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静脉导管引流术与常规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创伤性血胸的疗效对比

合集下载

尿激酶+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凝固性血胸

尿激酶+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凝固性血胸

尿激酶+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凝固性血胸【摘要】目的:尿激酶+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凝固性血胸的诊治体会。

方法:急性期后(外伤48h后、手术3天后),50ml生理盐水加尿激酶10万单位冲胸后夹胸管,每20分钟改变体位一次,2小时后开放等引流。

结果:本组7例均经x线胸片复查显示肺膨胀良好。

结论:采用胸腔团式引流术+尿激酶治疗凝固性血胸,较传统治疗方法简便,患者痛苦小、经济负担轻,值得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尿激酶;胸腔闭式引流术;凝固性血胸【中图分类号】r6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112—01凝固性血胸是胸部外伤及胸腔内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由于凝固的血块及积血占据胸腔的容积,使肺通气功能受到影响,后期凝固的血块及积血存留一定时间后,刺激胸膜使之渗出,渗出的纤维蛋白沉积在脏、壁层胸膜上,限制了膈肌和肺的运动,去纤维蛋白作用消失,形成纤维板而致凝固性血胸,呼吸功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传统开胸手术或近年发展起来的电视胸腔镜手术对凝固性血胸疗效满意,但由于手术创伤大或费用高,部分患者难以接受(尤其是因经济困难拒绝手术者)。

自2004年~2006年,我科对7例凝固性血胸,采用胸腔闭式引流+尿激酶冲洗,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7例中男6例,女1例;年龄16~57岁,平均36岁;外伤5例,手术后2例;左胸4例,右胸3例。

起病至治疗时间2~16天,平均11天。

本组7例入院后均在患侧第6或7肋问腋中线放置闭式引流,引流至胸管无明显胸液引流。

再经x线或ct复查证实胸腔中仍有中等量或大量积液,胸腔内存在血凝块,胸管引流不畅。

2 方法急性期后(外伤48h后、手术3天后),50ml生理盐水加尿激酶10万单位冲胸后夹胸管,每20分钟改变体位一次,2小时后开放等引流。

根据引流量行b超、x线或ct检查了解凝固性血胸的治疗情况。

必要时2-3天重复应用尿激酶,在用药前、用药期间及用药后监测凝血功能。

胸腔引流管的放置与管理(胸腔穿刺)

胸腔引流管的放置与管理(胸腔穿刺)

胸腔引流管的放置与管理(胸腔穿刺)胸腔闭式引流术是常见操作,是将引流管经胸壁放置到胸膜腔内,主要用于引流气体或液体,但引流管也可用于灌输药物来诱导胸膜粘连或治疗脓胸。

本文将总结胸腔引流管(下文简称胸管)放置的适应证、禁忌证、技术、管理及并发症。

需要行胸腔引流的具体内科和外科疾病详见其他专题。

适应证如下:气胸:自发性气胸、外伤性气胸、医源性气胸,最常由放置中心静脉导管引起、张力性气胸、支气管胸膜瘘,在术后发生或由机械通气所致血胸:胸部创伤(钝性或穿透性)、胸部或上腹部手术术后胸腔积液:无菌性积液、感染性或炎性积液(即,脓胸和肺炎旁胸腔积液)、恶性胸腔积液、乳糜胸、其他胸腔积液胸膜固定术:治疗难治性胸腔积液时,需要插入胸管帮助将硬化剂输注入胸膜腔内。

