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分数加减法单元教案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分数加减法单元教案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分数加减法单元教案

第五单元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一、教学内容:

同分母分数加、减发,异分母分数加、减发和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三部分内容。

二、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1)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

(2)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分数加、减法。

(3)会口算简单的分数加、减法。

(4)理解整数加法运算定律对于分数加法同样适用,会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分数加法的简便计算。

(5)掌握分数和小数的互化方法,能正确地进行分数、小数加减混合运算。

(6)会解答分数加、减法应用题。

2、能力目标

(1)通过同分母分数、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学习,培养迁移类推能力。

(2)通过分数加、减法计算法则的学习,培养抽象、概括、比较的能力。

(3)通过分数加法的一些简便运算的学习,培养灵活计算的能力。

(4)通过分数、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学习,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5)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

(1)觉察到分数加、减法计算在数学学习和日常生活中和广泛应用,愿意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这些知识。

(2)能以认真的态度进行分数加、减法计算和分数、小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做到认真审题、准确计算、书写整洁、自觉检验。

(3)能进一步养成认真审题的良好习惯,自觉选用简便方法进行分数、小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4)课堂上能自觉认真听讲,积极思考,举手发言,敢于提问。

(5)自觉养成做作业时专心致志,按时完成的良好习惯,提高课堂练习和课外作业的效率。

(6)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摆、拼、画图等实际操作活动理解掌握有关分

数加减法的知识。

三、教材分析:

学生已具有一定的抽象逻辑思维,对一些抽象的知识能通过自己的思考去获得,但又带有形象性,对一些难理解的知识还要借助直观教具帮助才能掌握。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已得到初步的发展,能通过自己的迁移类推掌握部分知识。学生已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能通过预习学会一些知识。

学生已掌握了整、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及其计算法则,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学过的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大部分学生都掌握得比较好。

四、教学重点、难点和关键:

重点: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难点:带分数加、减法及分数、小数加减混合运算。

关键:理解“只有相同单位的数才能直接相加、减”的道理。

五、教学策略和技术:

1、讲授的策略

2、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的策略

3、设计练习策略

4、课堂过程性评价策略

六、课时安排:(共7课时)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2)

课时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3)

课时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4)

课时

教材的知识编排结构如下:

1、分数加、减法的意义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2、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及计算

3、同分母的带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及计算

1、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及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2、异分母的带分数加、减法的计算

1、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2、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

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第一课时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教学内容:

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89--90页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例1及“做一做”。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加、减法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分析、推理、比较、概括等能力。

教学重、难点:

1、理解和掌握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弄清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口答。

①什么是分数单位? ②95的分数单位是( ),132 的分数单位是( ),6

1的分数单位是( )。 ③83是( )个81 ,65是5个( ),4个5

1 是( )。 使学生理解一个分数的分母是几,它的分数单位就是几分之一;分子是几,就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然后教师引出新课,并板书: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2、引入新课

师:我们已经学习过整数、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又学习了分数的意义,从今天起我们就学习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的有关知识。(板书:分数的加法和减法),这节课,先学习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板书:同分母)。

二、进行新课

1、教学例1:

出示例题,学生读题后提问:爸爸、妈妈共吃了多少张饼?

学生列出算式。

画线段图或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

问:从图上看,要求爸爸、妈妈一共吃了多少张饼,怎样列式计算? 学生说1/8+3/8的意义。

板书:1/8+3/8

1/8+3/8表示什么意思?(学生讨论并汇报:1个1/8加3个1/8是4个1/8。) 1/8和3/8这两个分数有什么相同点?分母相同就表示什么相同?

分数单位相同可以直接相加吗?

想一想,1/8+3/8等于多少?你是怎样算出来的?

我们来比较1/8+3/8=4/8的左边和右边,分子4是怎么算出来的?这个4表示什么?分母怎样?为什么分母不变?

(根据图帮助学生理解:计算的结果,能约分的要约分成最简分数。板书:1/8+3/8=1+3/8=4/8=1/2

从这里可以看出同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板书:同分母分数相加,只把分子相加,分母不变。

分子相加表示什么?分母不变的道理是什么?

2、计算下面各题。(学生练习。)4

13+

5

13

3、教学例1(2)

爸爸比妈妈多吃了多少张饼?

这道题算式怎么列?

板书:3/8-1/8

3/8-1/8等于多少?你是怎么算的?

板书:3/8-1/8=2/8

从这里可以看出同分母分数减法是计算方法是什么?

4、计算:9

11-3

11(学生练习。)

5、观察例1的内容问:你能发现什么共同点?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

三、巩固练习

1、第90页“做一做”第1题,学生看图列式计算,集体订正。

2、第90页“做一做”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订正时抽两题让学生说说是怎样算的。

3、第90页“做一做”第1、2题,学生在课堂作业本上独立完成。

四、全课小结

今天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你学会了些什么知识?还有什么疑问?

第二课时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练习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1--92页练习二十三的内容。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分数加、

减法。

2、能力目标:会口算简单的分数加、减法,会解答分数加、减法应用题。

3、思想教育目标:能以认真的态度进行分数加、减法计算和分数、小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做到认真审题、准确计算、书写整洁、自觉检验。自觉养成做作业时专心致志,按时完成的良好习惯,提高课堂练习和课外作业的效率。

教学重、难点:

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分数加、减法。

会口算简单的分数加、减法,会解答分数加、减法应用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教师提问: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是怎样的?

学生回答。

2、计算下面各题。(练习二十三的第1题)学生板演黑板,集体订正。

(二)巩固练习

1、练习二十三的第2题。

学生独立填写,做完后集体订正,指名学生说说是怎样做的。

2、练习二十三的第3题。

出示练习题,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变式练习。

3、练习二十一的第4题。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培养学生的数感。

4、练习二十三的第5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并提

出问题。)

5、6-7题是同分母分数的连加减专项练习。

6、9-10题是开放性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

7、11题是分数加减法的实际应用。这里帮助直观理解题意。达成问题的解决。(三)总结归纳。

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的探究过程,认识将新知转换成旧知是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

2.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一般计算和验算方法,会正确地进行计算和验算,并养成验算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1、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2、运用通分的方法解决异分母分数不能直接相加减的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出示习题:

;;

前面我们学习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同学们还记得吗?谁能总结一下?

