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国家机构改革和职能调整方案
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决定

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决定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公布日期】1988.04.09•【文号】•【施行日期】1988.04.09•【效力等级】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人大机关正文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决定(1988年4月9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审议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和国务委员宋平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说明,决定原则批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
附:1.修改后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1988年)2.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说明(1988年)3.关于提请审议修改后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议案(1988年)(略)修改后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1988年)根据政府机构改革要建立一个符合现代化管理要求,具有中国特色的功能齐全、结构合理、运转协调、灵活高效的行政管理体系的长远目标,以及党政分开、政企分开和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今后五年改革的目标是,转变职能、精干机构、精简人员,提高行政效率,克服官僚主义,逐步理顺政府同企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的关系、政府各部门之间的关系以及中央政府同地方政府的关系。
这次国务院机构改革的基本要求是:减少政府机构直接干预企业经营活动的职能,增强宏观调控职能,初步改变机构设置不合理的和行政效率低下的状况。
这个改革方案,适当裁减一些专业管理部门,完善或新建一些综合和行业管理机构。
具体变动情况如下:一、拟撤销的部、委12个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划委员会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委员会⒊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人事部⒋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工业部⒌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工业部⒍中华人民共和国核工业部⒎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⒏中华人民共和国航空工业部⒐中华人民共和国航天工业部⒑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电力部⒒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机械工业委员会⒓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工业部二、新组建的部、委9个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划委员会⒉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事部⒊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部⒋中华人民共和国物资部⒌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部⒍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⒎中华人民共和国航空航天工业部⒏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⒐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电子工业部三、保留的部、委、行、署32个⒈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教育委员会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⒏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部⒑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部⒒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⒓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⒔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⒕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部⒖中华人民共和国冶金工业部⒗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学工业部⒘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业部⒙中华人民共和国纺织工业部⒚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⒛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21、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22、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23、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部24、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部25、