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域水污染治理技术研究进展

流域水污染治理技术研究进展
流域水污染治理技术研究进展

流域水污染治理技术研究进展

摘要:流域水环境污染是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面临的一个严峻的现实挑战。随着环境污染不断加重,以及人们环保意识的加强,流域污染综合治理已引起人们高度重视。控制流域水污染问题,进行流域水污染综合防治,已成为全国水环境管理研究中的重要课题。本文介绍了我国流域水环境污染现状,综述了国内外流域水污染治理技术,最后评述了流域污染治理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流域污染;治理技术;研究进展

Abstract:when building a resource-saving and environment-friendly society, our country is facing a severe challenge about basin water pollution. With the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increasing, and the strengthening of people'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wareness, watershed pollution has aroused great attention. And it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topic for the International Study Center on Water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to control and deal with basin water pollution.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water pollution in River Basin in China and gives an overview of treatment approach about water pollution from home and abroad,

finally points out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controlling the river pollution .

Key words:River Pollution; Control Technology; Research Progress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及流域人口增长,越来越多的污染物排入河流,早已超过了河流自身的容量,使河流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导致流域水体污染问题日益严重[1,2]。污染事件的频频发生已成为世界普遍问题,引起国内外的高度重视,西方从20世纪60年代起就开展了对严重污染的河流进行治理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如伦敦泰晤士河[3]、柏林莱茵河[4]、首尔清溪川[5]都恢复了昔日的“清澈”。由于流域是一个社会经济发展的命脉[6],因此,流域综合整治已经引起人们广泛关注,对污染流域的治理迫在眉睫。

1.流域污染现状

2013年我国环境状况公报[7]显示:我国十大流域423条河流的国控断面中,Ⅰ~Ⅲ类、Ⅳ~Ⅴ类和劣Ⅴ类水质断面比例分别为71.7%、19.3%和9.0%,主要污染指标为COD、高锰酸盐指数和BOD5。62座重点湖泊(水库)972个国控断面水质优良、轻度污染、中度污染和重度污染的比例分别为60.7%、26.2%、1.6%、和11.5%,主要污染指标为TP、COD

和高锰酸盐指数,富营养、中营养和贫营养的湖泊(水库)比例分别为27.8%、57.4%和14.8%。30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835个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达标率为97.3%,主要超标指标为TP、Mn和NH3-N,地下水水源地主要超标指标为Fe、Mn和NH3-N。

流域所在地工业结构和布局的不合理以及对资源的无序开发使得工业污染成为主要的流域污染源;流域沿岸城市化的加快,城镇生活污水问题日渐突出,部分城镇污水处理厂不正常运行更使得流域废水处理率不高;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不仅污染了水质,而且危害水域中的有益动植物,造成相关动植物品种数量的减少甚至濒临灭绝,进一步破坏了水生态环境,从而严重影响了水源涵养功能,使得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恶化的态势更加严峻[2,8]。

2. 国内外流域污染治理现状

2.1 国外流域污染治理现状

流域污染在19世纪末就引起了发达国家的重视,并对流域水污染防治研究已有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如英国泰晤士河、法国塞纳河、日本琵琶湖、加拿大圣劳伦斯河、欧洲莱茵河等世界上一些著名流域,都经历了“先污染后治理”的过程[9]。这些宝贵经验,对我国开展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英国伦敦南部的泰晤士河,是世界上污染最早、危害最严重的城市河流之一。经过英国政府100多年的综合治理,泰晤士河已经成为国际上治理效果最显著的河流,也是世界上最

干净的河系之一。泰晤士河治理采取的主要措施有:成立了治理专门委员会和泰晤士河水务局,对泰晤士河进行统一规划与管理;对各种治理方案做出评价,筛选出最优设计与控制方案,使治理工作花费较少的投资和时间,取得良好的治理效果,建立了有效的资金和技术保障机制。

法国为加强塞纳河治理,成立了直接隶属环境部的流域管理办事机构—流域水管局来加强对塞纳河流域水资源管理工作。并且还建立有效的协调机制,即建立部际水资源管理委员会,由环境部、农业部、交通部、卫生部等部门组成,主要职责是制定流域综合治理政策和协调部门之间、地方政府之间的工作。经过多年的治理,塞纳河的水质明显改善,取得了良好的治理效果。

日本为了治理琵琶湖流域水质状况,采取各种措施,加强琵琶湖流域的水污染治理,并形成了“源水培育、湖水治理、生态建设、政府主导、全民参与”的湖泊治理思路。其具体措施为加强城市污水处理厂和农村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工商企业限期实现达标排放,开展用肥皂代替合成洗涤剂的公民运动,以削减入湖污染负荷[10]。

加拿大政府开展了圣劳伦斯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主要措施有:成立了圣劳伦斯河管理中心,主要从事技术咨询、生态环境监测和信息交流等工作,来协调管理流域治理项目;建立了由环境部牵头负责,多部门齐抓共管的管理体系。经过多年努力,圣劳伦斯河流域水污染治理取得了十分明显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欧洲为了治理莱茵河的水质污染,“莱茵河防治污染国际委员会”(LCPR)从河流整体的生态系统出发,先后签署了一系列的莱茵河环保协议,确定了莱茵河治理规划,把大马哈鱼回到莱茵河作为治理效果的标志。目前,莱茵河的水质已经有很大改善,河水基本澄清,水质基本恢复。

2.2我国流域污染治理现状

随着国内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流域水环境、水生态破坏严重[11]。控制流域水污染问题,进行流域水污染综合防治,已成为全国水环境管理研究中的重要课题[12]。

我国水污染防治规划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随后的“六五”、“七五”和“八五”攻关中,开展了大量的水环境背景值、水体功能区划、水环境容量理论与总量控制方法等研究。规划过程中,运用了水质数学模型、多目标评价预测模型和大规模系统优化方法等定量分析手段,增强了规划的科学性[13]。

1994年5月,中国从淮河流域治理入手,开始了流域的治理工作。1995年8月,国务院颁发了全国第一部流域污染综合防治行政法规《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暂行条例》,进一步明确了治淮的目标。

进入“九五”以来,以淮河为先导,随后海河、辽河、太湖、巢湖、滇池等流域的水污染防治相继开始,全国大规模的防治工作,在“三河三湖”等重点流域全面展开。通过开展工业污染源的治理以及城市水污染的综合治理,部分水域已经基本实现了“九五”确定的阶段性污染防治的目标[13]。

21世纪流域的治理工作,在已经取得成果的基础上,重点对水环境治理,按流域依法统一管理好水资源,加强水环境的持续改善和水土保持,促进水土资源优化配置,大力发展污水处理和饮用水净化处理,以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和利用,保障流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流域污染治理技术

流域污染治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目前国内外已经在使用的或已试验的污染河流水体治理技术主要分为物理、化学和生物—生态3类方法[6]。

3.1物理方法

3.1.1 曝气技术曝气技术是利用自然跌水(瀑布、喷泉、假山等)或人工曝气对水体复氧,促进上下层水体的混合,使水体保持好氧状态,以提高水中的溶解氧含量,加速水体

复氧过程,抑制底泥N、P的释放,防止水体黑臭现象的发生。河道曝气复氧一般采用固定式充氧站和移动式充氧平台两种形式。人工曝气复氧是指向处于缺氧(或厌氧)状态的河道进行人工充氧能够加强河道的自净能力,改善水质、改善或恢复河道的生态环境。国外许多的河流都会使用移动式曝气方式。该工艺具有见效快、机动灵活、安全可靠、设备简单、投资省、适应性广对水生生态不产生任何危害、操作便利等优点,极为适合于微污染源水和城市景观河道的治理。固定充氧曝气的缺点,就是每个曝气点的覆盖面积小,尤其对基本不流动、相对封闭的水体,不能发挥出其最大的作用。移动式就避免了两者所有缺点。在德国的Fulda 河[14]、上海的绥宁河[15]都曾采用人工增氧。

