;smoking

B.to talk;to smoke

C.talking;smoking

D.talking;to smoke

( ) 7. The teacher found Nancy ________ English when he came in .

A.read

B.reading

C.readed D to read

( ) 8. Help the boy to______ the book and find this word.

A. find out

B. look for

C. find

D. look up

( ) 9. Tom is the captain of the football team, and is on baseball team ________.

A.also

B.too

C.either

D.as well

( )10. ____________ do you water the flowers? Once a day.

A.How often

B.How soon

C.How far

D.How long

( )11. He stayed at home all the afternoon without ______ anything.

A.doing

B.do

C.did

D.done

( )12. The shoes are very nice . but I think the size is ____small for you .

A.a few

B.a little

C.few D little

( )13. Robin doesn't have much money, he has a happy life.

(A) and(B) but(C) or(D) so

( )14. Not the students but the teacher______wrong

A.is

B.are

C.was

D.were

( )15. Nobody but Tom and Jack ( ) the answer.

A. know B knows C.known D.to know

( )16. Don’t talk about such things of __________ you are not sure.

A. which

B. what

C.who

D. whom

( )17. There ____ a great many accidents last year.

A.were

B. are

C. is

D. was

( )18. Sunday ____ the first day of the week.

A.is

B. are

C. am

D. be

( )19. Most of our earth____ covered by water.

A.are

B. is

C. was

D. were

( )20. If they come, we ________ a meeting.

A. have

B. will have

C. had

D. would have

Ⅱ. Choose the best answer for each blank to complete the passage. (20%)

Helen was seven years old. One day one of her teeth began to hurt. She (21)____ in class at school, and her teacher (22)______ kindly, “What's the matter, Helen?”

“One of my teeth hurts, “answered Helen.

“Tell your mother about (23)_____, “ said the teacher, “and then go to see the dentist.”

That afternoon Helen told her mother about her tooth, and her mother (24)_____ her to the dentist's a few hours (25)______. The dentist looked at the tooth and then said to Helen. “It's very (26)______. I'm going to pull it (27)_____, and then you're going to get a new tooth. It will be as nice as (28)______ next year.” Then he did it with no trouble.

The next day Helen's teacher asked her about the tooth. She said to her, “Does it (29)______ hurt, Helen?”

“I don't know. You'd better ask the dentist, “Helen answered.

“Why?” the teacher asked.

“Because the dentist has (30)______ it, “ Helen answered.

( )21. A. cried B. talked C. shouted D. laughed

( )22. A. spoke B. told C. shouted D. asked

( )23. A. her B. him C. it D. them

( )24. A. brought B. took C. put D. got

( )25. A. only B. ago C. later D. before

( )26. A. hurt B. well C. healthy D. bad

( )27. A. on B. in C. out D. off

( )28. A. the other B. the one C. another D. the others

( )29. A. much B. very C. still D. also

( )30.A. kept B. pulled C. done D. thrown

Ⅲ. Read the passages and choose the best answer for each blank. (30%)

(A)

Dinner, for English people, is the richest meal of the day and is very formal (正式的) meal. Many people even wear special clothes for dinner, so, if you are asked out to dinner, you must find out whether you are expected to wear a dinner suit. When you get there and you find you are the only person in ordinary clothes, you will feel unhappy and worried. Dinner is usually served at about half past seven. All the members of the family sit down together and are on their best behavior (举止). The head of the family sits at the other. If there is a guest (客人), he usually sits on the right of the lady of the house. If there are several guests, the most important one is asked to sit there. While the meal conversation is carried on, you should try to get into conversation with the person on your right or left, but you should not try to talk to someone who is long way from you.

根据短文内容,选择最佳答案。

31. In England, if your family are asked out to dinner, _____ will sit on the right of the housewife.

A. your sister

B. your father

C. your mother

D. you

32. When you go to dinner together with other guests, you should try ______ at table.

A. to talk only with the lady of the house

B. to talk as loudly as you can

C. to talk with each of the other guests

D. to talk with the person beside you

33. In England if you wear special clothes for dinner, it shows that ________.

A. you are a special person

B. you are a rich man

C. you are a man with good behavior

D. you are the most important guest

34.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hows English dinner is different from Chinese dinner?

A. People have rich dinners when they celebrate their festivals.

B. The important guest usually sits on the right of the lady of the house.

C. The guests usually wear special suits for formal meals.

D. The dinner is usually served in the middle of the day or the evening.

35. From this passage, we may know ________.

A. English families often serve dinners to guests

B. English people are too rich

C. the person with good behavior is often asked to dinner

D. English people are usually on good behavior at dinner

( B)

J. K. Rowling is the writer of Harry Potter, which is now one of the best-sellers in the world.

J. K. Rowling was born in Bristol on July 31th, 1965. She has one sister who is two years younger than her. The girls loved listening to their father reading bedtime stories to them. They especially loved stories about magical worlds. Rowling wrote her first story, called Rabbit, at the age of six.

After she graduated from the university, Rowling worked as a translator (翻译者) in London. During this time, on a long train trip in the summer of 1990, the idea came to her of a boy who has magic (魔法) but doesn't know it. In 1992 Rowling began to teach English. She lived with her baby daughter, Jessica, and spent much time finishing the first Harry Potter book for young readers. It appeared in June 1997. To her surprise, the book was greatly successful. The film came out in November 2001. Now Harry Potter series (系列) is popular with people of all ages and about 60 million books were sold in 200 countries.

Why has the series been so successful? There are a few things. Many other magical stories happen in faraway lands or in past or future times. But Harry lives in modern (现代的) England. He's also a very ordinary boy: polite, friendly and clever. So when other children read about Harry, they can imagine being like him.

J. K. Rowling is very happy with the success, and she is now busy finishing the whole series of seven books. She's writing full time and she's really enjoying life. She says she will go on living an ordinary life with her daughter and writing children's books.

根据短文内容,选择最佳答案。

36. J. K. Rowling _________.

A. met a boy named Harry on a train trip

B. loved listening to stories when she was very young

C. got the idea of writing Harry Potter from her father's stories

D. wrote her first story after she graduated from the university

37. The first Harry Potter book came out _________.

A. in 1992

B. in the summer of 1990

C. in June 1997

D. in November 2001

38. The Harry Potter series is _________.

A. written for young people

B. written for her daughter, Jessica

C. only sold well in England

D. about a young inspector

39. J. K. Rowling has been successful, and she _________.

A. likes to travel all over the world with her daughter

B. is the richest woman in England

C. is excited about her success every day

D. is still writing stories for children

40. The best title (题目) of the passage is ________.

A. English Magical Stories

B. Successful Way-Writing Stories

C. Harry Potter-A Boy with Magic

D. J.K. Rowling and Harry Potter Series

( C )

Jerry Balkwin, 30 years old, restaurant. He lived in a flat about one mile north of the restaurant. He walked to and from work. When it was raining, he took the bus.