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经济贸易部26、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27、中华人民共和国广播电影电视部28、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3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31、中国人民银行32、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四、转为事业单位的1个新华通讯社五、改革后的国务院组成部委41个⒈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划委员会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教育委员会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⒐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部⒒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部⒓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⒔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⒕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⒖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事部⒗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部⒘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部⒙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⒚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部⒛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21、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22、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电子工业部23、中华人民共和国航空航天工业部24、中华人民共和国冶金工业部25、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学工业部26、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业部27、中华人民共和国纺织工业部28、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29、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30、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31、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部32、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部33、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经济贸易部34、中华人民共和国物资部35、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36、中华人民共和国广播电影电视部37、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3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3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40、中国人民银行41、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说明(1988年)──1988年3月28日在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国务委员宋平我受国务院委托,对《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作一些说明,请大会审议。
国务院组织机构七次调整图示

注:国务院组成部门包含各
※ 电力工业部、煤炭工业部、邮电部等 15 个部委被撤,新组建信息产业
部、各委员会、中国人民银
部、国土资源部等 4 个部委。
行和审计署。其中,1998年、
2003 年、2008 年 和 2013 年
的组成部门数量不含国务
重点目标:减少、压缩甚至撤销工业专业经济部门
院办公厅。
背景: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职能转变方案的说明》、《人
机构数量变化:国务院各部门的数量由 1981 年的 100 个降为 61 个。
民日报》、《瞭望新闻周刊》、
个
※ 重组国家经济委员会并扩大其职权和业务范围,成立国家经济体制
《新京报》、人民网。
改革委员会。
责编 : 王寅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革,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机构数量变化:国务院组成部门减至 25 个。
个
※ 调整部门:铁道部、卫生部、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务院食品安
全委员会办公室、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 ※ 新建和重新组建部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新闻出版广电
机构数量变化:国务院组成部门、直属机构减至 59 个。
国务院直属机构:
个
※ 组建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设置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与国务院新
主管国务院某项专门业务,
闻办公室。
具有独立行政管理职能,如
原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
重点目标:调整和减少工业专业经济管理部门
国务院办事机构:
背景:经济体制改革开始转轨,双轨制进入市场化阶段。
