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说史名词解释(整理)

经济学说史名词解释(整理)
经济学说史名词解释(整理)

1)色诺芬

贡献:a、经济著作主要有《经济论》和《雅典的收入》

B、《经济论》约写于公元前387—前371年间,是用记录苏格拉底和别人对话的形式写成的。色

诺芬在这本书中最早使用了“经济”一词,其原意为“家庭管理”,因此他所谈论的经济是家庭经济。

C、色诺芬已了解物品有使用和交换两种功能,同时,他也有了对于财富的最初看法,认为财富就

是具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例如:“一支笛子对于会吹它的人是财富,而对于不会吹它的人,则无异于毫无用处的石头”,只有卖掉它时才会是财富。

d、《雅典的收入》主要论述了当时的财政不足问题

2)柏拉图

贡献:柏拉图写成《理想国》,这本书主要内容为:以对话形式提出解决当时社会危机的途径。(因此,他提出“理想国”的设计:“理想国”由三个自由民阶层或等级组成。最高等级是执政的哲学家,他们能洞察真理,具有美德,富于知识,能够以政治国;第二等级是战士,他们平时训练,学习武术,战时担负保卫国家的责任;最低等级是农民、手工业者和商人,他们专门从事经济活动,没有思考和参与政治的能力,只为其他阶级提供生活资料。奴隶不是公民,处在三个等级之外,他们只是会说话的工具。)

3)亚里士多德

贡献:是古希腊哲学家、思想家,所以贡献既有哲学又有经济;

代表作有《政治论》和《伦理学》。

在《政治论》中提出了不同于柏拉图理想国的组织。他是把奴隶制下的社会分工当做自然分工,用天生的人的差别(性别、种族、生理等)来论证奴隶制度的合理与自然。

他认为生财之道有两种:一种是属于家务管理的一部分,一种是“货殖”,即无限制的追求货币增殖。前者是把大自然提供的生活资料安排好,积累对将家庭具有使用价值的财富,取得这些财富是为满足消费,人的消费有一定限度,因而这种财富也是有限的,是合乎自然的。后者的目的是增加货币,因而这种财富是无限的,也是违反自然的。(自己补充:他把货值和经济区分开的古代思想家,真正的观点主要发表于《政治论》和《伦理学》上,反对商业,反对高利贷)

4)经济论

约写作于公元前387—前371年之间,是用记录苏格拉底和别人对话的形式写成的。全书共分为两大部分:

在第一部分中,色诺芬借苏格拉底之口阐述了农业对国家经济的重要性,认为农业是国民赖以生存的基础,是希腊自由民的最重要的职业;然后又讨论了人们应当如何用最有效的方法来管理好自己的家产。在第二部分中,色诺芬提出:主持家务是妇女的天职,家政训练应该成为女子教育中的特别项目。

总的看来,色诺芬拥护自然经济,反对雅典所采取的发展商业和货币经济的方针。他根据奴隶制自然经济的要求,确定了奴隶主的经济任务,主张把奴隶主的家庭经济管理辟为一门专门学问。

色诺芬在这本书中最早使用了“经济”一词,其原意为“家庭管理”,因此他所谈论的经济是家庭经济。

5)政治论

6)公平价格:

最初出现于罗马法和罗马法学家的著作中,是用来指定某时期内不受市场变动影响的价格,大多数从事交换的人是按这个价格进行买卖。他们所说的这种公平价格实际上是平均价格,即大体上与价值相符的价格。

7)阿奎那

托马斯·阿奎那,他的主要著作是《神学大全》,被认为是中世纪经院哲学的百科全书,阿奎那也被称为中世纪“神学的泰斗”。阿奎那的经济思想反映在《神学大全》中。

阿奎那依据“自然法”的观念来论证封建农奴制度的合理性。

阿奎那接受了马格努关于公平价格的思想,并做了进一步的发挥。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价格常常脱离价值,这使得阿奎那提出效用决定价格的观点,开启了以后效用价值理论的先河。

第二章

1、早期重商主义(重金主义)早期与晚期重商主义:早期重商主义产生于15--16世

纪,在对外贸易上强调少买,严禁货币输出国外,力求用行政手段控制货币运动,以贮藏尽

量多的货币,因而又被称为货币差额论。

2、晚期重商主义(重工主义)晚期重商主义盛行17世纪上半期,强调多卖,主张允

许货币输出国外,认为只要购买外国商品的货币总额少于出售本国商品所得的货币总额,就

可以获更多的货币。晚期重商主义为保证对外贸易中的出超,采取保护关税的政策。由于

晚期重商主义力图控制或调节商品的运动并发展工场手工业,又被称为贸易差额论。

3、托马斯·孟,英国晚期重商主义的代表人物,代表作《贸易论》。

其主要思想:

孟认为对外贸易是国家致富的途径。在对外贸易中争取出超,就可以带来

更多的货币,从而使英国致富。主张尽可能扩大本国商品出口和减少对外国商品的消费。

?主张实施关税保护政策,输往国外的商品免税,转口贸易轻税,消费品进口课以重税

?主张促进本国制造业的发展,多出口制成品,减少原料品出口

?主张通过贸易对欧洲农业国进行剥削和对殖民地进行掠夺

特别重视发展航运业和转口贸易业。注意到国际贸易中所谓无形进口的项目,诸如运费、保险、旅游开支

等等的盈亏

孟要求取消禁止货币输出的法令,认为重要的不是在于把货币保藏起来,而在于把货币投入有利可图的对

外贸易中去。

4、孟克列钦(自己整理)

(1)是法国早期重商主义(2)在1615发表了《献给国王和王后的政治经济学》中提到了

政治经济学一词

5、格雷欣规律格雷欣法则,指在实行金银复本位制条件下,金银有一定的兑换比率,当金银的市场比价

与法定比价不一致时,市场比价比法定比价高的金属货币(良币)将逐渐减少,而市场比价比法定比价低

的金属货币(劣币)将逐渐增加,形成良币退藏,劣币充斥的现象。

6、柯尔贝尔是法国政治家、国务活动家。他长期担任财政大臣和海军国务大臣,是路易十四时代法国最

著名的人物之一。柯尔贝尔努力重新构建法国的经济结构以增加财政收入和使国家自给自足。开始他采取

了相当激烈的手段来整顿财政机构,包括起诉腐败的官僚和拒绝向银行偿付公债。他按照重商主义的经济

理论,鼓励发展本国工商业,并且提高关税来予以保护,重商主义因此也被称为“柯尔贝尔主义”。通过政

府直接控制经济部门,建立殖民贸易公司和开办新式工厂,柯尔贝尔成功地扩展了法国的工业和贸易能力。

第三章

1、货币数量论:一国所有的货币都处在流通中,以致商品的价格完全由流通中的货币数量

的多少来决定。

2、威廉·配第,英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创始人,“政治经济学之父”。代表作有《赋税论》、《政

治算术》等。

(1)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配第接受培根、霍布斯等人的进步哲学思想,并用于经济问题的分析,把研究对象从流通领域转向生产领域,还经常运用统计和数学方法来研究经济问题。

(2)价值理论

配第在价值理论上的一个重要历史功绩在于,他第一次有意识地把商品价值的源泉归于劳动,从而奠定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的基础。配第的价值论主要发表在《赋税论》中。他区分了自然价值、自然价格、

政治价格和真正的市场价格。他的自然价格是指用货币表示的自然价值。自然价值的高低决定于生产自然

必需品所需人手的多少。在行业中实际存在的人手与实际需要的人手不一定相符,在实际需要的人手的自然基础上,按实际的人手计算出来的是政治价格,将政治价格以货币衡量所得出的即是实际的市场价格。他实际上已经认识到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价值量同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但是,配第在论述中一开始就用白银(货币)来表现其他商品的价值,混同了价值、交换价值和价格。此外,他还提出“土地是财富之母,而劳动则为财富之父和能动的要素”的观点,认为劳动和土地共同创造价值,混同了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生产。

(3)分配理论

配第在劳动价值论基础上论述了工资、地租、利息及货币等经济范畴。他认为工资取决于维持工人最低生活所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地租是农产品价值中扣除生产费用(工资和种子)以后的余额。实际上他说的地租就是剩余价值,配第把利润包括在地租当中。他从地租引出利息,以收取地租的合理性来论证利

息的合理性;论述了地价相当于购买一定年限的地租,考察了级差地租的两种形态。{自己整理:1、他是英国早期重商主义者,他的方法论指导原则是自然运动2、他认为,工资和地租是反比关系3、把基本上

相当于价值,是市场价格的背后的基础的东西叫做自然价格4.提出征税的一般原则是公平、便利、节省5、最早研究宏观经济学问题,是政治经济学之父,统计学创始人6、最早提出级差地租概念7、地租学说是配第分配论的中心问题8、是古典派国家经济职能和财政理论的奠基人9、代表作《赋税论》10、把干预

