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肝宁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50例分析

舒肝宁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50例分析

舒肝宁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50例分析

发表时间:2012-03-20T11:38:54.35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2期供稿作者:李超过小叶黄建中[导读] 目的探讨舒肝宁注射液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中的作用。

李超过小叶黄建中(江苏省无锡市传染病医院四病区江苏无锡 214005)

【中图分类号】R512.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2-0266-02 【摘要】目的探讨舒肝宁注射液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中的作用。方法随机选取100例慢性乙型肝炎病人,50例为治疗组,50例为对照组,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HBV标记物、肝功能检验等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用舒肝宁注射液20ml,每日1次,共21天。对照组采用茵栀黄注射液30ml,疗程同治疗组。结果治疗组在临床症状改善及肝功能恢复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舒肝宁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有明显效果。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舒肝宁注射液

我科自2010年1月~2010年6月应用舒肝宁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50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病例选择

本科住院的慢性乙型肝炎病人100例,男46例,女54例,年龄17岁~52岁,平均年龄38.2±9.36岁。全部病例诊断符合2000年9月西安会议《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的标准[1]。分为两组,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HBV标记物、肝功能检验等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

2.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茵栀黄注射液3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1次/天,连续21天。治疗组选用舒肝宁注射液(贵州瑞和制药有限公司)20ml,静脉滴注,1次/天,连续21天。

3.治疗期间记录主要流程症状和主要体征。常规进行肝功能、血清HBV标记物和HBV DNA检测。

4.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

2 结果

症状、体征改善情况:治疗组在腹胀、纳差、乏力、尿黄、肝区隐痛等症状改善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肝功能、血清HBV标记物变化:两组治疗后HBeAg、HBV DNA阳性例数无变化。

附表: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的变化比较

与对照组治疗的比,①<0.05。

3 讨论

病毒性乙型肝炎的发生是乙肝病毒在肝细胞内复制和机体产生免疫反应致肝细胞变性、坏死而引起的免疫性炎症,出现黄疸及转氨酶的升高。治疗上除了予抗病毒外,抑制肝脏炎症非常重要。舒肝宁注射液主要成分是茵陈提取物、栀子提取物、黄芩苷、板蓝根提取物、林芝提取物。茵陈能抑制β-葡萄糖醛酸酶的活性,从而使葡萄糖醛酸不被分解,加强肝脏的解毒功能,茵陈色原酮有利胆成分,能促进胆汁排泄[2]。栀子有抗炎抗病毒的作用,对乙肝病毒有抑制作用[2]。黄芩、板蓝根有清热解毒作用,对病毒、细菌有抑制作用[2]。灵芝含有人体需要的大量必需氨基酸及微量元素,能双向调节人体生理平衡,增强机体免疫功能[3]。故其主要成分的药理作用有清热解毒,利湿退黄,益气扶正,改善和增强肝脏血液循环双向调节机体免疫,提高肝细胞耐缺氧能力,减轻肝细胞变性、坏死及炎性细胞浸润。本组资料显示,舒肝宁注射液能同步降低ALT、AST、TBiL等生化指标,改善临床症状及体征,临床观察中没有发现明显的致皮疹反应。该药能有效改善肝功能,控制病情发展,安全、有效。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200 0年(西安)全国传染病与寄生虫学术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8,(8)6:324.

[2]沈映君.中药药理学.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97:47,55,60,91-92.

[3]林志彬.林芝的现代研究.北京:北京科技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6:16.

