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古诗文理解性默写PPT课件
合集下载
中考古诗默写比赛 课件(34张ppt)

塞上》)
4. 春蚕到死丝方尽,__蜡__炬__成__灰__泪__始__干____。(李商
隐《无题》)
5. ___行__到__水__穷__处______,坐看云起时。(王维《终南
别业》)
直 接 默 写(每空1分)
第六轮
1. 水何澹澹,_山__岛__竦__峙______。(曹操《观沧海》) 2. 羌__管__悠__悠__霜__满___地_,人不寐,将__军___白__发__征__夫__泪__。
平《月夜》)
直 接 默 写(每空1分)
第七轮
1. 沉舟侧畔千帆过,_病__树__前__头__万___木__春___。(刘禹锡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2. 马作的卢飞快,_弓__如__霹__雳___弦__惊_____。(辛弃疾
《破阵子》)
3. 山重水复疑无路,_柳__暗__花__明__又___一__村__。(陆游
理解 默 写(每题2分)
第四轮
1. 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以 “_沉__舟__侧__畔__千_帆__过__,_病__树_前__头__万__木__春__”一联表 现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解释了新陈代谢的自然 规律。
2. 李煜《相见欢》中以丝的千头万绪比喻离愁的纷乱 和难解的诗句是:_剪__不__断_,理__还__乱__,_是_离__愁__, _别_是__一__般__滋__味_在__心__头__。
中考古诗默写比赛
第一季
第一战
直 接 默 写(每空1分)
第一轮
1. _窈__窕___淑__女______,君子好逑。(《诗经·关雎》) 2. 采菊东篱下,_悠__然___见__南__山____。(陶渊明《饮酒》) 3. 海日生残夜,_江__春___入__旧__年____。(王湾《次北固山
4. 春蚕到死丝方尽,__蜡__炬__成__灰__泪__始__干____。(李商
隐《无题》)
5. ___行__到__水__穷__处______,坐看云起时。(王维《终南
别业》)
直 接 默 写(每空1分)
第六轮
1. 水何澹澹,_山__岛__竦__峙______。(曹操《观沧海》) 2. 羌__管__悠__悠__霜__满___地_,人不寐,将__军___白__发__征__夫__泪__。
平《月夜》)
直 接 默 写(每空1分)
第七轮
1. 沉舟侧畔千帆过,_病__树__前__头__万___木__春___。(刘禹锡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2. 马作的卢飞快,_弓__如__霹__雳___弦__惊_____。(辛弃疾
《破阵子》)
3. 山重水复疑无路,_柳__暗__花__明__又___一__村__。(陆游
理解 默 写(每题2分)
第四轮
1. 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以 “_沉__舟__侧__畔__千_帆__过__,_病__树_前__头__万__木__春__”一联表 现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解释了新陈代谢的自然 规律。
2. 李煜《相见欢》中以丝的千头万绪比喻离愁的纷乱 和难解的诗句是:_剪__不__断_,理__还__乱__,_是_离__愁__, _别_是__一__般__滋__味_在__心__头__。
中考古诗默写比赛
第一季
第一战
直 接 默 写(每空1分)
第一轮
1. _窈__窕___淑__女______,君子好逑。(《诗经·关雎》) 2. 采菊东篱下,_悠__然___见__南__山____。(陶渊明《饮酒》) 3. 海日生残夜,_江__春___入__旧__年____。(王湾《次北固山
2021年浙江省中考语文复习课件考点二 古诗文名句默写与运用(41张PPT)

嘉兴舟山 (情景对话式:传承)记忆型默写+理解运用型默写+选择
金华丽水 衢州 台州
(主题式:诗与情)记忆型默写+理解运用型默写+选择 (主题式:桥)理解运用型默写 记忆型默写+理解运用型默写
考查篇目
统编版教材(注:后面跟注的数字代表的是在2020年浙江省中考试卷中出现的次数): 《行路难》(其一)李白3 《己亥杂诗》龚自珍3 《赠从弟》(其二)刘桢2 《望岳》杜 甫2 《岳阳楼记》范仲淹2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2 《游山西村》陆游 《醉翁 亭记》欧阳修2 《定风波》苏轼2 《春望》杜甫 《观沧海》曹操2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之》辛弃疾2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2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3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D.在中秋佳节这个特殊日子,归国探亲的旅法华侨用杜甫的诗句“露 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来表达心情,是最恰当不过的了。
【答案】B