机构改革方案

02
分流到其他部门
03
解除劳动合同
对于无法适应新岗位的员工,根 据个人特点和能力,分流到其他 合适的部门。
对于无法适应新岗位且经过培训 后仍不能胜任的员工,依法解除 劳动合同。
04
机构改革方案实施步骤
制定实施细则
确定实施方案
对改革方案进行详细梳理,明确 改革目标、原则、内容和方法等
。
制定实施细则
改革目标和主要任务
主要任务
1. 完善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的体制机制:加强党中央集 中统一领导,建立健全各领域归口统筹、协调推进的
工作机制,实现党的领导全覆盖。
2. 深化人大机构改革:完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职 权和组织结构,加强人大代表工作能力和基层人大建
设。
改革目标和主要任务
3. 深化政府机构改革
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基本原则
1.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完善坚持党的领导的体制机制,更好发挥党的政治优 势、组织优势和制度优势。
2.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改革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增强 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3. 坚持优化协同高效
4. 深化政协机构改革
5. 优化群团组织机构设置
6. 深化跨军地改革
优化政府职能配置,加强宏观 调控、市场监管、社会管理、 公共服务、生态环境保护等职 责,推进机构协同高效运行。
完善政协组织架构和运行机制 ,强化政治协商、民主监督、 参政议政等职能。
推动群团组织增强政治性、先 进性、群众性,发挥桥梁纽带 作用。
提高政府效能和治理能 力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 升级
01
02
政府机构改革有关食品安全监管职能调整情况介绍

政府机构改革有关食品安全监管职能调整情况介绍根据中共中央《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今年3月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审议并通过《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
本轮机构改革围绕转变政府职能和理顺部门职责关系,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合理配臵宏观调控部门职能,加强能源环境管理机构,整合完善工业和信息化、交通运输行业管理体制,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强与整合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部门。
一、机构改革关于食品安全监管职能调整方面国务院秘书长华建敏就《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作说明时指出,食品药品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为进一步落实食品安全综合监督责任,理顺医疗管理和药品管理的关系,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这次改革,明确由卫生部承担食品安全综合协调、组织查处食品安全重大事故的责任,同时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改由卫生部管理,并相应对食品安全监管队伍进行整合。
调整食品药品管理职能,卫生部负责组织制定食品安全标准、药品法典,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食品卫生许可,监管餐饮业、食堂等消费环节食品安全,监管药品的科研、生产、流通、使用和药品安全等。
调整后,卫生部要切实履行食品安全综合监管职责;农业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要按照职责分工,切实加强对农产品生产环节、食品生产加工环节和食品流通环节的监管。
同时,各部门要密切协同,形成合力,共同做好食品安全监管工作。
7月17日,中央编办负责人就国务院部门“三定”工作答人民日报、新华社记者问时指出,本次机构改革“三定”规定着力转变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效能,以构建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
具体工作中,着重把握以下原则:一是坚持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全面推进职能转变,正确配臵各部门职能。
二是坚持一件事情原则上由一个部门负责,确需多个部门管理的事项明确牵头部门、分清主次责任,着力解决部门职责交叉问题。
【优质文档】机构设置调整工作方案-word范文模板 (7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机构设置调整工作方案篇一:XXXX工区机构调整工作安排XXXXX机构调整工作安排为了平稳、有序开展机构调整相关工作,特制订实施方案如下:一、职责分工(一)胡长发:负责工务专业机构调整的全面工作;(二)贺海军:负责电务专业机构调整的全面工作;(三)技术科:主要负责专业技术的里程划分、天窗调整、计划变更等相关生产技术工作;(四)物资室:负责材料、机具、车辆的调配工作;(五)办公室:负责办公、后勤物品的调配,艾不盖工区的善后工作;(六)人劳室:负责人员的变更、人事令的下发等工作;(七)车间:全面配合开展工作。
二、相关要求及说明1.请胡段、贺段现场组织做好人员、物品的调动、调整具体方案。
2.10日前通信、信号、桥梁工区调动人员到岗。
3.10日前艾不盖工区材料、机具调配到位。
4.13日前艾不盖及其他工区需调整人员到岗。
5.工务专业调整人员副工长以上人事令10日前发布,其他八大员20日前发布。
6.调动人员将个人物品及行李提前规整,办公室统一安排,车间配合,将床、衣柜等调配到位。
7.涉及调整的工区负责人做好资料台账、材料机具、办公后勤物品等的移交工作。
201X-3-7办公、后勤实施方案☆办公方案(一)、白云南工务工区办公、住宿方案(二)、探伤工区办公、住宿方案(一)、白云信号物品具体分配表(二)、艾不盖工务工区物品分配表(三)、西斗铺通信工区物品分配表(四)、桥梁工区物品分配表☆物品分配方案 1 2 3 4篇二:公司机构设置及人员调整方案工程建设监理咨询有限公司文件行字[201X]第07号关于公司机构设置及人员配置的决定为适应新形势下公司的经营战略发展需要,进一步提高市场开发能力及内部管理水平,经公司研究决定,对公司管理机构进行适当调整,并对相关部门负责人作如下任命:一、公司机构设置及领导分工公司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设总经理1名、副经理2名、总工1名、总经理助理1名,下设工程项目管理部、咨询部、综合管理部室、人力资源部。