舒肝宁注射液治疗慢性肝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舒肝宁注射液治疗慢性肝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发表时间:2014-06-11T15:21:54.48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4年第2期供稿作者:刘晓丽 [导读] 慢性肝衰竭是肝脏病的终末阶段,其病死率较高,严重危害人民健康。 刘晓丽 (辽宁省铁岭市中心医院 112000) 【摘要】目的探讨舒肝宁对肝病肝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慢性重型病毒性肝炎肝衰竭病人198例,分为治疗组98例及对照组100例,治疗组在常规综合治疗外,加用舒肝宁注射液,治疗14d后,比较后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舒肝宁治疗组死亡18例,病死率18.37%;对照组死亡31例,病死率31.00%。治疗组有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4,P<0.05)。结论中药制剂舒肝宁注射液能降低慢性肝衰竭病死率 ,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舒肝宁慢性肝衰竭临床观察 【中图分类号】R57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02-0289-01 慢性肝衰竭是肝脏病的终末阶段,其病死率较高,严重危害人民健康。我院采用舒肝宁注射液治疗慢性肝衰竭49例的临床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1年11月-2013年10月在我院感染科住院的慢性肝衰竭患者198例,诊断符合中华医学会《肝衰竭诊治指南》(2012年版)中的慢性肝衰竭诊断标准[1]。 排除溶血型黄疸和梗阻型黄疸, 总胆红素(Tbil) 上升较正常上限10 倍为入选标准。随机分为对照组100例和治疗组98例, 两组病人在性别、年龄、病因、病变程度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意义。 1.2 研究方法所有病例均采用常规综合治疗(包括卧床休息、清淡饮食、保肝、降酶、退黄抗病毒等措施)。治疗组加用舒肝宁注射液20ml,q.d.,静脉注射。对照组加用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100mg,q.d.,静脉滴注。在治疗前、治疗1周后及治疗2周时检测肝功能,治疗过程中严密监测病人用药后出现的不良反应。 1.3 观察指标监测肝功能,血清总胆红素在治疗1周和2周时的指标值;总胆红素、转氨酶(ALT)在治疗2周时恢复正常的病例数;不良反应包括治疗过程中发生的所有与药物相关的副反应,包括:皮疹、畏寒、发热、恶心、呕吐等。 1.4 疗效评价标准显效: 临床症状消失, 血清总胆红素下降或接近正常范围, 转氨酶正常范围。有效: 临床症状改善, 血清总胆红素及转氨酶下降达 50%以上。无效或死亡: 临床症状无改善, 达不到以上标准或病情加重者,甚至死亡者[2]。 1.5 统计学处理统计学数据处理使用SPSS 17.0软件,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均采用成组设计资料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2.1.1 总有效评价总有效=显效+有效;无效=手术+死亡。舒肝宁组显效36例,有效42例,无效改肝移植手术治疗2例,未手术者死亡18例,总有效率79.59%;对照组显效显效29例,有效38例,无效改肝移植手术治疗2例,未手术者死亡31例,总有效率67.00%;两组总有效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4.01,P<0.05)。 2.1.2 死亡率评价舒肝宁组死亡18例,占18.37%;对照组死亡31例,占31.00%,两组死亡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4.24,P<0.05)。舒肝宁治疗组死亡人数少于对照组。 2.2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治疗组出现1例呕吐5例皮肤瘙痒等及时减慢低速,后缓解;对照组出现3例低钾血症,经补钾后缓解。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别(P>0.05)。 3.讨论 舒肝宁注射液是一种纯中药制剂,通常被用于治疗急慢性病毒性肝炎,其主要成分是板蓝根、绿原酸、黄芩苷、茵陈、灵芝和栀子苷。源自张仲景的名方《茵陈蒿汤》,通过现代科学工艺技术提取药物有效活性成分精制加工而成,具有降酶退黄、消炎利胆、调节免疫、保肝护肝的作用。它能有效改善和增强肝脏血液循环及细胞营养,双向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尤其是细胞免疫功能,提高肝细胞的耐缺氧能力,有效减轻肝细胞的变性、坏死及炎性细胞浸润,并利用生物活性成分如黄芩苷、栀子苷等发挥肝细胞保护膜的作用,阻断并逆转肝细胞纤维化和治疗肝硬化的独特作用,充分兼顾了扶正祛邪的平衡关系,提高了解毒、降酶、退黄的临床效果,最终达到彻底改善和消除临床症状的目的[3]。本研究表明,舒肝宁注射液治疗慢性肝衰竭的临床有效率可达79.59%,对慢性肝衰竭患者具有退黄快,治疗效果尚优于复方甘草酸苷,两者差异显著意义(P<0.05)。在不良反应方面,对照组和治疗组均出现不同程度种类的不良反应,两组比较均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经减慢静脉滴速并对症处理后缓解,不影响继续用药且所有病例均治疗至终点,表明舒肝宁注射液耐受性良好。该药的不良反应在临床应用时可以避免,重要的是用药前应详细询问有无食物药物过敏史病史,对过敏体质者慎用,输液时注意滴速和配伍禁忌。同时,医务人员应正确操作,避免药液配制的液体放置时间过长、浓度过高、滴注速度过慢或过快等因素引发的输液反应。综上所述,舒肝宁对慢性肝衰竭疗效显著,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肝衰竭与人工肝学组、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重型肝病与人工肝学组.肝衰竭诊治指南(2012年版)[J].中华肝脏病杂志,2013,21(3):177-183. [2]董志伟.舒肝宁和肝得健在治疗肝功能损害方面的疗效差异[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9):624-625. [3]陈明泉,李谦,张琼华,等.促肝细胞生长素联合舒肝宁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重度疗效观察[J].实用肝脏病杂志,2012,15(6):574-575.