禁忌证—抗凝治疗、凝血障碍或出血素质是择期胸管放置的相对禁忌证。

肝衰竭引起的漏出性胸腔积液一般不采用胸腔引流来管理。

感染、既往胸膜固定术或既往肺部手术引起胸膜腔粘连的患者,盲插胸管很危险。

此时,优选超声或CT扫描引导下操作。

准备抗生素预防—放置胸管之前是否需要预防性抗生素视具体临床情况而定。

胸管的选择一般注意事项:胸管有硅胶管和聚氯乙烯管,其具有不透射线的条带,条带上有用来标记最远端引流孔的缺口。

硅胶管(Silastic)优于老式乳橡胶管,后者引流孔较少,在胸部X线上不能充分显影,引起的胸膜炎症更多,并且可能引起乳胶过敏。

目前有专门的气胸引流胸管(如Nightingale、Wayne、Thal-Quick和Fuhrman),有无影像学指导时均可使用(图1)。

必要时也可采用其他装置(如,Blake引流管19F,24F)来行胸腔引流。

通过胸管的引流率与Poiseuille定律(液体)或Fanning公式(气体)中的因素有关。

引流液体时,这些因素包括引流管的半径(4次方)、引流管两端的压力差、引流管长度,以及液体的黏度。

引流气体时,这些因素包括引流管的半径(5次方)、引流管两端之间的压力差、引流管的长度,以及摩擦系数。

带针胸管法治疗创伤性血气胸121例

带针胸管法治疗创伤性血气胸121例
出版 社 , 2 0 0 5:3 7. 9
参 考 文 献
操作过 程中定位 、消毒、铺巾、麻醉 与常规切开法 相同。具 【J王 志强 ,金 锡御 . 科手术学 【 J 第 3版 . l 外 M . 北京 :人 民卫生 钳横 向沿肋间稍作分离, 用左手拇指及食指固定在距针尖4 [1陈 维 庭 .胸 腹 联 合 伤 诊 治 特 点 【 .中 国 实 用 外 科 杂 志 , ~ 2 JJ 5 m处 ,以防刺人过深 ,右手握住带针胸 管尾部 。用稳重而 c 明显落空感 , 再进入2 c ~3m或预定位置 , 出针芯至胸壁后 , 退

肛 肠 设 备 专 业 制 造
电脑多功 能检查治疗仪 ,适用肛肠科 治疗各期 内痔、 外痔 、 混合痔 、 肛管息肉 、 肛乳 头肥 大等肛肠疾病的治疗 。
治疗特点 :不碳化 、不结痂 、血管 闭合好 、时 间短 、
痛苦少 、恢复快 ,可及治疗 、检 查于一体。 其它 产品 :①高清 晰无交叉感染直肠镜 ②肛肠 药物 薰洗仪 ③结肠灌洗机 ④肛肠 长效麻醉药
多。使用带针胸管( o ai ct ee t r cr行胸腔闭 疗血气胸患者可以排 除胸膜腔 内液体和 气体 ,维持胸膜腔 内 t rc ah trwi toa ) h c h 式引流术与传统肋问切开法放置引流管相比具有很大的优越 的负压 ,促进肺保持在膨胀状态和保持纵 隔位于 中间位,保
用一直血管钳在近胸壁处夹住引流管 ,将 套管针从引流管上
19 9 9,1 ( ) 9 9 7 :3 0.
3 持续的力量来回转动使针逐渐刺人 ,当穿刺针进入胸腔时有 [1朱旭 明 ,袁 晓雷 ,徐校 成 .胸 部外 伤迟 发性 血胸 42例 诊治 分 析【 浙江 I J. J 临床医学 ,2 0 ,8 ( ) 2 6 0 6 3 : 5 .

血气胸病人的护理

血气胸病人的护理

血气胸病人的护理01气胸02血胸气胸1.损伤性气胸2.自发性气胸补充:自发性气胸因肺部疾病使肺组织和脏层胸膜破裂,或靠近肺表面的肺大疱、细微气肿疱自行破裂,使肺和支气管内空气逸入胸膜腔。

以继发性多见,如COPD、支气管哮喘★、肺结核、肺癌、肺脓肿等。

原发性:多见于瘦高体形的男性青壮年自发性气胸临床表现胸痛:突发一侧针刺样或刀割样胸痛★(最常见)呼吸困难:严重程度不一,与有无基础疾病、肺功能状态、发生的速度、胸膜腔内积气量有关体征:严重程度不一,少量气胸体征不明显,大量气胸时,气管向健侧移位,心浊音界缩小或消失,右侧气胸时肝浊音界下降X线检查是诊断各种气胸的重要方法。

