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山大学传感器课程设计

燕山大学传感器课程设计
燕山大学传感器课程设计

目录摘要

电涡流位移传感器设计

一、设计要求

二、总体设计方案

三、电涡流传感器的基本原理

3-1电涡流效应和传感器等效电路 3-2电涡流形成的范围

四、传感器的结构形式

五、测量电路及分析

5-1 测量电路

5-2 电路各单元分解

六、实验数据及误差分析

参考文献

摘要

随着现代测量、控制盒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传感器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特别是近年来,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及生态平衡的需要,传感器在各个领域的作用也日益显著。传感器技术的应用在许多个发达国家中,已经得到普遍重视。在工程中所要测量的参数大多数为非电量,促使人们用电测的方法来研究非电量,及研究用电测的方法测量非电量的仪器仪表,研究如何能正确和快速的非电量技术。电涡流传感器已成为目前电测技术中非常重要的检测手段,广泛的应用于工程测量和科学实验中。

关键词:电涡流式传感器传感器技术电量非电量

电涡流位移传感器设计

一、设计技术要求

1、线性范围(mm):1

2、分辨率(um):1

3、线性误差:《3%

4、使用温度范围:-15~+80

二、总体方案设计

电涡流传感器能静态和动态地非接触、高线性度、高分辨力地测量被测金属导体距探头表面的距离。它是一种非接触的线性化计量工具。电涡流传感器能准确测量被测体(必须是金属导体)与探头端面之间静态和动态的相对位移变化。电涡流传感器以其长期工作可靠性好、测量范围宽、灵敏度高、分辨率高、响应速度快、抗干扰力强、不受油污等介质的影响、结构简单等优点。根据下面的组成框图,构成传感器。

根据组成框图,具体说明各个组成部分的材料:

(1)敏感元件:传感器探头线圈是通过与被测导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产生被测信号的部分,它是由多股漆包铜线绕制的一个扁平线圈固定在框架上构成,线圈框架的材料是聚四氟乙烯,其损耗小,电性能好,热膨胀系数小。

(2)传感元件: 前置器是一个能屏蔽外界干扰信号的金属盒子,测量电路完全装在前置器中,并用环氧树脂灌封。

(3)测量电路:本电路拟采用变频调幅式测量电路。

三、电涡流传感器的基本原理

3·1、电涡流效应和传感器等效电路

电涡流式传感器是利用电涡流效应,将位移、温度等非电量转化为阻抗的变化(或电感的变化,或Q值的变化)从而进行非电量电测的。

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当传感器探头线圈通以正弦交变电流i1时,线圈周围空间必然产生正弦交变磁场H1,它使置于此磁场中的被测金属导体表面产生感应电流,即电涡流,如图2-2中所示。与此同时,电涡流i2又产生新的交变磁场H2;H2与H1方向相反,并力图削弱H1,从而导致探头线圈的等效电阻相应地发生变化。其变化程度取决于被测金属导体的电阻率ρ,磁导率μ,线圈与金属导体的距离x,以及线圈激励电流的频率f等参数。如果只改变

上述参数中的一个,而其余参数保持不变,则阻抗Z就成为这个变化参数的单值函数,从而确定该参数的大小。

电涡流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如图2-2所示:

为了便于分析,把被测金属导体上形成的电涡流等效成一个短路环中的电流,这样就可

以得到如图2-3所示的等效电路。

图中R1,L1为传感器探头线圈的电阻和电感,短路环可以认为是一匝短路线圈,其中R2,L2为被测导体的电阻和电感。探头线圈和导体之间存在一个互感M,它随线圈与导体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U1为激励电压,根据基尔霍夫电压平衡方程式,上图等效电路的平衡方程式如下:

经求解方程组,可得I1和I2表达式:

由此可得传感器线圈的等效阻抗为:

从而得到探头线圈等效电阻和电感。

通过式(2-4)的方程式可见:涡流的影响使得线圈阻抗的实部等效电阻增加,而虚部等效电感减小,从而使线圈阻抗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称为反射阻抗作用。所以电涡流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实质上是由于受到交变磁场影响的导体中产生的电涡流起到调节线圈原来阻

抗的作用。

因此,通过上述方程组的推导,可将探头线圈的等效阻抗Z表示成如下一个简单的函数

关系:

其中,x为检测距离;μ为被测体磁导率;ρ为被测体电阻率;f为线圈中激励电流频率。

所以,当改变该函数中某一个量,而固定其他量时,就可以通过测量等效阻抗Z的变化来确定该参数的变化。在目前的测量电路中,有通过测量ΔL或ΔZ等来测量x ,ρ,μ,f的变化的电路。

3·2电涡流形成的范围

见资料

四、传感器的结构形式

电涡流传感器结构很简单,主要是由一个固定在框架上的扁平线圈组成。线圈是用多股其保险或银丝绕制而成,一般放在传感器的端部,线圈可绕在框架的槽内,也可用粘接剂粘在端部,下图为CEF1型涡流传感器。

CEF1型框架用聚四氟乙烯制成,线圈绕在框架的槽内,其性能见下表。

表略

根据设计参数要求,CEF1-1000型传感器。

图3 涡流传感器

五、测量电路及分析

5-1测量电路

测量电路的任务就是把位移x的变化变换为电压或频率的变化。可以用三种类型的测量电路:电桥电路,谐振电路,正反馈电路。目前所用的谐振电路有三种类型:定频调幅式、变频调幅式与调频式。

本次设计拟采用变频调幅式(调频调幅式)测量电路。

变频调幅式测量电路

该电路的核心是一个电容三点式振荡器,传感器线圈是震荡回路的一个电感元件。这种电路的测量原理是:当无被测导体时,回路谐振于f0,此时Q值最高,所以对应的输出电压U0最大。当非软磁材料制成的被测导体靠近传感器时,谐振峰右移,谐振频率增高为f1,谐振曲线由于Q值降低,而显得“矮胖”。所以这时对应的输出电压U1将降低。当被测导体进一步靠近传感器线圈时,谐振频率增高为f2,输出电压降为U2···。

