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灾难片中的个人英雄主义_王海莺

美国灾难片中的个人英雄主义_王海莺
美国灾难片中的个人英雄主义_王海莺

学术论坛

OVIE 

LITERATURE

美国灾难片中的个人英雄主义

■王海莺

(西安工业大学,陕西西安 710032

)[摘 要] 美国灾难片中的关于英雄主义的主题电影,一直是世界电影市场的宠儿,占据了世界电影市场的巨大份额,其中塑造的一个又一个英雄个人主义形象,成为当代年轻人崇拜和模仿的偶像。在英雄的心目中,似乎永远没有退缩和害怕,这也成为他们区别于普通人的最大特点之一。本文论述了美国灾难片中的个人英雄主义所具有的特点、分析了个人英雄主义形象与美国公民个性特点以及美国国家文化背景的关联,同时也指出了个人英雄主义的缺陷。

[关键词] 美国;灾难片;个人英雄主义

灾难片是美国电影的一个重要组成类型,其形式多样,

涉及范围小到洪灾火灾、地区性流行病,大到海啸、地震、核扩散,甚至到地球遭到外星人武装入侵。灾难描述的地区遍及地球各个角落,可以是某个乡村小镇、也可以是美国的比如纽约、华盛顿、洛杉矶等大都市乃至整个世界。由于灾难片所描述的场景一般都是属于迫在眉睫、惊险突兀的巨大灾难,甚至整个地球和人类的命运都悬于一发的危急时刻,再加上现代视听技术的革新与表现手法,因此此类电影往往能够使观众产生强烈的共鸣,对当前的世界态势和未来发展表现出一定的焦虑和深思。近年来,美国拍摄了许多令人震撼的灾难片,比如《独立日》(Inde-pendence Day)、《后天》(The Day after Tomorrow)、《2012》等,这些影片在中国的热映,不但使中国观众对其中描绘的灾难恐怖场面和末世凄凉图景深感忧虑,同时也对其中展现的电影主角在关键时刻力挽狂澜的个人英雄主义表示赞叹和钦佩。

一、个人英雄主义形象的基本特点

电影中塑造的个人英雄往往肌肉强健、机智灵活,或神勇过人、风度翩翩,或坚忍不拔、威武不屈,为了拯救心爱的同胞或整个人类,他们往往无惧无畏、迎难赶上,凭借超强的毅力和坚忍不拔的精神,成就了一番英雄业绩。美国灾难片中的英雄主义当然并非总是单打独斗,一意孤行,他们往往是与正义的官方力量齐心协力,共赴灾难。比如《独立日》中力求表现的个人英雄群体就是美国各个阶层的一个充分表现:坚毅果断的总统、幽默轻松的军人、不入主流的民间科学家、神经兮兮的民间飞行员。这些人种族来源复杂,宗教信仰也不尽相同。而总统是他们当中最大的代表。他年轻有为,英俊潇洒,富有理想和抱负,当身份转换为总司令时如同职业军人一样果敢敏锐、无畏不惧。他在发表演说的时候激情澎湃,信心十足,使到场的国家民众深受鼓舞。他的演说也点出了影片的中心思想,那就是需要在他的领导下大家只要齐心协力,共同奋斗,美国的灾难就会得到拯救,美国的明天就一定会更加美好。这种毫不掩饰的美国国家利益至上主义的表现主题,也将

美国个人英雄主义的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充分反映了个人英雄主义往往可以通过群体化形式表现出来这一重要特点。

二、个人英雄主义形象与美国公民个性特点分析

美国灾难性电影文化中的个人英雄主义形象,其实就是美国公民性格特点的一个简单缩影。可以说,美国人所具有的性格特点直接决定了美国人的一般做事风格,美国电影业自然也深受其深刻影响,对此有所反映。

首先,美国人具有较强的独立意识,相当崇尚个人主义。美国人崇尚个人特质的例子很多,比如美国孩子认为自己有权利决定一切,包括自己的学业、朋友、工作、住处、婚姻和未来发展,他们对此都有着自己的主意和盘算,不会人云亦云,崇尚个人主义高于集体的思想。美国人通常也较不喜欢依靠别人,甚至父母的帮忙也不一定乐于接受,而父母亦鼓励子女早早离家,独立地生活与发展。这也就决定了在美国的灾难片中,电影中主人公的特点大都具有极强的个人主义英雄风范。

其次,美国人具有较强的竞争意识,通常依靠竞争作为推动力。“Work hard,Play hard”是大部分人的作风。他们也喜欢在言语争辩和价值争斗时压倒对手,这种“g

et-ting the last word in”的作风是竞争性的一种表现。美国社会实际上是一个强大的竞争社会,衡量一个人的成就往往是凭借其成绩和财富的数量而不管它是否合理,因此美国人认为只要哪种东西是自己应该争取的,那么他们就会不惜代价的与对手去竞争,而不管其对手有多么的强大。所以,美国灾难片中的主人公更愿意自己独立完成别人认为他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这就是竞争思想在这些影片中的充分体现。

再者,美国人具有较强的做事效率,经常在面临灾难时认为需要迅速采取措施解决问题,恢复生活常态。在灾难电影中,随着紧凑密集和跌宕起伏的情节进展,观众可以体会到那些个人英雄在做事时是多么的高效与干脆、快速与果敢,具有极强的时间观念。因为在美国这样一个经济发达的社会当中,人们普遍认为缺乏时间观念的人是没

M学术论坛

OVIE LITERATURE

有办法生存的,是要被彻底淘汰的。因此,美国电影中的个人英雄主义表现都是美国人点点滴滴日常细节生活的反映,整个美利坚民族的国民特征也无时不在影响着国家电影业的发展方向,而美国人的性格特征在灾难题材的电影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和突出。

三、个人英雄主义形象与美国国家文化背景分析

美国灾难性电影文化中的个人英雄主义形象,从另外一个角度分析,其实也是美国国家文化背景的一个集中反映。美国文化包含的主旨内容和核心价值观,也在美国灾难性电影中得以充分和恰当的体现。美国电影与美国文化是割裂不开的。

