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活动课三 我看拿破仑教案

第四单元 活动课三 我看拿破仑教案
第四单元 活动课三 我看拿破仑教案

我看拿破仑

拿破仑的一生是传奇的一生。从一个炮兵少尉逐渐成为法国执政府的第一执政,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皇帝;一生中指挥过无数次战役,五败反法同盟,征服了许多国家,有人曾说他“打个喷嚏就会使全欧洲感冒”;离开囚禁他的厄尔巴岛在法国登陆后,拿破仑不费一枪一弹,重新登上皇位,以致同一张报纸加在他身上的绰号也逐渐改变:“科西嘉怪物在儒安港登陆”──“吃人魔王向格腊斯前进”──“篡位者进入格勒诺布尔”──“波拿巴占领里昂”──“拿破仑接近枫丹白露”──“陛下将于今日抵达自己的忠实巴黎”;他编制的《法典》成为近代欧洲各国资产阶级法典的范本。

他的一生发生的故事太多太多,让我们查阅有关资料,收集拿破仑的故事,讲给同学们听。

【查一查,找一找】

1.到学校图书馆、书店查找有关拿破仑的书籍,摘抄有关拿破仑的故事。

2.有条件的同学可以上网查找,更广泛地搜集资料。

3.将故事制作成小的卡片,以便分类整理。

【说一说,比一比】

1.每个小组推举一名同学作为“故事王”参与全班比赛。

2.由全班同学推举裁判若干名,组成评委会。

3.在班级由各组推举的“故事王”讲故事,每讲完一个故事由评委会打出分数。

【评一评,议一议】

1.公布成绩,宣布“故事大王”获选名单。

2.由评委会阐述评选结果的理由。

3.各小组同学可对评委会评选的结果提出意见。

4.教师总评。

附:搜集资料途径

(1)课本

(2)《外国著名政治活动家(一)》商务印书馆

(3)《回忆拿破仑》康斯坦(法)著

(4)《拿破仑传》叶·维·塔尔列(苏联)著

(5)《世界五千年》

(6)《拿破仑一世传》约翰·霍兰·罗斯(英)著

(7)《拿破仑传》何宗旺(中)著

(8)《拿破仑时代》乔治·勒费弗尔(法)著

(9)上网或到图书馆查找

方案一:模拟法庭──是传播革命还是民族沙文主义

十九世纪英国威·帕·纳皮尔将军在《比利牛斯半岛和法国南部战争史》一书中讲到,拿破仑的战争“不是想在许多野心强国之中争得杰出的地位,也不是为了争夺领土或获得暂时的政治优势,而是一场决定贵族制度还是民主制度占支配地位,平等还是特权作为欧洲文明的原则的殊死斗争”。

1810年,拿破仑正如日中天,光芒夺目,权倾四海,他既是法国的皇帝,又是意大利的国王,莱茵邦联的保护者,瑞士的仲裁人,荷兰、那不勒斯王国、华沙大公国以及其他附庸国的太上皇。拿破仑后来回忆往事时曾说:“这是多么美好的帝国!我曾统治八千三百万人──这是欧洲人口的一半!”在巴黎市中心矗立着巨大的旺多姆圆柱,这是用对外战争缴获的大炮铸成的。他的御用报纸声称:“假如昔日的废墟上,不是出现一个举世肃然起敬的、若天命之所归的人物,欧洲文明恐怕已经绝灭。”第四次反法同盟土崩瓦解后,在人民压力下,普鲁士国王威廉三世不得不起用一些有识之士,在经济、军事方面进行了一些不彻底的资产阶级改革。

在埃及,拿破仑宣称要把当地的阿拉伯人“从马木路克的暴政中解放出来”,但他所建立的严酷的军事管制和繁重不堪的苛捐杂税,激起了埃及人民的反抗。在叙利亚,法军攻下拼死抵抗的雅法城,未及撤走的居民被斩光杀绝,商店、民宅被洗劫一空。

法军征服伊比利亚半岛后,西班牙人民揭竿而起,为夺回自己的家园而奋不顾身的战斗,使法军统帅杜邦将军在拜兰举起了白旗,约瑟夫国王吓得抱头鼠窜,逃出马德里。

拿破仑的一生以战争起家,最后也因战争失败而结束。其对外战争是传播、输出资产阶级革命还是争夺霸权的民族沙文主义,让我们用模拟法庭来辨析和审判。

【实施方案】

1.将全班同学分为四组,各自扮演以下角色:

第一组:“国际法庭”的法官、书记员等。

第二组:原告,代表被拿破仑征服国家的人民,认为战争是民族沙文主义。

第三组:被告,代表拿破仑及将领,认为战争是为了传播革命。原告组和被告组分由原告、被告和辩护律师、证人几部分。

第四组:陪审团:由部分同学组成。

2.实施步骤

(1)四个小组分别搜集资料,按照各自支持的观点进行整理,准备材料。

(2)班内按法庭的样式设立模拟法庭。

(3)模拟法庭审判:一组由“法官”主持审判;二组代表状告拿破仑对欧洲各国侵略、掠夺及对各国带来的灾难,并由证人予以证明;三组代表从战争是输出、传播资产阶级革命对欧洲封建势力扫荡的角度出发予以辩解,同时也由证人予以证明,双方“辩护律师”进行辩论;总结陈词后由四组陪审团进行审议,写出宣判词由法官宣判。

(4)教师评价:对同学们参加辩论的表现进行评定,指出应如何客观公正地去看待拿破仑战争。

3.活动拓展

出一期黑板报,内容可涉及对此项活动的看法,对拿破仑战争的评价等。

方案二:讨论──命中注定的灭亡,还是历史的必然

被囚禁在圣赫勒拿岛,拿破仑每天大量地读书、骑马、外出,并口述自己的历史。

他经常不断地谈到滑铁卢,曾试图找出滑铁卢失败的原因,并且认为如果不是由于完全不能预见到的偶然性,如果他还有从前的在各次战争中死去的元帅贝西埃、拉纳,如果他有缪拉,那么战争的结局就会改观。但最后还是颓然说道:“这是命中注定的,因为就算有这一切原因,那场仗本来也是该我赢的!”

