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种浮床植物吸收湖泊水体氮磷能力试验研究

合集下载

4种水生植物对富营养化水体氮磷去除效果的研究

4种水生植物对富营养化水体氮磷去除效果的研究

4种水生植物对富营养化水体氮磷去除效果的研究魏东慧;张江汀;魏学智【摘要】以灯心草、水田芥、菹草和轮藻为试验对象,研究了其在两种不同程度富营养化水体中的生长状况及对水体中总氮(TN)、总磷(TP)、氨氮(NH4+-N)和化学耗氧量(COD)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在轻度富营养化水体中水田芥效果最好,培养20 d后的水田芥对总氮、总磷、氨氮和化学耗氧量的吸收率分别为75.28%、93.00%、76.35%和83.74%,其它3种水生植物对水体也都有较好的净化效果;在重度富营养化水体中灯心草效果最好,培养20天后的灯心草对总氮、总磷、氨氮和化学耗氧量的吸收率分别为89.30%、83.11%、83.41%和78.56%,但水田芥和轮藻的净化效果相对较差.【期刊名称】《中国野生植物资源》【年(卷),期】2012(031)005【总页数】6页(P12-17)【关键词】水生植物;富营养化;氮;磷;化学耗氧量;净化效果【作者】魏东慧;张江汀;魏学智【作者单位】山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山西临汾041004;山西省水利厅,山西太原030000;山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山西临汾0410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52当前湖泊、水库水体的富营养化是全世界普遍存在的环境问题之一,水体富营养化水域由于接纳了大量的氮、磷等营养性物质,使藻类异常繁殖,水体透明度和溶解氧含量降低,从而使水体生态系统和水功能受到阻碍和破坏,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的短缺[1]。

因此如何实施对水体富营养化的有效控制与整治,己成为世人关注的热点。

由于诸多自然和人为的原因,近十几年来临汾市一些重点河段和水库的水体也受到了污染,据有关调查研究显示,汾河、昕水河、浍河、涝洰河等重点河段都遭受了不同程度富营养化污染,其中主要超标项目为总氮、总磷、氨氮、高锰酸盐指数、化学耗氧量、溶解氧等,因此治理临汾地区水体富营养化的任务迫在眉睫。

目前利用水生植物独特的环境生物学特征和生态功能来进行污水净化已被认为是一种成本低、效率高、可持续进行的良好方法,所以本课题组对临汾市龙祠水源水生植物进行了调查,并选取龙祠泉域及其下游河道分布广泛的植物针对水质进行相关研究,以期寻找有效的水环境治理措施。

不同水力负荷生态浮床对水体中氮磷的净化效果

不同水力负荷生态浮床对水体中氮磷的净化效果

不同水力负荷生态浮床对水体中氮磷的净化效果黄秋雨;李秀艳;李素娜;张岩;陶寅;徐亚同【摘要】选取4种生态浮床植物,研究不同水力负荷下(水力负荷0.5m/d、1.0mid、1.5m/d、2.0m/d)各种植物生态浮床对水体中氮磷的净化效果。

实验结果表明,水力负荷为0.5m/d时对水体中氮磷净化效果最好,2.0m/d 净化效果最差,水力负荷为1.0m/d与1.5m/d时氮磷去除率相当。

%Selected 4 plants for ecological floating beds, and studied the purification efficiencies to nitrogen md phosphorous under different hydraulic loadings (0.5 m/d, 1.0 m/d, 1.5 m/d and 2.0 m/d respectively). The experi- nental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urification efficiency was bestat the hydraulic loading of 0.5 m/d, worst at 2.0 m/d, md tile purification efficiency were equal at the hydraulic loadings of 1.0 m/d and 1.5 m/d.【期刊名称】《上海化工》【年(卷),期】2012(037)005【总页数】4页(P1-4)【关键词】生态浮床;水力负荷;水生植物【作者】黄秋雨;李秀艳;李素娜;张岩;陶寅;徐亚同【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城市化生态过程与生态恢复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62;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城市化生态过程与生态恢复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62;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城市化生态过程与生态恢复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62;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城市化生态过程与生态恢复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62;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城市化生态过程与生态恢复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62;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城市化生态过程与生态恢复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6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131.2生态浮床技术就是人工把水生植物或改良驯化的陆生植物移栽到水面浮床上,植物在浮床上生长,通过根系吸收、吸附、截留水体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再通过收割植物将其搬离水体,从而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1-3]。

