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离子液体催化二氧化碳合成环状碳酸酯的研究进展1
《功能化双咪唑离子液体的合成及其在催化二氧化碳环加成反应中的应用》

《功能化双咪唑离子液体的合成及其在催化二氧化碳环加成反应中的应用》一、引言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不断增加,其导致的温室效应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因此,寻找有效的方法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和利用,已成为科研领域的重要课题。
其中,催化二氧化碳环加成反应是一种重要的二氧化碳转化利用途径。
而离子液体作为一种新型的绿色溶剂和催化剂,具有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质,如高热稳定性、良好的溶解性以及可调的极性等,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化学反应中。
近年来,功能化双咪唑离子液体因其独特的结构和性质,在催化二氧化碳环加成反应中表现出良好的催化性能。
本文旨在合成功能化双咪唑离子液体,并研究其在催化二氧化碳环加成反应中的应用。
二、功能化双咪唑离子液体的合成1. 合成路线功能化双咪唑离子液体的合成主要包括以下步骤:首先,通过溴代咪唑与相应的卤代烃进行亲核取代反应,得到单咪唑季铵盐;然后,将两个单咪唑季铵盐进行缩合反应,得到双咪唑离子液体;最后,通过与相应的阴离子进行离子交换,得到功能化双咪唑离子液体。
2. 合成方法(1)在氮气保护下,将溴代咪唑与卤代烃在有机溶剂中加热回流,进行亲核取代反应,得到单咪唑季铵盐。
(2)将两个单咪唑季铵盐在适当的溶剂中加热缩合,得到双咪唑离子液体。
(3)将双咪唑离子液体与相应的阴离子进行离子交换,得到功能化双咪唑离子液体。
三、功能化双咪唑离子液体在催化二氧化碳环加成反应中的应用1. 反应原理二氧化碳环加成反应是一种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环状碳酸酯的重要方法。
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二氧化碳与环氧化物发生环加成反应,生成环状碳酸酯和水。
功能化双咪唑离子液体作为一种有效的催化剂,能够促进这一反应的进行。
2. 实验方法(1)将功能化双咪唑离子液体作为催化剂加入到二氧化碳和环氧化物的混合体系中。
(2)在适当的温度和压力下,进行环加成反应。
(3)反应结束后,通过后处理得到环状碳酸酯产物。
3. 结果与讨论(1)实验结果表明,功能化双咪唑离子液体能够有效地催化二氧化碳环加成反应。
CO2与环氧化物耦合制备环状碳酸酯的多相催化体系

反应条件的影响
温度
01
温度会影响催化剂的活性和反应速率,通常需要选择一个适宜
的温度范围以获得最佳的反应效果。
压力
02
在某些多相催化体系中,提高反应压力可能会促进反应的进行
。
溶剂
03
溶剂的选择对于反应效果也有影响,它可以提高反应速率并影
响产物的分离和纯化。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产物分离和纯化
要点一
分离方法
根据产物的物理和化学性质,选择合适的分离方法, 如蒸馏、萃取、过滤等。
要点二
纯化技术
对于分离后的产物,可能需要进一步纯化以去除杂质 ,如通过结晶、重结晶等方法。
01
催化剂活性评价与反应机 理研究
催化剂活性评价
实验方法
采用不同催化剂处理CO2与环氧化物反应,通过 产物收率评价催化剂活性。
催化剂选择
考察多种金属氧化物、酸性催化剂等,以筛选出 具有高活性的催化剂。
反应条件
01
CO2和环氧化物概述
CO2的特性
CO2的分子结构与性质
CO2分子由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组 成,具有直线型的分子结构。其化学性 质相对稳定,但在特定的条件下,可以 通过催化反应与其他化合物发生反应。
VS
CO2的主要来源
CO2是燃烧化石燃料和生物质燃料的主要 产物之一,同时也是大气中的主要温室气 体之一。
需要深入研究反应条件对反应的影响,探索更高效的反应路径和条件优化。
未来的研究应关注开发新型、高效、稳定的催化剂体系,以及深入研究反应机理和动力学过程,为实现 工业化应用提供更多理论支持和技术指导。
工业化前景与挑战
