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 第十一章 植物的生殖生理竞赛教案

高中生物 第十一章 植物的生殖生理竞赛教案
高中生物 第十一章 植物的生殖生理竞赛教案

一、教学时数

计划教学时6 学时。

二、教学大纲基本要求

了解春化作用的概念、反应类型、植物通过春化的条件、春化作用的机理以及春化作用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了解光周期现象的发现和光周期类型、光周期诱导的机理、光敏色素在成花诱导中的作用以及光周期理论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了解花器官形成和性别表现,了解从营养生长到生殖生长的过渡、性别分化与表达的一般规律以及了解一些有效的调控措施。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 一 ) 重点

1 .植物通过春化的条件、春化作用的机理以及春化作用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春化处理、调种引种和控制花期等。

2 .光周期现象类型、光周期诱导的机理、光敏色素在成花诱导中的作用以及光周期理论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引种、育种、控制花期、调节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

3 .花器官形成和性别表现,性别分化与表达的一般规律以及调控措施:水肥、温度、激素等。

( 二 ) 难点

1 .春化作用的机理。

2 .光周期诱导的机理。

3 .光敏色素在成花诱导中的作用。

4 .性别分化与表达的一般规律及其调控。

在高等植物的生活周期中,花芽分化是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变的转折点,标志着植物幼年期的结束和成熟期的到来。完成幼年期生长的植株的开花,还受到环境条件的影响,其中低温和光周期是成花诱导的主要外界条件。

一些二年生植物和冬性一年生植物的成花需要低温的诱导,即春化作用。植物感受春化的部位是茎尖的生长点,多数一年生植物在种子吸涨后即可接受春化,而多数二年生或多年生植物只有当营养体长到一定大小时才能接受春化。植物在春化过程中,体内代谢发生了深刻变化。完成春化以后,植物能稳定保持春化刺激的效果,直至开花。在未完成春化过程之前,高温处理可引起去春化作用。

光周期对植物成花同样具有重要影响,植物对光周期的反应类型主要分为三类:短日植物、长日植物和日中性植物。感受光周期的部位是叶片,形成的开花刺激物能够传导,从而引起茎尖端发生成花反应。暗期长度对短日植物的成花诱导比日长更为重要。暗期间断抑制短日植物开花,而促进长日植物开花。光敏色素参与了植物的开花过程,P fr/p r的相对比值影响植物的成花过程,短日植物的成花在暗期前期要求“高P fr反应”,在暗期后期要求“低P fr反应”,长日植物与此相反。

春化处理和光周期的人工控制,可调节植物的开花时期,春化和光周期理论在农业生产中有重要利用价值。

植物花器官的形成和性别分化受环境影响较大。

花粉的生活力因植物种类而异,且明显受环境条件的影响,柱头的生活力一般能维持一段时间。花粉能否正常萌发和受精取决于花粉和柱头之间的亲和性,人为干预可打破不亲和性。受精引起雌蕊组织代谢的巨大变化,尤是雌蕊中生长素含量剧增,引起雌蕊呼吸速率大增、吸收能力加强、物质合成加快,使子房膨大形成果实。

外施生长素类调节剂可诱导单性结实。

高等植物从种子萌发开始到结实的整个过程称为生活周期或发育周期。一般要经过幼年期、成熟期、衰老期,最后到死亡。一年生植物在一个生长季节内完成一个生活周期;二年生植物在两个生长季节内才完成一个生活周期;许多多年生植物在达到一定年龄后,每年完成一个生活周期。

植物从营养生长到生殖生长的转折点就是花芽分化。所谓花芽分化(flower bud differentiation)是指成花诱导之后,植物茎尖的分生组织(meristem)不再产生叶原基和腋芽原基,而分化形成花或花序的过程。花的发育过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不仅仅是形态上的巨大变化,而且在开花之前, 植物体内发生了一系列复杂的生理生化变化。成花过程一般包括三个阶段:首先是成花诱导 (flower induction),某些环境刺激诱导植物从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变;然后是成花启动(floral evocation),分生组织经过一系列变化分化成形态上可辩认的花原基(floral primordia),亦称之为花的发端(initiation of flower),最后是花的发育 (floral development)或称花器官的形成。

.1 幼年期与花熟状态

大多数植物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在开花之前要达到一定年龄或是达到一定的生理状态,然后才能在适宜的外界条件下开花。

植物开花之前必须达到的生理状态称为花熟状态 (ripeness to flower state)。植物在达到花熟状态之前的生长阶段称为幼年期 (juvenile phase)。

处于幼年期的植物,即使满足其成花所需的外界条件也不能成花。已经完成幼年期生长的植物,也只有在适宜的外界条件下才能开花。外界条件主要特征表现为温度高低和日照长短。

因此,幼年期、温度和日照长短是控制植物开花的三个重要因素。

高等植物幼年期的长短,因植物种类不同而有很大差异。草本植物的幼年期一般较短,只需几天或几个星期;果树为3~15年;而有些木本植物的幼年期可长达几十年;也有些植物根本没有幼年期,在种子形成过程中已经具备花原基,如花生种子的休眠芽中已出现花原基。

.2 成花诱导生理

.2.1 春化作用

.2.1.1 春化作用及植物对低温反应的类型

早在19世纪人们就注意到低温对作物成花的影响。如小麦和黑麦的有些品种需要秋播--“冬性”品种;有些则适应春播--“春性”品种。

如果将冬性品种改为春播,则只长茎叶,不能顺利开花结实;而春性品种不需要经过低温过程就可开花结实。在一些高寒地区,因严冬温度太低,无法种植冬小麦。前苏联的李森科 (Lysenko) 将将吸涨萌动的冬小麦种子经低温处理后春播,可在当年夏季抽穗开花,遂将这种方法称为春化,意指冬小麦春麦化了。

低温促进植物开花的作用称为春化作用(vernalization)。我国北方农民很早就应用了“闷麦法”,即把萌发的冬小麦种子闷在罐中,经过在0~5℃低温处放置40~50d 处理后,就可在春季播种,当年获得收成。

需春化的植物:

大多数二年生植物(如萝卜、胡萝卜、白菜、芹菜、甜菜、荠菜、天仙子等);

一些一年生冬性植物(如冬小麦、冬黑麦、冬大麦等);

一些多年生草本植物(如牧草)。

需要春化的植物,经过低温春化后,往往还要在较高温度和长日照条件下才能开花。因此,春化过程只对植物开花起诱导作用。

春化作用是温带地区植物发育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特征。在温带地区,一年之中由于太阳到达地面的入射角变化很大,引起四季温度的变化十分明显,温带植物在长期适应温度的季节性变化过程中,其发育过程中表现出要求低温的特性。

植物对低温的反应类型:

一类是相对低温型,即植物开花对低温的要求是相对的,低温处理可促进这类植物开花。一般冬性一年生植物属于此种类型,这类植物在种子吸涨以后,就可感受低温。

另一类是绝对低温型,即植物开花对低温的要求是绝对的,若不经低温处理,这类植物则绝对不能开花。一般二年生和多年生植物属于此类,这类植物通常要在营养体达到一定大小时才能感受低温。

.2.1.2 春化作用的条件

1.低温和时间

2.低温是春化作用的主要条件之一,对大多数要求低温的植物而言,最有效的春化温

度是1~7℃。但只要有足够的时间,-1℃到9℃范围内都同样有效。

3.植物的原产地不同,通过春化时所要求的温度也不一样。如根据原产地的不同,小

麦可将分为冬性、半冬性和春性品种三种类型,一般冬性愈强,要求的春化温度愈低,春化的时间也愈长(表 -1)。我国华北地区的秋播小麦多为冬性品种,黄河流域一带的多为半冬性品种,而华南一带的则多为春性品种。而热带植物橄榄的春化温度则高达10~13℃。

2 .氧气、水分和糖分

植物在缺氧条件下不能完成春化;

小麦种子吸涨后可以感受低温通过春化,而干燥种子则不能通过春化;

体内糖分耗尽的小麦胚不能感受春化;如果添加2%的蔗糖后,则可感受低温而接受春化。

植物春化时除了需要一定时间的低温外,还需要有充足的氧气、适量的水分和作为呼吸底物的糖分。

3.光照

光照对植物春化的影响比较复杂。

一般在春化之前,充足的光照可以促进二年生和多年生植物通过春化,这可能与充足的光照可缩短植物的幼年期、有利于贮备充足的营养有关。

在黑麦等某些冬性禾谷类品种中,短日照(short day, SD)处理可以部分或全部代替春化处理,这种现象称为短日春化现象(SD vernalization)。

大多数植物在春化之后,还需在长日条件下才能开花。如二年生的甜菜、天仙子、月见草、桂竹香等,在完成春化处理以后若在短日下生长,则不能开花,春化的效应逐步消失。菊花是一个例外,它是需春化的短日植物。

.2.1.3 春化作用的时期、部位和刺激传导

大多数一年生植物在种子吸涨以后即可接受低温诱导,如冬小麦、冬黑麦等既可在种子吸胀后进行春化,也可在苗期进行,其中以三叶期为最快。

大多数需要低温的二年生和多年生植物只有当幼苗生长到一定大小后才能感受低温,而不能在种子萌发状态下进行春化。如甘蓝幼苗在茎粗超过0.6cm、叶宽5cm以上时才能接受春化。

感受低温的部位:茎尖端的生长点。

如芹菜,用冷水处理茎的生长点,能通过春化而在长日下开花结实;如果处理茎尖以外的其他部分,则植株不能通过春化而开花。

此外,茎尖端生长点周围的幼叶也能被春化,而成熟组织则无此反应。说明植物在春化作用中感受低温的部位是分生组织和能进行细胞分裂的组织。

完成春化作用的植株不仅能将这种刺激保持到植物开花,而且还能传递这种刺激。说明通过低温春化的植株产生的是某种可以传递的物质,这种刺激物称为春化素(vernalin),可在植株间进行传递,但至今未能在植物中分离出这种物质。

然而,在菊花中春化的刺激不能传递。如只对菊花顶端给予局部低温处理,被处理的芽可以开花,但其它未被低温处理的芽仍保持营养生长而不能开花。

.2.1.4 植物在春化过程中的生理生化变化

呼吸速率增高;

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增加、特异蛋白质出现;

