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渊冲的三论专业知识讲座

合集下载

许渊冲诗歌翻译中“三美”说解读

许渊冲诗歌翻译中“三美”说解读

许渊冲诗歌翻译中“三美”说解读许渊冲是我国著名的翻译家,他在大量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了属于自己的一套翻译理论,即“美化之艺术,创优似竞赛“。

本文重点对许先生的“三美”说进行解读。

“三美”对于中国诗歌这种特殊文学形式的翻译具有很高的指导性,同时也对诗歌翻译理论有着杰出的贡献。

标签:许渊冲;“三美”说;意美;音美;形美1. 绪论许先生是我国著名的翻译家,被称为将中国古典诗词译成英法韵文的唯一专家。

他自诩“不是院士胜是院士,遗赠欧美千首诗”。

在长达几十年的翻译实践中,许渊冲先生共出版了42本著作,3本翻译论著,1本回忆录和38本译著。

许渊冲是一个颇受争议的人物。

他学识渊博,译著等身,自称“书销中外五十本,诗译英法唯一人“。

许先生不仅是一名出色的翻译实践工作者,他还在大量实践的基础上,从理论角度总结除了很多独特的简介和宝贵的经验,构建了独特的许氏译论体系。

“美化之艺术,创优似竞赛”便是许氏译论的高度浓缩。

“美化之艺术,创优似竞赛”的提出,在我国翻译史上可谓是浓墨重彩的一笔。

许氏译论不仅继承了先贤的翻译思想,更在自己大量翻译实践的基础上对中国传统的翻译理论框架进行了大胆的创新。

他在许均教授的《新旧世纪交谈录》中就明确表示他的理论依据就是“前任的理论或经验,不过应用于自己的翻译实践,再加以发展总结”,便形成了许氏翻译理论。

他从鲁迅的“三美”论中选了一个“美”字;从钱钟书的“化境”说中取了一个“化”字;从孔子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中选了一个“之”字;“艺术”即“翻译是艺术,不是科学”,来源于朱光潜在《诗论》中所说的“从心所欲,不逾矩,是一切艺术成熟境界”。

“创”,即“文学翻译等于创作”,来源于郭沫若的“创作论”;“优”,即“翻译要发挥译文语言优势”;“似”,即“意似、音似、形似”或“意似、形似、神似”,来源于傅雷的“神似说”;“竞赛”,即“翻译是两种语言的竞赛,文学翻译更是两种文化的竞赛”。

许渊冲翻译三美原则

许渊冲翻译三美原则

许渊冲翻译三美原则
许渊冲教授是汉语古体诗(即格律诗)英译的大家,他提出了诗体译诗的"三美"论标准,主张译诗在意、音、形三个层面上尽量转递和保存原诗的神韵。

古诗英译"三美"论标准与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新月派新诗革命"三美"论主张之间有承递的关系,"三美"论标准在许渊冲翻译实践中也有得失。

许渊冲在《文学与翻译》中写道:“我把鲁迅的‘三美说’应用到翻译上来,就成了译诗的‘三美’论。

”在他看来,“译诗要以‘美’为出发点,将原诗的意境、音韵和形式统一起来,尽可能地译出古诗的独特韵味,以飨读者”。

所谓意美,指的是诗歌内容、情感与意境等感于心的体验;所谓音美,指的是诗歌节奏、平仄与韵律等达于耳的体验;所谓形美,指的是诗句工整、对仗与协调等入于眼的体验。

这就是说,对意美、音美和形美的欣赏需要发挥读者的主观能动性,运用敏感的心、聪慧的耳朵和明亮的眼睛来品味文化,尤其是品味意韵悠长、抑扬顿挫、对仗工整的古诗,对译者有了更高的要求。

