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教学活动案例

【精选】教学活动案例
【精选】教学活动案例

教学活动案例2

福建省福州一中庄慧蓉供稿教学活动类型2:探究活动

教学目的:较全面了解西方餐桌文化,引导学生熟悉中西方两种文化及生活习俗,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包括内容和语言)

适合级别:6-7级

教学过程:

1. 导入:(1)教师向学生展示两个电影片段,分别是有关中西方人们聚餐场景的。(比如,

西方:影片Titanic中的一个片段;中国:影片“满汉全席”中的一个片段)

(2)通过场景对比,让学生找出中西方人们所用餐具及餐具摆放的不同点。

(3)让学生说说如何使用刀叉,这是首要应具备的宴会餐桌礼仪。

2. 把学生分成两部分,一部分讨论中国餐桌习俗,另一部分讨论西方餐桌习俗。在每个部

分内分组,6人一组,各组推举一名组长。学生以组为单位,交流中西文化中餐桌礼仪表现的异同,组长负责记录大家提及的。过程中学生受词汇量限制,有些习俗不懂用英语表达,(如:不能把筷子插到饭上)教师应参与到学生的小组活动中去,引导学生以简单句表达或将需用的词语给他们,同时注意纠正学生的一些错误表达。

3.全班一起活动。各组长汇报讨论结果,教师在黑板上列出各组提及的情况。

4. 中西文化中礼仪差异不仅体现在餐桌上,在日常生活中,比如收到生日礼物时,拜访朋

友时,处于不同文化中的人们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各组自行选定一个方面进行讨论,以表格形式整理讨论结果。比如:

5. 各组派一名代表向全班学生汇报他们制作表格。

评述:这个活动通过对不同文化的比较学习既可培养学生探究学习能力,又可使学生发现语言学习其实是妙趣横生、妙不可言的娱乐。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的同时学习如何与人交往,提高自己的礼仪修养,增强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教学活动案例 3

福建省福州一中罗凌凌供稿

教学活动类型2:探究活动

教学目的:运用所学语言讨论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重点训练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

适合级别:7-8级

教学过程:

1.导入

1)教师向学生播放一段短片,内容是国内几个大城市公共汽车停靠站点的现状,引导

学生注意其中的优缺点。

2)请几位学生说出对所在城市公共汽车停靠站点的印象,对比刚才播放的短片内容,谈谈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2.分组讨论:根据刚才学生提到的若干需改良之处,分相应数量的小组分别讨论所在城市公共汽车停靠站点的优化设计方案,并要求学生在分组讨论的时候,选一名同学进行相应的文字记录。

比如,可以根据以下四个问题,分为四个小组进行讨论:

1)Taking safety and convenience into consideration, how should we locate bus stops?

兼顾安全和便利,停靠站点的位置该如何设置?

2)How can we design the signs of bus stops to make them clear at a glance?

停靠站点的站牌应如何设计,可令人一目了然?

3)What hardware should be offered in bus stops to make things convenient for the disabled?

停靠站点应设置哪些硬件设施为残障人士提供方便?

4)How can we design the appearance of bus stops, such as the color, the awning and the waiting chairs to make them in harmony with the whole city ?

停靠站点主要外观的规划设计(比如颜色、顶棚和候车椅等),如何能更好地与城市形象融为一体。

3.各组推选一位同学,根据本组所记录的文字材料进行总结,向全班同学阐述本组的建议,并提供相应的图形展示与说明。

4.每个小组介绍后,其他组的成员可以对这个小组的方案提出自己的看法,进行商榷。5.四个小组在课后,对其他组成员给出的意见,再进一步完善自己的构想,并做出一份具体的方案设计(附图)。

6.组织班上文字和美术功底好的同学,根据各组提交的方案设计,做出一份正式的讨论成果报告。

7.将各班学生的成果报告在全校范围内进行展览,甚至可以鼓励他们将最优的设计方案送达城市建设的相关部门。

福建省福州一中罗凌凌供稿

教学活动案例 4

福建省福州一中李喆供稿

教学活动类型3:合作学习活动

教学目的:小组合作学习便于与其他教学策略配合使用,以弥补其他策略的不

足。小组合作教学过程:学习更利于学生独立思考,按各自的能力和专长分工合作,发挥各人的优势,相互学习。

教学过程:在教授“The Olympic Games”一课时就可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在授课前,教师就可先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根据课文内容设立几个任务:

一、Pre-reading Questions:

1.How many events are there for the Summer and Winter Olympics? List some of

them.

2.When and where was the first Olympic Games held? Tell some stories about it.

3.What’s the Olympic motto?

4.When did China take part in the Olympic Games for the first time? What’s the

result of the game?

5.Why do you think so many countries want to host the Olympic Games?

6.Hosting the Olympic Games is a great honour and a great responsibility. Being the

host of the Olympic Games will have good and bad effects on the host city. Work together and write down some of the effects. What preparations should be made before 2008?

二、各个小组的学生可以分头完成以下几个任务:

1.回顾奥运会历史;

2.了解奥运知识及内涵,如国际奥委会及各国奥委会,奥运会火炬,奥运会记录等;

3.中国参加奥运的历史历程,历史上中国在奥运会上取得的成绩;

4.北京申奥的历程和申奥成功的喜悦

5.为迎接2008奥运会,中国政府面临急需解决的问题是什么?作为一个普通的老百姓,我们可以为奥运会做什么?

学生或上网查询或翻阅报刊杂志,下载信息,做奥运剪报……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锻炼了自主学习的能力,并对课内内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通过这几个任务的完成,学生可以在小组讨论环节对奥运这个话题展开讨论,互相交流信息。更重要的是,它会形成一种积极的学习气氛,使每个学生能够评价自己的工作和对团队的贡献。

三、Reading

在课文阅读时,小组学生可轮流朗读单词、短语或段落。一个学生朗读时,其他组员可以记下他(她)发音或语调的错误,并帮忙指出。通过这样的阅读,学生可以形成融洽的氛围,并培养团队精神。

在单词学习环节,小组成员之间可以一人说某一个单词或短语的英文解释,其他同学间开展猜词竞赛。如,对于“gold”, 学生可以问:“precious yellow metal used for making coins, jewellery, etc.”另外又如:“ each of the main land masses of the Earth( Europe, Asia, Africa, etc”学生可以猜“continent”。学生还可以互相利用生词造句,巩固新知识。这个过程中,教师应适当参与学生的小组活动,因为学生水平有限,非常需要教师的指导和纠错。

四、Post- reading

每个小组成员根据收集的材料,先进行小组讨论,然后对于第一阶段布置的任务作出总结。每个小组选出一名代表向全班同学作陈述。

教学活动案例 5

福建省福州一中肖仙德供稿

教学活动类型3:合作学习活动

教学目的:通过对一篇科普文章的合作学习活动,使学生了解早期人类在自然界的地位;训练阅读、交流和表达的技能,并且学会从已有的认知结构(如构词法)角度及前后文语境判断新词汇的含义,养成学习词汇的良好方法。

适合级别:7—8 级

1、导入:教师提出几个简要问题,如:人类在自然界的进化过程中占据什么地

位?作为强者还是弱者而存在?等等,收集学生不同的答案

2、教师布置阅读任务:学生阅读一篇科普文章(后附)

要求①学生通过构词法及前后文语境判断画线的生词;

②找出文章中心,并从中找出论据进行论证,进而理清文章结构。

3、全班分为7组,每组6-7人(以各成员以ABCDEFG作为编号),完成阅读后

①各学生从已有的认知结构出发(如构词法)及前后文语境判断生词的含义,进行交流,并且记下最终结论,对于讨论后仍不太确定的或者无根据可循的词汇可以各个组员分配任务查词典再得出最终答案。

②组员间交流文章的中心,并以图文形式理清文章结构。

操作如下,

hypothesis

4、把学生第二次分组。把具有同一编号的学生编为一组,如,A组为具有A编号的所有学生,B组为具有B编号的所有学生,以此类推形成ABCDEFG七个全新的组,每个新组员代表原先的组跟其他六个组的代表进行交流。

5、教师进行点评。

Ancient Man was not a hunter but the hunted, according to new research that suggests that human intelligence and social co-operation evolved to allow our ancestors to escape predators rather than to catch prey.

Studies of fossil teeth and bones from human species that lived millions of years ago indicate that meat did not play a significant part in diet, and that at least one in twenty met their end in a predator’s jaws.

The findings support the idea that the communication skills and group living that are characteristic of modern Homo sapiens evolved as defensive measures against lions, crocodiles and eagles.

If the predation hypothesis is correct, it might explain why ancient humans of the genus Homo, such as Homo erectus, survived to give rise to modern humans while other relatives such as Paranthropus, that lived alongside for hundreds of thousands of years, died out.

