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看服务器选型

细看服务器选型
细看服务器选型

细看服务器选型

细看服务器选型

一、服务器选购策略

选择一款合适的服务器来满足用户的需要,需要对服务器使用有一个正确的理解。在进行服务器选配时,应根据以下3个方面来考虑。

1.网络环境及应用软件

是指整个系统主要做什么应用。具体来说就是服务器支持的用户数量、用户类型、处理的数据量等方面内容。不同的应用软件工作机理不同,对服务器选配的要求区别很大,常见的应用可以分为文件服务、Web服务、一般应用和数据库等。

2.可用性

服务器是整个网络的核心,不但在性能上能够满足网络应用需求,而且还要具有不间断地向网络客户提供服务的能力。实际上,服务器的可靠运行是整个系统稳定发挥功能的基础。

3.服务器选配

服务器类型,如低端、中端和高端的分类,只是确定了服务器所能支持的最大用户数。但要用好服务器,还需要优化配置,用最小的代价获得最佳的性能。

二、常见应用分析

在中小企业环境中,常见应用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种,它们对服务器的要求各有所侧重。下面为了描述方便,把服务器划分为4个功能模块,即CPU、内存、磁盘子系统和网络子系统。

1.文件服务

这是最基本的应用服务,服务器相当于一个信息系统的大仓库,保证用户和服务器磁盘子系统之间快速传递数据。在服务器的各个子系统中,

对系统性能影响最大的首先是网络子系统,其次是磁盘子系统,再次是内存容量,而对CPU的要求一般不高。

2.数据库服务

对系统各方面(除网络子系统外)性能要求最高的应用,如财务、库存和人事管理应用等。需要高性能CPU和快速的磁盘子系统来满足大量的随机I/O请求及数据传送。服务器瓶颈依次为:内存、磁盘子系统和CPU。

3.邮件服务

扮演电子邮件路由器和仓库的角色。服务器瓶颈依次为:网络子系统、内存、磁盘子系统和CPU。

4.Web服务

服务器的性能是由网站内容来决定的。如果Web站点是静态的,系统瓶颈依次是:网络子系统和内存。如果Web服务器主要进行密集计算(例如动态产生Web页),系统瓶颈依次是:内存、CPU、磁盘子系统和网络子系统。

5.多媒体服务

负责媒体控制及媒体流在网络上传输的功能,I/O吞吐量对服务器性能起着关键的影响。视频服务器的瓶颈依次是: 网络子系统、磁盘子系统和内存。音频服务对服务器硬件配置要求很低,现在的服务器子系统一般不会成为瓶颈。

6.终端服务

执行各种应用程序并把结果传送给用户,所有负载均加在服务器上。系统的瓶颈通常依次为: 内存、CPU、网络子系统。

7.主域控制器

主域控制器是网络、用户和计算机的管理中心,负责提供安全的网络工作环境。主域控制器不但响应用户的登录需求,而且在服务器间同步和备份用户帐号、WINS和DHCP数据库等,另外,主域控制器还做DNS 服务。系统瓶颈是网络子系统、内存。

三、可用性的影响

一台经常死机的服务器是不可忍受的,由此所造成的损失不仅仅是时间的浪费,还可能使多日的工作量付之流水。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意识到系统可用性的重要性。

用性通常用系统的理论正常运行时间和实际使用时间百分比来衡量。例如,我们说一系统提供24×7环境下99%的可用性,也就意味着一年可能要停机88小时,这对大部分用户来说是都是不能接受的。99.999%的可用性可以保证系统一年停机的时间在5.25分钟之内,但是这种系统的价格非常昂贵。

服务器的可用性主要取决于2个方面:一个是服务器本身的质量,具体体现在服务器厂商专业的设计、严格的质量控制以及市场的长期验证三点上; 另一个是对易损部件采取的保护措施,比如: 采用网卡冗余技术、磁盘阵列技术、电源冗余技术、双机或集群方案等来保证网络、磁盘、电源甚至整个主机的在线冗余。

在低档服务器中,通常采用以下措施来提高单机的可用性。

1.IDE RAID

通过廉价的磁盘阵列提供数据冗余功能。磁盘故障是服务器硬件故障的主体,故障率高达52%。数据丢失的危害也是惊人的,造成大量时间、人力的浪费。目前IDE RAID能够实现RAID-0、RAID-1、RAID-0+1共三种方式,其中RAID-0不具备数据冗余功能,但能显著提高磁盘子系统的性能。

2.ECC技术

可以检查出两位内存错、并能够纠正一位错,来保证内存、缓存中数据的高可靠性。

3.服务器专用电源

可以保证系统有一个洁净的用电环境,减少各种隐性故障的发生,而劣质电源容易引起各种古怪故障,如电路中的高频串扰会造成系统经常性

的崩溃、低频震荡则会烧毁电子元器件于无形,这类故障也增加了维修难度。

4.附加措施

如防尘网的设计、多个风扇的散热(有的服务器还具有自动调节风扇转速功能),可以帮助服务器在普通环境中也能稳定运行。

四、服务器选择的多样性

目前中小企业在选购服务器时,通常在高档商用PC、伪服务器以及低档服务器三种产品之间选择。下面分别对这三种服务器作一简单分析。

1.高档商用PC

PC工作在单用户和单线程环境中,与服务器的多用户环境有显著的不同。PC在设计时采用不同部件选型、配置的策略,如增强的显示性能、相对较差的网络子系统等。高档PC的目标是进军低档工作站市场。

2.伪服务器

最差劲的是用PC的处理器芯片、服务器的名来充当服务器,稍微好一些的服务器采用部分服务器技术,如专业电源等。

3.低档服务器

通常兼顾性能、可扩展性、可用性和可管理性等多个性能指标,兼容多种操作系统以支持多种网络环境。此种产品的缺点(也是辨别方法)是:体积大(通常外形不够美观)、噪音大(散热风扇多)、功率大。

五、操作系统配置

一个性能优良的信息系统除了取决于网络硬件设备的性能和网络结构设计外,很大程度地受到局域网中服务器的操作系统性能的影响。作为工作组级服务器的操作系统,在选择上应考虑

系统的可靠性,即是否能负担大量用户的服务请求,以较快的速度处理数据,合理地排列服务等问题;系统是否方便使用和管理,在单机和联

机环境中,易用性都是最大化雇员工作效率和满意度的关键因素,与此同时,降低成本也是绝大多数企业优先考虑的问题。

目前,考虑连接局域网与广域网方面的性能,连入Internet几乎是目前所有企业用户的选择,在选择服务器操作系统时一定要注意系统在兼容局域网与广域网连接方面的能力,这样才能使企业真正地融入世界。在局域网中,用户一般要实现文件共享、打印机共享、网络服务共享等功能,因而服务器的操作系统必须能较好地完成上述操作。目前Microsoft 公司推出的Windows 2000就是这样一款针对局域网客户机的操作系统软件,Windows 2000的综合特性使其很快成为所有企业中工作组级服务器上的主流操作系统。其标准的安全性、可管理性和可靠性等强大功能,是目前小企业用户首选的操作系统。