基于许渊冲“三美论”诗歌翻译探析——以《乡愁》三个英译本为例

基于许渊冲“三美论”诗歌翻译探析——以《乡愁》三个英译本为例

涵及特定形式的特征 。相 比于一般文学翻译 ,诗 二、《乡愁》英译中“三美”的体现
歌翻译 除了忠于原文 ,还需传达原 文风格 ,表现 《乡愁 》是余 光 中先生的经典作 品 ,是一首
出原 文 音 韵 美 。 因此 ,在 翻译 界形 成 一种 共 识 , 风 格 典 丽 的 现代 诗 ,简 明 中见 绵 密 之 韵 致 ,诗 歌
美 国诗人 Robe ̄Frost曾说 过 :“诗 者 ,译 之 达 出诗歌所蕴含的诗意 ,即译 文能再现诗歌 的
所 失也 。”(Poetry is what is lost in translation.)中文 意境 和情感[21,译诗也应有 意象 以及 由意象组合
诗歌语 言凝练 ,韵律感强 、意象 丰富 ,使得 翻译 而成的意境 。诗歌翻译首先要 正确传递原文所
阳两隔 ,坟墓 以慰别情 ;第 四小节 :游子漂泊 ,国 故乡的眷念也随之厚重 。
家 统 一 ,海 峡 以慰 爱 国情 怀 。邮票 、船 票 、坟 墓 、 诗 歌 中 ,“这 头 ”和 “那 头 ”相 较 于余 译 的平 铺
海峡 ,精炼而单纯的四个意象 ,全然无堆砌而蓄 直叙 ,以下译本传达 出原诗 的内涵意义 。赵译
诗一样有悦耳的韵律 ,这是音美 ;还要尽可能保 鲜 明而具体的生活画面 ,四种对应物表 达乡愁 。
持原 诗 的形 式 ,这是 形 美 ”[1l。
第一小节 :幼 时求学 ,母子分离 ,书信 以慰 别情 ;
诗歌最美在于它 的诗意 。诗歌翻译时 ,要传 第 -d'节 :成 年后 ,告 别新 婚 妻子 ,离 乡 背 井 ,各
为例 ,体会 原 文 的 “意美 ,音 美 ,形美 ”。
定 ,“要尽可能保持原诗 的形式 (如长短 、对仗

浅谈“三美论”和“三似论”

浅谈“三美论”和“三似论”

浅谈“三美论”和“三似论”作者:李梦诗来源:《智富时代》2015年第07期【摘要】许渊冲在论及中国古典诗歌翻译时曾经提出过“三美论”,即“意美”,“音美”和“形美”。

“译诗要和原诗一样能够感动读者的心,这是意美;要和原诗一样有悦耳的韵律,这是音美;还要尽可能保持原诗的形式,这是形美”(许渊冲,2004:85)同时许渊冲先生也提出了另一种“三似论”,即“形似一般是指译文和原文在字面上或形式上相似;意似是指译文和原文在内容上相似;神似却指译文和原文在字面上或形式上不一样,但在内容上或精神上却非常相似”(许渊冲,2004:85)。

本文对唐代著名诗人孟浩然的《春晓》的几种译文进行比较,试图从许渊冲先生的“三美论”和“三似论”的角度进行评析和鉴赏。

【关键词】《春晓》;三美;三似一、《春晓》的背景解读孟浩然的《春晓》脍炙人口,传唱千年,影响深远。

但是诗作既然是诗人的结晶和血脉,那我们就不得不考虑作者孟浩然的生平,并仔细考察《春晓》的所作年代和当时诗人的心境。

玄宗开元十六年,时年已经40岁的孟浩然来到长安参加进士考试,但他却落第了。

而他在湖北襄阳隐居时就曾努力读书写作,30年来,真可谓有了满腹文章,而且他也得到诗人王维的大力赞扬,使得孟在长安也颇有诗名,但他在应试时却竟然失利。

《春晓》应是孟浩然落榜回到鹿门所作,因此全文的解析不单是限于诗人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更要体会诗人对仕途梦想如春花凋零的惆怅。

二、意美与三似《春晓》这首诗是典型的“情景交融”,诗里的“情”全部通过诗中一系列的“景”来传达,而这个“景”对应的就是诗中的“意象”。

译者要想准确地传达原诗作者的情感,必须要把诗中关键词的意义做出正确的解读。

《春晓》中的“眠”,“风”,“雨”,这几个字虽然看起来平淡无奇,但是对这几个意象不同的处理也会使得整个译文诗歌所表达的情感迥然不同。

首先,来看看对“风”和“雨”这两个意象的处理。

译文中,大师们有合译,也有单译,如将“风”单译成“wind” ;“雨”单译成“shower” (许,吴);另外两位则把他们合译成“storm” (翁,Turner)。