If Homo erectus and Paranthropus were threatened by the same predators, but the former's social skills made it even a little more likely to escape, the small difference would have become a great advantage over time. Predators would have taken more and more of the less evasive species, which would eventually have been driven extinct.

Research by Robert Sussman, of Washington University, St Louis, has identified that teeth belonging to an older species of ancient humans, Australopithecus afarensis, were poorly adapted for meat eating, suggesting that it was not a hunter. About 6 per cent of all A.

afarensis bones, however, show tooth marks that are consistent with predation, indicating that this was a major cause of death.

说明: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指导者,整个学习过程主要都由学生自己掌握,这样可增加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不仅可以培养他们在阅读中推测生词的能力,而且把阅读能力与口头表达有机结合。

教学活动案例 6

福建省福州一中王蓁蓁供稿

教学活动类型3:合作学习活动

主题:Table Manners in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s

教学目的:运用所学语言分析研究不同事物之间的区别,指出问题所在,并予以

纠正。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训练探究问题的能力,判断能力,口头表达

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适合级别:6—7 级

教学过程:

1.导入:

播放短片,内容涉及餐桌上因中西方餐桌文化差异引起的不愉快,如:劝酒、加菜等

中西方的餐桌礼仪从某种程度上说存在着很大的区别,了解他们之间的区别并学会运用正确的餐桌礼仪,是提高自己礼仪修养,加强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部分。建议同学们通过网络、报刊、书籍等媒介查找与中西方餐桌文化相关的资料,了解中西方的餐桌礼仪。

2.活动实施:

⑴活动时间:3—4天

⑵活动步骤:

准备阶段:①1—2天时间,学生们通过网络、报刊、书籍等媒介查找与中西方餐桌文化相关的资料,例如餐具的摆放、餐中礼仪、谈话

礼仪、饮酒礼仪等

②在老师的指导下,由两组学生(3—4人/组)编排两个短剧,

一个以中国餐桌为背景,另一个则以西方国家的餐桌为背景。

短剧要求能体现中西方餐桌特点,并有意设计一些与该地方餐

桌礼仪不符之处,如:餐具的使用、餐桌上的谈话、饮酒礼仪

实施阶段:①两个用餐短剧的表演

②每个短剧表演完毕,请观看的同学指出该剧中存在的问题,

如何纠正

③两个短剧都表演完毕后,请学生们对比中西方餐桌文化,如:

桌子形状、主客就座位置、用餐礼仪等

④请学生们根据自己查找资料,补充说明中西方的餐桌礼仪

福建省福州一中王蓁蓁供稿

教学案例7

福建省福州一中曾华庆供稿教学活动类型4 即兴发言与讨论

讨论的主题: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Internet

教学目的:提高说的准确性、得体性、流利性和连贯性,增强语感

适合级别:7-8级

教学过程:

1.导入:大家对“网络”这个词应该不会感到陌生吧。今天我们讨论的话

题就跟网络有关。“网络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2.全班分成两方,一方持“利大于弊”的观点,另一方持“弊大于利”的

观点。两方又分成3组进行交流讨论。

3.两方各小组组长汇报各自支持或反对的理由。

4.两方分别针对对方的观点再进行讨论。

5.最后两方各派一人作代表反驳对方观点。

6.教师对讨论过程和学生的表现给予点评,表扬和鼓励。

7.教师对学生讨论中的不足之处或不够充分的地方或未涉及到的方面做出

提示,促使学生进一步展开讨论。例如,可用如下方式:(教师可以先提出一些问题作“抛砖引玉”式的引导,引发学生的新一轮思考和讨论。)

More things to think about or talk about:

1)Do you like to buy things on the Internet? What if all of the shops in the world have closed down, and everyone must buy everything over the Internet?

2)What might be a problem with everyone relying on the Internet? 3)………

4)………

5)………

8.学生受到教师的启发,拓宽了思路和视野后,也提出了他们自己的More things to think about or talk about. 例如:

1)Do you like to learn your lessons on the Internet?

2) Would you be happy or unhappy if you have to learn all your subjects on the Internet?

3) Are you sure that you will learn better by yourself on the Internet than you do with the help of your teachers at school?

4) ……….

5) ……….

9. 教师再次对讨论提出评价,特别着重指出前后两次的对比以及第二次学

生的进步和提高的表现。尤其对学生自己提出的新思路和新问题给予表扬和肯定。

说明:这个活动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和表述个人观点的能力。讨论结果可

以是开放性的,不必追求某种统一的或标准的答案。另外,由于贴近学生现实生活,因而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经历和体验发表观点,较易展开热烈的,饶有兴味的讨论。

教学活动案例8

福建省福州一中邱天华供稿

教学活动类型4:即兴发言与讨论

教学目的: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团体协作精神;

引导学生在一种相对独立而又相互配合的环境中思考和解决问题。

适合级别/ 年级:高一、高二学生

教学过程:

1、导入

1)Question: What do we have in mind when talking about pollution?

2)Chart: asking students to list their questions and making a chart

2、小组分工和活动

1)把班级分为三个小组,每组推荐一个组长,每组分别负责解决一个问题。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阐述和问答。组长负责组内的分工和协调,老师负责统筹和奖励,比如:小组每发言一次则加一分,每回答一个他组提出的问题加两分,每做一次总结发言加三分,最后按照得分高低给予相应的奖励。

2)小组长再把小组成员分成若干分队,每队3-4人,各自解决问题的一个方面,分队长负责记录和总结,其余队员可以负责发问和应答。这样,就做到了责任落实到每个人,每一成员都有自己的任务,但是,任务的完成又需要集体的配合和协调。小组长还要负责登记组员的任务完成情况。例如:可以把问题一分割为如下:

a)the pollution caused by industry

b)the pollution caused by agriculture

c)the pollution caused by people’s daily life

3、全班一起活动

1)在本环节中,先由各小组长或分队长阐述本组讨论的结果。与此同时,

别的小组可以记下阐述的要点并准备提问的题目。

2)各小组自由问答,并对问答的内容做记录。

4、各小组根据讨论和问答的结果做一份简单的报告。

5、老师发言总结以及评分表扬,例如:

课堂结束,教室可以根据学生的随堂表现给予表扬和奖励。

教学活动案例9

福建省福州一中叶贵荣供稿

教学活动类型4:即兴发言与讨论

教学目的: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促进学生了解手机作为倍

受欢迎的通讯方式的利与弊,以及科技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适合级别/ 年级:高一、高二学生

教学过程:

1.导入

放映周杰伦Panasonic 手机系列广告,并且播放my zone手机铃音,激发学生兴趣和吸引学生注意力。

Then, ask students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1) Who has made the advertisement for panasonic cellphones in the picture? What is the music? (Zhou Jielun; My zone.)

2)Have you ever used a cellphone or mobile phone? Do any of your classmates or friends have cellphones?

3) Why are cellphones so popular among teenagers?

利用学生追星心理,用明星,手机广告和音乐导入,必然会使班级气氛更热烈,学生反应更快。

2.分组活动与讨论

学生以组为单位,分成四组,每组推荐一名组长。组长负责将本组分成小队,组员相互问答,自由活动,灵活分工。这样有利于讨论有条不紊的进行,并且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其中,使每个学生都得到锻炼。最终由组长或小队长记录组员的讨论结果。

例如学生可以根据以下问题分成四组讨论:

1)Compared with traditional cellphones, what new functions are being added to

modern cellphones?

2)What troubles will cellphones cause in both school and at home? What are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using cellphones?

3)It is said that cellphones are the most useful invention ever. Give your opinion

and reasons.

4)If you are a designer or an inventor, which kind of cellphone do you want to

design? Why?

可由学生自主选相关问题,其设置要求紧扣话题,并且有话可谈。

3.全班活动与讨论

1)各小组自行将讨论结果汇总。

2)先由各组长或小队长上台汇报本组讨论的结果;其他小组乘此记下对方

讨论结果,如发现纰漏或有异议,可以准备些针对性的问题;

3)组间自由问答,以组长或队长为代表,其他组员也可以积极表现,参与

组间讨论。组长或另一名同学对问答的内容做记录。

这一环节比较灵活,类似于答记者问,学生可以自由发挥专长,包括知识面和辩论能力等。

4.四个小组根据讨论和问答的结果做一份简单的英文书面报告。

5.教师对本次讨论做总结,分析其中的优缺点,表扬积极表现的学生和小组,并且鼓励学生今后积极参与到类似的活动中去。

教学案例10

福建省福州一中庄慧蓉供稿

教学活动类型4.即兴发言与讨论:

教学目的:引导学生理解举办奥运会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辨证地、客观得分析问题的能力

适合级别:6-7级

教学过程:

1.导入:播放北京申奥形象大使杨澜在第29届奥运会申办大会上的陈述及中国最终取得申办权的片段,重温那个举国欢庆的光辉时刻。让学生思考 Why are we Chinese so eager to win the right of hosting the Olympics in 2008?