经济的法律分为遵循自然规律和违反自然规律}

3、大卫.休谟,(自己整理)

a、代表作《论商业》、《论货币》、《论利息》、《论贸易平衡》、《论赋税》,《论社会信用》。

b、他的经济学思想和学说的哲学基础是《人性论》

c、他的货币数量论认为一国商品的价格决定于国内存在的货币量

d、18世纪英国货币数量论最重要的代表人物

e、它的利息理论认为利息率的高低在利润的限度内取决于借贷货币的供求状况

f、主张实行自由贸易

g、西方经济学最大影响是其货币数量论

4、莫西

5、古典政治经济学古典政治经济学即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是西欧资本主义产生时期的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主要成果是奠定了劳动价值论的基础,并在不同程度上探讨了剩余价值的各种形式,如利润、利息和地租等问题。受资产阶级立场和历史条件的限制,它不了解资本主义发展规律,把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和各种经济范畴都看成是自然的、永恒的,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庸俗的因素。古典政治经济学在英国从威廉·配第开始,中经亚当·斯密的发展,到李嘉图结束;在法国从布阿吉尔贝尔开始,到西斯蒙第结束。

政治经济学的早期形态之一。对重商主义进行批判的基础上建立的,认为一个国家相对于其他,国家的权力十分重要,但是国家乃至国际的经济条件经济制度,特别是市场则更为重要。在经济生活中,起决定作用的并非国家的政治权力,而是市场。国家的关系可能是一种“非零和”博弈。它的基本特征是认为经济决定政治,它信奉经济自由主义,推行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它最先出现于工业革命时的英国,后来扩展到欧美,其代表人物有亚当斯密等。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主要来源就是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如亚当斯密、李嘉图等的古典政治经济学流派。

6、《政治算术》《政治算术》论述了所有的政府事务及与君主荣誉、百姓幸福和国家昌盛有关的事项都可以用算术的一般法则来证实。英国经济学家威廉·配第以极其普通的科学原理解释纷繁错综的世界,是一本视角独特的政治经济学名著。

政治经济学之父,英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奠基人,劳动价值论的创始人,威廉·配第名著之二。

第四章

1、不阿吉尔贝尔,(在原基础上自己整理了一下)

(1)他是法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典型代表人,反对重商主义的最初思想家

(2)代表作:《法国详情》,《论财富、货币和赋税的性质》,《谷物论》、《法国的辩护书》

这些书贯穿的一个基本思想是,分析和阐述法国贫困的状况和原因,找出增加财富的措施和策略。他主要指出了两个原因:1)消费不足。但是法国产生消费不足的原因是税收的变化无常和分配不公。2)禁止谷物输出和维持谷物贱价的政策。

(3)首次强调了信息和预期的重要性

(4)货币问题上主张保存商品交换,废除货币

(5)他的自然经济规律是法国重农学派的“自然秩序”观念的直接思想渊源和发端

(6)是法国经济学的创始人

2、“自然秩序”

“自然秩序”:是“所有的人,以及一切人类的权力”必须遵守的,是“坚定不移的,不可破坏的,而且一般来说是最优良”的规律。

第五章

1、弗朗斯瓦·魁奈(在原基础自己整理了一下)

(1)他是法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奠基人之一,法国重农学派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

(2)经济思想史上第一次提出商品交换不能成为财富的来源

(3)代表作《经济表》,在这本书中对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进行了探索和研究。这是魁奈在政治经济学说史上的创建,是一个杰出的贡献。

(4)“纯产品”学说是重农主义的理论核心和最基本问题

(5)把农业资本分为年预付与原预付

2、杜尔哥(自己整理)

(1)重农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2)《古尔内颂》第一次系统地表述了他的观点

3、自然秩序:同自然界一样,人类社会中也存在着由上帝安排的、合乎理性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秩序”。政治经济学的任务就是在于阐明自然规律,使人为秩序符合自然秩序,唯一途径就是,废除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干预,实行经济自由。魁奈把社会分为生产阶级、不生产阶级、土地所有阶级。

4、重农学派

5、《经济表》:分析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用图解说明一个国家每年的总产品怎样在这三个阶级之间流通,怎样为每年的再生产服务。年预付和原预付的区别。

6、纯产品“纯产品”学说实际上是重农学派的剩余价值理论,是重农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也是重农学派政策主张的基石。物质财富本身数量扩大,就是农业中不断生产出来的产品,通过这样的生产过程,除了补偿生产中消耗的生产资料、工人的生活资料和农场主的生活资料外,还有剩余产品。这里所说的剩余产品就是“纯产品”。

7、原预付:指购置农业设备的基金。通常几年预付一次,用来添置耕畜、农具、仓库、房屋等;一般部分地纳入每年的生产费用,并从每年的产品售价中逐年收回。

8、年预付:每年在劳力和耕作上的支出。每年预付出去,包括种子、肥料、工人的工资等;一般全部纳入每年的生产费用,并从每年产品的售价中一次收回。

第六章

1、《国富论》:

《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一书的简称,英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代表作,

出版于1776年。

斯密《国富论》的研究中心是国民财富的性质及其产生和发展的条件,目的是找出促进或阻碍资产阶级财富增长的原因,为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主义和重商主义提供理论武器。国民财富就是一个国家所生产的商品总量,而财富的源泉是劳动,并且是任何生产部门的劳动。要增加财富有两个主要途径:提高劳动生产率,这需要加强劳动分工;增加工人人数,这需要增加资本积累。这是《国富论》的基本思想。

根据这种基本思想,斯密把《国富论》分为五篇:第一篇分析分工、交换、货币、价值以及产品分配(工资、利润、地租)。第二篇分析资本。头两篇包括了斯密整个政治经济学的原理。第三篇是经济史,第四篇是经济学说史,第五篇是财政学。

斯密在著作中使用了两种方法:归纳法(也称外在的方法)和演绎法(也称内在的方法)。这是由他的双重任务(在前人基础上探索资本主义社会内部的生理学和试图描述前人未说明过的经济现象)决定的。他的二重方法使他的几乎所有经济范畴都带上了二重性。

斯密从人的本性出发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具有反封建的进步意义。较早使用“经济人”假设,赞美“看不见的手”的巨大作用,这些都适应了当时进步的资产阶级利益和要求,但同时也表现了其方法的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性质。

全书以发展生产力,增加国民财富为主题,以劳动价值理论为基础,系统地论述了政治经济学的各个范畴,从理论上系统地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探讨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联系和运动规律,从而建立起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第一个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使政治经济学成为一门真正独立的科学,对政治经济学的发展起了重大的作用。

2、“斯密教条”

斯密价值规定中的一个错误公式。按照这个公式,商品价值不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决定,而取决于工资、利润加地租的所谓“三种收入”,即三种收入构成商品的价值,颠倒了价值创造和价值分配。

(另一种答案:斯密曾断言:“每一件商品的价格或交换价值,都由三个收入的全数或其中之一构成;合起来说,构成一国全部劳动年产物的一切商品价格,必然由三种收入构成,而且作为劳动工资、土地地租或资本利润,在国内不同居民间分配。”这种断言整个社会的商品价值只分为三种收入,由三种收入构成的观点,一直被后来许多经济学家所遵循,因此被称为“斯密教条”。它颠倒了价值创造和价值分配。)

3、三个阶级和三种收入三个阶级,生产阶级,即从事农业的阶级,其中包括租地农业资本家和农业工人;土地所有者阶级,包括地主阶级及其丛书人员,国王、官吏和教会。这个阶级以地租和租税的形态从农业阶级取得“纯产品”;不生产阶级,不结果实的阶级,包括工商业资本家和工人;(三种收入见p102)

4、税收四原则第一,公平。一国国民都需按各自收入的一定比例或各自能力纳税,做到负担公平。第二,确定。纳税日期、数额、方法都应明确,并且避免随便变更。第三,便利。纳税方法、日期都要顾及纳税人是否方便或容易,第四,经济。赋税征收尽量减少税收费用。

5、经济自由主义p116

6、非生产劳动:同资本交换的劳动是生产劳动,不同资本交换,而直接同收入交换即工资或利润交换的劳动(当然也包括同那些靠资本家的利润存在的不同项目,如利息和地租交换的劳动)是非生产劳动。(P110 )

7、斯密亚当斯密是经济史与经济学说史上的重要人物。其代表作是《国富论》。在这其中,斯密首先提出了完整的,系统的经济学理论。作为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行家,斯密极力反对重商主义的限制进口,国家干预的主张。他提出了“看不见的手”理论,从人的“利己心”的角度出发,认为市场是完美的调节贸易的手段,应把所有事都交给市场调节,坚决反对国家干预。同时,斯密还提出政治经济学的目的:富国裕民,即使国家获得更多的财富,使得公务得以进行;使公民获得更多财富,提高生活质量。斯密的贡献主要有分工理论,二元的劳动价值论以及绝对优势理论。他认为分工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应尽可能扩大分工。其中,他的绝对优势理论最为出名。他认为:各国都有自身的绝对优势,只要把本国所有资源都

