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燃烧调整总结

合集下载

锅炉燃烧调整技术

锅炉燃烧调整技术

2.4 燃煤对环境的污染特性
燃煤发电锅炉的环境污染: • 烟尘污染,超细粉尘污染; • 有害气体污染:SO2,NOx,CO,N2O等; • 温室气体CO2污染; • 热污染; • 重金属污染; • 污水排放;
3、 锅炉炉型及其燃烧设备特点
• 切园燃烧锅炉(四角切园、六角切园、 直流燃烧器); • 墙式燃烧锅炉,旋流燃烧器,前墙布 置,前后墙对冲布置; • “W”火焰锅炉; • 循环流化床燃烧锅炉
燃煤对受热面腐蚀性能的变化;
燃煤磨制性能的变化。
2.2 煤的破碎和磨制性能
煤的磨制性能影响制粉过程的电耗、制
粉设备的磨损消耗、制粉系统的出力能力以 及煤粉的粒度分布状态等。 制粉系统形式的选择需要考虑燃煤的磨 制性能。
2.3 燃煤对受热面的影响
•煤的积灰和结渣特性; •燃煤对受热面的高温腐蚀和低温腐蚀; •煤灰对受热面的磨损;
3.2、墙式燃烧锅炉
• 锅炉结构特点:燃烧器布置在墙面上; • 燃烧器种类及特点:独立燃烧性能;煤 种适应性能和调整性能; • 燃烧器的配风调整:均匀要求、着火距 离、洁净燃烧; • 启停过程的节油; • 炉内温度分布和烟温偏差;
3.2、墙式燃烧锅炉
3.3、“W”火焰锅炉燃烧设备特点
3.3、“W”火焰锅炉燃烧设备特点
——混煤燃烧特性及配煤技术
• 目前,世界许多国家对配煤技术和混煤的燃烧 性能进行了深入地研究。配煤已经成为一项不
可忽视的火力发电技术。
• 在我国,由于煤炭市场状况以及对配煤技术的
认识和研究不深,在配煤方面的技术和资源投
入不足,管理投入也比较欠缺,大都处于一种 被动状态,仅仅是解决煤源不足的问题,锅炉 燃烧混煤的总体效果较差。
——混煤燃烧特性及配煤技术

2024年锅炉专业调试工作总结(2篇)

2024年锅炉专业调试工作总结(2篇)

2024年锅炉专业调试工作总结____年锅炉专业调试工作总结一、工作概况在____年,我作为一名锅炉专业调试工程师,在不同的项目中进行了多次锅炉的调试工作。

这些项目涵盖了不同类型的锅炉,包括燃煤锅炉、燃气锅炉以及热水锅炉等。

二、工作内容1. 项目准备在每个项目开始之前,我会与项目组进行沟通,了解工程需求和目标。

根据项目需求,我会准备相应的调试计划和方案,包括设备检查、参数测试和故障排除等。

2. 设备检查在进行锅炉调试之前,我会对锅炉及其配套设备进行全面的检查。

这包括检查锅炉外部和内部的腐蚀、漏水等情况,检查燃烧系统、水循环系统以及安全阀等设备的运行情况。

3. 参数测试在锅炉调试过程中,我会对各个系统的参数进行测试和调整。

这包括燃烧器的燃烧性能测试、燃料供应系统的调整以及水循环系统的流量和温度测试等。

4. 故障排除在调试过程中,我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故障。

我会根据故障现象和实际情况,进行仔细的分析和判断,找出故障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修复。

5. 安全控制在锅炉的调试过程中,安全是最重要的考虑因素之一。

我会在调试过程中,始终关注锅炉的安全运行情况,确保不会出现安全隐患。

三、工作心得1. 提前准备在进行锅炉调试工作之前,充分的准备非常重要。

这包括了解项目要求、熟悉调试计划和方案,以及检查调试所需的工具和设备等。

2. 细致认真锅炉调试工作需要仔细认真,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在调试过程中,我会仔细观察锅炉的运行情况,记录各个参数的变化情况,并及时对异常情况进行处理。