01
通过进一步改进催化剂性能和 提高生产工艺的可行性,该多 相催化体系具有实现工业化应 用的潜力。
应用化学毕业论文 离子液体催化酯化反应的研究进展

XX学院本科学生毕业论文离子液体催化酯化反应的研究进展Research progress on esterification catalysedby ionic liquids系别化学与材料科学系专业应用化学届别2011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职称完成时间2011年5月摘要离子液体由于具有特殊的性质,包括低挥发性、大极性、良好的热稳定性及溶解性和酸碱性可调等特点, 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与传统有机溶剂反应相比,离子液体具有选择性好,后处理简单及回收后可多次重复使用等优点,作为反应介质或催化剂被广泛应用于有机合成中。
酯化反应是一类重要的有机反应,其催化技术也在不断发展。
本文简单介绍了离子液体的分类、合成及应用,综述了各类离子液体作为催化剂在酯化反应中的应用研究,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离子液体;酯化反应;催化剂AbstractIonic liquids (ILs) are applied to many organic reaction systems as “green solvent s” and catalysts due to their unique properties, including low volatility, high polarity, good thermal stability over a wide temperature range and selective dissolving capacity by a proper choice of cations or anions. Compared with traditional organic solvents, ionic liquids have great advantages to excellent selectivities, acceleration reaction rate in some cases, ease of work-up, as well as recycling use after simply recoveration. The esterification reaction widely used in organic synthesis and other fields, and its technology is also in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The classification, synthesis, and applications research of the ionic liquids are introduced in brief, its applications in esterification as catalysts are summarized in this paper, and prospected its future development.Keywords: ionic liquid; esterification; catalysis目录1 引言-------------------------------------------------------------------------------------1 2酯化反应技术进展-------------------------------------------------------------------1 3 离子液体的分类与合成及其应用-------------------------------------------------2 3.1离子液体的种类------------------------------------------------------------------2 3.2离子液体的合成------------------------------------------------------------------2 3.2.1常规离子液体的制备方法---------------------------------------------------2 