不同生态浮床对水体氮磷的净化效果及机理探讨

不同生态浮床对水体氮磷的净化效果及机理探讨

不同生态浮床对水体氮磷的净化效果及机理探讨作者:成钰陈永成于鹏张成硕马晶晶王凯李红阳来源:《安徽农业科学》2024年第13期摘要[目的]研究不同生態浮床对水体氮磷的净化效果及机理。

[方法]通过构建空心菜-生物膜组合生态浮床,与对照组和空心菜浮床组比较对富营养化水体氮磷的去除效果,分析不同生态浮床的植物根系微生物的生物量、氮磷吸收量及去除贡献率,探讨生态浮床的氮磷去除机制。

[结果]与空心菜浮床相比,组合生态浮床对氮磷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更好,TN、TP、NH4+-N、NO3--N平均去除率分别为71.35%、70.05%、83.17%、85.83%,较空心菜浮床提高了13.92%~21.08%;在氮磷去除过程中植物根系充当“载体”,富集大量的微生物,形成根系生物膜,而组合生态浮床根系生物膜的微生物生物量显著大于空心菜浮床(P<0.05),表明载体生物膜对植物根系微生物的富集和生长有显著促进作用;空心菜浮床和组合生态浮床中植物对氮磷的吸收量均有限,氮去除贡献率分别为25.56%、20.24%,磷去除贡献率分别为5.99%、4.18%,表明植物吸收作用不是浮床系统氮磷去除的主体。

[结论]生态浮床对水体氮磷的去除主要依靠微生物转化作用,组合生态浮床的微生物生物量较大,可有效提高水质净化效果和系统稳定性。

关键词生态浮床;生物膜;水体氮磷;净化效果;去除机制中图分类号 X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4)13-0045-06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4.13.012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Exploration on the Purification Effect and Mechanism of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in Water by Different Ecological Floating BedsCHENG Yu,CHEN Yong-cheng, YU Peng et al( Jiangsu Coastal Area 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Yancheng,Jiangsu 224002)Abstract [Objective]To study the purification effect and mechanism of different ecological floating beds on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in water.[Method]A combined ecological floating bed (CEFB) was constructed by hanging packing biofilm under the roots of water spinach. By comparing the purification efficiency of the eutrophic wastewater by the CEFB with the water spinach floating-bed and the blank control group, and analysing the difference of the counts of bacteria in plant root, the removal contribution of plant absorption, the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removal mechanisms of CEFB were explored. [Result]Compared with water spinach floating-bed,the removal efficiency of the CEFB on TN,TP, NH4+-N, NO3--N were 71.35%, 70.05%,83.17%, 85.83%, respectively. The removal rate of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were increased from 13.92% to 21.08%.The microbes in wastewater quietly multiply on the surface of plant roots and formed a biofilm in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removal. The microbial biomass on plant roots in group of CEFB was significantly larger than that of water spinach floating-bed(P<0.05), which indicated that packing biofilms of CEFB could promote microorganism growth and improve the microbial amounts on plant roots.In the CEFB system, the removal contribution of plant absorption on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was 25.56% and 5.99%, respectively, which in water spinach floating-bed was 20.24% and 4.18%, suggestting that plant absorption was not the main function of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removal. [Conclusion]Microbial conversion may be the main mechanism in reduction of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and the large microbial biomass of CEFB could enhance purification efficiency and system stability.Key words Ecological floating bed;Biofilm;Nitrogen and phosphorus in water bodies;Purification effect;Removal mechanism基金项目中国盐城渔业高质量发展研究课题(YCSCYJ2021029);2019年度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科研基金项目(YHS2019-06);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BK20191215)。

水生植物对湖水中氮磷的影响

水生植物对湖水中氮磷的影响

水生植物对湖水中氮磷的影响摘要:研究水生植物对富营养化水体中氮磷的吸收情况。

以市场上容易购买到的四种水生植物,分别是迷你矮珍珠、红蛋、粗梗水蕨及卵圆皇冠草作供试材料,于防雨条件下进行水培试验,观察并比较不同水生植物对富营养化水体中总氮、总磷、氨氮还有硝态氮的去除情况。