另外,对于某些高级用户,尤其是政府等对安全比较关注的用户来说,他们本身具备较强的技术实力,可以考虑采用Linux操作系统。

目前,服务器厂商还推出完全方案化的产品——功能服务器,即把操作系统和应用系统直接安装在服务器中,以实现某些特定功能,如长城集团推出的E 通教育功能服务器,它主要是采用Linux系统,具有非常好的稳定性和易用性,而且不需要用户对Linux有深入了解就可以使用。

六、服务器选配方法

国内市场上,服务器厂商多达十几个,低档服务器更有几十款之多。下面结合至翔899来谈谈服务器配置问题。

1.磁盘子系统

上面已经提过磁盘的故障概率及危害,不如直接配置双硬盘做RAID-1,因为现在硬盘的价格已降到了冰点,既提高了磁盘读取数据的性能,又保护了数据,可使用户高枕无忧。令Linux用户放心的是,至翔899的IDE RAID支持Linux。

2.内存

在小型用户环境中,内存通常得不到重视,用户往往花费更多的时间关注CPU的性能。由于Windows 2000就要消耗100MB以上的内存,再加上应用,所以系统最少应配置256MB内存,配置到1GB也不为过。请牢牢记住,提高内存容量通常是提高服务器性能的最有效的方法。

3.CPU

通常不会成为系统瓶颈。但对于需要CPU进行密集型的运算,如数据库类应用,CPU的作用就很巨大。记住:如果再增加一颗CPU,内存容量要同时加倍,才能有效发挥CPU的性能。

4.网卡

低端应用环境中,100Mbps网卡足够了。至翔899的网卡还支持网络冗余(ALB)功能。有兴趣的用户可以另买一款同型号的Intel82559网卡进行网卡绑定,既提高网络子系统的吞吐量,又保证了线路冗余。

让我们再看看文章开头的例子,可以发现那台部门级服务器用于6人工作组中,CPU过于强大,而文件服务对CPU的依赖又不大,显然是个浪费,而如果该部门级服务器内存配置过低的话,这台服务器的性能就会大打折扣。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小企业非常关心服务器的可扩充性。可扩充性主要体现在计算性能的提升和存储容量的增长,而金长城至翔新899,在价格完全满足小型网络用户需求的情况下,仍然在这两方面有充分考虑。至翔新899采用双处理器的系统设计,目前,设计主频已达到

1.4GHz,用户可以在初期购买单CPU配置,待到企业增长或数据量增大时,可以升级为双CPU,其运算能力将大大提高,也保护了先前的投资。至翔新899服务器在存储方面,采用先进的 IDE RAID技术,最大支持160GB×4的硬盘容量,为用户的业务扩展预留了足够的空间。

用途用户数量CPU数量内存大小(MB)硬盘文件/域控制服务器60左右12562硬盘RAID-1数据库应用服务器10左右15122硬盘RAID-1综合应用服务器30左右15122硬盘RAID-1无盘站服务器60左右15122硬盘RAID-1视频服务器50(并发)12564硬盘 RAID-0

厂商型号CPU最高CPU主频(GHz)CPU个数(最大)最大内存(GB)二级缓存(KB)内置硬盘架数量(最大)磁盘控制器I/O扩展槽系统总线(MHz)长城至翔1800Pentium 41.7135124个IDE控制器,可选的IDE RAID功能,可以实现RAID0/1/0+15个32位/33MHz PCI扩展槽400至翔2800Intel PentiumⅢTualatin1.4245124个集成2个Ultra ATA/100通道的Promise IDE RAID控制芯片,支持RAID 0/1/0+1或JBOD5个32位/33MHz PCI扩展槽133联想万全T 100Pentium 42125124个ATA100 IDE控制器,Ultra160 SCSI控制器5

个PCI 2.2标准扩展槽400万全T 200PentiumXeon22165124个ATA100 IDE 控制器,集成双通道Ultra160 SCSI控制器2个64位/133MHz PCI扩展槽,1个64位/100MHz PCI扩展槽,2个64位/66MHz PCI扩展槽400浪潮

NP60Pentium 4

2.212256/5125个IDE硬盘或4个SCSI硬盘集成双通道ATA100 IDE控制器;可选IDE RAID控制器能实现RAID 0/1;可选Ultra160 SCSI4个32位/33MHz PCI,1个ISA扩展槽,1个AGP扩展槽,1个CNR扩展槽400NP220TPentium Ⅲ1.2621.55125块IDE硬盘或4块SCSI硬盘集成双通道ATA100 IDE 控制器5个32位/33MHz PCI扩展槽,1个16位的ISA扩展槽133方正园明1050DPentium 4212256/5125个IDE5个32位/33MHz PCI扩展槽400园明1250DPentium Ⅲ1.422256/5125个集成ATA 100 IDE RAID 控制器5个32位/33MHz PCI扩展槽,1个16位的ISA扩展槽133

总之,企业选购服务器,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应用情况,合理选择型号和配置,做到既满足需求,又经济实惠。

普通文件存储服务器选型原则

a. 某个应用系统存在三种容量较大的文件:日志文件、交易数据记录、收费文件; b.预计一定时期内,日志文件的大小可能达到3G, 交易数据记录文件的大小可能达到2.5G, 收费文件的大小可能达到2G; c.假设考虑30%的容量冗余比率; d.磁盘采用Raid10冗余。 计算步骤: a.初步容量需求汇总 初步容量需求汇总= 3G + 2.5G + 2G = 7.5G e.考虑容量冗余的容量需求 考虑容量冗余的容量需求 = 7.5G ÷ (1- 30%) = 10.7G b.考虑磁盘raid冗余的容量需求 考虑磁盘raid冗余的容量需求= 10.7G * 200% = 21.4G 3)系统运行存储 情景假设: a.服务器上安装windows 2003server操作系统、WebLogic8.0中间件和防病毒软件。 b.假设考虑30%的容量冗余比率; c.磁盘采用Raid10冗余。 估算步骤: d.估算操作系统需要的存储容量大小 Windows 2003 server操作系统需占用4.5G空间。 e.估算应用软件需要的存储容量大小 WebLogic 8.0软件需占用1.5G空间。 f.估算其他软件需要的存储容量大小 安装一套防病毒软件需占用1G空间。 g.初步容量需求汇总 初步容量需求汇总 = 4.5G + 1.5G + 1G = 7G h.考虑容量冗余的容量需求: 考虑容量冗余的容量需求= 7G÷ (1 –30%) = 10G i.考虑磁盘raid冗余的容量需求: 存储服务器选型分析 存储服务器用来响应系统应用请求,并运行相关应用。

