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战场
无人化战争正在走来

无人化战争正在走来摘要:伴随着现代科技的跨越式发展,作战样式正在快速迭代,信息化的作战运用不断升级,无人化趋势日趋显著。
我军要紧紧跟住时代步伐,加速无人化发展与应用,在未来的无人化战争中占据主动。
关键词:无人化;战争;走来2017年12月10日,我国建成全球最大的智能集装箱码头——洋山四期码头。
偌大的码头空无一人,但集装箱却有条不紊地被输送到指定位置。
全智能化运转,无人引导运输车(AGV),远程操控机械吊臂,这些都是这座世界第一自动化港口的秘密武器。
未来,洋山所在的上海港,年吞吐量将突破4000万吨,而这将是美国所有港口的年吞吐量之和。
无人化的民营设施让我们耳目一新,无人化军事应用还远吗?2015年,在叙利亚战争中,俄罗斯的无人机、“平台”-M地面作战机器人和“阿尔戈”机器人顺利完成了在拉塔基亚地区的作战任务。
当前无人装备的发展应用是未来无人作战的一个缩影,实现“人装分离”能很大程度上降低参战人员的伤亡率。
当前无人装备主要是人工智能辅助和人工远程操控,距离完全实现智能化还有差距,世界各军事强国正在在加紧对无人装备的研发。
当无人装备完全实现智能化后,无人作战将成为未来作战的主要作战样式。
一、无人化战争特点当前,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各行各业正在发生颠覆性变化,军事领域向无人化发展同样是大势所趋。
随着以人工智能技术为核心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战争中的广泛应用,作战双方的对抗不再仅仅局限于火力对抗,信息对抗逐步凸显,战争主动权的争夺体现在更大范围更多领域,未来战场即将发生根本性变化。
(一)战场空间不断拉大自主控制技术与机器人的发展,可减少空中、地面机器平台特征、增强续航能力,使其在各种地形下的长途运输能力、环境适应能力、调配补充能力得到加强,缩短物资仓储、转运与补给时间,在单独或协同的情况下完成全面或定点补给,且无人化装备补给,可摆脱人体机能限制,极大提高作战耐力和后勤支援能力,维持快速的作战行动。
在未来战争中,智能化是武器装备发展的方向,随着战争节奏的不断加快,重要情报能否快速传达到一线作战单元就成为战争制胜的关键因素。
火力战

近几年,信息战等一些新的作战样式和战法在未来战争中的地位作用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这是完全正确和必须的。
但也有部分同志因此忽视了一些传统战法,特别是小觑火力战在未来联合作战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这是片面的,也是错误的。
事实上,火力与信息这两个作战要素是相辅相成的。
通常情况下,火力通过信息而发生作用,即信息对火力具有支配、引导、协调和控制的功能,是火力战作战效能的“倍增器”;同时,在未来战场上,信息战也不能独挑大梁,没有火力等的支撑或搭载,它也无法充分发挥出自身巨大的作战潜能。
因此,火力战在近现代战争中始终是,今后也仍将是极其重要的作战样式。
到目前为止,火力是战争中造成双方实力消长,达成消灭、控制、占领等作战目的的基本的也是主要的手段之一。
在可预见的将来,火力战的作用虽不会像过去那样鹤立鸡群,但也不会迅速萎缩,更不会消失。
这是因为,与其他作战样式相比较,火力战的作战效费比很高,主要是准备时间短,作战发起的突然性强、威慑和毁伤力大,能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制导技术、网络技术等现代高新技术及武器平台的作用,迅速削弱敌军实力和战争潜力。
另外火力战组织指挥相对简单,可控性和灵活性强,根据作战需要,打击范围可大可小,目标可多可少,力度可强可弱,时间可长可短,收放自如,便于保持作战上的主动性。
纵观世界上发生的近几场局部战争,火力战的运用已经相当广泛,其地位作用并未见削弱,甚至成了拥有火力优势一方摧城拔寨的“撒手锏”。
因此,在信息化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中,火力已经从保障兵力交战的从属地位上升为与机动战、阵地战以及信息战等相提并论的一种基本作战样式或手段。
这已被海湾战争、科索沃、伊拉克战争等的实践所证明。
可以预见,随着火力打击距离的不断增大,命中精度的日益提高,杀伤威力的持续增强,火力战的地位还将水涨船高,它所担负的任务也将越来越重,在信息化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中,将成为被优先选择和经常使用的、有时甚至是主要的作战样式。
尤其是信息化与火力战的结合,提高了打击精度,必将火力战提升到更加重要的地位。
我们的新武器作文350字

我们的新武器作文350字
在那遥远的未来战场,嘿,告诉你,我们的新武器简直炫酷到不行!不是那些老掉牙的金属疙瘩,而是一种能变形的生物合金。
战场上,它就像变色龙一样,换个颜色就能隐身,敌人根本发现不了它!
