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13课《荷塘月色》教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荷塘月色》教案

教师:播放配乐动

三、品读文章重点段落(4、5、6段),体会文章画面美、语言

(约20分钟)

“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

“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

“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

舞女裙的比喻写出了荷叶迎风摇曳的姿态,形神兼备。如写静态的荷花,连用三个比喻:“正如一粒粒的明珠”,是写淡月照耀下花朵晶莹闪光;“又如碧天里的星星”,是写绿叶衬托下的花朵忽明忽暗;“又如刚出浴的美人”,是写荷花不染纤尘的美质。

“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般;又像笼着轻纱的梦。”月光照在叶子和花上,有如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写出了月色下荷叶与荷花在光色上的模样,牛乳不透明的状态,如眼前月色下的花叶,给人一种不分明的感觉,恰巧与作者朦胧、恍惚的心理状态相似。满月不能朗照、不分明的荷叶荷花,创造了一个朦胧、缥缈,像“笼着轻纱的梦”的意境,这样的情境里,作者暂时忘记了心中的愁绪。

十多个比喻,不可能全是很精彩的,如把荷花说成是“像碧天里的星星”,“刚出浴的美人”,荷叶如“亭亭的舞女的裙”之类,孤立起来看,比较平庸。余光中先生在批评朱自清的文章中说:比喻都不高明,那么多明喻,不好。他又认为,这十四个比喻中,最好的是形容月光从高处丛生的灌木中,落下参差斑驳的黑影,“峭愣愣的,如鬼一般”。

比喻,尤其是博喻的魅力,要从整体上加以把握。看风景描写的风格。用了十几个比喻,不但在性质上是相当的,而且在程度上是相近的。风是轻轻的,花香是微微的,云是薄薄的、雾是淡淡的,光是朦胧的,所有的意象表现荷塘月色那种清幽、朦胧的美,和作者追求内在的自由、美好是相融合的。应和了作者淡淡的哀愁与喜悦。

(2)通感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

用时断时续、若有若无的远处的歌声

学生:1、回答 2、自由诵读文章4-6段

3、圈划具有美感的句子,小组合作交流。

4、展示交流成果,同学说的不到位的地方小组成员可相互补充。

(多媒体展示图片)

习活动中的新知识,对相关知识进行消化理解,赋予新知识以个体意义。

三、品读文章重点段落(4、5、6段),体会文章画面美、语言

(约20分钟)

── 这种易于体会的听觉感受来唤起读者的嗅觉感受,将听觉与嗅觉沟通起来,把香气的飘渺不定、忽浓忽淡、时断时续的特点巧妙地写了出来,唤起人内心微妙的情感,自然地沟通为优雅宁静的心绪。

“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奏着的名曲。 ” 曲了。读者可以任借着对优美的乐曲的想象去领略月色之美,烘托了幽雅温馨的氛围。

通感就是感觉相通。作家调动人的视、听、味、触等感官,将之打通,形成感官的互补,让读者用不同的感觉器官来感受作品中的同一事物。

例1.“红杏枝头春意闹”,红杏绽放在枝头,本来是靠视觉感受到的,作者说红杏在枝头喧闹,与听觉打通,化静为动,多么生机勃勃。

例2.“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清香,香气似乎也是淡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紫藤萝瀑布》)这是灿烂阳光下的花香,满目耀眼的紫色刺激得作者生出“香气也是淡紫色的”这样的感觉显得十分自然。

同样是写花香,可以用色彩来比,亦可以用歌声来比,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通感,使得文字充满了神奇独特的质感。

其实,通感并不仅仅在文学作品中才被使用,实际上日常用语中,也常常有通感。比如,说某位同学的声音很粗,难道他的声音是有直径的吗?”

看,现在每一个同学脸上都呈现出甜美的笑容。可是,你们决不认为我是在说你们的笑脸是抹了糖的吧!

(3)动静结合

第四自然段,静态描写了荷叶、荷花、荷香后,又把荷塘的动态捕捉进来,微风掠过,引起了荷叶荷花的“一丝颤动”,因叶子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故这颤动由一片叶子传给另一片叶子,“霎时传过荷塘那边去了”。 微风吹过,荷叶的一丝颤动,化为一道碧痕,荡向荷塘那边,这一细节的描写,使读者身临其境,如在眼前。动

教师:因为学生初次接触“通感”修辞,学生说到相关句子的时候,教师要适时参与,引导学生理解“通感”的特征,再举些例子,帮助学生理解

(约

22分钟

二、品读文章中的情

感美 (约22分钟

说一说:诗意荷塘给了朱自清长久的安宁和快乐吗? 读一读:“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说一说:你读到了什么?

荷塘世界是属于蝉与蛙的,它们才是荷塘的主人,而自己只是一个“过客”。 一种无奈,一种哀愁瞬间弥漫了整个心房。

议一议:于是他的思绪又来到了哪个世界?

说一说:采莲世界。想到了《采莲赋》,想到了《西洲曲》。

议一议:描写采莲时热烈活泼的生活,作者彻底摆脱烦恼了? 说一说:没有。“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本身就说明他因内心的苦闷而产生的对自由快乐的向往。它恰好反衬出作者对现实生活的失望。 议一议:最后作者为何又惦记江南了呢? 说一说:从采莲场景回到眼前,发现眼前有“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缺憾。由此极自然地牵动出“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种思乡的哀愁。想起了家乡,正是愁苦的内心反映。“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作者最后又回到了现实世界,一切照旧。

到这里,我们可以从整体上来把握作者的感情。

寂寞、苦闷与彷徨让作者“心里颇不宁静”,于是漫步荷塘进入醒着的“梦”境—“另一世界里”。作者有意地把自己置身于超脱现实的环境中,“这一片天地好象是我的;”“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沉浸在荷塘月色里,流露出淡淡的喜悦却又无法摆脱淡淡的哀愁。

“另一世界里的‘我’和现实世界颇不宁静的‘我’拉开了距离。这样的超脱现实的描写越是写得自由自在,则文末写回到现实世界的我也就越显得空虚、烦恼;“路灯是没精打采”的,蝉声和蛙声是热闹的,“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展示出一幅现实世界阴森可怕的图画,巧妙地回应了文首的“颇不宁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