3.1.2 环保疏浚技术环保疏浚技术是利用机械疏浚方法清除江河湖库污染底泥,整个工程对环境及周围水体的影响都较小。疏浚能消除污染水体的内源,减少底泥污染物向水体的释放。疏浚对沉积物中的营养物、重金属和持久性有机物等污染物的去除明显[16]。这是水体污染治理中普遍采用的方法之一,也是解决内源(P污染)释放的重要措施。

3.1.3 原位覆盖技术。原位覆盖技术是一种控制江河湖库内污染源的技术。通过在污染底泥表面覆盖清洁的一种或多种覆盖物,来阻隔底泥中的污染物向上覆水释放迁移[1]。

3.1.4 机械除藻水华蓝藻大量暴发时,采用机械除藻,对控制蓝藻水华污染,有效降低內源N、P等污染物负荷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6]。

3.1.5调水通过水利设施(闸门、泵站等)的调控引入污染水域上游或者附近的清洁水源冲刷稀释污染水域,以改善水环境质量[6]。如上海苏州河的综合调水工程[17]。

物理方法只是使污染物转移而并没有消除,只能缓解污染程度而并非真正净化水质。此类方法治标不治本。

3.2化学方法

化学治理方法主要是采用各种化学药剂,如加入化学药剂杀藻、混凝沉淀、假如石灰脱氮、加入铁盐促进磷的沉淀(化学固磷)等[6]。

3.2.1絮凝沉淀技术絮凝沉淀技术通过投加化学药剂(一般为混凝剂)来去除水体中污染物的水处理技术。该技术较适用于污染严重、较为封闭的地表水体,对SS、浊度、TP、COD Cr去除效果较好,对重金属、TN等同样有可观的去除效果,且药剂用量非常少。但该方法由于极易造成二次污染,不推荐广泛使用。

3.2.2 化学除藻化学除藻是控制藻类生长快速而有效的方法。除藻常用的药剂有硫酸铜、漂白粉、明矾、聚铝和硫酸亚铁等。采用硫酸铜及改变水的pH值可以达到去除水中藻类、降低甚至消除水腥味的效果,并且比单独投放硫酸铜要好。该方法操作简单,可在短时问内取得明显效果,提高水体透明度。不足之处在于不能将氮、磷等营养物质从水体中清除出来,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水体的富营养化,而且除藻剂的生物富集以及生物放大作用可能会对水生生态系统产生负面影响。因此,除非应急和健康安全许可,化学除藻一般不宜采用。

3.3 生物—生态方法

生物—生态法是国内外近年来发展迅猛的一种新技术,其通过培育的植物或接种、培养的微生物的生命活动的过程,对水中污染物进行降解、转化和转移功能,从而让水体得到净化的方法,在实施中工程造价相对较低、净化效果好、低耗能或根本不会耗能、实施成本低廉等优点。除此之外,这种处理技术的特点是不会在水体中投放药剂,绝对不会产生二次污染。还能够与绿化环境和景观改善连接起来,创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优美环境。生物方法包括水生植物净化法、生物膜技术、河道曝气复氧、土地处理法、生物修复法等。

3.3.1水生植物净化利用水生植物的自然净化机能,对去除富营养化水体中的TN和TP,增加水体中的溶解氧有明显效果,且能有效抑制藻类生长。只有重建并依靠优化的水生植物大面积的稳定存在[18],才能实现逐步恢复和提高河道水质的目的,在冬季水温3~7℃的低温条件下,大多数本生植物处于生长停滞期,据报道伊乐藻和菹草在低温条件下具有明显的生产能力[19,20]。但水生植物在富营养化水体中透明度低,不能维持正常的光合作用而难以形成稳定植被[21]。

3.3.2 生物膜技术生物膜技术是将微生物群体粘附于载体的表面上呈膜状,在与污水接触过程

中,生物膜上的微生物吸收污水中的有机物为养料然后同化有机物,而起到净化污水的效果。利用生物膜自净原理在河道内铺设一些卵石或其他填料[22],进而改变水体环境生态结构的单一性。目前国外往往在净化河流的生物膜技术上采用排水沟的接触氧化法、砾石间隙接触氧化法、薄层流法、伏流净化法和生物活性炭填充柱净化法,这些方法中运用最多的是两种接触氧化法。南京大学王学江等采用悬浮填料移动床工艺处理苏州河支流河水,该工艺在水力停留时间为1.5 h,既能较好地去除COD Cr、BOD5,也能达到良好的硝化效果[23]。

3.3.3生物修复技术生物修复技术(Bioremediation)是利用微生物或者其他水体生物,将水体或土壤中的有害有毒污染物质通过生物体内分解为CO2和H2O,或转化为无毒无害物质的系统化的工程技术。生物修复技术有水生植物修复技术、微生物修复技术、水生动物修复技术。

3.3.4 土地处理技术土地处理技术是一种行之有效且历史悠久的水处理技术。它是把土地作为处理的基本设施,利用植物根系、土壤的吸附过滤及自我调控功能和净化作用,达到一定程度上对水体净化的效果。国外经验表明,土地处理系统在有机化合物特别是氨氮和有机氯等有非常好的清理效果。

3.3.5 浮岛技术人工浮岛[24]是借助浮体上栽培的水生植物,通过植物、根系上的微生物等作用,直接从水体中吸收营养物质及其它污染物,达到净水的目的。另外,其和藻类的生长形成竞争,抑制藻类进行光合作用等,从而抑制或减少“水华”发生的概率。人工浮岛具有净化水质、消减风浪、美化水面景观、提供水生生物栖息空间等多种功能。

3.3.6 人工湿地人工湿地是由人工建造和控制运行的类似与沼泽地的地面,将污水、污泥有控制地投到人工建造的湿地上,污水与污泥在沿一定方向流动的过程中利用土壤、人工介质、植物、微生物的物理、化学、生物三重协同作用,对污水、污泥进行处理的一种技术[25]。人工湿地净化污水的作用是介质,水生生物和微生物综合作用的结果[26,27],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湿地的水力负荷的比率、滞留时间、填料的选用、种植植物的类型和数量等[287]。人工湿地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水处理技术,不仅除污效果好,还具有运行管理方便及工程造价低等优点。

4.展望

综上所述,物理、化学和生物—生态技术各有利弊,所以我们要针对河道具体特点、区域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充分借鉴国内外河流治理的实践经验,开发集污染河流治理、资源化利用及生态修复于一体的集成技术,为我国污染河流治理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唐艳.污染河流治理技术综述[J].河南科技,2014,3(2):179.

[2] 董晓丹,周琪,周晓东.我国河流湖泊污染的防治技术及发展趋势[J].地质与资源,2004,13(1):26-29.

[3] 郭焕庭.国外水流域污染治理经验及对我们的启示[J].环境保护,2001,(8):39-40.

[4] 周刚炎.莱茵河考察随记[J].水利水电快报,2007,28(5):32-17.

[5] 何勇.清溪川复原—城市生态恢复工程的典范[J].北京规划建设,2004,(4):102-105.

[6] 何淑英,李继香,徐亚同.污染河流的治理技术研究进展[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6(2):75-78.

[7] 环境保护部.2013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R].环境保护,2014,6.

[8] 罗宏斌,陈一真.我国流域污染治理的体制机制创新研究[J].学术界,2009,5(138):188-192.

[9] 杨志峰,刘静玲.环境科学概论[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10] 汪易森.日本琵琶湖保护治理的基本思路评析[J].水利水电科技进展,2004,26(4):1-5.

[11] 孟伟,苏一兵,郑丙辉.中国流域水污染现状与控制策略的探讨[J].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2004,2 (4 ):242-246..