3.2.2功能化离子液体的制备方法------------------------------------------------3 3.3离子液体的应用------------------------------------------------------------------3 3.4离子液体催化酯化反应的研究------------------------------------------------4 3.4.1Lewis酸离子液体--------------------------------------------------------------4 3.4.2Brφnst ed酸型离子液体-------------------------------------------------------4 3.4.3碱性离子液体------------------------------------------------------------------6 3.4.4功能化离子液体---------------------------------------------------------------6 4结束语-------------------------------------------------------------------------------8参考文献----------------------------------------------------------------------------9离子液体催化酯化反应的研究进展陈硕(巢湖学院化学与材料科学系,安徽巢湖238000)1 引言离子液体是由特定阳离子和阴离子构成的在室温或近于室温下呈液态的物质,往往展现出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及特有的功能,是一类值得研究发展的新型“软”功能材料或介质。
环状碳酸酯的合成

环状碳酸酯的合成
环状碳酸酯的合成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1.氧杂化合物法:这是一种新型的环状碳酸酯合成方法,利用氧杂化合物在酸性条件下,通过活泼的酰氧基或酯基与羟基反应生成环状碳酸酯。
这种方法具有反应温和、分子结构多样化等优点。
2.金属有机框架材料法:通过金属有机框架材料上的特定活性位点进行催化反应生成环状碳酸酯。
此外,还有酚羟基咪唑盐基离子液体法,通过设计合成酚羟基咪唑盐基离子液体,用于CO2与环氧化物的环加成反应制备环状碳酸酯。
这种方法是通过分子构型设计精细调节离子液体阴阳离子相互作用强度,实现在常温常压的温和条件下快速合成环状碳酸酯。
离子液体用于催化CO_2环加成反应的研究进展

离子液体用于催化CO_2环加成反应的研究进展张文林;张宾;闫佳伟;史紫微;张佳莉;李春利【期刊名称】《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年(卷),期】2018(43)3【摘要】CO_2与环氧化合物环加成制备环状碳酸酯是一个具有原子经济性的绿色过程。
概述了用于该反应的几种均相和非均相催化剂,如有机碱、季铵盐、季鏻盐和咪唑类离子液体等的最新研究进展,重点阐述了氢键供体(如羟基、氨基)与环氧化物成氢键作用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总结了几种可能的反应机理,为设计高效催化剂提供依据。
对于非均相催化剂,利用功能化的载体负载活性组分来提高催化剂活性和稳定性,同时简化催化剂的回收过程。
指出了用于催化合成环状碳酸酯的未来发展方向。
【总页数】7页(P104-110)【关键词】环加成;二氧化碳;环氧化物;环状碳酸酯;离子液体;催化剂;载体;氢键【作者】张文林;张宾;闫佳伟;史紫微;张佳莉;李春利【作者单位】化工节能过程集成与资源利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河北工业大学化工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032.4【相关文献】1.嫁接型离子液体的制备及其对CO2与环氧丙烷环加成反应的催化性能 [J], 张学兰;王登峰;李军平;赵宁;肖福魁;魏伟;孙予罕2.离子液体用于催化CO2环加成反应的研究进展 [J], 张文林;张宾;闫佳伟;史紫微;张佳莉;李春利3.多孔超交联聚合物固载离子液体催化二氧化碳环加成反应的研究进展 [J], 赵朝阳;罗小燕;裴宝有;项小燕;李佳然;马瑞勋;张子姮;林金清4.聚离子液体基金属配合物对CO2与环氧氯丙烷环加成反应催化性能的影响 [J], 李杰;刘书磊;易群;李向远;李剑川;史利娟;李军5.聚离子液体基金属配合物对CO_(2)与环氧氯丙烷环加成反应催化性能的影响 [J], 李杰;刘书磊;易群;李向远;李剑川;史利娟;李军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聚季铵离子液体的制备及其高效催化转化co2为环状碳酸酯的研究

