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相关性问题研究_袁文斌
河北省产业结构调整对就业的影响

河北省产业结构调整对就业的影响作者:段世恒陈彩徐丹钟晋来源:《合作经济与科技》2016年第03期[提要] 新常态下,河北省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经济增长速度放缓,一些传统产业面临整顿、停产或淘汰,也有可能催生一些新兴产业,经济调整过程中必然会涉及到就业问题。
本文从就业结构如何更好地适应产业结构调整入手,分析二者的关联性和协调性,以期为新形势下如何妥善处理可能出现的就业问题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政策建议。
关键词:新常态;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基金项目:2015年河北金融学院大学生科学研究项目(编号:DXSKYY2015029)资助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收录日期:2015年12月16日一、背景改革开放以来,河北省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正向有利于促进就业的方向发展,但尚不均衡,就业结构明显滞后于产业结构的变动。
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背景,这是一种趋势性、不可逆的发展状态,意味着中国经济已进入一个与过去30多年高速增长期不同的新阶段。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劳动力资源丰富是中国的基本国情,就业困难在相当长的一个历史时期内是客观现实。
近年来,随着大学持续规模扩招,全国高校的毕业生数量持续增加。
据统计,2011~2014年我国毕业生人数增长了84.3%,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为727万人。
相比2013年699万毕业生增长28万人,再创历史新高,被冠以“更难就业季”称号。
2015年高校毕业生达到了749万人,比2014年再增加22万人,创下历史新高,中国迎来劳动力就业“洪峰”,大学生就业状况难言乐观。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
所谓的“就业鸿沟”在当下大学生就业市场依然存在:一方面大量企业出现用工荒;另一方面不少劳动力找不到工作,尤其是大学生群体就业比较困难,有些地方大学生的平均工资已低于农民工群体,就业结构性矛盾日益彰显。
解决用工荒与求职难并存这个看似悖论的问题,需要多管齐下,统筹解决。
在河北就业前景分析报告

在河北就业前景分析报告一、引言河北省是中国北方地区的一个重要省份,也是中国的工业重镇。
本文将对河北省的就业前景进行全面分析,旨在为就业者提供参考和指导。
二、劳动力市场概况目前,河北省的劳动力资源丰富,但劳动力市场竞争激烈。
随着国家扶贫政策的实施和农村人口纷纷进城就业,劳动力供给量持续增加。
然而,河北省的就业岗位仍然有一定的缺口,导致许多毕业生和就业者面临就业困难。
三、主要行业就业前景分析1. 制造业河北省制造业是河北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就业岗位较多。
特别是位于河北省东部的沿海地区,拥有许多排名全国前列的大型制造企业,如石油化工、钢铁等。
在制造业中,技术工人和管理人员的就业机会较多,而普通劳动力竞争激烈。
2. 建筑业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河北省的建筑业快速发展。
大量的住宅、商业、公共设施建设不断进行,劳动力需求量大。
建筑工人、施工人员等相关从业人员的就业前景相对较好。
但是,新型建筑技术和施工方法的推广也导致了一部分传统工种的就业机会减少。
3. 服务业河北省的服务业是近年来发展迅猛的行业之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结构的升级,餐饮、旅游、物流、金融、医疗等服务领域的就业机会逐渐增多。
特别是位于河北省首都北京和天津的辐射效应,使得这些城市周边地区的服务业就业前景更加广阔。
四、就业薪资及福利待遇河北省的就业薪资水平相对较低,尤其是一线城市以外的地区。
相对于一线城市,河北省的薪资福利待遇与生活成本相对匹配,但较难与一线城市相媲美。
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一些高薪岗位也在河北省逐渐涌现。
五、职业技能需求在河北省就业市场中,技能型人才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各行各业对具备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人才需求量大,而普通岗位的需求相对减少。
因此,求职者应通过学习、培训及不断提升技能,增加自身的竞争力。