二、教学例1: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垃圾叫做生活垃圾,下面的扇形统计图记录了各类垃圾所占的比例;

问题:

(1)废金属和纸张是垃圾回收的主要对象,它们在生活垃圾中共占几分之几?

(2)危险垃圾多还是食品残渣多?多多少?

1.让学生根据问题(1)列出算式:

2.探讨“”的算法。

(1)个体尝试计算。让每个学生尝试计算“”,教师巡视,将学生中的几种不同算法列举在黑板上。学生的算法多种多样,可能有:

;;

等;

(2)集体讨论并更正,让学生分别对上述三种计算方法进行评价,并总结出各种算法正确与否,讨论各算法的的优点和缺点:第一种算法正确,但不简便。

将、通分时,没有找10和4的最小公倍数,而是找它们的公倍数,所以,计算时数据较大,结果还要约分。第二种算法既正确又简便,先找10和4的最小公倍数,通分后再相加;第三种算法不对。算理错了。

问题:两个分数的单位不同,一个是,一个是,单位不同的两个分数是不能直接相加的。

(3)归纳异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由于10和4的最小公倍数是20,所以把圆平均分成20份,这样,就变

成,变成,如下图。所以。

问题:谁来说说分母不同的两个分数怎样相加?

3.继续研究例题1的问题2;

(1)根据题意,让学生比较和的大小关系,得出:

(2)列出算式

(3)完成的计算,比较算法与异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有什么异同?

(4)尝试独立总结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

4.完成“做一做”第2题。学习如何验算。先做左边两道题:

学生利用已有经验验算,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重算法(将原式重算一遍),一种逆算法,逆算关系式有两种,学生多数会用此法验算。

(1)利用关系式“减数+差=被减数”。

因为所以原式计算正确;

因为所以原式计算错误。

(2)利用关系式“被减数-差=减数”。

因为所以原式计算正确;

因为,所以原式计算错误。

总结算法的基础上,强调验算的方法并引导归纳:异分母分数相减,也是先通分再相减。

学生继续独立完成剩下的题目并验算结果的正确性,教师巡视指导,学生上台板演验算过程。集体反馈时,引导学生把异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迁移到减法中来。

5.归纳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是:先通分,然后按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提问:分数加减法的验算方法主要有哪些?它与整数加减法的验算方法相同吗?

三、巩固练习

四、课堂小结: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第二课时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练习课

教学内容:

教科书95—96页练习二十四的内容。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

2、能力目标:能比较熟练的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

3、思想教育目标: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1、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2、运用通分的方法解决异分母分数不能直接相加减的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一、复习。

1、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法则。

二、巩固练习。

1、第三题。(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实际应用,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第四题。(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与方程的综合能力练习,提高学生综合运用

知识的能力)

3、第五、六题。(通过计算探索规律。)

4、第七题。(缺少问题的开放题,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解答,培养发现问

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5、第八题。(是分数加减法运算的游戏活动。有两人合作完成。)

6、第九题。有趣的三角。(探索规律、激发兴趣的练习。)

7、第10题。是一个实践活动。

三、总结归纳。

通过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自主归纳,掌握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和计算方法,并掌握带有小括号的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及算法。

2.理解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对分数加法同样适用,并能灵活运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

3.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和归纳、概括的能力。养成用简明、灵活的方法解决问题的习惯。

【重点难点】掌握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和计算方法。能正确应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算。

一、例题讲解并归纳

1.出示例1的表格。

云梦森林公园地貌情况对比

(1)让学生读懂表格的内容,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

(2)老师出示第一个问题:“森林部分比草地部分多几分之几?”

(3)提问:森林部分指什么?怎样列式?

(4)请学生试着算一算,集体交流计算方法。

方法一:方法二:

老师巡视,请不同算法的同学板演。

分析:两种方法有什么不同?你比较喜欢用哪种方法?

指出: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

(5)小结计算方法:计算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时,可以分步通分也可以一次通分进行计算。计算时,可以根据题目的特点和自己的情况灵活选择方法。

“裸露地面储存的地下水占降水量的几分之几?”

2.出示例1的第二个问题:

森林和裸露地面降水量转化情况对比

(1)先让学生看懂表格内容,然后老师提问:在这个问题中,把什么看作单位“1 ”?是什么意思?

(2)请学生列出算式:或

(3)请学生试着计算,并指名板演这两种方法的计算过程。

计算1:计算2:

提问:比较这两种方法有什么不同?带有小括号的分数加减混合运算该怎样计算?

3.小结。

提问:你能说一说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吗?

引导学生归纳概括出: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与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也是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带有小括号的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

再次重申: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

二、学习分数的简便运算

1.出示:

加法交换律:

加法结合律:

问题:当上面式中的字母表示分数时,这个定律还适用吗?

2.出示例2:小强做作业时,碰到了两道比较大小的题目,仔细观察题目后,他很快写出了答案。你能很快写出答案吗?你是怎么算的?(学生计算后,集体交流结果。)

提问:

(1)两组算式的特点各是什么?(两组算式中,左右两边的加数都相同,第一组中加数交换了位置,第二组中改变了加的顺序。

(2)这一特点与整数加法的什么运算性质相同?(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

3.结论:整数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对分数加法同样适用。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总结:计算分数加法时,要注意认真审题,根据题目中数的特点,灵活应用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运算,从而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和计算的速度。

分数加减法解决问题

学习目标:

学会收集数学信息,并能利用画图的方法解决分数加减法的实际问题。

学习过程:

一、独学:(可指名讲解引入):一块地种植如左图:

种植苹果的面积占这块菜地的(),种植南瓜的面积占瓜类面积的(),又是占这块菜地的()。

二、对学、群学:

例3:一杯纯牛奶,乐乐喝了半杯后,觉得有些凉,就兑满了热水。又喝了半杯,就出去玩了。他一共喝了多少杯纯牛奶?多少杯水?

(一)阅读与理解:你收集到了什么数学信息?

第一次:一杯纯牛奶,喝了杯。

第二次:兑满水,又喝了杯。

问题:

(二)分析与解答:可以借助课件或实物操作进行理解。

我还有别的方法来解答:

(三)回顾与反思:

你是怎样来检验的?解决这道题的关键是什么?关键步骤利用了什么数学

知识?

三、巩固练习:31杯后,觉得有些凉,就兑满了热水。又喝了杯,就出去玩了。42

他一共喝了多少杯纯牛奶?多少杯水?