首先是追求自由与民主的奋斗精神。自1776年发表《独立宣言》之时,美国人就认为:“下面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赋予他们一些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其价值观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来自于法国大革命时期的自由(Liberty)、平等(Equality)、博爱(Fraternity)的资产阶级思想,另一方面则是受西方传统基督教文化(Chris-tian Culture)的深入根植和密切影响,从而使自由与民主成为美国精神的核心。美国是一个建国大约有200多年的新兴国家,多民族移民文化的融合渗透为这个国家插上了腾飞的翅膀,特别是经过长期对自由与民主这一核心价值观的不懈追求,使美国这个新兴国家迅速成为全世界最具影响力和号召力的国家,而其文化领域的表现亦不落后,体现出独特性和先进性。美国灾难片中的个人英雄都深深打上了自由与民主的烙印,他们与灾难困苦进行抗争时所表现出来的无畏无惧、大义凛然、冲锋陷阵、百折不挠的精神也反映了美国文化的特点,构成了美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次是注重权利与义务的完美结合。美国由于实行的是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整个社会的权力与义务关系清晰明确。在美国人看来,凡是属于自己范畴内享有的权力,不管是处于任何一个环境当中,都努力积极地去争取;凡是属于自己范畴内承担的义务,也不管是处于什么样的环境当中,也都尽心尽力地履行和完成。这种在处理各种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权力与义务的独立分担精神,是美国灾难片中个人英雄主义经常表现的重要方面。在面临灾难弱势群体需要帮助时,这些英雄们首先想到的是自己应该尽心去履行一个美国公民的责任和义务,他们也认为自己享有这样的拯救弱势群体的权利。个人英雄主义的这些行为习惯代表了美国特有的文化内涵,也只有在充分了解美国文化内涵的基础之上,才会从根本上对美国电影文化所传达的信息有一个准确的理解和把握。

再次是普世主义观念的盛行与拓展。伴随着拯救和解放全人类的价值观念,美国的文化中具有普世主义观念的因素,那就是在面对复杂而且活生生的现实生活时,人们必须逐步打破已经存在了几百年的习惯势力,去真正确立人类的尊严,解救人类遇到的桎梏。人类会不断受到不同时代面临的问题与灾难的挑战,甚至在将来肯定会遭遇更为严峻的考验(比如人类毁灭),而灾难片不过是这种未来人类面临的问题的一种外在表现而已。美国电影与可口可乐、福特汽车等其他美国产品一样,都是在注重自身发展的同时,又肩负着把美国民主精神和核心价值观(至少他们认为自己的文化是全世界最为优越的文化)传播到整个世界。特别是近几年来以现实残酷竞争世界为起点的美国末世灾难片,对此都有较为明显和充分的详细表现,说明是谁造成了人类的巨大灾难(往往是美国的敌对势力或人类无法阻止的自然现象),谁又及时发现了这种灾难(往往是美国的最佳盟友),谁是这场灾难最后的拯救者(往往是美国的个人英雄),谁能获救(往往是美国人及其他信奉美国核心价值观的人),这些带有普世主义的概念的娱乐文化内涵,成为美国大众娱乐文化心理的重要载体。比如在电影《2012》中,地区的多样化和语言的多样化给观众展示了一个整体世界的灾难场景。发现灾难前兆的印度科学家和接纳流离失所难民的中国人,还有开着一架庞大飞机的俄罗斯富豪,都是在美国个人英雄的指挥和协调下完成工作的,反映了美国文化中普世主义的思想观点,尽管美国英雄这种拯救世界的方式不再单纯依靠自己,而越来越依靠其他国家的协助。

总之,美国灾难片中的个人英雄主义具有深厚的个性特征和文化背景内涵。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尽管美国人的处事风格和国家价值文化观念在灾难题材电影中表现得十分明显,特别是当这些英雄面临民族利益、国家命运、人类存亡,或捍卫正义、捍卫自由、捍卫尊严时所表现出来的伟大精神,他们对自由与平等的追求,对人类和平的热爱等充分闪耀着人性的巨大光辉,体现着美国人价值观中向往自由、和平、民主、尊严的美好愿望,我们也应该看到:灾难片中描述的个人英雄表面维护的似乎是自由与民主、平等与博爱,但由于过分强调个人改变世界时所具有的超乎寻常的强大力量,又容易让人觉得前后有自相矛盾之处。事实上,当人们将世界的永久和平与安宁,生命的安全与幸福完全寄托于某一个人时,那实际上也便处于危险之中了。同时,随着当今数字技术和视听技术的飞速发展,美国灾难片中的个人英雄过分依赖于场面的宏大和视觉的诡异,而恰恰忽略了人作为一个普通高级动物所具有的相对局限性。过于夸张造作的动作、情感,过于失真虚假的人物造型,与人们对艺术性、思想性、娱乐性相互融合的电影完美结合体的追求是背道而驰的。

[参考文献]

[1]吉丹丹.美国灾难片《2012》背后的中西文化差异[J].电影文学,2010(09).

[2]胡立新,方拥军.好莱坞大片的极端文化价值观批判[J].文艺争鸣,2006(04).

[3]樊璐.1990年代以来美国灾难片叙事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8.

[作者简介]王海莺(1976— ),女,河北吴桥人,硕士,西安工业大学外语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大学英语教学。

016

美国个人英雄主义的价值分析

美国个人英雄主义的价值分析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加快,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尤其是作为世界上最为发达的国家——美国,中国与其在经济,政治,文化等不同领域的合作与交流越来越频繁。虽然两国之间在各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由于地域文化的限制,我们对美国的价值体系仍不免陌生。因此,本文着重于研究一种典型而又普遍的美国人的价值观——个人英雄主义价值观。 本文主要通过查阅书籍资料,进行分析整合,以求对美国个人英雄主义价值观的发源以及原因,发展与深化,在各个领域的渗透以及它与中国传统的集体主义价值观的比较等方面有一个较为明确的认识,以期中国人能够对美国文化,价值观有一个更好的理解,这样我们可以增强相互之间的信任与友谊,消除不必要的偏见与误会,更好促进中美的跨文化交往,更好地为建设和谐世界做贡献。 【关键词】美国个人英雄主义牛仔文化自由个人 An Analysis on Value of Individualistic Heroism in USA 【Abstract】With the rapidly accelerating globalization, china has tighter and tighter relationship with other countries especially with America, the most developed nation in the whole world. They have cooperation and communication in the field of economy, politics along with culture. Although two countries have made great achievements in many aspects, we are still very unfamiliar with each other’s value system.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for us to get familiar with the individualistic heroism---one of the most representative values in America. This paper aims to analyze its formation, development in various aspects and the comparison with china’s collectivism in order to let Chinese have a good understanding on American culture and its values, which, in a sense, can enhance mutual trust and friendship, eliminate prejudice and misunderstanding, and facilitate the proceedings of the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between China and America and then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a harmonious world. . 【Key Words】individualistic heroism cowboy culture freedom individualism