六、政府政策及扶持措施为了促进河北省的就业发展,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和扶持措施。
这些政策鼓励创业、扶持就业培训、支持科技创新,并提供相应的补贴和贷款支持。
河北省产业结构升级的就业效应研究

河北省产业结构升级的就业效应研究
李延军;李海月;付锦泉
【期刊名称】《河北企业》
【年(卷),期】2015(0)8
【摘要】一引言长久以来产业结构调整产生的就业效应是经济学者研究的重点课题之一。
刘伟、李绍荣(2002)通过研究产业构成对经济规模、要素效率的影响及产业布局调整对中国当下经济增长的贡献,提出目前中国经济快速前进需要依靠第三产业拉动,同时要提高第一、二产业拉动效率。
李晓嘉、刘鹏(2006)研究了1978年以后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和就业之间的变动关系.通过研究不同的指标.发现目前中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存在着不对称.就业迁移落后于产业调整。
【总页数】2页(P54-55)
【作者】李延军;李海月;付锦泉
【作者单位】河北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河北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河北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241.4
【相关文献】
1.河北省技术进步与就业增长关联效应研究 [J], 黄梅丽;陈宝珍;苏妍嫄;王治虎
2.河北省服务业发展对大学生就业促进效应研究 [J], 王学婧
3.产业结构升级对就业结构影响效应研究——以北京市为例 [J], 郭宇航; 孔微巍
4.河北省最低工资的就业效应研究
——基于11个地级市面板数据的证据 [J], 张自鹏;袁青川
5.平台经济发展对就业质量的影响研究——产业结构升级的中介效应 [J], 李敏;吴丽兰;吴晓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金融支持河北省产业结构优化策略研究

图1 河北省历年三次产业产 值比例 数据来源 : 河北经济年鉴2 0 1 2 年
通过对河北省 近年来产业结 构 的观察 , 特别 是三次 产业 内部结构 , 比照产业优化 理论 的主要 内容及 目标来
第三, 从产业 投资结 构看 , 基础设施 和资源 型工业 占比高 , 新兴产业 占比低 ; “ 十 五” 、 “ 十 一五 ” 时期 , 基础
多年来 , 河北 省 由于缺乏规 划 、 规划 不够合 理或 者 规 划难以落实 ,经济产业主要还是 一种粗放式 的增 长 , 产业 结构较为不合理 ( 如图 1 所示 ) , 特别是三次产业 内 部分 布更 是如此。 这增加 了河北省产业结构 的转 型和经 济强 省战略实现的难度。
6 0. O O
以生产 高能耗 、 低 附加值产 品为支 撑 的产业 结构 , 在新 的经济发展阶段 , 已经进入增长乏力 、 效益 递减 、 活力不 足的状态。 以钢铁为例 , 河北省是钢铁产业大省 , 但主要 还是低端产业 占主导 , 高 附加值 、 高技术含 量 的产品所 占比重较低 。 除新兴铸管外 , 技术含量较高 、 前景较为广 阔的交通运输器材用钢 、 电工钢等 , 发展较慢 ; 钢材 品种 仍 以低端 的中厚板 卷 、 热压 窄带钢 、 小 型材产品为主。 河 北钢 材出 口附加值 也较低 , 据河北省工业 和信 息化厅统 计, 2 0 1 1 年河北省 省 出 口钢 材数 量和 出 口金额 仅次 于
鸯 。 ・ 0 0
4 O .O 0 3 O . O0 2 O . 0 0 1 0 . 0 0 0 . 0 0
+ 第 一 产 业 * …第 ■ 产 业 第 三 产 业
河北省产业结构调整与研究生教育发展适应性研究

( ) 一 河北省 产 业结 构现状
1河北 省 产业 结 构 总体 情 况 从 河 北 省 产 业结 构 的 变化 . 情 况 看 .十 一 五 ” 期 问 河 北 省 第 一 产 业 比 重呈 下 降 趋 势 , “ 第
降 . 业 比重 基 本 不 变 . 牧 业 比重 有 所 上 升 由此 可 以 看 林 而
圈圃 西 21 1 3 0 ̄ 2 1 8
教
育
研 究
■ 詈●淫 —
占农 业 总 产 值 的 比重 达 到 4 %。此 外 . 强农 田 水 利 等 基 础 8 加 铁 业 行 业 整 体 经 济 效 益 呈 逐 年 下 降趋 势 . 目前 仅 河 北 理 工 但
结 构 是 否 合 理 关 系 到 整 个 国 民经 济 的 运 行 和发 展 、 会 的安 社
定 以及 人 民 生 活 水 平 提 高 .它 在 经 济 发 展 中 起 着 基 础 性 作
用 社 会 经 济 的 发 展 必 然 伴 随 着 产 业 结 构 的调 整 . 业 升级 产
规 模 以上 工 业 制 造 业 占全 省 工 业 增 加 值 的 7 . . 为 河 北 56 成 % 省 拉 动 河 北 经 济增 长 的 主要 力 量 前 五 位 的 分 别 为 黑色 金 属