四、课堂检测:

一杯纯果汁,乐乐喝了半杯后,觉得有些凉,就兑满了热水。又喝了半杯,就出去玩了。他一共喝了多少杯纯果汁?多少杯水?

一杯纯果汁,乐乐喝了半杯后,觉得有些凉,就兑满了热水,又喝了半杯。还是觉得有点凉,又再兑满了热水,又喝了半杯。他一共喝了多少杯纯果汁?多少杯水?

一杯纯牛奶,乐乐喝了

五年级下数学分数加减法计算题(全是计算)

分数加减法计算题 (1) 56 +79 + 1 6 (2) 58 - 25 +14 (3) 1415 -(23 -1 5 ) (4) 1920 +(45 -740 ) (5) 76 -(710 - 13 ) (6) 118 -(23 - 1 4 ) ] (7) +37 ++47 (8) 2924 -(524 +49 ) (9) 1811 -(711 + 3 8 ) (10) 79 +310 +29 +1710 (11) 715 +712 +815 -712 (12) 1115- 83- 85 。 (13) 27 +(914 + 12 ) (14) 34 - 512 + 13 (15) 5 6 - 3 10 + 1 6 - 7 10 (16) 7 9 +14 - 1 3 (17) 5 9 - ( 5 9 - 1 5 ) ~ (18) 87+31+43 (19) 56-103-5 1 (20) 43-281+143

( (24) +72++7 5 (25) 512 +34 +112 (26) 710 -38 - 18 (27) 415 +56 +43 (28) 45 +23 +15 (29) 1-1718 -1 18 — (30) 517 -451 +23 (31) 710 -(37 -310 ) (32) 85 -(34 -38 ) (33) 56 +(13 -56 ) (34) 56 -23 + 1 6 (35) 35-95+65 . (36) 23-72-75 (37) 85+58+83+52 (38) 6-311 -811 (39) 1114 -35 +314 -25 (40) 52-61+32 (41) 7 9 + 1 9 - 1 3

最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

备课本 学校: 学科: 年级: 姓名: 时间: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 一、教学内容 小数乘法、积的近似值、有关小数乘法的两步计算、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二、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掌握了整数的四则运算、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小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选择“进率是十的常见量”作为学习素材,引入小数乘法的学习,从在一定丰富多彩的校内外活动中,选择“买风筝”(与元、角有关)、“换玻璃”(与米、分米有关)的活动为背景,不但能激发童心童趣,而且能促成学生利用元和角之间、米和分米之间的十进关系顺利沟通小数与乘法的联系,利于学生将新知纳入到已有的认知系统中。教材紧扣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运用转化和对比的方法,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通过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求积的近似值的方法。结合具体算式说明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小数乘法同样适用,并引导学生应用乘法的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突出了乘法分配律的应用和教学。在练习中设计了形式多样、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实际问题和计算练习,训练并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同时设计了让学生探索因数与积之间的大小关系的规律的练习,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发散学生的思维。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自主探索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笔算,并能对其中的算理做出合理的解释。 (2)使学生会用“四舍五入”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 (3)使学生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这些定律进行关于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4)使学生体会小数乘法是解决生产、生活中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

五年级数学分数加减法练习题

五年级数学分数加减法练习题 1.填一填 【1】分母是12的最简真分数有 【】.他们的和是【】。 【2】一根铁丝长4米.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米.每份是【】。 【3】5 8里有【】个 1 8 .再加上【】个 1 8是最 小的合数。 【4】异分母分数相加减.要先【】.化成【】.再加减。 【5】一批化肥.第一天运走它的1 3 .第二天运 走它的2 5 .还剩这批化肥的【】没有运。 【6】把下面的分数和小数互化。

0.75=【 】 2 5 =【 】 3.42= 【 】 58 =【 】 2.12=【 】 414 =【 】 2.计算题 512 +34 +112 710 -38 -18 415 +56 12 -【34 -38 】 56 -【13 +310 】 23 +56 4.【细心看清数字和符号.结果请用最简分数 表示。】 2 1+31= 21-41= 52-51= 74-71= 8 7-8 3= 101+ 52= 65-32= 31+51= 83-4 1= 3 2+31= 12 5-12 5= 10 9-10 1= 5 4-5 2= 6 1+ 3 1=

21-8 1= 8 3+8 3= 2 1-5 1= 7 4+7 3= 1-8 7= 65+6 5= 1-12 5= 5 3+2 1= 10 9-10 3= 7 5-7 5= 83+85= 6 1+12 7= 4 1+4 3= 7 3+2 1= 10 9-2 1= 109-5 3= 3 2-6 1= 5 4-10 3= 19 7+19 11= 12 5-12 1= 65+3 1= 5 1-6 1= 6 1+4 1= 7 1-8 1= 8 1+8 1= 8 3-31= 95+94= 95—31= 54-32= 21-12 5= 6 5- 3 2= 21+0.4= 21-0.5= 0.2+10 1= 1-12 7= 8 5+8 7=

五年级分数加减法练习题

(三)分数加减法练习题 1、填一填 (1)分母是12的最简真分数有( ),他们的和是( )。 (2)一根铁丝长4米,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米,每份是()。 (3)58 里有()个18 ,再加上( )个18 是最小的合数。 (4)异分母分数相加减,要先( ),化成( ),再加减。 (5)一批化肥,第一天运走它的13 ,第二天运走它的25 ,还剩这批化肥的( ) 没有运。 (6)把下面的分数和小数互化。 0.75=( ) 25 =( ) 3.42=( ) 58 =( ) 2.12=( ) 414 =( ) 2、计算题 512 +34 +112 710 -38 -18 415 +56 12 -(34 -38 ) 56 -(13 +310 ) 23 +56 3、解方程 17 +x=23 45 -x=14 x-16 =38 4.(细心看清数字和符号,结果请用最简分数表示。) 21+31 = 21-41= 52-51= 74-71= 87-83 =