应付大规模并发用户的能力大用户量同时在线的能力提供不间断服务的能力快速响应的能力系统资源占用 ?处理器:动态请求?内存:静态负载 ?磁盘:磁盘I/O产生动态页数 ?网卡:有限的网络带宽限制了服务器的吞吐量 选型关注事项 系统的性能(提供快速响应的保证)高速的网络I/O系统(千兆,负载均衡) WEB网页采用动态还是静态?动态重点关注 数据处理能力要求相对不高,DP XEON就可满足要求 WEB系统的可靠性(不间断服务的保证) 单机采用相关可靠性技术(RAID、网络冗余等)建议采用高可用技术(双机,机群) 宏观:选型原则 应用模式选型原则推荐产品 Internet上的存储服务器 1U/2U高度,1-2颗处理器的机架式服务器 文件服务器 根据静态内容和动态内容的多少及客户规模来选择。 机器配置计算方法 CPU: 2* Xeon CPU /32G内存 /10T以上存储空间 内存:一个连接占用 25-50K 网络:一个连接占用 10K 存储服务器主要提供Web页面的浏览服务。从技术上来讲,存储服务器主要要满足很高的页面点击率、大量的数据I/O交换能力,而对其本身的运算处理能力并不要求得太高。但是,为了节省投资和最大限度的利用服务器资源,在存储服务器上一般还部署有其他服务,如BBS和FTP等,就需要占用一定的CPU资源、内存资源和网络I/O,对硬盘容量就更不必说了。因此,在选择存储服务器时,必须考虑CPU、内存、存储、网络的综合性能。我们推荐:配置: CPU:Xeon 3.0G*2/ 内存:32GB ECC DDR2 FBD 硬盘:SAS 10T 存储空间做 RAID 1,网卡:1000M服务器专用网卡*2

Web服务器选型分析

Web服务器选型分析 web服务器用来响应web请求,并运行相关应用。 WEB应用软件:Apache、IIS 要求 应付大规模并发用户的能力 大用户量同时在线的能力 提供不间断服务的能力 快速响应的能力 系统资源占用 ?处理器:动态请求 ?内存:静态负载 ?磁盘:磁盘I/O产生动态页数 ?网卡:有限的网络带宽限制了服务器的吞吐量 选型关注事项 WEB系统的性能(提供快速响应的保证) 高速的网络I/O系统(千兆,负载均衡) WEB网页采用动态还是静态?动态重点关注 数据处理能力要求相对不高,DP XEON就可满足要求 WEB系统的可靠性(不间断服务的保证) 单机采用相关可靠性技术(RAID、网络冗余等) 建议采用高可用技术(双机,机群) 宏观:选型原则 应用模式 选型原则 推荐产品 Internet上的WEB服务器 1U/2U高度,1-2颗处理器的机架式服务器 NF190,NF190D,NF280D Intranet上的WEB服务器 根据静态内容和动态内容的多少及客户规模来选择。 NP370D,NL230D

微观:机器配置计算方法 CPU: 1* Xeon 3.0 6000/2386 /1000个 2*Xeon 3.0 7500/3165/ 1400个 静态/混合/动态 内存:一个连接占用 25-50K 网络:一个连接占用 10K Web服务器主要提供Web页面的浏览服务。从技术上来讲,Web服务器主要要满足很高的页面点击率、大量的数据I/O交换能力,而对其本身的运算处理能力并不要求得太高。但是,为了节省中小企业的投资和最大限度的利用服务器资源,在Web服务器上一般还部署有其他服务,如BBS和FTP等,就需要占用一定的CPU资源、内存资源和网络I/O,对硬盘容量就更不必说了。 因此,在选择Web服务器时,必须考虑CPU、内存、存储、网络的综合性能。我们推荐: 浪潮英信服务器:NP370D(或以上) 配置: CPU:Xeon 3.0G*1/L2 2*2M/FSB 667MHz 内存:1GB ECC DDR2 FBD 硬盘:Ultra320 SCSI RAID 1,73G*2 Ultra 320 SCSI硬盘 网卡:1000M服务器专用网卡

中小型企业选择服务器六大原则

中小企业在选购服务器时,要注意三个方面:价格与成本、产品的扩展与业务的扩展、售后服务。首先,由于中小企业对信息化的投入有限,因此需要注意的是产品价格低并不代表总拥有成本低,总拥有成本还包括后续的维护成本、升级成本等。其次,中小企业最大的特点就是业务增长迅速,他们需要产品能随着企业业务的发展而升级,一方面满足业务的需要,另一方面也保护原有的投资。最后,服务是购买任何产品都要考虑的,但中小企业尤其看重售后服务,因为由于自身技术水平和人力所限,当产品出现故障后,他们更加依赖厂商的售后服务。具体地说,中小企业选择服务器有如下六大原则。 稳定可靠原则 为了保证局域网能正常运转,中小型企业选择的服务器首先要确保稳定。一个性能不稳定的服务器,即使技术再先进,也不能运行企业的应用。特别是运行企业重要业务的服务器或存放核心信息的数据库服务器,一旦出现宕机或重启,就可能造成信息的丢失或者整个系统的瘫痪,甚至给企业造成难以估计的损失。 合适够用原则 如果光考虑稳定可靠,就会使服务器采购走向追求性能,求高求好的误区,因此,合适够用原则是第二个要考虑的因素。对于中小企业而言,最重要的是从当前实际情况以及将来的扩展出发,有针对性地选择满足当前的应用需要并适当超前,投入又不太高的解决方案。另外,对于那些现有的,已经无法满足需求的服务器,可以将它改作为其它性能要求较低的服务器,如DNS、FTP服务器等,或者进行适当扩充,采用集群的方式提升性能,将来再为新的网络需求购置新型服务器。 为了减少升级服务器带来的额外开销和对业务的影响,服务器应当具有较高的可扩展性,可以及时调整配置来适应企业的发展。服务器的可扩展性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如:在机架上要有为硬盘和电源的增加留有充分余地,在主机板上的插槽不但种类齐全,而且有一定数量,以便让企业用户可以自由地对配件进行增加,以保证运行的稳定性,同时也可提升系统配置和增加功能。 易于管理原则 所谓易于操作和管理主要是指用相应的技术来简化管理以降低维护费用成本,一般通过硬件与软件两方面来达到这个目标。硬件方面,一般服务器主板机箱、控制面板以及电源等零件上都有相应的智能芯片来监测。这些芯片监控着其它硬件的运行状态并做出日志文件,发生故障时还能做出采取相应的处理。而软件则是通过与硬件管理芯片的协作将其人性化地提供给管理员。如通过网络管理软件,用户可以在自己的电脑上监控制服务器的故障并及时处理。对于那些没有配备网络管理人员的中小企业,尤其要注意选择一台使用非常简单方便的服务器。 售后服务原则

服务器选择方案对比

服务器选择方案对比

服务器选择方案以及对比 1.阿里云服务器与传统自建服务器的对比 阿里云云服务器传统服务器 机房网络绿色节能自主研发的直流电 服务器,绿色机房设 计,PUE低传统交流电服务器设计,PUE高 独享带宽骨干机房,出口带宽 大,BGP独享带宽机房质量参差不齐,用户选择困难,以共享带宽为主 网络接入多线机房,全国访问 流畅均衡以单线和双线为主 操作易用操作系统内置主流的操作系 统,windows正版激 活;可在线更换操作 系统需用户自备操作系统,无法在线更换操作系统,需用户自己重装 控制台WEB在线管理,简单 方便没有在线管理工具,维护困难 密码管理手机验证密码设置, 安全方便重置密码麻烦,且被破解的风险大