3. 团队合作锅炉调试工作涉及多个专业和部门的合作。

我会与项目组、供应商和其他工程师进行紧密的沟通和合作,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

4. 学习进步调试工作是一个不断学习和进步的过程。

在每个项目中,我会不断总结经验,对调试技术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

四、问题与改进在____年的锅炉调试工作中,我遇到了一些问题和困难。

其中包括故障排除的难度较大、设备检查工作中缺乏有效的检测工具以及安全控制的完善等。

锅炉燃烧优化调整方案

锅炉燃烧优化调整方案

锅炉燃烧优化调整方案萨拉齐电厂的2×300MW CFB锅炉是采用哈尔滨锅炉股份有限公司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CFB锅炉技术设计和制造的,锅炉型号HG-1065/17.6-L.MG,是亚临界参数、一次中间再热自然循环汽包炉、紧身封闭、平衡通风、固态排渣、全钢架悬吊结构的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用混合煤质,锅炉以最大连续负荷(即BMCR工况)为设计参数,锅炉的最大连续蒸发量为1065t/h。

循环物料的分离采用高温绝热旋风分离器,锅炉采用支吊结合的固定方式,受热面采用全悬吊方式,空气预热器、分离器采用支撑结构;锅炉启动采用床下和床上联合点火启动方式。

萨拉齐电厂锅炉主要技术参数:一、优化燃烧调整机构为了积极响应公司号召,使我厂锅炉燃烧优化调整工作有序进行,做到调整后锅炉更加安全、经济运行,我厂成立了锅炉优化燃烧调整小组:1、组织机构:组长: 杨彦卿副组长:冀树芳、贺建平成员:刘玉俊、蔚志刚、李京荣、范海水、谷威、孔凡林、薛文祥、于斌2、工作职责:1)负责制定锅炉优化燃烧调整的工作计划;2)负责编制锅炉优化燃烧调整方案及锅炉运行中问题的检查汇总;3)负责组织实施锅炉优化燃烧调整工作,保证锅炉长周期连续稳定运行。

二、优化燃烧调整工作内容:1、入炉煤粒度调整:1)CFB锅炉对入炉煤粒径分布要求很高,合理的粒径分布是影响锅炉燃烧安全稳定和经济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入炉煤粒径对锅炉的影响有以下几点:a)入炉煤细粒径比例较少,粗颗粒比例多,阻力相应增加锅炉流化所需一次风量增大,细颗粒逃逸出炉内的几率增高,锅炉飞灰含碳量上升;b)入炉煤细颗粒比例多,粗颗粒比例少,在相同的一次风量下锅炉床层上移,床温升高,锅炉排烟温度也相应提高;c)入炉煤粒径过粗还会影响到锅炉的正常流化和排渣,粒径过粗容易使排渣不畅导致流化不良甚至结焦,为此我厂应严格控制入炉煤粒度;每星期对入炉煤粒度进行分析两次,并根据入炉煤粒度分析及时检查高幅筛筛条或调整碎煤机间隙。

1号锅炉燃烧调整试验报告

1号锅炉燃烧调整试验报告

天津国华盘山发电有限责任公司1号锅炉燃烧调整试验报告1 前言天津国华盘山发电公司有两台引进前苏联的1650t/h超临界直流锅炉,原设计燃用晋北烟煤,99年初改烧神华煤。

改烧以来,国华公司、盘山发电公司、神华公司和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论证、调研和实践工作,对入厂煤的存放和管理、锅炉除渣系统结垢和板结、以及锅炉燃烧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探索和采取措施,保证了机组的运行,但一直存在锅炉大面积结渣和掉渣问题,而且锅炉结的渣非常硬,出现了砸伤冷灰斗斜坡水冷壁和影响除渣系统运行的问题。

2000年3月8日锅炉灭火造成机组非停,事后检查,发现炉膛从燃烧器区域直到炉膛出口和屏式过热器存在严重的大面积结渣,结渣比较均匀,且呈现整体表明光亮的铁青色,硬度和密度都比较大,而且在结渣的某些表面能够观察到渣的流动痕迹,表明在此前的锅炉运行中,炉膛结渣的表面已经达到了熔融状态。