注射用灯盏花素治疗冠心病临床疗效观察

注射用灯盏花素治疗冠心病临床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12-07-26T16:15:56.57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14期供稿作者:秦雪梅1 徐世林2 付海珍2 [导读] 注射用灯盏花素是从菊科植物灯盏花中提取的有效成份,此药在治疗心脑血管疾病中应用较广泛。 秦雪梅1 徐世林2 付海珍2(1新疆巴里坤县三塘湖卫生院 839200;新疆巴里坤县人民医院 839200)注射用灯盏花素是从菊科植物灯盏花中提取的有效成份,此药在治疗心脑血管疾病中应用较广泛。我科应用此药治疗冠心病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将92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灯盏花素组(治疗组)48例和丹参组(对照组)44例,其诊断均符合WHO冠心病诊断标准[1]。治疗组男性25例,女性23例,年龄范围50~72岁,病程3~21年。其中有心绞痛症状40例,心慌、胸闷35例;静息状态下心电图呈缺血性改变42例。对照组男性24例,女性20例,年龄范围49~73岁,病程2~25年。其中有心绞痛症状34例,心慌、胸闷35例;静息状态下心电图呈缺血性改变37例。其两组资料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治疗组静脉滴注5%葡萄糖250ml+注射用灯盏花素50mg。对照组静脉滴注5%葡萄糖250ml+丹参注射液40ml。均每天1次,两周为1疗程。两组在治疗期间停用其他扩血管药物,若出现典型心绞痛发作,含服消心痛或硝酸甘油缓解症状。治疗前、治疗期间、治疗后详细记录心绞痛发作次数、疼痛程度及含服抗心绞痛药物数量以及其他变化情况,治疗前、后分别行常规心电图检查,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 1.3 疗效评定标准 心绞痛疗效评定心绞痛及其他症状消失,未用硝酸甘油等药物为显效;心绞痛发作次数及其他症状有较大改善,硝酸甘油等药物用量减半为有效;心绞痛及其他症状未减轻或发作次数减少一半为无效。心电图疗效评定心电图恢复正常或大致正常为显效;ST段回升05mm 左右,T波倒置变浅50%以上或由平坦转为直立为有效;ST段、T波不变化为无效。 2结果 2.1 临床症状疗效治疗组显效18例,有效2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 3.7%;对照组显效12例,有效21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75%。两组间总有效率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2.2 心电图疗效治疗组显效15例,有效21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5.7%;对照组显效8例,有效18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70.2%。两组间总有效率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5)。 2.3 副反应两组在治疗过程中偶有轻度头昏、颜面部潮红等不适,治疗组3例,对照组2例,未特殊处理。 3讨论 注射用灯盏花素的主要成分是黄酮,疗效以活血祛瘀、通络止痛为主,具有扩张冠状动脉、解除血管痉挛作用,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降低心肌耗氧量,防止心肌缺血。还具有显著的抗血小板表面活性及聚集作用,能抑制血小板因子的释放,抑制过氧化和抗氧化损伤,消除氧自由基,有明确的降低血液粘稠度作用。本组资料表明注射用灯盏花素治疗冠心病疗效明显优于丹参注射液组,且副反应轻,是治疗冠心病较满意的药物之一。 参考文献 [1]叶任高.主编《内科学》,高等医药院校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年第五版.

