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联播美文精选(七年级上册)选择题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选择题】专项复习100道真题附答案解析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选择题专项复习训练练习共计100道真题(答案解析)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1.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应和.(hè)倜傥.(dǎng)诅.咒(zǔ)人声鼎沸.(fèi)B.贮.蓄(chǔ)确凿.(záo)着.落(zháo)混.为一谈(hùn)C.收敛.(liǎn)澄.清(chéng)啄.食(zhuó)情不自禁.(jìn)D.粗犷.(guǎng)抖擞.(sǒu)莅.临(lì)咄咄..逼人(duō)2.下列各项对诗词及相关知识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由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势来表现诗人宽广的胸襟和豪迈的气概。
B.唐代诗人中,“初唐四杰”是指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小李杜”是指李商隐、杜牧。
C.“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在江南暮春时节,年老病衰的诗人竟又和故人重逢,表达出浓浓的喜悦之情。
D.《论语》是儒家学派经典著作,以“语录体”的方式,记录了孔子和他弟子们的言行,集中反映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和教育原则,是研究孔子的主要依据。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西双版纳以民俗独特、风景秀丽、动植物种类繁多而名闻遐迩....。
B.这个旅游景点环境脏、乱、差到如此地步,简直令人叹为观止....。
C.桂林的山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可谓巧夺天工....。
D.遇到问题,老李总是不耻下问....,及时向同事、亲朋好友甚至左邻右舍请教。
4.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荔枝湾是广州市民休闲的好地方。
初夏时节,带上家人或约上三五好友,坐上一只花艇仔____在荔枝湾涌上,看,沿途荷香数里,涌上波光潋滟,两岸游人如鲫。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专题:现代文阅读试卷(含答案解析)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专题现代文阅读类试卷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植树的牧羊人(节选)①牧羊人拿出一个袋子,从里面倒出一堆橡子,散在桌上。
接着,一颗一颗仔细地挑选起来。
他要把好的橡子和坏的橡子分开。
我抽着烟,想帮他挑。
但他说不用我帮忙。
看他挑的那么认真,那么仔细,我也就不再坚持了。
这就是我们所有的交流。
过了一会儿,他挑出了一堆好的橡子,每一颗都很饱满。
接着,他按十个一堆把它们分开。
他一边数,一边又把个儿小的,或者有裂缝的拣了出去。
最后,挑出了一百颗又大又好的橡子,他停下手来,我们就去睡了。
②这个男人坚持做着自己想做的事。
这片一眼望不到边的山毛榉就是证明,它们长得足足有我的肩膀这么高了。
那大片的橡树也长得很茂盛,不用再担心被动物吃掉;就算老天爷想把这杰作毁掉,也只能求助龙卷风了。
他还指着一片白桦林说,这是五年前种的。
他认为谷底比较湿润,就把白桦树种在那里。
他是对的,这些白桦树棵棵鲜嫩、挺拔,像笔直站立的少年一样。
③路过山下村子的时候,我在这个曾经干旱无比的地方,看到了溪水。
这是老人种树带来的连锁效应,是我见过的最了不起的奇迹!④从1920年开始,我几乎每年都去看望这位植树的老人。
我从没见过他有任何动摇或怀疑,只有天知道这有多难!⑤1945年的6月,我最后一次见到种树的老人,那年他已87岁了。
我再次踏上这条通往荒原的路。
我完全认不出这条我曾经走过的路了。
一切都变了样,连空气也不一样了。
以前那种猛烈而干燥的风,变成了飘着香气的微风;高处传来流水般的声音,那是风穿过树林的响声。
⑥昔日的荒地如今生机勃勃,成为一片沃土。
1913年我来时见到的废墟上,建起了干净的农舍,看得出人们生活得很幸福、舒适。
树林留住了雨水和雪水,干(hé)已久的地里又冒出了泉水。