当被测导体是软磁材料时,则随被测导体靠近线圈,谐振频率降低为f1,f2···,输出电压也由U0依次降为U1,U2···。这时得到的一组谐振曲线

如图所示。

5-2电路各单元分解

这个测量电路由三部分组成,即

(1)电容三点式振荡器(西勒振荡器)其作用是将位移变化引起的振荡回路的Q值变化转化成高频载波信号的幅值变化。为使电路具有较高的效率而自行起振,电路采用自给偏压的办法。适当选择振荡管的分压电阻的比值,可使电路静态工作点处于甲乙类。

从变频调幅式测量电路图可分析出线圈震荡电流由其中的西勒振荡电路提供。下图为西勒振荡电路。

西勒震荡电路图 图2 西勒振荡器是一种改进型的电容反馈振荡器, 它是克拉波电路的改进电路。这种电路频率稳定性高。因为可通过C4改变振荡频率,且接入系数不受C4影响,所以在整个波段中振荡

振幅比较平稳。真两点使西勒电路的频率能在比较宽的范围内调节。西勒振荡电路的频率为 ∑≈LC f π2/1 。 式中,4'133'2'2'13'2'1C C C C C C C C C C C +++=∑ 。其中,01'1

C C C +=;i C C C +=2'2 当13C C <<及23C C <<时,振荡频率为 )(21

430C C L f +≈π ,

与受输入输出电容(包括闲散电容)影响的1C 与 2C 无关,因此提高了振荡频率的稳定性。

西勒振荡电路的振荡频率可以通过改变4C 来调整。因

3C 比克拉波电路取值大!故频率

覆盖系数大,易调整,频率稳定度高,实际应用较多。

西勒振荡等效电路图 图3

上图为在实际应用中的西勒电路改进型,在实际应用中可用可调电感,而可调电容换成固定电容。在大多数电视机中大多采用西勒振荡电路。此时的振荡频率为 ∑≈LC f π2/1。

(2)检波器 检波器由检波二极管和派形滤波器组成,采用派形滤波器可适应电流变化较大,而又要求波纹很小的情况,可获得平滑的波形。检波器的作用是将高频载波中的测量信息不失真的取出。

LC 滤波器在二极管之后如图所示,

LC 滤波电路

由于二极管有单向导通性,因此有部分正弦波经由二极管,而形成半波正弦波。在通过下部LC 低通滤波器滤去交流分量。从而输出直流分量

(3)射极跟随器由于射随器具有输入阻抗高、输出阻抗低,并有良好的跟随特性等优点,所以用来作为输出极以获得尽可能大的不失真输出幅度。

传感器课程设计报告

河北科技大学 课程设计报告 学生姓名:齐文华学号:12L0751265 专业班级:电子信息工程L126班 课程名称:传感器原理及应用 学年学期:2 014 —2 015 学年第一学期 指导教师:陈书旺 2 0 1 4 年12月

课程设计成绩评定表

目录 一、引言----------------------4 二、设计电路及原理------------4 三、元件清单------------------5 四、相关元器件的说明和介绍----6 五、课设步骤------------------11 六、实物图--------------------11 七、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13 八、心得与体会----------------13 九、参考文献------------------14

一、引言 1.课程设计的目的 1)使学生掌握传感器的使用方法和设计要点的基本技能,加深学生对“传感器原理及检测技术”理论知识的理解,为从事仪器系统开发与设计打下基础。 2)锻炼学生自主独立完成课程设计的能力,培养学生积极动手创新的精神。3)通过课程设计提高我们动手实践能力,为我们以后更好的学习传感器和其他的相关知识奠定基础,使我们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 2.设计思路来源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许多高端技术已经实现了自动检测与控制。同时传感器的应用也逐渐增多,遍及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极大的方便。 本设计选用光敏传感器,对特殊场合的光照强度进行检测与报警。主要应用于农业大棚、城市照明等对光照强度有要求的场合。本设计用发光二极管作为警示灯,当光照强度不满足要求时就会发光起到警示的作用。 二、实际电路及原理 1.电路图

燕山大学操作系统课设题目(最新)

操作系统课程设计 日 程 安 排 与 要 求 主持人:申利民 参加班级:计算机11、信息安全11、软件工程11 日期:2014.01.06-2014.01.17

操作系统课程学习总结会议 操作系统课程设计任务安排与辅导 时间:01月05日(星期日) 上午8:00 - 12:00 地点:四教(209)教室 全体同学必须参加 主要内容 (1)对在操作系统课程学习进行总结,对中取得优异成绩同学进行表彰; (2)对操作系统课程设计任务进行部署; (3)邀请有经验老师和研究生讲解课程设计中方法和技术。

01月05日(星期日)详细内容 上午8:00开始 (1)申利民操作系统课程设计任务和要求20分钟(2)穆运峰Windwos 多线程程序设计60分钟(3)刘希晨课程设计经验介绍与VS 上界面设计60分钟(4)申利民操作系统课程学习总结和表彰30分钟

操作系统课程设计与实验室安排 计算机科学11、计算机应用11 日期:2014.01.06---- 2013.01.10 实验室安排(可以带笔记本电脑) 计算机应用1-2班计算机应用3班信息馆101 计算机科学1-2班计算机应用3班信息馆318 软件工程11、信息安全11 日期:2013.01.13---- 2013.01.17 实验室安排(可以带笔记本电脑) 软件工程1-2班信息馆101 信息安全信息馆318 参加辅导的教师和研究生 申利民、何海涛、穆运峰、尤殿龙、刘希晨 王俊飞、杨惠峰、陈真、郭超、许建生

教师实验室值班时间 教师实验室值班时间

申利民130******** 何海涛139******** 穆运峰139******** 信息馆415 (VC++ 辅导) 尤殿龙139******** 信息馆415 (Java 辅导) 王俊飞159******** 信息馆507 (Java 辅导) 陈真136******** 信息馆507 (VC++ 辅导) 许建生150******** 信息馆507 (VC++ 辅导) 杨惠峰187******** 信息馆415 (VC++ 辅导 刘希晨186******** 信息馆415 (VC++ 辅导)郭超138******** 信息馆415 (VC++ 辅导)王一发152******** 信息馆415 (Android 辅导)