[12 ] 黄觊,郭怀成,郁亚娟,等.流域水污染综合防治的生态效益分析[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7,17 (6 ):109-I12.

[13] 孔逊.小流域水污染治理方法研究[J].污染防治技术,2009,22(5):97-99.

[14] 刘延恺,陆苏,孟振全.河道曝气法一适合我国国情的环境污水处理工艺[J].环境污染与防治.1994,16(1):22-25.

[15] 黄民生,徐亚同.苏州河污染支流—绥宁河生物修复试验研究[J].上海环境科学,2003,22(6):384-388.

[16] E Pin-jing,SHAO Li-ming.Reaerch on a clean-up and disposal process for polluted sedime-nts from uran rivers[J].Journalof Environmental Science,2001,13(4):435-438.

[17] 徐贵泉,楮君达.上海市引清调水改善水环境探讨[J].水资源保护,2001(3):26-32.

[18] 黄文成.沉水植物在治理滇池草海污染中的作用[J].植物资源与环境.1994,3(4):29-33.

[19] 朱伟,陈清锦.伊乐藻在冬季低温条件下对污染水体的净化效果[J].生态环境,2004,13(4):497-499.

[20] 郭长城,喻国华.菹草对污染河道水质的改善作用[J].水科学与工程技术,2006(5):18-20.

[21] Takashi Asaeda,VuKienTrung,Jagath Manatunge.Modeling the effects of macrophyte and decomposition on the nutrient budget in Shallow Lakesi[J].Aquatie Botany,2000,68:217-237.

[22] 徐亚同,史家梁,衰磊.上澳塘水体生物修复试验[J].上海环境科学,2000,19(10):480-484.

[23] 田伟君,翟金波.生物膜技术在污染河道治理中的应用[J].环境保护,2003(8):19-21.

[24] 王学江,夏四清.悬浮填料移动床处理苏州河支流河水试验研究[J].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2002,3(1):27-30.

[25] 李婷,贾振兴.湖泊污染与整治现状分析[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20(18):181-183.

[26] 杨敦,周琪.人工湿地脱氮技术的机理及应用[J].中国给水排水,2003,19(1):23-24.

[27] 袁东海,景丽洁,高士洋.几种人工湿地基质净化磷素污染性能的分析[J].环境科学,2005,26(1):51-55.

[28] 成水平,况琪军,夏宜峥,等.香蒲、灯心草人工湿地的研究[J].湖泊科学,1998,10(2):66-71.

治理生态河道水污染的措施

治理生态河道水污染的措施
精选公文范文管理资料 治理生态河道水污染的措 施 水是人类必需的自然资源,一切生产生活都需要水,离开水人类将不能生存。虽 然水资源是如此重要,我们却没有对其进行很好的保护,导致水污染严重。如今水污 染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如何治理水污染,还城市一个纯净的水源是我们要解决 的问题。
b5E2RGbCAP
1 生态河道水污染概述。 1.1 水污染原因。 水污染的主要污染源是工业、农业和生活污染源。具体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工业 废水,它包括制造采矿和工业生产活动以及其他非生活污水的废水。且工业引起的水 污染是所有水污染中最严重的,它含的污染物多,不易净化处理也比较困难。不同工 厂因生产的产品不同其污染物也不同,除了排出的废水,固体废物和废气也会污染水 源。[键入文字] [键入文字] [键入文字]p1EanqFDPw 精选公文范文管理资料 第二类是生活污水,来自居民楼、写字楼、商业设施等的卫生污水,如下水 道污水和餐饮污水等。第三类是农业污水。农民为了提高农业产量大量使用农药和化 肥,其大部分无法被吸收,残留在土壤或漂浮在大气中,通过降雨,流进地表水形成 污染。
DXDiTa9E3d
1/7

水污染具体的污染物有病原体污染物、耗氧污染物、植物营养物、有毒污染物、 无机污染物等。病原体污染物:来自饲养场、屠宰场和医院排出的污水,其中含有各种 病原体。人们引用了这种含有病毒的水会得许多传染病。如血吸虫病、痢疾和病毒性 肝炎等。
RTCrpUDGiT
1.2 我国水污染现状。 我国水资源概况:我国大小河川总长 42×104km,湖泊 7.56×104km,占国土总面积 的 0.8%,水资源总量 28000×108m?,人均 2300m?,只占世界人均拥有量的 1/4,居 121 位,为 13 个贫水国之一。目前中国 640 个城市有 300 多个缺水,2.32 亿人年均用 水量严重不足。我国污水、废水排放量每天约为 1×108m?之多。一项调查表明,全国 目前[键入文字] [键入文字] [键入文字]5PCzVD7HxA 精选公文范文管理资料 已有 82%的江河湖泊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每年由于水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 高达 377 亿元。我国的污水排放量远超环境容量的承受能力,我国环境容量承受力约 为 740×104t,jLBHrnAILg 但实际污染排放量达 3000×104t;氨氮环境容量不到 30×104t,实际排放量达 179×104t,xHAQX74J0X 排污量超环境容量数倍。我国环境容量承受力约为 740×104t,但实际污染排放量 达 3000×104t;氨氮环境容量不到 30×104t,实际排放量达 179×104t,排污量超环境 容量数倍。
LDAYtRyKfE
2 治理生态河道水污染的措施。 2.1 污染源控制措施。
2/7

水污染防治技术成果报告

附件2 水污染防治技术成果报告 (格式及填写说明) 技术提供单位:(单位全称,并加盖公章) 联系人:电话: 邮箱: 技术类型:(参照附件1) 请注意申报技术成果应立足于科技成果转化,一是要突出关键技术单元,核心装备、材料等具体成果,而不是成套工艺等笼统的技术大类。二是技术成果知识产权明晰,已经通过工程示范或用户使用等方式得到应用。三是技术成果应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并且技术路线成熟。四是技术内容和数据要前后一致,保证可核查、可验证。 一、技术名称 填写说明: 1.技术名称不宜太宽泛或包含太多节点或工艺单元,应适当推荐高度集成的工艺技术,便于成果推广;也不宜太窄或者太小,这样产业化价值和推广潜力不大。 2.技术名称要明确、具体、针对性强,能充分体现技术内容特点,不能过于笼统。 3.不含英文缩写。 二、适用行业 填写说明:标明技术所属行业,多个行业用逗号分隔。 三、技术提供方 填写说明:根据知识产权归属,提供技术提供方单位全称。 1.多家单位联合开发的,需同时注明。 2.取得专利等知识产权的,可注明专利号。 3.如为国家/省级科技计划项目成果,注明项目课题来源。 4.有多家单位参与技术研发的,需进行判断后选择有代表性的单位列举其名称。 5.重点关注国内知识产权技术,对国外引进的技术要求已实现国产化。 四、适用范围 填写说明: 1.介绍技术适用的领域。 2.介绍技术使用中的特定条件限制,如运行规模,对物料性质的限定,与上下游技术间的特定匹配关系,产品技术使用环境要求,适用的污水,特定的地理条件、原料来源限制等。 五、技术内容(限200字内) 填写说明:对技术的基本原理进行介绍,主要侧重技术的创新性,解决的关键问题及如何实现水污染防治等内容。 六、水污染防治效果(限200字内) 填写说明: 1.重点说明该技术的水污染防治效果,技术指标明确,便于考核; 2.相对值需说明比较基准或对比技术。 3.可以适当提供数据范围,但应注意与申报表中数据保持一致。 4.数据保留整数即可。英文及缩写需有中文解释及全称,注意单位及符号的使用规范。 七、技术示范情况(限250字内)

