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小麦抗寒性直接鉴定法

合集下载

冬小麦新品种天选53号

冬小麦新品种天选53号

冬小麦新品种天选53号王伟;李金昌;汪石俊;张耀辉【摘要】介绍了冬小麦新品种天选53号的品种来源、特征特性、产量表现、适种区域,从精细整地,施足底肥;适时迟播,合理密植;田间管理;适时收获等方面总结了其栽培技术要点.【期刊名称】《甘肃农业科技》【年(卷),期】2016(000)003【总页数】2页(P85-86)【关键词】冬小麦;新品种;天选53号;特征特性;产量表现;栽培技术要点【作者】王伟;李金昌;汪石俊;张耀辉【作者单位】甘肃省天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甘肃天水 741000;甘肃省天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甘肃天水 741000;甘肃省天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甘肃天水 741000;甘肃省天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甘肃天水 74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12.1冬小麦新品种天选53号经甘肃省天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小麦育种中心以中94177作母本、92R-178作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采用系谱法经连续多年的定向选择而成[1-6],原系谱号为S98351-2-2-2-1,于2014年1月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甘审麦2014011)。

2.1 生物学特性天选53号属普通小麦,冬性,幼苗半匍匐。

株高90 cm。

棍棒形穗,无芒,白穗。

中抗条锈病。

该品种丰产,抗病,生长整齐,落黄好,中熟。

在渭河川道区生育期246 d左右。

茎秆较粗,弹性好,抗倒伏。

平均穗长8.50 cm,结实小穗16.50个,穗粒数42.30粒。

千粒重41.25 g,容重794 g/L。

籽粒红色,半角质。

分蘖力强,单株有效分蘖1.55个,穗层整齐,抗青干,落黄好。

2.2 品质2013年经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农业测试中心测定,天选53号籽粒含粗蛋白143.5g/kg、湿面筋含量225.1 g/kg、赖氨酸4.3 g/kg、粗灰分16.8 g/kg。

沉淀值40.2 mL,容重779.2 g/L,可用于加工面条和馒头等传统食品。

双国审小麦新品种冀麦325丰产性

双国审小麦新品种冀麦325丰产性

双国审小麦新品种冀麦325丰产性•稳产性及适应性分析作者:吕亮杰刘玉平赵爱菊李辉陈希勇来源:《安徽农业科学》2022年第07期摘要为了全面评估冀麦325的生产利用和育种价值,根据2012—2014年国家黄淮北片水地组区域试验、2017—2019年国家黄淮北片旱肥组区域试验、2014—2015年度国家冬小麦黄淮北片水地生产试验和2019—2020年度国家冬小麦黄淮北片旱肥组生产试验的资料,对小麦新品种冀麦325的丰产性、稳产性、抗逆性及环境适应性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冀麦325在黄淮北片水地组2012—2013年度区域试验中比对照良星99增产6.89%,2013—2014年度比对照良星99增产6.45%,2014—2015年度生产试验中比对照良星99增产5.59%;在黄淮北片旱肥组2017—2018年度区域试验中比对照洛旱7号增产1.45%,2018—2019年度比对照洛旱7号增产7.60%,2019—2020年度生产试验中比对照洛旱7号增产5.70%。

另外,冀麦325产量三要素协调,抗寒性好,抗倒,抗旱。

综合分析表明,冀麦325具有良好的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是适合黄淮北片冬麦区大面积生产的小麦新品种。

