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主导产业介绍

南通市主导产业介绍
南通市主导产业介绍

南通市主导产业

一、家纺服装产业

南通素有“纺织之乡”的历史传统,自古通州一带便有“时闻机杼声,日出万丈布”的美誉。现代南通家用纺织业起步于上世纪70年代,发展于80年代,崛起于90年代,成熟于21世纪,是南通起步较早发展较快的主导产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从小到大、从最初一家一户家庭式作坊逐步向现代化企业转变,形成较大经济规模、产业链较为完整的体系,从纺纱、织布、染整到家纺、服装生产,形成了上下游衔接和配套,呈集聚化发展态势,关联度高,就业面广。产品特色鲜明,与专业化市场互动,消费拉动大,且拥有成本较低、素质较高、形成市场的丰富劳动力资源和日渐完善的生产性服务业,在国内外市场竞争中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显示出勃勃生机与活力,从而为产业的调整振兴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2007年被中国纺织协会授予“中国家纺名城”称号,2009年家用纺织品业实现销售500亿元,为全国规模最大、市场占有率最高的家用纺织生产、销售、出口基地。全市现从事家用纺织品生产并与之相关的企业共1800多家、从业人员17.5万多人。其中大规模以上企业342家,涌现出紫罗兰、家宝、亚伦、金太阳、蓝丝羽等29家销售超亿元企业。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一是产业规模快速扩张。至2008年底,全区拥有家纺服装企业3000家,从业人员21万人。规模企业526家,其中家纺企业198家,纺织服装企业328家。拥有亿元企业83家,其中家纺企业46家,纺织服装企业37家。2008年,实现规模以上产值373亿元,占规模以上产值的41%,纳税销售150亿元。产品门类众多,品种齐全,主要由“巾、床、厨、帘、艺、毯、线、袋、绒”九大类组成,并逐渐由传统的床上用品向装饰、绿色、生态、环保等功能发展延伸,销往国内各大

中城市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生产规模和品种系列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家纺产业产能约占全国的10%左右,为国内重要的制造研发销售基地。被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命名为“中国家纺名城”和“中国纺织基地市”。

二是结构层次不断提升。近几年来,我区家纺服装产业的工艺装备水平明显提高。拥有喷水、喷气织机等设备1万多台,电脑绣花机、电脑多针绗缝机、工业缝纫机3万多台;拥有喷胶棉生产线100多条,印花和染整生产线近百条,其它相关大型设备超过1000台,整体装备水平处于90年代后期水平,部分达到国内领先水平。配套服务体系日趋完善,初步形成了集纺、织、印染、绗缝、包装、设计于一体的家纺产业体系和配套服务体系,信息咨询、科研、产品展示以及金融、保险、贸易、物流、商务等中介服务机构蓬勃发展,拥有国内首家家纺版权市场,知识产权保护有力。

三是创新能力明显增强。我区家纺服装产业从细纱纺织面料发展到色织印染大提花,无论在传统技术还是在现代技术创新上都占有比较优势。特别是近几年来,企业十分注重科技成果在生产中的应用,加强与国内知名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建立横向协作关系,成立了产业研发中心、产品质量检测中心,搭建了产业技术创新平台。通州家纺和纺织服装企业每年推出新产品数百只,拥有“罗莱”、“紫罗兰”、“宝缦”、“好心情”、“蓝丝羽”等20只知名品牌,其中“罗莱”一跃成为中国第一家纺品牌。

四是市场支撑力不断放大。我区拥有国内规模最大的家用纺织品交易市场——中国南通家纺城。家纺城占地面积120万平方米,总投资24多亿元,内设面料、坯布、小商品、辅料、成品、仓储物流、行政商务七大功能区,欧式风格设计,规划建设继美国纽约第五大道、德国法兰克福之后的世界第三大家纺中心。2005年底,家纺城一期工程22万平方米的花布市场全面竣工,一经投入运营,就云集

了众多国内外商贾,日客流量超过5万人,日平均交易额达3000多万元。目前正在加紧建设家纺城二、三期工程,市场规模和功能进一步扩大。

五是集群优势日益显现。我区家纺服装产业已初具集群化发展态势。家纺产业园形成基本框架,基础设施建设正在加快实施,生产力布局日渐完善,家纺服装企业依托产业园和工业集中区集聚性发展,促进了土地资源的节约利用和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促进了知识和信息的扩散、传播和创新,不仅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成长环境和更多的发展机会,而且使集群效应最终体现为区域性生产经营的成本优势、价格优势和竞争优势。

六是出口市场不断拓展。2008年,我区家纺服装产业共出口总额68亿。产品出口成为我区家纺和纺织产业发展的主要拉动力。2002-2008年家纺服装出口以年均25%以上的速度递增。有近30家生产企业在国外设立营销窗口,部分企业在国外设立多个营销窗口,少数企业在国外设立生产基地。从出口贸易方式看,一般贸易占居主导地位,比重达90%,显示出我区家纺服装行业产业链自我配套能力在不断增强。出口产品结构由粗加工产品向家纺服装等终端产品转变,制成品占出口总额比重达80%以上,终端市场从以亚洲为主逐步向欧、美、日拓展,初步形成多元化市场格局。

至2011年家纺服装产业发展的主要目标为:规模以上产值年均增长速度为15%,到2011年规模以上产值达570亿元;自营出口年均保持15%速度递增;市级以上名牌产品产值达到30%,有8-10只成为国内较具影响力的知名品牌。

二、机械电子产业

机械工业是南通工业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在加快城市化、工业化、信息化进程中起重要作用。

一、发展现状

“十五”是南通市机械工业推进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稳定、持续发展的重要时期,改革与发展并举取得了重大成就。

1、继续保持全市工业经济支柱产业地位。经济总量在全市工业总量中的比例不断上升,2004年,全市规模以上机械工业,实现现价总产值295.44亿元,占全市工业现价总产值的18.43%;实现工业增加值76.15亿元,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确良17.8%;实现利润17.77亿元,利润增幅111.26%,位居全市七大行业之首。一些重要产品产量不断扩大,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金属集装箱、输变电设备、工业链条等产量在全省乃至全国处于领先地位,电动工具已初步形成有影响的产业集群。出口创汇位居全市各行业前列,2003年,我市机电产品进出口总额11.71亿美元,占全市对外贸易的22.67 %,其中出口6.53亿美元,进口5.18亿美元,进出口顺差1.35亿美元。2005年,预计南通市规模以上机械工业可实现产值380亿元,其中船舶修造45亿元左右。实现工业增加值96亿元,同比增长26%。

2、工业生产体系门类较为齐全。截止2004年,南通机械工业拥有规模以上企业(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529家,从业人员11.26万人,从事5大类、28中类、84小类产品的生产,主要包括成套设备、基础件及关联产品两方面的产品。“十五”期间,我市规模以上机械工业以每年30%左右的速度增长,形成了包括集装箱、电气机械及器材、制冷设备、机床工具、压力容器、电动工具、风机、船舶配套件、农业机械、纺织机械、汽车零部件、机械基础件等一批具备一定优势和特色的产品。

3、企业组织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重点骨干企业进行了股份制改造,基本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多种经济成份企业共同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已形成一批年销售额10亿元左右的企业(集团),2004年,机械行业中产值5亿元以上企业10家,占亿元产值企业总数的15.4%。“十五”期间,产值10亿元以上企业从无到有,

2004年5家企业产值超过10亿元。

4、工业生产集中度有所提高。2004年,全市机械行业年亿元产值以上企业65家,占全市工业亿元产值以上企业的21.14%,亿元产值以上企业产值占规模以上企业产值的71.2%,大中型企业对机械工业发展的影响大大增强,中小企业发展步伐加快,专业化程度逐步提高。

5、民营经济快速发展。“十五”期间,我市加大了企业改革和经济结构调整的推进力度,机械行业的民营经济得到快速稳步发展,行业内的主体企业的所有制结构已发生根本性转变,骨干企业和发展较快的企业集团多数为民营经济企业,目前纯国有及控股企业仅占行业的3.3%,民营经济已成为我市机械行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至2011年机械电子产业发展的主要目标为:坚持机电一体化发展战略,以先进适用技术为核心,以骨干企业为龙头,着力发展汽车零配件、纺织机械、数控机床、环保技术装备产品、新生和再生能源技术装备及产品、船舶配件、电容器、集成电路、线路板等九大产品领域。全力推进雄邦压铸汽车零部件、三原电子微型电容器、新型电脑提花编织机、电子污水处理厂,机电产品物流中心建设、电子职业学校建设等七大项目,充分发挥和利用现有产业基础优势,全力打造区域性机械电子产品品牌,努力形成高科技技术的密集区、先进制造业的先导区。

二、市场预测

从国内市场看,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对机械产品的市场需求不断增长。从国际市场看,与经济信息化、网络化、知识化等发展相关的机械产品的国际市场需求增长将会加快,成套设备、船舶、智能化仪器仪表、汽车及其零部件、数控机床等产品的需求将有较快增长。我市机械工业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和

挑战。

1、工业产业升级、节能降耗在工业生产中的运用,对重大技术装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十一五”期间,我国电力能源紧缺,水电和电网建设规模的增长,对大型、高效、环保型输变电设备的需求量加大。石化工业对石油钻采设备、压缩机、制冷设备等关键产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外,其他工业行业对机械产品的品种、水平、质量和性能的需求也将有较大提高,具备高效、节能、低污染、智能化、柔性化、成套化等特征的机械产品将逐步成为市场的主流,机械行业进行产业升级和技术改造也需要大量的先进加工设备和测试仪器。

