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高三专题复习教学案:抒情类文章写作指导

合集下载

写作选择恰当的抒情方式专用教案

写作选择恰当的抒情方式专用教案

写作选择恰当的抒情方式专用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抒情方式的概念,并能够识别不同的抒情方式。

2. 培养学生运用恰当的抒情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感受。

3.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使他们在写作中能够灵活运用抒情方式。

二、教学内容1. 抒情方式的定义和分类2. 不同抒情方式的写作特点3. 如何选择恰当的抒情方式4. 抒情方式的实际运用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抒情方式的定义、分类和写作特点。

2. 案例分析法:分析优秀作品中不同抒情方式的运用。

3. 实践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写作,尝试运用不同的抒情方式。

四、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抒情方式的重要性。

2. 讲解:讲解抒情方式的定义、分类和写作特点。

3. 案例分析:分析优秀作品中不同抒情方式的运用。

4. 练习:让学生进行写作练习,尝试运用不同的抒情方式。

5. 反馈与评价:对学生的写作进行评价,提供改进建议。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理解抒情方式的定义和分类。

2. 学生能够识别不同抒情方式的写作特点。

3. 学生能够在写作中灵活运用不同的抒情方式。

4. 学生的写作作品具有情感表达的深度和准确性。

六、教学活动设计1.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抒情方式在写作中的重要性,分享彼此的经验和见解。

2. 写作练习:布置一道写作题目,要求学生运用不同的抒情方式进行写作,以此培养他们的运用能力。

3. 作品展示:邀请学生展示自己的写作作品,并分享他们的创作思路和感受。

七、案例分析1. 分析优秀作品:选取一些优秀的文章或故事,让学生分析其中运用了哪些抒情方式,以及这些抒情方式如何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

2. 学生互评:让学生互相评价彼此的写作作品,指出其中运用的抒情方式,并提出改进建议。

八、实践活动1. 情感体验:组织一次户外活动或情境模拟,让学生亲身感受不同的情感,并尝试用文字表达出来。

2. 写作分享:让学生将自己的写作作品分享给班级同学,让大家一起讨论、分析和欣赏。

写作 学习抒情 教案

写作  学习抒情   教案

写作学习抒情教案写作抒情教案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抒情的概念和重要性。

2、学生能够掌握抒情写作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3、学生能够通过抒情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感受。

二、教学内容1、抒情的定义和重要性。

2、抒情写作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3、如何通过抒情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感受。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让学生欣赏一些优秀的抒情作品,激发他们对抒情写作的兴趣和热情。

2、讲解抒情的概念和重要性:让学生理解抒情是一种表达感情的重要方式,是写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3、讲解抒情写作的基本技巧和方法: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掌握抒情写作的基本技巧和方法,如如何描写情感、如何运用修辞手法等。

4、实践练习:让学生通过写作实践,掌握抒情写作的技巧和方法。

可以采取课堂作业、课外写作等方式。

5、评价与反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和反馈,指出优点和不足,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四、教学反思1、成功之处:学生对抒情写作的兴趣和热情是否提高?学生对抒情写作的技巧和方法是否掌握?学生的作品是否有所进步?2、不足之处:学生对抒情写作的理解是否存在误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讲解是否清晰明了?是否需要更多的实例分析?3、改进措施:是否需要更多的课堂互动?是否需要更多的写作实践?是否需要更多的评价与反馈?五、作业布置1、课堂作业:根据课堂讲解的内容,写一篇抒情短文。

2、课外作业:阅读一篇抒情作品,并写一篇读后感。

写作抒情教案写作抒情教案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抒情的概念和重要性。

2、学生能够掌握抒情写作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3、学生能够通过抒情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二、教学内容1、抒情的概念和重要性。

2、抒情写作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3、如何通过抒情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三、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引导学生欣赏一些优秀的抒情作品,让学生感受到抒情的力量和美感,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理论讲解:通过讲解抒情的概念和重要性,让学生理解抒情写作的意义和目的。

