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代现代主义诗歌
40年代诗歌戏剧ppt

9
三、九叶诗人和穆旦的诗歌
• (一)九叶诗派 • 1、概况
• 九叶诗派是 年代中后期形成的一个追求现实主义与现代主 九叶诗派是40年代中后期形成的一个追求现实主义与现代主 义相结合的诗歌流派。 诗创造》 月创刊)、 义相结合的诗歌流派。以《诗创造》(1947年7月创刊)、 年 月创刊 中国新诗》 月创刊) 《中国新诗》(1948年6月创刊)等刊物为主要阵地,聚集 年 月创刊 等刊物为主要阵地, 了一群以辛笛、陈敬容、杜运燮、杭约赫(曹辛之)、郑敏、 )、郑敏 了一群以辛笛、陈敬容、杜运燮、杭约赫(曹辛之)、郑敏、 唐祈、唐湜、袁可嘉、穆旦九人为代表的“ 唐祈、唐湜、袁可嘉、穆旦九人为代表的“自觉的现代主义 他们主要在《诗创造》 中国新诗》上发表作品, 者”。他们主要在《诗创造》、《中国新诗》上发表作品, 在风格上形成了一个流派。 诗创造》 在风格上形成了一个流派。1948年11月,《诗创造》、 年 月 中国新诗》被国民党查封,九叶诗派活动告结束。 《中国新诗》被国民党查封,九叶诗派活动告结束。过去称 为现代诗派或新现代诗派(后期现代诗派)。 为现代诗派或新现代诗派(后期现代诗派)。1981年江苏 年江苏 )。 人民出版社出版了40年代九人诗集选 九叶集》 年代九人诗集选《 人民出版社出版了 年代九人诗集选《九叶集》,后文学史 上才有九叶诗派之称。 上才有九叶诗派之称。
6
• (三)诗的艺术与形式 • 诗的感觉、瞬间的印象、感悟与融会和贯 通。散文美的追求与诗意的寻觅。艾青的 诗歌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象征主义和 现代主义的有机整合,是继郭沫若、闻一 多、戴望舒之后开一代诗风的重要诗人。 • (四)《大堰河——我的保姆》 • 1936年自费出版的第一部诗集《大堰河》 中收录,其中《大堰河——我的保姆》是 诗人的成名作,写于1933年,发表在《春 光》杂志上。诗作一发表,“轰动了全国, 许多人看了流泪”。
中国现代诗歌欣赏中国现当代诗歌流派

“湖畔(hú 1p92à2n年)汪诗静人之、”冯雪峰、潘漠华、应修人
等出版了他们的诗歌合集《湖畔》,同年 还出版了汪静之的个人诗集《蕙[huì] 的 风》。文学史上称这四位诗人为“湖畔诗 人” 。
创作特色:对单纯爱情的歌咏(gēyǒng)和 内心世界的大胆剖白。
“我们(wǒ men)歌笑在湖畔 我们(wǒ men)歌哭在湖畔”
第十六页,共73页。
闻一多
第十七页,共73页。
第十八页,共73页。
《雪花(xuěhuā)的快乐》 徐志摩
假如我是一朵雪花,
在半空里娟娟的飞舞,
翩翩的在半空里潇洒,
认明了那清幽的住处,
我一定认清我的方向(fāngxiàn等g着)—她—来花园里探望——
飞飏,飞飏,飞飏,—— 飞飏,飞飏,飞飏,—— 这地面上有我的方向(fāngxiàng啊)。,她身上有朱砂梅的清香!