2、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加快,将给我市基础零部件行业的跨越式发展带来机遇。国内汽车市场日趋国际化,世界著名跨国公司汽车及零部件生产中心逐步向我国特别是长三角地区转移。我市应抓住机遇,积极引进技术含量高的发动机、驱动桥等关键零部件的生产技术。同时,应利用我市船舶工业发展的优势,大力发展船舶配套工业。但机遇与挑战同在,由于安全、排放、节能法规日趋严格,产品开发成本、销售成本大幅度提高,促使汽车工业全球性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明显加快。随着鼓励汽车产品国产化优惠政策的取消,对吸引外资发展汽车零部件将带来一定影响。

3、农村经济发展和西部大开发战略将带动机械产品的需求增长。农业生产向多样化、高品质方向发展,对耕、种、收等各种农业机械的先进性、适用性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提高和农村公路的快速建设,为农用车提供了市场空间。西部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为工程施工机械、中重型载货车、轻型乘用车等各种专用汽车产品生产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随着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工程进入设备安装阶段,将大大促进燃气发电设备、输变电设备和超高压直流输电设备的发展,并带动一大批通用机械(泵、阀、管道、容器等)的增长。

4、我市一些有比较优势的机械产品还有很大的出口潜力。集装箱特别是特种集装箱在国际市场的占有率在进一步提高。船舶,电动工具,高低压电器,汽车零部件,机床,泵、阀门,中档仪器仪表(电度表、水表等产品),轴承,链条等产品在一些欧美国家和中等发达国家有较大市场。中小型农机,中小型电机,电气机械等产品在亚洲、非洲仍有较大的市场。

总体上讲,加快与国际经济的融合与接轨,有利于更多地获得发展所需的各种资源,加快行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有利于面向国内外两个市场,进一步扩大机械产品出口;有利于学习国内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加快企业经济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的转换。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对机械产品的需求将稳定增长,但需求结构将不断调整和变化。一般性产品需求仍会持续下降,能力过剩的情况将更加严重。高水平产品、技术不断进步产品和新领域产品需求将不断上升,而企业间的竞争也会更加激烈。我市机械行业调整结构满足国内外两个市场需求的任务仍相当重。

三、发展思路和目标

(一)发展思路

机械工业服务范围广,产品门类多,生产工艺复杂,很难以企业、产品的大小论优劣,必须确定符合行业实际情况的发展思路,突出发展主题,在发展中调整,在调整中发展。全市机械工业“十一五”发展的总体思路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以工业产业布局为抓手,以培育“小巨人”企业为重点,加快接受国际产业转移步伐,加大重点企业技术改造力度,大力推进行业组织结构优化和产业结构升级。建设船舶修造、集装箱研发和制造两大基地,重点发展电气机械及器材、大型通用设备、金属加工机械、农业机械四大系列产品,培育一批基础及关键配套零部件“小巨人”企

业,建好一个电动工具制造和集散中心,提高整体经济效益和行业竞争能力。(二)主要目标

“十一五”期间我市规模以上机械工业仍将保持30%左右的年增长速度,在全市工业中的比重将稳步上升。到2010年,预计南通市规模以上机械工业产值将突破1000亿元,产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25%左右;工业增加值达260亿元;机械工业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进一步提高,工业增加值占全市GDP 的比重接近或超过10%。全行业每年开发新产品50项以上,新产品产值率提高到20%左右,产品水平明显提高,树立起良好的产品质量形象。产品外向度进一步增强,力争机电产品进出口总额突破60亿美元。全行业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在2005年基础上翻一番,达到15万元/人以上,主导的九类产品的比重达到全行业的70%以上,产业区域特色愈趋明显。

四、发展导向

(一)产业布局导向

按照“可持续发展”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加强对行业发展进行规划引导。进一步切实做好优势产业、产品和优势企业发展的规划,提升区域优势和特色产品群的数量与质量。加强特色产业园区发展的规划,突出园区发展的重点,按产业发展链发展方向,加大工业园区的基础和服务设施的建设,提高园区投资密度,增强园区产业集聚功能。

市区工业布局构架:城区机械工业发展重点在港闸区,主城区(崇川区)主要任务是运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机械制造企业,对主城区按照城市规划的要求需要进行调整搬迁企业,逐步做好边调整边发展,外引内联,使主要机械企业及产品得到跨越式发展。到2010年,在市区初步形成机械制造行业产业布局合理,工艺技术水平较高,拥有产业带动力的大企业集团,积聚、配套能力强,规模效

益明显,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良性循环的态势,基本形成南通市区机械行业空间布局的新框架。崇川区:主要是运用高新技术对任港沿线的传统机械企业进行改造,建立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器,发展适合都市工业的新型机械产品生产企业。港闸区:发展壮大集装箱制造基地,建设汽车零部件、船舶配套件及机械装备关键部件生产工业园、外环北路沿线机床工具产业带,初步形成以工程机械、机床工具、内燃机及配套件特色的机械制造业园区。开发区:形成高科技机械制造企业群,发展发电机组、精密模具、汽车线束等产品。

县(市)工业布局构架:以发展壮大传统优势产业为重点,构建我市电气机械、制冷设备、电动工具、锻压设备的特色,逐步形成产业集聚效应,使县(市)机械工业在全市的比重进一步提高。海门市:重点发展制冷设备、船舶配套件、汽车及零部件等产品。启东市:重点发展电动工具、机械基础件、仪器仪表、制冷设备、船舶配套等产品,建好电动工具制造和集散中心。通州市:重点发展电工电器、机械基础件、汽车零部件等产品。海安县:重点发展电气机械、锻压设备、农机配件、建材机械等产品,逐步使电气机械、锻压设备生产企业形成集聚。如皋市:重点发展农机及配件、机械基础件、电气机械等产品。如东县:重点发展电气机械及器材、汽车零部件、铁链、石油机械等产品。

(二)产品结构导向

着重解决拳头产品少、装备水平差等问题。以市场为导向,积极调整产品结构,围绕国家重点建设和主要行业需求,发展先进适用机械产品。充分利用高新技术和信息技术改造提升机械制造业,加强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开发体系建设,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支持、引导企业加快调整产品结构,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装备,开发新产品,促进行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全力攻克和推广应用先进的设计和制造、机电一体化、信息化等关键和共性技术,扩大与高校、科研院所、

大企业的全面对接,加快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加强自主开发,提高产业层次。

以增加品种、改善质量、节能降耗、防治污染和提高劳动生产率为重点,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引导关键配套零部件、电气机械及器材等企业,从产品设计入手,优先采用资源利用率高、污染物产生量少、有利于废弃后回收利用的技术和工艺,尽量采用小型或重量轻、可再生的零部件或材料,提高机械产品的技术水平。

九类重点产品发展重点:

1、电气机械及器材(输配电及其控制设备、电机、电工仪器仪表等):主要发展高压、超高压成套交流输变电设备和高压直流输变电设备,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高档电工仪器仪表和智能型电器,包括变压器、互感器、开关柜、断路器、电工仪器仪表等产品。

2、金属制品(集装箱、钢结构等):以提高集装箱的国际市场占有率为目标,扩大特种、罐式集装箱产品的比重,发展船舶工业配套的钢结构产品。

3、汽车及配套(农用车、改装车、汽车零部件、农业机械及配件):重点发展工程机械用多缸柴油机、船用柴油机、农机新型动力机械及配套零部件,发展高效、优质、高产农业所需的机械设备,包括联合耕作机械、收获机械、高效节能动力机械、节水灌溉设施、园林设施等产品。重点做好汽车电子产品的开发,面向国际、国内配套及售后服务市场,提高自主开发能力,主动参与整车企业的联合开发,提高技术含量和产品附加值,增加关键、高技术零部件的比重,实现专业化、规模化生产和模块化、系统化供货。

4、船舶修造及配套:优化油船、集装箱船、散货船三大主力船型,兼顾发展工程船、化学品船等附加值较高的特种船型,大力发展内河标准化船舶。依托现有基

础,重点抓好国家急需发展的甲板机械、冷藏空调、电缆及主配电板等产品;选择引进、开发一批高附加值、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配套产品,实现本土化生产,如船舶仓室机械、船用电气仪表、船用通讯导航设备等产品,填补我市船舶配套领域空白。

5、机械基础件(泵、阀、传动和驱动部件等):重点发展新型液压、密封、气动元件,精密、高速轴承,新型及精密模具,高速齿轮及齿轮箱,高强度紧固件,大型泵、阀等产品,为机械制造业整体水平的提高提供基础保障。

6、金属加工机械(数控机床、锻压机械等):重点发展普及型数控机床、加工中心、数控精密锻压设备、数控电火花机床、数控切割机等高技术含量的产品。

7、大型通用设备(锅炉、风机、制冷空调设备等):重点发展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成套设备、电站锅炉、工业锅炉、空调设备、制冷设备等产品。依托重点项目和节能环保项目,围绕用户的工艺技术要求开展联合攻关,着力提高锅炉、制冷设备、大型风机、空调机组等装备的性能和质量,满足重点工程项目及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的要求。