说起这武器的能源,那真是让人目瞪口呆。
用的是一种咱们都没见过的能量晶体,就像是吸星大法一样,周围的能量都给它吸过来了。
这么一来,它就像个永动机,怎么都打不垮,真牛啊!
还有这武器的功能,简直是神器级别。
除了火力猛,还有智能系统加持。
敌人的行动它都一清二楚,甚至能预测他们下一步要干嘛。
这样,它就能提前准备好,给敌人来个出其不意的打击,让他们措手不及!
最让人拍案叫绝的是,这武器还有自我修复能力!就算被打伤了,也能自己修复,跟没事人一样。
这简直就是战场上的小强,怎么打都打不死!
总之,这新武器就是我们的宝贝,未来的战场上,有了它,我
们简直就是无敌的!它会带领我们一路向前,把胜利都收入囊中,创造属于我们的传奇!。
能打胜仗教育读本战争指导篇

能打胜仗教育读本战争指导篇研战知战,方能胜战。
其中,研战是手段,知战是目的,胜战是目标。
要制胜未来战场,就是要通过深入的研战悉敌,重点掌控洞悉多变战场、搞清制胜机理、研透作战对手、合理运用力量体系,达成知战的目的,实现胜战的目标。
全面洞悉,有效掌控多域复杂的战场环境。
一切军事行动都离不开战场环境。
它是敌对双方对抗的舞台和依托,对战争行动和战争结局有着重大的制约和影响作用。
因此,战场环境历来被军事家所关注。
兵法云:“知天知地,胜乃无穷。
”研究战场环境,能够为军事决策和战场指挥提供依据,为军事行动奠定基础。
抗美援朝战争我军之所以能取得最后的胜利,除了我军指战员的英勇顽强战斗精神之外,还与我军能充分利用战场地理环境密切相关。
随着武器装备技术性能不断改进和新型颠覆性武器装备运用于战场,战场环境不断扩大其内涵及外延。
未来战场将由陆、海、空、天、电等传统空间领域,向智能化时代的信息、算法、认知等新领域拓展,呈现空间拓展、多域交织、多维交互等特点,战场环境极其复杂。
因此,要制胜未来战场,就必须占领智能化时代“多域”环境的制高点,全面洞悉多域环境,有效掌控多域行动。
未来战场,从外层空间到内层的地面、海面、水下,从物理空间到虚拟的电磁、网络、认知空间的争夺激烈交错,尤其是颠覆性武器的博弈空间与传统常规武器相比发生了质的变化。
因此,搞清新的战争制胜机理,核心是围绕“技术决定战术”这一规律,聚焦颠覆性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广泛运用而引发的作战变革,敏锐洞悉战斗编组由“以人为主”向“以机为主”、交战方式由“人在回路中”向“人在回路外”等颠覆性的转变。
关键是紧贴作战作对手,在深刻理解和把握“多域战”、“马赛克战”等前沿作战概念的基础上设计未来战争,创新研究适合武器装备远程精确化、智能化、隐身化、无人化发展的新战法,为部队怎么建、作战怎么用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引。
在力量体系运用上,要适应战争形态加速向智能化战争演变的新趋势,以现代战争制胜机理为指导,深入研究无人化、智能化、分布式等新的作战模式,开发适应现代战争的作战概念;要通过仿真推演、实兵检验等方法,深入研究作战力量体系的运用方法,通过反复演练和论证,形成并掌握在现代战争中正确运用多元一体力量体系的方法,达成在特定的时间、空间,通过正确的运用和调控形成对敌力量优势。
战场医疗军事医学的进步与挑战

战场医疗军事医学的进步与挑战随着战争形态的不断演变和军事技术的快速发展,战场医疗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为了使士兵在战场上能够及时获得有效的医疗救治,军事医学也在不断取得进步。
本文将讨论战场医疗军事医学的进步以及其面临的挑战。