Jerry loved gangster(匪徒) movies. When a new one came out, he would go to the theater and watch the new movie three or four times. Then, when it went to video, Jerry would buy t he video at Barney’s Video Store. Jerry had a home over 1,000 gangster videos. Old ones, new ones; color, black and white; English, Spanish, Japanese ---- he loved them all. He could tell you the name of the movie, the director, the stars, and the story.

Jerry finally decided that he would own a gun, just like the gangsters. So he saved his money for a couple of years. Then he went to the gun club to practice shooting. He was in the club for only 10 minutes when he accidentally dropped his gun. The gun went off, and the bullet(子弹) went into Jerry’s right knee.

Jerry now walks with a walking stick, just like some gangsters.

41. What was Jerry Baldwin?

A. The boss of a restaurant.

B. The manager of a cinema.

C. The owner of a video shop.

D. The head of a shooting club.

42. Jerry Baldwin had a large collection of EXCEPT _____ones.

A. Spanish

B. Japanese

C. Russian

D. English

43. How did Jerry Baldwin get a gun?

A. He bought it for himself.

B. He borrowed it from the club.

C. He made it on his own.

D. He got it to from the gangster.

44. Jerry Baldwin dropped his gun mainly because of his ______.

A. illness

B. anger

C. carelessness

D. eyesight

45. From the passage, we learn that Jerry ______ in the end.

A. lost his interest in movies

B. turned out to be a real gangster

C. had his own shooting club

D. couldn’t walk in a normal way

第二卷非选择题

Ⅰ. Translate the following phrases. (10%)

46. at the airport 47. booking office

48. point at 49. look around

50. booking office 51.写出,全部写出

52. 不知道53. 立刻,马上

54. 来自于55. 继续工作,不断工作

Ⅱ. Translate the following sentences. (20%)

56. In his daily life , he is a good husband and father.

57. Our computer is down.

58. You mustn't tell or we'll get into trouble

.

59. Put an advertisement in the local paper to sell your car.

60. A bird in the hand is worth than two in the bush.

.

61.He is 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待)his wife now.

62. He never came except when he _________________(处于困境中).

63. ________________ (环视四周仔细察看)you before crossing the streets.

64. I _________________(没办法)to deal with it, let a thing slide。

65.(真可惜!真遗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一卷选择题(须用2B铅笔填涂)填涂样例正确填涂选择填空

完形填空

阅读理解

选择

1-5ACDCA 6-10ABDDA 11-15ABBCB 16-20AAABB

完型分析与解答:

这是一篇记叙文,文章讲述的是Helen 因牙痛到医院看牙医而引起的笑话。

1.A. 因为牙痛,Helen肯定是在课堂上哭了。

2.D. 以为Helen在哭,所以老师一定要问她原因的。

3.C. 老师让Helen 告诉她妈妈的是关于她牙痛的事。

4.B. 这里使用的是“take somebody to…”这一句式,它的意思是”带某人去某地”。

5.C. later用在时间段之后表示“在……之后”。其他几个词则没有这种用法。

6.D. 牙痛一定是牙坏了,这里的bad是用在系词后做表语的。

7.C. 因为牙痛,牙医是要把坏牙拔出来的。

8.D. the other 指两者中的另外一个;another 指多者中的另一个;the others则指其他所有的。根据这一用法,这里使用the others 最恰当。

9.C. 根据所给的四个词的词义可知答案。

10.A. 因为牙医把Helen的牙拔掉了,所以Helen认为只有牙医才知道牙痛还是不痛。

阅读

31-35BDCBD 36-40BCADD 41-45ACBCD

语文基础模块上册期末试题

2017——2018年度第一学期语文(基础模块)上册期末试卷 制卷人:----- 一.选择题(21分) 1、下列词语中与注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 鲜xiān 鲜红新鲜屡见不鲜鲜为人知 B. 强qiǎng 坚强牵强强词夺理博闻强识 C. 供gōng 供给供应提供供不应求 D.当dāng 当家当代门当户对安步当车 2.下面语句中书写准确无误的一项是() A. 她第一次听青它们在夜晚,在风的怂恿下豁啷啷地歌唱。 B. 泉源长年为我送来清凉的慰籍。 B. 文字上面有含糊,就显得思想还没有透彻,情感还没有凝练。 D. 在自学的过程中要知难而进,契而不舍。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①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洪磊严正____中国对钓鱼岛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 ②被”全能神“教利用的“世界末日“说早被证实不可靠,希望一些人不要__于邪教的谎言中。 ③在瓜果蔬菜上喷洒农药会直接____人们的健康。 A、声明沉溺妨害 B、申明沉湎妨害 C、申明沉溺妨碍 D、声明沉湎妨碍 4、对下列句子修辞手法的判断有错误的一项是() A我年轻、旺盛的精力像风在吼;我热情、澎湃的生命似水在流。(比拟)

B回来,我的青春!回来呀!(反复) C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点。(比喻) D孩子们的祝福是美好的,为什么我们不能以美好的心态来对待孩子们呢?(反问)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校区总体设计工作,融会了各派的建筑风格,得到大家的充分肯定。B展览馆里陈列着各式各样的孔繁森同志生前使用过的东西。 C灾区儿童重新走进了宽敞明亮的教室,坐上了崭新的桌椅,广大家长对此十分满意。 D降价促销是一种低层次的竞争手段,通过降价来促销,有如饮鸩止渴。 6.下列对课文的说明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好雪片片》作者是孔晓,叙述了一位老人在大雪天卖彩票的故事。B《拿来主义》是鲁迅的著名杂文,阐明了如何正确对待外国文化的问题。 C《我的空中楼阁》是一篇富于哲理的散文,表现了对自然环境遭到破坏的忧虑。 D《项链》是一篇脍炙人口的短篇小说,作者是英国的莫泊桑。7.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句是() A.学习上遇到问题,我们一定不耻下问,虚心向老师请教。....B.虽然积雪还没融尽,然而轻风已经没了冬日的凌厉,田间每个人都如沐春风,心情随之豁然开朗。.... C.美国一些乐观的专家认为中国和美国经济相比早些年就已望其项背,更甚者认为不....出十年将超过美国。 D.成功者不是守珠待免的人,成功者往往是一而学习一面等适当时机的人。.... 二、填空题(12分) 8.《劝学》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 9.君子曰:____________。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基础模块上册期末考试语文卷及答案教学教材