机构改革三定方案落实方案

机构改革三定方案落实方案引言机构改革是指通过调整国家或组织内部的机构设置、职能划分和管理制度等方面的改革,以提高工作效率和响应能力。
落实机构改革的方案是确保改革顺利实施的关键。
本文将介绍机构改革三定方案的基本要点,并提出一套具体的落实方案。
一、机构改革三定方案机构改革三定方案是指机构改革中的“三定”问题,即确定组织结构、确定职能划分和确定人员安排。
下面分别介绍这三个方面的要点。
1.确定组织结构确定组织结构是机构改革的基础工作,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和改革目标制定合理的组织结构。
在确定组织结构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机构层级:明确机构之间的关系和层级,避免重复和冗余。
•职能衔接:确保各个机构之间的职能衔接和协作,避免职能重叠和脱节。
•决策体系:明确决策流程和权限划分,提高决策效率和科学性。
•岗位设置:根据工作需要和人员配置要求,合理设置岗位和岗位职责。
2.确定职能划分确定职能划分是机构改革的核心工作,需要根据组织结构和改革目标,将机构的职能划分清晰明确。
在确定职能划分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职能集中:避免职能分散和碎片化,实现职能的集中统一。
•职能整合:将相似的职能进行整合,提高工作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职能创新:根据改革的需要,创新和调整相应的职能,适应新形势和任务的要求。
3.确定人员安排确定人员安排是机构改革的关键环节,需要根据职能划分和组织结构确定人员的岗位和职责。
在确定人员安排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人员安置:根据改革的需要和人员的能力,将人员合理安置到适当的岗位上,避免人员流失和浪费。
•人员培训:为新岗位的人员提供培训和培养机会,提高人员的能力和素质。
•人员激励: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激发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二、机构改革三定方案落实方案为了确保机构改革的顺利实施,我们提出以下几点落实方案:1.加强组织协调在落实机构改革三定方案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各方面的组织协调。
具体包括:•组织调研:对于机构改革的关键问题进行深入调研,收集意见和建议。
2018年机构设置调整工作方案-优秀word范文 (7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机构设置调整工作方案篇一:XXXX工区机构调整工作安排XXXXX机构调整工作安排为了平稳、有序开展机构调整相关工作,特制订实施方案如下:一、职责分工(一)胡长发:负责工务专业机构调整的全面工作;(二)贺海军:负责电务专业机构调整的全面工作;(三)技术科:主要负责专业技术的里程划分、天窗调整、计划变更等相关生产技术工作;(四)物资室:负责材料、机具、车辆的调配工作;(五)办公室:负责办公、后勤物品的调配,艾不盖工区的善后工作;(六)人劳室:负责人员的变更、人事令的下发等工作;(七)车间:全面配合开展工作。
二、相关要求及说明1.请胡段、贺段现场组织做好人员、物品的调动、调整具体方案。
2.10日前通信、信号、桥梁工区调动人员到岗。
3.10日前艾不盖工区材料、机具调配到位。
4.13日前艾不盖及其他工区需调整人员到岗。
5.工务专业调整人员副工长以上人事令10日前发布,其他八大员20日前发布。
6.调动人员将个人物品及行李提前规整,办公室统一安排,车间配合,将床、衣柜等调配到位。
7.涉及调整的工区负责人做好资料台账、材料机具、办公后勤物品等的移交工作。
201X-3-7办公、后勤实施方案☆办公方案(一)、白云南工务工区办公、住宿方案(二)、探伤工区办公、住宿方案(一)、白云信号物品具体分配表(二)、艾不盖工务工区物品分配表(三)、西斗铺通信工区物品分配表(四)、桥梁工区物品分配表☆物品分配方案 1 2 3 4篇二:公司机构设置及人员调整方案工程建设监理咨询有限公司文件行字[201X]第07号关于公司机构设置及人员配置的决定为适应新形势下公司的经营战略发展需要,进一步提高市场开发能力及内部管理水平,经公司研究决定,对公司管理机构进行适当调整,并对相关部门负责人作如下任命:一、公司机构设置及领导分工公司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设总经理1名、副经理2名、总工1名、总经理助理1名,下设工程项目管理部、咨询部、综合管理部室、人力资源部。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次政府机构改革(全)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次政府机构改革作者:中国人大网来源:中国人大网编辑:信息中心发布时间:2008-3-17 10:50:12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为建立和完善结构合理、人员精干、灵活高效的党政机关进行了坚持不懈的努力,进行过多次精兵简政。
1949年10月中央人民政府及政务院机构图1951~1953年1951年12月,政务院作出《关于调整机构紧缩编制的决定(草案)》,进行了建国以来第一次精兵简政工作。
其主要内容有:(1)调整紧缩上层,合理充实下层;(2)合并分工不清和性质相近的机构;(3)精简机构,减少层次;(4)明确规定干部与勤杂人员的比例;(5)要求划清楚企业、事业机构和行政机构的编制和开支;(6)严格编制纪律。
这次机构改革以加强中央集权为中心内容。
到1953年底,政务院工作部门增加到42个。
1954年国务院组织机构图1954~19561954年,随着中国政权组织形式的确定和各级政权机关的建立,从当年底开始,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对中央和地方各级机关进行了一次较大规模的精简。
中央一级机关的精简包括:(1)在划清业务范围的基础上,调整精简了机构,减少了层次;(2)各级机关根据业务需要,紧缩了编制,明确了新的编制方案;(3)妥善安置精简下来的干部。
地方各级机关也进行了精简,专员公署和区公所分别是省、县政府的派出机关,精简比例较大。
以后,随依法成立的国务院开始增设机构,到1956年,机构总数达81个,形成了建国以来政府机构数量的第一次高峰。
1956年国务院组织机构图1956~1959年1956年下半年,中央提出了《关于改进国家行政体制的决议(草案)》。
这是第二次较大规模的体制改革和机构改革。