第5期收稿日期:2019⁃01⁃28;基金项目:山西省科技重大专项项目(MJH2016⁃03),山西省平台基地和人才专项⁃优秀人才科技创新项目(201805D211037),山西省高等院校创新项目(201802054),山西省应用基础研究项目青年科技研究项目(201601D021045),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BK20170232);作者简介:刘婷婷(1995⁃),女,硕士研究生,电话:130********;Email:975485233@ ;*通讯作者:史利娟(1986⁃),女,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电话:153********;Email:shilijuan@ ;秦志峰(1983⁃),男,讲师,电话:187********;Email:qinzhifeng@ 。
近年来CO 2等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导致温室效应不断累积[1,2],使得全球气候变暖加剧,降低大气中温室气体的含量、解决温室效应等问题刻不容缓。
CO 2是一种廉价的、无毒的、丰富的C1资源,它可以转化为多种高附加值的化工产品[3⁃5],其中CO 2和环氧化合物发生环加成反应生成环状碳酸酯,该反应原子利用率高,原料价格低廉、副产物少,符合绿色化学的要求[6]。
但是,CO 2具有较高的热力学稳定性和动力学惰性,实现其化学转化需要高温高压等较严苛条件。
因此,研究出一种可以在温和条件下高效催化转化CO 2的催化剂,对CO 2的资源化利用有着重大的意义。
均相催化剂在催化反应中有较高的催化活性,但是不易分离,难于重复利用。
非均相催化剂便于分离和重复使用,可降低反应成本[7⁃9]。
离子液体(IL )是室温或者低于室温时呈现熔融状态的、由阴阳离子组成的盐,是一种新型的绿色溶剂。
离子液体具有结构可调性,可以引入特定性能的官能团合成出含有特定功能的离子液体,即功能化离子液体。
离子液体因其蒸汽压低、溶解性好,稳定性高的特点,对CO 2有较好的活化催化性能[1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 文 综 述OverviewofThesises
离子液体催化二氧化碳合成环状碳酸酯的研究进展
祁兴国 刘 畅 马守波3(中国石油大连石化公司,辽宁大连116032;3.北京服装学院,北京100029)
摘要 概述了以离子液体作为催化剂或作为反应介质,用CO2合成环状碳酸酯的研究进展。离子液体是固定CO2产生环状碳酸酯的适宜催化剂和溶剂,离子液体的话性可以通过添加本身并无活性或低活性的Lewis酸性金属卤化物或金属配合物得到改善。使用离子液体使得合成过程变得更加绿色和简单,因为产品易分离,催化剂可以循环利用,
而且不必使用挥发性有害的有机溶剂。关键词 二氧化碳 碳酸酯 离子液体
收稿日期:2005-11-21
作者简介:祁兴国(1979~),男,硕士,从事催化与化学反应方面的工作
DevelopmentofCyclicCarbonateSynthesisfromCO2UsingIonicLiquids
QiXingguo LiuChang MaShoubo3(PetroChinaDalmPetroChemicakComoany,LiaonangDilian116032;
3.BeijingInstituteofClothingTechnology,Beijing100029
)
