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1课时作业4:3.1.自然界的水循环练习题

高中地理必修1课时作业4:3.1.自然界的水循环练习题
高中地理必修1课时作业4:3.1.自然界的水循环练习题

第一节 自然界的水循环

[学习目标定位] 1.了解水圈的概念和水体的组成,理解河流主要的补给形式。2.了解水循环的概念;运用水循环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3.了解水循环的地理意义,增强水资源保护意识。

一、相互联系的水体 1.水圈的组成及特征

(1)组成:由①气态、固态和②液态三种形式的水体构成。 (2)特征:连续但③不规则。

2. 水体空间分布?????

海洋水:储量④最多,占全球水储量的96.53%

大气水:分布⑤最广

陆地水:储量较少,但类型多样。主要包括⑥河流水、

湖泊水、⑦沼泽水、土壤水、地下水、⑧冰川水、生 物水等

3.各水体之间的关系:水源⑨相互补给。 思考

俗话说“井水不犯河水”,请根据“陆地水体的相互补给关系”,分析这种说法是否科学。 答案 陆地各水体之间存在水源相互补给的关系。井水是地下水的一种,它与河流水之间具有相互补给的关系,所以“井水不犯河水”的说法是不科学的。 二、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

1.概念:○

10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四大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2.类型及主要环节

循环类型

字母

主要环节

海陆间循环 A a蒸发、b?水汽输送、c降水、d?地表径流、e下渗、f?地下径流

海上内循环 B a蒸发、g降水

陆地内循环 C h?蒸发、植物蒸腾、c降水

3.意义

(1)维持了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2)通过吸收、转化和传输地表?太阳辐射能,缓解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3)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

(4)不断塑造?地表形态。

思考

从水循环的角度看,水资源是否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为什么?

答案否。陆地水体的补充和更新主要靠海陆间循环完成。在一定时间内,海陆间循环的速度及参与循环的水的数量都是有限的,即能补充给陆地的水体有限。在水资源利用的过程中,如果能保证水资源的利用速度和数量不超过水循环的速度和数量,水资源就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否则,就会出现水资源短缺。

探究点一河流的补给形式

探究活动下图为我国东部某地区的一个水电站大坝下游某水文站在修坝前后测得的“该河两条全年流量曲线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C分别是这条河流水源补给形式,请判断:A是________补给,B是________补给;C是________补给。

(2)图中①、②两条曲线,哪一条是在修坝前测到的?________,判断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条河流位于我国________地区,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4)在A、B、C三种水源补给形式中,该河最主要的补给来源是________,最稳定可靠的补给是________。(填字母)

(5)从图中看出河流径流量与C这种河流补给形式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原因是什么?

答案(1)雨水季节性积雪融水地下水

(2)①曲线全年流量不稳定,径流量变化很大,说明没有受到水库的调节作用

(3)东北一年有春汛和夏汛两个汛期

(4)A C

(5)径流量越大,地下水补给越少径流量越大,河水水位越高,地下水位与其差距越小。

反思归纳河流主要的补给形式

河流的补给类型多种多样。一般情况下,世界上任意一条河流都有两种以上的补给形式,但往往以某一种补给形式为主。不同地区的河流,水源补给的主要类型不同,同一地区的河流,在不同季节水源补给也有明显的差异,并使径流量表现出明显的季节变化特点,列表比较如

补给水源补给

季节

补给结果及原因

影响因

中国分布

(主要)

径流量的季节变化示意

(以我国为例)

雨水雨季河流的最主要的补给形

式,并在雨季形成汛期

降雨量

东部季风

季节性积雪融水春季

温带、寒带的冬季积雪,

春暖后融化,但因积雪量

较少,仅形成春汛

气温高

低和积

雪量

东北地区

永久性冰雪融水夏季

温度较高的夏季,冰雪融

化,形成夏汛,冬季温度

降低,冰雪封冻,河流断

气温高

西北和青

藏高原地

湖泊水全年对河流径流量起着调节

作用

湖泊水

与河水

的相对

水位

普遍

地下水全年是河流稳定而可靠的补

给水源

地下水

与河水

的相对

水位

普遍

[特别提醒](1)河流最主要的补给水源是大气降水(雨水)。(2)河流水、湖泊水、地下水之间具有水源相互补给关系。(3)并不是所有河段都与地下水互补,如黄河下游河床高于地下水位,地下水无法补给河水。

探究点二水循环的类型及特点

探究活动阅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水循环的基本环节有哪些?水循环按照空间范围可以分为哪几种类型?

(2)为水循环提供能量和动力的是什么?水循环联系了自然界的哪些圈层?

(3)大量砍伐树木会对当地水循环带来什么影响?

(4)人们修建水库、挖渠引水等措施主要影响水循环的哪个环节?

答案(1)蒸发、蒸腾、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

水循环按照发生领域可分为海陆间循环、陆地内循环和海上内循环三类。

(2)太阳辐射和水的重力。水圈、大气圈、岩石圈和生物圈。

(3)大量砍伐树木会使当地树木的蒸腾作用减弱,大气的湿度、水汽的含量和降水量减少,地表径流减小,影响水循环和水量平衡。

(4)水循环的地表径流环节。

反思归纳水循环的类型及特点

类型海陆间循环陆地内循环海上内循环

发生领域海洋与陆地之间陆地与陆地上空之间海洋与海洋上空之间主要环节

及示意图

特点最重要的类型,又称大循

环,使陆地水得到补充,

水资源得以再生

补给陆地水的水量很小

携带水量最大的水循环,

是海陆间循环的近十倍

典例长江流域的水循环塔里木河流域的水循环未登陆的台风参与的水

循环

[特别提醒](1)陆地内循环不只发生在内流区域;

(2)外流区域既有海陆间循环又有陆地内循环;

(3)海洋同时参与海上内循环和海陆间循环;

(4)人类活动可通过改变水循环的某些环节来改变水循环;

(5)三种水循环类型都包括蒸发和降水环节;

(6)海陆间循环中的水汽输送是双向的,只是从海洋输往陆地的水汽量更大。

对点训练一河流的补给形式

下图是“某河流一观测站测得的不同年份两条全年流量曲线图”。读图,完成1~3题。

1.该河流最主要的补给类型是()

A.降水B.湖泊水

C.地下水D.冰川积雪融水

2.该河流若在我国,可能位于()

A.西北地区B.东北地区

C.华北地区D.东南地区

3.①流量曲线明显有别于②流量曲线,下列有关测得年份及成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①早于②观测站上游修建了水坝

B.①早于②流域内大面积植树造林

C.①晚于②观测站上游修建了水坝

D.①晚于②流域内开荒种田面积扩大

答案 1.A 2.D 3.C

解析第1题,结合降雨量与相对流量变化的关系判断最主要补给类型为降水。第2题,结合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推断为东南地区的河流。第3题,结合选项,如果①流量曲线测得的时间早于②曲线,有可能是流域内大面积开荒种田,加剧了水土流失,使流量变化加剧;如果②早于①,有可能是上游修建水库或大面积植树造林,使流量得到调节。

对点训练二水循环的类型及特点

2015年9月9日是为西部干旱缺水地区募集用于修建水窖所需善款的“母亲水窖·爱心信用卡”在全国推出七周年的日子。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4~5题。

4.“母亲水窖”是重点帮助西部地区老百姓摆脱严重缺水带来的贫困和落后的工程,人们在地下修建的蓄积雨水的容器,被称为水窖。该工程可缓解水资源的()

A.空间分布不均B.时间分配不均

C.地区利用不平衡D.循环利用率低

5.修建“母亲水窖”,主要对水循环施加影响的环节有()

A.蒸发和降水B.降水和地表径流

C.地表径流和下渗D.蒸腾和大气输送

答案 4.B 5.C

解析第4题,“母亲水窖”工程是在降水多的季节收集雨水,在降水少的季节使用,它解决了水资源的时间分配不均问题。第5题,集雨工程通过收集雨水用于生产生活,对地表径流和下渗两个环节有较大的影响。