【解析】考查古诗文名句的理解与运用。A项“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出自曹操的《龟虽寿》,深刻地表达了曹操老当益壮、锐意进取的精神面 貌。符合语境。B项“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出自岑参的《白 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此两句以春花喻冬雪,取喻新、设想奇,比喻中含 有广阔而美丽的想象,同时字里行间又透露出蓬勃浓郁的无边春意。不符 合语境。C项“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出自李白的《行路难》 (其一),写他相信尽管前路障碍重重,终会像南朝时宗悫(què)所说的那 样,“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符合语 境。D项“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出自杜甫的《月夜忆舍弟》,表达了 作者对故乡的感怀。符合语境。
(一)主题式 1.(2020·宁波)古诗文名句填空。 时空浩渺,亘古永恒。天地万物,往来不息。天地以日月星辰为笔,以 山川河流为墨,时时给人类以启迪。“青林翠竹,(1)__________”是她在说, 有些特质,不能丢;“(2)____________,江春入旧年”是她在说,时序更替, 不可逆转;“莫言下岭便无难,(3)________________”是她在提醒,身处顺 境,谨慎;“(4)________________,柳暗花明又一村”是她在指引,陷入困 境,不要放弃;“(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龚自珍《己 亥杂诗》)是她在说,贡献自己,不要保留;“(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13)《古诗文默写》PPT课件

【答案】(1)所谓伊人 在水一方 (2)长河落日圆 (3)受任于败军之际
2021/3/21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友情提供
3.(2010·成都)用课文原句填空。(任选六句填写)(6 分) (1)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________。 (《〈论语〉十则》) (2)故曰:________________,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孟子〉两章》) (3)________________,万里送行舟。 (李白《渡荆门送别》) (4)____________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夜雨寄北》) (5)人有悲欢离合,________________。 (苏轼《水调歌头》) (6)________________,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登飞来峰》) (7)________________,谁言天地宽。(夏完淳《别云间》)
【答案】(1)温故而知新 (2)大漠孤烟直 (3)往来无白丁 (4)蜡炬成灰泪始干 (5)将军 白发征夫泪 (6)赢得生前身后名
2021/3/21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友情提供
6.(2010·陕西)经典诗文默写(任选一组,如果两组都做,以 A 组为准)。(6 分) A 组: (1)____________,白露为霜。(《诗经》) (2)________________,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3)不应有恨,________________?(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4)浮光跃金,____________,渔歌互答,此乐何极!(范仲淹《岳阳楼记》) (5)香远益清,____________,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周敦颐《爱莲说》) (6)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________________。(朱自清《春》) B 组: (1)____________,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2)________________,拔剑四顾心茫然。(李白《行路难〈其一〉》) (3)醉里挑灯看剑,_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4)斯是陋室,____________。(刘禹锡《陋室铭》) (5)余立侍左右,____________,俯身倾耳以请。(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6)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____________,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朱自 清《春》)
2021/3/21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友情提供