关键词小麦;冀麦325号;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中图分类号 S51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2)07-0030-07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2.07.008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Analysis of High-yield, Stability and Adaptation of New Wheat Variety Jimai 325L Liang-jie,LIU Yu-ping, ZHAO Ai-ju et al(Institute of Cereal and Oil Crops, Hebei Academy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Sciences,Hebei Crop Genetic Breeding Laboratory, Shijiazhuang, Hebei 050035)Abstract To comprehensively evaluate the production, utilization and breeding value of Jimai 325, the high yield, stable yield, stress resistance and environmental adaptability of new wheat variety Jimai 325 were analyzed, based on the data of the national regional trial of irrigated field in north Huang-Huai plain (2012-2014), the regional trial of drought fertilizer in north Huang-Huai plain (2017-2019), the national winter wheat production test of irrigated field in north Huang-Huai plain (2014-2015) and the national winter wheat production test of drought fertilizer in north Huang-Huai plain (2019-2020).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yield of Jimai 325 increased by 6.89% compared with that of Liangxing 99 in the 2012-2013 regional trial, 6.45% higher than that of Liangxing 99 in 2013-2014 and 5.59% higher than that of Liangxing 99 in the production test in 2014-2015.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Luohan 7 in the drought fertilizer test of 2017-2018, 2018-2019 and 2019-2020, the yield of Jimai 325 increased by 1.45%, 7.60% and 5.70% respectively. In addition, three influencing factors on wheat yield of Jimai 325 were coordinated, and it has good cold resistance, lodging resistance and drought resistance. The comprehensive analysis indicatedthat Jimai 325 had high yield, stable yield and adaptability, and was a new wheat variety suitable for large-scale production of winter wheat in the north of Huang-Huai area.Key words Wheat;Jimai 325;High yield;Stable yield;Adaptability小麥是世界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种植面积大、总产量高、贸易额多。

小麦冻害症状表现 冬小麦发生冻害的原因有哪些

小麦冻害症状表现 冬小麦发生冻害的原因有哪些

小麦冻害症状表现 冬小麦发生冻害的原因有哪些 小麦冻害一般发生在早春,这几年时有发生,与近年来的气候异常有很大关系。下面我们具体介绍一下小麦冻害症状表现是什么,以及冬小麦发生冻害的原因有哪些,供参考。

一、小麦冻害的症状表现

小麦冻害较轻的麦田主茎及大分蘖的幼穗受冻后,仍能抽穗和结实,但穗粒数明显减少。

冻害较重时小麦,大分蘖幼穗及心叶冻死,其余部分仍能生长;冻害严重的麦田小麦叶片、叶尖象水烫一样,茎秆、幼穗皱缩死亡。

冬小麦苗期和返青期发生的冻害对产量影响极大。这两个时期的冻害近年来在辛集等地的小麦生产中时常发生,给农民造成较大经济损失。

二、冬小麦发生冻害的原因 1、冬小麦发生冻害的气候原因

全球气候变暖,小麦播种后至越冬前气温比过去偏高,导致部分小麦生长过快,抗寒性减弱,造成小麦冻害。

2、整地质量差也能引起冻害

近凢年小麦整地播种方式一般是采用犁地、旋耕、播种或者直接用旋耕机旋耕两遍,就直接播种。

这种整地方式造成土壤过于疏松,土壤中水分散失严重,土壤热容量小,进入冬季后,造成小麦地上部叶片及根部冻害,这是造成小麦大面积冻害的主耍原因。

3、播期不当引发冬小麦冻害

近几年农村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秋作物收获后农民不分小麦品种的特性,抢时播种,把部分需耍晚播品种提前播种,造成小麦年前出现疯长、旺长现象,抗寒性降低,造成大面积冻害。