101+ 52= 65-32= 31+51= 83-41= 32+31= 125-125= 109-101= 54-52= 61+ 31= 21-81= 83+83= 21-51= 74+73= 1-87= 65+65= 1-125= 53+21= 109-103= 75-75= 83+85= 61+127= 41+43= 73+21= 109-21= 109-53= 32-61= 54-103= 197+1911= 125-121= 65+31= 51-61= 61+41= 71-81= 81+8 1= 83-31= 95+94= 95—31= 54-32= 21-125= 65- 32= 21+0.4= 21-0.5= 0.2+101= 1-127= 85+87= 83+21= 1-94= 98-31= 54-31= 61+8 1= 5、解决问题 (1)有一块布料,做上衣用去78 米,做裤子用去34 米,还剩112 米,这些布料一 共用去多少米? (2)某工程队修一条路,第一周修了49 千米,第二周修了29 千米,第三周修的 比前两周的总和少16 千米,第三周修了多少? (3)课堂上学生做实验用15 小时,老师讲解用310 小时,其余的时间学生独立做 作业。已知每堂课是23 小时,学生做作业用了多少时间?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

第一单元小数的乘法 1、小数乘法 第一课时 课题:小数乘以整数 教学内容:例1和例2、“做一做”,练习—第1~4题。) 教学要求: 1、使学生理解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及算理。 2、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3、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练习,渗透转化思想。 教学重点:小数乘以整数的算理及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确定小数乘以整数的积的小数点位置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引入尝试: 孩子们喜欢放风筝吗?今天我就带领大家一块去买风筝。 1、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及算理。 出示例1的图片,引导学生理解题意,得出: ⑴例1:风筝每个3.5元,买3个风筝多少元?(让学生独立试着算一算) (2)汇报结果:谁来汇报你的结果?你是怎样想的?(板书学生的汇报。) 用加法计算:3.5+3.5+3.5=10.5元 3.5元=3元5角3元×3=9元5角×3=15角9元+15角=10.5元 用乘法计算:3.5×3=10.5元 理解3种方法,重点研究第三种算法及算理。 ⑶理解意义。为什么用3.5×3计算? 3.5×3表示什么?(3个3.5或 3.5的3倍.) (4)初步理解算理。怎样算的? 把3.5元看作35角 3.5元扩大10倍 3 5角 × 3 × 3 1 0. 5 元 1 0 5角 缩小10倍 105角就等于10.5元

(6)买5个要多少元呢?会用这种方法算吗? 2、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象这样的3.5元的几倍同学们会算了,那不代表钱数的0.72×5你们会算吗?(生试算,指名板演。) ⑴生算完后,小组讨论计算过程。 板书:0.72 × 5 (2)强调依照整数乘法用竖式计算。 (3)示范:0. 7 2 扩大100倍7 2 × 5 × 5 3. 6 0 3 6 0 缩小100倍 (4) 回顾对于0.72×5,刚才是怎样进行计算的? 使学生得出:先把被乘数0.72扩大100倍变成72,被乘数0.72扩大了100倍,积也随着扩大了100倍,要求原来的积,就把乘出来的积360再缩小100倍。(提示:小数末尾的0可以去掉) ●注意:如果积的末尾有0,要先点上积的小数点,再把小数末尾的“0”去掉。 (5)专项练习 ①下面各数去掉小数点有什么变化? 0.34 3.5 0.201 5.02 ②把353缩小10倍是多少?缩小100倍呢?1000倍呢? ③判断 13.5 × 2 2. 7 0 (6)小结小数乘整数计算方法 ●计算7 ×4 0.7×425×7 2.5×7 观察这2组题,想想与整数乘整数有什么不同? 怎样计算小数乘以整数? ①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 ②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 ③再看被乘数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专项练习练习一 4

(完整)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

五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学情分析 大多数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符合年龄及年级特点,具有一定的学习习惯,有良好的学习态度,学习数学的信心较强;学生分析能力有一定的提高。由于各种原因部分学生数学基础较差,同时分析问题的能力、灵活性解决问题的方面也欠缺,需要下大力量来培养训练。同时也存在个别学生学习习惯较差,家长配合不到位现象,影响学生学习数学的态度。本班的学生能够听从老师的教导,但是自主创新的意识还是比较缺乏,针对这现象在教学中对学生要加强培养自主探究意识及能力;对那些学习基础较差、家长常于疏忽的学生,应在课内课外加以帮助,使其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兴趣,尽快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同时提高学习成绩。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安排了七个教学单元及总复习,数与代数方面安排了小数乘法、小数除法及第五单元简易方程,这是小学阶段第一次正式教学代数的初步知识;图形与几何安排的教学内容是第二单元位置,初步渗透直角坐标系的思想,以及第六单元多边形的面积;统计与概率安排的是第四单元可能性;还有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第七单元数学广角植树问题;综合实践活动安排了掷一掷。 与原实验教材相比主要变化有以下几点: 1.从六年级上册移来“位置” 单元,“观察物体”移到五年级下册。2.“可能性”单元根据课标要求进行了调整。 3.“数学广角”的内容进行调整。 4.“简易方程”的结构进行调整及其他单元内容的变化。 5.编排了一个“综合与实践”的主题活动,由原三上移来。 三、教学目标1.理解小数乘、除法的意义,掌握计算法则,并能熟练地进行小数乘、除法的笔算和简单的口算。 2.在探索小数乘、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中,感受转化的思想方法,发展初步的归纳、推理、概括能力,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学生经历由具体的座位图到抽象成用列、行表示平面图的过程,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4.使学生初步认识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能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等,初步了解简易方程,能用等式的性质解简易方程。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加减法》练习题

五年级下册数学 分数加减法练习题1 name ———— 1、填一填 (1)一根铁丝长4米,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 )米,每份是( )。 (2)58 里有( )个18 ,再加上( )个1 8 是最小的合数。 (3)异分母分数相加减,要先( ),化成( ),再加减。 (4)一批化肥,第一天运走它的13 ,第二天运走它的2 5 ,还剩这批化肥的( )没有运。 (5)把下面的分数和小数互化。 0.75=( ) 25 =( ) 3.42=( ) 58 =( ) 2.12=( ) 41 4 =( ) 2、计算题 512 +34 +112 710 -38 -18 415 +56 12 -(34 -38 ) 56 -(13 +310 ) 23 +5 6 3..结果请用最简分数表示 21+31= 21-41= 52-51 = 74-71= 8 7-83= 75 -75= 0 83+85= 101+ 52= 65-32= 31+51= 83-41= 32+31= 53 +21= 109-103= 83+83= 21-51= 74+73= 1-87= 65+65= 1-125 = 五年级下册数学 分数加减法练习题1 name ———— 1、填一填 (1)一根铁丝长4米,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 )米,每份是( )。 (2)58 里有( )个18 ,再加上( )个1 8 是最小的合数。 (3)异分母分数相加减,要先( ),化成( ),再加减。 (4)一批化肥,第一天运走它的13 ,第二天运走它的2 5 ,还剩这批化肥的( )没有运。 (5)把下面的分数和小数互化。 0.75=( ) 25 =( ) 3.42=( ) 58 =( ) 2.12=( ) 41 4 =( ) 2、计算题 512 +34 +112 710 -38 -18 415 +56 12 -(34 -38 ) 56 -(13 +310 ) 23 +5 6 3.(细心看清数字和符号,结果请用最简分数表示。) 21+31= 21-41= 52-51 = 74-71= 8 7-83= 75 -75= 0 83+85= 101+ 52= 65-32= 31+51= 83-41= 32+31= 53 +21= 109-103= 83+83= 21-51= 74+73= 1-87= 65+65= 1-125=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加减法50道