3.(2010·成都)用课文原句填空。(任选六句填写)(6 分) (1)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________。 (《〈论语〉十则》) (2)故曰:________________,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孟子〉两章》) (3)________________,万里送行舟。 (李白《渡荆门送别》) (4)____________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夜雨寄北》) (5)人有悲欢离合,________________。 (苏轼《水调歌头》) (6)________________,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登飞来峰》) (7)________________,谁言天地宽。(夏完淳《别云间》)
【答案】(1)温故而知新 (2)大漠孤烟直 (3)往来无白丁 (4)蜡炬成灰泪始干 (5)将军 白发征夫泪 (6)赢得生前身后名
2021/3/21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友情提供
6.(2010·陕西)经典诗文默写(任选一组,如果两组都做,以 A 组为准)。(6 分) A 组: (1)____________,白露为霜。(《诗经》) (2)________________,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3)不应有恨,________________?(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4)浮光跃金,____________,渔歌互答,此乐何极!(范仲淹《岳阳楼记》) (5)香远益清,____________,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周敦颐《爱莲说》) (6)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________________。(朱自清《春》) B 组: (1)____________,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2)________________,拔剑四顾心茫然。(李白《行路难〈其一〉》) (3)醉里挑灯看剑,_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4)斯是陋室,____________。(刘禹锡《陋室铭》) (5)余立侍左右,____________,俯身倾耳以请。(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6)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____________,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朱自 清《春》)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古诗文默写PPT课件

(杜甫《望岳》)
④__沉___舟__侧__畔__千__帆___过__,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安徽考情分析
安徽考向探究
安徽应考策略
随堂达标演练
第1课时┃ 古诗文默写
⑤烟笼寒水月笼沙,__夜__泊__秦__淮__近___酒__家___。
(杜牧《泊秦淮》)
⑥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___别__是__一__般___滋__味__在__心___头__。
安徽考情分析
安徽考向探究
安徽应考策略
随堂达标演练
第1课时┃ 古诗文默写
⑤__居__庙__堂__之___高__则__忧__其__民__;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范仲淹《岳阳楼记》) ⑥____山__重__水__复__疑___无__路_____,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⑦夕阳西下,_____断__肠__人__在__天__涯_______。(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⑧___伤__心__秦__汉__经__行__处___,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2)默写李商隐的《夜雨寄北》。 君__问__归__期__未__有__期__,__巴__山__夜__雨__涨__秋__池__。_何__当__共__剪__西__窗__烛__,__却__话__巴__山__夜__雨__时。
安徽考情分析
安徽考向探究
安徽应考策略
随堂达标演练
第1课时┃ 古诗文默写
第1课时 古诗文默写
第1课时┃ 古诗文默写
安徽考情分析
安徽考情分析
安徽考向探究
安徽应考策略
随堂达标演练
第1课时┃ 古诗文默写
安徽考情分析
安徽考向探究
安徽应考策略
随堂达标演练
④__沉___舟__侧__畔__千__帆___过__,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安徽考情分析
安徽考向探究
安徽应考策略
随堂达标演练
第1课时┃ 古诗文默写
⑤烟笼寒水月笼沙,__夜__泊__秦__淮__近___酒__家___。
(杜牧《泊秦淮》)
⑥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___别__是__一__般___滋__味__在__心___头__。
安徽考情分析
安徽考向探究
安徽应考策略
随堂达标演练
第1课时┃ 古诗文默写
