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系结石中医治疗十法

合集下载

三金六味排石汤治疗泌尿系结石

三金六味排石汤治疗泌尿系结石
, 脐 中隐痛 , 便难 , 云 “ 腹 小 其痛 不 可忍 , 须 臾, 从小便 中下如砂石之类 ” 。临床多 以小便艰涩或排 尿时突 然 中断 , 伴腰腹绞痛 或腰腹 隐痛绵 绵就诊 。本 病应结合临床症 状 ,
在腹部 B超 、 部 X线片 、 腹 静脉 肾盂 造影 、 T、 C MRI 等检查 下确 诊定 位 , 查尿 R T定性 ( 草酸 钙结石 , 是 还是磷酸镁 铵结 石等 ) 。 笔者总结 3 0余年 的认识 和研 究 , 为本 病病位 主要 在 肾, 认 根本 病因为 肾虚 、 湿热下 注 、 气滞血瘀 。 石 淋者 , 热久 蕴 , 熬质浊 , 湿 煎 结而成石 。非一 日成形 , 故久 病必虚 。肾主水 , 主持和 调节人 体 津液代 谢 。肾虚膀 胱气 化 失 司, 津液代谢失常 , 湿热 下注 , 蒸 日久 , 蕴 煎熬成石 , 阻塞尿 道 , 小 便艰涩不 畅 , 不通则 痛 。肾为先 天之本 , 水火 之脏 , 内寓真 阴真 阳, 为人 体元阴 元 阳之 根本 , 对各 脏 腑器 官 起 着滋 养 和温 煦 作 用 。肾虚不 能温煦五脏 六腑 , 体气 血运 行失 调 , 滞 血瘀 , 机 气 有 形之物 聚而成 石 , 阻塞经络 , 由此生 。所 以常见腰部 隐痛或剧 痛 痛 。若 肾不 虚 , 血通畅 , 气 代谢 正常 , 则邪不滞 、 石不结 。故 本病 病位主要在 肾 ; 根本 病因乃 肾虚 为本 , 湿热为标 。 治 疗 以补 益 肾精 、 清热利 湿 、 活血化 瘀 、 通淋排 石为 治疗大
作 者 简 介 李 保 萍 , 工 作 于 河 南 洛 阳市 第 一 中 医 院儿 科 ( 编 : 现 邮 410 ) 7 0 0
气 逆痰动故致 喘咳。现代 医学 认为 , 咳喘是 由支气管痉挛所 致 , 而 导致支气管 痉挛则是 由各 种微生物 或理化 因素 刺激引起 的气

中西医结合治疗泌尿系结石患者的疗效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泌尿系结石患者的疗效分析

医 疗 法 治疗 疗 效 更 好 , 得 临 床 推 广 。 值
参 考 文 献
【】 纪 浙 震波碎石术治疗 肾结石远期安全性受质疑【 I N 】中国医学论
坛 报 ,0 52 ) 2 0 (7
I 裴庆 生 2 J
中西 医结合治疗泌尿系结石5 例【】实用 中西医结合杂 0 J
志 ,9 8 1 ( ) 5 4 1 9 , 1 6 :5 .
泌尿 结 石 包括 肾结 石 、 尿 管结 石 、 输 膀胱 结 石 , 是泌 尿 外科 最 常见
的疾病之一 , 在中医属石淋 、 砂淋 、 血淋等范畴。 由于结石形成机制 尚未 完全 阐明,使结石的治疗多 反复 , 复发率高 。 常常给患者带来极大痛 苦 ,现虽然手术方法和新的碎石技术层 出不穷 , 由于价格 昂贵 , 但 操 作复杂 , 很难在基层医院社区开展应用。 本医院临床工作中采用 自拟排 石汤 ,配合西药 、 针刺 治疗 泌尿 系结合 3 例 ,疗效满意 。 8 现总结如
理 论板 数按 人 参皂苷 R 峰计算 应不 低于 20 。 e 5 0
《 求医问药 》 下半月刊 S e ekM e ia An dc l dAs kTh M e i n 2 1 第 1 e dc e 0 2年 i O卷 第 4期
3 27
甘 草调 和 诸 药 , 出排 石 通 淋 , 湿 清 热 ,行 气化 瘀 , 血 散 结 之 功 。 共 利 活 配 合 应用 针灸 有独 特 疗 效 , 选 肾 俞 、 门 、 阴 交 等 , 予 强 刺 穴 京 三 给 激 , 以起 到 补 肾 固 涉 , 和 肝 脾 , 可 调 鼓舞 肾气 , 解痉 止 痛 , 尿 通 淋 之 功 利 效。 中西 医辨 病 与辨 症 相 结合 , 疗 相辅 相 成 , 治 中药 软 坚 化石 , 尿 通 利 淋 , 药 解痉 利下 , 路止 痛 , 刺培 本 固原 、 痉止 痛 , 西 扩 针 解 病机 适 宜 , 效 药