自发性气胸最常见的症状是A.呕吐B.心悸C.发热D.胸痛E.咳嗽『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自发性气胸最常见的症状是胸痛。

一、损伤性气胸:创伤性气胸(一)病因和病理1.闭合性气胸2.开放性气胸3.张力性气胸(一)病因与病理生理1.闭合性气胸---不进不出多发于肋骨骨折,肋骨断端刺破肺,空气进入胸膜腔。

气胸形成后,伤口闭合,胸膜腔与外界不相通。

空气进入胸膜腔后,抵消胸膜腔内部分负压,造成伤侧肺组织萎陷。

由于两侧胸腔压力不平衡,导致不同程度的纵隔偏移,使健侧肺组织受压。

2.开放性气胸---也进也出胸壁有开放性伤口,空气经伤口自由出入胸膜腔★。

吸气时健侧负压增大,呼气时减小,使纵隔随呼吸而左右摆动,这种现象称为纵隔扑动★。

纵隔扑动能影响静脉血流回心脏,引起循环功能严重紊乱。

3.张力性气胸---只进不出气管、支气管、肺损伤裂口或伤口与胸膜腔相通,且形成活瓣,患侧胸膜腔内压力进行性增高★,对肺的压迫和对纵隔的推移越来越大,纵膈明显偏向健侧。

造成严重呼吸循环功能障碍。

(二)临床表现1.闭合性气胸大多数起病急骤,病人突感一侧胸痛,针刺样或刀割样,持续时间短暂,继之胸闷和呼吸困难,可伴有刺激性咳嗽。

严重者不能平卧。

肺萎陷30%以下者,多无明显症状。

伤侧叩诊呈鼓音,呼吸音减弱或消失。

胸腔闭式引流在胸部外伤的应用

胸腔闭式引流在胸部外伤的应用

胸腔闭式引流在胸部外伤的应用作者:陈环来源:《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3年第03期摘要:目的探讨胸腔闭式引流在胸部外伤血气胸治疗中应注意的相关问题。

方法对我院2008年至2013年间施行的418例胸腔闭式引流术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胸腔闭式引流术418例,引流后再行开胸93例,治愈403例,死亡15例。

结论对创伤性血气胸患者,及时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可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加强闭式引流术后护理,可避免开胸手术,减少并发症。

关键词:胸部外伤;血胸;气胸;胸腔闭式引流术中图分类号:R6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49(2013)03-00-02胸腔闭式引流术,作为一种诊治手段广泛地应用于胸部外伤,血气胸、脓胸的引流及开胸术后的胸腔引流,对于疾病的治疗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处理不当常可导致引流管堵塞、引流不畅、胸腔积血,胸管过深、过浅、移动脱出、定位不准、出血感染等,因此,我们必须牢固掌握胸腔闭式引流术的处理要点,术后加强护理。

现对我院自2008年至2013年施行的418例胸腔闭式引流术的病例进行回顾性总结和分析,从中发现问题,从而提高胸腔闭式引流术的治疗效果。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胸腔闭式引流术病历418例,占同期胸外伤合并血气胸(共773例)病历54.08%(418/773),胸腔闭式引流后再行开胸93例(93/418);胸腔穿刺术引流气体及液体55例(55/773)。

其中男278例,女140例,年龄12岁~76岁,平均年龄42岁,治愈403例,死亡15例,病死率3.7%。

1.2 治疗方法本组病例有418例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其中17例双侧血气胸行双侧胸腔闭式引流术)。

84例胸腔引流病人经观察判定胸内有活动性出血,持续漏气,再行开胸探查术;另9例因引流不畅形成包裹性胸腔积液或凝固性血胸而行开胸探查手术,从术中情况分析来看,这9例病人若在受伤后及时进行有效的胸腔闭式引流,可避免开胸探查术。