发展过程 中, 产业 结 构 的 重 心 沿 着 第 一 次 、 二 次 、 三 次 产 第 第
业 的 顺 序 逐 步 转 移 . 就是 说 河 北 省 的 产 业 结 构 必 将 向 “ 、 也 三 二 、 ” 式 转 变 。 因 此 . 北 省 第 三 产 业 的发 展 急 需 提 速 。 一 模 河 2河北 省产 业 内部 结 构 现 状 。第 一 产 业 :十 一 五 ” 间 , . “ 期 河 北 省 认 真 落 实 强 农 惠 农 政 策 . 面 取 消 农 业 税 . 业 综 合 全 农 生 产 能 力 得 到 明 显 提 高 。但 是 总 体 来 看 , 北 省 农 业 的 发 展 河
河北省经济转型与就业结构调整问题探析(高俊莲论文)-副本

河北省经济转型与就业结构调整问题探析(高俊莲论文)-副本河北省经济转型与就业结构调整问题探析摘要:河北省目前正处于经济转型时期,由于就业结构调整滞后于经济转型的步伐,造成了我省劳动力市场过剩,大学生、城镇失业人员、农村剩余劳动力等群体就业困难,严重影响了我省经济转型和就业结构调整。
本文介绍了目前河北省就业困难现状,从劳动力供给与需求、高等职业教育制度、劳动力流动制度、就业心态等角度分析造成此现状的原因,进而从加快城化进程,深化职业教育改革,转变就业观念等方面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为进一步加快经济转型、扩大就业提供发展方向。
关键词:经济转型就业结构调整职业教育近年来,河北省经济转型快速发展,其对就业的影响日益显著,但二者的发展尚不均衡。
特别是就业结构调整滞后于经济转型的步伐,不但阻碍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而且抑制了就业人数的进一步增长。
一、河北省经济转型时期就业困难现状(一)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仍然尖锐从总量上看,在河北省全省新增就业人数不断增长的同时,失业人数也在不断上涨。
而河北省每年新增的就业岗位数量与河北省每年新成长的城镇劳动力、新增的失业人员、历年累计的失业人员的总量相差甚远,近几年内难以缩小差距。
(二)就业困难主体分布较为集中在河北省经济转型时期,伴随着大学扩招政策的实施及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导致河北省就业困难的现状进一步加剧。
就业困难主体分布较为集中,主要为应届毕业大学生、城镇失业人员、农村向城镇转移的剩余劳动力三大群体。
1.应届毕业大学生“大学生毕业即失业”是“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充分写照。
近年来,由于大学扩招政策的实施,应届毕业大学生的数量逐年增长,每年未能实现就业大学生数量逐年累积。
不仅影响了河北省扩大就业,也造成人力资源的闲置浪费,还会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
2.城镇失业人员在经济转型的背景下,河北省进行了大规模的国企改革和产业结构调整。
但工人失业大量怎讲增加。
如纺织行业、煤钢行业,大量工人由于技能和综合素质不符合企业要求而被迫失业。
河北省就业结构的变动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就业结构变动引起的经济增长, 中o 一中 L 可由 L 0
示, 根据上式 可计算 出由于结 构 的变 动影 响增加 的地 区生 产总值部分, 以及结 构变动 影响 对当年经济增长 的贡献 。
河北省就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结构 变动 影 响 结 构变 动 影 响 结构 变 动影 响 结 构 变动 影
儿 l 2 7
3 5 8 4 0 d 3 8 9 5 8 5 3 4 l 61 3 25 2 7 28 5 5
29 O 3
1 3 99 l9 94 1 5 99 1 6 99 l9 97 19 98 l 9 99 2 0 00
l .1 0 5 9. 8
l 】 99 l 2 99
l3 0 .0l 】9 l 】 .2
4 .4: 99 2 .7 文试图从 就 业结 构变化 与经 济增 2 2 2 .9: 77 。本 长的关 系进 行分析 , 指 标分 解角度 , 从 假定 劳动 生产率 固
定在基 期, 分离出就 业结构 变动 对经济增 长的贡献 。
年 经 增 ( 当比 济) 份 经 增长( 当 份 济 长 亿 年 ( 年 元 ) 经 %长 嗄 增 济 亿
巾=YL=∑中 , 表示劳动 / i 中 L 生产率,表示地区 y
生产 总值 , 表 示地 区就 业 人数 , 示 第 表 个产业 , 表 示 第i 个产业 的劳动 生产率 , J ,表示第i 个产业的就 业人数 , 对 上 式 微 分 移项 整理 可得 d】/ = d 厂Y 产率的变化 与经济增长率 成正 比。 +d / 可见 生 L L,
京津冀协同发展视阈下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互动机制研究