8、电动工具:着力推进企业间的联合开发、品牌推广等合作,提高电动工具、手动工具等产品的档次、性能,力争形成产业龙头,进一步扩大产业集群的规模效应。

9、专用设备(环保设备、建材设备等):重点发展工业废水废气处理与成套设备、烟气脱硫工艺及成套设备、大型高效除尘器等环保机械,以及化工、建材、石油钻探等专用设备,培育新增长点。

到2010年,形成以电气机械及器材、大型制冷设备、船舶配套、集装箱、汽车及配套等产品为主的特色。力争电气机械及器材、汽车及配套、船舶修造、金属制品的产值分别达到100亿元以上,机械基础件、大型通用设备、电动工具、

专用设备等重点产品的产值分别达到或超过50亿元的规模。机械产品供给结构不适应需求结构变化的状况得到较大改善,产品质量稳定可靠,主要产品性能接近世界先进水平,机械基础零部件及汽车零部件生产得到快速增长,特色产品在国内或省内进一步确立优势。

三、船舶海工产业

近年来,南通紧抓沿江沿海开发机遇,发挥拥有天然岸线优势,瞄准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千万载重吨生产能力、千万元产值”目标,着力打造中国乃至世界级船舶产业基地。去年,全市规模船企完成总产值921.9亿元,造船完工量566.9万载重吨,海洋工程及特种船舶完工量253.1万综合吨,分别增长95.3%和360.6%,造船完工量占全省的37%,全国的13%;新接船舶订单365.7万载重吨,占全省的一半、全国的14%。主要造船指标均列全省第一。此外,我市建造的一万标箱集装箱船、30万吨超大型油轮、超大型矿砂船、5000车位汽车滚装船、圆筒型超深水海洋钻探储油平台等船舶和海工产品,都创造了中国乃至世界船舶行业的多个第一,技术水平跻身国际先进行列。

通州被中国船舶工业协会授予“中国船舶及钢结构之乡”,拥有现实的基础和加快发展的条件。我区拥有江岸长15公里;其中深5米的长江岸线有6.6公里长,可供修造船舶的专用岸线为3公里之多,具有得天独厚的船舶修造地理优势。江岸线主要集中在平潮、五接二个镇,已有明德重工、韩通船舶、蛟龙重工、华飞船舶、恒通公司等多家船舶及配套企业入驻,以西部沿江岸线为基础的船舶海工产业园现已具有一定规模,目前有船舶修造及各类配套企业200多家,其中,规模企业96家,造船企业5家,各类配套企业91家。2008年,完成造船完工量69万载重吨,实现规模以上产值89亿元,占全区工业经济总量的10%,纳税销售88亿元。

通州船舶海工产业基地经过几年的技术大投入、人才大引进,具有强大的技术支撑。

装备优势。通州拥有从美国、英国、韩国、日本等国家引进的数控等离子水下切割、数控火焰切割、光电跟踪切割等生产和检测成套设备。拥有国内技术领先的H型钢制造流水线和卷管生产流水线。拥有生产大型船舶所需的相应规格的船坞、船台、起重、制造、放样、X射线无损探伤等专用设备。拥有国内最大的集抛丸、涂装、烘干于一体的预处理生产线,拥有壳、舾、涂一体化的造船工艺,产品质量均达到国内船舶行业的先进水平。

人才优势。通州技术人才较为集中,有一批复合型的高级管理人才、上万名熟练的船舶钢结构产业工人和近万名在外施工安装人员,还有专门从事船舶分段建造的技术力量和专业队伍,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占到12%以上,其中具有高、中级职称的占到35%以上。基地拥有高精尖人才200多人,其中国外专家25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人,高级工程师19人。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人力资本的效益,在突出高级科技人才和高等院校毕业生引进,基地建有2所技术人才培训学校,每年投入大量的资金对各种层面的员工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聘请国内著名的企业管理专家、学者和高等院校的教授定期前来讲授、培训。年培训各类技术工人10000多名。

技术优势。明德重工生产的高附加值化学品船,拥有AVM-APS这一入级符号,填补了在全国化学品船入级符号中的空白,是国内首制挂丹麦旗的船,化学品船的货仓特涂技术在国内遥遥领先。韩通重工生产的海上浮式生产储油平台的建造水平和质量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蛟龙重工研发的国内最大的多功能半潜式驳船,按照美国船级社(ABS)规范设计,可用于五万吨级船舶和大型海洋石油平台下水,也可用于海洋工程模块的装卸运输、大型船舶和海洋石油平台修理承载、多功能

海洋工程辅助平台以及救助打捞损坏的船舶等多种用途,还可商船军用,在战时可保障海洋及水面物资运输、舰艇维修维护、医疗救护船、军事人员与武器装备运送、直升飞机起降、海上军事指挥中心等储多方面,对我国国防实力具有重要使用价值。2008年底耗资150万美元成功收购一家新加坡技术研发中心,同时成立了蛟龙重工海洋工程技术研发中心,聘请国内外多位海洋工程专家,参于驳船的技术研发。

客户优势。客户分布较为广泛通州拥有结构良好的客户群,除国内中远集团、中建三局、中建八局、大连造船、上海港机、江南重工、中铁山桥集团等知名公司外,还与芬兰麦基嘉、德国TTS、日本三菱重工等国外著名公司有着广泛的国际合作关系,使船舶海洋工程产业得以全方位、多领域的发展,更为今后的技术进步和创新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配套优势。拥有各类配套企业200多家,年加工钢材量300多万吨,基地配套产品以石油钻井平台模块、风力发电设备、大型船尾舵、舱口盖、船舶分段、船用柴油机机箱、港口机械加工制作为主,同时涉及建筑钢结构、铁路钢结构、海上风电等领域,全球最大的首制舱口盖生产线在蛟龙重工集团公司,该公司与新加坡PPL公司、瑞典TTS公司等著名企业集团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

至2011年船舶海工产业发展的主要目标为:2010年、2011年全区船舶海工实现规模以上产值分别为250亿元、400亿元,年均增长60%左右;到2011年,将把船舶海洋工程产业打造成为长三角重要的船舶生产出口基地之一,形成年产200万载重吨造船、300万吨年加工钢材量的生产能力,400亿元船舶产业销售,船舶配套本地化率达到30%,高新产品占比达到50%以上,成为我区最具竞争力和发展潜力的优势主导产业。

四、轻工食品产业

我区轻工食品产业历史悠久,门类众多,是比较成熟的产业。至2008年底,我区轻工食品行业中的规模企业达到186家,其实现规模以上产值为106亿元,占规模以上产值的11.8%,纳税销售28亿元。其中食品加工企业20家,亿元企业5家,实现规模以上产值40.7亿元,约占全行业产值的38.4%。近年来,通州积极鼓励企业做大做强,形成了一大批诸如江苏大富豪啤酒公司、南通一德实业公司、江苏银河面粉公司等在国内外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企业集团,在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有力地带动了通州轻工业企业发展。

近几年来,我区以培育名、优、新、特产品为抓手,大力开展创建名牌活动。至2008年,全区轻工食品企业共获名牌17只,其中中国名牌3只,江苏名牌4只,南通名牌10只。大富豪啤酒获中国名牌称号产品,其产销量、综合效益连续14年名列江苏同行业榜首,跻身中国啤酒工业十强企业之列。中国名牌“新中”牌乳腐年产量800万瓶,名列江苏第一。

至2011年轻工食品产业发展的主要目标为:2009年至2011年,规模工业企业销售收入分别达到130亿元、160亿元和200亿元,年均增长25%左右,其中食品加工业55亿元、80亿元和110亿元,年均增长40%左右。培育1个销售收入超20亿元、2个销售收入超15亿元、3个销售收入超10亿元企业,争创中国名牌产品3个、省名牌产品10个。

五、新能源产业

近几年来,我区新能源产业迅速兴起,发展加速。目前,已经初步形成带状集聚发展态势,成为我区最具发展潜力的产业之一。至2008年底,全区新能源产业中的规模企业达到66家,亿元企业达到16家,实现规模以上产值90亿元,纳税销售40亿元,占规模以上产值的比重达到10%。

通州的新能源产业具有四大鲜明的特点:

一是产业发展快。通州新能源产业是近年来迅速崛起的新兴产业,主要分布在四安、兴仁、西亭等镇,随着国家加大对新能源产业的扶持力度,通州新能源产业正呈加速发展之势,以年均递增40%的增长速度快速发展。

二是企业规模大。综艺光伏、通达动力科技、球墨风电、金驰机电、东源电器以及桑夏太阳能、久泰电缆等企业不仅规模大,而且扩展速度快。其中江苏通达动力科技股份公司是全国最大的电动机、发电机定转子冲片和铁芯的专业生产企业之一,年销售收入超过10亿元,2008年其投资5亿元新上风电项目,并积极推动企业上市。企业上市后,三年内生产规模将达到30亿元。

三是技术含量高。通州新能源产业源自于通州机电产业发展,而通州机电已有100多年发展历史,生产基础夯实,技术力量雄厚,拥有世界一流的数控机床、定子压装、高速单槽冲压、离心铸铝等先进设备以及自动化流水生产线,主要产品为系列成套开关设备、系列化真空断路器、变频器互感器、配电箱、电线电缆、风力发电机配件、风电塔架、太阳能光伏电池和变压器、铝电解电容器、电缆、太阳能集热器等,拥有职工8000多人,其中技术人员1000多人,中高级以上科技人员200多人。目前,全区重点骨干新能源企业都建立了技术研发中心,可从事各种风电产品的设计和研发。