综合提升

6.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只包含a、b的水循环称为________;包含a、c、d、e的水循环称为________,它使陆地水不断得到________,使水资源得以再生。

(2)环节c的名称是________。

(3)古诗云“黄河之水天上来”,从河水补给角度理解为________________。古诗云“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从水循环角度解释,它可通过________环流进行水汽输送,实现“西归”。

答案(1)海上内循环海陆间循环更新

(2)水汽输送

(3)雨水是其主要补给水源季风

教材P54读图思考

1.图中河流的补给可能涉及大气降水、高山冰雪融水、湖泊水、地下水等水体。

2.河流水与湖泊水之间有互补关系。当河流处于汛期时,河流水位高于湖泊水位,河流水补给湖泊水;当河流处于枯水期时,河流水位低于湖泊水位,湖泊水补给河流水。位于河流中下游地区的湖泊,在洪水期对河流经常起着调节作用。

教材P55~P56活动

(1)人类通过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等措施,能够干预或控制水循环的地表径流等环节。

(2)黄河流域大部分为半湿润、半干旱地区,降水量少、蒸发旺盛,河流径流量小,尤其是有些年份降水偏少,气候干旱,从而导致黄河下游断流。

(3)黄河下游断流的人为因素主要是黄河沿河地区特别是上游地区过度引水灌溉等。

(4)对黄河断流采取的措施主要包括:统一协调上、中、下游水资源开发与使用数量,对黄河水资源进行跨地区的合理调配;运用大型水利工程(如小浪底水库)对河流水资源的季节变化进行合理调节;在农业生产中大力推行节水灌溉技术和节水措施,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等。

[基础过关]

下图为“水圈的构成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各水体,分布最广的是()

A.a B.b

C.c D.d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水的三态中,固态水数量最多

B.热带地区没有固体状态的水

C.陆地上的各种水体之间具有相互补给的关系

D.我国内流区域没有参与海陆间水循环过程

答案 1.A 2.C

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地球上水体的组成。第1题,气态水数量最少,但分布最广。第2题,在陆地上的各种水体之间具有相互补给的关系;液态水数量最多。

下图表示重庆附近某水文站的气温、降水状况及该江段补给类型。读图回答3~4题。

3.图中①所示的补给类型为()

A.地下水B.雨水补给

C.冰雪融水补给D.湖水补给

4.导致②类型补给春多夏少的主要因素是()

A.春季增温快,冬季积雪多

B.夏季气温高,蒸发旺盛

C.春季多风,流域内多地形雨

D.夏季单一暖气团控制,少锋面雨

答案 3.B 4.A

解析第3题,读图可知,补给类型①随着降水量的变化而变化,应为雨水补给。第4题,补给类型②在春、夏季较多,秋、冬季没有,应该是冰雪融水补给。冰雪融水补给量一般随着气温及冰雪量多少的变化而变化,其补给最大值出现在春季的理由:一方面春季的气温回升快,融化量增加;另一方面随着融化量的增加,高山地区积雪数量在减少。因此,夏季气温虽然最高,但由于此时积雪量少,使它的补给量没有春季高。

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

5.能正确反映海陆间水循环过程的是()

A.a→f→h→g B.e→f→h→d

C.c→a→b→d D.d→a→b→c

6.水循环中的()

A.a环节主要动力是季风

B.b环节主要集中在夏季

C.c环节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

D.d环节为水汽的输送

答案 5.D 6.C

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水循环环节及其意义。由图知,a为水汽输送;b、g为降水;c、h为地表径流;d、f为蒸发、植物蒸腾。第5题,海陆间水循环应包括海洋水蒸发和陆地降水及水汽输送、径流等环节。第6题,水汽输送的主要动力是大气环流,季风只是其中的一种表现形式;大气降水的季节分配与其所处的气候类型有关;地表径流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2012年5月21日上午7点,济南趵突泉水位跌至28.14米,这是近年来趵突泉标准水位首次跌破黄色预警线。合理保护和利用地下水是城市化过程中必须要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下图为“泉城济南泉水补给示意图”。读图回答7~8题。

7.2012年春季,济南趵突泉水位持续降低,这是近年来趵突泉标准水位首次跌破黄色预警线。其原因不可能是()

A.2012年春季降水量偏少

B.农业在春季播种季节用水量大

C.南部山区植被破坏严重

D.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改变了泉水的补给类型

8.根据图中信息和水循环原理知识,下列所述正确的是()

A.城市污水是导致趵突泉水质变坏的主要原因

B.城市地面硬化,导致趵突泉水位持续下降

C.南部山区降水量影响趵突泉地下水位高低

D.图中所示径流量增大,可导致城市内涝

答案7.D8.C

解析第7题,从材料中看出趵突泉水位持续降低,水位降低可能是由于今年春季降水偏少,地下水得不到补充,也可能由于人类用水过度,地下水位降低;地下水位降低与南水北调没关系。第8题,从水循环示意图可以看出,趵突泉补给区位于南部山区,若补给区受到污染,泉水的水质就会变坏;同时南部山区降水量的大小也会影响到趵突泉地下水位的高低。只有地下水位上升,趵突泉才有可能喷涌,因此保证趵突泉持续喷涌的各种措施都是为了提高地下水位。

9.水循环是地球水体新陈代谢的主要形式,是联系地球各圈层和各种水体的“纽带”。读“水循环模式图”,完成下列问题。

(1)从水循环的类型看,我国东部地区进行河流补给的降水属________循环的一个环节。

(2)写出图中数字编号所代表的水循环环节:

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

(3)目前,人类通过兴建水库大坝、实施调水工程改变水资源的时空分布,这些行为都是对水循环中的________(填数字编号)环节施加影响。

(4)影响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初径流总量的主要因素是()

A.暖锋B.寒潮C.准静止锋D.台风

(5)如果将图中的①⑤③⑥看成是热力环流,则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该热力环流反映了白天海陆风的情况

B.该热力环流反映了大陆东岸受冬季风影响的情况

C.箭头③是上升气流,近地面是高压

D.箭头⑤反映了暖湿气流源源不断向海洋流动的情况

答案(1)海陆间(2)下渗蒸发地下径流(3)⑤

(4)C(5)B

解析(1)我国东部地区的水循环主要是海陆间循环。(2)读图可得出答案。(3)兴建水库、跨流域调水是对地表径流施加的影响。(4)夏初,长江中下游地区受准静止锋控制,出现梅雨天气使径流量增加。(5)冬季,陆地与海洋相比,气温低而气压高,在沿海地区形成陆风,符合题干中①⑤③⑥热力环流情况。

10.读“我国两区域河流图”,回答问题。

(1)甲图中两湖泊对河流的作用:

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

该河的主要补给水源是____________。

(2)乙图中河流补给水源是________,其径流季节变化较甲图中河流________,径流年际变化较甲图河流________。

答案(1)源头调节水量雨水(2)冰川融水大小

解析甲图属于外流区域,乙图是内流区域,两区域河流有明显的不同特征:①补给水源不同,甲图河流是雨水、湖泊水补给,但雨水是主要补给形式;乙图河流是冰川融水补给;②径流变化不同,以雨水补给的河流,径流随降水量的变化而变化。我国外流区,降水的季节变化、年际变化都大,因此导致河流的径流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大。内流区,径流随气温的变化而变化,因此河流的径流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小。

[能力提升]

下图为“某观测站某年8月1日至3日雨量及河流水文过程线图”。读图,回答11~12题。

11.该河段易出现险情的时间为()

A.8月1日6时至12时

B.8月1日9时至8月2日18时

C.8月2日6时和8月3日3时

D.雨停后15小时至36小时

12.未来在相同降雨状态下,如果图中水文过程线()