京津冀协同发展视阈下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互动机制研究一、引言近年来,京津冀地区一体化发展已成为国家战略,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战略涵盖的范围之广、涉及的层面之多,前所未有,其中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互动机制显得尤为重要。
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互动机制对于京津冀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互动机制是指在特定的区域(如京津冀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会对就业结构产生积极的影响,进而推动区域经济的转型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
本论文将围绕着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互动机制展开研究,以期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有效的政策建议。
二、京津冀地区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现状分析1. 产业结构京津冀地区是中国的重要经济区域之一,是中国最大的城市群之一,拥有丰富的资源和人力资源。
地处环渤海经济圈,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优势和交通优势。
京津冀地区的产业结构主要以制造业为主,同时兼有发达的服务业和农业。
近年来,京津冀地区的制造业发展较快,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有着明显的优势,以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正在逐渐崛起。
京津冀地区的传统产业如钢铁、煤炭等仍然占据较大的比重,制约了产业结构的进一步优化。
2. 就业结构京津冀地区的就业结构主要以制造业就业和服务业就业为主,其次是农业就业。
随着产业结构的优化,服务业就业的比重在逐渐增加,而制造业和农业的就业比重在逐渐减小。
在服务业就业中,金融、信息技术、高端制造等新兴行业的就业比重也在不断增加,这表明京津冀地区的就业结构正在发生积极的变化。
四、京津冀地区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互动机制的政策建议1. 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为了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就业结构的调整,应该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支持力度。
政府可以通过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措施,引导企业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投入和研发,从而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提高就业机会。
2. 加大对服务业的支持力度服务业是京津冀地区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政府应该加大对服务业的支持力度,为服务业提供更多的政策支持和金融支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 北 大 学 学 报 (哲 学 社 会 科 学 版 ) Journal ofand Social Science)
Sep.2012 Vol.37 No.5
河北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相关性问题研究
一 、问 题 的 提 出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结 构 的 演 进 和 就 业 结 构 的 变 化具有较强的相 关 性,它 们 互 为 拉 动、互 为 支 撑 也 互 为 制 约。产业结构的调整必然带来 就 业 结 构 的 变 动,就 业 结 构 的变动也会影响产业结构的演进。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 的协调发展,直接影响着经济 发 展 的 质 量 和 就 业 水 平 的 提 高。近年来,河北 省 的 产 业 结 构 发 生 了 很 大 变 化 ,第 一 产 业比重逐渐降低,第 二 产 业 比 重 趋 于 平 稳,第 三 产 业 比 重 逐渐提高。尽管第三产业比重 有 所 提 高,但 和 发 达 国 家 或 地区相比仍有很大差距。