写作学习抒情教案

写作学习抒情教案

写作学习抒情教案课题:学习抒情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抒情,培养学生对生活、情感等方面的感悟和表达能力。

2.培养学生文学鉴赏能力,提高对抒情作品的理解和欣赏水平。

3.培养学生对语言表达的敏感度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1.学习抒情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学习不同形式的抒情作品,如抒情诗、抒情散文等。

3.学习抒情的写作技巧。

教学难点:1.学生对抒情作品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2.学生对抒情的写作技巧的掌握。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抒情作品的选读材料。

2.多媒体设备及相关教学素材。

3.学生准备笔记本和笔。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教师介绍抒情的定义和基本概念,引发学生对抒情的兴趣,并与学生一起讨论抒情作品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Step 2:展示抒情作品教师以多媒体形式展示一些经典的抒情作品,如《静夜思》、《七月上》等。

引导学生仔细阅读并欣赏这些作品,帮助学生了解抒情作品的特点和表达方式。

Step 3:分组讨论将学生分为小组,让他们一起讨论自己对抒情作品的理解和感受。

同时要求学生从作品中选取几句写出自己的感受,互相交流分享。

Step 4:学习抒情的写作技巧教师通过讲解和示范,引导学生学习抒情作品的写作技巧。

如运用修辞手法、选择合适的词语来表达情感等。

同时,教师也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写抒情作品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创作。

Step 5:学生实践创作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选择一个主题进行抒情作品的创作。

可以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让他们在课堂上完成作品。

Step 6:展示作品和点评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全班同学,并互相进行点评和交流。

教师也可以给予适当的指导和评价,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

Step 7:课堂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并再次强调抒情的重要性和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鼓励学生将抒情这种表达情感的能力应用到日常生活和写作中。

Step 8:作业布置作业可以是让学生选择一首抒情诗或抒情散文,进行朗读和解析。

或者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感受,写一篇自己的抒情作品。

抒情作文教案

抒情作文教案

抒情作文教案教案标题:抒情作文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抒情作文的特点和写作技巧。

2. 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使其能够用抒情的方式表达内心感受。

教学准备:1. PowerPoint幻灯片或黑板/白板。

2. 学生练习本和铅笔。

3. 抒情作文范文和相关文学作品。

教学过程:引入(5分钟):1. 利用幻灯片或黑板/白板展示一些著名的抒情作品,如《黄河颂》、《临江仙》等,并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这些作品的感受。

2. 引导学生思考抒情作文的定义和特点,例如情感真挚、语言优美、表达个人感受等。

讲解(15分钟):1. 通过幻灯片或黑板/白板,详细介绍抒情作文的基本要素,包括主题选择、情感表达、修辞手法等。

2. 分析和解读一篇范文,重点讲解范文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并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手法和方式对于增强抒情作文的效果的重要性。

实践(20分钟):1. 给学生分发抒情作文的写作任务,并提供一些写作题目供选择。

2. 学生根据所选题目,以抒情的方式写一篇作文,并在作文中运用所学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3. 学生可以在课堂上进行初步的写作,老师在此过程中提供指导和帮助。

分享与反馈(10分钟):1. 学生互相分享自己的作文,并互相评价和提出建议。

2. 老师选取几篇优秀的作文进行展示,并与学生一起分析和讨论其优点和改进之处。

总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抒情作文的要素和技巧。

2. 鼓励学生在以后的写作中多运用抒情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感受。

拓展活动:1.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感受和思考,以便积累素材和提高写作的灵感。

2. 布置抒情作文的写作任务,要求学生在课后完成,并在下节课上进行互相分享和评价。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了解抒情作文的特点和写作技巧,培养了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通过实践环节,学生得到了写作的实践机会,并在分享与反馈环节中互相学习和提高。

