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电路(负反馈等)教案

模拟电路(负反馈等)教案
模拟电路(负反馈等)教案

成都市技师学院

电气工程与自动化系

模拟电路基础

任课教师:王文川

2013学年二学期

成都市技师学院一体化课程教案首页

课程名称负反馈电路任务名称任务:负反馈电路设计

课时6课时子任务电路分析

授课日期任课教师王文川

目标群体教学环境PROTEUS学习工作站授课方式1、任务引领2、小组工作3、一体化教学

学习目标知识目标:

1、学会:分离元器件设计一个交流放大电路

2、学会:设计原理框图

职业专业能力目标:

1、能:分析电路原理

2、能熟练使用:相关软件

3、熟练掌握:负反馈电路的分析

职业通用能力目标:

1、具备各种电路的分析能力

2、培养独立和团队分析的意识

学习重点

交流放大电路

学习难点负反馈分析

教学准备1、PROTEUS学习工作站准备2、各种资料准备

说明

考核成绩以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和教师总评进行综合评价

一体化课程教案副页

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的实施时间分配

组织教学:

1、检查学生人数,分配小组,分配任务。

2、强调安全注意事项。

引入新任务:

教师下达工作任务

1、任务的描述

用分离元器件设计一个交流放大电路,用于只是仪表中放大弱信号。

2、任务要求

具体指标如下:

(1)工作频率:f=30H

Z~30KH

Z

(2)信号源:U

i

≥10mV(有效值),内阻Rs=50Ω。

(3)输出要求:U

≥1V(有效值),输出电阻小于10Ω,

输出电流I

≤1mA(有效值)。

(4)输入要求:输入电阻大于20KΩ。

(5)工作稳定性:当电路元器件改变时,若ΔAu/Au=10%,则ΔAuf<1%。

3、能力目标

能:分析电路原理

能熟练使用:相关软件

熟练掌握:负反馈电路的分析1、分配任务

2、讲解任务

3、任务实施

2课

2课

第一章性能指标

用分离元器件设计一个交流放大电路,用于只是仪表中放大弱信号,具体指标如下:

(6)工作频率:f=30H

Z~30KH

Z

(7)信号源:U

i

≥10mV(有效值),内阻Rs=50Ω。

(8)输出要求:U

≥1V(有效值),输出电阻小于10Ω,

输出电流I

≤1mA(有效值)。

(9)输入要求:输入电阻大于20KΩ。

(10)工作稳定性:当电路元器件改变时,若ΔAu/Au=10%,则ΔAuf<1%。

第二章设计原理框图

2.1框图及基本公式

图中

X表示电压或电流信号;箭头表示信号传输的方向;符号¤表示输入求和,+、–表示输入信号与反馈信号是相减关系(负反馈),即放大电路的净输入信号为

(1)

基本放大电路的增益(开环增益)为

(2)

反馈系数为

(3)

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增益(闭环增益)为

(4)

将式(1)(2)(3)代入式(4),可得负反馈放大电路增益的一般表达式为

(5)

另外,图中是信号源,是信号源的输出信号,两者的关系是

(6)

所以,负反馈放大电路的源增益为

(7)

式(5)表明,引入负反馈后,放大电路的闭环增益为无反馈时的开环增益的(1+ )分之一。(1+ )越大,闭环增益下降得越多,所以(1+ )是衡量反馈程度的重要指标。负反馈放大电路所有性能的改善程度都与(1+ )有关。通常把称为反馈深度,

将称为环路增益。

一般情况下,和都频率的函数,即它们的幅值和相位角都是频率的函数。

在中频段,、、均为实数,因此式(5)可以写成

(8)

在高频段或低频段,式(5)中各量均为相量,此时

下面分几种情况对的表达式进行讨论:

① 当时,,即引入反馈后,增益下降了,这种反馈是负反馈。在,即时,,这是深度负反馈状态,此时闭环增益几乎只取决于

反馈系数,而与开环增益的具体数值无关。一般认为≥10就是深度负反馈。

② 当时,,这说明已从原来的负反馈变成了正反馈。正反馈会使放大电路的性能不稳定,所以很少在放大电路中单独引入。

③ 当时,,这就是说,放大电路在没有输入信号时,也会有输出信号,产生了自激振荡。使放大

电路不能正常工作。在负反馈放大电路中,自激振荡现象是要设法消除的。

必须指出,对于不同的反馈类型,、、及

所代表的电量不同,因而,四种负反馈放大电路的、、相应地具有不同的含义和量纲。现归纳如下表所示,其中、分别表示电压增益和电流增益(无量纲);、

分别表示互阻增益(量纲为欧姆)和互导增益(量纳为西门子),相应的反馈系数、、、的量纲也各不相同,但环路增益总是无量纲的

任务准备:工作站准备

知识链接:各种元器件认知

1、为了完成任务,你必须完成以下内容(1)交流放大电路设计

(2)设计原理框图

(3)负反馈电路的分析

任务实施

(一)任务准备

(二)任务进行

(三)任务总结

任务评价

评价表

学科:任务名称:班级:姓名:

出勤10 学

10

8

8

12

12

10

20

20

合计

任务

实施

方案

任务

实施

总结

6、清洁保养及“6S”处理任务拓展1课时

1课时

成都市技师学院一体化课程教案首页

课程名称负反馈电路任务名称任务:四种负反馈电路设计

课时6课时子任务电路分析

授课日期任课教师王文川

目标群体教学环境PROTEUS学习工作站授课方式2、任务引领2、小组工作3、一体化教学

学习目标知识目标:

1、学会:四种负反馈电路设计

2、学会:设计原理框图

职业专业能力目标:

4、能:分析电路原理

5、能熟练使用:相关软件

6、熟练掌握:四种负反馈电路的分析

职业通用能力目标:

1、具备各种电路的分析能力

2、培养独立和团队分析的意识

学习重点负反馈放大电路

学习难点四种负反馈电路分析

教学准备2、PROTEUS学习工作站准备2、各种资料准备

说明

考核成绩以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和教师总评进行综合评价

一体化课程教案副页

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的实施时间分配

组织教学:

1、检查学生人数,分配小组,分配任务。

2、强调安全注意事项。

引入新任务:

教师下达工作任务

1、任务的描述

串联负反馈使输入电阻增大

并联负反馈使输入电阻减小

电压负反馈使输出电阻减小

电流负反馈使输出电阻增加

2、任务要求

负反馈放大电路设计的一般原则

3、能力目标

能:分析电路原理

能熟练使用:相关软件

熟练掌握:负反馈电路的分析1、分配任务

2、讲解任务

3、任务实施

2课

2课

一引入串并联负反馈对电阻值的影响

1.串联负反馈使输入电阻增大

引入串联负反馈后,输入电阻R if是开环输入电阻R i的(1+ )倍。

应当指出,在某些负反馈放大电路中,有些电阻并不在反馈环内,如共射电路中的基极电阻R b,反馈对它并不产生影响。这类电路的方框图如图(b)所示,可以看出

而整个电路的输入电阻

因此,更确切地说,引入串联负反馈,使引入反馈的支路的等效电阻增大到基本放大电路输入电阻的(1+ )倍。但不管哪种情况,引入串联负反馈都将输入电阻增大。

2.并联负反馈使输入电阻减小

引入并联负反馈后,闭环输入电阻是开环输入电阻的1/(1+ )倍。

3 电压负反馈使输出电阻减小

电压负反馈取样于输出电压,又能维持输出电压稳定,即是说,输入信号一定时,电压负反馈的输出趋于一恒压源,其输出电阻很小。可以证明,有电压负反馈时的闭环输出电阻为

无反馈时开环输出电阻的1/(1+ )①。反馈愈深,R of愈小。

4 电流负反馈使输出电阻增加

电流反馈取样于输出电流,能维持输出电流稳定,就是说,输入信号一定时,电流负反馈的输出趋于一恒流源,其输出电阻很大。可以证明,有电流负反馈时的闭环输出电阻为无反馈时开环输出电阻的1/(1+ )倍。反馈愈深,R of愈大。