滑铁卢战役是反法同盟给予拿破仑的最后的致命一击。战役后在资产阶级议会的逼迫下,拿破仑签署了退位诏书,从而结束了史称“百日王朝”的第二次统治,拿破仑被囚禁在位于赤道以南、孤悬于大西洋上的一个英属火山岛──圣赫勒拿岛,直至1821年5月5日逝世。是天意决定拿破仑的失败,还是其各项政策和措施的实施带来的必然,让我们收集材料,进行探讨,并召开一个小小的讨论会。

【找一找,议一议】

要认清拿破仑最终失败的原因必须要分析拿破仑统治时期所采取的政策和措施,看它是否符合历史的发展要求,是否符合人民的意愿。请同学们行动起来,去图书馆、阅览室,上因特网,广泛搜集有关拿破仑的材料,无条件的学校请老师提供参考资料,以利于同学们分析、参考。

首先,在分析材料的基础上按照同学们各自的意愿将全班同学分为两个大组,一组认为拿破仑的失败是命中注定的,一组认为拿破仑的失败是历史的必然。

其次,组内将自己找到的材料互相交流、归纳、整理,并自荐或推荐三位同学作为组的讨论代表。

【说一说】

在做好各项准备的基础上,我们来召开一个讨论会。

(1)在班组营造一个良好的讨论氛围,黑板上写上讨论的主题,四周可贴上同学们亲手画的拿破仑一生历程的漫画,桌椅按各组人数面对面的摆放,两头设讨论席并分别放上标牌。

(2)讨论课程序:先选举出一名主持人,由主持人主持讨论。讨论中两组代表交替发言,同组同学可进行简短的补充。

注意问题:讨论中双方应注意有理、有节,相互尊重;发言中必须注意用充分的事实根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不能泛泛而谈,不着边际;补充说明的同学应举手得到主持人同意后方可发言。

(3)总结点评:讨论课的过程也是启发学生思维的过程,是锻炼学生演讲能力的过程。老师应在讨论课结束后进行点评,表扬其优点,指出存在的问题,并引导学生去客观的认识和评价历史事件。

【写一写】

中国古代史上有一位“力拔山兮气盖世”的人物项羽,在战后也曾发出过其失败“此天亡我,非战之罪也”的感叹。他们都曾有过辉煌,为什么失败时都产生这种心理?拿笔来写一篇分析文章。

方案三:辩论──拿破仑是“天使”还是“魔鬼”

1821年5月8日,在远离法国万里之遥的南大西洋圣赫勒拿岛上礼炮轰鸣,英国人给死去的法国皇帝致以最后的军人敬礼。他就是拿破仑·波拿巴。一个多世纪以来,世界各国有关他的著作,可谓汗牛充栋,不可胜数;人们对他毁誉纷纭,莫衷一是。有人对他恨之入骨,称他为“吃人的魔鬼”;有人对他顶礼膜拜,把他同普罗米修斯和上帝并列,马克思和恩格斯称他为“真正的伟大的拿破仑”。因此一位外国史学家曾经感叹道:“在拿破仑的名字后面,永远有一个‘?’。”这个引起人们莫大兴趣和激烈争论的拿破仑,在你的心目中究竟是“天使”还是“魔鬼”呢?

请同学们立即行动起来,查找收集有关拿破仑的材料,召开一个辩论会,认识和了解拿破仑。

一、活动形式

通过辩论赛的形式,摆事实,讲道理,对拿破仑加以评价。

二、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指导学生搜集、整理有关拿破仑的历史资料,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运用历史资料的能力。

2.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语言组织与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在合作基础上的团队精神。

4.加深对拿破仑的认识和了解。

三、活动步骤

1.分成小组,明确任务:按照学生的意愿将全班同学分成“天使组”和“魔鬼组”,各大组再分成政治、军事、思想文化等若干小组,各小组要明确自身的任务。

2.搜集材料:各小组按照各自的任务结合课文的内容,查阅有关拿破仑的课外读物,如专著、通史、评价文章和上网查找相关的文字、图片资料。

3.整理资料,组内交流:各位同学将自己查阅的资料整理好,并制成小卡片在大组内进行交流。

4.归纳资料,推举辩手:将组内同学的材料按类综合,在充分酝酿的基础上推荐四位同学作为辩手参加辩论。

5.班内辩论:选出小主持人,由小主持人主持辩论。按照辩论赛的程序,双方运用搜集的材料论证拿破仑是“天使”或是“魔鬼”,并驳斥对方的观点。

6.总结点评:最后请教师为辩论课做归纳和总结。

四、活动建议

1.活动前教师应指导学生如何收集有关资料及明确辩论赛的程序。

2.辩论课应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气氛,可请书法绘画好的同学在黑板上写上辩论题,并分别画上天使形象和魔鬼形象的拿破仑。

3.教师在点评中应注意充分肯定学生的创新意识,肯定其优点,指出不足,并指明学生应客观、公正、全面评价历史人物。

五、活动扩展

课后各位同学可根据自己收集的资料写一篇《我心目中的拿破仑》的小论文,以提高自身的写作能力,巩固课文中的知识,展示研究成果。

人教版 九年级上册历史 第13课 《

xx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课标要求 简述《人权宣言》的基本内容,初步了解法国大革命的影响;讲述拿破仑的主要活动,评价资产阶级政治家的作用。 教学目标 一、识记和理解 了解法国大革命的过程的重大事件:攻占巴士底狱、法兰西共和国的建立、雾月政变、法兰西第一帝国的建立;讲述拿破仑的主要活动,正确评价拿破仑。理解掌握《人权宣言》的基本内容、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二、能力训练过程方法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概述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培养学生语言表达和综合归纳问题的能力;理解《人权宣言》的内容,认识它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纲领性文件;通过小组合作,学生课前收集整理有关拿破仑的主要革命活动并在课堂讲述,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法国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人民群众推动法国大革命发展的史实,对学生进行“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的历史唯物主义思想的教育;通过对拿破仑战争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拿破仑战争性质的变化和作用的两面性,使学生认识到侵略战争必然失败,树立学生反对侵略,热爱和平的思想意识。 重点难点 一、重点:《人权宣言》基本内容;拿破仑的主要活动及其评价。 二、难点:对拿破仑及其对外战争的评价。 教学方法

问题探究法、讲述法、情境设计法、讨论法多法结合。 教学准备 教师研读课标、教材、撰写教案;学生收集法国大革命及拿破仑的主要活动有关资料。(教师可以将远程教育资源网上的有关内容印发给学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电影《滑铁卢》片段,重现历史场景。) 师:(随着影片片段解说)影片中充满自信和睿智,跃马在前者就是拿破仑.波拿巴,当年曾有人评价他“打个喷嚏就会使全欧洲感冒”,那么拿破仑是一个什么历史人物,他为什么有如此大的能量,他又是如何登上历史舞台的?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本课,了解这段历史。 (板书课题:xx大革命) 二、学习新课: 1、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多媒体展示《法国社会等级制度》) 问:大家从中可获得什么信息? (学生可能回答:法国等级森严,下层受到上层压迫。) 师:在这个等级制度中,一、二等级是封建统治阶级,拥有特权,而第三等级生活困苦,资产阶级有钱却无权,以资产阶级为代表的第三等级强烈要求改变现状,发展资本主义经济,获得政治权利。18世纪末,法国资本主义得到极大发展,手工工场兴盛。但是,法国国内封建土地所有制存在,阻碍了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由此可以看出,法国社会阶级矛盾已经十分尖锐,革命一触即发。 2、三级会议的召开(多媒体展示《三级会议》图片) 教师引导学生了解三级会议召开时间、当时的国王,国王召开会议的目的及其结果。