A.洪峰水位升高,可能是由于上游大量退耕还湖

B.洪峰水位降低,可能是由于下游修建大型水库

C.洪峰点向右偏移,可能是由于上游植被恢复较好

D.洪峰点向左偏移,可能是由于下游开挖泄洪通道

答案11.D12.C

解析第11题,河水超过流量警戒水位就易出现险情,图中显示8月1日15时左右雨停,8月2日6时至3日3时流量超过警戒水位。第12题,若洪峰点向右偏移,说明洪峰出现的时间滞后,则反映地表径流汇入河流速度变慢,可能是上游植被恢复较好的结果(植被有涵养水源的作用)。洪峰水位升高反映上游调节作用减弱,可能与围湖造田有关;洪峰水位降低说明上游的调节作用增强,可能是上游修建了水库。

下图为“城市水循环示意图”,甲、乙、丙、丁表示用水终端、污水处理厂、大气水、自来水厂。读图回答13~14题。

13.图中甲表示()

A.用水终端B.污水处理厂

C.大气水D.自来水厂

14.关于图示水循环各环节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①的多少不因城市地面性质而改变

B.②的增多可能导致地面沉降

C.③的水质不受农业生产活动影响

D.④的水质不受科技水平影响

答案13.C14.B

解析第13题,根据水循环原理,再结合城市水的利用可知,与地表水体相互交换的甲应表示大气水;来自地表水和地下水的乙表示自来水厂;由输水管道提供水的丙表示用水终端;用水终端指向的丁表示污水处理厂。第14题,据图可知,②表示抽取地下水,如果它的量增多,可能会导致地面沉降。

15.结合“黄河流域示意图”和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图中A处河流的补给水源有哪些?

(2)以黄河流域为例,说明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列举两例即可)

(3)以黄河流域为例,说明水循环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列举两例即可)

答案(1)高山冰雪融水、地下水、大气降水。

(2)中上游地区大量引水灌溉导致下游径流量减少;中游通过植树造林或破坏植被影响地表蒸发(或蒸腾)和下渗。(其他答案合理即可)

(3)中上游地区的流水侵蚀使黄河干流出现了许多峡谷;中游地区的流水侵蚀使黄土高原变得千沟万壑;下游地区的泥沙沉积,使黄河成为“地上河”;河口地区的泥沙沉积使黄河三角洲的面积不断扩大。(其他答案合理即可)

2020年2月高中化学红对勾必修2课时作业18

第三节 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 课时作业18 乙醇 时间:45分钟 一、选择题 1.酒后驾车是引发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交警对驾驶员进行呼气酒精检测的原理是橙色的K 2Cr 2O 7酸性水溶液与乙醇可迅速反应生成蓝绿色的Cr 3+。下列对乙醇的描述与此测定原理有关的是( A ) A.乙醇具有还原性 B.乙醇可发生加成反应 C.乙醇的密度比水小 D.乙醇是烃的含氧衍生物 解析:K 2Cr 2O 7具有强氧化性,乙醇具有还原性,在酸性条件下可以 将Cr 2O 2-7还原成蓝绿色的Cr 3+,与测定原理有关,A 项正确; 发生的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不是加成反应,B 项错误;乙醇的密度大小与测定原理无关,C 项错误;乙醇可看成乙烷中的氢原子被羟基取代后的产物,是烃的含氧衍生物,与测定原理无关,D 项错误。 2.乙醇能发生如下反应: ①CH 3CH 2OH +3O 2――→点燃 2CO 2+3H 2O ; ②2Cu +O 2=====加热2CuO,CH 3CH 2OH +CuO ――→加热 CH 3CHO +H 2O +Cu 。 由以上反应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D ) A.由反应①②可知,条件不同,乙醇与O 2反应的产物不同 B.由反应②可知,Cu 是乙醇氧化生成乙醛的催化剂 C.由反应①可知,乙醇燃烧时,碳碳键、碳氢键、氢氧键、碳氧键均断裂 D.由反应②可知,乙醇氧化为乙醛时,只断开氢氧键 解析:由反应①可知,乙醇在氧气中燃烧生成CO 2和H 2O,由反应②可知乙醇与O 2在铜作催化剂的条件下生成CH 3CHO 和H 2O,产物不同,故A 正确;由反应②可知,Cu 能参与反应,但前后质量不变,是催化

高一生物人教版必修一课时作业:第一章 单元检测

第一章单元检测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1.下列关于细胞与生命活动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A.草履虫的应激性离不开细胞 B.人的生殖和发育离不开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C.人完成反射活动离不开神经细胞 D .细胞内基因的遗传和变异可以离开细胞进行 2.2009年12月11日山东省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全省患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2 972例,死亡病例22例。下列有关甲型流感的病原体说法正确的是() A.能引发传染病,但无细胞结构,不是生物 B.必须寄生在活细胞内 C.可在人工配制的富含有机物的培养基上培养 D.能够独立完成生命活动 3.下列关于HIV、幽门螺杆菌、人体肿瘤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都含有DNA B.都具有增殖能力 C.都属于原核生物D.都含有核糖体 4.酸奶中的一个乳酸菌属于生命系统中的哪个层次() A.细胞B.器官 C.种群D.生态系统 5.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不包括下列内容中的() A.缩手反射的完成是以细胞为结构基础 B.生物与环境的物质和能量交换以细胞代谢为基础 C.遗传和变异以细胞内基因的传递和变化为基础 D.龟的单个细胞也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 6.下列对“系统”的认识,正确的是() A.生命系统的每个层次都是“系统”,能完整表现生命活动的最微小的“生命系统”是细胞 B.蛋白质和核酸等生物大分子本身也可算为“系统”,也属于“生命系统”的层次 C.“生态系统”是生命系统的一个层次,它代表一定自然区域内相互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所有生物 D.生物个体中由功能相关的“器官”联合组成的“系统”层次,是每种生物个体都具备的 7.农贸市场上新鲜的白菜、萝卜、菠菜、活鸡、猪以及附在上面的细菌等微生物,它们共同组成一个() A.种群B.群落 C.生态系统D.以上都不是 8.观察细胞结构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低倍镜下物像清晰,换高倍镜后视野变暗,应首先调节细准焦螺旋 B.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神经细胞,可以观察到核糖体,以及突触小体等结构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课时作业全集

一、选择题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1~2题。 材料1: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搭载着嫦娥二号卫星的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 材料2:“嫦娥二号”奔月模拟图。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月球是地球的唯一卫星 B.图中包含两级由自然天体组成的天体系统 C.月球是距离地球最近的自然天体 D.“嫦娥二号”奔月途中,与地球组成天体系统 2.有关“嫦娥二号”卫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奔月途中工作能量主要来自太阳 B.在地月转移轨道段未飞出地月系 C.在其飞出地球大气层的奔月途中属于天体 D.在月球上探寻到存在生命的证据 解析:第1题,可逐项分析,如下所示: 第2题,“嫦娥二号”卫星在奔月途中,满足天体的条件;主要依靠太阳能发电提供能量来完成其工作;“嫦娥二号”在奔月过程中都未脱离地月系;从目前情况看,月球上还没有存在生命的证据。 答案:1.C 2.D “太阳大,地球小,地球绕着太阳跑;地球大,月球小,月球绕着地球跑。”重温童谣,据此回答3~5题。 3.童谣中出现的天体,按照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恒星、行星、卫星B.星云、恒星、行星 C.恒星、行星、小行星D.恒星、小行星、流星体 4.童谣中出现的天体都属于() ①太阳系②地月系③银河系 ④河外星系⑤总星系⑥宇宙 A.①②③④⑤⑥B.①②③⑤⑥ C.①②④⑤D.①③⑤⑥ 5.童谣中涉及的天体系统共有() A.一级B.二级 C.三级D.四级