外伤性血气胸患者胸腔闭式引流管护理体会

外伤性血气胸患者胸腔闭式引流管护理体会
20 2 ( ) 1 -9 07,1 1 :81.
起到一定作用 。在 护理和 治疗 中 , 向患者 宣教康 复知 识 , 包
括合理饮食 , 手术侧 肢体 的功能 锻炼 。及 时复诊 , 治疗 和 把
护理方案记录于出院病历上 , 嘱家 属 密 切 注 意 患 者 的心 理 和
外伤 性血 气 胸 患 者胸 腔 闭式 引流 管 护理 体 会
医生 。
岁, 平均 3 . 7 5岁。均为外伤性血气胸患者 , 经胸 腔闭式 引流
而康 复。其 中 2 例外伤性血气胸患者 出血量 大 , 时超过 每小 20ml连续 3h且持续增多 , 0 , 血色鲜红 , 出现血压 持续下 降、
脉速 等失血性休克表现 , 立即开胸手术止血 。
士给予完全帮助 , 部分协助 , 支持教育 等不 同方式 护理 , 满足 其 自理需要 ; 饮食 护理 。术后 患者 的饮 食相 当重要 , ⑤ 除需
增 加 热 量 外 , 应 增 加蛋 白质 , 生 素 和 无 机 盐 , 促 进 组 织 还 维 以
病情变化 。
参 考 文献
[ ] 吴在德 , 1 吴肇汉 . 外科学 .北京 : 人民卫生出版社 ,0 36:2 . 20 , 3 7
张爱 军
胸腔闭式引流管 是用 于外伤性 或 自发性 气胸 、 血胸 、 脓 胸及心胸手术后的引 流等 , 目的是 引流胸 膜腔 内渗 液、 其 血
运动 , 促使胸膜 腔 内气体及 液体 排 出, 使肺 复张 。对 于胸 部
疼痛 不明显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指导患者 吹气球 锻炼肺功能 , 促进 气血排 出 ,
做普鲁卡 因皮肤过敏试 验 ( 如用利 多卡 因 , 可免 做皮试 ) 并 , 给予肌 内注射苯 巴比妥 钠 0 1g . 。患 者取半 卧位 ( 命体 征 生

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外伤性血气胸58例临床分析

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外伤性血气胸58例临床分析

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外伤性血气胸58例临床分析作者:王飞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3年第05期【摘要】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在外伤性血气胸治疗中的可行性、手术时机及治疗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和总结2006年4月至2011年6月我院58例应用电视胸腔镜进行手术的外伤性血气胸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治疗效果及手术经验。

结果58例患者的手术均顺利完成,1例患者中转开胸,6例患者辅助小切口手术,术后恢复良好。

结论VATS手术治疗外伤性血气胸时应严格掌握其适应证和禁忌证,VATS手术治疗外伤性血气胸是安全、微创、可行的。

【关键词】电视胸腔镜手术;外伤;血气胸作者单位:528000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山大学附属佛山医院胸外科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自20世纪90年代初开展以来,在全世界迅速推广。

VATS较传统的开胸手术显示出了较大优越性,如创伤小、恢复快、符合美容等。

自2006年4月至2012年6月,我科利用VATS 诊治外伤性血气胸58例患者,取得良好效果,现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58例,其中男性45例,女性13例,年龄18~55岁。