灯盏花素注射液与注射用灯盏花素说明书修订要求

灯盏花素注射液与注射用灯盏花素说明书修订要求 一、应增加警示语,内容如下: 警示语: 1.本品不良反应包括过敏性休克,应在有抢救条件的医疗机构使用,使用者应是具备治疗过敏性休克等严重过敏反应资质或接受过过敏性休克抢救培训的医师,用药后出现过敏反应或其他严重不良反应须立即停药并及时救治。 2.脑出血急性期或有出血倾向的患者禁用。 二、【不良反应】项应当包括: 1.过敏反应:潮红、皮肤瘙痒、皮疹、呼吸困难、喘息、憋气、心悸、紫绀、喉头水肿、血压下降、过敏性休克等。 2.全身性损害:寒战、发热、高热、乏力、多汗、疼痛等。 3.呼吸系统:呼吸急促、气短、咳嗽等。 4.心血管系统:心悸、胸闷等。 5.中枢及外周神经系统:头晕、头痛、抽搐等。 6.消化系统: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肝脏生化指标异常(如转氨酶上升)、消化道出血等。 7.其他:静脉炎、血尿等。 三、【禁忌】项应当包括: 1.对本品或含有灯盏花素制剂及成份中所列辅料过敏或有严重不良反应病史者禁用。 2.脑出血急性期或有出血倾向的患者禁用。

3.新生儿、婴幼儿禁用。 4.孕妇禁用。 四、【注意事项】项应当包括: 1.本品不良反应包括过敏性休克,应在有抢救条件的医疗机构使用,使用者应是具备治疗过敏性休克等严重过敏反应资质或接受过过敏性休克抢救培训的医师,用药后出现过敏反应或其他严重不良反应须立即停药并及时救治。 2.胸痛剧烈及持续时间长者,应作心电图及心肌酶学检查,并采取相应的医疗措施。 3.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规定的功能主治使用,禁止超功能主治用药。 4.严格掌握用法用量。按照药品说明书推荐剂量、调配要求使用药品。不可超剂量、过快滴注和长期连续用药。 5.用药前和配制后及使用过程中应认真检查本品及滴注液,发现药液出现浑浊、沉淀、变色、结晶等药物性状改变以及瓶身有漏气、裂纹等现象时,均不得使用。 6.严禁混合配伍,谨慎联合用药。本品应单独使用,禁忌与其他药品混合配伍使用。如确需要联合使用其他药品时,应谨慎考虑与本品的间隔时间、输液容器的清洗以及药物相互作用等问题。 7.本品与pH值低于4.2的溶液使用时,可使药物析出,故不得使用pH值低于4.2的溶液稀释。 8.用药前应仔细询问患者情况、用药史和过敏史。过敏体质者、肝肾功能异常患者、凝血机制或血小板功能障碍者、老人、哺乳期妇女、初次使用中药注射剂的患者应慎重使用,并加强监测。 9.目前尚无儿童应用本品的系统研究资料,不建议儿童使用。 10.静脉滴注时,严格控制滴注速度和用药剂量。建议滴速小于40滴/分,一般控制在1

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80例脑梗死疗效观察

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80例脑梗死疗效观察【摘要】目的:探讨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疗效。方法:治疗组80例静点灯盏花素注射液100 mg+5%GS 500 mL;对照组71例静点血塞通0.4+5%GS 500 mL;两组均予胞二磷胆碱、肠溶阿司匹林、B 族维生素等综合治疗,疗程为3 W。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5%(76/80),优于对照组65%(46/71)。结论:灯盏花素注射液是治疗脑梗死的有效药物。 【关键词】灯盏花素注射液脑梗死血塞通 第21卷第3期2007年 6月长治医学院学报 JOURNAL OF CHANGZHI MEDICAL COLLEGE Vol.21 No.3 Jun. 2007 脑血管病是造成人类死亡和致残的重要原因,其中70%~80%缺血型脑血管病,而脑梗死是缺血型脑血管病中的最常见类型。2000年~2005年,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笔者选用灯盏花素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病例进行了临床治疗观察。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51例为我院2000年~2005年住院的脑梗死患者,均符合1995年成都

“第4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1],并经头颅CT证实。病程24 h~72 h。随机分为治疗组(灯盏花素)和对照组(血塞通)。治疗组80例,男44例,女36例,年龄43岁~80岁,平均(66.64±12)岁;对照组71例,男40例,女31例,年龄35岁~79岁,平均(71.35±9)岁。2组性别构成、平均年龄、神经功能评分有可比性(P>0.05)。 1.2 用药方法 除均给予胞二磷胆碱、肠溶阿司匹林、B族维生素等综合治疗外,治疗组选用灯盏花素注射液100 mg+5%GS 500 mL静脉滴注,对照组选用血塞通0.4+5%GS 500 mL静脉滴注,1次/d,疗程均为3 W。 1.3 观察指标 ①重点观察用药期间患者肌力恢复情况,并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②测定治疗前、后血脂、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③治疗3 W后复查头颅CT;④观察药品不良反应。 1.4 疗效评定 按照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脑卒中患者临床神