核酸(特别是RNA)含量增加、且RNA性质发生改变(主要合成沉降系数大于20S的mRNA,而常温下,主要合成9~20S的mRNA);

赤霉素、玉米赤霉烯酮含量增加。

一些需春化的二年生植物如天仙子、白菜、甜菜、胡萝卜等,不经低温处理则呈莲座状,不能开花;如外施赤霉素后却能开花。这表明赤霉素与春化作用有关,可以部分代替低温的作用。因此,有人认为赤霉素就是春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开花刺激物。但一般短日植物对赤霉素却不起反应,在很多情况下,施用赤霉素不能诱导需春化的植物开花。植物对赤霉素的反应也不同于春化反应,经春化处理的植物,花芽的形成与茎的伸长几乎同时出现,而对赤霉素起反应的莲座状植物,茎先伸长形成营养枝以后,花芽才出现。因此,赤霉素与成花之间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2.1.5 春化作用的机理

尽管春化作用已被研究了几十年,但目前对其作用机理还了解甚少。这里重点介绍Melchers和Lang(1965)的假说。他们根据二年生天仙子的嫁接试验及高温解除春化的试验,提出春化作用由两个阶段组成:第一阶段是春化作用的前体物在低温下转变为不稳定的中间产物,这种中间产物在高温下会遭到破坏或钝化;第二阶段是在20℃以下,中间产物转变为热稳定的最终产物,从而促进春化植物的开花。

春化作用诱导一些特异基因的活化、转录和翻译,导致一系列生理生化代谢过程的改变,最终进入花芽分化、开花结实。

2.2 光周期

2.2.1 光周期现象

自然界中,植物的开花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即使是需春化的植物在完成低温诱导后,也是在适宜的季节才进行花芽分化和开花。

季节的特征明显表现为温度的高低、日照的长短等,其中,日长的变化是季节变化最可靠的信号,北半球,早在1914年,Tournois就发现蛇麻草和大麻的开花受到日照长度的控制。

美国园艺学家Garner和Allard(1920):

美洲烟草在夏季长日照下,株高达3~5m时仍不开花;但在冬季温室中栽培时,株高不到1m即可开花,而在冬季温室内补充人工光照延长光照时间后,则烟草保持营养生长状态而不开花。

实际上,不同植物的开花对日照长度有不同的反应。

在一天24h的循环中,白天和黑夜总是随着季节不同而发生有规律的交替变化。

一天之中白天和黑夜的相对长度称为光周期(photoperiod)。植物对白天和黑夜相对长度的反应,称为光周期现象(photoperiodism)。

2.2.2 光周期的反应类型

根据植物开花对光周期的反应不同,一般将植物分为三种主要类型:短日期物、长日植物和日中性植物。

1.短日植物(short-day plant, SDP)

即日照长度短于其临界日长时才能开花的植物。

如大豆、菊花、苍耳、晚稻、高粱、紫苏、黄麻、大麻、日本牵牛、美洲烟草等,这类植物通常在秋季开花。

2.长日植物(long-day plant, LDP)

即日照长度大于其临界日长时才能开花的植物。如小麦、大麦、黑麦、燕麦、油菜、菠菜、甜菜、天仙子、胡萝卜、芹菜、洋葱、金光菊等,这类植物通常在夏季开花。

3.日中性植物(day-neutral plant, DNP)

即在任何日照长度条件下都能开花的植物。如番茄、黄瓜、茄子、辣椒、四季豆、棉花、蒲公英、四季花卉以及玉米、水稻的一些品种等。这类植物的开花对日照长度要求不严,一年四季均能开花。

此外,有些植物,花诱导和花形成的两个过程很明显的分开,且要求不同的日照长度,这类植物称为双重日长(dual daylight)类型。

如大叶落地生根、芦荟等,其花诱导过程需要长日照,但花器官的形成则需要短日条件,这类植物称为长-短日植物(long-short day plant, LSDP)。

而风铃草、白三叶草、鸭茅等,其花诱导需短日照,而花器官形成需要长日条件,这类植物称为短-长日植物(short-long day plant, SLDP)。

还有一类植物,只有在一定长度的日照条件下才能开花,延长或缩短日照长度均抑制其开花,这类植物称为中日性植物(intermediate-day plant,IDP)。如甘蔗开花要求11.5~12.5h的日照长度。缩短或延长日照长度,对其开花均有抑制作用。

2.2.

3. 临界日长

试验表明,长日植物开花所需的日照长度并不一定长于短日植物所需要的日照长度,而主要取决于在超过或短于临界日长时的反应。

临界日长(critical daylength)是指昼夜周期中诱导短日植物开花所需的最长日照或诱导长日植物开花所必需的最短日照。

对于长日植物来说,当日长大于其临界日长时,即可诱导开花,且日照越长开花愈早,在连续光照下开花最早。

而对短日植物而言,日长必须小于其临界日长时才能开花,而日长超过其临界日长时则不能开花,但日长过短也不能使短日植物开花,可能是因为光照时间不足,植物缺乏营养物质之故。如短日植物菊花,在日长只有5~7h时,开花明显延迟。

此外,有些植物开花对日长有非常明确的要求。对短日植物而言,当日长大于临界日长时,植物就绝对不能开花;对长日植物而言,当日长短于其临界日长时,也绝对不能开花,这类植物分别称为绝对短日植物和绝对长日植物。而多数长日植物或短日植物对日长的反应并不十分严格,即使是处于不适宜的光周期条件下,经过相当长的时间后,能或多或少地开花,这些植物称为相对长日植物或相对短日植物,它们没有明确的临界日长。

不同植物开花时所需的临界日长不同(表8-2),但这并不意味着植物一生中所必需的日照长度,而只是在发育的某一时期经一定数量的光周期诱导后才能开花。

同一植物的不同品种,对日照长度的要求也有所不同,如烟草的有些品种为短日植物(美洲烟草),有些品种则是长日植物,还有些品种是日中性植物。通常早熟品种为长日植物或日中性植物,晚熟品种则为短日植物。

2.2.4 光周期诱导

达到一定生理年龄的植株,只要经过一定时间适宜的光周期处理,以后即使处在不适宜的光周期条件下,仍然可以长期保持刺激的效果而诱导植物开化,这种现象称为光周期诱导(photoperiodic induction)。

花芽的分化往往出现在光周期诱导之后的若干天。

不同植物通过光周期诱导所需的天数也不同:

短日植物如苍耳、日本牵牛、水稻等,只需要一个适宜的光周期诱导;

大部分短日植物需要1d以上,如大豆(比洛克西品种)3d,大麻4d,苎麻7d,菊花、红叶紫苏和高凉菜约12d。

长日植物如菠菜、油菜、白芥、毒麦等,也只需1个光周期诱导。其它长日植物也在1d以上,如天仙子2~3d,甜菜(一年生)15~20d,拟南芥4d,胡萝卜15~20d。

植物通过光周期诱导所需的时间,与植株年龄以及环境条件特别是温度、光强等的变化有关。一般增加光周期诱导的天数,可加速花原基的发育,增加花的数目。

2.2.5 临界暗期与暗期间断

在自然条件下,昼夜变化总是在24h的周期内交替出现,与临界日长相对应的还有临界暗期(critical dark period)。

临界暗期:是指在昼夜周期中长日植物能够开花的最长暗期长度或短日植物能够开花的最短暗期长度。

短日植物实际上就是长夜植物(long-night plant),而长日植物实际上是短夜植物(short-night plant),特别是对于短日植物而言,其开花主要是受暗期长度的控制,而不是受日照长度的控制。

暗期间断对植物开花的影响。

植物通过光周期诱导所需的光强较低,约50~100lx,而暗期间断所需要的光强亦很低,处理的时间也很短,一般不超过30min就足以阻止成花。

菊花需要大于1h的照光才能生效,但高强度的荧光灯照光几分钟也能抑制成花。

虽然暗期对植物成花反应起着决定性作用,但光期也是不可缺少的条件。短日植物的成花反应需要长暗期,但光期过短亦不能成花。

间断暗期以红光最有效,蓝光效果很差,绿光几乎无效。如果在照射红光之后再立即照射远红光,就不能产生间断暗期的作用,即对间断暗期最有效的红光的作用可被远红光所抵消。而且这个反应可以反复逆转多次,暗期间断的效果取决于最后一次照射的是红光还是远红光。植物成花反应存在对红光-远红光的可逆反应,表明光敏色素系统参与了成花诱导过程。

2.2.6 光敏色素与成花诱导

一般认为光敏色素在植物成花过程中的作用,不是取决于植物体内光敏色素的绝对含量,而是取决于P fr/P r的相对比例。P fr到P r的暗逆转犹如一个滴漏式计时器,植物以此来

感受暗期长度。

对于短日植物而言,其开花要求相对较低的P fr/P r比值,在光期结束时,体内光敏色素主要呈P fr型,进入暗期后,P fr逐渐暗逆转为P r型或P fr降解而减少,当P fr/P r的比值降到一定的阈值以下时,就促进短日植物开花。而对于长日植物来说,其开花则需要相对较高的P fr/P r的比值,因此,在暗期过长时,会抑制开花。暗期间断会显著提高P fr/P r的相对比值。即使在长夜条件下,在暗期中间利用闪光将暗期间断后,仍可使长日植物开花,而抑制短日植物开花。

但近年来的研究表明,植物的成花反应并不完全受暗期结束时P fr/P r相对比值所控制。如对许多短日植物来说,在光期结束时立即照射远红光,其开花并未受到促进,反而受到强烈抑制,其临界夜长也只是略微缩短,而不是大大缩短。在短日植物暗诱导的前期(3~6h内),体内保持较高的P fr水平,有利于成花,而在暗诱导的后期,较低的P fr水平促进成花。

因此,短日植物开花所要求的是暗期前期的“高P fr反应”和后期的“低P fr反应”;而长日植物开花要求的是暗期前期的“低P fr反应”和后期的“高P fr反应”,但长日植物对P fr/P r比值的要求没有短日植物严格。

2.2.7 光周期刺激的感受和传导

感受光周期刺激的部位:叶片。

但植物的成花部位是茎尖端的生长点,说明光周期刺激可以传递。

通常植株长到一定年龄后,叶片才能接受光周期的诱导,不同植物开始对光周期表现敏感的年龄不同,大豆是在子叶伸展期,水稻在七叶期左右,红麻在六叶期。一般植株年龄越大,通过光周期诱导的时间越短。一般幼小或衰老叶片的敏感性差,而叶片伸展至最大时敏感性最高。