小学三年级体育课教案上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第一课快速起跑和自然快跑 学习目标:在游戏中体验快速起跑和自然快跑动作。 学习内容:游戏、自然快跑 学习步骤: 一、趣味游戏练反应 教师活动:1、组织学生集队、队列。 2、组织学生游戏:“左脚、右脚”“高人、矮人” “快找伙伴”“听信号起跑”。 3、组织学生评一评,谁的反应最灵敏。 学生活动:1、看老师手势,听老师口令快速集队,并从集队中体验“快、静、齐”的集队要求。 2、配合儿歌,体验踏步要求。 3、积极配合教师进行原地小游戏,比一比谁的反应 快,谁的动作正确。 4、分散游戏,进一步体验快速反应。 组织:四路纵队、自由分散 xxxxxxxxxx

xxxxxxxxxx xxxxxxxxxx xxxxxxxxxx 二、积极比赛练动作 教师活动:1、鼓励学生分组练习,复习直线走,比一比哪一组练习得最认真。 2、教学生自然快跑儿歌:两臂弯弯前后摆,脚跟提 起快快跑,并组织学生根据儿歌体验动作。 3、讲解示范自然快跑动作,并组织学生游戏比赛: 看看谁是小冠军。 学生活动:1、尝试在小组长的指挥下进行直线走,体验上体正直放松的直线走动作。 2、学习儿歌,并且边唱儿歌边练动作,初步体验自 然快跑中的摆臂动作和前脚掌着地动作。 3、认真观察示范,学一学、练一练、比一比谁是小 冠军,学生在比赛中体验自然快跑动作。 组织:分组练习 三、练习延伸巧放松

教师活动:1.介绍给学生一种最方便的放松方法,组织学生体验放松,引导学生交流学习感受。 2.总评该次课,引导学生回答出该次课学习的主要 内容,并对学生的练习情况和表现给予积极评价, 并提出今后在哪些方面仍需努力。 学生活动:1.从介绍中了解后退走放松法,并亲自体验后退走。 2.积极向教师和伙伴交流自己的学习感受。 3.通过老师的讲评知道自己在这次课中的表现,并 能够勉励自己继续努力。 组织:自由分散、四路纵队 第二课游戏 学习目标:在游戏活动中增强集体意识,培养团结合作的良好精神。 学习内容:多种游戏 学习步骤: 一、班级展示,活跃情绪 教师活动:1、组织学生集队、练习队列。 2、与小游戏结合,练习快快集合,比比看哪组做得 最快,最静,最齐。

第3课《一代雄狮拿破仑》同步测试(含答案)

一代雄狮拿破仑 一、选择题 1.一夜之间,拿破仑成为军界和政界无人不晓的大人物,指的是( ) A.进入巴黎军事学院B.热月政变 C.镇压保王党人叛乱D.雾月政变 2.《拿破仑法典》阐述的原则是:私有财产不可侵犯、契约自由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它的历史作用不包括( ) A.把启蒙思想的原则规定下来 B.奠定资本主义社会立法基础 C.推动资本主义生活方式确立 D.摧毁了小农土地所有制 3.1799年法国雾月政变成功的主要原因是( ) A.督政府腐败懦弱 B.拿破仑享有很高威望 C.混乱中的法国需要独裁者稳定秩序 D.得到外国势力支持 4.“拿破仑所‘冒犯’的人民因为‘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而觉醒并充满热情,然后,又在导师背叛自己的原则时转而反对其导师。”这段话表明拿破仑的对外战争 ①传播了法国大革命的精神②引起了欧洲人民的反抗③促进了民族意识的觉醒④动摇了欧洲的封建制度 A.①②③④B.①②③ C.①④D.①③④ 5.拿破仑多次打败反法联盟,帝国盛极一时,但很快又灭亡,主要原因是( ) A.英国纠合反法联盟联合进攻 B.法国经过长期战争,经济困难 C.拿破仑侵略、掠夺欧洲,引起许多国家反抗 D.波旁王朝复辟活动 6.右图是法国为庆贺、欢迎拿破仑战场胜利归来 而修筑的“凯旋门”。下列对拿破仑对外战争的 评价正确的有( ) ①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君主势力②确立了法国的欧 洲大陆霸主地位③引起了欧洲其他国家人民的 反抗④具有革命和侵略的双重性质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7.1804年12月2日,拿破仑在巴黎圣母院举 行了加冕典礼。下列相关的解释正确的是 A.拿破仑建立了法兰西第二帝国 B.拿破仑成为封建帝王 C.拿破仑行为完全违背了历史发展潮流 D.拿破仑建立了资产阶级军事独裁 8.拿破仑帝国的对内政策充分显示了当时法国 资产阶级的主要愿望是( ) A.掠夺原料和抢占市场 B.建立资本主义制度 C.引进英国先进技术设备 D.确立资产阶级法律规范 二、非选择题 9.影响深远的法典(11分) 1804年颁布的《法国民法典》,由民法、商法,民事诉讼法、刑法、刑事诉讼法等五个部分组成,共3编2281条。以下是该部法典的部分条款: 第1条规定:经国王(共和国总统)公布的法律,在法国全境内施行。 第4条规定:法官借口没有法律或法律不明确不完备而拒绝裁判时,得依拒绝裁判罪而追诉之。 第8条规定:所有法国人都享有民事权利。 第13条规定:外国人经政府许可设立住所于法国者,在其继续居住期间,享有一切民事权利。 第545条规定:任何入不得被强判出让其所有权;但因公用,且受公正并事前的补偿时,不在此限。 问题: ⑴、颁布《法国民法典》时的国家体制名称?颁布者?(2分)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案

第四单元教案 单元说明 本单元围绕“发现”编排了《花钟》和《蜜蜂》两篇精读课文及《小虾》一篇课文略读课。本组课文都是围绕自然界的动植物来展开的,有依时次第开放的花钟,有识图的蜜蜂,还有好胜的小虾。每篇文章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兴趣,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学会发现。 本单元借助关键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是教学重点。《花钟》以用美丽的花钟开启学生的观察之旅,学习一二段用一句话概括段意的特点。《蜜蜂》一课理清实验的步骤,概括实验步骤,学习文章语言严谨的表达方法,并明白科学实验要严谨。《小虾》要学会关键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并体会文章中细致生动的描写。这几篇课文围绕单元教学目标,层层深入,由点及面,逐步让学生学会概括。 学会观察并能用自己的话表达是本单元的难点,《花钟》一课的小练笔练习用不同的说法来表达鲜花开放的写法;《蜜蜂》的实验步骤梳理则让学生明白观察和记录要有顺序,表达要严谨;《小虾》在练习概括能力的同时,让学生学习用细致生动的语句来记录观察到的事物。 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1自然段。 3.学习运用多样的句式表达,并能用关键句概括一段的大意。 4.读懂课文内容,初步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教学重点: 学习运用多样的句式表达,并能用关键句概括一段的大意。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走入花的世界,欣赏鲜花,感受鲜花的芬芳迷人。 (学生自由谈感想) 2.这么多的花争着开放来比美真是繁花似锦,美不胜收呀!知道么,这么美的花儿身上还蕴藏着许多奥秘呢!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一篇有关于花的文章(板书课题)读课题,提问题。 【预设问题:花钟是什么?为什么起名字叫花钟?花为什么能做钟呢?花和钟怎么联系在一起,花怎么成为花钟呢?同学们读书有疑问很好,在心里记下你的问题,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学生自读课文。】 二、检查预习,掌握字词 1.出示:芬芳、凌晨、苏醒、干燥、灼伤、适宜、淡雅、吻合、组成、修建、昆虫、展示 指生读,有不理解的词语吗?生生释疑 师出示:吻合:1.合拢。2.比喻两相符合;一致。 2.书写重点讲解: 凌:右半部分的上边是“土” 建:笔顺先里后外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提出初读要求: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遇到生 遇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指名读句子,注意读准生字。 (出示含有生字的句子) (1)下午三点,万寿菊欣然怒放;傍晚六点,烟草花在暮色中苏醒。 (2)昙花的花瓣又大又娇嫩,白天阳光强,空气干燥,要是在白天开花,就有被