舒肝宁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50例分析

舒肝宁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50例分析 发表时间:2012-03-20T11:38:54.35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2期供稿作者:李超过小叶黄建中[导读] 目的探讨舒肝宁注射液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中的作用。 李超过小叶黄建中(江苏省无锡市传染病医院四病区江苏无锡 214005) 【中图分类号】R512.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2-0266-02 【摘要】目的探讨舒肝宁注射液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中的作用。方法随机选取100例慢性乙型肝炎病人,50例为治疗组,50例为对照组,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HBV标记物、肝功能检验等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用舒肝宁注射液20ml,每日1次,共21天。对照组采用茵栀黄注射液30ml,疗程同治疗组。结果治疗组在临床症状改善及肝功能恢复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舒肝宁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有明显效果。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舒肝宁注射液 我科自2010年1月~2010年6月应用舒肝宁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50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病例选择 本科住院的慢性乙型肝炎病人100例,男46例,女54例,年龄17岁~52岁,平均年龄38.2±9.36岁。全部病例诊断符合2000年9月西安会议《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的标准[1]。分为两组,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HBV标记物、肝功能检验等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 2.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茵栀黄注射液3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1次/天,连续21天。治疗组选用舒肝宁注射液(贵州瑞和制药有限公司)20ml,静脉滴注,1次/天,连续21天。 3.治疗期间记录主要流程症状和主要体征。常规进行肝功能、血清HBV标记物和HBV DNA检测。 4.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 2 结果 症状、体征改善情况:治疗组在腹胀、纳差、乏力、尿黄、肝区隐痛等症状改善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肝功能、血清HBV标记物变化:两组治疗后HBeAg、HBV DNA阳性例数无变化。 附表: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的变化比较 与对照组治疗的比,①<0.05。 3 讨论 病毒性乙型肝炎的发生是乙肝病毒在肝细胞内复制和机体产生免疫反应致肝细胞变性、坏死而引起的免疫性炎症,出现黄疸及转氨酶的升高。治疗上除了予抗病毒外,抑制肝脏炎症非常重要。舒肝宁注射液主要成分是茵陈提取物、栀子提取物、黄芩苷、板蓝根提取物、林芝提取物。茵陈能抑制β-葡萄糖醛酸酶的活性,从而使葡萄糖醛酸不被分解,加强肝脏的解毒功能,茵陈色原酮有利胆成分,能促进胆汁排泄[2]。栀子有抗炎抗病毒的作用,对乙肝病毒有抑制作用[2]。黄芩、板蓝根有清热解毒作用,对病毒、细菌有抑制作用[2]。灵芝含有人体需要的大量必需氨基酸及微量元素,能双向调节人体生理平衡,增强机体免疫功能[3]。故其主要成分的药理作用有清热解毒,利湿退黄,益气扶正,改善和增强肝脏血液循环双向调节机体免疫,提高肝细胞耐缺氧能力,减轻肝细胞变性、坏死及炎性细胞浸润。本组资料显示,舒肝宁注射液能同步降低ALT、AST、TBiL等生化指标,改善临床症状及体征,临床观察中没有发现明显的致皮疹反应。该药能有效改善肝功能,控制病情发展,安全、有效。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200 0年(西安)全国传染病与寄生虫学术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8,(8)6:324. [2]沈映君.中药药理学.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97:47,55,60,91-92. [3]林志彬.林芝的现代研究.北京:北京科技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6:16.