5 通频带

通频带用于衡量放大电路对不同频率信号的放大能力。由于放大电路中电容、电感及半导体器件结电容等电抗元件的存在,在输入信号频率较低或较高时,放大倍数的数值会下降并产生相移。通常情况下,放大电路只适用于放大某一个特定频率范围内的信号。

如图所示为某放大电路的幅频特性曲线。

幅频特性曲线:放大倍数的数值与信号频率的关系曲线,称幅频特性曲线。Am为中频放大倍数。

下限截止频率f

L

:在信号频率下降到一定程度时,放大倍数的数值明显下降,使放大倍数的数值等于0.707倍的|Am|频

率称为下限截止频率f

L

上限截止频率f

H

:信号频率上升到一定程度时,放大倍数的数值也将下降,使放大倍数的数值等于0.707倍的|Am|频率

称为上限截止频率f

H

通频带f

bw :f

L

与f

H

之间形成的频带称中频段,或通频带

f

bw 。

f bw =f

H

-f

L

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

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定义为当输入电压再增大就会使输出波形产生非线性失真时的输出电压。

最大输出功率与效率

最大输出功率P

om

:在输出信号不失真的情况下,负载上能

够获得的最大功率称为最大输出功率P

om

。此时,输出电压达到最大不失真电压。

效率n:直流电源能量的利用率。P

om 最大输出功率,P

V

源消耗功率。

n=Pom/Pv n越大,放大电路的效率越高,电源的利用率就越高。

任务准备:工作站准备

知识链接:反馈电路的认知

1、为了完成任务,你必须完成以下内容(1)负反馈放大电路设计

(2)设计原理框图

(3)四种负反馈电路的分析

任务实施

(一)任务准备

(二)任务进行

(三)任务总结

任务评价

评价表

学科:任务名称:班级:姓名:

出勤10 学

10

8

8

12

12

10

20

20

合计

任务

实施

方案

任务

实施

总结

6、清洁保养及“6S”处理任务拓展1课时

1课时

成都市技师学院一体化课程教案首页

课程名称负反馈电路任务名称任务:负反馈电路设计一般原

则课时6课时子任务电路分析

授课日期任课教师王文川

目标群体教学环境PROTEUS学习工作站授课方式3、任务引领2、小组工作3、一体化教学

学习目标知识目标:

1、学会:负反馈电路设计一般原则

2、学会:设计原理框图

职业专业能力目标:

7、能:分析电路原理

8、能熟练使用:相关软件

9、熟练掌握:负反馈电路的分析一般原则

职业通用能力目标:

1、具备各种电路的分析能力

2、培养独立和团队分析的意识

学习重点负反馈放大电路

学习难点负反馈电路设计一般原则

教学准备3、PROTEUS学习工作站准备2、各种资料准备

说明

考核成绩以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和教师总评进行综合评价

一体化课程教案副页

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的实施时间分配

组织教学:

1、检查学生人数,分配小组,分配任务。

2、强调安全注意事项。

引入新任务:

教师下达工作任务

1、任务的描述

负反馈放大电路设计

2、任务要求

负反馈放大电路设计的一般原则

3、能力目标

能:分析电路原理

能熟练使用:相关软件

熟练掌握:负反馈电路的分析

3.1 负反馈放大电路设计的一般原则

反馈方式的选择

采用什么反馈方式,主要根据负载的要求及信号情况来考虑.在负载变化的情况下.要求放大电路定压输出时,就需要电压负反馈:在负载变化的情况下,要求放大电路恒流输出时,就要采用电流负反馈。至于输入端采用串联还是并联方式,主要根据对放大电路输出电阻而定。当要求放大电路具有高的输入电阻是,宜采用串联反馈:当要求放大电路具有底的输入电阻是,宜采用并联反馈。如仅仅为了提高输入电阻,降低输出电阻(即阻抗变换)时,宜采用射极输出器。

反馈深度主要根据放大电路的用途及指标要求而定。

对音频放大电路,主要是用负反馈减小非线性失真,设计是一般取1+AF=10左右。1、分配任务

2、讲解任务

3、任务实施

2课

2课

对测量仪表中使用的放大电路,要求放大倍数有较高的稳定度,而采用负反馈的目的主要是提高放大倍数的稳定度,因此根据不同的要求可取1=AF为几十至几百。

对高放大倍数宽频带放大电路,采用负反馈的目的要求是展宽频带,这时采用多极放大加深反馈容易产生自激,且在幅频特性的高,底频段易产生凸起的现象。因此首先要保证每一极有足够宽的频带,如在两极之间采用底输入电阻的接法去解决。

3.2放大管的选择

如果放大电路的极数多,而输入信号很弱是(微伏级),必须考虑输入几件放大管的噪音所产生的响,为此前置放大级应选用底噪声的管子。当要求放大电路的频带很宽是,应选用截止频率较高的管子。从集电级损耗的角度出发,由于前几级

小的管子,其静态工作点要选得放大的输入较小,可选用p

cm

小),这样可减小噪声;但对输出级而言,因其输底一些(I

E

出电压和输出电流都较大,故p

大的管子。

cm

3.3级数的选择

放大电路级数可根据无反馈时的放大倍数而定,而此放大倍数又要根据所要求的闭环放大倍数和反馈深度而定,因此设

及反馈计时首先要根据技术指标确定出它的闭环放大倍数A

f

深度1+AF,然后确定所需的A

f

确定了A的数值,放大电路的级数大致可用下列原则来确定:几十至几百倍左右采用一级或两级,几百至千倍采用两级或三级,几千倍以上采用三级或四级(射极输出极不计,因其A约等于零一般情况下很少采用四级以上,因为这将给施加反馈后的补偿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但反馈只加在两级之间也是可以的。一般情况下很少采用四级以上,因为这将给施加反馈后的补偿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但反馈只加在两级之间也是可以

4.电路分析

反馈放大电路的组成

含有反馈网络的放大电路称反馈放大电路,其组成如下图所示。图中,A称为基本放大电路,F表示反馈网络,反馈网络一般由线性元件组成。由图可见,反馈放大电路由基本放大电路和反馈网络构成一个闭环系统,因此又把它称为闭环放大电路,而把基本放大电路称为开环放大电路。x i、x f、x id和x o 分别表示输入信号、反馈信号、净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它们可以是电压,也可以是电流。图中箭头表示信号的传输方向,由输入端到输出端称为正向传输,由输出端到输入端则称为反向传输。因为在实际放大电路中,输出信号x o经由基本放大电路的内部反馈产生的反向传输作用很微弱,可略去,所以可认为基本放大电路只能将净输入信号x id正向传输到输出端。同样,在实际反馈放大电路中,输入信号x i通过反馈网络产生的正向传输作用也很微弱,也可略去,这样也可认为反馈网络中只能将输出信号x o反向传输到输入端。

(1)输入级。输入级采用什么电路主要决定于信号源的特点。如果信号源不允许取较大的电流。则输入级应具高

的输入电阻,那么以采用射级输出器为宜。如要求有特

别高的输入电阻(r

<4M?),可采用场效应管,并采用

i

自举电路或多级串联负反馈放大电路,如信号源要求放

大电路具有底的输入电阻,则可采用电压并联反馈放大

电路。如果无特殊要求,可选择共射放大电路。

输入级的放大管的静态工作点一般取I

E 1mA,U

CE

=

(1~2)V。

(2)中间级。中间级主要是积累电压级电流放大倍数,多采用共射放大β电路,而且采用大的管子。其静态工作点

一般为I

E =(1~3)mA, U

CE

=(1~5)V。

(3)输出级。输出级采用什么样的电路主要决定于负载的要求。如负载电阻较大(几千欧左右),而且主要是输出电压,则可采用共射电路;反之,如负载为底阻,且在较大范围内变化时,则采用射级输出器。如果负载需要进行阻抗匹配,可用变压器输出。