用于生产这种商品,再通过对外贸易,即可获利。这个理论对后来场胜利重大影响,为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奠定了基础。斯密的理论驳斥了重商主义的观点,为当时资本主义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同时,他的理论也反映了资产阶级摆脱封建干扰,渴望进一步发展的愿望。但是,斯密的理论也有很多缺陷,他常常在商品价值的源泉的问题上摇摆不定。同时,事实上,并不是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绝对优势,也不可能把所有资源都用在生产一种商品上。因此,也带来了后来李嘉图对其理论的发展。

第七章

1、李嘉图

李嘉图是英国古典经济学的完成者。

代表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1、贡献:

1)奠定了劳动价值论的基础,摒弃了斯密的三种收入决定价值的观点。

2)在研究方法上,较为科学地运用了从抽象到具体的方法。

3)在国贸上的贡献是,相对优势理论即比较优势理论。

2、分配理论

主要观点:分配问题是政治经济学中最困难、最重要的课题之一,所以,李嘉图把它当作政治经济学研究的主题。

李嘉图经济理论体系中,分配理论是中心。李嘉图认为,产品要在地租、利润和工资的名义下分配给各个阶级,而“确立支配这种分配的准则,乃是政治经济学的主要问题”。

2、《谷物法》(简单了解)

3、李嘉图理论体系两大矛盾

价值理论的两大矛盾李嘉图在价值理论方面遇到了两大难关,即李嘉图体系的两大矛盾:第一个难关就是价值规律与利润规律之间的矛盾。李嘉图不能在等价交换规律的基础上说明利润的来源,不能说明资本与劳动交换如何与价值规律相一致。这是因为李嘉图把资本与劳动的交换看做例外现象是错误的。第二个难关是价值规律与平均利润规律的矛盾。换句话说,就是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规律与价值规律的矛盾。这是因为李嘉图混同了价值与生产价格。

4、耗费劳动和购买劳动

中国法制史重点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楔形文字法 指古代西亚两河流域地区各奴隶制国家以楔形文字镌刻而成的法律的总称。它产生于公元前3000年左右,到公元前6世纪,随着新巴比伦王国的灭亡而逐渐走向消亡。 2.《汉穆拉比法典》 公元前19世纪,同一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王国第六代国王汉穆拉比在吸收原有楔形文字法的基础上制定的一部法典。其原文镌刻在一块黑色玄武岩石柱上,又称“石柱法”。法典分为序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基本上适应了当时巴比伦国家奴隶制经济的影响,具有较大的历史影响。 3.吠陀 印度最古老神圣的法律渊源,约成于公元前1500-公元前600年,分为《梨俱吠陀》、《赞颂吠陀》、《娑摩吠陀》、《耶柔吠陀》四部,以诗歌体裁写成。它们充满了神话和幻想,反映了当时印度社会的政治经济状况,其中许多涉及当时人们的行为规范和社会习惯。 4.摩奴法典 约成于公元前2世纪-公元2世纪,是古印度第一部较为正式的法律典籍,它较全面地论述了吠陀的精义,规定了以种姓制为核心的基本内容。它对印度法制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传播至东南亚及远东地区,从而形成了以它为基础的印度法系。 5.印度法系 世界五大法系之一,指随着古代印度法的发展,以《摩奴法典》为基础的古代印度法律制度广泛影响而形成的,包括了当时东南亚各国。至15世纪最后一个印度化王国灭亡,印度法系也成了死法系。 6.解负令 公元前594年雅典梭伦立法的一项改革内容,规定拔除立在债务人份地上的记债碑,作为债务抵押品的土地无偿归还原主,禁止人身奴役和买卖奴隶,因债务抵押为奴者一律恢复自由,因债务而卖身到外国为奴的自由人由国家出金赎回。7.市民法 又称公民法,是古代罗马国家固有的法律,包括民众大会和元老院通过的带有规范性的决议、法律以及习惯法规范,仅适用于罗马市民(公民)。其内容主要是有关罗马共和国的行政管理、国家机关以及一部分诉讼程序的问题,涉及土地等财产方面的不多。其特点是体系不完整、带有保守性、形式主义比较浓厚等。8.万民法 万民法是规范罗马公民和非公民之间以及非罗马公民之间的纠纷的法律体系,是

经济思想史名词解释

?批判性理性 6 主张对理性应该采取批判的态度,认为普遍有效的科学理论并不来自经验归纳,科学理论是通过不断的证伪、否定、批判而向前发展的。是一种多元而批判的理想主义,是演化理性主义的传统 发展脉络:古希腊哲学家用推理方法潜心检验一切事物,并形成了自由研究和自由讨论的学术精神,无论是自然学派还是智者学派,都在辩论和批判中相互吸收发展到后期形成了卡尔·波普所称的批判理性主义。 显著特点: 1.突出强调理性的批判性和这种批判精神对科学发展的重要性 2.重视本体论的研究并系统的阐述本体论的哲学主张 3.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科学哲学,扭转了语言分析导向,尤为科学哲学与科技政策的结合开辟了道路。提出大胆猜测,按“可证伪度”的大小与经验两者来检验理论与事物。 ?肯定性理性 7 是一种一元的理性,是单向度的,强调归一论,即世界由物质构成但社会又是有变动性的;认为自然世界存在一定的发展规律,从而出现了自然主义发展观的萌芽。是建构理性主义的传统 基本特征及原则: 1.把既定事物看成是对真理的肯定,接受一切现存的事物。 2.服从被给予的现实,试图确立万事万物必须遵循的规律,把新生事物的产生,看成是按过去的标准予先决定的。 3.反对对现存事物的否定。 ?演化理性主义 建构理性主义蔑视和贬低非理性的或未被理性充分理解的事物,它假定人生而具有知识和道德秉赋,因而人能够根据理性原则对社会精心规划,并尽可能抑制乃至消除一切非理性现象。典型例子是柏拉图的理想国,柏拉图的理想国是高度的建构主义的直接应用。人为创造说,强权即公理也是自然主义发展观的应用。这也是西方形而上哲学的源头,理性不仅支配了西方人的生活,而且还为个人主义夯实了基础。 它还认为,道德、宗教、法律、语言、文字、金钱、市场等一切文化制度都源于发明或设计,都是“精心设计之物”。此外,建构理性主义不承认“抽象”是我们大脑必不可少的工具,它更倾向于特殊和具体。它认为理性能省掉抽象而完全掌握“具体”和所有的特定细节,因而可以实在地掌握“社会过程”。建构理性主义宣称:适用于历史的观念,也适用于未来的纲领;对自己行为了如指掌的人类,应当运用理性所赋予的设计能力,按部就班地创造一种文明。具体讲,建构理性主义认为:第一,所有有益于人类的制度,都是人们在意识到它具有可预料结果的情况下发明出来的,因此人们也应按这种方式去创造这样的制度;第二,只有当我们证明这些制

外国文学名词解释

多余人 “多余人”是19世纪俄国文学中贵族知识分子的一种典型。这些形象大多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接受启蒙思想的影响,厌倦上流社会的生活,渴望有所作为,他们的出现是社会意识觉醒的一种体现。但是这一类形象往往以自我为中心,没有明确的生活目标,缺乏行动的能力和勇气,因此在社会上无所适从,结局是悲剧性的。普希金笔下的奥涅金成为俄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多余人”的形象,莱蒙托夫笔下的毕巧林,屠格涅夫笔下的罗亭,冈察洛夫笔下的奥勃洛摩夫等人都属于这一类典型。 小人物 19世纪俄罗斯文学中由普希金开创的一类艺术形象。他们在社会中官阶卑微,地位低下,生活贫苦,但又逆来顺受,安分守已,性格懦弱,胆小怕事,成为显赫的大人物治下被侮辱、被损害的牺牲者。普希金以其短篇小说《驿站长》开了俄国文学中描写“小人物”的先河。随后,果戈理、陀思妥耶夫斯基、契诃夫等,都在自己的创作中塑造了“小人物”形象。 批判现实主义 批判现实主义是19世纪30年代在法国出现,后在19世纪中后期和20世纪初期的欧美具有极大影响的一种文学思潮。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突出特点就是真实和广阔地反映社会生活,深刻地揭露现实矛盾和批判社会罪恶;同情社会下层的小人物,反映他们的悲惨命运和内心痛苦;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并注意细节的真实。但不少作家以抽象的人道主义为出发点来批判黑暗现实,难以找到准确变革社会的道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各种文学体裁均有佳作,其中尤以长篇小说为最。优秀作家众多,如巴尔扎克、托尔斯泰、易卜生等。 自然派 是俄国19世纪40-50年代形成的现实主义文学流派的别称,奠基人是果戈理,名称由别林斯基提出;自然派的特点是,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批判黑暗腐朽的专制农奴制,描写下层小人物的不幸命运,具有民主主义和人道主义倾向;果戈理是当时现实主义文学的盟主,自他以后的一系列现实主义作家屠格涅夫、赫尔岑、冈察洛夫、涅克拉索夫等都是自然派作家。 新人 “新人”指的是19世纪中叶在俄国文学中出现的具有民主主义思想倾向的平民知识分子形象。这些形象尽管个性相异,但大多出身平民,具有坚定的意志、明确的理想,以及实干精神和自我牺牲精神。屠格涅夫在小说《前夜》中最早塑造出了“新人”英沙洛夫的形象,但车尔尼雪夫斯基小说《怎么办?》中的“新人”罗普霍夫等形象则更为典型。 “含泪的笑” 果戈理独特的艺术手法。他认为艺术家不仅应当真实地反映生活,而且应当对生活进行审判,即“通过世界上人们看得见的笑容和人们看不见的、不知道的眼泪来观察生活。”正是这种“笑声”和“眼泪”的交集、喜剧和悲剧的结合,加强了果戈理讽刺艺术的揭露和抬批判力量。 《人间喜剧》 《人间喜剧》是巴尔扎克主要创作的总称,内分风俗研究、哲学研究和分析研究三大类。