一、战场医疗的进步1. 医疗设备的发展随着科技的进步,战场医疗设备得到了极大的改进和发展。
先进的医疗设备,如移动医疗车、野战手术室等,使得医疗人员能够在战场上进行紧急救治和手术操作。
这些设备的使用大大提高了战场上伤员的生存率。
2. 电子医疗系统的应用电子医疗系统在战场医疗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电子医疗系统,医疗人员能够对伤员的病情进行实时监测,并迅速传输相关数据,以便做出更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这种系统的应用使得医疗过程更加迅速和高效。
3. 伤员转运的改进在过去,伤员转运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由于交通条件的限制,很多伤员无法及时接受医疗救治。
然而,现在随着直升机等交通工具的使用,伤员的转运变得更加方便和快捷。
这极大地提高了伤员的生存率和治愈率。
二、战场医疗面临的挑战1. 快速救治的难题战场上的医疗救治往往需要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然而现实中这并不容易。
由于战场环境的限制和医疗资源的有限性,医疗人员往往无法在最短的时间内对伤员进行救治。
这给战场医疗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2. 伤员的多样性在战场上,伤员的类型和程度都各不相同。
有些伤员可能是轻伤,有些可能是重伤。
这样的多样性使得医疗人员需要在不同情况下做出相应的医疗决策。
如何根据不同的情况制定最佳的救治方案,是战场医疗面临的重要挑战。
3. 医疗资源的有限性战场医疗常常面临医疗资源的严重不足。
在战场上,医疗设备和药品往往供应不足,这给医疗人员的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如何在有限的资源下做出最佳的医疗决策,是战场医疗面临的又一大挑战。
三、未来战场医疗的发展趋势1. 个性化医疗的应用随着基因和生物技术的发展,个性化医疗成为未来战场医疗的发展方向之一。
战争制胜要素

制胜战争的要素千百年来,“集中”一直被兵家奉为战场上克敌制胜的要诀之一。
从冷兵器和火器时代的集中兵力,到机械化战争时代的集中火力,概莫能外。
可以说,在人类漫长的战争长河中,如何有效地集中兵力和火力,一直是交战各方作战指挥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然而,在信息时代大步走来,信息化战争异军突起的今天,世界许多国家的军队开始重新审视并确立新的集中原则,其中,继传统的兵力和火力之后,信息的“集中”正在成为一个新的焦点和目标。
兵器和机械化战争时代,物质和能量是决定军队战斗力强弱的两大核心要素。
于是,集中兵力和火力便成了当时战争和作战指导的核心要诀。
而上世纪末以来,随着信息时代的大步走来,不仅战争形态发生了不同于冷兵器和机械化时代的巨大变化,而且以往不显山露水的信息也开始锋芒毕露,成为继物质、能量之后的第三个,也是起主导及核心作用的制胜要素。
在信息化战场上,无论是精确打击,还是后勤补给,离开必要的信息,战场上的行动将寸步难行。
在此情况下,传统的集中原则也开始做出相应的改变:战场行动不单需要集中一定数量的兵力和火力,而且还需要集中大量有用的信息。
集中信息已成为夺取战场信息优势,进而夺取整个作战行动主动权的前提和保障。
由此,集中原则的重心从集中兵力、集中火力开始向集中信息转移。