实际表明,锅炉的结渣问题已经影响了机组运行的稳定性,而且潜在地威胁着锅炉运行的安全,这个问题引起了国华公司和盘山发电公司的高度重视,要求通过试验研究,解决燃用神华煤存在的深层次问题和隐患,确保机组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2000年3月18日,在盘山发电公司宣布成立北京国华电力公司燃用神华煤问题技术研究小组,立项进行解决盘电燃用神华煤问题的试验研究工作,并确定以下试验研究的目的:1.1改善锅炉结焦状况,解决锅炉大面积结焦和结硬焦的问题。

1.2进一步掌握锅炉机组的特性和燃用煤种特性,逐步解决国华盘山发电公司燃用神华煤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和深层次问题,保证机组在100%燃用神华煤情况下长期稳定和安全运行。

1.3为必要的设备和系统改造提供依据。

1.4优化锅炉机组的运行方式,在保证机组安全运行的同时,尽可能提高机组运行的经济性。

1.5为其它电厂燃用神华煤提供经验、借鉴和指导。

2 锅炉机组简介天津国华盘山发电公司有从前苏联引进的2×500MW超临界机组,所配锅炉机组为俄罗斯波多尔斯克机械制造厂生产的Пп1650—25—545KT(П-76)超临界直流、一次中间再热、平衡通风、固态排渣煤粉锅炉,设计与俄罗斯列宁格勒金属工厂生产的k—500—240型汽轮机配套成单元机组。

锅炉燃烧控制系统及燃烧调整的原则

锅炉燃烧控制系统及燃烧调整的原则

锅炉燃烧控制系统及燃烧调整的原则一、燃烧控制系统的基本任务电站锅炉燃烧过程实质是将燃料化学能转变为蒸汽热能的能量形式转换过程。

燃烧过程控制的根本任务是使燃烧所提供的热量适应锅炉蒸汽负荷的需要,并保证锅炉安全经济运行。

1.维持蒸汽压力稳定锅炉蒸汽压力作为表征锅炉运行状态的重要参数,不仅直接关系到锅炉设备的安全运行,而且其是否稳定反映了燃烧过程中能量供求关系。

在单元机组中,锅炉蒸汽压力控制与汽机负荷控制是相互关联的,锅炉燃烧控制系统的任务是及时调整锅炉燃料量,使锅炉的能量输出与汽机为适应对外界负荷需求而需要的能量输入相适应,其标志是蒸汽压力的稳定。

2.保证燃烧过程的经济性保证燃烧过程的经济性是提高锅炉效率的重要方面,它是通过维持进入炉膛的燃料量与送风量之间的最佳比值来实现,即在有足够的风量使燃料得以充分燃烧的同时,尽可能减少排烟造成的热损失。

3.维持炉膛压力稳定锅炉炉膛压力是否稳定反映了燃烧过程中进入炉膛的风量与流出炉膛的烟气量之间的工质平衡关系。

若送风量大于引风量,炉膛压力升高,太高的压力会造成炉膛向外喷火;反之,送风量小于引风量炉膛压力下降,过低的压力会造成漏风而降低炉膛温度,影响炉内燃烧工况,经济性下降。

所以说,炉膛压力是否在允许范围内变化,关系到锅炉的安全经济运行。

锅炉燃烧过程的上述三项控制任务是不可分开的,它的三个被控参数(被调量)(即蒸汽压力、过剩空气系数或最佳含氧量、炉膛压力)与三个调节量(即燃料量、送风量、引风量)间存在着关联。

因此燃烧控制系统内的各子系统应协调动作,共同完成其控制任务。

二、汽压被控对象的动态特性(1)燃烧率扰动下的汽压动态特性。

燃料量扰动下的汽压对象的动态响应曲线(2)汽机调门开度扰动下的汽压动态特性锅炉燃料量不变,汽机调门开度阶跃变化。

三、燃烧控制系统组成的基本原则(1)、燃烧控制系统在外界负荷需求改变后应立即改变锅炉的燃料量,维持燃烧过程的能量平衡。

然而,主蒸汽压力对燃料量的响应呈现较大的迟延和惯性,特别是采用直吹式制粉系统的燃烧过程,如何迅速改变燃烧率至关重要。

锅炉调节的技术方法(2篇)

锅炉调节的技术方法(2篇)