传感器课程设计

地 下 室 火 灾 报 警 器 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班级:13普本测控 学号: 姓名:

目录 摘要 (1) 一、绪论 (2) 1.1 课题描述 (2) 1.2 方案设计 (2) 1.3 方案比较: (2) 1.4 基本工作原理及框图 (3) 二、相关芯片、传感器及硬件电路设计 (4) 2.1 STC89C52RC芯片 (4) 2.2 DS18B20 温度传感器 (5) 2.3 LCD1602字符型液晶 (6) 2.4 光敏电阻 (7) 三、系统软件设计[2] (9) 3.1温度传感器控制程序 (9) 3.2 液晶屏控制程序 (13) 3.3主程序“main.c” (15) 四、总结 (21) 五、参考文献 (22)

地下室火灾报警器 摘要 本设计是用于地下室的火灾报警,利用火灾发生时产生的剧烈光强,还有高温,进行感光感温报警。同时如果地下室存放的是一些温度敏感的物品,也可以通过设置进行温度过高/过低报警。用到的传感器主要有温度传感器DS18B20和光电传感器光敏电阻。 关键词:DS18B20,光敏电阻,STC89C52,LCD1602

一、绪论 1.1 课题描述 地下室常作为人们的杂物间使用,或者充当饭店的酒窖功能,里面经常摆放着很多易燃物品,由于地下室经常潮湿和经常飘散的灰尘会使普通的烟雾报警器误报[1]。所以设计此种地下室火灾报警器。 1.2 方案设计 方案一:火灾发生的时候会有光亮,会使昏暗的地下室光强出现变化,故采用光敏电阻设计此报警器; 方案二:火灾发生的时候会产生大量热量,会使阴冷的地下室温度变化,故采用温度传感器设计此报警器; 方案三:由于火灾发生时产生光和热,同时采用光敏电阻和温度传感器级联设计此报警器。 1.3 方案比较: 方案一只采用光敏电阻,电路设计比较简单,但是如果地下室入口没有密封好,或者地下室开有透光窗,外界光强变化时,容易出现报警器误报; 方案二采用温度传感器设计,电路上和方案三相当,但是如果地下室密封性好,地下室的一些容易发酵的酒水或者其他粮食蔬菜之类的发酵产生的大量热量,也会使报警器出现误报; 方案三综合光强变化和温度变化,电路设计上只比方案二多一个光敏传感器,但是却同时具备了光强和温度传感。如果地下室密封性好,温度升高的时候并没有光照变化,避免误报;如果地下室密封性不好或者开有透光窗,光强变化的时候,发酵产生的热量及时的散出地下室,报警器也不会误报。只有火灾时候瞬间产生高温不会及时散去,而且有大量光照,报警器才会工作。 综合以上方案,故采用方案三。

燕山大学软件工程课程设计

燕山大学 课程设计报告自习室座位管理系统 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年级专业09级计算机科学2班学生姓名XXX 090104010XXX XXX 090104010XXX XXX 090104010XXX 指导教师XXX 提交日期2012-6-14

摘要 本次课程设计在Windows 7平台上,以VS2010作为界面开发工具,分析设计了“图书馆自习室座位管理系统”。学生可以通过终端进行座位申请、座位退还、座位保留操作;管理员可以通过账户登录获取管理权限,对数据库进行更新和修改。 本报告中首先说明了该系统的特点与业务需求,构造了系统的数据模型、功能模型和动态模型,之后详细说明了系统的业务流程和系统开发流程,重点介绍了系统各模块的功能及相关功能的实现方向。 关键词座位管理系统;座位;数据库;VS2010;动态模型;模块

目录 摘要 (1) 第1章绪论 (2) 1.1 课题背景 (3) 1.2 课题意义 (4) 1.3 选题依据 (5) 第2章系统需求分析 (10) 2.1 系统功能描述 (10) 2.2 系统功能需求 (11) 2.3系统功能模块图 (12) 第3章系统总体设计 (13) 2.1 系统方案选取 (14) 2.2 系统功能设计 (15) 2.3数据库设计 (16) 结论 (18) 参考文献 (53)

第一章绪论 1.1 背景和意义 在大学中,公共自习室的座位管理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因为它牵扯到能否让每个同学公平地享用到其应有的公共资源,同时更好的做好配合学校教学的服务工作,所以一个有力的图书馆座位管理系统不可或缺。由于图书馆的座位是免费使用,所以必须要做到公平;但是,图书馆的座位资源有限,应该得到最大限度地使用,所以必须讲究效率。每到学期末或考试周,图书管的公共自习室就变成了紧俏资源,一系列因为管理上的不力所产生的问题接踵而至,例如:一些座位被长期占用却得不到回收,一人同时占用多个座位,座位信息不能及时反馈给同学等等。一个有力的座位管理系统可以公平管理和分配公共资源,使其得以充分利用,并节省人力物力,避免人为因素所导致的错误,同时还可以实时更新信息使得信息统一从而为同学节省宝贵时间。 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给我们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尤其对于复杂的信息管理,计算机能够充分发挥它的优越性。作为计算机应用的一部分,管理信息系统具有着手工管理所无法比拟的优点,例如:检索迅速、查找方便、可靠性高、存储量大、寿命长、实时性好、成本低等。如果我们将信息技术运用至自习室座位管理系统,那么再给我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能让我们时刻体会到数字化的乐趣。 1.2 主要内容和工作 (1)前期准备:做好需求分析工作,作为一个座位管理系统,使用者应该以学生为主,自习室座位信息更新界面应简单易用,输入方便,针对学生对系统的实时性要求较高的特点,要做好数据库的设计。需求分析之后要进一步明确问题域,站在用户人群的角度进行开发。进行可行性分析,从经济、技术、操作等方面入手,看问题能否解决。 (2)设计实施:对系统功能进行调查分析,逐步抽象,构造功能模块,建立系统的功能模型、数据模型、动态模型。然后进行总体设计,完成系统的大致框架,画出层次图。然后再进行详细设计工作,完成数据编码工作,设计出数据库和人机界面。