(全英文论文)分析海明威老人与海的英雄主义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封面 ( 2016 届) 论文(设计)题目 作者 学院、专业 班级 指导教师(职称) 论文字数 论文完成时间 大学教务处制

英语原创毕业论文参考选题(200个) 一、论文说明 本写作团队致力于英语毕业论文写作与辅导服务,精通前沿理论研究、仿真编程、数据图表制作,专业本科论文3000起,具体可以联系qq 805990749。下列所写题目均可写作。部分题目已经写好原创。 二、原创论文参考题目 1、(英语毕业论文)《红字》中女权主义意识探析(开题报告+论文) 2、(英语毕业论文)多媒体技术在早期英语教育中的应用 3、(英语毕业论文)从文化差异角度谈国际商务谈判中的语言技巧 4、(英语毕业论文)《月亮与六便士》中查尔斯?思特里克兰德的追寻自我 5、(英语毕业论文)一个女性的悲剧—从人性角度浅析苔丝的悲剧 6、(英语毕业论文)网络流行语翻译评析——“神马都是浮云”个案分析(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7、(英语毕业论文)论格列佛人物形象在《格列佛游记》中所起的讽刺效果(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外文翻译) 8、(英语毕业论文)《老人与海》的象征意义分析(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9、(英语毕业论文)Study on Translation of Long Sentences in Literature Works 10、(英语毕业论文)Feminist Consciousness Shown on Scarlett O'Hara Impacts upon Today's Female 11、(英语毕业论文)跨文化视角视阈下英语电影片名的翻译研究 12、(英语毕业论文)The Loss and Gain in Classical Chinese Poetry Translation 13、(英语毕业论文)《月亮与六便士》中查尔斯?思特里克兰德的追寻自我 14、(英语毕业论文)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摘要的体裁分析(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外文翻译) 15、(英语毕业论文)论双性同体理论下的《达洛卫夫人》(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外文翻译) 16、(英语毕业论文)从《狼图腾》和《野性的呼唤》中狼的意象比较中西方生态意识(开题报告+论文) 17、(英语毕业论文)问题类型对TEM阅读成绩影响的实证研究(开题报告+论文+

个人英雄主义不适合21世纪

个人英雄主义不适合21世纪 谢谢主席,问候在场各位。 开宗明义,个人英雄主义指的是强调个人能力的发挥,将团队合作置于次要地位,以一定不必要的自我牺牲去完成某种社会任务的英雄主义思想和行为。21世纪即公元2000-2100,该世纪的特点是变化快,专业分工更细化,竞争激烈。个人英雄主义不适合21世纪,我方的判断标准是个人英雄主义能否推断社会的发展。我方将从以下三点进行论述。 第一点,个人英雄主义难以创造高效的价值。 21世纪是一个专业分工细化的时代,这意味着,解决问题的门槛变高了。单凭个人能力的发挥就想要在某一领域做出卓越成就绝非易事。过分强调个人英雄主义,就会形成成员之间缺乏合作精神,各自为政,目标各异,个人利益就会占据上风,团队利益就会被淡化,整个队伍很可能成为一盘散沙,不堪一击。面对这个复杂多变的时代,只有团队合作,才能创造出高效的价值。 第二点,个人英雄主义会带来社会危害。个人英雄主义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脱离了团队,脱离团队的后果是过分相信自己的决断,进而容易产生自我认知的偏差。同时,它所隐含的个人自由与社会秩序之间存在着永远无法调和的矛盾。当个人英雄主义推广到社会层面时,势必会带来社会的危害。 第三点,个人英雄主义不切合21世纪的主题。21世纪的主题很简单,和平与发展。个人英雄主义所包含的“不必要的自我牺牲”精神显然已经不再适合。何为不必要的自我牺牲我方认为,当社会任务不再需要依靠个人力量去完成的时候,依旧选择牺牲一定的自我利益的思想和行为就是不必要的自我牺牲。举个例子,当大学生短期支教越来越流行的时候,短期支教真的能带来农村教育的提高吗有关数据表明,80%的支教团队每年会更换支教地点,56%的支教团队每次支教超过15人,常出现学生少志愿者多的情况,更为焦心的是,90%的志愿者,参与过一次支教后便再不过问。当大学生牺牲了大量时间和精力的情况下,农村教育这项社会任务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成果。 综上所述,我方得证。 1

全球十大排行灾难片

全球十大灾难片有哪些?排行榜推荐如下: 全球十大灾难片NO1.《2012》 全球十大灾难片排行榜 根据玛雅文明的记载,人类的历史将定格于2012年。预言中说,到目前为止,地球已经过了四个“太阳纪”。每一纪结束,地球都会上演一出惊心动魄的毁灭惨剧。2012年将是第五个“太阳纪”结束的时候,12月21日末日将会到来。电影《2012》中,末日来临的当天,太阳系中的第十大行星Nibiru与地球相撞,由此引发滔天的洪水,地球陷入一片黑暗。 导演:罗兰德·艾默里克 主演:约翰·库萨克阿曼达·皮特桑迪·牛顿摩根·莉莉丹尼·格洛弗奥利弗·普莱特 上映:2009年11月13日 编辑点评:如果你不是职业影评人,也不想思索伟大意义,更不想追求艺术水准,那么在周末应该去电影院里王道一把,而不是在电脑屏幕上窥视。最好是在IMAX的巨幕上欣赏,

爽死眼睛拉倒。作为谈资,这部片子也很容易使你具备人文关怀的精神,你可以放下筷子,微微叹一口气,然后提问:“如果2012年真的是世界末日,那么,这事大家怎么想?”也许,一笔拖欠已久的欠款,就会应声出现在餐桌上。 全球十大灾难片NO2.《后天》 全球十大灾难片排行榜 本片描绘了温室效应造成气候异变,地球陷入第二次冰河世纪的故事。丹尼斯·奎德扮演研究气候变化的科学家霍尔教授,他根据观察和研究史前气候的规律,提出严重的温室效应将造成气温剧降,地球将再次进入冰河时候的假设。结果,这个预言变成了现实,龙卷风、海啸和暴风雪接踵而至,人类陷入了一场空前的末日浩劫。哈尔教授告诉美国总统向全球宣布北纬30度以南的居民从赤道附近撤离,以北的居民要做好保暖。与此同时,哈尔得知他的儿子山姆不顾危险居然一个人前往天灾侵袭中的纽约营救女友,他也奋不顾身地前往冰雪覆盖下的北方地区进行救援,在救援与被救的过程中,电影细腻地交织了父子之间的动人情感和大灾难下人们所表达出来的真挚感情。 导演:罗兰德·艾默里克