写作 学习抒情 优秀教案2

写作 学习抒情 优秀教案2

《学习抒情》教学目标:1.让学生明确什么是抒情?抒情的作用是什么?抒情的方式有哪些?2.学会借景抒情的写法,作文能做到“情景交融”。

3.掌握借景抒情作文的一些具体方法。

教学重点:学会借景抒情的写法,作文能做到“情景交融”。

教学重点、难点:掌握借景抒情作文的一些具体方法。

课前准备:带学生到抚溪河畔欣赏盛开的格桑花,归来后习作。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作文中,同学们常常不能做到说真话,诉真情,文章显得矫揉造作,或者不论写人叙事,还是写景状物,一律是一般性概括叙述,干巴巴的鉴定式的介绍,不会抒情,不会议论,文章中人物形象概念化,难以引人注目。

因此,学会在作文时多一点抒情性的语言,是十分必要的。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怎样“写一篇有抒情味的作文”。

二、新授:1.什么是抒情?抒情,即抒发感情,是作者或文章中人物抒发主观情感的表达手段,以引起读者情感上的共鸣,强化文章的艺术感染力。

2.抒情的作用:恰当的抒发自己的感情,能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并深化主题。

如《黄河颂》结尾句:‚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将要学习你的榜样,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这里鲜明、直接地抒发了作者对黄河的景仰、对黄河哺育下的祖国英雄儿女的赞颂之情。

3.常见的抒情有两种方式: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1)直接抒情作者不借助别的事物,直截了当地表明自己的情感。

一般用在人物情感的高潮或者事件激动人心的时刻,强烈的感情喷涌而出,动人心魄。

如《最后一课》中,热爱、难过、悔恨、怜惜等复杂的情感在小弗郎士心里反复交织、酝酿,最后换为:“啊!这最后一课,我真永远忘不了!”感人至深,且毫不突兀。

(2)间接抒情就是通过记叙、描写和议论来抒情,情感渗透在字里行间,分为下面几种情况:寓情于“叙”。

如《邓稼先》中‚德国强占山东胶州湾,‘租借’99年。

俄国强占辽宁旅顺大连,‘租借’25年。

法国强占广东广州湾,‘租借’99年。

”就在叙事中表达了对列强强占中国领土的愤怒情绪。

写作:学习抒情(教案)

写作:学习抒情(教案)
首先,关于导入新课的部分,我通过提出与学生们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激发了他们的兴趣和好奇心。这种导入方式有效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能更快地进入学习状态。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可以尝试更多有趣的导入方法,让课堂氛围更加活跃。
其次,在新课讲授环节,我以理论介绍、案例分析和重点难点解析的方式,让学生们对抒情手法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通过对比和举例,学生们对抒情手法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但在讲解过程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对某些抒情方式的掌握仍不够熟练,可能需要我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加强针对性训练。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抒情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抒情手法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写作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写作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学习了抒情手法这一重要知识点。回顾整个教学过程,我觉得有几个方面值得反思和总结。
- 突破方法:教师可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抒情方式,进行创意写作,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写作:学习抒情》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难以表达自己情感的情况?”(举例说明)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抒情的奥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 教学重点
- 抒情手法的概念与作用:使学生理解抒情手法在写作中的重要性,掌握不同抒情方式的特点及运用场景。
- 举例:通过分析《背影》一文中的抒情手法,让学生了解如何通过具体事例表达情感。
- 常见抒情方式的介绍:让学生掌握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事等常见抒情方式,并能在写作中灵活运用。

抒情类微写作教案

抒情类微写作教案

书微言,传情意——抒情类微写作指导教学目标1、明确“微写作”考察目的2、学习并掌握抒情类微写作“写什么”和“怎么写”等问题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重点:1、解决“写什么”问题 2、什么是抒情,抒情方式有哪些导入:台湾作家龙应台说,每个时代都有思考和不思考的人。

人本是散落的珍珠,随地乱滚,写作就是那根柔弱又强韧的细线,将珠子穿起来成为项链。

一个敢于思考的人越多,天分、才气、道德、勇气就越多.一、明确文体特点微写作最突出的特点是带着材料的任务式写作。

在150——200字的区间里,它不仅考查学生在极短的时间内编织故事、描述事物、阐释观点、抒发情感以及辩证思维能力,更要考察学生如何经营句子逻辑关系以及遣词造句等多方面的能力,考的是学生的急才。