因输出级的输出电流都较大,其静态工作点的选择要比中间级高,具体数值要视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流的大小而定。

设计过程

任务准备:工作站准备

知识链接:负反馈电路的认知

1、为了完成任务,你必须完成以下内容(1)负反馈放大电路设计

(2)设计原理框图

(3)负反馈电路设计的一般原则

任务实施

(一)任务准备

(二)任务进行

(三)任务总结

任务评价

评价表

学科:任务名称:班级:姓名:

出勤10 学

10

8

8

12

12

10

20

20

合计

任务

实施

方案

任务

实施

总结

6、清洁保养及“6S”处理任务拓展1课时

1课时

模拟电路习题答案第6章放大电路中的反馈题解

第六章放大电路中的反馈 自测题 一、在括号内填入“√”或“×”,表明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若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为负,则引入的反馈一定是负反馈。()(2)负反馈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与组成它的基本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量纲相同。() (3)若放大电路引入负反馈,则负载电阻变化时,输出电压基本不变。 ()(4)阻容耦合放大电路的耦合电容、旁路电容越多,引入负反馈后,越容易产生低频振荡。() 解:(1)×(2)√(3)×(4)√ 二、已知交流负反馈有四种组态: A.电压串联负反馈B.电压并联负反馈 C.电流串联负反馈D.电流并联负反馈选择合适的答案填入下列空格内,只填入A、B、C或D。 (1)欲得到电流-电压转换电路,应在放大电路中引入; (2)欲将电压信号转换成与之成比例的电流信号,应在放大电路中引入; (3)欲减小电路从信号源索取的电流,增大带负载能力,应在放大电路中引入; (4)欲从信号源获得更大的电流,并稳定输出电流,应在放大电路中引入。 解:(1)B (2)C (3)A (4)D 三、判断图所示各电路中是否引入了反馈;若引入了反馈,则判断是正反馈还是负反馈;若引入了交流负反馈,则判断是哪种组态的负反馈,并求 A 或f s u A 。设图中所有电容出反馈系数和深度负反馈条件下的电压放大倍数 f u 对交流信号均可视为短路。

图 解:图(a )所示电路中引入了电流串联负反馈。反馈系数和深度负反 馈条件下的电压放大倍数f u A 分别为 L 3 1321f 32131 R R R R R R A R R R R R F u 式中R L 为电流表的等效电阻。 图(b )所示电路中引入了电压并联负反馈。反馈系数和深度负反馈条 件下的电压放大倍数f u A 分别为 1 2f 2 1R R A R F u 图(c )所示电路中引入了电压串联负反馈。反馈系数和深度负反馈条 件下的电压放大倍数f u A 分别为 1 1f u A F 图(d )所示电路中引入了正反馈。 四、电路如图所示。

工程师应该掌握的20个模拟电路(详细分析与参考答案)

一、桥式整流电路 1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二极管的PN结加正向电压,处于导通状态;加反向电压,处于截止状态。 伏安特性曲线; 理想开关模型和恒压降模型: 理想模型指的是在二极管正向偏置时,其管压降为0,而当其反向偏置时,认为它的电阻为无穷大,电流为零.就是截止。恒压降模型是说当二极管导通以后,其管压降为恒定值,硅管为0.7V,锗管0.5 V 2桥式整流电流流向过程: 当u 2是正半周期时,二极管Vd1和Vd2导通;而夺极管Vd3和Vd4截止,负载R L 是的电流是自上而下流过负载,负载上得到了与u 2正半周期相同的电压;在u 2的负半周,u 2的实际极性是下正上负,二极管Vd3和Vd4导通而Vd1和Vd2 截止,负载R L 上的电流仍是自上而下流过负载,负载上得到了与u 2正半周期相同的电压。 3计算:Vo,Io,二极管反向电压 Uo=0.9U 2, Io=0.9U 2 /R L ,U RM =√2 U 2 二.电源滤波器

1电源滤波的过程分析:电源滤波是在负载R L 两端并联一只较大容量的电容器。由于电容两端电压不能突变,因而负载两端的电压也不会突变,使输出电压得以平滑,达到滤波的目的。 波形形成过程:输出端接负载R L 时,当电源供电时,向负载提供电流的同时也 向电容C充电,充电时间常数为τ 充=(Ri∥R L C)≈RiC,一般Ri〈〈R L, 忽略Ri压 降的影响,电容上电压将随u 2迅速上升,当ωt=ωt 1 时,有u 2=u 0,此后u 2 低于u 0,所有二极管截止,这时电容C通过R L 放电,放电时间常数为R L C,放 电时间慢,u 0变化平缓。当ωt=ωt 2时,u 2=u 0, ωt 2 后u 2又变化到比u 0 大,又开始充电过程,u 0迅速上升。ωt=ωt 3时有u 2=u 0,ωt 3 后,电容通 过R L 放电。如此反复,周期性充放电。由于电容C的储能作用,R L 上的电压波动 大大减小了。电容滤波适合于电流变化不大的场合。LC滤波电路适用于电流较大,要求电压脉动较小的场合。 2计算:滤波电容的容量和耐压值选择 电容滤波整流电路输出电压Uo在√2U 2~0.9U 2 之间,输出电压的平均值取决于 放电时间常数的大小。 电容容量R L C≧(3~5)T/2其中T为交流电源电压的周期。实际中,经常进一步 近似为Uo≈1.2U 2整流管的最大反向峰值电压U RM =√2U 2 ,每个二极管的平均电 流是负载电流的一半。 三.信号滤波器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习题 第六章 放大电路中的反馈

第六章放大电路中的反馈 要得到一个由电流控制的电流源应选用[ ] A.电压串联负反馈 B.电压并联负反馈 C.电流串联负反馈 D.电流并联负反馈 要得到一个由电压控制的电流源应选用[ ] A.电压串联负反馈 B.电压并联负反馈 C.电流串联负反馈 D.电流并联负反馈 在交流负反馈的四种组态中,要求互导增益A iuf= I O/U i稳定应选[ ] A.电压串联负反馈 B.电压并联负反馈 C.电流串联负反馈 D.电流并联负反馈 在交流负反馈的四种组态中,要求互阻增益A uif=U O/I i稳定应选[ ] A.电压串联负反馈 B.电压并联负反馈 C.电流串联负反馈 D.电流并联负反馈 在交流负反馈的四种组态中,要求电流增益A iif=I O/I i稳定应选[ ] A.电压串联负反馈 B.电压并联负反馈 C.电流串联负反馈 D.电流并联负反馈 放大电路引入交流负反馈后将[ ] A.提高输入电阻 B.减小输出电阻 C.提高放大倍数 D.提高放大倍数的稳定性 负反馈放大电路产生自激振荡的条件是[ ] =1 =-1 C.|AF|=1 D. AF=0 放大电路引入直流负反馈后将[ ] A.改变输入、输出电阻 B.展宽频带 C.减小放大倍数 D.稳定静态工作点 电路接成正反馈时,产生正弦波振荡的条件是[ ] A. AF=1 B. AF=-1 C. |AF|=1 D. AF=0 在深度负反馈放大电路中,若开环放大倍数A增加一倍,则闭环增益A f将 A. 基本不变 B. 增加一倍[ ]