从好莱坞电影看美国的个人英雄主义价值观_齐瑾

收稿日期:2008-09-08 作者简介:齐瑾,女,勃海大学大学外语教学部讲师。研究方向:公共英语教学。 从好莱坞电影看美国的个人英雄主义价值观 齐 瑾 (渤海大学外语教研部,辽宁 锦州121000) 摘 要:电影是现代文明和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好莱坞电影的种种银幕形象影响了世界电影的发展,电影中所强烈透露出的个人英雄主义形象深刻地反映了美国人的个人价值观。一方面这种价值观崇尚个人和独立,追求正义和尊严;另外一方面这种追求里面又隐含着个人与社会秩序、暴力之间的矛盾,这种美国式个人英雄主义价值观在电影中得到充分反映。 关键词:好莱坞电影;个人英雄主义;价值观;使命感中图分类号:J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507(2009)01-0022-02 个人主义可以说是美国文化的重要部分,他们崇尚个人的存在和发展以及自由空间。而英雄主义来说其实是源于我们对于自身的生存环境,人文理念的忧虑和畏惧,这是发自内心深处的对于未知世界和生存危机的感应,所以期待那些拥有绝对好的品质,过人的能力,于是总是能在最危险的关头给予最有利的支持和保护。只是个人理想和英雄品质完美重合的人在现实中不存在,所以就需要虚构一个完美的形象给予自己心灵的抚慰,而美国人正是把这种模式根深蒂固地反映在他们缔造的电影王国好莱坞上。下面我们就谈谈好莱坞式的美国电影塑造的各种英雄形象。 一、追求自由是英雄的理想 在美国电影中银幕上英雄都是孤独的:他们傲立独行,伸张正义,化解一场又一场的危机,到最后却只有一个孤独的身影。《蜘蛛侠》的出现抓住了全球人们内心中最深层的渴望———渴望一旦有灾难时,英雄就会出现在自己的身边。这是美国人心中的英雄,也是世界上多数人心中的英雄渴望。《空军一号》是一部意义重大的影片,比总统更像总统的麦克·马歇尔将个人英雄主义发挥到了一种极致。再一次将美国个人英雄主义的思想作了一次应证,而这个思想的基础就是西方自由主义价值观。身为总统,麦克·马歇尔在面临属下及家人性命受到胁迫,国际和平受到威胁,美国的大国形象受到极大考验的三重困境时,只身在一架飞机上成功地解决掉了一帮恐怖主义军人,挽救了国家和自己的幸福。这是美国个人英雄主义作品少有的十全十美的形象,作为一国之主和一家之主,他拥有了国家和个人的双重幸福,完美得让人无法企盼。从这部影片我们可以看到美国人追求个人的自由和幸福,同时也希望在政治上 与现实中将这种自由的梦想和谐统一起来。 二、领导更需要英雄 基辛格曾经这样说过:“美国人特别欣赏那种一马当先带领车队的牛仔,那种单枪匹马进入村庄或城镇的牛仔。他可能甚至连一把手枪都没有,因为他进去不是为了交火的”。基辛格博士的话将美国文化中对个人主义的推崇表达得淋漓尽致,在电影中也得到了发挥。好莱坞电影不光见证了美国的发展和历史的进程,又延续了美国人心中的“英雄”梦想史,所有的影片无不看到“拯救”的主题。也正是这样一个具备了世界终极关怀和人文教化的英雄,让美国电影经久不衰。《飞越疯人院》塑造的是一个反常规的银幕英雄,没有激烈的火药与生死搏斗,更多的是贴近现实的生活英雄。导演把作为正常人的墨菲放入医院这个特殊地,即一个病态的环境中去。墨菲在这个环境中陪大家打篮球、看电视,最后鼓励病人参与民主投票,这是墨菲在引导病人为自己的民主和自由斗争,而不是单纯的尔虞我诈。墨菲得到了病人的支持和厚爱,树立了自己的威信,也威胁了代表病态势力的护士长的权威。所谓一山不容二虎,更何况是代表黑白两个世界的领导争斗。墨菲在最后被护士长陷害致白痴,跟随墨菲的酋长不忍心让病人看到他们心中的英雄被毁灭,为了维护英雄的尊严和形象帮他结束了生命。这是美国文化追求民主、自由和个人空间的表现。影片的英雄价值在于不以成败论英雄,而是一个真正的深入民心的领导式人物的言传身教影响、唤醒周边的人,引导他们为自由民主而战的独立意识和信念。 三、英雄需要勇气 英雄的勇气来自恢弘的厮杀场面,而是以良知去做崇 · 22·  第11卷第1期2009年2月 安顺学院学报 JOURNAL OF ANSHUN UNIVERSIT Y Vol .11 No .1Feb .2009