基础模块上册期末考试语文卷及答案

基础模块上册期末考试语文卷 (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炫.(xu àn )耀 蒙蔽.(b ì) 钦.(q īn )佩 B .藐.(mi ǎo )视 辜.(g ǔ)负 崇.(ch óng )高 C .垮(ku ǎ)掉 厌倦.(ju àn ) 恪.(k è)守 D .累赘.(zhu ì) 啃噬.(sh ì) 精悍. (h àn )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班配 一筹莫展 扶弱济困 看菜吃饭,量体裁衣 B .耐烦 怙恶不悛 摄手摄脚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 .根茎 挺而走险 流言蜚语 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D .模特 徒有虚名 莫名其妙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句是( ) A .学习上遇到问题,我们一定不耻下问....,虚心向老师求教。 B .虽然积雪还没有融尽,然而轻风已经没了冬日的凌厉,田间每个人都如沐春风,心情随之豁然开朗....。 C .近年来,中小学生受伤害的事故层出不穷....,应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D .成功者不是守株待兔....的人,成功者往往是一面学习一面等适当时机的人。 4.下列句子修辞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不过,如果不对热情的来源本身加以探究,我们怎么能认清这一切呢?(设问) B.在园中最为落寞的时间,一群雨燕便出来高歌,把天地都叫喊得苍凉。(比喻) C.一些模样落魄的旧字画到了他的手里,一经装裱,便神气崭新。(拟人) D.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反问)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他走了一个多钟头了。

中职数学基础模块5.3.1正弦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教学设计教案人教版

课时教学设计首页(试用) 授课时间:年月日

☆补充设计☆ 第页(总页)

(4)单调性 正弦函数在闭区间 n n [—2 + 2 k n 2 + 2 k n (kE Z)上是 增函数;在闭区间 l n 3 n 「—[2 + 2 k n, —+ 2 k n (kE Z)上是减函数. 例2求使函数y= 2+ sin x取最大值和最小值的x的集合,并求这个 函数的最大值、最小值和周期. 练习:教材P154,练习A组第1、2 题. 例3 不求值,比较下列各对正弦值 的大小: (1)si n(― 18 )与sin( —:n O ); (2)sin 严与sin 宁. 奇函数图象关于坐标原点对称. (4)随着单位圆中正弦线的变 化,体会正弦函数的单调性?学生总结 正弦函数的单调性. 师:在正弦函数图象上,函数单 调性是如何体现出来的? 生:正弦函数在[—n + 2k n n 2 + 2kn](k迂Z)上,图象是上升的, 在[2 + 2k n, + 2k n](k^Z)上, 图象是下降的. 教师将例2结合函数图象讲 解,在练习后小结:函数y= 2+ sin x, y= 2—sin x 的图象与y = sin x 的关 系,求它们最大值、最小值的规律. 教师将例3结合正弦函数图象 讲解如何比较函数值的大小,然 后再引导学生一起写出解题步骤. 利用两个例题, 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函数 性质的应用,进一步渗 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课时教学设计尾页(试用) ☆补充设计☆ 板书设计 1?“五点法”作图; : 2 ?正弦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作业设计教材P154,练习A组第3、4、5题, 练习B组. 教学后记

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第一单元知识点

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第一单元知识点 年级:班级:姓名: 一注音: 敷衍 ..窘刮痧...撮.土浇灌 绞.脸惦.念廿.位臀.部燠.热污 秽.狭隘.泾渭 ..分明潜.心木橛.子 嘟哝 ..寒..踽.踽黑黢.黢锲.而不舍箢篼 风凛冽.奖券.瞥.一眼打蔫.抽噎.一绺. 窥.探乍.着胳膊唾沫 ..博文强.识.强.弩之末 强.人所难倔强.供.养便当.安步当.车禅.宗禅.让露.天风餐露.宿抹.布 哽.咽.衣衫褴褛 ..殷.红殷.实酿.成花 团锦簇 ..投掷. ..楼榭.铙钹 二、字形: ____流不息金___辉煌食不guo 腹暴zao___ ____li 尽心血高kang 引hang 高歌 kang 俪相形见chu 笨zhuo 罢chu 儒家杀lu miu 论 未雨绸mou jiongjiong 有神jiong 乎不同闻名xia 迩目不xia 接 xia 不掩瑜三、解释下列词语: 家当燠热 抽噎嘟哝 踽踽绺 黢黢木橛子 弥高箢篼 锲而不舍沥尽心血 四、文学常识: 1、《我的母亲》体裁是,以为序精心组织材料,以为线索,多侧面、多角度地描写了母亲的一生。 老舍(1899-1966):现代著名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北京人。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

老舍的作品很多,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小说)《茶馆》、《龙须沟》(话剧)等。北京市政府授予他“人民艺术家”的称号。他的一生,总是忘我地工作,他是文艺界当之无愧的“劳动模范”。 2、《好雪片片》是一篇(体裁)文章刻画了一位外表污秽,境况凄凉但心底善良的的形象,文章结尾揭示了本文的中心即 。 林清玄(1953—),笔名秦情,名字来源:清而不玄。台湾高雄人。他是台湾作家中最高产的一位,也是获得各类文学奖最多的一位。 作品有散文集《莲花开落》《冷月钟笛》《温一壶月光下酒》《鸳鸯香炉》《金色印象》《白雪少年》《桃花心木》《在云上》《心田上的百合花》等。 3、《卖白菜》的体裁是,线索是。 莫言(1955年2月17日-),原名管谟业,中国当代著名作家。香港公开大学荣誉文学博士。他的成名作是长篇小说有 他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其作品深受魔幻现实主义影响,写的是一出出发生在山东高密东北乡的“传奇”。。 五、知识点: 1.语文能力包括、、、四项能力。 2. 听话的基本原则是、、,说话的基本原则是、、。 3.听话的技巧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话的技巧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记叙文选材的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记叙文选材要注意的事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说话训练 情景:朋友到你家来做客,时间已经很晚了,而你的朋友却仍谈兴正浓,你该如何委婉地下逐客令?

中职数学基础模块上册(人教版)全套教案

中职数学基础模块上册(人教版)全套教案 目录 第一章集合 (3) 1.1.1 集合的概念 (3) 1.1.2 集合的表示方法 (7) 1.1.3 集合之间的关系(一) (11) 1.1.3 集合之间的关系(二) (15) 1.1.4 集合的运算(一) (18) 1.1.4 集合的运算(二) (23) 1.2.1 充要条件 (26) 1.2.2 子集与推出的关系 (30) 第二章不等式 (33) 2.1.1 实数的大小 (33) 2.1.2 不等式的性质 (37) 2.2.1 区间的概念 (41) 2.2.2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 (45) 2.2.3 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一) (49) 2.2.3 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二) (52) 2.2.4 含有绝对值的不等式 (56) 2.3 不等式的应用 (59) 第三章函数 (62) 3.1.1 函数的概念 (62) 3.1.2 函数的表示方法 (67) 3.1.3 函数的单调性 (71) 3.1.4 函数的奇偶性 (75) 3.2.1 一次、二次问题 (80) 3.2.2 一次函数模型 (83) 3.2.3 二次函数模型 (87) 3.3 函数的应用 (92) 第四章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 (95) 4.1.1 有理指数(一) (95) 4.1.1 有理指数(二) (99) 4.1.2 幂函数举例 (104) 4.1.3 指数函数 (108) 4.2.1 对数 (113) 4.2.2 积、商、幂的对数 (116) 4.2.3 换底公式与自然对数 (120) 4.2.4 对数函数 (123) 4.3 指数、对数函数的应用 (127) 第五章三角函数 (130)