从诗歌流派整体分类上看,汉园三诗人 属于中国现代派诗群。 代表诗人: 卞之琳 何其芳 李广田
第二十五页,共73页。
七月派
七月派由《七月》杂志得名,指在《七月》、《希望》 等杂志以及《七月》丛书的出发表作品的诗人群。 《七月》杂志于1937年9月在上海创刊(chuàngkān), 由胡风担任主编。诗人阵容强大、思想倾向鲜明,有 已经成名的诗人如艾青、牛汉、田间等,而更多的则 是刚刚走上诗坛的青年诗人。在他们的作品中,政治 抒情诗和描写社会现实的作品占有较大比重,多着重 对重压之下的生命、死亡与背叛等主题的思考。
代表诗人(shīrén): 徐志摩 孙大雨 饶孟侃 林徽因 于赓虞 刘梦苇 梁实秋 闻一多 朱湘 邵洵美 卞之琳 方令孺 方玮德 陈梦家
第十五页,共73页。
“新月 1926年(x围īn绕y北u京è)《派晨”报》的《诗
20世纪40年代的一代诗人与中国新诗--为穆旦诗歌纪念会而写

1977 年, 当全国人民, 特别是知识分子, 都在反
一 一
鱿获戮羡二 资一获一 三一盆二 一 襄一
8 4 -2006 年3-4 月 号
品 评 { AOM 3r}1 诗 湘WVE ':错I 'g ;携P G} , IN
薯 拜篆{擎一拜 - --- - - -- -- - -- -- - -- - -- -一 一 溉;
期, 误导了中国新文学的创作, 至使部分新文学一味 追求所谓“ 如实地刻画现实”而以为一味宣扬所谓 , “ 思想性, 'A6必然产生佳作。 又认为文学的职责就是:
文学作品主要是写实,也就是对现实一方面依样画
胡芦, 再加上一些革命性的批判。 这种信念深埋在我 国 文学理论长达近半个世纪。 美其名曰 现实主义, “ , ’ 实则是将“ 现实” 放在鸟笼里, 文学只企图将现实锁 在某个时空段内, 对它冻结的某些表象加以描述, 完
新诗的主调。 卞之琳与穆旦成为中国40 年代现代派 诗的爆破手,因为他们的诗歌突破了早期白 话文的 “ 语情结” 口 ,敢于创造性的吸取英语的句法结构与 现代词汇, 使新诗逐渐找到自己的诗歌的现代语言。 而穆旦在节奏, 语言, 感情色调上尤其接近奥登型的
现代派冷峻。 口 语情结始 自 新文化运动,其典型的口号就是 “ 我手写我口” 。这种激进到了不符合文学创造规律 地步的口 充分反映对文学艺术本质的忽视。 OM 诗 潮 WVE HP G品 评 E IN
— 为穆旦诗歌纪念会而写
郑 敏
穆旦的诗在语言上己完全走出以 老鸦” “ 为代表 “ 话” 思刚过去的60 年代, 它的喧嚣, 它的激荡, 它的无名 的 白 快扳式的语言节奏。20 世纪 40 年代的新 的困惑, 它的梦魔后的迷茫……, 我听说穆旦在一个 文学语言己经走出早期混淆文学语言与口语的错误 t ’ , 早晨突逝, 感觉好像我们 40 年代那一代的知识分子 观念。当时流行的说法: 我手写我口”从今天语言 是绝对错误的。 任何一个有文字的民 诗人, 带着他们的历史记忆, 都死去了。2005 年的初 学的角度来看, 总是在口 语之外有它的 文学语言” 白 “ 。 话文的词 冬,传来敬爱的巴金老人终于从凡人的病痛折磨中 族, 解脱了, 完成了他说介 真话” 的高贵职责。 老的说真 藻与句法在上世纪 40 年代同时吸收古典与西方文 巴 有了很大的发展。穆旦的诗歌语言, 在一 话的良心如同蔚蓝的大海,洗刷着这说谎己成第二 学语言后, 受英语的影响; 因此与早期 20 世纪二 本能的人世。穆旦英年早逝,却留下一些说真话的 定的程度上, 进入 20 世纪三四十 诗。他的早逝, 让人们愧疚, 因为如果不是由于历史 三十年代的诗语有很大的差别。 中国的诗人不少都是接受过西方的文学教育, 的误会,穆旦不知还会给我们今天的中国新诗带来 年代, 徐志摩、 冯至、 卞之琳、 闻一多等, 诗歌的 多少惊喜。 今天这迟到的追念, 对于死者和生者都是 如戴望舒、 语言艺术有了明显的发展。当时英美现代主义的艾 一种补偿。 如果回溯一下新诗的第一首, 是写于 1917 年胡 略特与奥登对 40 年代西南联大的青年诗人如穆旦、 特别是奥登, 他的语言的非抒情 适的《 老鸦》 当时诗人在这首 自 , 称为放大的“ 缠足” 杜运燮等影响很深。 