从常见的中英文名字比较中英两国命名文化差异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乱世佳人》主人公斯嘉丽形象浅析 2 在英语教学中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 《梁山伯与祝英台》和《罗密欧与朱丽叶》之东西方爱情比较 4 Translation Strategies about Vacant Words in Dreams of the Red Mansion 5 中国英语与中式英语的对比研究——从英汉民族思维差异的角度 6 中美广告创意的文化差异性研究 7 从《徳伯家的苔丝》看哈代的贞操观和道德观 8 《傲慢与偏见》中人物对白之语用学分析 9 对《远离尘嚣》中三个男主人公命运的分析 10 论色彩在《红字》中的运用与艺术效果 11 从目的论角度分析英语电影片名的翻译( ) 12 《身着狮皮》中的话语、移民与身份 13 论《觉醒》中艾德娜女性意识的觉醒 14 钱钟书翻译研究 15 A Feminist Narratological Analysis of the Tess of the D’Urbervilles 16 中西方饮料的跨文化差异 17 浅析英语专业学生在听力理解中的策略运用 18 从文化差异角度研究英文新闻标题翻译的策略 19 中美两国女性在家庭和社会中地位的比较 20 An Analysis of American and Chinese Culture in Kung Fu Panda 21 广告的翻译原则和方法 22 Women and Art: A Historical Review of Women’s Role in Western Art 23 归化和异化在政治文本英译里的运用:以十七大报告翻译为例 24 国际商务合同的用词特点及翻译 25 英语国家姓氏文化研究 26 模糊语言在商务英语沟通中的语用功能 27 高中生英语学习成败归因现状调查及对策 28 年代美国梦在《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折射 29 文学翻译中的对等 30 An Analysis of Marguerite’s Tragedy in The Lady of the Camellias 31 运用“第三空间”解析《女勇士》中的文化现象 32 《雾都孤儿》中的批判现实主义 33 形合与意合对比研究及翻译策略 34 汉英称赞语的对比研究 35 双重人格——《化身博士》的启示 36 On Translation of Culture-Loaded Words in Subtitle of Ashes of Time Redux 37 Analysis of the Factors that Influence News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38 On Symbolism in Fitzgerald’s “Winter Dreams”(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39 A Comparison between Chinese and American Family Education 40 Feminism in Eileen Chang's works 41 《罗密欧与朱丽叶》中双关语的研究 42 一项有关影响中国学生英语听力理解的因素的调查研究

灾难电影观后感

该片描绘的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地球一天之内突然急剧降温,进入冰期的科幻故事。故事中,气候学家杰克·霍尔(丹尼斯·奎德饰演)在观察史前气候研究后指出,温室效应带来的全球暖化将会引发地球空前灾难。杰克博士曾警告政府官员采取预防行动,但警告显然已经太晚。杰克·霍尔博士于是急告美国副总统宣布北纬30度以南全美民众尽速向赤道方向撤离,该线以北民众要尽量保暖。而就在此时,霍尔博士得知儿子山姆(杰克·吉伦荷饰)只身前往纽约,于是决定冒险前进纽约在冰天雪地中展开救援行动。这时候灾难从纽约开始,曼哈顿摩天大楼遭到强烈旋风的袭击,大部摧毁。突然间,地铁隧道里涌出狂暴不止的汹涌洪水。大水吞噬了纽约,淹没了美国,欧洲也在洪水之下不复存在。此后,冰层和白雪覆盖了整个地球表面,冰期时代开始了。当镜头再次回到美国时,那些侥幸生还的美国人都逃往墨西哥,请求进入那里的难民营。影片末尾处美国总统不得不叹息承认道,他所奉行的气候政策是一次巨大的败笔。以上是网络上对此影片的大体介绍。 我们从片中可以看到现在的人类在大自然的灾难面前显得是多么的脆弱和不堪一击。在此,你会看到人们的绝望希望和脆弱。对于这一部影片,我认为可以从几个角度来看: 首先,就是到目前为止我们人类发展阶段的真正面目到底如何。从影片中我们看到,现在的人类在巨大的灾害来临的时候,显得丝毫无还手之力。也就是说,到今天为止,不论我们自诩我们的科技是多么发达,多么有成就,但是,放在一个比较客观的角度来讲,其实并算不了什么?因为到目前为止,我们对处理譬如影片里出现的大灾难时,还根本无从着手。这里明显的表露出了一个问题,就是现在在这个个星球之内,现在的人类还不具备足够的能力来保护自己。所以,综观整个全局,人类的发展应该只是刚刚开始步入真正该一起面对未知的未来的时代。这个时候是很脆弱的,但是这个脆弱却被大多数的人所忽略,我想这大概是因为他们只是惯于比对过去,比对他人。他们只看到过去是多么蛮荒和落后,他人是多么贫穷和无知,而现代是多么发达,多么文明,自己是多么富有,多么有学问。这些东西蒙蔽了他们的眼睛,使得他们看不清更没有去想过并思考人类现在所处的现状。他们大多数也许也对未来充满许多美好的想象和憧憬,但是,他们却看不到由于现代科技的发展所带来的除了财富和先进之外,也带来了对于全人类未来的生存和发展来说必须面对也无法避免的威胁和挑战。换句话说,人类要面对的未来,比起过去所面对的更需要智慧和勇气。因为这种挑战是非常严峻的也是非常严重的,所以这种忽略也是非常致命的。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一个现实,对于那些大多数聪明的商人来讲,他们考虑的是如何在现代社会中获取利益;对于大多数大学生,他们考虑的是毕业后如何找到工作或是获得更高层次进修的机会;而对于普遍的人民大众来讲,他们所考虑的是如何能让家里的生活变好,并且越变越好。可是,随着时代的行进,我们所必须考虑的问题已经不仅仅再是这些,地球自古以来所形成的生态系统的平衡正随着人类发展的步伐在逐渐被打破,人类生存环境急剧恶化的现实已经真实的摆在了我们的面前。我们已经到了不得不面对和不得不认真考虑它的时候了。而我们到此为止还远远没有具备能够承受或抵抗自然大规模报复、打击的能力。所以我们不应该认为我们有多发达,有多了不起,更不该对埋伏于自于未来的威胁失去警惕。有一句话讲:“福兮祸所系,祸兮福所依”也就是说祸福与共。 比起人类即将面对的未来,现在的人类可以说是很稚嫩的。因为人类照此发展下去,不可能永远呆在地球上,终有一天,他的脚足是会踏出地球的。而在他去真正的面对更广阔的宇宙环境之前,他必须保证那时候他还生存在地球上,而且具有足够保护自己的实力。也就是说,在人类的脚步踏出地球之前,他还必须经历一个关键性的阶段,也就是在飞速发展高科技的同时,也必须、一定要很好的处理好人类的发展与自然的关系的这样一个阶段。这不可避免也无法避免。因为我们大家都知道,大自然的力量有多么的强