前苏联学者柴拉轩(Chailakhyan)把光周期诱导产生的对开花起刺激作用的物质称为成花素(florigen)。但其性质还不清楚。

2.2.8 光周期诱导开花的机理

目前有关诱导开花的机理尚不甚清楚。这里主要介绍几种经典的假说:成花素假说、开花抑制物假说和碳氮比假说。

1.成花素假说(柴拉轩,1958)

他认为成花素是由形成茎所必需的赤霉素和形成花所必需的开花素(anthesins)两种互补的活性物质所组成,开花素必须与赤霉素结合才表现活性。植物必须形成茎后才能开花,即植物体内存在赤霉素和开花素两种物质时,才能开花。

日中性植物本身具有赤霉素和开花素,在长、短日照条件下都能开花;而长日植物在长日条件下、短日植物在短日条件下,都具有赤霉素和开花素,因此,都可以开花;但长日植物在短日条件下缺乏赤霉素,而短日植物在长日条件下缺乏开花素,所以都不能开花;冬性长日植物在长日条件下具有开花素,但无低温条件时,缺乏赤霉素的形成,所以,仍不能开花。

赤霉素是长日植物开花的限制因子,而开花素则是短日植物开花的限制因子。因此,用赤霉素处理处于短日条件下的某些长日植物可使其开花,但赤霉素处理处于长日条件下的短日植物则无效。

由于成花素假说缺乏充足的实验证据,难以让人普遍接受。但成花素假说所提出的开花激素复合物以及不同类型植物中存在不同限制开花因子的概念,对于进一步认识开花这个复杂过程的控制机理,具有重要的启示。

2. 开花抑制物假说

由于寻找开花刺激物的研究一直没有取得满意的结果,人们又提出与开花刺激物相对立的理论。

认为植物在非诱导条件下,体内产生一种或几种开花抑制物,从而使植物不能开花;植物在诱导条件下,阻止了这些开花抑制物的产生,或者使开花抑制物降解,从而使花的发育得以进行。但有关开花抑制物的性质也仍未明确。

3. 碳氮比假说

Klebs等(20世纪初期):植物体内碳水化合物与含氮化合物的比值即C/N比高时,植株就开花;而比值低时,植株就不开花。

但后来的研究却发现,C/N比高时,仅对那些长日植物或日中性植物的开花有促进作用,但对短日植物如菊花、大豆等而言,情况并非如此。因为长日照无一例外地会增加植物体内的C/N比,但却抑制短日植物开花。此外,在缩短光照时间的情况下,提高光照强度,也能增加植物内的C/N比,但却不能使长日植物(如白芥)开花。

显然,碳氮比假说不能很好地解释植物成花诱导的本质,但是,植物开花过程的实现确实需要营养物质和能量物质作基础。同时碳氮比理论对农业生产实践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即通过控制肥水的措施来调节植物体内的C/N比,从而适当调节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

除了上述几个经典假说以外,近年来还提出了营养物质转移假说(nutrient diversion hypothesis)和多因子控制模型(multifactorialcontrol model)。目前已分别在拟南芥和金鱼草(Antirrhinum majus)的突变体中克隆到一系列控制开花过程的基因,进一步证实了多因子控制模型。

2.3 春化和光周期理论在生产实际中的应用

1. 人工春化,加速成花

春化处理,加速植物的花诱导过程,可提早开花、成熟。育种加代。

2. 指导引种

我国地域广大,北方纬度高、温度低,南方纬度低、温度高,在南北地区之间相互引种时,必须了解不同品种对温度的要求,北方品种往南引种时,就有可能无法满足它对低温的要求,从而使其只进行营养生长而不开花结实。过去就曾有过把河南省的小麦引到广东省栽培,结果只有营养生长而不抽穗结实,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

我国地处北半球,夏天越往南,越是日短夜长,而越往北,越是日长夜短。由于人工长期选育的结果,我国南方品种一般要求较短的日照,北方品种一般需要稍长的日照。

若以北京地区为例,南方大豆引至北京时,由于短日条件来临较迟,会使其开花推迟;相反,北方品种引至北京种植时,因满足其开花的短日条件比原产地来得早,会使其开花提前(表8- 3)。

因此,南方大豆在北京种植时,生育期延长,但由于开花太晚,天气变冷,而造成结实不多、产量不高。东北大豆引种北京时,生育期大大缩短,植株很小时就开了花,产量也不高。

对于短日植物,从北方往南引种时,如需要收获籽实,应选择晚熟品种;而从南往北引种时,则应选择早熟品种。

对于长日植物而言,从北向南引种时,开花延迟,生育期变长,宜选择早熟品种;而从南往北引种时,应选择晚熟品种。

3. 控制开花

花卉栽培:如短日植物菊花,在自然条件下秋季开花,用人工遮光缩短光照时间的办法,可使其在夏季开花,一般短日处理10d之后便开始花芽分化;若在短日来临之前,人工补光延长光照时间或进行暗期间断,则可推迟开花。对于长日性的花卉,如杜鹃、山茶花等,人工延长光照或暗期间断,可提早开花。

解决杂交育种中的花期不遇:人为延长或缩短光照时间,控制植物花期。

增加营养体的产量:如对短日植物间断暗期,或南种北引,推迟开花,增加产量。

解除冬性植物的春化:控制开花。

3花器官形成及性别分化

3.1 影响花器官形成的条件

1 光照

植物完成光周期诱导之后,光照越长,光照强度越大,形成的有机物越多,对成花愈有利。

光周期还影响植物的育性,如湖北光敏感核不育水稻(HPGMR),在短日(每天14h 以下光照)下可育,在长日(每天14h以上光照)下花粉败育。

2 温度

温度是影响花器官形成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以水稻为例,温度较高时幼穗分化进程明显缩短;而温度较低时明显延缓,甚至花粉败育。如晚稻常遭受低温危害,造成严重减产。

3 水分

在雌、雄蕊分化期和减数分裂期对水分要求特别敏感,如果此时土壤水分不足,则花的形成减缓,引起颖花退化。

4 肥料以氮肥的影响最大。氮不足,花分化慢且花的数量明显减少;土壤氮过多,引起贪青徒长,养料消耗过度,花的分化推迟且花发育不良。

此外,微量元素(如Mo、Mn、B等)缺乏,也引起花发育不良。

5 生长调节物质

生长素类、Eth促进雌花分化;Gas促进雄花分化;CTKs促进花芽分化。

3.2 环境对植物性别分化(sex differentiation)的影响

大多数植物在花芽分化中逐渐在同一朵花内形成雌蕊和雄蕊,即两性花,这类植物称为雌雄同花植物(hermaphroditic plant),如水稻、小麦、棉花、大豆等;而有一些植物,在同一植株上却有两种花,一种是雄花,一种是雌花,这类植物称为雌雄同株植物(monoecious plant),如玉米、黄瓜、南瓜、蓖麻等;还有不少植物,在单个植株上,要么形成只具有雌蕊的雌花,要么形成只具有雄蕊的雄花,即同一植株上只具有单性花,这类植物谓之雌雄异株植物(dioecious plant),如银杏、大麻、杜仲、千年桐、番木瓜、菠菜、芦笋等。

与高等动物相比,植物性别表现具有多样性和易变性的特点,其性别分化极易受到环境条件等因素的影响。

在雌雄同株植物中,一般是雄花先开,然后是两性花和雄花混合出现,最后才是单纯雌花,说明植株的性别分化会随植株年龄而发生变化。但环境条件,如光周期、营养因素、温度、激素等,往往改变植株雌、雄花的分化比例,即影响植物的性别分化。

1.光周期一般,短日照促进短日植物多开雌花,长日植物多开雄花,而长日照则促使长日植物多开雌花,短日植物多开雄花。

2.营养因素土壤中氮肥和水分充足时,一般促进雌花的分化;而土壤氮少且干旱时,则促进雄花分化。

3.温度特别是夜间温度,影响植物性别分化。如较低的夜温促进南瓜雌花的分化。

4.植物激素生长素和乙烯可促进黄瓜雌花的分化,而赤霉素则促进雄花的分化。

生长抑制剂TIBA(抗生长素)可抑制黄瓜雌花的分化;

生长延缓剂如矮壮素等(抗赤霉素)则抑制雄花的分化;

烟熏植物可增加雌花(主要是烟中具有不饱和气体如CO、乙烯等,CO能抑制IAA氧化酶的活性,减少IAA的降解,因而促进雌花分化,但常常会引起果实变小)。

此外,伤害也影响植株性别分化,如番木瓜雄株伤根或折伤地上部分,新产生的全是雌株;黄瓜断茎后长出的新枝也全开雌花。这可能与植物受伤后产生较多乙烯有关。

4 受精生理

4.1 花粉和柱头的生活力

不同植物花粉的生活力存在很大差异。

禾谷类作物花粉的生活力较短:如水稻花药开裂后,花粉的生活力在5min后即下降50%以上,小麦花粉在花药开裂5h后结实率下降到6.4%,玉米花粉的生活力较前二者长,但也只能维持1~2d。

果树花粉的生活力较长:如苹果、梨可维持70~210d,向日葵花粉的生活力可保持一

年。

植物的花粉一般较小,贮藏的营养物质有限,而花粉的呼吸作用又比较强烈,花粉生活力的降低就是由于高强度的呼吸导致花粉的养分消耗过度所致。

花粉中内含物的数量和组分与花粉育性密切相关。

可育花粉,其内含物中淀粉、蔗糖特别是脯氨酸的含量较高。

而遇碘不变蓝色的,则为未发育花粉,蔗糖的缺乏可引起花粉退化,而不育花粉中脯氨酸往往缺乏或含量很少。

柱头的生活力一般能维持一周左右。

4.2 影响花粉生活力的外界条件

花粉的生活力还受到环境条件的影响,一般干燥、低温、空气中CO2浓度增加和氧气减少的情况下,有利于保持花粉的活力。

1.湿度在相对比较干燥的环境下,花粉代谢强度减弱、呼吸作用降低,有利于花粉较长时间保持活力。

对大多数花粉来说,20%~50%相对湿度,对花粉贮藏比较适合。

2.温度一般,贮藏花粉的最适温度为1~5℃。

适当低温延长花粉寿命,主要是降低花粉的代谢强度,减少贮藏物质的消耗。

如小麦花粉在20℃时,只能存活15min左右,在0℃下可存活48h;玉米花粉在20℃时,只能存活25h,在5℃时,可存活56h,在2℃时则可存活120h。某些果树的花粉在贮藏时则要求更低的温度,如苹果花粉在-15℃下贮藏9个月,仍有95%的萌发率。