的新诗中, 做到了一点, 那就是注意到新诗, 虽然应 性和强烈的历史批判精神,深深感染着穆旦和杜运 当用白话写, 却必须有音乐性。因此, 从对古诗的传 燮,使得他们的诗充满了当时英美诗所特有的时代 从这个角度讲, 他们二人的诗在当时与二战时 统来讲, 这首放脚的新诗在音步上, 也还体现了诗的 气息, 一些特点。 音步的作用是体现诗的顿挫节奏。老鸦》 期西方英美的现代主义诗的发展是同步的。从那个 《 时期西方诗歌的走向来讲,当时他们二人的诗在先 节奏的错落感如下: 锋性的程度上超过当时一般诗人。当然这并不意味 我 大清早 起 新潮是对作品的唯一评价标准。只是说英美当时的 站在 人家 屋角上 哑哑的 啼。 诗歌发展对穆旦和他的亲密诗友杜运燮有强大的影 人家 讨厌我, 说我 不吉利 这种节奏感近乎“ 数来宝,对新诗来讲, , ’ 不是很 响。20 世纪 40 年代老一辈的学院诗人中以旺盛的 艺术,但也说明写新诗也必须考虑诗歌语言的音乐 创造力写出大作品的有冯至和卞之琳; 代表群众心 奋力写下有影响的好诗的有牛汉、 绿原、 艾青、 减 性。 汉语四声管抑扬, 意群管顿挫。 古典词在这方面 声, 卞之琳、 穆旦分别反映英法德现代主 的成就可谓登峰造极, 而新诗尚在学步阶段。 新诗的 克家等。冯至、 音乐性还没有什么说法,因此很难说已有自己的艺 义诗潮与中国新诗的结合。穆旦的影响更多体现在 术传统。至少每当我写诗时,如何体现新诗的音乐 他打破了当时中国新诗对浪漫式的抒情的偏爱。这 种诗情因符合中国古典诗的传统,又成为早期中国 美, 总是我的最大困惑。
现代主义文学思潮

现代主义文学思潮20世纪上半叶中国现代主义现代主义的发生现代主义是现代性高度发达的产物,中国20世纪的现代性出于起步阶段,现代主义并没有发生的环境和土壤,它的产生主要是外源性地移植西方现代主义的结果,这也决定了其幼弱、畸形乃至必然夭折的命运。
换句话说,中国的现代主义不过是在中国现代性发生之初的一次趋时尚新的表演,无法准确把握现代主义审美的核心内质。
现代主义的兴起始终与现代都市的繁荣相伴随,李欧梵指出,“没有巴黎、柏林、伦敦、布拉格和纽约,就不可能有现代主义作品的产生”。
因为,正是都市对理性、效率和自我利益的强调导致了人的异化,现代主义的诞生便是出于对以都市生活形态为核心的异化生存方式的厌弃和抵制。
在中国三十年代的现代主义中,上海的都市化所带来的不是人对于现代生存形态的焦虑和恐惧,而是价值体系出于混乱时期的中国人对于现代生存方式的盲目迷恋和好奇。
施蛰存坦言:“《现代》中的诗是诗,而且是纯然的现代的诗,它们是现代人在现代生活中所感受的现代情绪,用现代的词藻排列成的现代诗形。
所谓的现代生活,这里面包含着各式各样独特的形态:汇集着大船舶的港湾,轰响着噪音的工厂,深入地下的矿坑,奏着Jazz乐的舞场,摩天楼的百货店,飞机的空中战,广大的竞技场……甚至连自然景物也与前代的不同了。
这种生活所给与我们的诗人的感情,难道会与上代诗人们从他们的生活中得到的感情相同吗?”从上述话语中,我们看不到施蛰存对于现代生活的厌弃,相反,是新奇甚至着迷。
因而,《现代》杂志倡导现代主义,重心放在了确认人的感受能力与现代生活形态之间的新的对应关系上,与现代性之间形成了一种顺应关系,而非对抗和反思。
中国现代主义的基本形态:现代主义诗歌第一阶段(20年代中期以前):李金发、穆木天、王独清。
李金发学习波德莱尔和魏尔伦,诗风怪异、晦涩,隐约触及到了象征主义的精神实质;而穆木天和王独清师法瓦格拉和瓦雷里,二者看重象征主义在语言精细化方面的努力,致力于形式方面的“纯诗”的实验。
中国现当代诗歌历史年表

70年代代表诗人