全球十大灾难片世界十大灾难电影排行榜

全球十大灾难片世界十大灾难电影排行榜 全球十大灾难片世界十大灾难电影排行榜1、《全球风暴》 全球领袖在连场史无前例的自然灾害袭击地球后, 人类决定携手创建一个精密的人造卫星 网络,控制地球气候,确保人类安全。可是原本应该保卫地球的系统却出了错,开始攻击地球 香港地陷、东京冰雹、孟买龙卷风、巴西冰封、迪拜海啸等灾难场景逐一出现,浩劫席卷全 世界。科学家杰克罗森(杰拉德巴特勒饰)与麦克斯罗森(吉姆斯特吉斯饰)两兄弟,分别在太空和地面接受重重挑战,踏上步步惊心的救世之路。 《全球风暴》在炫技方面肯定不用讲,华纳出品。百米高的海啸、成群的龙卷风、汽车大小 的冰雹,这些画面足够刺激。但故事方面,不可避免地陷入了好莱坞英雄拯救全世界的套路 天灾背后隐藏的是一场浩大的政治阴谋,气象卫星竟被幕后黑手改造成致命武器,白宫要员麦克斯罗森为了阻止灾难铤而走险,和美女特工一起绑架”总统,当然,这个幕后黑手一定不能是总统,而是另有其人。在套路情节之外,影片在构建故事细节方面颇为用心,这多少掩盖了套路情节的无聊,让故事看起来比较通畅。该片加入太空科幻元素,让男主角上天修卫星,一路上各种考验接连不断,就像一款闯关夺宝的电玩游戏。 2、《2012》 杰克逊柯蒂斯(约翰库萨克饰)带着孩子去黄石公园度假,却发现曾有美好回忆的湖泊已经 干涸,而这个地区也成为了禁区。充满疑惑的他在黄石附近的营地偶然认识了查理。查理告诉他由于自然环境和资源长期被人类掠夺性破坏,地球自身的平衡系统已经面临崩溃,人类即将面临空前的自然灾害。查理说有些国家已经在联合秘密研制并建造可以躲避这个灾难的方舟。杰克逊以为他是个疯子,就一笑而过走开了。 然而第二天,灾难就发生了。强烈的地震、巨大的火山爆发让眼前熟悉的家园变成了人间地狱。在地球的其他地方,各种各样的自然灾害也以前所未有的规模爆发。杰克逊和众多家庭一样踏上了求生之路。面对全球性自然灾害不知何去何从的他突然想起查理提到过的方舟和地图,于是决定前往诺亚方舟基地寻找生存的机会。 在寻找和前往诺亚方舟基地的过程中,杰克逊一家经历了生死考验。最终他们终于到达方舟基地。然而已经制造完成的方舟数量远远不能满足从世界各地闻讯涌来的受灾人群。谁去谁 留已然成为挑战整个人类的道德抉择。面对灾难,来自不同国家的人类做出了最重要的抉 择: “所有人都是平等的,都有平等的生存机会! ”最后人们终于在方舟中度过了这一全球性的灾害,获得了继续繁衍和发展的希望。 《2012》有足够的自身实力去吸引观众,想赚钱而技术含量低下的商业产品太多了,《2012》 毕竟还是拿出了很多有意思的东西,包装出很多概念,释放出不少善意。影片不复杂,无非就是逼真特技加一些烂熟的剧情,最后一秒的生死悬念、美国国家主义的张扬等等,但它把这些东西、各种元素糅合得让观众目瞪口呆,几乎达到了银幕所见和想象力的一致。至于影片的惊悚感,这基本是“过山车型”间,隙式地给予观众相应的惊喜。 3、《后天》 气候学家杰克霍尔(丹尼斯奎德饰)在观察史前气候研究后指出,温室效应带来的全球暖化将会引发地球空前灾难。杰克博士曾警告政府官员采取预防行动,但警告显然已经太晚。杰

美国电影中的英雄主义

American heroism in movies From to ,from to ,these movies reflect the obvious heroism .Take it as a example, is a typical one. The wife of protagonist works at a Japanese company,being visited to participate in the Christmas party of The 30th floor. Yet a group of gangsters are playing in 600 million money of the company. They blockaded the building ,leaving these guests as hostages. Mike succeed Iin escaping luckily, circling round prisoners individually to put to flight they finally,and extricate his wife. Hero is a rich concept of cultural meaning, as the embodiment of human ideals, not only with the common human culture, but also because it has obviously special characteristics as being the product of specific history. In Oxford Advanced Learner’s English-Chinese Dictionary (4th edition), it says that: heroism is brave and noble conduct. In Webster’s New World Dictionary (3rd college edition), it reads that: heroism is the qualities and actions of a hero or heroine, bravery, nobility, valor, etc. And also, as Thomas Carlyle explained in his book On Heroes, Hero-ship, and the Heroic in History, heroism in history was greatness of spirit, which was created by the heroes, who not only create the values by which other men live and gain their only true freedom b ut also satisfy mankind’s deep need for veneration of heroes. The heroism of America roots in the Puritanism of America. Puritans was the name given in the 16th century to the more extreme Protestants(新教徒,基督教徒)within the Church of England who thought the English Reformation (英国宗教改革)had not gone far enough in reforming the doctrines and structure of the church. They wanted to purify their national church by eliminating every shred of Catholic influence. In the 17th century many Puritans emigrated to the New World, where they sought to found a holy Commonwealth in New England. Puritanism remained the dominant cultural force in that area into the 19th century.