人教版职高语文基础模块上册教案

《永远的校园》 教学目的: 1.了解北大,走近北大,感受北大,思考北大 2. 借助演讲、辩论等形式培养学生思辨说理的能力 3.对比谢冕心中的北大与现实中北大的差异,并揣摩这种差异的根源,从而树立正确的大学观、人生观 教学难点: 如何看待理想中北大与现实中北大的差异 教法与学法: 1.课型:讲读课、公开课、研讨课、活动课 2.教法:质疑、讨论、辩论 3.教具及能力培养方向:多媒体课件(包括图片、音频、视频及文字材料);培养学生思辨能力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主要诵读文章,感知大意;第二课时主要展开拓展、延伸的活动)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2003年2月25日,在首都北京发生了二起震惊中外的爆炸案,先后发生在清华大学的荷园餐厅和北京大学的农园餐厅,虽然比不上恐怖份子驾机撞毁世贸大楼那样引人注目,但在很少发生恐怖流血冲突的中国大陆来说,这的确也算得上是惊天动地的事情了,最引人深

思的是:恐怖份子为什么要选择清华和北大进行作案呢?案情侦破之后,答案浮出水面,而这个答案竟让人哭笑不得,因为犯罪谷子声称:“制造爆炸案的目的是为了出名。” 对于这起事件,我不想多作分析了,我只是想说:为什么炸清华、北大就能出名呢?那是因为这两所大学太有名了,本身就是名望的象征。我们这就容易理解了:为什么从古至今那些杀人的罪犯很少留下姓名,而刺客荆轲的故事却被广为传诵,不仅仅是因为荆轲的大义凛然、高风亮节,还因为他刺杀的对象是权倾天下、赫赫有名的秦王。 的确,清华、北大太有名气了,不仅是每一位莘莘学子梦寐以求的地方,就连没有丁点儿文化常识的人可能也会对他们肃然起敬。江泽民同志作为一国主席,日理万机,我不知道他曾去过哪些大学,但我知道北大他是去过的,就在北大建校一百周年的校庆典礼上,还作了热情扬溢的讲话,因此,才有了我们课本上这篇文章。 大凡有名望的人、事、物都难得一见:比如卢浮宫珍藏的那些传世珍品;比如我们的局长、县长、市长或者更高的官员。于是我们容易对那些有名望的东西产生神秘感,认为他们与众不同,认为他们超凡脱俗,认为他们高不可攀,或许真的如此,或许未必竟然。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北大著名学者、中国当代著名诗歌理论家、朦胧诗派的倡导者谢冕先生用他的眼、他的手、他的心为我们搭建的北大校园,去感受北大的那一份脱俗和平凡吧! 二、感受北大

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期末试题

西华二职专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期终考试 语文试卷(基础模块上)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戏谑.(xua)撮.土(chuó)震慑.(sha) B 供给.(gěi)寒伧.(chen)佳肴.(yáo) C 炫.耀(xuàn)逮.捕(dǎi)参.差(cēn) D 乘.凉 (ch?ng) 遒劲.(jìng)鞭挞.(tà)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面面相觑人情事故励精图治 B 旁征博引行踪鬼秘川流不息 C 既往开来汗流浃背好高骛远 D 游目骋怀自惭形秽搔首踟蹰 3.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人们从《论语》中学得智慧的思考,从《史记》中学得严肃的历史,从《正气歌》学得人格的,从马克思学得入世的,从鲁迅学得批判的,从列夫,托尔斯泰学得道德的。 A 激情精神执着精神刚烈 B 精神精神刚烈激情执着 C 执着激情刚烈精神精神 D 精神刚烈激情精神执着 4. 下列作家、作品、体裁对应错误的一项是() A 舒婷——《致橡树》——诗歌 B 铁凝——《哦,香雪》——散文 C 毕淑敏——《离太阳最近的树》——散文 D 莫言——《卖白菜》——小说 5. 下列古诗词的默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静女其淑,伺我于城隅。 B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斯,雨雪霏霏。 C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D 同是天涯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6.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这句话的后面,包容了多么丰富的“无声”的潜台词啊! B 买苹果的时候,小个儿的孩子都不要。 C 同学们反应的情况,基本是完全真实的。 D 无论是古典名著还是现当代优秀作品精选,其艺术魅力都能感染我们。 7. 对下面一段话所运用的修辞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这是革命的春天,这是人民的春天,这是科学的春天!我们张开双臂热烈地拥抱这个春天吧! A 引用对比比喻排比借代 B 引用对比借代排比夸张 C 引用对偶比喻排比拟人 D 引用对偶比喻排比拟物 8.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体操队的五个小队员,都是十五六岁的小男孩,豆蔻年华 ....,风华正茂。 B 敢于仗义执言的人,即使有些缺点,我认为也不可与那种少说为佳,明哲 保身的“好好先生”同日而语 ....。 C 对于每个青年来说,机遇总是会有的,但是要善于抓住机遇,经过一番拼 搏,才能取得成功。否则一旦失去机遇,便会一失足成千古恨 .......。 D 王刚同学学习不认真,写文章总是文不加点 ....。 9. 下列有关语文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议论文从论证方式上可以分为立论和驳论。阐明观点的叫立论,反驳观点的叫驳论。 B散文是文学体裁的一种,它以高度凝练的语言,形象表达作者丰富的思想 第1页,共4页

