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八年级上册地理识图题

(完整word版)八年级上册地理识图题
(完整word版)八年级上册地理识图题

1、读“我国人口分布界线图”,回答下列问题。(5分)

(1)图中AB 线两端的城市名称分别是: A 黑龙江省的 市; B 云南省的 县。

(2)此线西北部面积占全国面积的 % , 人口仅占全国的 %。

(3)请结合你学过的知识,分析我国东部地区人口稠密的原因 。

2、读“南水北调部分路线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5分)

(1)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的特点是 。

(2)南水北调工程就是把 水系丰富的水资源,调到我国缺水严重的 地区。

(3)南水北调工程分东、中、西三条调水路线,东线利用了我国著名的 作为输水主干河道。

(4)除跨流域调水外,你认为解决我国北方地区缺水问题还有哪些措施? 。

3、 图中等温线的延伸方向大致是 东——西

图中,甲、乙两地的气温相差32℃

关于长江和黄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C )。 A 、都注入太平洋 B 、都属于外流河

C 、冬季都有结冰期

D 、汛期都集中在夏季 从图可知,1月平均气温最高的地区是( D )。

A 、黑龙江

B 、内蒙古

C 、广东、广西

D 、海南、台湾

唐诗有云:“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上述诗句中描述的景象出现在( A )。

A 、长江中下游地区

B 、华北平原

C 、云贵高原

D 、东北平原 4、读我国某城市气候资料统计图,回答17—18题: 关于该城市气候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B )。

A 、冬长夏短,气候严寒

B 、降水丰富,主要集中于夏半年

C 、终年炎热干燥

D 、冬季多雨,夏季少雨

甲 乙

东部1月等温线图

太 平 洋

该城市的气候类型是( C )。

A 、热带雨林气候

B 、温带大陆性气候

C 、亚热带季风气候

D 、高原山地气候

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B )。

A 、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B 、自然资源都是取之不竭、用之不尽

C 、土地、阳光属于可再生资源

D 、应注意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 5、读“四川某乡村土地利用景观图”,回答20—21题: 该地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A )。

A 、水田

B 、旱地

C 、林地

D 、草地

根据图中信息,推断正确的是( C )。

A 、属于平原地区

B 、年降水量稀少

C 、以水稻种植为主

D 、农业机械化水平高 6、读“中国及周边地区略图”,分析回答问题。

(1)在图中适当位置填写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四川省。

(2)图中,字母A 是___朝鲜(国家),B 是_俄罗斯__(国家),C 是___印度__(国家)。 (3)图中,数字①是___东海_(海洋), ②是___南海__(海洋)。 (4)图中,甲是__大兴安岭_(山脉), 乙是 天山 (山脉)。

(4)长江、黄河的发源地所在的省区③是___青海省__,其行政中心是__西宁__。 (5)图中,北回归线共穿过了___4个___个省区,其中位置最东的是_台湾_______。

7、读我国“冬、夏季节风向示意图”,分析回答问题。(共12分)

(1)受海陆位置和纬度位置的影响,我国大多数地区冬、夏季节盛行风向________(填:

相同或相反),把这种风向随季节而显著改变的现象称为________气候。

(2)据图可知,我国的降水集中在________(季节),其水汽来源于________洋和________

洋。如果夏季风活动不稳定,容易导致的气象灾害是________、________。 (3)冬季,我国盛行________风和________风;如果冬季风活动强烈,容易形成________

(灾害性天气);四川盆地受冬季风影响________(填:大或小),主要原因是_______。

(1)相反、季风 (2)夏季(夏秋);太平洋、印度洋(顺序可交换); 水灾、旱灾(或旱涝灾害)

(3)西北风、东北风(顺序可交换); 寒潮、 小、盆地地形阻挡了外部冷空气的入侵

某乡村土地利用景观图

北回归线 A

B

C

8、读“黄河流域略图”,分析回答问题。(共14分)

(1)图中祁连山的走向是________,它是第_______级阶梯和第_______级阶梯的分界线。 (2)图中甲地分布有我国最大的湖泊是________; 乙是________(海洋)。 (3)图中①和②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它们因得益于黄河水的灌溉而成为“塞上江南”,