个人英雄主义在团队建设中的应用

浅谈个人英雄主义在团队建设中的应用 “个人英雄主义”是客观的,是“人”本性中与生俱来的。其主要特点有渴望自己能力得到别人认同,渴望自己受到关注,好张扬个性,以我为中心。个人英雄主义和团队精神的矛盾,其实就是人的本性和人的社会化之间的矛盾。按照矛盾的基本属性的概念,既是矛盾,那这两者之间存在着斗争性的同时必然存在着同一性。个人英雄主义在工作中往往表现为个性的张显,更喜爱有创造性的工作,具有面对压力和敢于承担责任的勇气。个人能力的最大发挥,是个人英雄主义的体现。 个人英雄主义在团队建设中的应用 1.发挥个体主观能动性,实现个体价值 马斯洛于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中提出了需求五层次理论,其中,自我实现是最高层次的需要,它是指实现个人理想、抱负,发挥个人的能力到最大程度,达到自我实现境界的人,接受自己也接受他人,解决问题能力增强,自觉性提高,善于独立处事,要求不受打扰地独处,完成与自己的能力相称的一切事情的需要。也就是说,人必须干称职的工作,这样才会使他们感到最大的快乐。马斯洛提出,为满足自我实现需要所采取的途径是因人而异的。自我实现的需要是在努力实现自己的潜力,使自己越来越成为自己所期望的人物。团队成员的个性创造和个性发挥得到充分肯定,进而使团队具备持续创新的能力。 根据林格曼的理论,一般情况团队属于“1+1<2”型,通过在团队建设中建立一系列适度倡导个人英雄主义,唤醒团队成员的个体意识,通过工作实践实现个人的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使个性得以发挥,充分调动个体能动性,进而打造一支积极主动、相互协作、责任第一、竞合共赢、持续创新的团队,实现团队的“1+1>2”。 2.做好顶层设计,树立英雄主义观念 综观历史发展,那些在不同领域建功立业的团队,在创业初期都能做到才尽其用,但在守业时期往往不会留存功高盖主的人,于是不乏“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的历史人物。领导者为巩固自己的地位,常常限制个人的发展空间,而这种发展空间越大,个人主观能动性发挥越充分,英雄人物产生的几率越高,团队的实力越强。 个人英雄主义是一种思想观念,而观念的形成一定是自上而下的。首先做好顶层设计,从根本上消除用人选择不如自己的这种观念,避免产生一级不如一级的现象。在工作实践中,避免官场文化对领导者思维的左右,消除领导者一定正确的思维,而给个人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留足空间。第二,建立一个公平的发展平台,消除“任人唯亲”的选人用人原则,任何岗位不是留给跟自己关系好的人,而是留给最能胜任的人。第三,从最高领导者入手,在团队建设中鼓励个性的建设性张扬,建立“能者上”的选人用人原则,逐步形成“人人不畏担当,个个争当英雄”的团队局面。 3.团队文化建设创造英雄主义发展条件

全球灾难片排行榜 影史最卖座灾难片TOP25

影史最卖座灾难片TOP25 在玛雅预言的“世界末日”(2012年12月21日)即将到来之际,一时间多张《后天》的剧照在网上被当成灾难现场流传,也让部分网友信以为真。由此可见,影视作品中的灾难场景越来越逼真,而且加上一定的艺术处理性,带来的震撼更为强大。自1990年代以来,随着CG技术的逐步发展,众多主打视觉特效的灾难片也成为大银幕上的票房大鳄,而且也是顺应了逐年增长的海外市场的需求,全球的观众都会经常到电影院感受下末日来临前的气氛。除了令人乍舌的场面,人类面对灾难时体现出的勇气与人性也是影片的一大看点,在浓浓的亲情、爱情中,观众也更能感同身受,融入到电影的末日情境中。也因此,主打唯美绝恋与沉船灾难、今年曾3D重映的《泰坦尼克号》名列本榜单之首。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个榜单中,除了众多好莱坞大片外,中日韩三国都分别有一部电影(《唐山大地震》、《日本沉没》、《海云台》)进榜,可以看到亚洲电影人在灾难片这样的大制作类型上的不断挑战,以及亚洲观众对于灾难片类型的喜闻乐见。 注:本文票房数据根据boxofficemojo及screendaily整理,截止于2012年10月,仅供参考。 Top1:《泰坦尼克号》1997 全球总票房:21.85亿美元 本土票房:6.58亿美元 海外票房:15.27亿美元 灾难范围:泰坦尼克号2000余人 受灾程度:★★

从泰坦尼克号撞上冰山一直到整艘船沉入海底,这接近一个小时的故事,是影片的高潮,更是这部电影的震撼场面。历数这个片段中值得记忆的闪光点的话,我们会发现卡梅隆在这沉船的奇观化中加入了太多的人文性质的内容:一直演奏到最后一刻的弦乐四重奏、死到临头还在为了金钱而纠结的船员,自私的富人和无私的穷人,以及到了最后一刻才见诸真情的杰克和露丝--恐怕,他们的故事,才是“生离死别”这四个字的最好诠释吧。 动人时刻: 当泰坦尼克号消失在海平面以下,杰克和露丝重新浮出水面。杰克为自己的女人找到了一个木质的床头,让她浮在水面之上,而自己则泡在冰冷的海水中。已经被冻得差不多的杰克向露丝深情告白。诉说他是多么幸运地得到一张船票,并且上了这艘已经沉没的大船,并且幻想他和露丝之后儿女满堂的生活。渐渐地,渐渐地,杰克不再说话,冰冷的海水拿走了他的生命。或许,只有这般结尾的爱情故事,才能成为经典并且留在人们的记忆之中。 https://www.360docs.net/doc/d87223044.html,/A/2689.html Top2:《独立日》1996 全球总票房:8.17亿美元 本土票房:3.06亿美元 海外票房:5.11亿美元 灾难范围:全世界数十亿人 受灾程度:★★★★

十大经典灾难电影

十大灾难片 一、TITANIC 1 经典台词: We're women. Our choices are never easy. 我们是女人,我们的选择从来就不易。 All life is a game of luck. 生活本来就全靠运气。 I figure life is a gift and I don't intend on wasting it. You never know what hand you're going to get dealt next. You learn to take life as it comes at you…. 我觉得生命是一份礼物,我不想浪费它,你不会知道下一手牌会是什么,要学会接受生活。

二、Twister Twister is a 1996 American disaster drama film starring Helen Hunt and Bill Paxton as "storm chasers" researching tornadoes. It was directed by Jan de Bont from a screenplay by Michael Crichton and Anne-Marie Martin. Its executive producers were Steven Spielberg, Walter Parkes, Laurie MacDonald and Gerald R. Molen. Twister was the second-highest grossing film of 1996 domestically, with an estimated 55 million tickets sold in the US. In the film, a team of storm chasers try to perfect a data-gathering instrument, designed to be released into the funnel of a tornado, while competing with another better-funded team with a similar device during a tornado outbreak across Oklahoma. The plot is a dramatized view of research projects like VORTEX of the NOAA and the device, called Dorothy, is copied from TOTO used in the 1980s by NSSL.

