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硅酸氯化铝絮凝剂的研制及性能研究

合集下载

新型PACl-有机复合絮凝剂的混凝性能及其絮体特性研究

新型PACl-有机复合絮凝剂的混凝性能及其絮体特性研究

新型PACl-有机复合絮凝剂的混凝性能及其絮体特性研究齐敦哲;曾继军;武仁超;徐慧【摘要】针对目前广泛使用的无机高分子絮凝剂的分子量、吸附架桥能力与有机絮凝剂相比仍不足的问题,将两种及以上的絮凝剂产品联合使用,以获得良好的水处理效果.选择了不带电荷或带正电荷的有机絮凝剂与无机絮凝剂复合,结果表明:复合药剂中的有机成分对药剂的电荷特性有着重要的影响,含量越高,Zeta电位越高.复合药剂的Zeta电位随着碱化度B的增大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当B为2.0时,形成了较多的多核羟基络合物,所带电荷较高,进一步增大B值会导致所带正电荷数下降.有机成分含量过高时,会吸附在微小絮体表面,使絮体进入复稳状态.分开投加混凝剂与助凝剂对DOC的去除效果最差,复合产品中的无机组分和有机组分之间存在协同增效作用,提高了对有机物的去除效果.【期刊名称】《供水技术》【年(卷),期】2017(011)005【总页数】5页(P1-5)【关键词】无机絮凝剂;强度因子;恢复因子【作者】齐敦哲;曾继军;武仁超;徐慧【作者单位】宁夏宁东水务有限责任公司,宁夏银川751400;宁夏宁东水务有限责任公司,宁夏银川751400;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水质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5;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水质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991.24混凝被广泛应用于水和废水的处理中[1-3],絮凝剂性能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混凝效果的优劣和运行费用的高低[4-5]。

与传统无机絮凝剂相比,无机高分子絮凝剂具有混凝效果好、投加量少、絮凝速度快、混凝效果受水质条件(例如浊度、pH、水温)影响小等优点[6-11],但其分子量、吸附架桥能力与有机絮凝剂相比仍显不足。

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具有絮凝速度快、用量少、受pH影响小、生成的污泥量少和处理时间短等优点,在水处理过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但由于其存在难生物降解、价格昂贵等缺陷,单独应用也受到了一定的限制[12-15]。

聚硅酸硫酸铝铁(PSAFS)的合成

聚硅酸硫酸铝铁(PSAFS)的合成

聚硅酸硫酸铝铁(PSAFS)的合成赵会明1,罗固源2(1.重庆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重庆400030;2.重庆大学城市建设与环境工程学院,重庆400030)摘要:提出了一种新型无机高分子絮凝剂聚合硅酸硫酸铝铁(PSAFS),PSAFS保留了铝铁各自均聚物的优点,克服了聚合氯化铝(PAC)处理后水样中残留铝浓度较高和聚合氯化铁(PFC)稳定性较差的一些缺点,因此,近年来引起国内外的普遍关注。

采用水玻璃、硫酸铝和硫酸铁为原料制备聚合硅酸硫酸铝铁,研究了各种因素对该无机高分子絮凝剂絮凝行为的影响,分析了聚硅酸的稳定性、Al/Fe/Si的摩尔比值与絮凝行为的关系,得到了最佳合成条件。

关键词:絮凝剂;聚合硅酸硫酸铝铁;制备方法;絮凝行为;影响因素聚硅酸(PS)作为助凝剂,具有来源广、无毒、成本低和聚合简单的优点,可以加速悬浮物的沉降。

但是聚硅酸的电中和能力很弱,易凝胶,稳定性和储存性较差,须现场配制,在使用上受到一定限制。

据国内外有关文献报道,在聚硅酸中加入金属离子不但能增加其稳定性,还能形成一系列新型聚硅酸絮凝剂,如聚硅酸铝、聚硅酸铁、聚硅酸铝铁等。

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对聚硅酸铝铁絮凝剂进行合成与研究,已经把这一课题列为国家“九五”科技攻关项目,在合成方面,主要是将硫酸铝和硫酸铁溶液混合后加入到聚硅酸中,由于铁盐比铝盐更容易与聚硅酸聚合,这样将影响铝盐与聚硅酸的聚合。