其中刀刺伤25例,交通事故伤20例,高处坠落伤13例。

血气胸合并损伤情况:肺挫裂伤39例, 肋骨骨折32例, 肋间动脉损伤8例, 凝固性血胸6例,膈肌破裂伤3例。

58例患者行胸部CT或胸部正侧位X光片检查作为诊断依据,以胸部CT检查为主。

本组58例术前均明确诊断血气胸,并予行胸腔闭式引流术。

术前患者行深静脉穿刺静脉通路输血、补液治疗,维持生命体征相对稳定。

1.2方法采用双腔气管插管, 静脉复合麻醉,健侧卧位,于患侧腋中线第6或第7肋间置入胸腔镜探查胸腔内情况及病变情况,部分开放性伤口位置合适可直接选择创口入镜。

术中根据病情决定另外1~2个切口位置,一般选择腋前线第肋间及腋后线第肋间为操作孔,切口长度为1~3 cm。

进入胸腔后,清除胸腔内积血及血凝块, 依次探查心脏及纵隔大血管、肺、胸壁、膈肌,确定出血部位。

创伤性血气胸病人护理论文

创伤性血气胸病人护理论文

创伤性血气胸病人的护理体会【摘要】目的探讨胸部损伤,创伤性血气胸病人的疗效和护理要点。

方法行胸膜腔闭式引流,取半卧位,以使膈肌位置下降,有利于呼吸及引流,吹气球锻炼肺功能,促进肺膨涨,预防肺不张。

结果从2010年至今我科共收治35余例创伤性血气胸患者分别均在7-10天治愈拔管。

结论行胸膜腔闭式引流,采取半卧位,并协助患者翻身、拍背,术后第3天开始指导患者每天进行有效的吹气球功能锻炼,促进肺扩张。

均在7-10天拔管后患者未出现胸闷、呼吸困难、伤口渗血、渗液、皮下气肿等。

【关键词】创伤性血气胸;护理1临床资料我科自从2010年1月至2012年8月共收治创伤性血气胸患者35余例,男30余例、女5余例,年龄均在22-55周岁之间,主要由外伤至胸部闭合性损伤,多发性肋骨骨折引起血气胸。

2临床表现2.1症状患者出现胸闷、胸痛、气促和呼吸困难。

2.2体征患侧胸部饱满,可见气管向健侧移位,叩诊呈鼓音,听诊呼吸音减弱甚至消失。

3急救护理和临床观察3.1患者入院后立即建立静脉通路并保持其通畅,给予氧气吸入4升/分,心电监护监测生命体征,严密观察呼吸变化及血氧饱和度情况,遵医嘱合理安排和输注晶体和胶体溶液,根据血压和心肺功能状态等控制补液速度。

3.2立即协助医师在严格无菌操作下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引出气体和血性液后患者呼吸得到改善,术后给予补液、雾化吸入、抗生素预防感染等治疗。

3.3加强观察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和引流液量,色质和性状。

24h内应特别注意,术后6-12h内若引流量超过100ml/h 提示有活动性出血的存在,应及时报告医师做好抢救准备。

4胸膜腔闭式引流的护理4.1保持引流管道密闭,随时检查引流装置是否密闭,引流管有无脱落。

4.2保持引流管通畅并固定好,水封瓶内长管应侵入水中3-4cm并直立。

4.3病人取半卧位或经常变换体位,定时挤压胸腔引流管,防止管道受压、阻塞,有利于呼吸及引流。

4.4搬动病人或换水封瓶时,应用两把血管钳夹住近胸侧的橡皮引流管,防止空气进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心静脉导管引流术与常规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创伤性血胸的
疗效对比
[摘要]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引流术与常规胸腔闭式引流术
治疗非进行性创伤性血胸的疗效。

方法将102例非进行性创伤性血胸患者按治疗方式分为两组:观察组58例接受中心静脉导管引流术,对照组44例接受常规胸腔闭式引流术,现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效。

结果①两组患者积血排除时间、肺复张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②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③观察组疼痛、感染、穿刺性损伤、皮下气肿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中心静脉导管引流术与常规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非进行性创伤性血胸的疗效大致相当,但是中心静脉导管引流术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中心静脉导管引流术;常规胸腔闭式引流术;创伤性血胸;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 r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3)01(a)-0091-02
血胸是指胸部创伤导致胸膜腔内积血,并可与气胸同时并存。

创伤性血胸是指由外伤原因所致的血胸,根据血胸的特点可降创伤性血胸分为非进行性血胸、进行性血胸、凝固性血胸3大类[1]。

引流术主要用于非进行性血胸的治疗,该研究即旨在探讨中心静脉导管引流术与常规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非进行性创伤性血胸的疗效,
以2008年3月—2012年4月期间收治的102例非进行创伤性血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102例非进行性创伤性血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性63例,女性39例;年龄21~62岁,平均(38.9±7.1)岁;发病到入院时间0.5~4.2 h,平均(1.5±1.9)h。