浅谈“三美论”角度赏析《水调歌头》

浅谈“三美论”角度赏析《水调歌头》

浅谈“三美论”角度赏析《水调歌头》一、许渊冲的“三美”论众所周知,在翻译中国古典诗词时,由于受到翻译者所处的文化背景、语言习惯以及译者主体性等多种差异因素的影响,不可能使译文和原文在语言、文字、风格、意境、思想等方而完全一样。

译者只能通过各种翻译于法使得译文在最人程度上接近原文,并且仍然葆有诗词的独特的艺术魅力。

古往今来,对于古典诗词的如何翻译,众多翻译人家都提出了各自的翻译美学理论。

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有:许渊冲先生曾经提出“翻译唐诗要尽可能传达原诗的意美、音美和形美”的“三美论”;林语堂先生曾经提出翻译的“三条标准”,即忠实、通顺和美。

许先生把文学翻泽总结为“美化之艺术”,即三美、三化、三之的艺术。

“三美”论为诗歌翻泽提供了标准和指南,认为诗歌翻泽作为“美化之艺术”要再现原诗的三美:意美、音美、形美(王平,2011:305)。

所谓意美,就是诗的意境美,指的是表面语言所蕴含的意境,它是诗意赖以飞翔的翅膀。

音美则是诗悦耳的韵律与和谐的节奏,在古诗中通过韵脚和押韵来实现,诗歌的节奏和韵脚能激发人们的情感。

形美是指诗歌需要讲究特定的形式,包括段数、行数、音节数。

由于中英两种语言的差异,汉诗英泽中准确地传达汉诗的韵律和形式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我们力求在翻泽中做到“三美”的和谐统一。

但如无法兼顾,应始终把意美放在首位,因为意境是诗歌的灵魂,这也是许先生将意美放在“三美”中第一位的原因。

“三美”的重要性不是鼎足三分的,最重要的是意美,其次是音美,再其次是形美(李谧,2004:83)。

“三美”论不仅是翻泽工作者从事诗歌翻泽需借鉴的重要翻泽原则,更是众多翻泽批评家评判诗歌优劣的重要衡量手段和标准。

1.音美“音美”指译诗也具有诗的节奏美和押韵美。

汉语的四个声调构成了其汉语发音的抑扬顿挫。

而英语没有声调,只有重音,翻译时小可能在声调上做到对等。

但翻译时常可借助英语的双声、叠韵或尾韵来尽力表现出原诗的“音美”。

许渊冲三化论英语

许渊冲三化论英语

许渊冲三化论英语The Theory of Three Transformations by Xu YuanchongXu Yuanchong (1850-1926) was a Chinese philosopher, educator and revolutionary who advocated Confucianism and Chinese spirituality over Western materialism, yet sought to achieve political reform through gradual change. His major works include the Theory of Three Transformations and The Doctrine of the Mean.Xu Yuanchong's Theory of Three Transformations is based upon The Doctrine of the Mean, a Confucian classic written by Wang Yangming. The Theory of Three Transformations is based on three stages of development of an individual or society. The first stage is the 'lower' stage, in which one is ignorant of the higher virtues and is consumed by material desires. The second is the 'middle' stage, in which one learns and practices the higher virtues and seeks a balance between the material and spiritual worlds. The third is the 'higher' stage, in which one is able to completely transcend material desires and attain true spiritual enlightenment.The primary message of Xu Yuanchong's Theory of Three Transformations is that true enlightenment does not come from adherence to external laws and regulations, but rather frominner transformation. It is only through inner transformation that a person can transcend the mundane and attain true spiritual enlightenment. Xu Yuanchong emphasizes that inner transformation does not occur automatically, but requires humility, self-reflection, and hard work.Xu Yuanchong's Theory of Three Transformations has had a profound impact on Chinese philosophy and culture. It served as a bridge between traditional Confucianism and the modern era, and provided a middle ground between materialism and spiritualism. The theory has inspired generations of Chinese thinkers to strive for the highest level of spiritual enlightenment.。