锅炉调节的技术方法锅炉调节是指通过控制锅炉的火焰大小、给水量、燃料供应等来保持锅炉的热负荷平衡,从而实现锅炉效率的提高和安全运行。

下面是一些常用的锅炉调节技术方法。

1. 燃烧调节:燃烧调节是通过控制燃料的供应来调节锅炉的热负荷。

燃烧调节可以通过控制燃料进给机构的速度、调节燃料氧浓度或改变燃料的混合比例来实现。

对于煤炭锅炉,可以通过调节给煤量和煤粉细度来调节燃烧。

对于油燃锅炉,可以通过调节油枪的喷油量和喷油角度来调节燃烧。

对于气燃锅炉,可以通过调节燃气阀门的开度来调节燃烧。

2. 运行参数调节:除了燃烧调节外,还可以通过调节锅炉的运行参数来实现锅炉的调节。

常用的运行参数包括给水量、蒸汽流量、蒸汽温度、过热器蒸汽温度等。

通过调节这些参数,可以保持锅炉的热负荷平衡,同时实现高效、安全的运行。

例如,如果锅炉负荷增加,可以适当增加给水量和蒸汽流量,以保持蒸汽温度和过热器蒸汽温度的稳定。

3. 安全保护调节:锅炉的安全保护是保证锅炉安全运行的重要手段。

锅炉的安全保护调节包括燃烧风量控制、给水量控制、锅炉排污控制等。

燃烧风量控制可以通过调节引风机的转速或打开关闭风门来实现。

给水量控制可以通过调节给水泵的转速或调节给水阀门的开度来实现。

锅炉排污控制可以通过调节排污阀门的开度来实现。

这些安全保护调节措施可以保证锅炉在异常情况下的安全运行。

4. 温度控制:温度控制是保证锅炉稳定运行的关键因素。

常见的温度控制方法包括水温控制、蒸汽温度控制、过热器蒸汽温度控制等。

水温控制可以通过调节给水量、蒸汽流量和燃料供应来实现。

蒸汽温度控制可以通过调节蒸汽流量、给水量和燃料供应来实现。

过热器蒸汽温度控制可以通过调节给水量、蒸汽流量和过热器燃气控制来实现。

通过这些控制手段,可以保证锅炉的温度稳定在安全范围内。

5. 自动控制系统:自动控制系统是实现锅炉调节的核心。

自动控制系统包括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器和监视器等。

传感器负责监测锅炉的运行参数,如压力、温度、流量等。

浅谈锅炉运行中燃烧优化调整问题

浅谈锅炉运行中燃烧优化调整问题

浅谈锅炉运行中燃烧优化调整问题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在快速发展,社会在不断进步,火力发电作为国内最稳定的电力输出,对我国经济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火电厂最主要的发电设备当属锅炉,只有对发电厂锅炉运行参数进行良好控制,才能更好地使其参与到发电工作中。

现结合某电厂相关锅炉机组运行现状,对燃烧调整优化内容进行分析,给出相应建议,以使锅炉运行更加稳定、安全、环保,为电厂发电做出相应的贡献。

关键词:锅炉运行;调节问题;发电厂引言锅炉水冷壁结焦过热器汽温、再热器汽温、排烟温度升高,会导致减温水量增大。

锅炉掉焦量大时,会限制机组负荷出力,并加重冷灰斗的磨损,缩短使用寿命。

锅炉结焦严重时,机组被迫停运,进行人工清焦。

所以,锅炉结焦对机组安全经济性影响较大。

1目前锅炉出现的问题(1)二次风及燃尽风配风不合理,造成炉内严重缺氧,锅炉燃烧中心区域以上至炉膛出口高度大约30m高,炉膛中心处15×15m的截面内烟气中含氧量测量结果在0~0.1%,省煤器入口CO浓度高达几千ppm,空气预热器入口CO浓度达到几百ppm。

(2)炉内左右、前后温差高达200℃以上,三级过热器和二级再热器容易超温,减温水量大。

(3)再热器喷水量大,影响机组循环热效率。

(4)一次风速不均,上层一次风速普遍低于17m/s,特别是3、7号磨煤机上层一次风速很低11~13m/s,风速低容易造成积粉,导致一次风管阻力大、磨煤出力不足、燃烧器区域超温等问题。