答案:3.A 4.D 5.B 6.在太阳系八大行星中,火星的左邻右舍是() A.金星、地球B.地球、木星 C.木星、土星D.水星、木星 解析:选B。太阳系八大行星按离太阳的距离由近及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太阳具有庞大的体积、质量,吸引着众多天体在一定轨道上围绕其旋转。据此回答7~8题。 7.太阳系的众行星,其绕日公转方面具有一定的共性,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同向性——各行星的公转方向都与地球的公转方向相同 B.共面性——各行星的公转轨道面与黄道面在同一平面上 C.近圆性——各行星绕日公转的轨道都为近似正圆的椭圆 D.各行星都在各自的轨道上按一定规律绕日运转,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8.如果把太阳系中地球和水星的位置互换一下,则() A.地球上将会被水淹没,人类无法在地球上生存下去 B.地表温度太高,原子无法结合起来形成生物大分子,也就不会有生命物质 C.地球上将不会有大气 D.地球上将只有固态和晶体物质 解析:第7题,八颗行星绕日公转有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的特征。而共面性指的是各行星的公转轨道面与黄道面几乎在同一平面。第8题,地球和水星的位置互换,会对地球地表温度有较大的影响。因白天气温过高,而使表面无液态水存在,不利于生命物质的合成。大气的存在与地球质量和体积有关。 答案:7.B8.B (2012·枣庄高一检测)我国首个火星探测器“萤火一号”于2011年与俄罗斯合作共同开展火星探测活动。读地球与火星的相关材料回答9~10题。 A.火星距日较远 B.火星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特别强 C.火星大气逆辐射强 D.火星上昼夜更替周期比较长 10.在八颗行星中,人类首选火星作为探索生命起源和进化的行星,主要是因为火星上的一些地理现象与地球上的一些地理现象很相似,其主要表现是() ①火星和地球的大气层厚度和成分相同 ②火星与地球的自转周期都比较适中 ③火星和地球的温度比较适宜 ④火星和地球上都有四季变化 A.①③B.②④ C.①②③④D.①④ 解析:第9题,行星表面的温度与距日距离有关,火星距日较远,温度较低。第10题,从材料中可以看出,火星与地球的自转周期接近且较适中;由于火星和地球赤道面与轨道面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课时作业1.docx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 1.(2012·枣庄市高一期末考试)某有机物叫苯酚。其试剂瓶上有如下标识: 上述标识的含义是( ) A.自燃物品、氧化剂B.腐蚀品、有毒

C.爆炸品、腐蚀品D.氧化剂、有毒 【解析】苯酚有关的标识分别为腐蚀品和有毒物质。 【答案】 B 2.下列实验操作中,主要不是从安全角度考虑的是( ) A.酒精灯在不使用时,必须盖上灯帽 B.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外壁干燥后再加热 C.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应略向上倾斜(约45°角),外壁干燥后再加热 D.用氢气还原氧化铜时,应先通一会儿氢气,再加热氧化铜 【解析】酒精灯在不使用时必须盖上灯帽,主要是为了避免因酒精的挥发而使下次使用时不能点燃的情况。 【答案】 A 3.为了列车客运安全,下列药品:①NH 4NO 3 ②(NH 4 ) 2 SO 4 ③KCl ④油漆⑤汽油⑥过磷酸钙⑦MgO,从化学性质判断,由于易燃易爆而不能带上列车的是( ) A.③④⑤⑥⑦B.①②⑦ C.①④⑤D.①④⑦ 【解析】本题涉及的一些物质同学们在初中已经接触过,从化学安全常识角度来说应该了解常见的易燃易爆物质。本题也有巧解,MgO是不易燃物质,由此排除A项、B项、D项。 【答案】 C 4.(高考组合题)下列实验操作中,不合理的是( )

①②③ A.(2010·江苏高考改编)洗涤沉淀时(如图①),向漏斗中加适量水,搅拌并滤干 B.(2012·北京高考)用CCl 4 提取碘水中的碘,选③ C.(2009·广东高考)蒸馏时蒸馏烧瓶中液体的体积不能超过容积的2/3,液体也不能蒸干 D.(2012·北京高考)粗盐提纯,选①和② 【解析】洗涤沉淀,在过滤器中的沉淀中,加入蒸馏水,浸没沉淀,让水 自然流下,不能用玻璃棒搅拌,A错;用CCl 4 提取碘水中的碘,应选取不和水相溶的萃取剂,装置为③,B对;粗盐提纯,首先将粗盐溶于水加合适试剂后过滤,再将食盐溶液蒸干即可,装置为①和②,D对。 【答案】 A 5.下列有关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用药匙取用粉末状或小颗粒状固体 B.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 C.给盛有2 3 体积液体的试管加热 D.倾倒液体时试剂瓶标签向着手心 【解析】取用固体时,小颗粒或粉末状药品用药匙,块状固体用镊子;取用液体时,量少可用胶头滴管,量多时可倾倒;加热盛有液体的试管时,液体的

人教版生物必修一课时作业第2章第4节课时

第二章第4节 一、选择题 1.(2019·安徽池州高一期末)下列物质或结构中都含有糖类物质的是(C) ①A TP②DNA③染色体④脂肪⑤淀粉酶⑥纤维素 A.①②⑤⑥B.①③④⑤ C.①②③⑥D.②③④⑤ [解析]①ATP中含有核糖,①正确;②DNA中含有脱氧核糖,②正确;③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其中DNA中含有脱氧核糖,③正确;④脂肪中不含糖类,④错误; ⑤淀粉酶的成分是蛋白质,不含有糖类,⑤错误;⑥纤维素是多糖,⑥正确。故选C。 2.(2019·安徽池州高一期末)下列关于糖类物质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C) A.所有的糖类分子都能为人体内细胞氧化供能 B.葡萄糖、果糖、乳糖能被人体细胞直接吸收 C.淀粉、糖原和纤维素都是由葡萄糖单体聚合而成 D.血糖过低时,肌肉细胞中糖原可水解为葡萄糖 [解析]并非所有的糖类都能为人体内细胞氧化供能,如纤维素是一种多糖,人体没有分解纤维素的酶,纤维素不能为人体细胞氧化供能,A错误;乳糖是二糖,需要在人的消化道内被分解为单糖才能被吸收,B错误;淀粉、糖原和纤维素都是多糖,都是由葡萄糖单体聚合而成,C正确;血糖过低时,肝细胞中糖原可水解为葡萄糖,肌糖原不能水解为葡萄糖,D错误。故选C。 3.下列图中有关动植物糖类、脂质的种类与关系正确的是(A) [解析]乳糖和糖原都是动物细胞中特有的糖类,淀粉、麦芽糖和纤维素都是植物细胞

中的糖类,核糖、脱氧核糖和葡萄糖是动植物细胞共有的糖,A项正确;葡萄糖和果糖都是还原性糖,蔗糖是非还原性糖,B项错误;固醇和脂肪都属于脂质,不是包含和被包含的关系,C项错误;固醇分子量较小,不是生物大分子,D项错误。 4.(2019·湖北襄阳高一期末)下列关于糖类的描述,不正确的是(D) A.糖类是构成生物体的重要成分,也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 B.多糖彻底水解后可以生成许多单糖 C.乳糖可水解为半乳糖和葡萄糖 D.甜菜中含有较多的麦芽糖,其与斐林试剂温水浴出现砖红色沉淀 [解析]糖类是构成生物体的重要成分,也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A正确;多糖彻底水解后可以生成许多单糖,B正确;1分子乳糖由1分子半乳糖和1分子葡萄糖结合而成,所以乳糖可水解为半乳糖和葡萄糖,C正确;甜菜中含有较多的蔗糖,属于非还原糖,其与斐林试剂温水浴不会出现砖红色沉淀,D错误。 5.(2019·广东潮州高一期末)在相同条件下,质量相同的糖类和脂肪被彻底氧化分解时,糖类物质比脂肪(A) A.耗氧少,产生能量少B.耗氧多,产生能量多 C.耗氧多,产生能量少D.耗氧少,产生能量多 [解析]同质量的脂肪和糖类相比,H元素含量多,O元素含量少,故彻底氧化分解时脂肪耗氧多,产生能量多,糖类物质比脂肪耗氧少,产生能量少。故选A。 6.(2017·海南高考)关于哺乳动物体内脂质与糖类的叙述,错误的是(B) A.固醇在动物体内可转化成性激素 B.C、H、O、P是构成脂质和糖原的元素 C.脂肪与糖原都是细胞内储存能量的物质 D.胆固醇是细胞膜的组分,也参与血脂运输 [解析]胆固醇是高等动物细胞的重要组分;它与长链脂肪酸形成的胆固醇酯是血浆脂蛋白(参与血脂运输)及细胞膜的重要组分;胆固醇是动物组织中其它固醇类化合物如胆汁醇、性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维生素D3等的前体,A、D正确。糖原属于糖类,只有C、H、O三种元素组成,B错误。脂肪与糖原都属于储能物质,C正确。 7.(2019·安徽省安庆市高一期末)下列关于糖类与脂质的叙述,错误的是(C) A.糖原与脂肪都是细胞内储存能量的物质

