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业大学.

四川农业大学.
四川农业大学.

四川农业大学

风景园林硕士(MLA)专业学位培养方案为规范风景园林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培养方式、课程学习和学位授予等环节、确保培养质量,特制定本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和要求

风景园林硕士专业学位是与风景园林事业相关行业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性学位,具有特定的职业背景,主要为风景园林事业相关行业培养应用性、复合型专门人才。

风景园林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应具备以下知识和技能:

(1)了解我国及国际风景园林理论与实践的前沿与发展动态;掌握园林植物应用、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生态区域规划与设计基本理论;

(2)掌握园林植物应用(栽培、繁育、养护管理及应用)、园林植物配置与造景、各类园林绿地规划与设计、园林建筑设计、园林工程设计、城市绿地系统规划、风景名胜区保护与规划、森林公园保护与规划、生态区域规划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3)具备综合运用国内外先进文化和艺术原理、设计理论和植物材料进行规划设计的能力;

(4)熟悉我国园林绿化、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环境保护、森林与国土资源管理等有关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

(5)掌握和应用风景园林工程施工技术、施工管理、施工监理;

(6)基本掌握一门外国语,能够阅读相关的外文资料。

二、培养方式及学习年限

(1)攻读风景园林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采取进校不离岗的方式学习,在校学习时间累计不少于6个月。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

(2)学位论文实行双导师制,由具有实践经验和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校内外导师联合指导。

(3)攻读风景园林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最长不超过5年。

三、课程设置与必修环节

风景园林硕士专业学位的课程按照风景园林事业相关领域并结合用人部门的实际需要设置。课程体系应体现整体性、综合性和一定的前瞻性。攻读风景园林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需学习以下课程,总学分应不少于32学分。

1、必修课程(18学分)

(1)政治理论2学分

(2)外国语3学分

(3)风景园林历史与理论2学分

(4)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5学分

(5)园林植物应用与技术3学分

(6)城市生态学专题3学分

2、选修课程(15学分)

(1)城市规划专题2学分

(2)园林艺术与审美3学分

(3)风景园林工程3学分

(4)高级园林植物学3学分

(5)风景资源管理2学分

(6)园林建筑设计专题2学分

3、必修环节

(1)开题报告。要求提交文字材料和多媒体幻灯片,在对选定领域进行文献综述的基础上,提出研究的关键问题、意义、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可能存在的问题和预期结果(第二学年10月前完成)。

(2)论文工作中期报告。要求提交文字材料和多媒体幻灯片,重点汇报论文工作的进展、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工作计划(第三学年5月前完成)。

四、学位论文工作

1、论文选题

风景园林硕士专业学位的论文(设计)选题应当是风景园林事业发展中存在的重要问题,具有明确的风景园林背景和应用价值,应有先进性、难度及必要的工作量。

论文必须是基于一定工作量的实验研究和调查研究,综述性论文不得作为学位论文。论文题目确定后,用于论文的工作时间一般应在1学年左右。

学位论文(设计)应是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由攻读风景园林硕士专业学位者独立完成。

论文篇幅3万字左右。其中参考文献应是文中引用过的出版物,总篇数不少于50篇。

2、论文形式

可以是研究论文、项目设计、调研报告等。

3、评审与答辩

学位论文的评审应着重考查作者综合应用科学理论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审查学位论文工作的技术难度和工作量。

攻读风景园林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必须完成培养方案中规定的所有环节,成绩合格,方可申请参加学位论文答辩。

学位论文应至少有2名具有副高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评阅,其中应有来自实际工作部门的专家。答辩委员会应由3-5位专家组成,其中来自实际工作部门的专家不少于1人。导师可参加答辩会议,但不得担任答辩委员会委员。

五、学位授予

课程考试成绩合格取得规定学分,且通过学位论文答辩的研究生,由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批准授予风景园林硕士专业学位。学位证书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统一印制。

四川农业大学无机及分析化学

注:1.答题前,请准确、清楚地填各项,涂改及模糊不清者、试卷作废。 2.试卷若有雷同以零分计。 答题说明: 1、答题限时120分钟,闭卷; 2、使用计算器或者对数表; 3、试卷共5页,答题时尽量做在试卷上。 一、判断题(共20分,每小题1分,正确者在括号内打“√”,错误者打“×”) 1.从大量的分析对象中抽出一小部分作为分析材料的过程,称为采样。() 2.无机试样溶解后最常用的处理方法有酸溶法、碱溶法和熔融法。有机试样的分解,通常采干式灰化法和湿式消化法。() 3.土壤样品的采集之后,必须风干、粉碎、过筛,以增加其均匀程度,也便于以后的处理。() 4.系统误差是由于一些不确定的原因造成的。()

5.同一分析试样在多次重复测定时,平均值与真实值之间的符合程度,叫精密 度。 () 6.正态分布曲线清楚地反映了随机误差的对称性、单峰性、抵偿性。 () 7.滴定分析中的关键问题是如何正确操作。() 8.用来直接配制标准溶液的物质称为基准物质,KMnO 4 是基准物质。()9.根据质子理论,凡是给出质子的物质是碱,凡是接受质子的是酸。()10.某样品真值为25.00%,测定值为25.02%,则相对误差为-0.08%。()11.分析天平底盘下的垫脚螺丝是调节天平零点的。() 12.用间接法配制Na 2S 2 O 3 标准溶液,要加入少量的NaOH以维持Na 2 S 2 O 3 溶液 的微碱性。() 13.朗伯比耳定律适用于一切均匀的非散射的吸光物质。() 14.H原子量=1.0079,S原子量=32.06,故H 2 S的摩尔质量为34.0758。()15.氧化态和还原态的活度都等于1mol.L-1时的电极电位,称为标准电位。它是一个常数,不随温度而变化。() 16.酚酞和甲基橙都可用于强碱滴定弱酸的指示剂。() 17.ε在分光光度分析中表示摩尔吸光系数。() 18.基于物质对光的选择性吸收而建立的分析方法,称为比色法。()19.铬黑T指示剂在pH=7~11范围使用,其目的是为减少干扰离子的影响。 ()20.多元弱碱在水中各形体的分布取决于溶液的pH。() 二、选择题(共50分,每小题2分)

