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腹部手术后胃排空障碍32例临床分析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胃排空障碍发病原因分析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胃排空障碍发病原因分析在我国,壶腹周围肿瘤的发病率已与西方国家持平。
自1935年Whipple等首次报道以来,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一直是根治壶腹周围恶性肿瘤(VPC)最为有效的方法。
胃排空障碍(DGE)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在7%~40%[1~3]DGE虽无生命危险,且经过保守治疗可痊愈,但延长了患者的住院时间,加重了患者及家属的痛苦和经济负担。
目前关于DGE的发生原因尚不清楚。
在学习了相关的文献后总结其可能的机制有:1手术创伤手术通过激活抑制性交感神经反射系统延缓胃的排空,是目前认为产生DGE的主要机制[4]。
手术导致血浆儿茶酚氨升高,与肠道运动能力的减弱及胃排空延迟正相关。
同时,术后交感神经系统激活,胃肠交感神经抑制性活动增强。
抑制胃肠神经丛的兴奋神经元,减少乙酰胆碱的释放,抑制胃动力;还可以通过释放的儿茶酚胺直接抑制平滑肌细胞收缩[5]。
由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切除范围广,手术的创伤大,术后的应激程度加重,容易导至DEG。
2迷走神经损伤及胃肠道起搏点的作用消化道的收缩与心脏一样是自动的,有节律性的。
这种收缩起自胃,沿肠管形成蠕动,造成消化道内的压力梯度,将食物推向下方。
间质细胞(ICC) 作为胃电活动的起搏细胞和介导神经肌肉运动的神经细胞,起着调控胃肠道动力的作用。
手术过程中牵拉、结扎胃右动脉等造成胃的起搏点ICC减少和萎缩、信号转导下降,引起节律失常,并且胃完整性破坏,引起胃蠕动减弱或紊乱。
迷走神经是使胃保持稳定于自然电节律主要原因,并对胃内存在的异位起搏点有压抑作用。
3胃肠激素的作用胃泌素(Gastrin,GAS)主要由胃窦和十二指肠的G细胞分泌。
内源性GAS 释放可引起餐后胃电频率升高,因而增加胃收缩性,促进胃排空[6]。
胃动素(Motilin,MOT):由于其刺激胃体运动而得名,由Mo细胞分泌,其受体主要分布于十二指肠和上段空肠,具有促进胃收缩的作用。
腹部手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的影响因素及护理进展

1 诊 断 标 准
吻合术 2 5例 , Ⅱ式 5 5 毕 l例中, Ⅱ式与毕 I P S发生率 毕 式 G 为 2 .%和 39 , 55 . % 胃大部切除术后毕 Ⅱ式吻合 较毕 I 式吻 合 的 P S发生率高 。刘凤林 等 …研 究 也发 现 , 治性 远端 G 根
胃大部切除术患者在行 胃肠 吻合数年后 , Ⅱ式吻合患者 的 毕
2 4 其他相关因素 . 糖尿病 、 营养不良、 腹膜炎 、 高龄 、 电解质 紊乱( 低血钾 )严重创伤 、 、 感染 、 失血 、 休克、 贫血 、 低蛋白血症甚 至幽门螺旋杆菌感染 等均可能导致术 后发生 P S G 。这些 因 素的存在使脏器功能处于低下状态 ,胃动力下降。
3 预 防和 护 理
引出液体仍超过 30mld 或术 后第 1 0 / , 4天仍 不能适 应正 常
进食而出现频繁呕吐者 , 在排 除远端肠 梗阻 的情况 下 , 高 须
度怀疑是否存在 P S 。此外 , G 消化道造影 及 胃镜检查也 被 认为可以诊断 胃排空 障碍及鉴 别机械性 梗阻 。近 年来在 国 外 已广泛开展放 射性 同位素检 查—9 m c标 记的低脂饮 食 9T
根治性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排空障碍分析

胃泌素 、 泌素 、 胰 生长抑素 、 神经 降压 素 、 降钙素 、 降钙素基 因相 关肽 ( G P 、 C R )胆囊 收缩 素 ( C 、 高糖 素 、 调理 素 、 列腺 C K)肠 酸 前 素 E、 .血管活性 肽等 均可 延缓 胃排 空 。( ) 他 因素 : 龄 、 J 7其 高
维普资讯
河北医药 20 07年 6 月第 2 9卷第 6期
H bi dcl om lJn20 , o 2 ,o 6 ee Mei u a, 0 7 V l 9 N . aJ u
・
59 8
经 验 交 流 ・
根 治 性 胃大部 切 除术 后 残 胃排 空 障碍 分 析
11 一般资料 .