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脑梗塞疗效观察

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脑梗塞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13-08-12T11:02:50.56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27期供稿作者:孙清春 [导读] 降低脑梗塞患者的病死率和病残率,目前仍是医学界探讨的重点。 孙清春 (吉林省梨树县喇嘛甸镇中心卫生院 136599) 【中图分类号】R96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27-0039-01 【摘要】目的探讨灯盏花素注射液对脑梗塞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205例临床和头颅CT扫描确认为脑梗塞的患者,随机分为灯盏花素治疗组(106例)和脉络宁注射液对照组(99例)二组均于治疗一个疗程后详查症状及体征等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1.3%) p<0.5。结论灯盏花素注射液是治疗脑梗塞疗效确切,安全可靠的药物。 【关键词】灯盏花素注射液脑梗塞 目前脑血管病是威胁中老年人健康和影响生活质量的主要疾病之一,其中脑梗塞占相当大的比例。脑梗塞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严重危害患者的生命安全,影响生活、工作质量。随着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代谢综合征的发病率增加,脑梗死发病率也有逐年上升趋势,且有年轻化趋势,因此寻找有效的治疗药物一直是临床医生关心的问题,选用灯盏花素注射液观察其对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及血脂的影响。一年以来,应用灯盏花素注射液对106例脑梗塞患者进行治疗,并与脉络宁注射液治疗99例做对照总结如 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历选择临床上具有中风症状神经系统检查和头颅CT扫描确认为脑梗塞者。共观察205例其中男性为106例,女性为97例;年龄最小为18岁,最大为81岁,平均为58岁;病程最短为发病后1小时,最长为发病后80天,梗塞部位在基底节区65例,颞叶22例,顶叶24例,额叶28例,枕叶27例,脑干1例,腔隙性脑梗塞9例,多发性脑梗塞26例。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灯盏花素注射液组(治疗组)共106例,脉络宁注射液(对照组)共99例。凡有活动性出血疾病者均不例入观察对象。 1.2 治疗方法;治疗组入院后即予灯盏花素注射液30毫克(6支)加入0.9%盐水250毫升中静滴,2小时内滴完,每日一次,两周为一疗程。所有病例均视入院时脑水肿情况及进食情况,酌情给予脱水剂,补液及补充离子治疗等;伴高血压者适当给予降压治疗。 1.3 观察指标;两组患者均在治疗前后进行血液流变学检查及血小板粘附率检查。 1.4 疗效评定标准;两组患者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一个疗程后详查症状及肢体功能状况。结合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改良爱丁堡与斯塔的那维亚评分方法),综合评定疗效;临床治愈,症状基本消失,能够生活自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0-45分;显效;症状明显好转,患肢肌力提高2级左右,部分生活能够自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20-38分;有效;症状好转,患肢肌力提高1级以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7-20分;无效;症状及患肢肌力无明显改变,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或增加8分以内,症状明显加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增加9分以上甚至死亡。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及血小板粘附率变化见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及血小板粘附率变化 2.2 两组患者治疗结果对比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 3 讨论 降低脑梗塞患者的病死率和病残率,目前仍是医学界探讨的重点。扩张脑血管,降低血粘度,以改善脑循环,增加脑血流量,对于挽救梗塞周边缺血伴暗带区脑细胞的功能,减轻病残程序,提高脑梗塞的临床治愈率十分重要。灯盏花素注射液是齐齐哈尔第二制药厂由灯盏花全草中提取精制的以灯盏花乙素为主要有效成份的新型中药制剂。灯盏花素注射液能降低实验动物血管张力,对抗5-羟色胺和1.5甲基前列醇素的缩血管作用,增加血中环磷腺苷含量而扩张脑血管,冠状血管和外周血管,使局部血液液量增加,改善局部供血。其扩张血管的特点是通过降低细胞内钙浓度,松弛毛细血管前后括约肌而起作用,因此不产生张力性血管扩张。而脑梗塞的患者细胞内钙超载,大量兴奋性氨基酸增加,激活自由基连锁反应血栓素A2含量增加使血管痉挛和血管内凝血半暗区缺血加重,使梗塞区扩大,此时可诱导并激活蛋白激酶C,而蛋白激酶C,可抑制兴奋性氨基酸提取,促进钙超载从而导致病变加重,而灯盏花素对蛋白激酶C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并具有对抗血管收宿剂的作用,可使脑动脉张力迅速下降,舒张脑血管特别是张力血管;同时本品可抑制红细胞,血小板的聚集,激活纤溶系统,增强纤溶活性,降低纤溶蛋白原,有效的降低血浆粘度和全血的粘滞性,溶解微血栓。通过上述作用,灯盏花素注射液能够高效迅速地改善脑部血液循环,增加脑血流量,促进侧柱循环的建立与开放,从而恢复梗塞区尤其是梗塞周边缺血伴暗带区脑细胞的功能。