人教版地理必修一课时作业分层训练附答案10 海水性质与运动

课时分层作业海水性质与运动 (建议用时:45分钟) [学业达标练] 1.关于海水温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北半球同一海区夏季水温高于冬季 B.同一暖流经过的海区水温都相同 C.不同纬度的海区,相同深度的水温相同 D.同一季节,相同纬度的海区水温相同 A[同一海区夏季太阳辐射强,所以水温高于冬季;同一暖流流经的海区由于纬度不同,其水温不尽相同;不同纬度由于表层接收到的太阳辐射不同,表层水温不同,所以相同深度不同纬度的海区水温不同;同一季节,相同纬度的海区由于受暖寒流不同影响,水温可能不同。] 读下图,完成第2~3题。 甲乙丙丁 2.2月份时,图中a、b、c、d四海域水温由高到低依次是( ) A.c>d>a>b B.a>d>c>b C.c>b>a>d D.a>c>d>b 3.图中各海域盐度由低到高的排列,正确的是( ) A.d

每年春季和初夏都会有近千座冰山漂至纽芬兰岛东北海岸,这里被称为是“冰山胡同”。读北大西洋中高纬度洋面年平均水温图,回答4~6题。 4.关于图示区域海水水温分布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同纬度水温西高东低 B.随纬度增加水温升高 C.西部水温温差大,东部水温温差小 D.由南向北递减变化均匀 5.影响图示区域海水水温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光照B.海拔、地形 C.纬度、洋流D.海陆位置、盛行风 6.冰山出现的时间、数量还受气温变化影响。随全球气温转暖,北大西洋中冰山出现的变化趋势有( ) ①出现时间滞后②出现时间提前③数量增多④数量减少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4.C 5.C 6.B[第4题,根据北大西洋中高纬度洋面年平均水温图可知西部较东部密集,因此温差大,东部温差小。第5题,影响大洋水温分布的主要因素是纬度和洋流。第6题,随着全球气温转暖,春季气温升高快,北大西洋中冰山出现的时间提前,数量增多。] 看海洋表面平均盐度、温度、蒸发量和降水量按纬度分布的曲线图,回答7~8题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全册)精品课时练习汇总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全册)精品课时练习汇总 课时跟踪检测(一)化学实验安全过滤和蒸发

1.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中,主要是出于实验安全考虑的是( ) A.实验剩余的药品不能放回原试剂瓶 B.点燃可燃性气体前的验纯 C.气体实验装置在实验前进行气密性检查 D.胶头滴管不能交叉使用 解析:选B A、D项防止污染原试剂,B项防止可燃性气体不纯引起爆炸,C项防止漏气。 2.进行化学实验必须注意安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不能用手直接接触药品 B.可用酒精灯对烧杯直接加热 C.用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气体的气味 D.尝一下实验室里酒精的味道 解析:选A 烧杯不能直接加热;在闻有毒气体时,应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仅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孔;在实验室里,不能品尝药品的味道。 3.下列仪器常用于进行物质分离的是( ) 解析:选B 应用烧杯、漏斗、玻璃棒等可进行过滤操作,可用于分离难溶性固体与液体。 4.实验室进行过滤和蒸发操作时,都要用到的仪器是( ) A.烧杯B.玻璃棒 C.蒸发皿D.酒精灯 解析:选B 过滤时要用玻璃棒引流,以免外洒;蒸发时要用玻璃棒搅拌,防止由于局部液体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5.下列生产、生活、实验中的行为,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 A.进入煤矿井下作业,戴上安全帽,用帽上的矿灯照明 B.节日期间,可以在热闹繁华的商场里燃放烟花爆竹,欢庆节日 C.点燃打火机,可以检验液化气钢瓶口是否漏气 D.实验室里,可以将水倒入浓硫酸中及时用玻璃棒搅拌,配制稀硫酸 解析:选A 煤矿中的瓦斯气体和液化气都是可燃性气体,遇明火容易发生爆炸,A正确,C不正确;燃放烟花爆竹应在人少的空旷处燃放,B不正确;将水倒入浓硫酸中容易因放热过多而导致酸液沸腾溅出,D不正确。 6.下列对事故的处理方法不正确的是( ) A.如遇到电线着火,应该先关掉电闸 B.发现实验室中有大量的可燃性气体泄漏时,应立即开窗通风 C.不慎将稀盐酸溅到眼睛里,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 D.不慎将少量浓硫酸溅到皮肤上,应立即用水冲洗,然后涂抹10%的NaOH溶液 解析:选D 关掉电闸以防二次伤害,A正确;开窗通风以减小可燃性气体的浓度,以防爆炸,B正确;酸溅到眼睛里,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C正确;NaOH溶液具有强腐蚀性,会造成二次伤害,D错误。 7.进行过滤操作应选用的一组仪器是( ) A.滤纸、烧杯、试管夹、漏斗、玻璃棒 B.烧杯、酒精灯、试管、漏斗 C.铁架台(附铁圈)、烧杯、漏斗、玻璃棒、滤纸 D.铁架台(附铁圈)、烧杯、漏斗、玻璃棒 解析:选D 由过滤装置可知使用的仪器是铁架台、烧杯、漏斗、玻璃棒,注意滤纸是实验用品不属于实验仪器。 8.下列混合物适于用过滤法分离的是( ) A.KCl、NaNO3B.水、酒精 C.Na2CO3、CaCO3D.MgSO4、ZnSO4 解析:选C A、D两组中的固体物质都是易溶于水的物质,过滤法不能达到分离的目的;水与酒精都是液体,互溶后仍都可以透过滤纸,因此也不能采用过滤法分离;C组中Na2CO3能溶于水,CaCO3不溶于水,可采用过滤法分离。 9.可用于分离或提纯物质的方法有: A.过滤B.蒸发C.加热 下列各组混合物的分离或提纯应选用上述哪种方法最合适(填字母)? (1)除去NaCl溶液中的AgCl悬浮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0人教版化学必修2 课时作业15 乙醇

课时作业(十五) [学业水平层次(A)] 1.下列有机物中,不属于烃的衍生物的是( ) A.B.CH3CH2NO2 C.CH2CHBr D. 【解析】烃的衍生物一定含有C、H以外的其他元素。 【答案】 D 2.下列关于羟基和氢氧根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羟基比氢氧根少一个电子 B.两者的组成元素相同 C.羟基不带电,氢氧根带一个单位负电荷 D.羟基比氢氧根性质稳定 【解析】OH-的电子式为,—OH的电子式为 (存在单电子),故A、B、C说法正确;由于—OH中氧原子不是8电子的稳定结构,而OH-中氧原子是8电子稳定结构,故羟基不如氢氧根稳定,D说法不正确。 【答案】 D 3.(2015·唐山高一检测)下列物质中含有两种官能团的烃的衍生物为( ) A.CH3CH2NO2B.CH2CHBr C.CH2Cl2D. 【答案】 B 4.乙醇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可再生能源,目前新兴起的车所用的乙醇汽油就是加了一定比例乙醇的汽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相同状况下,同体积的乙醇气体和乙烯气体都完全燃烧,耗氧量相同 B.在相同状况下,同体积的乙醇气体和乙烯气体都完全燃烧,放出热量相同 C.用乙醇作燃料不会导致“温室效应” D.用乙醇作燃料会导致酸雨 【解析】将CH3CH2OH改写为C2H4·H2O,再跟C2H4(乙烯)比较,可知A项正确、B项错误。乙醇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能导致“温室效应”,酸雨的形成主要是由于SO2的过度排放,可知C和D 都错。 【答案】 A