经济学说史 课程大纲

【课程功能】 本课程在经济学专业本科教学方案中为经济学学科基础课程,列为专业必修课。本课程与“西方经济学”、“政治经济学”等课程同为经济学的核心内容。 课程内容简介 【内容介绍】 课程名称:经济学说史 学分:3学分 课程类别:经济学专业学科基础课 主要内容:以经济学说的产生和发展作为研究对象,考察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以来,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以及社会主义社会经济学的历史,探寻经济学说 发展的规律与特点。 【课程特色】 本课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按时间顺序考察经济学说的产生和发展。本课程20世纪50年代由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系在国内首先设置,并由中国人民大学鲁友章、李宗正教授为主编,编撰了国内第一本《经济学说史》高等院校统编教材,该教材1979年经修订再版,为国内最早的权威经济学说史教材。为适应经济学说史教学需要,1992年出版陈孟熙主编的《经济学说史教程》,将经济学说史考察范围的下限从19世纪末的马歇尔经济学说后延到20世纪30年代凯恩斯经济学说。该教材2003年又出版了修订后的第二版。2003年由姚开建主编出版了新的《经济学说史》,在原鲁友章、李宗正主编《经济学说史》、陈孟熙主编《经济学说史教程》基础上,将20世纪经济学理论的发展全部列入经济学说史课程体系。 【教学方式】 本课程作为本科生专业基础课,教学方式以讲授为主。教师以教材为基础,根据学生掌握经济学基础知识的实际情况,适当把握讲授内容的详略程度。教师在课堂讲授中,注意介绍和分析各历史时期各经济学流派和理论产生的背景,以及各经济学流派和理论之间的联系,突出说明主要经济学范畴或概念的演变,以帮助学生在了解经济学说发展的过程中,不仅仅记住一些基础知识,而且还能探索经济学理论发展的规律和特点。 本课程在教师课堂讲授之外,还辅以课堂讨论、学生主题发言等教学形式。本课程在课堂教学上鼓励学生不拘形式、随时提问,进行灵活的师生对话,并根据学生的问题,相应增加讲授内容,特别是增加与现时经济学理论特点讨论有关的内容。 本课程也向学生提供与本课程相关的参考与阅读书目,并介绍阅读的方法及注意事项等。 【教学大纲】

中国法制史名词解释

中国法制史名词解释 4开皇律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需要维护地主阶级的利益贵族官僚在法律上享有特权内容上开皇律计分十二篇刑名分死、流、徒、仗、苔等改订中废除了一些酷刑减省了一些刑律只留500条刑律其法行宽平的原则适应了新王朝建立之初世望宽屏、人心思稳的政治需要。开皇律继承了中国封建法律的基本精神也为历代封建法典所沿袭 5 唐律疏义就是永徽律疏它是我们研究唐律的范本而且是我国封建法典的典范成为中华法系的代表。唐初在隋朝开皇律的基础上修成了一部唐律 6 宋刑统宋太祖建隆四年编成宋建隆重详定刑统简称宋刑统,它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刊版印行的封建法典。 7 元典章全称为大元圣政国典章并不是一部有朝廷统一制定、颁布的法典只是地方官史将自元世祖开始国家颁布的有关政治、经济、军事、法律等各方面的法律文件进行抄录设计会变得法律形式包括条格、诏制和成例在此基础上将其制度内容按照诏令、圣教、朝纲、台纲以及六部委纲目进行会变而成的一部法规会变作品共计六十卷 1劓殄商朝的一种刑罚。即斩尽杀绝,把罪犯者连同其子孙后代都斩尽杀绝。 2炮烙商朝的酷刑。即在铜柱上加上油脂,铜柱下燃起木炭,令有罪者在柱上走,因铜柱即滑又热,可使有罪者从铜柱上掉下,落人木炭中烧死 3醢商纣王时的一种酷刑,即把人剁成肉酱 4脯商纣王时的一种酷刑,即把人杀死晾成肉干 5坐嘉石头西周的刑罚,指对于有罪过但尚不够判处徒刑的人,要给他们戴上刑具,强迫他们在官府门外左侧的嘉石旁坐一定的时间反省自己的罪过,然后把刑具去掉,由司空监督他们服一定期限的劳役 6质剂西周时出现的买卖契约,把两份买卖的内容写在一片竹简上,然后一分为二,买卖双方各执一半,半而字全。这种竹简分为两种,长的叫质,短的叫剂,大买卖,如买卖奴隶或牛马等用长卷,即用质,小买卖,如果卖兵器或食品用短卷,即用剂 7傅别西周时出现的借贷契约。傅别是在一片简札上只写一份借贷的内容、然后从中央剖开,,债权人和债务人各执一半,札上的字为半文 8 禹刑以禹命名的夏朝奴隶制刑法的总称 9汤刑以汤命名的商朝奴隶制刑法的总称

经济学说史考试重点名词解释等

1重商主义? 重商主义认为一国积累的金银越多,就越富强。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禁止金银输出,增加金银输入。重商主义者认为,要得到这种财富,最好是由政府管制农业、商业和制造业;发展对外贸易垄断;通过高关税率及其它贸易限制来保护国内市场;并利用殖民地为母国的制造业提供原料和市场。该名称最初是由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一书中提出来的。但一七七六年亚当·斯密在他的著作中抨击了重商主义,他提倡自由贸易和开明的经济政策。 2古典经济学? 由亚当·斯密在1776年开创。该学派相信经济规律(特别如个人利益、竞争)决定着 价格和要素报酬,并且相信价格体系是最好的资源配置办法。古典经济学分析了自由竞争的市场机制,将其看作一只“看不见的手”支配着社会经济活动;反对国家干预经济生活,提出自由放任原则;分析了国民财富增长的条件、促进或阻碍国民财富增长的原因。 3重农主义? 重农学派以自然秩序为最高信条,视农业为财富的唯一来源和社会一切收入的基础,认为保障财产权利和个人经济自由是社会繁荣的必要因素。自然秩序是重农主义体系的哲学基础,纯产品学说是重农主义理论的核心。 4新古典经济学? 新古典经济学是19世纪70年代由“边际革命”开始而形成的一种经济学流派。它在继 承古典经济学经济自由主义的同时,以边际效用价值论代替了古典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以需求为核心的分析代替了古典经济学以供给为核心的分析。认为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是理解经济现象的一个根本基础,利用这一规律可以解释买主面对一批不同价格时所采取的购买行为、市场参与者对价格的反应、各种资源在不同用途之间的最佳配置等各种经济问题。 5戈森定律? 戈森定律是以德国经济学家戈森命名的边际效用价值,其内容就是欲望与享受的相互关系及变化规律。是现代“效用论”的基础。戈森认为: 1.人类为满足欲望和享乐,需不断增加消费次数,而享乐因随消费的增加而递减,享乐为零时,消费就应停止,如再增加,则成为负数,使享乐变为痛苦。2.假如有人在几种享乐之间有选择自由而无充分享受的时间,则不论这几种享乐起初的绝对量如何不同,要取得最大的享乐总量,必须在他们之间依次消费其享乐量(个量)最大者,直到各种欲望之数量(个量)彼此相等为止3.在原有欲望已被满足的情况下,要取得更多的享乐量,只有发现新享乐或扩充旧享乐。 6马歇尔均衡价格理论? 均衡价格是指需求价格和供给价格相一致时的价格。马歇尔用商品的均衡价格来衡量商品的价值,认为均衡价格和价值是一致的,而需求价格的决定和供给价格的决定有很大的区别,他通过对需求和供给的分析,提出均衡价格论,指出在供给和需求达到均衡状态时,产量和价格也同时达到均衡。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价值是由商品的供求状况决定的,是由商品的均衡价格衡量的观点,这是马歇尔庸俗经济学说的核心和基础。 7庞巴维克的时差利息理论? 庞巴维克的时差利息论与马克思的剩余价值论相对抗. 认为利息相对现在财物和未来财物的主观评价的差额。从需求的角度.认为同样数量的现在物品比未来物品更有价值,价值时间差的存在使放弃现在换取未来价值必须给予利息补偿。从供给的角度看,利息主要来源于迂回生产的多产性,即迂回生产比直接生产具有更高的生产力,但耗费的时间较长,利息就是这种时间的间隔。(他的理论基础是:不同时期的需要与资力不同,对将来欲望及其满足手段的评价较低;现在财富比将来财富具有技术优越性。庞巴维克的理论所依据的