笔者采用剧烈搅拌条件下向聚硅酸中分步加入硫酸铝和硫酸铁溶液的方法制备了聚合硅酸硫酸铝铁(PSAFS),并对影响其絮凝行为的因素进行了探讨。

1实验部分1.1主要仪器和药品JJ-1增力电动搅拌器(金坛市新航仪器厂),JJ-4六联电动搅拌器(金坛市中大仪器厂), ZBX-4型浊度计(西师电子产品开发部),pHS-3C型精密酸度计(上海电光器件厂),水玻璃(重庆井口化工厂,浓度为27%)、硫酸铝(成都科龙化工试剂厂,分析纯)、硫酸铁(成都金山化工试剂厂,分析纯)、嘉陵江某排污口水样(澄清后浊度为3.4NTU,pH=6.9)。

氧化铝制聚合氯化铝絮凝剂工艺研究

氧化铝制聚合氯化铝絮凝剂工艺研究

崔益顺 : 氧化铝制聚合氯化铝絮凝剂工艺研 究
8 7
乙醇 , 氨水 , 硫酸铜 ,乙酸钠 , 苯二 甲酸氢钾 ,氧化铝 , 氢氧化铝 , A , P N 硫酸 , 氟化钾 ,冰乙酸 , 盐酸,无水三氯化铝,二甲酚橙 ,六次 甲基四胺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 。 浊度仪 ,恒温磁力搅拌器 ,搅拌器 ,数显恒温水浴锅 ,循环水式真空泵以及常用玻璃仪器等。
3 实验 步 骤
将反应器放人恒温槽中 , 加入 c3 l 水溶液和定量的 衄2, O 粉末 , 控 反应温度 , 并加以搅拌 , 达到 反应 时 间后 ,上层 清 液 即为 液体 聚合 氯化 铝 ,过滤 得 产品 。
4 实验 结果 与讨 论
絮凝实验是在相同条件下分别加入相同原液稀释 5 倍后的稀释液进行实验 , 0 比较静置 3m n6 mn 0 i,0 i 后 的浊度 ,原水 浊度 为 5 . N U 09 T 。 0
崔 益 顺 +
( 四川理工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 系,四川 自贡 6 30 ) 40 0
摘 要 :采 用 A2 — c3 】 l一步 法制备 聚合 氯化 铝絮 凝 剂 ,主要 讨 论 了配料 比、反 应 温度 、反 应 时
间、 搅拌强度等工艺参数对产品絮凝性能的影响, 得到了较优工艺方案 , 用该产品进行污水处理絮凝效
4配 比产 性 的 响 ・ 料 对 品 能 影 1
实验条件 :反应温度 9 ℃, 9 搅 拌强 度 60/i,反应 时 间 3 0r n m 小时 。见 表 l 。 由表 l 可得 出 ,配料 比为 AC :I 3 :时 产 品盐基 度最 1hA2 =31 0 大 ,同 时絮凝 性 能也 是最好 的 。 4 . 2反应时间对产品性能的影响
浓度 ,从而促使水解反应继续进行。 ’

铝系聚合絮凝剂处理垃圾渗滤液的特性研究

铝系聚合絮凝剂处理垃圾渗滤液的特性研究

浊度、 色度 和 C D r O c的去除率 分别达 到 9 . 9 %和 4 .%。 57 6 %、 2 5
关 键 词 :垃圾 渗滤 液 ; 凝 剂 ; 硅 酸 铝 铁 絮 聚
中 圈 分类 号 : 0 . X 7 35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17 — 6 9 2 0 )3 0 3 — 3 62 0 7 (0 60 - 0 8 0
化 铝 ( o — lm nu s i t— ho d , A C 和 聚 硅 酸 铝铁 ( o — lmiim—e i— ic t— ho d , A - P l a iim— ic e c l e P S ) y u la i r P l au nu fr c s i e clr e P F y r la i
计 )相对密度为 1 5 碱化度为 1 ; , . , 0 . 聚硅氯化铝为 自制 , O 有效质量分数为 0 %( A:。 )相对密度为 . 以 l 计 , 2 O 1 8碱化度为 1 ; ., o . 聚硅酸铝铁为 自 , O 制 有效质量分数为 1%( 2 以铝铁计 )相对密度为 1 2 碱化度为 1 。 , ., 1 . O
1 . 主要 仪器 2
P S3 H 一C型酸度计 ( 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D J 6 1 ;B 一 2 型定时变速搅拌器 ( 国华 电器有限公司) ;
WG 一 0 Z 20型光 电浊度仪 ( 海 珊科仪 器 厂 )C D 上 ;O 测 定仪 ( 岛崂 山 电子仪 器 总厂 ) 青 。
垃 圾填埋 场 产生 的渗 滤液 是 一种 有 毒有 害 的高浓 度 有机 废水 , 有机 污染 物 、 重金 属 和氨 氮含 量较 高 , 色
度 高 , 有恶臭 , 伴 且水 质水 量都 变化 较 大 。未 经处 理 的渗滤 液 流经地 表或 渗入 地下 水后会 对 环境造 成严 重 的