许渊冲

许渊冲
许渊冲
翻 一论 形 翻 涵 翻 生 译 人, 成 译 盖 译 于 家 ”被 韵 集 中 长 江 。 ,誉 体 中 、 达 西 北为 译 在 英 六 南 京“ 诗 中 、 十 昌 大诗 的 国 法 余 。 学译 方 古 等 年 从 教英 法 诗 语 , 事 授法 与 英 种 译 文 ,唯 理 译 , 作 学 ,
精彩译文选登
• 大风歌 •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 SONG OF THE GREATWIND A great wind rises, oh! the clouds are driven away. I come to my native land, oh! now the world is under my sway . Where can I find brave men, oh! to guard my four frontiers today! • 江雪 •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 FISHING IN SNOW From hill to hill no bird in flight; From path to path no man in sight. A lonely fisherman afloat Is fishing snow in lonely boat.
• 许渊冲说过:"理论来自实践,又要受到实 践的检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 是我提出’创中国学派文学翻译理论’的哲 学基础。"
• 他正是在继承前人学说的基础上,集毕生翻译之经验加以发展,提 出了自成一派的翻译理论"优化论",用"美化之艺术,创优似竞赛" 这十个字加以概括,并且在《翻译的艺术》(1984)、《文学翻译 谈》(1998)、《文学与翻译》(2003)等著作中,对形似与神 似,求真与求美,翻译与创作,"翻译腔"和"四字成语",中西文化 的差异,两种文化的竞赛等问题进行了具体的论述,归纳起来可以 分为以下三论:"三美论"(意美、音美、形美)是译诗的本体论。 三美之中,最重意美,音美次之,最后是形美,也就是说翻译是美 的创造,所以神似胜于形似,要在传达原文意美的前提下,努力做 到三美齐备。"三化论"(深化、等化、浅化)是译诗的方法论。分 别利用加词、换词和减词等方法,通过意译来努力达到神似的境界。 "三之论"(知之、好之、乐之)是译诗的目的论。知之是使人理解, 这是翻译的基本要求;然后要求好之,能使人喜欢;最高的境界是 乐之,能使人愉快。