四是配套能力强。目前,通州新能源制造主要为南车集团、东方电机、ABB、SIEMEMS等国内国际大中型电机企业和风电机生产企业生产加工配套为主,主要生产电动机、发电机转子、冲片、铁芯铸件等系列产品,风电冲制能力达到6万吨/年。南通虹波风电设备有限公司主要配套生产风电塔,年生产400套1.5兆瓦级风电塔筒,该公司二期工程投资1.2亿元,形成1200片叶片的生产能力。江苏通达动力公司总投资2.5亿元的5万吨风电项目已进入实质性运作阶段,这将进一步增强通州风电产业的加工配套生产能力,有效提升通州风电产业水平。

至2011年新能源产业发展的主要目标为:产能迅速扩张。2010年、2011年全区新能源及加工配套实现产值分别为180亿元、250亿元,年均增长40%左右;加快企业做大做强。培育超10亿元的重点企业4家以上,其中年销售收入超10亿元的3家(桑夏太阳能、通达科技、球墨铸铁和虹波机电中确保3家),超50亿元的1家(综艺光伏或南通明阳),布局更趋优化,形成以开发区为核心,兴东、四安、平潮为配套的新能源产业制造基地。

20101117南通科技城简介(中英文对照)

南通科技城简介(宣介范本) 上海市北高新集团南通科技城(以下简称南通科技城)是上海市闸北区与江苏省南通市两地站在谋划“十二五”规划的战略高度,主动对接国家战略,深化两地经济交流合作的重大举措。南通科技城由闸北区国有独资企业上海市北高新(集团)有限公司和南通国有资产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共同出资打造,将传承市北高新18年的品牌精神和跨越式发展之路,复兴南通深厚的文化底蕴,开创一座未来之城、科技之城、快乐之城、梦想之城。 南通科技城位于南通市港闸区西北侧,座落于通宁大道以西、城北大道以南、长泰路以东、永兴大道以北,总投资约为350亿元,规划总面积为5.24平方公里,规划建筑总面积约800万平方米,公共绿化率12%,水域总长15公里。规划设计理念“以人为本、绿色生态、现代都市”三者相融,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依,现代产业与生态休闲、历史文化完美结合的格局。在功能布局上将围绕“一心、一带、三片”即科技城服务中心、沿街商业带、产业片区、居住文化教育片区、商办休闲片区合理布局,并将引入现代地产最高形态城市综合体的概念倾力打造。 科技城的产业定位总体上将突出示范性、前瞻性、科技性、差异性、集约性和可持续性,将集“产业、城市、环境、生态、人居”五位于一体,着力打造融高端制造研发业、生产性服务业、区域总部经济和国家战略性产业于一体的国际化、生态型、综合性科技城和宜居创业商务城,重点关注高科技、无污染的生物、新能源新材料产业、船舶电子信息、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业等方面;在业态方面,将秉承市北高新园区的产业集群,突出总部经济、服务外包、研发设计、数据中心等生产性服务业,力争高起点、高速度与上海市北高新园区同步推动前沿产业在市北南通科技城的集聚。 市北南通科技城项目将践行“市北绽放、耀眼南通”总体构想,着力打造沪通铁路长江大桥桥头堡现代产业综合示范区和南通北翼国际化产业新城,争创国家级的生产性服务业示范区、低碳经济示范区、循环经济示范区和新兴产业示范区。 根据总体开发计划,2015年底前将完成科技城内全部基础设施、环境和公用设施建设;2018年底前全面建成。到2018年,科技城固定资产预计总投入达350亿元以上(其中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固定资产投入200亿元以上),累计实际利用外资超过10亿美元;2019年,科技城实现年应税销售收入400亿元以上,年税收总额15亿元以上。 南通科技城将成为南通承接上海、苏南的门户新区,也必将为港闸区乃至南通市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注入强大的动力,成为南通经济增长的强大引擎。

南通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2009—2030)情况汇报

南通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2009-2030)情况汇报 ——2009年7月24日在南通市第十三届 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上 南通市规划管理局局长马啸平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受南通市人民政府委托,我将南通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 (2009-2030)成果向市人大常委会议进行汇报,请予审议。 上一轮南通市城市总体规划(1994-2010)由南通市人民政府委托江苏省规划设计研究院和南通市规划设计院于1994年初开始着手编制,1996年2月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实施。规划区范围466平方公里,规划人口100万,用地规模100平方公里,城市性质为上海北翼现代化的港口、工业、贸易城市。随着南通市经济社会和城市建设的持续加速发展,在21世纪到来之际,鉴于交通条件改善、行政区划调整等因素的影响,我市于2002年组织对1994版总规进行了调整,在保持城市性质、城市规模等主要内容不变的前提下,对局部地区的用地布局进行了重新调整和综合平衡,这次总规调整于2004年4月经南通市人民政府批准。 一、南通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的背景与修编原因 1、1994版总体规划对城市发展发挥了较好的指导作用。1994版总规成果有效指导了南通市城市建设,是一个内容全面,研究具有相当深度、广度的优秀规划,对政府决策产生重要影响,成为十多年来南通市政府在城市建设和土地利用方面有效的纲领性、指导性和基础性文件。从规划实施的情况看,1994版总体规划对城市发展动态和总体结构把握较准,城市各大功能分区合理,城市发展方向和城市组团结构在城市建设中基本得到体现,为城市发展构筑了整体框架。 2、城市经济发展指标和城市建设与1994版总规预测基本吻合。2008年南通市经济社会发展各项指标与1994版总规设定的远期目标(2010年)相比,人口、用地,城市化水平等主要指标均已超过远期目标,总体规划的各项目标和要求在城市建设中基本得到了落实。南通市中心城区的用地功能布局、路网结构、用地时序以及市域城镇体系建设等基本上遵循了1994版总规确定的标准和原则。 3、南通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的原因和背景。随着南通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区域交通条件的变化、产业结构调整和上海经济圈的辐射影响,南通城市发展的内部、外部动力发生重大变化,1994版总体规划已难以适应新时期城市发展的需求,我市于2005年5月份向政府提出进行南通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的请示并获批准。在修编过程中

南通市沿江开发详细规划

市政府关于印发《南通市沿江开发详细规划》的通知2003.12 (较《南通市沿江开发江海联动总体规划纲要》2002之沿江部分更新更详) 实施沿江开发战略,是省委、省政府面向新世纪作出的重大决策。依托南通滨江临海的独特区位优势,加快沿江开发,实施江海联动,进一步拓展南通经济社金发展空问,更快、更好地接轨上海和融入苏南,全面提升城市和区域综合竞争力,促进全市经济跨越式发展,在苏中率先快速崛起,提前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加快向现代化迈进,具有重要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依据《江苏省沿江开发总体规划》和南通市委、市政府的战略部署,结合南通的区位特点和经济社会发展基础,南通市发展计划委员会组织编制了《南通市沿江开发详细规划》。本规划以2002年为基期,见划时间至2010年(近期至2005年,远期延伸至2020年),并明确沿江开发的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本规划报市入民政府和江苏省发展计划委员会审定后,即成为全市沿江开发的指导性文件。 南通拥有长江岸线的地区(以下简称沿江地区)是江苏省沿江开发核心区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区包括南通市区和如皋、通州、海门、启东4个县(市)。2002年人口572.88万人,面积5160平方公里,GDP721.49亿元,分别占全市的73.4%、64.5%和81.3%;人均GDP12584元,比全市人均GDP高出1200元。 2010年前,南通沿江开发的重点是沿江前沿区域,即南通沿江至宁通高速公路南通段沿线的地区(以下简称前沿区域)。本区包括市区和如皋、通州、海门、启东的43个乡镇及其8个经济开发区(名单见附件一),2002年人口317.5万人,面积2535.7平方公里,GDP440.3亿元,分别为沿江地区的55.4%、49,1%和61%,全市的40.7%、31.7%和49.6%;人均GDP13868无,为沿江地区人均GDP的u倍、全市人均GDP的1.2倍,是南通经济社会发展较为发达的区域。本规划范围总体上是沿江地区,但侧重于前沿区域。 根据南通滨江临海的独特区位,沿江开发将实施江海联动。为此,包括如东县、海安县在内的整个南通市域,均为江海联动开发区域。 第一章沿江开发基础与目标 一、开发基础 南通沿江地区地处我国沿江、沿海“T”型经济带交汇点,地理位置十分独特。改革开放以来,发展步伐不断加快,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为加快沿江开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江海交汇的三角洲顶端区位。本区地处我国经济最为发达的长江三角洲江海交汇的北部顶端,与南部顶端的国际都市大上海隔江相望,兼具滨江与临海两大战略优势。南通港为全国沿海十大港口之一,拥有万吨级以上码头29个,5万吨级8个。依托江海河贯通、水陆空配套的综合交通运输系统,本区从长江出海可达中国沿海和世界各港,通过沿海大通道和新长铁路与经济发达的长三角地区、广袤的苏北大平原及欧亚大陆桥相连,溯江而上,可到达苏、皖、赣、鄂、湘、渝、川等省市,具备广阔的腹地基础。 较为充裕的资源容量。本区在土地资源、江海岸线资源、环境容量等方面具有江苏其他沿江地区都不可比拟的优势。除了淡水资源十分丰沛外,本区土地资源丰富且连年增加,局部地区海工滩积向外淤涨25-30米,增加土地面积约5000亩。本区是江苏唯一同时拥有沿江和沿海岸线资源的市,江岸线219公里(含洲堤),其中可建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的岸线有33.6公里,目前已利用17.7公里;海岸线203公里,其中具备建设5万吨级以上大型海港泊位条件的岸线40多公里。此外,位于江尾海头的区位,水气环境容量优势明显,危险品和污染物进江危害较小。这些都为临江产业发展以及城镇建设提供了充裕的资源保障和空间支撑。