容灾备份数据备份 快照策略 故障恢复安全可靠安全防护 DDoS攻击 安全管家 灵活扩展服务器上架数分钟即可开通,快 速部署服务器交付周期长(半个月~1个月) 变更配置高度弹性、即时扩 容,在线调整配置和 镜像一次性购买,无法自由升降 负载均衡在线使用负载均衡, 轻松扩展应用硬件负载均衡,价格昂贵,设置也非常麻烦 节约成本使用门槛使用门槛低,在线开 通,无需托管费,低 至49.5元/月使用门槛高,托管费用5000元/年以上 初始投入成本无需一次性大投入一次性投入巨大, 闲置浪费情况严 重 按需购买按需购买,弹性付必须为业务峰值

费,灵活应对业务变 满配 化 2.阿里云服务器和自建服务器的优缺点 2.1云服务器的优点: 1.云服务器租用价格低于传统的物理服务器租用,且无需支付押 金。 价格的低廉是云计算给用户体验带来的最大改变,但是与之前产品走低价的套路不同,云计算时代的产品并没有低质来换取低价。 2.用户在提交云主机租用申请后可实时开通,立即获得服务。并且资 源池内置多种操作系统和应用标准镜像,需求规模无论是一台还是百台、系统无论是Windows还是Linux,均可实现瞬时供应和部署。 3.云服务器支持业务的平滑扩展,保护用户投资且无需对系 统、环境和数据做任何变更,即可快速实现云服务器配置的按需扩容或减配。 4.内置冗余的共享存储和智能备份,重装系统只需要简单几 步,物理服务器失败后可在几分钟内自动恢复。同时服务环境采用高端服务器进行部署,集中的管理与监控,从而确保业务稳定

服务器配置方案

服务器配置方案本文转自:傲龙网络 在日常工作中,经常给客户进行硬件配置建议,发现很多客户基本的信息化基础的知识都不是太懂,比如服务器配置数选择和用户数关系等等。甚至很多IT专业人士,比如erp,crm顾问都不是很清楚。当然也有可能这些顾问只专注于他自己工作的那一块,认为这些是售前干的事情,不需要了解太多。在我看来我觉得多了解一些,碰到不懂的客户也可以给人家说个所以然出来,至少也没有什么坏处嘛。下面这篇文章也是平常的工作总结,贴出来给大家分享一下,也许还用的着。 第一章服务器选择 服务器选择和用户数关系

说明: 首选原则:在初期给客户提供硬件配置参考时,在线用户数建议按注册用户数(或工作站数量)的50%计算。 备用原则:根据企业的行业特点、用户使用频度、应用特点、硬件投入等综合因素考虑,在线用户数比例可以适当下调,由售前/销售人员在对客户的具体情况进行了解后做出适当的建议。 服务器推荐选择品牌:IBM、DELL(戴尔)、HP(惠普)、Sun 、Lenovo (联想)、浪潮、曙光等品牌机型。 CPU:如果因为选择不同品牌服务器或双核处理器导致CPU型号/主频变动,只要求达到同级别或该级别以上处理能力。

硬盘:对于硬盘方面,推荐选择SCSI硬盘,并做RAID5;对于小企业可以如果由于采购成本的考虑也可采用SATA。对于2000注册用户数以上企业,强烈推荐采用磁盘阵列。 硬盘容量=每用户分配容量×注册用户数+操作系统容量+部分冗余常见机型参考报价

由于IBM服务器在几个品牌的PC服务器系列中价格较高,如果报价是供客户做预算用,则可将该报价直接发给客户供参考,减少商务询价的工 作量。 硬件配置和相关型号可上网查询: IBM服务器 HP服务器 DELL服务器 SUN服务器 Lenovo(联想) 服务器选择和用户数关系在线计算 在IBM网站上有提供IBM Systems Workload Estimator工具可用于计算在各种应用和用户数规模下建议采用的服务器型号配置,配置结果提供 服务器型号、建议配置情况、可扩展性等信息。 以下为IBM Systems Workload Estimator工具计算结果,供参考: At peak, this system will have 1000 active mail clients. The calculations for this workload take into consideration a maximum of 60 percent utiliz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client connection, this translates to 4000 effective clients. 即当前配置可支持1000在线用户,4000有效用户,服务器配置结果受录入的基本信息影响较大。 相关概念解释

如何选择服务器配置

如何选择服务器配置 装载服务器(以及基于服务器的软件)以及调谐服务器使其正确运行的工作都是远程服务器配置软件的任务。 在一个完美的世界中,企业的每一台服务器都将以最佳的效率运行,并且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进行重新配置,以适应搬迁、增加设备和修改配置。不必说,服务器领域并不能像上面说的那样工作。这种效率通常是不可能的,或者至少是一种诱人的选择。 装载服务器(以及基于服务器的软件)以及调谐服务器使其正确运行的工作都是远程服务器配置软件的任务。这是很松散的一类产品,在功能和性能方面有很大的差别。这类软件包含的任务多种多样,如软件修改管理、许可证管理、目录管理和性能监视等。而且,这个工作定义还不包含远程客户机配置(桌面或者移动),尽管这项功能有时候是这类软件功能的一部分。 配置大量的服务器是一项很可怕的工作。 服务器的配置有三个主要的步骤: 1.部署和安装软件。这里的软件是指最新的软件、升级软件或者是一个补丁(有时候,这个步骤并不是配置的过程的一部分)。 2.实际配置服务器--配置、规则、水平和事件的行为。 3.对修改进行测试以保证这些修改确实发挥作用。配置管理软件明显的好处来自于集中化和远程管理。这种软件使一个管理员(或者一小组管理员)不用亲自物理访问每一台需要配置的服务器。这个软件还能够实现在以前手工操作无法实现的同步水平。另一个好处是自动日志功能。这个功能可以记录服务器做了什么、什么时间做的、谁做的和对哪一台服务器做的等数据。 对远程设备进行部署、配置和测试是相当复杂的。这种配置过程中容易出错的地方比其它服务器管理领域还要多。例如,一台服务器可能关机或者断开网络连接,能够在一台服务器上运行的软件也许在另一台服务器上不能启动,或者对一家厂商的产品起作用的操作对另一家厂商的服务器不起作用。配置管理中的失败状态非常重要,因为1、它是你实际对服务器及其软件了哪些修改的动态体现。2.这通常会引起一些重要的、并发的的和反续的改变。这篇文章也说明,虽然使用配置管理软件会带来很多好处,但是,这种产品很难挑选和应用。也许是因为很难把一切事情都做得最好,这类产品通常都有很强的针对性。有些配置管理软件专门用于具体的操作系统,有的专门用于具体类型的应用程序(最常见的是数据库),有的专门适用于具体的硬件。 同服务器基础软件一样,套装软件(例如,IBM公司的Tivoli或者Netopia公司的netOctopus)通常包括服务器(或基于服务器的软件)的配置工具。虽然这些套装软件的方法都非常普通,但是,目前仍然没有一个通用的配置管理软件。因此,当选择这类软件时,用户通常要权衡这种软件的配置范围和完成任务所需要的这种软件的功能。 为了说明这个问题,下面提供的这个配置工具功能表并不是查看和对比在许多功能方面进行竞争的二、三种产品,而是让企业从表格中的产品中挑选在功能方面相互补充的产品。 产品1 产品2 产品3 服务器架构集群支持用户定义服务器组编排功能同类平台部署多平台部署支持的配置类型操作系统应用程序应用服务器(中间件软件) 网络存储其它部署安装脚本如果肯定,指出是否配置全部服务器或指出具体的服务器防火墙管理资产/存货管理的链接支持大量移植部署记录配置同步化政策配置企业目录支持配置记录服务器配置测试测试套装软件监视软件的链接修改管理版本变化补丁许可证管理管理操作台网络 (浏览器) 单一登录管理会话记录其它其它1 其它2 其它3 配置管理软件方面通常容易忽略的