患者 42例 , 22 , 10例 ; 龄 3 ~7 1 男 4例 女 7 年 1 6
空肠 的正常运动功能受 到了影响 , 胃空肠 吻合术后 胆 汁反流造
岁, 平均 5 6岁。其 中胃窦癌 25 , 7 例 胃体 癌 17 , 行根 治性 3例 均
成 胃酸 、 胃肠道激 素 、 化酶 分泌 与粘膜 损伤 等 变化 干扰 了 胃 消 的正常功能 , 加重 了吻合 口和残 胃粘膜炎症 和水肿 。( ) 胃 J 4残 对进食 食物不适应 , 组 1 本 6例患者 中, 术后进食鱼 汤 8 , 例 可能 某些特殊 患者吻合 口对 鱼汤 易产 生变 态反 应 , 过敏 性水 肿 , 导 致吻合 口水肿 , 吻合 口痉 挛也 可能 是造 成 胃瘫 原 因 。( ) 5 术后 精神 紧张 、 焦虑引 起 胃肠植 物神 经失 调 胃肠功 能紊 乱 , 见 于 多 抑郁型 、 脑力 劳动及 失眠患 者 , 组 1 本 6例患 者中有 3 经心理 例
保留幽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壶腹周围癌32例临床分析

保留幽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壶腹周围癌32例临床分析目的探讨保留幽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PPD)治疗壶腹周围的良性病变及恶性病变早期的临床价值。
方法对确诊的32例壶腹周围癌患者采用PPPD 治疗,观察其临床价值。
结果患者均完成一期手术,围术期无死亡;术后并发胰瘘及腹腔感染2例,切口裂开1例,胃排空障碍4例,经处理均痊愈出院;平均住院时间为28 d;术后钡餐检查幽门功能良好,无吻合口溃疡、无排气障碍;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0.6%、62.5%、31.2%。
结论PPPD治疗壶腹周围的良性病变及恶性病变早期临床效果好,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标签:幽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壶腹周围癌近年来,保留幽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PPD)日益受到重视,其在治疗壶腹周围的良性病变及恶性病变早期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007~2010年本院采用PPPD治疗壶腹周围癌32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07年7月~2010年7月本院收治的壶腹周围癌患者32例,男19例,女13例;年龄41~82岁,平均64.3岁。
患者临床表现有腹痛、发热、黄疸及进行性消瘦等,经上腹部彩超、CT及MRCP检查诊断为胰头癌或壶腹周围癌,其中术后病理诊断为壶腹癌13例、胆道下段癌9例、胰头癌7例、十二指肠乳头癌3例,癌肿直径0.8~3.5 cm、平均2.2 cm。
1.2 方法本组患者均行一期PPPD治疗,PPPD的术中操作要点除于幽门下方2 cm处横断十二指肠、保留胃窦和十二指肠外,余操作与常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相同。
术中注意保留胃网膜血管弓,保护支配胃窦和幽门的迷走神经及其分支。
消化道重建时,于结肠后依次行胰腺-空肠,胆道-空肠,十二指肠-空肠吻合,并注意避免损伤幽门括约肌。
其中胰腺-空肠吻合采用改良套入吻合法[1],在胰管内放置与胰管管径相当的长约33 cm的硅胶管,并向胰管内插入3~5 cm,然后用4-0可吸收线缝扎固定,远端送至空肠内。
腹部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的临床诊治分析

腹部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的临床诊治分析【摘要】目的:探讨腹部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的病因、发生机制、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
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医院普通外科20例腹部术后胃排空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20例患者经保守治疗后恢复胃动力,痊愈出院。
结论:腹部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的病因是多因素的,早期发现、明确诊断是关键,采取非手术疗法可治愈本病。