2014年四川农业大学博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_四川农业大学考研

2014年四川农业大学博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经初试,学院(研究所)复试,研究生院审核通过,2014年四川农业大学博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现已确定。公示如下,如有异议,请于4月27日前书面向研究生院反映。 院所报名序号姓名专业代码专业名称 农学院106264100167钟胜福071010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农学院106264100141陈金华071010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农学院106264100017李府071010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农学院106264100155周伟090101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 农学院106264100186吴雨珊090101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 农学院106264100004王兴才090101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 农学院106264100169李强090101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 农学院106264100176张向歌090102作物遗传育种 农学院106264100101魏彬090102作物遗传育种 农学院106264100184闫燊090102作物遗传育种 农学院106264100129蒋彧090102作物遗传育种 农学院106264100206潘峰0901Z1药用植物学 农学院106264100072祁小波090401植物病理学 农学院106264100068李德强090401植物病理学 动物科技学院106264100030桓宗锦071002动物学 动物科技学院106264100063郭维071007遗传学 动物科技学院106264100092廉婷071007遗传学 动物科技学院106264100202孙博渊071007遗传学 动物科技学院106264100095蔡明成090501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 动物科技学院106264100146贺伸090501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

四川农业大学网络教育管理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四川农业大学网络教育专科考试 管理学试卷 (课程代码342051) 本试题一共四道大题,共3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1、答案必须填写在答题纸上,题号不清或无题号的以零分计; 2、答题前,请在答题纸上准确、清楚地填写各项目; 3、学号、考点名称、考室号、姓名、身份证号、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培养层 次不写或乱写及模糊不清者,答题纸作废; 4、开卷考试,若有雷同以零分计。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16分) 1、计划是指为了实现决策所确定的目标,预先进行的行动安排。 2、集权是指决策指挥权在组织层次系统中较高层次上的集中。 3、组织设计是对组织的结构和活动进行创构、变革和再设计。 4、企业的社会责任是指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的责任除了为股东追求利 润外,也应该考虑相关利益人,即影响和受影响于企业行为的各方的利益。其中,雇员利益是企业社会责任中的最直接和最主要的内容。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什么是目标管理?目标管理有哪些优点、缺点? 答:目标管理是一种程序和过程,在此过程中,组织中的上级和下级一起商定组织的共同目标,由此决定上下级的责任和分目标,并以此作为经营、评估和奖励每个单位与个人贡献的标准。目标管理的一个主要优点是把目标的制定与个人的激励联系起来。其他优点有:(1)更好的管理;(2)澄清组织;(3)目标管理为管理人员和职工的自身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会;(4)开展有效的控制。目标管理的缺点:(1)目标管理的哲学假设不一定存在。

(2)对目标管理原理阐明不够。 (3)目标设置困难。 (4)目标的商定很费时间。 (5)强调短期目标,不易权变。 2、有效控制应注意的问题。 答:有效控制应注意的问题: (1)控制应与计划及组织相适应;(2)控制应该突出重点,强调例外;(3)控制应该具有灵活性、及时性和适度性;(4)控制应该具有客观性、精确性和具体性。计划——是一种预测未来、设立目标、决定政策、选择方案的连续程序。 3、结合实际进行分析科学决策应该遵循的原则。 答:科学决策应遵循的原则: (1)系统原则 按系统的原则制定决策,首先坚持整体思想,要贯彻“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原理。其次,强调系统内外各层次、各要素、各项目之间的相互关系要协调、平衡、配套,达到系统完整、构成最大的综合力。最后,要建立反馈系统,实现决策实施运行过程中的动态平衡。 (2)信息原则 信息是决策的基础。信息工作的质量越高,信息越真实可靠,信息越充分完整,决策的科学化程度就越高。 (3)可行性原则 科学决策不仅要考虑到市场和组织发展的需要,还要考虑到组织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情况。决策需要考虑经济上、技术上、社会上等方面的可行性。 (4)满意原则 由于组织内部环境和外部条件的局限性,再加上人的时间、精力、认识能力有限,决策时,只要在既定条件下选出各种方案中相对满意的方案即可。 (5)反馈原则

2016年3月四川农业大学《大学物理(专科)》1603补考作业试题及满分答案

四川农业大学《大学物理(专科)》1603补考作业试题 及满分答案 一、单选题(共20道试题,共40分) 1. 下面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 C A. 运动物体的加速度越大,速度越大 B. 作直线运动的物体,加速度越来越小,速度也越来越小 C. 切向加速度为正值时,质点运动加快 D. 加速度为零时,速度也为零 2. 在静电场中,有关静电场电场强度与电势之间的关系,下 列说法中正确的是(D ) A. 场强大的地方,电势一定高 B. 场强为零处,电势也为零 C. 场强相等处,电势一定相等 D. 场强为零处,电势不一定为零。 3. 对于沿曲线运动的物体,以下几种说法中哪一种是正确的 ( B) A. 切向加速度必不为零 B. 法向加速度必不为零(拐点处除外) C. 法向加速度必为零 D. 若物体作匀速率运动,其总加速度必为零。 4. 下列说法中哪个是正确的D