集中信息的目的就是要夺取战场上的信息优势,进而牢牢掌握住战场上的主动权。
这种优势主要表现为对一方有利而对另一方不利的不平衡状态,即自己拥有战场的主导性信息优势而剥夺对方的这种信息优势。
建立信息优势本身不是目的,只有在有效地转化为认知优势、决策优势时,才会给部队带来作战行动的优势,为赢得战役战斗的胜利奠定坚实的基础。
不仅仅是量的累积未来战场上,由于参战力量众多、情况复杂多变等,指挥员面对的不仅是一个广袤无垠的“信息海洋”,而且其中充满了真与假、静与动。
因而,“集中信息”如果单单是量的积累,而不对其进行科学的加工处理和及时的传输分发,以便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有效利用。
无人机作战发言稿范文

无人机作战发言稿范文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
今天,我们很荣幸地向大家介绍我公司最新研发的无人机作战系统。
这套系统不仅具有高度的自主性和灵活性,还拥有强大的作战能力,能够应对各种复杂的环境和任务。
无人机作战系统采用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具有自主飞行、目标识别、攻击等功能。
它可以根据作战任务实时调整飞行路线和作战方案,实现多架无人机的协同作战,为作战指挥员提供快速有效的支援。
该系统还配备了先进的武器装备,能够对地面和空中目标进行精确打击。
无人机作战系统具有高度的隐蔽性和机动性,能够在复杂的战场环境中快速部署,对敌方目标进行迅速打击,有效地提高了作战效率和生存能力。
我们坚信,无人机作战系统将成为未来战场上的重要力量,为我军赢得更多的胜利,为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发挥更大的作用。
最后,衷心希望大家能够对无人机作战系统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支持,让我们携手共进,共同为国防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谢谢!。
和沙场秋点兵呼应的诗句

和沙场秋点兵呼应的诗句
以下是 8 条主题为和沙场秋点兵呼应的诗句及例子:
1. “军中岁月燃激情,训练场上展豪情。
”
- 例子:瞧那一群士兵,在训练场上挥汗如雨,这不就像是燃烧的激情火焰吗?他们的豪情简直比那烈日还耀眼!
2. “烽火连营士气高,冲锋陷阵胆气豪。
”
- 例子:哎呀,那烽火连天的场景中,战士们的士气怎么那么高哇!一个个都像猛虎般,那冲锋陷阵的胆气,可真是豪迈呀!
3. “战甲未解心未歇,壮志凌云冲九霄。
”
- 例子:看看那些英雄,战甲都还没解下呢,心就一直没歇着,他们那壮志凌云的样子,岂不是要冲到九霄云外啦!
4. “沙场驰骋显威武,军旗飘扬映天红。
”
- 例子:哇塞,在沙场上驰骋的他们,多威武啊!那军旗飘扬起来,把天都映红了呢,你说壮观不壮观!
5. “兵锋所指敌胆寒,战鼓雷鸣震撼天。
”
- 例子:嘿,兵锋指向的地方,敌人那不得吓得胆寒呀!那战鼓雷鸣起来,真的是把天都给震撼了!
6. “热血男儿守疆土,不让外敌犯分毫。
”
- 例子:咱这热血男儿守着疆土呢,能让外敌侵犯哪怕一分一毫吗?绝不可能!
7. “钢铁长城筑防线,谁敢来犯必灭亡。
”
- 例子:这钢铁长城似的防线多坚固啊,谁敢来犯,那不是必死无疑嘛!
8. “军演场上展风采,未来战场立功劳。
”
- 例子:在军演场上展示出那么卓越的风采,到了未来战场,肯定能立下大功劳啊!你能不相信吗?