【关键词】腹部手术;功能性胃排空障碍;术后analysis of diagnosis and therapy of functional delayed gastric emptying after abdominal operation/chen jian-min,chen zhi-guang.//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2,9(13):134-135【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causes,mechanism,clinical diagnosis and therapy of functional delayed gastric emptying.methods:the data of 20 patients with functional delayed gastric emptying was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in our hospital.results:all of the patients were recovered and discharged with gastric motility returned under conservative treatment.conclusion:the causes of the functional delayed gastric emptying are multiple.it is important to observe and diagnose early.the abnormality can usually be cured by non-operative treatment.【key words】 abdomen operation; functional delayed gastric emptying; postoperationfirst-author’s address:yonglin central health center,yongjia 325106,china功能性胃排空障碍(functional delayed gastric emptying,fdge)是指胃大部切除、胰十二指肠切除、胆囊切除等各种腹部手术后继发的非机械性梗阻引起的胃排空延迟,导致患者住院时间延长,加重经济负担,是腹部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多经非手术治疗方法得以治愈。
上腹部手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的诊断及治疗

Di g s a e t e t o n t o a s r r o s r c Em p y n a no i nd Tr a m n f Fu c i n l Di o de f Ga t i S tig t r Up e do i l S r e y e p r Ab m na u g r
s r e .M e h ds l i a e t r s me o s o ig o i a d t ame to 3 F u r g y t o C i c f au e , t d da n s n e t n f3 DGE p t n s atr u p r a d mi l u e r ay e n l h f s r ai t f e p e e b o na s r r wee a l s d g y n
【 摘要】目的 探讨上腹部手术后功能性 胃排空障碍的临床诊 治特点 。方法 回顾性分析 3 例上腹部手术后发 生胃瘫患者的 3
临床表现 、诊 断方法及 治疗手段 。结果 功能性 胃排 空 障碍 均发生在上腹 部手术后 5 1d3  ̄ 4 ,1例经非手术 治疗 ,于术后
1 1 恢 复 胃动力 , 85d 痊愈出院。1 因经济 困难放弃治疗死亡。1 例 例于手术后 5d 1 恢复 胃动力 , 为再次手术患者。结论 上腹
r opci l. s ls F G cue - 4dy t p e a dm n ugr 3p tns 3 aet w r crda e 8 5 asb e set e Re ut D E oc rd5 1 as e u pr o ia sre i 3 a et 1pt ns ee ue f r  ̄ 1dy v r t vy f a r b l y n i . i t 1
腹部手术术后胃排空障碍的诊断与治疗

治 的腹部 手术 患 者 12例 , 其 临 床诊 治 资料 进 行 回顾 性 分 析 。结 果 : 组 1 2例 腹部 手 术 患者 中 ,9例术 后 确诊 8 对 本 8 1
为 胃排 空 障 碍 ( .4 ,9例 经 治 疗后 , 1例 死 于 术后 肺 部 感 染 外 , 他 患 者 均 经 非 手 术治 疗 ,0 2 39 %) 1 除 其 1 - 8d后 出 院 。 结 论 : 部手 术 术 后 胃排 空 障碍 早 期诊 断 和 治疗 具 有 重要 的临 床 意义 , 腹 该病 经 胃镜 和 临床 表现 可 明确诊 断 , 物 和 药 理疗 效果 较 好 。