盐酸酸浸二次铝灰制备聚合氯化铝及其性能研究

盐酸酸浸二次铝灰制备聚合氯化铝及其性能研究

盐酸酸浸二次铝灰制备聚合氯化铝及其性能研究
陈中楠;卢琦;朱思源
【期刊名称】《材料科学》
【年(卷),期】2024(14)4
【摘要】铝灰是一种危险废物,其主要成分包括铝、氧化铝、氮化铝、氯盐、氟盐等,具有一定的回收价值。

本文选取了三种组分不同的铝灰,通过盐酸酸浸的方法回收铝灰中的铝元素,研究了温度、浓度、时间以及液固比对铝浸出率的影响。

综合成本考虑,最佳的铝浸出条件为:在10 mL 6 mol/L的盐酸中80℃温度下酸浸3 h,液固比为10 mL/g,铝元素最佳浸出率为59.6%。

浸出的铝盐溶液经过调节pH、熟化,制备成聚合氯化铝。

最后考察了制备出聚合氯化铝的指标以及对含磷、氟废水的絮凝性能,并对其机理进行了讨论。

【总页数】9页(P443-451)
【作者】陈中楠;卢琦;朱思源
【作者单位】武汉工程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武汉;湖北省黄石市生态环境局大冶分局黄石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X70
【相关文献】
1.二次铝灰制备聚合氯化铝试验研究
2.二次铝灰酸浸制备聚合氯化铝的研究
3.废酸及铝灰制备聚合氯化铝净水剂工艺研究
4.二次铝灰酸浸——微量加碱法制备聚合氯化铝
5.二次铝灰除氮制备聚合氯化铝的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聚合氯化铝配制及注意事项

聚合氯化铝配制及注意事项

聚合氯化铝配制及注意事项1. 聚合氯化铝的介绍聚合氯化铝(Polyaluminum chloride,简称PAC)是一种重要的无机高分子絮凝剂,广泛应用于水处理、污水处理、纸张制造等领域。

它是以铝为主要活性元素的多聚体混合物,具有较强的絮凝和沉淀能力。

2. 聚合氯化铝的配制方法2.1 原料准备聚合氯化铝的主要原料包括工业级盐酸、工业级氢氧化铝或硫酸铝等。

在配制过程中需要注意选择优质的原料,以确保最终产品质量稳定。

2.2 配制步骤步骤一:溶解反应1.将适量的盐酸加入反应容器中,加热至80-90℃;2.按比例将氢氧化铝或硫酸铝溶解于水中;3.缓慢将溶解后的氢氧化铝或硫酸铝溶液加入盐酸中,并保持搅拌。

步骤二:聚合反应1.在溶解反应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氯化铝溶液;2.继续加热并搅拌,促使氯化铝聚合成为高分子聚合物;3.反应温度一般控制在90-100℃之间。

步骤三:冷却与沉淀1.将聚合反应后的溶液冷却至室温;2.冷却后,溶液中会出现白色絮状物质,即聚合氯化铝的沉淀。

步骤四:过滤与浓缩1.使用滤纸或其他合适的过滤装置将沉淀物与溶液分离;2.将分离出的沉淀物进行适当的干燥处理,得到聚合氯化铝产品。

3. 聚合氯化铝配制注意事项3.1 安全操作在配制聚合氯化铝时,需要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确保人身安全和环境安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安全注意事项:•戴上防护眼镜和手套等个人防护用品;•配置和操作过程中要注意通风,避免吸入有害气体;•配置过程中避免与皮肤直接接触,如有接触应立即用清水冲洗。