3.CO2和O2的相对浓度增加贮藏容器中CO2的含量,可延长花粉寿命。

4.光线一般以遮荫或在暗处贮藏较好。

4.3 花粉和柱头的相互识别与受精

1 花粉的萌发和生长

花粉的萌发:从雌蕊柱头上吸水萌发。

过于干旱,花粉吸水困难,难以萌发;过于湿度,花粉过度吸水而胀裂,都不利于花粉的萌发。此外,温度过低或较高,也影响花粉萌发。(低温影响花药开裂,高温引起柱头干枯、花粉失活)

花粉的萌发和花粉管的生长,表现出群体效应(population effect),即单位面积内,花粉的数量越多,花粉管的萌发和生长越好

2 花粉和柱头的相互识别

花粉落在柱头上能否顺利萌发,受环境条件的影响很大。但花粉萌发后,能否最终完成受精过程,还受到花粉和柱头之间“亲和性”的影响。自然界中有许多植物都表现出自交不亲和性,而在远缘杂交中出现不亲和的现象更是非常普遍。从进化角度来看,自交不亲和性是植物丰富变异以增强对环境适应能力的基础,而杂交不亲和性则是植物在繁衍过程中保持物种相对稳定的基础。

花粉的识别物质:外壁蛋白中的糖蛋白;

柱头的识别感受器:柱头表面的亲水性蛋白质薄膜。

如果双方是亲和的,花粉管尖端产生能溶解柱头薄膜下角质层的酶(角质酶, cutinase),使花粉管穿过柱头而生长,直至受精。

如果是不亲和的,柱头的乳突细胞立即产生胼胝质(callose),阻碍花粉管穿入柱头,且花粉管尖端也被胼胝质封闭,花粉管无法继续生长,使受精失败。

3 克服不亲和性的途径

在育种实践中,常常要克服花粉与雌蕊组织之间的不亲和性,从而达到远缘杂交的目的。采用的措施如下:

1.花粉蒙导法即在授不亲和花粉的同时,混入一些杀死的但保持识别蛋白的亲和花粉,从而蒙骗柱头,达到受精的目的。

2.蕾期授粉法即在雌蕊组织尚未成熟、不亲和因子尚未定型的情况下授粉,以克服不亲和性。

3.物理化学处理法采用变温、辐射、激素或抑制剂处理雌蕊组织,以打破不亲和性。或者用电刺激柱头(90V~100V)、CO2处理雌蕊(3.6%~5.9%CO2、5h)以及盐水处理雌蕊(5%~8%NaCl)等,都可克服自交不亲和性。

4.离体培养利用胚珠、子房等的离体培养,进行试管受精,可克服原来自交不亲和植物及种间或属间杂交的不亲和性。

5.细胞杂交、原生质体融合或转基因技术以克服种间、属间杂交的不亲和性,达到远缘杂交的目的。

4.4 受精过程中雌蕊的生理生化变化

呼吸速率明显增加(比未传粉时增加0.5~1倍);

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能力增强;

糖类和蛋白质代谢加快;

生长素含量剧烈增加(从而使更多的有机物被“吸引”到雌蕊组织中,子房便迅速生长发育成果实)。

受精后子房中生长素含量剧增是引起子房代谢剧烈变化的原因之一。生产中用生长素类处理未受精的雌蕊,可得到无籽果实。

自然界中,香蕉、柑桔和葡萄等一些品种存在单性结实现象,就是由于其未受精的子房中含有高浓度的生长素所致。

第八章 植物的生殖生理

第八章植物的生殖生理 一、名词解释 1.光周期诱导 2.光周期现象 3.临界夜长 4.临界日长 5.春化处理 二、填空 1.光周期诱导中暗期更重要的结论是通过___________和_________实验得来的 2.大豆是________植物,北方地区的大豆在北京种植时,开花期要比北方地区_______;而南方地区的大豆在北方地区种 植时,开花期要来的______些。 3.光周期诱导中,三个最主要的因素是:___、____和___。 (暗期长度,激素,营养,温度) 4.短日植物南种北引生育期______________;长日植物北种南引应该引_______品种;冬小麦到海南岛种植应进行 _________。 5.植物春化作用感受低温的部位是______;光周期诱导中,植物感受光周期的部位是_____。

6.植物光周期的反应类型主要有3种: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7.光敏色素的生理活性形式是()。 A.Pfr B. Pr C. x D. Pfr.x 8.在日照长度大于临界日长的条件下才能开花的植物称为: (2009联考) A 长日植物 B 短日植物 C 日中性植物 D 中日性植物 9.低温对植物成花的诱导作用称为:(2009联考) A 低温胁迫 B 春化作用 C 抗寒锻炼 D 温周期现象 10. 植物成花诱导过程中,感受低温和光周期的部位分别是(2009联考) A 茎尖、茎尖 B 叶片、茎尖 C 茎尖、叶片 D 叶片、茎尖 三、问答 1、要使菊花提前开花,应该采取什么措施?(6分) 2、在光合作用、向光性和光周期现象中,各有哪些色素参 加反应,各起什么作用?(光合作用:叶绿素a、b,胡萝卜素、叶黄素等,它们吸收的光分别为:--------- .向光性:光敏素,隐花色素,蓝光最有效;光周期现象:光敏素,Pfr和Pr,分别吸收―――) 3、如何运用植物春化作用和光周期诱导指导农业生产 中?

8第八章 植物的生殖生理自测试题参考答案

第八章植物的生殖生理复习题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幼年期(juvenility,juvenile stage):通常将植物达到花熟状态之前的营养生长时期称为幼年期。 2、花熟状态(ripeness to flower state):植物开花之前必须达到的生理状态称为花熟状态。 3、春化作用(vernalization):低温诱导促使植物开花的作用叫春化作用。如冬小麦、胡萝卜、白菜、甜菜等植物的开花都需要经过春化作用。 4、春化处理(vernalization):对萌动的种子或幼苗进行人为的低温处理,使之完成春化作用促进成花的措施称为春化处理。 5、去春化作用(devernalization):在植物春化过程结束之前,将植物放到高温条件下生长,低温的效果会被减弱或消除,这种由于高温解除春化作用的现象称为去春化作用。 6、再春化作用(revernalization):去春化的植物再度被低温恢复春化的现象称为再春化作用。 7、春化素(vernalin):在春化过程中植株中形成的某种开花刺激物质,称为春化素。 8、光周期(photoperiod):自然界一昼夜间的光暗交替,即白天和黑夜的相对长度称为光周期。 9、光周期现象(photoperiodism):昼夜的相对长度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叫做光周期现象。如植物成花的光周期现象。 10、长日植物(long-day plant, LDP):在昼夜周期中日照长度长于某一临界值时才能成花的植物。如延长光照或在暗期短期照光可促进或提早开花。如天仙子、小麦等。 11、短日植物(short-day plant, SDP):在昼夜周期中日照长度短于某一临界值时才能成花的植物。如适当延长黑暗或缩短光照可促进或提早开花。如菊花、苍耳、晚稻等。 12、日中性植物(day-neutral plant, DNP):成花对日照长度不敏感,只要其它条件满足,在任何日照长度下都能开花的植物。如月季,黄瓜等。 13、中日性植物(intermediate-day plant, IDP):只有在某一定中等长度的日照条件下才能开花,而在较长或较短日照下均保持营养生长状态的植物,如甘蔗要求11.5~12.5h日照。 14、双重日长植物(dual day-length plant):在花诱导和花形成的这两个过程中对日照长度的要求有所不同的一类植物。如风铃草、夜香树等。 15、长-短日植物(long-short day plant):这类植物的花诱导要求长日照而花形成要求短日照的双重日照条件,如大叶落地生根、芦荟、夜香树等。 16、短-长日植物(short-long day plant):这类植物的花诱导要求短日照而花形成要求长日照的双重日照条件,如风铃草、鸭茅、瓦松、白三叶草等。 17、长夜植物(Long-night plant)和短夜植物(short -night plant):由于临界暗期比临界日长对诱导植物成花更为重要,所以说短日植物实际上是长夜植物;长日植物实际上是短夜植物。 18、临界日长(critical day length):昼夜周期中,引起长日植物成花的最短日照长度或引起短日植物成花的最长日照长度。如长日植物天仙子的临界日

植物的生殖教学设计

植物的生殖方式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教学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教材的地位与作用)本节课选自北师大版《生物学》八年级上册、第十九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第三节《植物的生殖方式》。从整个生物圈来看,生命总在不断地延续和发展着,通过生殖和发育、遗传和变异,并与环境的变化相互作用,演奏着绵延不绝、跌宕起伏的生命乐章。生命在生物圈中的延续和发展,最基本的环节是生物通过生殖和发育。本节介绍植物的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及应用,这节课与其他章节相辅相成,紧密相连。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描述植物的有性生殖。 (2)通过观察、思考和讨论,能够列举植物常见的无性生殖.尝试区别植物的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 (3)关注植物无性生殖在生产实践中的运用。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注意观察周围事物的能力。 (2)通过对植物生殖的图示观察,尝试图与文字转换的表达。 (3)能够模仿人工营养繁殖的图示,进行植物的嫁接、扦插或压条等活动培养探究能力及在探究中发现解决问题,从探究实验事实中判断、推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讲解河口大桥大堤内扦插成活的杨树的作用,引发学生要爱护植物,爱护我们身边的花草树木。 (2)讲嫁接时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并且要学以致用,乐意助人。 三、重点和难点: 重点1.植物有性生殖的过程及概念。 2.植物无性生殖的概念。 3.植物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的区别。 难点1.植物有性生殖的概念。 2.植物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的区别 3.通过探究,理解影响嫁接成活率的关键。 四、教法 围绕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教学内容,我利用观察法、分析法、合作探究法,引导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积极探索设计一个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去主动探索知识。 五、学法 “受人与鱼,莫过于授人与渔”学生学习的最终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学会”知识,更是为了“会学”知识。根椐学生的实际,在教学中,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培养。在本节课中,学生将通过自习、观察、思考、分析、合作探究等多种途径,来开展学生之间的协作学习和自主学习,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模式。 六、学情分析