传感器课程设计报告

目录 1.引言 (1) 2.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1) 2.1 设计思路 (1) 2.2 总体框图 (2) 3.系统硬件设计 (2) 3.1 总硬件原理图 (2) 3.2 模块原理图 (3) 3.2.1 光敏电阻电路 (3) 3.2.2 电机驱动电路 (6) 3.2.3单片机电路 (8) 4.元件清单 (10) 5.系统调试与测试结果 (10) 5.1软件编程与调试 (10) 5.2 硬件调试 (12) 6.测试结果分析 (13) 7.总结 (13) 8.参考文献 (13)

1.引言 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微电子技术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同时影响着人们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自动窗控制系统经历了从无到有,并逐步丰富功能和可靠性发展。 为了减少因光线过强引起的显示器显示模糊程度,解决人们经常手动操作闭合窗帘的烦恼, 在此,我设计出了“自动感光启闭办公百叶窗”,智能控制室内光线. 通过室外光敏电阻感受光强变化,单片机接收光敏电阻信号,从而驱动步进电机使百叶窗闭合和打开,调整进入室内的光线;当室内光线达到适宜时,室内光敏传感器向单片机发出信号,单片机控制步进电机停止转动。这样使室内光线始终保持舒适宜人,让人们能够全神贯注地工作,解决了因窗帘开合,进入室内的光线过强或过弱给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带来的不便. 本课设描述的就是一种可根据环境光强的百叶窗控制系统的实现原理和过程。2.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2.1 设计思路 本次设计采用AT89C51单片机作为系统控制器,采用光敏电阻强弱转换为电信号的高低电平对现场光强弱的识别,并通过H桥式电路来驱动直流电机,在通过电机的转动来控制窗帘的转动。

传感器课程设计

哈尔滨远东理工学院传感器课程设计小型称重系统设计 姓名: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学号: 指导教师: 机器人学院 二0一七年六月二十五日

目录 第1章绪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 选题背景............................................... 错误!未定义书签。 目的和意义.............................................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2章设计方案及其论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模型建立及电路原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电路图 (4) 第3章数据图表及分析 (6) 数据图表 (6) 数据分析 (7) 结论 (8)

第1章绪论 选题背景 称重技术自古以来就被人们所重视,作为一种计量手段,广泛应用于工农业、科研、交通、内外贸易等各个领域,与人民的生活紧密相连。电子称重器是电子称重器中的一种,称重器是国家法定计量器具,是国计民生、国防建设、科学研究、内外贸易不可缺少的计量设备,称重器产品技术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各行各业的现代化水平和社会经济效益的提高。因此,称重技术的研究和称重器工业的发展各国都非常重视。工业生产中,称重传感器已渗透到诸如工业生产、宇宙开发、海洋探测、环境保护、资源调查、医学诊断、生物工程、甚至文物保护等等极其之泛的领域,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从茫茫的太空,到浩瀚的海洋,以至各种复杂的工程系统,几乎每一个现代化项目,都离不开各种各样的传感器。本实验是利用金属箔式应变片设计一个小型称重装置。硬件部分是在Multisim中仿真设计,使用电压变化进行模拟测量物体重量从而达到实验效果。 目的和意义 1)掌握金属箔式应变片的应变效应,单臂、全桥电桥工作原理和性能。 2)学会建立仿真模型。 3)比较单臂双臂与全桥电桥的不同性能、了解其特点。 4)学会使用全桥电路。 5)了解物体重量与电压的关系效应。 6)了解电路原理。

燕山大学操作系统课程设计说明书

燕山大学课程设计说明书课程设计名称:操作系统 题目:多道程序缓冲区协调操作 (模拟生产者消费者问题) 课题负责人: 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班级: 姓名: 学号: 课题开发日期:2014年1月13日 自评成绩: A

目录 1概述-------------------------------------------------------------------- ------------------3 目的--------------------------------------------------------3 主要完成的任务----------------------------------------------3 使用的开发工具、开发语言------------------------------------3 本软件解决的主要问题 ---------------------------------------4 2 设计的基本理念、概念和原理------------------------------------------------4 设计的基本理念----------------------------------------------4 基本概念----------------------------------------------------4 基本原理----------------------------------------------------5 3 总体设计----------------------------------------------------5 基本的技术路线:面向对象--------------------------------------------------------5 模块关系及总体流程-------------------------------------------5 4 详细设计----------------------------------------------------7 变量设计----------------------------------------------------7 线程的设计--------------------------------------------------7 button按钮的设计-------------------------------------------8 5编码设计----------------------------------------------------9 开发环境----------------------------------------------------9 注意事项----------------------------------------------------9 主要代码设计------------------------------------------------9 PUTTER线程的设计---------------------------------------------------9 MOVER1线程的设计---------------------------------------------------10 GETTER1线程的设计--------------------------------------------------11 “开始”按钮的设计--------------------------------------------------12 “结束”按钮的设计--------------------------------------------------14 解决的主要难题----------------------------------------------16 6测试出现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案-------------------------------16 7工程总结----------------------------------------------------16 8参考文献----------------------------------------------------16

传感器课程设计报告-智能家居监控系统设计

电气工程学院 传感器课程设计报告 班级:电132 姓名:袁吉收 学号:1312021047 设计题目:智能家居监控系统设计设计时间:2015.12.22~12.28 评定成绩: 评定教师:

摘要 本文设计的智能家居系统以AT89C51单片机为核心控制单元,实时获取DS18B20温度传感器、TGS813气敏传感器、UD-02感烟传感器数据.并通过LCD1602来显示当前的状态。 关键字:AT89c51、DS18B20、TGS813、UD-02、LCD1602

目录 一、题目要求 1.1 题目介绍 1.2 模块分解 二、方案设计 2.1 方案介绍 三、硬件设计 3.1硬件原理图 四、软件设计 4.1时序图 五、设计总结 六、参考文献 附件:程序代码

一、题目要求 1.1智能家居监控系统设计 以提高家居生活的安全性、舒适度、人性化为目的,设计智能家居监控系统。利用所学的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知识,实现家居温度、煤气泄漏、外人闯入、火灾(烟雾)的检测(以上检测项目必做。在此基础上增加检测项目并具有可行性,加分。除环境监测项目外,也可增加人体信号检测等。)。各检测节点可通过无线方式连接到主机,检测到危险信号后,主机可采用声光报警或远程报警。 要求(1)用Protel 画出设计原理图; 智能化家居中的 传感器 活动物体 传感器 烟雾传感器 二氧化碳 传感器 温度传感器 火焰传感器 总 线 终端 控制对象