你如何评价拿破仑

你如何评价拿破仑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利用现有教材内容对拿破仑进行评价,学习应用唯物史观进行历史人物评价的多种方法。 2.课堂教学、课内外活动结合,以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为基础,培养学生综合学习能力。 3.扩大阅读范围,联系社会实际,从实践中学习,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学习要求 1.本课作为活动课程,不是介绍历史知识,而是学习如何进行历史人物的评价。 2.要求学生从历史学家角度进行评价。当然不是指学生都必须成为历史学家,或者都查找与背诵历史学家的评价,而是了解历史学家的评价,学习历史学家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3.要求"宏观"了解拿破仑,包括教材"法国大革命"部分的知识与本节教材中的评价,包括评价拿破仑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包括分析拿破仑的主要成就与失败原因。 4.要求学生查阅其它有关资料,自选角度进行评价,观点不必与教材一致,培养学生实践能力,鼓励学生的创新意识。5.要求学生评价必须掌握"持之有据,言之有理"的方法。 教学活动建议 1.本课的主要活动为"评价"。在历史教材中,"史实"与"评价"是有区别的,以世界历史教材中对拿破仑的介绍为例:"拿破仑的侵略扩张野心,使法国进行的战争的性质由革命转变为侵略,最后导致法兰西第一帝国的覆灭。他先是派兵入侵西班牙,陷入西班牙人民抵抗的洪流不能自拔,后又大举进攻俄国,惨败而归。"这里,可以让学生分析,哪些语言是"史实",哪些语言是"评价"。应当说,"史实"是永远不可能改变的,而"评价"则应当随着时代的发展需要,不断完善与更新。

2.我们指导学生评价别人的"评价"时,可以从教材选编的各种评价入手,分析作者目的和评价结论的一致性,分析相同时代产生不同评价的原因。评价材料三法国资产阶级代表梯也尔对拿破仑的评价为"长于指挥军队,善于治理被征服的地区","他减少了我们的伟大,可是他给我们留下了光荣","几年之后,这位伟大、聪明的人物疯狂了……使得一百万人的生命毁灭在战场上,激起整个欧洲来反对法国……二十年胜利的果实被剥夺一空"。查阅《中国大百科全书》,梯也尔"1823-1827年发表多卷本《法国革命史》。他用历史必然性来解释大革命的过程,认为各党派的斗争是由于阶级利益的冲突,而革命的每一阶段的发展都符合国家的实际需要。"因此,梯也尔从法国的国家利益解释拿破仑的功过。而评价材料二恩格斯的评价也立足于国家利益,却这样评价法国的拿破仑:"对德国来说,拿破仑并不像他的敌人所说的那样是一个专横跋扈的暴君。他在德国是革命的代表,是革命原理的传播者,是旧的封建社会的摧毁人。"可见,恩格斯的国家利益是建立在对于社会发展方向准确判断的基础之上的。此外,可以借助课文,分析同一作者不同阶段不同评价的原因。贝多芬创作了《英雄交响乐》"献给波拿巴",继而拿破仑称帝后破口大骂其"叛徒和暴君",可是最后确定为"纪念一位伟人",这是很有说服力的。 3.指导高中学生进行人物评价,应当按照唯物史观,分析历史人物评价上常常容易出现的两种错误:或者不能全面评价,只看到一方面;或者忽视人民群众作用,只承认个人作用。借用鲁迅的一句名言:"有一回拿破仑过阿尔卑斯山,说:'我比阿尔卑斯山还要高?'这何等英伟,然而不要忘记他后面跟着许多兵。"恩格斯也这样评价拿破仑:不要以为如果没有拿破仑,就根本不会发生拿破仑个人力量和影响所凭借的那种社会运动。人们在评价著名历史人物时,为什么会出现"英雄史观"呢?一则因为,历史的必然是深藏在偶然之中的,人们通常看见的、感兴趣的是"偶然",例如拿破仑百日政变的神话般的故事,而背后法国人民对复辟的波旁王朝的不满,对反法同盟的对立情绪,才是拿破仑百日政变的成功原因;第二因为通常帝王总是居高临下的,帝王就是英雄,尤其是拿破仑加冕的恢弘场景,由于拿破仑的个人性格,更具有戏剧的效果;第三当然是因为统治阶级宣传的需要,所以拿破仑在历史上始终是一个英雄人物。 4.中学生不是历史学家,但是要从历史学家的角度评价历史,就应当改变观察历史和评价历史的角度。历史评价的更新立足于观察角度的更新。以"自下而上"的历史观察方法看待拿破仑、拿破仑帝国、拿破仑时代,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新事物。1950年英国出版的《列兵威勒的通信,1809-1828年》一书,用新视角描写了滑铁卢战役,它没有从历史学家引用的国家文件档案和战略方案与作战地图角度,描写威灵顿公爵如何率领反法国盟打败拿破仑的众所周知的故事,而是从英国一个士兵的眼光,以战役第二天给妻子的写信的方式,叙述了战争的每一个细节,依据的是普通士兵的信件、日记、回忆。这种研究历史和评价