这次改革以中央向地方下放权力为主要内容,通过国务院精简所属工作部门,下放权力,以达到扩大地方自主权的目的。
这次改革一直持续到1960年。
1858年,撤销合并了国家建设委员会等10多个单位。
经过调整,国务院部委减少8个,直属机构减少5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央国家机构改革和职能调整方案根据《中共中央关于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的布署和要求,为积极推进中央国家机关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
建设服务型政府,提高办事效率、提升执政水平,确保完成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各项工作任务,现结合我国国情和行政管理现状,着眼长远,对中央国家机构改革及职能调整提出政策建议,供参考:一、中共中央直属机构改革方案一是重点是加强党政策研究、机关党建工作力量建设,整合中央研究资源,做好职能相近部门的整合工作,强化部门职责、充实工作力量。
二是加强对警卫管理、新闻事务等直属机构的统一领导和管理,理顺层级关系。
三是加强与国家有关部门的指导和协调,发挥在党的职能部门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
四是为促进政事分开,实行管办分离。
重点做好部门创办新闻媒体的划转和转企改制工作。
1.组建中共中央研究室。
为整合中央的研究资源,提升综合研究服务水平,将中央编泽局、政策研究室,文献研究室和党史研究室职能整合组建中央研究室。
中央研究室主要承担中国共产党党史、文献和党务工作领域的政策研究、思想研究、理论研究及文字编泽工作。
不再保留部门:中央编泽局、中央政策研究室、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党史研究室。
2.中央对外联络部。
为加快推进外事和对外联络工作的有机整合,中央中央外事办与对外联络部职能合并。
两部门均为外事联络部门,职能相近。
进行整合后可加化外事和对外联络服务职能。
不再保留部门:中共中央外事办。
3.为加强综合治理和政法工作的有机整合,将中央综治办职能并入中央政法委(加挂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办公室牌子)。
中央政法委负责协调和管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同时负责联系和指导司法部、国家信访局、公安部、司法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国家安全保密总局等工作部门。
4.组建中央国家机关总工委。
为整合机关工委工作力量,加强机关党建工作、形成党建工作合力。
将中直机关工委与中央国家机关工委职能整合组建中央国家机关总工委,不再保留部门:中央直属机关工委、中央国家机关工委。
5.为加强中共中央对台港澳地区事务工作的组织领导,整合管理资源,统筹台港澳事务工作。
将中央台湾事务办公室、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合并。
组建国务院台港澳事务办公室(加挂中央台港澳事务办公室牌子),调整为国务院办事机构序列。
6.中央宣传部(加挂中央文明办、中央对外宣传中心、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牌子)。
为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新闻宣传建设和思想文化建设工作的有机融合,将中央文明办、国务院新闻办职能划入中央宣传部),不再单设中央文明办。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中央宣传部长兼任文明办主任、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国务院新闻办主任。
中央宣传部指导和协调科技教育部、文化产业部、中国文联、新华通讯社、中央广播电视台的宣传工作。
7.中央组织部(加挂中央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牌子)。
增加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职能,联系和指导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公务员局,国家外国专家局等工作部门。
调整职能,为充分发挥“党管干部”的组织作用,发挥党委组织部门在管理重要干部、重要岗位人才的组织优势。
副主任科员及以上(含国有企业干部)公务员招考录用、工作考核、调动安置由各级党委组织部门具体负责。
普通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员招考录用、工作考核、调动安置调整为人力保障部门具体负责。
村(社区)干部的考核和管理调整为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负责。
8.为加强对中央国家机关警卫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一管理。
中央警卫局调整为中共中央办公厅直接管理,不再受公安部、武警总部的指导管理,中央办公厅副主任兼任警卫局局长。
9.中央统战部。
强化统一战线的部门联络工作职责,联系和协调国务院台港澳事务办公室、国家民族宗教委、全国妇联、中国共青团、全国工商联、全国侨联、对外友协、中国科协、全国老协等工作部门。
10.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更名为中央国家机构编制委员会,为加强中央国家机构编制的统一管理。
统筹推进中央国家机关机构的各项改革,加挂国务院机构改革办公室牌子、不再保留国家机构编制委员会牌子。
11.中央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
强化干部的培训教育职能,加挂中国干部夜校、中国干部培训交流中心牌子,调整为中共中央直属事业单位。
12.中央档案馆更名为国家档案馆,并加挂国家档案局、国家史志编撰委员会牌子,调整为国务院直属副部级事业单位。
增加指导全国的地方志编撰工作职能。
13.《人民日报》社、《求是》杂志社划入新华通讯社管理,不再单独保留。
人民日报》和《求是》杂志由中共中央主办改由新华通讯社主办,为推进党政公开,做好管办分离工作,力争三年内将中央国家机关及其工作部门创办的报纸期刊实行整合清理,提高对外宣传水平。
各省级保留一家人民出版社负责省级机关报纸期刊的编辑发行工作。
五年内完成省级及以下报刊杂志的清理整合及行业改革工作。
改革后的中央中央直属机构为9个:中央中央办公厅、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统战部、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中央中央政法委、中共中央研究室、中央编委、中央国家机关总工委。