高中生物知识点生物竞赛必备知识总结(精品)

第二单元 生物的新陈代谢 Ⅰ 植物代谢部分:酶与ATP 、光合作用、水分代谢、矿质营养、生物固氮 2.1酶的分类 2.2酶促反应序列及其意义 酶促反应序列 生物体内的酶促反应可以顺序连接起来,即第一个反应的产物是第二个反应的底物,第二个反应的产物是第三个反应的底物,以此类推,所形成的反应链叫酶促反应序列。如 意义 各种反应序列形成细胞的代谢网络,使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沿着特定路线有序进行,确定了代谢的方向。 2.3生物体内ATP 的来源 终产物 …… 酶(蛋白质本质) (核酸本质) 单纯酶 复合酶 仅含蛋白质 蛋白质 辅助因子 离子 有机物 辅酶 NADP(辅酶Ⅱ) B 族维生素 生物素(羧化酶的辅酶) RNA 端粒酶含RNA 唾液淀粉酶含Cl - 细胞色素氧化酶含Cu 2+ 分解葡萄糖的酶含Mg 2+ 如胃蛋白质酶 酶 存在于低等生物中,将RNA 自我催化。对生命起源的研究有重要意义。

2.4生物体内ATP 的去向 2.5光合作用的色素 2.6光合作用中光反应和暗反应的比较 神经传导和生物电 肌肉收缩 吸收和分泌 合成代谢 生物发光 光合作用的暗反应 细胞分裂 矿质元素吸收 新物质合成 植株的生长 植物 动物 ATP ——→ADP +Pi + 能量 酶 (橙黄色)胡萝卜素 (黄色)叶黄素 (蓝绿色)叶绿素a (黄绿色)叶绿素b 快慢胡萝卜素 叶黄素 大部分叶绿素a 叶绿素b 特殊状态的叶绿素a a b 胡萝卜素 叶黄素

2.7 C3植物和C4植物光合作用的比较 2.8 C4植物与C3植物的鉴别方法 2.9 C4植物中C4途径与C3途径的关系 叶肉细胞维管束鞘细胞注:磷酸烯醇式丙酮酸英文缩写为PEP。

(完整版)浙教版新教材科学七年级下册第一章第五节植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教案

第五节植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 教学目标: 1.知道被子植物开花、传粉、受精等过程的基本情况。 2.进一步了解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 3.理解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与人类的关系 4.知道植物主要的无性生殖方式及营养繁殖在生产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被子植物从种子萌发到开花结果的大致过程;被子植物有性生殖的基本过程教学难点:被子植物的受精过程

首先,说明一朵花在传粉和受精后,花的大部分结构已完成了它的使命,都枯萎了,唯有雌蕊的子房将继续发育。 第二,在自画的雌蕊结构的板图处、在图注的相应位置上,边解释子房内各结构发育情况边注明结构名称。 第三,注意与前面讲的种子结构相呼应,说明子房内的胚珠发育成种子,子房发育成果实。在这之前,可以先启发学生回答:种皮、胚、胚乳是前面讲过的哪个器官的结构?当学生答出是种子时,教师可以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给学生进行小结,这样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四:举些日常食用农产品,让学生回答食用的部分,是植物体的哪个器官。特别是有些果实,它的种皮和果皮紧紧贴在一起,像米和小麦,它们的种子也叫果实。 最后说明:果皮和种子就是被子植物果实的基本结构,所谓被子植物,就是种子外有果皮包被着的植物。被子植物是现存地球上最高等的植物。果皮对种子是有保护作用的。21提问:你知道一个桃子里只有一粒种子,而一个西瓜里有很多种子。为什么同是一个果实,为什么种子的数量会不同呢? 22.讲解:在被子植物的子房中,有的只有一个胚珠,受精后,形成一粒种子;有的有多个胚珠,受精后,可以形成多粒种子。 23.思考:在浙江省,一些经济作物如油菜、柑橘等,在开花时节,常因遭遇连续降雨而造成减产。造成减产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该怎么办? 讨论:如果在植物开花期出现天气连续下雨,刮大风或无风等情况,对植物的繁殖会有什么影响?说说其原因。怎么办? A、植物无法在雨中开花 B、雨天植物的果实发育成不良 C、长时期阴雨,光合作用减弱 D、传粉过程受到影响 24.讲解板书:5.人工授粉 在被子植物的繁殖过程中,传粉十分重要,如果在开花期间因各种原因使传粉受阻,往往会造成植物开花不结果。为了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人们常用人工方法给农作物传授花粉,这就是人工授粉。结合图3-53讲解。 25.思考:植物的花、果实和种子与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说说人们利用植物的花、果实和种子的情况。 26.学生叙述:略

生物奥赛(竞赛)辅导材料专题第六章动物生理

生物奥赛(竞赛)辅导材料专题第六章动物生理 三、竞赛训练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哪项指标可反映兴奋性的大小 A 动作电位去极化幅度 B 动作电位去极化速度 C 膜电位水平 D 阈强度 2.动作电位长极相(上升支)的出现与膜对哪种离子通透性的变化有关 A K+通透性降低 B K+通透性增高 C Na+通透性增高 D Na+通透性降低 3.神经一肌肉接头兴奋传递的递质是 A NE(去甲肾上腺素) B Ach(乙酸胆碱) C 5—HT(5一羟色胺) D 多巴胺 4.肌细胞兴奋一收缩耦联的耦联因子是 A Ca2+ B Na+ C Mg2+ D K+ 5.阈电位是指 A 造成膜对K+通透性突然增大的临界膜电位 B 造成膜对Na+通道性突然增大的临界膜电位 C 造成膜对K+通道性突然减小的临界膜电位 D 造成膜对Na+通过性突然减小的临界膜电位 6.通常所说的神经纤维静息电位值大约是-70mV,意思是 A 膜内两点之间电位差为70mV B 膜外电位比膜内电位低70mV C 膜内电位比膜外电位低70mV D 膜外两点的电位差为70mV 7.细胞在静息时膜对下述离子通透性最大的是 A Na+ B Mg2+ C K+ D Cl- E Ca2+ 8.神经纤维接受刺激而兴奋时,膜内电位从-70mV变为0mV的过程称为 A 极化 B 超极化 C 去极化 D 反极化 E 复极化 9.神经纤维动作电位下降相是指膜的 A 复极化过程 B 去极化过程 C 反极化过程 D 去极化和反极化过程 10.目前一般认为肌肉收缩是由于 A 骨骼肌粗肌丝长度变短 B 骨骼肌细肌丝长度缩短 C 粗肌丝向细肌丝之间滑行 D 细肌丝向粗肌丝之间滑行 E 粗、细肌丝长度均缩短 11.组成骨骼肌粗肌丝的主要蛋白质是 A 肌凝蛋白 B 原肌凝蛋白 C 肌钙蛋白 D 肌纤蛋白 E 肌红蛋白 第1 页共6 页

2003-2013高中生物竞赛 植物生理试题

2013~2010年植物部分的试题 2013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预赛试题C [福建省中学生生物学竞赛初赛试卷(10/21)] 59.(单选1分)叶片表皮由多层细胞组成的植物_____________。D A.水生植物B.湿生植物C.禾本科植物D.旱生植物 60.(单选1分)厚角组织最明显的特征是_____________。B A.细胞壁不增厚B.细胞壁不均匀增厚 C.细胞壁均匀增厚D.细胞壁均等增厚 61.(单选1分)植物初生根横切片中的“中柱鞘”是紧靠_____________。C A.皮层B.后生木质部C.内皮层内侧D.后生韧皮部 62.(多选2分)叶横切所见的排序:复表皮、栅栏组织、海绵组织、栅栏组织、复表皮。正确的判断是:______。AC A.旱生植物B.异面叶C.等面叶D.完全叶 63.(单选1分)要想获得二体雄蕊,最好解剖___________植物的花。D A.扶桑花B.杜鹃花C.紫罗兰花D.碗豆花 64.(单选1分)下述相近科属之间主要区别特征的表述,哪个是错误的?C A.蔷薇属和梨属的子房位置和果实类型不同B.杨属和柳属雄蕊数目或苞片形状不同 C.麻黄科和买麻藤科都没有精卵器 D.苏木科和碟形花科尽管多数种类的雄蕊数目相同,但组成方式不同 65.(单选1分)下面有关禾本科植物特征的表述哪项是不正确的?D A.花被特化为鳞被(浆片)B.花序以小穗作为基本单位 C.花属于风媒传粉D.均为草本植物 66.(单选1分)下面哪种植物属于锦葵科?D A.大麻B.苎麻C.黄麻D.洋麻 67.(多选2分)下列有关植物的表述中,哪些是正确的?AB A.种是植物进化与自然选择的产物,是植物分类的基本单位 B.属名+种加词+命名人是一个完整学名的写法 C.植物科以下的分类阶元依次是属、组、族、系、种、变种、变型、亚种 D.全世界约有50多万种植物,其中被子植物约有3万多种 68.(多选2分)水分从植物叶片散失到外界的方式有________。AC A.蒸腾B.伤流C.吐水D.根压 69.(多选2分)影响同化物运输的矿质元素主要是?BCD A.氮B.磷C.钾D.硼 70.(单选1分)旱生植物在土壤水分过饱和情况下受害原因主要是由于_______。D A.水分过多B.光合下降C.H2S伤害D.缺氧 71.(单选1分)水稻培养液中的钙、镁浓度会逐步提高,这说明水稻吸收钙、镁的速率比吸水_____。B A.一般B.慢C.快D.快或慢 72.(单选1分)在光合作用过程中,相对有效的不同波长的光是通过________证明的?B A.光合作用B.作用光谱C.二氧化碳固定反应D.暗反应 73.(单选1分)赤霉素是在研究水稻____________时被发现的。C A.纹枯病B.白叶枯病C.恶苗病D.稻瘟病 74.(单选1分)熏烟和机械损伤可增加雌花数量是因为增加了植物体内_______产生的缘故。D A.GA B.CTK C.ABA D.ETH 75.(单选1分)一般来说,果树的幼年期与农作物比较,相对_________。A A.较长B.较短C.一致D.不一定 2013年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预赛试题A(/ ) 21.不同类型的导管分子次生壁加厚的程度不同,下列哪一种排列正确的表明了壁逐渐增厚的程度?(单选1分)B A.环纹导管-螺纹导管-网纹导管-梯纹导管-孔纹导管 B.环纹导管-螺纹导管-梯纹导管-网纹导管-孔纹导管