3.2 操作条件控制为了确保聚合氯化铝的质量和性能,配制过程中需要控制以下操作条件:•反应温度:通常在90-100℃之间进行反应,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产品质量;•搅拌速度:搅拌速度适中,以促进反应均匀进行;•加料速度:加料速度要适当,过快或过慢都会影响聚合效果。

3.3 储存和使用配制好的聚合氯化铝产品需要储存在阴凉、干燥、通风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环境。

PSAFS絮凝剂处理印染废水的研究

PSAFS絮凝剂处理印染废水的研究
外对铝硅硼高 分子 絮凝 剂进 行 了大量 的研究 , 力求研
见光分光光度计测定吸光度。吸光度实质是残余浊度 的表征, 吸光度愈小, 说明混凝性能愈佳。
2 SF PA S的制备
制 出一种具有 高效 率 、 能耗 、 全无 害 、 低 安 无二 次 污染 的水处理剂[ 7 聚硅酸硫酸 铝铁 (sF) 3J -。 PAS 作为一类碱
C D 测定 采 用重 铬 酸钾 法_ 透 光率 的 测 定用 O值 9, 9 _
活化一定的时间后 , 快速搅拌 , 按照预先配好的比例先
后加入 0 5m lL的硫酸 铝溶 液 和 0 5 o L的硫 酸铁 . o / .m l / 溶液 , O 2 o L的 N O 液调 节混 合液 的 p 用 .5m l / ai溶 H值
并持续搅拌 1 3 i, O 0 a 然后用蒸馏水稀释到一定浓度 rn
后静置熟化 。据文献 的研 究【J 酸和 金 属离子 共 聚 1, 4硅 成复合絮凝剂 'A,e/ S 的摩 尔 比决 定絮凝 剂综合 [I ] [i F ]
分光光度法 , 酸度采用 p s 2 H 一 型酸度计测定 , 浊度采用
仪器 : 1 7 分光 光 度计 、8_ 2 7-2型磁 力 搅 拌 器 、H PS

2 酸度计 、O c C D测定仪。 试剂 : 酸钠 、 酸、 酸铝 、 硅 硫 硫 氢氧 化钠 、 酸铁 、 硫 稀
盐酸( 等所用试剂均为 A ) R。
12 废水处理实验 . 取 一定 数量 的絮 凝剂 于盛 装 10m 00 L某厂 印染 废
室温下, 把水玻璃溶液稀释 1 倍 , 2 %的硫酸 O 用 0
溶液和 10 o L的 N O .m l / a H溶液调 节 p H值到 55左右装 . 入带有冷 凝装 置 、 液 漏 斗 和温 度 计 的三 口烧 中。 分

新型絮凝剂聚合氯化铝钙的混凝应用研究

新型絮凝剂聚合氯化铝钙的混凝应用研究

【 实验技 术研究 】
新 型 絮凝 剂 聚合 氯 化 铝 钙 的混 凝 应 用 研 究
何 丽 莉
( 阳 职 业技 术 学 院 ,辽 宁 辽 阳 1 1 0 ) 辽 10 4
摘 要 :研 究 以 AI C C 3 原 料 用 高 温 焙 烧 酸 溶 工 艺 合 成 聚 合 氯 化 铝 钙 , 以某 钢 铁 公 司煤 气 洗涤 废水 为 , 和 aO 为 O 处 理 对 象 研 究 其 混 凝 应 用 性 能 .主 要 以悬 浮 物 去 除 率 , 污 泥 比 阻处 理 效 果 为 指 标 ,比 较 新 型 絮 凝 剂 的混 凝 效 果 . 结 果 显 示 :新 工 艺 制 备 的 聚 合 氯 化 铝 钙 混 凝 效果 优 于 工 业聚 铝 ,处 理 废 水 后污 泥 的脱 水 性 能 优 于 工 业 聚 铝 处 理 后 的 污 泥脱水性能. 关键 词 :聚 合 氯 化 铝 钙 ; 混凝 ;污 泥 中 图分 类 号 :X 0 73 文 献标 识码 :A 文 章 编 号 :1 0 0 8—5 8 (0 7 0 —00 —0 6 8 2 0 )1 1 4 2
滤 液通 过滤 饼 的过 滤 基 本 方 程 式 为 :