石淋泌尿系结石中医护理方案

石淋泌尿系结石中医护理方案
Suitable for teaching courseware and reports
石淋泌尿系结石中医护理方案
定义
尿有砂石小便则茎里痛尿不能卒出痛引少腹 膀胱里急石淋即为尿道结石砂石从小便道出而止痛石淋并发热淋时如无水道等紧急病情发生则应以先治热淋后治石淋
一、常见症候要点
一气血瘀滞证 腰部或小腹突然发生绞痛阵发性加剧疼痛向外阴部放射尿频、尿急、尿黄或赤舌暗红或有瘀斑脉弦或弦数 二湿热蕴结证 腰部或小腹持续疼痛或尿流突然中断尿频、尿急、尿痛小便黄赤或为血尿口干欲饮舌红苔黄腻脉弦数 三肾气不足证 结石日久留滞不去腰部胀痛时发时止遇劳加重疲乏无力尿少或频数不爽或面部轻度浮肿舌淡苔薄脉细无力
1.穴位按摩□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2.耳穴贴压□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 天 3.其他: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 天
好 □ 较好□ 一般□ 差 □
膀胱 刺激征 □
1.观察量□ 2.饮水指导□ 3.其他护理措施:
石淋泌尿系结石中医护理效果评价量表
症状
无 0分
轻度 2分
中度 4分
重度 6分
实施前评价
实施后评价
日期
分值
日期
分值
血尿

尿红细胞<+
尿红细胞 + ~+ + +
尿红细胞>+ + +
腰部酸痛

偶有发生
经常发生
持续腰痛程度重
上腹或肾区疼痛

偶有发生
经常发生
持续腰痛程度重
排尿困难

排尿无力
点滴而短少
腹肌很用力无法排出
一、护理效果评价
主要症状
主要辨证施护方法

中国尿石症诊疗指南

中国尿石症诊疗指南

多喝水
保持足够的水分摄入,有助于 稀释尿液,减少结晶形成和结 石形成的风险。
限制摄入量
限制摄入高盐、高糖、高嘌呤 的食物,以降低尿中盐类、糖
类和尿酸的浓度。
生活习惯改善
总结词
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助于预防尿石症, 应保持规律作息、适度运动和避免长 时间久坐。
规律作息
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避免熬夜和过 度疲劳,有助于维持身体正常代谢。
患者。
经皮肾镜碎石术具有创伤小、恢 复快、结石清除率高等优点,但 需注意可能存在手术并发症和术
后出血的风险。
04
尿石症的预防
饮食调整
总结词
合理饮食是预防尿石症的重要 措施,应保持均衡饮食,控制
摄入量。
控制摄入量
避免过量摄入高热量、高脂肪 和高蛋白质的食物,以免增加 尿中钙盐、尿酸等成分的浓度 ,形成结石。
规范治疗流程
通过制定统一的治疗流程,指南有助于规范尿石症的治疗,确保患者得到安全、 有效的治疗。
加强患者教育与预防措施
患者教育
通过向患者普及尿石症的预防和自我 管理知识,指南有助于提高患者的健 康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预防措施
指南强调预防尿石症的重要性,提供 预防尿石症的措施和方法,降低尿石 症的发病率。
鉴别诊断
肾盂肾炎
肾盂肾炎常表现为发热、腰痛和膀胱刺激症状,需与尿石症鉴别。肾盂肾炎患 者尿液分析常显示白细胞升高,超声检查可见肾脏形态改变。
输尿管肿瘤
输尿管肿瘤常表现为无痛性肉眼血尿,需与尿石症鉴别。输尿管肿瘤患者超声 检查可见输尿管占位性病变,CT检查可发现肿瘤组织。
03
尿石症的治疗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尿石症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主要用于结石较小或辅助治疗。