2.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 What does the hosting of the 29th Olympic Games bring to our Chinese people?

3.以小组活动形式,6人一组,每个学生各抒己见,每组有一名同学作记录。教师要参与其中,给予学生必要的提示和指导。学生的回答可能有:Many sports fans will visit the city. It is expensive to host the Olympics. People all over the world will learn the city and its people. The venues and buildings may be wasted after the Olympic Games.

4.各组选派代表陈述自己的观点,教师在黑板上列出各组提及的观点,看哪一组的观点更新颖,更有创造力。

5.引导学生对所有观点进行归类,分为利弊两个方面。可能出现某些现象有既有利又有弊,主要取决于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的把握,而这些往往可能成为接下来辩论的争执点。需在黑板上体现出来。

6.再把学生分成两组,进行一场辩论赛。第一组坚持举办奥运会利大于弊。第二组则持相反的观点。辩论采用两大组轮流发言形式,教师主持,控制发言时间。辩论者可充分利用黑板上的观点。活动中可能会出现个别学生表演现象,教师应不断鼓励其他同学的参与,教师可以在辩论的插空时间内,点名让某些同学谈谈他们观点。此外,还需要避免辩论过程中出现离题,在某个方面绕弯等现象。

评述:这个活动从举办奥运会的意义这一方面入手,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辩论的形式,既促使学生充分利用之前已准备的语言知识,又促进了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和个人观点表述能力的提高。

教学活动案例11

福建省福州一中曾华庆供稿

教学活动类型6: 思维训练活动

教学目的:通过对一篇关于Helen Thayer文章的学习,培养学生的阅读策略和语感;

特别强调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适合级别:7-8级

教学过程:

1.导入(Lead in)

Give students some information about two great women and then ask them to guess their names. Then introduce to them another well-known woman---Helen Thayer

2.略读(skimming)

After the students skim the story, go to the next step:

True-or-False statements

F 1) She went to Antarctica with the dog team pulling her sled.

T 2) Everything went all right during the first few days.

F 3) One day, within a few minutes, the winds grew so strong that it blew away her tent.

T 4) She had a special birthday at 60.

T 5) It was all her training that helped her out of danger.

T 6) At last she gave up and went back home.

T 7) She will never forget her solo travel in the South Pole.

3.找读(scanning)

Get students to look through the text while listening to the tape and fill in the form

4.讨论;①What kind of woman is Helen Thayer? Describe her in a few sentences

②Who do you think is a great woman? Why?

评述:这个活动主要是训练学生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另外,学生在学习文章的过程中也为主人翁的意志品质为折服,使他们个人品质也得到提升。

教学活动案例12

福建省福州一中王美华供稿

教学活动类型6:思维训练活动

教学目的:通过对照个人与课本所提出的观点及叙述,思考不同的行为对社会产生的不同影响,进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融知识教育和人生观教育于一体。

适合级别:7~8级

教学过程:

1、导入:由教师提出一个具体事例(一位普通的退休工人,为了资助更多的贫困学生,还要去拉板车。亲人及周围的人们都不理解,称他为“大傻瓜”)

2、分组:分小组针对所提事例进行讨论,阐述个人观点(你怎么想?你会怎么做?为什么?)由组长负责记录讨论结果。

3、汇总:全班一起活动。各组长汇报本组讨论结果,教师在黑板上简要列出各组的观点。(表格形式)

4、阅读:个人活动。全班同学阅读课本文章,找出文中人物的看法、做法、理由。

5、比较:教师完成表格中作者的看法,做法及理由之后,引导全班同学对比各种观点及论述,找出不同想法,不同作法的道德观以及对社会产生的影响和作用,思考人生的意义。

6、反思:全班活动。假如我是一名失学儿童,我会怎么想?我有什么愿望?通过这样的思考理解文中人物的做法,认同作者的观点和论述。修正错误的观点,努力将正确的观点内化为自己对事物的认识观点,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7、加强:要求每位同学复述课文。加强对文中人物的认识和理解。通过复述复习巩固所学知识,学习课本论述中的层次、逻辑、连贯等重要的写作方法。

8、深化:要求每位同学以文中人物的身份,准备一篇演讲稿,讲述自己的行为,阐明自己观点,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使学生切身地体会到优秀人物的思想和情感,加强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内化力度。

案例:教学活动案例及分析

案例:教学活动案例及分析 在案例中,幼儿作为体育活动中的主动学习者,活动内容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并通过幼儿自身的主动活动来获得新的发展。在活动中教师全面的、细致的观察幼儿的活动情况;尊重捕捉幼儿自发生成的东西,及时给与鼓励、反馈、和帮助。得到了好的反响。 背景: 记得在一次自由活动中,我正好弯下腰捡了一样东西,蔡祯昊对我说:老师!你刚刚这个动作像一个山洞,我可以钻过去的。于是,我又弯下了腰,让他尝试了一下,结果好几个幼儿都好奇的要尝试,为此,我设计了一节有趣的山洞的体育活动,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创造性思维用自己的身体进行自主创新。 案例:

活动中我让幼儿分散活动,我发现幼儿们兴趣很高。有的一 个人在琢磨着,有的三三俩俩在讨论着。我看到蔡祯昊除了 在模仿我捡东西时的山洞外,还把两条腿打开,让另一个小 朋友从他的山洞下钻过去;这时张毓欣激动地走过来对我说:老师!我想到了!把脚跟手都撑在地上,这样也像一个山洞。 我伸出大拇指朝他笑了一下,这下他就更积极了,接着说:如果一只脚一只手撑在地上也像山洞的。后来我让其他幼儿 也来学学他们的好办法。幼儿根据已有的经验又进行了合作 创新。萱萱和奕奕也走过来告诉我:老师!我们想出了两种 山洞,一种是两个人一只手拉起来,脚并拢,就成了一个山洞;另一个是两个人的手搭在对方的肩上,又变成了一个山洞。我想大家隆重推出了他们的想法,还表扬他们动脑筋,孩子们很高兴、很满足。 最后,孩子们想出了许许多多我意想不到的办法来。 分析: 在我们的教育中,有时我要教给孩子的,孩子不一定想学,

孩子需要的儿教师却没能让他学。我努力使我的教与学能统一起来,让幼儿在体育活动中根据自己的需要与兴趣从周围环境中选择学习内容,主动的建构自己对于周围环境的认识和理解。 在案例中,幼儿作为体育活动中的主动学习者,活动内容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并通过幼儿自身的主动活动来获得新的发展。在活动中教师全面的、细致的观察幼儿的活动情况;尊重捕捉幼儿自发生成的东西,及时给与鼓励、反馈、和帮助。得到了好的反响。

小学英语教学案例范文

小学英语教学案例范文 PEP Book3 Unit6 B Let’s learn 学校:温州市墨池小学 姓名:洪艳 日期: 11月15日 设计说明 一,话题:PEP 小学英语第三册Unit6 B Let’s learn . 二,课题说明:本课的教学内容职业与学生日常生活密切联系.教学重点是掌握5种职业的正确读音. 三,课时说明:本案例是第六单元的第四课时.学生在前面已学过人物特征的描述和爱好等内容.因此,这节课的教学任务是如何在学习新知识的基础上,拓展和利用所学的旧知识,真正达到学以致用. 四,学生情况说明:通过第三册第三单元的学习,同学们对人物特征的描述 He/She is…和爱好He/She likes…已经有了较好的掌握,这为本单元的教学提供了有利的基础.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息息相关,因而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对学生来说不难理解,关键是如何将分散的语言点进行整合,拓展,并在实际生活中加以准确运用.在教学时,教师要通过创设情景,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开展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将新旧知识有机结合,对本单元知识加以强化,从而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拓展职业这一话题. 教学详案 课题名称 PEP Book3 Unit6 B Let’s learn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a.能听,说,读新授单词: baseball player, driver, farmer, doctor, nurse. b.能综合运用句型:What’s he He is a ….He is ….He likes…. 2,情感态度:培养学生从小树立树立远大理想的情感. 3,文化目标:了解多种职业的特征.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掌握5个单词的读音. 2,难点:掌握句型:Wha t’s he He is a …. 课前准备:(教具) 单词卡片,彩色职业徽章,若干图片,录音机,多媒体设备,职业道具. 教学步骤 具体操作过程 设计意图 Warm-up (热身) Listen and do T:walk/jump/run/swim/play PingPong/ play basketball/play volleyball…