者 1 2例 , 中, 1 7 , 7 8 其 男 0 例 女 5例 ; 年龄最 小 2 岁 , 大 8 岁 , 3 最 2 平 均 (4 + .) ; 5 . 32 岁 原发 病 : 0 十二 指肠 溃疡 8 7例 、 胃溃疡 9 例 。 5 毕 I 吻合 9 式 9例 , Ⅱ式 吻合 8 毕 3例 , 中术 后 1 患 者 被 其 9例
如吗啡、 阿托 品等 。 1 .Ye 42 o等提 出的标 准 胃管置放> 0d 并具备 下列一项 : 移 1 , ①
确 诊 为 胃排空 障碍 而 进行 治 疗 ( 除术 前排 空 障 碍及 其 他类 排 似 症状 ) 。确 诊 胃排 空 障 碍病 例 中 , 1 男 2例 , 7例 ; 龄 最 女 年
【 键 词】 关 腹部 手 术 ; 胃排 空 障碍 ; 断 ; 诊 治疗 【 分类 号】 6 66 中图 R 5. 【 标 识码】 B 文献
【 编 号】1 7 — 2 0 2 1 )9 b - 5 — 2 文章 6 3 7 1 (0 0 0 ( )1 3 0
胃排 空 障 碍 是指 腹 部 手 术 术 后 继 发 的 非 机 械性 梗 阻 因 素 引起 的以 胃排空 障碍 为 主要 征 象 的 胃动力 紊 乱综 合征 。 该 病 是腹 部手 术 , 其 是 胃癌 根 治术 和 胰 十二 指 肠切 除 术 后 常 尤 见 并发 症 之一 . 旦 发生 此 病 , 一 常持 续 数周 甚 至 更 长时 间 , 目 前 尚缺 乏有 效 的治 疗 方法 。 年来 , 病发 生 率有 上升 趋 势 , 近 此 但 发病 机制 很 复杂 , 尚未 完 全 阐 明 。笔 者通 过 对我 院腹 部 手 术 并发 胃排空 障碍 患 者诊 治 资 料进 行 回顾 性 分 析 , 该 病 的 对 病 因、 病机 制 、 断 以及 治疗 进 行 总结 归纳 。现报 道 如下 : 发 诊
腹部手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18例临床分析

内引 流术 、 尾 切 除 术 。 因 此 F GE 的 发 病 机 制 尚不 明确 , 阑 D F GE 的发 生 是 多 因 素 的 , 能 与 精 神 因素 、 后 腹 部 感 染 、 D 可 术 全 身 营 养 状 况 、 蛋 白血 症 、 解 质 紊 乱 , 物 甚 至 药 物 等 因 低 电 食 素 有 关 , 非 某 一 确 切 因 素所 决 定 的 。 而
维普资讯
・1 4 ・ 8
Yo j n e ia o r a 0 7, 13 . u i g M dc l u n l2 0 Vo. 5 No 2 a J
腹 部手 术 后 功 能性 胃排 空 障 碍 1 临床 分 析 8例
刘 军 波
( 南 省 永 州 市 江 华 县 人 民 医 院 普 通 外 科 , 南 江 华 4 50 ) 湖 湖 2 5 0
结合 , 阻止 胃肠 平 滑 肌 中 的 副 交 感 神 经 释 放 乙 酰 胆 碱 , 而 从
部手术后 F G D E病 人 1 8例 , 中 男 】 例 , 6例 , 龄 2 ~ 其 2 女 年 O 7 8岁 . 均 5 . 平 2 5岁 , 发 疾 病 为 : 原 胃溃 疡 3例 、 二 指 肠 溃 疡 十 5 、 例 胃窦 癌 2例 、 脉 高 压 症 2例 , 头 癌 2例 、 石 症 3 门 胰 胆
F G ) 腹 部 手 术 后 , 别 是 胃癌 根 治 术 , 十 二 指 肠 切 除 D E是 特 胰
讨
论
术 、 静 脉 高 压 断 流 术 后 常 见 的 并 发 症 _ , 院 2 0 ~ 2 0 门 1我 ] 0 0 06
年 诊 治 的 F GE共 1 例 , 分 析 报 道 如 下 。 D 8 现 临 床 资 料 1一般资料 . 我 院 20 0 0年 3月 至 20 0 6年 9月共 收 治 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腹部手术后胃排空障碍32例临床分析作者:马兴久耿振宏李德春【摘要】目的探讨上腹部手术后胃排空障碍的病因、发生机制、诊断和治疗方法。
方法对2000年1月~2005年1月上腹部手术后出现的32例胃排空障碍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功能性胃排空障碍均发生于腹部手术后4~12天。
全部病例经非手术治疗于术后14~35天均恢复胃动力痊愈出院,平均恢复时间为17.8天。
结论上腹部手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的病因是多因素的,诊断手段主要靠消化道造影及胃镜检查,采取非手术疗法可治愈胃排空障碍,避免再次手术。