再而,根据调研结果提出可实行的改进措施,达到较好地改善湖泊水体富营养化现象的目的。

实验结果表明,水生植物对湖水中的氮、磷有着明显的净化作用,对总氮氮去除率能达到51.69%及以上,对总磷去除率达到50.75%及以上。

关键词:水生植物富营养化净化效果AbstractTo Study aquatic plant’s absorption of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in the eutrophic water, we use four aquatic plants(Hemianthus callitrichoides,Echinodorus osiris,Ceratopteris pteridoides, Echinodorus parviflorus ), which are available on the market, as test material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se aquatic plants and the purification capacity of eutrophication water was analyzed. Suggestions are proposed according to the result to improve the eutrophic lakes. The results shows that the aquatic plant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purifying water, TN removal rate can be reached to 51.69% or above, and TP removal rate reached to 50.75% or above.Key words: aquatic plant; eutrophication; purification1研究目的和内容1.1研究目的水生植物是湖泊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持湖泊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方面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湖滨带不同植物群落对水体氮磷净化效果的研究

湖滨带不同植物群落对水体氮磷净化效果的研究

Morongꎬ Ceratophyllum demersum and Myriophyllum verticillatum were tested. The study consisted of three kinds of plant combinatioபைடு நூலகம்s:
natural succession community ( NSC) ꎬ P. australis community ( PAC) and reverse succession community ( RSC) ꎬ the riparian zone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ꎬ工业和城市现代化进
染水体中的净化效果以及湖滨生态系统修复与保护
程加快ꎬ大量的工业和生活污水排入河湖水体ꎬ造成
具有重要意义. 该研究选取多种水生植物构建不同
水体氮、磷浓度过高ꎬ湖滨带水生植物不断退化ꎬ水体
湖滨带植物群落ꎬ在野外自然条件下ꎬ研究各处理对
富营养化日趋严重
环境问题之一
[3 ̄5]
[1 ̄2]
ꎬ成为世界各国面临的重要水
. 湖滨带是水 ̄陆生态交错带的一种
类型ꎬ具有保持生物多样性、净化水质、水土保持以及
防洪减灾等功能 [6] . 水生植物在生长过程中会吸收
水体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ꎬ同时分解、净化水体中的
其他有害物质 [7 ̄9] . 水生植物修复技术目前已广泛应
用于农田面源污染、城市污水处理以及富营养化水体
尾藻( Myriophyllum verticillatum)7 种常见植物作为研究对象ꎬ构建自然式( NSC) 、逆序式( RSC) 和芦苇( PAC) 3 种不同植物群落
以及空白对照( CK) ꎬ通过野外模拟试验进行水质净化研究ꎬ观测不同植物群落对水体总氮 ( total nitrogenꎬ TN) 、总 磷 ( total

不同水生植物及其组合对污水中氮磷去除效果研究

不同水生植物及其组合对污水中氮磷去除效果研究

不同水生植物及其组合对污水中氮磷去除效果研究摘要在室内水培试验条件下,研究了蒲草、三棱草、菹草及微齿眼子菜等4种水生植物及其组合对污水中氮、磷去除率的影响。

试验结果表明:单一植物对污水中氮、磷的去除率分别为:41.0%~70.9%、37.7%~79.3%,其中蒲草对污水中氮、磷的去除率均为最高,分别为70.9%、79.3%;复合植物对污水中氮、磷的去除率分别为54.8%~60.6%、51.2%~69.2%,其中蒲草+菹草对污水中氮、磷的去除率均为最高,分别为60.6%、69.2%;经过18 d的植物处理,蒲草对污水中氮、磷的去除率均高于组合蒲草+菹草,分别为70.9%>60.6%、79.3%>69.2%,三棱草也表现出了单一植物对污水中氮的净化率高于复合植物的现象,为58.8%>54.8%,但差异并不显著。

因此,在汾河临汾段,蒲草和三棱草及其组合对污水中氮、磷的去除效果较好,均超过了50%,在水生植物治理城市污水净化方面具有推广的价值和意义,建议在水生植物处理污水时考虑使用。

关键词水生植物组合;污水;氮磷;去除效果水生植物对水体中氮、磷的富集和转移有明显的效果[1-3]。

针对不同植物搭配对污水中氮、磷去除率影响的研究则相对较少,且关于临汾地区的此类研究尚未见报道,且众多研究结果表明同一植物在不同环境中对氮、磷的净化效果不同[4-5]。

加强临汾地区水生植物的筛选和组合研究,对于充分发挥临汾地区乡土植物对富营养化水中氮、磷的净化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1 材料与方法1.1 供试植物本试验所取植物均来自汾河临汾段湿地。