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第四版教案

语文教学设计 学校:某某学校教研组:语文任课教师:老师

能事件还是发生) 遏止(尽量阻止事件发生) 12月7日到14日,中央的房地产政策接连三次出台来__遏制_房价,但目前楼市房价上涨过快过高过猛,绝对不是新政策就可以_遏止_的。 (2)寥廓(空旷深远)辽阔(宽阔的,广阔的) “神舟”七号飞船在__寥廓_而深邃的太空 遨游两天以后,平稳地降落在__辽阔__内 蒙古大草原上,实现了中国人出舱漫步太 空的梦想。 (3)意气(志向与气概。也指精神;神色、志趣等) 义气(本指节烈、正义的气概。引申为刚正之气。也指为情谊而甘愿替别人承担风险或盲目作自我 牺牲的气度。) 《日本时报》13日文章以“亚运会以_意气_风发的开幕式拉开了序幕”为题,对广州亚运会进行了报道。 齐鲁晚报讯,德州市宁津县的青年战某为讲__ 义气_竟半夜出门帮朋友偷邻居的摩托车,案发后,朋友逃跑,自己却落入法网。 二,研读诗词,学习目标达成 1,细读上阕: (1)“独”立“寒秋”,诗人的情感本应该是(悲伤、孤独)的,但是,诗人却“看”到了一幅(生机盎然、绚丽壮美 )的湘江秋景。(体会景象,感悟其氛围与特点),这与作者(乐观积极、有着雄心壮志)的胸襟有关。(联系写作背景) (2)上阕的领字是(“看”),这里诗人看到了哪些内容(意象)? 这几句写景有何特色? 诗人看见了山、林、江、舸、鹰、鱼。 远眺:万山红遍层林尽染(静) 近观: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静、动) 仰视:鹰击长空(动) 俯瞰:鱼翔浅底(动) 2,研读下阕: (1)下阙的领字是(“恰”)统领至哪一句? ①“恰”字统领至“粪土当年万户侯”。②这七句

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期末考试试题

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期末考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8分) 1.选出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城隅(城墙角落)鼓瑟(敲鼓)小人所腓(隐蔽、掩护) B、就砺(磨刀石)冷炙(烤肉)锲而舍之(刻) C、比及(等到)自诩(夸)忧心烈烈(形容忧心如焚) D、师旅(军队)归聘(探问、问候)雨雪霏霏(落、下) 2. 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逶迤( wei ) 饿殍(piao)做窠(ke) B、箭镞(zu)遒劲(jin)徘徊( huái ) C、璀璨(càn ) 恬( tián ) 校补(xiao) D、栖( xī)息孱头(chan)燠热(yu) 3.下列各句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正是这种锲而不舍的奋斗精神,使他从一个残疾孤儿成为举世闻名的音乐家。 B、在学习中取得了那么一点儿成绩就骄傲自满,与你那踏实勤奋的学风相比,真是自惭形秽。 C、公司、大企业的董事长、首席执行官西装革履,冠冕堂皇地出席

了亚洲博鳌论坛峰会。 D、秦昭王得知赵惠王得到价值连城的和氏璧,想假装以十五座城池与他交换。 4.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月亮升起来,院子里凉爽得很,干净得很。 B、人生是多么奇怪,多么变幻无常啊,极细小的一件事可以败坏你,也可以成全你! C、屋里陈列着各式各样的焦裕禄同志过去所使用过的东西和书籍。 D、那崖壁上、沟壑边、大树上,到处可见的常春藤,可视为外婆人格精神的象征。 5.对下列句子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嫩生生的荠菜,在微风中挥动它们绿色的手掌,招呼我,欢迎我。(拟人) B、你不以我们的祖国有着这样的英雄而自豪吗?(设问) C、我觉得我简直诧异得要爆炸了,这样残酷无情的污蔑(夸张)。 D、每一个舞姿都充满了力量。每一个舞姿都呼呼作响。每一个舞姿都是光和影的匆匆变幻。(排比) 6.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钻研幌子鲁莽毛骨耸然 B、推搡自诩浮躁故弄玄虚 C、浩瀚脑髓雾霭完碧归赵 D、袖珍纤陌骐骥

高教版语文基础模块上基础知识复习含文章主旨

语文基础模块上基础知识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 一我的母亲 一、文学常识 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现代著名作家。代表作品主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戏剧《龙须沟》等。1951年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他“人民艺术家”的光荣称号。 二、字词注音 家谱.刮痧.绞.脸撮.土廿.撑.持惦.念 三、解释词语 门当户对生疏 殷勤筹划 撑持惦念 四、人物形象 母亲——勤劳、热情好客、乐于助人、善良而坚强、感情内敛而深厚(软而硬的性格)的一位伟大无私的母亲。 二好雪片片 一、文学常识 林清玄(1953—),台湾作家,笔名秦情、林漓、林大悲等。作品有散文集《莲花开落》、《冷月钟笛》、《温一壶月光下的酒》、《鸳鸯香炉》、《金色印象》、《白雪少年》等。 二、字词注音 奖券.便.当臀.部家当.燠.热崭.新笨拙.污秽. 三、解释词语 崭新笨拙 污秽 四、人物形象 老人——一个外表污秽,处境凄凉的流浪老人;一位心地善良,给人温暖的可亲老人。 五、文章中心 无论情况如何都不能失掉一个人的好品质,都要学会给他人以温暖。 三卖白菜 一、文学常识 莫言(1956—)当代作家,原名管谟业,山东高密县人。“寻根文学”作家。201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主要作品有中篇小说集《透明的红萝卜》、《金发婴儿》和长篇小说《红高粱家族》《生死疲劳》《蛙》等。 二、字词注音 抽噎.木橛.子蔫.嘟哝 ..清冽. ..踽.踽独行乍.绺.黢.黑箢篼 抽屉.湿漉漉.瞥. 三、解释词语 心事重重死里逃生 踽踽独行抽噎 四、主题 作者借助《卖白菜》中母亲的形象(一个坚强、自尊、朴实、诚实的母亲形象),表达了自己对做人行事的看法:再穷也不能失掉自尊,再穷也不能丢掉诚实。 四狂欢节的最后一天 一、文学常识 阿米琪斯(1846——1908),意大利著名作家,代表作《爱的教育》。

基础模块上语文期末试题

保康中职语文期末测试题 基础模块(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 1、选出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全都不同的一项() A.寒暄玄机选拔炫耀 B.雾霭拜谒遏制蔼然 C.珊瑚删除蹒跚姗姗 D.懊丧澳门奥运凹凸 2、选出下列各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A.怜悯斩新笨拙冷寞一愁莫展 B.愁怅偏辟弘扬倾轧九宵云外 C.沉湎份礼溃烂油腻再接再厉 D.骄健慷概缅怀娇嗔食不裹腹 3、下列句中的横线上,依次应填入的一组词恰当的一项是() ①小屋的出现,________了山的寂寞。 ②每个晚上,山下亮起________的万家灯火,山上闪出________的灯光。 ③例外的只有破晓或入暮,那时山上只有一片微光,一片________,一片宁谧。A.打破闪烁疏落安静 B.点破闪烁稀疏安静 C.点破灿烂疏落柔静 D.打破灿烂稀疏柔静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准确的一项是() A.“你看过首义博物馆的菊展么?”小李兴奋地说道:“今年首义博物馆的菊展真美!” B.张家界石峰林立,峭壁万仞;天子山居高临下,气势磅礴;索溪峪群峰环抱,粗壮雄峻。 C.怎么啦,你? D.今年夏天,你是到奶奶家度暑假,还是到姥姥家度暑假? 5、下列词语,解释不准确的一项是() A.翩然:形容动作轻快地样子。缥缈:形容隐隐约约,若有若无。