.其 中 : V 为 滤 液 体 积 m ;£为 过 滤 时 间 () ) s ;P 为
过 滤 时 压 强 (a ;A 为过 滤 面 积 (1) 为 滤 液 的动 力 粘 度 ( a s ; R P) r ; I 2 P ・) 为 单 位 过 滤 面 积 上 ,通 过 单 位 体 积 过 滤 液 时 ,
2 实验 结 果
2. 悬浮 物 去 除 率 比较 1
,截 距 “=
,因 此 比阻 r值 为 : r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聚硅酸氯化铝絮凝剂的研制及性能研究

1. 前 言: 聚硅酸盐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类新型的无机高分子絮凝剂,它是在活化硅酸及传统的铝盐﹑铁盐等无机絮凝剂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聚硅酸与金属盐的复合物,用于废水处理时,同时具有电中和作用和吸附架桥作用,因而絮凝效果较好。且其原料来源广泛,价格低廉,安全无毒,已成为目前国内外无机高分子絮凝剂研究领域内的一个热点[3]。 本实验主要研究影响聚硅酸氯化铝絮凝剂絮凝性能和稳定性的因素。为工业生产及应用提供可行性报告。 工业废水的处理方法有很多,有生化法﹑絮凝沉降法﹑电渗析法﹑离子交换法和化学氧化法等。其中絮凝沉降法是应用广,成本低的常用处理方法,它往往决定着后续流程的运行,最终出水质量和成本费用,是一种经济又简便的水处理技术[9]。而高效的絮凝沉降过程关键在于恰当的选择和投加性能优良的絮凝剂。1.1絮凝沉降过程机理: 废水中所含的悬浮物和溶胶其大小在10-9~10-3m范围内。由于这些微粒不是以分子状态分散到介质水中的,所形成的体系仍具有很大的界面,属于热力学不稳定体系,但这些颗粒物自动聚集由小颗粒变成大颗粒从分散介质中沉淀出来的速率却很慢,其主要原因之一是悬浮物及溶胶表面是带电的,由于颗粒间同性电相斥而不相互聚集。投加絮凝剂是悬浮体或溶胶聚集与介质分开。这种处理叫絮凝分离。絮凝过程分为两个部分:一,凝聚作用:在胶体体系中添加化学药剂,使溶胶相互接触脱稳而聚结成一定粒径的聚集体;二,絮凝作用:已经脱稳的聚集体由于碰撞、化学沉积、共同沉淀等作用进一步聚集成絮状体(矾花),成为可借重力下降的粒子。 根据DLVO理论,用胶体颗粒间的吸引能和排斥能的相互作用产生的相互作用能来解释胶体的稳定性和产生絮凝沉淀的原因。胶体的脱稳的作用机理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胶体的捕集:在化学处理中,为了捕集胶体,要使用大良的絮凝剂。通常为铝盐和铁盐。在水溶液中铝盐和铁盐无机絮凝剂发生水解,形成水合金属氢氧化合物高分子。其高分子的聚合度取决于水溶液的PH值和温度。 双电层压缩:胶体是带电的,但整个溶液是呈电中性的。故介质中应有相应的反离子存在。表面吸附的离子于溶液中的反离子构成双电层。废水中的电解质能压缩胶体颗粒的双电层,中和颗粒表面电荷。当盐分达到一定浓度时双电层厚度变小,两个胶体颗粒相互接近,产生聚集和絮凝沉淀。 胶体双电层的压缩能使胶体颗粒脱稳,产生絮凝沉淀。通过沉降分离可以除去固体的絮凝物。 电中和作用:电中和作用是指胶体颗粒物的z电位降低到足以克服DLVO理论中说的能量障碍而产生絮凝沉淀的过程。胶体颗粒表面的电荷被中和时,胶体颗粒之间距离缩小,在范德华力的作用下,胶体颗粒间的相互作用能处于第一最小能量值结果形成稳定的絮凝体。电荷作用与双电层的压缩是不同的,电荷中和作用是第一最小能量的吸引力作用的结果,这个作用力是很强的;而双电层的压缩是第二最小能量作用的结果,比较弱。前者产生的絮凝体坚实、体积小、不能再变为胶体,后者作用力产生的絮凝体体积庞大疏松,能够在变回胶体而消失。