在对汾河临汾段水生植物的种类、生长习性进行了解的基础上,并对其体内氮、磷进行测定后,最后选择三棱草、蒲草2种挺水植物和菹草、微齿眼子菜2种沉水植物作为试验植物。

选取长势良好、大小相同的植物作为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在通风宽敞的塑料大棚内,不采取任何保暖措施,保证采光、通风条件的一致性。

几种水生植物去污能力比较研究

几种水生植物去污能力比较研究

几种水生植物去污能力比较研究作者:周晓燕贾涛杨涓来源:《安徽农学通报》2017年第21期摘要:在人工模拟条件下,利用室内试验箱培育,研究了挺水植物芦苇、慈姑和浮叶植物睡莲、荇菜对人工配置污水的净化效果。

结果表明,4种水生植物均能有效吸收污水中过剩的氮、磷营养物质,经过20d植物处理,对水体中氮素去除率表现为芦苇(77.25%)>慈姑(76.16%)>荇菜(75.13%)>睡莲(71.69%),对磷素去除率表现为芦苇(78.97%)>慈姑(75.76%)>荇菜(75.23%)>睡莲(73.09%);4种水生植物对污水中的氮磷去除效果均比较明显,在相同条件下脱氮除磷效果最好的是挺水植物芦苇。

关键词:水生植物;氮;磷;去除中图分类号 X5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7)21-0036-04Study on Purification Ability of Four Different HydrophytesZhou Xiaoyan1 et al.(1Ningxia University,Yinchuan 750021,China)Abstract:In order to investigate hydrophytes role on the purification of pond effluent which was eutrophic,four hydrophytes(Nymphaea alba,Sagittaria,Phragmites australis,Nymphoides peltatum) were grown and as a none plant to compare effectiveness of nutrient removal. 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all the hydrophytes had a good performance on removal nutrients from treated water rather than without hydrophytes. After growing the four hydrophytes 20 days,the total nitrogen (TN) was removed by P. australis(77.25%)>Sagittaria(76.16%)>O.Kuntze(75.13%)>Nymphaea alba(71.69%). The total phosphorus(TP) was removed by P.australis (78.97%)>Sagittaria(75.76%)>O. Kuntze(75.23%)>Nymphaea alba(73.09%);Four hydrophytes to remove the effect of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in the sewage. For the four hydrophytes growing under the same condition P.australis was the most effective hydrophytes for TN and TP removal.Key words:Hydrophytes;Nitrogen(N);Phosphorus(P);Removal水体富营养化已经成为一个日趋严重的全球性环境问题,水体富营养化后,即使切断外界营养物质的来源,也很难自净和恢复到正常水平。

《2024年水生经济植物浮床技术改善富营养化水体水质的研究》范文

《2024年水生经济植物浮床技术改善富营养化水体水质的研究》范文

《水生经济植物浮床技术改善富营养化水体水质的研究》篇一摘要:本研究探讨了水生经济植物浮床技术在改善富营养化水体水质方面的应用。

通过分析实验数据与实验前后水质的对比,得出结论:水生经济植物浮床技术可以有效降低水体中的氮、磷等营养盐含量,提升水体的透明度,从而改善富营养化水体的水质状况。

本文详细介绍了实验方法、数据分析及实验结果,为该技术在富营养化水体治理中提供理论依据和实际指导。

一、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水体富营养化问题日益严重,成为当前环境保护领域的热点问题。

富营养化水体中的氮、磷等营养盐含量过高,导致藻类大量繁殖,降低水体的透明度,影响水生生态系统的平衡。

因此,寻找一种有效的治理富营养化水体的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近年来,水生经济植物浮床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生态治理技术,受到了广泛关注。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本研究旨在探讨水生经济植物浮床技术在改善富营养化水体水质方面的应用效果,通过分析实验数据,评估该技术的实际效果,为富营养化水体的治理提供理论依据和实际指导。

同时,该研究对于促进水生经济植物的应用、提高水体环境质量、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三、研究方法1. 实验材料与装置本实验采用的水生经济植物为适应性强、净化能力较高的凤眼莲等常见植物。

浮床装置采用轻质材料制成,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耐用性。

2. 实验设计在富营养化水体中设置不同面积的水生经济植物浮床,定期监测水体的氮、磷等营养盐含量、透明度等指标,分析浮床技术对水质的改善效果。

3. 数据分析收集实验前后的水质数据,运用统计分析方法,比较浮床技术对水质的改善效果。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氮、磷等营养盐含量的变化实验数据显示,设置水生经济植物浮床后,水体中的氮、磷等营养盐含量明显降低。