C. 减小一倍 D. 不能确定 在深度负反馈放大电路中,若反馈系数F增加一倍,闭环增益A f将[ ] A. 基本不变 B.增加一倍 C. 减小一倍 D. 不能确定 分析下列各题,在三种可能的答案(a.尽可能小,b.尽可能大,c.与输入电阻接近)中选择正确者填空: 1、对于串联负反馈放大电路,为使反馈作用强,应使信号源内阻。 2、对于并联反馈放大电路,为使反馈作用强,应使信号源内阻。 3、为使电压串联负反馈电路的输出电阻尽可能小,应使信号漂内阻。在讨论反馈对放大电路输入电阻R i的影响时,同学们提出下列四种看法,试指出哪个(或哪些)是正确的: a.负反馈增大R i,正反馈减小R i; b.串联反馈增大R i,并联反馈减小R i; c.并联负反馈增大R i,并联正反馈减小R i; d.串联反馈增大R i,串联正反馈减小R i; 选择正确的答案填空。 1、反馈放大电路的含义是。(a.输出与输入之间有信号通路,b.电路中存在反向传输的信号通路,c.除放大电路以外还有信号通路) 2、构成反馈通路的元器件。(a.只能是电阻、电容或电感等无源元件, b.只能是晶体管、集成运放等有源器件, c.可以是无源元件,也可是以有源器件) 3、反馈量是指。(a.反馈网络从放大电路输出回路中取出的信号,b.反馈到输入回路的信号,c.反馈到输入回路的信号与反馈网络从放大电路输出回路中取出的信号之比) 4、直流负反馈是指。(a.只存在于直接耦合电路中的负反馈,b.直流通路中的负反馈,c.放大直流信号时才有的负反馈) 5、交流负反馈是指。(a.只存在于阻容耦合及变压器耦合电路中的负反馈,b.交流通路中的负反馈,c.放大正弦波信号时才有的负反馈) 选择正确的答案填空。 1、在放大电路中,为了稳定静态工作点,可以引入;若要稳定放大倍数,应引入;某些场合为了提高放大倍数,可适当引入;希望展宽频

负反馈教案

教案(首页) 编制:耿海云审核:批准:

教学过程 备注 【知识点回顾】 1.集成运算放大器特性理想化: ∞→→∞→∞→CMR O ud K R R A 、、、0id 2. 反相输入比例运算电路 i f v R R v 1 0-= 3. 同相输入比例运算电路 i f v R R v )1(1 0+= 在这2个电路中,电阻f R 把输出信号和输入信号连接起来,这种电路 在电子电路中称为反馈。 实际生活中,在行政管理中,通过对部门工作效果(输出)的调研来修订政策(输入);在商业活动中,通过对商品销售(输出)的调研来调整进货渠道及进货数量(输入);在控制系统中,通过对执行机构的偏移量(输出量)的监测来修正系统的输入量等。 实际应用中,一个稳定的系统或多或少存在着自动调节过程。前述基本放大电路能稳定工作的前提是应具有静态工作点自动调节功能。这种自动调节过程,实际上就是负反馈过程。集成电路中,由于采用直接耦合,在构成应用电路时,更需要引入反馈。 【新授课】 4.1.1 反馈放大电路的组成及基本关系式 一、反馈 将放大电路的输出信号(电压或电流)一部分或全部通过一定的方式送回到放大电路输入端的过程 。 反馈的目的:通过输出对输入的影响来改善系统的运行状况及控制效果。 二、反馈放大电路的组成 学生参与 导入,举一些生活中学生熟悉 的例子,让学生理解反馈的概念

教学过程备注 三、反馈的类型 1.有无反馈 判断方法:判断一个电路是否存在反馈,要看该电路的输出回路与输 入回路之间有无联系作用的反馈网络。有就是存在反馈,没有就是没有反 馈。 无反馈有反馈 2.正反馈与负反馈 正反馈使静输入量增加 负反馈使静输入量减少 判断方法:瞬时极性法 (a)先假设放大电路输入电压信号 i u在某一瞬间对地的极性为(+), 并用标记。 (b)顺着信号的传输方向,逐步推出输出信号 o x和反馈信号 f x的瞬时 极性(并用或标记)。 (c)最后判断反馈信号是增加还是削弱净输入信号,如果是削弱,则为负 反馈,若是增加,则是正反馈。若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加在同一输入端(或 同一电极,如输入信号和反馈信号都加在基极)上,两者极性相同为正反 X量可以是 电压也可 以是电流 知道3种电 路接法的 正负极性 技巧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全套教案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教案 1、本课程教学目的: 本课程是电气信息类专业的主要技术基础课。其目的与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常用半导体器件和典型集成运放的特性与参数,掌握基本放大、负反馈放大、集成运放应用等低频电子线路的组成、工作原理、性能特点、基本分析方法和工程计算方法;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实践技能和应用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后续课程和深入学习这方面的内容打好基础。 2、本课程教学要求: 1.掌握半导体器件的工作原理、外部特性、主要参数、等效电路、分析方法及应用原理。 2.掌握共射、共集、共基、差分、电流源、互补输出级六种基本电路的组成、工作原理、特点及分析,熟悉改进放大电路,理解多级放大电路的耦合方式及分析方法,理解场效应管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及分析方法,理解放大电路的频率特性概念及分析。 3.掌握反馈的基本概念和反馈类型的判断方法,理解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熟练掌握深度负反馈条件下闭环增益的近似估算,了解负反馈放大电路产生自激振荡的条件及其消除原则。 4.了解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组成和典型电路,理解理想运放的概念,熟练掌握集成运放的线性和非线性应用原理及典型电路;掌握一般直流电源的组成,理解整流、滤波、稳压的工作原理,了解电路主要指标的估算。 3、使用的教材: 杨栓科编,《模拟电子技术基础》,高教出版社 主要参考书目: 康华光编,《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第四版,高教出版社 童诗白编,《模拟电子技术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 张凤言编,《电子电路基础》第二版,高教出版社, 谢嘉奎编,《电子线路》(线性部分)第四版,高教出版社,

陈大钦编,《模拟电子技术基础问答、例题、试题》,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唐竞新编,《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解题指南》,清华大学出版社, 孙肖子编,《电子线路辅导》,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谢自美编,《电子线路设计、实验、测试》(二),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绪论 本章的教学目标和要求: 要求学生了解放大电路的基本知识;要求了解放大电路的分类及主要性能指标。 本章总体教学内容和学时安排:(采用多媒体教学) §1-1 电子系统与信号0.5 §1-2 放大电路的基本知识0.5 本章重点: 放大电路的基本认识;放大电路的分类及主要性能指标。 本章教学方式:课堂讲授 本章课时安排: 1 本章的具体内容: 1节 介绍本课程目的,教学参考书,本课程的特点以及在学习中应该注意的事项和学习方法; 介绍放大电路的基本认识;放大电路的分类及主要性能指标。 重点: 放大电路的分类及主要性能指标。

负反馈放大电路分析教案

教学设计 授课课题负反馈放大电路分析 授课时间第14周星期三第1节授课班级15机电授课教师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了解反馈及反馈电路 2. 掌握如何判断是否存在反馈 3.掌握判别反馈类型的方法 情感目标 1、通过学生对电路的综合分析培养学生自信心和成就感 2、培养学 生实事求是精神和严谨的作风。 技能目标 1、培养学生独立分析电子电路的综合能力 2、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 决问题的能力。 学情分析学生已掌握了反馈及反馈电路的基础上,本节内容进一步学习如何判断是否存在反馈、掌握判别反馈类型的方法,为后面技能实训奠定了基础 教学重点反馈类型及判别 教学难点正负反馈的判别 教学方法讲授、提问、归纳、练习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教学内容 复习提问(教师讲解反馈放大器框图,提问学生反馈的定义,为本节内容学习做好铺垫)一.反馈及反馈电路的意义 反馈:从放大器的输出端把输出信号的一部份或全部通过一定的方式送回放大器输入端的过程,称为反馈。 反馈电路:由电阻或电容等元件组成的反馈信号传送电路,称为反馈电路。 图中vi 为输入信号, vo 为输出信号, vf 为反馈信号。 反馈放大器 框图