(5)空气预热器漏风量大,导致排烟热损失大、送风机、引风机电耗高等问题。

(6)除尘器漏风大,导致引风机出力不足。

(7)SCR入口NOx浓度高,造成喷NH3量加大,运行经济性差,需要燃烧调整降低SCR入口NOx浓度。

为了解决上述运行中存在的问题,通过燃烧调整试验,进行一次风和二次风调整,优化设计运行方案,解决锅炉燃烧不稳、前后和左右偏差大、炉内深度缺氧、燃烧产物中CO含量高、降低SCR入口NOx浓度高、再热器减温水量大、火焰中心上移、排烟温度高的问题,使锅炉达到安全、经济运行状态,最终达到提高锅炉效率、降低煤耗的目的。

锅炉燃烧调整与控制

锅炉燃烧调整与控制

锅炉燃烧调整与控制摘要:自备电厂自投产以来,三台锅炉均不同程度的频繁出现煤粉管道堵塞、渣量大、灰渣含碳量高、制粉系统出力降低等现象,直接导致的结果是煤耗偏高,尤其是在2011年年底和2012年年初,均未完成厂部下达的煤耗指标。

为此,发电运行部针对上述现象,专门组织人员进行燃烧调整和分析,以彻底查清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措施,提高锅炉运行的经济性。

关键词:燃烧;调整;措施中图分类号:tm7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2)10—0244—01一、主要问题描述三台锅炉及制粉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炉底渣量较大,含碳量高,炉渣中含大颗粒原煤;(二)分离器调节叶片被杂物堵塞,回粉管堵塞杂物较多,锁气器频繁动作或不动作;(三)煤粉管道堵塞严重;(四)分离器出口压力偏高;(五)制粉系统出力降低;(六)发电标煤耗较高。

二、调整目的针对三台炉出现的共性问题,通过对锅炉及制粉系统调整和设备治理,达到以下目的:(一)查找锅炉渣量大、灰渣含碳量高的原因;(二)通过查看分离器调节叶片堵塞情况、锁气器动作频率、制粉系统运行周期,确定分离器需要清理时的出口压力高值;(三)明确防止煤粉管道堵塞的措施;(四)查找制粉系统处理降低的原因;(五)总结出制粉系统出力降低时表现出来特征;(六)总结出磨煤机旁路风开大、关小对磨煤机出力的影响。

三、原因分析及治理措施(一)原因分析为达到上述目的,根据锅炉运行、制粉系统设备定期清理工作和运行人员反映的情况,经过发电运行部分析,认为产生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1、原煤中杂物较多,堵塞分离器调节叶片,回粉量增大,导致回粉管堵塞或常开,同时磨煤机处理降低。

2、为提高磨煤机出力,运行人员增大一次风量或旁路风量,分离器出口压力增高,煤粉细度增大,同时携带大颗粒原煤进入煤粉管道,导致管道堵塞、燃烧不完全、灰渣含碳量增大。