随着浮床面积的增加和时间的推移,营养盐含量的降低幅度逐渐增大。

这表明水生经济植物通过吸收和同化作用,有效降低了水体中的营养盐含量。

2. 透明度的变化实验发现,设置水生经济植物浮床后,水体的透明度得到显著提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吴建 强 王 敏 吴 健 ( 上海市环境科 学研 究院, 上海 2 0 3 ) 0 2 3
WuJ n in Wa gMi a qa g i n n WuJ n (h n h i a e f n i n na ce c s S a g a 0 2 3 a S a g a Ac d myo vr me tl in e , h n h i 0 3) i E o S 2
l 4 a d 7 n si N v mb rr s e t ey a dIer a v s bo s f s eg t ice s dt 6 n 8 O6 n 8o e o e e ,e p c v l, n h i h re l ima s( e hw ih )n r a e 3 4 a d5 5 n i r o
f sta e r n pa t d r s e t ey i h f me wh nta s ln e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p ci l.Th ie e c fnto e n h s h r sa c mua ini lns v edf r n eo i g n a d p o p o u c u lt pa t r o n
u ne p r na n tl t no a t la ig b df r e t gteeur p iainp e e t no a s a a ei Da x e i me t l sal i f n o t — e o si h to hc t r v n i f i a o pl f n t n o o Din h nL k n
物来进行推广应用。
关键词:浮床 植物 氮 磷 吸 收能 力
A src B k gC n aidc ,r s u a ou . h l e Iaaa dL trm ai r so jcs Os t bt l yt i a n ia /s e d c rs T ai d ab t n yhu s lai a be t l e a an n ip a c a
Sh g a. h r wt h r ce it sa dn tin pa e a it so o ef u o an h ife g o hc a a t r i n u r lu t k bli f h s o r mmo lnswe e su id.I sc e ie l c n pa t r t de t
摘要 选取美人蕉、 蒲、 花和千 黄菖 再力 屈菜 4 种常见植物作为研究 对象, 建立淀山湖富营养化防治 植物浮床试验工程, 对 其生长特性和氮磷吸收能力 进行试验研究。 结果显示: 采用上下层尼龙网固 定种植方式有 利于浮 床植物的快速生长繁殖; 美人蕉
和再力花生长繁殖能力和 成活率 均高于黄菖 蒲和千屈菜,1 份美人蕉和再力花的分蘖数分别达到6 株和7 株, 时生物 1月 4 8 收割 量( 鲜重) 分别为移栽前的34 6 倍和55 植物体内 8 倍; 的氮磷累积量差异主要来自 于生物量的差异, 美人蕉和 再力花 对氮磷的吸 收能力 显著高 于黄菖 蒲和千屈菜, 者体内 两 氮磷含量分布均为茎叶> 根系; 再力花对氮的吸收能力最强, 植物收割氮获 得量 达到 471g m , 5.1 / 美人蕉对 磷的吸 收能 力最强, 4 2 g m, 达到 1 9 / 美人蕉和 再力花 可以作为淀山湖 水体富营养化防治的 浮床栽 培植
wa il n t h ie e c npa tbo s .T e n tin pa ea it so n a『 c n h l smanyi l ewi le df r n ei ln ima s h ur l t k bli fCa n 门 aa d T ai ni h e u ie a
h ss o h e sn p e d Iwe yonn t Of h lnso la ig b dc udb e e ca o em 0 a h wnca ig u p r u an o r l esc i f epa t nf t . e o l eb n f if r h n x o n i f t t g o a dr p o u e r pdl. Th e r d cina it sa ds ria a e fCa n d c n h l e Ia a r w n e r d c a i y er p o u t bli n u vv I t so n ai iaa d T ai d ab t o ie r n a wer u e ir Ol a frsps u a o u n yh u s l a i. i l ieso ef r r WO pa t mo ne e s p r h l /i e d c r sa dL tr m ai r whI l r f h o me lnsa u td o l o c a s ll l l
不毛 2 0 第2卷 第4 |斜 0年 1 9 期
S nh r mn]Se e h ga vo ea c c a i西 in t i s n
4 种浮床植物吸收湖泊水体氮磷能力试验研究
An E p rme t lS u y o Ni o e a d h s h rs p a e x e i n a td n t g n n P o p ou U tk Ab l is o r ite f i F u Pa t Cutv td n la ig。B d o r lns l ae o Fo t ・ e i n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