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硝酸和硫酸(课件PPT)
【学海导航】安徽省高中化学(第1轮)总复习 第4章第16课时 氨 硝酸 硫酸(1)课件 新人教版

氨和铵盐
• 1.氨气和氨水氨气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
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易液化,极易溶
于水(常温常压下,1体积水约能溶解700
体积的氨气)。氨气能与水、氯化氢、氧
气等物质发生反应,其中与水反
• 应的产物NH3·H2O是一种弱碱。 • 氨水的性质:氨水是氨气溶于水形成的混
•
(4)氨的氧化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 有
红棕色气体产生
•
(5)4NH3+5O催2△化剂
4NO+6H2O
•
(6)NH4+ NO3-
•
已知甲、乙、丙均为常见气体,
其中甲在空气中含量最多,乙在相同条件下
密度最小,丙有刺激性气味,且一个丙分子 由四个原子构成。
• (1)实验室中可用下图A或B装置与相应的 药品制得丙。
Cu(OH)2↓,所以n(OH-)=2n(Cu2+),
• 因此V(NaOH)=
=0.06 L=60
mL。
(n NaOH)
(c NaOH)
答案:A .60 mL
• 如图所示,向一定量的铁粉中加入一定体 积12 mol·L-1的硝酸,加热充分反应后, 下列微粒在体系中一定存在的是B( )
• ①NO3- ②Fe3+ ③H+ ④NO ⑤NO2 • A.只有①
• (4)氨水密度小于水,当把氨水稀释 时,随质量分数的减小,氨水的密度增 大。
• +O(H5- )弱N O(碱4与性易,挥具发有的碱酸的反通应性产:生NH白3烟·H,2O可 用于检验氨气、氨水的存在)。氨水是很好
的沉淀剂,能使Al3+、Fe3+、Mg2+分别转化
成Al(OH)3、Fe(OH)3、Mg(OH)2沉 淀,但氨水中滴加Ag+溶液开始出现沉淀
高中化学 氨、硫酸、硝酸

第四节氨硝酸硫酸课时1 氨气知识分层讲解学知识基础知识讲解敲黑板知识点 1 氨气【重点】1.氮的固定(1)氮元素的存在游离态:N2,占空气总体积的78%或总质量的75%。
氮元素化合态:硝酸盐等无机盐,蛋白质等有机物。
(2)氮的固定:将游离态的氮转变为氮的化合物叫做氮的固定。
【易错1】目前工业制取氨气的反应原理即人工固氮的反应。
2. 氨气的物理性质及喷泉实验(1)氨的物理性质①氨气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②氨气的密度为0.771 g/L,比空气小;氨气极易溶于水,常温下,1体积水大约能溶解700体积NH3。
因此一般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氨气。
③氨气的沸点为-33.5℃,易液化,常用作制冷剂。
(2)氨气溶于水的喷泉实验示例1实验装置实验准备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在干燥的圆底烧瓶中充满氨气,用带有玻璃管和滴管(滴管里预先吸入水)的塞子塞紧瓶口,倒置烧瓶,使玻璃管插入盛有水(含酚酞)的烧杯中打开橡胶管上的夹子,轻轻挤压滴管的胶头使少量水进入烧瓶。
烧杯中的溶液由玻璃管进入烧瓶,形成美丽的喷泉,烧瓶内液体颜色呈红色。
氮的循环【易错1】在判断氮的固定时,学生往往把由气态的含氮化合物转化为固态的含氮化合物的过程认为是氮的固定。
如:由氨气合成碳酸氢铵的过程。
喷泉划重点:氨气喷泉实验的解释①能形成喷泉说明氨气极易溶于水,使烧瓶内的压强迅速减小,烧杯内的水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进入烧瓶;烧瓶内液体呈红色,说明氨气溶于水得到的溶液呈碱性。
②氨气喷泉实验成功的关键是:①装置气密性良好;②圆底烧瓶要干燥;③装置内气体的纯度要高。
3. 氨气的化学性质(1)氨与水的反应氨气溶于水时,大部分NH3与H2O反应生成一水合氨(NH3·H2O);常温下,一水合氨中有一小部分(约1%)电离成NH4+和OH-,所以氨水显弱碱性,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H3+H2O NH3·H2O、NH3·H2O NH4++OH-,或表示为:NH3+H2O NH3·H2O NH4++OH-。
化学肥料PPT课件(23)