关于开展环境污染治理设施运营

关于开展环境污染治理设施运营 年度考核评估工作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根据国家环保总局《关于加强环境污染治理设施运营管理工作的通知》(环办函[2007]879号)要求,结合《环境污染治理设施运营资质单位年度考核内容及程序》(环发[2005]84号)的有关规定,省环保局拟对环境污染治理设施运营资质持证单位进行2007年度考核。现就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考核时间 2007年12月17日至2007年12月26日(具体时间电话通知)。 二、考核内容 (一)听取持证单位2007年运营情况汇报。 汇报内容包括:运营资质证书使用情况、运营合同执行情况、人员配置有关情况、运营设施日常运行管理情况、运营设施监测情况、持证单位事故处理和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等。 (二)对材料进行审查。 法人资格证明材料、技术人员专业资格证书、操作人员岗位培训证书和聘用合同、上一年度财务状况报告、运营简介、运营合同、用户意见、环境保护监测机构出具的设施运行排放情况监测报告、有关管理制度等。 (三)对持证单位的运营实例进行现场考查。

每个单位最多检查两个运营项目运行情况。考查内容有:化验室(实验室)装备和监测能力、设施运行状况记录、日常监测记录、设备维护保养记录、物耗(电、药品等)使用记录、人员培训考核记录、产生废物(污泥、飞灰等)处置记录、人员值班情况、达标情况、有无污染事故及处理情况等。 三、考核方式 材料审查与现场检查相结合。 对资质单位进行业绩考核评估。考核评估采用打分制,满分为100分,80分以上为合格,60分以上为基本合格,低于60分为不合格。连续考核评估成绩在90分以上的单位,资质证书到期后可申请延期三年。 四、有关要求 1.持证单位必须认真准备,不得弄虚作假。如发现弄虚作假,由省环保局责令改正,并处罚款;情节严重的,上报国家环保总局建议吊销资质证书。 2.持证单位将汇报材料、环境污染治理设施运营情况年度报告表、环境污染治理设施委托运营项目备案表于12月17日前报我局科技处,。 附件1:环境污染治理设施运营资质获证名单 附件2:环境污染治理设施运营资质单位年度考核内容及程序附件3:环境污染治理设施运营情况年度报告表 附件4:环境污染治理设施委托运营项目备案表

2015年水污染治理行业分析报告

2015年水污染治理行业分析报告 2015年4月

目录 一、行业管理 (5) 1、行业监管体系 (5) (1)行业主管部门 (5) (2)行业自律性组织 (5) 2、行业法律法规和业政策、法规 (6) (1)相关法律法规 (6) (2)产业政策 (6) 二、水处理行业概况 (9) 1、水处理的定义及水处理行业的构成主体 (9) (1)水用户 (9) (2)水务企业 (10) (3)水处理服务企业 (10) 2、我国水环境的概况 (11) (1)我国人均水资源贫乏,水资源分布区域结构不合理,未来水资源供需存在较大缺口 (11) (2)污水排放总量持续增加,远超环境容量,水体污染严重的情况尚未得到本质改观 (13) (3)水资源总体利用效率偏低,尤其是农业用水效率偏低 (15) (4)地下水过度开采加剧,开发利用达到极限 (16) 3、水处理市场规模及发展趋势 (17) (1)城镇供水 (17) (2)城镇污水处理 (19) (3)农村污水处理 (21) (4)工业废水处理 (22)

三、进入本行业的主要障碍 (24) 1、技术壁垒 (24) 2、资质壁垒 (24) 3、市场先行壁垒 (25) 4、资金壁垒 (25) 四、影响行业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 (26) 1、有利因素 (26) (1)国家的产业政策支持 (26) (2)市场空间广阔 (26) (3)社会环保意识增强 (27) (4)污水处理的提标改造为行业进步带来新的发展空间 (27) 2、不利因素 (28) (1)行业市场化竞争机制有待完善 (28) (2)行业内企业创新能力弱、技术水平偏低 (28) 五、行业风险特征 (29) 1、宏观经济波动和产业政策变化风险 (29) 2、宏观经济周期性风险 (29) 3、行业竞争风险 (29) 六、行业竞争格局 (30) 1、甘肃金桥给排水与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31) 2、扬州澄露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31) 3、陕西华陆化工环保有限公司 (32) 4、新疆德蓝股份有限公司 (33) 5、新疆旭日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33)

国际河流重大突发性水污染事故处理方案

国际河流重大突发性水污染事故处理方案水污染是指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而导致其化学、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等方面特性的改变,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按污染源排放时间分,水污染有持续性污染(包括间歇性污染)和瞬时性污染。持续性污染是指长时间持续性地向水体中放排污染物造成的水体污染;瞬时性污染是指短时间大排量的向水体倾倒污染物而造成的污染,这种污染会造成重大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国际河流重大突发性水污染事故并不多见,其中莱茵河水污染事故和多瑙河水污染事故是少数之中的典型。 一、莱茵河水污染事故 莱茵河是一条著名的国际河流,它发源于瑞士阿尔卑斯山圣哥达峰下,自南向北流经瑞士、列支敦士登、奥地利、德国、法国和荷兰等国,于鹿特丹港附近注入北海。全长1360公里,流域面积22.4万平方公里。自古以来莱茵河就是欧洲最繁忙的水上通道,也是沿途几个国家的饮用水源。 1.化学品仓库发生火灾引发灾难性事故 巴塞尔位于莱茵河湾和德法两国交界处,是瑞士第二大城市,也是瑞士的化学工业中心,3大化工集团都集中在巴塞尔。1986年11

月1日深夜,位于瑞士巴塞尔市的桑多兹(Sandoz)化学公司的一个化学品仓库发生火灾,装有约1250吨剧毒农药的钢罐爆炸,硫、磷、汞等有毒物质随着大量的灭火用水流入下水道,排入莱茵河。桑多兹公司事后承认,共有1246吨各种化学品被扑火用水冲入莱茵河,其 中包括824吨杀虫剂、71吨除草剂、39吨除菌剂、4吨溶剂和12吨有机汞等。有毒物质形成70公里长的微红色飘带向下游流去。翌日,化工厂用塑料塞堵下水道。8天后,塞子在水的压力下脱落,几十吨有毒物质流入莱茵河后,再一次造成污染。 事故造成约160公里范围内多数鱼类死亡,约480公里范围内的 井水受到污染影响不能饮用。污染事故警报传向下游瑞士、德国、法国、荷兰四国沿岸城市,沿河自来水厂全部关闭,改用汽车向居民定量供水。由于莱茵河在德国境内长达865公里,是德国最重要的河流,因而遭受损失最大。接近海口的荷兰,将与莱茵河相通的河闸全部关闭。法国和前西德的一些报纸将这次事件与印度博帕尔毒气泄漏事件、前苏联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事件相提并论。《科普知识》总结了20世纪世界上发生的最闻名的污染事故,莱茵河水污染事故被列为“六大污染事故”之六。 2.灾难性事故的处理

水污染治理技术综述教案资料

水污染治理技术综述

水污染治理技术综述 四川大学电子信息学院摘要: 水是人类生产生活必不可少的物质,但自工业革命以来的数百年内,由于人类对于自然无节制的开发,许多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水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严重。为了治理人类对生态环境所造成的破坏,水污染治理技术应运而生,也获得了日新月异的发展。本文试从水污染的物理处理、化学处理、生物处理三个方面进行简单介绍。 正文: 我国的水资源总量在世界范围内较为丰富,但人均占有量却比较少。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飞速增长,然而飞速增加的代价却是对自然环境难以修复的破坏。目前我国的水污染问题已经处于一个相当严重的局面,全国主要流域的I~III类水质断面占64.2%,劣V类占17.2%,其中,海河流域为重度污染,黄河、淮河、辽河流域为中度污染。除了地上水,我国各个地区的地下水也处于不同程度的污染中。 一、水污染类型 按照污染物的不同,水污染大体上是由以下几种污染物所引起的: 1.病原体污染