五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活动案例

五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活动案例五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活动案例 一、对本班学生学习情况的分析: 本学期本班有学生7人,没有女生。全班没有残疾生和智力低下生。经过上学期的教学活动,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一些基本的技能,学会了一些探究方法。 从总的来看,该班学生的综合素质较好,课堂纪律良好,肯学肯钻,有上进心,团结协作。但是,该班学生在区别信息真假上还比较差,在撰写小论文、编写计划、方案、总结等方面也有些不足。这些不足有待在今后的学习活动中得逐步加以解决和改进。 二、对本册教材的分析: 省编教材《综合实践与创新活动》五年级下册为学生提供了11个活动主题。它们是: 1、小小气象员; 2、神奇的种子; 3、身体的秘密; 4、生活中的旋律; 5、快乐的服装设计师; 6、学做图书管理员; 7、小小茶博士; 8、今日传媒;

9、走进广告的`世界; 10、我与世界和平; 11、家乡河流探查。 所有这些主题均留给师生教学活动的巨大空间,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可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能力有选择在开展研究,也可以借鉴教科书提供的思路自主地选择活动内容。在实践活动中,既要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还要学会并运用所学方法进行探究,不怕失败,也不要骄傲,让学生懂得成功和失败都是英雄。但是要善于总结,吸取经验教训。 三、本班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学活动目标: 1、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大自然、了解社会,感受生活,培养自己的综合实践能力。 2、通过综合实践活动,使学生知道世界和平的意义,体会种子的神奇;学会做图书管理员;争当小小气象员;体验“生活中的旋律”和搞服装设计师的乐趣等。 3、培养学生运用好已学过的制订计划、写调查报告、写小论文、写实验总结、搞小制作、调查访问、归纳、分类等探究方法,还要培养学生乐观精神和上进精神,鼓励学生失败精神和成功观。 4、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 5、通过综合实践活动,使学生具有基本的生存能力、生活自理能力、交往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本学期本班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学活动的重、难点:

初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活动教学案例

初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活动教学案 《引导学生去开采民间文学富矿》 国寺营学校苏英邦 活动目标:1.了解民间故事的特点。 2.掌握搜集整理民间故事的方法。 3.调查采访、记录整理。 4.佳作展示。 活动过程: 一、关于“民间故事”。 1. 在人民群众中口耳相传的事件。 2. 情节完整,有神异色彩,有教育意义,有趣味性,以古代居多。 3. 有的是生活故事,有的是历史故事,有的是神话鬼怪故事,有的是智慧故事,有的是笑话故事。有的是关于某人的,有的是关于某事的,有的是关于某地的。 二、搜集整理。 1. 平时听人讲述。 2. 专门采访调查。 3. 形成书面材料,进行加工整理。 比如:拟一个有吸引力的题目,理清情节发展过程,突出重点,讲究文采,适当添加删改,剔除低级趣味的或宣扬坏思想的东西。 三、例子。 例1: 拴太阳 民国初年,巴东、长阳、秭归三县交界处,出了一位高明的骟马师傅,人称“马骟匠”。 一天下午,他与徒弟出远门骟马回来,从地主刘永福家门前路过。刘家这天雇了二十几个短工插秧,不巧午饭已过,又加上没人认识这两个叫花子模样的人,结果,师徒俩水就没讨到一杯。一气之下,马骟匠决定戏弄他们一番。他薅了把柳叶,放入牛角中一吹,叶片飞出,落进秧田,霎时变成了条条尺把长的鲫鱼,活蹦乱跳的。那群短工不知是计,放下手中的活儿,纷纷去抢鱼,可好半天也没捞着一条!就在大家忙得汗流浃背时,马骟匠又吹了声牛角,鱼眨眼间不见了,柳叶还是柳叶!短工们惊诧不已,猛一抬头,才发现太阳已偏西! 地主这时派狗腿子前来看插秧的进程,不看则已,一看大惊且大怒:“怎么还只插了几行行儿?你们分明在磨洋工!”短工们就把捡鱼的怪事说了一遍,狗腿子哪里肯信,他飞跑回去向主子告状,说短工们明明消极怠工,却编出一通鬼话骗人。刘永福倒有些见识,立即叫狗腿子去打听下午从这附近过了什么人没有。狗腿子满处一问,不少人都说看见过了两个叫花子,还吹了几声牛角!地主知情后,一面派人骑快马去追赶叫花子,一面安排大摆宴席——他认定,绝对是因为招待不周,那两人才有意作怪! 追回来后,地主忙请师徒二人入席。马骟匠毫不客气,跟徒弟爬上桌子就大吃大喝起来。待三杯酒下肚,刘永福说:“二位师傅,今儿我插秧的事……”马骟匠胸脯一拍:“好说,好说!太阳还在山边,我会把它拴住的!” 这样,短工们插呀插,一直把秧插完,太阳仍挂在山边。

教学活动案例

教学活动案例 活动内容:奇妙的鼻子(科常) 活动目标: 1、观察狗、大象、骆驼鼻子的外形特征,了解它们各自奇妙的用处。 2、愿意在集体面前说出自己观察到的内容。 活动准备:PPT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画鼻子,猜猜我在画什么? 2、出示ppt图片,猜对了吗?摸摸自己的小鼻子,鼻子在哪里呀?鼻子有 什么作用? 小结:鼻子长在脸的中间,我们通过鼻子可以呼吸,可以闻到辨别出不同的 气味。 二、观察发现 (一)狗

1、过渡:我们的鼻子本领大,有一些小动物的鼻子本领更大。 2、是哪个小动物的鼻子?(放ppt图片,放大一点再放大一点) 小结:原来是我们最忠诚的朋友小狗,它的鼻子是圆圆的。 3、提问:狗鼻子有什么本领? 小结:狗鼻子能闻到我们闻不到的气味 4、提问:那么灵敏的嗅觉能帮助我们做些什么呢?让我们一看 一看 小结:原来小狗可以用他灵敏的鼻子帮助警察叔叔检查包裹,闻一闻里面是 不是有危险物品。还能帮助警察叔叔抓到躲起来的坏人。这样的小狗我们叫 他警犬。 (二)大象 1、你们还知道哪些动物的鼻子很特别吗? 2、听,谁来了(大象)你知道它的鼻子有什么本领吗?你怎么知道的? 小结:大象有着长长的鼻子,可以用来喷水、洗澡。可以用鼻 子卷起东西,甚至可以用鼻子吃东西。

3、提问:看这两只小象在用鼻子会是在干什么?(听音乐,观 察两只小象打招呼,握握手的样子。) 小结:大象的鼻子还能用来打招呼,我们一起伸出小手,学一学大象的样子,甩甩鼻子,和旁边的朋友勾一勾,打打招呼。 大象本领可真大。 (三)骆驼 1、有个动物很着急,想和大家见面了。但它想考考你们,让你们猜猜它是 谁? 它是生活在沙漠里一种动物,它的睫毛非常的长,能挡风沙。它的背像两座 高高的山峰。 2、听录音:骆驼鼻子的自我介绍。 说说骆驼的鼻子有哪些本领呢? 小结:骆驼的鼻子真奇妙,不但能开能关像小门一样,还能闻到两公里以外有没有水。 三、延伸活动 我们今天说了那么多奇妙的鼻子,那你们知道蜗牛有鼻子吗?它是靠什么来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范文三篇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范文三篇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范文三篇 (篇一)教学案例:数学广角 教学内容]数学(二年级上册)第100~101页。 [教学过程] 情景引入 1、今天我们教室来了一个聪明的人,你们想知道他是谁吗?(出示阿凡提卡通图像)谁认识他? 2、师简介阿凡提抽“生”“死”签的故事。(阿凡提是古时候一个很聪明的人,他喜欢帮助老百姓。所以,大家很喜欢他。但古时候的国王和有钱的坏人都很怕他,一直想要害死他,就找个罪名把他关起来。当时,这个国家有个条例,处死罪犯时要让他抽“生”“死”签,如果抽到“生”签,就不用死。国王为了要阿凡提死,就把2个字都写成“死”,有人把这件事告诉阿凡提。第二天,当国王让阿凡提抽“生”“死”签时,他不慌不忙地把一个纸团吞下,大家很惊奇他为什么这样做,阿凡提说:“吞下去的签是我的,请打开剩下的签,如果是‘死’,那我的是‘生’。)阿凡提用他的智慧逃过了一劫。今天,他来到我们教室里,想看看同学们是否和他一样用智慧来解决问题。