外国文学名词解释全新

1、人物再现法 它是巴尔扎克在《人间喜剧》中所运用的艺术手法,他通过顺叙、倒叙、对比、侧写等再现方式,让同一个人物在不同的作品中反复出现。《人间喜剧》中的再现人物共有400多个,散见在75部作品之中。这样前后呼应,相互联系,既将数量庞大的作品联结组合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同时又刻画出了人物性格发展的全过程。 2、社会问题剧 1868—1891年,挪威剧作家易卜生用散文写了9部以社会和家庭问题为内容的现实主义戏剧;这些剧本分两类:一类处理社会政治问题,如《青年同盟》、《社会支柱》等;一类处理婚姻家庭问题,如《玩偶之家》等;这些作品大胆揭露资产阶级道德的堕落、婚姻的不合理、家庭生活的虚伪、思想的庸俗偏狭及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破产;“社会问题剧”以其丰富的社会内容和高度的艺术技巧震动了西方舞台,引起一场戏剧革命。 3、自然派 是俄国19世纪40-50年代形成的现实主义文学流派的别称,奠基人是果戈理,名称由别林斯基提出;自然派的特点是,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批判黑暗腐朽的专制农奴制,描写下层小人物的不幸命运,具有民主主义和人道主义倾向;果戈理是当时现实主义文学的盟主,自他以后的一系列现实主义作家屠格涅夫、赫尔岑、冈察洛夫、涅克拉索夫等都是自然派作家。 4、多余人 19 世纪30年代以后俄国文学史中出现的一类贵族青年典型;他们受过启蒙思想的影响,不满现实,但贵族生活方式使他们缺乏明确的目标,最终一事无成。成为“永远不会站在政府方面”,同时也“永远不能够站到人民方面”的“多余人”;普希金笔下的奥涅金成为俄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多余人”的形象,莱蒙托夫笔下的毕巧林,屠格涅夫笔下的罗亭,冈察洛夫笔下的奥勃洛摩夫等人都属于这一类典型。 5、托尔斯泰主义 是托尔斯泰晚年提出的所谓拯救俄国人民和人类的政治和道德主张;它的基本内容是“勿以暴力抗恶”、“道德自我完善”和“博爱”,其核心是“不以暴力抗恶”。托尔斯泰主义是空想的,客观上有麻醉人民、阻碍革命发展的消极作用,但作为资产阶级革命快要到来时人民思想和情绪的表现者,托尔斯泰的出发点是伟大的。 6、冰山原则

经济学说史重点资料(DOC)

经济学说史重点资料(DOC)

第一章 一、色诺芬的经济思想 1、著述:《居鲁士的教育》、《居鲁士远征记》、《经济论》、《雅典的收入》. 经济思想:重视农业、鄙视手工业、商业存在有必要 二、柏拉图的经济思想 1、著述:《理想国》和《法律论》 2、柏拉图以分工学说为基础论述了理想国家。认为理想国由三个自由民阶层或等级组成:执政的哲学家、战士、农民手、工业者和商人。奴隶不是公民,处在三个等级之外,他们只是会说话的工具。 3、产业思想: 柏拉图提出农业应成为理想国的基础。商业是必要的。商品交换中必须有货币充当流通手段。 三、亚里士多德Aristotle的经济思想 1、著述:《政治论》和《伦理学》 2、思想 他代表中等奴隶主阶级,希望实行有限的奴隶主阶级的民主政体来巩固奴隶制度。 他还认为生财之道有两种:一种是属于家务管理

矛盾。 评价:阿奎那也被称为中世纪“神学的泰 斗”。 2、.阿奎那主要依据“自然法”观念来论证封建农奴制度的合理性 阿奎那接受了关于公平价格的思想,并做了进一步的发挥。 阿奎那的价值论包括劳动价值论、效用价值论和供求价值论。 阿奎那关于货币、商业、利息等观点都带有明显的两重性,反映了其学说的折衷主义特点。 六、恩格斯根据异教的阶级内容,把异教分为城市市民异教(温和派)和农民平民异教(激进派)。 1、城市市民异教:主要代表在意大利和德国是阿尔诺德,在英国是约翰·威克利夫,在捷克是胡斯。 2、农民平民异教:代表人物在英国有博尔、在捷克有杰士卡、在德国有闵采尔。 3、.尼科尔·奥雷斯姆:著作:《论货币的最初发明》,这本书被认为是经济思想史上第一本系

中国法制史名词解释

1. 宗法制:概念:宗法制是由父权家长制演变而来,以宗族血缘关系为纽带的族制系统,与国家制度相结合,家国一体化的宝塔式的政治组织世袭制度。原则:分封制,嫡长继承制。目的:通过血缘关系亲疏远近的划分来确定政治权利与财产再分配,避免内讧,稳定奴隶主统治。宗法制与嫡长继承制:宗法制是嫡长继承制的基础和核心,整个宗法制是由嫡长继承制原则,按照血缘关系来决定政治等级的高低,来形成以父系,父权,父治的特征的世袭制度。宗法制与分封制:宗法制是分封制原则,促进分封制的巩固与发展,分封制是宗法制在国家政权组织上的体现,两者相结合,形成等级特权制度。 2. 同姓不婚:西周时期的婚姻原则之一,提倡族外婚,反对族内婚。“男女同姓,其生不蕃”——不利于民族的发展。“附远厚别”——加强与异姓贵族的联系,巩固家天下与宗法制度。 3. 七出三不去:西周时期婚姻解除,七出:不顺父母、无(儿)子、淫、妒、恶疾、多言、盗窃。三不出:有所娶而无所归、与更三年丧、前贫贱后富贵。 4. 五听:西周时期证据制度之一,辞听,色听,气听,耳听,目听。说明西周时已注意到司法心理问题并将其运用到审判实践中,但容易主观唯心武断。 5. 公室告与非公室告:秦律把杀伤人、偷盗等危害封建统治的犯罪,列为严惩对象,这类犯罪称为“公室告”,官府对此必须受理。把“子盗父母,父母擅刑、髡子及奴妾”等引起的诉讼,称为“非公室告”。对“非公室告”,官府不予受理。子女强行告诉的,还要给予处罚。 6. 亲亲得相首匿:汉宣帝时期确立。主张亲属间首谋藏匿犯罪可以不负刑事责任。来源于儒家“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的理论,反映出汉律的儒家化,并且一直影响后世封建立法。 7. 汉代刑制改革:文帝的改革,从法律上宣布了废除肉刑,具有重要意义。但改革中也有由轻改重的现象,班固称其为“外有轻刑之名,内实杀之”。改革存在不少缺陷,有待进一步完善。在法制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8. 春秋决狱:汉代司法制度之一, 特点是依据儒家经典《春秋》等著作中提倡的精神原则审判案件,而不仅仅依据汉律审案。是法律儒家化在司法领域的反映. 9. 秋冬行刑:根据“天人感应”理论,规定春、夏不得执行死刑,除谋反、大逆等“决不待时”者外,一般死刑犯须在秋天霜降以后、冬至以前执行,因为这时“天地始肃”,杀气已至,便可“申严百刑”,以示所谓“顺天行诛”。对后世有着深远影响. 是法律儒家化在司法领域的反映 10. 登闻鼓:3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许多政权实体加强了皇帝对司法审判权的控制,他们除频繁地直接参与或干预司法审判活动外,还建立了直诉制度.从晋武帝时起,开始在朝堂外悬置登闻鼓,允许百姓击鼓鸣冤,直接向中央申诉。 11. 唐代立法思想:德本刑用、宽简、稳定、划一、明德慎罚。