这类污染通常是由生活污水、医院污水、畜禽饲养场的污水所引起的,这类污水中常含有各种病菌、寄生虫,若不进行处理直接排放,容易造成痢疾、伤寒以及各式各样的传染病。 2.需氧型污染 蛋白质、油脂、碳水化合物、木质素等有机物在微生物对它们的分解过程中需要消耗水体中的溶解氧,使得水体含氧量减少,影响水中其他生物的生命活动。在生活用水、造纸和食品工业所造成的污水中,就有大量的这类有机物。 3.植物营养污染 许多工业污水、生活污水以及使用氮磷肥的农业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氮、磷、钾等营养物质,易引起藻类和一些浮游物质爆发性繁殖,造成赤潮。 4.石油污染 这类污染通常是由油轮泄露、海上采油厂泄漏等事故所引起的,这类泄漏防不胜防,通常难以处理。 5.剧毒污染 大量的重金属、氰化物和一些难以分解的有机物通过矿山、冶炼废水等途径富集在生物体内,通过食物链循环对人类对人类健康造成危害。 6.放射性污染 这是由于放射性物质泄漏所造成的,一般是核事故所造成的,虽然事故少但危害极大。

河湖水污染生物生态综合治理与修复技术

河湖水污染生物生态综合治理与修复技术 1我国地表水污染现状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水污染不断加剧,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瓶颈”问题。 目前我国七大江河流域均已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特别是在全国138个城市河段中,流经繁华区域的绝大部分水体均污染严重,其中低于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V类水体的占38%。 2012全年共监测地表水五大水系88条河段,长2048.2公里,IV类、V类水质河长占监测总长度的4.3%;劣V类水质河长占监测总长度的42.1%。 河湖水体治理修复,是社会经济发展及生态环境建设的迫切需要。 2河湖水污染生态修复技术 目前,国内已广泛使用的河湖污染水体生态治理技术主要有五项:生物膜修复技术、人工湿地技术、生态浮岛技术、固定化生物酶技术以及曝气增氧技术。 生物膜修复技术核心在于微生物生境载体材料的选择。生物膜修复材料一般分为孔性材料、聚合物膜材料、有机/无机凝絮剂、光催化材料、氧化剂五大类,市面上常见的有仿水草式填料、辨带式填料、环状悬浮式填料、悬浮球状填料、复合式填料等。 人工湿地技术主要利用土壤、人工介质、植物、微生物的物理、化学、生物三重协同作用,对污水、污泥进行处理。其作用机理包括吸附、滞留、过滤、氧化还原、沉淀、微生物分解、转化、植物遮蔽、残留物积累、蒸腾水分和养分吸收及各类动物的作用。 生态浮岛技术是利用植物生态原理来降解水中的COD、氮、磷的含量。它能使水体透明度大幅度提高,同时水质指标也得到有效的改善,特别是对藻类有很好的抑制效果,同时浮岛植物也营造了水面的景观。 固定化微生物技术是将特选的微生物固定在选证的载体上,使其高度密集并保持生物活性,在适宜条件下能够快速、大量增殖的生物技术。 固定化酶技术是用载体把酶约束在一定的区域中进行催化反应,使反应后的酶可以反复使用的一项技术。

流域水污染综合治理措施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d68960530.html, 流域水污染综合治理措施研究 作者:司桂芹 来源:《乡村科技》2017年第23期 [摘要] 流域水污染综合治理已成为今后水污染治理的发展趋势,本文针对流域水污染治 理提出加强水源地保护、落实节水措施、推进污水治理设施建设和稳定运营、强化流域生态安全体系建设等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 流域水污染;综合治理;水环境 [中图分类号] X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7909(2017)23-79-2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但流域水环境和水生态却遭受了严重的破坏。目前,水环境管理中主要的研究课题就是流域水污染控制和综合防治,我国流域治理工作现已取得较大的进步,主要是加强了流域水资源的统一管理,落实水环境治理措施,重视水土保持工作,合理配置水土资源,进一步强化污水处理效果,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推动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 加强水源地保护 1.1 划定水源保护区 对水资源保护区进行科学的划定,对划定好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应按保护区级别设置界限标志,并大力开展受水区内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的环境调查,加大农村饮用水水源的污染防治。 1.2 强化饮用水水源地环境整治和监管 成立水源地管理办公室,负责水源保护措施的制订。例如,采取隔离防护措施,设立防护栏,竖立保护区界标,水源地宣传牌等。对于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内已经建设完成的与供水设施无关且不是水源保护设施,应立即拆除;对于饮用水二级保护区内存在的污染物排放建设项目,应进行拆除或关闭。 1.3 健全饮用水水源水环境监控制度 水源保护区要启动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内分泌干扰物和水库型水源藻毒素监 测。加强水源自动监控系统建设,提高监测和管理水平,启动水源毒性预警监测[1]。 2 落实节水措施 2.1 农业节水措施

冶金工业废水处理技术

冶金工业废水处理技术 冶金工业产品繁多,生产流程各成系列,排放出大量废水,是污染环境的主要废水之一。冶金废水的主要特点是水量大、种类多、水质复杂多变。按废水来源和特点分类,主要有:冷却水,酸洗废水,除尘和煤气、烟气洗涤废水,冲渣废水以及由生产工艺中凝结、分离或溢出的废水等。 冷却水的处理 冷却水在冶金废水中所占的比例最大。钢铁厂的冷却水约占全部废水的70%。冷却水分间接冷却水和直接冷却水。间接冷却水,如高炉炉体、热风炉、热风阀、炼钢平炉、转炉和其他冶金炉炉套的冷却水,使用后水温升高,未受其他污染,冷却后,可循环使用。若采用汽化冷却工艺,则用水量可显著减少,部分热能可回收利用。直接冷却水,如轧钢机轧辊和辊道冷却水、金属铸锭冷却水等,因与产品接触,使用后不仅水温升高,水中还含有油、氧化铁皮和其他物质,如果外排,会对水体造成淤积和热污染,浮油会危害水生生物。处理方法是先经粗颗粒沉淀池或水力旋流器,除去粒度在100微米以上的颗粒,然后把废水送入沉淀,除去悬浮颗粒;为提高沉淀效果,可投加混凝剂和助凝剂;水中浮油可用刮板清除。废水经净化和降温后可循环使用。冷轧车间的直接冷却水,含有乳化油,必须先用化学混凝法、加热法或调节pH值等方法,破坏乳化油,然后进行上浮分离,或直接用超过滤法分离。所收集的废油可以再生,作燃料用。 酸洗废水的处理 轧钢等金属加工厂都产生酸洗废水,包括废酸和工件冲洗水。酸洗每吨钢材要排出1~2米废水,其中含有游离酸和金属离子等。如钢铁酸洗废水含大量铁离子和少量锌、铬、铅等金属离子。少量酸洗废水,可进行中和处理并回收铁盐;较大量的则可用冷冻法、喷雾燃烧法、隔膜渗析法等方法回收酸和铁盐或分离回收氧化铁。若采用中性电解工艺除氧化铁皮,就不会出酸洗废水。但电解液须经过滤或磁分离法处理,才能循环使用。 洗涤水的处理 冶金工厂的除尘废水和煤气、烟气洗涤水,主要是高炉煤气洗涤水、平炉和转炉烟气洗涤水、