(2)采用Quaters II、Maxplus II、multisim(EWB)、pspice、Proteus中的一种或几种软件,完成系统电路图部分或全部仿真,在设计说明书中体现仿真结果; (3)写设计说明书; 1.2模块分解 1. 温度检测:采用DS18B20温度传感器。 2. 煤气泄漏检测:气敏传感器TGS813来检测空气中的可燃性气体。 3. 烟雾检测:UD-02离子感烟传感器检测空气中烟雾。 二、方案设计 2.1方案设计及选择 在实际设计中我们要考虑的因素有很多,比如成本最低、性价比最高、性能最优、功能最强、界面最友好等等。而本次课设我采用了性价比最高的方案(首先能实现基本功能)。选用了DS18B20、TGS813、UD-02、LCD1602模块实现本次设计。 基于AT89c51的智能家居系统设计 智能家居是人们的一种居住环境,其以住宅为平台安装有智能家居

燕山大学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设计 大型骨干电厂电气主接线

目录 第一章原始资料的分析 (1) 1.1电压等级 (1) 第二章电气主接线方案 (1) 2.1 电气主接线设计的基本原则 (1) 2.2 具体方案的拟定 (2) 第三章主要电气设备的选择 (4) 3.1 发电机 (4) 3.2 主变压器 (4) 3.4 断路器和隔离开关 (5) 3.5电压互感器 (8) 3.6电流互感器的选择 (9) 3.7 母线的导体 (10) 第四章方案优化 (11) 第五章短路电流计算 (12) 5.1 等效阻抗网络图 (12) 5.2阻抗标幺值计算 (12) 5.3 短路点短路电流计算 (14) Q的计算 (15) 5.4 短路电流热效应 K 第六章校验动、热稳定(设备) (17) 6.1断路器稳定校验 (18) 6.2 隔离开关稳定校验 (18) 6.3电流互感器稳定校验 (19) 6.4 母线导体稳定校验 (20) 第七章心得体会 (20) 参考资料 (21)

大型骨干电厂电气主接线 第一章原始资料的分析 1.1电压等级 根据原始资料的分析可知,需要设计的是一个大型骨干凝汽电厂,共有两个电压等级:220KV,500KV 1.2 系统(电源)、负荷 电压等级进出线回数负荷(max) 负荷(min) 220kv 4 600MW 300MW 500kv 6 1.3 发电机、主变压器容量及台数 发电机容量和台数为6× 300MW (QFSN-300-2) 因此主变压器的台数选为6台。 1.4 联络变压器 选择三绕组变压器,连接两个电压等级,剩余一端引接备用电源。 第二章电气主接线方案 2.1 电气主接线设计的基本原则 电气主接线设计的基本原则是以设计任务书为依据,以国家的经济建设方针、政策、技术规定、标准为准绳,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在保证供电可靠、调度灵活、满足各项技术要求的前提下、兼顾运行、维护方便,尽可能的节省投资,就近取材,力争设备元件和设计的先进性与可靠性,坚持可靠、先进、适用、经济、美观的原则。 电气主接线是由高压电器通过连接线,按其功能要求组成接受和分配电能的电路,成为传输强电流,高电压的网络,它要

传感器课程设计

传感器课程设计半导体吸收式光纤温度传感器

2010年12月30日 目录 序言 (3) 方案设计及论证 (4) 部件图纸 (6) 心得体会 (6)

主要参考文献 (7) 序言 1、简介 光纤温度传感器采用一种和光纤折射率相匹配的高分子温敏材料涂覆在二根熔接在一起的光纤外面,使光能由一根光纤输入该反射面出另一根光纤输出,由于这种新型温敏材料受温度影响,折射率发生变化,因此输出的光功率与温度呈函数关系。其物理本质是利用光纤中传输的光波的特征参量,如振幅、相位、偏振态、波长和模式等,对外界环境因素,如温度,压力,辐射等具有敏感特性。它属于非接触式测温。 2、特点

光纤传感器是一种新型传感器,它用光信号传感和传递被测量,具有动态范围大,频响宽,不受电磁干扰等优点。由于光纤可被拉至距测量点几十米以外,能使信号处理的电子线路远离干扰源,固而可较少受到空间电磁干扰。另外光纤传感器均为可控有源传感器,这使得在硬件和软件设计中可采用一些特殊手段来完成某些较复杂的功能。 3、现状 随着工业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及连续生产规模的扩大, 对温度参数测量的快速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 普遍采用的热电偶很难实现对温度快速、准确地测量。这种接触式测量也难以保证温度场的原有特征, 易引起误差。在较高温度的测量中, 价格昂贵的金属热电偶必须接触被测高温物体, 所以损坏快, 增加了成本。光纤温度检测技术是近些年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由于光纤本身具有电绝缘性好、不受电磁干扰、无火花、能在易燃易爆的环境中使用等优点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各种光纤温度传感器发展极为迅速。目前研究的光纤温度传感器主要利用相位调制、热辐射探测、荧光衰变、半导体吸收、光纤光栅等原理。其中半导体吸收式光纤温度传感器作为一种强度调制的传光型光纤传感器,除了具有光纤传感器的一般优点之外,还具有成本低、结构简单、可靠性高等优点,非常适合于输电设备和石油以及井下等现场的温度监测,近年来获得了广泛的研究 原理分析 1、本征吸收原理 当一定波长的光通过半导体材料时,主要引起的吸收是本征吸收,即电子从价带激发到导带引起的吸收。对直接跃迁型材料,能够引起这种吸收的光子能量hv必须大于或等于材料的禁带宽度Eg,即 式中,h为普朗克常数:v是频率。从式(1)可看出,本征吸收光谱在低频方向必然存在一个频率界限vg,当频率低于vg时不可能产生本征吸收。一定的频率vg对应一个特定的波长,λg=c/vg,称为本征吸收波长。 2、半导体测温原理 λ,半导体材料对信号光的透过率随温度变化,但对参考光的透过率不变。设信号光的透过率为()T 参考光的透过率为rλ。光纤定向耦合器的分光比为α,光纤传输损耗和探头与光纤的联接损耗为β。令