Abstract TherecentdevelopmentinthesynthesisofcycliccarbonatefromCO2usingionicliquidsascatalystand/orreactionmediumwasreviewed.Someionicliquidsweresuitablecatalystsand/orsolventstotheCO2fixationtoproducecycliccarbonate.TheactivityofionicliquidwasgreatlyenhancedbytheadditionofLewisacidiccompoundsofmetalhalidesormetalcomplexesthathadnoorlowactivitybythemselves.Usingtheionicliquids,thesynthesisprocessbecamegreenerandsimplerbecauseofeasyproductseparationandcatalystrecyclingandunnecessaryuseofvolatileandharmfulor2ganicsolvents.Keywords CO2 cyclic carbonate lonicliquid
在固定CO2的反应是利用CO2和环氧化合物通过环加成反应合成环状碳酸酯的反应。如果在反应和处理过程当中不使用任何有机溶剂,该反应将是一个标准的“原子经济”和“绿色化学”反应,它没有任何副产物产生,生成的环状碳酸酯不仅是一种性能优良的有机溶剂,而且在药物和精细化学品的合成当中有着广泛的应用[1]。离子液体具有独特的优点,既可以作为催化剂,
又可以作为溶剂。离子液体的蒸气压几乎可以忽略,
在较大的室温范围内呈液态,具有极好的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还可以溶解许多有机和无机化学物质[2]。以上特性使得离子液体用作催化剂和溶剂合
—46—
第20卷第5期2006年5月 化工时刊ChemicalIndustryTimes Vol.20,No.5May.5.2006成环状碳酸酯极具吸引力。本文将对近年来用离子液体作为催化剂或作为反应介质,用CO2合成环状碳酸酯的研究进展作一介绍。1CO2环化加成到环氧化物合成环状碳酸酯1.1 在咪唑盐存在下环状碳酸酯的合成彭家建和邓友全等[3],首先采用了室温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氟硼酸盐(BMImBF4)、1-丁基-3-甲基咪唑氟磷酸盐(BMImPF6)及正丁基吡啶氟硼酸盐(BPyBF4)等催化环氧丙烷与CO2环加成制环氧丙烯酯,显示了离子液体相当高的催化活性。他们研究表明离子液体的阳离子和阴离子对催化剂活性均有影响。由于PF6-和BF4-都是非亲核性离子,故推测活性中心为离子液体中的阳离子,阴离子的作用在于对离子液体的结构性能进行调变,离子液体活性按咪唑>吡啶和BF4->Cl->PF6-顺序递减。离子液体中添加金属卤化物(如KI、KBr、NaBr等),其催化活性有一定程度的提高。钠盐的效果好于钾盐,溴化物好于碘化物。这是由于碱金属离子作为Lewis酸活化环氧化合物,而钠离子的Lewis酸性强于钾离子,易于进攻环氧丙烷的氧原子之故;卤素离子亲核进攻环氧化合物,溴离子亲核性强于碘离子。经减压蒸馏,可将产物与催化剂分离,离子液体催化剂可重复使用。由于高压下CO2和离子液体能完全互溶[4、5],因此在反应中将离子液体超临界CO2相结合的研究拓宽了离子液体的研究与应用范围。吕小兵等[6~8]设计合成了一系列四齿席夫碱铝配合物,它们可以溶解在超临界CO2/环氧乙烷混和物中,是CO2和环氧烷烃环加成反应的有效催化剂。其中,SalenAl—OCH2CH2(OCH2CH2)2Cl/n-Bu4NBr双组分催化剂在110℃时的催化活性高达2340转化数/h。同样的催化体系和反应温度下,超临界条件下CO2与环氧乙烷的环加成反应速率约是410MPaCO2恒压下的2倍。Kawanamit[9]用各种1-烷基-3-甲基咪唑盐([Cn-min]X)在超临界CO2下对合成环状碳酸酯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阴离子类型和阳离子中烷基链的长度对转化率和选择性都有决定性的影响。[C2-min]+和不同的阴离子NO-3、CF3SO3-、BF-4及PF-6构成的离子液体的性能研究表明,BF-4是最佳的。另外发现酯的产率随烷基链长度的增加(C2~C8)而显著增加。CO2和环氧丙烷在100℃、14MPaCO2压力下反应,在[C8-min]BF4存在下反应5min,丙烯酯的收率和选择性分别为98%和100%。而在[C2-min]BF4存在下反应2h,丙烯酯的收率和选择性
分别为69%和87%。这主要是由于同样压力下环氧化物和CO2在长烷基链离子液体中有更高的溶解性。而且,由于溶解性的不同,CO2压力对收率的影响也取决于烷基链的长度。对于[C8-min]BF4来说,当CO
2
压力由14MPa减小到次临界压力6MPa时,收率会