B.遒劲:雄健有力。毛骨悚然:形容十分恐惧。悚然,害怕的样子。C.馥郁:形容香气浓厚。璀璨:形容珠玉等光彩鲜明。 D.寒伧:同“寒碜”,寒冷,缺衣少食。风韵:优美的态度,美好的韵律。 6、参照例句仿写的句子,表达准确的一项是( ) 例句:青年人衰老的心说:“我的明天不过是凝结在荷叶上的露珠。” A 老年人年轻的心说:“我的明天乃是飘忽即逝的白云。” B 老年人年轻的心说:“我的明天乃是快要落山的夕阳。” C 老年人年轻的心说:“我的明天乃是将化作春泥的花朵。” D 老年人年轻的心说:“我的明天乃是即将入土的棺材。” 7.下列句子中,语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在学习中,我们应该注意培养自己观察问题,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水平。 B、上星期,我们参观学习了兄弟学校展开课外活动的先进经验。 C、这位语言大师笔下的人物个个栩栩如生。 D、如何防止青少年,尤其是中小学生在学校周边免遭抢劫是一件大事。 8、下列各句中,不是比喻句的一句是( ) A、紧十八盘仿佛一条灰白大蟒,匍匐在山峡当中。 B、一阵乌云从西边涌来,好像要下雨了。 C、那秋风吹干的一树树核桃叶,卷起来像一树树金铃铛。 D、小船活像离开了水皮的一条打跳的梭鱼。 9.下面句子说话得体的一项() A.我在这个问题上请教了很多人,都得不到解决,于是不耻下问,向叶先生请教。B.在座的不是董事长,就是总经理,现在请大家出钱出物,为国家尽匹夫之责。C.孩子别哭,再哭,我就会把你扎出血来。 D.老黄,今天是你的生日,祝你长命百岁。 10、下面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 A、小说属叙事文学,构成小说三要素是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典型环境。其中以人物形象为第一要素,故事情节与典型环境是为塑造人物形象服务的。 B、《项链》是一篇短篇小说,是法国作家莫泊桑的经典之作。莫泊桑是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之一。 C、《哦,香雪》是一篇抒情意味浓厚的散文,文章的主人公凤娇的形象塑造最为成功。作者是林清玄。

人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2010 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卷1.本卷为试题卷,答案一律做在答题卷相应位置上,做在试题卷上无效。2.考试时间120 分钟,满分100 分。 (组卷人:宫延立) 一、基础知识部分(选择题每题2 分,共30 分) 1.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是() 出售,严重折本,他再也经不起这样的折腾了。 A.这两批货都打折... B.武松大喝一声:“快拿酒来!我要喝十二碗。”博得众食客一阵喝彩。 C.大爷说话和气,但对别人的意见往往水声附和。一天,天气暖和,他和 泥抹墙,一青年诙谐地说:“大爷,您现在才是真正的‘和.稀泥'!” D.小盛盛情地给我盛饭。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是() A.就在最后一位顾客出了门,店主说要关门打烊的时候,店门被吱吱吱吱地拉开了。 B.三爷大喜过望,披衣起床,忙不跌喊下人摆下酒席。 C.面对相儒以沫的同道,我们忍心说我不重要吗?D.那一夜,妇女们都穿针乞巧,又以瓜果嗣织女星。 3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是() 因此,他们很容易与外界的气体、液体甚至固体的原子发生,也就是说十分活泼。实验中发 现,如果将金属铜或铝做成几个纳米的颗粒,一遇到空气就会发生激烈地,发生 A .反应燃烧轰炸 B .反应燃烧爆炸 C .反映焚烧轰炸 D .反映焚烧爆炸 4 .将下列熟语改换成成语,改换得不恰当的一句是()A.学习绝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必须持之以恒。(一曝十寒) B.同志之间应该互相关心。如果想坑害别人必然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咎由自取)C.老师多次教育他,而他总把老师的话当做耳旁风。(不闻不问) D.我们要站好最后一班岗,不能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得过且过)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职教语文(基础模块)上册期末测试卷及答案

语文(基础模块)上册期末测试卷 [说明]本试卷分为第Ⅰ、Ⅱ两部分,请将第Ⅰ卷选择题的答案填入答题卡,第Ⅱ卷可在各题后直接作答,共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24分) 1、下列读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A、辍(chuò)学雾霭(ǎi)诗行(háng)遒劲(jin) B、绽(zhàn)放勉强(qiǎng)斟酌(zhuó)虹霓(ní) C、磕(kē)头裙褶(zhě)笑靥(yǎn)千乘(shèng) D、凫(fù)水城隅(yú)疚(jiū)花卉(huì) 2、下列各组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 A、咬文嚼字空中楼阁莫名其妙欢渡春节 B、锻练身体残羙冷炙心悦诚服名副其实 C、礼尚往来索然寡味深恶痛绝漫不经心 D、众口铄金煞费苦心拨乱反正负荆请罪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括号处的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用人要做到知人任事、人尽其();既不可小()大用,也不可大()小用。如果用人优劣不分,鱼龙()杂,()此以往,就会造成优秀者与平庸者()然无别。 A、才才才混长浑 B、材材材浑常浑 C、材才才浑常混 D、才材材混长浑 4、填入下列各句中空白处恰当的一组是() 咬文嚼字有时是一个坏习惯,____这个成语的含义通常不是很好。但是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____有一子不肯放松的严谨。文学借文字____思想感情;文字上面有含糊,

就显得思想还没有____,情感还没有凝练。 A、所以必须表现透彻 B、所以必需表示透彻 C、虽然必需表示精确 D、虽然必须表现精确 5、下列各句标点符号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一九三○年,同志专门写了《反对本本主义》这篇文章,提出:“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的科学论断。 B、板凳上捆着一个头发又长又脏、胡子像野草、衣服破成一片片的人。 C、这种作风,拿了律已,则害了自己。拿了教人,则害了别人,拿了指导革命,则害了革命。 D、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 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职业教育为每一位莘莘学子插上腾飞的翅膀。 B、7月6日,市区地面温度高达68℃以上。 C、今年高考,他估计自己大约能得650分。 D、面对中等职业学校招生难得的现状,校长陷入了沉思。 7、以“梨花院落溶溶月”为出句,下面能与它构成对偶句的一项是() A、柳絮池塘淡淡风 B、带水芙蓉点点雨 C、丁香初绽悠悠云 D、榆荚临窗片片雪 8、下列语句句意明确,没有语病一项是() A、我一进公园,就闻道一阵诱人的花香扑鼻而来。 B、火车慢慢地徐徐开动了,他的思绪飞到了恋人身边。 C、听到老师的严厉批评,操同学心受到极大震动。 D、他回忆着过去的往事,脸上不时露出微笑。