本课结构
氮 磷钾 肥 肥肥
微 复量 合元 肥素 料肥
料
农 家 肥 和 化 学 肥
碳酸氢铵
含氮17.7%,白色 晶体,水溶液碱性 (pH=8.2-8.4)。易 受热分解,易吸湿 水解,结块。
肥效快。土壤对其中的铵的吸附量大。 施肥后需覆土或灌溉,以减少氨挥发。
氮肥
氮是作物体内蛋白质,核酸和叶绿素的重要成 份,能使作物的茎、叶生长茂盛,叶绿浓绿。 常见氮肥有:
磷酸二氢钾__K_H_2P_O_4 _____,
化学肥料与农家肥的特点
化学肥料
农家肥料
所含营养元素种类少,含营养元素种类多,
但含量多
但含量少
易溶于水,易被作物 难溶于水,肥效长 吸收,肥效较快
工业生产。成本高 就地取材,成本低
使土壤板结
能改良土壤结构
我们走得太快,灵魂都跟不上了。 与其说是别人让你痛苦,不如说自己的修养不够。 成熟的人不问过去;聪明的人不问现在;豁达的人不问未来。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论语·子路》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要掌握书,莫被书掌握;要为生而读,莫为读而生。——布尔沃 白白的过一天,无所事事,就像犯了窃盗罪一样。 儿童能力初期萌芽是尤其可贵的,我们引导儿童初期自然趋向的途径能固定儿童的基本习惯,能确定后来能力的趋向。——杜威 穿着饮食可以因陋就简,而搞学问是不能因陋就简的。 不知道而信口开河是不明智的知道了却闭口不讲是没有尽心竭力。 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论语·子路》 任何朋友都是暂时的,只有利益是永恒的。敌人变成朋友多半是为了金钱,朋友变成敌人多半还是为了金钱。 靠山山会倒,靠水水会流,靠自己永远不倒。 如果你相信自己,你可以做任何事。 第一个青春是上帝给的;第二个的青春是靠自己努力的。 不敢生气的是懦夫,不去生气的才是智者。
氨气-高一化学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二)1931 年,卡尔·博施因 为改进合成氨方法获得诺贝尔 化学奖。
(三)2007 年10月诺贝尔化 学奖授予了德国化学家格哈 德·埃特尔,理由是他发现了哈 伯-博施法合成氨的作用机理。
一、氨的分子结构
氨的电子式 结构式 球棍模型 空间填充模型
三角锥形
二、氨的物理性质
阅读课本P13总结氨的物理性质
三.氨气的化学性质
1.与水反应
氨是一种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在常温常压下,1体积水大约可溶解700
体积氨;NH3溶于水反应后,大部分NH3与水结合成 NH3·H2O, NH3·H2O可
以小部分电离成NH4+和OH-。
一水合氨
NH3+H2O⇌NH3·H2O⇌NH4+ + OH-
氨气溶于水的溶液叫氨水,因NH3·H2O是弱碱,可部分电离出OH-,从而 使溶液呈弱碱性。能使酚酞溶液变红或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氨水中含有 的粒子有: NH3·H2O、H2O、NH3、NH4+、OH-、H+
4.氨气的还原性
NH3中的氮元素的价态为-3,是氮元素的最低价,因此具有还原性。
NH3不仅能被催化氧化生成NO,在纯氧中燃烧能生成N2。在一定条件下,NH3
还能被Cl2、CuO等氧化。
氨的催化氧化: 4NH3+5O2催==化△==剂= 4NO+6H2O
(工业制硝酸的基础)
在纯氧中燃烧
点燃
4NH3+3O2====2N2+6H2O
物理性质:无色,刺激性气气味,易溶于水 物质分类:碱性氢化物 化合价:还原性
成分:三分四离 溶质:一水合氨(一元弱碱) 性质:挥发性,不稳定性、碱性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氨公开课课件(2023版ppt)