【关键词】胃排空障碍;上腹部手术Clinical analysis of functional delayed gastric emptying after epigastrium operation of 32 patients【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tiology,mechanism,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functional delayed gastric emptying (FDGE) after epigastric zone operation.Methods From January 2000 to January 2005,32 cases of FDGE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Results FDGE usually occurred in 4 to 12 days after epigastric zone operation.All patients were recovered within 14 to 35 days by conservative therapy.The mean recoveredtime was 17.8 days.Conclusion FDGE is caused by multiple factors.G-I series and endoscopy are valuable in the diagnosis and differentiated diagnosis of FDGE. Patients with FDGE can be cured by conservative treatment.Re-operation should be avoided as far as possible.【Key words】functional delayed gastric emptying;epigastrium operation胃排空障碍是腹部手术后,特别是上腹部手术如:胃癌根治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门静脉高压症断流术后常见的并发症。
临床表现为术后开始进食时出现上腹部饱胀不适及恶心、溢出性呕吐等症状。
如果缺乏对本症的正确认识,常被误诊为吻合口的机械性梗阻而盲目再手术,造成不良后果。
因此,正确的认识胃排空障碍综合征并及时做出诊断和治疗,对减轻患者的痛苦有着重要意义。
近5年来,我院诊治胃排空障碍综合征共32例,现将诊治情况分析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我院2000年1月~2005年1月经腹部手术后发生胃排空障碍患者32例,男20例,女12例。
年龄35~84岁,平均58.63岁。
1.2 手术方式胃癌根治术20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5例,半肝切除术3例,胆管癌切除2例,贲门周围血管离断加脾切除术2例。
1.3 胃排空障碍的诊断标准[1,2]诊断主要靠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手术后早期出现饱胀、恶心、呕吐、反酸、腹胀等,每日胃肠减压的量>600~800ml,且持续时间>10天,手术后14天内不能正常进食,在流质饮食改为半流质饮食或者半流质饮食改为普通饮食的过程中出现上述症状。
胃肠蠕动明显减弱或消失,如不合并其他的并发症,腹部可无压痛、反跳痛等体征。
经过一项或多项检查提示无胃流出道机械性梗阻;未应用影响胃肠平滑肌收缩药物;排除糖尿病、结缔组织疾病等引起胃排空障碍的基础性疾病;无明显的水、电解质及酸碱失衡。
1.4 治疗一旦确诊为胃排空障碍应及早进行综合治疗。
1.4.1 支持治疗(1)禁饮食、持续胃肠减压,术后出现胃肠功能障碍后应及时予以禁食水,给予胃肠减压减少胃液分泌,减轻胃肠道负担,有利于功能恢复。
每天用3%温盐水或2%碳酸氢钠溶液洗胃。
(2)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术后应动态观察患者的电解质变化及时给予全量输液和必要的电解质补充。
(3)营养支持,术后肠内、外营养支持可以改善患者营养状况,纠正营养不良,使肠道充分休息,促进肠道功能的恢复。
供给足够热量,补足微量元素及维生素。
适量输入红细胞、血浆、白蛋白等。
1.4.2 药物治疗 (1)胃复安30mg静脉滴注。
(2)吗丁啉或西沙比利20mg经胃管注入,可反复应用。
(3)红霉素5~6mg/kg溶于5%葡萄糖溶液100ml中快速静脉点滴,每日2次,其疗效优于胃复安。
(4)新斯的明0.5mg两侧足三里穴位注射。
1.4.3 中医针灸刺激足三里、中脘、上脘等穴位(或合并应用皮肤电刺激)可促进肠蠕动,也可应用温脾健胃的中草药煎剂经胃管注入。
1.4.4 物理疗法腹部热敷,按摩。
1.5 结果全部病例经非手术治疗于术后14~35天均恢复胃动力,痊愈出院,平均恢复时间为17.8天。
2 讨论腹部手术后胃排空障碍多见于胃的手术,文献报道其发生率约为0.2%~6.0%。
但腹部其他手术亦见发生。
本组32例胃排空障碍中,涉及胃的手术24例 (75.0%),另有8例(25.0%)未涉及胃的手术亦发生胃排空障碍。