二探究新知 1.拿出一个箱子,放进一个红色的球和一个黄色的球。 师:阿凡提说:“我拿了一个球,你们猜会是什么颜色的?”(学生有的说是红色的,有的说是黄色的),学生上来试一试。 师:为什么会这样呢?如果阿凡提告诉你们,他“拿的不是红色的球”,那你们知道他拿的是什么颜色的吗?你怎么想的? 2.师:阿凡提夸你们说得很好,他想和同学们一起做游戏。(请2个小朋友上来,一个拿数学书,一个拿语文书,把书藏在背后。) (1)XX同学说:“我拿的不是数学书,请大家猜一猜,我拿的是什么书?” (2)同桌交流。 (3)汇报。(要求有条理,说出推理方法) 3.师:阿凡提带来3张动物卡片。它们是:兔、狗、猫,准备送给3个小朋友。(出示P101页第3题,并帮3个小朋友取名字) (1)请学生读一读图中小朋友说的话,说说和刚才猜书游戏有什么不同? (2)小组交流.要求每个学生都要说说怎样想的。 (3)汇报(注意引导有条理的推理)

教学活动中基本活动经验的案例分析

教学活动中基本活动经验的案例分析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2011年版的数学课程标准把原来的“双基”教育目标扩展到“四基”教育目标,其中提出了“基本活动经验”的概念。这一概念丰富了数学教学的内涵,力求改变以往只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观,为学生获得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思路。 一、“基本活动经验”的内涵 如果仅从字面上来解读,“基本活动经验”就是学生在经历了基本活动后,留下的体验、感受以及对客观世界的一种感知。在解读“基本活动经验”这个概念时,我们必须明确两个核心概念:一是“什么是经验”,二是“什么是数学活动”。 关于“经验”,不同时代、不同学者有着不同的解读: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认为“经验出自实践与行动”,他们认为经验与“理性”没有关系。而到了西方哲学的启蒙时期,哲学家们对“经验”有了全新的解读,这一时期以美国的哲学家、教育家约翰·杜威的认识为代表,他认为“经验有两重含义,一是经验的事物,另一是经验的过程”。从他的言论中,我们可以这样理解:

经验是一种知识、技能,经验也是在“实践过程”中获得的经历与感受。 从英汉互译的角度看,“经验”的英文单词是“experience”,它有两种理解:作为名词时,它是指经验、体验,经历、阅历;作为动词时,它是指经历、体验,感受、遭受。从《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来看,“经验”也有两种词性:作为名词时,指由实践得来的知识或技能;作为动词,指经历、体验。由此看来,经验以“静态”与“动态”两种状态存在着。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理性地认识到:没有独立于活动、体验之外的经验,也没有独立于知识、技能之外的经验,经验是在具体实践过程中积淀下来的一种体验、感受。那么,数学教学中有哪些活动,能为学生提供经验的积淀? 数学领域的活动非常丰富,有“尝试证明”“操作验证”“练习活动”“交流探讨”等形式。张奠宙老先生认为数学的活动还应该包括“模式直观”“解题经历”“数学想象力”“数学美学欣赏”等内容。 因此,数学的“基本活动经验”可以这样解读:学生经历“数学性”活动,获得对数学的体验与感知,而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提出则是强调数学教育教学要有“过程”,不能仅仅局限于“结果”。

教案格式范文

教案格式范文 ,更多详细内容请点击教案栏目查看。 篇一:教案格式范文教案标准格式 具体内容 一.课题 (阐述说明本课名称 ) 二 .教学目的 (教学目的是指教师在教学中所要达到的最终效 果。 ) 三.课型 (说明是新授课,还是复习课) 四.课时 (说明属第几课时 ) 五.教学重点 (说明本课所必须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六.教学难点 (说明本课的学习时易产生困难和障碍的知识传授 与能力培养点 ) 七.教学方法要根据学生实际,注重引导自学,注重启发思维 八.教学过程 (或称课堂结构,说明教学进行的内容、方法步骤 ) 九.作业处理 (说明如何布置书面或口头作业) 十.板书设计 (说明上课时准备写在黑板上的内容) 十一 .教具 (或称教具准备,说明辅助教学手段使用的工具) 十二 .教学反思: (教者对该堂课教后的感受及学生的收获、改进方法 ) 篇二:教案格式范文写教案注意事项

(一)教学目标: 说明本课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 (二)教学重难点: 说明本课所必须解决的关键性问题和学习时易产生困难和障碍的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点。 (三)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 (1)温故而知新,提问复习上节内容 (2)设计新颖活泼,精当概括。 (3)怎样进行,复习哪些内容 ? (4)提问哪些学生,需用多少时间等。 2.讲授新课 (1)针对不同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 (2)怎样提出问题,如何逐步启发、诱导 ? (3)教师怎么教 ?学生怎么学 ?详细步骤安排,需用时间。 3.巩固练习 (1)练习设计精巧,有层次、有坡度、有密度。 (2)怎样进行,谁上黑板板演 ? (3)需要多少时间 ? 4.归纳小结 (1)怎样进行,是教师还是学生归纳 ? (2)需用多少时间 ?

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教学案例

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教学案例——走进端午节综合性学习 活动目的:加强“生活即是语文,语文即是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和实践能力, 培养学生学会在分享他人的成果同时学到知识,体验学习的快乐,让学生了解并吸收中华民族传统中的“营养”与“智慧”。 活动名称:走进端午节 参加人员:班全体学生、语文教师和班主任 主要活动:搜集资料,分析整理,完成作品,演示作品,总结交流 活动时间:用两周时间,学生课外分组搜集整理资料,课内小组交流并全班展示。 [活动过程] 每年的五月初五是中国传统的节日——端午节,可是这个时候却是同学们学业最繁忙之际。为了让同学们感受学习之余的快乐,同时也为了能让同学们对中华节庆文化有一些粗浅的了解,吸收节庆文化、民俗传统中的“营养”与“智慧”,激发他们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根据新的课程标准关于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要求,我决定在班上开展以“走进端午节”

为主题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让学生自己实践调查端午节的来历,人们的庆祝方式,由端午节想到的等问题,然后以自己最喜欢、最擅长的方式在全班上汇报调查结果。 为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和热情,在端午节即将来临的前两周的语文课上我对我班的学生说:“同学们,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就要到了,每年的端午节我们都将与亲人团聚一堂,吃粽子、挂鸭蛋、叙亲情、享欢乐。可你知道我们中华民族为什么要重视这一天吗?想不想了解这一节日的来历?围绕这个节日人们都用那些方式庆祝呢?你们已经读了很多的书,掌握了很多的知识,现在我们就用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动脑筋想办法亲自去查一查、找一找、问一问,再把了解到的情况以自己最喜欢和最擅长的方式向同学和老师汇报,好不好?”具体要求是: 1.了解端午节的来历(最少搜集一个关于中秋节的民间故事); 2.中华民族为什么重视端午节这一天? 3.调查人们用那些方式庆祝端午节;(国家庆祝中秋节举行了什么活动?活动的内容主要有那些?) 4.搜集关于描写端午佳节的文章或优美诗句; 5.写出自己的活动总结报告;

教学案例分析100例 [教学案例范文]

[案例描述] 课前几分钟,完成了课前准备的我习惯地在操场上等候学生的到来。这时,三(3)班的体委领着八九个学生前来请假,这种事情在以前从末发生过。望着这些满脸稚气而神色凝重的学生,我心里一下明白了其中的原因,于是要求他们赶快去集合。同时,对即将开始的教学有了新的安排。 集合完毕,面对略显沉闷的学生,我平静地说“同学们,今天我们班有些同学身体不能适应耐久跑的学习,因此,我想把原来的学习内容调整到一个月以后……” “耶!”学生们不约而同地喊了起来,课堂气氛立刻活跃了起来。 接着,我宣布了本课新的内容——滚铁环。 听完教师的讲解,学生的情绪一下高涨了起来,望着教师随心所欲地滚着铁环,学生个个摩拳擦掌,一付跃跃欲试的样子。当教师把分组形式,练习要求一公布,学生便急不可耐地投入到滚铁环的游戏中去了。 然而,看似简单的滚铁环,在学生手中似乎成了调皮的不听使唤的淘气鬼,东倒西歪,走不动快不了,好不容易滚了起来,一不留神,便前功尽弃。困难和挫折丝毫没有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相反激发了学生的智慧,磨炼了学生的意