数据库服务器选型原则及实例解说

数据库服务器选型原则及实例解说

数据库服务器选型原则及实例解说 数据库服务器作为业务系统的核心,具有业务量大、存储数据量大等特点。它承担着业务数据的存储和处理任务,因此关键数据库服务器的选择就显得尤为重要。服务器的可靠性和可用性是首要的需求,其次是数据处理能力和安全性,然后是可扩展性和可管理性。 根据应用类型和规模的不同,数据库对于服务器的性能要求也不一样。如对于大型数据库(ERP, OLTP, data mart)来说,服务器往往仅用来运行数据库,或仅运行单一的应用。数据库的容量在1TB以上,需要有较高的CPU处理能力,大容量内存为数据缓存服务,并需要很好的IO性能,使用这类应用时,通常需要有较高的CPU主频。那么,具体到某个行业甚至某个项目,数据库服务器该如何选择呢? 数据库服务器选型五个原则 首先,数据库服务器选型应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高性能原则 保证所选购的服务器,不仅能够满足运营系统的运行和业务处理的需要,而且能够满足一定时期的业务量增长的需要。一般可以根据经验公式计算出所需的服务器TpmC值,然后比较各服务器厂商和TPC组织公布的TpmC值,选择相应的机型。同时,用服务器的市场价/报价除去计算出来的TpmC值得出单位TpmC 值的价格,进而选择高性能价格比的服务器。 2)可靠性原则 可靠性原则是所有选择设备和系统中首要考虑的,尤其是在大型的、有大量处理要求的、需要长期运行的系统。考虑服务器系统的可靠性,不仅要考虑服务器单个节点的可靠性或稳定性,而且要考虑服务器与相关辅助系统之间连接的整体可靠性,如:网络系统、安全系统、远程打印系统等。在必要时,还应考虑对关键服务器采用集群技术,如:双机热备份或集群并行访问技术,甚至采用可能的完全容错机。 比如,要保证系统(硬件和操作系统)在99.98%的时间内都能够正常运作(包括维修时间),则故障停机时间六个月不得超过0.5个小时。服务器需7×24小时连续运行,因而要求其具有很高的安全可靠性。系统整机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不低于80000小时。服务器如出现CPU损坏或其它机械故障,都能在20分钟内由备用的CPU和机器自动代替工作,无须人员操作,保证数据完整。 3)可扩展性原则 保证所选购的服务器具有优秀的可扩展性原则。因为服务器是所有系统处理的核心,要求具有大数据吞吐速率,包括:I/O速率和网络通讯速率,而且服务器需要能够处理一定时期的业务发展所带来的数据量,需要服务器能够在相应时间对其自身根据业务发展的需要进行相应的升级,如:CPU型号升级、内存扩大、硬盘扩大、更换网卡、增加终端数目、挂接磁盘阵列或与其他服务器组成对集中数据的并发访问的集群系统等。这都需要所选购的服务器在整体上具有一个良好的可扩充余地。一般数据库和计费应用服务器在大型计费系统的设计中就会采用集群方式来增加可靠性,其中挂接的磁盘存储系统,根据数据量和投资考虑,可以采用DAS、NAS或SAN等实现技术。

服务器及服务器操作系统选择

本文由rsww_xrg贡献 pdf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案例—服务器系统选择 1. 服务器的概念 服务器(server)是网络环境中的高性能计算机,它在网络操作系统的控制下,侦听网络上的其他计算机(客户机)提交的服务请求,将与其相连的硬件设备诸如硬盘(磁盘阵列)、磁带机、打印机、Modem及各种专用通讯设备等提供给网络上的客户站点(client)共享,也利用服务器上安装运行的各种软件系统诸如应用软件、DBMS等为网络用户提供计算、信息发布及数据管理等服务。服务器必须具有承担服务并且保障服务的能力,服务器作为网络的节点,存储、处理网络上 80%的数据和信息。服务器的构成与微机基本相似,有处理器、硬盘、内存、系统总线等,它们是针对具体的网络应用特别制定的,因而服务器与微机在处理能力、稳定性、可靠性、安全性、可扩展性、可管理性等方面存在差异很大。尤其是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网络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对信息系统的数据处理能力、安全性等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一个建立在网络上的信息系统,采用分类多服务器比采用一个服务器处理所有的业务思路可以大大减少风险。 2. 服务器分类 2.1 按用途分类 1) 面向计算类的服务器这类服务器面向科学计算、数学模型分析等,要求具有很高的CPU计算能力。这类服务器一般采用 ? 高档CPU; ? 或多CPU技术,支持对称多处理与非对称多处理技术; ? 对内存容量要求很高; ? 需要较高的高速缓冲技术; ? 强大的浮点运算能力。一般这类服务器,采用大型机(巨型机)或高档工作站。典型应用如气象部门天气预报的计算,大型的统计预测等。 2) 面向数据库的服务器这类服务器面向数据库计算,其上安装装载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这类服务器一般要求有 ? 较好的并行处理能力; ? 高速的I/O吞吐量,具体体现在磁盘(硬盘)的读写速率和高速的网络适配器上; ? 较大的磁盘容量,可以配置磁盘阵列; ? 配置数据备份设备,如磁带机,配置备份策略; ? 如果是分布数据库计算模式,要求有较高的网络带宽;一般这类服务器,采用专用服务器设备,企业或部门级服务器,也可采用高档工作站。典型应用如银行中心数据库服务器,电信计费服务器,企业信息系统数据库服务器或数据仓库服务器。 3) 面向应用系统的服务器这类服务器是企业使用的应用系统服务器,其上装载运行着各种企业应用系统,一般属于Client/Server 计算体系结构的应用。这类服务器根据不同的具体应用有不同的要求:如作OLAP服务器,一般要求有 ? 较好的并行与异步处理能力; ? 浮点运算能力; 较高的网络带宽;如作OA服务器或文件服务器,一般要求有 ? 较高的安全性 ? 较高的I/O; ? 较高的网络带宽。一般这类服务器,采用专用服务器设备,企业或部门级服务器,也可采用高档工作站。典型应用如企业的Lotus Notes服务器或MS Exchange Server 服务器。 4) 面向通讯与网络系统的服务器这类服务器面向通讯和网络服务,这类服务器一般具有: ? 实时性要求,处理延时较短; ? 较高的并行与异步处理能力; ? 高速的I/O 吞吐量,具体体现在磁盘(硬盘)的读写速率和高速的网络适配器上; ? 较大的磁盘容量,可以配置磁盘阵列; ? 配置数据备份设备,如磁带机,配置备份策略; ? 较高的安全性; ? 较高的网络带宽。一般这类服务器,采用专用服务器设备,或采用高档工作站。典型应用如Web服务器,大型电子邮件服务器。 5) 面向多媒体与视像会议的服务器这类服务器面向多媒体通讯或多媒体网络服务,这类服务器一般具有: ? 大容量磁盘存储器,可以配置磁盘阵列; ? 较高的视像实时性要求,处理延时短; ? 高速的I/O吞吐量,具体体现在磁盘(硬盘)的读写速率和高速的网络适配器上; ? 足够高的网络带宽,一般采用 ATM交换机。一般这类服务器,采用专用服务器设备,或采用高档工作站。典型应用如视像会议系统,VOD