导入新课(用生活中的例子让同学们判断是否存在反馈?问题探索,引出本次教学内容)二、负反馈放大电路分析 1. 判别电路是否存在反馈 找出电路的反馈元件,一般来说,任何连接输出回路与输入回路之间的元件,都是反馈元件。 有反馈元件,电路就存在反馈。

讲授新课 一、引出本节课的重点(正反馈与负反馈) 二、讲解正负反馈的意义,为后面判断正负反馈奠定基础 三、详细讲解判别是正反馈还是负反馈(举一例子来分析正负反二.反馈的分类及判别方法 反馈一般有三种分类: 1.正反馈与负反馈 2.电压反馈与电流反馈 3.串联反馈与并联反馈 1.正反馈与负反馈 a.正负反馈的意义 正反馈:反馈信号起到增强输入信号的作用。 负反馈:反馈信号起到削弱输入信号的作用。 b.正负反馈判别方法: 若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同相,则为正反馈。 若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反相,则为负反馈。 2.判别是正反馈还是负反馈 采用瞬时极性法。先假定输入信号在某一瞬时的极性为正,分析放大电路各点相位的变化,最后看反馈到输入端的反馈信号的极性:如果反馈信号极性与输入信号极性相反,则为负反馈;如果反馈信号极性与输入信号极性相同,则为正反馈。 反馈放大器框图 假设输入信号在某一时刻的极 性为“+”,由于信号从集成运放的 反相输入端输入,则集成运放输出

北京交通大学模拟电子技术习题及解答第七章负反馈放大电路

第七章负反馈放大电路 7-1 选择填空 1.当反馈量与放大电路的输入量的极性_______,因而使________减小的反馈称为________。 a.相同 b.相反 c.净输入量 d.负反馈 e.正反馈 2.为了稳定静态工作点,应该引入_______。为了改善放大器性能,应该引入_______。为了稳定输出电压,应该引入_______。为了稳定输出电流,应该引入_______。 a.直流负反馈 b. 交流负反馈 c.电压负反馈 d.电流负反馈 e.串联负反馈 f.并联负反馈 3.为了减小输入电阻,应该引入_______。为了增大输入电阻,应该引入_______。为了减小输出电阻,应该引入_______。为了增大输出电阻,应该引入_______。 a.电压负反馈 b.电流负反馈 c.串联负反馈 d.并联负反馈 4.负反馈所能够抑制的干扰和噪声是__________。 a.外界对输入信号的干扰和噪声 b.外界对输出信号的干扰和噪声 c.反馈环内的干扰和噪声 d.反馈环外的干扰和噪声 5.为了得到一个由电流控制的电压源,应选择_______负反馈放大电路。为了得到一个由电压控制的电流源,应选择_______负反馈放大电路。 a.电压串联负反馈 b.电压并联负反馈 c.电流串联负反馈 d.电流并联负反馈 6.为了得到一个由电流控制的电流源,应选择_______负反馈放大电路。 a.电压串联负反馈 b.电压并联负反馈 c.电流串联负反馈 d.电流并联负反馈 7.为了增大从电流源索取的电流并增大带负载的能力,应选择_______负反馈放大电路。为了减小从电压源索取的电流并增大带负载的能力,应选择_______负反馈放大电路。 a.电压串联负反馈 b.电压并联负反馈 c.电流串联负反馈 d.电流并联负反馈 8.负反馈放大电路产生自激的条件是_______。 a.AB=1 b.AB=-1 c.AB=0 d.AB=∞ 9.单管共射放大电路如果通过电阻引入负反馈,则__________。如果单管共集放大电路如果通过电阻引入负反馈,则__________。 a.一定会产生高频自激 b.一定不会产生高频自激 c.一般不会产生高频自激 d.可能产生高频自激 10.多级负反馈放大电路容易引起自激振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a.电路增益A f过大 b. 反馈系数B过大 c.反馈深度F过大 d.各级放大电路的参数分散 答: 1.bcd 2.a b c d 3.d c a b 4. c 5. b c 6. d 7.b a 8.b 9.b d 10 d 7-2 判断题7-2图中各放大电路是否引入了反馈。如果引入,判断是直流反馈、交流反馈、交直流反馈?是正反馈还是负反馈?假设所有电容对交流信号均可视为短路。

模拟电子蜡烛电路分析

模拟电子蜡烛电路分析 一、电路功能概述 模拟电子蜡烛具有“火柴点火,风吹火熄”的仿真性,设计原形来源于现实生活情节:蜡烛的使用,电路改造后可以用于生日晚会。 二、电路原理图 三、原理图工作原理 1、温度传感器(热敏电阻) 热敏电阻器是敏感元件的一类,按照温度系数不同分为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PTC)和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NTC)。热敏电阻器的典型特点是对温度敏感,不同的温度下表现出不同的电阻值。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PTC)在温度越高时电阻值越大,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NTC)在温度越高时电阻值越低,它们同属于半导体器件。

本产品采用了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NTC),常温下的电阻值大概100K。检测时,用万用表欧姆档(一般为R×10K挡)直接测试,实际测试的值80K到100K之间,当用打火机点燃后,电阻值急速下降到10K以下。 2、驻极体话筒 驻极体话筒具有体积小、结构简单、电声性能好、价格低的特点,广泛用于盒式录音机、无线话筒及声控等电路中。属于最常用的电容话筒。由于输入和输出阻抗很高,所以要在这种话筒外壳内设置一个场效应管作为阻抗转换器,为此驻极体电容式话筒在工作时需要直流工作电压。 将模拟式万用表拨至R×100档,两表笔分别接话筒两电极(注意不能错接到话筒的接地极),待万用表显示一定读数后,用嘴对准话筒轻轻吹气(吹气速度慢而均匀),边吹气边观察表针的摆动幅度。吹气瞬间表针摆动幅度越大,话筒灵敏度就越高,送话、录音效果就越好。若摆动幅度不大(微动)或根本不摆动,说明此话筒性能差,不宜应用。 3、双D触发器4013 CD4013是一双D触发器,由两个相同的、相互独立的数据型触发器构成。每个触发器有独立的数据、置位、复位、时钟输入和Q及Q输出,此器件可用作移位寄存器,且通过将Q输出连接到数据输入,可用作计算器和触发器。在时钟上升沿触发时,加在D输入端的逻辑电平传送到Q输出端。置位和复位与时钟无关,而分别由置位或复位线上的高电平完成。 真值表功能: 4、工作原理

模拟电子电路例题负反馈放大电路例题

模拟电子电路例题_负反馈放大电路例题: 1. 1.电流并联负反馈可稳定放大器的输出____,这种负反馈放大器的输入电阻____,输出电阻____。 答案:电流,低,高 2.要求多级放大器输入电阻低,输出电阻也低,应该在多级放大器间引入____负反馈。 答案:电压并联 3.要求多级放大器输入电阻高,输出电压稳定,应该在多级放大器中引入____负反馈。 答案:电压串联 4.直流负反馈只能影响放大器的____,交流负反馈只影响放大器的交流____。 答案:静态工作点,性能 5.将放大电路的____的一部分或全部通过某种方式反送到____称作反馈。 答案:输出信号,输入端 6.负反馈使放大电路____降低,但使____得以提高,改善了输出波形的____,展宽了放大电路的____。 答案:放大倍数,闭环放大倍数的稳定性,非线性失真,通频带 7.串联负反馈使输入电阻____,而并联负反馈使输入电阻____。 答案:提高,降低 8.电压负反馈使输出电阻____,而电流负反馈使输出电阻____。 答案:降低,提高 9.反馈深度用____来表示,它体现了反馈量的大小。