3、在煤质较差的情况下,磨煤机出力大于50吨时,为了增加或稳定机组负荷,继续增大磨煤机出力,使分离器出口压力增高、管道堵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2 炉优化调整
机组稳定运行已有3个多月,但在调试结束后我厂#2机组在3
月份前在满负荷时床温在960℃左右,总风量大,风机电流大,厂用
电率居高不下,一直困扰着我们。通过三个月的分析、调整,近期
床温整体回落,总结出主要原因有以下两点:
一、煤颗粒度的差异。前一段时间负荷300MW时床温高炉膛差
压在1.5KPa,下部压力2.6KPa,近期炉膛差压在2.1KPa,下部压力
3.6KPa,这说明锅炉外循环更好了,分离器能捕捉更多的物料返回炉
膛,同时也减少了飞灰含碳量,否则小于1mm的煤粒份额太多分离
器使分离效率下降,小于1mm细颗粒太多就烧成煤粉炉的样子,从而
导致高床温细颗粒全给飞灰含碳量做贡献了,大于10mm煤粒太多就
烧成鼓泡床了,导致水冷壁磨损加剧爆管、冷渣器不下渣和燃烧恶
化等一系列问题,所以控制好入炉煤粒度(1—9mm)是保证燃烧的前
提,当煤颗粒度不合适时只能通过加大风量使床温下降,在煤颗粒
度不合适时加负荷一定要先把风量加起来,否则负荷在300MW时床
温会上升到接近980℃,甚至会因床温高被迫在高负荷时解床温高
MFT保护,如果处理不当造成结焦造成非停。所以循环流化床锅炉控
制煤粒度是决定是否把锅炉烧成真正循环流化床最为重要的因素,
可以说粒度问题解决了,锅炉90%的问题都解决了,国内目前最好的
煤破碎系统为三级筛分两级破碎。
二、优化燃烧调整。3月份以来#2炉床温虽然整体下降,但仍
不够理想,由于我厂AGC投入运行中加减负荷频繁,所以在负荷变
.
.
化时锅炉床温变化幅度较大,在最大出力和最小出力时床温相差接
近200℃,不断的调整风煤配比使其达到最优燃烧工况,保证床温维
持在850℃-900℃。负荷150MW时使总风量维持32万NM³/h左右,
一次流化风量21万NM³/h,二次风量11万NM³/h左右,同时关小下
二次风小风门(开度20%左右,减小密相区燃烧,提高床温)和开大
上二次小风门(开度40%左右,增强稀相区燃烧,提高循环倍率),
可使床温维持850℃左右,正常运行中低负荷时一次风量保证最小临
界流化风量的前提下尽可能低可使床温维持高一点,以保证最佳炉
内脱硫脱硝温度。负荷300MW时总风量维持62万NM³/h左右,一次
风量27万NM³/h左右,二次风量35万NM³/h左右,同时开大下二次
小风门(开度80%左右,增强密相区扰动,降低床温),关小上二次
小风门(开度60%左右,使稀相区进入缺氧燃烧状态),因为东锅厂
设计原因,二次上下小风门相同开度情况下上二次风是下二次风风
量的三倍,所以加减负荷时根据负荷及时调整二次小风门开度对床
温影响较大。高负荷时在床温不高的情况下尽量减小一次风,以达
到减少磨损的目的,二次风用来维持总风量,高负荷时床温尽量接
近900℃,以达到最佳炉内脱硫脱硝温度,同时加负荷时停止部分或
全部冷渣器,床压高一点增强蓄热量可降低床温,减负荷相反,稳
定负荷后3台左右冷渣器可保证床压稳定。
在优化燃烧调整基本成熟的基础上,配合锅炉主管薛红军进行
全负荷低氧量燃烧运行,全负荷使床温尽量靠近900℃。根据#2炉目
前脱硝系统运行情况,负荷150MW时根据氧量及时减减小二次风,
.
.
二次风机在自动情况下二次风量只能减致15万NM³/h,所以负荷在
180MW以下可解掉二次风机B自动,手动减小二次风机B风量,在减
负荷过程中使氧量尽量维持在5%以内(否则NOX极易超标),负荷
150MW时二次风量维持11万NM³/h左右,氧量尽量维持4%以内。负
荷在200MW以上氧量维持2.5-3%,低氧量使脱硝系统效率提高。全
负荷低一次风量燃烧,在运行中一次风机全负荷负偏置运行(-2至
-6),高负荷时在保证床温不高的情况下控制一次风量在25万Nm³
/h,低负荷时在保证满足最低临界流化风量的前提下一次风偏置可
设-5左右,控制一次风尽量在20万Nm³/h,一次风量较前期同负荷
下降3万Nm³/h左右,这不光节省了厂用电,更减少了锅炉受热面
磨损,为机组长周期运行奠定了基础,二次风量较前期同负荷下降7
万Nm³/h左右,二次风机A、B电流同比下降50A左右,经过大家不
断努力使我厂的厂用电率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截止目前我厂#2机组已连续安全运行80余天,每一次试验,每
一次调整,每一总结,都能使我们更加纯熟,每一次的进步都能使
我们更自信,每一次的指标控制都让我们更有动力。成绩来之不易,
我们仍需努力,节能降耗任重而道远,以后工作中我们进一步优化
运行,使效益最大化,员工更幸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