活动课三我看拿破仑

活动课三我看拿破仑 活动主题 加深对拿破仑的认识和了解,学会对历史人物分析的一般方法。 活动目标 1.通过主动探索与发现,培养思维的敬捷性、批判性、逻辑性、创造性。 2.学会客观、辩证地评价历史人物及其活动。 3.初步学会掌握搜集、整理有关历史资料的途径与方法。 4.锻炼用历史资料支持自己论点的论证能力,加深对历史问题的认识。 5.锻炼语言组织与表达能力,提高心理素质。 6.培养建立在合作基础上的团队梢神。 活动资源 1.课本有关内容。 2.有关拿破仑的课外读物,如拿破仑传记、评价他的文章等。 3.通过网上查找相关的文字和图片资料。 4.查找音像资料,如电影《拿破仑在奥斯特里茨战役》、音乐《马赛曲》等。活动过程 1.活动准备 在教师的组织与指导下,搜集有关资料,在充分酝酿的基础上,形成观点、确定主题,并整理出支持自己观点的论据。 2.活动形式 (1)以“是非成败拿破仑”为题,组织一场辩论会。辩论方式可分为两种: A.正反方的辩论。正方观点:拿破仑是英雄,应该肯定;反方观点:拿破仑是战争狂人,应该否定。将全班分成两个大组并推选同学代表,展开辩论。 B.以角色扮演的方式进行辩论。全班同学自行结成小组,分别代表法国和英国、俄国、普鲁士、奥地利、埃及、西班牙、瑞典、荷兰、丹麦等当时与法国相关的国家,让这些小组出于这些国家的不同利益,来辩论拿破仑的是非成败。 这两种辩论方式都需要全班推荐出一到两名主持人,再推荐几名同学加上教师共同担任评判委员会,制定原则,进行公正裁判。 (2)以“漫画拿破仑的一生”为题,将拿破仑一生中的重大事件用漫画的形式表现出来,并在漫画的旁边进行点评,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全班同学自行结成小组,小组内的成员适当进行分工,如:策划、绘画、文字等。之后,将全班的作品进行评比筛选,并将优秀作品按照拿破仑一生的时间顺序向全班或全校展示。 活动扩展 根据个人观点,每位同学写一篇评价拿破仑的小论文,或展示或推荐发表,以巩固研究成果,提高写作能力。 参考资料 拿破仑·波拿巴 拿破仑·波拿巴(1769-1821)是法国资产阶级政治家和军事家,法兰西共和国第一执政(1799-1804年),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1804-1814年,1815年)。 初露锋芒拿破仑出生于科西杏岛上的一个破落贵族家庭, 10岁时,父母把他送到了布伦纳城接受文化教育。15岁那年,拿破仑进入巴黎陆军学校专攻炮兵学。此间他阅读了启蒙学者伏尔泰、卢梭等人的著作,受到启蒙思想的影响。拿破仑从中获得的思想,成为他后来不懈努力追求的远大理想。军校毕业后,拿破仑成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案教学教材

花钟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字,会写13个字,正确读写“芬芳”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1自然段。 3.学习运用多样的句式表达,并能用关键句概括一段的大意。 4.读懂课文内容,初步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教学重点:学习运用多样的句式表达,并能用关键句概括一段的大意。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走入花的世界,欣赏鲜花,感受鲜花的芬芳迷人。 (学生自由谈感想) 2.这么多的花争着开放来比美真是繁花似锦,美不胜收呀!知道么,这么美的花儿身上还蕴藏着许多奥秘呢!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一篇有关于花的文章(板书课题)读课题,提问题。【预设问题:花钟是什么?为什么起名字叫花钟?花为什么能做钟呢?花和钟怎么联系在一起,花怎么成为花钟呢?同学们读书有疑问很好,在心里记下你的问题,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学生自读课文。】 二、检查预习,掌握字词 1.出示:芬芳、凌晨、苏醒、干燥、灼伤、适宜、淡雅、吻合、组成、修建、昆虫、展示 指生读,有不理解的词语吗?生生释疑 师出示:吻合:1.合拢。2.比喻两相符合;一致。 2.书写重点讲解: 凌:右半部分的上边是“土” 建:笔顺先里后外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提出初读要求: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遇到生 遇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指名读句子,注意读准生字。 (出示含有生字的句子) (1)下午三点,万寿菊欣然怒放;傍晚六点,烟草花在暮色中苏醒。 (2)昙花的花瓣又大又娇嫩,白天阳光强,空气干燥,要是在白天开花,就有被灼伤的危险。 (3)还有的花,需要昆虫传播花粉,才能结出种子,它们开花的时间往往跟昆虫活动的时间相吻合。 (4)长期以来,它适应了晚上九点左右的温度和湿度,到了那时,便悄悄绽开淡雅的花蕾。 (5)你只要看看什么花刚刚开放,就知道大致是几点钟。 3.交流“什么是花钟?”“为什么花可以做钟?”从课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读一读。“一位植物学家曾有意把不同时间开放的花种在一起,把花圃修建得像钟一样,组成花的‘时钟’,你只要看看什么花刚刚开放,就知道大致是几点钟。” 教师播放花钟的课件教师指着大屏幕说:这圆圆的花圃上,鲜花朵朵,陆续开放,就在告诉我们时间,这就是花钟,你觉得这是一座怎样的时钟?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教案

第四单元 一、教材简析: 童年,是人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这一单元教材,就是围绕儿童丰富多彩的同年生活这一专题展开的。本单元共有四篇课文,《和时间赛跑》《检阅》《争吵》为精读课文,《绝招》为略读课文。 《和时间赛跑》是一篇清新、淡雅又略带忧伤情绪的散文。“我”因外祖母去世而悲伤不已,后来听了爸爸的一席话,看到太阳落山、鸟儿飞行等自然现象,明白了要珍惜时间,体会到了时间的重要性和怎样珍惜时间。时间往往就在我们身旁。看电视的时候,时间顺着精彩的节目一分一秒过去;和别人说悄悄话的时候,时间带上这些小秘密轻悄悄过去;玩耍时,便从嬉闹的身影旁过去,我觉察他有匆匆流去;想把他挽留时,却不知他早已一去不回头;无聊而发呆时,时间把珍贵的一刻留给我们,我们却不懂得珍惜,他无奈地叹息,又从我的双眼前过去了……看,时间来去就是如此匆匆,关键看我们自己的把握,有限的时间往往可以无限把握。人在拥有的时间里快跑几步,尽管那几步很小很小,作用却很大很大,也许那几小步就成了人生起步的奠基,受益无穷。所以,迈出人生的第一步,和时间赛跑吧。 《检阅》讲述了波兰一所学校的儿童对员,在国庆来临之际,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在国庆节游行检阅时,让拄拐的博莱克在第一排。游行时,他们的检阅队伍获得了大家的一致喝彩。《争吵》围绕课文“我”和克莱帝之间因本子被弄脏而发生争吵这件事,重点讲了“我”的心理变化,以及“我”对整个事件的感受,告诉我们朋友之间要相互谅解、彼此宽容。《绝招》这篇课文富有童心童趣,文中细致刻画的小柱子这个人物形象鲜活欲出,跃然纸上。可以说,他是这个年龄段孩子的典型代表,很多学生都可以从他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自尊,好强,不服输。此外,在语文园地中,口语交际和习作的内容,分别是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同学交流自己学本领的经过,这样的话题贴近学生生活,对学生有话可说,有话愿说。二、单元整体设计 教学是要注意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感受童年生活的丰富多彩,从几个不同侧面的故事中,了解同龄人的成长经历,体会他们的所思所想,与他们进行心与心的对话和交流,应透过他们的成长故事,认识世界,感知世界,从中得到生活的启示,吸取成长的营养。另一方面,还要会到学生的生活中去,让学生联系各自的生活实际,分享童年生活的体验,感受童年生活的快乐。在这一组课文学习中,一方面要通过几个不同侧面的故事,了解同龄人的成长经历,并透过他们的成长故事,得到生活的启示;另一方面,还要联系实际分享童年生活的体验. 三、教学目标: 1、认识本单元的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本单元课文,读好对话,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和心情。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案(全英文)