1. 5/2 -(3/2 + 4/5 ) 2. 7/8 + (1/8 + 1/9 ) 3. 5/6 + (1/2 + 2/3 ) 4. 9/7 - (2/7 - 10/21 ) 5. 3/7 + 49/9 + 4/7 6. 8/9 + 15/36 + 3/27 7. 5/2 - (3/2 + 4/5 ) 8. 7/8 + (1/8 + 1/9 ) 9. 9/7 - (2/7 - 10/21 ) 10. 1/5 + (3/7 + 8/10 ) 11、13/8-(5/6+5/8) 12、5/7+6/11+2/7+3/11 13、3-3/7-4/7 14、7/8+3/8+1-1/3 15、3/7+1/6+4/7 16、7/9+5/8-1/9-1/8 17、1/3+5/8-1/8+2/3 18、1-5/8-3/8 19、4/5+4/7-4/5 20、1/4+1/3+3/4+2/3 1.3/7 -49/9 - 4/3 2.8/9 + 15/36 + 1/27 3.12+5/6 –2/9 ×3 4.8+ 5/4 + 1/4 5.6- 3/8 –3/8 ÷6 6.4/7 - 5/9 + 3/7 - 5/9 7.5/2 -(3/2 + 4/5 ) 8.7/8 + (1/8 + 1/9 ) 9.9 - 5/6 + 5/6 10.3/4 - 8/9 - 1/3 11.7 - 5/49 + 3/14 12.6 +(1/2 + 2/3 ) 13.8 +4/5 + 8 -11/5 14.31 -5/6 –5/6 15.9/7 - (2/7 –10/21 1. 4/7 + 5/9 + 3/7 2. 5/2 -(3/2 + 4/5 ) 3. 7/8 + (1/8 + 1/9 ) 4. 1/9 + 1/6 + 5/6 5. 3/4 + 8/9 - 1/3 6. 11/14 + 5/49 + 3/14 7. 1/6 +(1/2 + 2/3 ) 8. 4/5 - 1/3 + 11/5 9. 2/3 + 5/6 –5/6 10. 9/7 - 2/7 + 10/21 11. 3/7 + 7/2 - 4/3 12. 8/9 + 1/9 + 1/27 13. 1/3 + 5/6 –2/9 14. 3/7 + 3/4 + 1/4 15. 1/8 + 1/4 –3/8 16. 1/8 + 1/4 - 3/8 17. 4/5 + 2/3 + 3/4 18. 1/4 + 8/3 –5/6 19. 17/32 –3/4 + 9/32 20. 2/3 + 2/9 + 1/3 21. 5/7 - 3/21 + 3/7 22. 3/14 + 2/3 + 1/6 23. 1/5 + 2/3 + 5/6 24. 9/22 + 1/11 + 1/2 25. 5/3 + 11/5 + 4/3 26. 2/3 - 5/6 + 1/3 27. 7/19 + 12/19 - 5/6 28. 1/4 + 3/4 + 2/3 29. 8/7 - 15/14 + 1/7

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 教案 Last revision date: 13 December 2020.

第二单位置 一、教学内容: 用数对确定位置 二、教材分析: 这一学段的《确定位置》是将学生已有的用类似“第几排第几个”的方式描述位置的经验加以提升,用抽象的数对来确定位置,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提高抽象思维能力。因此,在教学这一内容时,我是从以下几点来设计的:凸显矛盾冲突,让学生在新旧知识间激起思维的火花;强化符号化思想,培养学生抽象和简约化的思维品质;在一定的场景中相机介入数学历史,使学生经历知识的逻辑重演,让课堂浸染文化的意蕴;与本课内容相呼应和衔接的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内容作有机的渗透和延伸,为学生奠定相应的数学思想与方法的基础 三、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列与行,理解数对的含义,能用数对表示位置。 2、经历符号化的过程,体会数学的符号美、简洁美。 3、引导学生经历由实物图到方格图的抽象过程,渗透坐标的思想,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4、体会数对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进一步增强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的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能在具体情境中自主探究确定位置的方法,能用数对确定某一物体的位置。 2、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教学难点: 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体验确定位置的重要性。 五、课时安排:3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根据行、列确定、描述物体的位置。

2、在对物体位置关系探索过程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渗透平面直角坐标系思想并使学生体验到观察要有序,表达要清晰,有条理。 3、在合作交流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生的数学意识。 教学重点:会用不同的词语描述物体的位置或根据物体的位置来确定物体。 教学难点;对物体位置的正确描述。 教学准备:小动物卡片、课件等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初步让学生明确自己在班级里是第几组(小组)第几个。 一、快乐启航: 1、给小动物排队,提供比较材料。 师:春天的早晨小动物准备排队做操,小朋友,请你们帮它们排排队,行吗? (学生拿出教师发的8张动画卡片及垫板,开始排队,这里教师有一个精心设计卡片排得紧一点刚好排一排,稍留一些空隙排一排就排不下,这样自然引发思维灵活学生排几排)师:谁愿意上来,把你排的队形介绍给大家!学生同桌合作排队——展示队形。 二、快乐体验: 1、完成一维到二维的空间观念的飞跃,通过实物投影观察比较各种队形。 学生有可能出现:竖排1排(2排)或横排1排(2排)。。。。。。 师:大家觉得这些队形中,哪几种是不一样的哪几种是一样的(学生自由说) 师:我们数的时候可以横横地数也可以竖竖地数。大家再看这些小动物(手指着排两排(列)的队形)用你的火眼金睛观察一下,它们排成了一个(长方形、排一排的看成一条线)。 师:(指着排两排的队形)这些都是排成了一个长方形,(指着排一排(列)的队形)这些都排成了线。 2、从一维到二维描述“小猴”的位置。 师:谁能说说队形1(排一排)中小猴站在哪里?请第*组第*个小朋友回答!(第*个)。 师:你能说得具体一些吗(从左数起第*个)。