4、冬小麦氮肥使用量过大

氮肥是小麦生长必不可少的肥料,但使用过多且一次性作基肥施入易引起幼苗旺长,叶片细嫩,分蘖节无法储藏足够的糖分,越冬易受冻害。

小麦新品种烟农999主要特性及超高产栽培技术

小麦新品种烟农999主要特性及超高产栽培技术
该品种增产潜力大袁在 2014 年 6 月农业部组织 中国农科院尧石家庄农科院等单位的 7 位小麦专家袁 对烟台招远市承担的 野农业部小麦高产创建万亩示 范区项目冶的 员园 亩烟农 999 高产攻关田进行了现场 实打验收袁实收 0.21 hm2袁折合亩产 817.0 kg袁刷新了 山东省小麦单产最高纪录袁 也创下了农业部专家实 打验收全国冬小麦单产最高纪录曰2015 年 6 月安徽 省阜阳市颍泉区农委邀请相关专家袁 对安徽新世纪 试验站超高产攻关田进行了实收测产袁 实收 0.12 hm2袁
Hale Waihona Puke 摘要院烟农 999渊原代号院烟 99102冤是烟台市农科院选育的超高产优质广适性小麦新品种袁 2011 年 和 2016 年分别通过山东省和国家审定遥 该品种增产潜力大袁 曾在 2014 年小麦高产创建中亩产 817.0 kg袁创山东省小麦单产最高纪录和农业部专家实打验收全国冬小麦单产最高纪录遥 本文作者 对烟农 999 的主要特性尧产量表现尧品质表现尧抗性表现及超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总结袁以期为超高 产小麦的选育和推广提供借鉴遥 关键词院烟农 999曰小麦曰特性曰栽培技术
烟农 999渊原代号院烟 99102冤系烟台市农科院小 麦研究所以 渊烟航选 2 号/临 9511冤F1 代为母本袁烟 BLU14-15 为父本有性杂交袁经系谱法选育而成的超 高产尧优质尧广适小麦新品种袁2011 年通过山东省农 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渊鲁农审 2011032 号冤袁 2016 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渊国审 麦 2016012冤袁2016 年 5 月获得国家植物新品种权遥 该品种是集高产尧优质尧广适于一体的小麦新品种袁 适宜在山东省高肥水地块和黄淮冬麦区南片的河南 驻马店及以北地区尧安徽淮北地区尧江苏淮北地区尧 陕西关中地区高中水肥地块早中茬种植遥 烟农 999 在 2015 -2017 年 被 列 为 山 东 省 小 麦 主 导 品 种 袁 2017 年被推荐为安徽省小麦主导品种袁 推广面积不 断扩大遥 目前在山东尧江苏尧安徽等省大面积推广遥

育种学重点内容

育种学重点内容

育种学重点内容1、作物品种是人类在一定的生态条件和经济条件下,根据人类的需要经过人工选育的遗传性状相对稳定一致的某种作物的某种群体。

2、品种的三性(DUS):特异性(distinctness)、一致性(uniformity)、稳定性(stability)3、优良品种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一)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二)改进产品品质(三)减轻或避免自然灾害的危害,保持稳产性和产品品质(四)扩大作物种植面积(五)有利于耕作制度的改良、复种指数的提高(六)适应与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4、作物育种学是研究选育及繁殖作物优良品种理论与方法的科学。

5、作物育种学主要任务:选育优良品种;繁育优良品种的优质种子。

6、作物育种:是利用或创造变异,通过人工选择将有利变异固定下来,培育成新品种的过程。

7、自交不亲和性:雌雄蕊发育均正常,能散粉,但自交或系内兄妹交均不结实或结实极少,这种特性称自交不亲和性。

具有这种特性的品系叫自交不亲和系。

8、雄性不育9、常见作物的授粉方式自花授粉作物有水稻、小麦、大麦、燕麦、大豆、豌豆、绿豆、花生、芝麻、马铃薯、亚麻、烟草等。

异花授粉作物有:玉米、黑麦、向日葵、白菜型油菜、甜菜、甘薯、甘蔗、蓖麻、大麻、木薯、紫花苜蓿、三叶草、草木樨、啤酒花等常异花授粉作物有棉花、高粱、甘蓝型油菜、芥菜型油菜、蚕豆、粟等。

10、划分方式:天然异交率小于等于4% --- 自花授粉作物;天然异交率大于50% ---异花授粉作物;天然异交率介于5%-50%--常异花授粉作物。

11、自交的遗传效应:1)使纯合基因型保持不变2)使杂合基因型的后代发生性状分离,使其后代基因型趋向于纯合。

3)引起异花授粉作物后代生活力衰退12、异交的遗传效应(1)异交形成杂合基因型(2)异交增强后代的生活力13、作物品种类型:自交系品种(纯系品种)、杂交种品种、群体品种、无性系品种(4个品种的划分要知道)14、自交系品种:15、杂交种品种:指在严格选择亲本和控制授粉条件下生产的各类杂交组合的F1植株群体。