人们挖了水渠,农场边上,枫树林里,流淌着源源不断的泉水,浇灌着长在周围的鲜嫩薄荷。
那些废弃的村子一点点重建起来。
从地价昂贵的城市搬到这里安家的人带来了青春和活力,还有探索新生活的勇气。
2024年最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模拟考卷及答案(各版本)

2024年最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模拟考卷及答案(各版本)(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20分,每题2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伫立(zhù lì)草率(cǎo shuài)沉沦(chén lún)B. 眼眸(móu)暮色(mù sè)瑟缩(sè suō)C. 憧憬(chōng jǐng)纠结(jiū jié)疏忽(shū hū)D. 恬静(tián jìng)震慑(zhèn shè)粗犷(cū guǎng)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炽热喧哗赋予旁逸斜出B. 疲惫荒芜震悚狼籍C. 沉郁颤栗翱翔旁逸斜出D. 惊悸纵横赋予惊慌失措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经过这次讨论,我们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B. 我们要培养的是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C. 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决定举办一次文艺晚会。
D. 在这次考试中,我们班的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
4.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这篇文章写得真好!”他说。
B. “这篇文章写得真好!”,他说。
C. “这篇文章写得真好!”,他说。
D. “这篇文章写得真好!”他说。
5. 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 春天来了,大地万物都苏醒了。
B. 月亮像一个大玉盘挂在天空中。
C. 他像一只勤劳的蜜蜂,一直在努力工作。
D. 他喜欢阅读,就像喜欢吃饭一样。
6. 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比喻的一项是()。
A. 他的眼睛像星星一样明亮。
B. 他的声音像春风一样温暖。
C. 他的笑容像阳光一样灿烂。
D. 他的动作像舞蹈一样优美。
7. 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拟人的一项是()。
A. 树叶在风中翩翩起舞。
七年级现代文阅读理解练习(含答案解析)

七年级语文阅读理解练习2020年04月05日现代文阅读(共2题;共40分)1.阅读选文,回答问题握一把月光高林瑜①因子,清池荡漾。
月光像盛开的花朵落在肩上。
白天聚拢在心中的那些困顿杂芜,变得轻如柳影。
②月光银粉般朗润轻泻,澄澈清凉,在心田上,舒展着,荡漾着——没有喧哗和浓艳,也没有炫目和缤纷。
清灵寂然,透着股禅味儿。
它圈了或缺了,都是生命的美质,是一种精神涅槃。
月光是孤独的,不炽热,不局促。
宁和静慢,给人神圣和安宁。
这样的时刻,最适宜一个人去寻找自己,抚慰自己,去看一看,想一想自己。
③月,散着澄黄的光,走在残缺的路上。
月,是天之心。
它的圆润与鲜亮其实永远不会缺的。
缺的,是人自己的心。
而我眼中的这轮月,不是缺了,只是一点黑暗与荒凉暂时遮蔽了它罢了。
哪怕数日后,它彻底被黑暗湮没。
它依旧是圆的。
无须伤恨、怨叹、忧愤。
我曾见过被风暴裹挟的无垠稻田。
风在狂翻,所有稻穗,竟齐齐隐入风暴的方向,起伏,旋舞。
当阳光再次照耀,所有的稻穗又昂起头,蓬蓬勃勃。
有时屈就,就是抗争:就是用沉重的付出,去隐忍。
是啊,月,为下一次圆润,也必须承受渐渐深入的残缺和幽暗。
④月光,是一种淡淡的甜,轻浥心尘。
我突然想起一些历史的月光。
那枚赤壁的月,使苏子领悟乾坤风云,超然世外:那片春江花月,使王若虚丰获旷古的哲理;那轮松间明月,使王维坚守一生的恬淡;那朵菊篱月辉,使陶渊明隐去忧....这月,一清至骨,让人想起“真水无香,真人无名”这几个⑤月光,是洁净幸福的花朵,让人在迷醉中领悟人生:生命如月,当圖时就圆,当缺时就缺吧。
它或亏或盈,或黑或明,质本圆满。
月亦如人,或乐或忱,或梦或醒,心清自安。
世间百态,纷纭莫测,不完美。
绿意是给春天的,饱满是给夏天的,安详是给秋天的,清寂是给冬天的。
而什么,是我们自己的?我曾想。
⑥月光,是我的乡愁。