新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分数加减法的计算题 套

五年级下册数学分数加减法计算题练习一 班级 姓名 一、直接写出得数。 101-201= 2+21= 41+43-5 1 = 97 -92= 1-21-51= 51+21-51= 31+35-2= 52+ 10 1 = 二、解方程或比例。 ① χ= 45 ②52χ+5 3χ=28 ③χ-54 =125 三、计算,要写出主要计算过程,能用简便方法的要用简便方法计算。 51+21+31 21+31-4 1 51+21+54 2-125-12 7 79+61+65+75 1513-(1513-5 2 )

五年级计算题练习二 班级 姓名 一.直接写出得数。 21+21= 31+32= 1-65= 65-65= 51+51= 54-51= 83+83= 1-21 = 二.解方程或比例。(9分) Ⅹ-21=54 61+Ⅹ=21 2Ⅹ-65=6 1 三.计算下列各题,要写出主要计算过程,能用简便方法的要用简便方法计算。 (1)54 +(83-41) (2)2-73-74 (3)85-31+12 5 (4)68- + 32- (5) 125 -(121 -2 1 )

班级 姓名 一.直接写出得数。 92+21= 76-32= 103+4 1 = 73+91= 31-51= 61+4 1 = 75-51= 2017-203-209= 92+83-85= 7-75 = 141+145+143= 41+41+4 3 = 1-32-31= 二.解方程或比例。 X +13 =67 712 —x = 14 X -(716 -524 )=7 24 三.计算下列各题,要写出主要计算过程,能用简便方法的要用简便方法计算。 51 +31+54 1-115-11 6 72+61+65+75 1513-(1513-5 2 ) 89 -(29 +13 ) 1115 +1017 +415 +517

五年级下册数学分数加减法练习题58183

五年级数学分数加减法练习题 一、 递等式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 89 +411 +19 65+43-31 1112 -( 16 + 18 ) 11- 710 - 310 712 -( 34 - 12 ) 12 -(34 -38 ) 41+52-103 65-32+245 21+32-154 87-(21+163) 92+(109-52 ) 2017-(52+209) 97-(61+94) 43-92+41 65-94+61-9 2 85+81-103-101 109-(101+52) 73+158+74+157 103+31+101 145+43+149+41 41+127+43+125 125+185+127 95-112+94-119 254 15+4 13+432+25214

15-972-923 988-(2524+987 ) 36 29 28-(361116-214) 4 1 3201311584++ 6541272 10-- 9 4 65945-++ 851375.213 56-- 172 3 127817154++ )43 21(41-- 951942825.3++ 125 .087254.7-- 1615 36518 16-- )7395(941-+ 6.145.2201135210+-- 6.145.2201135210+-- 1381 13221333 28.9--- )138********(1758 ++- 1281641321161814121+ +++++ 二、应用题 (1)一盒饼干长20厘米,宽15厘米,高30厘米,现在要在它的四周贴上商标纸, 如果商标纸的接头处是4厘米,这张商标纸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分数的加减法》练习题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分数的加减法》练习题一、选择题 1.25 + 25 可以直接相加,是因为两个加数【 】。 A .分子相同 B 。分母相同 C 。都是真分数 D 。都是最简分数 2.16-645 =【 】 A .1045 B 。1015 C 。945 D 。915 3.计算513 -0.6+317 时,第一步是【 】。 A .把小数化成分数 B 。把分数化成小数 C 。用加法运算定律直接计算 D 。用减法运算性质直接计算 4.514 与213 的和减去它们的差,结果是多少?正确的算式是【 】。 A .514 +213 -514 -213 B 。514 -213 +514 -213 C .514 +213 -【514 -213 】 D 。514 +213 +【514 -213 】 5.王师傅做一件工作要20天完成,他做了5天,还剩下这件工作的【 】。 A .41920 B 。1945 C 。14 D 。34 6.某商店八月份利润是415 万元,比七月份多78 万元,两个月利润共多少万元?正确的算式是【 】。 A .415 +78 B 。415 -78 C 。415 -78 +415 D 。415 +78 +415 二、判断题。正确的在题后的括号里画“√”,错的画“×”。 1.分数单位相同的分数才能相加减。………………………………………【 】 2.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 】 3.整数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对分数加法不适用。………………………【 】 4.一个最简分数,如果分母除了2和5以外,不含有其它的质因数,这个分数就能化成有限小数。……………………………………………………………【 】 5.1-25 +35 =1-1=0……………………………………………【 】 三、填空题 1.分数加法的意义与整数加法的意义【 】。 2.127 的分数单位是【 】,它有【 】个这样的单位,再添上【 】个这样的单位就是1。

最新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及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及教学反思【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小数乘、除法计算法则,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乘、除法笔算和简单的口算。 2、使学生会用“四舍五人法”截取积、商是小数的近似值。 3、使学生理解整数乘、除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计算。 【教学重点】 1、使学生掌握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 2、能正确地进行小数乘、除法的笔算和简单的口算,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能正确应用“四舍五入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并能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4、会应用所学的运算定律及其性质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 在理解小数乘、除法的算理和算法的基础上,掌握确定小数乘法中积的小数点位置。 【课时安排】本单元计划用6课时进行教学 第一课时 课题:小数乘以整数 教学内容:例1和例2、“做一做”,练习—第1~4题。) 教学要求: 1、使学生理解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及算理。 2、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3、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练习,渗透转化思想。 教学重点:小数乘以整数的算理及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确定小数乘以整数的积的小数点位置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引入尝试: 孩子们喜欢放风筝吗?今天我就带领大家一块去买风筝。 1、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及算理。 出示例1的图片,引导学生理解题意,得出: ⑴例1:风筝每个3.5元,买3个风筝多少元?(让学生独立试着算一算) (2)汇报结果:谁来汇报你的结果?你是怎样想的?(板书学生的汇报。) 用加法计算:3.5+3.5+3.5=10.5元 3.5元=3元5角3元×3=9元5角×3=15角9元+15角=10.5元