冬小麦抗寒性研究现状及展望

冬小麦抗寒性研究现状及展望
( 沧州市农林科 学院 ,河 北 沧 州 0 6 1 0 0 1 )
摘 要 :从 形 态学 、细胞 学 、生理 小麦抗寒 性 的研 究进展 ,针 对抗
寒性方面的研究提 出了看法并进行 了 展 望,可为冬小麦在冬季低 温和冷害等逆境条件下安全越冬提供理论
1 . 1 播期 与抗寒 性
领域 。每 年 由于低 温 和冷 害造成 的全 球农 作 物损 失达 数 千亿 元 。 因此 ,对 小麦 抗 寒机 理进 行研 究具 有 重要
的理论 和 现实 意义 。
小 麦抗 寒性 不像 其他 作 物抗寒 性 那样 可 以用性 状
指 标直 接度 量 ,研究 人员 普遍 认 为小 麦 的抗寒 机理 受
Abs t r a c t : Th e r e s e a r c h pr o g r e s s o f wi nt e r h a r d i ne s s o f wi n t e r wh e a t a t ho me a n d a b r o a d wa s i n t r o d u c e d f r o m t h e
以获 得较 准确 的评 价 ¨ 。
会 大大 加快 而提 前结束 春 化 阶段 ,生长锥 伸 长后 开始 拔节 ,致使拔 节期 小麦 抗寒 性迅 速 降低 ,若此 时遇 到 恶 劣低 温寒潮 ,会 导致 大 分蘖 和主茎 冻死 ;早 播还 会
ha r d i ne s s,s o me o p i n i o n s wa s p u t f o r wa r d a nd t h e f u t u r e wa s p r o s p e c t e d. I t c o u l d p r o v i d e t h e o r e t i c a l b a s i s or f l i v i n g t h r o u g h t h e wi n t e r o f wh e a t s a f e t y i n t he l o w t e mp e r a t u r e i n wi n t e r a n d c o l d s t r e s s c o n d i t i o n s . Ke y wo r d s: W i n t e r wh e a t ;Wi n t e r h a r d i n e s s ; Re s e a r c h s i t u a t i o n; Pr o s p e c t

小麦新品种轮选13的种植表现及栽培技术

小麦新品种轮选13的种植表现及栽培技术

小麦新品种轮选13的种植表现及栽培技术王园富 张 初(安徽省民得利种业有限责任公司,宿州 234000)摘要:轮选13是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以石麦12为母本、周麦16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半冬性小麦新品种,该品种具有抗病、抗干热风、适应性强等特性,综合性状优良,高产、稳产效果显著,适宜在黄淮小麦产区种植和推广。

关键词:小麦;轮选13;高产栽培技术2016年在安徽省民得利种业小麦示范田133.33hm 2,平均产量613kg/667m 2,比周麦16增产9.10%,比烟农19增产8.37%。

2017年在安徽省民得利种业小麦示范田133.33hm 2,平均产量609kg/667m 2,比周麦16增产9.31%。

2018年在安徽省民得利种业小麦示范田133.33hm 2,平均产量556kg/667m 2,比烟农19增产9.01%。

2014-2018年在安徽省灵璧县浍沟、虞姬、杨瞳、大庙、界沟、王集、夏楼、向阳等乡镇,埇桥区三浦、解集等乡镇,祁县、濉溪县等地做了大量的示范试验,每667m 2平均产量556kg ,比周麦16增产6.32%,比烟农19增产6.03%。

该品种具有增产、推广潜力和抗寒抗倒、高产稳产优势。

3 实用栽培技术3.1 适期播种,精耕细作 轮选13播种期弹性大,淮北地区可从9月下旬到10月底进行播种,适宜播种期为10月上中旬。

确保土壤相对持水量在70%~80%,每667m 2播种量10~12kg 。

晚播、田间出苗率差且肥力低的田块可适度加大播种量[1],一般每667m 2保持43万穗。

实行隔年深耕达25cm ,靶细、靶匀,整平、整实,耕层松软,上虚下实。

3.2 合理肥水 配方施肥,每667m 2施三元复合肥50~75kg 、尿素15kg 。

有条件的可以结合上茬作物秸秆还田。

返青起身期浇水不追肥,分蘖期主要是满足水的供给,同时每667m 2喷施多效唑20~30g +叶霸25g ,能促进小麦返青,早分蘖,促进穗分化,防止旺长,提高抗寒能力,减轻冻害。