其作用机理是,加入的化学药剂(絮凝剂)被吸附在胶体颗粒表面上,是胶体颗粒表面电荷中和。胶体颗粒表面电荷不仅可以降为零而且还可以带上相反的电荷。由于电荷的中和作用而产生吸附,导致胶体颗粒与水界面之间的改变而脱稳沉降。 吸附架桥:架桥(或桥联)是指溶液中胶体和悬浮物颗粒通过有机或无机高分子絮凝剂架桥联结形成絮凝体,而沉降下来,桥联的过程即为絮凝过程。桥联可以分为两种类型:(1)带负电荷的胶体颗粒与带正电荷的阳离子絮凝剂的桥联。(2)带相同电荷的物质的桥联. 这一原理考虑到胶体微粒对高分子物质具有强烈的吸附作用而提出来的。当废水中加入少量的高分子聚合物分子即被迅速吸附结合在胶体表面上,开始时高聚合物分子的链节吸附在一个微粒表面上,该分子未被吸附的一端就伸展到溶液中去,这些伸展的分子链节又会被其他的微粒所吸附,于是形成一个高分子链状物同时又吸附在两个胶体微粒表面的情况。各微粒依靠高分子的连接作用构成某种聚集体结合为絮状物。由高分子架桥形成的聚集体中,各微粒并未到达直接接触,而且也未达到电中和脱稳状态。因此吸附架桥实质上是一种聚合物过量状态,胶体微粒将被过多吸附的聚合物分子所包围,反而会失去同其他微粒吸附架桥的可能性,处于稳定状态。因此,投加高分子聚合物并不是越多越好,而是应该适量。 低分子电解质以基于双电层压缩作用原理产生凝聚为主。高分子聚合物则以吸附架桥联结作用产生凝聚为主。通常把通过双电层作用而使胶体颗粒相互联结过程的凝聚和通过高分子聚合物的吸附架桥作用而使胶体颗粒相互聚合过程的絮凝总称为混凝。1.2聚硅酸氯化铝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絮凝过程既上最古老的水质净化处理方法,又是当今众多水处理工艺技术中应用最广泛,最普遍的单元操作工艺技术絮凝过程作为众多处理工艺流程中不可缺少的前置关键环节,其效果的好坏往往决定后续工艺流程的运行工况、最终出水质量和成本费用,因此它始终是水处理工程中的重要研究开发领域。 近一个世纪以来,人们对化学絮凝作用机理及工艺过程进行了大量深入研究和阐述。混凝技术与理论研究已经从定性阐述发展到半定量或定量模型及模式,并已建立了各种化学条件下颗粒的脱稳与传输模式的数学方程。混凝工艺技术的使用范围、出水水质及其处理效能方面都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与发展。然而,随着工业及经济的高速发展,水环境污染状况的不断加剧,饮用水质微污染问题也日趋严重。这不仅加剧了现有水处理厂的净化难度,同时也暴露了现有水处理的不适应性。因此当前亟需强化水处理工艺过程,研究开发新的水处理工艺技术。强化絮凝过程需要提高两个方面的技术,一是发展新型高效能絮凝剂,另一方面是发展高效能絮凝反应器,技术是取得突破。同时做到相互协同发展,进而将两个方面的优势有机的结合起来,建立新型絮凝工艺技术系统,从整体上改变水处理絮凝过程的质量和面貌。 聚硅酸氯化铝是在聚硅酸及铝盐絮凝剂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复合型无机高分子絮凝剂,它同时具有电中和作用和吸附架桥作用。由于具有混凝效果好,处理低温、低浊水有特效,价格便宜,在水中的残留铝底等特点。引起水处理界的极大关注。聚硅酸氯化铝(PASC)的制备方法简单,但由于它的稳定性较差,限制了它的使用和推广。 聚硅酸铝盐的开发与研制在国外试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在国内始于90年代初期。该类混凝剂研制的思路是基于带负电的聚硅酸具有较高的相对分子质量,对水体中的胶体颗粒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而铝盐在水中可以水解形成系列带正电的荷的水解羟基铝离子,具有较强的电中和能力。