学生在写作的时候,可以带着一点小情绪,比如幽默感或调侃什么的,可以是比较诙谐的,写作的个性化也可以容纳在里面。

思考:这段话告诉我们应具备哪些写作能力(学习掌握哪些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还有说明等能力。

示例:2014 年高考语文北京卷一、微写作(10 分) 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

不超过150 字。

3.写一段抒情文字(可写诗歌)纪念自己的18岁。

要求感情真挚,富有文采。

示例:《纪念自己的十八岁》明天是我十八岁生日,那个少年也将一去不复返,在此,想留作一份纪念,算是自己的一份奔二之礼。

看着镜子里自己的模样,眼神露着稚气,举止大大咧咧。

我不想长大,长大一岁,肩上的责任和压力就多一些。

看着爸爸妈妈头上的青丝,我就不想总是任性妄为了,自己也要为自己撑起一片天,因为到最后陪伴的人都可能离开自己。

我要学会照顾自己,学会生活,学会体谅。

很多我都做得不好,但我会努力的,变成那个我喜欢的自己。

题解:以抒情的文字“纪念自己的十八岁”,这样的内容选择充分地贴近了学生的生活现实,保证大家有话可说,既保留了一定的考查区分度,也能让学生自由地抒发真情实感。

思考:是否切题?有没有你喜欢的部分?分析存在问题:(1)表达方式有误,不切题,没有抒情;(2)不讲逻辑,思路不清;(3)语言不精练,拖沓。

写作 学习抒情 优秀教案3

写作 学习抒情 优秀教案3

学习抒情一、教学目标:1、品赏哑剧,体会细致动作描写中传递的情感。

2、以练笔为依托,启发、教会学生运用“动作中传情”的技法写作。

3、用心观察和感受生活,引导学生在生活中,用自己行动的笔触去传递真情。

二、重点难点:1.品赏哑剧,体会细致动作描写中传递的情感。

2.在练笔中,启发、教会学生运用“动作中传情”的技法写作。

三、教学过程:1.导入:师:白居易曾说过一句话: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这世间最能打动人心的,莫过于一个情字”而情的传递正如《毛诗序》里面所说的,情动与中而行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就是说人内心的情感如果用言语和唱歌都难以充分表达的时候,就会情不自禁的手舞足蹈来予以表达。