我的观点结论就是:这些诗句都很好地呼应了沙场秋点兵,展现了军人的风采和豪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者:杨贺雄 作为中国军装演变史的见证人和07式军装的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个体防护专家、总后军需物资油料部原副部长周国泰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今后一段时间中国军装发展将进入成熟稳定期,基本样式不会有大的变动。 周国泰表示,现行的07式军装是中国迄今为止最全面、最系统、最顺利的一次军服改革。“经过6年时间的检验,这套军装符合军人的职业需要,具有较高的利用率。” 从1950年统一军服制式以来,解放军军服先后进行了12次调整改革。经历了灰色、土黄色、黄绿色等几十年的变迁,中国军装的颜色也正在向国际接轨,07式军装选择了一种从未在军装上出现过的颜色——松枝绿。“松柏抗雪临风,选择这种颜色象征了中国军队的坚强意志和临危不惧的精神。”周国泰说,“今后一段时间中国军装会相对稳定,未来的中国军装,要更加突出对于士兵的防护功能”。
未来战场,武器威力大、火力强、精度高、射程远,对士兵的伤害也更大。为适应未来高技术战争的需要,进一步提高军服的综合防护性能,世界各主要军事强国都在不断加大对新型军服的研制和开发力度,于是,应用新材料制作的各种新型军服也应运而生。
▲美军未来军服 “记忆型”军服 日本一家公司研制成功一种能记忆形状的服装。该服装无论如何揉搓、洗涤,都能恢复原来平整挺脱的形状,而且合体舒适,深受日本自卫队青年人的欢迎。目前自卫队中许多年轻人都购买了这种服装作为营内休闲服穿着。该公司正在研究将这种能记忆形状的纤维用于军队的常服和礼服中,这样就能使服装保持平整,穿着时更加端庄。
“软装甲型”军服 目前,陶瓷作为传统防护材料,其防弹效果优良,但存在质地坚硬、易碎和质量大的缺陷,为使陶瓷优良的防弹性能得到很好的发挥,美、英、日等国不断进行新型陶瓷材料的开发。如英国T&N技术公司最近开发出一种新型防弹衣用陶瓷。该陶瓷为碳化硅型,质量比常用的矿物陶瓷防弹板轻20%,能在 10mm2的面积上抵挡3发同时射来的、 初速为 850m/s的7.92mm步枪弹的冲击,防弹效果明显优于凯夫拉及钢板材料的防弹衣。
此外,为提高防护服的柔韧性,新兴的纳米技术也在防弹陶瓷材料中得到应用。用纳米技术生产的陶瓷材料,完全改变了普通陶瓷材料脆而硬的特征,在室温下的纳米陶瓷材料可以任意弯曲,柔韧性好。如日军用该材料生产的软性人体护甲,没有一般陶瓷的脆性,打不烂、摔不破,即使是穿透力很强的 5.56mm步枪弹也难以穿透,且穿着舒适,不影响战术技术动作的完成。
“智能型”军服 智能技术和微电子技术在提高军服防护性方面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最近,美海军研究人员研制出一种“智能型”两栖作战服。它由3层结构组成,一层是外壳,一层是中间塑造成型的聚合物,另一层是衬层膜。内外层对中间层具有保护作用,中层的膜是经预设温度转换的智能型玻璃织物。它能随水温的变化而变化,解决了现型潜水服必须根据不同水温来选择不同质量的难题,是海军特种兵专用军服的一次重大革命。