经济学说史名词解释及课后习题解答 2

考试专用版 第一章 1色诺芬是如何看待财富及其增长的? 色诺芬已了解物品有使用和交换两种功能,同时,他也有了对于财富的最初看法,认为财富就是具有使用价值的东西。色诺芬肯定劳动分工的必要,并且看到了分工对效率提高的作用。他认识到,一个人不可能精通一切技艺,专门从事一种技艺的人能工作得更好。色诺芬最重视农业的发展,认为农业的兴衰影响着其他技艺;而手工业是一种“粗俗的技艺”,从事这种工作无益于人的身体和精神。另外,色诺芬也认识到农产品的价格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色诺芬在《雅典的收入》中从国家角度研究了增加收入的问题。他建议给侨居雅典的外国人的利益以照顾。他主张授予商人特权、完善商事法院制度、建立基金等,从而大力发展对外贸易。他还主张大力开发和管理银矿,在开矿方面重视奴隶劳动,建议国家购买和拥有奴隶,并把奴隶出租给平民开矿。他特别强调国家要想征集到充裕的收入,必须保有和平的环境。色诺芬注意到货币有着不同的作用。货币可以成为财富的积累手段,他描绘人们对白银是不厌其多,人们之所以喜欢储藏白银是因为白银可以随时购买到有用的物品。 2亚里士多德对商品价值和交换关系的认识有哪些贡献? 亚里士多德在《伦理学》中对商品的价值形式发表了见解。他指出,一种商品的价值可以通过任何其他商品(不论是物品还是货币)来表现,商品交换的前提是由于它们之间具有等一性,他认为,货币使商品成为同类或相等的。 他分析了物品的不同用途,认为每一种物品都有两种用途:直接供使用和交换。前者是物品本身固有的属性,后者则不是物品所固有的,比色诺芬更明确地分析了物品的两种属性。亚里士多德论述了交换从物物交换开始,进而过渡到以货币为媒介的交换,即小商业,继而过渡到以获取货币为目的的交换,即大商业。前者交换的目的是为了获得使用价值,交换属于“家庭管理”之内。大商业是为获取货币目的而进行交换,它无限制地追求货币财富。这种交换属于“货殖”,它是反自然的。 亚里士多德指出货币对一切商品起着一种等同关系即等价关系的作用,从而成为最早分析商品价值形态和货币性质的学者,觉察出商品交换是从商品—商品,到商品—货币—商品,再进而过渡到货币—商品—货币的历史发展过程。 3、古代罗马在农学上有哪些贡献? 在古代罗马,出现了一批奴隶主阶级思想家论述农业的著作,这些著作记述了农业经营的各种技术和经验,反映了农业中生产组织形式和社会关系。 克优斯·加图(公元前235—前149)是古代罗马政治活动家、大奴隶主,他当过罗马的元老。他的主要著作是《论农业》和《起源》(罗马最早的史书,已失)。加图认为,农业是罗马人最适宜从事的职业,奴隶主的主要任务就是管理好自己的庄园以增加收入。 玛尔库斯·铁伦提乌斯·瓦罗(公元前116—前28)是古代著名思想家,在欧洲文艺复兴时被称为古罗马第三大人物,与西赛罗和维吉尔并列。瓦罗作为奴隶主思想家,在《论农业》中明确地把奴隶看做工具。他认为,奴隶制庄园应保持自给自足,比加图更注重维护自然经济。 珂鲁麦拉(1世纪中期)是古代罗马思想家。他的主要著作是《论农业》(12卷)。珂鲁麦拉对农业经济很有研究,他的著作汇集了当时广泛的农业知识。作为奴隶主阶级思想家,他已看到奴隶劳动不能使土地得到很好利用,因此,他一方面劝告奴隶主要改变对奴隶的态度,注意使奴隶对劳动产生兴趣;另一方面,他提出把农业交给隶农经营的主张,认为使用隶农进行农业生产比使用奴隶更有利。这反映了罗马社会内部封建生产关系的孕育和发展。 4、评述“公平价格”思想的产生与发展。 奥古斯丁提出了公平价格的概念。他说,我知道有这样的人,当他购买抄本时,看见卖主不

外国文学上名词解释完整版

名词解释 1荷马史诗: 相传是公元前9至前8世纪由一个名叫荷马的盲诗人根据小亚细亚口头流传的史诗短歌综合编成的,因而被称为荷马史诗。 荷马史诗包括《伊利亚特》和《奥德塞》两部分,各有24卷,均以特洛依战争为背景。《伊利亚特》写战争本身,描写阿喀琉斯的愤怒及战争最后51天内发生的事件;《奥德塞》写希腊英雄奥德修斯在战争结束后回返家乡的经历。 荷马史诗的主题是歌颂希腊全民族的光荣史迹,赞美勇敢、正义、无私、勤劳等善良品德,讴歌克服一切困难的乐观主义精神,肯定人与生活的价值。荷马史诗充满了浓厚的宿命论思想,人与人之间的斗争成为神与神之间斗争的缩影。荷马史诗塑造了一系列的英雄人物,结构巧妙,布局完整,比喻丰富。它不仅是欧洲文学史上最早的优秀作品,也是研究希腊早期社会的重要文献。 2英雄史诗: 又叫英雄叙事诗,是在民间长期口口相传,以歌颂民族英雄为内容的人民文学,是中世纪欧洲文学的重要成就。根据史诗形成的时间和表现内容,可分为早期英雄史诗和后期英雄史诗。 前期英雄史诗形成于中世纪初期,具有较浓的神魔色彩和巫术气氛,著名的有《贝奥武甫》、《埃达》等,歌颂部落英雄的光荣事迹。后期英雄史诗形成于封建国家逐渐形成的中世纪中期,中心主题是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主要作品有法国的《罗兰之歌》,西斑牙的《熙德之歌》,德国的《尼伯龙根之歌》,俄国斯的《伊戈尔远征记》。 3《工作与时日》: 古希腊流传下来的第一首以现实生活为题材的诗作,作者是赫希俄德,较详细地记载了古希腊时期的种种宗教祭日赫从事不同工作时的黄道吉日。诗人最后总结说,在不朽的众神面前,聪明人的工作是无可指责的,因为他懂得吉兆,所以能够避免犯罪。该作具有史诗的体裁,但实际上可以说一部道德格言集和农业历书。风格清新自然,平易简洁。 4《俄狄浦斯王》: 是古希腊悲剧家索福克勒斯的代表作。取材于英雄传说,写忒拜王子俄狄浦斯反抗杀父娶母的神示,然而又逃不出命运支配的故事。悲剧从传说故事将近结尾的地方写起,当时俄狄浦斯已是忒拜国王,时值瘟疫流行,按照神示,只有追查出杀死先王的凶手,才能免除瘟疫,挽救忒拜城。全剧以此为起点,在追查凶手的过程中展示了悲剧主人公的思想性格。当俄狄浦斯查明凶手就是自己时,他刺瞎双眼,自愿放逐。通过俄狄浦斯的遭遇,作者颂扬了悲剧主人公的坚强意志和人民对国家的负责精神。这样一个英雄却受着命运的捉弄,这样,索福克勒斯对命运的合理性提出了怀疑,表现了雅典自由民在社会灾难面前的斗争精神和悲愤情绪。以此作品为代表的索福克勒斯的悲剧艺术,标志者希腊悲剧的成熟。索福克勒斯把人物放在尖锐的冲突中并通过人物对比方法来塑造,因而人物的动作性强,性格比较突出。 5阿里斯托芬: 被誉为“喜剧之父”。他留下的完整剧本有11部,代表作为《阿卡奈人》,他的喜剧涉及当时许多重大的政治和社会问题,对战争与和平问题尤其关心。其