2.1 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的原因上腹部手术后发生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的原因,目前尚未完全明确,一般认为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大致可分为:(1)患者的心理因素,多为性格内向,精神紧张类型;(2)围术期存在贫血、营养不良,影响了术后胃肠道功能的恢复;(3)因手术或创伤引起迷走神经干损伤或迷走神经功能受损,使胃的排空受到影响;(4)内分泌激素的变化,胃肠道产生多种内分泌激素参与了胃十二指肠的蠕动功能,手术切除胃窦可导致内分泌激素的不足,使胃十二指肠动力减弱[3];(5)反射性肠麻痹,术中的麻醉、内脏的较长时间暴露、对系膜的牵拉和损伤可刺激腹腔神经丛,使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导致胃十二指肠动力减弱;(6)术式:胃手术后,失去幽门的防反流机制;(7)胃肠道术后吻合口瘘等并发症,可有不同程度的感染,使肠道麻痹。
2.2 胃排空障碍的诊断患者腹部术后,尤其是上腹部涉及胃的手术。
数日拔除胃管进流质或由流质改为半流质饮食后出现上腹部胀痛不适,随之呕吐大量胃内容物,胃肠减压抽出大量胃液,体格检查有胃振水音,均应考虑存在胃排空障碍的可能。
最常采用的检查方法是胃镜及消化道造影,胃镜检查可见残胃无蠕动波,胃镜可顺利通过吻合口;X线检查表现为造影剂在胃肠吻合口处形成圆钝状,看不到胃蠕动波或24h后有少量钡剂通过。
2.3 胃排空障碍的治疗2.3.1 一般治疗除禁食、胃肠减压、3%温盐水洗胃、输液外,TPN或EN支持以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是至关重要的。
胃排空障碍出现初期,尽早使用TPN提供营养支持,对恢复胃壁功能、阻断恶性循环有明显的作用。
近年来,EN为更多学者所推崇。
EN更接近于常人生理性营养方式,容易促进激素分泌,恢复胃肠功能。
本组10例患者应用EN,无明显不良反应,偶有腹泻、腹胀、便秘及肠痉挛等,减慢输注速度可减轻此症状。
2.3.2 药物治疗近年来,采用促胃动力药物治疗胃排空障碍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主要包括:胃复安、吗丁啉、西沙比利和红霉素,但其临床应用仍有局限性。
胃复安为多巴胺-2受体拮抗剂,作用于平滑肌可促进胃排空。
吗丁啉和红霉素分别通过阻断多巴胺-2受体及激活胃动素受体发挥促胃动力作用,被认为是最有希望的促胃动力药物。
西沙比利为5-羟色胺受体激动剂,可加快胃排空和胃肠协调运动,疗效确切[4,5]。
在试用吗丁啉或西沙比利2~3天后若症状无改善则应停用,避免无张力胃过于“疲惫”,可于6~8天后再用上述药物。
2.3.3 辅助理疗和针灸治疗包括胃部的热敷,配合针刺,取主穴足三里,配合谷、天枢、中脘等,可有利于胃功能恢复。
2.3.4 避免手术治疗笔者认为,在明确诊断胃排空障碍的情况下应坚持积极地非手术治疗,耐心等待,多数患者在3~5周内恢复,一般应避免再次手术。
【参考文献】1 Park YC,Kim S W,Jang JY,et al.Factors influencing delayed gastric emptying after pylorus-preserving pane reatoduodenectomy.J Am Coll Surg,2003,196:859-865.2 Hornbuckle K,Barnett JL.The dignosis and work up of the patient with sastronaresis.J Clin Gastroenteral,2000,30:117-124.3 孙备,许军,周尊强,等.腹部手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36例临床分析.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3,8:465-467.4 Forster J,Sarosiek I,Delcore R,et al.Gastric pacing is a new surgical treatment for gastroparesis.Am J Surg,2001,182:676-681.5 Ohwada S,Satoh Y,Kawate S,et al.Low-dose erythro-mycin reduces delayed gastric emptying and improves gastric motility after Billroth I pylorus-preserving pancreati-coduodenectomy.Ann Surg,2001,234:668-67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