许渊冲

许渊冲

主要译作
• 《诗经》 • 《楚辞》 • 《李白诗选》 • 《西厢记》 • 《红与黑》 • 《包法利夫人》 • 《追忆似水年华》 • 《约翰克里斯多夫》
翻译理论
美化之艺术, 创优似竞赛
一论“美”:
即:“三美论”
• 意美 • 音美 • 形美
许渊冲认为:“翻译是一种语言转化为另一种 语言的艺术,主要解决原文内容和译文形式之 间的矛盾。”
三、“意美”
• “意美”有时是历史的原因或联想的缘 故造成的。意美有时还是音美或形美 造成的。在译诗的时候,可以充分利 用外国诗人的名句和词汇,使之“洋 为中用”。要传达毛泽东诗词的意美, 可以选择和原文意似的绝妙好词。可 以借用英美诗人喜见乐闻的词汇,还 可以借助音美、形美来表达原文的意 美。
如:英国诗人雪莱《西风歌/颂》 (Ode to the West Wind)中有wild west wind,《云雀歌》(To a Skylark)中有the sunken sun,翻译 《娄关山》中的“西风烈”和“残阳 如雪”时,也不妨借用,可能更好传 达原词的意美。(还有如孙中山的 “三民主义”对照林肯的)。
像国王那样富有 犯同样的错误 失去一个好机会 富可敌国 重蹈覆辙 失之交臂
七论“优”:
即“三似论”: 形似--意似--神似。
杜甫《登高》: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The boundless forest sheds its leaves shower by shower, The endless river rolls its waves hour by hour.
许渊冲的译文: She is slender and graceful and not yet fourteen, Like a cardamom at the tip of a new spray. When the spring wind uprolls the pearly window screen, Her face outshines those on the splendid three-mile way.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许渊冲:精炼,就要传达原诗的“意美”; “大体整齐”,就要传达原诗的“形美”; “押韵”,就要传达原诗的“音美”。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文档如有不
“意美” 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或网站删除。
“意美”有时是历史的原因或联想的缘故造 成的。意美有时还是音美或形美造成的。 在译诗的时候,可以充分利用外国诗人的 名句和词汇,使之“洋为中用”。要传达 毛泽东诗词的意美,可以选择和原文意似 的绝妙好词。可以借用英美诗人喜见乐闻 的词汇,还可以借助音美、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文档如有不
形美 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或网站删除。
关于诗词的形美,还有长短和对称两个方 面,最好也能够做到形似,至少也要做到 大体整齐。一般来说,要求译文和原文形 似或音似,是很难做到的,只能大体相近。
本文例档如所:提“供的多信少息事仅,供从参考来之急用;,天不地能作转为,科光学阴依迫据,。请”勿模仿。文档如有不 1,So many dee当ds之, 处,请联系本人或网站删除。 Bear no delay. Sun and earth turn, Time flies away. 2, So many things, Should soon be done. Sun and earth turn, Time waits for none. 3, With so much to do, We must e’er make haste. As sun and earth turn, There’s no time to waste. 4, Many deeds should soon be done, At the earliest date The earth turns round the sun, For no man time will wait.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文档如有不
鲁迅在《自文当字之处至,请文联章系本》人中或网说站删:除“。 诵习一字, 三识并用,一字之功乃全。其在文章,……遂 具三美: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 也;形美以感目,三也。”
毛泽东说过:新诗要“精炼、大体整齐、押 韵。”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文档如有不
“三化论” 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或网站删除。
• 许渊冲:谈到专有名词(如“秦汉”)可以 变通,“浅化”为普通名词(如“古代”), 普通名词(如“关”)可以等化为专有名词 (如“长城”),也可以深化为更具体的普 通名词,如“万里长征人未还”中的“人” 可以具体化为“卫士”或“士兵”。其它词 类也是一样。
• 许渊冲老先生在谈“三化论”时,主要是在 分析吕叔湘先生在《中诗英译比录》序中说 的话。也就是研究变通问题,也就是浅化、 等化、深化的问题。
On each Double Ninth Day.
On this Double Ninth Day,
Battlefield flowers smell sweeter by a long way.
Autumn reigns with heavy winds once every year,
Different from springtime.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文档如有不
音美 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或网站删除。
诗要有节奏、押韵、顺口、好听这就是诗 词的音美。
许渊冲建议:中国诗主要是七言和五言; 七言诗译成英语可以考虑用亚历山大体, 也就是指每行十二个音节的抑扬格诗句; 五言诗可以考虑用英雄体,也就是指每行 十个音节的抑扬格诗句。
More splendid than springtime,
The boundless sky and waters blend with endless rime.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文档如有不 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或网站删除。
要传达毛泽东诗词的音美。可以借用 英美诗人喜闻乐用的格律,选择和原 文音似的韵脚,还可以借助于双声、 叠韵、重复等方法来表达原文的音美。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文档如有不
《重阳》:人生当之易处老,天请联难系老本,人或岁网岁站删重除阳。。今又重阳,战 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 寥廓江天万里霜。 许渊冲译:
Man will grow old, but Nature seems the same,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文档如有不 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或网站删除。
如:英国诗人雪莱《西风歌/颂》(Ode to the West Wind)中有wild west wind,《云雀歌》 (To a Skylark)中有the sunken sun,翻译 《娄关山》中的“西风烈”和“残阳如雪”时, 也不妨借用,可能更好传达原词的意美。(还有 如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对照林肯的)。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文档如有不
“三美论” 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或网站删除。
• 许渊冲认为:“翻译是一种语言转化为另 一种语言的艺术,主要解决原文内容和译 文形式之间的矛盾。”
• 他的“三美论”主要借鉴了鲁迅和毛泽东 的思想。“三美论”主要是对译诗而言的。
• 许渊冲:译诗除了传达原诗内容之外,还 要尽可能传达原诗的形式和音韵。译诗不 但要传达原诗的意美,还要尽可能传达它 的音美和形美。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文档如有不 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或网站删除。
在三美之中,意美是最重要的,是第一位 的;音美是次要的,是第二位的;形美是 更次要的,是第三位的。我们要在传达原 文意美的前提下,尽可能传达原文的形美; 努力做到三美齐备。如果三者不可得兼, 那么,首先可以不要求音似,也可以不要 求形似;但是无论如何,都要尽可能传达 原文的意美和音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