南通市通州区五大主导产业介绍

南通市通州区五大主导产业介绍 通州的产业具有自身发展的基础和比较优势。改革开放以来,通州依托悠久文化底蕴和传统重商、亲商的社会氛围,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区域经济发展道路。民力空前活跃,国内外资本快速涌入;民营经济、外资经济快速集聚和发展,产生了巨大的产业吸引力和“滚雪球”效应。全区工业企业逾5000家,从业人员20多万人,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178家,并形成以家纺服装、机械电子、船舶海工、轻工食品、新能源五大具有明显地域特色、集聚程度较高、整体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产业,撑起通州工业的天下。 一、家纺服装产业 家纺服装产业是我区的支柱产业,产业链长、关联度高,就业面广,消费拉动大,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几年来,我区家纺服装产业快速发展,已形成较大经济规模、产业链较为完整的体系,从纺纱、织布、染整到家纺、服装生产,形成了上下游衔接和配套,呈集聚化发展态势。产品特色鲜明,与专业化市场互动,且拥有成本较低、素质较高、形成市场的丰富劳动力资源和日渐完善的生产性服务业,在国内外市场竞争中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显示出勃勃生机与活力,从而为产业的调整振兴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是产业规模快速扩张。至2008年底,全区拥有家纺服装企业3000家,从业人员21万人。规模企业526家,其中家纺企业198家,纺织服装企业328家。拥有亿元企业83家,其中家纺企业46家,纺织服装企业37家。2008年,实现规模以上产值373亿元,占规模以上产值的41%,纳税销售150亿元。产品门类众多,品种齐全,主要由“巾、床、厨、帘、艺、毯、线、袋、绒”九大类组成,并逐渐由传统的床上用品向装饰、绿色、生态、环保等功能发展延伸,销往国内各大中城市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生产规模和品种系列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家纺产业产能约占全国的10%左右,为国内重要的制造研发销售基地。被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命名为“中国家纺名城”和“中国纺织基地市”。 二是结构层次不断提升。近几年来,我区家纺服装产业的工艺装备水平明显提高。拥有喷水、喷气织机等设备1万多台,电脑绣花机、电脑多针绗缝机、工业缝纫机3万多台;拥有喷胶棉生产线100多条,印花和染整生产线近百条,其它相关大型设备超过1000台,整体装备水平处于90年代后期水平,部分达到国内领先水平。配套服务体系日趋完善,初步形成了集纺、织、印染、绗缝、包装、设计于一体的家纺产业体系和配套服务体系,信息咨询、科研、产品展示以及金融、保险、贸易、物流、商务等中介服务机构蓬勃发展,拥有国内首家家纺版权市场,知识产权保护有力。 三是创新能力明显增强。我区家纺服装产业从细纱纺织面

南通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南通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2006~2020年)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规划目的 为了科学、合理、有序地开发利用南通市的旅行资源,促进旅行业的快速增长和连续进展,尽快把南通建成旅行整体形象鲜亮、产业结构优化、服务设施齐全、综合效益较高的旅行强市,依照《旅行进展规划治理方法》和《旅行规划通则》,编制《南通市旅行进展总体规划(2006~2020年)》(以下简称“本规划”)。本规划是南通市旅行进展宏观指导性文件,辖区内各区、县(市)和旅行区在编制旅行进展或旅行开发建设规划时,原则上均应符合本规划的要求。 第二条规划范畴 本规划范畴为南通市行政区域所辖范畴,包括南通市区(港闸区、崇川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通州市、海门市、启东市、如皋市、如东县、海安县,总面积8001平方公里。 第三条规划期限 规划期限:2006~2020年,分近期、中期、远期三个进展时期。近期:2006~2018年,为重点突破期;中期:2018~2019年,为全面提升期;远期:2016~2020年,为连续(成熟)进展期。 第四条规划依据

1.国家旅行局《旅行进展规划治理方法》2005; 2.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旅行规划通则》GB/T18971-2003 2003; 3.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旅行资源分类、调查与评判》GB/T18972-2003; 4.《江苏省旅行进展总体规划》2002; 5.《江苏省旅行业进展“十一五”规划及到2020年远景目标纲要》 2005; 6.《江苏省沿江旅行进展规划》2005; 7.《江苏省海洋功能区划》(修订)2005; 8.《南通市都市总体规划调整》2004; 9.《南通市城镇体系规划》(2000~2020)2002; 10.《南通市旅行业进展“十一五”规划》2005。 第五条规划原则 注重效益,重点推进原则;市场导向,连续进展原则;强化特色,打造品牌原则;系统整合,创新经营原则;因地制宜,和谐进展原则;适度超前,运作可行原则。

南通概况和几个景区

南通概况 南通地处长江三角洲东北部,东濒黄海,南临长江,背负江海平原,市境三面环水,呈准半岛状,位于中国“黄金海岸”和长江“黄金水道”结合部,不仅是江苏重要的交通门户,也是长江流域重要的商品集散地,素有“江海门户”之美誉.南通在2000多年以前还是大海,由于长江淤泥不断沉积,才逐渐形成陆地。南通现辖3市(启东、海门、如皋)2县(海安、如东)4区(崇川区、港闸区、经济技术开发区、金沙区),全市总面积8500多平方千米,人口约770万,其中市区人口214万。 南通自古就有“崇川福地”之称,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祥地之一,形成了以传统轻纺为主体,机械、电子、化工、医药、建材、电力、船舶、冶金等多门类相配套的现代制造业体系,是中国重要的纺织品、服装出口基地和发达的修造船基地,也是闻名全国的“纺织之乡、建筑之乡、教育之乡、体育之乡、长寿之乡”。1984年4月被国务院列为中国沿海进一步对外开放城市之一。南通交通便捷,南通港与世界150多个港口通航。苏通长江大桥通车后,南通实现了与上海的全方位接轨,全面融入上海1小时都市圈。南通是近代史上中国人最早自主建设和全面经营的城市典范,被誉为“中国近代第一城”,具有一城三镇,城乡相间的自然景观。一城居中,三镇鼎立,村舍田畴,点缀其间。沿江五山拱立,市区濠河环抱,山水相映,风光如画,实为长江口理想的游览胜地。 南通山明水秀,景色宜人。物阜民丰,从文荟萃.位于市区南郊的狼山风景区同样为国家4A 级旅游风景名胜区,是江苏省六大自然风景区之一,狼山列全国佛教八小名山之首,自初唐扩建广教寺以来,一直香火旺盛,声名远播。位于狼山两侧的军山、剑山、马鞍山、黄泥山以其娇小玲珑、别具一格的“水石盆景”之美而久负盛名。五山成弧形排列,高低错落有致,陆上望去似精巧的“旱盆景”,水上看又宛若俏丽的“水盆景”。 江风海韵,风光绮丽。市中心的濠河风景区为国家5A级旅游风景名胜区,30华里的濠河环抱古城,被誉为“少女脖子上的翡翠项链”. 南通的宝塔以其独特的风格流传于世,“南通三座塔,角分四六八,两塔平地起,一塔云中插” 闻名遐迩的“天下第一鲜”南通文蛤,以其色美、形美、味更美的独特优势,博得了不少食客的青睐。用它制作的菜肴有“天下第一鲜”、“文蛤饼”、“土司月斧”、“如意蛤卷”、“芙蓉蛤仁”等品种,其中“天下第一鲜”、“文蛤饼”都已分别列入了江苏名菜点十大热菜和十佳小吃的补充品种行列。 人文荟萃,名贤辈出。范仲淹、王安石、米芾、文天祥等诸多名家在南通留下传世之作和轶闻逸事。三国名臣吕岱、宋代杰出教育家胡瑗、明代名医陈实功、清代“扬州八怪”之一的李方膺、清末状元张謇等名人为南通历史增色添彩。在中国近代文化科教史上,南通以创办第一所师范学校、第一座民间博物苑、第一所纺织学校、第一所刺绣学校、第一所戏剧学校、第一所中国人办的盲哑学校和第一所气象站等“七个第一”,而占有重要地位。江海大地还孕育了当代表演艺术家赵丹、国画大师王个簃、著名数学家杨乐及20多位中国科学院和工程院院士。机构和市场,使近代城市应当具备的功能一应俱全。南通,虽然地方不大,实现早期现代化的历史并非最早,然而一个当时的县级城市所具备的近代城市的功能竟如此之集中完备,如此之典型,在全国所有城市中是绝无仅有的。因此,它在当时就被誉为全国唯一的“模范县”。也正因为如此,吴良镛院士经考证后才断言:“张謇先生经营南通堪称中国近代第一城”。这是对近代南通城市建设成就科学的概括。