泌尿系结石的治疗

泌尿系结石的治疗
① 肾盂 或 肾 窦切 开 取 石 术 :切 开 肾盂 、取 出 结 石 ,鹿 角 状 结石 或肾盏结石 ,有时须作 肾窦 内肾盂肾盏切开取石 。 ② 肾实质切开取石术 :。 肾结石较大 ,不能经肾窦切开取 石 者 ,需 切 开 肾实 质 取 石 ⑨ 肾部分切除术 :适用于肾一极多发性结石 ( 多在 肾下
2 临床 表 现
黄 体 酮4 m , 1 / 0 g 次 日,肌 注 ;6 4 2 0 g 5 - 1 m 口服 ,3 次 / 曰,或 1m 肌 注 ,1 日; 速尿 2m 肌 注 , 1 / 0g 次/ 0g 次 日。 黄 体 酮 能 促 进 输 尿 管 蠕 动 及 扩 张 和 缓 解 输尿 管痉 挛 , 利 于结石排 出。6 4 2 除输 尿管平滑肌痉挛 而止痛 。有报 道 5 —解
泌 尿 系 结 石 的 治 疗
刘静 涛
吉林省伊通满 族 自治县第一 人民医 院,吉林 伊通 1 0 0 3 70
【 。 要 】目的:本文主 要探讨泌尿 系结石 的中西 医结合 治疗。方法 :根据不 同的临床表现 和不 同的阶段进行 中西医结合 治疗 。结 摘 果 : 泌 尿 系 结 石 是 泌尿 系统 最 常见 的疾 病 之 一 ,在 我 国 一 般人 群 中 发病 率 高 达 1一 0 。 其 中约 2 % 患 者 需 住 院 治 疗 ,近 年 来 ,我 国 泌 尿 系 % 1% 5的 结石的发病率有增加趋势 ,而采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治愈率较 高。结论:我们采用 中西 医结合 治疗本病 ,疗效较好 。缩 短疗程,患者满意度 高 , 是 治疗 泌 尿 系 结 石 理 想 方 法 。 【 关键 词 】泌 尿 系 结 石 ; 中 西 医 治疗 【 图分 类 号 】R 9 . 中 614 【 献 标 识 码 】A 文 【 章 编 号 】10 — 5 7 (0 0 2 0 6 1 文 0 78 1 2 1 )2 — 8 -

苗药经方克结石

苗药经方克结石

苗药经方克结石结石是指在人体内形成的固态结构,通常由某些物质的沉积而成。

结石的形成可能存在多种原因,包括饮食习惯、遗传因素、疾病等。

无论结石的类型和原因如何,它们都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了许多困扰。

然而,苗药经方却为克服结石问题提供了一种天然的解决方案。

苗药是指中国苗族民间传统的药物治疗方法,经过长期实践和总结,苗族人民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知识,从而形成了一系列有效的草药配方。

这些苗药经方在治疗结石方面显示出了惊人的效果。

首先,苗药经方通过改善体内代谢,促进尿液的排除,起到了排石的作用。

草药中的有效成分可以刺激尿液的产生和排泄,从而帮助将体内的废物和结石排出体外。

同时,这些草药中还含有一定的抗菌成分,可以有效地预防细菌感染,避免尿路感染的发生。

其次,苗药经方对结石本身也具有一定的溶解作用。

结石主要由一些特定的化学物质组成,而苗药中的某些成分可以与这些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使其溶解或分解,从而减少结石的体积和数量。