答案: 2. 电路如图示,试分别说明 (1)为了使从引到T2基极的反馈为负反馈,图中运放的正反馈应如何标示。 (2)接成负反馈情况下,若,欲使,则R F= (3)在上述情况下,若运放A的A vo或电路中的RC值变化5%,问值也变化5%吗 解:(1)电路按瞬时极性法可判断,若A上端标示为(+)极时为电压串联负反馈,否则为正反馈。可见上(+)下(-)标示才正确。

(2)若为电压串联负反馈,因为,则 成立。由,可得 (3)由于只决定于R F和R b2两个电阻的值,因而基本不变,所以值不会改变。 3. 下列电路中,判别哪些电路是负反馈放大电路属于何种负反馈类型那些属于直流反馈,起何作用

模拟电子技术电子教案:第六章--放大电路的反馈

第六章 放大电路的反馈 〖主要内容〗 1、基本概念 反馈、正反馈和负反馈、电压反馈和电流反馈、并联反馈和串联反馈等基本概念; 2、反馈类型判断:有无反馈?是直流反馈、还是交流反馈?是正反馈、还是负反馈? 3、交流负反馈的四种组态及判断方法; 4、交流负反馈放大电路的一般表达式; 5、放大电路中引入不同组态的负反馈后,对电路性能的影响; 6、深度负反馈的概念,在深度负反馈条件下,放大倍数的估算; 〖本章学时分配〗 本章分为3讲,每讲2学时。 第十九讲 反馈的基本概念和判断方法及负反馈放大电路的方框图 一、 主要内容 1、反馈的基本概念 1)什么是反馈 反馈:将放大器输出信号的一部分或全部经反馈网络送回输入端。 反馈的示意图见下图所示。反馈信号的传输是反向传输。 开环:放大电路无反馈,信号的传输只能正向从输入端到输出端。 闭环:放大电路有反馈,将输出信号送回到放大电路的输入回路,与原输入信号相加或相减后再作用到放大电路的输入端。 图示中i X 是输入信号,f X 是反馈信号,i X 称为净输 入信号。所以有 f i i X X X 2) 负反馈和正反馈 负反馈:加入反馈后,净输入信号 i X < i X ,输出幅度下降。 应用:负反馈能稳定与反馈量成正比的输出量,因而在控制系统中稳压、稳流。 正反馈:加入反馈后,净输入信号 i X > i X ,输出幅度增加。 应用:正反馈提高了增益,常用于波形发生器。

3) 交流反馈和直流反馈 直流反馈:反馈信号只有直流成分; 交流反馈:反馈信号只有交流成分; 交直流反馈:反馈信号既有交流成分又有直流成分。 直流负反馈作用:稳定静态工作点; 交流负反馈作用:从不同方面改善动态技术指标,对Au、Ri、Ro有影响。 2、反馈的判断 1)有无反馈的判断 (1)是否存在除前向放大通路外,另有输出至输入的通路——即反馈通路; (2)反馈至输入端不能接地,否则不是反馈。 2)正、负反馈极性的判断之一—瞬时极性法 (1)在输入端,先假定输入信号的瞬时极性;可用“+”、“-”或“↑”、“↓”表示;(2)根据放大电路各级的组态,决定输出量与反馈量的瞬时极性; (3)最后观察引回到输入端反馈信号的瞬时极性,若使净输入信号增强,为正反馈,否则为负反馈。 注意:* 极性按中频段考虑; * 必须熟悉放大电路输入和输出量的相位关系。 * 反馈类型主要取决于电路的连接方式,而与Ui的极性无关。 对单个运放一般有:反馈接至反相输入端为负反馈 反馈接至同相输入端为正反馈 3)电压反馈和电流反馈 (1)电压反馈:反馈信号的大小与输出电压成比例(采样输出电压); (2)电流反馈,反馈信号的大小与输出电流成比例(采样输出电流)。 (3)判断方法: 将输出电压‘短路’,若反馈回来的反馈信号为零,则为电压反馈; 若反馈信号仍然存在,则为电流反馈。 应用中,若要稳定输出端某一电量,则采样该电量,以负反馈形式送输入端。 电压负反馈作用:稳定放大电路的输出电压。 电流负反馈作用:稳定放大电路的输出电流。 4)串联反馈和并联反馈(根据反馈信号在输入端的求和方式)

经典的20个模拟电路原理及其电路图汇总

经典的20个模拟电路原理及其电路图对模拟电路的掌握分为三个层次:初级层次:是熟练记住这二十个电路,清楚这二十个电路的作用。只要是电子爱好者,只要是学习自动化、电子等电控类专业的人士都应该且能够记住这二十个基本模拟电路。 中级层次:是能分析这二十个电路中的关键元器件的作用,每个元器件出现故障时电路的功能受到什么影响,测量时参数的变化规律,掌握对故障元器件的处理方法;定性分析电路信号的流向,相位变化;定性分析信号波形的变化过程;定性了解电路输入输出阻抗的大小,信号与阻抗的关系。有了这些电路知识,您极有可能成长为电子产品和工业控制设备的出色的维修维护技师。 高级层次:是能定量计算这二十个电路的输入输出阻抗、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的比值、电路中信号电流或电压与电路参数的关系、电路中信号的幅度与频率关系特性、相位与频率关系特性、电路中元器件参数的选择等。达到高级层次后,只要您愿意,受人尊敬的高薪职业--电子产品和工业控制设备的开发设计工程师将是您的首选职业。 一、桥式整流电路 1、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 伏安特性曲线: 理想开关模型和恒压降模型: 2、桥式整流电流流向过程: 输入输出波形: 3、计算:Vo, Io,二极管反向电压。

二、电源滤波器 1、电源滤波的过程分析: 波形形成过程: 2、计算:滤波电容的容量和耐压值选择。 三、信号滤波器 1、信号滤波器的作用: 与电源滤波器的区别和相同点: 2、LC 串联和并联电路的阻抗计算,幅频关系和相频关系曲线。 3、画出通频带曲线。 计算谐振频率。

四、微分和积分电路 1、电路的作用,与滤波器的区别和相同点。 2、微分和积分电路电压变化过程分析,画出电压变化波形图。 3、计算:时间常数,电压变化方程,电阻和电容参数的选择。

反馈放大电路教案

反馈放大电路教案 本章内容简介 (一) 教学目标:利用反馈原理来获得更稳定的放大电路 (二) 教学侧重点:反馈的基本概念及负反馈放大电路的类型,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分析方法 (三) 深入研究:在后续课程《自动控制原理》 (四) 主要内容 1. 反馈的基本概念及负反馈放大电路的类型; 2. 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分析方法; 3. 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 4. 负反馈放大电路的稳定性问题;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1.反馈类型及组态的判别。 2.深度负反馈条件下放大倍数的估算。 ?难点 深度负反馈条件下电压放大倍数的估算。 (六) 学习目标 1. 会看,即会判断反馈的类型和极性,会定性分析其作用。 2. 会引,即会根据需要正确引入反馈。 3. 会算,即会估算深度负反馈条件下放大电路的闭环增益。 4. 会消振,即会通过实验调试消除反馈放大电路中的自激振荡。 (七)学习方法

1. 反馈放大电路是本课程的重点,也是难点。 2. 为达到本章的学习目标,首先必须针对几个电路实例,深入掌握一些重要的基本概念,如反馈、反馈网络、反馈信号、净输入信号、开环与闭环、直流和交流反馈、负反馈和正反馈(即反馈的极性)、电压和电流反馈、串联和并联反馈。 3. 在此基础上,用瞬时极性法、输出短路法等方法判断反馈的极性和反馈的类型,掌握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并以此为依据引入符合要求的反馈。 4. 另外,不仅要会定性分析反馈,还要会定量计算,这样才能更加深入地理解在放大电路中引入负反馈的重要性。基本公式表明了开环和闭环增益之间的关系。它是在中频区推导出来的,其中的(1+ )决定了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程度,在的条件下,可由估算放大电路的闭环增益。 5. 负反馈放大电路中的自激振荡是必须要加以消除的,因此,要清楚自激振荡产生的原因及条件,从而懂得如何消除自激振荡。 (八)参考资料说明: 1. 清华大学童诗白主编《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有关章节 2. 高文焕、刘润生编《电子线路基础》 3. 王小海编《集成电子技术教程》 4. 王远编《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学习指导书》 5. 陈大钦编《模拟电子技术基础问答、例题、试题》