茶陵思源实验学校___英语__学科备课教案 日期:___2018__年__4月_24_日课题Unit 4 Where is my car? 主备人林文芳审核人周静平课时Period 1 教学目标1.Ss can master the key words:on,in,under,chair,desk. 2. Ss can use the sentence :Where is the XX? It’s (in, on, under)XX. 教学重点1.The key words:on,in,under,chair,desk. 2.teacher can help students to use the sentence in concrete contexts( 可以在实际的场景中真实地运用) 教学难 点 How to lead students to use the sentences freely? 教学过程个性批注Step Ⅰ Warm-up 1 review the stationary words: ruler,pencil,eraser etc. Step Ⅱ Presentation 1.show the ruler, and put it in the desk. And ask students Where is the ruler? It is in the desk, T: in desk /in/ /desk/ (use the natural spelling to spell the word.) Use thin--in (反转法) 2.Lead students use different objects like:pencils, bags to ask: Where is the pencil? It’s in the _desk.___-. 3.Show a card air, and do the action breath the air, and then show the chair. Air-chair 4.Show a book ,and put it on the chair, T: Where is the book? It’s on the chair.( 培养学生的句 群意识)on the chair. 5.Ask a students to hide a bag. And then lead them to ask :Where is the bag? (引导学生给出不同的答案) T: It’s under the desk. Stress under. Un-d- er (以手势语突破这个发音的重点) Step Ⅲ Practice 1 hide and seek.( find different objects, students use on, in, under to give them some signals.) The last student has to answer the question :Where is XX? It’s ___-..(根据物体距离,声音大小给予适当的提 示)

一代枭雄—拿破仑(我的偶像)

来到武汉科技大学后,我在空余时间喜欢上了看书,特别是人物传记。我看的第一本是《拿破仑》,我被他的高超指挥能力所折服,赞叹他的聪明才智,更佩服他的坚强意志。 拿破仑.波拿巴出生于科西嘉岛的一个破落贵族家庭,他看到岛上居民受尽法国的剥削,立志为岛上居民取得自由。这是他的第一个目标,接着他为他的目标而努力。他从小就很认真学习,并且善于观察身边的人和事,用脑袋去思考他所看到的。后来他进入了巴黎贵族学院学习,并以优异成绩毕业,到一个炮兵团服役。在服役期间,他很有兴趣的研究各种大炮,并虚心向他人学习,他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军官,去完成他的目标。不久一场革命推翻了腐朽的封建王朝,成立了督政府。当时国内很不安定,各种反动势力频频发起破坏。这是他看到展示自己的时机到了,他不会让它溜走。他主动请求去镇压反动势力的要求得到了批准,他高兴极了,带领将士们冲入敌阵,杀的敌人片甲不留。取得了一连串的胜利,他因此而出名,他也实现了自己的目标,让岛上的人民过上了平安的生活。 但接下来,他发现现在的督政府比较无能,他对法国的未来失去了信心。他决定在恰当的时机自己上台执政。不久他被任命为意大利方面的总司令,在他带领下,一次次的战役取得了成功,意大利被完全纳入法国版块。他的凯旋,受到法国人民的热烈欢迎,他因此被人们称为“战神”、救星。没多久又任命他为埃及远征军统帅,但这一次由于战线长,远离法国本土,导致补给物资很难到达,加上长年征战疲劳,结果以失败告终。拿破仑回到国内,这时的政府越来越无能,

人民生活在水生火热之中。他要玩就法国人民和自己的岛民,他以此作为自己的第二个目标,他因此决定推翻督政府,建立三人执政的政府,史称雾月政变。 接下来,他要让自己集权利于一身,当上法兰西的皇帝,他以此为第三个目标。此时敌对国如英国、俄国、普鲁士、奥地利组成的反法同盟,拿破仑并没有因为强大的盟军而害怕,他积极准备作战,他决定让敌人为他们的行为感到后悔。他招集他的军队,并向他们发表了作战的动员演讲,是每个法国士兵都愿为法国,为拿破仑献身。同时他积极准备战时的补给物资,并且派出骑兵打听盟军的动静,在准备好一切,把敌人了如指掌之后,他制定了一整套作战计划。在战场中,他沉着、冷静,并能准确发现敌军的弱点,然后自己亲自带兵冲入敌阵,这给士兵很大鼓励,他们一个个勇敢向前不退缩,为拿破仑的亲临而感动。即使失败了,他也不会沮丧,因为他曾在炮兵团与士兵又很深感情,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因此他会再一次用昂扬的演讲唤起士兵的信心。他带兵打败强大的反同盟五次,可见他的军事才能。 遥远的但在聪明的人也会犯错,他攻打俄国就是一个错误,由于他高估自己且轻敌,在没有准备好的情况下,率领几十万大军远征俄国。俄国采取避战策略,是法国军队很快就到达莫斯科,打不久俄国就进入了冬天,法军受不了那零下几十度的天气,大量的军官、士兵死去。最后拿破仑无奈的选择撤退,但此时俄国真正出兵了,不断阻止法军的撤退,是法军撤离缓慢,由于补给物资得不到解决,加上寒冷的天气,到执法军损失惨重,而俄军没损失一兵一卒。最后回到巴

高中历史选修4精品学案:第3课 一代雄狮拿破仑

第3课一代雄狮拿破仑预习导引 课程标准重点难点 1.简述拿破仑的主要政治活动。 2.讨论拿破仑对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 1.重点:拿破仑对内巩固资产阶级成果的措 施及其对外战争。 2.难点:拿破仑对外战争的双重性。 一、荒野雄狮 1.少年发奋:出生于意大利科西嘉岛。在布里埃纳军校,亚历山大、凯撒等英雄使他神往,卢梭、孟德斯鸠、伏尔泰等启蒙思想家让他着迷。15岁时转往最高军校巴黎军事学院,主修炮兵学。 2.机遇垂青:1793年9月受雅各宾派青睐,参加共和国军围攻土伦,崭露头角。1795年,受督政府邀请,平息了保王党人叛乱,成为共和国的救星。 二、称霸欧洲 1.背景:法国大革命引起了以英、俄、普为首的各国封建君主策划组成的反法联盟的干涉。 2.过程 (1)拿破仑崛起:1796年,拿破仑出任意大利方面军总司令。1798年,拿破仑率军远征埃及。 (2)建立法兰西帝国 ①1799年,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推翻督政府。 ②1804年12月,拿破仑自称为“法兰西人的皇帝”,建立了法兰西帝国。 (3)对外战争 ①“雾月政变”后,拿破仑重返前线,迫使奥地利和英国承认法国在欧洲占领的领土。 ②1805年的奥斯特里茨战役,一举摧垮了第三次反法联盟。 ③在第五次反法联盟被粉碎后,拿破仑登上了欧洲大陆霸主的宝座。 [深化认知』历史造就英雄。督政府执政期间,对内不能平息保王党人叛乱,对外不能击败反法同盟的进攻,法国社会需要一把利刃,军功显赫的拿破仑也就应运而生了。 三、拿破仑一世改造法国 1.加冕称帝:1804年,拿破仑加冕称帝。 2.改造法国