江河北岛芒克多多舒婷刘自立严力杨炼梁小斌顾城 20世纪70年代江河,1949-,原名于友泽,朦胧诗人之一:《从这里开始》《太阳和他的反光》… 20世纪70年代北岛,1949-,原名赵振开,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北岛诗选》《在天涯》《午夜歌 手》… 20世纪70年代芒克,1950-,原名姜世伟,1978年与北岛创办《今天》:《阳光中的向日葵》《芒克诗 选》… 20世纪70年代多多,1951-,出生于北京,朦胧诗代表之一:《行礼∶诗38首》《里程∶多多诗选1973— 1988)… 20世纪70年代舒婷,1952-,原名龚佩瑜,1969年开始写作,1979年开始发表新诗:《双桅船》… 20世纪70年代刘自立,1952-,七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今天》的重要成员:《欢乐颂》… 20世纪70年代严力,1954-,朦胧诗代表诗人之一:《这首诗可能还不错》《黄昏制造者》《严力诗选》… 20世纪70年代杨炼,1955-,朦胧诗的代表人物之一,《今天》的重要成员:《礼魂》《荒魂》《黄》… 20世纪70年代梁小斌,1954-,朦胧诗代表诗人:《少女军鼓队》…
中国现当代诗歌历史年表
记载中国现代诗歌发展的一个年表
目录
01
02 20年代代表诗人
03 30年代代表诗人
04 40年代代表诗人
05 50年代代表诗人
06 60年代代表诗人
目录
07 70年代代表诗人
08 80年代代表诗人(上)
09 80年代代表诗人(下)
010 90年代代表诗人(上)
011 90年代代表诗人(下)
40年代代表诗人
王佐良陈敬容杜运燮穆旦罗寄一郑敏唐祈袁可嘉牛汉屠岸 20世纪40年代王佐良,1916-1995,英国文学研究专家:《他》《巴黎码头边》《1948年圣诞》… 20世纪40年代陈敬容,1917-1989,原名陈懿范:《交响集》《盈盈集》《老去的是时间》… 20世纪40年代杜运燮,1915-2002,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外文系:《诗四十首》《晚稻集》… 20世纪40年代穆旦,1918-1977),原名查良铮,著名诗人和诗歌翻译家:《探险队》《穆旦诗集》 《旗》… 20世纪40年代罗寄一,1920-2003,原名江瑞熙,1943年毕业于法商学院:《诗音乐的抒情诗》《一月一 日》… 20世纪40年代郑敏,1920-,中国现代女诗人:《诗集1942-1947》《寻觅集》《心象》… 20世纪40年代唐祈,1920-1990,原名唐克蕃,九叶诗派的重要诗人之一:《诗第一册》《唐祈诗选》… 20世纪40年代袁可嘉,1921-,诗人,翻译家,1946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外语系:《半个世纪的脚印》… 20世纪40年代牛汉,1923-,原名史成汉,七月诗派的重要成员:《彩色的生活》《爱与歌》《温泉0世纪20年代徐志摩,1897-1931,新月派诗人,曾任《新月》主编:《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 虎集》… 20世纪20年代闻一多,1899-1946,原名闻家骅。曾与梁实秋等成立清华文学社:红烛》《死水》… 20世纪20年代李金发,1900-1976,原名李淑良,象征主义诗歌的代表人:《微雨》《为幸福而歌》… 20世纪20年代穆木天,原名穆敬熙,现代诗人翻译家:《旅心》《流亡者之歌》《新的旅途》… 20世纪20年代冯至,1905-1993,原名冯承植,1925年成立沉钟社出版《沉钟》:《昨日之歌》《北游及其 他》… 1932年 《现代》:《现代》杂志在上海创刊,成为诗人发表诗作的重要刊物,施蛰存任主编 1935年现代派:由新月派和象征派演变而来,孙作云首次提出现代派概念,代表诗人有戴望舒卞之琳等 1936年汉园三诗人:卞之琳何其芳李广田三人出版合集《汉园集》,因此被称为“汉园三诗人” 1937年9月七月派:《七月》(主编胡风)《希望》等杂志及丛书上出现诗人群,代表诗人有艾青等
中国现代文学史