南通市市区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第一章总则 1.1 为加强南通市区城市规划管理,规范、有序地推进城市建设,提高人居环境质量,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维护公共利益和公众合法权益,保证城市规划的实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以下简称《城市规划法》)、《江苏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办法》(以下简称《省实施办法》)、《江苏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以下简称《省技术规定》)以及国家、省、市与城市规划相关的强制性标准、规范,结合南通市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1.2 本规定是《城市规划法》、《省实施办法》、《省技术规定》相配套的实施性规定,在南通市区行政区范围内,编制城市规划、进行城市规划管理须执行本规定。在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其它地区按本规定有关条款执行。 1.3 南通市区行政区内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市政基础设施工程、道路桥梁工程、综合防灾工程、园林绿化工程、城市景观与环境设计、城市亮化与美化工程、室外广告发布等各项建设工程,须执行本规定。 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规划区范围内的铁路、港口、公路、河道、各类管线等适用于本规定。 第二章城市土地使用管理 2.1 城市用地分类 2.1.1 城市用地,根据其使用的主要性质进行分类,按照《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执行。 2.1.2 与城市用地相连的各级风景区、各类旅游度假区,其向公众开放,并有一定游憩设施的用地,包括用地范围内的水域,计入公共绿地,其余概不作为城市建设用地。 2.2 建设用地的适建性规定 2.2.1 各类建设用地的划分和使用性质应遵循土地使用相容性的原则,符合经批准的详细规划的规定。 2.2.2 尚无经批准的详细规划的地区的建设用地,应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分区规划或总体规划的规定进行建设适建性划分。 2.2.3 城市建设用地的适建规定见表2.2.3。 2.2.4 表2.2.3中未列入的建设项目,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建设项目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和基础设施等条件,确定其适建性。

南通港概况

南通港 一、概况 南通市位于长江入海口北岸,长江三角洲上海经济区的北翼,地理坐标为东经120度10分至120度55分,北纬31度40分至32度43分,总面积8,001平方公里,人口780万,市区面积224平方公里,人口60万。辖通州、启东、海门、如皋四市(县级市),海安、如东两县,崇川、港闸经济技术开发区及狼山旅游度假区四区。 南通港区东濒黄海,南临长江,是海轮进入长江的第一个港口,离上海吴淞104公里,距长江口191公里,处于海、江、河联运的枢纽地位。东出大海可与我国南北沿海各港及世界各国和地区通航;通过长江可联系上游苏、皖、赣、鄂、湘、川六省和云、贵、陕等地。南通港区后方港池引河与通吕、通扬运河、苏北河网及京杭大运河相贯通。港区陆域与市县公路相连,204国道、328国道纵横全市。通过宁(南京)――(南)通一级公路沟通苏北。经横跨长江的通常、通沙、海太汽渡与沪宁高速公路和苏南公路网相衔接,公路四通八达。 南通口岸是对外开放的一类口岸,下属吕四海港二类口岸。南通市是我国14个对外开放沿海港口城市之一。南通口岸拥有海岸线206公里,长江岸沿线230公里,蕴藏着可贵的深水资源,已建成万吨级以上泊位24座,其中集装箱专用泊位3座。港口年吞吐量1600万吨以上,外贸年吞吐量300万吨左右。已开通南通--日本、香港、韩国定期国际集装箱班轮航线。中南通港已成为全国十大港区和长江第二大港,与世界70个国家和地区的199个港口通航, 长江南通段宽8公里,水深10米以上,江面开阔,河势稳定,具有发展造、修船业的良好条件。南通已拥有修造船厂13家,船舶产品生产厂55家,已成为我国重要的修船基地。其中"南通远洋船务工程公司"(COSCO)的南通号浮船坞(15万吨级)为国内最大修船坞。近来新的大型造船项目相继落户南通,并已进入施工工作阶段。 港口拥有仓库面积27,000平方米,堆场面积100,000平方米,集装箱堆场60,000平方米。 二、航道 南通航段指30号灯浮与老海坝灯桩联线到浏黔与施翘河口信号杆的联线总共为98.8公里,该航段处于长江下游的A级航区,江面开阔,风浪较大,感潮明显。 航行于南通航段船只主要经白茆沙、浏海沙、通州沙至南通港水域,最大通航船舶吨级在3万吨级左右,一般吃水不超过10.5米。 国际航行船舶(下称船舶)离浏河锚地上驶至南通港区,须驶经白茆沙水道、通州沙水道以及南通水道。 白茆沙水道范围上自徐六泾下至浏河口,全长44.6公里。白茆沙水道是长江的浅险航道。江心有白茆沙体,航道分为南北两道,本水道上窄下宽,多叉并存,水流分散,河床平面形态复杂,江心散沙和暗滩变化频繁,航道航槽多变。

《南通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 批后公布

《南通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 批后公布 组织单位:南通市人民政府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批准时间:2016年7月1日 一、规划范围 市域:南通市域行政辖区范围,陆域土地面积8001平方公里。 中心城区:包括港闸区、崇川区、开发区全部,通州区的金沙镇、五接镇、平潮镇、平东镇、兴仁镇、兴东镇、先锋镇、张芝山镇、川姜镇,面积约853平方公里(不含长江江面面积)。 城市规划区:包含港闸区、崇川区、开发区、通州区,海门市的三星镇、江心沙农场,面积约1770平方公里。 二、规划期限:2011—2020年。 三、城市性质:长三角北翼经济中心城市,现代化港口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四、城市规模 城市人口规模:到2020年,全市总人口达870万人,其中城镇人口达609万人,规划2020年中心城区城市人口215万人。 城市用地规模:规划2020年中心城区城市建设用地254.3平方公里,人均城市建设用地面积118.3平方米。

城市开发边界:中心城区城市开发边界范围853平方公里。 五、市域空间结构 规划形成“一主三副多点”的市域城镇空间结构。 “一主”:南通中心城区及其辐射影响下的海门城区和如皋长江镇为中心的地区。 “三副”:“掘港—长沙”城镇组群、“汇龙—吕四”城镇组群、“如皋—海安”城镇组群。 “多点”:市域范围内的多个重点镇。 六、市域城镇体系 规划形成“中心城市—二级中心城市—重点镇—一般镇”四级城镇等级结构体系,包括:1座中心城市(南通中心城区)、5座二级中心城市(海门城区、启东城区、如皋城区、如东城区、海安城区)、15座重点镇、50座一般镇。 七、中心城区公共服务中心体系 规划形成市级、区级、片区级3级公共服务中心体系。 规划市级中心由老城区中心和城市新区中心共同组成。 规划市北新城中心、观音山新城中心、能达商务区中心、苏通科技产业园中心、通州城区中心5个区级中心。 规划唐闸片区中心、港闸东片区中心、老城西片区中心、老城东片区中心、老城北片区中心、通州城西片区中心、通州城南片区中心7处片区级中心,为各片区提供相应的商业、文化、医疗、体育等配套服务。 八、中心城区绿地系统规划 规划建设“三环、五廊、四心、多点”的网络化绿地系

南通城市发展规划战略

南通城市发展规划战略 2003-10-30 [摘要]在评析历次城市发展规划的基础上,提出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的调整建议和南通城市空间发展策略。 [关键词]城市空间形态;规划调整;南通市 一对南通历次城市规划的总体评析 1.有关近代张謇对南通城市发展规划实践的评价 1895年张謇在南通兴办实业,新辟了唐闸工业区、天生港港口区和狼山风景区,同时在旧城区南部开商场、办学校、建博物馆、修道路等,改变了老城过去“以中轴线为对称的方形城廓、十字长街的城市形态格局”。由此,南通形成了以老城区为政治、金融、商业、文化中心,唐闸镇、天生港和狼山镇环绕的“一城三镇”的城镇组团体系。城镇之间以河道及公路相联,在城市功能发挥上成为一个整体。张謇这种朴素的田园城市模式的规划实践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可能出于以下考虑:其一,唐闸地区有丰富的棉花原料和从事土布生产的熟练工人,在交通方式为水运和步行的年代就近于原料和劳动力市场布局纺织企业是比较合理的;其二,位于通扬运河畔的唐闸地区,是历史上海盐集散中转码头,水运条件较为优越;其三,张謇在南通兴办实业的指导思想是“实业救国、地方自治”,通过兴办实业来获取教育经费,以唤起民众救国救家;其四,避免在旧城大兴土木办工业,可以保护南通古城风貌和居住环境。从他的故居选址及周边环境建设可窥见张謇的传统风水意识以及与现代环境意识的交融。 我国著名的两院院士吴良镛先生在提及“中国近代第一城”——南通时认为:“张謇发展南通的思想不只是基于城市观念,还是集城、镇、乡地区整体共同发展的观念,是谋求城乡关系、工农商关系协调发展并带有区域发展的思想。拟议中的通、泰、盐经济区,比今天苏锡常经济区要早半个世纪。在张謇思想的影响下,当时周边地区如皋县沙元炳、金沙镇孙儆、盐城县凌钟智,都致力于振兴本地实业,筹建学校,起到了建设南通卫星城镇的作用”。但从另一角度来看,张謇的规划实践过早地分散了城市功能,给南通城市空间发展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弱化了中心城市的集聚作用;增加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难度;影响了城市经济实力总体水平的提升;影响到长江岸线港口资源的开发利用及各组团之间的相互联系度等。虽然张謇的这种城市规划实践可与霍华德(E. Howard,1898年)在《Tomorrow:A Peaceful Path to Real Reform》中提出的“田园城市模式”的思想相比拟,但两者是基于完全不同的历史发展背景。英国城市规划学者霍华德建议围绕大城市建立分散、独立、自足的田园城市以解决大城市发展的矛盾,以达到高度的城市生活和清静的乡村生活的有机结合,强调把城市和区域作为整体。而当时南通城区规模很小,社会经济状况亦十分落后,陆路交通也很不便,在城市经济集聚尚不充分的条件下,张謇就把城市的诸多功能分散,将3个不同的功能组团布局在城外9公里处,这种城市空间结构形态不符合国际城市发展的一般规律。 2.1949年—1978年的南通总体上是建设生产型的城市