服务器选型建议

一、服务器资源需求分析及选型建议 业务功能对的IT基础设施的性能需求,是IT系统架构设计的基础。不同业务形态、不同业务发展路线,对IT系统资源的要求是不同的。 服务器的选择,需要能以极高速处理高并发的在线交易,也能在最短的时间处理大量的批次数据为基本要求。最具体的指标来衡量这项能力便是参考业界公认的交易性能指针: http: TPC已经推出了四套基准程序,被称为TPC- A、TPC- B、TPC-C和TPC-D。其中A和B已经过时,不再使用了。TPC-C是在线事务处理(OLTP)的基准程序。 TPCC值衡量整个系统的处理能力,除CPU、内存外,系统、应用、带宽等因素都会对TPCC值产生影响。而实际的业务运行要远远复杂于TPC组织提供的基准模型,每个业务或应用因特有的特点,TPCC值的计算模型和方法都应不同。本文提供的是一种常用的TPCC计算公式,仅供服务器在选型和资源配置方面参考,业务及开发人员的意见更准确一些。 1.1数据库服务器资源需求推算 1.1.1CPU资源推算 在选择机型及配置时使用机器的tpmC值作为主要的性能参考指标。 数据库服务器CPU处理能力计算公式: tpmC =峰值时段最大并发用户数*峰值时段平均每用户执行交易数*峰值时段平均每交易执行数据库事务数*每数据库事务对TPCC基准交易的比率*增长率/峰值时段总分钟数/(1–系统预留) 峰值时段:

业务高峰发生的时间长度,例如:4小时;每日8:00—10:00,即2小时; 峰值时段最大并发用户数: 业务高峰时段,最大同时在线的用户数量,可以通过计算得出平均值,例如: 总共1000个用户,预计高峰时段有40%的用户访问,并发数 =1000*40%=400 峰值时段平均每用户执行交易数: 业务高峰时段,平均每个在线用户提交的交易数 峰值时段平均每交易执行数据库事务数: 业务高峰时段,平均每个交易对数据库执行的操作数 每数据库事务对TPCC基准交易的比例: 每个数据库事务相当于几个TPCC基准交易 增长率: 业务预估的年增长率^使用年限,例如: 年增长率为10%,使用年限5年,增长率= 1.1 * 1.1 * 1.1 * 1.1 * 1.1= 1.61峰值时段总分钟数: 将峰值时段以分钟为单位

服务器分类及选择

案例—服务器系统选择 1.服务器的概念 服务器(server)是网络环境中的高性能计算机,它在网络操作系统的控制下,侦听网络上的其他计算机(客户机)提交的服务请求,将与其相连的硬件设备诸如硬盘(磁 盘阵列)、磁带机、打印机、Modem及各种专用通讯设备等提供给网络上的客 户站点(client)共享,也利用服务器上安装运行的各种软件系统诸如应用软 件、DBMS等为网络用户提供计算、信息发布及数据管理等服务。服务器必 须具有承担服务并且保障服务的能力,服务器作为网络的节点,存储、处理 网络上80%的数据和信息。 服务器的构成与微机基本相似,有处理器、硬盘、内存、系统总线等, 它们是针对具体的网络应用特别制定的,因而服务器与微机在处理能力、稳 定性、可靠性、安全性、可扩展性、可管理性等方面存在差异很大。尤其 是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网络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对信息系统的数据处理 能力、安全性等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一个建立在网络上的信息系统,采用分类多服务器比采用一个服务器 处理所有的业务思路可以大大减少风险。 2.服务器分类 2.1按用途分类 1)面向计算类的服务器 这类服务器面向科学计算、数学模型分析等,要求具有很高的CPU计算能力。这类服务器一般采用 ?高档CPU; ?或多CPU技术,支持对称多处理与非对称多处理技术; ?对内存容量要求很高; ?需要较高的高速缓冲技术; ?强大的浮点运算能力。 一般这类服务器,采用大型机(巨型机)或高档工作站。典型应用如气象部门天气预报的计算,大型的统计预测等。 2)面向数据库的服务器 这类服务器面向数据库计算,其上安装装载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这类服务器一般要求有 ?较好的并行处理能力; ?高速的I/O吞吐量,具体体现在磁盘(硬盘)的读写速率和高速的网络适配器上; ?较大的磁盘容量,可以配置磁盘阵列; ?配置数据备份设备,如磁带机,配置备份策略; ?如果是分布数据库计算模式,要求有较高的网络带宽; 一般这类服务器,采用专用服务器设备,企业或部门级服务器,也可采用高档工作站。典型应用如银行中心数据库服务器,电信计费服务器,企业信息系统数据库服务器或数据仓库服务器。 3)面向应用系统的服务器 这类服务器是企业使用的应用系统服务器,其上装载运行着各种企业应用系统,一般属于Client/Server 计算体系结构的应用。这类服务器根据不同的具体应用有不同的要求: 如作OLAP服务器,一般要求有 ?较好的并行与异步处理能力; ?浮点运算能力;

数据库服务器选型原则及实例解说

数据库服务器选型原则及实例解说 数据库服务器作为业务系统的核心,具有业务量大、存储数据量大等特点。它承担着业务数据的存储和处理任务,因此关键数据库服务器的选择就显得尤为重要。服务器的可靠性和可用性是首要的需求,其次是数据处理能力和安全性,然后是可扩展性和可管理性。 根据应用类型和规模的不同,数据库对于服务器的性能要求也不一样。如对于大型数据库(, , )来说,服务器往往仅用来运行数据库,或仅运行单一的应用。数据库的容量在以上,需要有较高的处理能力,大容量内存为数据缓存服务,并需要很好的性能,使用这类应用时,通常需要有较高的主频。那么,具体到某个行业甚至某个项目,数据库服务器该如何选择呢? 数据库服务器选型五个原则 首先,数据库服务器选型应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高性能原则 保证所选购的服务器,不仅能够满足运营系统的运行和业务处理的需要,而且能够满足一定时期的业务量增长的需要。一般可以根据经验公式计算出所需的服务器值,然后比较各服务器厂商和组织公布的值,选择相应的机型。同时,用服务器的市场价报价除去计算出来的值得出单位值的价格,进而选择高性能价格比的服务器。 )可靠性原则 可靠性原则是所有选择设备和系统中首要考虑的,尤其是在大型的、有大量处理要求的、需要长期运行的系统。考虑服务器系统的可靠性,不仅要考虑服务器单个节点的可靠性或稳定性,而且要考虑服务器与相关辅助系统之间连接的整体可靠性,如:网络系统、安全系统、远程打印系统等。在必要时,还应考虑对关键服务器采用集群技术,如:双机热备份或集群并行访问技术,甚至采用可能的完全容错机。 比如,要保证系统(硬件和操作系统)在的时间内都能够正常运作(包括维修时间),则故障停机时间六个月不得超过个小时。服务器需×小时连续运行,因而要求其具有很高的安全可靠性。系统整机平均无故障时间()不低于小时。服务器如出现损坏或其它机械故障,都能在分钟内由备用的和机器自动代替工作,无须人员操作,保证数据完整。 )可扩展性原则 保证所选购的服务器具有优秀的可扩展性原则。因为服务器是所有系统处理的核心,要求具有大数据吞吐速率,包括:速率和网络通讯速率,而且服务器需要能够处理一定时期的业务发展所带来的数据量,需要服务器能够在相应时间对其自身根据业务发展的需要进行相应的升级,如:型号升级、内存扩大、硬盘扩大、更换网卡、增加终端数目、挂接磁盘阵列或与其他服务器组成对集中数据的并发访问的集群系统等。这都需要所选购的服务器在整体上具有一个良好的可扩充余地。一般数据库和计费应用服务器在大型计费系统的设计中就会采用集群方式来增加可靠性,其中挂接的磁盘存储系统,根据数据量和投资考虑,可以采用、或等实现技术。 )安全性原则