据报道,美海军还研究了一种“聪明内衣”,这种内衣的功能已超出一般意义上的服装,在未来战场上,当一名士兵受伤倒地的一瞬间,救护中心的医务人员就可知道其受伤部位,判断出是枪伤还是刀伤。这种高技术内衣在织造的过程中,置入了光纤网络和电聚合纤维网络、监察士兵状况的测量系统、分析打击声音的拾音器及相应微型无线电收发芯片。当士兵受伤时,伤处光纤和导电纤维被切断,因而可显示出受伤部位;拾音器能分析打击声音,以确定是刀伤还是枪伤。这些信息通过微型无线电收发芯片传送到救护中心,可使士兵在最短时间内得到救治,减少伤亡。
“仿生型”军服 生物工程技术也广泛应用于军服的研制中。如美军纳蒂克研究、发展与工程中心以生长在佛罗里达州和拉丁美洲的金色球蜘蛛产生的丝为基础,开发出一种仿蜘蛛丝织物;美军与加拿大联合研究从加入蜘蛛基因的转基因山羊奶中提炼蜘蛛丝。经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这种新型仿生防弹材料具有很好的防弹性能,质量轻、体积小、强度高,韧性是同样粗细钢丝的5倍,是凯夫拉纤维的 2倍,可以承受2068MPa的张力,具有很高的弹性、拉伸强度及优异的力学性能。这种运用生物工程技术制造的仿蜘蛛丝材料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凯夫拉等纤维混纺使用。
“隐身型”军服 为提高军服的防侦视效果,美国科学家正在研究一种主动式迷彩伪装材料。据报道,美军现已研制出一种电光薄膜,将其涂在作战服上,再与一个微型智能处理器和环境感知系统相连,当刮风时,此系统能使薄膜显示的图案发生变化,产生类似环境摇晃的视觉效果,增强伪装隐蔽性能。
同时,针对目前迷彩材料只能防可见光、微光夜视、近红外光侦察,而不能防中远红外侦察的特点,一些国家从小动物“变色龙”的皮肤能随环境变化而变化的特点中得到启发,应用热敏和光能技术、电子模拟技术、活性蛋白生物技术等展开了“变色龙”军服的研究。如美军研究的自动变色布料,通过衣服上的微传感器及电激活染料涂层,可使这种布料随背景环境的变化而自动变色。英国科学家也研制出一种新型热敏化学伪装材料,该材料能在28℃时变成红色,33℃时变蓝色,低温时变黑色,在-20℃~100℃条件下使用,具有色彩的全光谱变化。用这些材料制成的军服能与周围的环境浑然一体,达到以假乱真、以伪掩真的效果。
“空调型”军服 未来高技术战争突发性强、节奏快、强度高,特别是作战环境十分恶劣,提高军服的舒适性显得尤其重要。海湾战争时,中东地区的平均气温达到40℃ 以上,在这种高温环境下作战,士兵体能消耗大,战斗力下降。针对这种情况,美军研制出一种能调节自身温度的纤维——“调温”纤维。用这种纤维制成的“空调型”军服,当温度上升时,纤维吸收环境中的热量,并积储起来;当环境温度下降时,纤维就放出所吸收的热量,从而减缓环境温度对人体的影响。这种“调温”纤维制成的军服,耐磨、耐脏、不易起球,耐静压力、耐久压烫。最近,美国国际降温物品公司还研制出一种新型降温服。该服包括背心、帽子、头巾和围巾,由透气性强的外层、导热良好的内层和机织吸水纤维棉絮的中层组成。穿用前5分钟将衣服浸入水中,使纤维充分吸收水分,内层既能吸汗又能隔湿,故能使穿着者倍感凉爽舒适。
“保暖型”军服 美、日等一些发达国家军队正在研制“保温”纤维。所谓“保温”,是指服装能隔断外界风、雨、雪、霜侵入皮肤,同时也能将皮肤上的汗水排放到外界去,使人感觉舒适。天然纤维虽大多具有以上功能,但功能较单一。目前,人工开发的一些高分子纤维则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如含有大量热传导率低的超细纤维布、中间空隙较大的中空纤维布、防止辐射和散热的真空镀铝织物、把太阳能转为热能的“含锆纤维”、“防暑纤维”等等。用以上材料制成的军服能真正起到“保暖散湿”作用,能给在严寒环境作战的士兵以防寒保护,提高士兵战场生存力和战斗力。