常让我心存怀恋。
【A】那月的光影。
像一片扬花的麦子。
像一垅吐须的玉米,像一畦莱蔬吧。
让我想起村口的石碾、井台,屋后的杏树、槐树,篱边的一簇簇芒花。
2024年最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模拟试卷及答案(各版本)

2024年最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模拟试卷及答案(各版本)(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 沉默(mò)B. 担忧(dān)C. 倔强(jiàng)D. 理睬(cǎi)2.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眺望B. 萌发C. 豁达D. 谛听3.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你知道,这道题怎么做吗?”小明问我。
B. “你知道,这道题怎么做吗?”小明问我。
C. “你知道,这道题怎么做吗?”小明问我。
D. “你知道,这道题怎么做吗?”小明问我。
4. 下列词语中,不是比喻的一项是()。
A. 老黄牛B. 铁公鸡C. 狗腿子D. 猫头鹰5.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我昨天去图书馆借了几本书,有小说、散文和诗歌。
B. 我昨天去图书馆借了几本书,有小说、散文和诗歌。
C. 我昨天去图书馆借了几本书,有小说、散文和诗歌。
D. 我昨天去图书馆借了几本书,有小说、散文和诗歌。
6. 下列句子中,表达最准确的一项是()。
A. 我对这个问题的答案很感兴趣。
B. 我对这个问题的答案很感兴趣。
C. 我对这个问题的答案很感兴趣。
D. 我对这个问题的答案很感兴趣。
7. 下列词语中,感情色彩相同的一项是()。
A. 赞美B. 责备C. 嘲笑D. 嘲笑8. 下列句子中,运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 风轻轻地吹过,树叶沙沙作响。
B. 风轻轻地吹过,树叶沙沙作响。
C. 风轻轻地吹过,树叶沙沙作响。
D. 风轻轻地吹过,树叶沙沙作响。
9. 下列词语中,不属于叠词的一项是()。
A. 哗啦啦B. 悄悄地C. 慢慢地D. 快快地10.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我昨天去图书馆借了几本书,有小说、散文和诗歌。
B. 我昨天去图书馆借了几本书,有小说、散文和诗歌。
C. 我昨天去图书馆借了几本书,有小说、散文和诗歌。
七年级现代文阅读理解练习(含答案解析)

七年级语文阅读理解练习2020年04月05日现代文阅读(共2题;共40分)1.阅读选文,回答问题握一把月光高林瑜①因子,清池荡漾。
月光像盛开的花朵落在肩上。
白天聚拢在心中的那些困顿杂芜,变得轻如柳影。
②月光银粉般朗润轻泻,澄澈清凉,在心田上,舒展着,荡漾着——没有喧哗和浓艳,也没有炫目和缤纷。
清灵寂然,透着股禅味儿。
它圈了或缺了,都是生命的美质,是一种精神涅槃。
月光是孤独的,不炽热,不局促。
宁和静慢,给人神圣和安宁。
这样的时刻,最适宜一个人去寻找自己,抚慰自己,去看一看,想一想自己。
③月,散着澄黄的光,走在残缺的路上。
月,是天之心。
它的圆润与鲜亮其实永远不会缺的。
缺的,是人自己的心。
而我眼中的这轮月,不是缺了,只是一点黑暗与荒凉暂时遮蔽了它罢了。
哪怕数日后,它彻底被黑暗湮没。
它依旧是圆的。
无须伤恨、怨叹、忧愤。
我曾见过被风暴裹挟的无垠稻田。
风在狂翻,所有稻穗,竟齐齐隐入风暴的方向,起伏,旋舞。
当阳光再次照耀,所有的稻穗又昂起头,蓬蓬勃勃。
有时屈就,就是抗争:就是用沉重的付出,去隐忍。
是啊,月,为下一次圆润,也必须承受渐渐深入的残缺和幽暗。
④月光,是一种淡淡的甜,轻浥心尘。
我突然想起一些历史的月光。
那枚赤壁的月,使苏子领悟乾坤风云,超然世外:那片春江花月,使王若虚丰获旷古的哲理;那轮松间明月,使王维坚守一生的恬淡;那朵菊篱月辉,使陶渊明隐去忧....这月,一清至骨,让人想起“真水无香,真人无名”这几个⑤月光,是洁净幸福的花朵,让人在迷醉中领悟人生:生命如月,当圖时就圆,当缺时就缺吧。
它或亏或盈,或黑或明,质本圆满。
月亦如人,或乐或忱,或梦或醒,心清自安。
世间百态,纷纭莫测,不完美。
绿意是给春天的,饱满是给夏天的,安详是给秋天的,清寂是给冬天的。
而什么,是我们自己的?我曾想。
⑥月光,是我的乡愁。
常让我心存怀恋。
【A】那月的光影。
像一片扬花的麦子。
像一垅吐须的玉米,像一畦莱蔬吧。
让我想起村口的石碾、井台,屋后的杏树、槐树,篱边的一簇簇芒花。
海南地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海南地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一、积累与运用(共25分)带着希望,带着憧憬,我们跨入中学大门。