如何规划和选择数据库服务器

如何规划和选择数据库服务器 1、前言 当一个新的业务系统开发完成后,需要在一个区域乃至全国推广此应用软件,如何根据业务规模来选择服务器配置、内外置磁盘大小、以及网络带宽,是一件复杂的事情。 一个最真实的评估,是建立一个接近真实业务应用的操作环境,进行各种压力测试,测算出不同的用户数量下,系统的响应时间和吞吐量,并得出当时服务器的各种资源的利用率情况,对硬件资源的完整评估,需要考虑下列三个方面: 服务器性能的评估 客户端工作站或前端桌面的评估 通讯网卡和网络带宽的评估 如果不能建立准确的压力测试环境,需要根据工业界的Benchmark对服务器进行评估,推算出符合业务规模的服务器配置,同时要考虑在做系统管理时所消耗的资源,如在做备份、恢复、问题诊断、性能分析时、软件维护时都会对资源带来附加的消耗,对重要资源要考虑为将来留下升级和可扩展的余地,下列是一些通用的原则: 处理器:要考虑高峰时的处理器的能力,并适当保留一些缓冲,确保在业务增长时,系统有扩展的余地。如果要保持快速的响应能力,应当为CPU保留20%至40%的富余量。 内存:要为运行在此服务器的所有应用软件考虑内存,所需要的内存主要依赖于用户数、应用程序类型、进程的方式、和应用程序处理的数据量决定。 磁盘:评估业务的实际用户的数据量,以此推算出磁盘的最小个数,不要忘记选择备份设备(如磁带机)。 IO槽:尽量保留更多的IO槽,防止将来插更多的PCI卡。 网络:选择合适的网卡,保证网络不是系统的瓶颈。 在评估数据库服务器性能时,最困难的事情是如何把握准确度问题,到底考虑哪些因素等。理想情况下,应考虑下列要素: 交易的复杂性 交易率

服务器选型分析

西安理工大水利学院高性能计算项目 服务器选型分析 % ( 曙光信息产业(北京)有限公司 ; 2010年8月

目录 一、服务器分类 (3) 二、需求分析 (6) 三、测试目的 (6) 《 四、测试项目 (7) 服务器整机性能测试—Linpack (7) Linpack测试简介 (7) 测试结果 (7) 服务器CPU性能测试—SPECint, SPECfp (8) 测试简介 (8) 测试结果 (8) 服务器内存性能测试—SiSoftware Sandra (10) 测试简介 (10) 测试结果 (10) ~ 服务器磁盘性能测试—HD Tach, IOMeter (11) 测试简介 (11) 测试结果 (12) 服务器网络性能测试—Netperf (12) 测试简介 (12) 测试结果 (12) 服务器可靠性测试 (13) 测试方法 (13) 五、总体结论 (14) 附:曙光售后服务 (15) ; 曙光三级服务体系 (15) 集群产品的服务承诺 (16) 服务产品定义 (16) 服务产品 (16) 应用级技术支持服务 (18) 曙光公司产品保修服务流程 (19) ~

制造业是国家前进的引擎,也是保证国家物质需求的基础,特别是我司肩负着国防的重担,因此针对制造流程进行优化,辅助制造设计就显得很必要。另一方面随着计算机技术与信息技术应用的日益普及,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融合也开始提上日程。十七大进一步强调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随着“十二五”的初步计划,工信部也开始倡导“两化融合”,相信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融合也必将成为未来工业发展的指导方针。 产业升级和企业转型被提到国家发展的战略层面。由于信息化系统能大幅提升企业的运营效率并帮助企业削减成本,从而有效的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因此,信息化业已成为推进企业产业升级和转型必不可少的手段。服务器作为企业信息化过程中最为关键的IT基础设施,在保证企业业务正常运转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在信息化程度较高的企业,服务器一旦出现故障往往会给企业带来重大损失,从而使得企业对服务器的性能表现尤为关注。 目前,服务器市场产品繁多、功能和性能定位不一,由于厂商的服务器技术水平有所差别,在服务器可靠性、稳定性和可服务性上也存在某些程度上的不同。本文在调研了我司对服务器应用需求的前提下,以我司需求为先导,结合曙光对服务器产品的理解,助力我司实现对服务器的选型,让用户能少走一些弯路。 一、~ 二、服务器分类 市场上服务器种类繁多,功能,配置定位不一,因此应该很有必要对当前主流市场上的服务器进行一下分类。根据下面的分类,曙光公司会进行相应的阐述以及数据的描述对比。供用户参考。 1.按处理器指令集架构 按照处理器指令集架构划分,可以将服务器分为CISC架构服务器、RISC架构服务器和VLIW架构服务器三种。其中CISC即复杂指令系统计算机,该类型处理器主要以IA-32架构为主。RISC即精简指令集计算机,该类型代表性产品为HP公司的PA-RISC、IBM公司的Power 系列以及Oracle公司的SPARC系列。VLIW即超长指令集架构,其代表性产品为Intel IA-64和AMD X86-64系列。 (1) CISC架构服务器 CISC是最早的处理器指令集架构,这种架构的特点是指令复杂,由于早期计算机系统主频底、速度慢,设计人员就尽可能的在有限的指令长度内实现更多的指令,从而造就了这种相对复杂的指令集架构。今天主流的桌面应用软件都支持CISC指令集架构处理器。在服务器领域,CISC架构主要以IA-32架构为主,面向中小型企业的业务应用。一般而言,如果企业的应用都是基于NT平台或Linux平台,那么服务器的选择就可以定位于IA架构。