中国当代文学50年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1—1949.7)1、1917—1927:五四新文学运动产生和向革命文学发展的时期2、1927—1937:左翼文学运动的形成和壮大时期3、1937—1949:抗战的民族的文学运动兴起和繁荣时期中国当代文学史(1949.7—至今)1、十七年文学(1949—1976)创作两个阶段一确立阶段(20世纪50年代初期)-----狂欢时代1序曲诗歌何其芳长篇抒情诗《我们最伟大的节日》胡风组诗《时间开始了》小说赵树理《登记》话剧老舍《龙须沟》2主旋律诗集郭小川《投入火热的斗争》《致青年公民》邵燕《到远方去》《给同志们》梁上泉《喧腾的草原》散文靳以《到佛子岭去》《佛子岭的曙光》李若冰《柴达木手记.小说赵树理《三里湾》康濯《春种秋收》马烽《结婚》谷峪《新事新办》萧军《五月的矿山》周立波《铁水奔流》3变奏小说杜鹏程《保卫延安》—解放战争孙犁《风云初记》---抗日战争峻青《黎明的河边》《党员登记表》王愿坚《党费》《粮食的故事》话剧胡可《战斗里成长》陈其通《万水千山》二高涨阶段(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初期)--丰收时代1 成熟文学作品长篇小说周立波《山乡巨变》柳青《创业史》胡正《汾水长流》陈残云《香飘四季》陈登科《风雷》浩然《艳阳天》梁斌《红旗谱》吴强《红日》罗广斌杨溢言《红岩》杨沫《青春之歌》曲波《林海雪原》欧阳山《三家巷》《苦斗》冯德英《苦菜花》短篇小说马烽《三年早知道》《我的第一个上级》李准《李双双小传》《耕耘记》刘澎德《桥》王汶石《新结识的伙伴》周立波《山那面人家》《禾场上》高缨《达吉和她的父亲》罗宾基《山区收购站》散文杨朔,刘白羽,秦牧生活小赋吴伯箫曹靖华人生漫忆,碧野山水游记诗歌贺敬之郭小川《深深的山谷》《白雪的赞歌》《一个和八个》《将军三部曲》闻捷《复仇的火焰》李季《杨高传》李瑛的军旅诗2新的开拓(反应古代生活作品)历史剧老舍《茶馆》郭沫若《蔡文姬》田汉《关汉卿》曹禺《胆剑篇》小说李劼人《大波》陈翔鹤《陶渊明写<挽歌>》《广陵散》黄秋耕《杜子美还家》《顾母绝食》冯至《白发生黑丝》徐懋庸《鸡肋》3多样化文学局面A山西“山药蛋派”赵树理,马烽,西戎,孙谦,束为,胡正,韩文洲---人民内部矛盾,中间人物,语言大众化B河北“荷花淀派”孙犁,刘绍棠,从维熙,房树民—普通人,充满人情味,散文随意洒脱,诗意浪漫气息C湖南“茶子花派”周立波,谢璞,孙建忠,周建明,叶慰林,古华---农民高尚情操和心灵美,方言土语,幽默第三节文艺思想斗争对现实主义的冲击十七年中三轮冲击一电影《武训传》---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大规模的文艺思想批判运动导演—孙瑜清末武训“行乞兴学”萧也牧《我们夫妇之间》《海河边上》《锻炼》二 1954关于《红楼梦》研究的批判1955对胡风集团的批判------文字狱,教条主义1956整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王蒙《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李国文《改造.刘绍棠《田野落霞》耿简《爬在旗杆上的人》宗璞《红豆》邓友梅《在悬崖上》丰村《美丽》李威伦《爱情》陆文夫《小巷深处》阿章《深夜的别离》1957整风转变为反击右派三 1957—1959三年困难时期1961调整,巩固,充实,提高1962毛泽东提出“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的口号----强化1957左倾错误长篇小说《刘志丹》昆曲《李慧娘》电影《林家铺子》《早春二月》《舞台姐妹》《北国江南》《不夜城》第四节“文革”中现实主义文学的厄运1965年11月姚文元《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拉开文化大革命序幕文革期间三种文学一“阴谋文学”长篇小说《鸿南作战史》—张春桥授意而作《牛田洋》----吹捧林彪短篇小说《初春的早晨》-----描绘“一月革命”风暴,歌颂“文化大革命”,夺权为最高主题。
第七讲 现当代诗歌