A. 合力一定大于分力 B. 物体速率不变,所受合力为零 C. 速度很大的物体,运动状态不易改变 D. 质量越大的物体,运动状态越不易改变 5. 下列说法中哪一个是对的A A. 物体的动量不变,动能也不变 B. 物体的动能不变,动量也不变 C. 物体的动量变化,动能也一定变化 D. 物体的动能变化,动量却不一定变化 6.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A. 若安培环路上B处处为零,则该环路内电流代数和为零 B. 若安培环路内无电流,则该环路上的B必定处处为零 C. 若安培环路上B处处不为零,则该环路内必有电流 D. 若安培环路内有电流,则该环路上B必定处处不为零 7.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A. 若安培环路上B处处为零,则该环路内电流代数和为零 B. 若安培环路内无电流,则该环路上的B必定处处为零 C. 若安培环路上B处处不为零,则该环路内必有电流 D. 若安培环路内有电流,则该环路上B必定处处不为零 8. 对于理想气体,经历以下过程,其内能一定增大的是(D ) A. 先等温膨胀,后等容降压 B. 先等压膨胀,后等容降压

四川农业大学研究生毕业与学位授予标准

研究生毕业与学位授予标准 四川农业大学研究生院 二O一五年一月

目录 第一部分学校标准 博士研究生毕业与学位授予标准 (2)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毕业与学位授予标准 (11) 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位授予标准 (18) 第二部分学科标准 博士研究生毕业与学位授予标准 生物学 (24) 生态学 (27) 风景园林学 (29) 作物学 (30) 园艺学 (31) 植物病理学 (32) 畜牧学 (33) 兽医学 (36) 林学 (40) 草学 (41) 农林经济管理 (42)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毕业与学位授予标准 产业经济学 (43) 马克思主义理论 (45) 自然地理学 (46) i

生物学 (47) 生态学 (49) 环境科学 (50) 环境工程 (50) 食品科学与工程 (51) 风景园林学 (53) 作物学 (54) 园艺学 (55) 农业资源与环境 (57) 植物保护 (58) 畜牧学 (59) 兽医学 (61) 林学 (63) 水产 (64) 草学 (66) 技术经济及管理 (68) 农林经济管理 (70) 土地资源管理 (72)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毕业与学位授予标准 工程硕士 (75) 建筑与土木工程 (75) 环境工程 (76) 食品工程 (77) 农业硕士 (79) 兽医硕士 (81) 风景园林硕士 (82) 林业硕士 (83) 公共管理硕士 (84) 旅游管理硕士 (85) ii

第一部分学校标准 1

博士研究生毕业与学位授予标准 一、毕业标准 (一)基本要求 取得学籍三年及以上,按培养方案的要求完成各培养环节且达到本学科毕业要求的博士研究生,可申请毕业;取得学籍三年不足四年的直博生和硕博连读生还须达到本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的学术论文发表要求,方可申请毕业。 (二)申请毕业程序 1. 满足毕业基本要求者,应在学校规定时间内提交论文答辩申请。 2. 由院所及研究生院相继对答辩申请者进行毕业资格审查。 3. 答辩申请通过者准予进入下一个毕业程序,不通过者不予进入下一个毕业程序。 (三)学位论文要求 1. 基本要求 (1)符合各学科制订的经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定的《学位论文要求和学位授位标准》的相关要求。 (2)学术不端行为检测 ①学术不端行为检测分学位论文送审前检测和答辩后检测。检测对象为申请答辩的所有博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检测范 2

四川农业大学管理学原理(本科)期末考试高分题库全集含答案

142958--四川农业大学管理学原理(本科)期末备考题库142958奥鹏期末考试题库合集 单选题: (1)管理的首要职能是()。 A.决策 B.计划 C.组织 D.控制 正确答案:B (2)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首先提出()的管理思想。 A.科学管理 B.目标管理 C.计划管理 D.民主管理 正确答案:B (3)“胡萝卜加大棒”的管理方式是源于()。 A.经济人假设 B.社会人假设 C.自我实现人假设 D.复杂人假设 正确答案:A

(4)()要求将一切社会组织及其管理都看成系统,其内部划分若干子系统,而这个系统又是组织所处环境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 A.动态适应观点 B.权变观点 C.人本观点 D.系统观点 正确答案:D (5)针对例外问题所进行的、一般是在较高级的管理层上做出的决策方法是()。 A.程序化决策 B.风险型决策 C.非常规决策 D.战术决策 正确答案:C (6)按照李柯特的四种领导方式理论,在设置和实现目标方面最有效率的,而且通常也是最富有成果的一种方式是()。 A.专制集权式 B.开明集权式的领导方式 C.协商民主式 D.参与民主式的领导方式 正确答案:D (7)()是有关于组织长远目标和政策的一个决定。 A.战术决策 B.常规决策

C.科学决策 D.战略决策 正确答案:D (8)随着下属成熟程度由低向高变化,其适合的有效领导方式会出现抛物线型变化。持这种观点的理论是() A.领导行为四分图理论 B.“管理方格”理论 C.领导的生命周期理论 D.菲德勒模型 正确答案:C (9)()认为,组织和组织成员的行为是复杂的,不断变化的,再加上环境的复杂性,因此,管理方式或方法也应该随着情况的不同而改变。 A.权变理论学派 B.系统管理理论学派 C.管理程序学派 D.经验主义学派 正确答案:A (10)只有广开言路,尊重群众的智慧,尊重实践经验,才能实现决策科学化和合理化。 这体现了决策的()。 A.民主原则 B.反馈原则 C.满意原则 D.系统原则