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期末试题

一、基础知识用(对一题得4分,共20分) 1、《读书人是幸福人》对“睿智”中“睿”读音和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ru ì) 聪明 B 、(ji ǒng )明亮的 C 、(ru ì) 看得深远 D 、(ru ì) 有智慧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 凌宵花 废墟 懊 丧 B. 做窠 稠密 雾霭 C. 流岚 虹霓 绿 阴 D. 自许 孱头 冠冕 3、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句是( ) A .我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来炫耀自己。 B .我们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 C .我红硕的花朵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 “送 光,自己来拿。 D .要不然,则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 5、《项链》最后说出项链是赝品,作者这样安排的用意是( ) A .证明一件偶然的小事使马蒂尔德吃尽苦头。 B .揭露佛莱思节夫人的虚荣心理,致使马蒂尔德上当受骗。 C .深化了主题。既嘲讽了小资产阶级的虚荣心理,也对马蒂尔德给予深刻的同情。 D .掀起波澜,揭露资产阶级社会的丑恶行径和虚伪,教育人们谨防上当。 二、填空(每空1分,共15 分) 1、《拿来主义》的作者是 ,原名 ,是我国现代伟大的_____ 家,_____家,_______家。 2、《项链》的作者是 国着名小说家 。 3、《致橡树》是 的代表作品之一。

4、《荀子》是战国末期思想家_______所着。 5、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是小说的三要素。 6、《荷花淀》作者 ____________,《一碗清汤荞麦面》作者是 _____作家_________. 三、补写出下列句中的空缺部分(每题2分,共10分) 1、锲而舍之, _____________;锲而不舍,________________。 2、匪女之为美,________________。 3、君子曰:___________________。青,取之于蓝,___________.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4、根,紧握在地下;叶,___________________ 。 5、昔我往矣,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雨雪霏霏。 四、阅读理解(第1-2小题各3分,第3小题4分,共10 分) 下面是曾宏雁《情人节的玫瑰绽开在教室里》的一段文字,请阅读后完成各题: 大家都知道,今天是西方人的情人节,但你们知道这个节日的来历吗? 相传这个节日源自于英国。公元270年,一个名叫瓦伦泰因的年青基督徒,因为反抗罗马统治者的专制而遭到逮捕。狱中,他和监狱长的女儿发生了恋情。随着刑期的临近,和自己心爱的姑娘诀别的日子也迫近了。就在他2月14日临刑之前,他给自己的心上人写了一封情书,述说了自己的情怀,之后便昂首走上了刑场。从此,基督教徒们为 1、西方情人节和中国情人节时间是﹙﹚ A、2月14日和农历正月15日 B、2月14日和农历7月7日 C、3月14日和农历7月7日 D、4月14日和农历7月7日 2、这篇短文反映的师生关系是﹙﹚ A、对立关系 B、矛盾关系 C、和谐关系 C、

人教版中职数学基础模块上册 -第一章集合教案

1.1.1 集合的概念 【教学目标】 1. 初步理解集合的概念;理解集合中元素的性质. 2. 初步理解“属于”关系的意义;知道常用数集的概念及其记法. 3. 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培养独立思考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点】 集合的基本概念,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集合的概念. 【教学方法】 本节课采用问题教学和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通过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自己独立地去发现、分析、归纳,形成概念. 【教学过程】 环节教学内容师生互动设计意图 导入 师生共同欣赏图片“中国所有的大 熊猫”、“我们班的所有同学”. 师:“物以类聚”;“人以 群分”;这些都给我们以集合的 印象. 引入课题. 联系实际; 激发兴趣. 新课课件展示引例: (1) 某学校数控班学生的全体; (2) 正数的全体; (3) 平行四边形的全体; (4) 数轴上所有点的坐标的全体. 师:每个例子中的“全体” 是由哪些对象构成的?这些对 象是否确定? 你能举出类似的几个例子 吗? 学生回答.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提 出问题如下: (1) 集合、元素的概念是如 何定义的? (2) 集合与元素之间的关 系为何?是用什么符号表示 的? (3) 集合中元素的特性是 什么? (4) 集合的分类有哪些? (5) 常用数集如何表示? 教师检查学生自学情况,梳 从具体事例直观 感知集合,为给出集 合的定义做好准备. 老师提出问题, 放手让学生自学,培 养自学能力,提高学 生的学习能力. 检查自学、梳理 知识阶段,穿插讲解 1

新课1. 集合的概念. (1) 一般地,把一些能够确定的对 象看成一个整体,我们就说,这个整体 是由这些对象的全体构成的集合(简称 为集). (2) 构成集合的每个对象都叫做集 合的元素. (3) 集合与元素的表示方法:一个 集合,通常用大写英文字母A,B,C,… 表示,它的元素通常用小写英文字母 a,b,c,…表示. 2. 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1) 如果a 是集合A 的元素,就 说a属于A,记作a∈A,读作“a属于A”. (2)如果a不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 a不属于A,记作a?A.读作“a不属 于A”. 3. 集合中元素的特性. (1) 确定性:作为集合的元素,必 须是能够确定的.这就是说,不能确定 的对象,就不能构成集合. (2) 互异性:对于一个给定的集合, 集合中的元素是互异的.这就是说,集 合中的任何两个元素都是不同的对象. 4. 集合的分类. (1) 有限集: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 合叫做有限集. (2) 无限集: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 合叫做无限集. 5. 常用数集及其记法. (1) 自然数集:非负整数全体构成 的集合,记作N; (2) 正整数集:非负整数集内排除0 的集合,记作N+或N*; 理本节课知识,并强调要注意的 问题. 教师要把集合与元素的定 义分析透彻. 请同学举出一些集合的例 子,并说出所举例子中的元素. 教师强调:“∈”的开口方 向,不能把a∈A颠倒过来写. 教师强调集合元素的确定 性.师:高一(1)班高个子同学 的全体能否构成集合? 生:不能构成集合.这是由 于没有规定多高才算是高个子, 因而“高个子同学”不能确定. 教师强调:相同的对象归入 同一个集合时只能算作集合的 一个元素. 请学生试举有限集和无限 集的例子. 师:说出自然数集与非负整 数集的关系. 生:自然数集与非负整数集 是相同的. 师:也就是说,自然数集包 括数0. 解难点、强调重点、 举例说明疑点等环 节,使学生真正掌握 所学知识. 2