把二者复合成一种产品,可使其成为同时具有电中和作用及吸附架桥能力的无机高分子混凝剂[4]。 加拿大铝土公司生产的硫硅聚铝是一种流动性很好的絮状物,保存一年仍然有很好的絮凝性。国内高宝玉等人对这中体系进行过红外测试,电镜摄像分析。但对其酸根离子的作用机制和体系的稳定性没有作出判定。唐永星等人合成了稳定性较好的硫硅聚铝和氯硅聚铝,进行了光谱分析,表明SO42-、HSO4- 和Cl-对硅聚铝离子的配位影响不同,从而荷移迁移产生差异。这种结构上的变化决定了不同体系中硅聚铝胶联性和网状性,从而具有不同的稳定性。从而得到了这样的结论:1、Cl-离子对硅聚铝胶体离子有配位作用,SO42-和HSO4-对硅聚铝胶体离子无配位作用。2、适宜的Cl-离子对硅聚铝胶体离子有稳定作用;SO42-和HSO4-对硅聚铝胶体离子无稳定作用,超过一定浓度有聚沉作用。由其提出的氯硅聚铝的制备方法是: 用新制的Al(OH)3加入到三氯化铝的水溶液中调整PH=3澄清得碱化度50%的氯化聚铝,按Al2O3/SiO2为1.5的比例加入酸性聚硅,搅拌得一淡黄色荧光的半透明胶体,放2个月后测定使用。 山东大学高宝玉等较为系统地研究了聚硅氯化铝的制备和性能,并将其应用于炼油厂含油废水的处理。由其提供的聚硅氯化铝(PASC)的制备方法:1.复合法 取一定量的0.25mol/L的AlCl3·6H2O溶液和一定量的去离子水于烧杯中,采用Dosimat型精密微量自动滴定仪微量滴加0.5mol/lNaOH溶液(滴碱速度为0.05ml/min),制备铝浓度(Alt表示)为0.10mol/L,碱化度B=2.0的PAC,然后立即向PAC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熟化2h的聚硅酸溶液,可以制备不同Al/Si摩尔比的PASC的溶液。2.共聚法 取一定量的0.25mol/L的AlCl3·6H2O溶液于烧杯中,按Al/Si摩尔比分别为5.0、10和15的比例加入一定量的新鲜制备的聚硅酸,加入一定量的去离子水,然后采用Dosimat型精密微量自动滴定仪微量滴加0.5mol/lNaOH溶液(滴碱速度为0.05ml/min),至碱化度B=2.0,可得Alt=0.10mol/L,B=2.0的PASC的溶液。 研究无机高分子絮凝剂的颗粒大小及分子量分布,有助于正确解释其絮凝机理以及指导高性能絮凝剂的生产。基于光散射测量技术的光子相关光谱(PCS)方法和超滤膜法,现常被用来研究无机高分子絮凝剂的颗粒大小及分子量分布并得到较好的肯定。结果表明PASC聚集体的粒径明显较PAC的大,用共聚法制备得到的PASC可能得到粒径更大的聚合物,有利于提高对水体中胶体颗粒的吸附架桥能力。 国内外研制聚硅酸铝盐的方法有三种:(1)以矿石、废矿渣、粉煤灰等为原料进行研制;(2)将铝盐引入到聚硅酸溶液中;(3)用硅酸钠、铝酸钠和硫酸铝等作为原料在高剪切工艺条件下进行研制。不同的条件下制备的聚硅酸铝絮凝剂的结构与物化性质是不同的。借助于超滤方法、电泳技术、核磁共振技术、透射电镜观察以及化学分析方法等对在强酸性条件下制备的聚硅酸铝盐的物化性质,铝硅之间的相互作用情况及产品结构形态饿研究表明,聚硅酸铝的相对分之量高达105--106比广泛使用的聚和氯化铝(PAC)的相对分之量高2个数量级这意味着聚硅酸铝较PAC具有更强的吸附架桥能力。电泳结果表明聚硅酸铝在较低的PH值范围具有普通铝盐混凝剂的性质,在这种情况下,铝盐水解产物电中和脱稳作用是第一步,而聚硅酸铝大分子的吸附作用是促进形成可沉淀花的第二步。在较高PH值范围类聚硅酸铝与普通铝盐混凝剂相比,表现出完全不同的凝聚絮凝性质。脱稳作用与粒子之间的架桥作用同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