最新四川农业大学《大学物理(专科)》1603补考作业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共20道试题,共40分) 1. 下面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C A. 运动物体的加速度越大,速度越大 B. 作直线运动的物体,加速度越来越小,速度也越来越小 C. 切向加速度为正值时,质点运动加快 D. 加速度为零时,速度也为零 2. 在静电场中,有关静电场电场强度与电势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D ) A. 场强大的地方,电势一定高 B. 场强为零处,电势也为零 C. 场强相等处,电势一定相等 D. 场强为零处,电势不一定为零。 3. 对于沿曲线运动的物体,以下几种说法中哪一种是正确的(B) A. 切向加速度必不为零 B. 法向加速度必不为零(拐点处除外) C. 法向加速度必为零 D. 若物体作匀速率运动,其总加速度必为零。 4. 下列说法中哪个是正确的D A. 合力一定大于分力 B. 物体速率不变,所受合力为零 C. 速度很大的物体,运动状态不易改变 D. 质量越大的物体,运动状态越不易改变 5. 下列说法中哪一个是对的A A. 物体的动量不变,动能也不变 B. 物体的动能不变,动量也不变 C. 物体的动量变化,动能也一定变化 D. 物体的动能变化,动量却不一定变化

6.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A. 若安培环路上B处处为零,则该环路内电流代数和为零 B. 若安培环路内无电流,则该环路上的B必定处处为零 C. 若安培环路上B处处不为零,则该环路内必有电流 D. 若安培环路内有电流,则该环路上B必定处处不为零 7.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A. 若安培环路上B处处为零,则该环路内电流代数和为零 B. 若安培环路内无电流,则该环路上的B必定处处为零 C. 若安培环路上B处处不为零,则该环路内必有电流 D. 若安培环路内有电流,则该环路上B必定处处不为零 8. 对于理想气体,经历以下过程,其内能一定增大的是(D ) A. 先等温膨胀,后等容降压 B. 先等压膨胀,后等容降压 C. 等温降压过程 D. 等压膨胀过程 9. 在系统不受外力作用的非弹性碰撞过程中C A. 动能和动量都守恒 B. 动能和动量都不守恒 C. 动能不守恒,动量守恒 D. 动能守恒,动量不守恒 10. 一半径为R的均匀带电球壳,在其球心O处放置一点电荷q,该电荷受的电场力为零,若该电荷偏离球心O ,则该电荷q的受力情况为(A ) A. 变大 B. 变小 C. 不变 D. 无法判断

四川农业大学文件

四川农业大学文件 川农大校研发〔2014〕26号 四川农业大学研究生“三助一辅”工作实施办法 为深化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进一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充分发挥“三助一辅”对研究生能力培养的重要作用,学校决定开展研究生担任助教、助研、助管和学生辅导员(以下简称“三助一辅”)工作,具体实施办法如下: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进一步突出“三助一辅”的培养功能,重视发挥“三助一辅”对研究生能力培养的重要作用。 第二条强化和落实培养单位的主体责任。

加强对“三助一辅”工作的统筹协调。各院(所)和相关职能部门统筹协调“三助一辅”工作在能力培养、人力资源补充和助学助困渠道等方面的多重作用,以“培养功能为主、其他功能为辅”为原则,优先保证培养功能的充分发挥。 第三条研究生“三助一辅”岗位仅面向本校在读全日制非定向培养研究生进行选聘。 第二章组织机构和职责 第四条学校成立研究生“三助一辅”工作领导小组,由主管校领导任组长,研究生院、科技管理处、教务处、学生处、财务处负责人任副组长,办公室设在研究生院。 第五条研究生院负责制定指导性政策,监督、检查和协调“三助一辅”工作;科技管理处负责助研津贴发放的审核;研究生培养二级单位负责核定助研岗位、开展助研聘任、考核;教务处负责核定助教(即“助课”)岗位、开展助教聘任、考核;学生处负责核定助管及学生兼职辅导员岗位、开展助管及学生兼职辅导员聘任、考核;财务处负责“三助一辅”工作酬金的发放和管理。 第三章助研岗位设置及聘任 第六条助研工作是指研究生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承担科学实验、撰写学术论文与研究报告、文献检索、社会调查等研究任务并获得报酬的科学实践活动。导师要坚持把助研作为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贯彻“在科研和实践中培养”的基本模

川农管理学(本科)在线作业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共 V 1. A. B. C. D. 2. A. B. C. D. )认为,组织和组织A.