植物生理学之 第十章 植物的抗逆生理

第十章植物的抗逆生理 一、名词解释 1.逆境2.避逆性3.耐逆性4.抗性锻炼5.冷害6.冻害7.抗寒性8.抗寒锻炼9.巯基假说10.抗冷性11.抗旱性12.生理干旱13.抗涝性14.抗热性15.抗盐性16.盐害17.抗病性18.逆境蛋白19.光化学烟雾20.避盐21.耐盐22.大气干旱23. 土壤干旱24. 渗透调节25. 植保素26. 盐碱土27. 胁变 二、写出下列符号的中文名称 1. PRs 2.HSPs 3.HF 4. POD 5.ROO· 6 . UFAI 7. O3 8. SOD 9.MDA 10.CA T 三、填空题 1.植物在水分胁迫时,积累的主要渗透调节物质有可溶性糖、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 日照长度可影响植物进入休眠及其抗寒力。短日照可______进入休眠,______抗寒力;长日照则______进入休眠,______抗寒力。 3. 植物对逆境的抵抗有_____和_____两种形式。 4. 对植物有毒的气体有多种,最主要的是______、______、______等。 5. 植物在逆境条件下,体内的激素______含量显著增加。 6. 水分过多对植物的不利影响称为______,植物对水分过多的适应能力称为______。 7. 植物在干旱时体内游离氨基酸积累最多的氨基酸是_____。 8. 土壤中可溶性盐类过多而使根系吸水困难,造成植物体内缺水,这种现象称为______。 9. 植物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10. 现在发现的植物逆境蛋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冻害致死的机理是_____引起细胞过度脱水造成的。 12. 植物在逆境中主要的渗透调节物质有______和______。 13. 一般情况下,植物代谢活动弱,则抗逆性_____,代谢旺盛,则抗逆性_____。 14. 土壤中,Na2CO3与NaHCO3含量较高的土壤叫______,NaCl与Na2SO4含量较高的土壤叫______,生产上统称为______。

生物竞赛知识点归纳

植物形态解剖(一) 1.花托 伸长呈柱状:玉兰 凸起呈覆碗状:草莓 凹陷呈杯状或壶状:蔷薇 膨大呈倒圆锥状:莲 雌蕊基部形成分泌蜜汁的花盘或腺体:柑橘葡萄 花托在受精后迅速伸长,将子房推入土中(雌蕊柄、子房柄):花生2.花萼 两轮花萼:外轮称为副萼:锦葵棉草莓 引伸成短小管状凸起(距):旱金莲凤仙花 离萼:油菜蚕豆 合生萼(萼筒):烟草牵牛 早脱萼:罂粟 宿存萼:茄番茄柿栀子 3.花冠 离瓣花:油菜桃李 合瓣花:南瓜牵牛 整齐花(辐射对称花):油菜桃李 不整齐花(左右对称花):豆科植物的花 两被花(重被花):油菜桃李 单被花(仅有一轮花被):荞麦桑 裸花(无被花):杨柳 同被花:百合君子兰 3.花冠形状 十字形:油菜萝卜 蝶形:蚕豆 舌形:菊科植物头状花序的边花 管形:马兜铃 漏斗形:牵牛 唇形:芝麻 钟形:南瓜 轮形:茄 4.雄蕊群 无定数:棉山茶玉兰 少而一定:油菜蚕豆小麦 四强雄蕊:十字花科 二强雄蕊:唇形科玄参科 单体雄蕊(花药分离):棉花山茶 二体雄蕊:豆科蝶形花亚科(9+1) 三体雄蕊:小连翘 多体雄蕊:蓖麻金丝桃 聚药雄蕊{花药聚合}:葫芦科菊科

5.心皮 单雌蕊:豆科 离生雌蕊:草莓玉兰 合生雌蕊(复雌蕊):番茄柑橘棉 子房合生,花柱、柱头分离:石竹梨 子房、花柱合生,柱头分离:向日葵棉花 子房、花柱、柱头合生:番茄柑橘 6.胎座 边缘胎座:豆科 侧膜胎座:三色堇罂粟黄瓜 中轴胎座:百合柑橘鸢尾苹果锦葵科 特立中央胎座:石竹报春花樱草 基生胎座:向日葵 悬垂胎座:桑 7.子房位置 子房上位下位花:油菜蚕豆 子房上位周位花:月季蔷薇樱桃 子房下位上位花:梨苹果瓜类 子房半下位周位花:忍冬接骨木虎耳草 植物形态解剖(二) 1.毛茛科两条进化趋势: 虫媒、风媒 2.蔷薇科6种果实: 绣线菊亚科:蓇葖果少蒴果 蔷薇亚科:聚合瘦果聚合核果 梨亚科:梨果 李亚科:核果 3.克朗奎斯特系统中 木兰纲有6个亚纲:木兰亚纲、金缕梅亚纲、石竹亚纲、五桠果亚纲、蔷薇亚纲、菊亚纲百合纲有5个亚纲:泽泻亚纲、槟榔亚纲、鸭拓草亚纲、姜亚纲、百合亚纲 4.分类阶层表【需背下英文】 界Kingdom门Division纲Class目Order科Family属Genus种Species 5.维管束类型 外韧维管束:多数植物梨向日葵蓖麻 双韧维管束:葫芦科(南瓜)旋花科(甘薯)茄科(番茄)夹竹桃科(夹竹桃) 周韧维管束:蕨类中多见某些双子叶花丝中 周木维管束:鸢尾的茎胡椒科 (龙血树:茎初生为外韧维管束次生为周木维管束) 6.有胚乳种子 大多数单子叶植物:水稻小麦玉米洋葱高粱麻 双子叶植物:蓖麻烟草茄辣椒桑苋菜胡萝卜田菁番茄荞麦柿黑枣 无胚乳种子 大多数双子叶植物:棉瓜 单子叶植物:慈姑泽泻

《植物的生殖方式》教案

第3节植物的生殖方式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人、昆虫、两栖动物和鸟类的生殖过程,阐明有性生殖的概念和特点。 2.通过学习农业生产上一些植物的生殖过程,概述无性生殖的概念和特点。 3.在学习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的基础上,比较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的不同之处。 4.说出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并了解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选讲)。 5.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进行植物营养繁殖的实际操作。 6.体会现代生物技术的应用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首先对前两节讲述不同生物的生殖方式加以归纳,进而阐明有性生殖的概念。在此基础上,以马铃薯的繁殖方式为例,阐述了无性生殖的特点,并列举实例说明营养繁殖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生产实践,并要求学生参加有关实践活动。因此,在教材地位中,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学情分析: 经过一年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已经对生物学有了较浓厚的学习兴趣,但学生对“生物的生殖”这部分知识尚处于空白阶段。通过第19章前面2节内容的学习,学生对生物生殖有了初步的认识,也希望更深入地了解有关其他生物生殖的知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概念 营养繁殖的过程与实践活动 2.教学难点: 植物营养繁殖——扦插、嫁接的过程与实践活动 教学策略 1.比较分析人、昆虫、两栖动物和鸟类生殖发育的共同特征,归纳出有性生殖的概念和特点

2.回顾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史,理解植物的种子繁殖属于有性生殖 3.通过实例分析绿色开花植物的无性生殖——营养繁殖(储存器官繁殖、扦插、嫁接、压条等) 4.通过植物营养繁殖的实践活动,了解植物营养繁殖的过程,体会无性生殖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 5.通过图片了解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过程和意义 6.通过分组讨论,比较分析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的不同之处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复习人、鸟类、蛙类和昆虫的生殖过程,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分析动物与人的生殖发育的共同特征,以及有性生殖后代的特点,从而归纳出有性生殖的概念和特点。此处采用问答法结合讲授法。 1.有性生殖:由亲体产生的两性生殖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2.有性生殖特点: (1)存在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 (2)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 (3)后代生活力较强 二、新课学习 (一)植物的营养繁殖 1.鼓励学生回忆并描述植物进行种子繁殖的过程,用图片及动画展示绿色开花植物种子繁殖的过程,引导学生将植物的种子繁殖与动物的有性生殖加以比较,明确种子繁殖属于有性生殖的范畴。然后启发学生思考:植物除进行种子繁殖以外,还有其它的生殖方式吗? 2.结合图片讲述农业生产上怎样种植马铃薯的方法,引入无性生殖的概念和特点。 无性生殖:像马铃薯的块茎繁殖这样,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叫做无性生殖。 无性生殖特点:

全国中学生生物学竞赛大纲.doc

全国中学生生物学竞赛大纲 为推动全国中学生生物学竞赛活动的深入开展,并适应国际生物奥赛的要求,竞赛考试范围确定如下: 一、理论竞赛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细胞生物学:细胞的化学成分、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细胞代谢、细胞分裂。 2、植物学:植物界主要类群(包括菌类)和系统演化、组织和器官的结构与功能、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物质的吸收和运输、蒸腾作用、特长和发育、激素、生殖。 3、动物学:动物界主要类群和系统演化、组织和器官的结构与功能、动物体制的基本类型、消化和营养、呼吸、循环、排泄、调节、生殖。 4、遗传学与进化:遗传的分子基础、基因与染色体、孟德尔遗传、地球上生命的起源进化的机制、物种形势。 5、生态学: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种群、生态系统、自然环境保护、行为。 二、实验竞赛要求选手能够: 1、使用放大镜、显微镜及实全镜等常用实验工具进行观察和实验。 2、细胞染色体和制备装片。 3、植物解剖和徒手切片。 4、无脊椎动物解剖。 5、使用和编制简单的检索表。 6、对实验进行设计,实验结果的统计与分析。 各队选手准备参加这一竞赛时,可参考高校用"普通生物学课本"。 在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着重考查理解、分析、综合、应用能力,题目比较灵活。一般以选择题为主。分为初赛和复赛。 生态学部分(20%) 一、生物与环境(自然生态学) (一)生态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1.生态因素2.光照、温度、水对生物的影响3.生态因素的综合作用4.种内斗争和种内互助5.种间斗争(竞争、捕食、寄生)6.偏利共生、互利共生 (二)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1.适应的普遍性(保护色、警戒色、拟态、休眠)2.适应的相对性3.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三)种群1.概念2.特性3.结构和数量动态变化4.影响因素(逻缔斯曲线) (四)群落1.概念2.结构3.群落演替 (五)生态系统的类型、结构、功能1.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和空间结构2.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3.食物链、食物网、营养级 4.生态金字塔5.能量流动(生物量、生产量、能流过程和特点)6.物质循环(类型、过程、碳、氮、二氧化硫在自然界的循环)7.光能利用和生物固氮(光呼吸、固氮生物种类、生物固氮过程简介、生物固氮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8.有害物质的富集9.建立良性循环(生态农业的应用)10.生态系统的类型11.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其保护(生态平衡的解释、生态平衡的原理、破坏的因素、保护) 二、人与生物圈(社会生态学) (一)人口增长1.人口问题 2.人口增长、自然资源与环境污染的世界模型3.温室效应 4.臭氧层的保护(二)生态环境的保护1.野生生物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2.森林在环保中的作用3.草原的利用、保护与农牧业的发展 4.城市生态系统的特点5.农业生态系统与发展生态农业6.海洋生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7.自然保护区8.环境污染对生物的不利影响9.有害化学药品和重金属对生物影响10.环境与人体的健康 11.无公害绿色食品12.生物净化 三、动物的行为 (一)动物行为的概述 1.概念 2.特点 3.研究方法4.研究意义 (二)动物行为产生的生理基础 (三)动物行为分类及主要行为1.索食行为和贮食行为 2.攻击行为和防御行为3.繁殖行为4.社群行为与信息传递5.节律行为和定向运动 6.先天行为(本能)和后天习得行为(学习行为) 植物解剖、生理(重点是种子植物)和分类(20%) 一、种子植物形态解剖 (一)植物组织1.植物组织的概念和类型2.分生组织3.成熟组织4.组织系统5.维管组织和维管束(二)种子和幼苗 1.种子的结构和类型 2.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形成 (三)种子植物的营养器官 1.根的结构(内皮层)2.茎的结构(维管束)3.叶的结构与气孔功能4.根、茎、叶的变态 (四)种子植物的繁殖器官 1.花的结构2.种子和果实的形成 二、植物生理 (一)植物的水分代谢1.植物吸水的部位及方式 2.植物细胞渗透吸水原理(水势)3.植物体内水分的散失 4.外界条件对蒸腾作用的影响5.蒸腾作用原理在生产上的应用 (二)植物的矿质代谢 1.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及其主要生理作用 2.根吸收矿质元素的过程 3.植物根系吸收矿质元素的特点 4.植物体内无机养料的同化5.矿质元素在植物体内的运输和利用 (三)植物的光合作用 1.光合作用的概念及其重大意义 2.光合作用的场所和光合色素 3.光合作用的全过

最新届生物竞赛专题训练1--植物生理学

2012届生物竞赛专题训练1---植物生理学 一.选择题 1、(07年全国联赛)下列植物的干种子,吸水力最强的是: A.花生 B.大豆 C.小麦 D.玉米 2、(02年全国联赛)下列哪一种是研究无机营养元素必需性的精确而又便捷的方法 A.土培 B.水培 C.蛭石培 D.砂培 3、(07年全国联赛)盐碱地土壤对非盐碱植物的危害主要是因为它导致植物: A.生理干旱 B.同化速度加快 C.呼吸作用增强 D.水分消耗过快 4、(04年全国联赛)水淹导致植物死亡的原因是 A.土壤水势过高B.植物的根缺氧C.呼吸产生的CO2的毒害作用 D.土壤中的物质溶于水中达到毒害作用的浓度 5、(04年全国联赛)在胚芽鞘的向光运动中,光感受部位是胚芽鞘的 A.顶端 B.延长区 C.基部 D.胚芽鞘内的芽 6、(02年全国联赛)在大多数情况下,植物体中水向上运输主要是依靠 A.内聚力张力 B.根压 C.蒸腾拉力 D.表面张力 7、(08年全国联赛)早春,当落叶树开始新一年的生长时,木质部中水分上升的主要动力是A.大气与木质部的水势差 B.蒸腾拉力 C.根压 D.土壤与根木质部的水势差 8、(03年全国联赛)下述有关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的论述中,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A.初始质壁分离时,细胞的压力势等于零 B.在质壁分离现象中,与细胞壁分离的“质”并不是原生质 C.蚕豆根的分生细胞放在20%的蔗糖溶液中,能够发生质壁分离 D.将洋葱表皮细胞放入一定浓度的硝酸钾溶液中,其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又发生质壁分离复原。其原因是钾离子和硝酸根离子都进入了细胞 9、(06年全国联赛)以下哪个关于C4植物的描述是正确的? A.均为单子叶植物 B.叶片只进行C4光合作用途径 C.光呼吸中放出的CO2能被高效利用 D.氧气对其CO2固定影响较小 10、(06年全国联赛)所有进行光合放氧的生物都具有那种色素: A.叶绿素a, 叶绿素b B.叶绿素a, 叶绿素c C.叶绿素a, 类胡萝卜素D.叶绿素a,藻胆素 11、(08年全国联赛)光合产物蔗糖形成的部位是在 A.叶绿体基粒 B.叶绿体间质 C.细胞质 D.类囊体 12、(01年全国联赛)在较强光照强度下,降低CO2浓度,下列作物中的哪两种光合速率下降的更快? (1)棉花(2)玉米(3)高梁(4)小麦 A.(l)和(3)B.(1)和(4) C.(2)和(3)D.(2)和(4) 13、(06年全国联赛)以下对乙烯的论断哪个是错误的? A.是一种气体植物激素B.所有的植物细胞都可以生产这种气体 C.不能进行细胞间的传递D.不同果实之间可以传递 E.浓度越高,果实成熟越快 14、(02年全国联赛)在下列哪种条件下贮藏果实的效果好?

植物的生殖生理

第十一章植物的生殖生理 一、教学时数 计划教学时6 学时。 二、教学大纲基本要求 了解春化作用的概念、反应类型、植物通过春化的条件、春化作用的机理以及春化作用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了解光周期现象的发现和光周期类型、光周期诱导的机理、光敏色素在成花诱导中的作用以及光周期理论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了解花器官形成和性别表现,了解从营养生长到生殖生长的过渡、性别分化与表达的一般规律以及了解一些有效的调控措施。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 一) 重点 1 .植物通过春化的条件、春化作用的机理以及春化作用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春化处理、调种引种和控制花期等。 2 .光周期现象类型、光周期诱导的机理、光敏色素在成花诱导中的作用以及光周期理论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引种、育种、控制花期、调节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 3 .花器官形成和性别表现,性别分化与表达的一般规律以及调控措施:水肥、温度、激素等。 ( 二) 难点 1 .春化作用的机理。 2 .光周期诱导的机理。 3 .光敏色素在成花诱导中的作用。 4 .性别分化与表达的一般规律及其调控。 在高等植物的生活周期中,花芽分化是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变的转折点,标志着植物幼年期的结束和成熟期的到来。完成幼年期生长的植株的开花,还受到环境条件的影响,其中低温和光周期是成花诱导的主要外界条件。 一些二年生植物和冬性一年生植物的成花需要低温的诱导,即春化作用。植物感受春化的部位是茎尖的生长点,多数一年生植物在种子吸涨后即可接受春化,而多数二年生或多年生植物只有当营养体长到一定大小时才能接受春化。植物在春化过程中,体内代谢发生了深刻变化。完成春化以后,植物能稳定保持春化刺激的效果,直至开花。在未完成春化过程之前,高温处理可引起去春化作用。 光周期对植物成花同样具有重要影响,植物对光周期的反应类型主要分为三类:短日植物、长日植物和日中性植物。感受光周期的部位是叶片,形成的开花刺激物能够传导,从而引起茎尖端发生成花反应。暗期长度对短日植物的成花诱导比日长更为重要。暗期间断抑制短日植物开花,而促进长日植物开花。光敏色素参与了植物的开花过程,P fr/p r的相

第一节植物的生殖 教案

第一节植物嘚生殖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描述植物嘚有性生殖。 2.描述植物嘚无性生殖。 3.使学生能够列举一些常见嘚无性生殖。 能力目标 通过对椒草生根和马铃薯发芽嘚图片观察,培养学生嘚观察能力、发现问题能力和解决问题嘚能力。 情感目标 1.通过对花嘚观察引发学生对大自然嘚热爱,陶冶情操。 2.通过对椒草生根和马铃薯发芽嘚观察,使学生认识到大自然嘚奇妙与多彩。 ●教学重点 1.概述植物嘚有性生殖。 2.概述植物嘚无性生殖。 ●教学难点 概述植物嘚无性生殖。 ●教学方法 启发、诱导、观察、讨论、讲述、练习。 ●教具准备

教师准备:一朵桃花嘚挂图或投影片或植物开花和结果嘚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注:师生共同简要复习生物体嘚基本特征,导入新课,教师语速尽可能舒缓) 教师:同学们,我们大家共同嘚家园是——(学生:地球),那么地球上除了我们自己以外,还有我们生活嘚环境。哪些同学能跟大家谈一谈环境包括哪些呢? 学生A:包括教室、桌、椅、外面嘚植物、动物,还有山、水等等。 教师:非常好,像大家刚才所说嘚环境中,阳光、空气、水都属于没有生命嘚物体,即——(学生A接述:非生物),而人类、动物、植物以及微生物则属于有生命嘚物体——生物。那么,如何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具有生命呢? 学生B:生物体嘚生活需要营养,在营养物质被消化和吸收以后,生物体又能排出身体内产生嘚废物。 学生C:生物能进行呼吸,像我现在这样吸入O2,呼出CO2气体。 (注:学生表演深吸气和呼气嘚动作,若未表演,教师给以提示)学生D:生物还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例如我们在黑暗嘚环境