配位化合物:氨与金属离子形成的配 位化合物,如氨合银、氨合铜等,具 有特殊的结构和性质。
配位反应:氨与金属离子发生配位反 应,形成配位化合物,如氨与硝酸银 反应生成氨合银。
配位平衡:氨与金属离子的配位反应 存在平衡,可以通过改变条件来调节 配位平衡。
氨的物理性质
氨的熔点、沸点
氨的熔点: -77
氨的沸点: -33
瓶中
2
反应原理: 氯化铵和氢 氧化钙反应 生成氨气和
氯化钙
5
产物纯化: 通过碱石灰 干燥氨气, 得到纯净的
氨气
3
反应条件: 加热,温度 控制在100-
150℃
6
安全注意事 项:实验过 程中注意通 风,防止氨
气中毒
氨的实验室检测
01
检测方法:分光光度
法、离子色谱法、气
相色谱法等
02
检测项目:氨含量、
氨的凝固 点:-107
1
2
3
氨的蒸发 热:28
4
氨的密度、溶解度
01
04
氨的毒性:氨气具有毒性, 吸入过量可能导致中毒
02
03
氨的挥发性:氨气具有较 强的挥发性,常温下即可 挥发
氨的溶解度:氨在水中的 溶解度较高,常温下可溶 解约1000倍体积的水
氨的密度:氨气在标准状 态下的密度为0
氨的毒性、安全防护
氨的污染治理技术:吸 收法、吸附法、催化氧 化法、生物处理法等
氨的污染危害:对人体 健康、生态环境、空气 质量等造成影响
氨的污染治理政策:制 定排放标准、加强监管、 推广清洁生产等
氨的绿色化学
STEP1
STEP2
STEP3
STEP4
绿色化学概念: 以减少环境污染 和资源消耗为目 标的化学研究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课件:第四章 第四节第1课时 氨 铵盐

度最大的粒子是 NH3·H2O;NH3·H2O 是一种弱碱,在水中发生部分电离使溶
液呈碱性;氨水中共 含有六种粒子,分别是
H2O、NH3、NH3 ·H2O、N
H
4
、OH-
和少量的 H+,是一种混合物,液氨是纯净物。
题点二 喷泉实验
3.(2018·北京朝阳区高一检测)如图是实验室进行氨溶于水的喷泉实验装
3.学会铵盐的性质及
N
H
4
的检验方法。
知识分点突破 能力总结提升
知识分点突破
知识点一 氨
基础梳理
1.工业合成氨原理 德国化学家哈伯因在 合成氨方面的巨大贡献,而获得诺贝尔化学 奖。工
业上合成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N2+3H2
2NH3。
2.氮的固定 (1)定义:将 游离
态的氮转变为氮的 化合物
浓氨水+ 固体 NaOH
浓氨水+ 固体 CaO
NaOH 溶于水放热,促使氨水分解,OH浓度的增大有利于 NH3 的放出
NH3·H2O+CaO NH3↑+Ca(OH)2 CaO:①吸水;② 吸水后放热;③增加 溶液中 OH-浓度,减少 NH3 的溶解
题组例练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所有铵盐受热均可以分解,产物均有NH3 B.所有铵盐都易溶于水,所有铵盐中的N均呈-3价
2.氨水的溶质是一水合氨,而不是氨气,但计算时按照氨气计算。 3.氮的固定必须是氮气转化成氮的化合物,所以氨气和氧气的反应不属 于氮的固定。 4.实验室一般用氯化铵或硫酸铵与Ca(OH)2反应制取氨气,而不用NaOH固 体,因为其易潮解结块,且高温下易腐蚀玻璃。 5.不能用浓硫酸、CaCl2干燥氨气,因为两者都能和氨气发生反应。
氨教学ppt课件