中职对口升学语文基础模块上册教材分析

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教材分析 一、教材地位和作用 1、教学大纲 中职语文教材主要分三大模块:基础模块、职业模块和拓展模块。其中基础模块共2册,为必修内容,侧重于培养学生基本科学文化素养;职业模块分工科类和财经商贸与服务类,各1册,为限定选修内容,侧重于服务学生专业学习;拓展模块共1册,为任意选修内容,侧重于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 教材中关于学时的规定是这样的:基础模块总学时160~180,职业模块总学时32~36,拓展模块学时不作规定。 2、考试纲要 以上是教学大纲对基础模块的规定,我们再来看一下考试纲要对基础模块的规定又是如何呢?根据最新的中职语文考试纲要的要求,试题中基础模块占60%,职业模块占5%,拓展模块占35%,其中文言文部分考纲明确规定,试题中文言文阅读部分所用的材料选自纲要附录中规定的文言文篇目,一共有10篇,其中有7篇是基础模块的课文,文言文作为中职学生学习的一个难点,只有掌握了基础模块的文言文知识,才有能力去学习其他模块的内容。 无论是教学大纲还是考试纲要,都赋予了基础模块相当高的地位,基础模块的内容是中职学生必须掌握的。 3、教材作用 基础模块是中职学生共考教材,不分专业,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日常生活和今后的职业岗位所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提高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形成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促进职业生涯的发展。所以教师在授课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知识,还要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一个终身学习发展的能力,也为以后的继续学习奠定基础。 二、教材结构与重难点 基础模块共2册,分上下册,每册的编写体例都是由单元导语、阅读与欣赏、表达与沟通、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构成。每个教学板块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共同组成教学单元。 教学大纲对基础模块的学时规定是这样的,现代文80~90个学时,文言文16~22个学时,口语交际是20个学时,写作是20个学时,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24~28个学时,当然在具体教学实践当中教师可以根据学校情况和班级学生情况,灵活调整学时数,以学生吸收掌握为主。 现在我们以基础模块上册教材为例来分析下每个部分的结构与教学重难点: 1、阅读与欣赏 第一单元重点是整体感知课文,帮助学生进入到语文学习的氛围当中去,使学生对语文产生浓厚的兴趣,为后面的三个单元学习奠定基础,也为今后的语文学习提供知识储备。此外,教师也可通过这一单元的授课,了解所授班级的语文水平以及每一位学生的语文水平,为教师今后的教学提供参考依据。 第一单元的四篇课文均是记叙文,为本单元表达与交流的写作部分提供素材和鉴赏案例,通过这四篇课文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记叙文的选材组材的技巧,方便记叙文写作的训练。

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期中考试试题(含答案)

☆ 密 封 线 内 不 准 答 题 ☆ 班级: 姓名: 学号: 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期中考试试题(含答案) (闭卷 100分钟)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C ) A.点缀.(zhuì) 中.肯(zhòng) 脍.炙人口 (huì) B.栖.息(qī) 婀娜.(nà) 游目骋.怀(chěng) C.踟.躇(chú) 奖券.(quàn) 安静宁谧.(mì) D.睥.睨(pì) 伫.立 (chù) 阡.陌(qiān) 2、下列各组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C ) A.崛起 参预 可怜兮兮 B.缥渺 衣袂 不名一钱 C.逶迤 希冀 垂涎三尺 D.惊骇 晌午 别来无样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B ) A.适于心灵散步,眼睛旅行,也就是古人说的游目骋怀。..... B.别看他平常闷闷不乐....,可在技术交流会上,他比谁说得都多。 C.山上的灯把黑暗照淡了,淡如烟,山雾虚无缥缈....。 D.时间过得真快,俯仰之间.... ,船已驶出港口。解析:B 项“闷闷不乐”形 容心情不舒畅,不符合这里的语境。 答案:B 4.下边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C ) A.十分清新,十分自然,我的小屋玲珑地立于山脊一个柔和的角度上。 B.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点。 C.山路和山坡不便于行车,即使便于我行走。 D.小屋迷于雾失楼台的情景中,它不再是清晰的小屋。解析:C 项“即使”应 为“然而”,不是假设,而是已然。 答案:C 5、下面各句用语恰当得体的一句是( C ) A 、你特意为我制作的生日礼物,我怎可不笑纳。 B 、承蒙你信任,拜托我的事,一定去做。 C 、那么忙还劳驾你跑一次,真是失礼。 D 、你家的令郎真是才貌双全。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6分) 6、“五经”是指《 》、《 》、《 》、《 》和《 》。 7、《 》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语录体散文集,共二十篇,是我国古代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与《 大学 》、《 》和《 》合称“四书”。 8、孔子(前551-前479),名_____,字______,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 9、补写出下列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窈窕淑女, 。 (2).匪女之为美, 。 (3).少壮不努力, 。(4).出淤泥而不染, 。 (5).斯是陋室, 。 (6).谁言寸草心, 。 三.阅读理解(14分) (一)阅读莫泊桑《项链》选段完成22~25题。(每题2分,共10分) 她先看了几副镯子,又看了一挂珍珠项圈,随后又看了一个威尼斯式的镶着宝石的金十字架,做工非常精巧。她在镜子前边试这些首饰,,不知道该拿起哪件,放下哪件。她不断地问着: “再没有别的了吗?” “还有呢。你自己找吧,我不知道哪样合你的意。” 忽然她在一个青缎子盒子里发现一挂精美的钻石项链,她高兴得心也跳起来了。她双手

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试卷及答案

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试卷及答案 【篇一: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试卷及答案】 试卷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卖奖券的流浪 老人,房无一间....,地无一垄.... 。 b.他在野外迷路,已经饿了好几天。看到这些野果,也顾不了许多,食不果腹.... 地吃了起来。 c.他们两人在拜把兄弟时曾经海誓山盟....,永不背叛,可到 了商战的关键时刻,竟成了仇敌。 d.他把相敬如宾....当作与朋友交往的一条起码原则,但在生 活中他却常常得不到别人的尊敬,他为之很苦恼。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瓢泼大雨淅淅沥沥下个 不停。 b.后来我才知道,不管是谁买奖券,他总会努力地把奖券装进红套 子里。 c.如何防止展览会的贵重展品免遭盗窃,这是西方国家深感头疼的事。 d.这种弄虚作假的新闻报道势必将危害党的事业,我们要坚决反对。5.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小屋在山的怀抱中,犹如在花蕊中一般,慢慢地花绽开了一些, 好像层山后退了一些。(拟人) b.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点。(拟人) c.山上有了小屋,好比一望无际的水面飘过一片风帆????(比喻)d.本质上,它是一幢房屋;形势上,却像鸟一样,蝶一样。(比喻)6.下列对《诗经二首》的赏析,不合诗意的一项是() a.“彼尔 维何,维常之华。”用花之盛起兴,喻出征军伍车马服饰之盛。b.“彤管有炜,说怿女美。”语意双关,表面上赞美彤管的红润、光泽,实是对心中恋人的赞美和爱慕。 c.“岂敢定居?一月三捷。”用反问的句式,强调了边关战事频繁, 将士们无暇休整,但作战英勇,一个月能获三次胜利的士气。 7.下列不包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莫春者,春服既成 b.静女 其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