⑤__居__庙__堂__之___高__则__忧__其__民__;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范仲淹《岳阳楼记》) ⑥____山__重__水__复__疑___无__路_____,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⑦夕阳西下,_____断__肠__人__在__天__涯_______。(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⑧___伤__心__秦__汉__经__行__处___,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2)默写李商隐的《夜雨寄北》。 君__问__归__期__未__有__期__,__巴__山__夜__雨__涨__秋__池__。_何__当__共__剪__西__窗__烛__,__却__话__巴__山__夜__雨__时。
安徽考情分析
安徽考向探究
安徽应考策略
随堂达标演练
第1课时┃ 古诗文默写
第1课时 古诗文默写
第1课时┃ 古诗文默写
安徽考情分析
安徽考情分析
安徽考向探究
安徽应考策略
随堂达标演练
第1课时┃ 古诗文默写
安徽考情分析
安徽考向探究
安徽应考策略
随堂达标演练
中考语文总复习ppt课件:第一部分 基础古诗文默写(157页)

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
九
居庙堂之
年 30.《岳 级( 阳楼记》
范仲淹
写景 抒情
2007 年
高则忧其
山水怡 情
上)
民,处江湖
之远则忧
其君
2002 佳木秀而 年 繁阴
地理
九
醉翁之意
年 31.《醉 级( 翁亭记》
欧阳修
写景 抒情
2005
不在酒,在 乎山水之
水山怡 情
上)
年 间也。山
水之乐,得
之心而寓
之酒也
上一页 下一页
地理
课 40.《相见 李煜 词 未考 寂寞相思,离愁难
标 欢》
耐
上一页 下一页
【中考导航】
地理
▶ 统编新教材文言文篇目汇总表 (39篇) ◀
所
属 篇 目 作者/ 体 考查
年
出处 裁 情况
级
七 年
1.《咏雪 》
《世说 笔记 新语》 小说
未考
级( 2.《陈太
上) 丘与友期 《世说 笔记 未考
行》
新语》 小说
考查内容 思想/ (默写) 主题
学习
守信
上一页 下一页
地理
学而不思
2002 则罔,思而
年 不学则殆
七 年 级( 3.《论语 上) 》十二章
《论语 语录 》体
2008 年
2009
岁寒,然后 知松柏之 后凋也 己所不欲,
学习、 修身
年 勿施于人
温故而知 2011 新,可以为
年 师矣
地理
学而不思
七 年
2012 年
则罔,思而
不学则殆
级( 3.《论语 上) 》十二章
中考语文总复习专题古诗文默写ppt课件

(2)燕、赵、韩、魏闻之, 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 (《邹忌讽齐王纳谏》) (3)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王湾《次北固山下》) (4) 物是人非事事休 ,欲语泪先流。 (李清照《武陵春》) (5) 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 (王维《竹里馆》)
(6)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突出边塞气候异常、风雪早至 的两句是: 北风卷地白草折 , 胡天八月即飞雪 。
,
。
解析 此题考查古代诗文名句的识记和默写能力。理解默写题, 它的难度要比直接默写题大些。对于这类题目,要求在平时训练时, 不仅要熟悉原文,而且要重在理解。不能光死记硬背,要做到学以 致用。只要熟悉原文,平时能够认真理解领悟,就可以了。
答案 (1)归雁洛阳边 飞鸟相与还 (2)中通外直 不蔓不枝
题型一
3.(2020 ·甘肃天水)默写。 (1)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 。(王湾《次北固山下》) (2)关关雎鸠, 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 。(
《诗经·关雎》) (3) 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 (4)《岳阳楼记》中体现范仲淹远大抱负的句子是:
先天下之忧而忧 , 后天下之乐而乐 。 (5)《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花喻雪,巧妙地写出了边塞特有美 景的诗句是: 忽如一夜春风来 , 千树万树梨花开 。 (6)乡愁,是萦绕在诗人心中挥之不去的情愫。崔颢登楼远眺,把乡 愁揉进浩渺的烟波,低叹:“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
(5)“不思故有惑,不求故无得”这句格言强调的是做学问要善于思考。 《论语》中表达同一意思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
(6)海南热带雨林景色美丽怡人,野花芬芳,树木茂盛,正如欧阳修《 醉翁亭记》中所说: 野芳发而幽香, 佳木秀而繁阴 。
(6)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突出边塞气候异常、风雪早至 的两句是: 北风卷地白草折 , 胡天八月即飞雪 。
,
。
解析 此题考查古代诗文名句的识记和默写能力。理解默写题, 它的难度要比直接默写题大些。对于这类题目,要求在平时训练时, 不仅要熟悉原文,而且要重在理解。不能光死记硬背,要做到学以 致用。只要熟悉原文,平时能够认真理解领悟,就可以了。
答案 (1)归雁洛阳边 飞鸟相与还 (2)中通外直 不蔓不枝
题型一