三、1976年天安门诗歌运动 年天安门诗歌运动 基本内容:怀念总理,揭露和批判“四人帮” 基本内容:怀念总理,揭露和批判“四人帮”, 控诉封建专制主义,显示很强的现实性和战斗性。 控诉封建专制主义,显示很强的现实性和战斗性。
四、新时期 (1)现实主义诗歌潮流。抒真情,表达人民 )现实主义诗歌潮流。抒真情, 心声,体现觉醒意识。 心声,体现觉醒意识。 思考十年动乱, (2)朦胧诗 。思考十年动乱,采用心灵独白 ) 方式,采用曲折的象征、 方式,采用曲折的象征、暗示和隐喻等方式来 揭示时代悲剧给人造成的精神创伤。 揭示时代悲剧给人造成的精神创伤。
(二)哲学沉思
在宇宙乃至整个人生历程中, 在宇宙乃至整个人生历程中,一切都能 是相对的,又都是互相关联的。 是相对的,又都是互相关联的。在感情的结合 中,一刹那未尝不可以是千古;在人生与道德 一刹那未尝不可以是千古; 的领域中,生与死、喜与悲、善与恶、美与丑 的领域中,生与死、喜与悲、善与恶、 等等,都不是绝对的孤立的存在,而是相对的、 等等,都不是绝对的孤立的存在,而是相对的、 互相关联的。 互相关联的。
十月三日
• 第一节 (一)画面
“你”是画面的主体人物,画的中心视点。 是画面的主体人物,画的中心视点。 围绕他,有桥、有风景、有楼上看风景的人。 围绕他,有桥、有风景、有楼上看风景的人。 作者把这些看来零乱的人和物, 作者把这些看来零乱的人和物,巧妙地组织在 一个框架中, 一个框架中,构成了一幅水墨丹青小品或构图 匀称的风物素描 。
纵使你脚下有一千名挑战者, 纵使你脚下有一千名挑战者, 那就把我算作第一千零一名。 那就把我算作第一千零一名。 我不相信天是蓝的, 我不相信天是蓝的, 我不相信雷的回声, 我不相信雷的回声, 我不相信梦是假的, 我不相信梦是假的, 我不相信死无报应。 我不相信死无报应。 如果海洋注定要决堤, 如果海洋注定要决堤, 就让所有的苦水都注入我心中, 就让所有的苦水都注入我心中, 如果陆地注定要上升, 如果陆地注定要上升, 就让人类重新选择生存的峰顶。 就让人类重新选择生存的峰顶。 新的转机和闪闪星斗, 新的转机和闪闪星斗, 正在缀满没有遮拦的天空。 正在缀满没有遮拦的天空。 那是五千年的象形文字, 那是五千年的象形文字, 那是未来人们凝视的眼睛。 那是未来人们凝视的眼睛。
论杜运燮20世纪40年代的轻松诗

译来 的 。4 0年 代 ,我 曾把 它译 为 ‘ 松 诗 ’ 轻 ……轻 诗, 在西 方有 悠久 的历史 。 谓轻诗 ? 何 我没有 仔细研 究过 ,只是觉 得并 不等 于 中 国的打 油诗 。美 国艾 布
曾中断过。二十多年的时间里 , 九叶诗派一直是新 诗研究者们关注的焦点 。毋庸置疑 , 西南联大以及
收 稿 日期 : 0 0 0 — 6 2 1— 1 1
滑稽 、 机智 、 讽刺等意。 i t es 通常译作轻松诗。 L h vr g e
轻 松诗 的覆 盖 面很 广 , 胡说 诗 nnes es)讽 刺 osnevre、
诗( te、 s i)警句诗( i a ) 上流社会的轻佻诗 vr ar eg m, pr e s d oit 、 应 景 诗 (cai a vre、 谐 摹 诗 e sc 6 6) ocs nl es) o
第2 4卷第 2期
21 0 0年 4月
文章 编 号 : 64 0 8 (0 0)2 0 4 —4 1 7 — 8 2 2 1 0 — 0 4 0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
Ju a o hni aogU iesyS c l c ne or l f ax D tn nvrt( oi i c ) n S i aS e
着 眼点 是轻 快性 , 智 、 趣 ,目的主要 是逗趣 , 机 风 给
代主义”本就生发于西方 , 模仿与借鉴成为了我们
创作 过程 中的必 然 之路 ,2 纪 4 0世 0年代 的现 代 派 诗人 们身 上显 现着 强 烈 的模 仿 印记 , 而 , 些优 幸 一 秀 的诗 人 在 模 仿 中 的探 索 为 我们 开 启 了一 扇 一 扇