5.(2015·长春高一检测)下列物质不能氧化乙醇的是( ) A.氧气B.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C.酸性重铬酸钾溶液D.硫酸 【解析】乙醇可被氧气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或乙醛;也可被强氧化剂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或酸性重铬酸钾溶液氧化成乙酸,但不能被硫酸氧化。 【答案】 D 6.下列方法中可以证明乙醇分子中有一个氢原子与其他氢原子不同的是 ( ) A.1 mol乙醇完全燃烧生成3 mol水 B.乙醇可以制饮料 C.1 mol乙醇跟足量的Na作用得0.5 mol H2 D.1 mol乙醇可生成1 mol乙醛 【解析】A中,乙醇燃烧时,所有的氢原子均参与反应生成H2O;B项无法证明;D中,乙醇氧化成乙醛时,O—H虽参与反应,可C—H也参与反应,也无法证明氢原子的不同。乙醇和足量钠反应,参与反应的氢原子占醇分子中氢原子的六分之一,说明其中一个氢原子与另外五个不同。 【答案】 C 7.(2013·新课标全国卷Ⅰ)香叶醇是合成玫瑰香油的主要原料,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香叶醇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香叶醇的分子式为C10H18O B.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C.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D.能发生加成反应不能发生取代反应 【解析】A项,依据碳原子结构分析可知,碳原子在有机化合物中形成四个共价键。在键线式中剩余价键被氢原子饱和,由香叶醇的结构简式可得分子式为C10H18O。B项,分子结构中含有碳碳双键,能与溴发生加成反应,从而使溴的CCl4溶液褪色。C项,分子结构中含有碳碳双键,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使紫红色褪去。D项,分子结构中碳碳双键可发生加成反应,醇羟基可发生取代反应。 【答案】 A 8.(2015·济宁高一检测)CH3CH2OH、HOCH2CH2OH、HOCH2CH(OH)CH2OH分别与足量的金属钠反应,在相同条件下产生相同体积的氢气,则消耗醇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1∶1∶1 B.1∶2∶3 C.6∶3∶2 D.3∶2∶1 【解析】 1 mol CH3CH2OH、HOCH2CH2OH、HOCH2CH(OH)CH2OH分别含—OH的物质的量依次为1 mol、2 mol、

人教版生物必修一课时作业第1章第1节课时

第一章第一节 一、选择题 1.2019年5月3日,在CBA总决赛中,运动员们展开了激烈的对抗。在篮球对抗中,直接参与这一活动的最小结构是(B) A.下肢B.细胞 C.大脑D.运动系统 [解析]细胞是进行生命活动的最小结构层次。 2.膝跳反射活动的完成说明多细胞生物完成复杂生命活动依赖于(D) A.单个细胞活动B.人体各系统配合 C.神经细胞独立活动D.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 [解析]膝跳反射是在各种分化的神经细胞、肌肉细胞等密切配合下完成的,不是一个或一种细胞独立完成的,但也并不是人体各系统都参与了该反射。 3.(2019·湖北襄阳高一期末)下列关于生命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C) A.生物的生活环境不属于生命系统的一部分 B.生命系统中各生物体均有多种组织、器官和系统 C.H1N1流感病毒不属于生命系统的任一结构层次,但其增殖离不开活细胞 D.肌肉细胞里的蛋白质和核酸属于生命系统的分子层次 [解析]生物生活的环境在生态系统中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生态系统是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A错误。植物没有系统,细菌也没有组织、器官和系统,所以不是每种生物体都有各个层次的,B错误。生命系统中最基本的层次是细胞,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属于生命系统任一层次,但病毒必须依赖活细胞才能生存,C正确。肌肉细胞里的蛋白质和核酸属于系统,但不是生命系统层次,D错误。 4.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生命系统的各个层次既层层相依,又有各自的组成、结构和功能。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C) A.原子、分子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B.每种生物都具有生命系统的各个层次 C.池塘中的水、阳光等也是生命系统的一部分 D.草原上的羊属于种群层次

高中地理必修一(人教版)练习:第2章 第3节 常见天气系统 课时作业

第二章第三节 基础巩固 一、单项选择题 读“长江中游某地连续五天的天气情况统计图”,据图分析回答1~2题。 1.据图示推断,影响此地的天气系统是( B ) A.暖锋 a a B.冷锋 C.气旋 a a D.准静止锋 2.有关该地区5~9日天气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A.气温日较差一直在扩大 B.气温持续下降,空气的湿度不断增大 C.6、7日保温作用较强,气温升高 D.8、9日天气转晴,9日回暖 【解析】根据图示判断该天气系统过境后气温明显下降,应为冷锋天气。由图示可知,6、7日冷锋控制该地区,天气多云转阴,8、9日该锋面移出该地,天气转晴,9日气温回升。 下图是“北半球某地区近地面天气模式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 3.m地的风向是( A ) A.西南风B.西北风 C.东南风D.东北风 4.此时,m、n两地的一般天气状况是( D ) A.m、n两地都晴B.m、n两地都有雨 C.m地有雨,n地晴D.m地晴,n地有雨 【解析】第3题,由图可以看出这是北半球近地面的锋面气旋图,根据水平气压梯度

力由高压指向低压,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右偏,推断出m地风向是西南风。第4题,由图可以看出图示锋面是暖锋(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根据暖锋降水区在锋前可以知道m地是晴天,n地有雨。 读下面“天气系统示意图”,判断5~7题。 5.该天气系统所处半球和气压状况是( A ) A.北半球,高气压B.北半球,低气压 C.南半球,高气压D.南半球,低气压 6.当其控制我国大部分地区时,我国的天气为( D ) A.伏旱天气B.梅雨天气 C.台风登陆D.寒冷天气 7.当该天气系统中心位于上海正东方向海面时,上海吹( C ) A.东北风B.西北风 C.东南风D.西南风 【解析】第5题,从气流的运动方向可判断该天气系统是高气压,位于北半球。第6题,当高压控制我国大部分地区时,我国应处于冬季,寒冷天气。第7题,当该高压系统位于上海的正东海面时,上海盛行东南风。 2016年第17号台风“鲇鱼”于9月27日5时30分在福建省福清市沿海登陆,据此回答8~9题。 8.下列表示台风“鲇鱼”的天气系统正确的是( C ) 9.台风“鲇鱼”登陆期间,福州市气象台观测,9月27日7:00—11:30该市风向由东北风转为东南风。下列表示该时段台风中心与福州相对位置及进行方向正确的是( A ) 【解析】第8题,登陆我国的台风为北半球气旋。第9题,风向由东北风转为东南风,

20172018学年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一课时作业1化学实验安全过滤和蒸发版含解析

课时作业1化学实验安全过滤和蒸发 一、选择题 1.图标所警示的是() A.当心火灾——氧化物 B.当心火灾——易燃物质 C.当心爆炸——自燃物质 D.当心爆炸——爆炸性物质 【解析】图标画的是火苗的形状,因此表示易燃物质,当心火 灾。 【答案】 B 2.根据中国民航总局规定,旅客乘坐飞机时,可以较大量随身携带的物质是() A.硫黄B.氯酸钾 C.硝酸钾D.碘盐 【解析】硫黄是易燃品,氯酸钾、硝酸钾是易爆品。易燃、易 爆、腐蚀品等是旅客乘坐飞机时的禁带物品。 【答案】 D 3.进行化学实验必须注意安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不慎将酸溅到眼中,应立即用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 B.不慎将浓碱溶液沾到皮肤上,要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硼酸溶液 C.如果较多浓H2SO4沾到皮肤上,可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硼酸溶液 D.如果少量酒精失火燃烧,可用湿抹布盖灭火焰 【解析】较多浓H2SO4沾到皮肤上应先用柔软的布或纸拭去,然后再用大量水冲先,最后涂上3%~5%的NaHCO3溶液;如果先用水冲洗,则浓H2SO4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会灼伤皮肤。 【答案】 C 4.有些化学仪器加热时需要放在石棉网上,但也有一些仪器可以直接在酒精灯上加热,下列各组仪器中可以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的一组是()