志,提高了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他们时而模式仿老师的动作埋头苦练,时而观察同伴的练习相互切磋…… 随着铁环时断时续的滚动,学生的脚步跟着时快时慢地跑动,逐渐地学生的呼吸变得短促粗重起来了,汗珠从额头上不断地沁出。然而,学生依旧满腔热情,丝毫没有停止和放弃的念头,他们紧跟着滚动的铁环,不知疲倦地在操场上奔跑。渐渐地,隆隆的铁环声连贯了,一部分学生的铁环滚得平稳了,步伐也变得轻快而有节奏,进步与成功使他们的脸上洋溢着成功的微笑。 快下课了,学生的兴趣依旧很浓,热情丝毫未减。于是我要求学生利用课外体育活动时间,以优带差,相互帮助,力争在一个月之内学会滚铁环。 从此,操场上不时活跃着学生的身影,铁环成了学生的好伙伴,滚铁环成了学生课外活动的主要内容。伴随着铁环的滚动,学生在操场上洒下了无数辛勤的汗珠,滚铁环的技术也越来越纯熟,方法也变得丰富多彩。 一个月很快过去了,当我重新开始耐久跑教学时,学生早已不把这令人生畏的运动项目放在眼里,他们已经习惯跟着铁环不停地奔跑。奔跑中,他们掌握了技能,体验了成功; 奔跑中,他们强健了体魄,锤炼了意志;

完整版幼儿园教学案例分析

幼儿园教学案例分析 让幼儿互动让环境说话—— 主题探究活动《十二生肖》有关案例分析

一、教学活动背景: 此阶段的主题探究活动是《十二生肖》。整个活动室里呈现出一派繁忙而有序的活动场面,氛围是那么的宽松、愉悦,我走在他们中间,或参与他们的讨论,或解答他们的疑问、或和他们一起寻找答案,徜徉在这探讨研究的氛围中,自己好像也回到了童年,很快融入这个大火炉,成为他们探究活动中的一员。 二、案例描述: 突然,我被一首朗朗上口的儿歌吸引了,这个声音来自语言区的程宗宵:“小老鼠,吱吱吱,个子不高排第一,牛第二,虎第三,兔子第四跑的欢,龙第五,蛇第六,马第七,羊第八,猴第九,公鸡是十跟着走,狗排十一汪汪叫,最后老猪来报道。”听到这首活泼易懂的儿歌,我马上想到,在后面教师预设的学科课程里,有关于认识十二生肖的内容,而十二生肖的顺序正是这一活动的难点,这首活泼易懂的儿歌不正生动地描述了十二生肖的顺序吗? 于是,我快步走到语言区,用鼓励和赞赏的语气对他说:“你可真能干,朗诵的那么清楚、熟练,这首儿歌很好听,说了十二生肖的事,小朋友都很感兴趣,你来做个小老师,把这首儿歌教给你们团队的小朋友,让大家和你一起学习,怎么样?”没想到,一向内向、不善言辞的程宗宵竟然高兴地点了点头,一字一句的教起小朋友来,大家兴致勃勃地学着,神情是那样的专注,声音是那么的整齐、洪亮。大家的学习热情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高涨,在“小老师”的带领下,

竟的魅力发挥得淋”小老师“然也朗诵的有声有色。很显然,程宗宵这个 漓尽致,大大地超过了我平时的教学效果。 下午,我找出了有关十二生肖的图片,按顺序把它张贴在幼儿每天经过次数最多的盥洗室门口,让每个经过这里的幼儿,在有意、无意间看到这些图片,以便及时加深对十二生肖的印象。而几乎每一个经过这里的幼儿,都会停下脚步,指着十二生肖的图片说出了那首活泼易懂的儿歌。就这样,对于十二生肖的有关内容,没有教师深入浅出的讲解,未再运用任何专门的教具学具,孩子们对这个活动却表现出前所未有的热情。经过短短两天时间,因为有幼儿间的互动和环境的潜移默化,班里的每一个幼儿都能熟练、生动地朗诵出这首儿歌,轻而易举地掌握了十二生肖的顺序。我下面预设学科课程里有关十二生肖的教学内容,就这样轻而易举地被孩子们所理解和接受了。 三、活动分析: 很显然,这是主题探究活动中一次成功的、恰到好处的教育教学活动。它的发生具有偶然性,教师却及时地抓住了这次难得的教育契机,对幼儿进行了恰当、巧妙的指导,体现了教师先进的教育理念、科学正确的教育决策和恰当及时的教育措施。它的成功之处在于教师的善于观察、果断决策,针对幼儿的表现,尊重幼儿的活动兴趣,结合整个主题探究活动中幼儿应知应会的教师预设学科课程,巧妙地运用人力资源和活动室的环境资源,让 幼儿在积极互动的活动氛围中进行主题探究活动,调动了幼儿活动的

中班音乐活动教学案例

中班音乐活动案例:一闪一闪亮晶晶 设计思想:本着师生师生互动的基本理念,在活动中一定要时时注重与孩子们的交流。孩子是活动的中心和主人是要遵守的。在活动中强调方式不能单调,充分调动孩儿们的热情!活动目标:1.能够通过音乐知道这首歌得名字,闭上眼睛可以想象出各种描绘的星空美景; 2.会哼唱这首儿歌,并能随歌曲旋律做出简单的动作; 3.幼儿可以表演给他人欣赏。 活动重点:能够尽量无误的表现这首歌曲; 活动难点:随着旋律做表情和身体的互动。 活动准备:《一闪一闪亮晶晶》歌曲mp3,漫天星空图画一大张,电子琴一架。 活动过程: 一、引入阶段 1、安静后,放《一闪一闪亮晶晶》歌曲mp3,师:孩子们,好听吗?幼儿:好听! 师:感觉来到了什么地方?幼儿:天空。师:对了,天空好美,天上的星星一闪一闪,就像你们的小眼睛一样。 2、展出美妙星空图给大家看。生:哇!好漂亮! 3、师:刚才我们听到的歌曲叫做《一闪一闪亮晶晶》,大家觉得好听,我们就来一起唱唱, 好吗?幼儿:好! 二、1、电子琴弹奏《一闪一闪亮晶晶》,幼儿们静悄悄得听。 2、师:老师给大家唱一下这首歌,好好听哟!一闪一闪亮晶晶,满天都是小星星,挂 在天空放光明,好像许多小眼睛…… 3、师:老师唱了两遍,你们和我一起来唱,好吗?幼儿:好!师:我们要边唱变 做动作哦!就像小星星一闪一闪的好吗?幼儿;好! 4、老师教唱并做出动作,幼儿们跟随。 三、1、师:好了,这首歌学的差不多了,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吧!老师唱歌,你们做动作。好了,准备,一二…… 2、师:我好累了,现在换过来,你们唱歌,我做动作,好,开始! 3、师:现在大家都学会了,你们都是小星星,男生唱,女生做动作……; 女生唱歌,男生做动作。 4.师:来,大家随着音乐的节奏再来唱一遍,(老师弹琴) 四:师:今天我们学的歌曲叫做?幼儿:《一闪一闪亮晶晶》。师:什么一闪一闪亮晶晶啊?幼儿:小星星。师:好,回去之后唱给你的爸爸妈妈听,还要跳舞,一定不要忘了奥! 活动反思:这堂课是我上周上的一节音乐活动课,自我感觉还比较良好。能够和幼儿在活动中体会到天空的美妙,进一步引导幼儿感知世界的美好!其实电子琴的部分是我自己加上的,因为学校还没有买。我觉得一堂完整的课堂就应该是:动静结合,互动始终,交流始终的。 高桥镇中心幼儿园:左兵 2014-11-23

幼儿园教学活动案例

幼儿园教学活动案例2 [案例描述] 案例一:孩子们你们今天早上吃了什么?(我吃了包子)几个包子?(2个包子)谁能把话说得完整一点,你今天早上吃了什么?(我吃了2个面包)说得很完整。那么唐老师也来说说我今天早上吃了什么,你们要认真地听好哦。我今天早上吃了一头牛,两只羊……(故事还没有讲完,就有小朋友说:老师你这是在吹牛)吹牛?什么叫做吹牛,你们什么吗?(就是骗人)还没有不一样的答案(就是让人开心的)对呀,吹牛就像在说笑话,是唐老师逗小朋友玩的。唐老师吹了牛,你们觉得开心吗?(真开心、真好笑) 案例二:后来哪个小朋友又来了(依果尔),那依果尔来了,他说了什么?他这是在吹牛还是在干嘛?(他说他自己把冰激凌吃了还说是妹妹吃的,妹妹都哭了)那他这是在吹牛吗?(不是)那这是什么呢?(他骗人、他撒谎了)。那唐老师要问你们了吹牛和撒谎一样吗?(不一样)哪里不一样?(吹牛是好的,撒谎是不好的)那为什么吹牛是好的,撒谎是不好的?(吹牛就是为了开心的,撒谎是骗人是不好的)对呀,吹牛是一件很好玩的事,就像编故事、讲笑话一样有趣。而撒谎却会伤害人。小朋友之间可以吹牛但一定不能撒谎。 [评价分析] 第一个细节为导入环节,我以谈话为导入,让孩子们知道自己吃