是的,在我们生活中最能诠释一个人情感的方式,是这个人动作,而动作中的情意需要我们用心细细的去品味,所以,今天让我们一起去领略,生活当中那举手投足间传递的真情。

2.品词语,演故事(1)看词语,演哑剧。

(2)小组内交流故事内容,安排成员表演。

3.赏美文,悟方法(1)写下看到的哑剧,体会动作中传递的情感。

(2)小组交流推荐习作,推荐作品在全班交流,教师做点评。

(3)学生总结写作方法,师引导,并播放微课,明确“动情点”这一写作方法。

4.总结方法,学以致用(1)用总结的四种方法,修润已写的故事。

(2)完善故事内容,课堂总结。

四、总结1.引导学生小结课堂内容。

(1)抓动情点把握感情(2)分解动作传递感情(3)精选动词突出感情(4)巧用修辞渲染感情2.教师点评总结。

同学们,好的作品都是要通过反复的修润,才能成为我们心中的至情之作。

生活中我们表达情感的方式很多,而真正能触发你内心那根情弦的是这个人的举手投足间传递的那一份微妙的感情,所以,让我们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去细心捕捉我们生命里的每一个感人的瞬间,去体会生活中那没声的动作所传递那份真情,去采撷情感的花絮,让生活之源头活水,源源不断流入你的双眼,进入你的心灵,倾注于你的笔端!五、作业半小时作业:按照课堂上的思路,整理加工已有的文字,结合四种方法完善故事内容,字数不少于300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文欣赏】
月若有情月长吟
佚名
月多情。当深沉的夜幕降临,熙攘的人群散去,月,高悬天际,俯视大地:不只是一方歌舞升平,不只是一方灯红酒绿,夜深处,还有一群人日落不息。
月悲吟。天寒地冻时,他们只能蜷于帐篷里;炮土狼烟的工地,只冒有一两个水龙头;随便抓过一只手,那些又黑又紫的血泡和填满泥垢、尚未痊愈的伤口叫人触目惊心。
生命中,原本有山;高山上,必有昂扬的生命。(862字)
落花枝头
谢大光
初到江南,就碰上了梅雨季节。一夜枕上听雨,辗转不能成寐,清晨推窗望去,雨却停了。天顶上,浓云尚未散开,低低压着房檐;空中还飘浮着若有若无的雨丝;天地间弥漫着一层湿漉漉、静悄悄的青黛色雾霭。院子中,一丝绿树被染得浓荫如墨。朦胧的墨绿中,清晰地闪着点点火红的花朵,宛如一阕厚重、平和的弦乐声中,跳出一管清脆、欢跃的笛音,给这雨后空朗的清晨,增添了不少生气。
课题
瑰丽多姿情悠悠
——抒情类文章写作指导
学习
目标
一、了解抒情类文章的范畴和一般特征;
二、掌握抒情类文章写作的两大方向;
三、能根据题目要求写出有个性特点的抒情文。
重点
掌握抒情类文章以形象丰富、生动和情感细腻、悠长的写作方向。
难点
能根据题目要求和个人偏好,写出符合题意和有个性特点的抒情类文章。
学习过程及内容
南国之秋,当然是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作者通过对比,赞美了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了向往、眷恋故都的真情,并流露出忧郁、孤独的心境,可谓结尾溢“情”。当然,文章结尾抒情运用恰当往往有点睛之妙,反之便有蛇足之嫌。
恰当、多样的抒情方式会使我们写出的散文或朴素,或绚丽,或阳刚、或温润……出现一道五彩斑斓、风光旖旎的景观带。当然,运用的时候必须注意,要抒发真情实感,要恰到好处;反之会让人感到做作卖弄,会适得其反。
正如我们头顶上的一弯月亮即使悬于静极高远的天,也不忘回眸这亟须怜悯的人间。(803字)
何不去登山
佚名
许多平铺直叙的日子以后,一次偶然的远足,你突然发现,原来在生命盘地和平原的边缘,有山;在你生命的底蕴中,原本有山。
世界充满了起伏变化,它以不同的高差铺展着各异的风景,又以大自然的平衡之手,着意营造了险峻处的美丽。这一哲理也结晶在一句唐诗里:“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偶尔在路上的行人陆桥站住,俯视着在陆桥下川流不息,往四面八方奔窜的车流,却感觉那样的奔驰仿佛是一个静止的画面,这时我会想:到底哪里是起点?而何处才是终点呢?