明显降低,而对[C8-min]BF4则在6MPa可以获得比在14MPa更高的收率。Lewis酸性化合物作为共催化剂大大增强了离子液体催化环状碳酸酯的活性。Kim等[10]研究了用[C4-min]Cl和[C4-min]Br离子液体催化CO2和环氧乙
烷、环氧丙烷的反应。结果表明,虽然ZnBr2没有催化活性,但ZnBr2显著提高了离子液体的催化活性。他们得出结论,高的活性归功于四卤化咪唑锌的生成。卤化基团与锌核成键的情况影响四卤化咪唑锌的活性,活性顺序为[ZnBr
4]2->[ZnBr2C12]2->>
[ZnCl4]2-,这也表明卤化物基团亲核性的重要性。环氧苯乙烷的转化较环氧丙烷和坏氧乙烷要难得多,由于其β碳原子活性太低[9、11],因此,要获得苯
乙烯酯就需要高温、高CO2压力、长反应时间,甚至还需要有毒的有机溶剂。文献[12]报道在ZnBr2和离子液体[C4-min]Cl组成的催化剂体系内,只用ZnBr2没有活性,只用[C
4-min]Cl也只获得6%
的苯乙烯酯收
率。利用环氧苯乙烷和CO2的反应筛选了几种可以和[C
4-min]Cl作为共催化剂的金属卤化物,
金属离子
类型对酯的收率有强烈影响。活性顺序是Zn
2+
>
Fe3+>Fe2+>Mg2+>Li+>Na+,解离能顺序为Fe3+
>Zn2+>Fe2+>Mg2+>Li+>Na+,然而离子半径Fe3+可能是这些因素决定了金属离子Lewis酸性导致活性差异。当用Znl2、ZnCl2或ZnO代替ZnBr2时,苯乙烯酯的收率降低了。离子液体的影响表明,阴离子类型和烷基链长度对转化率和选择性都有显著影响。由于BF-4和PF-6无亲核性,所以,用[C4-min]BF4和[C4-min]PF4代
替[C
4-min]Cl
时环氧化物转化率很低。由于会有环
氧苯乙烷或苯乙烯酯的低聚物生成,导致选择性也低。当用长链[C
8-min]Cl代替[C4-min]Cl时,
转化率
会增大。除了金属卤化物和阴离子类型影响外,
[C4-min]Cl与ZnBr2的比值也影响酯的收率,比值为2
时最佳。最佳CO2压力为4MPa,增压对苯乙烯酯的合成没有积极作用。反应后的催化剂和[C
4-min]Cl
和ZnBr2可以通过萃取进行分离后再利用,不会有太大的活性损失。
—56—
祁兴国等 离子液体催化二氧化碳合成环状碳酸酯的研究进展 20061Vol120,No15 化工时刊就环氧化物和CO2合成环状碳酸酯的反应机理而言,几个研究小组尽管采用了不同的催化剂[13~16],但他们都认为,Lewis碱对CO2的活化和Lewis酸对环氧化物的活化是同等重要的。文献[12]提出了在[C4-min]Cl和ZnBr2催化剂体系合成苯乙烯酯的反应机理,其较高的活性可能源于酸性中心(Zn)对环氧化物的活化与碱性中心([C
4-min]C1中的C1
-
和ZnBr2中的Br-)对CO2的活化的协同作用。这些机理可能解释了金属卤化物和离子液体类型的影响,同时也说明了[C4-min]Cl/ZnBr2最优值是2的原因。Alvaro等[17]曾报道,[C4-min]PF6可以作为铬盐
配合物催化CO2环化加成到环氧化物反应的介质,并可通过液液萃取进行回收再利用。1.2 铵盐下环状碳酸酯的合成季铵盐也可以催化CO2生成环状碳酸酯,Calo
等[18]报道了常压下熔融溴化四丁基铵(TBAB)和碘化四丁基铵(TBAI)催化的反应。由于卤离子亲核性的不同,TBAI表现出比TBAB更好的活性。反应速率取决于阳离子的结构,同时也取决于阴离子的亲核性。他们在咪唑、噻唑、嘧啶和四烷基铵盐中表现出明显的活性差异。前3种盐对合成环状碳酸酯没有表现出显著的催化性能,他们认为四烷基铵盐的催化活性来源于大量的四面体铵离子,迫使卤离子远离阳离子,减少阴离子间的静电作用,增强阴离子的亲核性。铵盐也很容易利用减压蒸馏或乙酸乙酯萃取的方法回收利用。和咪唑盐相似,Lewis酸增强了铵盐的活性。Kossev等[19]研究认为氯化钙在用四烷基铵或磷的卤
化物催化CO2和环氧化物合成环状碳酸酯时有较好促进作用。他们同样认为,配合阳离子和氯化钙的最佳比值是2。金属配合物和配合阳离子盐的结合也可以产生这样的协同作用。吕小兵等[6~8、20]用NMR光谱方法,证实了环氧乙烷对四齿席夫碱铝配合物(Sale2nAlX)中心金属离子的配位作用,提出了环氧乙烷是按碱式催化机理开环并插入SalenAlX的Al—X键。用FTIR光谱方法,研究了CO2的活化及对铝配合物Al—O键的插入反应,提出了碳酸乙烯酯是由形成的线形碳酸酯中间体经分子内环消除而产生的。阐明了碱性配体对铝配合物催化性能的促进作用机理,用同位素示踪标记方法研究四齿席夫碱铝配合物/季铵盐或季盐双功能催化剂对环氧烷烃和CO2环加成反应的协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