与产 业 结 构 相 比,就 业 结 构 也 发 生了明显变化,三次产业的就 业 结 构 变 化 与 产 业 结 构 变 化 方向保持一致,但是上升或 下 降 幅 度 不 同。 河 北 省 的 产 业 结构和就业结构在不断升级 的 同 时 还 存 在 2 个 问 题:一 是 农业产业结构升级缓慢,二 是 第 三 产 业 发 展 相 对 滞 后。 产 业结构的变化与就业结构的变化有何关系?二者协调性 如何?基于对此问题的探讨,本 文 运 用 结 构 偏 离 度 对 产 业 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协调性进 行 研 究,以 期 对 河 北 省 的 产 业 政策和就业政策提供借鉴意义。本文基于面板数据进行 分析,数据来源为《河北省 经 济 年 鉴》从 1980 年 到 2011 年 的统计数据。
66
河 北 大 学 学 报 (哲 学 社 会 科 学 版 )
2012 年 第 5 期
资本积累所产 生 的 剩 余 全 部 归 资 本 家 所 有[3]。 但 刘 易 斯 的理论也存在不 足 之 处,它 忽 视 农 业 部 门 自 身 的 发 展 、工 业化过程中技术 选 择、人 口 自 然 增 长、城 市 的 就 业 状 况 以 及工资率等变量对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影响。针对这些不 足,美国耶鲁大 学 经 济 学 家 费 景 汉、拉 尼 斯 对 刘 易 斯 理 论 提出了修正。
拉尼斯和费景 汉 在 《经 济 发 展 的 一 种 理 论 》(1961)一 文中,针对刘易 斯 模 型 存 在 的 缺 陷 进 行 了 修 正 和 扩 展 ,两 人在《劳动力剩余经济的 发 展》(1964)一 书 中,进 一 步 系 统 地阐述了他们的观点。他们对刘易斯模型的最大改进是 将农业部门的发展纳入分 析 框 架 中。 他 们 认 为,农 业 部 门 不仅仅像刘易斯所指出的那 样,能 够 为 工 业 部 门 的 扩 张 提 供丰富而廉价的 劳 动 力,同 时,农 业 部 门 的 农 产 品 出 现 剩 余是农业劳动力流向工业部 门 的 先 决 条 件,否 则 在 农 业 生 产率不变的条件下,工业中新 吸 收 的 来 自 农 业 的 劳 动 力 就 可能没有口粮和其他农产品 的 供 应,以 农 产 品 为 原 料 的 工 业也得不到发展。
(一 )产 业 结 构 变 动 与 劳 动 力 转 移 之 间 的 关 系 17世纪末,威廉·配第在《政治算数》一书 中 曾 提 出 工 业的收入 比 农 业 多,商 业 的 收 入 又 比 工 业 多,农 业、制 造 业、商业之间的收入差距会促 使 劳 动 力 向 收 入 更 高 的 部 门 流动。1940年,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 科 林 · 克 拉 克通过整理分 析 若 干 国 家 的 时 间 序 列 资 料,在 《经 济 进 步 的条件》一书中进一步提出就 业 人 口 在 三 次 产 业 间 变 化 的 理论:即随着经 济 发 展 水 平 的 提 高,劳 动 力 首 先 由 第 一 产 业向第二产业转 移,经 济 发 展 水 平 进 一 步 提 高 时 ,劳 动 力 便 向 第 三 产 业 转 移 ,这 就 是 著 名 的 配 第 —克 拉 克 定 理[1]。 后来人们把这一由配第和克拉克揭示的就业结构变动规 律称之 为 “配 第—克 拉 克 定 律 ”。 配 第—克 拉 克 定 理 揭 示 出了经济发展过程中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中分布结构的演 变规律,同时也指出劳动力分 布 结 构 变 化 的 动 因 就 是 产 业 之间相对的收入差距。 西蒙·库兹涅茨在《各国 的 经 济 增 长》和 《现 代 经 济 增 长》等著作中继 承 了 克 拉 克 的 研 究 成 果,通 过 采 用 时 间 序 列和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国家 之 间 的 横 截 面 分 析 ,从 相 对 国 民收入角度阐明劳动力和国民收入在产业间分布结构演 变的一般趋势。霍利斯与塞尔奎因运用库茨涅茨的统计 方 法 处 理 了101 个 国 家 在1950—1970 年 的 统 计 资 料 ,合 著 了《发展模式,1950-1970》一 书,得 出 了 产 业 结 构 变 化 的 “国际标准结构”。把实际结 构 与 标 准 结 构 进 行 比 较,就 能 为我们衡量产业结构和就业 结 构 的 发 展 情 况 提 供 参 考[2]。 刘易斯在《劳 动 力 无 限 供 给 条 件 下 的 经 济 发 展 》(1954)一 文中首次提出了发展中国家 二 元 经 济 结 构 转 换 理 论 ,奠 定 了无限剩余劳动力供给二元经济结构理论的基础。在大 多数发展中国家,劳动力的供 给 是 无 限 的,资 本 是 稀 缺 的,
种战略直接降低了吸纳劳 动 力 就 业 的 能 力。 同 时,由 于 忽 视了人力资本的积累,导致现 代 服 务 业 和 高 新 技 术 产 业 发 展滞后,没能构 建 起 吸 纳 劳 动 力 就 业 的 长 效 机 制 ,一 遇 外 部冲击便通过“倒逼”使重化 工 业 战 略 得 到 强 化,从 而 出 现 新 的 就 业 问 题 ,形 成 恶 性 循 环 。