早饭只能吃一点点,而老师吃了这么多,从而让孩子们知道吹牛是一件搞笑的事情。本来还想自己说出自己在吹牛,可是没想到孩子们在我还没有讲完我的早饭经历时,就知道我在吹牛,我顺势就问孩子“你们知道什么是吹牛?为什么你们说我在吹牛呢?”以这样的形式让孩子们知道吹牛概念。 在第二个细节中,让孩子们知道吹牛与撒谎之间的区别,它们两个是完全不一样的意思,就像孩子们说的一个是好的就是褒义词、一个是不好的贬义词一个道理。还好孩子们都能正确地认识到两个的区别。 [所思所悟] 通过本次语言活动《吹牛大王》,能让孩子们区别吹牛与说谎,并感受吹牛带来的搞笑;并能大胆发挥想象,能进行续编故事。在整个活动中笑声一直陪伴着孩子们,可以看出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过得非常地开心。这就是本次活动最大的成就。 幼儿园《纲要》中要求幼儿能够通过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通过研究讨论获得。

教学案例分析范文

教学案例分析范文 请阅读李吉林老师成长经历片断,并结合自身的实践回答问题。 40年前,我是一名师范生,走出师范的校门,便走进了小学, 这一进去就是40年。40年来,我感受最深刻的就是:不断塑造自我,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在自我塑造中,最重要的是心灵的塑造,这是对高尚精神境界的追求。我爱学生,学生也爱我。我热爱和学生、青年教师在一起的 生机勃勃的生活…虽然青春早已逝去,但是,我觉得我的心永远是年 轻的。 这样的精神世界驱动着我,鞭策着我,不敢怠惰,不肯荒废,于是,我会为寻找孩子观察的野花,在郊外的河岸、田埂专心致地认别、挑选;我会为了孩子第一次感知教材获得鲜明的印象,在家人熟 睡的时候,一个人在厨房里练习“范读课文”;夜深人静之时,我进 入教材所描绘的境界会为文章中的人物深深感动,从而一个个巧妙 的构思如涌之泉流泻而出;课堂中,我的一举手、一投足都能使学生 心领神会;一场大雪后,我又会兴致勃勃地带着孩子们去找腊梅,去 看望苍翠的“松树公公”,然后和孩子们在雪地上打雪仗。当孩子 们把雪球扔中了我,我笑得比孩子们还要开心,仿佛一下子年轻了 几十岁。 我在读师范时,认真学好各门功课,还认真学画画、练美术字、参加诗朗诵会、创作舞蹈,我也很喜欢音乐,学指挥、练习弹琴, 夏天在小小的琴房里练弹琴,尽管蚊子叮,浑身是汗,却乐趣无穷,整个身心都沉醉在琴声中了。这些在我后来的工作中发挥了很大的 作用。 在当教师之后,我坚持每天黎明即起,坐在校园的荷花池畔背唐诗、宋词,背郭沫若、艾青、普希金、海涅、泰戈尔等中外的名家 的诗篇,用优美的诗篇来陶冶自己的情操,我摘抄的古今中外的优 秀诗篇,就有厚厚的几本。近20年来,为了搞教育科研,我又如饥

幼儿园艺术领域的教育活动设计与案例分析

幼儿园艺术领域的教育活动设计与案例分析 西南大学教育学部胡兴元 摘要:艺术活动是幼儿自我表达和自我表现的重要形式。在艺术活动中,幼儿可以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艺术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本文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主要是关于幼儿园艺术领域的教育活动设计,从活动设计的目标、内容、方式方法和评价等方面展开论述。第二部分主要针对幼儿园中班美术教学活动《花纸帕》进行案例分析,从目标的确定于表达,目标的达成度,教师的教学技巧,过程的安排,内容的逻辑性,师幼互动,环境布置,材料的选择等方面展开。关键词:幼儿,艺术,活动设计,案例 “艺”自古就有表示才能、技艺、武艺之义,自古《史记·龟策列传》中就有“拨开异能之路”之说,现在常用的多才多艺,也是沿用了这个词义,是具有多方面才能和技艺的意思。“艺术”一词,在古代泛指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六种教学科目)以及术数方技等各种技术技能,在现代,艺术指通过塑造形象以反映社会生活而比现实更有典型性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如文学、绘画、雕塑、音乐、舞蹈、戏剧、电影、曲艺、建筑等。幼儿园艺术活动是指对学龄前儿童,以艺术作品为载体,通过他们能够接受的艺术形式感受艺术的美,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达,从而不断丰富幼儿的艺术世界和精神生活,形成其健康的品行,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 一、幼儿园艺术活动设计 艺术活动是幼儿感受世界、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的重要方式,是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学前教育课程指导纲要》中幼儿园课程五大领域之一。艺术活动对于尊重幼儿的自然天性,发展幼儿的个性和创造力,提高幼儿的多元智能以及增强幼儿的社会性等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对幼儿进行情感教育和审美教育的重要方法。艺术活动的有效展开是建立在科学的艺术活动设计基础之上的,活动主体的选择,目标的确定,内容的组织与实施,方式方法的选择及采用多种手段进行评价是活动设计的主要方面。 (一)幼儿园艺术教育活动目标的确定 人的活动是有意识的生命活动,具有明确的目的性。而教育是人类特有的活动,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人类活动。教育是对人的教育,是人类不断完善

小学五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案例

小学五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案例 一、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实践能力,但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却并不了解,因此要逐步培养学生一些探究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能够从生活和学习中挖掘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主题,能够试着和同学展开小组合作学习,在有效的活动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与创新的潜能。五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培养学生对生活、学习的积极态度,使他们具备一定的交往合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要让他们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的方法,信息资料的搜集、分析和处理问题的方法以及研究探索的方法;使学生形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成为创新生活的小主人。 二、教材分析 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开设的新型课程,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宗旨是:“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强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小学五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案例: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相当丰富,形式也和多。教材编排上充分体现小学学科知识和技能联系较多,与学生学习生活环境联系密切,容易激发兴趣。 三、教学内容、重难点 根据学生的心智特点、成长需要和知识结构,精心设计了五个类型的活动内容:亲自动手制作动画片,体验扮演不同角色的乐趣;

共同关注校园公共设施;一起走进家乡,品味特产,考察古迹,领略风土人情;参与改善社区消防设施的活动,积极为社区服务;进行人与自然的科学研究,观测预报天气情况。这些内容不仅注意适应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而且具有思想性、科学性、实践性和趣味性。教材的重难点是走进家乡这一部分。 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 1、情感目标: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社会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 2、知识目标:了解信息技术、劳动技术、社区服务和探究法的一些常识。 3、能力目标:使学生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交往协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4、过程目标: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与调查的方法、信息资料的搜集、分析与处理的方法和研究探索、实验实证的方法。 5、人格目标:获得亲身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的经验,塑造完善人格,初步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形成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 五、提高质量的措施 1、教师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活动过程,对整个活动操作做到心中有数。 2、努力创设活动情境,引导学生在活动时有所创造,有所收获。

教学活动案例一 :神奇的手

教学活动案例:神奇的手 (品德与生活一年级第二册第二单元) 活动目标: 1、认识自己的双手,为自己有一双灵巧的手而高兴。 2、通过活动,让学生充分体验到动手的乐趣。 活动准备: 将学生分成四组,每组一个面具,一些常见的学习用品、生活用品、玩具水果等;一台投影仪。课件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好!请听:十个小丫丫,分成两家。大家团结紧,倒海又移山。打一身体的一个部分。人有哪两件宝? 表演陶行知爷爷写的《两件宝》。今天,我们先来认识自己的手。 二、活动内容 (一)根据手的特点,分组活动。 请举起你们的小手让老师看一看好不好?……呦,每一位同学都有一双健康灵巧的小手呀,能不能告诉大家,你的小手会做什么? 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相机归纳分组活动,分成四组,各组合作活动,用各种形式、开放性地体现自己双手的神奇、能干,比一比哪一组表现得最好,选出最佳活动组。 活动一:会做事的手 活动二:会说话的手 活动三:会认东西的手 活动四:会表演的手 (一)各组汇报、交流活动成果 第一组:会做事的手 1、做一做 小组成员边说边用自己的小手表演各种喜欢的动作,如拍拍肩膀、搓搓手、转转手、甩甩手、摆摆手、招招手,跳舞等。 2、演一演 中心发言人各表演叠飞机、制作太阳钟、画画、弹钢琴等。 3、比一比 戴红领巾比赛,看谁戴得又快又好。 4、夸一夸 大家一起夸一夸自己能干的小手,小手小手,very good . 5、评一评 大家评议。 第二组:会说话的手