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理论考试大纲

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理论考试大纲 写在前面的话:怎样应付生物竞赛?首先,《阅增普通生物学》尽可能的看多几遍,虽然下面给出了重点,但不是通读全书后是明白不了这些重点容所在的。读到感觉对生物学知识系统有了一定的了解了,如果有《高中生物奥林匹克竞赛教程》的,可以再看看里边的提纲式的知识点,然后做做后面的题,看看自己运用相关知识能力怎样了;如果没有教程一书的,可以找老师或上网下载(比如到生物吧或生物竞赛吧)一些竞赛和联赛题来做。总之:多读书——《阅增普通生物学》;多做题——发的、买的、下载的,必定成功! 如果你真的有点懒,竞赛书不想看,竞赛题不想做,那把竞赛辅导当高考提前复习吧,自己去买(或找师兄师姐借)本高考复习资料,好好学一通,有疑问勤找老师,这样对竞赛、高考都有好处。平时老师上课,主要也就是评讲竞赛、高考的真题和模拟题为主。 1.理论竞赛包括以下几方面容: ㈠细胞生物学:细胞的化学成分、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细胞代、细胞分裂。 ㈡植物生物学:植物界主要类群(包括菌类)和系统演化、组织和器官的结构和功能、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物质的吸收和运输、蒸腾作用、生长和发育、激素、生殖。 ㈢动物生物学:动物界主要类群和系统演化、组织和器官的结构与功能、动物体型的基本类型、消化和营养、吸收、循环、排泄、调节、生殖。 ㈣遗传学与进化:遗传的分子基础、基因与染色体、孟德尔遗传、地球上生命的起源和进化的机制、物种形成。 ㈤生态学及动物行为: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种群、群落、生态系统、自然环境保护、动物行为。 复习时可分为十部分:1.植物形态解剖学;2.植物的类群;3.植物生理。4.无脊椎动物;5.脊椎动物;6.动物生理。7.生物化学。8.细胞生物学。9.遗传与进化。10.生态及动物行为。

生物竞赛全国联赛植物生理习题及解析

精心整理2010~2016生物竞赛全国联赛试题及解析(植物生理学部分) 合肥一中段金宇 2010年生物竞赛全国联赛试题及解析(保留原题号): 34.提取植物叶绿素时经常采用的试剂是:(1分)(D) A.乙醇B.甘油C.重蒸水D.丙酮 解析:据《植物生理学》,植物细胞中的叶绿素可分为叶绿素a与叶绿素b,是叶绿酸的酯,不溶于水,但可以溶于酒精,丙酮,石油醚等有机溶剂,但是要注意的是,乙醇并不能起到分离色素的效果, 取, 另: 35 A 36 A. 是赤 ABA 另; 37 A 另; 吸收红光形式(Pr)和吸收远红光形式(Pfr),可以互相转变。Pr吸收红光后就转变为Pfr,Pfr 吸收红光后就转变为Pr。Pfr有生理活性。植物开花刺激物的形成取决于Pfr/Pr比值。长日照植物需要高的Pfr/Pr比值,如果黑暗过长,Pfr转变为Pr或被破坏,Pfr/Pr比值下降,就不能形成开花刺激物,不能开花。当用红光将黑暗间断,Pr转变为Pfr,Pfr/Pr提高,就可以开花。短日照植物需要低的Pfr/Pr比值,光期结束时Pfr/Pr比值高,开花刺激物形成受阻,不能开花。转入夜间,Pfr转变为Pr或被破坏,Pfr/Pr比值下降,当Pfr/Pr比值下降到临界水平时,能诱导开花刺激物的形成,可以开花。 如用红光将黑暗间断,Pr转变为Pfr,Pfr/Pr提高,开花刺激物形成受阻,就不能开花 2011年生物竞赛全国联赛试题及解析(保留原题号): 38.下列哪些情况可以使气孔器保卫细胞打开?(2分)(A.C)

A.水进入保卫细胞 B.水流出保卫细胞 C.钾离子流入保卫细胞 D.钾离子流出保卫细胞 E.保卫细胞中ABA浓度提高 解析:此题与上一年的36考察同一知识点,即影响叶片上保卫细胞运动的因素。实际上,只要使保卫细胞吸水的条件大多可以使气孔张开,(要注意的是这些条件大多也影响PEP羧化酶的活性。)不过还要注意外界条件(如光照,大气湿度等)对气孔的影响,如光照促使叶片失水,导致气孔关闭(不过本人认为适度的光照使叶温上升,也会让气孔张开。)。 另:影响保卫细胞液泡水势的几个学说: 1.钾离子细胞膜与液泡膜上的质子-ATP泵分解由光合磷酸化或氧化磷酸化生成的ATP,把质子泵出 2.同时也 同时3. 1- 37. A 39 A.80 解析 40 A 1.只 2. cytc 3.抗氰氧化酶(交替氧化酶):植物抗氰呼吸时使用的一种末端氧化酶,其作用是直接接受从泛醌来的电子,并将其交给氧,从而避开了被氰化物抑制的复合体Ⅲ。但这种途径不生成ATP,或仅生成少量ATP。 42.在植物体信号转导过程中,可行使第二信使的功能的金属离子有:(1分)(B) A.Mg2+B.Ca2+C.Mn2+D.Fe3+ 解析:据《植物生理学》,目前在植物体内已经发现的第二信使有钙离子,脂质分子,pH变化,抗坏血酸,谷胱甘肽,过氧化氢等。这一题问金属离子,只可以选钙离子。 43.植物生长在干旱条件下时,体内下列哪些物质会增加?(2分)(BD) A.甘氨酸B.脯氨酸C.生长素D.脱落酸

第十章 植物的生殖与成熟

第十章植物的生殖与成熟 一、练习题目 (一)填空 1.花粉中唯独缺乏的酶类是。 2.十字花科植物的花粉中,除五类内源激素外,尚富含。 3.成熟花粉的内壁含蛋白,外壁含蛋白。 4.对花粉管伸长具有明显促进作用的元素是、。 5.植物的花粉可分为两种类型:和;前者多为媒传粉植物,后者多为媒传粉植物。 6.被子植物的受精方式有三种:、、。 7.无融合生殖有三种类型:、、。 8.单性结实有四种类型:、、、。 9.种子成熟时,P、Ca、Mg等营养元素结合在上,该化合物称为。 10.无核果实的生长曲线呈,有核果实的生长曲线呈。 11.根据果实成熟过程中有无呼吸高峰,可分为两类:、。 12.在果实的果皮中存在的主要色素是:、、。 13.植物完成受精作用后,合子发育成,胚珠发育成。 14.连翘自花或同型花不育,是因为花粉中含有两种物质、。 15.引起禾谷类籽粒空秕的两个生理过程是、。 16.油料种子发育过程中,最初形成的物质是,以后转化为。 17.油料种子成熟过程中,酸价逐渐,碘价逐渐。 18.油料种子油脂合成过程中,先形成,后形成。 19.豆科种子中的蛋白质先暂存于,后定存于。 20.通常,低温、干旱条件下,小麦籽粒中蛋白质含量较;温暖湿润条件下,则淀粉含量较。 21.果实成熟后涩味消失是因为。 22.果实成熟后变软是因为。 23.虫媒植物的花粉富含色素,主要属于、。 24.跃变型果实在成熟期过程中释放。 25.种子内贮藏物质的组分常常与栽培地区及生态条件有关。我国北方大豆的油脂中()高而低;南方大豆的油脂中低而高。 26.花粉落在柱头上,杂交不亲和时柱头乳突即产生,阻碍花粉萌发。 27.花粉的识别蛋白是在合成的,分布在花粉的;柱头的识别蛋白分布在。 28.影响花粉寿命的环境因子主要有、、。 29.存在于果实中的花色素有、。 30.使果实致香的物质主要有类、类。 (二)选择 1.可育花粉比不育花粉含量高的糖类是() (1)果糖(2)葡萄糖(3)蔗糖(4)菊糖 2.可育花粉比不可育花粉含量高的氨基酸是() (1)Val (2)Arg (3)Asp (4)Pro

1-7 植物的营养生殖

植物的营养生殖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①能够列举一些常见的无性生殖现象;区别无性生殖与有性生殖;(重点) ②例举常见的营养繁殖现象;说明嫁接成功的关键; ③描述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难点) 能力目标 通过完成一种植物的扦插、嫁接或压条,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①通过比较两大类生殖方式的特点,辩证地认识生命现象; ②根据无性生殖的一些知识,关注它的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重难点突破: 组织培养是本节课难点,首先通过观看视频,了解有关组织培养的知识,再结合七年级所学“细胞核的功能”及“克隆羊培育过程”,帮助学生领会组织培养技术的原理。明确无论营养繁殖、组织培养,本质上都是由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决定的,从而攻破本节课的难点。 课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 2、花生、马铃薯、月季的茎、嫁接的仙人球等实物,小刀、装沙土的烧杯。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及时间安 排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3分钟)1、展示实物:花生、马铃薯 2、提出问题: ①同学们喜欢吃花生吗?你知道花生是怎样繁 殖后代的?这种繁殖后代的方式是什么?什么 是有性生殖? ②马铃薯又是怎样繁殖后代的?(提示:在马 铃薯种植的季节你知道家里是怎样种植马铃薯 的?)(展示课件图片) 3、(展示课件图片:马铃薯番茄)你见过下面 结马铃薯,上面结番茄的植物吗? 你想知道这是用了什么方法使马铃薯和番茄长 在了同一株植物上吗? 揭示课题并板书: 第七节植物的无性生殖 学生观察并思考问题 学生能说出规范、准确 的答案,必要时给予纠 正。 学生观看后,产生疑问: 这是怎么种出来的? 通过复习引出 不同于用种子 繁殖后代的无 性繁殖,为后 面学习比较无 性生殖和有性 生殖作下铺 垫,起到温故 知新的作用。 通过“奇闻怪 事—马铃薯番 茄”激发学生 求知的欲望, 引导学生将注 意力集中到问 题中来,提高 自主学习的效 率。 引导探究 层层推进(4分钟)1、请同学们阅读教材33—34页,观察4.1-35、 4.1-36、4.1-37图片,思考这些植物的新个体是 怎样产生的? 2、反馈提问:通过观察图片谁来说一说这些植 物的新个体是怎样产生的?你还知道哪些类似 的事例? 学生阅读教材并思考问 题、回答问题。 分别用根、茎、叶繁殖 后代的。 例:马铃薯用块茎,藕、 在学生获得感 性认识后,组 织学生通过观 察图片,教师 通过点评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