纳入标准:①相关检查确诊胸腔含有大量积液,结合病史确诊为创伤性血胸;②临床分型为非进行性;③出血量、出血速度适宜,符合引流术的治疗指征。

排除标准:①进行性创伤性血胸患者;②凝固性创伤性血胸患者;③合并气胸需要人工或机械通气的患者;④出血量大、出血速度快需要紧急剖胸探查的患者。

1.2 研究方法
观察组患者接受中心静脉导管引流术,具体步骤如下:①给予患者常规消毒、铺巾、麻醉。

②给予患者超声定位检查,寻找积液最深点,并从该点按seldinger法穿刺进针。

③在患者胸膜腔内置入1根一次性单腔中心静脉导管,植入深度约15 mm左右。

④在单腔中心静脉导管的末端连接无菌引流袋,每隔6 h用15 ml无菌生理盐水对导管进行冲洗。

对照患者患者接受常规胸腔闭式引流术,具体步骤如下:①给予患者常规消毒、铺巾、麻醉,方法同观察组。

②在患者腋中线第4、5、6肋间隙将胸壁切开。

③以常规方法在患者胸膜腔内置入1根一次性传统胸腔闭式引流管。

④在胸腔闭式引
流管末端接水封瓶,更换1次/d。

1.3 疗效评价标准
①治愈:肺完全复张,胸腔积液恢复至正常水平;②有效:肺部分复张,胸腔积液减少。

③无效:肺无复张甚至加重,胸腔积液无减少甚至增加[2]。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积血排除时间与肺复张时间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的积血排除时间、肺复张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见表2。

2.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疼痛、感染、穿刺性损伤、皮下气肿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3。

3 讨论
创伤性血胸主要是由肺组织裂伤、肋间血管破损、胸廓内血管破损、心脏或大血管受损破裂等因素所致,其主要临床表现与出血量、
出血速度、患者体质密切相关,少量血胸患者可无明显的临床症状,但是中大量血胸患者,尤其是失血速度快时,可同时出现失血性休克、胸膜腔积液征象。

如前所述,创伤性血胸可分为非进行性血胸、进行性血胸、凝固性血胸等类型,不同类型血胸的治疗方法不一致,非进行性血胸是根据积血量多少采用穿刺术或引流术治疗;进行性血胸需及时行开胸探查术治疗;凝固性血胸则是等待患者病情稳定后尽早手术,将血块清除,并剥除纤维组织。

由此可见,治疗创伤性血胸患者的关键因素就是判断患者出血是否已经停止。

当患者出现下列征象时应考虑进行性创伤性血胸患者的可能[3]:①患者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持续降低的患者;②经输血、补液等治疗措施后,患者的血压未见回升或短暂回升后又迅速下降;
③患者脉搏逐渐加快,血压持续下降;④因血液凝固导致穿刺抽不出血液,但是相关检查显示胸膜腔阴影持续增大;⑤引流术后的引流血量达到200 ml/h,且持续3 h。

在该研究中,将102例非进行性创伤性血胸患者按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前者接受中心静脉导管引流术治疗,后者接受常规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

结果可见两组患者积血排除时间、肺复张时间、治疗效果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观察组疼痛、感染、穿刺性损伤、皮下气肿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这主要是因为中心静脉导管引流术具有如下优点所致,如材质柔软,组织相容性好,对胸膜刺激小;手术操作过程简单,不易损伤肋间血管、肋间神经、肺组织、心脏等。

综上所述,中心静脉导管引流术治疗
非进行性创伤性血胸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因此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morrison ca, lee tc, wall mj jr, et al. use of a trauma service clinical pathway to improve patient outcomes for retained traumatic hemothorax[j]. world j surg,
2009,33(9):1851-1856.
[2] tekinbas c, gunduz a, turedi s, et al. giant fibrous tumor misdiagnosed as traumatic hemothorax[j].acta chir belg, 2008, 108(6):771-773.
[3] yi jh, liu hb, zhang m, et al. management of traumatic hemothorax by closed thoracic drainage using a central venous catheter[j].j zhejiang univ sci b, 2012, 13(1):43-48.
(收稿日期:2012-11-1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