A.试管、蒸发皿B.试管、烧杯 C.试管、平底烧瓶D.蒸发皿、圆底烧瓶 【解析】烧杯、平底烧瓶、圆底烧瓶均不能直接在酒精灯上加热,需放在石棉网上加热。 【答案】 A 5.某同学设计实验验证海带中含有碘,其第一步操作是将足量 海带灼烧成灰烬。该过程中将使用到:①试管、②瓷坩埚、③坩埚钳、④泥三角、⑤酒精灯、⑥烧杯、⑦量筒中的硅酸盐质实验仪器有() A.⑤⑥B.①⑤ C.②③⑤D.②④⑤ 【解析】灼烧固体要用到坩埚,而坩埚要放在泥三角上,此外 还需要用酒精灯加热。坩埚钳为金属仪器。 【答案】 D 6.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解析】取用药品时,不能用手拿,A选项错误;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不能伸入试管中,C选项错误;托盘天平称量药 品时应左物右码,药品不能直接接触托盘,且只能精确到0.1 g,D 选项错误。 【答案】 B 7.以下关于化学实验中“先与后”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加热试管时,先均匀加热,后局部加热 ②用排水法收集气体后,先移出导管后撤酒精灯 ③制取气体时,先检验装置气密性后装药品 ④点燃可燃性气体如H2、CO等时,先检验气体纯度后点燃 ⑤做H2还原CuO实验时,先通H2后加热CuO,反应完毕后,先撤酒精灯待试管冷却后停止通H2 ⑥碱液流到桌子上,先加稀醋酸溶液中和,后用水洗 A.①②③⑤⑥B.①②④⑤ C.①②③④⑤D.全部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和实验安全问题,学

2.4(生物 )必修一课时作业

1.下列有关糖类在人体中功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A.核糖和脱氧核糖分别是DNA和RNA的组成成分 B.葡萄糖是生命活动直接利用的能源物质 C.糖原是动植物细胞特有的储能物质 D.纤维素是构成植物细胞壁的成分之一 答案 D 解析核糖是RNA的组成成分,脱氧核糖是DNA的组成成分,二者对应有误,A错误;葡萄糖是主要的能源物质,其需经过氧化分解才能释放能量供生命活动利用,B错误;糖原是动物细胞特有的储能物质,C错误;植物细胞壁由纤维素和果胶组成,D正确。 2.下列有关糖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构成糖原的单体是葡萄糖 B.乳糖可水解成两分子半乳糖然后被吸收 C.葡萄糖、果糖都可在沸水浴条件下与斐林试剂产生砖红色沉淀 D.糖类在细胞内有些作为能源物质,而有些是结构成分 答案 B 解析淀粉、纤维素、糖原等多糖是由葡萄糖组成的大分子,其单体是葡萄糖;乳糖是二糖,在人和动物乳汁中含量丰富,可水解成一分子半乳糖和一分子葡萄糖,然后被小肠吸收;葡萄糖、果糖等单糖是还原糖,都可在沸水浴条件下与斐林试剂产生砖红色沉淀;糖类中的葡萄糖、果糖、蔗糖、麦芽糖、乳糖、糖原等可作为细胞内的能源物质,而核糖、纤维素等是

细胞内的结构成分。 3.如图为糖类的组成及关系图,则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①~⑤依次是:单糖、二糖、多糖、纤维素和肌糖原 B.因消化道中缺少相应的酶,人体无法消化吸收的糖是④ C.肝糖原和肌糖原只是存在部位不同,其作用完全相同 D.动植物细胞内用于储存能量的分别是糖原和淀粉 答案 C 解析糖原根据储存的部位不同,可分为肝糖原和肌糖原等,植物体内的多糖有淀粉和纤维素,A正确;由于消化道中缺乏水解纤维素的酶,人体无法消化吸收纤维素,B正确;肝糖原储存在肝脏中,肌糖原储存在骨骼肌中,肝糖原可水解产生葡萄糖,而肌糖原不能水解为葡萄糖,C错误;动物细胞中储存能量的物质是糖原,植物细胞中储存能量的物质是淀粉,D正确。 4.在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中以储存能量的形式存在的糖类分别主要是() A.葡萄糖、淀粉B.淀粉、糖原 C.糖原、淀粉D.淀粉、纤维素

人教版地理必修一课时作业 11附答案

课时作业11锋与天气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锋面天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暖锋比冷锋的移动速度快,导致的天气变化较剧烈 B.暖锋过境后,气温和气压都下降 C.冷锋过境后,气温和气压都下降 D.冷锋过境时,通常出现大雨或暴雨天气 解析:冷锋移动速度快;气温与气压呈负相关,暖锋过境后,气温上升,气压降低,冷锋与之相反。 答案:D 如图是2019年1月6日12时和18时北美洲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读图完成2~3题。 2.2019年1月6日12时,关于四地天气状况的描述,可信的有() A.甲风速最大B.乙比丙气温高 C.丙比丁气压高D.甲比丁云量多 3.6日12时到18时,下列四地风向变化最大的是() A.甲B.乙 C.丙D.丁 2~3.解析:第2题,根据图中等压线的疏密程度分析,甲处等压线较乙、丙地稀疏,风速不会是最大,A错。乙比丙纬度高,气温低,B错。根据图中的气压数值判断,丙比丁气压低,C错。根据等压线图分析,甲受低压槽影响,多阴雨天气,丁受高压中心影响,天气晴朗,所以甲比丁云量多,D对。第3题,风向主要由水平气压梯

度力的方向决定,水平气压梯度力始终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所以等压线延伸方向变化大的地方风向变化越大。读图分析,12时,甲地吹东南风,18时甲地吹西南风,变化最大,A对。12时到18时,乙处吹西风,丙处吹西北风,丁处吹北风,基本不变,B、C、D错。 答案:2.D 3.A 北半球西风气流受青藏高原阻挡分为南北两支。冬季,西风气流南移,其南支气流沿青藏高原南缘向东移动,带来暖湿气流。读图回答4~5题。 4.在我国,南支暖湿气流与北方南下冷空气势均力敌,相持不下,从而在昆明与贵阳之间形成() A.准静止锋B.冷锋 C.反气旋D.暖锋 5.在图示天气系统控制下,昆明可能出现的天气状况为() A.阴雨连绵B.风和日丽 C.晴雨无常D.暴雨如注 4~5.解析:第4题,冷空气和暖空气势力相当,形成的锋面为准静止锋,A正确。第5题,昆明位于暖气团控制之下,气温较高,气压较低,天气晴朗,B正确。 答案:4.A 5.B [2019·武汉外国语高一期末]锋面性质不同,产生的天气现象也不相同。 6.甲、乙两图中,受锋面影响可能产生的天气现象是() A.甲图中暖空气被迫抬升,形成降雨天气

人教版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第1课时教案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教材分析 教科书把化学实验作为专题内容安排在第一章,突出了化学实验的基础性,既起到与初中化学实验以及化学知识的衔接,又为高中化学新知识的学习穿针引线,通过实验把学生引入化学世界,由此决定了本章教学内容的基础性和重要性。 本章以化学实验方法和技能为主要内容和线索,结合基本概念等化学基础知识,将实验方法、实验技能与化学基础知识紧密结合。全章包括两节内容,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在强调化学实验安全性的基础上,通过“粗盐的提纯”实验,复习过滤和蒸发等操作。对于蒸馏,则是在初中简易操作的基础上,引入使用冷凝管这一较正规的操作。在复习拓宽的基础上又介绍一种新的分离和提纯方法──萃取。本节还结合实际操作引入物质检验的知识。这样由已知到未知,由简单到复杂,逐步深入。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则是在化学基本概念的基础上,通过实验介绍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方法。溶液的配制方法作为化学实验基本方法和技能,也作为对知识的应用。而物质的量的有关知识,作为化学实验中的计量来呈现,从而突出实验主题。 因此,这一章的教学内容是以实验基本方法和基本操作(包括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为主要内容,也包括相关的化学基础知识,对整个高中化学的学习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这一章是高中化学的第一章,课程标准所提到的有关实验的要求,不可能在本章一步达到,这些要求将在整个必修化学的教学中逐步完成。 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复习初中相关实验、预习本节内容,让学生获取实验安全方面的知识,加强实验操作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小组讨论、亲自实践让学生体验注意实验安全的必要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增强学生的实验安全意识,让学生体会到化学实验对学好化学的重要性和注意实验安全对做好化学实验的重要性。 重点难点 增强学生的实验安全意识 教学过程: [提问]我们都知道,化学课上我们经常要做很多实验,那么化学学科与实验究竟有怎样的关系呢? [板书]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课时作业第二章 第二节 第2课时