新学期、新起点、新征程,你所在的班级正在举行以“新起点·新征程·新希望”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活动一:欣赏书法之美,涵养书生气质】1.(2分)从下列书法作品中选用隶书作品作为学校举办了“悦读悦享”读书交流系列读书交流活动的标语。
你的选项是()A.B.C.D.2.(2分)用简化楷体,按现代汉语书写顺序,将书法作品的内容正确、工整、规范地抄写在田字格内。
【活动二:打开文学之门,开启语文之旅】3.(本题8分)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完成任务。
初中语文课本为我们打开一扇文学之门,开启一段学习之旅。
旅途中,我们吟冬诵春赏四季,游山历水看八方。
杨柳清风带春来,我们闻到了酝酿在空气里的泥土气息;学习白求恩精神,我们知道了对工作不能();徜徉动物世界,我们见识了研究动物行为科学家的();遥望缥miǎo的天上街市,我们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吟诵“夜阑卧听风吹雨”,我们读到了诗人的爱国热情………语文学习的天地非常广阔。
我们既可以探访历史,感受风云变幻;又可以走进自然,观赏世间美景;还可以体察亲情,享受温暖盛宴;更可以了解社会,品味人世百态。
语文之旅,让人欣喜,让人着迷。
语文像醇香的咖啡,让人心生陶醉;语文像广阔的原野,让人心旷神怡;语文像________语文学习不仅是知识的习得,更落地于培养我们的生命意识,使我们拥有强大的精神世界来抵御人生无处不在的暗礁激流。
(1)(2分)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酝酿( ) 缥 miǎo ( )(2)(2分)在文段括号内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瞻前顾后怪诞不经B.拈轻怕重荒谬绝伦C.拈轻怕重怪诞不经D.瞻前顾后荒谬绝伦(3)(2分)仿照画波浪线句子,在横线上补写一句话,使之与前面两个句子构成一组排比句。
(4)(2分)文段中画波浪的句子,运用了、的修辞手法【活动三:吟诵诗文名句,感受文学魅力】4.(本题8分)默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Module 1 Family 家庭 A kind brother 善良的哥哥
1. The boy was sent to take _________________ of things to his grandmother. A. a box B. a bag C. a basket 2. The boy’s little brother was sent with him to help carry the load because it was ___________. A. empty B. heavy C. light 3. Who didn’t know how the pole worked? A. Tom. B. Tom’s brother. C. Grandmother. 4. Where will the basket be as heavy for the boy as it is for Tom? A. Near his side. B. Near Tom’s side. C. In the middle of the pole. 5. After the elder boy slipped the basket quite near his own end of the pole, ________________. A. his side was lighter B. his side was heavier C. both sides are the same 6. Had he tricked his brother, he would have been ____________. A. unhappy B. tired C. sad
答案:1. C 2. B 3. A 4. C 5. B 6. A
Tug-of-war 拉锯战 1. How many children are there in the family? A. One. B. Two. C. Three. 2. What is the meaning of the phrase “had no idea” in Paragraph 1? A. 没有主意 B. 不知道 C. 没有意义 3. ____________ pulled the young boy underwater. A. The other children B. His mother C. An alligator 4. Who is faster according to Paragraph 2?