南通市综合交通发展情况简介

南通市综合交通发展情况简介 (2006年4月5日) 南通濒江临海,位于江苏省最东部,与上海、苏州隔江相望,地处沿江沿海“T”型经济发展交汇点,区位优势独特。但由于受长江天堑的阻隔,南通在以前一度是交通的神经末梢,曾被戏称为“南不通”,也因此严重阻碍了南通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要发展,交通须先行。“十五”期间,南通充分认识到建立联系长江南北两岸的交通通道,打破交通“瓶颈”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制约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在交通基础设施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为推进我省区域综合交通一体化,实现南通在苏中率先崛起和在“十一五”期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综合交通发展现状 “十五”期间,在国家和省发改委、交通部门的科学指导和大力支持下,南通市紧紧抓住我国交通大发展的历史机遇,突出抓好以“高速公路”为代表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精心构筑过江通道,大交通的格局基本形成。举世瞩目的苏通大桥开工建设,新长铁路、宁启铁路南通段、宁启高速、盐通高速公路等相继建成通车。特别是苏通大桥的建设以及沪(崇)苏公路越江通道的规划不仅沟通了大江南北,同时也将上海的高势能辐

射传递到江北,上海的“一小时都市圈”将直接覆盖南通市。从苏通大桥、沪崇苏通道到杭州湾跨海大桥,串接了南通、苏州、嘉兴、杭州、宁波等市,涵盖了长三角的核心地区,构成了以上海为核心的一个“金伞面”。南通市已初步建立了一个以水运为主导、公路为基础、空运相辅助,江海河贯通、水陆空配套的综合交通运输系统。 (一)公路建设方面。已形成以宁启高速、沿海(盐通)高速、国道、省道为骨架、一、二级路为主干线的公路网。全市公里总里程(不包括城市道路)约为8692公里,占全省的7.6%。其中,已竣工高速公路总里程达217公里,占全省的7.8%;一级公路总里程达258公里,二级公路总里程达1310公里,高等级公路(指一、二级公路)占公路总里程的18%。 (二)港口建设方面。南通沿江自上而下已开发建设了如皋港、天生港、南通港、任港、狼山港、富民港、江海港等7个港区,建成千吨级以上码头74座,其中万吨级以上码头38座,5万吨级以上18座。南通港自1983年对外开放以来,已与世界65个国家和地区的199个港口通航。2005年,南通港货物吞吐量达到8326.9万吨,集装箱吞吐量30.1万标箱,2006年有望实现亿吨大港目标。南通港已成为全国沿海十大港口之一和长江第二大港,成为连接世界、辐射内地的国家主枢纽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组合港的重要成员。 (三)水运建设方面。我市水网密布,内河水运条件得天独厚。全市内河航道总里程3516公里,通航船闸13座。南通

旅游资源调查报告范文

旅游资源调查报告范文 第1篇:旅游资源调查报告书 调查目的:通过这次的旅游资源调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使学生能够理论结合实际,对旅游行业的资源开发、产品设计、服务与管理工作有较实际、深刻的感性认识,加深和巩固对教材内容的理解;能提高观察、调研、分析、评价、规划设计以及归纳写作等诸多方面的基本技能,进一步培养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能经由思考和凝练,形成毕业论文的研究主题和范围,为论文开题做好准备;能增强服务意识和敬业精神,拓宽视野,更好更快地适应旅游行业的需求,为今后的学习和就业打下坚实基础。 调查要求: ⑴要求学生认知各类旅游资源的分布特征,阐述其在地域空间的分布位置、变化规律、数量、特色、特点、类型组合匹配、组成结构和功能价值等,并对其进行评价。 ⑵以花溪公园旅游资源为基础,对其进行合理的开发规划、景点设计,形成内容丰富的旅游路线,以期能有效地发挥旅游资源的潜力和价值,塑造高原明珠——花溪公园的特色空间形象,为其旅游事业的发展提供有益参考,使花溪公园独特的喀什特地形地貌得到全方位的绽放。 ⑶收集、熟悉、了解我国《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19)标准。 ⑷按照国家标准规定的内容和方法进行调查。

⑸保证成果质量,强调科学性、客观性、准确性,并尽量做到内容简洁和量化。 1、花溪公园概况 花溪公园坐落于贵阳市南郊的花溪区,花溪区北临南明区、乌当区,东与龙里县相邻,南接长顺县、惠水县,西与清镇市、平坝县接壤,全区地貌以山地和丘陵为主,土地总面积957.6平方公里。花溪是一个著名的风景旅游胜地,海拔1100米,气候温凉,夏无酷暑,冬无严寒。 花溪公园,位于贵阳市南郊17公里花溪区内,建于1937年,占地800余亩,是贵州著名的旅游胜地,它融真山真水、田园景色、民族风情为一体,是贵州三颗“高原明珠”之一。公园内形成了主要以地貌景观、水文景观和人文景观为主的特色城市休闲旅游地带。不但是附近的居民优良的休闲娱乐场所,也是花溪区重要旅游景点之一。 2、花溪公园周围环境概况 花溪乃取其繁花似锦、溪水长流之意。花溪河畔有小山数座参差其间,或突兀孤立,或蜿蜒绵亘。那里山环水绕,水清山绿,堰塘层迭,形成方圆十多公里的名胜风景区域。它包括“十里河滩”、“天河潭”、“高坡民族风情和自然风光”、“青岩古镇”、“黔陶幽境”等8个景区。 “高坡民族风情和自然风光”出自于景区的高坡乡,那里是贵阳市海拔最高的地方,居民均系苗族同胞。高坡乡的苗族有不少传统的民族节日,其中,以“四月八射背牌”、“正月跳洞”、“七月牛打场”

南通市市区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第一章总则 为加强南通市区城市规划管理,规范、有序地推进城市建设,提高人居环境质量,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维护公共利益和公众合法权益,保证城市规划的实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以下简称《城市规划法》)、《江苏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办法》(以下简称《省实施办法》)、《江苏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以下简称《省技术规定》)以及国家、省、市与城市规划相关的强制性标准、规范,结合南通市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本规定是《城市规划法》、《省实施办法》、《省技术规定》相配套的实施性规定,在南通市区行政区范围内,编制城市规划、进行城市规划管理须执行本规定。在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其它地区按本规定有关条款执行。 南通市区行政区内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市政基础设施工程、道路桥梁工程、综合防灾工程、园林绿化工程、城市景观与环境设计、城市亮化与美化工程、室外广告发布等各项建设工程,须执行本规定。 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规划区范围内的铁路、港口、公路、河道、各类管线等适用于本规定。 第二章城市土地使用管理 城市用地分类 2.1.1 城市用地,根据其使用的主要性质进行分类,按照《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执行。 2.1.2 与城市用地相连的各级风景区、各类旅游度假区,其向公众开放,并有一定游憩设施的用地,包括用地范围内的水域,计入公共绿地,其余概不作为城市建设用地。 建设用地的适建性规定 2.2.1 各类建设用地的划分和使用性质应遵循土地使用相容性的原则,符合经批准的详细规划的规定。 2.2.2 尚无经批准的详细规划的地区的建设用地,应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分区规划或总体规划的规定进行建设适建性划分。 2.2.3 城市建设用地的适建规定见表。 2.2.4 表中未列入的建设项目,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建设项目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和基础设施等条件,确定其适建性。

南通市内河港口总体规划(2035)

南通市内河港口总体规划(-) 一、前言 、规划背景 南通地处沿海经济带与长江经济带型结构交汇点,“据江海之汇、扼南北之喉”,拥有独特的地理区位优势和水运发展优势。近年来,在江苏沿海开发和沿江开发两大战略的推动下,特别是在近期“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长三角城市群发展、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等国家新战略的带动下,南通市社会经济和产业发展取得显著成绩,综合交通和沿海沿江港口发展迅速,正在成为长三角北翼经济中心和重要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 年月,南通市委召开了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了“产业转型”“城市转型”和“交通转型”三大转型任务。推进交通建设由单一体系向综合枢纽转变、由基本通达型向集成运输型转变、由传统分散型向现代智能型转变,是交通转型的三大工作重点。内河水运作为综合交通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构建现代化综合运输体系、引导重大产业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构建“两型”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受到中央和省市的高度重视。根据《关于加快长江等内河水运发展的意见》,内河港口作为内河水运的关键节点和充分发挥水运效益、构建现代化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枢纽,必须加快发展。年月日,交通运输部发布《关于推进港口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交水发〔〕号),要求进一步做好港口转型升级工作,促进港口提质增效升级。此外,江苏内河干线航道网建设等重大工程都将在年全面建成,为内河港口规模化发展、江河联运带来新的机遇。随着宏观形势的发展,上述意见的出台,南通区域交通格局变化,以及内河水运条件的持续改善,提升内河港口发展综合效益,提高发展的协调性、可持续性,成为未来内河港口行业发展的重要主题。 南通市坐拥江海之利,境内水网发达,内河航道总里程仅次于盐城居全省第二位,具有发展内河港口的天然优势,连申线和通扬线等主要航道沿线内河港口在能源物资和大宗货种运输方面,对南通市社会经济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由于多方面历史原因,南通市内河港口发展速度明显滞后于公路、铁路等其他运输方式的发展,部分地区的内河港口发展缓慢,存在分布散、规模小、等级低、功能弱、基础设施和装卸水平落后等问题,严重制约了综合交通运输的发