(1)用人上:要求任职的官吏宣誓效忠,奖励特殊有功之人。 (2)思想上:承认天主教为国教。 (3)政治上 ①精简编制,将政府改革成高效的军事体制。②剥夺人民的民主权利,取缔党派等,以实现独裁。 (4)经济上:建立法兰西银行,整顿国家财政,扶植资本主义发展。 (5)军事上:废除雇佣兵制,代之以征兵制。 (6)法制上:编撰和颁布了民法典又称为《拿破仑法典》,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经典。 [知识点拨』从拿破仑采取的内外措施来看,其帝国代表的是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因此,法兰西第一帝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帝国。 四、走向末日 1.原因 (1)大陆封锁:1806年,拿破仑颁布“大陆封锁令”,绝对禁止欧洲大陆与英国人通商。 (2)战场作战失败 ①1812年,拿破仑率军进攻俄国,法军后方供给不足,被迫撤退。 ②1813年,拿破仑同第六次反法联盟在莱比锡会战,法军损失惨重。 2.表现 (1)帝国覆亡:1814年,欧洲反法联盟军开进巴黎,法兰西第一帝国覆亡,波旁王朝复辟,拿破仑被流放。 (2)百日政权 ①1815年,拿破仑从流放地重返巴黎,再次登上皇位。 ②英、俄、普、奥等国组成第七次反法联盟,与拿破仑的军队在滑铁卢进行决战,法军战败。 ③1815年6月,拿破仑结束“百日”政权,再度被流放,直到1821年去世。 [深化认知』拿破仑对外战争的失败是必然的。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欧洲的封建势力远远大于资本主义势力是其失败的根本原因,多线作战、对外侵略等因素是其失败的重要原因。 主题一拿破仑的对外战争 【史料探究】 史料一拿破仑的霸权完全是以武力为基础的。当战争把所有的军队在西班牙、俄国

人教版部编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案课程

第四单元 8.彩色的梦 教学设计说明: 这首儿童诗语言简单、优美、朗朗上口,文章洋溢着浓厚的童真童趣。诗歌运用自由、夸张的表现手法,大胆、快乐地描绘梦境,因此在本课教学设计中,要加强朗读,指导学生在读中感受梦的美好,感受想象的乐趣,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开拓学生的思维。还要注意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习作者的用词方式,进行语言积累。教学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9个字;理解有关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各种各样的梦,体验梦的多彩之处。 3.熟读课后“我会读”中的小韵文。 教学重难点: 1.启发学生回忆和想象,凸显个性,力求创新。 2.梦的色彩情感体验及画面布局和形象的塑造。 教学准备: 1.学生用绘画材料等。(学生) 2.梦境的图片、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梦境。 1.启发谈话,引出课题:同学们好!昨晚睡得好吗?有没有做梦?谁来讲讲你的梦? 2.板书课文题目。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词。 1.鼓励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自主认读生字。 2.组织学生小组合作,交流生字词学习方法。 3.检察自学情况,教学生字新词。 (1)指认生字,交流识字方法。 (2)开火车认读生字。 (3)用生字组词。 4.指导学生书写。 5.阅读: (1)下面我们来分节朗读课文,你喜欢读那一节就读哪一节。 (2)鼓励学生和别人比赛读课文。

三、体验情感,表现色彩。 1.师:每个人的梦都不一样,有几位同学也想给你们展示一下他们的梦,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你最欣赏哪一幅?他们做了一个什么梦?梦中有什么形象?他们的梦境主要运用了什么颜色? 2.师:夸张的形象、大胆的色彩形成了多彩的梦。看了他们的梦,同学们也得到了一些灵感,同学们,你的梦是什么颜色的?它是一个怎样的梦?现在和你周围的同学交流一下。 3.学生创作,展现梦境,教师巡视指导。播放音乐。 四、评价交流,体验快乐。 1.师:谁来晒晒自己的梦?同学们,你觉得哪个梦最富有想象力呢?为什么? 2.总结本课学习内容。 五、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节课重点是启发学生回忆和想象,完成一幅梦境中的画作。这节课的主题是彩色的梦,在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大胆想象,教师尽量不在黑板上示范画,因为有些学生会依赖老师,依赖范画,但也有好多学生的画面非常具有创意。引导学生了解到只有善于观察、善于利用身边的材料和工具求异求新,才能设计好的作品。不仅课堂上这样做,在生活中更应养成乐于观察、善于创造的良好学习习惯。本课教学中常见问题在于:学生在创作中对于梦境效果的体现不准确或不明显。教师最好课前创作些表现梦境的范画来进行引导,启发学生创作思维,另外还可以借助范画解决构图问题,也可找来表现梦境的招贴、漫画给学生欣赏分析,用于解决这一难点。 9.枫树上的喜鹊 教学设计说明: 这篇童话故事内容比较简单,对话多,学生非常喜欢,学习兴趣很高。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深刻理解童话内容,体会童话阐述的道理。导学案中,努力增强学生的角色意识,引导学生抓住文中角色所说的话,体会其内心情感,从而有效的突破难点,感受作者内心的喜悦。 教学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掌握重点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3.会认9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学会用“?”、“!”、“……”来表达。 教学重难点: 1.体会“?”、“!”、“……”的作用,感受课文富有童趣的,纯净透明的语言。 2.创设故事情境,鼓励孩子大胆想象,并借助“?”、“!”、“……”来表达。教学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和教学图片。(教师) 2.预习课文,借助生字表中的拼音读准生字,识记字形。(学生)

小学三年级体育课教案上

小学三年级体育课教案上 学习内容:游戏、自然快跑学习步骤: 一、趣味游戏练反应教师活动: 1、组织学生集队、队列。 2、组织学生游戏:“左脚、右脚”“高人、矮人” “快找伙伴”“听信号起跑”。 3、组织学生评一评,谁的反应最灵敏。 学生活动: 1、看老师手势,听老师口令快速集队,并从集队中体验“快、静、齐”的集队要求。 2、配合儿歌,体验踏步要求。 3、积极配合教师进行原地小游戏,比一比谁的反应快,谁的动作正确。 4、分散游戏,进一步体验快速反应。 组织:四路纵队、自由分散 xxxxxxxxxx xxxxxxxxxx xxxxxxxxxx xxxxxxxxxx 二、积极比赛练动作教师活动: 1、鼓励学生分组练习,复习直线走,比一比哪一组练习得最认真。 2、教学生自然快跑儿歌:两臂弯弯前后摆,脚跟提起快快跑,并组织学生根据儿歌体验动作。

3、讲解示范自然快跑动作,并组织学生游戏比赛:看看谁是小冠军。 学生活动: 1、尝试在小组长的指挥下进行直线走,体验上体正直放松的直线走动作。 2、学习儿歌,并且边唱儿歌边练动作,初步体验自然快跑中的摆臂动作和前脚掌着地动作。 3、认真观察示范,学一学、练一练、比一比谁是小冠军,学生在比赛中体验自然快跑动作。 组织:分组练习 三、练习延伸巧放松教师活动: 1、介绍给学生一种最方便的放松方法,组织学生体验放松,引导学生交流学习感受。 2、总评该次课,引导学生回答出该次课学习的主要内容,并对学生的练习情况和表现给予积极评价,并提出今后在哪些方面仍需努力。 学生活动: 1、从介绍中了解后退走放松法,并亲自体验后退走。 2、积极向教师和伙伴交流自己的学习感受。 3、通过老师的讲评知道自己在这次课中的表现,并能够勉励自己继续努力。 组织:自由分散、四路纵队