中共中央直属事业单位1个:中共中央党校。
二、军事机关管理体制调整一是加强国务院对国防工作的领导,明确国防军事工作分工,中央军委管理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部队、预备役部队、武警部队等武装力量,负责军队建设的各项工作。
国防宣传教育、国防动员体系建设、民兵的组织和管理和国防工业由国务院负责。
原各军区下属的各级人民武装部交由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管理。
二是理顺武装警察部队的管理体制,武警部队中警卫、消防、边防部队移交公安部统一管理,实行省以下垂直管理。
不再由武警总部的指导和管理。
其他武警部队由武警总部统一管理,驻地武警部队的动员和调度由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协调。
三、司法机关管理体制调整一是理顺司法机关人财物管理体制,加强司法机关的经费保障工作。
其中各级人民法院实行省以下的人、财、物垂直管理体制,各级人民检察院实行工作经费、财产省以下垂直管理,党政领导和工作人员由地方政法委和上级检察院双重考核。
二是着力加强司法机关干部队伍建设,严格实行法官、检察官“终身制”,实行系统内晋升和干部交流,不再与同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干部进行交流任用。
三是严肃财经纪律,严格按“收支两条线”管理,人民法院各项收费统一缴存省财政指定帐户。
司法机关工作经费由省级财政统一预算支出。
四、党群团体改革方案一是对职能相近、职责相同的全国性公益社团组织进行有机整合,通过整合发挥各大社团组织资源优势,强化社会服务,保障其公益性质和服务水平。
二是理顺社团组织管理体制,全国性社团组织接受中央中央统一领导、国务院指导协调,社团组织的登记、注册和日常监督由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负责管理,不再由民政部门和相关行业部门监督管理,业务主管部门负责人不再兼任社团行业组织负责人。
三是加强全国性社团组织基层力量建设,社会组织活动重在基层,合理确定乡镇工会、妇联和共青团组织编制,依法落实办公经费和配备专职工作人员,充实基层工作力量。
四是推进社团组织的改革和工作机制创新,继续将行政机关、事业单位部分服务性职能交由公益性社团组织负责。
五是推进行业协会改革,行业协会与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实行管办分离,行业协会成为独立的经济法人实体,通过依靠市场服务和收取会费等方式开展协会服务工作。
1.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加挂全国青年联合会、中国志愿者协会牌子):为加强青年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社团建设。
将全国青年联合会职能并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国共青团增设志愿者工作司,负责全国志愿者服务指导和管理工作。
同时建议修改《中国共青团团章》,将青年的管理范围划定为16至35周岁。
不再专设部门:中国青年联合会。
2.为加强商品流通和供销管理是各级人民政府的重要工作职责,将中华全国供销总社更名为中国供销合作总社,调整为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
3.组建中国老年人联合会(简称全国老联,加挂全国老龄化工作委员会和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牌子)。
为加强老年人工作的组织领导,推进老龄化管理工作。
组建中国老年人联合会,主要承担老龄化工作的日常事务,统筹和协调老年人的计划统计、文体活动、卫生保健、社会养老、权益保障等工作。
同时负责关工委的日常事务工作。
不再保留部门:中国老龄协会。
4.组建中国同学会(加挂欧美同学会、黄埔军校同学会牌子)。
为加强国内学生及国外留学生的组织动员、校园文化交流、宣传联谊、思想政治教育及开展外国留学生服务工作。
整合社团资源。
将国内有关同学会社团和留学生服务机构职能合并。
不再单设部门:欧美同学会、黄埔军校同学会。
不再保留单位:中国留学生协会、教育部留学生服务中心。
5.组建中国红十字慈善总会(加挂中国宋庆龄基金会牌子)。
为加强慈善机构组织建设,整合工作力量,提升社会化服务水平,将中国红十字总会、中国慈善总会、中国宋庆龄基金会整合组建中国红十字慈善总会。
因三部门职能相近,均从事社会救助活动,整合后,统一募集社会捐款、其他部门不再受理社会捐款工作。
中国红十字慈善总会调整为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
开展福利救助、医疗、扶贫、救灾、社会救济、志愿者和青少年服务工作。
不再保留部门:中国红十字总会、中国慈善总会。
6.为加强各级工商联组织的商业联络和服务工作,将中国国际贸易促进会、中国商业联合会、中国个体劳动者协会、中国私营企业协会(中国个协、私协从国家工商总局分离)职能划入全国工商联。
全国工商联加挂中国贸易促进会、中国商业联合会。
中国个体劳动者协会、中国私营企业协会牌子。
7.为加强对外交流和外交研究工作,中国外交学会职能划入中国对外友好协会,对外友协加挂中国外交学会牌子,因两部门均全国性对外交流服务机构,整合后将极大提高其服务水平。
不再单设机构:中国外交学会。
8.为切实加强各级科协在“管理科学基金,服务科技事业”中的职能。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划入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管理。
中国科协加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牌子。
中国科协科技普及宣传职能划入科技和教育部。
不再单设部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
9.组建中国侨胞联合会(加挂中国台联、中国海协牌子)。
为加强海外侨胞、归国侨胞、台湾同胞、港澳同胞的宣传发动、组织联谊和经济文化交流工作。
整合社团工作力量。
将中国侨联、中国台联职能合并组建中国侨胞联合会,不再保留部门:中国海外归侨联谊会、不再单设中国台湾同胞联谊会、海峡两岸关系协会。
10.组建中国司法协会(简称中国法协)。
为加强司法研究、学术交流和行业自律工作,在中国法学会基础上组建中国司法协会。
中国法协主要负责法律工作者、法学工作者、司法工作者的宣传发动、组织联谊和学术交流工作。
并做好法律服务的行业自律工作。
不再保留部门:中国法学会,中国律师协会、中国公证员协会。
11.为加强工会对职工思想文化建设研究工作,中国职工思想政治研究学会职能划入全国总工会,全总加挂中国职工思想政治研究学会牌子,中国职研会不再单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