灯盏花素

灯盏花素 1、适应症:灯盏花素具有扩张脑血管的作用,能降低脑血管阻力,增加脑血流量,改善微循环,并有对抗血小板聚集作用。故可用于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如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脑溢血等所致后遗症瘫痪病人,具有较好疗效,对病程在6个月以内的疗效比6个月以上者好。 2、性状:本品为黄色的粉末,有一定吸湿性;无臭。无味或味微咸。 3、用量用法: 1.肌注:每次1支,早晚各1次,10日为1疗程,共4个疗程。 2.静滴:每日1次,1~2支,加入5%~10%葡萄糖液500ml后滴注,每疗程10日,共2个疗程。 4、注意事项:个别有皮疹、乏力、口干等,但不影响治疗。 5、规格:注射液:每支5mg(1ml)。9mg/2ml, 45mg/10ml. 片剂:20mg/片. 颗粒剂:45mg/粒.粉针:25mg 6、鉴别: (1)取本品约1mg,用甲醇1m1溶解,加少许镁粉及数滴盐酸,置水浴中稍加热,显橙红色。 (2)取本品约2mg,用甲醇2m1溶解,加0.1mol/L氧化锶甲醇溶液3滴及10%氨性甲醇溶液1~2滴,立即生成橙红色沉淀。 (3)取【含量测定】项下的溶液,照分光光度法(附录V A)测定,在248土1nm和335土1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 7、药理作用:系从云贵高原灯盏花全株植物中提取黄酮类有效成分灯盏花素等精制而成的口服片剂。主要有抗凝血、抗血栓形成,改善血液流变性及微循环,增加脑血流量,抗心肌缺血,提高机体耐缺氧能力等作用。 8、产品特征 1)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物。 2)纯中药制剂。 3)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在同类产品中具有价格低,疗效好的优势。

曲克芦丁注射液简介 通用名:曲克芦丁注射液 药品类别 :处方药 功能主治:血液系统药物 剂型注射剂 药(械)准字:国药准字H20055710 规格10ml:300mg 成份:本品主要成分为7,3’,4’一三羟乙基芦丁。性状本品为黄色或浅棕黄色的澄明液体。 有效期 :24(月) 生产厂家: 山东鲁抗大禹药业有限公司 曲克芦丁注射液适应症用于缺血性脑血管病(如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血栓性静脉炎、中心性视网膜炎、血管通透性增高所致水肿等。 山东鲁抗大禹药业有限公司 规格:10ml:300mg 成份:本品主要成分为7,3’,4’一三羟乙基芦丁。 性状:本品为黄色或浅棕黄色的澄明液体。 用法用量肌内注射:一次60~150mg,一日2次。20日为1疗程,每疗程间隔3~7天。静脉滴注:一次240~480mg,一日1次(用5~ 10%葡萄糖注射液或低分子右旋糖酐注射液稀释后滴注),20天为1疗程或遵医嘱。 注意事项 1.用药期间避免阳光直射、高温及过久站立。 2.当药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药理毒理本品能抑制血小板的聚集,有防止血栓形成的作用。同时能对抗5-羟色胺、缓激肽引起的血管损伤,增加毛细血管抵抗力,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可防止血管通透性升高引起的水肿。 药代动力学血浆蛋白结合率为30%左右,消除相半衰期(t1/2β)10-25小时,可能存在肠肝循环,代谢产物70%随粪便排出体外。

用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冠心病所致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效果分析

用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冠心病所致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燈盏花素注射液治疗冠心病所致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6月-2017年7月收治的冠心病所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灯盏花素注射液。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参数(全血高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及ADP和COL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全血高切黏度、血浆黏度值、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均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OL、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4.320 0,P=0.037 7)。结论:针对冠心病所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给予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具有满意的效果,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凝血指标,促进康复,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标签:灯盏花素注射液;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 【Abstract】Objective:To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Breviscapine Injec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unstable angina pectoris caused by coronary heart disease.Method:A total of 60 patients with unstable angina pectoris caused by coronary heart disease were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une 2015 to July 2017 were selected,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they wer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30 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conventional western medicine,and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Breviscapine Injection on the basis of control group.The treatment effects of two groups was compared,the hemorheological parameters(whole blood viscosity,plasma viscosity,erythrocyte aggregation index,red cell deformation index)and ADP and COL induced platelet aggregation rate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between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After treatment,the whole blood viscosity,plasma viscosity,erythrocyte aggregation index and red cell deformation index in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before treatment and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After treatment,the ADP and COL induced platelet aggregation rate in two groups were all lower than those of before treatment,and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observation group was 93.33%,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73.33% of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字2=4.320 0,P=0.037 7).Conclusion:For patients with unstable angina pectoris caused by coronary heart disease,Breviscapine Injection has satisfactory effect,which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coagulation index and promote rehabilitation,and has high popularization value. 【Key words】Breviscapine Injection;Coronary heart disease;Unstabl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