偶尔回到家里,打开水龙头要洗手,看到喷涌而出的清水,急促地流淌,突然使我站在那里,有了深深的颤动,这时我想着:水龙头流出来的好像不是水,而是时间、心情,或者是一种思绪。
偶尔在某一条路上,见到木棉花叶落尽的枯枝,深褐色的孤独地站在街旁,有一种萧索的姿势,这时我会想:木棉又落了,人生看美丽木棉花的开放能有几回呢?
偶尔在路旁的咖啡座,看绿灯亮起,一位衣着素朴的老妇,牵着衣饰绚如春花的小孙女,匆匆地横过马路,这时我会想:那年老的老妇曾经是花一般美丽的少女,而那少女则有一天会成为牵着孙女的老妇。
发现与思考
【技术支持】
一、散文抒情的两种方式:
1.直接见“情”
散文贵有真情。作者要把自己的喜怒哀乐融入作品,将读者带入特定情境,使读者产生共鸣,受到美的熏陶,获得美的享受与精神的升华。这种抒情方式的特点是,感情浓郁强烈,直抒衷肠,感染力强,因此表达效果非常明显。如《陈情表》开头自诉凄苦,表达悲悯之情,即直接见“情”的典范。
地坛里生机勃勃的大自然让作者感悟了生死,向作者默默传递着生命的温暖和乐趣,作者正是从他们身上获取了对生命的感悟与生活的勇气,激励着他勇敢面对不幸,弹奏一曲慷慨激昂的人生壮歌。
3.结尾溢“情”
“编篓编篓,重在收口”。一篇成功的抒情散文,结尾往往独具特色,能将作者喜怒哀乐的情感在点睛中得到升华。如《故都的秋》的结尾:
然而,千百年来,关于落花的诗却多是伤感的,哀婉的。黑暗的时代,狂暴的风雨常令未果之花备受挫磨而夭谢,于是,“流水落花春去也”、“无可奈何花落去”……就成了千古名句。它们的作者,或是伤春怨女,红颜薄命,或是落魄文人,怀才不遇,只好将花喻已,抒解愁肠。君不见,《红楼梦》中“埋香冢飞燕泣残红”,黛玉小姐的一首葬花词,哭痴了多少人的心。对于摧残人才、践踏新生的社会,这是一个曲折的控诉和抗争。今天,这样的时代应该是过去了。
偶尔在乡间小道上,发现了一株被人遗忘的蝴蝶花,形状像极了凤凰花,却比凤凰花更典雅,我倾身闻着花香的时候,一朵蝴蝶花突然飘落下来,让我大吃一惊,这时候我会想:这花是蝴蝶的幻影,或者蝴蝶是花的前身呢?
偶尔在寂静的夜里,听到邻人饲养的猫在屋顶上为情欲追逐,互相惨烈的嘶叫,让人的寒毛全部为之竖立,这时我会想:动物的情欲是如此的粗糙,但如果我们站在比较细腻的高点来回观人类,人不也是那样粗糙的动物吗?
在人间寻求智慧也不是那样难的,最要紧的是,使我们自己有柔软的心,柔软到我们看到一朵花中的一片花瓣落下,都使我们动容颤抖,知悉它的意义。
我清楚记得贾平凹先生曾说过,人心间的一泓清潭里也该有这样一道月辉的呀!然而,当看到河南大平、陕西铜川、辽宁阜新、山西朔州接连不断的特大矿难报道,当目睹民工但求讨回血汗钱,一次次爬上高高的塔吊以死相逼的情景时,我们——或已司空见惯而熟视无睹,或铁石心肠而掉头离去,更有甚者爆出一句“跳啊”!此时,我们才蓦地发现,自己俨然成了只会“咀嚼赏鉴”的看客。倘若先生有知,又该“哀其不幸”了。竟至如此,为何呀?
二、布局谋篇与散文抒情:
1.先声夺“情”
开门见山、先声夺“情”是抒情散文的技巧之一。如《吹口琴的女孩》中这样描写:
我曾用心地来爱着你,为何不见你对我用真情!无数次在梦中与你相遇,惊醒之后你到底在哪里……一个女孩,正捧着纤巧的口琴,悠悠地吹。她穿着一身红衣裳,像黑夜里的一团火。
文章开头采用Leabharlann 接抒情的方式,大胆表白,先声夺“情”的作用不可小觑。
细微的簌簌声打断了我的遐想,又是几片飞红飘落下来。“落花辞树虽无语,别倩黄鹂告诉春”。多情的落花委托黄鹂向春天嘱咐什么呢?请明年再向枝头上看吧,那满树的繁花硕果就是答案。(1134字)
清净之莲
林清玄
偶尔在人行道上散步,忽然看到从街道延伸出去,在极远极远的地方,一轮夕阳正挂在街的尽头,这时我会想:如此美丽的夕阳实在是预示了一天即将落幕。
月恻然而泣。莫忘记,中国有3亿多民工,我们所安逸居住的城市正是在他们的肩膀上建起。他们,让城市豪迈,而城市让他们豪迈了吗?兴许除了偶见几个吊于高空的蜘蛛人,我们只在漏水或装修时才想起还有这样一个群体。