这种溶解作用可以帮助患者避免手术的风险和痛苦,同时节省了治疗费用。

此外,苗药经方在治疗结石方面还具有一定的调理作用。

它可以通过改善肾功能和尿液的酸碱平衡,调节人体的内环境,从而降低结石再次形成的风险。

这种调理作用不仅有助于治疗已有的结石,还可以为患者提供长期的保护和预防。

然而,需要强调的是,苗药经方并非一种万能的灵丹妙药。

对于不同类型和大小的结石,苗药的效果也会有所差异。

在使用苗药经方治疗结石之前,患者应该进行详细的诊断和评估,了解结石的类型和位置,以及个体的身体状况和健康状况。

只有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具体情况选用适当的苗药经方,才能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此外,若患者同时接受其他治疗方法,如手术或药物治疗,应与医生协商,避免药物相互作用或治疗效果的降低。

在使用苗药经方过程中,患者需要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引进行治疗,不可自行增减剂量或停药。

同时,患者在治疗期间需要注意个人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避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和适当的运动,以提高治疗效果。

韩臣子运用经方治疗泌尿系结石的经验总结

韩臣子运用经方治疗泌尿系结石的经验总结

韩臣子运用经方治疗泌尿系结石的经验总结董秀敏1,2,赵 琰1,韩臣子2(1.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北京100700;2.北京中医药大学房山医院,北京102400) [摘要] 首都国医名师韩臣子行医七十余载,擅长运用中医药治疗内、外科疾病,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始潜心研究结石病,精研古籍,宗《脾胃论》“脾胃即伤,百病由生”的思想,以“调中”为本,调整脏腑阴阳平衡,清结石形成之源流。

然后审证求因,邪实者以祛邪为急,治以祛寒清热、消导化痰、活血化瘀、理气行滞;正虚者以扶正为先,治以益气养血、滋阴温阳。

一个“调”字,可泻、可补、可疏、可运、可散、可行。

运用经方治疗常见及疑难泌尿系结石病,药理精妙,疗效显著。

[关键词] 泌尿系结石;石淋;韩臣子doi :10.3969/j.issn.1008-8849.2024.04.022[中图分类号] R692.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8-8849(2024)04-0556-04[通信作者] 赵琰,E -mail :zhaoyandr@ [基金项目] 首都临床特色诊疗技术研究及转化应用项目(Z221100007422090) 泌尿系结石是常见病、多发病,全球均有分布,在我国是最常见的泌尿外科疾病。

流行病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泌尿系结石患病率为6.5%,不同地区其发病率具有显著的差异,我国南方地区高达10%,北方地区5%~11%[1]。

北京市房山地区属于结石病高发地,据北京中医药大学结石病防治研究中心统计发病率高达20%以上,并呈家族聚集态势[2]。

泌尿系结石是一种终生性疾病,其5年复发率高达50%,10年达到90%[3-4],严重影响患者身体健康。

韩臣子主任医师是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仲景国医导师、首都国医名师、曾任北京市第四批、“双百工程”、第六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行医七十余载,始终坚持经典与临床相结合,守正创新,近四十年来潜心研究结石病的治疗与预防,结合本区域结石病高发的特点,独创“调中法”清源流,治结石。

中医泌科中医对泌系统疾病的治疗

中医泌科中医对泌系统疾病的治疗

中医泌科中医对泌系统疾病的治疗中医泌科中,泌尿系统的疾病治疗一直是医生们关注的热点。

中医学认为,泌尿系统是人体的排泄系统,与肾脏、膀胱、尿道等相关,如果出现疾病就会影响身体的正常功能。

在中医的治疗体系中,中医师采用了多种方法来治疗泌尿系统疾病,包括中药治疗、针灸疗法、按摩推拿等。

一、中药治疗泌尿系统疾病中医治疗泌尿系统疾病的主要方法之一是中药治疗。

根据中医理论,泌尿系统疾病常常是由于气血不顺、阴阳失调、湿热内蕴等内因外因共同作用导致的。

因此,中医师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体质,开具中药方剂,通过调理患者的气血、阴阳平衡来治疗疾病。

例如,对于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感染症状,中医师可能会采用石斛、泽泻、金银花等具有清热利湿作用的中药,来消炎、减轻症状。

对于肾结石、尿路结石等问题,常常会使用瓜蒌壳、秦艽、蒲黄等化石通淋之品,帮助破碎结石、促进其排出。

总的来说,中药治疗泌尿系统疾病在调理病因、恢复正常功能方面具有一定的疗效。

二、针灸疗法在泌尿系统疾病中的应用针灸疗法是中医特有的治疗方式之一,它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调整患者的气血运行,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在泌尿系统疾病中,针灸疗法也有其独特的应用。