电路分析模拟试卷(8套)

模拟题1 一、 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35分) 1. 图1-1中的电流=I ( )。 A )4A B )6A C )8A D )10A 2. 图1-2中的电压=x U ( )。 A )-1V B )0V C )1V D )2V 3. 图1-3所示单口网络的输入电阻=ab R ( )。 A )L R B )o R R L // C )L R )1(β+ D )o R β 5Ω Ω O 4. 图1-4所示为一含源单口网络,其戴维南等效电路的等效参数为( )。 A)5V ,2k Ω B )10V ,1.5k Ω C )10V ,2k Ω D )20V ,1.5k Ω 5. 图1-5所示电路已处于稳态。在0=t 时,开关k 闭合,则=+)0(i ( )。 A)5A B)-2A C)3A D)7A 6. 图1-6所示为一正弦稳态电路的一部分,各并联支路中的电流表的读数 分别为:A A 14:1,A A 6:2,A A 15:3,A A 25:4,则电流表A 的读数为( )。 A )50A B )10A C )A 210 D )A 215 7. 已知某单口网络的端口电压和电流分别为:V o )201000cos(10)(-=t t u , V o )501000cos(5)(-=t t i ,则该单口网络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分别为 ( )。

A )W,25Var 325 B )W,-25Var 325 C )W,12.5Var 35.12 D ) W,-12.5Var 35.12 C 图1-5 二、 二、 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35分) 1. 图2-1所示电路中3Ω电阻吸收的功率=P 。 2. 图2-2所示RL 电路的时间常数为 。 3. 图2-3所示互感电路中,A t e i i 321 2,0==,则=)(1t u 。 4. 图2-4所示GLC 并联电路,电源频率kHz 650=f ,为使电路发生谐振, 电容= C 。 5. 图2-5所示为含有理想变压器的单口网络,其输入阻抗=ab Z 。 图 2-4 6. 图2-6所示电路中,获得最大功率时的=L Z 。 7. 对称三相电路“对称”的含义是 。 在Y-Y 三相对称电路中,相电压与线电压的关系是 ,相电流与

电压串联负反馈放大电路仿真分析-模电课设资料

成绩评定表

课程设计任务书

目录 1. 课程设计的目的与作用 (1) 1.1课程设计的目的 (1) 1.1课程设计的作用 (1) 2设计任务及所用Multisim软件环境介绍 (2) 2.1设计任务 (2) 2.2 Multisim软件环境介绍 (2) 3 电路模型的建立 (4) 4 理论分析及计算 (6) 5 仿真结果分析 (7) 5.1无极间反馈 (7) 5.2加入极间反馈 (10) 6 设计总结和体会 (14) 7 参考文献 (14)

1. 课程设计的目的与作用 1.1课程设计的目的 学习电压串联负反馈电路,掌握电压串联负反馈电路的工作原理。通过对它的学习,对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有进一步的理解和掌握,学会对其进行静态分析、动态分析等相关运算,利用Multisim软件对电压串联负反馈电路仿真实现。 根据实例电路图和已经给定的原件参数,使用Multisim软件模拟出电压串联负反馈电路课后练习题,并对其进行静态分析,动态分析,显示波形图,计算数据等操作,记录结果和数据;与此同时,更好的应用于以后的学习与工作中,切实对自身能力的提高有所帮助。 1.1课程设计的作用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是在“模拟电子技术”课程之后,集中安排的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动脑又动手,在教师指导下,结合某一专题独立地开展电子电路的设计与实验,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电路问题的能力。该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数字电子技术方面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分析方法,重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具备电子技术工程人员的素质,并为学习后继课程打好基础。 课程设计师某门课程的总结性教学环节,会死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本门课程及有关选修课的基本知识去解决某一实际问题的训练,加深课程知识的理解。在真个教计划中,它起着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的重要作用。设计和实验成功的电路可以直接在产品中使用。

负反馈放大电路教案

课题:负反馈放大电路 课时:1课时 授课时间:20XX年10月26日第3节 授课班级:09电子2班 授课教师:温乃聪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负反馈的工作原理; 2.、掌握反馈类型及判别方法;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独立分析电子电路的综合能力; 2、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1、通过学生对电路的综合分析培养学生自信心和成就感; 2、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精神和严谨的作风。 教学重点:反馈类型及判别 教学难点:正负反馈的判别 教学方法:讲授、小组讨论、归纳、练习等 教学过程: 一、教学引入 前面的课程学习中我们学习了多级放大器,多级放大器虽然可以提高放大倍数,但稳定性下降了,提高电路稳定的方法很多,其中引入负反馈是有效的方法之一,今天我们将一起来探讨负反馈放大电路的相关内容。 二、新课教学 课题:负反馈放大电路 1. 反馈 定义:在放大电路中,从输出的信号取出一部分或全部通过一定的方式接回输入端的过程称之为反馈。

2. 反馈种类 (1)电压反馈或电流反馈 电压反馈 :反馈信号取自输出电压或者输出电压的一部分; 电流反馈 :反馈信号取自输出电流或者输出电流的一部分。 (2)串联反馈或并联反馈 串联反馈:反馈电路与信号源串联连接,则称为串联反馈; 并联反馈:反馈电路与信号源并联连接,则称为并联反馈。 (3)正反馈或负反馈 正反馈:反馈信号使净输入信号增加的反馈 负反馈:反馈信号使净输入信号减小的反馈 (4)直流、交流反馈 3. 反馈类型及判别——通过电路分析(注意本级反馈和级间反馈) 分析本级反馈R E1和级间反馈RC 接入PM 的分析各种反馈的判别 (1)电压反馈或电流反馈 反馈信号消失——电压反馈 反馈信号不消失——电流反馈

认识基本放大电路教案

宜兴技师学院 江苏城市职业学院宜兴办学点 江苏省宜兴中等专业学校 教 案 授课者:汤丽亚 授课学科:《电子线路》 授课课题:认识基本放大电路 授课课时间:2011月4月26日上午第4节课授课地点:电教楼304

【指导思想】 本教案内容选自中等职业学校国家规划教材《电子线路》第二版第三章单级低频小信号放大器§3.1-§3.4(P37-P50)。 单级低频小信号放大器是日常实用电路之一,它能够把微弱的电信号增强到所要求的值。常用于各种复杂电路的中间级起放大作用,在实际生活中广泛应用于扩音器、音响、助听器等音频放大设备中。本章主要的学习内容是基本放大电路的组成、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非线性失真、稳定静态工作点原理,研究方法主要是图解法和估算法。本单元所介绍的知识是第四章多级放大器和负反馈放大器、第五章直接耦合放大器的基础,其估算法作为电路分析的重要手段,在今后电路的学习被普遍使用。 中职学生本身对于理论性较强的学科就缺乏兴趣,本书的设计比较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从而影响学习效果;另外,中职学生知道自己的定位是工作,更加看重知识在今后工作中的实用性。 ⑴考虑到中职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兴趣取向,选取和日常生活联系紧密的电子助听器电路作为项目背景将第三章的内容联系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既可以将零散的知识整合,又可以让学生看到实用性。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如下: 任务一:认识基本放大电路1课时 任务二:静态工作点的测试和分析1课时 任务三:放大电路交流工作状态测试1课时 任务四:放大电路异常现象的测试1课时 任务五:Q点对输出波形影响的测试1课时 任务六:分析工作点稳定的放大电路1课时 任务七:组装电子助听器2课时 ⑵内容安排上从对三极管相关知识的复习,到放大器的定义、电路组成、放大倍数的测试计算和放大器作用的分析,层层递进,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 ⑶教学手段上,增加幻灯片图片、FLASH动画、软件仿真等,来丰富课堂形式,调节气氛,提高课堂效率。 【教学目标】 1.能力目标:⑴能描述晶体管放大电路的结构