燕山大学11计算机编译原理课程设计安排

大校11计算机《编译原理》课程设计安排 时间:18周(12月30日-1月3日)地点:信息馆317、318实验室 一、设计目的:研究、改进或自行设计、开发一个简单的编译程序或其部分功能,加深对编译理论和编 译过程的理解。编程语言不限。 二、设计任务 (学号最后一位%4+1): 1.扩展PL/0编译程序功能 目的:扩充PL/0编译程序功能, 要求:(1)阅读、研究PL/0编译程序源文件。 (2)在上述工作基础上,可有选择地补充、完善其中词法分析、语法分析、语义分析、目标代码生成、目标代码解释执行等部分的功能。如以语法分析部分为例,则可以增加处理更多语法成分的功能,如可处理一维数组、++、--、+=、-=、*=、/=、%(取余)、!(取反)、repeat、for、else、开方、处理注释、错误提示、标示符或变量中可以有下划线等。还可以增加类型,如增加字符类型、实数类型;扩充函数如有返回值和返回语句的,有参数函数等; (3)设计编制典型的运行实例,以便能反映出自己所作的改进。 2. 基于LL(1)方法的语法分析程序 目的:设计、编制和调试一个典型的语法分析方法,进一步掌握常用的语法分析方法。 要求: (1)根据LL(1)分析法编写一个语法分析程序,可根据自己实际情况,选择以下一项作为分析算法 的输入:a.直接输入根据已知文法构造的分析表M; b.输入文法的FIRST(α)和FOLLOW(U)集合,由程序自动生成文法的分析表M; c.输入已知文法,由程序自动构造文法的分析表M。 (2)所开发的程序可适用于不同的文法和任意输入串,且能判断该文法是否为LL(1)文法。 (3)如完成前两项,可增加运行实例,对于输入的文法和符号串,所编制的语法分析程序应能正确判断此串是否为文法的句子,并要求输出分析过程。 3.基于LR(0)方法(或SLR(1)方法、或LR(1)方法)的语法分析程序 要求: 可根据自己实际情况,选择以下一项作为分析算法的输入: (1)直接输入根据己知文法构造的LR(0)(或SLR(1) 、或LR(1))分析表。 (2)输入已知文法的项目集规范族和转换函数,由程序自动生成LR(0) ( 或SLR(1) 、或LR(1))分析表; (3)输入已知文法,由程序自动生成LR(0) ( 或SLR(1) 、或LR(1))分析表。 目的和其它要求参考“基于LL(1)方法的语法分析程序” 4.词法分析程序设计 目的:设计、编制和调试一个具体的词法分析程序,加深对词法分析的理解。 要求: 通过对PL/0词法分析程序(GETSYM)的分析,编制一个具有以下功能的词法分析程序: a.输入为待进行词法分析的源程序,输出为单词串,即由(单词,类别)所组成的二元组 序列; b.有一定的错误检查能力,例如能发现2a这类不能作为单词的字符串。 选作题目:若以上题目均不感兴趣,可申请做选作题目。 ①基于Lex和Y acc的C-Minus编译器。 基于W indows环境下的Lex和Yacc集成环境Parser Generator, 实现了以C _ M inus ( C 语言子集) 语言为源语言的编译器。主要从编译技术的角度对C _ M inus语言的词法分析、语法分析、符号表的建立以及目标代码生成的过程进行详细的阐述。 ②利用Lex和Yacc工具制作一个小型的计算器编译器。 功能如下:1. 分别能够完成十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的一些基本运算。可以通过DEC_ON,OCT_ON,HEX_ON三个开关进行控制。 2.能够完成一些基本的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如:加、减、乘除、乘方、取模、与、或、非等运算。 3.提供帮助提示操作,如:HELP命令,清屏命令CLEAR等,错误提示信息等。

温度传感器课程设计报告1

温度传感器的特性及应用设计 集成温度传感器是将作为感温器件的晶体管及其外围电路集成在同一芯片上的集成化温度传感器。这类传感器已在科研,工业和家用电器等方面、广泛用于温度的精确测量和控制。 1、目的要求 1.测量温度传感器的伏安特性及温度特性,了解其应用。 2.利用AD590集成温度传感器,设计制作测量范围20℃~100℃的数字显示测温装置。 3.对设计的测温装置进行定标和标定实验,并测定其温度特性。 4.写出完整的设计实验报告。 2、仪器装置 AD590集成温度传感器、变阻器、导线、数字电压表、数显温度加热设备等。 3、实验原理 AD590 R=1KΩ E=(0-30V)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 ㈠测量伏安特性――确定其工作电压范围 ⒈按图摆好仪器,并用回路法连接好线路。 ⒉注意,温度传感器内阻比较大,大约为20MΩ左右,电源电 压E基本上都加在了温度传感器两端,即U=E。选择R4=1KΩ,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电流I=V/R4=V(mV)/1KΩ=│V│(μA)。

⒊在0~100℃的范围内加温,选择0.0 、10.0、20.0……90.0、100.0℃,分别测量在0.0、1.0、2.0……25.0、30.0V时的输出电流大小。填入数据表格。 ⒋根据数据,描绘V~I特性曲线。可以看到从3V到30V,基本是一条水平线,说明在此范围内,温度传感器都能够正常工作。 ⒌根据V~I特性曲线,确定工作电压范围。一般确定在5V~25V为额定工作电压范围。 ㈡测量温度特性――确定其工作温度范围 ⒈按图连接好线路。选择工作电压为10V,输出电流为I=V/R4=V(mV)/1KΩ=│V│(μA)。 ⒉升温测量:在0~100℃的范围内加热,选择0.0 、10.0、 20.0……90.0、100.0℃时,分别同时测量输出电流大小。将数据填入数据表格。 注意:一定要温度稳定时再读输出电流值大小。由于温度传感器的灵敏度很高,大约为k=1μA/℃,所以,温度的改变量基本等于输出电流的改变量。因此,其温度特性曲线是一条斜率为k=1的直线。 ⒊根据数据,描绘I~T温度特性曲线。 ⒋根据I~T温度特性曲线,求出曲线斜率及灵敏度。 ⒌根据I~T温度特性曲线,在线性区域内确定其工作温度范围。 ㈢实验数据: ⒈温度特性