五年级分数加减口算100题(含答案)

1) 4/14+8/14= 2) 7/10+2/10= 3) 4/7-3/7= 4) 3/14+7/14= 5) 4/11+5/11= 6) 4/15+2/15= 7) 9/10-3/10= 8) 7/13+5/13= 9) 6/13+5/13= 10) 2/8+3/8= 11) 9/13-9/13= 12) 9/13+3/13= 13) 11/12-4/12= 14) 14/15-3/15= 15) 1/13+11/13= 16) 2/15-2/15= 17) 7/12+3/12= 18) 12/15-9/15= 19) 1/8+2/8= 20) 6/7-6/7= 21) 10/13+2/13= 22) 2/13+7/13= 23) 1/11+8/11=24) 3/4-1/4= 25) 4/15+10/15= 26) 12/14-4/14= 27) 7/13+2/13= 28) 8/13-1/13= 29) 12/14-12/14=30) 12/13-6/13= 31) 3/7+3/7= 32) 7/9+1/9= 33) 8/14+2/14= 34) 10/13-8/13= 35) 3/14-3/14= 36) 1/5+3/5= 37) 1/12+6/12= 38) 5/9+3/9= 39) 7/11-2/11= 40) 12/15-4/15= 41) 1/14+5/14= 42) 7/12-2/12= 43) 2/9+5/9= 44) 13/15-1/15= 45) 6/13-6/13= 46) 7/14+2/14= 47) 4/8-1/8= 48) 6/8-4/8= 49) 3/7-1/7=2/7 50) 7/10-6/10= 51) 2/14+7/14= 52) 2/12+2/12= 53) 2/14+12/14= 54) 7/15-6/15= 55) 5/11+3/11= 56) 3/11+1/11=57) 7/15+8/15= 58) 6/7-1/7= 59) 7/9-6/9= 60) 3/15+10/15= 61) 5/15-5/15= 62) 2/12+7/12=63) 4/8+4/8= 64) 4/13-3/13= 65) 1/15+10/15= 66) 6/15+1/15= 67) 8/14-6/14= 68) 12/14+1/14= 69) 11/15+2/15= 70) 3/13-2/13= 71) 11/15-3/15= 72) 4/14+5/14= 73) 5/10-5/10= 74) 6/14+1/14=75) 1/10+5/10= 76) 8/10-4/10= 77) 3/8+4/8= 78) 2/7+5/7= 79) 4/9-2/9= 80) 4/12+3/12= 81) 5/8-2/8= 82) 4/13+5/13= 83) 5/14+3/14=84) 1/14-1/14=0 85) 5/14+7/14= 86) 5/9-5/9= 87) 7/15+4/15= 88) 12/13-1/13= 89) 5/13-2/13= 90) 1/12+9/12= 91) 6/10-5/10= 92) 4/9+4/9= 93) 9/15-8/15= 94) 7/14-6/14= 95) 4/9+1/9= 96) 2/15+3/15= 97) 5/12-1/12= 98) 2/10+4/10=99) 11/14-8/14= 100) 3/8+1/8=

五年级数学分数加减法

《通分》学案 学习目标 1、 能说出通分的定义,会找公分母 2、 学会通分,并会比较异分母分数的大小 学习重难点 重点:通分的方法 难点:用最小公倍数做公分母的通分的过程 学法指导 回顾以前学过的求最小公倍数的方法(短除法、倍数关系、公因数只有1的两个数) 课前预习 1、 请你回顾一下,怎样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2、 你能求出下列两数的最小公倍数吗?请你试一试! 5和7 4和6 5和15 16和12 3、 请认真预习课本第一个红点内容,完成下列题目。 (1)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完成下题 43 6 1 (化成分母是12的分数) (2) 叫做通分。 叫做公分母。 (3)把下列两个数通分 12和18 3和5 合作探究 1、学生在小组内汇报学习情况。 2 学生总结: 两个异分母分数通分时, (1)当两个分数的分母公因数只有1时,( )就是它们的公分母;

(2)当两个分数的分母成倍数关系时,( )就是它们的公分母; (3)当两个分数的分母还有公因数(1除外)时,( )就是它们的公分母。 达标检测 小练习: 1、把下列两个数通分,并比较大小 12和15 7和21 6和10 2、 张叔叔和李叔叔参加了工厂的技能比赛,张叔叔加工完了所有零件的4 3 ,李叔叔加工完了所有零件的5 3 ,在这段时间里,谁的比赛成绩会更好一些? 3 完成课本第95页1.2.3.题。 自学反思

《通分》导案 2012.4.23 赵春红 教学目标 1、能说出通分的定义,会找公分母 2、学会通分,并会比较异分母分数的大小 学习重难点 重点:通分的方法 难点:用最小公倍数做公分母的通分的过程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学流程 一、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充分预习,相信大家都有不少的收获,接下来,就让我们把自己的收获与同学们共同分享一下。 二、各组上台交流展示 预设: 1、学生求公分母时,没用最简便的方法来求。 2、通分时,分子漏乘。 3、通分时,分子、分母没乘同一个数。 师:下面请三组的同学到台前展示一下你们的收获!(生展示) 师:大家同意他们的意见吗?有补充的吗? (生质疑补充) 师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及时点拨! 生依次到台前展示各组的主题 三、达标训练检测 小练习: 1、把下列两个数通分,并比较大小 12和15 7和216和10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带教学反思

五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及教学反思 目录 一、观察物体(三)(2课时) 观察物体 二、因数与倍数(7课时) 1.因数和倍数 2.2、5、3的倍数的特征 3.质数和合数 三、长方体与正方体(13课时) 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整理和复习 探索图形 四、分数的意义和性质(20课时) 1.分数的意义 2.真分数和假分数 3.分数的基本性质 4.约分 5.通分 6.分数和小数的互化 整理和复习 五、图形的运动(三)(3课时) 六、分数的加法和减法(7课时) 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2.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3.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打电话 七、折线统计图(3课时) 八、数学广角——找次品(2课时) 九、总复习(4课时) 1.数与代数 2.空间与图形 3.观察物体与统计