“ 国新 诗 派 ” 的诗人 们确 实 延续 了现 代 主义 诗歌 中 在 中 国的血 脉 , 许多 方 面也取 得 了超越 过去 二 十 在 年 的成就 , 如若 将其 置于 历史 的背 景 与世界 的背 但 景 之下重 新 审视 , 难发 现 ,我们 离 “ 越 ”还很 不 超 远 ,中国 的现代 主 义诗歌 还在艰 难 的探索 时期 。 现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穆旦
西南联大时期:穆旦与郑敏、杜运燮、袁可嘉、佐良等 人则跟着当时在联大教书的英国青年诗人燕卜逊学习,系统 地接触了英国现代诗歌和诗歌理论,开始找到了“当代的敏 感”与现实的密切结合,创作了《合唱》、《防空洞里的抒 情诗》、《从空虚到充实》、《赞美》等代表作品加盟“九 叶”:出版诗集《探险队》(1945),《穆旦诗集》、《旗》 正式成为“九叶诗派中的一员。 1975年重新开始诗歌创作,写出了《智慧之歌》《停电 以后》、《冬》等著名作品,他的《神的变形》以“诗剧” 的形式,通过“神、魔、权、人”这四个人物的戏剧性冲 突,展示了一个寓言式的人类悲喜剧,充满苦涩的智慧。
“联大三星”:穆旦、郑敏、杜运燮
二、九叶诗派的创作风格
1、九叶诗人与西方现代主义最直接也是最 深刻的联系,是对人的精神世界的关注。
2、在艺术上反对浪漫主义诗风,致力于新 诗的现代化建设和感受力的革命,旨在使 新诗成为现实、象征和玄学的融会。 3、在思想上,既具有强烈的现实感甚至政 治内容,又富于超越的形而上沉思。他们 在诗歌的思想内容上热情拥抱中国最有革 命意义的现实。
周为芝加哥大学的生物学博士
穆旦诗歌的主题
(1)从民族的苦难和挣扎中发现民族的伟大与新生的希望。
《合唱》 《赞美》 《旗》 “一个民族站起来”
(2)对现实和生命深刻、丰富的体认和表现。 “丰富与丰富的痛苦” 《出发》 (3)对人生痛苦、矛盾及其荒谬性的现代性开掘。 “残缺的自我”表达了现代人无法确定自我生命价值 和存在意义的精神困惑。 《我》
《我是一条小河》
我是一条小河, 我无心从你的身边流过, 你无心把你彩霞般的影儿 投入了河水的柔波。 我流过一座森林, 柔波便荡荡地 把那些碧绿的叶影儿 裁剪成你的衣裳。 我流过一座花丛, 把那些彩色的花影儿 编织成你的花冠。 最后我终于, 流入无情的大海, 海上的风又厉,浪又狂, 吹折了花冠,击碎了衣裳! 我也随着海潮漂漾, 漂漾到无边的地方; 你那彩霞般的影儿, 也和幻散了的彩霞一样!
是 我 们 二 十 岁 的 紧 闭 的 肉 体 ,
一 如 那 泥 土 做 成 的 鸟 的 歌 ,
你 们 被 点 燃 , 卷 曲 又 卷 曲 , 却 无 处 归 依 。
呵 , 光 , 影 , 声 , 色 , 都 已 经 赤 裸 ,
痛 苦 着 , 等 待 伸 入 新 的 组 合 。
又名《寄后方的朋友》
柔波便粼粼地
我们静静地坐在湖滨, 听燕子给我们讲南方的静夜。 南方的静夜已经被它们带来, 夜的芦苇发着浓郁的清热。—— 我已经感到了南方的夜间的陶醉, 请你也嗅一嗅吧这芦苇中的浓味。
南 方 你说大熊星总象是寒带的白熊, 望去使你的全身都感到凄冷。 之 这时的燕子轻轻地掠过水面, 零乱了满湖的星影。—— 夜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请你看一看吧这湖中的星相,
第十七章
40年代现代主义诗歌
冯至
现代诗人、翻译家,学者 ◇1925年,《昨日之歌》 ◇1929年,《北游及其他》 ◇1941年,《十四行集》
译《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 (海涅)
“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
(1905-1993)
新的故乡
灿烂的银花 在晴朗的天空飘散; 金黄的阳光 把屋顶树枝染遍。 驯美的白鸽儿 来自什么地方? 它们引我翘望着 一个新的故乡: 汪洋的大海, 浓绿的森林, 故乡的朋友, 都在那里歌吟。 这里一切安眠 在春暖的被里, 我但愿向着 新的故乡飞去!