水污染处理设备

水污染处理设备简介 污水处理设备就是运用污水处理技术将污水中所含污染物分离出来,使污水得以净化的设备。污水处理设备按基本原理可划分物理法处理设备、化学法污水处理设备、生物法污水处理设备。 1、物理法污水处理设备 污水的物理处理是通过物理方面的重力或机械力作用使城镇污水水质变化的处理过程。 污水处理法去除对象是污水中的漂浮物和悬浮物。 采用的主要方法有: 1. 筛滤截留法一一筛网、格栅、过滤等; 2. 重力分离法一一沉砂池、沉淀池、隔油池、气浮池等; 3. 离心分离法一一旋流分离器、离心机等。 1.1格栅 格栅由一组(或多组)相平行的金属栅条与框架组成,倾斜安装在进水的渠道,或进水 泵站集水井的进口处,以拦截污水中粗大的悬浮物及杂质。 1.1.1 .作用:去除可能堵塞和缠绕水泵机组、曝气器及管道阀门的较粗大悬浮物,并保证后续处理设施能正常运行。 1.1.2 ?设计主要参数 是确定栅条间隙宽度,栅条间隙宽度与处理规模、污水的性质及后续处理设备选择有 关,一般以不堵塞水泵和污水处理厂(站)的处理设备,保证整个污水处理系统能正常运作 为主要原则。 可参考的一些数据: 1. 当栅条间距为16-25 mm时,栅渣截留量为0.10-0.05 m3/ (103 m3污水); 2. 当栅条间距为40 mm左右时,栅渣截留量为0.03- 0.01 m3/ (103 m3污水); 栅渣的含水率约为80%密度约为960 kg/m3。

1.1.3 ?格栅的分类: 按栅条净间距,可分为粗格栅(50- 100 mm;中格栅(10-40 mm;细格栅(1.5 —10 mn) 按格栅形状,可分为平面格栅、曲面格栅(固定曲面格栅,和旋转鼓式格栅)。 1.1.4 .清渣: 截留在格栅上的污染物需要清理,按清渣方式,可分为人工清渣和机械清渣。处理流量 小火所能截留的污染物量较少时,可采用人工清渣的格栅。格栅的安装角度一般与水平面成30o~60d另外,设计面积应采用较大的安全系数,一般不小于进水渠道面积的2倍,以免 清渣过于频繁。机械清渣的安装应与水平面成60o~90o,过水面积一般应不小于进水管渠的 有效面积的1.2倍。 1.2沉淀池 沉淀法是利用水中悬浮颗粒的可沉降性能,在重力作用下产生下沉作用,以达到固液 分离的一种过程。沉淀池是使水中的悬浮物质(主要是可沉固体)在中立作用下下沉从而实 现与水分离的水处理设备。理想的沉淀池划分为四个区域,即进口区域、沉淀区域、出口区 域及污泥区域。理想沉淀池的一些假设如下图所示。 1.2.1. 组成五部分: 进水区、出水区的功能是使水流的进入与流出保持平稳,以提高沉淀效率。 沉淀区是沉淀进行的主要场所。 贮泥区贮存、浓缩与排放污泥。 缓冲区避免水流带走沉在池底的污。 1.2.2. 沉淀效率: 理想沉淀池的沉淀效率与池的表面积A有关,与池深H、沉淀时间t、池的体积V等无

我国水污染治理行业发展分析报告

总结:我国水污染治理行业2007年进展报告 ——录入时刻:2008-11-15 中国环境爱护产业协会水污染治理专业委员会 据中国水委会消息 1 2007年度行业进展概况 2007年,以“太湖蓝藻”为首的水污染事件的发生,引起了从中央到地点各级政府以及一般民众对水环境问题的极大关注。国务院成立了以温家宝总理为组长的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地点各级政府和社会各方面也不断加大节能减排工作力度。这些都给水污染治理行业的进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更大的挑战。2007年,水污染治理行业接着保持了稳定进展的态势。2007年前三季度,全国两项要紧污染物排放总量首次出现双下降的局面,其中COD同比下降0.28%,这与水污染治理行业的进展壮大是分不开的。 2007年,中央财政安排了235亿元支持节能减排,其中与水直接相关的中西部都市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建设资金和“三河三湖”水污染防治资金分不占65亿元和50亿元。2007年国家环保总局环保科研项目经费突破了3亿元,相当于过去5年环

保科研项目经费的总和。国家的重视和资金投入的增加保障了本行业在2007年度的进展。 1.1 水污染治理设施运营业进展情况 水污染治理设施运营业进展较快,随着全国污染治理市场化工作的不断深入,水污染治理设施社会化运营工作得到了加强。依照国家环保总局的要求,污染治理设施运营企业必须得到资质许可,操作人员必须通过培训,持证上岗,以改变运营操作人员素养不高,设施运营缺乏制度规范,大多处于低水平运作的状态,2007年,国家环保总局开展的全国污染治理设施运营情况调研发觉, 670家被检查的持证单位,以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治理设施运营为主的,占75%以上,讲明污废水设施运营业进展十分显著。自己2006年以来,全国各地陆续开展的污废水处理工培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进一步推动了水污染治理运营服务业的进展。 1.2 水污染治理工程服务进展情况 都市污水和工业废水治理工程业进展稳步上升。2000到2005年,我国污水处理厂建设速度举世罕见,新增污水处理能力相当于建国后50年建设总量的两倍,都市污水处理率达到51.8%,2006年全国都市污水处理率又提高4个百分点,达到56%。

我国水污染现状及治理对策

我国水污染现状及治理对策 摘要:由于对保护水资源认识不足,执法不严及有关水的法制不健全等原因,我国水污染情况相当严重。应从调控农村面源污染、控制点源污染、实行排污总量控制、加大对水污染治理投资、建立健全法律法规、进行水环境质量规划、推行清洁生产、倡导节水型产业等方面进行综合治理。 关键词:水污染;排污总量控制;水环境质量规划;清洁生产;节水型产业 0 引言 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没有水就没有生命。1997 年联合国水会议向世界发出“水不久将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危机”的警告,时至今日水资源危机已经日益显露出来,其中以水污染最为严重。在我国,82%的河流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有42%的城市饮用水源受到严重污染,农村有70%的饮用水不符合卫生标准。水污染问题已经影响到人们的正常生活,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热点问题。 1我国水污染现状 水污染的根源来自工业排放的废水、污水、城镇生活污水以及农业化肥、农药流失等。据统计,从1998 年起,我国生活污水排放量已经超过了工业废水排放量,大部分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水体中,增加了水污染。又由于农业方面的化肥、农药的低效利用,使大量营养物质随地表径流进入水体,更加重了水体污染。 1.1工业排污及废弃物引起水污染 工业废水是我国水源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近20 年来,虽然我国污水的处理率在不断提高,但污水的年排放量仍在大幅度增加。1999 年全国工业和城市生活废水排放总量为401亿吨,比1998年增加 6 亿吨。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197亿吨,比上年减少4亿吨;生活污水排放量204 亿吨,比上年增加10亿吨;生活污水排放量超过工业废水排放量。工业废水排放量中,乡镇企业排放量为29.2 亿吨,占工业排放总量的14.5%。由于乡镇企业的废水废气处理率、处理达标率和符标率等3项指标很低,导致农村生态环境的污染。同时,工业固体废物的排放堆存不仅占用大量土地,并对空气、地表水和地下水产生二次污染,而且使江湖面积缩小,影响水资源的利用。固体废物中所含有害成分经雨水淋洗会污染地表水、地下水和土壤,造成农、渔类产品污染。 1.2农业面源污染引起水污染 随着点源污染的控制,农业面源的污染已成为水环境污染、湖泊库富营养化的主要

2020关于河流污染情况调查报告

2020关于河流污染情况调查报告 一、引言 沭河水污染是新沂发展面临的终于问题之一,在党中央的领导下,我国长期贯彻科学发展观战略,始终坚持经济雨自然和谐发展。为了把新沂建设成为东陇海线上第三大城市,治理沭河水污染已迫在眉睫。 治理沭河绝不仅仅是政府的事,它关系到每个新沂公民的切身利益,我们每个人都必须意识到治理沭河的重要性,了解沭河水污染主要原因,为治理沭河尽一份绵薄之力。 二、研究过程 (1)任务分工 (2)活动布置(分阶段实施) (3)计划访问专家校内:地理老师、一名同学 (4)活动所需条件 (一)自己能做到的:查阅资料、制作问卷、采访专家 (二)需要学校帮助:印刷问卷、论文 三、资料摘抄 (一)防治水污染是保护生态环境的重点任务,也是当前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一项重要措施和重要内容。党中央、国务院对水污染防治工作高度重视。xx、xx总理多次作出重要批示。党的xx届五中全会通过的“xx”规划建议,把降低能源消