1 观察物体(三)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经历观察的过程,让学生认识到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它的实物图有多种摆放方式。 2.通过观察,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 3.能根据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进一步体会从三个方向观察就可以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 4.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培养空间想象力和推理能力。 【重点难点】 1.能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画出不同摆放方式的小正方体。 2.引导学生进行空间图形的平面和立体想象找出被遮挡住的小立方块。 【教学指导】 1.准备好必要的教具和学具。由于本单元有大量的观察和画图等活动。所以,除教具外,最好每个学生都准备一套相应的学具。老师可以结合实际,指导学生自制学具。并要求每位学生要备好直尺等画图工具。 2.注意让学生真正地、充分地进行活动和交流。只有在活动的过程中,学生才能真正经历观察、想象、猜测、分析和推理等过程,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才能得以锻炼,空间观念才能得到发展。因此,老师要切实组织好教学的每一个步骤,使活动有目的、有秩序的开展,要让所有的学生都真正地,实实在在地进行观察和操作。注意不要让老师的演示或少数学生的活动和回答来代替每一位学生的亲自动手、亲自体验和独立思考。活动课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培养学生的

分数加减法应用题(五年级下册))

一、填一填 1.分数加法的意义与整数加法的意义( ) 2.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把( )相加减。 3.分母是9的最简真分数有( )个,它们的和是( )。 4.一根铁丝长4米,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 )米,每份占这根铁丝的( )。 5.异分母分数相加、减,要先( ),化成( )分数,再相加、减。 6.加工一批零件,王师傅需要10天完成,他平均每天完成这批零件的( ),3天完成这批零件的( ) 7.分子是3的假分数有( )个,它们的和是( )。 8.9 7 的分数单位是( ),它有(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再添上(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 9.计算74+9 7 时,因为他们的分母不同,也就是 ( )不同,所以要先( ),计算结果为( )。 10.小丽喝了一杯牛奶的3 1 ,然后加满水,又喝 了这杯的2/5,,再加满水,又喝了这杯的2/3,再加满水,最后把一杯都喝了。她喝的水多还是牛奶多? 11. 农场收小麦,第一天收了一块地的2/15,第二天收了这块地的3/20,第三天收的等于前两天的总和。还剩这块的的几分之几没收? 12. 一个加工厂,第一天加工饲料3/5吨,比第二天少加工1/6吨,两天一共加工多少吨? (1)B 型的同学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 哪种血腥的人数最多?哪种血腥的人数最少?他们相差几分之几? 14.有两袋糖果,一袋 85千克,比另一袋轻5 1 千克,两袋糖果一共多少千克? 15.双休日,李玲做语文作业用了3 2 小时,比做数学作 业多用了4 1 小时,双休日李玲做作业一共花了多少 小时? 16.一块地有65公顷。其中31种苦瓜,8 3 种茄子,其余 的种空心菜,种空心菜的面积是总面积的几分之几? 17.打字员打印一份5万字的稿件,第一天录入了整份 稿件的4 1,第二天录入了整份稿件的53 ,还剩几分之 几没有录入?

最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自主探索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笔算,并能对其中的算理做出合理的解释。 2.使学生会用“四舍五入”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3.使学生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这些定律进行关于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4.使学生体会小数乘法是解决生产、生活中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 教学措施:1.重点引导学生用转化的方法学习小数乘法。2.指导学生对小数乘法的算理做出合理的解释,提高简单的推理能力。 3.注意引导学生探索因数与积之间的大小关系的规律。课时安排:6 课时。 第一课时小数乘以整数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及算理。 2 、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3 、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联系,渗透转化思想。 教学重点:小数乘以整数的算理及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确定小数乘以整数的积的小数点位置的方法。教学过程: 一、复习①下面各数去掉小数点有什么变化?0.34 3.5 0.201 5.02 ②把353 缩小到时它的1/10 是多少?缩小到它的1/100 呢?1/1000 呢? 二、引入尝试:大家喜欢放风筝吗?今天我就带领大家一块去买风筝。 1、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及算理。 出示例1的图片,引导学生理解题意,从图中你了解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1)例1:燕子风筝每个3.5 元,买3个风筝多少元?(让学生独立试着算一算) (2) 汇报结果:谁来汇报你的结果?你是怎样想的?(板书学生的汇报。) 用加法计算:3.5+3.5+3.5=10.5 元 3.5 元=3元5角 3 元X 3=9元 5角X 3=15角 9 元+15角=10.5元

(完整版)小学五年级数学分数加减法测试卷

小学五年级数学五月份月考试卷 班级: 姓名: 一、 计算。(共40分) 1. 直接写出得数。(每题0.5分,共4分) 103+107= 65-61= 0.5+31= 2+4 3= 21-61= 7-75= 2 21+3 1= 2. 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每题3分,共18分) 6-(43-52) 54+1511+103 79+81+83+75 8-157-158 1-53+52 32+109+32-10 9 3.解方程。(每题3分,共12分) ①x-52-72=53 ②4x-83=85 ③x+103=10 7 ④ 1.4x-0.7x=56 4.列式计算。(每题3分,共6分) ①6减去31与51的差,结果是多少?②75加上21与3 1的差,和是多少? 二、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每题1分,共8分) 1.把单位“1”分成5份,其中的3份就是5 3。( ) 2.除法里的除数、分数里的分母都不能为0。( ) 3.分子比分母大的分数叫做假分数。( ) 4.真分数比1小,假分数比1大。( ) 5.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加上或者减去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 6.约分和通分后,分数的大小改变了。( )

7.分数的分母越大,它的分数单位就越小。( ) 8.两个数的乘积一定是它们的公倍数。( ) 二、 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内。(每空1分,共7分) ①比61大比5 1小的分数有( )。 A 1个 B 没有 C 无数个 D3个 ②9和16的最大公因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 A 1 B 4 C 16 D 144 ③甲数是乙数的倍数,则甲乙两数的最大公因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 A 甲数 B 乙数 C 甲乙两数的积 D 1 ④下面的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的是( ) A 52 B 31 C 6 1 ⑤要使6x 是真分数,5 x 是假分数,x 应是( ) A 4 B 6 C 5 D4 四、填空。(每空1分,共21分) ①分母是8的最简真分数之和是( ) 。 ②写出分母是7的所有真分数( ) 写出分子是7的所有假分数( ) ③把3块月饼平均分给4人,每人分得(),每人分得( )块。 ④21= 3 =10 =( )÷( )=( )(填小数) 5÷3= — = 1— ⑤30cm=( )m (填分数) 500ml =( )L (填分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