(二 )经 济 发 展 水 平 与 产 业 结 构 、就 业 结 构 的 关 系 钱 纳 里 和 赛 尔 昆 在 《发 展 的 模 式 ,1950-1970》(1975)一 书 中,对 100 多 个 国 家 进 行 实 证 检 验。 结 果 显 示,随 着 人 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 力 在 农 业 中 所 占 份 额 快 速 下 降,而在工业和服务业中所 占 比 重 明 显 上 升。 这 是 各 国 经 济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一 种 共 同 趋 势。 但 是,在 经 济 发 展 过程中,就业结 构 的 变 动 明 显 滞 后 于 产 业 结 构 的 变 动 ,这 反映出投资和技术进步主要 集 中 于 工 业 和 服 务 业 部 门 ,而 剩余劳动力却主要集中于农业部门。 段利民、杜跃平在《自然资源禀 赋 与 区 域 经 济 增 长 关 系 实证研究》(2009)一 文 中 根 据 我 国 1985-2007年 的 统 计 数 据,选取3次产业从业人员 和 GDP 数 据,对 我 国 产 业 结 构 变动进行观察。采 用 Granger因 果 关 系 检 验、协 整 检 验 进 行实证分析,得出产业的结构 调 整 与 高 度 化 可 以 促 进 经 济 增长[4]。汪茂泰、钱 龙 在 《产 业 结 构 变 动 对 经 济 增 长 的 效 应:基于投入 产 出 的 分 析》(2010)一 文 中 采 用 1992—2007 年度的IO 表,对完全消耗系 数、投 入—产 出 系 数 进 行 实 证 分析,并测算了 产 业 结 构 变 动 对 经 济 增 长 的 贡 献 。 得 出: 能够最有效推动 经 济 增 长 的 是 第 二、第 三 产 业;现 阶 段 产 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效 应 不 明 显;产 业 结 构 变 动 与 经 济 增 长 具 有 不 相 适 应 性[5]。 (三 )经 济 结 构 与 就 业 结 构 的 相 互 作 用 瓦尔特、乔治 奥 在 《意 大 利 区 域 劳 动 生 产 率 的 差 异 》 (2006)一 文 中 研 究 了1950 年 至2000 年 间 意 大 利 各 地 区 劳 动生产率的差异,详 细 论 述 了 经 济 结 构、生 产 要 素 的 自 然 禀赋所起的作用。指出地方经 济 结 构 多 元 化 的 程 度,地 方 工业化的程度以及生产要素的构成差异是形成地区生产 力差异的重要 因 素。 张 建 武、李 永 杰 在 《产 业 结 构 与 就 业 结构互动关系及政策含义》(2005)一 文 中 提 到 产 业 结 构 是 解释经济增长的核心因素,而 产 业 结 构 的 演 变 则 受 到 多 种 因素的影响[6]。其 中,劳 动 力 要 素 是 最 关 键 的 要 素 ,就 业 结构是影响产业结构演变 的 重 要 因 素。 詹 浩 勇 在 《投 资 与 就业的关系———理论与实证分 析》(2010)一 文 中 认 为 在 政 府主导作用下我国实施的是 重 化 工 业 优 先 发 展 的 战 略 ,这
收 稿 日 期 :2012-03-05 基 金 项 目 :2009 年 度 河 北 省 社 会 科 学 基 金 《劳 动 力 市 场 灵 活 安 全 性 的 国 际 比 较 研 究 》(HB09BLJ006) 作 者 简 介 :袁 文 斌(1972-),男 ,河 北 曲 阳 人 ,法 学 博 士 ,北 京 交 通 大 学 中 国 产 业 安 全 研 究 中 心 博 士 后 工 作 站 ,主 要 研 究 方 向 :产 业 经 济 学 。
袁文斌1,王宏蕊2,刘 普3 !
(1.北京交通大学 中国产业安全研究中心,北京 100044;2.河北师范大学 法政学院, 河北 石家庄 050091;3.石家庄学院 教育系,河北 石家庄 050035)
摘 要:产业结构的演进和就业结构的变化具有较强的相关性 ,产业结构与 就 业 结 构 的 协 调 发 展,直 接 影 响 经 济 发 展 的 质 量 和 就 业 水 平 的 提高。河北省在近几年的经济发展中三次产业所占比重发生了重大变化 ,第 一 产 业 比 重 逐 渐 降 低,第 二 产 业 比 重 趋 于 平 稳 ,第 三 产 业 比 重 逐渐提高,但第三产业在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仍然不高。从就业结构角度看,河 北 省 就 业 结 构 调 整 与 产 业 结 构 变 动 不 一 致 ,产 业 结 构 面 临 升 级 和 调 整 ,以 提 高 就 业 水 平 。 关 键 词 :产 业 结 构 ;就 业 结 构 ;结 构 偏 离 度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378(2012)05-006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