中国黄淮海地区小麦品种抗寒性及其与VRN1基因型的关系

中国黄淮海地区小麦品种抗寒性及其与VRN1基因型的关系
Abstract: Winter freezing injury is one of the major natural disasters in wheat production. The effect of VRN1 genes on cold hardness was analyzed with phenotypic data and the allelic variations of VRN-A1, VRN-B1, VRN-D1 in 71 wheat varieties grown in Yellow-Huai-Hai River Valley region.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cold hardiness of wheat was correlated with other stress tolerances, and strong cold hardiness was found in most varieties showing good salinity tolerance, drought tolerance or water-saving feature in production and the National Variety Regional Trial. VRN1 is a critical locus in the genetic network of wheat cold hardiness. The presence of the dominant gene VRN1 was often accompanied with a significant decrease in cold hardiness, and weak cold hardiness was usually detected in the varieties with two or three VRN1 genes. Coexistence of recessive genes vrn-A1, vrn-B1, and vrn-D1 was found to be an indispensable prerequisite for strong cold hardiness. Therefore, the vrn-A1vrn-B1vrn-D1 genotype is suggested in wheat production and variety improvement in the northern part of Yellow-Huai-Hai River Valley region of China. Keywords: Wheat varieties; Cold hardiness; Stress resistance; VRN1 genes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第二次鉴定是在翌年2月下旬,小麦刚开始返 青、幼苗还未出现新叶时进行。依据叶片和茎受 冻害程度进行鉴定,并分为4级: 1级:其叶片冻死部分仅限于叶尖,下部叶片未 受冻或很少,全田绿色叶多。 2级:叶片冻死部分少于绿叶部分,但下部叶冻 死者较多。地面有枯黄叶。 3级:叶片冻死部分多于绿叶部分,地面可见整 片枯叶,绿色叶片较少。 4级:上下部叶片全部冻死枯黄,见到全是枯叶, 个别地方还有全株死亡。 每2人一组对指定田块和品种进行目测评定。
第一讲 冬小பைடு நூலகம்抗寒性直接鉴定法
抗寒性是指作物对低温的抵抗 能力。在华北地区,冬季严寒, 有些小麦品种常因不能顺利越 冬而造成大量死亡,直接影响 产量。所以,对小麦品种进行 抗寒性鉴定,在生产上有其重 要的应用价值。直接法鉴定是 通过观察、调查植株外部形态 鉴定其抗寒性。
一、实践操作




1、目测评定在北方,一般分2次进行。 (1)第一次鉴定是在小麦开始越冬时进行,即12 月中旬左右。以幼苗生长习性为标准,进行目 测评定。 1级(匍匐型):叶片全部匍匐在地面,是抗寒 性强的类型。 2级(半匍匐型):叶片的叶尖着地面而叶身还 是离开地面者,具有中等抗寒性。 3级(直立型):叶片全部直立,是抗寒性弱的 类型。





2、田间计数 根据越冬前后田间茎数变化,测定越冬期死茎数 量,评定抗寒性,或定点调查死茎或死株的百分 数。 (1)在将要进行鉴定的小麦品种试验田中定取多 个样点,每样点1m行长,取双行。 (2)分别调查样点内株数、茎数及死亡株数、茎 数。 (3)计算出死株率和死茎率: 死株率(%)=样点内死亡株数/样点内调查株数×100 死茎率(%)=样点内死亡茎数/样点内总茎数×100
3、抗寒性评价 根据目测结果,评价不同田块(品种)抗寒 性,1、2级适于当地种植;3、4级抗寒 性差,不适应种植。根据计数调查结果, 评定品种的抗寒性。死苗率大于5%应慎 重种植。若大于10%有很大风险。

二、注意事项
1、小麦能否安全越冬主要取决于品种的 抗寒性,但也受其它因素如水肥管理措施、 天气寒冷程度等影响,对小麦抗寒性的评 价需综合考查。 2、选择具有不同抗寒性品种的试验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