绿色行动从我做起

绿色行动从我做起 活动背景: 由于现在的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父母给予他们太多的呵护和关爱,怕他们摔着累着,所以他们很多时候都不能勤俭节约,甚至铺张浪费。很少能体会到在一些贫苦的地方,像他们那样大的孩子还生活在没电缺水的环境下。更少人意识到对于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每个人都应该担负着一种责任。今天,要还地球一片绿色,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环境,我们需要从小抓起,培养学生珍惜地球资源。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真正做到低碳的健康生活方式。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一项重要的历史使命。 活动目标: 1、引导学生关注环境问题,了解环保知识,增强学生的环境意识和低碳意识。 2、使学生知道从如何从生活点滴做起,走进低碳新生活,为节能减排,环境保护贡献力量。设计思路: 通过给学生播放《感动中国2011年度人物》杨善洲的事迹。引入主题。然后请同学们说说自己捕捉到的我们生活中被污染的角落。让学生学会擅于观察、发现身边的问题,提高环保意识。接着播放一组图片,由此突显出一个主要的问题——温室效应。再解释什么是温室效应,增长相关知识,让学生谈谈他们感受到的变化。为了增强学生的忧患意识,体会到温室效应的严重性,接着播放科幻灾难片《后天》的几个片段,作为一种警醒。最后老师自然过渡到我们为保护环境该如何做?于是提出低碳生活的理念,让学生也参与其中,结尾播放倡导低碳生活的广告,强化学生对本次活动的记忆,将感受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去。 活动准备: 1、收集“感动中国2011年度人物”DV 2、收集环保公益广告 3、收集环境污染后现实生活中的图片 4、收集科幻片《后天》中的截断 活动方法: 讨论发言、讨论发言 活动过程: 一、绿色的呼唤 通过给学生播放《感动中国2011年度人物》杨善洲的事迹,引入主题。 1、引入 教师:看了这段视频想必大家心里都有一定的感触,那下面就请同学们起来说说就刚刚所看到的那段故事,你觉得评委会将他评选为十大感动人物之一的原因有哪些啊? 学生思考并发言(略) 教师小结:同学们从各个方面对他表示了肯定,说的非常好。他身上具有的几乎都是人们容易缺失的品质。那其中老师关注的是什么呢?杨善洲同志从地委书记的岗位上退下来后,扎根施甸大亮山艰苦创业,义务植树造林,一干就是20年,建成了面积达7万亩的林场,并将林场无偿移交国家。他的这一举动对我们来说有什么意义呢?虽然他所种下的一大片林场没有成为我们直接可以触碰的赤裸裸的利益,但是面积如此之大的林场可以改善我们的生存环境,是永久的持续的财富。我们现在生活的地球太缺少绿色了。而我们的环保意识没有真正深入到骨髓,很多人为了自身的利益而肆意掠夺自然界的各种资源,忽视自己对世界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破坏子孙后代的生存环境。为了增强我们的环保意识,所以今天我们的班会主题是《绿色行动从我做起》。首先就请同学们四人一组相互讨论,然后请你们说说都留意过身边哪些破坏环境的现象。

英语论文提纲

Individual Heroism in American Science Fiction Films 美国科幻片中的个人英雄主义 Introduction 前言 Chapter 1: Individual heroism in America 第一章:美国个人英雄主义 1.1 The Origin of Individual Heroism in America 1.1 美国个人英雄主义的起源 1.2 The Prevalence of Individual Heroism in America 1.2 个人英雄主义在美国的盛行 1.3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ndividual Heroism in America 1.3 美国个人英雄主义的特点 Chapter 2: American National Conditions and Individual Heroism 第二章:美国个人英雄主义与美国国情 2.1 American National Conditions 2.1 美国国情 2.2 Double-edged Individual Heroism in American Development 2.2 个人英雄主义在美国发展的利与弊 2.2.1 The Advantages of Individual Heroism in America 2.2.1 个人英雄主义在美国发展的优势 2.2.2 The Disadvantages of Individual Heroism in America 2.2.2 个人英雄主义在美国发展的劣势

当代社会应该提倡个人英雄主义

当代社会应该提倡个人英雄主义 谢谢主席,问候在场各位,很高兴今天能和对方辩友一起来讨论当今社会应不应该提倡个人英雄主义这一话题。在最开始,我们必须认定,个人英雄主义是一个中性词而不是贬义词。我方认为,在个人有能力并不损害集体利益的情况下尽自己的最大努力,通过个人力量追求卓越,使整个团队甚至社会变得更好。基于当今社会的形式和人类发展的潮流,我方认为,当今社会应该提倡个人英雄主义。 首先,当今社会集体失语现象较为普遍,唯有提倡个人英雄主义,才能揭露出社会更多的阴暗面,带给大家更懂的思考,才能让社会风气逐渐改善,蓬勃发展。现在社会的从众现象过于严重,如果没有个人英雄主义,我们还能享受到权利和义务吗?对方辩友,我不和你们谈过大过空的社会和世界问题,就说北科,如果没有当时提出装空调的英雄,我们能在38度炎热的夜晚在寝室享受舒适的大学生活吗?如果没有提出学校应当开设通宵自习室的英雄,我们能在考试周获得很好的复习效果吗?所以说,提倡个人英雄主义具有强烈的必要性,是社会潮流的大势所趋。 其次,提倡个人英雄主义更有助于发挥每个人自身的潜能,让团队中每个人都变得卓越,因此使整个团队更佳卓越。我们都知道,每个团队都需要自己的核心骨干和队员,打篮球有MVP,足球场上有本场最佳球员。就是因为大家都想成为英雄,每个人都希望实践个人英雄主义,才会让每个人都拼命的努力,争取做到最好,从而实现团队利益的最大化,带领整个集体走得更好。 最后,我希望对方辩友不要过于狭隘的理解我方的个人英雄主义主义。个人英雄主义和利己主义不同,我们的个人英雄主义是鼓励大家发出自己的声音,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追求卓越,实现团队的利益最大化。请不要理解为个人英雄主义就是盲目的虚荣与炫耀,是所谓的“显摆”与“得瑟”。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我们今天站在这里就没有意义了。我们承认可能会有一些个别人抱有这样的消极的动机与目的,但我们相信这样的是会被社会无情的淘汰的。我们的社会会自主选择有利的,积极的,把他们发扬光大。而这些不利的消极的小人君子的行为也必然会被大家唾弃和鄙视。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历史的长河波涛汹涌,三千缱绻悄然流散,任岁月悄然流转,且问谁人可以青史留名。纵览古今中外,唯有提倡个人英雄主义才可以更好的推进社会的发展。我们都需要个人英雄主义作为我们的标杆,我们相信在当今社会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英雄,只要我们自己足够努力,足够拼搏,成为英雄必定会指日可待。不要告诉我你不想,不要告诉我你不愿意,时代在呼唤个人英雄主义。我们的热血和激情洋溢的青春,应当以个人英雄主义之名,转化为对时代的推动。我们要做的,是时代的最强者。我们要做的,是时代的巅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