其中①是________平原, ②是________平原。

(4)为了解决北方缺水问题,我国正在实施的跨流域调水工程是________,该工程的东线

(如图所示)主要是满足________、________等城市的用水需求。

(5)图中兰州、西安、郑州、济南等四个城市分布的共同特征是______________。(2分) (6)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黄河下游“地上河”的形成原因。(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西北—东南(或东南—西北)、 第一级、第二级 (2)青海湖、渤海 (3)河套、宁夏

(4)南水北调; 北京、天津

(5)分布在黄河及其支流沿岸(或沿河分布)

(6)黄河进入下游(华北)平原地区,流速减缓,河道变宽,泥沙沉积,河床抬高。

9、读“黄河流域”图,完成下列各题:8分 (1) 黄河发源于巴颜喀拉山,干流呈巨大

的“_______”字形,曲折东流,注入_____海。

(2) 在图上填注划分上、中、下游河口、

旧孟津的名称。

(3) 黄河泥沙来自中游的________高原,

当河水进入下游平原地区,流速减

夏季

冬季

太 平 洋

太 平 洋

印 度 洋

印 度 洋

东 南 风

风 南 西 风向

风向

兰州

西安

郑州

济南

北京

天津 山脉 河流 水域 农业区 城市

调水路线 甲

线

北 平 原

慢,______沉积,形成著名“地上河”。

(4)图中①表示黄河支流__________;②表示__________水利枢纽工程。

10、读“我国工业分布简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数码所代表的工业中心

的名称:①____,②____,③

____,④____,⑦___,

⑧___,⑨____。

(2)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工业基地

名称:A______工业基地,B_

_________工业基地,C__

___工业基地,D________

工业基地。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是_______工业基地。说明A工

业基地资源条件对工业分布的影响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是全国最大的工业城市,是沪宁杭工业区的核心。说明其发展钢铁工业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读“我国铁路干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南北干线铁路名称:

①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

(1)图中⑤为________(城市),通过该

市的铁路线,北为__________线,南为

__________线。

(2)通过⑥城市的铁路线有________线

和________线,

26、读下列漫画回答问题:8分

(1)漫画图中说明了我国土地资源利用中

存在哪些问题?

(2)我国把保护土地资源作为一项基本

国策,其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国耕地和林地主要分布在气候湿润的_____区,集中了全国__%以上。(4)举例说明我国土地资源和水资源匹配情况。_________________。

12、“十·一”黄金周是旅游的旺季,下列表格是广州某中学生“十·一”期间随旅行团的游程安排,读图表回答:

⑴列车从广州驶向武汉,经过的东西向山脉是。从宜昌乘长江轮到重庆,经过的东北—西南向山脉是。

⑵该旅行团在第天将经过我国的三峡风景区,

举世注目的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大坝位于(上中下游)。

⑶五天的行程经过了很多地形区,请你写出其中三个地形区的名称:

丘陵;平原;盆地

⑷在第四、五天的旅途中,部分游客出现了呼吸局促等缺氧情况,可能的原因是()

A.纬度增高 B.纬度降低 C.海拔升高 D.海拔降低

13、甲、乙、丙、丁四幅图分别是我国东部季风区南、北方四个平原地区的气温年变化曲线图和各月降水柱状图,据图回答:

⑴四图中,农作物能一年三熟的是图,一年一熟的是图。

⑵四图中,耕地类型是旱地的是图,是水田的是图。

⑶四图中,适合种植苹果树的是图,能够生长椰子的是图。

(4)如果四图分别代表四座城市广州、武汉、北京、哈尔滨,则其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甲——北京乙——武汉丙——广州丁——哈尔滨

B、甲——哈尔滨乙——武汉丙——广州丁——北京

C、甲——哈尔滨乙——广州丙——武汉丁——北京

D、甲——北京乙——广州丙——武汉丁——哈尔滨

时间

日程安排

(旅游路线)