九年级世界历史上册 第四单元 活动课三 《辩论会:我看拿破仑》 参赛教案 江华 毛明学

第四单元《活动课三:我看拿破仑》辩论会 【活动目标】 1、通过本主题活动,使学生不仅进一步了解法国大革命的有关知识,巩固和拓展有关拿破仑的历史知识,而且还能获取教材以外有价值的信息。 2、通过对拿破仑是非功过的辩论,加深对拿破仑的认识和了解,辩证地评价和认识拿破仑及拿破仑战争,学会客观、辨证地评判历史人物及其活动,培养学生初步了解和运用评价历史人物及其活动的一般原则和基本方法,提高分辩是非的能力,从而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人生价值观。 3、初步学会掌握收集、整理有关历史资料的途径和方法,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运用历史资料,从资料中提炼历史观点的能力,敢于和善于表达自己的观点。 4、通过主动探索与发现,让学生自已动手解决实际问题,锻炼用历史资料支持自己论点的论证能力,加深对历史问题的认识,培养思维的敏捷性、批判性、逻辑性、创造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5、锻炼语言组织与表达能力,提高心理素质,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充分展现学生的个性风采。 6、全班准备,分组推荐辩手,大家帮助辩手准备观点和材料,培养建立在合作基础上的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并激发学生历史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活动重点】资料的收集和辩论过程 【活动难点】资料的收集和观点的提炼 【活动形式】以”是非成败拿破仑”为题,组织一场辩论会。 辩论方式:正反方的辩论(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对拿破仑加以评价) 正方观点:拿破仑是英雄,应该肯定。 反方观点:拿破仑是战争狂人,应该否定。。 【活动对象】九年级学生 【活动时间】2个课时 1、第一节课观看课件,收集整理资料和发言材料,确定正反辩方和评委成 员,确定辩论程序,制定辩论规则和评价标准,组织学生小组交流。 2、第二节课进行辩论赛。 【活动资源】 1、课本有关内容。 2、有关拿破仑的课外读物。 3、多媒体展示的文字和图片资料。 【活动准备】准备时间:一周左右 本次要做好以下辩论会前的准备: ㈠提出活动目的,观看课件,开始准备辩论内容:在法国大革命中,出现了一位颇受人们争议的人物——拿破仑,百多年来,有人说他是“世界的巨人”,“历

(完整)小学三年级体育课教案上(2)

第一课快速起跑和自然快跑 学习目标:在游戏中体验快速起跑和自然快跑动作。 学习内容:游戏、自然快跑 学习步骤: 一、趣味游戏练反应 教师活动:1、组织学生集队、队列。 2、组织学生游戏:“左脚、右脚”“高人、矮人”“快找伙伴”“听信号 起跑”。 3、组织学生评一评,谁的反应最灵敏。 学生活动:1、看老师手势,听老师口令快速集队,并从集队中体验“快、静、齐”的集队要求。 2、配合儿歌,体验踏步要求。 3、积极配合教师进行原地小游戏,比一比谁的反应快,谁的动作正确。 4、分散游戏,进一步体验快速反应。 组织:四路纵队、自由分散 xxxxxxxxxx xxxxxxxxxx xxxxxxxxxx xxxxxxxxxx 二、积极比赛练动作 教师活动:1、鼓励学生分组练习,复习直线走,比一比哪一组练习得最认真。 2、教学生自然快跑儿歌:两臂弯弯前后摆,脚跟提起快快跑,并组织学生 根据儿歌体验动作。 3、讲解示范自然快跑动作,并组织学生游戏比赛:看看谁是小冠军。 学生活动:1、尝试在小组长的指挥下进行直线走,体验上体正直放松的直线走动作。

2、学习儿歌,并且边唱儿歌边练动作,初步体验自然快跑中的摆臂动作和 前脚掌着地动作。 3、认真观察示范,学一学、练一练、比一比谁是小冠军,学生在比赛中体 验自然快跑动作。 组织:分组练习 三、练习延伸巧放松 教师活动:1.介绍给学生一种最方便的放松方法,组织学生体验放松,引导学生交流学习感受。 2.总评该次课,引导学生回答出该次课学习的主要内容,并对学生的练习 情况和表现给予积极评价,并提出今后在哪些方面仍需努力。 学生活动:1.从介绍中了解后退走放松法,并亲自体验后退走。 2.积极向教师和伙伴交流自己的学习感受。 3.通过老师的讲评知道自己在这次课中的表现,并能够勉励自己继续努力。组织:自由分散、四路纵队 第二课游戏 学习目标:在游戏活动中增强集体意识,培养团结合作的良好精神。 学习内容:多种游戏 学习步骤: 一、班级展示,活跃情绪 教师活动:1、组织学生集队、练习队列。 2、与小游戏结合,练习快快集合,比比看哪组做得最快,最静,最齐。 学生活动:1、按老师口令,精神饱满,反复进行队列练习。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教案

第四单元

第一课时口算乘法(1) 【教学内容】口算乘法(教材第41页例1、“做一做”及第43页练习九第1~4题)。【教学目标】 1.通过探索口算方法的过程,学会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 2.培养学生口算的能力和认真口算的习惯。 【教学重点】学会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 【教学难点】学会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①2个十是多少?5个百是多少? ②40是几个十?10个十是多少?10个百是多少?1200是几个十? 12个10是多少?12个百是多少?800是几个百? 同学们对以前的口算乘法掌握得比较好。今天我们学习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乘法。 板书课题:口算乘法(1) 二、新课讲授 出示水果商店情境图(见教材第41页例1图),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提出用乘法计算的问题。 1.教学教材第41页例1。 (1)出示情境图1。

每筐装15盒草莓,3筐草莓有多少盒? 师:有谁想解决这个问题?你是怎样解决的? ①学生独立思考。 ②自由汇报。 生1:10个3的和是30,再加上5个3是45。 生2:20个3相加是60,再减去15就是45。 生3:5×3=15,10×3=30 …… ③教师肯定,鼓励说得好的学生,然后板书。 10×3=30(盒) 5×3=15(盒) 30+15=45(盒) 答:3筐草莓有45盒。 列竖式计算:5×3=15,10×3=30 学生在汇报时,教师追问:你为什么这样想呢?要求学生进一步说清算理。 小结方法:两位数乘一位数,可以将两位数变成几十加几,再分别与一位数相乘后相加。 2.思考:150×3= . 学生相互讨论后交流、汇报。 150先算15×3,然后在末尾补上一个0。 【布置作业】 1.教材第43页“练习九”第4题。 2.教材第43页第1题。 【板书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