B. 系统管理理论学派 C. 管理程序学派 D. 经验主义学派 满分:5分 4.()要求将一切社会组织及其管理都看成系统,其内部划分 若干子系统,而这个系统又是组织所处环境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 A. 动态适应观点 B. 权变观点 C. 人本观点 D. 系统观点 满分:5分 5.()认为由于外界环境的影响,再加上人的知识和能力有限, 所以在制定决策时,只能根据令人满意原则进行决策。 A. 管理科学学派 B. 系统管理理论学派 C. 管理程序学派 D. 决策理论学派 满分:5分 6.()是由正式组织中的某些成员自发形成的较为固定的群体。 A. 正式组织 B. 非正式组织

C. 组织实体 D. 组织工作 满分:5分 7.“胡萝卜加大棒”的管理方式是源于()。 A. 经济人假设 B. 社会人假设 C. 自我实现人假设 D. 复杂人假设 满分:5分 8.随着下属成熟程度由低向高变化,其适合的有效领导方式会 出现抛物线型变化。持这种观点的理论是() A. 领导行为四分图理论 B. “管理方格”理论 C. 领导的生命周期理论 D. 菲德勒模型 满分:5分 9.只有广开言路,尊重群众的智慧,尊重实践经验,才能实现 决策科学化和合理化。这体现了决策的()。 A. 民主原则 B. 反馈原则 C. 满意原则 D. 系统原则

满分:5分 10.()是一种定期修改未来计划的长期计划方法。 A. 运筹学方法 B. 滚动计划法 C. PERT网络计划技术 D. 计量经济学方法 满分:5分 11.()指对一个组织的未来方向制定决策和实施这些决策的 过程。 A. 目标管理 B. 战略管理 C. 质量管理 D. 财务管理 满分:5分 12.针对例外问题所进行的、一般是在较高级的管理层上做出的 决策方法是()。 A. 程序化决策 B. 风险型决策 C. 非常规决策 D. 战术决策 满分:5分 13.按照勒温的三种极端的领导作风理论,工作效率最高的是

高级生化题库(四川农业大学)

1. 蛋白质超二级结构:在蛋白质分子中,特别是球状蛋白质中,由若干相邻的二级结构单元(即α-螺旋,β-折叠片和β-转角等)彼此相互作用组合在一起,形成有规则、在空间上能辨认的二级结构组合体,充当三级结构的构件单元,称超二级结构。 2 sanger反应:在弱碱性溶液中,氨基酸的α-氨基易与DNFB(2,4-二硝基氟苯)反应,生成黄色的DNP-AA(二硝基苯氨基酸),此反应最初被sanger用于测定N-末端氨基酸,又被称为sanger反应。 6 引发体:引物酶与相关蛋白质结合成的一个有活性的复合体叫做引发体。 8 分子病:由于基因突变导致蛋白质一级结构发生变异,使蛋白质的生物学功能减退或丧失,甚至造成生理功能的变化而引起的疾病,称为分子病。 10 固定化酶:将酶从微生物细胞中提取出,将其用固定支持物(称为载体)固定,使其成为不溶于水或不易散失和可多次使用的生物催化剂,这种固定的酶称为固定化酶。 11 解偶联作用:在完整线粒体内,电子传递与磷酸化是紧密偶联的,当使用某些试剂而导致的电子传递与ATP形成这两个过程分开,只进行电子传递而不能形成ATP的作用,称为解偶联作用 二,简答 1. 简述信号肽的特点和转运机制。 答:信号肽具有两个特点:1)位于分泌蛋白前体的N-端2)引导分泌蛋白进入膜以后,信号肽将被内质网腔内的信号肽酶切除。信号肽的转运机制:信号肽运作的机制相当复杂,有关组分包括信号肽识别颗粒(SRP)及其受体、信号序列受体(SSR)、核糖体受体和信号肽酶复合物。信号肽发挥作用时,首先是尚在延伸的、仍与核糖体结合的新生肽链中的信号肽与SRP结合,然后通过三重结合(即信号肽与SSR的结合、SRP及其受体结合、核糖体及其受体的结合)。当信号肽将新生肽链引导进入内质网腔内后,在信号肽酶复合物的作用下,已完成使命的信号肽被切除。 3. 生物膜主要有哪些生物学功能?任举一例说明膜结构与功能的密切关系。生物膜的生物学功能可以概括如下:1)区域化或房室化 2)物质的跨膜运输 3)能量转换(氧化磷酸化) 4)细胞识别 4. 研究蛋白质一级结构有哪些意义? 蛋白质的一级结构即多肽链中氨基酸残基的排列顺序(N端—C端)是由基因编码的,是蛋白质高级结构的基础,因此一级结构的测定成为十分重要的基础研究。一级结构的特定的氨基酸序列决定了肽链的折叠模式,从而决定其高级结构,从而决定其功能。 一级结构的种属差异与分子进化(细胞色素C) 一级结构的变异与分子病(镰刀状红细胞) 1. 信号肽/导肽:二者都是新生肽链用于指导蛋白质跨膜转移(定位)的N-末端氨基酸序列。 信号肽含10到20个疏水氨基酸,合成后即可特异被SRP识别,并将核糖体引导到内质网停泊蛋白上继续翻译。肽链前端进入内质网腔后,信号肽即被切除。边合成边转运.导肽富含碱性和疏水氨基酸,这导致它既亲水又疏水,利于穿越脂双层。同时带正电的头更利于顺跨膜电势穿膜。跨膜后被切除。先合成后转运! 4. 超二级结构/结构域超二级结构是指多态链上若干相邻的构象单元(如α-螺旋,β-折叠,β-转角等)彼此作用,进一步组合成有规则的结构组合体。结构域指存在于球状蛋白质分子中的两个或多个相对独立的,在空间上能辨认的三维实体,每个有二级结构组合而成,充当三级结构的构件,其间由单肽链连接。 5. 主动运输/被动运输:凡是物质逆浓度梯度的运送称为主动运输,这一过程的进行需要能量。 凡是物质顺浓度梯度的运送叫做被动运输,这一过程是自发的,无需能量。 8. 胞间信号/胞内信号二者是按照作用范围来分的。当环境刺激的作用位点与效应位点处于生物体的不同部位时,需要作用位点细胞产生信号传递给效应位点,引起细胞反应。这个作用位点细胞产生的信号就是胞间信号,也称为第一信使。胞内信号是胞间信号由膜上信号转换系统产生的有调节活性的细胞内因子,也称为第二信使。 1. 蛋白质特定构象形成的原因是什么?环境因素对蛋白质构象形成有无影响?为什么? 蛋白质特定构象形成的驱动力有R-侧链基团间的相互作用;肽链与环境水分子的相互作用;天然构象的形成过程是一个自发的过程。 环境因素对蛋白质构象形成有影响,因为维持蛋白质高级结构的主要是氢键、范德华力、疏水作用和盐键等次级键,环境因素会影响这些作用力的形成和大小,从而影响蛋白质构象的形成。 2. 试比较光合磷酸化和氧化磷酸化能量转化机制的异同。 答:光合磷酸化是指在叶绿体ATP合成酶的催化下依赖于光的由ADP和Pi合成ATP的过程。氧化磷酸化是指电子从一个底物传递给分子氧的氧化与酶催化的由ADP和Pi生成ATP相偶联的过程。 光合磷酸化的能量是来自光能的激发,是储存能量;氧化磷酸化能量是来自底物的分解,释放能量。