耗、遏制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作为重要人物。可是,尽管国家那么关注污染问题,我们身边的水体污染状况仍旧不容乐观。 (二)沭阳沿新沂河上游是其重点扶持的花木基地,工业很少。沭阳官员说,沭阳的工业都在东部,新沂河的下游,污染并非来自沭阳本身。 唐店镇在邵店镇之北,新沂县城指南。在镇西2公里处,是新沂市新设立的化工开发区。唐店居民向记者透露有时能闻到化工开发区里吹来的农药味儿。 新沂环保局副局长郭从松告诉记者,新沂是省里确定的农用化工基地。生产农药、化肥等产品。为了便于污水集中处理,所有的化工企业已经集中到唐店镇的化工开发区中。 (三)水污染的危害 铅:对肾脏、神经系统造成危害,对儿童具有高毒性,致癌性已被证实。镉:对对肾脏有急性伤害。 砷:对皮肤、神经系统等造成危害,致癌性已被证实。汞:对人体的危害极大,伤害主要器官像肾脏,中枢神经系统硒:高浓度会危害肌肉及神经系统。 亚硝酸盐:造成心血管方面疾病,婴儿的影响最为明显(蓝婴症)具有致癌性。总三卤甲烷:以氯仿对健康的影响最大,致癌性方面最常发生的是膀胱癌。三氯乙烯:吸入过多会降低中枢神经、心脏功能、长期暴露对肝脏有害。四氯化碳:对人体健康有广泛影响,具有致癌性,对肝脏、肾脏功能影响极大。

珠江流域水污染治理的问题与对策_陈明媚

珠江流域水污染治理的问题与对策 陈明媚 (珠江水利综合技术中心,广东广州510610) 摘要:珠江丰富的水资源为珠江流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发挥了重要的基础作用。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水环境的忽视、对水资源的无序利用和管理模式的落后,导致珠江流域的水环境急剧恶化,水资源短缺和水体污染的问题日趋突出,对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开展珠江流域水污染治理问题的研究,加大珠江水污染的治理力度,保持珠江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对珠江流域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污染;治理;问题;对策;珠江 中图分类号:X5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9235(2012)03-0054-03 1珠江流域水污染现状 当前珠江流域的水污染形势已经发展到非常严重的地步,尤其是珠江三角洲的废污水排放非常突出,已占总量的60%以上,另外城市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偏低。珠江污染已造成沿江地区严重的水质性缺水,生态环境严重恶化。目前,珠江口已成为华南第一大、国内第二大污染型口岸。 a)复合型污染已经形成。近年来,珠江流域范围内已经出现了大气、水体、土壤污染相互影响的格局,体点源污染和面源污染日益加剧、生活污染和工业污染相互叠加、新旧污染与二次污染问题突出,逐渐形成了复合型污染,对人体健康及食品安全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b)生活污染日益严重。政府通过调整和优化工业结构,使工业污染逐渐得到控制。但是,随着城市的扩张、人口的增加、城市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污染越来越严重,生活污水的排放数量和污染负荷迅速上升,甚至已经超过了工业污染。 收稿日期:2012-03-22 作者简介:陈明媚,女,广东梅县人,主要从事水利经济研究和计划管理工作 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 。 (上接第53页)近,相对于石油因子也较高。这些水体的治理可针对去除石油污染物来设计污水处理技术,避免无效投资[4]。 长春市第四类水体的区域在污染控制措施上,除水体污染技术处理控制措施外,还要认真解决区域内的工业废水、生活废水及其他污染源进入水体。长春汽车厂区域发展和建设很快,相应的各种配套设施正在全面的完善建设中。当务之急就应建设配套污水收集系统,改造合流制管道系统的同时,加强工业污水管道和生活污水管道的管理、防止直接排入水体,坚决制止两种管道的混接。注重雨水调蓄系统设施,维护城市防洪设施。在雨水管道设计、用地规划和地上覆盖上考虑雨水渗透,充分利用水资源、减轻水洪涝灾害和水体污染。 4结论 利用因子分析、聚类分析进行长春市水环境分析,可明确水环境的污染原因和水环境的空间特征,针对不同水体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为水环境的宏观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节省了大量的“无效”投资,并能准确查出主要污染贡献,以便有针对性减少污染物排放,采取必要的微观措施。 水污染综合治理是从区域整体出发,将行政管理、法制、经济、工程技术等多方面的途径和措施加以优化组合,经济有效地保护和治理该区域内的水环境,使其恢复与保持最佳的水环境质量及水资源的正确使用价值。 综上,结合长春市实际,实施多元化管理.应从污染源,污水收集系统及设施,河道水系等多方面加强管理,使水环境有一个系统性的管理体系。还应制定专门的水污染治理和城市污水处理及回用管理条例,完善污水处理和回用的技术政策,建立污水处理和回用的技术标准体系。行政法规和技术法规将为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的保证。 参考文献: [1]卢纹岱.SPSS for Windows统计软件[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0. [2]王晓鹏.河流水质综合评价之主成分分析方法[J].数理统计与管理,2001,20(4):49-52. [3]国家环境保护局科技标准司编.城市污水土地处理技术指南[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7:60-79. (责任编辑:程茜) 45 人民珠江2012年第3期·PEARL RIVER doi:10.3969/j.issn.1001-9235.2012.03.018

水污染处理技术(概述)讲解学习

水污染处理技术(概述)

一、绪论 1、水循环:①自然循环②社会循环 2、天然水杂质:悬浮物胶体溶解物 3、水体污染:排入水体的污染物在数量上超过了该物质在水体中的本底含量和水体环境容量,导致水体的物理、化学及微生物特性发生变化,破坏了水中固有的生态系统,破坏了水体功能及在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中的作用。 4、水污染可分为:自然污染人为污染 5、氧垂曲线定义:在河流受到大量有机物污染时,由于有机物这种氧化分解作用,水体溶解氧发生变化,随着污染源到河流下游一定距离内,溶解氧由高到低,再到原来溶解氧水平,可绘制成一条溶解氧下降曲线。 6、氧垂曲线的作用:①废水排入河流后溶解氧的变化情况②最缺氧点距离受污点的位置及其溶解氧含量 7、水体污染源分为:工业污染源生活污染源其他污染源 8、污染类型:病原体污染耗氧物质污染植物营养物质污染石油污染热污染放射性污染有毒化学物质污染酸碱盐污染 9、废水的水质指标: ①物理指标温度、色度、臭味、固体物 ②化学指标 COD、BOD5、P H值、汞 ③生物指标细菌总数、大肠菌群数 10、水污染控制基本方法:物理处理法化学处理法物理化学处理法生物处理法 11、凯氏氮:有机氮和氨氮的总称

12、总固体量:TS 悬浮物:SS 溶解性固体:DS 挥发性固体:VSS 非挥发性固体:NVSS 二、物理处理法 1、定义:借助物理作用分离和除去污水中不溶性悬浮物体或固体的方法 2、特点:简单易行、效果良好、费用较低 —、均和调节 1、调节池作用:调节水量调节水质 二、①筛滤作用:去除污水中较大的漂浮物和悬浮物减轻后续处理构筑物的处理负荷 防止堵塞水泵或管路回收有用物质 ②格栅:-、按清理方式来分类:人工清理格栅机械格栅 =、按格栅规格分类:粗格栅:50—100毫米中格栅:10—40 毫米细格栅3—10毫米 三、栅渣、筛余物处理:填埋焚烧 四、①沉淀定义:溶液中难溶解的固体物质从溶液中析出或从溶液中析出的难 溶解的固体物质 ②沉淀作用:作为化学处理与生物处理的预处理用于化学处理或生物处 理后,分离化学沉淀物、分离活性污泥污泥的浓缩脱 水灌溉农田前作灌前处理 ③沉淀类型:自由沉淀絮凝沉淀拥挤沉淀压缩沉淀 ④过滤率(表面负荷率):沉淀池进水量与沉淀池平面面积的比值