“检测型”军服 在战斗部队,及时掌握士兵生理状态是指挥官评估部队作战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也有助于估计作战的危险性和制定后勤保障计划。为此,由美国陆军医学研究和器材部领导的一个“综合研究小组”研究开发出带有单兵生理状态监测器(WPSM)的军服,应用于“未来士兵系统”。
士兵生理状态监测器由一系列装配在服装上并能检测身体主要部位的小型化无线传感器组成。这些传感器使用自带电源,可连续工作数周。各传感器采集的同步化数据通过无线个人局域网(LAN)传输到士兵随身携带的信息存储“中心”。该中心外形大小如BP机,佩带在腰带上,汇集到中心的数据被储存起来或传输到单兵数字化作战系统、指挥通信网络,将来也可传输到英特网。目前用于试验的作战人员生理状态监测器样机包括了心律、行走(行军)、代谢能量损失、体温、动/静状态传感器以及路标/全球定位卫星装置等。路标/全球定位卫星装置能够提供地理信息。这套传感器可提供能量消耗、热量状态、士兵警戒水平等信息。
计划中的双向传感器通信设备使传感器具有根据指令或事件结果重编程序的功能。例如,一旦战场有人受伤,心律传感器可改变其功能,向医生传递全部心电图信号。
▲ 德军未来军服 “营养型”军服 美国防部的军事科研人员正在研究一种“营养型”军服,即“皮肤渗透营养传送系统”,实际上,它是特制作战服上的一种传送营养的臂章。在战斗或其他快速行动中,当士兵吃不上饭时,此臂章可将维生素和营养素渗入士兵体内,为士兵输送必要的营养。这种特殊作战服上的臂章,内置一块微型芯片,可与各种传感器相互作用并评估士兵的代谢需要,然后启动芯片上的一个微电子机械系统进行营养传送。该系统采用电子脉冲开启手臂皮肤上的毛孔,通过毛孔将营养素直接渗入毛细血管中。当士兵穿着这种“营养型”作战服上战场时,还可以通过卫星发射的微波信号来接受遥控释放的营养素。通过此臂章,还可以向人体注入一种化学物质,使饥饿者产生一种饱腹的幻觉,以便在断粮的情况下,也能坚持战斗。
“机械型”军服 美国科学家目前研制出一条由“青蛙肌肉”推动的机械鱼,并打算采用同样技术研制一种“机械型”军服。士兵穿上这种“机械型”军服,力量将大大增强,不仅越障攀登如履平地,甚至能够跳跃高楼大厦。其机械鱼游动的原理是利用一个微型处理器向装置在鱼身两侧的“青蛙肌肉”发出电子信号,控制青蛙肌肉的收缩和扩张。“青蛙肌肉”以葡萄糖溶液为能源。将这项技术应用于军服,就是“机械型”军服,在军服上安装微电脑和通信装置,不需任何操作程序,军服就会发挥效能,大幅度提高士兵的力量。“机械型”军服由1台小型发电机驱动,可24小时提供源源不绝的能量。
“蜻蜓型”军服 飞行抗荷服是飞行员必不可少的装备,也是军服中的一种特种服装。瑞士科学家发明一种用液体提供保护的新型飞行抗荷服。它的设计原理与蜻蜓飞行时保护自身内脏的基本原理相同。蜻蜓飞行时会产生30G的加速度,它的主要器官都包裹在液体里,当血液流向一侧时,液体也会流向这一侧,从而产生反压力,起到保护的作用。“蜻蜓型”军服有3大优势:一是生理优势,能维持足够的氧气使头部和肌肉保持正常状态,维持更低的脉搏频率,减少或快速恢复疲劳,使生理重力转移,以及消除手臂疼痛。二是设计优势,能减少热量负荷,有较高舒适度。三是战术优势,能增加作战效能,保障更高的单机出动架次,增加飞行安全和降低作战成本。◆
中国未来军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