二十个基础模拟电路分析

网上资料整合 一:整流 1、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二极管的PN 结加正向电压,处于导通状态;加反向电压,处于截止状态。 伏安特性曲线;?理想开关模型和恒压降模型:?理想模型指的是在二极管正向偏置时,其管压降为0,而当其反向偏置时,认为它的电阻为无穷大,电流为零。就是截止。恒压降模型是说当二极管导通以后,其管压降为恒定值,硅管为0.7V,锗管0.5 V 2、半波整流电路 U0(av)=0。45U 2, 3、桥式整流电流流向过程:1?)当u 2是正半周期时,二极管Vd1和Vd2导通;而夺极管Vd 3和Vd4截止,负载RL 是的电流是自上而下流过负载,负载上得到了与u 2正半周期相同的电压;在u 2的负半周,u 2的实际极性是下正上负,二极管V d3和Vd 4导通而Vd1和Vd 2截止,负载R L上的电流仍是自上而下流过负载,负载上得到了与u 2正半周期相同的电压。? 2)计算:输出平均电压及平均电流Vo,Io,变压器副边电流I,二极管反向电压UR M 220(AV)9.021U t d u U O O ==?πωπ U o=0.9U 2, Io=0.9U 2/RL , UR M=√2 U 2 I=U2/R L=I0/0.9=1。11 I0 二极管的平均电流是负载电流的0.5倍。 4、倍压整流电路

?二.电源滤波器 1电源滤波的过程分析:电源滤波是在负载RL两端并联一只较大容量的电容器.由于电容两端电压不能突变,因而负载两端的电压也不会突变,使输出电压得以平滑,达到滤波的目的。 波形形成过程: 1、二极管半波整流电容滤波 2、桥式全波整流电容滤波:

电容滤波适合于电流变化不大且较小的场合.LC滤波电路和L滤波电路适用于电流较大,要求电压脉动较小的场合。 3、计算:滤波电容的容量和耐压值选择 (二极管半波整流电容滤波) 电路输出电压Uo≈U2,整流管的最大反向峰值电压URM=2√2U2,ID=I0。 滤波系数:q=pi*f*C*RL/2 (桥式整流电容滤波)?电容滤波整流电路输出电压Uo在√2U2~0.9U2之间,实际中经常进一步近似为Uo≈1。2U2,输出电压的平均值取决于放电时间常数的大小。RL*C愈大,电容放电愈慢,U0愈大且愈平稳.不带负载即负载开路时,电容先充电后保持恒压,U0取√2U2。?电容容量由RL*C≧(3~5)T/2,可得出C值。其中T为交流电源电压的周期,由电源频率f得出。电容耐压值〉√2U2。 整流管的最大反向峰值电压URM=√2U2,每个二极管的平均电流是负载电流的0。5倍。 滤波系数:q=8*f*C*RL/3 4、桥式全波整流电感滤波

基本放大电路教案

第三章基本放大电路 第一节放大器概述 基本放大电路也叫放大器,它是利用三极管的电流放大作用,将微弱的电信号(电压信号、电流信号)进行有限的放大,得到需要的电信号。 一、放大器的基本概念 放大器 输入端输出端 1、特点 1)输出信号的功率比输入信号的功率要大此时我们说电子信号得到了放大 2)输出信号的波形与输入信号的波形要相同即信号不产生失真 2、组成 有源器件:三极管场效应管等 无源器件:电阻电容电感变压器等 3、基本要求 1)足够的放大倍数 2)一定宽度的同频带信号围的频率应得到同样的放大 3)非线性失真小由于非线性元件引起的波形畸变叫非线性失真 4)工作要稳定各项参数不随工作时间、环境而改变,同时放大器本身不产生自激信号 5)输入信号的电压、电流及功率不能超过放大器的最大允许值否则会损坏放大器

6)放大器允许输出的输出信号的最大功率应小于由电源提供给放大器的功率。 二、三极管的连接方式 共发射极放大电路 共基极放大电路 共集电极放大电路 特点:各种基本放大电路的输入端和输出端 共发射极放大电路:信号从基极输入,集电极输出;公共端为发射极 共基极放大电路:信号从发射极输入,集电极输出;公共端为基极 共集电极放大电路:信号从基极输入,发射极输出,公共端为集电极 输 输 R4 输出

举例: 信号 上图为共发射极放大电路,右图为电路图的另一种画法,其中的“⊥”为公共接地,是电路中的电流、电压的零参考点,称为接地端。 各元件的作用: C1、C2:C1为输入信号耦合电容,为输入信号提供交流通路;C2为输出信号耦合电容,为输出信号提供交流通路。它们同时起隔断直流作用,避免影响三极管的静态工作点。 R1、R2:基极偏置电阻,电源电压经这两个电阻分压给基极提供偏置电压,使发射结处于正向导通状态。R1叫上偏电阻,R2叫下偏电阻。它们一般为几千欧姆。 Rc叫集电极供电电阻,它起两个作用,其一是将放大的电流信号转为电压信号,其二是电源Vc通过它给集电极供电,使集电结处于反向偏置状态。其阻值一般为几欧姆~几千欧姆。 R e为发射极负反馈电阻,其作用是稳定静态工作点。 C e为发射极交流旁路电容,其作用是提高交流信号的放大倍数。

放大电路中的负反馈教案

放大电路中的负反馈教案

§7.5放大电路中的负反馈(一) ——反馈的基本概念、类型教学目标:1、理解反馈的基本概念 2、掌握反馈的类型 3、掌握负反馈的四种基本形式 德育目标: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态度和治学作风 培养学生理解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反馈的类型、负反馈的四种基本形式 教学难点:反馈的概念、电压电流反馈、串并联反馈的理解 课时安排:1课时 课型:新授 一、组织教学:清点人数、纠正坐姿等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学期末的《致家长一封信》,通过学生评语,反映学生在校的表现,为了了解学生在家的表现,让同学们在下学期有更好的表现,学校要求家长把学生在家的表现也通过《致家长一封信》传达给学校,这其实就是一种信息反馈。 同样,在我们电子技术中,为了进一步改善放大电路的工作性能,满足实际应用的需要,可在放大电路中引入反馈。 (二)讲授新课: 1、反馈的基本概念 (1)、反馈的定义 所谓反馈,就是将放大电路输出信号(电压或电流)的一部分或全 部,通过一定的反馈网络(又为反馈电路)送回到输入端并与输入信号类比的方法学生更

合成的过程。 带有反馈网络的放大电路称为反馈放大器。 (2)、反馈放大器的组成 反馈放大器由基本放大电路和反馈网络组成。其方框图如图7-5-1所示。 基本放大电路:如共发射极基本放大电路,单级或多级。 作用:完成对输入信号的放大。A是其放大倍数。 反馈网络:联系输出端与输入端的环节,多数由电阻元件组成。 作用:完成了从输出到输入的回送。 图中的F为反馈系数,是反馈信号和输出信号的比值。 图7-5-1反馈放大器的方框示意图 X i:输入信号 X f:反馈信号 X i′:净输入量 X o:输出信号 X i′=X i±X f 2、反馈的类型 (1)、负反馈和正反馈 负反馈:反馈信号和原输入信号极性相反,净输入信号减小, 放大倍数减小。 X i′=X i-X f用于放大电路,以改善放大电路性能。 正反馈:反馈信号和原输入信号极性相同,净输入信号增加,放大倍数增大。易理解、接受 化整为零:取送合(理解记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