山西煤业有限公司水污染治理设施简介

目录 一、项目背景 (1) (一)矿井简介 (1) (二)项目背景 (1) (三)工艺对比 (1) (四)处理能力及实际处理量 (2) 二、改造后水处理站工艺流程及平面布置图 (2) (一)矿井水工艺流程图及平面布置图 (3) (二)生活水工艺流程及平面布置图 (5) 三、水处理站设备明细 (7) (一)矿井污水处理站设备明细一览表7 (二)生活污水处理站设备明细一览表 (9) 四、设备功能简述 (10) (一)矿井水处理设备 (10) (二)生活污水各种设备简介 (16) 五、水处理站操作规程 (16) (一)矿井水处理站安全操作规程 (16) (二)矿井污水站离心脱泥机操作规程 (三)生活污水处理站安全操作规程 (17) 六、矿井水、生活水处理站存在的问题 (26)

污水处理手册 一、项目背景 (一)矿井简介 山西某煤业有限公司是根据晋煤重组办发【2009】33 号文兼并重组整合山西某煤业有限公司、山西沟煤业有限公司及山西强煤业有限公司的主体矿井,主体企业为山西源投资有限公司。公司位于县县城140°方向直距约13km的陈家湾村一带,行政区划隶属于陈家湾乡管辖。矿井井田面积为6.1321km2,批采3-9号煤层,设计生产能力为90万吨/年,可采储量2462万t,设计服务年限为19.5年。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于2010年10月18日批准开工建设。 (二)项目背景 为贯彻落实山西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加快推进钢化、化工、煤矿等行业水污染防治设施提标改造的通知》(晋环水函【2016】14 号)、吕梁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吕梁市水污染防治2017年行动计划的通知》(吕政办发【 20 17】3 号)和吕梁市环境保护局《关于全面实施钢铁、炼焦、化工、煤炭生产等行业水污染防治设施提标改造的通知(吕环办发【2017 】67 号)以及《柳林县水污染防治201 7年行动计划》目标任务,柳林县环境保护局以了柳环发【20 17】30号文件要求我矿于2017年11月30日前完成对污水处理站的提标改造。 2017年12月,通过挂网公开招标的方式,我矿与山西污水处理有限公司签署了提标改造合同,由山西污水有限公司负责对我矿

2014年水污染治理行业分析报告

2014年水污染治理行业分析报告 2014年7月

目录 一、行业管理体制及相关法律法规政策 (4) 1、行业管理体制及主管部门 (4) 2、相关法律法规及产业政策 (4) 二、行业发展概况及发展趋势 (6) 1、水污染的分类及主要处理技术 (6) 2、我国水污染治理形势严峻 (7) 3、水污染治理发展趋势 (8) (1)集中式生活污水处理面临瓶颈,分散式处理具有广阔的市场 (8) (2)工业废水排放标准提高,迫切需要先进、高效、低成本的污水处理技术 (9) (3)工业废水的集中治理将成为工业水污染治理的重要方向 (10) (4)专业运营服务市场日益成熟 (10) 三、上下游产业链分析 (11) 1、上游行业分析 (11) 2、下游行业分析 (11) 四、影响行业发展的有利与不利因素 (12) 1、有利因素 (12) (1)产业政策支持 (12) (2)社会环保意识增强 (12) (3)污水治理发展模式的转变带来广阔市场前景 (13) (4)污水治理相关技术水平日益提高 (13) 2、不利因素 (13) (1)行业市场化竞争机制有待完善 (13) (2)行业内企业整体实力偏低 (14) 五、行业周期性、区域性、季节性特征 (14)

1、行业的周期性特征 (14) 2、行业的区域性特征 (15) 3、行业的季节性特征 (15) 六、市场规模情况 (15) 1、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升级改造市场 (15) 2、农村及畜禽养殖污水治理市场 (16) 3、工业废水治理市场 (17) 七、主要风险 (18) 1、政策风险 (18) 2、市场需求风险 (18) 3、市场竞争风险 (19) 八、行业竞争格局 (19) 1、北京碧水源科技有限公司 (20) 2、蓝星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21) 3、广东新大禹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21) 4、扬州澄露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21)

我国水污染现状及治理

我国水污染现状及治理 文 中 国 是 一个资源型缺水的国家和水质型缺水的国家。联合国规定,地区年人均水资源量小于1 700 m3,称为资源型缺水。中国人均水资源,已不足世界人均水平的1/4,是一个资源型缺水的国 家。同时,因为水源的水质达不到国家规定的饮用水水质标准,中国还是一个水质型缺水的 国家。 水利部统计, 2003 年全国废污水排放总量 640 亿吨。其中海河、辽河、黄河、淮河 污染最为严重,地下水水质有恶化趋势。而全国农村中约有 6300 多万人饮用高氟水, 200 万人饮用高砷水, 3800 多万人饮用苦咸水, 1 . 9 亿人饮用水有害物质含量超标。? 国家环保总局最近发布的地表水水质报告表明,七大水系中珠江水系总体水质较 好。而广东省环境保护局局长李清代表强调,虽然珠江干流的水质都能达到国家Ⅱ类、Ⅲ 类水质标准,但水环境污染的问题仍不容忽视。“突出的污染问题在城市河段,由于工业发 展较快,像广州、深圳、佛山、东莞城区附近的珠江支流问题相对突出”。?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 3 月 23 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 2005 — 2006 年农村饮水安全应急工程规划》!? 会议听取了发展改革委关于农村饮水安全应急工程规划的汇报。会议认为,解决

农村饮水困难,对于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的健康水平,促进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几年中央和地方加大工作力度,解决了 6000 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困难,深受群众欢迎。制定并实施“ 2005 — 2006 年农村饮水安全应急工程规划”,再解决2000 多万农村人口饮水困难,很有必要。会议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领导,各负其责,密切配合,确保规划的顺利实施。一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要编制好分阶段工程规划,适度集中工程建设区域,优先解决对农民生活和身体健康影响较大的饮水安全问题。二要防治并重,综合治理。水源地保护要与水质处理相结合,特别要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严格监控化肥、农药的使用,水源地附近要禁止发展高污染工业,防止和逐步减轻对农村饮用水源的污染,让群众喝上干净的水。三要因地制宜,建管并重。要合理选择饮水工程的建设形式、规模和标准,强化项目管理,建立产权明晰、责权统一的农村饮水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实现农村饮水工程的良性运行。四要增加投入,确保工程所需资金足额、及时到位。? 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环境卫生监测所进行的饮用水监测显示,水质量问题已经非常严重。全国26个省、区的180个县市,有43.3%的人在喝着不安全的水。 为便于衡量水质状况,方便评价水体,中国把水体分为如下几类:Ⅰ类,主要适用于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Ⅱ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贵鱼类保护区、鱼虾产卵区;Ⅲ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二级保护区、一般鱼类保护区及游泳区;Ⅳ类,主要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Ⅴ类,主要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区域。 据此标准,中国的水污染问题已经处于一个相当严重的局面。根据水利部1997年的统计[1],全国河流中,污染河长(包括Ⅳ类、Ⅴ类河长占总河长%,劣Ⅴ类河长占15%)已占总河长65 405 km的%。完全污染、失去水的使用价值的劣Ⅴ类河流占总河长的15%。而松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