四川农业大学博士入学考试真题说课材料

四川农业大学博士入学考试真题

Part I Reading Comprehension (45 points) Questions 1--5 are based on the following passage: Eye contact is a nonverbal technique that helps the speaker "sell" his or her ideas to an audience. Besides its persuasive powers, eye contact helps hold listener interest. A successful speaker must maintain eye contact with an audience. To have good rapport (关系) with listeners, a speaker should maintain direct eye contact for at least 75 percent of the time. Some speakers focus exclusively on their notes. Others gaze over the heads of their listeners. Both are likely to lose audience interest and esteem. People who maintain eye contact while speaking, whether from a podium (演讲台) or from across the table, are "regarded not only as exceptionally well-disposed by their target but also as more believable and earnest." To show the potency of eye contact in daily life, we have only to consider how passers-by behave when their glances happen to meet on the street. At one extreme are those people who feel obliged to smile when they make eye contact. At the other extreme are those who feel awkward and immediately look away. To make eye contact, it seems, is to make a certain link with someone. Eye contact with an audience also lets a speaker know and monitor the listeners. It is, in fact, essential for analyzing an audience during a speech. Visual cues(暗示) from audience members can indicate that a speech is dragging, that the speaker is dwelling on a particular point for too long, or that a particular point requires further explanation. As we have pointed out, visual feedback from listeners should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shaping a speech as it is delivered. 1. This passage is mainly concerned with _______. a. the importance of eye contact b. the potency of nonverbal techniques c. successful speech delivery d. an effective way to gain visual feedbacks 2.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a good speaker must _____. a. "sealo" his or her ideas to an audience b. maintain direct eye contact with listeners c. be very persuasive and believable d. be exceptionally well-disposed 3. The word "target" in the last sentence of the first paragraph can best be replaced by ________. a. "destination" b. "goal" c. "audience" d. "followers" 4. In daily life, when the glances of two passers-by happen to meet, these two persons will inevitably ____.

四川农业大学生物化学(本科)期末考试高分题库全集含答案

147404--四川农业大学生物化学(本科)期末备考题库147404奥鹏期末考试题库合集 单选题: (1)关于有氧条件下,NADH从胞液进入线粒体氧化的机制,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A.NADH直接穿过线粒体膜而进入。 B.磷酸二羟丙酮被NADH还原成3-磷酸甘油进入线粒体,在内膜上又被氧化成磷酸二羟丙酮同时生成NADH。 C.草酰乙酸被还原成苹果酸,进入线粒体再被氧化成草酰乙酸,停留于线粒体内。 D.草酰乙酸被还原成苹果酸进人线粒体,然后再被氧化成草酰乙酸,再通过转氨基作用生成天冬氨酸,最后转移到线粒体外。 正确答案:D (2)下列关于cAMP的论述那个是错误的: A.是由腺苷酸环化酶催化ATP产生 B.是由鸟苷酸环化酶催化ATP产生的 C.是细胞第二信息物质 D.可被磷酸二酯酶水解为5'-AMP 正确答案:B (3)酶的竞争性抑制剂具有下列哪种动力学效应: A.Vm不变,Km增大 B.Vm不变,Km减小 C.Vm增大,Km不变 D.Vm减小,K m不变 正确答案:A

(4)下列物质在体内氧化产生ATP最多的是: A.甘油 B.丙酮酸 C.谷氨酸 D.乳酸 正确答案:C (5)下列关于化学渗透学说的叙述哪一条是不对的: A.各递氢体和递电子体都有质子泵的作用 B.H+返回膜内时可以推动ATP酶合成ATP C.线粒体内膜外侧H+不能自由返回膜内 D.呼吸链各组分按特定的位置排列在线粒体内膜上正确答案:A (6)氰化物中毒是由于抑制了细胞色素: A.Cytc B.Cytb C.Cytc1 D.Cytaa3 正确答案:D (7)关于同工酶: A.它们催化相同的化学反应 B.它们的分子结构相同 C.它们的理化性质相同

物理机考题版本(四川农业大学大学物理)