交通

方式

第一天广州→武汉→宜昌火车、长江轮

第二天宜昌→重庆长江轮

第三天重庆→成都火车

第四、五天成都→青海湖飞机、汽车

第六天青海湖→广州飞机

14、读下面两幅图完成下列各题

图一

图二

⑴写出图一中数码所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

分界线:②水利枢纽:C

支流:D E

⑵划分黄河下游和中游的地点是,从市流入大海。

⑶历史上有“黄河一害,惟富一套”之说。上游的平原由于黄河的灌溉,形成了富庶的农业区;“害”主要发生在黄河的河段。

⑷“地上河”主要是黄河泥沙大量在河床淤积,致使河床不断升高,最终超出地表而成为“地上河”。黄河的泥沙主要来自地区。

15、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上图省级行政区的简称依次为:()

A、藏、桂、陕、湘

B、新、粤、甘、湘

C、青、秦、粤、湘

D、湘、甘、粤、新

⑵四幅图示中所显示的河流名城分别是:

A图 B图 C图 D图

⑶四各省区降水量最多的为(填字母),反映了我国降水量地区分布的规律

是。

⑷A图中主要的少数民族是。

⑸A、B两省区的民居建筑屋顶的差异是

16、读图,回答问题。

⑴、字母表示的河流或海峡:A

B

⑵、字母表示的河流:C D

⑶、字母表示的山脉:G F

G

⑷、数码表示的地形区:①高

②盆地③

平原

⑸、邻国:M N

17、读我国区域划分图,回答问题。

⑴、字母表示的区域名称:

A B C

D

⑵、在A、B、C、D区域中:

耕地主要分布在和

地区;

牧区主要分布在和

地区。

⑶、A 地区与 B 地区的分界线是

线,这一线也是一月等温线通过的地方,也是 mm年等降水量线通过

的地方,也是温度带中,暖温带与带分界线,又是干湿地区中,半湿润与

地区分界线。

一、黄河图

①源头:(青海)巴颜喀拉山

流入:(山东)渤海

②上中下游分界:

(内蒙古)河口

(河南)孟津

③支流:渭河、汾河

④流经地形区:青藏、内蒙古、

黄土、华北平原

⑤水电站:龙羊峡、李家峡、刘家峡

青铜峡、三门峡、小浪底

二、长江图

①源头:(青海)唐古拉山

流入:(上海)东海

②上中下游分界:

(湖北)宜昌

(江西)湖口

③主要支流:岷江、嘉陵江、汉江、湘江、赣江

④流经地形区:青藏、云贵高

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

平原

⑤湖泊:洞庭湖、鄱阳湖水库:丹江口

⑥水电站:二滩、三峡、葛洲坝、五强溪

⑦城市:重庆、武汉、南京、上海

三、中国铁路

(一)三横:①京包-包兰线 E ②陇海-兰新线 F

③沪杭-浙赣-湘黔-贵昆线 G 五纵:①京沪线 A ②京九线 B ③京哈-京广线 C ④焦柳线 D ⑤宝成-成昆线 H

(二)海拔最高的铁路:青藏铁路 M

(三)主要铁路枢纽:北京(京哈、京包、京广、京九、京沪) 郑州(京广、陇海)株洲(京广、浙赣、湘黔) 兰州(包兰、兰新、陇海) 成都(宝成、成昆)、徐州(京沪、陇海)

四、主要的地形

识记要求(高原、平原、盆地、山脉) 1、四大高原

青藏、内蒙古、黄土、云贵高原

2、四大盆地

塔里木、准噶尔、柴达木、四川盆地 3、平原

东北、华北、长江中下游平原 4、山脉 东西走向

①天山-②阴山、③昆仑山-④秦岭、⑤南岭 东北-西南走向

⑥大兴安岭-⑦太行山-⑧巫山-⑨雪峰山

⑩长白山-○

11武夷山、○12台湾山脉 南北走向:○13横断山

七、我国温度带的划分图(见P33图2.15) 八、我国的干温地区图(见P36图2.17)

九、我国的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图(见P39图2.21) 十、气温和降水柱状图(见P40图2.23)

十一、土地利用类型的构成图-常考(见P67图3.8) 十二、我国四大工业基地(见P110图4.25) 十三、辽中南地区(见P111图4.26) 十四、沪宁杭地区(见P112图4.27)

阿尔泰山 祁连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