经济学说史重点

第一章古希腊、罗马和中世纪的经济思想 1、色诺芬:约公元前430—前355)古代希腊哲学家、历史学家。在政治上拥护斯巴达的贵族寡头政治,反对雅典民主政治。首创了“经济”这一词汇,对奴隶主的家庭经济提出了一定的见解,代表作《居鲁士的教育》、《雅典的收入》。 2、理想国:由古希腊思想家柏拉图提出的以分工为基础的设计。对应于人的三种美德:智慧、勇敢和节制,理想国三个自由民阶层分别是执政的哲学家、战士及平民。奴隶是会说话的工具,不属于任何一个阶层。 3、公平价格:由古罗马的奥古斯丁提出,指某一时期不受市场影响的,大多数人一次进行交易的稳定价格,其实质是商品的价值。 二、问答题 1、什么是亚里士多德的生财之道? 亚里士多德认为:生财之道有两种:家庭管理与货殖。前者是把大自然提供的生活资料安排好,积累对家庭具有使用价值的财富,是相对有限的;后者的目的是增加货币,因而是相对无限的。前者是合乎自然的,后者是违背自然的。 2、阿奎那经济思想中的折中主义体现在哪些方面? 阿奎那关于货币、商业、利息等观点都带有明显的两重性,反映了他学说折衷主义的特点。关于货币:一方面,货币的价值可以由人的主观意志决定,另一方面,货币有内在的稳定性,反对任意贬损货币价值。关于商业:一方面把商业看成是卑鄙的行业,但同时又断言赚取利润的大商业在一定条件下是合理的。关于利息:一方面肯定放债取利是罪恶,另一方面又认为在适当情况下可以收取利息。 第二章重商主义的经济学说 1、重商主义:也称作“商业本位”,最早出现于公元14、15世纪。是18世纪前在欧洲受欢迎的政治经济体制。是封建主义解体之后西欧资本原始积累时期的一种经济理论或经济体系,反映商业资产阶级利益。 2、柯尔培尔:17世纪末法国重要的政治活动家,1665年做了路易十四的财政大臣,推行了一套极端的重商主义政策,是重商主义的实践家。 3、重工主义:晚期重商主义主张通过贸易顺差增加本国货币。西欧一些主要国家的晚期重商主义者,支持国家扶植和鼓励发展制造出口商品的工场手工业,所以晚期重商主义又叫做重工主义。 二、问答题 1、重商主义有哪些基本思想? (1)社会财富观念:认为金银即货币是财富的惟一形态;把货币的多寡视为衡量富裕程度的标准。 (2)财富源泉的观点:认为财富的源泉只能是流通领域,对外贸易才是国家富裕的根本途径。 (3)强调国家的作用:认为封建割据的国家是妨碍商业资本的充分发展的。力主中央集权的国家采取干预经济的措施。 (4)奖励增加人口:认为,人口是国家劳动力的重要来源,又是进行武力掠夺、殖民扩张的兵源。主张增加人口。 2、托马斯孟有哪些主要的经济思想? (1)认为商人在国家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提出了一个全才的外贸商人所必需具有的品质。(2)提出应该准许货币输出的主张,“货币产生贸易,贸易增加货币” (3)发展对外贸易是孟的重要主张。为使国家致富,他提出了在对外贸易中必须做到出超。(4)论证了贸易顺差应采取的途径和手段。如发展转程运输业等。

名词解释

宗法制:概念:宗法制是由父权家长制演变而来,以宗族血缘关系为纽带的族制系统,与国家制度相结合,家国一体化的宝塔 式的政治组织世袭制度。原则:分封制,嫡长继承制。目的:通过血缘关系亲疏远近的划分来确定政治权利与财产再分配,避免内讧,稳定奴隶主统治。宗法制与嫡长继承制:宗法制是嫡长继承制的基础和核心,整个宗法制是由嫡长继承制原则,按照血缘关系来决定政治等级的高低,来形成以父系,父权,父治的特征的世袭制度。宗法制与分封制:宗法制是分封制原则,促进分封制的巩固与发展,分封制是宗法制在国家政权组织上的体现,两者相结合,形成等级特权制度。 同姓不婚:西周时期的婚姻原则之一,提倡族外婚,反对族内婚。 七出三不去:西周时期婚姻解除,七出:不顺父母、无(儿)子、淫、妒、恶疾、多言、盗窃。三不出:有所娶而无所归、与更三年丧、前贫贱后富贵。 五听:西周时期证据制度之一,辞听,色听,气听,耳听,目听。 公室告与非公室告:秦律把杀伤人、偷盗等危害封建统治的犯罪,列为严惩对象,这类犯罪称为“公室告”,官府对此必 须受理。把“子盗父母,父母擅刑、髡子及奴妾”等引起的诉讼,称为“非公室告”。对“非公室告”,官府不予受理。子女强行告诉的,还要给予处罚。 亲亲得相首匿:汉宣帝时期确立。主张亲属间首谋藏匿犯罪可以不负刑事责任。来源于儒家“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的理论,反映出汉律的儒家化,并且一直影响后世封建立法。 春秋决狱:汉代司法制度之一, 特点是依据儒家经典《春秋》等著作中提倡的精神原则审判案件,而不仅仅依据汉律审案。是法律儒家化在司法领域的反映. 秋冬行刑:根据“天人感应”理论,规定春、夏不得执行死刑,除谋反、大逆等“决不待时”者外,一般死刑犯须在秋天霜降 以后、冬至以前执行,因为这时“天地始肃”,杀气已至,便可“申严百刑”,以示所谓“顺天行诛”。登闻鼓: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许多政权实体加强了皇帝对司法审判权的控制,他们除频繁地直接参与或干预司法审判活动外,还建立了直诉制度.从晋武帝时起,开始在朝堂外悬置登闻鼓,允许百姓击鼓鸣冤,直接向中央申诉。 唐六典: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较为系统的行政法典,对后世封建王朝行政法典的制定产生了重大影响。保辜制度:唐代时期对伤人罪的后果不是立即显露的,规定加害方在一定期限内对被害方伤情变化负责的特别制度。唐代确定保辜期限,用以判明伤人者的刑事责任,尽管不够科学,但较之以往却是一个进步。 流刑:唐代仅次于死刑的一种刑罚手段,即把犯人同他家属流放到边远地区去服役。 折杖法:宋太祖颁行“折杖法”制度,除死刑外,其他笞、杖、徒、流四种刑罚减轻刑量或折抵为杖刑的制度。是统治者在慎刑制度上的体现,对于缓和谁会矛盾有一定作用。 刺配:宋代时期刑罚种类之一。刺是刺字,即古代黥刑的复活;配指流刑的配役。是对罪行严重的流刑罪犯的处罚。鞫谳分司:宋代独特的刑事司法制度。鞫谳分司就是将审与判二者分离,由不同官员分别执掌。鞫,指审理犯罪事实。谳,指 检法议刑。 大明律:30卷7篇。它一改传统刑律体例,更为名例、吏、户、礼、兵、刑、工七篇格局,其律文简于唐律,精神严于宋律,成为终明之世通行不改的封建大法。 大诰:集中体现了朱元璋“重典治世”的思想。对于律中原有的罪名,一般都加重处罚,滥用法外之刑,“重典治吏”。明太 祖死后,大诰被束之高阁,不具法律效力。 教民榜文:教民榜文和大诰一样,也是明朝初期朱元璋所颁布的一种特别刑事法规。包含了很多教育百姓遵纪守法的说教内容, 所以又称“教民榜文”。 理藩院:理藩院是清朝统治蒙古、回部及西藏等少数民族的最高权力机构。 地丁合一:又称摊丁入亩是清朝政府将历代相沿的丁银并入田赋征收的一种赋税制度。