例如,对于尿失禁、尿潴留等泌尿系统运动功能障碍的疾病,中医师可能会使用针灸疗法来促进膀胱的收缩与松弛,调整神经系统的平衡,以改善这些症状。

同时,针灸疗法还可以通过调整患者的心理状态,缓解焦虑、紧张等情绪,提高治疗效果。

三、按摩推拿在中医泌科中的应用按摩推拿作为一种古老而有效的治疗方法,也在中医泌科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按摩推拿可以通过按压、摩擦等手法,刺激患者的穴位与经络,调整气血流通,增强组织供血与营养,促进康复。

对于泌尿系统疾病,中医师可能会使用推拿手法来刺激腰部、腹部等相关穴位,以调理肾脏、膀胱等器官的功能。

同时,按摩推拿还可以通过消除病灶部位的痉挛,缓解疼痛,改善患者的舒适感。

总结:中医泌科中,中医对泌尿系统疾病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包括中药治疗、针灸疗法和按摩推拿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泌尿系结石中医治疗十法
发表时间:
2016-03-01T16:01:38.753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18期 作者: 高振中
[导读] 山东省胶州市人民医院 泌尿系结石是泌尿系常见疾病,包括肾、输尿管及膀胱结石,临床常见肾区隐痛。

山东省胶州市人民医院
266300


泌尿系结石是泌尿系常见疾病,包括肾、输尿管及膀胱结石,临床常见肾区隐痛;或腰腹部剧痛,伴恶心呕吐、大便次数增多;或小
腹疼痛,伴尿频、尿急、尿痛、尿血等症状。其发病与地理、水源、遗传及生活习惯等因素有关。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发病率逐年上
升,由于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体外碎石、膀胱镜取石、微创手术的广泛应用,提高了本病的近期治愈率,但术后复发一直困扰着人们,
还没有达到彻底的预防和根治。因此积极探索中医药治疗,仍是今后临床和科研的主要任务。

泌尿系结石属于中医“淋证”范畴,根据中医理论,结合临床观察,发现结石形成的主要原因,多为膀胱湿热蕴结日久,炼液成石,若有
形之邪实瞬时阻遏气机,气机升降失宜,则腰腹剧痛、恶心呕吐等;结石日久,耗气伤阴、损伤脉络,则肾区隐痛、神疲乏力、消瘦尿血
等。针对泌尿系结石病的病因病机,临床运用以下十法,可取得理想效果。

一、清热利尿排石法

结石的形成主要为湿热日久、炼液成石,因此清热利湿排石是治疗泌尿系结石的主要和常用方法,此法主要适应于结石发病时间短、
直径不超过
1厘米,伴或不伴有尿路刺激症状,常用中药如金钱草、海金沙、石韦、瞿麦、车前子、木通、泽泻等。现代研究已证实,本组
药物多具有利尿作用,服后可使尿量增多,有利于冲刷结石,促使其下行排出,并可增加输尿管蠕动、消除尿路感染。

二、行气导滞通腑法

结石一旦形成,作为有形之邪实,阻于尿路,又可进一步郁闭气机。尿路梗阻,又是促发感染的因素,因此行气导滞通腑法,亦是泌
尿系结石的常用治法,此法主要针对近期肾绞痛频发,伴有恶心呕吐、腹胀等消化道症状者,常在清热利尿排石的基础上合用本法,常用
药物枳实、厚朴、生大黄、芒硝、木香、沉香、乌药、川楝子等。有关研究提示行气导滞通腑法,可通过增加胃肠的蠕动来促使输尿管蠕
动而有利于结石排出。