介绍南通的作文4篇

介绍南通的作文4篇 篇一:喜看南通新变化 翻开历史,目光定格在1978。 听老一辈的人说,他们那个时候道路十分狭窄,人们大多住在平房里,每天都要沿着曲曲折折的小巷才能走到家。小巷里到处是石头铺成的路,甚是不好走。甚至连吃饭、布料都是限量供应的。听了他们的话,再看看现在,真不敢相信,30年前的生活竟是如此。 放眼今天,展现在我眼前的又是另一幅美丽的画卷:一条条马路宽阔平坦,高楼大厦鳞次栉比,人们再也不用担心衣食方面的问题。 听妈妈说,那时候,唯一的通讯方法便是写信。94年时,流行大哥大,机身只比一块砖头小一点,不仅贵,携带起来也非常不方便。大概过了6个月,又推出了小灵通和手机,小巧玲珑,自然惹人喜爱。 现在有了电脑,发个E-mail,几秒钟的时间对方便能收到,甚是方便;网上聊天,趣乐无穷;百度里面一搜,很快便能出现自己所要找的资料……可见,我们的生活变得多么丰富多彩。 转眼小学毕业已经一年了。今天路过母校时,忽然发现操场改成了塑胶场地,场地两旁多了些花草树木,散发着淡淡的清香。小学一年的变化竟是如此之大,那么整个南通呢?

以前的濠河是一条死河,淤泥堵塞河道。改革开放以后,市政府调入大量人力、物力,疏通河道,使濠河成为环绕南通城的一道最美丽的风景线。若有机会夜游濠河,你会看到濠河两边霓虹灯闪烁,花儿竞相开放,一排排垂柳在微风中轻抚着清澈的河面,惹得鱼儿欢跳。 沿着河边漫步,有一条林荫小道,柳荫深处,有座面向濠河的青砖小瓦、红漆门窗的两层小楼,这就是张謇纪念馆。改革开放以后,南通人继承了张謇兴办实业、发展教育的思想,如今南通的教育蒸蒸日上,在整个江苏名列前茅。 “一桥飞架,百年梦圆”,苏通大桥创下了四个世界之最,为南通的对外经济交流与友好往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它是南通在改革开放以后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的标志。 愿南通有更大、更新的变化! 篇二:南通,美丽海西的金凤凰 海西建设的春风,吹遍了八闽大地。八闽儿女借着这股春风,努力工作,为家乡建设出谋划策,要把我们的福建建设成走在全国前列的美丽海西。 远的不说,近的就说说我们的家乡南通吧。 踏着海西建设的新浪潮,我们南通镇积极引进了几个开发项目——福州农副产品批发物流中心、奥特莱斯折扣城等。当我拿着报纸,向爸爸询问海西建设前景时,爸爸激动地告诉我,这两个项目投资近百亿,会给南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不久的将来,我们南通的面貌

南通概况

南通概况 南通市位于江苏省东南部,居长江入海口北岸,南临长江,东濒黄海,三面环水,形同半岛,与上海、苏州隔江相望,素有“江海门户”之称,是江苏沿海南北交通的枢纽。全市总面积8001平方公里,人口780万。 南通地处长江下游冲积平原,属北亚热带湿润性气候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约15度。境内河流交织成网,分为淮河水系与长江水系。 五六千年前,南通大部分地区还是茫茫海域。从公元前一世纪到20世纪初,经过四次大规模的沙洲并接,南通境域基本形成。 唐代以前,南通地区以县为最高地方行政单位,五代以后曾设有路、州、直隶厅、军、监、县几种地方行政单位。后周显德五年(958年)初南通城设为静海军,不久升为通州,并设静海、海门两县归通州管辖。通州由海路北上可达齐燕辽东,南下可抵闽越,沿江南可至三吴,西可到楚蜀。四通八达,因以为名。 辛亥革命后,1912年民国政府废州厅设县,为了与河北省的通州(俗称北通州)相区别,改称为南通县,南通之名,即始于此。1949年2月南通解放,建南通市,南通县仍然保留,县治移至金沙镇(今南通县改称通州市),市、县分治。1983年3月实行市管县体制后,南通市管辖海安、如皋、如东、通州、海门、启东、崇川、港闸和经济技术开发区。 南通人文荟萃,名贤辈出。三国名臣吕岱,宋代杰出教育家胡瑗、明代名医陈实功、清代“扬州八怪”之一的李方膺、清末状元张謇等名人为南通历史增色添彩。 100多年前,清末状元张謇(1853-1926)在家乡南通兴实业、办教育的基础上既继承历史传统,又兼容西洋风尚,创造性地开展城市建设,领时代潮流,开风气之先,影响及于全国。在中国近代史上,南通以创办第一所师范学校、第一座民间博物苑、第一所纺织学校、第一所刺绣学校、第一所戏剧学校、第一所中国人办的盲哑学校和第一所气象站等七个第一而占有重要地位。张謇以南通城区为主体,构建了“一城三镇、城乡相间”的独特城市格局,把世界近代城市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诸多要素包容其中,办工厂、开农垦、修水利、兴教育、发展交通,还振兴商业、改善环境、推动市政建设,筹建电厂、电灯电话公司等等,集多方面的成就于南通一地,开花结果,泽及后代。张謇通过中国近代史上这一了不起的“早期现代化试验”,将滨江临海的南通建成为一个“新世界的雏形”,被誉为“中国近代第一城”。 处于江海之会的南通是一座富有灵气的水城。宽阔清澈的濠河静静地穿过城市中心地区,象一条缓缓飘动的玉带,给城市增添了动感美。濠河两岸,有全国最早的博物苑和韬奋纪念园、张謇纪念馆、沈寿艺术馆、赵丹纪念亭、王个簃纪念馆、蓝印花布艺术馆等。现代建筑群与历史文化建筑相映生辉,呈现出浓郁的文化气息。入夜,华灯齐放,泛舟濠河,可体验“城在水中坐,人在画中游”的美妙意境。 南通城南,有全国八小佛教名山之一的狼山及军山、剑山、马鞍山、黄泥山,合称“狼五山”,矗立在长江岸边,绵延4.5公里。登山可观海阔天空的水天美色,可览阡陌交通的田园风光。自古以来,五山风景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文天祥、王安石、米芾都在这里留下了诗篇墨迹,这些又为五山风景增添了醇厚的文化底蕴。 郊县如皋是著名的长寿之乡和花木盆景之乡,如皋古城由内外双城河环抱,其格局世所罕见,城内有苏北名园水绘园、定慧寺和中国如皋花木大世界;海门有海上奇礁蛎蚜山、江海风情园和中国最大的家纺市场叠石桥家纺城;启东有中国四大渔港之一的吕四渔港、有江海交汇的圆陀角;通州戏剧古镇石港镇、生态休闲胜地开沙岛;海安被称为中华花鼓龙舞之乡,有青墩遗址和新四军七战七捷纪念馆;如东有著名的海上迪斯科――南黄海踩文蛤基地。 南通民间艺术源远流长,门类齐全。旅游纪念品有通派风筝、通派盆景、沈绣、剪纸、红木雕刻、扎染、蓝印花布、启东版画等。到南通旅游可以欣赏通剧、僮子戏、如东跳马夫、

南通市旅游景区行业研究分析报告

南通市旅游景区行业研究报告

————————————————————————————————作者:————————————————————————————————日期: 2

南通市旅游景区运营管理及投资前景研究报告 2017-2022年

前言 旅游业是很多城市或地区的支柱性产业,在国计民生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我国有很多典型的旅游城市,例如三亚、丽江、焦作、黄山、敦煌等等,都是以旅游为核心,全面带动整体经济发展的城市。旅游景区是旅游业的核心要素,是旅游产品的主体成分,是旅游产业链的中心环节,是旅游消费的吸引中心,是旅游产业面的辐射中心。 旅游景区在旅游业中居于核心地位,其投资规模处于稳步增长阶段,截至2013年底,全国5A级景区达到175个。随着居民消费水平的提升以及消费观念的改变,旅游已经成为居民休闲度假的主要方式,其对旅游的体验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这就要求旅游景区不断提升其运营管理水平,为游客提供舒适的旅游环境。游客对景区的满意度越高,其对旅游景区的口碑营销效果越好,将直接促进旅游景区的经营效益。 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6-2021年南通市旅游景区运营管理及投资前景研究报告》由资深专家和研究人员通过周密的市场调研,国家统计局、政府部门机构发布的最新权威数据,并对多位业内资深专家进行深入访谈的基础上,通过相关市场研究的工具、理论和模型撰写而成。本报告主要分析了南通市旅游行业现状、重点旅游景区运营现状、南通市旅游景区运营管理、旅游景区门票定价、旅游景区市场营销策略、旅游景区服务策略;最后对未来几年南通市旅游景区开发前景及投融资战略进行了深入分析。本报告专业!权威!报告根据旅游景区的发展轨迹及多年的实践经验,对旅游景区未来投资前景作出审慎分析与预测,是当地政府、旅游开发企业、运营企业等了解行业当前最新发展动态,把握市场机会,正确制定企业发展战略的必备参考工具,极具参考价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