传感器课程设计

传感器课程设计

传感器课程设计 学院电气信息学院 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 年级班别 09级测控01 学号 0904010117 学生姓名王龙龙

目录 一、绪论设计内容与设计要求 (6) 1.1设计内容: (6) 1.2设计要求: (6) 二、设计原理及框图 (6) 2.1设计原理: (7) 2.2系统框图: (7) 三、方案选择及论证 (7) 3.1方案一: (7) 3.2方案二: (8) 3.3方案三: (8) 3.4方案论证: (8) 四、电路与最小系统设计 (8) 4.1驱动电路: (8) 4.2显示电路 (9) 4.3稳压电路 (10) 4.4最小系统的设计 (11) 五、红外控制原理及设计 (12)

5.1红外原理 (12) 5.2红外电路设计 (13) 六、控制流程与程序 (14) 6.1程序流程 (14) 6.2控制程序 (14) 参考文献 (43) 摘要: 本次课程设计是利用接近传感器和单片机技术设计制作一个显示电机转速的速度测定系统,尽可能的提高测量误差,用4位LED 数码管显示速度。电机测速系统由红外接收电路、单片机最小系统、数码管显示电路、电机驱动电路以及激光测速电路构成。红外接收电路用来接收用户输出的红外信息,实现测试参数的设置。

关键词:传感器;转速:显示: Abstracts: This course is designed to use proximity sensors and 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 design a show the speed of the motor speed determination system, as far as possible to improve the measure error, with four LED digital display speed tube. Motor speed system consists of infrared receiving circuit, single chip minimize system, digital pipe display circuit, motor drive circuit and laser speed circuit to form. Infrared receiving circuit used to receive a user output of infrared information, realizing test parameters Settings. Keywords: sensors; Speed: display:

燕山大学课程设计---移位与卷积

燕山大学 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移位与卷积 学院(系):电气工程学院 年级专业:检测(2) 学号: 120103020122 学生姓名:赵家德 指导教师:王娜 教师职称:讲师

电气工程学院《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程名称:数字信号处理课程设计 说明:1、此表一式四份,系、指导教师、学生各一份,报送院教务科一份。 2、学生那份任务书要求装订到课程设计报告前面。 电气工程学院教务科

目录 第一章、MATLAB简述 (1) 第二章、基本原理介绍 (2) 第三章、命令介绍、仿真及结论 (4) 3.1命令介绍 (4) 3.2仿真 (4) 3.2.1仿真总程序 (4) 3.2.2仿真图 (8) 3.3从程序仿真与仿真图得出的结论 (9) 第四章、心得体会 (10) 参考文献 (11)

第一章 MATLAB简述 MATLAB 是一个可视化的计算程序,被广泛地应用在科学运算领域里。它具有功能强大、使用简单等特点,内容包括:数值计算、符号计算、数据拟合、图形图像处理、系统模拟和仿真分析等功能。此外,用Matlab还可以进行动画设计、有限元分析等。 MATLAB系统包括五个主要部分: 开发环境:这是一组帮助你使用MATLAB的函数和文件的工具和设备。这些工具大部分是图形用户界面。它包括MATLAB桌面和命令窗口,命令历史,和用于查看帮助的浏览器,工作空间,文件和查找路径。 MATLAB数学函数库:这里汇集了大量计算的算法,范围从初等函数如:求和,正弦,余弦和复数的算术运算,到复杂的高等函数如:矩阵求逆,矩阵特征值,贝塞尔(Bessel)函数和快速傅立叶变换等。 MATLAB语言:这是一种高水平的矩阵/数组语言,含有控制流语句,函数,数据结构,输入/输出,和面向对象编程特征。它允许“小型编程”以迅速创立快速抛弃型程序,以及“大型编程”以创立完整的大型复杂应用程序。 句柄制图:这是MATLAB制图系统。它包括高级别的二维、三维数据可视化,图像处理,动画,以及表现图形的命令。它还包括低级别的命令,这使你不但能在MATLAB的应用中建立完整的图形用户界面,而且还能完全定制图形的外观。 MATLAB应用程序界面(API):这是使你编写与MATLAB相合的C或Fortran程序的程序库。它包括从MATLAB中调用程序(动态链接),调用MATLAB为计算引擎,和读写MAT-文件的设备。 MATLAB的重要作用与此次课程设计的关系 MATLAB是一款在数学类科技应用软件中特别是在数值计算方面首屈一指的软件,它可以进行矩阵运算、绘制函数和数据、实现算法、创建用户界面、连接其他编程语言的程序等,主要应用于工程计算、控制设计、信号处理与通讯、图像处理、信号检测、金融建模设计与分析等领域。而线性卷积和循环卷积在工程上的应用亦非常广泛,在MATLAB软件处理下,实现任意两个序列的线性和循环卷积对于工程上的辅助是相当重要的。卷积关系最重要的一种情况,就是在信号与线性系统或数字信号处理中的卷积定理。利用该定理,可以将时间域或空间域中的卷积运算等价为频率域的相乘运算,从而利用FFT等快速算法,实现有效的计算,节省运算代价。

超市进销存管理系统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燕山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实验实习 实验报告 组长: 组员: 经济管理学院电子商务系

2014年1月 在我国超市形成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现在已经成为我国零售业的一种重要形态,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随着超市高速的发展,其经营管理也变得愈加复杂,早期的销售员站柜台的形式早已不能满足现有销售的发展,超市需要处理大量的库存信息,还要时刻更新产品的销售信息,不断添加商品信息。对于我国来说,超市已经普遍存在,这种自动化管理也成为必要,有必要通过管理系统的应用来提高超市的服务效率。下面我们将对其进行系统分析与设计、数据库分析、功能模块方面做细致介绍。 一、系统分析 (一)需求分析 超市进销存管理系统的主要工作是对企业的进货、销售和库存以信息化的方式进行管理,最大限度的减少各个环节中可能出现的错误,有效减少盲目采购、降低采购成本、合理控制库存、减少资金占用并提高市场灵敏度,使企业能够合理安排进、销、存的每个关键步骤,提升企业市场竞争。 超市数据资料有些属内部资料,不能为外人所知,系统须有保密措施,设置密码。查看资料需输入正确密码,销售人员销售货物需输入代号才能打开收银柜。 针对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参观兴龙广缘卖场后,我们对产品进销存合理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通过实际调查,要求超市进销存管理系统具有以下功能:

○1界面设计美观大方,操作方便、快捷、灵活。 ○2实现强大的进销存管理,包括基本信息、进货、销售和库存管理。 ○3能够在不同的操作系统下运行,不局限于特定平台。 ○4提供数据库备份和修复功能。 ○5提供库存盘点功能。 ○6提供技术支持的联系方式,可以使用邮件进行沟通,或者直接连接到技术网站。 (二)可行性分析 1.背景: 兴龙广缘是一家以商品零售为主的商业企业,为了更好地管理进货、销售和库存,现需要开发一个超市进销存管理系统,项目名称为“超市进销存管理系统”。 2.可行性研究的前提: (1)要求: a.附加进货、库存和销售功能以增加管理的灵活性。 b.系统的功能要符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 c.管理内容较多,涉及窗口容易混乱,应提供窗口集合操作和菜单管理。

燕山大学SolidWorks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说明书 学生姓名:赵志远杨新宇吕林猛赵帅任江周 王晓峰翟文朔孙亚光 专业班级:轧钢二班 指导教师:黄华贵、许石民、于凤琴、陈雷 得分: 答辩时间:2014.12.12

燕山大学课程设计(论文)任务书院(系):机械工程学院基层教学单位:冶金机械系

目录 第一章矫直机下矫直辊系装配及原理 (4) 1.1 矫直机下矫直辊系结构组成 (4) 第二章零件设计过程 (4) 2.1 辊系零件创建 (4) 2.2部分零件图 (5) 第三章矫直机下矫直辊系装配 (6) 3.1 辊系装配 (6) 3.2装配图 (6) 第四章矫直机下矫直辊系工程图创建 (7) 4.1创建过程 (7) 4.2工程图 (7) 第五章设计心得体会 (8) 参考文献 (9)

第一章矫直机下矫直辊系装配 1.1 矫直机下矫直辊系结构组成 电机、键、联轴器、挡圈、轴向调整蜗杆、定距环、套、唇形密封圈、轴向调整透盖、螺栓、螺母、垫圈、接近开关信号板、接近开关托架、螺柱、薄螺母、固定螺母、辊片固定螺母、固定环、销、固定垫圈、辊片套、螺钉、矫直辊、衬套、透盖、杯形套、外定距环、内定距环、轴承、操作侧止动垫片、操作侧锁紧螺母下矫直辊轴、定距套、杯形套、轴承、锁紧螺母、止动垫片、螺钉、下套筒、蜗轮箱箱体、蜗轮箱上盖、轴向调整蜗轮、轴向调整环、油封 第二章零件设计过程 2.1 辊系零件创建 利用SolidWorks画出各零件图。 创建过程: 1、画出草图; 2、对草图进行拉伸、旋转; 3、对多余部分切除、钻孔; 4、进一步加工; 5、保存。

2.2 部分零件图下套筒 涡轮箱上盖 下矫直滚轴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程设计报告标准

黑龙江科技学院 课程设计报告 项目名称:瓦斯浓度检测系统设计 所属课程:传感器与检测技术 实践日期:— 班级测控08---3班 学号04号 姓名王蕊 成绩 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其具有两个通道,每个通道的增益范围为-10~30 dB,因此两个通道串连起来可以实现的增益控制范围为:-20~60 dB。图2为瓦斯传感器及信号放大电路。 2.3 A/D转换电路设计系统使用的数模转换器LTC1865是凌力尔特推出的16位SAR ADC,采用单5 V电源工作,并能保证在-40℃~+12.5℃的温度范围内工作。每个器件最大电流为8.50 uA,最大采样率达250 kS/s,供电电流随着采样速率的降低而变小。MSOP-10封装的LTC1865提供2路软件可编程的通道,并且可以根据需求来调整参考电压的大小。A/D转换电路设计如图3所示。 2.4 报警模块电路设计本设计的报警模块采用普通的蜂鸣器来完成。蜂鸣器一端接地,一端接用来驱动它工作的PNP晶体管的发射极,晶体管基极连接AT89S52的P3.3口。 2.5 键盘模块电路设计本系统中的按键主要用来设定瓦斯浓度的报警值,采用独立按键式键盘,共3个按键,它们分别与AT89S52的P2.0~P2.2口连接,平时这三个引脚输出高电平,当按键被按下时引脚变成低电平,因此,只要在软件中查询这几个引脚的电平,就可以确定是否有按键按下,从而进人相应的子程序。 3 系统软件设计系统软件主要包括系统主程序和数据采样处理子程序两部分,主程序流程如图4所示,数据采样处理子程序如图5所示。 系统开机上电工作后,首先进行初始化,接着进入主循环扫描是否有按键按下,若检测到有键按下,则设定系统的瓦斯浓度报警上限值,否则直接调用数据采集处理子程序进行数据采集处理。 主程序调用数据采样处理子程序后,就进入该子程序运行,首先启动A/D转换进行数据采样,得到的数据信号输入到AT89S52进行滤波、零点修正并计算瓦斯气体浓度值,若浓度超限则启动扬声器声音报警,否则关闭蜂鸣器并返回。 4 实验结果及分析瓦斯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瓦斯爆炸有一定的浓度范围,通常把在空气中瓦斯遇火后能引起爆炸的浓度范围称为瓦斯爆炸界限。瓦斯爆炸界限为5%~16%。当空气中氧气浓度达到10%时,瓦斯浓度在5%~16%之间,就会发生爆炸。 根据MJC4/3.0L的技术指标(甲烷浓度为1%时,其灵敏度为20~40 Mv),因此设定瓦斯的爆炸上限值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