1.知识点:(静电场力) 难易度:容易认知度:识记 一半径为R的均匀带电球壳,在其球心O处放置一点电荷q,该电荷受的电场力为零,若该电荷偏离球心O ,则该电荷q的受力情况为() 选项A)变大 选项B)变小 选项C)不变 选项D)无法判断 答案:C 2.知识点:(点电荷模型) 难易度:容易认知度:识记 如果要将一带电体看作点电荷,则该带电体的() 选项A)线度很小 选项B)电荷呈球形分布 选项C)线度远小于其他有关长度 选项D)电量很小 答案:C 3.知识点:(点电荷电场分布) 难易度:适中认知度:综合 有一个球形的橡皮气球,电荷均匀分布在表面上。在此气球被吹大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选项A)始终在气球内部的点电势不变 选项B)始终在气球外部的点场强不变 选项C)被气球表面掠过的点场强不变 选项D)以上说法都不对 答案:B 4.知识点:(电势能的概念) 难易度:容易认知度:识记

静电场中某点P 处电势的数值等于 ( ) 选项A )试验电荷q 置于P 点时具有的电势能 选项B )单位试验电荷置于P 点时具有的电势能 选项C )单位正电荷置于P 点时具有的电势能 选项D )把单位正电荷从P 点移到电势零点时外力所做的功 答案:B 5. 知识点:(高斯定理的理解) 难易度:适中 认知度:综合 由高斯定理的数学表达式0 i s q S d E ε∑??= 可知,下述各种说法正确的是 ( ) 选项A )高斯面内电荷的代数和为零时,高斯面上各点场强一定处处为零 选项B )高斯面内电荷的代数和为零时,高斯面上各点场强不一定处处为零 选项C )高斯面内电荷的代数和不为零时,高斯面上各点场强一定处处不为零 选项D )高斯面内无电荷时,高斯面上各点场强一定为零 答案:B 6. 知识点:(电通量的计算) 难易度:容易 认知度:综合 如图所示.有一电场强度E 平行于x 轴正向的均匀电场,则通过图中一半径为R 的半球面的电场强度通量为( ) 选项A )πR 2E 选项B )πR 2E /2 选项C )2πR 2E 选项D )0 答案:D 7. 知识点:(环路定理) 难易度:适中 认知度:综合 如图所示,两根直导线ab 和cd 沿半径方向被接到一个截面处处相等的铁环上,

经济管理学院-四川农业大学管理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四川农业大学管理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 ■本科一批 农林经济管理(本硕连读)(文理兼收):本专业是我校经济管理类历史最悠久的传统优势专业,四川省特色专业,有省级精品课程2门;依托农业经济管理省级重点学科,现有博士学位授予权和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并且有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省农村发展研究中心。有先进的教学实验软件和设备。 ◆学制:六年,本科阶段达到首位标准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硕士阶段可在农业经济管理、产业经济管理、技术经济及管理、土地资源管理等专业攻读硕士学位,学习优秀的学生还可优先推荐硕博连读和公派留学。 ◆主要课程:农业经济学、管理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农业技术经济学、农业政策学、林学概论、行政管理学、财务管理、资源经济学、农业企业经营管理、农学概论、畜牧学概论等。 ◆就业去向:毕业后可面向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各类农(林)业企业、金融机构和政府部门,从事教学与科研、经营管理、金融财会、政策研究等工作。 农林经济管理(文理兼收):本专业是我校经济管理类历史最悠久的传统优势专业,属四川省本科特色专业,有省级精品课程2门;依托农业经济管理省级重点学科,有博士学位授予权和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有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省农村发展研究中心。本专业通过系统学习管理科学、经济科学和相关的农(林)业科学基础理论知识,接受调查、策划、技术经济分析、计算机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培养掌握企业经营管理、市场营销、政策研究、行政管理等方面基本技能和方法的复合型专门人才。 ◆学制:四年,授管理学学士学位。 ◆主要课程:农业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管理学原理、农业政策学、市场营销学、农业技术经济学、财务管理、资源经济学、农业企业经营管理、农学概论、林学概论、畜牧学概论等。 ◆就业去向:学生毕业后能在各类农(林)业企业、教育科研单位、金融机构和政府部门从事经营管理、市场营销、金融财会、政策研究等相关工作。

四川农业大学——研究生考试 生化试卷以及答案

《基础生物化学》试题一 一、判断题(正确的画“√”,错的画“×”,填入答题框。每题1分,共20分) 1、DNA是遗传物质,而RNA则不是。 2、天然氨基酸都有一个不对称α-碳原子。 3、蛋白质降解的泛肽途径是一个耗能的过程,而蛋白酶对蛋白质的水解不需要ATP。(错) 4、酶的最适温度是酶的一个特征性常数。(Km是酶的特征性常数) (对) 5、糖异生途径是由相同的一批酶催化的糖酵解途径的逆转。 6、哺乳动物无氧下不能存活,因为葡萄糖酵解不能合成A TP。 7、DNA聚合酶和RNA聚合酶的催化反应都需要引物。 8、变性后的蛋白质其分子量也发生改变。 9、tRNA的二级结构是倒L型。 10、端粒酶是一种反转录酶。 11、原核细胞新生肽链N端第一个残基为fMet,真核细胞新生肽链N端为Met。 12、DNA复制与转录的共同点在于都是以双链DNA为模板,以半保留方式进行,最后形成链状产物。 13、对于可逆反应而言,酶既可以改变正反应速度,也可以改变逆反应速度。 14、对于任一双链DNA分子来说,分子中的G和C的含量愈高,其熔点(Tm)值愈大。 15、DNA损伤重组修复可将损伤部位彻底修复。 16、蛋白质在小于等电点的pH溶液中,向阳极移动,而在大于等电点的pH溶液中将向阴极移动。 17、酮体是在肝内合成,肝外利用。 18、镰刀型红细胞贫血病是一种先天性遗传病,其病因是由于血红蛋白的代谢发生障碍。(对) 19、基因表达的最终产物都是蛋白质。 20、脂肪酸的从头合成需要NADPH+H+作为还原反应的供氢体。 二、单项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填在答题框内。每题1分,共30分) 1、NAD+在酶促反应中转移() A、氨基 B、氧原子 C、羧基 D、氢原子 2、参与转录的酶是()。 A、依赖DNA的RNA聚合酶 B、依赖DNA的DNA聚合酶 C、依赖RNA的DNA聚合酶 D、依赖RNA的RNA聚合酶 3、米氏常数Km是一个可以用来度量()。 A、酶和底物亲和力大小的常数 B、酶促反应速度大小的常数 C、酶被底物饱和程度的常数 D、酶的稳定性的常数 4、某双链DNA纯样品含15%的A,该样品中G的含量为()。 A、35% B、15% C、30% D、20% 5、具有生物催化剂特征的核酶(ribozyme)其化学本质是()。 A、蛋白质 B、RNA C、DNA D、酶 6、下列与能量代谢有关的途径不在线粒体内进行的是()。