2
A. The alligator. B. The boy’s mother. C. The boy. 5. The tug-of-war was _______________. A. between the son and the mother B. between the son and the alligator C. between the mother and the alligator 6. The boy showed _________when he told his story. A. the scars on his leg B. the scars on his head C. the scars on the back of his hand
答案:1. A 2. B 3. C 4. A 5. C 6. C
The seven sticks 七根木棍 1. What did the seven sons always do? A. They always worked together. B. They always helped each other. C. They always quarrelled among themselves. 2. ___________ decided to cheat the sons. A. The father B. Some enemies C. An old man 3. What were bound together one day? A. The seven sticks. B. The seven sons. C. The seven enemies. 4. __________ of the seven sons could break the bundle of the seven sticks. A. Each B. None C. Some 5. It is not _______ to break the sticks one by one after the old man untied the bundle. A. hard B. easy C. possible 6. What will the sons do to make no one hurt them? A. If they work together, they’ll make no one hurt them. B. If they quarrel and fight, they’ll make no one hurt them. C. If they work together and help each other, they’ll make no one hurt them.
答案:1. C 2. B 3. A 4. B 5. A 6. C
3
The good son 孝顺的儿子 1. Once the jeweller was famous _______________. A. for the diamond B. for his father C. as a good man 2. The diamonds were to be put on ________. A. a dress B. an ephod C. a common apron 3. What does the word “honest” in Paragraph 2 mean? A. 昂贵的 B. 令人满意的 C. 诚实的 4. Which is true according to Paragraph 3? A. The leaders went away without the diamonds angrily. B. The jeweller didn’t give the leaders the diamonds because he tried to get more money from them. C. The jeweller gave the leaders the diamonds when they offered him three times what the diamonds were worth. 5. The jeweller went to the leaders and gave them the diamonds ___________. A. a few weeks later B. a few hours later C. a few months later 6. What price did the jeweller accept finally? A. The first price. B. The second price. C. The third price.
答案:1. C 2. B 3. C 4. A 5. B 6. A
4
Module 2 On the way to school 上学路上 Harry and Annie 哈里和安妮
1. Harry is Annie’s_________. A. dad B. friend C. brother 2. If Harry and Annie go across the pond by themselves in winter, what might be their mother’s feeling? A. Happy. B. Excited. C. Angry. 3. What does the word “melt” in Paragraph 3 mean? A. 融化 B. 蒸发 C. 流淌 4. How soon will the school bell ring? A. In ten minutes. B. In at least one hour. C. In no more than one hour. 5. Where did the man work? A. In the town. B. In the school. C. Near the pond. 6. Who saved Harry? A. Annie. B. The man. C. Harry himself.
答案:1. C 2. C 3. A 4. B 5. C 6. C The truant 逃学生 1. If a student often plays truant, that means___________. A. he often works very hard at school B. he goes to school but never works hard C. he doesn’t often go to school and play all day instead 2. After playing truant, James probably say “_____________” to his mother. A. I worked very hard at school B. I didn’t go to school to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