春
绿 色 的 火 焰 在 草 上 摇 曳 ,
他 渴 求 着 拥 抱 你 , 花 朵 。
反 抗 着 土 地 , 花 朵 伸 出 来 ,
当 暖 风 吹 来 烦 恼 , 或 者 欢 乐 。
如 果 你 是 醒 了 , 推 开 窗 子 ,
看 这 满 园 的 欲 望 多 么 美 丽 。
蓝 天 下 , 为 永 远 的 谜 蛊 惑 着 的
生命
《十四行集》的影响:
1、诗人关注国家、人类以及宇宙的根 本问题。诗歌内涵深刻,发人深省。
2、注重从细节着手,在日常境界里体 味精微的哲理,表现出诗人对哲理 化的追求。 3、利用十四行诗结构上的特点保持语 调的自然,是中国十四行诗成熟的 标志。
一、九叶诗派
40年代著名的诗歌流派,得名于 1981年合作出版的诗集《九叶集》。 成员有穆旦、袁可嘉、唐湜 、陈敬容、 郑敏等9人。 他们的诗歌风格相近,主要表现个 人的思想情感,艺术上运用现代派的 表现手法,是追求现实主义与现代主 义相结合的诗歌流派。
控诉
穆旦诗歌艺术的创新
穆旦的诗歌厚重深沉、朦胧晦涩、意象繁复,
热烈而冷漠,往往带有玄学和神秘色彩。
(1)对诗歌语言、思维进行创新与实验,使诗歌语言陌生
化,充满了戏剧性张力。
(2)通过“用身体来思想”的个人化方式让知性的内容直 接成为可感的艺术形象。
(3)通过追求“非诗意”的方式来达到对传统诗意的反动,
使诗歌走向丰富和主体自觉。
早 期 抒 情 诗 的 压 轴 之 作
十四行诗
十四行诗,又译“商籁体”,欧洲兴起的 一种格律严谨的抒情诗体。最初流行于意大利, 彼特拉克的创作使其臻于完美,又称“彼特拉
克体”,后传到欧洲各国。由两节四行诗和两
节三行诗组成,每行11个音节。 16C末,在英国广泛流行。斯宾塞、莎士 比亚。之后的弥尔顿、华兹华斯、雪莱、济 慈等。
冬天的寒冷聚集在这里,朋友, 对于孩子一个忧伤的季节, 因为他还笑着春天的笑容—— 当叛逆者穿过落叶之中, 瑟缩,变小,骄傲于自己的血; 为什么世界剥落在遗忘里, 去了,去了,是彼此的招呼, 和那充满了浓郁信仰的空气。 而有些走在无家的土地上, 跋涉着经验,失迷的灵魂 再不能安于一个角度 的温暖,怀乡的痛苦枉然; 有些关起了心里的门窗, 逆着风,走上失败的路程,虽然 他们忠实在任何情况, 春天的花朵,落在时间的后面。 因为我们的背景是千万人民, 悲惨,热烈,或者愚昧的, 他们和恐惧并肩而战争, 自私的,是被保卫的那些个城; 我们看见无数的耗子,人—— 避开了,计谋着,走出来, 支配了勇敢的,或者捐助 财产获得了荣名,社会的梁木。 我们看见,这样现实的态度 强过你任何的理想,只有它 不毁于战争。服从,喝彩,受苦, 是哭泣的良心唯一的责任—— 无声。在这样的背景前, 冷风吹进了今天和明天, 冷风吹散了我们长住的 永久的家乡和暂时的旅店。
《 十 四 行 集 》 第 一 首
“在漫长的岁月里忽然有 彗星的出现,狂风乍起 从此迷彩的宁静如玻璃粉碎” 世界裸露出原色的混沌 混沌感 ______ 又一个七六年:婴儿一下子变得苍老 ______ 动物惶惶然奔走相告—— 衰老感 终于在祈祷中见到了神 唯有使人震惊地发现 人像昆虫或者昆虫像人 蜕变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竞相以生命兑换一次性升华 匆匆穿过摸得着的刹那 逃向了摸不着的永恒 不定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南方的星夜便是这样的景象。
你说,你疑心那边的白果松 总仿佛树上的积雪还没有消融。 这时燕子飞上了一棵棕榈, 唱出来一种热烈的歌声。—— 请你听一听吧燕子的歌唱, 南方的林中便是这样的景象。
总觉得我们不象是热带的人, 我们的胸中总是秋冬般的平寂。 燕子说,南方有一种珍奇的花朵, 经过二十年的寂寞才开一次。—— 这是我胸中觉得有一朵花儿隐藏, 它要在这静夜里火一样地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