月,高悬不语。千百年前,古人就有“达则兼济天下”的追求;半个世纪前,罗素亦道:“爱情与知识总引领我到天堂的境界,可对人类苦难的同情又会把我带回现实世界。那些痛苦的呼唤常在我内心深处引起回响!”半个世纪后,孤独、贫穷、痛苦依然存在。我们身边,还有饥饿的孩子,还有孤苦无依的老人,更有为省钱而情愿盖十几块钱黑心棉被的工人。我们心中善良而敏感的一隅又怎能封闭?这种善,是看见贫穷而情不自禁产生同情,是看见寒冷而愿意雪中送炭;这种爱,是博大之爱,是温暖善良的承担。倘若爱的需求或力量一旦死去,人,就成为一个活着的墓穴,苟延残喘的只是一副躯壳。而人类社会,正是因为有爱与善的紧密联系,绵延交织才得以繁衍至今,这种情感是时间无法磨灭、地域不可割裂,浩然塞乎人世之间。
啊,这些正在开放的花朵、正在成熟的果实,多像一群天真烂漫、无忧无虑的孩子。可是,一阵微风吹过,我感到点点水珠洒落下来。这是花儿果儿们的泪水吗?水珠洒落地上,地上是一片落花的世界。是了,花果洒泪是在向落花依依惜别,是在感激花落的深情。落花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抱,那么坦然,那么安宁,火红的花瓣在雨水中浸得发胀,将黑黑的泥土染成一片绯色。我第一次注意到落花景象是这般壮丽,一种内在的美好情操震颤着我的心。“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定庵的心和落花可谓相通。人常说:开花结果。殊不知,花落了,果实才能成熟。据说有一种火石榴树,开起花来复瓣繁英,十分好看,却是从来不结果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落花正是新生的标志,实在值得大书特书。
偶尔在山中的小池塘里,见到一朵红色的睡莲,从泥沼的浅池上昂然抽出,开出了一句美丽的音符,仿佛无视于外围的染着,这时我会想:呀!呀!究竟要怎么样的历练,我们才能像这一朵清静之莲呢?
偶尔……
偶尔我们也是和别人相同地生活着,可是我们让自己的心平静如无波之湖,我们就能以明朗清澈的心情来照见这个无边的复杂的世界,在一切的优美、败坏、清明、污浊之中都找到智慧。我们如果是有智慧的人,一切烦恼都会带来觉悟,而一切小事都能使我们感知它的意义与价值。
知道你很忧郁,于是我说,何不去登山?在山上可以俯瞰朝霞落日,感受天广地阔的景深;还可以大喊一声你爱的人的名字,听听山谷旷远的回声。“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那种空灵高峻之美,须得身经心历。山与你互相等待,却很可能一生中失之交臂,让你一辈子都矮在平原。
山峰入云也许尚不足于却步,最难的莫过于翻越自身惰性的屏障。在一座千万年山龄、千百仞身高的大山面前,以苍天的眼望去,人变缩成了蚂蚁,仿佛动与不动都失去了大的意义;倘若以蚂蚁的眼望去,人又是顶天立地。高度决定了层次,层次决定了视域,视域决定了心境,这心境则又是一层精神的仁山智水。
2.中间融“情”
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请看《我与地坛》中的另一片段:
所以,十五年了,我还是总得到那古园里去、去它的老树下或荒草边或颓墙旁,去默坐,去呆想、去推开耳边的嘈杂理一理纷乱的思绪,去窥看自己的心魂……譬如暴雨骤临园中,激起一阵阵灼烈而清纯的草木和泥土的气味,让人想起无数个夏天的事件……
咦,已是春花红褪的初夏,为什么花开得这般热烈?
循着被雨中润白的碎石小路走去,我猛地记起了杨万里的初夏即事诗:“却是石榴知立夏,年年此日一花开。”近前一看,果然是石榴花。这是四株石榴树,分列在窄窄的甬道两侧,枝丫交错,搭起了一座花红叶绿的天然门楼。树只有一人高,花却开得十分繁茂。低头钻进树丛,真像是上元之夜徜徉于灯市之中,前后左右,俯仰四顾,都是火苗一样燃烧着的石榴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