三、活血化瘀散结法

结石之形成,病程较长,久病多瘀,且有形之邪,每多导致气滞血瘀水停络伤。临床病理检查提示,若结石在同一部位停留超过3个
月,则可见结石周围纤维组织增生,甚至在结石表面形成一层纤维组织的包膜,而且输尿管璧狭窄,失去扩张余地,结石排出的可能很
小。结石对肾盂、输尿管、膀胱内皮细胞的损伤、疤痕形成,也是结石难以排出或再生的原因。现代研究表明活血化瘀药能有效抑制疤痕
组织中纤维母细胞的胶原合成功能,降低与胶原合成关系甚为密切的酸性粘多糖在血清中的浓度,并能改善微循环,对炎症增殖期的功能
模型有促进炎症吸收、减少炎性组织增生的作用。常用药物有益母草、蒲黄、琥珀、三棱、莪术、穿山甲、地龙、水蛭、虎杖、王不留
行、川牛膝、红花、桃仁、皂角刺、山慈菇等。动物实验证实,活血化瘀药在增加输尿管的蠕动次数和力量方面,作用持续时间较清利药
为长。

四、健脾补气排石法

平素脾气不足,复又结石形成,或结石日久,有形之邪实,耗伤正气,临床除结石外,往往兼有神疲、乏力、气短、腹胀、便溏等症
状。实践体会在清利排石的同时,加用健脾益气之药,往往能鼓舞正气,气足则推动有力,并能升清降浊,有利于结石的排出,此法主要
适应于结石病程较长,或体质较弱的患者,常用药物如黄芪、党参、白术、茯苓等。

五、补肾温阳排石法

老年体质较差,平素肾阳不足;或结石嵌顿,水湿停留;或过用苦寒清利之品,损伤肾阳,出现形寒肢冷、腰膝冷痛、夜尿较多等。
此时治疗宜在清利的基础上加用补肾温阳、化气行水的药物,本法多用于结石伴有肾积水,或病久肾阳虚弱者。常用药物附子、肉桂、淫
羊藿、干姜、小茴香等,实验证明补肾温阳方药对动物肾积水模型在减少肾内结石数目,改善肾小管扩张程度,提高肾盂内压和增强输尿
管蠕动方面,其作用均优于单纯利水药。

六、滋阴增液排石法

平素肾阴不足之人患结石病,或结石日久,耗伤肾阴,往往虚实夹杂,既有湿热内蕴,又有肾阴亏虚,治疗时应在清利的同时,加用
滋养肾阴的药物,如生地黄、熟地黄、山茱萸、天冬、枸杞子等,使肾精足则水自行,有利于结石的排出,有增水行舟之意。由于阴虚易
生内热,故还应注重清降虚火,如用黄柏、知母滋阴降火,川牛膝导火下行等,以期达到扶正而不助邪,祛邪而不伤正的目的。

七、清热解毒排石法

若湿热蕴结成毒,结石病并见发热、体温升高者,宜在清热利湿的基础上,加用清热解毒药,如金银花、连翘、牛蒡子、蒲公英、败
酱草、白花蛇舌草、半枝莲等,待热毒清解,输尿管炎症水肿消退,则有利于结石的排出。

八、溶石化石法

中药溶石化石,由来以久,确有疗效,有许多文献报道,常用中药鸡内金、鱼脑石、核桃、威灵仙。当地民间就有鸡内金、核桃为细
末口服防治结石病的验方。威灵仙原用于治疗鱼骨梗候,有化鱼骨及舒缓平滑肌痉挛的作用,现广泛用于结石病,有化石、解除平滑肌痉
挛及止痛作用,现代研究发现,此类中药能提高尿液拮抗结石生长和聚集的活性,降低尿液钙质及草酸盐的含量,防止肾内微小结石形
成。

九、滑窍动石法

结石形成后,作为有形之邪实,阻塞窍道,往往致其涩滞不畅,经久难排。临床在辨证的基础上加用滑利窍道的药物,有利于结石的
排出,常用药物有滑石、冬葵子、车前子等。对于难排之结石,可考虑加用升提、引降、虫类走窜之品,以求涩滞之石有所松动,以便排
出体外,常用作动石的药物有升麻、川牛膝、地龙等。

十、清利防石法

结石的防治,尤以预防为主。泌尿系结石病人,要改变饮食习惯,调整饮食结构,减少容易产生草酸盐的食物的摄入,限制补钙,多
饮水。并针对膀胱湿热蕴结这一主要原因,服用清热利湿排石的中药,可以达到预防的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