(完整word版)名词解释——经济学说史

1、亚里士多德的生财之道:生财之道有两种:一种是家务管理,一种是“货殖”,即无限制地追求货币增殖。前者把大自然提供的生活资料安排好,积累对家庭具有使用价值的财富,取得这些财富是为满足消费,人的消费有一定限度,因而这种财富是有限的,合乎自然的。后者的目的是增加货币,因而这种财富是无限的、违反自然的。 2、贸易差额论:这一时期特点是,通过调节商品的运动,达到增加货币财富的目的。晚期重商主义被称为贸易差额论。 重工主义:西欧一些主要国家的晚期重商主义者,支持国家采取扶植和鼓励发展制造出口商品的工场手工业,所以又把晚期重商主义称为重工主义。 3、布阿吉尔贝尔的自然秩序思想:人类社会和物质世界一样,存在着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即他们所说的“自然秩序”的观点。“自然秩序”是“所有的人,以及一切人类的权力”必须遵守的,是“坚定不移的,不可破坏的,而且一般来说是最优良”的规律。 4、纯产品:物质财富本身数量扩大,就是农业中不断生产出来的产品,通过这样的生产过程,除了补偿生产中消耗的生产资料、工人的生活资料和农场主的生活资料外,还有剩余产品。这里所说的剩余产品就是“纯产品”。 5、斯密教条:斯密价值规定中的一个错误公式。按照这个公式,商品价值不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决定,而取决于工资、利润加地租的所谓“三种收入”,即三种收入构成商品的价值。 6、看不见的手:自由竞争,他追求自己的利益,往往使他能比在真正出于本意的情况下更有效地促进社会的利益。是价值规律的作用。 萨伊的三分法:把政治经济学划分为生产、分配和消费三个部分,这就是所谓“三分法” 。7、萨伊效用价值论:物品的效用就是物品价值的基础。价值渊源于物品的效用,物品的效用是由劳动、资本和自然力(土地)共同创造的,因而价值也是由劳动、资本和自然力这三个方面共同作用和协力的结果。 8、萨伊定律:萨伊否认资本主义生产过剩经济危机爆发的可能性,认为“生产给产品创造需求”。产品总是由产品来购买,卖者同时也是买者。一种产品一经产出,从那时起,就给价值与他相等的其他产品开辟了销路。萨伊的销售理论曾被西方经济学家看作是对政治经济学做出的“巨大贡献”,把它称为“萨伊定律”。 9、均衡价格:就是一种商品的需求价格与供给价格相一致时的价格或供给与需求的价格在市场上达到均衡状态时的价格。 10、年预付:即每年要预付的投资,如种子、原料、工资等11、边际效用:边际效用指在一定时间内消费者增加一个单位商品或服务所带来的新增效用,也就是总效用的增量。12、需求曲线:需求曲线表示在每一价格下所需求的商品数量。需求曲线是显示价格与需求 量关系的曲线,是指其他条件相 同时,在每一价格水平上买主愿 意购买的商品量的表或曲线。 1、简述色诺芬的经济思想? 家庭管理应该成为一门学问;2. 财富是有使用价值的东西;3. 肯定劳动分工的必要;4.揭示了 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5. 从国家角度研究了增加收入的 问题:对外贸易;开采银矿 6. 阐述了对货币的一些独到的见 解,触及货币的流通手段和贮藏 手段的职能,指出了两者的关 系。 2、简述重商主义最重要的基本 观点。 重商主义认为货币就是财富,财 富就是货币,认为财富的直接源 泉在流通领域。国内贸易不能增 加一国的财富,只有对外贸易才 能真正增加一国的财富。商品生 产只是对外贸易的先决条件和 必要手段,国家必须积极干预经 济生活,管理和指导经济。 3、简述配第的价值理论的主要 内容 1.劳动是商品价值的源泉; 2.讨 论了商品价值量和劳动生产率 的关系;3.配第的价值论远不是 科学的,还存在着一些缺陷乃至 错误。 4、《经济表》的贡献与缺陷是 什么? 《经济表》的创见 运用抽象法,从前面所述的正 确、合理的假定前提出发,对本 质的问题进行科学和集中的分 析研究。 《经济表》的出发点是每年从土 地上生产出来的总产品,是以一 年收获的终结为循环的开始。 把资本的整个生产过程,看做再 生产过程,把流通过程表现为仅 仅是这个再生产过程的形式;货 币流通表现为仅仅是资本流通 的要素,是为再生产过程服务 的,受生产制约。 把各阶级收入的来源,资本和所 得的交换,再生产的消费和个人 的消费,以及农业与工业,即生 产的两大部门之间的流通,看成 是再生产过程的要素。 缺点和错误 片面地把农业视为惟一的生产 部门,把地租作为剩余价值的惟 一形态。 只把资本划分为“原预付”与“年 预付”,没有不变资本与可变资 本的区分,因此,不能正确地分 析剩余价值的来源。 没有把社会生产分为生产生产 资料和生产消费资料的两大部 类,而是把社会生产分为农业和 工业两个部门。 把工业视为不生产部门,在工业 生产中只有“年预付”而没有 “原预付”,没有剩余价值的生 产。 5、李嘉图地租学说的主要内 容? 李嘉图在地租理论方面的贡献 在于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阐述 了地租的性质、产生、变动规律。 (1)地租的性质。李嘉图认为, 地租是为使用土地的原油和不 可摧毁的生产力而付给地主的 那一部分土地产品。(2)关于绝 对地租。李嘉图否认绝对地租的 存在。(3)关于级差地租。李嘉 图充分地探讨了级差地租问题, 为级差地租理论提供了科学的 基础。(4)地租发展的趋势。地 租有不断上涨的趋势。 6、李嘉图价值理论体系的内在 矛盾? 李嘉图价值理论体系的第一个 矛盾是价值规律同利润规律或 劳动和资本交换规律之间的矛 盾;第二个矛盾是价值规律同等 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的规律之 间的矛盾。 7、西斯蒙第是怎样论述经济危 机论的必然性的? 1.西斯蒙第在收入决定生产理 论基础上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 产生经济危机。 2.若生产超过了收入,即生产超 过了消费,生产和消费的这种矛 盾的发展必然导致经济危机。 3.收入是决定消费的,收入不足 就是消费不足,经济危机产生的 根本原因就是消费不足。 4.西斯蒙第认为,生产超过消 费,这只是资本主义特有的现 象。 5.西斯蒙第认识到资本主义经 济危机不是偶然的,而是资本主 义内在矛盾的结果。 8、西斯蒙第的劳动价值论? 西斯蒙第继承了斯密的观点,并 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认为每个人 对自己提供的产品耗费的劳动 和时间进行估计,他也要把别人 给自己的物品耗费的劳动或时 间和自己的商品进行比较,每个 人都认为用这种方式取得自己 需要的东西比自己亲自生产更 方便时,交换才能实现。同时西 斯蒙第强调了劳动的社会性。对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和价值量的 关系,西斯蒙第继承了法国古典 学派的传统,更明确地提出要从 社会消费和需求出发。 9、马尔萨斯人口理论的主要内 容。 (1)两个重要“公理”:食物为 人类生存所必需;两性间的情欲 是必然的。(2)两个假定:人口 增加在没有妨碍时,以几何级数 率增加;生活资料在同样情况 下,只以算术级数增加。(3)三 个命题:人口必然为生活资料所 限制;只要生活资料增长,人口 就一定会坚定不移地增长,除非 受到某种非常有力而又非常显 著的抑制的阻止;这些抑制,和 那些遏制人口的优势力量并使 其结果与生活资料保持同一水 平的抑制,全部可以归纳为道德 的节制、罪恶和贫困。(4)马尔 萨斯认为抑制人口的方式有两 种:一种是积极的抑制,一种是 预防的抑制。 10、如何理解马歇尔的均衡价 格? 马歇尔认为,均衡价格就是供给 价格同需求价格一致时的价格, 这种均衡是由供求双方相互冲 击和制约形成的,即马歇尔的均 衡价格是由需求价格和供给价 格的均衡决定的,边际效用决定 需求价格,生产成本决定供给价 格。 11、布阿吉尔贝尔的主要经济 观点? 布阿吉尔贝尔的主要经济观点: (1)农业观。他认为,耕种者 的繁荣是一切其他部门繁荣的 基础。要使国家富足,首先要保 证土地能生产出热敏生活所需 要的丰富的物品。任何国家必须 是农产品增加了,才能使衣着、 家具、装饰品等手工业发展起 来。相反,农业衰落,各行各业 也就会衰落。(2)价值观。他力 图从经常变动的市场价格背后 寻找“真正的价值”,实际就是交 换价值。他用个人劳动时间在各 个特殊产业部门间分配时所依 据的正确比例来决定“真正的价 值”,并且把自由竞争说成是造 成这种正确比例的社会过程。布 阿吉尔贝尔在配第之后,虽然不 是有意识地,但是事实上把商品 的交换价值归结为劳动时间,从 而提出他的劳动价值理论。(3) 货币理论。布阿吉尔贝尔否认货 币是财富,甚至主张保存商品交 换的同时废除货币。这个观点说 明他对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 社会性质缺乏认识,也不知道商 品交换的发展必然会产生货币 是客观规律。这个观点也是由于 他把以供给社会消费的目的为 商品生产与自给自足的小生产 混同了。 12、斯密的价值理论? 斯密在回答商品的真实价格 或交换价值是由什么构成,即什 么是交换价格的真实尺度时,提 出了两个自相矛盾的规定:生产 商品所消耗的劳动决定商品的 价值和商品所能支配、所能购买 的劳动决定商品的价值。 先看第一种价值的规定,斯密认 为,人们要取得物品,必须经历 一定的“辛苦”和“麻烦”就是 生产产品必须付出的代价。生产 产品的代价是劳动,斯密不仅确 定了决定价值的源泉是劳动,而 且注意到劳动的“困难程度”和 “精巧程度”即复杂程度对价值 决定的影响。斯密不懂得劳动为 什么要采取价值量的形式,在他 看来,创造价值的能力,不是生 产商品的劳动的特殊属性,而是 一切生产劳动的具性。 13、斯密的分配理论? 是即劳动工资、资本利润及土地 地租自然率之决定理论,亚当斯 密指出,尽管雇主拥有抑制工资 的力量,工资仍有其最低水平, 此一最低水平是劳动者必须能 够维持基本生活,假定社会工人 需求增加或工资基金提高,工资 将高于最低水平。就另一角度言 之,一国国富、资本或所得增加, 将促使工资上涨,工资上涨则促 进人口增加。资本利润之高低就 如同劳动工资,决定于社会财富 之增减,资本增加因可促使工资 上涨,却使利润为之下降。亚当 斯密指出,假定商人投资同一事 业,因为彼此相互竞争,自然致 使利润率降低。地租系指对土地 使用所支付的价格。亚当斯密认 为,地租高低与土地肥沃程度及 市场远近有关。 14、西斯蒙第是怎样论述经济 危机论的必然性的? 1.西斯蒙第在收入决定生产理 论基础上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 产生经济危机。 2.若生产超过了收入,即生产超 过了消费,生产和消费的这种矛 盾的发展必然导致经济危机。 3.收入是决定消费的,收入不足 就是消费不足,经济危机产生的 根本原因就是消费不足。 4.西斯蒙第认为,生产超过消 费,这只是资本主义特有的现 象。 5.西斯蒙第认识到资本主义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