3.(2020 ·甘肃天水)默写。 (1)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 。(王湾《次北固山下》) (2)关关雎鸠, 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 。(
《诗经·关雎》) (3) 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 (4)《岳阳楼记》中体现范仲淹远大抱负的句子是:
先天下之忧而忧 , 后天下之乐而乐 。 (5)《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花喻雪,巧妙地写出了边塞特有美 景的诗句是: 忽如一夜春风来 , 千树万树梨花开 。 (6)乡愁,是萦绕在诗人心中挥之不去的情愫。崔颢登楼远眺,把乡 愁揉进浩渺的烟波,低叹:“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
(5)“不思故有惑,不求故无得”这句格言强调的是做学问要善于思考。 《论语》中表达同一意思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
(6)海南热带雨林景色美丽怡人,野花芬芳,树木茂盛,正如欧阳修《 醉翁亭记》中所说: 野芳发而幽香, 佳木秀而繁阴 。
13《钱塘湖春行》选择题理解性默写上课课件优质课件

在西湖的里湖与外湖
春天湖水初涨,水面刚刚
之间,山上有孤山寺。
与湖岸齐平。初,刚刚。
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公亭的西面,春天湖水初(刚)涨, 水面刚刚与湖岸齐平,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 片,看上去浮云很低。
向阳的树。
颔联: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有几处早飞来的黄莺争 先恐后的飞向向阳的树 上唱歌啼鸣,
疏通诗意: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公亭的西面,春天湖水初(刚)涨,水面刚刚与湖 岸齐平,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看上去浮云很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有几处早飞来的黄莺争先恐后的飞向向阳的树上唱歌啼鸣,不知是哪 家刚飞来的燕子正忙着啄泥筑巢。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结合注释,读通大意。 选自《白居易集》卷二十
(中华书局1979年版)。
即贾公亭。唐贞元(785— 805)年间,贾全在杭州做
钱
塘
湖
春
行
白云重重叠叠,同湖 面上的波浪连成一片,
官时在西湖边建造此亭。
看上去浮云很低。
首联: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朗 读 七言律诗可以按四三或二二三的节奏朗读。 请选择你喜欢的节奏体会心境、想象画面朗读古诗 。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五颜六色的春花渐渐将要使人眼花缭乱,新长出的小草刚刚能够没过马蹄。
古诗词诵读《燕歌行(并序)》《李凭箜篌引》《锦瑟》《书愤》理解性默写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13.《锦瑟》一诗中,李商隐用“南海鲛人”和“良
玉生烟”两个典故表现美好愿望可望而不可即,抒发
了悲伤嗟悼之情的句子是
“
,
。”。14.李商隐《锦瑟》
中“
,
”两句,运用典故写
自己曾经沉迷于美好的梦想,有过殷切的思念,给诗
歌营造了一种迷离的意境。15.李商隐《锦瑟》中,
诗人从“追梦”中醒来,知道那梦已经远去,流露出
18.李商隐《锦瑟》一诗中,运用典故的四句
是:
“
,
。
,
”19.李商隐《锦瑟》
一诗中的“
,
”两句,用典故创设出无比美妙的意境,表达
了作者的怅惘之情。
18.李商隐《锦瑟》一诗中,运用典故的四句 是:“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 蓝田日暖玉生烟”19.李 商隐《锦瑟》一诗中的“沧海月明珠有泪, 蓝田日暖玉生烟”两句,用典故创设出无比美 妙的意境,表达了作者的怅惘之情。
,
”。
4. 《李凭箜篌引》中写美妙绝伦的乐声传入神山,令神妪也
为之感动不已,“
”;乐声感物至深,致使
“
”。诗人用“老”和“瘦”这两个似平且
干枯的字眼修饰鱼龙,却有着完全相反的艺术效果,使音乐
形象更加丰满。
1. 《李凭箜篌引》中“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两句,诗人用浪漫夸张的手法,写音响效果。长安城门前的冷气寒 光,皇城仙府,全被箜篌声所消融。 2. 《李凭箜篌引》一诗中,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使箜篌的美妙之效继续在 天界展开:在女娲炼石补天的地方,连五色石都被乐音震破,引来 了一场秋雨。3. 成语“石破天惊”出自李贺《李凭箜篌引》中的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4. 《李凭箜篌引》中写 美妙绝伦的乐声传入神山,令神妪也为之感动不已,“梦入神山教 神妪”;乐声感物至深,致使“老鱼跳波瘦蛟舞”。诗人用“老” 和“瘦”这两个似平且干枯的字眼修饰鱼龙,却有着完全相反的艺 术效果,使音乐形象更加丰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