第2课时发展中的化学电源 一、原电池工作原理的应用 1.加快氧化还原反应速率 如实验室用Zn和稀H2SO4(或稀HCl)反应制H2,常用粗锌,它产生H2的速率快。原因是粗锌中的杂质和锌、稀H2SO4形成________,加快了反应,使产生H2的速率加快。 2.比较金属的活动性强弱 原电池中,一般活动性强的金属为____极,活动性弱的金属为____极。例如有两种金属A和B,用导线连接后插入到稀硫酸中,观察到A极溶解,B极上有气泡产生,由原电池原理可知,金属活动性______。 3.设计原电池 已知一个氧化还原反应,首先分析找出氧化剂、还原剂,一般________为负极材料(或在 负极上被______),________(电解质溶液中的阳离子)在正极上被还原。例如,利用Cu +2AgNO3===Cu(NO3)2+2Ag的氧化还原反应可设计成如图所示的原电池,该原电池的电极反应式为: 负极(Cu):______________________(氧化反应) 正极(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还原反应) 4.化学电源 人们利用原电池原理,将______能直接转化为____能,制作了多种电池。如干电池、蓄电池、充电电池、高能燃料电池等,以满足不同的需要。在现代生活、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中,电池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大至宇宙火箭、人造卫星、飞机、轮船,小至电脑、电话、电子手表、心脏起搏器等,都离不开各种各样的电池。 二、发展中的化学电源 1.干电池 普通锌锰干电池 电池组成:____作负极;位于中央的顶盖带有__________作正极;电解质是______糊。 负极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 2.充电电池 充电电池是一种____________。充电放电可循环进行,至一定周期后终止。最早也是使用最广泛的是铅蓄电池,______是Pb,______是PbO2,电解质是________。 封闭式体积小的充电电池——镍镉电池,负极是________,正极是__________,电解质是__________。 另外还有锂离子电池等。 3.燃料电池 燃料电池是一种高效、环境友好的发电装置。如氢氧燃料电池,在负极上发生氧化反应的是________,在正极上发生还原反应的是________,产物是________。 燃料电池与干电池的主要区别在于________不是储存在电池内部,而是用外加的设备提供______和________等,使反应连续进行。 电池反应:2H2+O2===2H2O (1)电解质溶液为稀硫酸: 负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

人教版生物必修一课时作业第3章第1节课时

第三章第1节 一、选择题 1.(2019·安徽池州高一期末)下列关于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B) A.细胞膜的功能主要由膜上占比重最大的分子决定 B.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可通过膜上的蛋白质受体完成 C.任何情况下细胞膜都能根据需要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D.可利用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提取细胞膜和细胞器膜 [解析]细胞膜的功能主要由膜上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决定的,不是由占比重最大的分子决定,A错误;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可通过膜上的蛋白质受体完成,B正确;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细胞具有一定的限度,C错误;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复杂的细胞器,可以利用其提取细胞膜,但是不能提取细胞器膜,D错误。故选B。 2.(2019·广东潮州高一期末)下列有关细胞膜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D) A.细胞膜中磷脂含量越高,功能越复杂 B.细胞膜作为系统的边界,严格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细胞内的物质不能流失到细胞外面,细胞外物质也不能进入 C.相邻细胞的信息交流全靠细胞间接触 D.细胞间的信息交流使生物体作为一个整体完成生命活动 [解析]细胞膜中蛋白质含量越高,功能越复杂,A错误;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是有一定限度的,是相对的,B错误;细胞间直接接触只是细胞间进行信息交流的一种形式,还有通过体液运输间接进行信息交流的,C错误;细胞间的信息交流保证了生物体作为完整的生命系统进行生命活动,D正确。 3.(2019·北京东城高一期末)科学家在实验中发现,脂溶性物质能够优先通过细胞膜,并且细胞膜会被溶解脂质物质的溶剂溶解,也会被蛋白酶分解,这些事实说明了组成细胞膜的物质中有(C) A.糖类和脂质B.糖类和蛋白质 C.蛋白质和脂质D.蛋白质和核酸 [解析]根据相似相溶原理,脂溶性物质能够优先通过细胞膜,并且细胞膜会被溶解脂质物质的溶剂溶解,这说明细胞膜的成分中含有脂质,B和D错误;细胞膜会被蛋白酶分

人教版地理必修一课时作业分层训练附答案7 山地的形成

课时分层作业(七) 山地的形成 (建议用时:45分钟) [学业达标练] 读图,完成1~3题。 1.下列名山或山脉的地质构造与图中①处地质构造相类似的是( ) A.华山B.喜马拉雅山 C.阿尔卑斯山D.安第斯山 2.下列地区的地质构造与图中④处不同的是( ) A.渭河平原B.汾河谷地 C.东非大裂谷D.长江三峡 3.图中⑥处山地的成因是( ) A.背斜成山B.向斜成山 C.褶皱隆起成山D.断层上升成山 1.A 2.D 3.B[①处是断块山,地质构造是断层中相对上升的一侧发育而成,选项中华山是断块山,喜马拉雅山、安第斯山、阿尔卑斯山均为褶皱山。 ④处是断层形成时相对下降的岩体形成的谷地或低地,长江三峡主要是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⑥处山地的形成是向斜成山,由于向斜底部受挤压,岩石坚硬不易被侵蚀,从而形成山岭。] 读地质剖面图,完成4~6题。 4.若岩层Ⅰ为页岩,Ⅱ为石灰岩,则图中甲、乙、丙、丁四点最有可能变

质成为新岩石的是( ) A.甲——大理岩B.乙——板岩 C.丙——大理岩D.丁——石英岩 5.甲处的地质构造类型为( ) A.地垒 B.地堑 C.背斜D.向斜 6.乙、丙、丁、戊四处岩石形成的先后顺序为( ) A.丙乙丁戊B.戊丙乙丁 C.丙乙戊丁D.丁乙丙戊 4.C 5.C 6.A[第4题,变质岩是经过高温高压的变质条件形成的。岩浆出入地区温度和压力都偏高,所以Ⅰ为页岩可在丁区域变质形成板岩;Ⅱ为石灰岩可以在丙区域变质形成大理岩。第5题,甲处岩层向上拱起可以判断为背斜,故C正确。第6题,由图可以看出,戊是侵入到丁、丙岩层中所以丁、丙先于戊形成。又由于丙、丁是沉积岩,按照沉积岩沉积规律可知丙先于丁沉积。] 下图为我国西南地区某贫困县局部地形图,读图,回答7~8题。 7.为实现当地脱贫致富,国家拟建一条连接甲村和乙村的高速公路,最为合理的选择方案为( ) A.① B.② C.③ D.④ 8.选择该设计方案的最主要原因为( ) A.减缓道路坡度B.提升行车速度 C.联系更多村落D.开发煤炭资源 7.C8.B[第7题,山区修公路的原则是尽量少穿越等高线,高速公路速度快,应减少弯道、降低坡度;读图可知,方案①、④绕得太远;方案②线路与等高线垂直穿过,坡度陡;方案③弯道少,且坡度较缓,是最为合理的选择方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