例如,NH3 + HCl → NH4Cl。
反应条件
常温常压下即可进行,通常在实验室内进行。
氨与氧化剂的反应
氨与氧气反应生成氮气和水
在高温或催化剂的作用下,氨与氧气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这是 一个重要的工业制氮的方法。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例如,4NH3 + 3O2 → 2N2 + 6H2O。
氨的存在与用途
氨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是大 气的主要成分之一,约占大气 总量的1%。
氨主要用于制造氮肥、合成纤 维、合成橡胶等,也用于化工 、制药、制冷剂等领域。
在农业生产中,氨是植物生长 所需要的重要元素之一,也是 制造氨基酸的重要原料。
02 氨的生产与合成
氨的生产方法
天然气合成氨
利用天然气作为原料, 通过高温高压下的催化
氨教学ppt课件
• 氨的简介 • 氨的生产与合成 • 氨的化学反应与用途 • 氨的环境影响与安全 • 实验与探究
01 氨的简介
氨的物理性质
氨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 气体,沸点为-33.5℃,熔点为-
77.7℃。
氨的相对密度小于空气,极易溶 于水,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
氨气在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 积为22.4L/mol,1mol氨气约
氨对水体的影响
氨进入水体后,会影响水 生生物的生存,导致水体 富营养化。
氨对土壤的影响
过量的氨会影响土壤的酸 碱性和土壤微生物的活性 ,进而影响农作物的生长 。
氨的安全使用与防护
佩戴防护用品
在使用氨的过程中,应佩 戴防毒面具、化学防护眼 镜、化学防护手套等防护 用品。
保持通风
在使用氨的环境中,应保 持良好的通风,以降低空 气中氨的浓度。
常见酸的化学性质ppt课件

其他应用
用于生产合成树脂、合成橡胶 、合成纤维等高分子化合物, 以及用于电镀、冶金、皮革加
工等行业
14
04 硝酸的化学性质
2024/1/26
15
硝酸的物理性质
纯硝酸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 ,密度比水大,能以任意比与水混溶 。
浓硝酸在光照下会分解出二氧化氮而 呈黄色,所以常将浓硝酸盛放在棕色 试剂瓶中,且放置于阴暗处。
02
酸具有酸味(但并非所有有酸味 的都是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 变红,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4
酸的分类
根据酸的强弱可分为强酸和弱酸。强酸如盐酸、硫酸、硝酸等,弱酸如碳酸、醋酸 等。
根据酸分子中是否含氧元素可分为含氧酸和无氧酸。含氧酸如硫酸、磷酸等,无氧 酸如盐酸、氢硫酸等。
2024/1/26
根据酸分子电离后生成的阳离子来分类,如盐酸电离生成氯离子和氢离子,因此也 属于氯化物。
2024/1/26
28
常见酸的化学性质总结
与金属反应
与活泼金属反应生成氢气和相应的金属氯化物。
强酸性
完全电离,产生大量H+离子。
2024/1/26
29
常见酸的化学性质总结
2024/1/26
脱水性
能使有机物中氢氧元素按2:1比例 脱去。
氧化性
与金属反应时,硫元素被还原为 低价态。
30
常见酸的化学性质总结
17
硝酸的用途
硝酸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在工业上可 用于制化肥、农药、炸药、染料、盐 类等。
硝酸可用于火箭燃料,也可用来作过 氧化氢的原料。
2024/1/26
在有机化学中,浓硝酸与浓硫酸的混 合液是重要的硝化试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