四川农业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格式规范

四川农业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格式规范 学位论文是研究生从事科研工作成果的主要表现,它表明了作者在研究工作中获得的新发明、 新理论或新见解,是评判学位申请者学术水平的主要依据,也是研究生申请学位的必要条件之一。 为了进一步提高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做到学位论文在内容和格式上的规范与统一,特制定如下要求: 一、论文组成及要求 学位论文一般由以下主要部分组成,依次为:⒈封面, 2.〖扉页〗,3.独创性声明及授权声明,4.中文摘要, 5.英文摘要, 6.〖符号说明〗,7.目录,8.论文正文,9.参考文献,10.致谢,11.〖附录〗,12.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具体要求如下: 注:有〖〗项必要时使用 1、封面 根据原国家标准局《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国家标准GB7713-87)的封面要求,特规定我校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封面格式(见附件)。封面上应填写以下内容: ①分类号:必须在封面左上角注明分类号。按《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要求填写,同时注明《国际十进分类法UDC》的类号。分类号可到图书馆采编部查阅。 ②学号:学生证上的编号。 ③论文题目:学位论文题目应当简明扼要地概括和反映出论文的主要内容,一般不宜超过36个字。 ④未经校学位评定委员会批准的指导教师和未在研究生处备案的合作指导教师不得在学位论文 上署名。 ⑤学位级别:硕士、博士; ⑥专业名称:按国家颁布的学科、专业目录中名称填写。 2、扉页 获“雅安三九药业奖学金”的同学可在此页注明。 3、独创性声明 此页包括《论文独创性声明》和《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可从研究生处网页下载。每本论 文必不可缺,需研究生和指导教师本人亲笔签名。

川农大学物理复习题及答案

《大学物理》复习题 一: 填空题 1: 水平转台可绕通过中心的竖直轴匀速转动.角速度为ω,台上放一质量为m 的物体,它与 平台之间的摩擦系数为μ,m 在距轴R处不滑动,则 ω满足的条件是 ω≤ ; 2: 质量为m 的物体沿x 轴正方向运动,在坐标x 处的速度大小为kx (k 为正常数),则此时物体所受力的大小为= F ;物体从1x x =运动到2x x =所需的时间为 。 3: 质点在xoy 平面内运动,任意时刻的位置矢量为t t ωωcos 4sin 3+=,其中ω是正常数。速度= ,速率= v ,运动轨迹方程 4: 在合外力34F x =+(式中F 以牛顿,x 以米计)的作用下,质量为6kg 的物体沿x 轴运 动。如果0t =时物体的状态为 ,0,000==v x 那么物体运动了3米时,其加速度为 ,速度为 。 5:一质点沿半径为0.1m 米的圆周运动,其转动方程为2 2t +=θ。质点在第1s 末的 速度为 ,切向加速度为 6: 一质量为kg m 2=的质点在力)()324N j t t ++=)(110-?=s m v 运动,若此力作用在质点上的时间为s 2,则此力在这s 2内的冲量=;质点 在第s 2末的动量= 7:一小艇原以速度0v 行驶,在某时刻关闭发动机,其加速度大小与速率v 成正比,但方向相反,即k kv a ,-=为正常数,则小艇从关闭发动机到静止这段时间内,它所经过的路程= ?s ,在这段时间内其速率v 与时间t 的关系为= v (设关闭 发动机的时刻为计时零点) 8:两个半径分别为1R 和2R 的导体球,带电量都为Q ,相距很远,今用一细长导线将它们相连,则两球上的带电量=1Q ,= 2Q 9:有一内外半径分别为R 及R 2金属球壳,在距离球心O 为 2 R 处放一电量为q 的点电荷,则球心O 处的电势= O U .在离球心O 为R 3处的电场强度大小为 =E ,电势= U 10: 空间某一区域的电势分布为22 U Ax By =+,其中,A B 为常数,则场强分布为 x E = ,y E = 11: 两点电荷等量同号相距为a ,电量为q ,两电荷连线中点o 处场强为 ;电势 为 ;将电量为0q +的点电荷由连线中点移到无穷远处电场力做功为 12: 在空间有三根同样的长直导线,相互间距相等,各通以同强度同方向的电流,设除了磁相互作用外,其他影响可忽略,则三根导线将 13: 一半径为R 的圆中通有电流I ,则圆心处的磁感应强度为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