读懂服务器性能指标

读懂服务器性能指标 用户总希望有一种简单、高效的度量标准,来量化评价服务器系统,以便作为选型的依据。但实际上,服务器的系统性能很难用一两种指标来衡量。包括TPC、SPEC、SAP SD、Linpack和HPCC在内的众多服务器评测体系,从处理器性能、服务器系统性能、商业应用性能直到高性能计算机的性能,都给出了一个量化的评价指标。在如此多的标准中,用户该如何选择最适合自身应用环境的评价体系呢?这里,我们选择了应用面较广泛的TPC和SPEC,作一个深入介绍。 ■走出误区 深入TPC-C指标 TPC体系是影响最大的评测基准之一,尤其近两年,国内媒体对TPC指标的报道可谓海量。但有多少用户真正了解其中的含义呢?本文以TPC-C为例,让用户深入了解这项基准测试。 tpmC值在国内外被广泛用于衡量服务器系统的事务处理能力。但究竟什么是tpmC值呢?笔者曾向一些用户、专业媒体记者乃至某些国外大公司的技术人员问过这个问题,但回答的精确度与tpmC值的流行程度差异甚远。不少人将之误写为TPMC,甚至与TPC组织混为一谈。 TPC(Transactionprocessing Performance Council,事务处理性能委员会)是由数十家会员公司创建的非盈利组织,总部设在美国。TPC的成员主要是计算机软硬件厂家,而非计算机用户,其功能是制定商务应用基准程序的标准规范、性能和价格度量,并管理测试结果的发布。 TPC不给出基准程序的代码,而只给出基准程序的标准规范。任何厂家或其他测试者都可以根据规范,最优地构造出自己的测试系统(测试平台和测试程序)。为保证测试结果的完整性,被测试者(通常是厂家)必须提交给TPC一套完整的报告(Full Disclosure Report),包括被测系统的详细配置、分类价格和包含5年维护费用在内的总价格。该报告必须由TPC 授权的审核员核实(TPC本身并不做审计)。TPC在全球只有不到10名审核员,全部在美国。 TPC推出过11套基准程序,分别是正在使用的TPC-App、TPC-H、TPC-C、TPC-W,过时的TPC-A、TPC-B、TPC-D和TPC-R,以及因为不被业界接受而放弃的TPC-S(Server 专门测试基准程序)、TPC-E(大型企业信息服务测试基准程序)和TPC-Client/Server。而目前最为“流行”的TPC-C是在线事务处理(OLTP)的基准程序,于1992年7月完成,后被业界逐渐接受。 TPC-C使用三种性能和价格度量,其中性能由tpmC(transactions per minute,tpm)衡量,C指TPC中的C基准程序。它的定义是每分钟内系统处理的新订单个数。TPC-C还经常以系统性能价格比的方式体现,单位是$/tpmC,即以系统的总价格(单位是美元)/tpmC 数值得出。

服务器:概念、分类,及选型

服务器:概念、分类,及选型 目录 1. 什么是服务器 (2) 2. 服务器与PC的共同点、区别 (2) 3. 服务器的分类 (3) 4. 服务器性能评价 (7) 5. 服务器的选型 (8)

1. 什么是服务器 从广义上讲,服务器是指网络中能对其它机器提供某些服务的计算机系统(如果一个PC对外提供ftp服务,也可以叫服务器)。 从狭义上讲,服务器是专指某些高性能计算机,能通过网络,对外提供服务。相对于普通PC来说,稳定性、安全性、性能等方面都要求更高,因此在CPU、芯片组、内存、磁盘系统、网络等硬件和普通PC有所不同。 从通信对象来讲,通常是一对多;功能上,它负责侦听网络上其它计算机提交的服务请求,并提供相应的服务。 做为一台服务器,有两个特点是必须的,第一是服务器必须应用在网络计算环境中,第二是服务器要为网络中的客户端提供服务。一台脱离了网络的服务器是没有太大意义的,即使配置再高,也只能被称作是一台高性能计算机,也无法实现为客户端提供网络服务的功能。在网络中,服务器为客户端提供着数据存储、查询、数据转发、发布等功能,维系着整个网络环境的正常运行。 2. 服务器与PC的共同点、区别 ●共同点: 服务器和PC,硬件构成基本一致,都是由主板、CPU、存储系统、IO设备等组成; PC机越来越多的采用服务技术; 在应用简单的小型网络中,经常使用高端PC来充当低端服务器的角色; ●区别: 稳定性:服务器要求7x24(x365)不间断运行,PC只需要5x8; 性能:服务器需要及时响应众多客户端的请求,并提供相应服务,PC一般只由少数人操作; 扩展性: 网络中的角色:用户直接操作PC进行,发出服务请求,服务器工作在后台,只和

中小型企业选择服务器六大原则

中小企业在选购时,要注意三个方面:价格与成本、产品的扩展与业务的扩展、售后服务。首先,由于中小企业对信息化的投入有限,因此需要注意的是产品价格低并不代表总拥有成本低,总拥有成本还包括后续的维护成本、升级成本等。其次,中小企业最大的特点就是业务增长迅速,他们需要产品能随着企业业务的发展而升级,一方面满足业务的需要,另一方面也保护原有的投资。最后,服务是购买任何产品都要考虑的,但中小企业尤其看重售后服务,因为由于自身技术水平和人力所限,当产品出现故障后,他们更加依赖厂商的售后服务。具体地说,中小企业选择有如下六大原则。 稳定可靠原则 为了保证局域网能正常运转,中小型企业选择的服务器首先要确保稳定。一个性能不稳定的服务器,即使技术再先进,也不能运行企业的应用。特别是运行企业重要业务的服务器或存放核心信息的数据库服务器,一旦出现宕机或重启,就可能造成信息的丢失或者整个系统的瘫痪,甚至给企业造成难以估计的损失。 合适够用原则 如果光考虑稳定可靠,就会使服务器采购走向追求性能,求高求好的误区,因此,合适够用原则是第二个要考虑的因素。对于中小企业而言,最重要的是从当前实际情况以及将来的扩展出发,有针对性地选择满足当前的应用需要并适当超前,投入又不太高的解决方案。另外,对于那些现有的,已经无法满足需求的服务器,可以将它改作为其它性能要

求较低的服务器,如DNS、FTP服务器等,或者进行适当扩充,采用集群的方式提升性能,将来再为新的网络需求购置新型服务器。 为了减少升级服务器带来的额外开销和对业务的影响,服务器应当具有较高的可扩展性,可以及时调整配置来适应企业的发展。服务器的可扩展性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如:在机架上要有为硬盘和电源的增加留有充分余地,在主机板上的插槽不但种类齐全,而且有一定数量,以便让企业用户可以自由地对配件进行增加,以保证运行的稳定性,同时也可提升系统配置和增加功能。 易于管理原则 所谓易于操作和管理主要是指用相应的技术来简化管理以降低维护费用成本,一般通过硬件与软件两方面来达到这个目标。硬件方面,一般服务器主板机箱、控制面板以及电源等零件上都有相应的智能芯片来监测。这些芯片监控着其它硬件的运行状态并做出日志文件,发生故障时还能做出采取相应的处理。而软件则是通过与硬件管理芯片的协作将其人性化地提供给管理员。如通过网络管理软件,用户可以在自己的电脑上监控制服务器的故障并及时处理。对于那些没有配备网络管理人员的中小企业,尤其要注意选择一台使用非常简单方便的服务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