1、说一说 嘿,我们的小手不仅巧儿,会做事,而且会说话呢!不信,请看:竖起大拇指,说的是你真棒,在夸你呢!我和老师握手,是在向老师问好。谁愿意和我们钩钩小指?拉勾约定,说话算数,一百年不变。有趣吗? 2、看一看 大家真聪明,明白了我们的小手在说什么话。我们的小手还会说好多好多的话,你们愿意听一听、看一看、说一说吗?请看大屏幕:课件演示常见的手语动作以及表示的意思。 3、做一做 小组长:谁的小手来说话,大家做动作:小鸟展翅高飞、老鹰捉小鸡、小鱼游来游去、小狗汪汪叫等 4、演一演 谁跟我一起表演唱《金勾勾》? 5、猜一猜 自由组合伙伴相互猜一猜对方的小手在说什么? 第三组:会认东西的手 1、找一找 课件:在这样漆黑的夜晚,呀!不好了,停电了,房子里黑黑的,什么也看不见。怎么办呢?蜡烛在哪里?打火机呢?我们的小手真神奇,会变魔术,能找到蜡烛、打火机呢,给大家带来了光明,哇噻!不信,请看我们组的表演:认东西 2、摸一摸,认一认 中心活动人:请给我戴上面具。这儿是华联超市,商品应有尽有,琳琅满目,我会很快摸出各种各样需要的东西,并能说出它的名字,请你们当裁判,说对了,做个手势OK,如果说错了,也做个手势,请大家仔细看,认真听,公正地裁判。 3、问一问 你们明白了我们的小手是干什么的? 4、摸一摸,认一认 请各组伙伴参与我们的活动,动一动小手,戴上面具,摸一摸我们的物品,认一认它的名字,很有趣。 第四组:会表演的手 1、跳一跳 表演新疆舞《摘葡萄》。 2耍一耍 李伟鸿表演的武术《翻跟斗》。 3、打一打 老师打太极拳。 4、做一做 大家一起跟着音乐做校操《筷子操》。 (二)大家评议,四个小组的表现各有千秋,简直难分上下,评出最佳活动组,颁发奖杯。 三、动手健脑游戏 (一)手影游戏

(完整版)初中语文教学案例范文

初中语文教学案例范文
篇一:初中语文教学设计(范例) 篇二:初中语文教学案例分析 4 初中语文教学案例分析 寻求语文课堂上的“有效对话” 义合中学李爱林 案例背景 苏格拉底与弟子柏拉图通过对话,阐发了智者对人类,对世界,对宇宙的追问。巴西著 名教育家保罗·弗来恩则指出教育和教学应该是对话式的,是一种对话性的、创造性的活动。 语文新课标也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效率高低往往 取决于对话过程中的有效程度。而当下语文教学中的对话存在的以下问题令人堪忧: 一.虚假对话 教师有一系列预设问题和预设答案,学生揣摩教师意图,给教师以想要的答案,学生是 教师思想和教参答案的代言人。 二.精英对话 在这种对话中主角是少数善于思考,善于表达的学生而多数学生只是看客,课堂中的对 话只是几个精英学生在表演着思维的艺术体操,其他学生则冷眼旁观。 三.肤浅对话。 当学生把自己的感受或看法表达出来之后教师不作任何评价或者只一个劲叫好或者干脆 莫衷一是。由于教师未对学生进行积极、正确、深入的引导,学生仍停留在原有认知水平上。 综观以上现象我们不禁追问:何谓有效对话?如何做到有效对话?以下两个教学片段分 别来源于上海扬浦中学特级教师朱震国执教的《白色方糖》和本人执教的《唐雎不辱使命》, 虽然两篇文章一篇是现代文一篇是文言文,但有一个共性就是在教学中教师充分重视课堂对话 的有效性,从而使教学取得良好效果。 案例描述 1:朱老师将全班学生分成两个大组,互问互答,教师也参与其中。文中有这样两个句子: “我把一块白色方糖投入他的杯盏中”,“我把一块白色方糖放进他的杯中”这两个句子分别出现 在文章的前后两段, 片段一: 生 1:投和放能否互换? 生 2:投是不经意的动作。 师:你分别做一下这两个动作,有什么不同吗? 生 2:“放”进去的方糖伴随着搅拌漫漫融化,“投”可能会溅出来。 师:哦,那你说说“投”可能包含哪些看不见的东西? 生 2:可能是尊重、关心吧!

教学案例分析大班幼儿课堂表现分析

教学案例分析:大班幼儿课堂表现分析 案例背景: 我班幼儿在进入大班后,在每次的教学活动中总会有各种状况出现。如在活动中幼儿总会跟老师抢着说,还有的幼儿总是坐不住椅子,课堂秩序总是会很乱。案例一: 语言活动中,老师正津津有味的跟幼儿讲故事,当老师讲到故事精彩的情节时,总有几个幼儿兴奋的跟老师抢着说,不停的表达着自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不管老师提醒他们几次:“先听老师说完”,他们还是控制不了自己,不停的说着,造成老师不能完整的讲述故事,也让其他的幼儿不能很好的欣赏故事。 案例二: 活动中,老师正在教幼儿学习诗歌,由于诗歌的内容比较难所以老师不停的重复教了好几次,并请幼儿朗读。可是,我发现幼儿总是无精打采的,只有少数几个幼儿在读,其他的都是张张嘴巴做做样子。这样的课堂气氛可一点都不好,老师反复教的很累,幼儿多次读也很累,而且最后幼儿是一点都学不会,可以说是既没兴趣又没效果。 案例三: 最近在教学活动中,老师总是发现有几个幼儿坐不住椅子,每次在活动中总喜欢将双脚跪在椅子上,或者将双脚翘在椅背上,椅子发出了吱吱的响声,总影响到活动的正常开展。 案例分析: 1.案例一在教学活动中出现幼儿抢着说的现象,因为大班幼儿是儿童语言表达能力明显提高的时期,他们不但能系统地叙述生活中的见闻,而且能生动有感情地描述事物,想象力丰富,语言表达灵活多样。喜欢探索事物,所以老师在讲的过程中总是迫不及待的发表自己的意见,这也体现出幼儿这个年龄段的特点。 2.案例二的现象说明老师在教学组织上还缺乏有效的教学手段,因为是诗歌,所以学起来会比较枯燥。如果老师没有采取比较有特色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幼儿肯定会没兴趣学。 3.案例三的现象说明老师在培养幼儿的常规和学习习惯做的还不到位,或者是此次活动没有激发幼儿的兴趣和活动超出了正常教学时间,因为大班幼儿的注

户外活动教学案例

户外活动教学案例《跨跳》 活动背景: 户外教学活动,对于大班的孩子是很难的,因此在每一次的户外教学活动课上我都会认真的做好课前准备,要上好户外教学活动对于我们一个大班额的班级来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户外教学活动和其它的教学活动是不一样的。户外教学的形式多样性、内容非常的广,并且孩子身体发展的需求也是不同的,教师要让每个孩子在不同程度上都能得到发展,首先要了解孩子的最近发展区,要了解孩子的现有水平,才能让他们在不同程度上都得到发展。使孩子能在户外的课堂上学到本领。 活动实录: 孩子们在户外活动的时候,都喜欢与别人比一比谁是第一名,自主的设计一些游戏,(如石头、剪子、布;看谁拿的多等)孩子们有了一定的挑战意识,愿意得第一名,针对他们的这些特点我组织孩子一节学习跨跳的教学活动,孩子们为了跨跳过更宽一些,为了得第一名,他们使出了浑身解术不停的练习着,但是时间一长孩子们的体力有所不支了。 分析: 孩子们的竞争意识很强,都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第一名,但他们没有找到影响跨跳的根本原因在哪里,只是一味的追求或是想办法如何跳得更远,找不到更好的方法。所以到最后导致孩子们的兴趣减退。

最近发展区: 孩子基本掌握了跨跳的基本方法,引导孩子找到影响跨跳的因素在哪,让孩子们更有自信的挑战自己。 投放材料: 不同宽度的小河,小奖品等 引导: 首先带领孩子进行快跑跨跳及慢跑跨跳哪一种可以帮助我们跳 得更远,并总结出跨跳的远近受速度的快慢影响。 其次,让孩子们跳一跳能摘到果子,为幼儿准备宽窄不同的宽度,让幼儿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跨跳的宽度进行跨跳,让每个幼儿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再次,教师要鼓励幼儿像更高宽度进行挑战,超越自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